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学计算系统中程序化计算分光光度法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焦玉凤[1](2021)在《国内外不同产区西洋参化学成分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洋参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的干燥根,收载于《中国药典》2020版。西洋参原产于美国以及加拿大,自20世纪80年代成功引种于我国,现主要种植在东北、华北、华中等地。其药用历史悠久,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补益类中药材,受到众多消费者的喜爱。西洋参具有多种结构类型的化学成分,例如三萜皂苷类、黄酮类、无机元素、糖类以及核苷类等,三萜皂苷是西洋参的主要活性成分。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西洋参具有抗肿瘤、抗衰老、保护心血管系统以及免疫调节等生物活性。不同西洋参种植产区的土壤环境,温度,气候,海拔条件等不同,活性成分的含量具有差异。因此,对于不同产区西洋参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对西洋参的质量控制及合理应用有重要意义,并为西洋参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本论文在综述了西洋参的原植物,分布、化学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和生物活性等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手段深入研究了中国吉林省、辽宁省、黑龙江省、山东省、北京市以及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内外23个产区不同参龄西洋参的化学成分。取得了以下创新性成果:1、西洋参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1)基于超高效液相-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和UNIFI解析平台的不同部位西洋参化学成分分析采用超高效液相-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quadrupole-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与UNIFI天然产物解析平台相结合的方法,对西洋参主根,侧根,须根及芦头80%甲醇提取物中小分子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出包括三萜皂苷、有机酸及酯、甾醇等多种结构类型的133种成分,其中三萜皂苷为主要成分。(2)西洋参不同部位的植物代谢组学研究利用UPLC-Q/TOF-MS结合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开展了西洋参主根,侧根,须根和芦头中的代谢物的非靶标代谢组学研究。共鉴定了31个差异性代谢物作为区分西洋参不同部位的潜在的化学标志物。研究结果可为合理利用西洋参的不同部位提供了理论基础。2、西洋参中皂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利用香草醛-浓硫酸比色法测定并比较了国内外23个产区西洋参中总皂苷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检测分析方法测定了19种单体人参皂苷(元)的含量,以19种单体人参皂苷(元)的含量为评价指标,利用聚类分析对西洋参进行分类。结果表明,随着参龄的增加,西洋参中皂苷含量有逐渐增加的趋势。3、西洋参中非皂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1)西洋参中有机酸的含量测定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西洋参中有机酸的含量,以7种有机酸的含量为评价指标,利用聚类分析对不同批次西洋参进行分类。结果表明,西洋参中有机酸含量丰富,柠檬酸的含量最高。(2)西洋参中核苷的含量测定建立了西洋参中核苷类成分的超声提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了5种核苷类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批次西洋参中核苷类成分存在差异。(3)西洋参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建立西洋参中总黄酮的超声提取方法,采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法比较了不同批次西洋参之间黄酮含量的差别。结果表明,西洋参中黄酮含量为0.01%~0.22%。(4)西洋参中无机元素的含量测定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了国内外不同产区西洋参中37种无机元素的含量,以37种无机元素的含量为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Fe元素含量在不同批次西洋参中均最高,5种有害元素(As,Cd,Cs,Hg,Pb)含量较低,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综上所述,本论文对西洋参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评价,研究结果为西洋参的真伪鉴别,内在的质量控制,道地性评价提供了科学参考,也为扩大西洋参的药食用范围提供了理论依据。
张翼[2](2020)在《磁性多孔分子印迹材料的制备及其对药物残留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对药物残留的关注度愈来愈高,这就对其分析技术也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然而受生物样本高度复杂的基质影响,一般均需对其进行繁琐耗时的前处理步骤,以获得高可靠的数据。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本质上是一种为目标分子量身定做的材料,在样本前处理技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尽管目前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理论和制备体系,但受其分离机理制约,现有技术制备的MIPs吸附容量、传质速率、选择性和特异性等无法同时满足。本论文在传统MIPs制备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1种新策略,发展了2种新方法,制备出3种MIPs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MIPs发展之瓶颈。具体如下:1)诺氟沙星多孔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应用首先采用水包油-无皂液乳化法制备诺氟沙星-多孔磁性分子印迹材料(NFX-mMIP)。以诺氟沙星、甲基丙烯酸-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和Fe3O4为原料,在室温条件下“一锅”制备出NFX-mMIP。其比表面积高达105.84 m2/g,孔径分布10-500 nm,孔隙容积2.92 m L/g,具有良好的磁响应性,在外加磁场的条件下15 s内即可实现固液分离。等温吸附实验证实其饱和吸附量达到27.04 mg/g,吸附动力学实验表明其吸附行为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将之分别应用于相对简单的湖水样本及复杂生物样本猪肝中痕量NFX的分离富集,结果表明NFX-mMIP对NFX表现出高选择性和特异性。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当猪肝中的NFX浓度低至30 ng/g(低于欧共体委员会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MRL二个数量级),吸附率仍高达61.25%。HPLC测定结果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上述结果表明,NFX-mMIP可用于环境水中或肉制品中诺氟沙星的检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相比于传统印迹材料,其制备流程简单,吸附量高,结合速度快,吸附时间短,操作步骤更加便捷。2)孔穴可调磁性分子印迹锁的制备及其应用传统mMIPs是以固定且具有特殊形貌的孔穴实现对目标分子的选择性结合。但也是该机理严重限制了模板分子于材料中的传质,进而限制了其在高通量分析中的应用。针对于此,本课题组发展了一种新的策略,即将固定化金属离子色谱(IMAC)机理引入mMIPs的制备中,利用生成的配位键这一“软”共价键实现印迹孔穴尺寸可调,以改善传质。为验证该策略,本章将Cu(II)、土霉素(OTC)、苯乙烯-衣康酸共聚物及磁流体混合,“一锅法”制备多孔mMIPs(产品定义为CB-mMIP)。表征结果证实该微粒粒径为20-50μm,具有良好的磁响应性(8.081 emu/g)、比面积(35.53 m2/g),特别其印迹因子是目前报道中最高的(>29)。等温吸附实验证实其饱和吸附量高达62.57 mg/g,吸附动力学实验表明其吸附行为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同时该材料还具有广泛的p H适用范围及良好的重复使用性。将之成功应用于猪肝中痕量OTC的富集,HPLC测定结果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上述结果证实Cu(II)的引入,可以显着提高定位基数量,导向聚合物单体聚合过程中的排布,从而制备出与模板分子相契合的三维空间结构,该精准构型如锁一样具有高选择性和特异性;通过草酸的加入,可快速破坏Cu(II)与模板分子和聚合物间形成的配位键,进而调控孔穴尺寸,改善传质。该策略的提出突破了传统MIPs合成策略的束缚,为发展具有高效率、高选择性、高结合容量和高传质速率MIPs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3)“刷”型磁性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应用传统MIPs,其印迹对象多为分子量(MW)在300~500间的小分子化合物,当MW进一步增加,MIPs性能会大幅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是受传质速率过慢的限制。本章结合本实验室提出的构建孔穴可调MIPs的新策略,将之进一步应用于表面MIPs的制备。采用溶胶凝胶法,将Cu(II)、泰乐菌素(TYL,MW 916)磁核和衣康酸混合,室温条件下超声反应15 min后,加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65oC反应24 h后,即得TYL-mMIP。表征结果证实该微球为核壳结构,粒径为400-700 nm,表面具有一层“刷”型高分子层。同时具有优异的磁响应性(49.73 emu/g),在外加磁场的条件下5s内即可实现固液分离。等温吸附实验证实其饱和吸附量为10.87 mg/g,印迹因子大于6。吸附动力学实验表明其吸附行为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且在5 min内便到达了吸附平衡。将之成功应用于人尿液样本中痕量TYL的富集,HPLC测定结果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较传统方法,该方法所制备过程简单;所得产品传质速率快,对模板分子表现高选择性和高特异性;同时具有较高的亲水性,在水体系中分散性良好,有利于操作。该方法的提出为制备分子量较大的表面mMIPs提供了一种新的精准印迹策略。
廖晖[3](2020)在《某市雨水径流污染特征及海绵城市设施控制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雨水径流是面源污染,具有一定的偶然性、随机性和广泛性。由雨水径流所引起的面源污染已成为城市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更好的解决面源污染问题,研究降雨过程中径流污染物浓度变化的基本特征必不可少。建设海绵城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海绵城市设施具有削减面源污染、提高城市径流控制率等作用。本文以西北某市市区为研究区域,对当地的雨水,各类下垫面,典型海绵城市设施及管网排口进行了径流水质监测及分析,并建立了一种受纳水体污染物浓度估算方法对当地降雨时受纳水体的水质变化进行了模拟校验。在单场降雨过程中,该市降雨水质的CODCr峰值浓度在35.67~63.61mg/L之间,SS峰值浓度在14~30mg/L之间,NH3-N峰值浓度在1.61~3.30mg/L之间,TN峰值浓度在2.16~4.41mg/L之间。综合其中两场降雨的水质数据,并采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进行评价,大部分下垫面的水质标识指数都超过了5,最低的指数也达到了4.6,其中车行道主干道污染最为严重,平均水质标识指数达到了12.6。该城市的各类下垫面径流污染非常严重。各类海绵城市设施对CODCr、SS等污染物的去除率较为良好,平均污染物去除率基本都达到了70%以上;对石油类的平均去除率也达到了59%以上。高位花坛、雨水花园等表面具有植物覆盖的设施对氨氮、总氮、BOD5等污染物的去除率较高,平均去除率达到了66%以上,而类似于透水铺装这种表面不具备植物覆盖的设施对氨氮、总氮、BOD5等污染物的去除率较低,平均去除率仅达到了27%~57%。对该城市的5个排水分区的径流总量控制率进行分析,海绵化改造完成率为67.12%的一个排水分区,平均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了94.75%。在没有管线混接的情况下,随着海绵化改造完成率的升高,平均径流总量控制率也随之升高。最后,通过建立简化的受纳水体污染物浓度估算模型,对影响受纳水体的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研究区域基础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参数率定及验证。率定后的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的平均误差达到了24.01%;验证的结果与实测结果的平均误差达到了20.79%。率定及验证的结果显示与实测结果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故该模型可以较好的表达研究区域的实际状况,具有一定的可预测性。
鹿禛[4](2020)在《人参总皂苷脂质体的制备及其对皮肤光老化治疗作用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皮肤光老化的发生和紫外线(UV)诱导过度生成活性氧自由基(ROS)以及炎症反应等有关,因而抗炎和抗氧化可以作为治疗皮肤老化的方法。人参总皂苷是人参中主要的活性物质,有抗氧化,抗衰老等多种药理作用,但人参总皂苷皮肤透过性差限制了它的开发利用。采用脂质体这一新型载药系统包埋人参总皂苷,以期提高其皮肤透过性,更好的发挥作用,并通过观察人参总皂苷对大鼠光老化皮肤的治疗作用,从组织病理学、氧化应激损伤、炎症反应等角度初步探讨可能存在的治疗机制。方法:首先建立人参总皂苷体外分析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人参总皂苷含量测定;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人参总皂苷脂质体,采用超滤离心法分离游离药物与载药脂质体,建立了人参总皂苷脂质体的包封率测定方法;采用单因素考察法优化人参总皂苷脂质体的处方及制备工艺;对人参总皂苷脂质体进行质量评价和体外皮肤透过性研究;通过建立大鼠光老化模型,从外观形态及皮肤厚度初步评价人参总皂苷对大鼠光老化皮肤的治疗作用,对大鼠光老化皮肤组织进行HE和醛品红染色观察皮肤组织形态学变化,测定大鼠皮肤组织中MDA含量、GSH-Px、SOD酶活力,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和MMP-3含量,炎症因子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初步探讨人参总皂苷对大鼠皮肤光老化模型治疗作用可能的机制。结果:人参总皂苷脂质体的最佳处方为:氢化大豆磷脂与人参总皂苷摩尔比为1:0.4;胆固醇与氢化大豆磷脂的摩尔比为1:3.5;有机相与水相的体积比为1:9;搅拌时间为4 h;验证性试验测得人参总皂苷脂质体的平均包封率为63.38%,平均粒径为111.0 nm;PDI为0.059,Zeta电位为-5.72 mv;人参总皂苷脂质体冻干粉的包封率为61.21%;体外透皮试验结果显示,人参总皂苷溶液24 h内未检测到透过量,人参总皂苷脂质体的皮肤24 h内总透过率为85.46%。人参总皂苷对大鼠光老化皮肤治疗作用的研究中,与模型组相比,人参总皂苷脂质体组及溶液组皮肤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HE及醛品红染色结果表明人参总皂苷能够有效的改善UV照射引起的皮肤角质层增厚、弹性纤维断裂,聚集成团等现象;与模型组相比,人参总皂苷脂质体组皮肤组织中MDA含量明显下降,GSH-Px、SOD酶活力明显提高,炎症因子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和MMP-3含量明显升高。结论:采用单因素考察法优化人参总皂苷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体外透皮试验结果表明,人参总皂苷原药皮肤透过性差,而脂质体能够明显提高人参总皂苷的皮肤透过性;局部使用人参总皂苷脂质体对大鼠光老化皮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UV诱导皮肤脂质过氧化,提高抗氧化酶SOD和GSH-Px活力,减少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表达,降低MMPs含量有关。
李胜楠[5](2019)在《基于聚丙烯酸的多功能光热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文中提出光热治疗是利用光热转换剂将吸收的光能转化为热能,以增加局部温度并引发癌细胞死亡的一种新兴疗法,其具有安全、高效、无创和可精确定位等优势。为了在提高光热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对正常组织的损害,通常会将光热剂的吸收调整为7501350 nm的近红外(NIR)窗口内。然而,单一的光热疗法也具有局限性,例如光穿透深度不足引起深部肿瘤的不完全消除,进而导致肿瘤复发和转移。为了进一步改善整体治疗效果,需开发与成像诊断和其他治疗方式相结合的新型多功能光热纳米材料。为此,本论文以聚丙烯酸(PAA)为模板设计合成了一系列的多功能光热纳米粒子并探索了其在药物装载、光热消融肿瘤细胞、药物的可控释放及癌症的治疗方面的潜在应用。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开发一种简单温和的方法,以PAA球为模板制备了中空金(Au)纳米花。得到的纳米粒子由于其独特的中空和多分枝结构具有优异的药物装载和光热转换能力,同时可实现pH/NIR双响应的药物递送。最后,检测该纳米材料通过协同的化学-光热治疗对体外和体内肿瘤的杀伤效果,以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2)以聚丙烯酸钙盐纳米球为模板,制备了磷酸钙/小金纳米棒(CaP/Au NR)组装体复合纳米粒子。得到的纳米粒子由于相邻小Au NR之间的强等离子体耦合作用而具有高光热转换效率,又因CaP的存在显着提高了其生物相容性。此外,CaP/Au NR组装体具有高载药量和pH/NIR双响应的药物释放能力。最后,该材料应用于体内抑瘤实验中,检测其化学-光热治疗协同消除肿瘤的效果。(3)利用选择性生长可控合成CuS-Au-MnO2三元双面神纳米粒子,其一侧是半球形MnO2,另一侧是包覆CuS壳的Au纳米粒子。然后用聚乙二醇(PEG-SH)进行修饰以增强其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具有多孔结构的MnO2一侧可用于装载疏水性药物和磁共振(MR)成像。同时,中部的Au纳米粒子用于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成像。此外,得到的三元双面神纳米粒子由于Au纳米粒子和CuS的局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耦合效应可在1064 nm处实现光热转换以消融深部肿瘤。在体内实验中,该三元双面神纳米粒子在CT/MR成像引导下表现出较高的化学-光热协同抗肿瘤效果,说明PEG-CuS-Au-MnO2三元双面神纳米粒子可作为前瞻性治疗纳米平台用于双模成像引导的化学-第二NIR窗口光热协同癌症治疗中。(4)开发一种简单、温和的合成策略,以聚丙烯酸锌盐(PAA-Zn)纳米球为模板合成PAA-Zn/聚多巴胺(PAA-Zn/PDA)双面神纳米粒子,又基于该结构制备了中空的沸石咪唑骨架-8(ZIF-8)/PDA球形双面神纳米粒子。在PDA侧进一步选择性修饰β-环糊精(CDs),用于装载疏水性药物10-羟基喜树碱(HCPT)。同时,具有空腔的ZIF-8一侧用于装载亲水性药物阿霉素(DOX)。此外,pH敏感的ZIF-8和PDA的强NIR吸收使中空ZIF-8/PDA双面神纳米粒子具有强光热转换和pH/NIR双响应药物释放能力。最后,检测该纳米粒子在体外和体内的双药化学-光热协同作用下消除肿瘤的效果。结果表明,疏水/亲水药物共载的中空ZIF-8/PDA-CD双面神纳米粒子加激光组在体外或者体内均显示最好的治疗效果。因此,中空ZIF-8/PDA-CD双面神纳米粒子能够通过协同的光热和双药化学疗法作为有潜力的癌症治疗平台。
王菲菲[6](2018)在《环烯醚萜苷及酯类成分基于抗氧化应激的生物活性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环烯醚萜类化合物是一类在天然界中广泛存在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临床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抑郁症以及心血管等疾病的治疗。目前研究认为,这些疾病的发生与机体内氧化应激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氧化应激是指机体内氧化-还原体系失衡,产生过剩的不能被身体消除的自由基(ROS或RNS)。细胞内过量的ROS会诱发多种疾病。本文通过研究环烯醚萜类化合物降低机体氧化应激作用,探讨此类化合物的活性作用机制及其构效关系,对于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活性研究及新药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环烯醚萜成分的氧化应激活性为中心,选取了栀 栀子苷、胡黄连苷Ⅱ、马钱苷、缬草三酯、乙酰缬草三酯和1-β乙酰缬草三酯等6种活性较强且具有代表性的化合物进行研究。通过结构确证、抗氧化能力分析、肿瘤细胞杀伤作用和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研究化合物的活性差异,探讨该类化合物的作用机理及其构效的相互关系。研究方法1.环烯醚萜苷和酯类化合物结构的确定和体外抗氧化能力分析(1)乙酰缬草三酯和1-β乙酰缬草三酯是同分异构体,其结构在文献中存在混淆情况。实验通过 UV、IR、MS 和1H-NMR、13C-NMR 和二维 NMR(HMQC 和 HMBC谱)进行分析,对乙酰缬草三酯和1-β乙酰缬草三酯的结构进行全归属。(2)采用铁离子还原抗氧化力(Ferric reducing antioxidantpower,FRAP)、羟自由基(Hydroxyl free radical,OH·)、超氧阴离子(Superoxide anion,O-·)清除力、ABTS+·清除力和DPPH·的清除能力实验,研究栀子苷、胡黄连苷Ⅱ、马钱苷、缬草三酯、乙酰缬草三酯和1-β乙酰缬草三酯6种化合物自由基清除能力。2.环烯醚萜苷和酯类化合物促进肿瘤细胞调亡的可能机制选择不同的肿瘤细胞模型:人肝癌细胞(Human liver carcinoma cells,HepG2)、人宫颈癌细胞(human cervix carcinoma cells,HeLa)和人乳腺癌细胞(human breast cancer cells,MDA-MB-231),及正常细胞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采用MTT法对活细胞生存率进行分析。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标标记调亡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HepG2细胞早期调亡和晚期调亡的细胞数量,并通过监测细胞内DCF荧光变化,分析给药前后细胞内ROS浓度变化,分析化合物是否是通过降低细胞内ROS浓度而表现出肿瘤细胞杀伤作用。3.环烯醚萜苷和酯类化合物神经细胞保护的可能机制选择已分化的PC12细胞系模拟神经细胞,用不同浓度和时间H202损伤PC12细胞建立神经细胞氧化损伤模型。通过MTT法对H202损伤的PC12细胞生存率进行分析,确定最适损伤浓度和时间。将实验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给药挽救组,通过MTT法比较模型组和给药挽救组细胞生存率差异,分析不同化合物的挽救效果。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标标记调亡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早期调亡和晚期调亡的细胞数量化合物的挽救效果,并通过监测细胞内DCF荧光变化,分析给药挽救前后细胞内ROS水平,分析化合物是否能通过降低损伤细胞内ROS浓度起到神经细胞保护作用。4.蜘蛛香及啤酒花缬草提取物片(制剂)的活性研究,与单体化合物活性比较为明确蜘蛛香药材及其制剂中抗氧化应激的物质基础,实验选择蜘蛛香药材(2批次)和制剂(3批次)进行研究,首先采用LC-MS对药材及制剂的极性和非极性成分进行分析,采用对照品比对和MS解析,确定药材和制剂的主要成分。通过挽救H202损伤PC12细胞模型研究药材和制剂对细胞的挽救效率。通过含量折算,分析缬草三酯、乙酰缬草三酯和1-β乙酰缬草三酯与药材、制剂之间的量效关系。5.缬草环烯醚萜类成分的强制降解实验及其降解前后抗氧化应激活性比较研究通过强制降解实验:酸性条件(0.01MHCl,25℃,5h),碱性条件(O.O1MNaOH,25 ℃,10 min),氧化条件(3%~6%H202,25℃,24h),加热条件(甲醇溶液60℃,0,1,2,4,或6 h;固体4℃,7天;固体25 ℃,7天)和光照条件(强度5000 lx,3 h)。分析缬草环烯醚萜的可能降解规律,通过DPPH·-TLC-MS、LC-MS分析,对环烯醚萜热降解产物的结构进行推断;通过ABTS+·清除力、DPPH·的清除能力、肿瘤细胞杀伤实验对抗氧化能力和肿瘤细胞杀伤作用、促进细胞调亡能力和降低细胞ROS水平进行检测,从而分析环烯醚萜酯类化合物结构与活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1.乙酰缬草三酯和1-β乙酰缬草三酯是同分异构体,差异仅为一个乙酰基团连接位置不同。通过HMBC图谱解析可以发现,与乙酰基相连的羰基碳会向高场移动,通过全谱归属(乙酰缬草三酯:δC 171.2(C-13),169.8(C-16),170.4(C-22)和 170.8(C-2’);1-β乙酰缬草三酯:δC 171.2(C-13),171.6(C-16),167.6(C-22)和170.9(C-2’)),本文确定了乙酰缬草三酯和1-β乙酰缬草三酯的结构。通过体外清除自由基能力分析可知,胡黄连苷Ⅱ具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这可能其结构中的酚羟基和三元氧环结构有关系。环烯醚萜酯类化合物清除自由基能力次之,栀子苷和马钱苷在自由基清除能力中未表现出清除自由基能力。2.在肿瘤细胞杀伤实验中,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对实验中的肿瘤细胞无明显杀伤作用,在高浓度时还具有促进细胞生长的作用。环烯醚萜酯类化合物对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细胞毒作用,实验表明环烯醚蔽酯类化合物可通过降低细胞内ROS水平促进HepG2细胞凋亡。对HepG2细胞的杀伤作用依次为:缬草三酯>乙酰缬草三酯>1-β乙酰缬草三酯。3.实验采用80 μM H202处理PC12细胞12 h(细胞生存率下降至空白对照组50%以下)作为模型组。通过加入不同浓度和环烯醚萜苷和酯类化合物挽救48小时进行比较,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细胞存活率均显着上升,凋亡率显着下降,细胞内ROS水平也显着下降。其中,栀子苷对H202损伤PC12细胞挽救效果最佳(在给药浓度为10 mM时,挽救率为17.5%),马钱苷和胡黄连苷Ⅱ作用次之(在给药浓度为20 mM时,挽救率分别为16.3%和12.9%),缬草环烯醚萜酯类化合物挽救效果较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弱,在给药75mM时挽救效率在(11.5,15.5)%。对PC 12细胞修复作用:栀子苷>马钱苷>胡黄连苷Ⅱ>缬草三酯类化合物。4.蜘蛛香药材(提取物或制剂)与单体化合物的活性相当,表明缬草环烯醚萜酯类化合物是蜘蛛香药材及制剂的主要活性成分。缬草环烯醚萜酯类化合物、药材、制剂均可通过降低细胞内ROS水平对损伤的PC12细胞进行保护。5.通过强制降解实验可知,缬草环烯醚萜类成分对于酸碱和甲醇溶液加热不稳定。在酸碱条件下,降解产物以酯键断裂为主,且反应剧烈不易控制;在甲醇溶液加热条件下,降解产物以三元氧环开环结构为主。在对热降解产物进行自由基清除实验和肿瘤细胞杀伤实验中发现,降解产物具有一定活性,但较原化合物活性下降明显,表明三元氧环是缬草环烯醚萜酯类化合物活性的重要结构基团。结论环烯醚萜苷和酯类成分具有较强生物学活性,推断环烯醚萜母核(半缩醛-烯醚环戊烷)是重要结构基础,抗氧化应激是其作用的重要途径之一。环烯醚萜酯可通过抗氧化应激起到肿瘤细胞杀伤作用。环烯醚萜酯是缬草及其制剂抗氧化活性的重要物质基础。三元氧环是缬草环烯醚萜酯类化合物抗氧化应激的重要结构基团。推断环烯醚蔽苷和酯类化合物可通过抗氧化应激起到神经细胞保护作用。
孙蓉[7](2017)在《金龙胆草皂苷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克隆鉴定及酿酒酵母合成皂苷的研究》文中认为川滇地区的道地中药材金龙胆草(Conyza blinii H.Lév)为菊科白酒草属两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平喘的功效,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良药。该植物的主要药效成分为一类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皂苷—Conyzasaponins,由于其含量偏低,限制了该中药的开发利用。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微生物生产次生代谢产物已显出巨大的应用前景。目前国内金龙胆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药理药效等方面,有关药效主成分皂苷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为空白。本研究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建立金龙胆草叶片转录组数据库,从中筛选获得了大量与Conyzasaponins合成相关的基因,包括前体2,3环氧鲨烯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催化合成三萜皂苷骨架的氧化鲨烯环化酶(OSC)家族基因、调控皂苷结构多样性的细胞色素P450(CYP450)家族基因和糖基转移酶(UGT)家族基因等,初步阐明了Conyzasaponins生物合成代谢流。通过构建酿酒酵母Conyzasaponins合成途径,实现了重要中间产物β香树脂醇、齐墩果酸以及皂苷前体(3-O-Glc-oleanolic acid)在酵母中的合成,为酵母生产Conyzasaponins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前体材料。具体结果如下:1、以Illumina Solexa Hi Seq 2500测序系统为平台,金龙胆草叶片为材料,获得了42,903,527条Read序列,成功构建了金龙胆草叶片转录组数据库,组装得到了80,930条Unigene序列。其中45.27%在Gen Bank数据库得到了注释,30.33%在Protein family数据库得到了注释,32.36%在Swiss-Prot数据库得到了注释;根据Gene Ontology数据库这些Unigene可分为细胞组分、分子功能以及生物过程3大类52小类,根据eu Karyotic Orthologous Groups数据库可分为信号储存与处理、细胞过程与信号、代谢和无特征4大类25小类。通过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数据库搜索,发现这些Unigenes共注释到117条代谢通路上,其中包括与金龙胆草主要活性成分三萜皂苷合成相关的萜类骨干合成通路(ko00900),与金龙胆草特征成分苦蒿素合成相关的二萜类合成通路(ko00904),与金龙胆草黄酮合成相关的黄酮类化合物合成通路(ko00940,ko00941,ko00944)以及与金龙胆草多糖合成相关的聚糖生物合成通路(ko00510,ko00514)等。2、以各数据库注释信息为基础,对金龙胆草皂苷合成途径的基因进行筛选,获得了3条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Co A还原酶(HMGR)基因、3条法呢基焦磷酸合酶(FPPS)基因、1条鲨烯合酶(SQS)基因、2条鲨烯环氧酶(SQE)基因、10条氧化鲨烯环化酶(OSCs)基因、26条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CYP450)基因、7条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CPR)基因以及47条葡糖基转移酶(UGT)基因;以上序列通过系统进化树筛选,得到了1条HMGR基因、1条FPPS基因、1条SQS基因、1条SQE基因、1条OSC(βAS)基因、2条CYP450基因、1条CPR基因以及8条UGT基因;利用荧光定量检测茉莉酸甲酯处理后基因表达量变化,获得了8条最有可能的基因序列;采用PCR技术克隆得到了Cb HMGR、Cb FPPS、Cb SQS、Cb SQE、CbβAS、Cb CYP716A261、Cb CPR以及Cb UGT73C基因序列,提交Gen Bank数据库,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证实它们的基因及蛋白结构特征与同源基因特征相符合。3、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构建上述8个基因微生物表达载体,实现大肠杆菌或酿酒酵母中的高效表达,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以及分光光度法验证功能。结果如下:(1)GCMS检测显示Cb HMGR在气相8 min左右产生的特异峰为甲羟戊酸内酯,表明Cb HMGR具有催化HMG-Co A生成甲羟戊酸的功能;(2)通过磷钼蓝比色法检测磷,证明Cb FPPS可对异戊烯基焦磷酸和牻牛儿基焦磷酸作用生成法呢基焦磷酸及中间产物焦磷酸;(3)GCMS检测表明Cb SQS催化反应产物中在11.5 min左右出现的特异峰为角鲨烯,证明Cb SQS可以法呢基焦磷酸为底物生成角鲨烯;(4)通过HPLC检测及2,3环氧鲨烯标准品比对发现Cb SQE具有催化生成2,3环氧鲨烯的功能;(5)通过GCMS检测转入CbβAS基因的酵母发酵产物,发现在19.5 min工程菌和β香树脂醇标准品均产生了特异峰,说明CbβAS具有催化生成β香树脂醇的功能;(6)通过分光光度法检测Cb CPR活性,结果证明Cb CPR可将NADPH的电子传递给氧化型的细胞色素C使其变为还原型而在550 nm产生特征吸收峰;(7)以HPLC检测微粒体蛋白催化反应产物,结果表明Cb CYP716A261在Cb CPR的辅助下可以对β香树脂醇的C28进行修饰生成齐墩果酸;(8)通过HPLC检测Cb UGT73C催化产物在32.8 min产生了一个新的峰,结合上述Cb UGT73C功能预测结果,推测Cb UGT73C可能具有修饰齐墩果酸C3位的作用。4、以酿酒酵母甲羟戊酸途径提供的2,3环氧鲨烯为前体,构建Conyzasaponins在酵母中的生物合成途径。采用重叠延伸PCR将Cb CYP716A261和Cb CPR基因融合,获得一条长为3,573 bp的新基因Cb CPR-linker-Cb CYP716A261。通过同源重组方法将融合基因与CbβAS基因分别构于p ESC-URA表达载体的两个多克隆位点,转入酿酒酵母INVSc1,半乳糖诱导18 h后采用荧光定量检测目的基因表达情况,获得工程菌INVSc1-TM5,诱导60 h后TM5中成功生成了35 mg/L的齐墩果酸;而后将Cb UGT73C构于p ESC-His表达载体转入TM5,通过尿嘧啶和组氨酸双营养缺陷型平板筛选及荧光定量检测,获得工程菌INVSc1-TM6,半乳糖诱导后HPLC检测TM6发酵产物,初步判断成功生成了3-O-Glc-oleanolic acid。以上实验结果揭示Conyzasaponins合成的第一步为CbβAS环化2,3环氧鲨烯形成β香树脂醇,第二步为Cb CYP716A261直接氧化β香树脂醇生成齐墩果酸,最后通过Cb UGT73C等糖基化修饰齐墩果酸生成Conyzasaponins。
陈玉宣[8](2017)在《氨氮在线监测装置关键技术研发》文中认为氨氮是继COD指标之后被纳入全国主要水污染物排放约束性控制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我国水体污染的加剧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水质的监控尤其是在线监测、预警与控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根据目前国内外氨氮在线监测仪现状,研究开发一套新型的氨氮水质在线监测装置,重点针对系统中存在的若干关键技术,如精确取样、固体MgO替代、高效蒸馏、滴定终点判定等,提出相应的技术解决方案,并实验验证方法的有效性,为氨氮在线监测装置的开发及提高其综合性能奠定重要基础。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在对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氨氮在线监测仪产品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不同氨氮在线监测仪的检测原理及其技术优缺点。(2)根据蒸馏-中和滴定法的手工操作流程及检测原理,设计氨氮自动在线检测装置中的关键技术解决方案,建立实验验证系统,并对部分需要定制和加工的工艺设备进行选材和计算,对测控仪表和计算机系统进行配置。(3)针对待检测水样的精确取样问题,提出了一种双口溢流定容的计量方法,并设计开发了一种液量可自由调节的定量液体自动计量装置,通过实验对该取样装置的性能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自动溢流取样装置取样误差不超过±0.5%。(4)针对待检测水样的预处理要求,开发了一种电加热式小液量快速蒸馏装置,实现了功率可调、蒸馏速率可控;结合所开发的蒸馏装置,研究了一种用液态Na2HPO4-NaOH混合缓冲溶液代替固体MgO的方法,取得了维持蒸馏过程中水样一直呈弱碱性的良好效果;同时,针对在蒸馏初期高浓度氨氮会被加热的蒸汽和空气夹带逸出装置而导致氨氮未能彻底吸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分段加热的控制策略,即在蒸馏初期使用小功率加热,蒸发冷凝阶段则以大功率加热,以实现快速、高效地蒸馏和吸收。实验结果表明,蒸馏环节引入的误差在低浓度(低于2.0mg/L)检测时小于±10%,高浓度(高于2.0mg/L)检测时小于±1.5%。(5)为提高滴定终点判定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的电位滴定技术方法,以替代传统判定滴定终点的指示剂法;同时,基于反馈控制和专家控制的基本原理,设计了快速滴定的自动控制策略。最后,对滴定过程进行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显示,所研究的方法能够实现快速滴定,且滴定误差远小于手工滴定。
杨欣[9](2016)在《巴戟天低聚糖制备工艺、质量及对AD模型保护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前期研究表明巴戟天低聚糖(oligosaccharides from Morinda offcinalis,OMO)为巴戟天主要有效部位,本实验以OMO为研究对象,结合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开展提取纯化工艺、质量及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作用机理研究,为OMO抗AD新药开发奠定基础。方法:1 OMO提取与纯化工艺研究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定液料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作为影响因素,以OMO提取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进行OMO提取工艺研究,优选最佳提取工艺。D-900离子交换树脂柱层析对巴戟天提取液进行纯化,以耐斯糖和水溶性低聚糖的吸附-洗脱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上样液质量浓度、径高比、洗脱剂用量等因素对OMO纯化工艺的影响,优选大孔树脂纯化OMO的工艺参数。以优选提取、纯化工艺参数进行三批中试验证,为OMO原料药制备提供参考。2 OMO质量初步研究硫酸-蒽酮法对OMO进行显色反应,TLC法对巴戟甲素进行定性鉴别,HPLC-ELSD法建立OMO部位中蔗糖、耐斯糖、蔗果三糖、蔗果五糖、蔗果六糖、蔗果七糖、巴戟甲素的含量测定方法。HPLC-ELSD法对7批小试、3批中试OMO原料药进行指纹图谱的研究,计算十批原料药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相对峰面积及各批次相似度。按《药物稳定性研究指导原则》及《中国药典》相关要求对OMO原料药进行稳定性实验研究。3 OMO对Aβ25-35诱导的胶质细胞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细胞,采用Aβ25-35诱导星形胶质细胞成拟AD模型,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OMO低、中、高剂量组,采用MTT法检测巴戟天低聚糖对正常星形胶质细胞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应用MTT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存活率;采用罗丹明123(Rhodamine123)测定细胞线粒体膜电位;AnnexinV-EGFP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观察各组细胞、线粒体形态变化。采用试剂盒法测定各组中活性氧(ROS)、超氧化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还原酶(GSH-Px)等氧化指标;采用定量检测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中线粒体ATP酶及呼吸链复合物 Ⅰ、Ⅱ、Ⅳ的活性。采用 PCR(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 reaction)、免疫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考察OMO对拟AD细胞模型中Nrf2/ARE信号通路相关因子 Nrf2、HO-1、NQO1、GSK-3β、Caspase-3 和 p38mRNA 和蛋白的表达的调控影响。结果:1 OMO提取与纯化工艺研究OMO优选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23:1(mL·g-1)、提取时间1.7 h、提取温度93℃、提取2次时,低聚糖提取得率达到最大值。该条件下中试三批低聚糖提取得率预测值为10.38%,验证值为10.29%。优选纯化工艺为上样液质量浓度40g·L-1,树脂柱径高比1:6,上样量与树脂体积比1:25,加水12 BV以流速2 BV·h-1洗脱。水洗脱液中低聚糖平均质量分数、吸附-洗脱率、提取率分别为71.57%,93.82%,16.13%。经三批中试工艺验证,结果表明该生产工艺参数及路线设计合理、可行,可用于OMO原料药的中试生产放大。2 OMO质量初步研究OMO颜色反应呈蓝绿色;OMO供试品溶液在与巴戟甲素溶液相同位置显相同颜色斑点;OMO中蔗糖、耐斯糖、蔗果三糖、蔗果五糖、蔗果六糖、蔗果七糖、巴戟甲素七种低聚糖分别在为0.998~14.97 μg(R2 =0.9993)、1.96~29.4 μg(R2=0.9993)、0.98~14.70 μg(R2 =0.9995)、1.32~19.8μg(R2 =0.9993)、1.12~16.8μg(R2 =0.9993)、1.0~15.0 μg(R2 =0.9994)、0.7~10.5μg(R2 =0.9993)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25%、99.12%、99.10%、99.42%、99.51%、99.20%、99.06%,RSD分别为0.93%、0.70%、0.75%、0.71%、0.74%、0.98%、0.86%。三批中试样品含量测定结果显示,蔗糖、耐斯糖、蔗果三糖、蔗果五糖、蔗果六糖、蔗果七糖、巴戟甲素平均含量分别为2.64%、8.44%、5.96%、12.34%、15.53%、11.48%、1.45%。OMO原料药指纹图谱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良好,RSD符合指纹图谱技术要求。同时建立了OMO十批原料药的指纹图谱,进行了相似度分析,各批相似度在0.970~0.992之间,表明OMO质量可靠、一致。OMO在25℃±2℃,相对湿度60℃±10℃条件下留样观察12个月(18个月、24个月、36个月将继续考察);40℃±2℃,相对湿度75%±5%,观察6个月,各项指标均符合规定。3 OMO对Aβ25-35诱导的胶质细胞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MTT法检测结果显示:OMO中、高剂量能促进细胞生长,且存在量效关系。OMO在120μg·mL-1范围内,随着浓度的增加,细胞增殖加快,超过此浓度细胞生长开始被缓慢抑制,说明OMO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罗丹明123和流式细胞染色法检测结果显示Aβ25-35诱导星形胶质细胞终浓度为40 μmol·L-1时,线粒体膜电位显着下降、细胞凋亡率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Aβ25-35对星形胶质细胞具有损伤作用。模型组中,ROS、SOD、MDA和GSH-Px,线粒体细胞ATP酶、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Ⅳ,以及Nrf2、HO-1、NQO1、GSK-3β、Caspase-3和p38等基因蛋白的表达异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给予OMO中、高剂量处理后,以上各项指标皆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提示在有效剂量范围内OMO具有保护Aβ25-35致原代小鼠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提高细胞抗氧化能力、抑制线粒体膜电位降低、抑制细胞凋亡,以及激活Nrf2/ARE信号通路中相关因子Nrf2、HO-1、NQO1、p38的表达,抑制GSK-3β、Caspase-3等因子的表达有关。结论:1 OMO提取与纯化工艺研究响应面优选OMO提取工艺各指标性成分含量较高,工艺稳定、合理、可行,为OMO的中试及产业化提供参考。D-900大孔树脂纯化OMO部位工艺的重现性良好,简单、稳定、成本低,经中试验证研究,所制备的OMO部位含量纯度>50%,其含量达到中药五类有效部位新药要求。2 OMO质量初步研究采用硫酸-蒽酮法、TLC、HPLC-ELSD及指纹图谱法建立的OMO质量控制方法简单、准确,具有良好的重复性,为有效评价OMO原料药的质量提供依据。根据2015版一部《中国药典》原料药相关规定和研究结果,对OMO部位中耐斯糖、低聚糖部位含量限度提出初步的建议:耐斯糖、OMO部位的含量分别不得少于7%、50%。HPLC-ELSD指纹图谱方法测定十批样品相似度高,表明OMO部位原料药制备工艺较稳定。OMO指纹图谱共有峰主要归属于蔗糖、耐斯糖、蔗果三糖、蔗果五糖、蔗果六糖、蔗果七糖、巴戟甲素。OMO原料药进行了影响因素、6个月的加速及12个月长期稳定性试验,加速和长期试验考察期间各项检测指标均在质量可控范围。3 OMO对Aβ25-35诱导星形胶质细胞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星形胶质细胞给予40μmol·L-1的Aβ25-35处理24 h,可以引起星形胶质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下降、活性氧含量升高,从而导致神经细胞损伤。细胞凋亡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OMO剂量组都显示具有抑制Aβ25-35致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的作用。通过对氧化应激,线粒体ATP酶及呼吸链复合物,相关mRNA和蛋白的研究,OMO具对Aβ25-35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为OMO激活Nrf2/ARE信号通路上调相关因子Nrf2、HO-1、NQO1、p38的表达,下调GSK-3β、Caspase-3的表达,并切断Caspase-3执行细胞凋亡级联反应而发挥抗凋亡作用,直接或间接地抑制细胞损伤的发生。
李莹[10](2016)在《基于衍生化—微顺序注射光纤传感异丙酚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建立异丙酚衍生化方法提高紫外或荧光检测灵敏度,应用于血浆中异丙酚分析时避免血浆中内源性物质的干扰。与微顺序注射-阀上实验室(μSI-LOV)、光纤传感技术相结合快速依次进行异丙酚的衍生化与检测,实现异丙酚快速、自动化、一体化分析。方法:1.异丙酚的衍生化及分析:研究异丙酚与4-磺酸基氯化重氮苯偶合衍生化,反应生成偶合产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通过单因素变量法对反应条件进行考察;研究丹磺酰氯(DNC-Cl)对异丙酚的荧光衍生化,反应后产物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通过单因素变量法考察衍生化条件。建立基于重氮偶合衍生化-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析血浆中异丙酚并应用于异丙酚模拟生物样品分析。2.基于重氮偶合衍生-微顺序注射光纤传感异丙酚分析:将重氮偶合衍生化与μSI-LOV光纤传感相结合,在μSI-LOV系统中完成衍生化反应,产物通过光纤传感检测,用单因素变量法优化相关实验条件;建立重氮偶合衍生化结合μSI-LOV光纤传感分析血浆中异丙酚并应用于异丙酚模拟生物样品分析以及活体大鼠血浆中异丙酚分析。结果:1.异丙酚衍生化及分析:异丙酚重氮偶合衍生化后生成橙红色偶合产物,最大吸收波长(λmax)在483nm处,反应条件确定为:用0.06mol/L盐酸溶解对氨基苯磺酸并与亚硝酸钠反应5min生成浓度为5.780×10-4mol/L4-磺酸基氯化重氮苯再与异丙酚混合,加入浓度为0.7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常温反应10min为最佳。偶合产物在20min内稳定;DNS-Cl对异丙酚荧光衍生化后产物激发和发射波长(λex、λem)分别位于345、500nm,衍生化条件确定为:乙腈作为DNS-Cl、异丙酚的溶剂,DNS-Cl与异丙酚摩尔比为8:1,加入0.1mol/mL氢氧化钠溶液,温度为60℃避光反应5min,产物需萃取,以环己烷为萃取溶剂萃取1min结果最佳,产物在10min内基本保持稳定;重氮偶合衍生化-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析血浆中异丙酚浓度范围在621μg/mL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60),在高、中、低3个水平浓度平均方法回收率在102.9%104.5%之间,精密度(RSD)4.1%5.5%,方法重复性符合要求,并考察异丙酚前处理后在4小时内保持稳定。2.重氮偶合衍生结合μSI-LOV光纤传感分析异丙酚最优条件为:以50μL/s的流速顺序吸入50μL约1.156×10-3mol/L4-磺酸基氯化重氮苯溶液,50μL异丙酚溶液,40μL0.2mol/LNaOH溶液到储液管中无需停流,再反向以15μL/s流速打入流通池检测;重氮偶合衍生化结合μSI-LOV光纤传感分析血浆中异丙酚浓度范围在318μg/mL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0),高、中、低3个浓度的平均方法回收率在89.8%99.6%之间,精密度4.3%5.4%,方法重复性符合要求,并考察异丙酚前处理后在4小时内保持稳定;该法可测得给药后10min内活体大鼠血浆中异丙酚含量,通过方法学验证测定血浆中异丙酚浓度范围在324μg/mL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60),高、中、低3个浓度的平均方法回收率在92.7%105.5%之间,精密度(RSD)5.3%7.5%。结论:1.异丙酚重氮偶合衍生化后吸收波长红移、吸光度值增加,反应条件容易控制,反应速度快;DNS-Cl对异丙酚衍生化后λex、λem红移,荧光强度低,没用于血浆中异丙酚分析,提供考察结果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重氮偶合衍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可用于分析血浆中异丙酚,避免血中内源性物质干扰,方法简便、快捷。2.异丙酚重氮偶合衍生化结合μSI-LOV光纤传感,衍生化速率得到进一步改善,实现异丙酚分析过程的自动化、一体化。可用于血浆中异丙酚分析,该方法比重氮偶合衍生化结合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更快、更灵敏。该法用于测定活体大鼠血浆中异丙酚,灵敏度欠佳,方法还需进一步改善以分析更低浓度异丙酚。
二、药学计算系统中程序化计算分光光度法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药学计算系统中程序化计算分光光度法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国内外不同产区西洋参化学成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本草考证 |
1.2 西洋参的种植现状 |
1.3 西洋参的化学成分 |
1.3.1 人参皂苷 |
1.3.2 有机酸 |
1.3.3 核苷 |
1.3.4 黄酮 |
1.3.5 无机元素 |
1.4 立题依据与研究思路 |
1.4.1 立题依据 |
1.4.2 研究思路 |
第2章 西洋参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 |
2.1 基于UPLC-Q/TOF-MS和UNIFI的不同部位西洋参成分分析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1.3 结果与讨论 |
2.1.4 小结 |
2.2 基于植物代谢组学技术的不同部位西洋参化学标志物的识别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2.3 实验结果 |
2.2.4 小结 |
第3章 西洋参中皂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
3.1 西洋参中总皂苷的含量测定 |
3.1.1 材料及仪器 |
3.1.2 实验方法与条件 |
3.1.3 结果与讨论 |
3.1.4 小结 |
3.2 西洋参中单体皂苷(元)的含量测定 |
3.2.1 材料及仪器 |
3.2.2 实验方法与条件 |
3.2.3 结果与讨论 |
3.2.4 小结 |
第4章 西洋参中非皂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
4.1 西洋参中有机酸的含量测定 |
4.1.1 材料及仪器 |
4.1.2 实验方法与条件 |
4.1.3 结果分析 |
4.2 西洋参中核苷的含量测定 |
4.2.1 材料及仪器 |
4.2.2 实验方法与条件 |
4.2.3 结果与讨论 |
4.3 西洋参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
4.3.1 材料及仪器 |
4.3.2 实验方法与条件 |
4.3.3 结果与讨论 |
4.4 西洋参无机元素的含量测定 |
4.4.1 材料及仪器 |
4.4.2 实验方法与条件 |
4.4.3 结果分析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2)磁性多孔分子印迹材料的制备及其对药物残留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分子印迹概述 |
1.2.1 分子印迹的设计原理 |
1.2.2 分子印迹技术的分类 |
1.2.3 MIPs的物理形态 |
1.2.4 MIPs的智能化 |
1.2.5 MIPs应用领域 |
1.3 药物残留概述 |
1.3.1 药物残留的危害 |
1.3.2 药物残留的分类 |
1.3.3 药物残留的检测方法 |
1.4 本课题研究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实验部分缩略词 |
第2章 诺氟沙星多孔磁性分子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应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2 四氧化三铁(Fe_3O_4)磁流体的制备 |
2.2.3 甲基丙烯酸-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poly(MAA-co-EDMA)的合成 |
2.2.4 NFX-mMIP的制备 |
2.2.5 NFX-mMIP的结合性能实验 |
2.2.6 真实样本中NFX的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mMIP的表征 |
2.3.2 mMIP的结合性能 |
2.3.3 实际样本应用 |
2.3.4 对比其他MIPs-HPLC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孔穴可调磁性分子印迹锁的制备及其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2 四氧化三铁(Fe_3O_4)磁流体的制备 |
3.2.3 苯乙烯-衣康酸共聚物(poly(St-co-ITA))的制备 |
3.2.4 铜桥接的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CB-mMIP)的制备 |
3.2.5 吸附性能测试 |
3.2.6 真实样本中OTC的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材料的表征 |
3.3.2 材料的结合性能 |
3.3.3 实际样本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刷”型磁性表面分子印迹刷的制备及其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2.2 磁性Fe_3O_4纳米粒子的制备 |
4.2.3 Fe_3O_4@SiO_2 的制备 |
4.2.4 Fe_3O_4@SiO_2@MPS的制备 |
4.2.5 表面TYL-mMIP的制备 |
4.2.6 材料的吸附性能测试 |
4.2.7 真实样本中TYL的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材料的表征 |
4.3.2 材料的结合性能 |
4.3.3 实际样本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3)某市雨水径流污染特征及海绵城市设施控制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城市雨水径流污染问题 |
1.2 海绵城市建设的提出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研究区域自然条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及城市规模 |
2.1.2 河湖水系 |
2.1.3 气候气象 |
2.1.4 降雨特征 |
2.2 城市建设现状 |
2.2.1 工业现状 |
2.2.2 居住区现状 |
2.2.3 公共设施现状 |
2.2.4 城市绿化现状 |
2.2.5 海绵城市建设现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雨水径流采样监测方案 |
3.1 雨水径流的监测布点方案 |
3.1.1 降雨水质采样 |
3.1.2 典型下垫面径流水质采样 |
3.1.3 典型海绵城市设施径流水质采样 |
3.1.4 管网排口水质采样 |
3.2 雨水径流的监测方法 |
3.2.1 降雨量、径流量的监测方法 |
3.2.2 水样采集方法 |
3.2.3 污染监测指标及检测方法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雨水径流污染基本特征 |
4.1 降雨雨型 |
4.2 降雨水质污染基本特征分析 |
4.2.1 监测点1降雨水质 |
4.2.2 监测点2降雨水质 |
4.2.3 监测点3降雨水质 |
4.3 典型下垫面径流污染基本特征分析 |
4.3.1 高层屋面(平屋面) |
4.3.2 低层屋面(斜屋面) |
4.3.3 车行主干道 |
4.3.4 人行道 |
4.3.5 天然绿地 |
4.3.6 广场路面 |
4.3.7 政府停车场 |
4.3.8 社会停车场 |
4.3.9 各下垫面污染程度分析 |
4.4 管网排口径流污染基本特征分析 |
4.4.1 管网排口1 |
4.4.2 管网排口2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典型海绵城市设施处理效果分析 |
5.1 典型海绵城市设施水质监测分析 |
5.1.1 高位花坛(7月16日) |
5.1.2 高位花坛(8月20日) |
5.1.3 透水铺装(07月16日) |
5.1.4 透水铺装(08月20日) |
5.1.5 雨水花园(07月16日) |
5.2 典型海绵海绵城市设施污染物去除率分析 |
5.2.1 污染物去除率计算方法 |
5.2.2 高位花坛污染物去除率分析 |
5.2.3 透水铺装各污染物去除率分析 |
5.2.4 雨水花园1各污染物去除率分析 |
5.2.5 雨水花园2各污染物去除率分析 |
5.3 典型海绵城市设施建设小区及城市片区径流控制率分析 |
5.3.1 等流时线法 |
5.3.2 径流控制率计算方法 |
5.3.3 高位花坛建设小区径流控制率分析 |
5.3.4 透水铺装建设小区径流控制率分析 |
5.3.5 雨水花园建设小区径流控制率分析 |
5.3.6 城市各排水分区径流控制率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受纳水体污染物浓度估算模型的建立与校验 |
6.1 受纳水体质量影响因素 |
6.2 城市排水系统雨天污染影响因素 |
6.3 相关参数定义 |
6.3.1 城市污染源相关参数 |
6.3.2 城市降雨径流相关参数 |
6.3.3 海绵城市设施相关参数 |
6.3.4 城市灰色设施相关参数 |
6.3.5 城市外来水污染相关参数 |
6.3.6 城市受纳水体相关参数 |
6.4 城市各污染源流量、污染物负荷及绿色设施参数估算流程图 |
6.4.1 城市各污染源流量估算流程图 |
6.4.2 城市各污染源负荷估算流程图 |
6.4.3 海绵城市设施估算流程图 |
6.5 建立估算模型 |
6.5.1 Wolfram Mathematica简介 |
6.5.2 估算方法程序化 |
6.5.3 相关参数取值范围 |
6.6 均匀降雨条件下各因素对受纳水体污染的影响模拟 |
6.6.1 管网收集处理率α |
6.6.2 污水厂二级处理污染物去除率μ2 |
6.6.3 (上游来水/生活污水)M5-1 |
6.6.4 单场降雨的降雨量 |
6.6.5 海绵城市设施可控制的次降雨量im |
6.6.6 海绵城市设施控制面积比β(有过程调蓄池) |
6.6.7 海绵城市设施控制面积比β(无过程调蓄池) |
6.6.8 海绵城市设施污染物去除率x(有过程调蓄池) |
6.6.9 海绵城市设施污染物去除率x(无过程调蓄池) |
6.6.10 过程调蓄池可调蓄的次降雨量iV(有海绵城市设施) |
6.6.11 过程调蓄池可调蓄的次降雨量iV(无海绵城市设施) |
6.7 具有峰值雨强条件下各因素对受纳水体污染的影响模拟 |
6.7.1 降雨过程线设计 |
6.7.2 径流过程线设计 |
6.7.3 管网收集处理率α |
6.7.4 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污染物去除率μ2 |
6.7.5 海绵城市设施可控制的次降雨量im |
6.7.6 海绵城市设施控制面积比β |
6.7.7 海绵城市设施污染物去除率X |
6.7.8 过程调蓄池可调蓄的次降雨量iV |
6.8 对研究区域进行模拟验证 |
6.8.1 模型建立 |
6.8.2 模型不确定参数率定方案 |
6.8.3 参数率定 |
6.8.4 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比较 |
6.8.5 模型验证 |
6.9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人参总皂苷脂质体的制备及其对皮肤光老化治疗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人参总皂苷的研究概况 |
1.1 人参总皂苷化学成分 |
1.2 人参总皂苷物理化学性质 |
1.3 人参总皂苷药理作用 |
1.3.1 神经系统作用 |
1.3.2 心血管系统作用 |
1.3.3 抗肿瘤作用 |
1.3.4 抗氧化作用 |
1.3.5 抗衰老作用 |
2 皮肤光老化研究进展 |
2.1 皮肤光老化特征 |
2.2 皮肤光老化机制 |
2.2.1 氧化应激 |
2.2.2 MMPs作用 |
2.2.3 DNA损伤 |
2.2.4 炎症反应 |
2.2.5 免疫抑制 |
2.2.6 AGEs作用 |
2.2.7 细胞凋亡 |
3 脂质体及其经皮给药的研究进展 |
3.1 皮肤屏障的结构特点 |
3.2.1 皮肤的“砖”结构 |
3.2.2 皮肤的“灰浆”结构 |
3.2.3 皮肤屏障的水脂膜 |
3.2 脂质体经皮吸收研究进展 |
3.2.1 脂质体结构特点 |
3.2.2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
3.2.3 脂质体作为经皮给药的特点 |
3.2.4 脂质体作为经皮给药的分类 |
3.2.5 脂质体经皮给药的作用机制 |
3.2.6 新型经皮给药脂质体的进展 |
3.2.7 脂质体经皮给药体系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 |
3.2.8 脂质体经皮给药的展望 |
4 结语 |
实验研究 |
第一章 人参总皂苷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
1 试验材料 |
1.1 试剂 |
1.2 仪器 |
2 试验方法 |
2.1 色谱条件的建立 |
2.2 溶液的配制 |
2.3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4 精密度试验 |
2.5 稳定性试验 |
2.6 加样回收率试验 |
3 试验结果 |
3.1 线性关系的考察 |
3.2 精密度试验结果 |
3.3 稳定性试验结果 |
3.4 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章 人参总皂苷脂质体制备工艺研究 |
1 试验材料 |
1.1 试剂 |
1.2 仪器 |
2 试验方法 |
2.1 人参总皂苷脂质体包封率测定方法的建立 |
2.2 人参总皂苷脂质体的处方优化 |
2.2.1 磷脂种类的筛选 |
2.2.2 磷脂与药物摩尔比考察 |
2.2.3 胆固醇与磷脂比考察 |
2.2.4 有机相与水相比例考察 |
2.3 验证性试验 |
2.4 冷冻干燥法制备人参总皂苷脂质体冻干粉 |
3 试验结果 |
3.1 磷脂种类筛选 |
3.2 磷脂与药物摩尔比考察 |
3.3 胆固醇与磷脂比考察 |
3.4 有机相与水相比例考察 |
3.5 验证性试验结果 |
3.6 冷冻干燥法制备人参总皂苷脂质体冻干粉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章 人参总皂苷脂质体质量评价 |
1 试验材料 |
1.1 试剂 |
1.2 仪器 |
2 试验方法 |
2.1 外观观察 |
2.2 粒径分布 |
2.3 Zeta电位测定 |
2.4 DSC分析 |
2.5 体外透皮性能研究 |
2.5.1 试验动物 |
2.5.2 试验装置 |
2.5.3 离体鼠皮的制备 |
2.5.4 人参总皂苷脂质体体外皮肤透过性试验 |
3 试验结果 |
3.1 外观观察 |
3.2 粒径分布 |
3.3 Zeta电位 |
3.4 DSC分析结果 |
3.5 体外透皮试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四章 人参总皂苷脂质体对紫外皮肤光老化治疗作用的研究 |
1 试验材料 |
1.1 试剂 |
1.2 仪器 |
1.3 试验动物 |
1.4 试验环境 |
1.5 溶液配制 |
2 试验方法 |
2.1 大鼠皮肤光老化模型建立 |
2.2 大鼠皮肤外观形态观察 |
2.3 大鼠皮肤厚度测定 |
2.4 大鼠皮肤组织形态学观察 |
2.4.1 皮肤标本制备 |
2.4.2 HE染色 |
2.4.3 醛品红染色 |
2.5 大鼠皮肤组织中MDA含量以及SOD、GSH-Px活性测定 |
2.5.1 皮肤组织匀浆液的制备 |
2.5.2 皮肤组织匀浆蛋白浓度测定 |
2.5.3 大鼠皮肤组织中MDA含量测定 |
2.5.4 大鼠皮肤组织中SOD活力测定 |
2.5.5 大鼠皮肤组织中GSH-Px活性测定 |
2.6 大鼠皮肤组织中MMP-1/MMP-3 含量测定 |
2.6.1 皮肤组织匀浆液制备 |
2.6.2 Elisa法测定大鼠皮肤组织中MMP-1/MMP-3 含量 |
2.7 大鼠皮肤组织中1L-6、1L-1β以及TNF-α含量测定 |
2.8 统计分析 |
3 试验结果 |
3.1 大鼠皮肤形态观察 |
3.2 人参总皂苷脂质体对大鼠光老化皮肤厚度影响 |
3.3 HE染色观察人参总皂苷脂质体对大鼠皮肤组织结构的影响 |
3.4 醛品红染色观察人参总皂苷脂质体对大鼠皮肤弹性纤维的影响 |
3.5 人参总皂苷脂质体对大鼠光老化皮肤组织中MDA含量的影响 |
3.6 人参总皂苷脂质体对大鼠皮肤组织中SOD、GSH-Px活力的影响 |
3.7 人参总皂苷脂质体对大鼠皮肤组织中MMP-1、MMP-3 含量的影响 |
3.8 人参总皂苷对大鼠皮肤组织中1L-6、1L-1β以及TNF-α含量的影响 |
4 讨论 |
5 小结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5)基于聚丙烯酸的多功能光热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肿瘤光热治疗中的纳米材料 |
1.2.1 贵金属光热纳米材料 |
1.2.2 半导体光热纳米材料 |
1.2.3 碳基光热纳米材料 |
1.2.4 有机光热纳米材料 |
1.3 成像引导的多功能光热纳米材料的构建 |
1.3.1 荧光成像 |
1.3.2 核磁共振(MR)成像 |
1.3.3 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成像 |
1.4 联合化疗的多功能光热纳米材料的构建 |
1.5 论文选题依据及具体研究内容 |
1.5.1 选题依据 |
1.5.2 具体内容 |
第二章 简单方法合成中空金纳米花用于化学-光热联合癌症治疗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中使用的主要化学试剂 |
2.2.2 表征仪器 |
2.2.3 PAA纳米球的合成 |
2.2.4 中空Au NFs纳米粒子的合成 |
2.2.5 药物装载与体外释放 |
2.2.6 中空Au NFs的光热效果 |
2.2.7 中空Au NFs的光热转换效率的计算 |
2.2.8 评价细胞对中空Au NFs的吞噬能力 |
2.2.9 体外细胞毒性 |
2.2.10 体内治疗效果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研究思路 |
2.3.2 中空Au NFs的合成及表征 |
2.3.3 中空Au NFs的体外光热效果 |
2.3.4 中空Au NFs对 DOX的装载和pH/NIR双响应的药物释放评估 |
2.3.5 中空Au NFs的体外细胞毒性分析 |
2.3.6 细胞对中空Au NFs的吞噬能力分析 |
2.3.7 中空Au NFs的体内治疗效果评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设计合成磷酸钙/小金纳米棒组装体复合纳米粒子及其在化学-光热联合癌症治疗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中使用的主要化学试剂 |
3.2.2 表征仪器 |
3.2.3 球状聚(丙烯酸钙盐)(PAA-Ca)纳米粒子的合成 |
3.2.4 PEG修饰的Ca P/Au NR组装体的合成 |
3.2.5 药物装载和体外释放 |
3.2.6 PEG修饰的Ca P/Au NR组装体的光热性能测定 |
3.2.7 PEG修饰的Ca P/Au NR组装体的体外细胞毒性 |
3.2.8 PEG 修饰的 Ca P/Au NR 组装体的溶血实验 |
3.2.9 体内抗肿瘤效果 |
3.2.10 组织学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研究思路 |
3.3.2 PEG修饰的Ca P/Au NR组装体的合成及表征 |
3.3.3 PEG修饰的Ca P/Au NR组装体的光热效果分析 |
3.3.4 PEG修饰的Ca P/Au NR组装体对DOX的装载其体外释放研究 |
3.3.5 PEG修饰的Ca P/Au NR组装体的体外细胞毒性研究 |
3.3.6 PEG修饰的Ca P/Au NR组装体的体内治疗效果评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选择性生长合成三元双面神纳米粒子用于成像引导的协同化学和第二近红外窗口光热治疗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中使用的主要化学试剂 |
4.2.2 表征仪器 |
4.2.3 Au-PAA双面神纳米粒子的合成 |
4.2.4 Au-MnO(OH)_2 双面神纳米粒子的合成 |
4.2.5 CuS-Au-MnO(OH)_2 三元双面神纳米粒子的合成 |
4.2.6 PEG-CuS-Au-MnO_2 三元双面神纳米粒子的合成 |
4.2.7 药物装载和体外释放 |
4.2.8 PEG-CuS-Au-MnO_2 三元双面神纳米粒子的光热效果 |
4.2.9 基于第二NIR窗口的深层组织光热治疗 |
4.2.10 体外细胞毒性 |
4.2.11 溶血实验 |
4.2.12 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测试 |
4.2.13 PEG-CuS-Au-MnO_2三元双面神纳米粒子在PBS中和体内的CT成像和MR成像 |
4.2.14 PEG-CuS-Au-MnO_2 三元双面神纳米粒子的体内生物分布 |
4.2.15 体内抗肿瘤效果 |
4.2.16 组织学和血液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研究思路 |
4.3.2 PEG-CuS-Au-MnO_2 三元双面神纳米粒子的合成及表征 |
4.3.3 PEG-CuS-Au-MnO_2 三元双面神纳米粒子的光热性能研究 |
4.3.4 在第一NIR和第二NIR窗口的深层组织光热治疗 |
4.3.5 PEG-CuS-Au-MnO_2三元双面神纳米粒子对CST的装载及体外释放研究 |
4.3.6 PEG-CuS-Au-MnO_2 三元双面神纳米粒子的体外毒性评估 |
4.3.7 装载CST的 PEG-Cu S-Au-Mn O_2三元双面神纳米粒子对HepG-2 细胞的周期和凋亡情况的影响评估 |
4.3.8 PEG-Cu S-Au-Mn O_2 三元双面神纳米粒子在体外和体内的CT/MR双模成像应用 |
4.3.9 PEG-CuS-Au-MnO_2 三元双面神纳米粒子的体内治疗效果评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可控合成中空金属有机骨架/聚多巴胺双面神纳米粒子用于多药化学-光热协同癌症治疗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中使用的主要化学试剂 |
5.2.2 表征仪器 |
5.2.3 球状PAA-Zn纳米粒子的合成 |
5.2.4 PAA-Zn/PDA双面神纳米粒子的合成 |
5.2.5 中空ZIF-8/PDA双面神纳米粒子的合成 |
5.2.6 中空ZIF-8/PDA-CD双面神纳米粒子的合成 |
5.2.7 药物装载和体外释放 |
5.2.8 中空ZIF-8/PDA-CD双面神纳米粒子的光热效果 |
5.2.9 体外细胞毒性研究 |
5.2.10 溶血实验 |
5.2.11 细胞荧光成像 |
5.2.12 体内抗肿瘤效果 |
5.2.13 组织学检查和血液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研究思路 |
5.3.2 中空ZIF-8/PDA-CD双面神纳米粒子的合成及表征 |
5.3.3 中空ZIF-8/PDA-CD双面神纳米粒子的体外光热性能研究 |
5.3.4 中空ZIF-8/PDA-CD双面神纳米粒子对DOX和 HCPT的装载及体外释放研究 |
5.3.5 中空ZIF-8/PDA-CD双面神纳米粒子的细胞毒性分析 |
5.3.6 中空ZIF-8/PDA-CD双面神纳米粒子体内治疗效果评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论文的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已(待)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环烯醚萜苷及酯类成分基于抗氧化应激的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索引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近年来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结构和生物学活性研究进展 |
1. 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结构 |
2. 环烯醚萜的生物学活性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对氧化应激诱发疾病的药效学研究进展 |
1. 氧化应激的可能机理 |
2. 环烯醚萜类化合物降低机体氧化应激诱导疾病的实例 |
3. 结语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章 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结构确定及体外抗氧化研究 |
1. 概述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 |
2.2 仪器和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环烯醚萜类化合物自由基清除能力比较 |
3.2 环烯醚萜酯类化合物的结构确定和结构与活性关系研究 |
4. 小结 |
第三章 环烯醚萜类成分基于抗氧化应激的肿瘤细胞杀伤作用研究 |
1. 概述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 |
2.2 主要仪器与实验方法 |
2.3 实验方法 |
2.4 数据统计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
3.2 环烯醚萜酯类化合物对促进HepG 2细胞凋亡作用的比较 |
3.3 环烯醚萜酯类化合物对HepG2细胞内ROS浓度的作用研究 |
4. 小结 |
第四章 环烯醚萜类成分基于抗氧化应激的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研究 |
1. 概述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 |
2.2 试剂与耗材 |
2.3 实验方法 |
2.4 数据统计 |
3. 结果与讨论 |
3.1 PC12细胞形态观察 |
3.2 H_2O_2处理PC12细胞损伤模型的建立及鉴定 |
3.3 环烯醚萜化合物对PC 12细胞生长的影响 |
3.4 细胞存活率实验结果 |
3.5 环烯醚萜类化合物降低氧化损伤后的PC12细胞作用研究 |
3.6 环烯醚萜类化合物降低氧化损伤的PC12细胞内ROS浓度的作用研究 |
4. 小结 |
4.1 实验涉及的主要离子通道介绍 |
4.2 环烯醚萜苷类的主要离子通道分析 |
第五章 蜘蛛香药材及啤酒花缬草提取物片成分及生物活性分析 |
1. 概述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 |
2.2 主要仪器及实验方法 |
2.3 实验方法 |
2.4 数据统计 |
3. 结果与讨论 |
3.1 蜘蛛香药材中主要活性成分定性定量分析 |
3.2 蜘蛛香及其主要活性成分自由基清除能力分析 |
3.3 缬草啤酒花提取物片(制剂)成分分析 |
3.4 蜘蛛香药材、制剂及化合物生物活性比较 |
3.5 缬草环烯醚萜酯类化合物的降解规律探讨 |
4. 小结 |
4.1 蜘蛛香中抗氧化活性成分分析 |
4.2 缬草环烯醚萜酯类化合物信号通路分析 |
4.3 蜘蛛香药材和制剂在缓解由氧化应激诱导的睡眠障碍和焦虑症的讨论 |
4.4 药材、制剂与单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
第六章 结语 |
1. 结果与讨论 |
2. 主要创新点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7)金龙胆草皂苷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克隆鉴定及酿酒酵母合成皂苷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金龙胆草概述 |
1.1 金龙胆草简介 |
1.2 金龙胆草次生代谢物研究概况 |
1.3 金龙胆草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
1.4 金龙胆草分子生物学研究概况 |
2 皂苷研究进展 |
2.1 皂苷的分类 |
2.2 皂苷及皂苷元的生物活性研究概况 |
2.2.1 甾体皂苷及皂苷元生物活性 |
2.2.2 三萜皂苷及皂苷元生物活性 |
2.3 皂苷合成途径 |
3 转录组测序技术 |
3.1 转录组测序技术概述 |
3.2 转录组测序技术在药用植物功能基因发掘中的运用 |
4 微生物在萜类合成中的应用 |
4.1 大肠杆菌应用概况 |
4.2 酿酒酵母应用概况 |
5 本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金龙胆草叶片转录组数据库构建 |
1 引言 |
2 材料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试剂 |
2.3 转录组测序 |
2.4 数据质量的控制与组装 |
2.5 基因功能注释分类 |
2.6 代谢通路注释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金龙胆草RNA的提取 |
3.2 转录组测序 |
3.3 转录组数据的组装 |
3.4 转录组基因功能注释及分类 |
3.4.1 基因注释 |
3.4.2 GO分类 |
3.4.3 COG及 KOG分类 |
3.5 代谢通路注释 |
4 讨论 |
4.1 关于转录组测序技术 |
4.2 关于次生代谢物合成途径功能基因的挖掘 |
5 小结 |
第三章 金龙胆草皂苷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的筛选及克隆 |
1 引言 |
2 材料 |
2.1 金龙胆草样品 |
2.2 菌株及载体 |
2.3 分子生物学试剂 |
2.4 培养基 |
2.5 主要仪器 |
3 实验方法 |
3.1 RNA提取及c DNA反转录 |
3.2 DNA的提取 |
3.3 生物信息学法筛选关键酶基因 |
3.4 Me JA诱导结合荧光定量技术筛选关键酶基因 |
3.4.1 Me JA诱导 |
3.4.2 荧光定量PCR |
3.5 基因克隆 |
3.5.1 PCR扩增 |
3.5.2 PCR产物回收及添加“A”尾 |
3.5.3 T克隆及大肠杆菌转化 |
3.5.4 阳性转化子的筛选 |
3.6 生物信息学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RNA及 DNA的提取 |
4.2 转录组中皂苷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的筛选 |
4.2.1 HMGR基因的筛选 |
4.2.2 FPPS基因的筛选 |
4.2.3 SQS基因的筛选 |
4.2.4 SQE基因的筛选 |
4.2.5 βAS基因的筛选 |
4.2.6 CYP450 基因的筛选 |
4.2.7 CPR基因的筛选 |
4.2.8 UGT基因的筛选 |
4.3 Me JA诱导实验 |
4.4 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4.4.1 Cb HMGR基因的克隆分析 |
4.4.2 Cb FPPS基因的克隆分析 |
4.4.3 Cb SQS基因的克隆分析 |
4.4.4 Cb SQE基因的克隆分析 |
4.4.5 CbβAS基因的克隆分析 |
4.4.6 Cb CYP716A261 基因的克隆分析 |
4.4.7 Cb CPR基因的克隆分析 |
4.4.8 Cb UGT73C基因的克隆分析 |
4.4.9 各基因DNA序列克隆及结构分析 |
5 讨论 |
5.1 细胞色素P450 单加氧酶基因和糖基转移酶基因筛选 |
5.2 茉莉酸甲酯诱导实验 |
5.3 基因结构 |
6 小结 |
第四章 金龙胆草皂苷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的表达及活性验证 |
1 引言 |
2 材料 |
2.1 质粒与载体及菌株 |
2.2 培养基 |
2.3 主要试剂药品 |
2.4 主要仪器 |
3 方法 |
3.1 表达载体的构建 |
3.2 表达宿主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 |
3.2.1 大肠杆菌Rosetta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与转化 |
3.2.2 酿酒酵母INVSc1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与转化 |
3.3 阳性转化子的筛选及诱导表达 |
3.4 酵母RNA的提取 |
3.5 荧光定量检测 |
3.6 酵母表达活性蛋白的提取 |
3.7 酶活测定 |
3.7.1 Cb HMGR酶活测定 |
3.7.2 Cb FPPS酶活测定 |
3.7.3 Cb SQS酶活测定 |
3.7.4 Cb SQE酶活测定 |
3.7.5 CbβAS酶活测定 |
3.7.6 Cb CPR酶活测定 |
3.7.7 Cb CYP716A261 酶活测定 |
3.7.8 Cb UGT73C酶活测定 |
4 结果与分析 |
4.1 Cb HMGR表达载体的构建及活性 |
4.2 Cb FPPS表达载体的构建及活性 |
4.3 Cb SQS表达载体的构建及活性 |
4.4 Cb SQE表达载体的构建及活性 |
4.5 CbβAS表达载体的构建及活性 |
4.6 Cb CPR表达载体的构建及活性 |
4.7 Cb CYP716A261 表达载体的构建及活性 |
4.8 Cb UGT73C表达载体的构建及活性 |
5 讨论 |
5.1 基因异源表达宿主 |
5.2 各基因酶活性 |
6 小结 |
第五章 金龙胆草皂苷合成途径在酿酒酵母中的构建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菌株与质粒 |
2.2 培养基 |
2.3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4 实验方法 |
2.4.1 基因克隆 |
2.4.2 载体构建 |
2.4.3 酵母转化 |
2.4.4 产物提取检测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基因克隆 |
3.2 载体构建 |
3.3 表达情况检测 |
3.4 齐墩果酸的合成 |
3.5 3-O-Glc-oleanolic acid的合成 |
4 讨论 |
4.1 皂苷元齐墩果酸 |
4.2 金龙胆草中皂苷 |
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氨氮在线监测装置关键技术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清单、术语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技术进展 |
1.3 全文结构 |
第二章 氨氮在线监测装置整体结构方案 |
引言 |
2.1 整体系统设计方案 |
2.1.1 水样采集及预处理单元 |
2.1.2 取样单元 |
2.1.3 蒸馏单元 |
2.1.4 滴定单元 |
2.1.5 计算机系统 |
2.2 系统控制 |
2.2.1 初始化 |
2.2.2 水样采集与预调节 |
2.2.3 取样 |
2.2.4 蒸馏 |
2.2.5 滴定分析 |
2.2.6 后处理 |
第三章 预处理系统研发 |
引言 |
3.1 取样定量技术 |
3.1.1 取样装置开发 |
3.1.2 取样精度实验验证 |
3.2 蒸馏关键技术 |
3.2.1 蒸馏装置开发 |
3.2.2 固体MgO替代 |
3.2.2.1 实验验证 |
3.2.2.2 结果分析 |
3.2.3 分段加热方法 |
3.3 蒸馏装置性能评价 |
3.3.1 实验方法 |
3.3.2 实验结果 |
3.3.3 结果讨论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自动电位滴定系统研究 |
引言 |
4.1 自动电位滴定技术 |
4.1.1 滴定终点判定方法 |
4.1.2 自动电位滴定系统方案 |
4.2 基于反馈控制的滴定方法 |
4.2.1 比例滴定 |
4.2.2 滴定过程仿真方法 |
4.2.3 比例系数整定 |
4.2.4 比例滴定改进 |
4.2.4.1 引入微分项 |
4.2.4.2 变增益 |
4.3 基于专家控制的滴定方法 |
4.3.1 专家控制策略 |
4.3.2 专家-PID控制策略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9)巴戟天低聚糖制备工艺、质量及对AD模型保护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文献研究部分 |
第一章 巴戟天低聚糖研究进展 |
1.1 巴戟天糖类成分研究进展 |
1.1.1 糖类成分 |
1.1.2 化学检测 |
1.1.3 药理活性 |
1.2 OMO抗AD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1.2.1 MO来源及特点 |
1.2.2 OMO抗AD作用机制 |
1.2.3 小结 |
第二章 AD研究现状 |
2.1 AD流行病学与临床表现 |
2.1.1 AD患病率 |
2.1.2 病因及病理研究 |
2.1.3 临床表现 |
2.1.4 小结 |
2.2 AD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2.2.1 概述 |
2.2.2 发病机制 |
2.2.3 小结 |
2.3 AD药物及治疗研究进展 |
2.3.1 概述 |
2.3.2 AD药物及治疗现状 |
2.3.3 小结 |
评价与思路 |
技术路线图 |
实验研究部分 |
第一章 巴戟天低聚糖提取与纯化工艺研究 |
1.1 响应面法优化OMO提取工艺 |
1.1.1 材料 |
1.1.2 方法与结果 |
1.1.3 讨论 |
1.2 OMO纯化工艺优选 |
1.2.1 材料 |
1.2.2 方法与结果 |
1.2.3 讨论 |
1.3 OMO中试工艺验证 |
1.3.1 材料 |
1.3.2 中试生产工艺及控制 |
1.3.3 工艺验证结果 |
1.3.4 结论与讨论 |
第二章 巴戟天低聚糖质量初步研究 |
2.1 OMO质控研究 |
2.1.1 性状 |
2.1.2 鉴别 |
2.1.3 检查 |
2.1.4 含量测定 |
2.1.5 结论与讨论 |
2.2 OMO指纹图谱研究 |
2.2.1 材料 |
2.2.2 方法 |
2.2.3 结果 |
2.2.4 讨论 |
2.3 OMO稳定性研究 |
2.3.1 稳定性研究用样品 |
2.3.2 稳定性试验方法及条件 |
2.3.3 稳定性考察项目及方法 |
2.3.4 稳定性试验结果 |
2.3.5 结论 |
第三章 巴戟天低聚糖对Aβ_(25-35)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
3.1 OMO对Aβ_(25-35)诱导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研究 |
3.1.1 材料与仪器 |
3.1.2 方法 |
3.1.3 结果 |
3.1.4 讨论 |
3.2 OMO对AD细胞模型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
3.2.1 材料与仪器 |
3.2.2 方法 |
3.2.3 结果 |
3.2.4 讨论 |
3.3 OMO对AD模型线粒体呼吸功能指标的影响 |
3.3.1 材料与仪器 |
3.3.2 方法 |
3.3.3 结果 |
3.3.4 讨论 |
3.4 OMO对AD模型Nrf2-ARE信号通路的影响 |
3.4.1 材料与仪器 |
3.4.2 方法 |
3.4.3 结果 |
3.4.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创新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中英文缩写词表 |
附录2: OMO部位主要成分结构式 |
附录3: OMO提取、纯化实验图片 |
附录4: 质控研究检测图片 |
附录5: 细胞实验相关图片 |
附录6: OMO质量标准(草案)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1: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 |
(10)基于衍生化—微顺序注射光纤传感异丙酚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 |
1. 异丙酚衍生化及分析 |
1.1 异丙酚重氮偶合衍生化 |
1.2 丹磺酰氯对异丙酚荧光衍生化 |
1.3 重氮偶合衍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析血浆中异丙酚 |
2. 基于重氮偶合衍生-微顺序注射光纤传感异丙酚分析 |
2.1 建立异丙酚重氮偶合衍生-微顺序注射光纤传感分析方法 |
2.2 重氮偶合衍生-微顺序注射光纤传感分析血浆中异丙酚 |
2.3 重氮偶合衍生-微顺序注射光纤传感分析活体大鼠血浆中异丙酚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四、药学计算系统中程序化计算分光光度法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内外不同产区西洋参化学成分的研究[D]. 焦玉凤. 吉林大学, 2021(01)
- [2]磁性多孔分子印迹材料的制备及其对药物残留的分析[D]. 张翼.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3]某市雨水径流污染特征及海绵城市设施控制效果研究[D]. 廖晖.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4]人参总皂苷脂质体的制备及其对皮肤光老化治疗作用的研究[D]. 鹿禛.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9)
- [5]基于聚丙烯酸的多功能光热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D]. 李胜楠.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6]环烯醚萜苷及酯类成分基于抗氧化应激的生物活性研究[D]. 王菲菲.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8)
- [7]金龙胆草皂苷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克隆鉴定及酿酒酵母合成皂苷的研究[D]. 孙蓉. 四川农业大学, 2017(08)
- [8]氨氮在线监测装置关键技术研发[D]. 陈玉宣. 浙江工业大学, 2017(05)
- [9]巴戟天低聚糖制备工艺、质量及对AD模型保护机制研究[D]. 杨欣.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05)
- [10]基于衍生化—微顺序注射光纤传感异丙酚分析[D]. 李莹. 新疆医科大学,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