一、非法办学导致少年失学如何赔偿(论文文献综述)
张磊[1](2021)在《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文中认为对抗战胜利后的国民党而言,无论接收东北或统治东北,莫不以沈阳为大本营,沈阳成为当时国民党统治东北的军事政治重心。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对东北所进行的接收重建工作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以沈阳为中心的东北教育接收重建不仅具有特殊性,而且其成败影响人心向背和政权兴亡。本文研究时段集中在1945-1948年,研究地域集中在沈阳市,旨在运用档案、报刊等文献史料,重点考察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同时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国民党在东北统治的严重危机,进而揭示国民党以教育为其内战服务的本质以及国民党在国共东北争夺中失败的历史必然性。除绪论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为六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阐述抗战胜利后沈阳市教育接收的背景。抗战胜利后中共鉴于沈阳市重要的战略地位,先于国民党进驻沈阳。中共撤出沈阳后,国民政府派出董文琦等人于1945年12月底到达沈阳,直到1946年3月13日,驻沈苏军全部撤离,国民党军进驻沈阳,才开始正式接收。受日本十四年殖民统治,沈阳市教育呈现畸形发展状态,后又经苏军抢掠,各学校建筑设备饱受摧残。第二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接收的政策与实施。为指导东北教育接收,国民政府教育部成立东北区教育复员辅导委员会,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通过《接收东北教育事业决议案》,国民党辽宁省政府也相继颁布各类学校复员暂行办法。辽宁省教育接收工作由东北敌伪事业物资统一接收委员会辽宁省分会教育组负责,该教育组由教育部东北区特派员办公处及辽宁省政府共同派员组成,专科以上学校由处派员接收,中等以下学校由省市派员接收。沈阳市教育接收工作逐次推进大体完成,但在接收中无论是中小学还是高等院校,都面临着经费短缺、师资不足、校舍残破、校具不全、教材匮乏等问题,尤其在高等教育方面,在东北临大学生分发过程中,由于东大开学日期未定,致使千余有为青年棉衣无着、煤斤无源、课业荒废,给教育重建带来极大困难。第三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初等教育的重建。接收后国民党沈阳市划定教育辅导区设置国民学校,进行教材编审和课程的重新设置,但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在国民党沈阳市政府财政支出中,教育文化支出以22.75%居于第二位,不仅并未达到市县不得少于35%的规定,且不及保安警察支出47.86%的一半,这与蒋介石喊出的“抗战时期,军事第一;建国时期,教育第一”的响亮口号严重不符。国民学校通过周会、课程内容、壁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戡乱”教育,教育为内战服务的目的昭然若揭。献校运动口号喊的轰轰烈烈,最终结果却是徒有虚名,每区试办两保国民学校的计划也未能实现。受战乱影响失学儿童日益增多,政府措施失当收容效果甚微。由于叙级未定1946年国民党沈阳市政府仅向教员发放维持费等生活补助,同时向学生征收尊师米。但维持费极其微薄,且存在拖欠发放、公教人员不平等问题。教员叙级甄审工作办理完竣后所发薪俸虽有增加,但仍不及物价升腾之速,教员生活难以为继,引发请愿罢教斗争。第四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中等教育的重建。战后东北青年失学过多亟待收容,国民政府教育部筹办了大学先修班,国民党辽宁省设立临时中学,沈阳市接办东北青年中学并筹办暑期补习学校,并制定公立中等学校公助生暂行办法以及奖助金办法等。但中等教育重建中最大的问题是教育经费严重不足,致使奖助金有名无实,教育救济收效甚微,教学设施匮乏,教师薪俸低微。甚至个别校长贪污公款以及一些教员教学无力、师德败坏等事件也屡有发生。为扭转军事战场颓势及补充兵源,国民党对沈阳市高中以上学生实施军事训练,初中以下学生实施童子军训练。发动知识青年从军,举办冬令营,动员学校组建青年工作队,为实施“戡乱”服务,其结果是教育环境更加恶化。第五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重建。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院校的复员重建方式有回迁国立东北大学、接收国立沈阳医学院,以及创办私立东北中正大学、私立辽东学院、私立辽宁医学院和辽宁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国民政府教育部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支出捉襟见肘,教学设备奇缺,教职员待遇微薄。在教师管理上存在任人唯亲,师资不齐,教授缺少。教育部所欠学生公费不能全部下拨,学生生活难以为继。教育部实行奖学金制度,但因为奖学金名额数量较少,引起学生的抗议和不满。加之战后东北物价飞涨,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具有强烈爱国情怀和政治敏感性的学生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议运动。第六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社会教育的重建。为推行社会教育,在沈阳设置的社教机构有民众教育馆、图书馆、民众学校、学校社会教育推行委员会以及国民教育研究会等,这些社教机构相互配合,对民众实施识字教育、注音符号教育、电化教育、国民体育等。受经费限制沈阳市社会教育的推动十分困难,电化教育的器材设备不仅严重缺乏,对社会教育的人才培训也仍显不够。结语部分,对沈阳市教育接收与重建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总结。在教育接收中缺乏计划,并以军方和政治势力插手为主要特征。在教育重建中由于国民党在东北率先挑起内战,导致战后物价飞涨,经济殆于破产,教育经费被军事挤占,失学儿童和青年益众,种种弊端致使教师学生对国民党政权的离心力加速运转,并将政治信任投向了共产党一方,加速了国民党在东北统治的灭亡。
李向阳[2](2020)在《邰爽秋教育经费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邰爽秋是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着名的教育家,民生本位教育思想的创始人和民生本位教育实验的践行者。邰爽秋因其卓越的理论贡献和躬身力行的实验创新精神,与陶行知、梁漱溟、晏阳初并称为民国时期“中国教育界的四大怪杰”。邰爽秋的教育经费思想也因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切实可行的实践性,在民国时期的教育经费行政的实践中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并对丰富发展教育经费行政的学术理论研究做出了重要历史贡献。以史鉴今,邰爽秋教育经费思想对当下我国正在实施推进的教育财政体制改革,亦带来了诸多有益的启示和思考。本研究采用历史唯物主义联系、发展的辩证观点,选取文献研究、历史研究和比较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从回顾梳理邰爽秋的教育背景和教育活动实践入手,追溯邰爽秋教育经费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轨迹,呈现解读其理论构成;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分析其历史贡献;联系目前的教育财政体制改革,考量其当代价值。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邰爽秋生平及其教育活动履痕。主要对邰爽秋的教育背景、教育思想和教育实验活动轨迹进行回溯与还原,分析研究其教育经费思想形成的学识基础、思想基础和实践基础。第二部分:邰爽秋教育经费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通过对邰爽秋所处的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教育现状的回顾与总结,研究分析邰爽秋教育经费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梳理出当时教育经费行政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弊端,邰爽秋教育经费思想的理论成果是应时代要求提出的目标明确的对策建议。第三部分:邰爽秋教育经费思想的理论构成。针对其教育经费思想的理论构成要素展开分析阐释,厘清其思想理论的逻辑框架体系,这也是本研究的重心。邰爽秋从应由公众负担教育经费这一哲学基础出发,以“教育机会均等”为最高目标,从教育经费的来源、管理、分配三个维度,相继提出了教育经费增高、教育经费负担均平、教育经费独立、统一教育经费行政等四大理论命题,并以统一教育经费行政为挈领,将教育经费增高、教育经费负担均平、教育经费独立和教育机会均等生成为一个有机的组织整体。教育经费增高问题主要是建立多元化和多渠道的教育经费筹资体系,邰爽秋提出了:增高国民富力、开辟教育富源、利用无益资财、改良教育税制、扩大教费单位、鼓励人民协助、防止行政流弊、减免无形损耗等八条建议。在教育经费负担均平问题上,邰爽秋主张以建立公平的教育税制为前提,确定合理稳定的教育税源,并以“免税的限制”和“累进的税率”两项措施来保障教育经费负担均平的实现。在教育经费独立问题上,邰爽秋在呼吁特殊历史时期应该实行教育经费独立的同时,提出了教育经费独立后,保障其政策优势可以充分发挥的八项措施:教育基金之确定、教育税源之划分、预算制度之独立、加税权力之独立、征收机关之独立、保管机关之独立、用款权力之独立和审核机关之独立。在统一教育经费行政问题上,邰爽秋建议打破地方行政区域的界限,摒弃“以地方之款办地方之学”的狭隘观念,采用“以社会之款办社会之教育”的教育经费分配原则,实行教育经费集中管理,裒多益寡,公平分配。邰爽秋设计拟定了各级教育经费委员会和教育经费局《组织条例》,给统一教育经费行政提供了组织和制度建设的模本。在教育机会均等问题上,邰爽秋积极建言中央政府和教育当局统一教育经费行政,对边远贫瘠地区的教育经费实行补助,进而推动教育机会均等目标的实现和全国教育事业的公平发展。第四部分:邰爽秋教育经费思想的历史贡献。主要是从当时教育经费行政的实践和学术研究两个角度出发,总结邰爽秋教育经费思想的历史贡献。邰爽秋教育经费思想在当时各地各级政府教育经费行政实践中,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促进地方教育经费行政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两方面;在学术研究领域的贡献,其价值主要反映在对教育经费行政理论研究的关注和其丰硕的理论成果对教育财政研究的丰富与发展,以及其不畏世俗、敢于直言的学术精神和学者风范对教育学人的感召和鼓舞。第五部分:邰爽秋教育经费思想的当代价值。将邰爽秋教育经费思想与当下我国正在进行的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相应照,分析其对现行教育财政体制机制中教育经费分担制度不合理、教育经费分配制度不公平与教育筹资法律制度不规范等现实问题所带来的有益启示和思考,以及对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经费分担制度、公平公开的教育经费分配制度以及规范完善的教育经费筹资保障制度方面的借鉴和参考。第六部分:结语。主要是总结概括了邰爽秋教育经费思想的基本特征:教育经费思想的公平性、教育经费理论的系统性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性。同时提出,其教育经费思想的诸多理论是建立在教育经费独立的基础上的,进而分析其历史局限与不足。
张锋学[3](2020)在《人格刑法理论视域下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研究》文中认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率持续增长,犯罪特点出现了新的变化,现行犯罪预防体系面临严峻挑战,未成年人犯罪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如何从过分强调报复、报应的刑罚功能转变为注重教育、挽救的预防功能;从事后惩治、震慑转变为事前预防、以人为本,需要理论和实践创新。鉴于此,本文试图以人格预防理论,探讨一条有效的途径。从“人格刑法理论”视角对未成年人犯罪预防进行探讨,通过创新环境预防中的人格预防、构建以人格预防为导向的开放式预防体系、设计我国犯罪思想道德监测指标体系,旨在探索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新思路,降低犯罪率和社会教育、矫治成本,并为理论和实务部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提供参考。内容包括: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新特点、成因和预防现状、创新环境预防中的人格预防、构建以人格预防为导向的开放式预防体系。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新特点包括:网络犯罪亚文化和不良信息成为犯罪低龄化的重要诱因、有组织犯罪和网络犯罪逐渐增多、城市社区未成年人和农村留守儿童犯罪增多、犯罪动机简单且手段残忍、侵犯财产和涉毒案件逐渐增多。犯罪成因为:社会不良环境容易诱发思想偏差和行为失范、传统家庭教育环境未足够重视人格塑造、学校教育环境过于看重分数、文化商业市场监管失灵、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难以解决、专门学校的运行面临困境、传统帮教制度和理念有待创新。我国目前犯罪预防现状为:网络环境的预防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家庭环境预防没有突出人格预防、学校环境预防不够重视人格预防、社区环境预防效果有待进一步改善、心理预防尚未成为人格预防的重点、未成年人的道德思维塑造乏力、社会团体的防治潜能尚未发挥。创新环境预防中的人格预防要提高网络环境的预防水平。通过净化网络环境和技术创新,科学引导未成年人合理使用网络,防范网络不良行为影响未成年人的人格塑造。家庭环境预防应突出人格预防,建立以“爱”为核心的家庭环境预防模式,重视家庭环境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学校德育教育要用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德育教育,要突出健康人格的塑造。社区应优化功能和环境条件,创新社区教育和帮教模式。农村应加强留守儿童犯罪防治,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建立强制监护制度,完善农村社会救助有效机制。以人格预防为导向的开放式预防体系的构建新思路是:积极防范未成年人在社会化进程中形成犯罪心理,加强未成年人社会交际的心理引导,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科学运用“认知疗法”进行教育、矫治,创造良好环境条件促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生物学治疗是未成年人犯罪防治的新路径,人格调查是生物学治疗的前提和基础,应当以新技术手段提升生物预防水平。道德思维水平对塑造道德思维影响较大,道德思维教育应超越犯罪本身。道德思维能力培养是道德思维教育的核心,道德思维教育应融入“爱的教育”、“平等教育”和“独立教育”。犯罪思想道德监测有利于及时防治道德偏差,应当构建犯罪思想道德监测指标体系。创新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综合预防体系,重视体育运动干预的作用,发挥社会团体对不良行为的防治潜能,提升自我预防能力。
张家豪[4](2019)在《“地方性”国立大学的困境 ——国立山东大学研究(1930-1949)》文中指出随着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深入,近代大学作为重要的学术共同体,也是晚清民国生产知识、思想的重要载体,日益受到学界关注。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的提出,也促使大学史研究不断升温。中国近代大学有国立、省立、私立、教会等多种形式,其中国立大学是高等教育的主体。然而各个国立大学的规模建制及教研水平差距甚大,位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大学拥有各种资源优势,但也有一些校史较短、与中央关系疏远的国立大学历经坎坷,教学成就有限。若欲全面了解民国高等教育的多般面相,应对此类带有地方性、边缘性的国立大学抉隐索微,探讨其困境成因,借此透视不同地区政府、社会与大学的互动以及民国高等教育的不平衡性。在这方面,国立山东大学便是一个恰当的样本。作为传统文化大省,近代山东在文教事业方面的成就并不突出。虽然当地政府曾借清末新政之机第一时间成立了新式大学堂,但教学成绩有限。而且在其后近30年时间里,山东陷于内乱、灾荒和政争,省内社会环境混乱,亦无法得到中央政府的有力支持,教育资源稀缺,因而高等教育发展缓慢。除教会大学外,1927年前山东各类高校从未培养出合格的本科生。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国内环境暂时趋于和平稳定。在蔡元培、何思源、傅斯年等官员学者的提议下,行政院批准在山东创设国立大学。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1932年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在青岛成立。作为中央平衡全国教育布局的计划之一,国立山东大学是近代山东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国立大学,却带有浓厚的“地方性”:该校虽然位于经济大市,但其自身基础不固,与中枢较为疏远,在当时13所国立大学中相对边缘化。山大自中央所得拨款极其有限,多数时间依赖省府“协款”及其他零碎款项勉力维持,师资设备得以不断添置,但由此也造成学校自身发展计划时常受到省府干预;学校周边环境安谧、商业发达,是教学研究的福地,也使学校在发展海洋生物等学科方面具有先天地理优势;山大员生数量稀少而关系融洽,大部分师生很少介入政治或社会运动,学风朴实而不流于浮躁。经多年勠力经营,至1937年前山大已成为具有3院8系,文、理、工科均衡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并顺利培养出200余名合格的本科生,对省内文教事业贡献颇着。不过在此期间,部分学生受国难的刺激而发起数次学潮,虽然规模有限,亦表现出学生强烈的民族情感,但也使得杨振声、赵太侔两任校长及部分教员离职,造成了师资流失。高等教育的良好发展态势因中日战争全面爆发而中断。卢沟桥事变后,沿海战区大学大多在日寇侵逼下陆续迁徙至西南、西北地区办学,民族文化命脉在战时得以赓续,而山大则没有这么幸运。因韩复榘应战不力,日军很快沿津浦线侵入山东,山大本来历史浅短,设备未周,校方对战事应变迟缓、准备仓促,且与教育部联络不畅,师生西迁数千里后,校产已丢弃大半,人员流失严重。由于学校仅成立数年,规模有限,经此一役实已耗尽办学资本,不得不接受教育部停办的指令,并入中央大学,成为唯一一所因战争解散的国立大学。剩余校产也被其他教育机构“借用”。重庆政府时期,山大校友多次向中央政府呼吁恢复母校,但学校在战时复员并不易实施,直至1945年秋日本投降后不久,该建议方得到教育部批准。经过近一年的接洽校舍、添购设备、招徕师资、招收新生等繁杂工作,山大于1946年底成功在青岛复员开学。此时全校为5院14系建制,师生人数较之前倍增。而且学校真正实现“国立”的名义,校款全由教育部提供;但另一方面,战争对山大以及山东本省环境的摧残却一时不易恢复,学校解散时“借用”给各机关的校产也难以索回或损毁,原校区亦被强占。1946年的复校工作无异于“新创”:适龄学生人数大增,学校科系相应增加,但校舍需重新争取;图书仪器多为现购,教员须多方接洽;以周边环境而言,山东自战后便不断爆发国共两党的武装冲突,交通路线时常瘫痪,内战阴影笼罩青岛,导致市内难民云集,物价高过平沪,山大师生教学、生活大受影响,离职退学者亦所在多有。直到1949年6月青岛解放前,山大有不少课程仍无法顺利开出,日常教学工作也不时因罢课罢教和课外活动而中断,复校之初即筹划的两个研究所亦徒具空壳,未培养出研究生。在1927-1937年间的13所国立大学中,多数学校能借助自身政治背景、文化环境、办学基础方面的优势或特殊情形下的机遇取得较为出色的教学成绩,除个别特例外,各校在战争中尚能延续办学,并循序扩大规模。相比之下,山大的发展轨迹却相当曲折,洵属罕见,其根本原因在于该校在地域环境、文化积淀、教育基础和政治背景方面的劣势。山东远离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资源配置不佳,省内政局混乱,缺乏有远见的政治家和民间社团来扶助教育事业,高等教育发展缓慢,造成山大建校基础薄弱;国民党政权自两广起家,政府内鲁籍乃至北方人士较少,缺乏话语权,加之山东地方政府与中央不睦,导致山大不受南京政府重视;国立大学的经济实力一般与其政治地位相关,因此山大在战前难以获得教育部的拨款以及其他基金会等团体的支持,大多数时间依赖省政府“协款”维持办学,学校规模有限,在和平环境中尚有发展之机,而一旦遭遇战争则不堪侵毁;在1946年复员后,山大得以获教育部供款,且成功聘到一些知名学者,不过由于山东政治经济形势恶劣,这种变化成效一时未能彰显,直至青岛解放前学校一直处于恢复整顿的状态。总之,虽然山大在全校师生的筹划运作下,教学成绩尚属中规中矩,且还能在战后重整旗鼓,扩大规模,但由于办学根基不固、缺乏优势资源,导致山大在民国时期教学成就有限。梳理国立山东大学在民国年间的办学历程,了解地方性、边缘化的国立大学的运作经验,有助于还原民国时期高等教育的曲折性和不平衡性,为今日大学教育政策的制定实施提供一定参考。
区少铨(Au Siu chuan)[5](2019)在《民办教育在香港 ——东华三院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创建于1870年的东华医院,是香港历史最久远及规模最大的慈善机构,设立医疗服务、教育服务及社会服务。至2017年,东华三院在全香港设有超过300个服务单位,雇员人数逾一万名。自1880年开始在香港提供教育服务,在香港共设有52所学校,包括专上院校、中学、小学、幼儿园,以及特殊学校的完整教育体系,为香港最具规模的办学团体之一。东华医院成立初期至二十世纪初一段长时间内,曾一度是华人社会的权力中心。东华医院的董事集中了香港社会上举足轻重,及具有名望的华人绅商,属于士绅阶层的东院董事,经常负起排解纷争、维持地方秩序的责任。英政府亦乐意透过东华医院来维持华人的社会秩序。东华医院故此一直有特殊的社会地位,直至二次大战之后,方才日渐减退。本文以东华三院(The Tung Wah Group of Hospitals)兴办教育的过程及其教育服务的变迁为例子,探讨民间非牟利组织(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在香港社会经营教育服务的态度及实况。本文通过研究香港政府对东华教育服务的扶助及干涉的情况下,东华如何扩大其服务范围,改变课程和教学,由塾馆演变为现代化的多元教育机构。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简介东华三院的历史发展,概括说明从广福义祠至建立东华医院,以及三所医院联合组织成“东华三院”的历史背景。东华三院除赠医施药外,更同时兼及社会福利服务,东华总理在不同的阶段,开展的社会服务皆有不同特色,救济范围广及国内外同胞,也反映了东华三院和港英政府、中国政府、海外华人的互动情况;第二章是说明东华兴办教育的第一阶段,东华自1880年利用文武庙捐款收益从事教育服务,创办第一所义学,从私塾形式扩展至现代化的小学,为贫苦学生提供免费教育的发展过程,其间义学在课程及管理上皆改了重大的改革,进而与另一历史悠久机构香港乐善堂义学作横向比较,以分析东华教育在当时发展的水平;第三章是叙述东华教育发展的第二阶段,战后东华三院全面恢复教育服务,及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东华三院配合政府的发展步伐,着手开办中、小学、幼儿教育及特殊学校,发展正规和系统化的教育服务。到了 1997年,东华三院的教育进入了第三阶段,在配合政府的教育政策的前提下,学校课程及活动上皆有不同的调适,而且发展了东华三院的德育课程,以建立“东华人”对国家及办学机构的归属感。东华三院亦与时并进,配合社会的转变和市民的需求不断改善及扩展包括大专等各项教育服务;影响东华三院教育发展的因素很多,政治的影响及“东华人”精神尤其是突出的方面,东华三院与港英政府、特区政府、香港社会的互动上,皆有超越其他办学团体的优势;东华学校重视价值教育,品德培养,因此栽培了众多出色的毕业生,这些“东华人”反映了“东华精神”,在香港各行各业均发光发亮。研究显示,东华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民办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从办理学校的经过观之,东华在经费取得、学校的管理、发展策略与政府的交涉,均有其成功之处,总结东华成功从传统民间慈善机构转型为现代化的多元办学机构的成功经验,能为中港未来民办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资参考的模式。
周长剑[6](2018)在《青少年犯罪的社区矫正研究》文中认为青少年犯罪是世界各国所面临的社会问题。一方面,在大多数青少年犯罪案件中,反社会行为在时间和范围上能够得到及时的限制,但也有个别案件,表现为更加严重和持续的刑事犯罪。另一方面,由于青少年相对不成熟,责任能力受限,加之性格脆弱,因而青少年罪犯使法律制度面临特别的挑战。一个多世纪以来,大多数西方国家将青少年犯罪区别于成年人犯罪对待。较为典型的是,青少年犯罪的刑事政策和司法实践受到“福利模式”和“公正模式”双重理念的交替引导。福利理念依赖违法犯罪的社会情景模式,即将青少年犯看作为需要康复的儿童,他(她)的未来前程应当予以特别考虑。在福利模式中,一般观念认为,青少年犯罪人,与成年犯罪人相比,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得到积极的改善。相反,公正理念认为,犯罪行为应该导致成比例的、可预见的刑罚后果,无关于任何可能的犯罪人治疗需要。“个人需要”和“比例原则”之间尽管存在内在矛盾,但是理想的刑事干预措施应当在增进社会福祉同时促进公平正义。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是在社区对青少年犯罪人予以行刑监督、教育改造和帮助服务活动的总称。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不断进行刑罚制度改革,并遵循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所倡导的行刑社会化、个别化和科学化的基本原则与要求。社区矫正正是结合本国国情所尝试的一种更为有效、更为人道、更为文明、更为经济的处理犯罪行为和犯罪人的刑事(罚)执行方式。社区矫正是一种不使服刑人员与社会隔离并利用社区资源改造服刑人员的方法,是所有在社区环境中管理教育服刑人员的总称。国外社区矫正的实践证明,社区矫正不仅有利于提高对服刑人员教育改造质量,促进社会治安秩序的良性循环,而且有利于合理配置行刑资源,减轻国家的行刑成本。本文采用实证的、历史的、比较的综合方法,从刑法学、犯罪学和矫正学的视角,对青少年社区矫正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青少年社区矫正的建议。本文共分5章,每章主要内容概括如下:第一章,“导论”,主要说明作者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研究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第二章,“青少年犯罪适用社区矫正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模式”。首先,界定我国语境下青少年的概念,并且阐述社区矫正的概念及其移植背景。其次,全面梳理青少年犯罪处遇的实践模式,主要包括审前羁押、监狱矫正、未成年管教所、工读学校和社区帮教制度。最后,讨论青少年犯罪适用社区矫正的价值与悖论。第三章,“上海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的实践”。这部分内容通过分析近十年全国和上海地区青少年刑事司法数据来观察青少年犯罪形势,了解青少年犯罪预防与矫治的成果,针对其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具体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全国青少年犯罪的基本情况和趋势;二是上海青少年刑事案件的实证分析;三是上海青少年犯罪的预防监管与社区矫正。第四章,“外国及我国港台地区青少年犯罪的社区矫正”。本章对外国和港台地区的青少年社区矫正进行详细的介绍,对于完善我国社区矫正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比如,英国处理青少年刑事案件遵循“公正模式”兼顾“福利模式”的刑事政策,往往会给青少年犯罪人三次改过机会。第五章,“完善青少年犯社区矫正制度的建议”。本章分为三节,其一,完善青少年社区矫正的法律体系,提出了两项建议,明确青少年犯社区矫正法律规定和完善社区矫正刑罚执行措施;其二,转变刑罚观念,坚持两项青少年犯刑事处罚原则,就是以非羁押为主、羁押为例外原则和非监禁刑处理原则;其三,施行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个案矫正模式。
陈德胜[7](2016)在《约束下的变通:县域政府教育治理 ——以中部某县为例》文中认为提升教育治理能力,提高教育治理效能是当下一个时期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诉求。围绕这一主题,研究者在理论和实践、社会和教育、历史和当下、日常和改革之间反复求索、来回比较,对基础教育治理进行了探索—建构式研究。论文试图通过具体个案呈现嵌入在具体社会里的教育制度的真实运行图景,展示内地教育日常治理和改革治理的全过程,发掘教育治理背后的历史性和社会结构性深层次原因,尝试建构基层教育治理行为的理论。在回答“县域教育是如何治理的”这一问题的过程中,论文以“结构性关系对行动的扩展和限制”的社会学基本视角为出发点,关注教育治理实践过程的内部和外部真实世界。在参考和反思治理理论和教育治理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者认为县域教育的治理主体是政府,因此教育治理很大程度上就是指政府治理教育。在此基础上研究者运用了 “以历史追踪和类型比较为逻辑架构,通过个案县教育治理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类型的比较,进而形成解释模型,最终提炼出治理特征和治理行为规律”的研究策略对研究问题展开具体探索。具体而言,首先,论文以个案中县的自然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水平为起点、以中县县志和教育志等史料为基础详细描述了近代以来中县教育的行政机构、知识结构、社会功能的近或现代化过程,以晚清的科举和儒学、清末民国的革故鼎新频繁、共和国的扩张与整顿反复拉锯,再现了中县教育宏观发展的趋势和不同阶段的具体特征,发现了中县教育发展始终面临的薄弱经济基础等约束条件和历届政府发展教育的相应变通策略。在宏观描述中县教育发展概况之后,论文继续进入中县教育治理的内核,以简约治理、新旧转型治理、精细治理三种体制类型揭示了中县教育治理体制的历史演变,并以学校等级系统、行政部门分散治理、学校—教师—学生利益联盟关系、群体竞争策略四个层次剖析了当下的基础教育治理体制。随后,论文进入现实中中县教育治理实际过程的分析,并以教育日常治理和教育改革治理作为当下教育治理的“正题”和“反题”,分别施加以过程性考察,展示了组织结构、治理目标、治理过程和治理效果评估的复杂性,并发现了教育日常治理和教育改革治理面临共同的经济社会条件和政治经济体制基础,类似的工作机制以及治理行为中程度不等但始终存在的变通性行为现象;借此,论文实现了教育治理从历史到当下的延续,既展示了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和治理的复杂性,同时也完成了历史变迁过程内不同阶段的比较和当下教育治理内部正反两种类型比较的准备。在此分析的基础之上,论文以中县教育治理的自然社会经济基础、集中型政治经济体制、有限财政能力与多重发展任务的矛盾、政府的变通性治理策略、社会选拔少数人与教育培育所有人的矛盾、锁定的教育改革路径和有限的效果、教育秩序与适应性生存策略七个环环相扣的过程作为解释模型来说明中县教育治理的内里逻辑;并在此基础上对治理理论和教育治理研究进行了基于中县经验的反思和批判,认为中县教育治理有自己的任务逻辑和主动性不足、政府部门本位、治理效果评估结果信效度低的问题。最后,论文在对个案县教育治理的传统时期、晚清-民国时期、共和国时期三个阶段治理特征和当下教育日常治理与改革治理过程比较的基础上,研究者初步提出了两个基本命题:一是“国家能力的大小与教育治理方式类型选择之间存在共变关系,也即当国家能力小时,国家倾向于选择简约型教育治理;当国家能力大时,国家倾向于选择精细型教育治理”。二是“教育治理目标达成要素的稀缺度和教育治理效果的可测量性与教育治理过程中变通行为发生概率之间存在共变关系,也即当教育治理目标达成要素稀缺度大且教育治理效果的可测量性差,那么教育治理过程中变通行为发生的概率大;当教育治理目标达成要素的稀缺度小且教育治理效果的可测量性强,那么教育治理过程中变通行为发生的概率小”。基于以上研究,论文认为“县域教育是如何治理的”这一问题的答案是“在多种约束条件之下,县级政府对教育进行着变通治理”。
彭顺勇[8](2015)在《从公募到非公募:徐永光与他的慈善公益之路》文中指出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当代慈善公益事业虽历经坎坷曲折,但仍破浪前行。一方面,思想认识上的误解与偏见、制度上的阻碍与制约、慈善意识的薄弱和慈善法律的缺失、慈善不良事件的频发和公信力的滑坡等困绕着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2008年“全民慈善”开启,2011年“微公益”勃兴,慈善公益事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现已进入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慈善法律制度正在不断健全和完善,基金会准入门槛降低;慈善体制改革被更多人关注,改革的顶层设计也蓄势待发;慈善公益行业自律性和规范性增强,优胜劣汰、平等竞争、透明公开的趋势已不可阻挡,现代管理体系建设愈显紧迫;公众的慈善意识不断增强,参与慈善、奉献爱心的意愿日益增加,而现代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公众全方位监督成为现实;打造慈善公益事业升级版成为历史和时代的双重使命。徐永光是共和国的同龄人,作为当代中国慈善公益事业发展道路上一位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他不仅富有慈善眼光,更有煌煌慈善业绩。他生长在一个“人人谈慈善色变”的敏感时代,政府排斥慈善,民众敌视慈善,社会不容慈善,而他却以敏锐的眼光发现,慈善必将大兴。贫困的出身、坚强的意志、爱心的积淀以及贫困儿童那渴望的目光,最终促使他辞官从善,在慈善领域开创了人生全新的历史篇章。他热衷社会慈善公益事业,一次次纠正世人对慈善事业的误解和偏见。他先后创办了中国青基会、希望工程、南都基金会、基金会中心网等公益事业,在新中国复杂的制度环境与慈善土壤中探索自己的“希望”,在公募与非公募基金会的夹缝中寻求民间慈善公益的生存之道。从庙堂到民间的慈善公益人生,见证了当代中国慈善公益事业60多年的沧桑巨变。可以说,他是我国公募基金会创始人之一,也是我国非公募基金会的开拓者之一,他致力求索我国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的康庄大道,一路走来,风光无限好。本研究分导论、正文、结论三大块。导论部分:阐述选题背景、研究动态、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框架、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等。正文部分有五章:第一章,宏观分析徐永光投身慈善公益事业的背景。一方面概述中国当代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概况,使本研究有活水为源,有深根为本。一方面梳理徐永光投身慈善公益事业的个性特色。通过对徐永光苦涩的童年、早期职业生涯和人生经历、共青团中央时期的成长与感悟等的分析,引出徐永光走慈善公益之路的个性特色。第二章,剖析徐永光的公募慈善之路。在对徐永光与青基会、希望工程以及中华慈善总会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探讨我国官办慈善的实际运作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第三章,剖析徐永光的非公募慈善之路。通过对徐永光与南都基金会以及中国基金会中心网的分析,探讨非公募慈善事业发展的优势与空间,以及在现有体制下如何培育我国非公募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生态”环境,如何进一步促使其发展壮大。第四章,解读徐永光的慈善公益思想。对徐永光的慈善公益之路进行反思,分析他的成败得失,研究一个个体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实现自己的价值;对徐永光的公益慈善思想全方位解读,探析他的慈善公益思想形成与演变的轨迹,研究他的慈善公益思想对当代慈善事业发展的影响。第五章,慈善路上特立独行的徐永光。对徐永光做一个总体性的评价,在中国当代慈善公益领域,他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一个言行如一的人,一个勇于实践的人,一个积极探索的人,一个追求卓越的人,但也受时代的局限,其慈善实践和思想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解析他慈善公益人生有何特点,他的选择与坚持有什么意义,他的探索与开拓对中国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有何影响,他的慈善公益人生的不可复制性与独特性给予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通过对其慈善公益之路的探析,挖掘徐永光不一样的优势或过人之处,探寻他的慈善公益之路对当代慈善事业的启示。结论部分:徐永光在官民之间游走了二十多年,从团中央到官办的慈善机构再到纯粹的民间基金会,他遵从的心的召唤、他寻求真正的突破,他思考更卓越的慈善理念,他坚持做社会需要的慈善事业,他走出了一条特立独行的慈善公益之路!他对慈善事业进行顶层设计,注重行业引领;他对我国慈善公益体制改革、制度建设、民间公益、财富归属、社会创新、文化理念以及组织治理等诸方面进行着全方位的探索与实践。毫无疑问,他是各类基金会普遍认可的领袖式人物,是中国当代公益慈善界重量级人物。作为中国当代慈善公益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他用他一生的经历揭示了中国当代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的三大趋势:一是当代慈善公益事业由公募慈善一枝独秀的状态走向公募与非公募慈善二者并存,但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公募慈善仍将占主导地位;二是完善以“党委领导、政府推动、民间运作、行业发展、制度规范、全民参与”的慈善公益机制和“法律规范、政府监管、组织善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公众宣传、平等竞争、优胜劣汰”的慈善公益组织发展生态环境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三是民营化、法制化、系统化、专业化、普及化的慈善公益事业终将成为主流,但当前对慈善立法要持谨慎态度。
满忠坤[9](2015)在《民生改善视域下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优化研究 ——基于黔东南侗乡和凉山彝区的比较考察》文中研究指明伴随我国基础教育整体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加之各项地区性、民族性倾斜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历史难题,教育资源配置的区域差距呈现日益缩小、相对均衡的现实图景和发展趋势。特别是进入“后普九”时代,无论是办学规模、办学形式,亦或教育经费投入、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均有了质的改善。与之同时,教育资源投入数量的增加与教育发展质量同步提升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迫切诉求尚未得到很好满足。概言之,“有学上”的问题虽基本解决,“上好学”的问题依旧突出,是“后普九”时代民族地区普遍面临的义务教育质量困境的集中表征。学校不是“文化的孤岛”,是存在于社会文化之中的。人们对教育的获取或放弃,是基于既定需要与价值判断基础上的心理倾向及行为选择,与其根植社会文化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互为表里。对学校教育问题的思考不应仅仅把视野局限在学校系统内部,而应放眼于学校教育赖以存在的整个社会文化系统及其时代变迁的场域中。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质量困境既是一个文化问题,更是民生问题。谈及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质量问题,既有研究多把原因归罪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或“家长观念落后”,很少从民族成员的教育需要及民生境遇出发思考问题;较少关注“免费读书”对民族成员“脱贫致富”和“体面生活”的民生需要意味着什么;较少思考对他们而言“优质教育”的现实意义是什么。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困境可归为广义的“民生教育学”或“穷人教育学”的范畴。通过对凉山彝区和黔东南侗乡两个主要田野点的选取和田野考察,民族地区普遍面临的义务教育质量困境可概略为如下方面:“普九”达标存有失实、学业成绩普遍低下、上学读书“不划算”、学生“流民群体”的隐忧、学校介入中传统文化的式微等方面。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与民族改善具有内在的依存关系,且表现为一定的时代变迁特征和地域特征。“学不会、不愿学、学了没用”的现实难题,导致民族群众对“免费教育”的认同和需求普遍不高,甚至对义务教育的普及怀有否定和抵制的心态,继而对获取免费教育缺乏必要动力和积极性,是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困境的机制性症结。与之同时,民族地区相对落后、窘迫的民生境遇,又迫切需要义务教育的普及为之提供改善民生可资依赖的基础性智力支持和观念引导。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民族地区的教育资源优势,通过多种教育形态的有效协同,使教育的普及真正为人的生存、发展和有意义生活奠定基础。具体而言,一方面,民族地区特殊的自然人文系统,要求当地教育发展必须探索特色发展的路径;另一方面,民族地区独特的自然人文系统也为教育特色发展提供了可资利用的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和可能性。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本研究主要关注社会文化对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的制约,但必须警惕“文化相对主义”的道德陷阱,这也是本研究对民族教育问题特殊的基本定位和创新性探讨。本研究认为,民族教育的特殊有三:即“民族性”、“地域性”、“阶段性”。基于以上结论,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提升面临的矛盾概略有二:一是制度化的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为教育与当地生产力发展水平之间的不适应;二是制度化的教育与民族(地域)文化之间不适应乃至冲突的矛盾,主要表现为学校教育与传统社会文化的不适应。当前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质量困境,并非单单是教育投入的问题。缺乏对社会文化及其变迁的应有关照和有效应对,是当前民族地区各项扶持性、倾斜性政策和资金利用低效、闲置乃至浪费的深层原因,也是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困境的症结所在。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质量的提升,与民族群众的日常生活和民生改善具有内在的依存关系和内在统一性,应在正确把握民族教育发展的社会文化规约性和多样性诉求的前提下,探索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协同共赢机制与特色路径。因此,正确对待教育改革中的民族传统文化、尊重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规约性、重视教育改革的社会文化协同性、关注民族群众的民生境遇与教育需要、增强教育改革的“教育学立场”意识,是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优化的基本理路。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基于上述基本理路的确立,民族义务教育质量的优化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具体工作:优先普及民族地区的学前教育、有效落实三级课程、全面推进双语教学、构建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进一步发展和改善民生等。当然,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的提升,不应机械照搬全国“大一统”的改革模式和具体方略,应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和教育发展的客观现实和特殊性为依据,探索构建适合民族地区实际的优化机制和实践策略。教育现象的复杂性和民族教育问题的特殊性,决定了任何基于特定案例或某一视角对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问题的探讨,均不可避免地在形式和内容上存有空泛和偏执的不足,这也是本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通过更加广泛、详实、持续的田野资料,深度剖析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与社会文化的动态依存关系,探索适合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与民生改善共赢的特色协同机制和实践策略,是后续研究的主要内容。
翁士洪[10](2013)在《非营利组织援助义务教育的演化逻辑 ——基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义务教育资源是稀缺的,并且具有巨大的外部正效应。当代中国曾长期遭遇义务教育需求的巨大增长与义务教育供给极其缺失的尖锐矛盾,以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为代表的各种非营利组织恰逢其时地介入到中国的义务教育援助过程之中,就是典型的案例。本研究旨在回答一个核心问题:为什么在中国进行义务教育援助的非营利组织发展空间越来越小,无法发挥出其应有的效能?其背后折射出了什么样的演化逻辑?围绕这一核心问题,本研究以中国青年发展基金会为典型案例,在吸收公共资源制度分析等模型基础上,从制度空间、资源依赖和行动策略三个维度,建构起分析框架,采用综合研究方法,深入研究以下问题:非营利组织为什么要介入义务教育援助?非营利组织凭什么实施援助?非营利组织的援助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介入义务教育公益领域的非营利组织呈现出什么样的内在演变规律?其演化的原因何在?本研究表明:第一,义务教育援助领域中非营利组织的变迁路径和发展的逻辑主线如下:政府缺位,需要NPO介入,但NPO高度依赖于政府,绩效衰减,当政府重新代入,则NPO虽继续存在,但出现内卷化。第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援助义务教育的内卷化逻辑综合建构在介入逻辑、生存逻辑和运转逻辑三大逻辑基础之上。其中,介入逻辑体现在非营利组织如何介入义务教育领域,建构制度空间;生存逻辑主要体现在怎样建构自身的治理结构,然后如何争得资源;运转逻辑体现在如何采取让自身利益和义务教育援助得以实现的行动策略。第三,非营利组织的制度空间、资源依赖与行动策略间的相互关系共同影响非营利组织的服务效能,进而导致其内卷化的形成。即非营利组织介入后,制度空间的不足影响到非营利组织的资源汲取,非营利组织对政府的高度的资源依赖导致其采取相应的行动策略。制度空间、资源依赖与行动策略间的相互强化导致了非营利组织援助义务教育的服务效能不断衰减。第四,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内卷化逻辑表现为四个方面:活动空间的边缘化、组织机构的官僚化、组织行为的策略化和功能作用的游离化。第五,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内卷化逻辑的表现形态,有点类似于西方志愿失灵现象,不过尽管二者表现形式有所相似,但形成逻辑不同:西方志愿失灵是非营利组织内部的自身的局限性所致;但在转型期的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内卷化则是由内外原因共同导致的:政府让非营利组织成长的制度空间存在不足,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资源十分不足,且对政府具有高度的依赖性,即独立性不足;与此同时,非营利组织内部由于志愿激励缺失,出现了行为的策略化、组织的官僚化等现象。这是对转型期中国非营利组织成长的一种独特路径提炼与制度解释。本文首先从分析中国义务教育供给的制度背景入手,探讨义务教育的公益缺位与非营利组织成长的制度空间建构历程及其特征,提炼了非营利组织援助义务教育的介入逻辑。然后,本文对义务教育援助领域中的非营利组织为了生存而选择的治理结构和资源汲取方式进行了深入分析,提炼了非营利组织援助义务教育的生存逻辑;同时,对非营利组织采取的行动策略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究,提炼了非营利组织援助义务教育的运转逻辑。再次,在此基础上,评估了非营利组织援助义务教育的效果,分析了非营利组织形成内卷化逻辑的表现形态及其产生原因,提炼了本文的核心结论,即非营利组织援助义务教育的内卷化逻辑。最后,本文对上述分析进行了理论总结与提升,探讨非营利组织的去内卷化与功能转型之路径,并通过义务教育援助的个案试图揭示转型期中国公共物品供给的出路与机制之普遍规律。
二、非法办学导致少年失学如何赔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法办学导致少年失学如何赔偿(论文提纲范文)
(1)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运用史料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抗战胜利后沈阳市教育接收的背景 |
第一节 伪满时期日本对东北的殖民教育 |
一、殖民教育的行政机构 |
二、殖民教育的基本方针 |
三、殖民教育的基本内容 |
第二节 接收前沈阳市的教育状况 |
一、学校教育破坏严重 |
二、社会教育残破不堪 |
第三节 国民政府接收沈阳 |
一、中共政权在沈阳的建立与撤出 |
二、国民政府人员抵达沈阳 |
三、国民党军对沈阳的军事接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接收的政策与实施 |
第一节 国民政府对东北教育的接收政策 |
一、教育部东北青年救济处的《整理意见》 |
二、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的《东北教育议案》 |
三、国民党辽宁省政府制定《复员准则与办法》 |
第二节 沈阳市初等教育的接收 |
一、国民学校接收概况 |
二、对教职员以训练代甄审 |
第三节 沈阳市中等教育的接收 |
一、国立东北中山中学的回迁 |
二、省立中学接收概况 |
三、市立中学接收概况 |
第四节 沈阳市高等教育的复员 |
一、东北临大补习班的设立与困境 |
二、国立东北大学的回迁与窘境 |
三、专科以上学校师生的甄审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初等教育的重建 |
第一节 沈阳市国民学校的重建 |
一、国民党沈阳市教育局的设置 |
二、市教育经费的来源与支出 |
三、划定辅导区设置国民学校 |
四、献校祝寿运动徒有虚名 |
五、整顿私立小学与私塾 |
六、行政组织与校务处理 |
第二节 教学重建 |
一、贯彻落实“戡乱”方针 |
二、教科书缺乏且价格昂贵 |
三、教学设备严重匮乏 |
第三节 师资训练与薪俸 |
一、重视师资训练 |
二、教师薪俸微薄 |
三、请愿罢教迭起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中等教育的重建 |
第一节 沈阳市中等学校的重建 |
一、国民党辽宁省教育厅的设置 |
二、划分学区与学校设置 |
三、筹办东北大学先修班 |
四、设立临时中学收容流亡青年 |
五、创设市立师范学校 |
六、举办暑假补习学校 |
七、行政组织与校务处理 |
第二节 学生管理与训练 |
一、学生费用高昂 |
二、奖助金有名无实 |
三、救济学生收效甚微 |
四、实施童子军训练及军事训练 |
五、发动知识青年从军补充兵源 |
六、组织青年工作队为“戡乱”服务 |
第三节 教学重建与师资薪俸 |
一、改订教学科目 |
二、教学设施匮乏 |
三、教师薪俸微薄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重建 |
第一节 沈阳市高等院校的概况 |
一、国立东北大学 |
二、国立沈阳医学院 |
三、私立东北中正大学 |
四、私立辽东学院 |
五、私立辽宁医学院 |
六、辽宁省立师范专科学校 |
第二节 沈阳市高等院校的师生管理 |
一、招生与就业 |
二、公费及奖学金短缺 |
三、教师管理办法 |
四、教师薪俸低微 |
五、教学设施不足 |
第三节 沈阳市学生运动的浪潮 |
一、“六二”罢课斗争 |
二、反对冬令营的斗争 |
三、迁校与反迁校斗争 |
四、抗议“七五”惨案运动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社会教育的重建 |
第一节 社会教育机构 |
一、民众教育馆 |
二、图书馆 |
三、民众学校 |
四、其他机构 |
第二节 社会教育内容 |
一、识字教育 |
二、电化教育 |
三、其他教育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邰爽秋教育经费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核心概念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价值 |
五、研究思路 |
六、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邰爽秋生平及其教育活动履痕 |
一、邰爽秋之教育背景:学融中西 |
二、邰爽秋之教育思想:民生本位 |
(一)民生本位教育的内涵 |
(二)民生本位教育的目标 |
(三)民生本位教育的使命 |
三、邰爽秋之教育活动:实验创新 |
(一)开封教育实验区教育实验 |
(二)上海念二社民生教育实验 |
(三)重庆巴县民生建设教育实验 |
第二章 邰爽秋教育经费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一、政局动荡、战事频仍 |
(一)战祸连结 |
(二)军费浩巨 |
(三)兵差沉重 |
二、经济萧条、民生凋敝 |
(一)灾害频发:农村经济濒临破产 |
(二)赋税繁苛:民族工商业举步维艰 |
(三)腐败蔓延:官僚资本大行其道 |
三、民智待启、经费短绌 |
(一)民国时期教育经费状况概览 |
(二)民国时期教育经费行政的主要困难与问题 |
第三章 邰爽秋教育经费思想的理论构成 |
一、公众负担教养经费之哲学背景:正本清源、权利均享 |
(一)对反对者的原因分析与批评 |
(二)对支持者的观点解读与评价 |
二、教育经费增高问题:开源节流、多策并举 |
(一)增高国民富力 |
(二)开辟教育富源 |
(三)利用无益资财 |
(四)改良教育税制 |
(五)扩大教费单位 |
(六)鼓励人民协助 |
(七)防止行政流弊 |
(八)减免无形消耗 |
三、教费负担均平问题:革故鼎新、公平为善 |
(一)公平教育税制之重要:必由之路 |
(二)教育税制不公平状况:暮日穷途 |
(三)改革教育税制之建议:另辟蹊径 |
四、教育经费独立问题:励行有据、保障有法 |
(一)教育经费独立之原因:他山之石 |
(二)教育经费独立之要素:相辅相成 |
五、统一教育经费行政问题:系统独立、事权集中 |
(一)统一全国教育经费行政之实施理由 |
(二)统一全国教育经费行政之基本原则 |
(三)统一全国教育经费行政之组织条例 |
(四)统一全国教育经费行政之价值判断 |
六、教育机会均等问题:权利平等、资源共享 |
(一)各地教育经费差异之悬殊 |
(二)“以地方之款办地方之学”观念之偏颇 |
(三)社会主义“天下为公”之教育理想 |
(四)各国补助地方教育经费之参考 |
(五)国民政府中央财政补助地方教育经费之立场 |
第四章 邰爽秋教育经费思想的历史贡献 |
一、对教育经费行政组织建设的推动 |
二、对教育经费行政制度建设的促进 |
三、对教育经费行政学术研究的发展 |
第五章 邰爽秋教育经费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有助于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经费分担制度 |
二、有利于建立公平公开的教育经费分配制度 |
三、有益于建立规范完善的教育筹资保障制度 |
结语 |
一、教育经费思想的公平性 |
二、教育经费理论的系统性 |
三、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邰爽秋大事年表 |
附录B 邰爽秋主要着、编、译作目录 |
附录C 邰爽秋学术论文及报刊文章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人格刑法理论视域下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实证分析法 |
二、图表综合分析法 |
三、比较分析法 |
四、文献分析法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未成年人犯罪与人格刑法理论 |
第一节 未成年人犯罪概述 |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界定 |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理论 |
第二节 人格刑法相关理论 |
一、人格概述 |
二、犯罪人格的一般理论 |
三、人格刑法理论 |
第三节 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人格刑法理论 |
一、刑法人格化有利于制定合理的刑事政策 |
二、刑法人格化有利于实现刑法的公正性 |
三、刑法人格化有利于评估人身危险性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新特点、成因和预防现状 |
第一节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新特点 |
一、网络犯罪亚文化和不良信息影响较大 |
二、有组织犯罪和网络犯罪逐渐增多 |
三、城市社区未成年人和农村留守儿童犯罪增多 |
四、犯罪动机简单且手段残忍 |
五、侵犯财产和涉毒案件逐渐增多 |
第二节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 |
一、社会不良环境容易诱发思想偏差和行为失范 |
二、传统家庭教育环境未足够重视人格塑造 |
三、学校教育环境过于看重分数 |
四、文化商业市场监管失灵 |
五、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难以解决 |
六、专门学校的运行面临困境 |
七、传统帮教制度和理念有待创新 |
第三节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现状 |
一、网络环境的预防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
二、家庭环境预防没有突出人格预防 |
三、学校环境预防不够重视人格预防 |
四、社区环境预防效果有待进一步改善 |
五、心理预防尚未成为人格预防的重点 |
六、未成年人的道德思维塑造乏力 |
七、社会团体的防治潜能尚未发挥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借鉴 |
第一节 美国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实践 |
一、美国的少年司法制度与基本理念 |
二、美国的“转向处遇”制度 |
三、美国的“零容忍政策”和“恢复性政策” |
四、美国的“圆桌谈话” |
第二节 日本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实践 |
一、日本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立法概况 |
二、日本的“非行少年程序” |
三、日本的“家庭裁判所” |
四、日本的“少年司法体系”和司法理念变迁 |
第三节 英国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实践 |
一、英国的“国家亲权主义”制度 |
二、英国的儿童福利保护 |
三、英国的社区矫正制度 |
第四节 意大利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实践 |
一、意大利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模式 |
二、意大利的“‘帮助身边的人’核心计划” |
三、意大利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教育和矫治 |
第五节 韩国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实践 |
一、韩国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刑事政策 |
二、韩国的“保护处遇制度” |
第六节 德国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实践 |
一、德国的少年儿童立法概况 |
二、德国的“社会调查制度” |
第七节 国外共性的经验与借鉴 |
一、重视通过立法手段加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 |
二、重视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的教育和矫治作用 |
三、重视家庭环境预防和学校环境预防的作用 |
四、重视心理预防和避免标签效应 |
五、坚持“最大化保护未成年人”原则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创新环境预防中的人格预防 |
第一节 加强网络环境预防 |
一、科学引导未成年人合理使用网络 |
二、防范网络不良行为影响人格塑造 |
三、提升网络环境的预防水平 |
第二节 优化家庭环境预防 |
一、家庭环境预防应当突出人格预防 |
二、建立以“爱”为核心的家庭环境预防模式 |
三、围绕人格预防加强亲职教育 |
四、重视家庭环境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
第三节 创新学校德育教育 |
一、用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德育教育 |
二、学校德育教育应当突出健康人格塑造 |
三、创新德育教育的内容、方法和体系 |
四、德育教育的成败应上升到国家安全战略高度 |
第四节 提升社区功能和综合防治能力 |
一、优化社区功能与环境条件 |
二、创新社区教育和帮教模式 |
三、社区防治应结合专门学校的改革进行 |
四、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社区帮教工作 |
第五节 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防治 |
一、加强农民工就业政策调整 |
二、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
三、改善农村学校教育环境 |
四、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强制监护制度 |
五、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助有效机制 |
六、整合社会资源与加强综合治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以人格预防为导向的开放式预防体系之构建 |
第一节 人格预防的重点在于心理预防 |
一、积极防范未成年人形成犯罪心理 |
二、加强未成年人社会交际的心理引导 |
三、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
四、科学运用“认知疗法”进行教育、矫治 |
五、创造有利于心理健康的环境条件 |
第二节 犯罪人格的生物预防 |
一、犯罪人格的生物因素分析 |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生物性原理 |
三、生物学治疗创新预防新思路 |
四、人格调查应作为生物学治疗的前提 |
五、新技术手段提升生物预防水平 |
第三节 实践以道德思维为导向的人格预防 |
一、道德思维概述 |
二、神经学视域下的道德思维干预 |
三、道德思维水平对塑造道德思维的影响 |
四、道德思维教育应超越犯罪本身 |
五、道德思维能力培养应作为道德思维教育的核心 |
六、道德思维教育应融入三种教育 |
第四节 构建犯罪思想道德监测体系 |
一、犯罪思想道德监测的内涵和原则 |
二、监测犯罪思想道德的指标体系 |
三、构建犯罪思想道德监测体系的具体实践 |
第五节 加强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防治 |
一、未成年人不良行为概述 |
二、未成年人不良行为防治的理论基础 |
三、创新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综合预防体系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地方性”国立大学的困境 ——国立山东大学研究(1930-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 |
二、学术前史 |
(一) 关于中国近代大学的通论性研究 |
(二) 大学个案及专题研究 |
(三) 关于国立山东大学的研究 |
(四) 对已有成果的检讨及本选题努力的方向 |
三、写作视角和方法 |
(一) 选题的概念界定 |
(二) 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 |
(三)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山东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及国立山东大学的源起 |
一、近代山东高等教育的起步阶段 |
(一) 近代山东高等教育的变迁—以济南、青岛两地为例 |
(二) 近代山东高等教育发展现象之成因 |
二、国立青岛大学的建立及更名国立山东大学 |
(一) 筹备委员会的成立及其活动 |
(二) 具体建校工作 |
(三) 国立山东大学的定名 |
三、山东大学起源考辩 |
(一) 山大校史的阐释史 |
(二) 编写校史的争议与山东大学校史起点的考订 |
小结 |
第二章 战前的国立山东大学(1930-1937) |
一、山大与中央及地方政府关于经费及科系设置问题的博弈 |
(一) 杨振声掌校时期的山大与地方政府的互动 |
(二) 1932年后政府与校方的合作与分歧 |
(三) 学校经费的争取 |
二、办学方针与学校建设 |
(一) 办学方针 |
(二) 营建方面 |
(三) 设备方面 |
(四) 院系建制 |
(五) 师资延聘 |
(六) 校务行政 |
三、战前山大的教学与日常生活 |
(一) 战前山大招生与教研工作 |
(二) 青岛环境与山大学生日常生活 |
(三) 对于“新月派”和“大同盟派”几个问题的澄清兼谈山大教员群体之交往 |
四、战前山大的学生运动 |
(一) 反甄别运动的波澜 |
(二) “九·一八”后的赴京请愿 |
(三) 1932年的“六月风波”与杨振声的黯然下台 |
(四) 学运低潮期的活动(1932-1936) |
(五) 山大学生响应北平“反对华北自治化”学运及其解决 |
(六) 山大的风潮之特殊性与得失 |
小结 |
第三章 全面抗战与国立山东大学的停办及复校 |
一、鲁青地区的沦陷 |
二、国立山东大学的西迁与停办 |
三、鲁殿重光——艰难复校的历程 |
(一) 山大解散后争取复校的工作与复员政策的确立 |
(二) 复校工作的具体开展 |
小结 |
第四章 战后山大的恢复与重整(1946-1949) |
一、“祸乱边缘的都市”——内战中的鲁青地区 |
(一) 国民党接收青岛后的内外局势 |
(二) 美国势力在青岛 |
(三) “难民城”和“乞丐市” |
(四) 经济问题 |
(五) 青岛市政府甄审政策的失误 |
二、经费与学校的恢复建设 |
(一) 校舍与设备的扩充 |
(二) 教员的招聘与薪资 |
(三) 行政组织的完善 |
(四) 院系建制的扩充 |
三、战后山大的教学与师生的日常生活 |
(一) 学生的招收与救济 |
(二) 日常教学与测验 |
(三) 校内的社团及课余活动 |
(四) 社会服务工作 |
四、战后山大的学生运动 |
(一) 复员初期的预备工作及“六·二”运动 |
(二) “六·二”运动后的蓄势待发(1947年6月-1948年秋) |
(三) 特刑庭事件及教师第二次罢教 |
(四) 护校运动 |
小结 |
第五章 国立山东大学发展的困境 |
一、“中心”地区国立大学的发展优势 |
(一) 政治中心及次中心里的国立大学 |
(二) 经济中心里的国立大学 |
(三) 文化中心里的国立大学 |
二、另一所地方性国立大学——国立四川大学的机遇 |
三、国立山东大学的发展困境及其成因 |
(一) 演变态势与发展困境 |
(二) 成因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致谢 |
(5)民办教育在香港 ——东华三院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题目说明 |
二、选题意义 |
(一) 研究的意义 |
(二) 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限制 |
三、研究现状 |
(一) 关於香港史相关的研究 |
(二) 关於东华三院历史的相关研究 |
(三) 关於东华三院档案的说明 |
第一章 东华三院概况 |
第一节 从广福义祠到东华医院、东华三院 |
一、东华医院成立的背景 |
二、从广福义祠到成立东华医院 |
三、东华医院中医理念与港英政府磨合 |
四、东华医院至东华三院 |
第二节 东华医院非医疗功能的拓展及与港英当局的磨合 |
一、东华医院救助与善业 |
二、海内外社团与东华医院的关系 |
三、华人社会仲裁与港英政府价值观磨合 |
第三节 东华领袖与香港社会福利事业发展 |
一、买办绅商:面向祖国的年代(1880-1930) |
二、官商巨贾:立足香港寻求发展(1931-1980) |
三、商界精英:植根香港,回归祖国时期(1981-1997前後) |
小结 |
第二章 港英时期东华三院教育发展(上1880-1945) |
第一节 东华医院文武庙义学 |
一、设立文武庙义学社会背景 |
二、文武庙义学招生动机与扩展策略 |
三、文武庙义学办学形式及课程 |
四、文武庙义学师资及教学概况 |
五、文武庙义学收费及学校管理 |
第二节 东华医院义学的早期发展及改革 |
一、小学的办学策略、学生入学 |
二、小学的学制与课程 |
三、义学师资及学与教情况 |
第三节 东华医院义学与乐善堂义学的横向比较 |
一、校舍规模及办学动机 |
二、师资待遇及学历 |
三、行政管理 |
四、课程与教学法 |
五、学生表现 |
六、财政收入来源 |
第四节 东华护士学校的发展概况 |
一、护士学校的办学背景 |
二、东华护士学校课程设置 |
三、入学的选拔及就业出路 |
小结: 东华医院义学教育之评价 |
第三章 港英时期东华三院教育发展(下1946-1997) |
第一节 东华三院小学发展概况 |
一、战後小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二、招生动机及学校扩展的策略 |
三、小学的收生程序及课程 |
四、小学的课外活动 |
五、教师的遴选、待遇及专业发展 |
六、升学衔接及评量考核 |
第二节 东华中等学校教育发展概况 |
一、东华三院中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二、教育目的与扩展的策略 |
三、课程设置及师资 |
四、学生培育及学生支援 |
五、学校管理与组织 |
第三节 东华幼儿教育及特殊学校的发展概况 |
一、东华学前教育的发展背景 |
二、课程设置及教学法 |
三、东华特殊学校的办学概况 |
第四节 东华护士学校的发展概况 |
小结 回归前东华教育之发展 |
一、重视教育管理的透明度 |
二、重视弱势学生的职业教育问题 |
三、灵活有效募款及服务模式 |
四、办学团体主导学校的发展方向 |
五、东华三院与内地交流之恢复与加强 |
第四章 香港回归以来东华三院教育发展(1997-2017) |
第一节 回归以来的东华三院中小学教育 |
一、中小学的学校管理架构 |
二、中学的学制及课程改革 |
三、小学的学制及课程转变 |
四、东华中小学课外活动的新趋势 |
五、学生培育 |
六、东华三院中小学教师发展 |
第二节 回归後东华幼儿教育及特殊教育的转变 |
第三节 东华大专教育的发展概况 |
一、东华学院的发展背景 |
二、东华护士学校的结束及中东书院的创办 |
三、东华学院发展新里程 |
小结-东华三院在特区政府管治下的办学特色 |
一、发展东华三院院本德育课程-塑造东华故事 |
二、鼓励本地、国内、海外考察交流 |
三、办学团体资本强大,对教育发展的强势支持 |
四、重视平等机会教育及支援 |
第五章 东华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东华三院与港英政府的互动 |
第二节 过渡期至回归以後的东华三院教育 |
第三节 “东华人”“东华精神”与香港社会 |
小结 |
结语: 东华教育服务对民办教育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目录(附表及附图)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后记 |
(6)青少年犯罪的社区矫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文献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框架 |
第2章 青少年社区矫正的理论 |
2.1 青少年社区矫正的理论溯源 |
2.1.1 青少年犯罪 |
2.1.2 社区矫正 |
2.1.3 社区矫正背景 |
2.2 青少年犯罪矫正模式 |
2.2.1 监禁矫正模式 |
2.2.2 社区矫正模式 |
2.2.3 其他矫正模式 |
2.3 青少年社区矫正的价值及其反思 |
2.3.1 青少年社区矫正的价值 |
2.3.2 社区矫正的价值反思 |
第3章 上海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的实践 |
3.1 青少年犯罪的基本情况 |
3.1.1 青少年犯罪的特征 |
3.1.2 全国青少年犯罪的实证分析 |
3.1.3 全国青少年犯罪趋势分析 |
3.1.4 青少年犯罪的处遇 |
3.2 上海青少年犯罪的实证分析 |
3.2.1 青少年犯罪基本情况 |
3.2.2 未成年犯罪情况分析 |
3.2.3 上海青少年犯罪适用社区矫正的问题 |
3.3 完善上海青少年社区矫正的对策 |
3.3.1 建全青少年犯罪人社矫信息数据库 |
3.3.2 以青少年犯罪成因为导向制定社矫方案 |
3.3.3 改善青少年社区矫正的保障机制 |
第4章 外国及我国港台地区青少年社区矫正 |
4.1 英国的青少年社区矫正 |
4.1.1 青少年社区矫正概况 |
4.1.2 青少年社区刑罚执行制度 |
4.1.3 评述与借鉴 |
4.2 美国的青少年社区矫正 |
4.2.1 美国对犯罪青少年的缓刑 |
4.2.2 青少年犯罪的释放安置 |
4.2.3 青少年犯罪的居中制裁 |
4.2.4 评述与借鉴 |
4.3 德国的青少年社区矫正 |
4.3.1 德国青少年犯罪的处遇 |
4.3.2 德国青少年的社区矫正 |
4.3.3 评述与借鉴 |
4.4 日本的青少年社区矫正 |
4.4.1 以法务省为主导的社区更生保护工作模式 |
4.4.2 以民间团体为主导的地域组织化模式 |
4.4.3 评述与借鉴 |
4.5 香港和台湾地区的青少年社区矫正 |
4.5.1 香港青少年社区矫正 |
4.5.2 评述与借鉴 |
4.5.3 台湾青少年社区矫正 |
4.5.4 评述与借鉴 |
第5章 完善青少年社区矫正制度的建议 |
5.1 完善青少年社区矫正的法律体系 |
5.1.1 颁布青少年社区矫正特别法 |
5.1.2 完善社区矫正刑罚执行措施 |
5.2 提倡以社区行刑为导向的犯罪青少年处遇原则 |
5.2.1 以非羁押为主、羁押为例外原则 |
5.2.2 非监禁刑处遇原则 |
5.3 施行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个案矫正模式 |
5.3.1 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个案矫正的基本范式 |
5.3.2 青少年犯个案矫正的主要项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约束下的变通:县域政府教育治理 ——以中部某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秉承社会学的基本视角 |
二、关注教育领域的实践形态 |
三、直面教育领域外面的中国社会图景 |
四、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治理的研究 |
二、关于教育治理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过程 |
三、分析框架 第一章 中县的社会与教育 |
第一节 中县的基本情况:资源匮乏与发展滞后 |
第二节 传统教育的遗产:科举导向的儒学教育 |
一、州学 |
二、书院 |
三、义学、族学、私塾 |
第三节 新学教育的发展:频繁改革与艰难普及 |
一、清末新学 |
二、民国教育 |
第四节 解放之后的轨迹:扩张与整顿反复循环 第二章 中县教育治理体制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传统时期:简约型治理 |
第二节 新学时期:过渡型治理 |
第三节 解放之后:精细型治理 |
一、1949—1985年精细型治理体制的创建与演变 |
二、1985年之后的精细型治理体制的改革与秩序 第三章 中县教育的日常治理——以教育局年度工作任务为例 |
第一节 教育局的职责和结构:科层再组织与领导优先分工 |
第二节 年度任务的确定机制:承上启下的本职与服务中心 |
第三节 工作安排和推进节奏:周期性按部就班与上级推动 |
第四节 年终总结和绩效考核:上级认可和完成任务的导向 |
一、教育局对下级的检查和考核:寻找亮点和考核从宽 |
二、上级对教育局的检查和考核:工作落实与排名占位 |
第五节 反思:常规治理内部的逻辑矛盾 第四章 中县教育的改革治理——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执行为例 |
第一节 政策传达:地方政府层层加码跟进颁布文件 |
一、文件特征:中央先行推动与地方缓慢跟进 |
二、政策设计:成本下放到县和任务分散到多部门 |
第二节 政策理解与执行:教育“填谷”和有限增量 |
一、政策执行的机制:轻车熟路的规定动作 |
二、政策执行的内容:工程化思维下的政策实施 |
三、政策执行的效果:内部文本中的秘密 |
第三节 政策效果评估过程:结果已定下的前台表演 |
一、迎检准备:高压力下的动员和布景 |
二、迎检过程:高标准的接待和紧凑的行程 |
三、反馈意见:肯定增量与鼓励继续努力 |
四、整改方案:借机讲真话和提要求 |
第四节 政策执行与评估结果的反思:执行难与评估易 |
一、政策设计的问题:政府同心是梦想 |
二、政策评估的逻辑:大势下的增量评估 |
三、公众的实际感受:大局已定吐真言 第五章 中县教育治理的变迁与秩序 |
第一节 前文各章主要观点总结 |
第二节 教育治理的约束性因素和教育治理中恒久的变通现象 |
一、自然资源禀赋和地理条件差导致经济水平发展落后 |
二、集中型政治经济体制中的不利地位 |
三、有限财政能力与多样化社会发展任务的矛盾 |
四、历届政府都采取降低成本的教育发展策略 |
五、教育培养所有人的理想与社会选拔少数人的现实之间的永恒矛盾 |
六、锁定的教育改革路径和有限的改革效果 |
七、新教育秩序下的适应性生存策略及其消极后果 |
第三节 教育治理理论的反思与教育治理关系的两个命题 |
一、对教育治理理论的反思 |
二、教育治理关系的两个基本命题 结语 |
一、本研究的主要工作 |
二、研究反思 附录 |
附录一 中县教育局主要职责 |
附录二 中县人民政府部门目标责任制实施管理办法 |
附录三 中县普通中小学工作考评方案 |
附录四 中央省市县层面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关的法律和政策文件 参考文献 |
一、地方史料 |
二、文章或报刊 |
三、专着、教材或者文集 |
四、学位论文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8)从公募到非公募:徐永光与他的慈善公益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研究动态 |
二、概念解析 |
第三节 研究思路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投身慈善公益事业的背景 |
第一节 探索慈善公益之路的时代背景 |
一、中国当代的慈善公益思想 |
二、中国当代慈善公益事业发展掠影 |
第二节 投身慈善公益事业的个性特色 |
一、家庭情况和早年生活 |
二、职业生涯与人生阅历 |
三、早期的社会认知与实践 |
第二章 公募慈善公益之路 |
第一节 创办青基会 |
一、毅然辞职创办青基会 |
二、内外环境推动青基会的发展 |
三、创新思维筹募善款 |
四、青基会的组织运转 |
五、中国青基会的发展 |
第二节 希望工程之曲折 |
一、希望工程的诞生与发展 |
二、《壹周刊》风波(1994) |
三、希望工程在风.浪尖中成长 |
四、希望工程与五个温州人 |
五、青基会与希望工程 |
第三节 筹办中华慈善总会 |
一、出任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 |
二、召开“中华慈善大会” |
第四节 走上公益慈善之路的动因 |
一、温州务实重商文化的熏陶 |
二、时代公益之光的魔力 |
三、开拓慈善新事业的渴望 |
第三章 非公募慈善公益之路 |
第一节 创办南都基金会 |
一、南都基金会的酝酿与发展 |
二、新公民计划——第二个“希望工程” |
第二节 筹办中国基金会中心网 |
一、创立基金会中心网的时代背景 |
二、创立基金会中心网的历程 |
三、基金会中心网的组织运作 |
四、基金会等级评价体系的诞生与运作 |
五、中国基金会中心网成立的划时代意义 |
第三节 走上非公募基金会之路的原因 |
一、个人兴趣与时代发展的需要 |
二、中国慈善环境的新变化 |
第四章 慈善公益思想的探索与思考 |
第一节 对中国式富人慈善的批评 |
一、中国式富人慈善的现状 |
二、中国式富人慈善的困境 |
第二节 对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思考 |
一、我国慈善体制的形成与发展困境 |
二、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慈善公益思想的形成与演变 |
一、慈善观的形成与演化 |
二、慈善理念的主要内容 |
第五章 慈善路上特立独行的徐永光 |
第一节 慈善公益人生的特点 |
一、以善为业:辞官从善创新人生 |
二、重在突破:慈善路上两弃两创 |
三、追求卓越:慈善思想不断丰富 |
第二节 慈善路上的选择与坚持 |
一、做社会需要的慈善事业 |
二、注重顶层设计行业引领 |
第三节 慈善领域的探索与开拓 |
一、冲破体制开拓勇进创善路 |
二、鼓励创办家族慈善和投资社会企业 |
三、主张慈善回归民间 |
第四节 慈善实践与慈善思想的局限性 |
一、慈善实践的局限性 |
二、慈善思想的局限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民生改善视域下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优化研究 ——基于黔东南侗乡和凉山彝区的比较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目标转向 |
(二) 民族村寨“新读书无用论”的兴起 |
(三) “学校繁荣”与“教育衰败”的隐忧 |
二、相关研究的述评 |
(一) 教育质量的内涵及评价研究 |
(二) 乡村教育的困境与出路研究 |
(三) 民族地区的教育质量问题研究 |
(四) 民生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五) 既有研究不足的总结 |
三、本研究的基本设计 |
(一) 作为方法的民族教育问题 |
(二) 民生取向研究视角的确立 |
(三) 具体研究内容的设定 |
(四) 研究方式与方法的运用 |
第一章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评价的方法论 |
一、教育质量评价的民生理念及文化规约性 |
(一) 教育发展与民生改善的依存关系 |
(二) 文化多样性与“好教育”的民生意蕴 |
(三) 民族地区教育质量评价的文化特殊性 |
二、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评价的价值立场 |
(一) 强调义务教育作为国民基础教育的特殊性 |
(二) 坚持义务教育普及与质量提升的双重目标 |
(三) 重视教育发展之于民生改善的功能实现 |
(四) 关注教育评价中“底层群众”的主体性 |
三、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考察指标的选取 |
(一) 既有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标存在的不足 |
(二)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三) “人类学范式”的教育质量评价及指标选择 |
第二章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优化面临的现实问题 |
一、田野点选择的方法论及基本情况 |
(一) 田野点选择的方法论设计 |
(二) 田野点经济社会发展的概况 |
(三) 田野点社会文化背景的比较特征 |
二、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优化面临的具体问题 |
(一) “普九”达标存有失实 |
(二) 学业成绩普遍低下 |
(三) 上学读书“不划算” |
(四) 学生“流民群体”的社会隐忧 |
(五) 学校教育介入对传统文化的消解 |
三、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优化面临的主要矛盾 |
(一) 教育免费供给与“新读书无用”的现实困境 |
(二) 办学条件提升与教育质量滑坡的普遍难题 |
(三) 学校教育普及与民生改善之间的双重冲突 |
第三章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优化面临问题的原因解析 |
一、民族传统文化因素对义务教育质量的制约 |
(一) 信仰文化与学校教育的冲突 |
(二) 民族语言文字导致的教育障碍 |
(三) 传统习俗制约学校教育的普及 |
(四) 民族文化心理诱导的教育放弃 |
二、社会生计类型对义务教育质量的制约 |
(一) 传统落后生计方式制约学校教育的需要 |
(二) “半工半耕”生计转型对义务教育的冲击 |
三、社会变迁及社会结构差异对教育质量的制约 |
(一) 社会结构变迁与民族群众的教育选择 |
(二) 社会文化“小传统”引发的教育失败 |
(三) 传统教育消解导致的教育结构缺失 |
第四章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优化的价值定位 |
一、文化差异与教育知识价值确立的逻辑 |
(一) 作为生活方式的文化及其价值 |
(二) 教育知识价值确立的社会文化规约性 |
二、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优化的价值确立 |
(一) 民族地区“半工半耕”社会的教育需要 |
(二) 民族地区学校教育质量优化的民生诉求 |
(三) 民生取向的义务教育质量优化的价值定位 |
第五章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优化的原则及具体策略 |
一、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优化的基本原则 |
(一) 正确对待教育改革中的民族传统文化 |
(二) 尊重教育发展的客观历史阶段规约性 |
(三) 重视教育改革的社会文化背景协同性 |
(四) 关注民族群众的现实民生境遇与教育需要 |
(五) 增强教育改革过程中的“教育学立场”意识 |
二、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优化的具体建议 |
(一) 优先普及民族地区的学前教育 |
(二) 有效落实地方和校本课程 |
(三) 全面推进早期双语教学工作 |
(四) 构建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 |
(五) 进一步发展和改善民族地区的民生状况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夏格堂安红白喜事简办公约》 |
附录二:访谈提纲 |
后记 |
(10)非营利组织援助义务教育的演化逻辑 ——基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缘起:中国义务教育的需求增长与供给缺失的尖锐矛盾 |
1.2 研究综述:非营利组织与义务教育从供给到援助的研究讨论 |
1.2.1 非营利组织:义务教育援助的重要行动者 |
1.2.2 义务教育研究:从供给到援助的讨论 |
1.2.3 义务教育援助的研究 |
1.2.4 非营利组织对义务教育援助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 |
1.4 分析框架 |
1.5 写作逻辑 |
第2章 义务教育的公益缺位与非营利组织成长的制度空间建构 |
2.1 公共物品的政府供给不足与公益缺位 |
2.1.1 新“总体性社会”与公共物品资源配置不足 |
2.1.2 政府甩包袱——加剧公益的缺位 |
2.2 义务教育的政府缺位与非营利组织成长的制度空间 |
2.3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成长的制度空间建构历程及其对义务教育的援助 |
2.3.1 机构创立和项目启动(1989—1991) |
2.3.2 组织发育和项目深化(1992—2000) |
2.3.3 结构调整和项目转型(2001—2012) |
2.4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制度空间的总体特征 |
2.5 小结:非营利组织援助义务教育的介入逻辑 |
第3章 非营利组织援助义务教育的治理结构与资源汲取方式 |
3.1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内部治理结构的建构与变迁 |
3.1.1 全国青基会系统的组织结构 |
3.1.2 2001年后理事会决策制度化的尝试 |
3.2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发展资源 |
3.3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资源汲取 |
3.3.1 希望工程项目的资源运作途径和机制 |
3.3.2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对政府的资源依赖 |
3.3.3 自主与依赖之间的钟摆 |
3.4 小结:非营利组织援助义务教育的生存逻辑 |
第4章 非营利组织援助义务教育的行动策略 |
4.1 非营利组织生存逻辑困境与行动策略 |
4.2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援助义务教育的行动策略分析 |
4.2.1 希望工程的项目实施策略:社会化手段与行政化手段并用 |
4.2.2 治理结构上的组织依赖策略 |
4.2.3 义务教育援助资金的博弈策略 |
4.2.4 对监管体制的双面策略 |
4.2.5 非营利组织营利策略 |
4.3 制度空间、资源依赖与行动策略间的相互关系对服务效能的影响 |
4.4 小结:非营利组织援助义务教育的运转逻辑 |
第5章 绩效的衰减与公益的代入:非营利组织援助义务教育的内卷化逻辑之生成 |
5.1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援助义务教育绩效的衰减 |
5.2 义务教育的政府重新代入及其后果 |
5.2.1 公益的代入 |
5.2.2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内卷化逻辑的生成 |
5.3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之内卷化逻辑的表现形态 |
5.3.1 活动空间的边缘化 |
5.3.2 组织机构的官僚化 |
5.3.3 组织行为的策略化 |
5.3.4 功能作用的游离化 |
5.4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形成内卷化逻辑的原因分析 |
5.4.1 制度空间与援助资源不足 |
5.4.2 结构的选择偏移导致组织的官僚化 |
5.4.3 资源的政府依赖导致行为的策略化 |
5.4.4 服务的政府替代导致功能的游离化 |
5.4.5 行动的激励缺失导致效能的低效化 |
5.5 小结:非营利组织援助义务教育的内卷化逻辑 |
第6章 余论:集权体制下非营利组织的内卷化困境之突破 |
6.1 非营利组织的去内卷化与功能转型 |
6.2 中国义务教育援助出路与机制——多部门协同合作 |
6.3 公共物品供给机制与模式——选择与竞争 |
6.4 研究缺陷与进一步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英文文献 |
附录1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章程 |
附录2 访谈对象列表 |
附录3 访谈提纲与调研问卷 |
后记 |
四、非法办学导致少年失学如何赔偿(论文参考文献)
- [1]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D]. 张磊.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邰爽秋教育经费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李向阳. 河南大学, 2020(02)
- [3]人格刑法理论视域下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研究[D]. 张锋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4]“地方性”国立大学的困境 ——国立山东大学研究(1930-1949)[D]. 张家豪.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2)
- [5]民办教育在香港 ——东华三院教育研究[D]. 区少铨(Au Siu chuan).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6]青少年犯罪的社区矫正研究[D]. 周长剑. 上海师范大学, 2018(11)
- [7]约束下的变通:县域政府教育治理 ——以中部某县为例[D]. 陈德胜.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1)
- [8]从公募到非公募:徐永光与他的慈善公益之路[D]. 彭顺勇.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3)
- [9]民生改善视域下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优化研究 ——基于黔东南侗乡和凉山彝区的比较考察[D]. 满忠坤. 西南大学, 2015(01)
- [10]非营利组织援助义务教育的演化逻辑 ——基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实证研究[D]. 翁士洪. 复旦大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