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医五行与维医四大物质的对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席崇程[1](2021)在《明代温补学派肾命学说及其对《黄帝内经》继承发扬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明代温补学派肾命学说的核心组成、基本框架和临床应用等相关内容;探讨明代温补学派肾命学说对《黄帝内经》的继承与发扬以及其肾命学说对现代中医临床的指导作用;以知识图谱和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古籍进行研究,望能为现代文献研究提供一条新思路。方法本研究将知识图谱与定性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对于孙一奎、赵献可和张介宾三人的研究,构建其肾命学说知识图谱。对于知识图谱的分析,以节点度、BC度量和人工判定确定肾命学说核心组成,并在可视化展示的基础上,引入扎根理论和数据挖掘的方式。最后从哲学、医学两方面出发探讨三者肾命学说,以及其肾命学说对《黄帝内经》的继承与发扬。对名老中医治疗腰痛的医案以数据挖掘和扎根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分析腰痛的辨治特色,探讨明代温补学派肾命学说在现代中医临床的应用。各个板块所涉及的主要数据挖掘算法详细如下。孙一奎:改进后关联规则、K-Means聚类、PCA降维赵献可:改进后关联规则、XGBoost张介宾:神经网络、贝叶斯信念网络名老中医:改进后关联规则结果1孙一奎肾命学说的核心组成包括元气、命门、原气、三焦、真气、动气、肾。原气与动气同类,是人体之命门,位于两肾之间,其气与肾相通;原气与谷气共同构成元气,并以三焦为通道,发挥对后天的管控。在肾命学说的临床应用方面,孙一奎临床辨证多从元气入手,认为劳逸过度、疾病损耗、脾胃不足、人欲过度、滥用苦寒和邪气侵袭是导致元气不足的主要病因病机,从营卫不足、脏腑失养、经络异常、躯体异常、神志异常和三焦异常六方面论述元气不足导致的病症。治疗方面,除了戒除奢欲和日常调养保养元气,孙一奎还通过方药以复元气之不足。关于孙一奎的处方用药经验,本研究一共纳入孙一奎补元气方剂108个,最常用剂型为汤剂;孙一奎补元气常用药物19味,常用药对18个,以温热药物和甘味药物为主。药物剂量方面,人参、茯苓、白术、黄芪、当归等核心药物用量之差较大,但是总体用量偏小。2赵献可肾命学说的核心组成包括命门、命门之水、命门之火、真阴、真水、元精、三焦、相火、真火、真阳、元气、肾阴、肾阳、肾。命门位于两肾之间,其性属火,为真君太极。命门以三焦为通道,主宰后天脏腑。命门水火作为先天之水火,位于两肾之中,二者互根互用,互相制约。相火与真阴为命门水火下一级的先天水火,相火为命门之火寄运于三焦的产物,并由命门之火主管;真阴为命门之水所化生,并由命门之水主管。在肾命学说的临床应用方面,赵献可认为导致命门水火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贪奢之欲望,分而论述命门水火不足的表现与治法。关于命门火衰的表现,赵献可从元气不足、命门之火不归元、水液不化、冲任异常、脾胃阳虚、神光化生不足和真水偏盛七方面进行论述,治之以八味丸进行加减;关于命门水亏的表现,赵献可从冲任异常、后天失养、肾阴不足和相火离位四方面进行论述,治之以六味丸进行加减。关于赵献可的处方用药经验,本研究一共纳入相关方剂77个,赵献可补命门的主要治法体现在对六味丸和八味丸的加减应用。附子、熟地、芍药、肉桂、陈皮、人参对于赵献可补命门水火方剂贡献较大。3张介宾肾命学说的核心组成包括命门、元气、元精、元阳、命门之水、真阴、真气、命门之火、元阴、肾、真水、真阳、真精。命门之水火蕴藏于命门之中,属于先天精气的范畴。命门在人体为子户,兼备水火二性,作为一个中间环节,向上抽象出形而上的真阴,向下形成命门水火。真阴藏于命门,决定命门功能的发挥,嗜欲过度、气血失调、邪气侵扰和不合理治法可以导致真阴异常;命门在两肾之间,其气与肾相通,因此既可通过调节命门水火调补肾阴肾阳,又可补益肾阴肾阳恢复命门水火。张介宾肾命学说的临床应用以真阴与命门水火为中心,而真阴的相关内容可以归入命门水火。张介宾认为嗜欲过度、外邪侵袭、不合理的治疗方法和肾阴不足会影响命门之水,先天不足、外感邪气、命门水盛、后天失养可以影响命门之火。治之之法,张介宾不仅通过戒除奢欲、艾灸等治法恢复命门水火,还自创新方,培补真阴命门。关于张介宾的处方用药经验,本研究一共纳入补命门之水方剂95个,补命门之火方剂152个,补益真阴方剂29个;张介宾补命门常用药物24个,形成补命门之水马尔科夫毯21条,补命门之火马尔科夫毯22条。张介宾补命门之水以平性药和甘味药为主,补命门之火以温热药和辛温药为主。4现代名老中医治疗腰痛方剂一共纳入284份,涉及7位名老中医的腰痛诊治病例,治疗18个西医疾病,共涉及常用药物39味,以温性药和甘味药为主。常用药对49个,以扎根理论的方式进行编码形成亚类别5个,类别2个。结论1以知识图谱的形式对明代温补学派肾命学说相关内容进行结构化整理,并对知识图谱包含的专业知识进行推理,可以获取与传统文献研究方法相似的结论。而在症状、方药节点的处理上,以数据挖掘和扎根理论的方法对节点进行分析,其信度和效度都十分可观。因此以知识图谱的形式对中医古籍数据进行存储和处理切实可行。2孙一奎吸收“气一元论”的思想,借由《黄帝内经》藏象理论、道教和《易经》相关内容定义命门,并借“精气学说”将命门与肾相连;命门以三焦为通道,发挥对后天的管控,构建起命门-三焦主水道系统和命门-三焦气化系统。基于“气一元论”和“理一分殊”,孙一奎构建起元气-原气(动气)系统。在肾命学说的临床应用方面,孙一奎以《黄帝内经》和理学相关理论构建病因病机,确定治法和指导养生,其处方思路大致可以分为温脾健运、补中兼温、补中兼升、脾肾双补和营卫同调五方面。3赵献可从《黄帝内经》、道家、《易经》等角度定义命门,并旁参阴阳学说为指导定义命门水火、真阴相火的相关内容。赵献可借三焦,构建命门-三焦津液代谢系统、命门之火-三焦阳气运行系统和命门之水-三焦神水运行系统。在肾命学说的临床应用方面,对于命门火衰导致的病症,赵献可治之以八味丸进行加减,温补命门、补肾生脾、脾肾双补以益命门之火;对于命门水亏导致的病症,赵献可治之以六味丸进行加减,滋补命门、引火归原、滋阴降火、肝肾同调、脾肾同调以壮命门之水。4张介宾借无极定义真阴,以《黄帝内经》藏象理论和哲学的相关概念定义命门,并以太极为指导,构建命门-命门水火-阴阳系统。同时张介宾借藏象理论构建真阴-命门-肾先后天系统,并以太极、理气、精气和道器等相关概念定义命门与命门水火、真阴与命门之间的关系。在肾命学说的临床应用方面,张介宾以理学和《黄帝内经》相关理论指导对病因病机的认识,并以此指导治则治法的确立。张介宾将“补法”作为其调理命门之核心,视真阴亏损之程度,而分别采用补益真阴和峻补真阴的治法;补命门水火处方以药物阴阳属性为依据,调节真阴之动静而达到化生命门水火的作用。同时张介宾以精气学说作为切入点,补精以复命门之水,佐以补气“阳中求阴”;补气以复命门之火,佐以补精“阴中求阳”。5明代温补学派继承《黄帝内经》精气阴阳学说,进而构建肾命学说的组成以及各组成之间的关系;继承《黄帝内经》藏象学说,以命门与肾的关系突出命门之重要地位,以三焦和相火为媒介将命门与后天联系起来;继承《黄帝内经》的温补思想,使其与肾命学说相佐为用;继承《黄帝内经》的病因病机理论,指导辨证与处方。6现代名老中医治疗腰痛最常用的治法为补肾、补脾、清湿热、除寒湿和活血。明代温补学派的肾命学说中以六味八味作为补肾基础方,脾肾双补等思想用于现代中医临床腰痛的治疗效果显着。
冷继扬[2](2021)在《中医与蒙医对桡骨远端骨折治疗的文献比较研究》文中提出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之一,其高发病率以及潜在的对老年群体生活的致残性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祖国医学传统小夹板技术是保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最常用方法之一。小夹板技术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不因固定而产生严重并发症或后遗症,并使患者感觉舒适,耐受性好,给骨折患者的快速愈合和肢体功能的尽快恢复创造有利的良好条件。本文通过文献比较的研究方法,对传统中医蒙医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进行整理分析,全文总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第二部分分别从历史、理论、治疗、护理康复等方面分别整理归纳分析了中医与蒙医对桡骨远端骨折的诊治特点,第三部分对中医与蒙医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进行对比,结果认为历代中医和蒙医都十分重视骨折治疗的发展,在漫长过程中二者形成各自独特的理论体系,整体来看二者对骨折的治疗的理念以及方法有很多相通之处,但蒙医骨科在喷酒治疗、药物以及护理上有很多独特之处,可以进一步继续研究。
魏莉[3](2021)在《基于文献探析佛医在抑郁症防治的应用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立足于《大藏经》、僧医和居士所撰佛医经典及应用佛医思想的现代文献等,将其作为研究资料,进行深入挖掘、梳理、分类和探析,整理并归纳出佛医的抑郁症病因思想,并从治则和疗法类别出发,总结佛医经典防治抑郁症的方法,探析佛医对抑郁症防治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更多治疗思路与方法。论文首先从佛医经典出发,全面阐释佛医学概念,佛医理论基础、哲学观和医学观(生命观、疾病观),归纳与总结佛医病因学思想以及佛医对身、心、灵疾病的理解。分析和探讨佛医经典对抑郁症的消极症状、厌世等表现的病因的认识,从内因、外因和业因三方面深入阐释抑郁症的佛医学病因思想,即佛医学认为抑郁症是由内因(贪嗔痴等根本烦恼和随烦恼)、外因(四大不调或环境因素)以及业因三因夹杂、共同作用而产生。立足于佛医经典,梳理佛医防治抑郁症的方法,以佛医饮食疗法、方药疗法、佛门茶疗、佛香疗法、佛医针灸疗法、禅定疗法、音乐疗法、忏悔疗法、真言疗法等方面对佛医防治抑郁症的疗法进行系统整理、归纳和分类。佛医讲求食疗、药疗、针灸、香药等多种方法联合应用,达到身、心、灵并治的作用。在食疗方面,佛医以清净饮食、顺应四时、调五味以养心为主要原则。寺院医学流传下的佛医书籍、居士所撰医书中有诸多方剂可用于防治抑郁症,论文立足于这些资料,将方剂按主治功效分为六种类型,归纳整理可用于防治抑郁症的佛医方剂。香料与禅茶,都作为佛门悟道增长智慧的媒介,可帮助修行者去除杂念和烦恼。佛医针灸治疗情志疾病有着独特的治疗方法如针咒合用、心针与法针、心灸与法灸等等。禅定可安神定志、去除烦恼,是防治身心疾病的重要方法。随佛教音乐念诵、梵呗和转读以及聆听佛乐,可达到清净内心、释放压力、提升智慧的作用。忏悔疗法可减轻烦恼的业因,通过自我修行达到防治精神疾病的作用。真言疗法与药物、针灸等治法合用,常用于治疗难治性疾病。现代心理学者创设并提出一类心理疗法,即把佛教教义、修行方式等与现代心理治疗手段相整合的心理疗法。本论文梳理、归纳出正念疗法、内观疗法、慈悲聚焦疗法等多种起源于佛教思想,可用于治疗抑郁症的心理疗法。论文首次针对这些疗法的整合形式、临床应用、研究和临床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探讨,丰富现代佛医治疗抑郁症的心理学方法,为抑郁症防治方法拓宽路径。
杨颐纹[4](2021)在《马来西亚月经过少患者中医五形人体质与相关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马来西亚女性的现况进行问卷调查,评估马来西亚月经过少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探讨其体质类型分布特点及影响个体差异的各种相关因素,从而为马来西亚月经过少患者的预防、诊治、康复及养生提供依据,提升马来西亚女性的健康状态。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马来西亚各地区被诊断为月经过少的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根据月经过少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选择符合标准,年龄范围界于16-45岁之间的女性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调查问卷包括一般情况调查表、月经情况调查表和中医五形人体质调查表。月经过少患者根据自身近况填写问卷题目,题目包括填空、单选题和多选题的形式进行选取。《中医五形人体质调查表》问卷内容包括了五形人体质的脸型特点、体形特点、手脚特点、饮食喜好、喜欢的音乐、性格特点、心理特征等问题,共计10个问题条目。每条题目下设有5个选项,每个选项各代表一类体质。《中医五形人体质调查表》依照中医五形人体质标准把每题的答案总结。总结类型最多的答案选项即可判定人体体质的五行属性,即水形人、金形人、土形人、木形人、火形人。若答案中出现两种类型体质的选项一样数量时,将判定为兼夹体质,如水土形、土木形等。由于马来西亚官方语言为马来语,所以问卷设计会选用中文与马来文来进行。采用Microsoft Office 2007 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将收集的问卷资料进行数据化处理,再将数据导入SPSS23.0系统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一般性资料如年龄、种族、居住地、职业、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居住环境、饮食喜好、饮食习惯、节食减肥、运动习惯、排便习惯等采用频数分析法分析,经行伴随症状和五形人分类采用多重响应频数分析法分析,五形人体质与相关性因素采用卡检验分析法分析。检验标准以α为0.05,P<0.05,显示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次调查共成功收集问卷调查表704份,其中剔除不合格者65份,共收集有效问卷639份。本研究639例月经过少患者,年龄界于16-45岁之间,其中以26-30岁患者居多,占22.40%。月经过少患者初潮年龄主要集中于11-14岁,共520人,占81.40%,而 16-18 岁只有 33 人占 5.20%。月经过少患者的月经规律主要是以规律为主,占72.60%,月经周期主要是28-30天,占44.30%,行经天数主要是1-2天结束,占50.10%。月经色主要为暗红,占35.80%,有痛经情况的患者占57.70%。月经过少患者月经期伴随的症状主要以经期乳房胀痛、经期腰酸痛和经期心情不畅、经期头痛、经期身痛为主,这5症状占83.70%。本次研究中,无妊娠史的月经过少患者313人,占49.00%,无生育史的月经过少患者有341人,占53.40%,无流产史的月经过少患者538人,占84.20%。由于马来西亚有优生保护法和堕胎罪的法规保护,人流次数几率明显较少。有538月经过少患者是未行过人流刮宫术,有人流史的患者只占15.80%。研究结果显示,行人流术不是导致马来西亚月经过少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提示,月经过少患者一般月经周期基本正常,以行经天数和月经量明显减少为主。月经过少患者初潮年龄主要集中于11-14岁,16-18岁患者只占5.20%。总妊娠次数3次以上患者占少数,只有78人,占12.20%;生育3次以上患者不多,只有48人,占7.50%。有过流产1次以上者只有29人,占4.50%。月经过少患者月经期伴随的症状主要以经期乳房胀痛和经期心情不畅为主,这2症状占43.70%。故认为马来西亚月经过少患者与肾虚的关系不大,而是以肝郁气滞为主要病因。本次研究中,月经过少患者多数是华人和马来人,共602人,占94.20%。患者居住环境主要是在城市,占90.50%,多是来自于柔佛、吉隆坡联邦直辖区、槟城、马六甲及雪兰莪,占81.00%。患者学历主要以大学或者学院为主有460人(72.00%),提示马来西亚高学历患者居多。她们主要从事文职工作(24.40%)、专业人士(23.60%)、学生(20.60%)、其他行业,如美容、销售及服务业等,占16.70%,最少是家庭主妇有27人(12.40%)。月经过少患者居住环境主要是在城市,因此生活习惯比较不规律(51.80%),时常都会熬夜(75.10%)和饮食不定时(59.80%)的习惯。这提示马来西亚女性在大城市生活,工作繁忙,工时比较长,生活水平和压力相对比较大。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属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天气炎热和潮湿,平均气温22℃-28℃。马来西亚人民喜欢选用一些辛香发散的食材来烹饪,如辣椒、黄姜、肉桂、八角、咖喱叶等。这些辛香料可以在炎热的夏日里,帮助大家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和吸收。因此马来西亚菜肴口味较重,也比较辣和酸。研究结果显示,月经过少患者中喜爱辣食的人占多数,有207人(32.40%),喜爱酸食的患者有143人(22.40%)。马来西亚人还喜欢辛辣食物配搭冷饮一起进食。受到这些生活和饮食习惯的影响,患者排便习惯一般以稀烂及大便粘,拉不净感偏多,占50.70%。月经过少患者的体重主要界于41-60kg,占64.80%,可见马来西亚患者还是比较关注于自己的体重情况,控制在健康范围内。有节食减肥习惯的患者有332人(52.00%)。没有运动习惯的患者有149人(23.30%)、一个月运动一次的患者有240人(37.60%),而坚持每天都有运动的患者,只有40人(6.30%)。由于现代的女性都被瘦身文化影响,误将减肥当借口,选择了节食减肥,反而忽略了运动对健康的好处。加上女性工作繁忙,还需兼顾事业和家庭,空闲时间不足,更疏于运动锻炼。睡眠时间在7-8小时之间的患者人居多,有353人(55.20%)、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患者有252人(39.40%)。现代女性生活不规律,时常会有熬夜的习惯,形成日夜颠倒的生活。有时及经常感到工作、学习压力大的患者占89.20%,提示马来西亚不少女性长期处于压力大的环境,这与马来西亚生活繁忙,竞争激烈,工作繁忙有关。现代多数患者都认为睡足7-8小时就是正常睡眠了,但是大家都忽略了熬夜对身体的伤害。熬夜的不良习惯破坏了人体的正常机体功能。肝气的疏泄作用对各脏腑经络之气的运动起着重要的协调作用。人卧血归于肝,夜间睡眠使肝得到充分的阴血滋养,以保证肝之疏泄调节功能正常。若长时间睡眠不足,肝得不到濡养,则肝阴不足,肝不藏血,津亏血少,导致月经量少的发生。现在社会生活节奏快,精神消耗大,加上有经常熬夜和睡眠不足的情况,可影响内分泌功能,导致月经紊乱从而出现月经过少的表现。充足的睡眠可减少月经过少的发生。体质下降、睡眠质量不好往往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故生活不规律、节食减肥、熬夜、睡眠不足均是导致月经过少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月经过少患者639人中,中医五形人体质以土形人最多有182人(26.00%),其次是木形人有176人(25.10%)、水形人137人(19.50%)、金形人107人(15.30%)、火形人99人(14.10%)。可见月经过少患者中医五形人体质以土形人和木形人为主,共占51.10%。马来西亚月经过少患者五形人体质与种族(P=0.010)、年龄(P=0.000)、职业(P=0.000)、饮食喜好(p=0.000)、熬夜习惯(P=0.000)、生活规律(P=0.000)、运动习惯(P=0.000)、排便情况(P=0.002)和经行伴随症状(P=0.000)有相关性,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马来西亚月经过少患者五形人体质与饮食习惯(P=0.085)、节食减肥(P=0.990)、痛经(P=0.263)和生育次数(P=0.209)无相关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显示,华人患者主要为木形人,马来人患者主要为土形人。26-30岁患者主要为木形人;31-35岁患者主要为土形人;21-25岁患者主要为金形人。文职人员主要为木形人;学生主要为土形人;专业人士主要为木形人。喜爱辣食患者主要为金形人,喜爱甜食患者主要为土形人,喜爱酸食患者主要为木形人。有熬夜习惯的患者主要为木形人,生活习惯不规律的患者主要为木形人。一个月只运动一次的患者主要为土形人,没有运动习惯的主要为木形人。大便粘、拉不干净感者主要为木形人,排便稀烂者主要为土形人。经期乳房胀痛和经期心情不畅患者主要为木形人和土形人。结论:1.马来西亚月经过少患者一般月经规律,月经周期基本正常,以行经天数和月经量明显减少为主。2.马来西亚月经过少患者的主要病因是肝郁和脾虚。3.马来西亚月经过少患者的主要中医五形人体质是土形人和木形人。4.马来西亚月经过少患者五形人体质与种族、年龄、职业、饮食喜好、熬夜习惯、生活规律、运动习惯、排便情况和经行伴随症状有相关性。
梁玲君[5](2021)在《隋唐五代佛医学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佛医学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后,隋唐五代是是佛医学的形成时期。浩如烟海的佛教典籍和其他诸多相关文献中蕴含着大量丰富的医学史料和医学思想,通过对这些文献资料进行系统而较为全面的整理与研究,以客观呈现隋唐五代时期佛医学在中国的发展状况,探寻佛医学独具特色的学术思想和诊疗,梳理隋唐五代时期佛医学的发展传承脉络,发掘佛医有效的治疗方法,更好地为大众健康服务。方法本论文通过将隋唐五代佛医学的文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学、史学等研究方法对文献资料进行搜集和系统性地整理与研究。从隋唐五代佛教发展史的有关着作,了解隋唐五代时期佛教在中国的发展状况,明晰该历史时期佛医学发展的背景。搜集《大正新修大藏经》中隋唐五代时期翻译的佛经医药文献,和《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等史志书目,以及该时期与佛医相关的中医文献,不断挖掘并探讨隋唐五代佛医学佛经医药、佛医学与中医学的关系、医僧的医事活动,以此来客观评价佛医学在隋唐五代这一历史阶段中的历史地位。内容绪论部分,首先对佛医学定义进行介绍,阐明佛医学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后,其源流演变包括两大脉络,分别为佛经医药和中国佛医。然后对隋唐五代佛医学文献进行界定,说明本论文研究的范畴。最后对隋唐五代佛医学文献类型进行分类介绍。第一部分,探讨隋唐五代佛医学的发展背景。其中,隋前佛医学发展状况,说明了汉魏六朝佛医学的发展为隋唐五代佛医学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而隋唐五代佛教发展对佛医学的影响,则反映出隋唐五代时期,佛教的发展为隋唐五代佛医学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第二部分,通过对隋唐五代汉译佛经中的医药文献进行研究,从基础理论、诊断、治法、方药、治疗方法以及养生保健、医德规范等方面分析和论述隋唐五代时期佛经医药的学术思想和诊疗,以勾勒该历史时期佛经医药的发展面貌,深入地理解佛经医药丰富的内涵。文中进一步指出佛经医药具有鲜明的佛医特色,并归纳出其特点。第三部分,通过佛经、史志书目、笔记小说、中医学等中关于医僧的记载,分析该时期医僧分为本土医僧和来华医僧两部分,说明当时本土医僧占据主要位置。并且进一步分析该时期医学的医事活动,将医僧的医事活动分为行医治病、着书立说、瞻病施药、药事活动和传播医学五部分,通过这些分析以突显医僧在佛医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第四、第五部分,主要是从医学、诊疗、养生等角度,论述佛医学与中医学的相互影响关系,实质上包含了对佛医学两个即佛经医药和中国佛医影响关系的探讨和分析,反映出隋唐五代时期佛医学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大众对其接受程度,呈现出佛医学如何与中医学结合的状况和程度,以说明隋唐五代佛医学重要的历史地位。通过这两部分的研究,也说明隋唐五代佛医学既包括对古印度佛经医药的发展,又涉及对中医学的借鉴与创新,进一步说明隋唐五代时期佛医学是两种思想文明碰撞的结晶。第六部分,主要是通过前面五部分的研究,总结隋唐五代佛医学发展的特点,将其概括为三点,分别是:佛经医药特色鲜明,且呈现出中印医学交融的现象,出现空前繁荣的局面;佛经医药与中国佛医并存,佛经医药的比重呈降低趋势;隋唐五代时期,佛医学已经形成。结论通过以上研究过程,隋唐五代佛医学丰富的内涵及其对中医学的影响的探讨,突出了历史时期佛医学在中医学发展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于更好地帮助理解佛医学理论以及更好地指导医学临床实践有现实价值。通过佛医学与中医学的相互影响关系的分析,说明佛医与中医之间深厚的渊源。探讨隋唐五代佛医学发展的特点,理清了这一时期佛医学的发展脉络为佛经医药与中国佛医并存,中国佛医占主导。佛医学的本土化、世俗化和医学分科现象,说明该时期佛医学发展进入一个新高度。该时期佛医学既全面总结了汉魏六朝佛医学的成就,又为宋朝佛医学的进一步发展作好了铺垫。
翁思议[6](2021)在《彝医协定处方分期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观察彝医协定处方分期治疗痛风性关节炎(G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2.挖掘民族医药特色优势,丰富彝医药防治GA的临床研究。3.为进一步研究彝医药治疗GA提供临床依据,为治疗GA的彝药开发奠定基础。方法:依照纳入标准收集急性期GA受试者120例,间歇期GA受试者120例,各期分组采用随机对照法,急性期分治疗组60例(妙茯止痛颗粒)、对照组60例(秋水仙碱片),用药5天;间歇期分治疗组60例(泄浊化瘀颗粒)、对照组60例(苯溴马隆片),用药12周。观察并记录各期在用药前后的疗效指标(UA、ESR、CRP)、肝肾功(AST、ALT、BUN、CR)、血常规(WBC)、血糖(GLU)、电解质(K+、NA+)、尿常规(尿PH)及彝医证候积分等,然后用统计学方法处理相关数据。结果:急性期:1.治疗组与对照组同组治疗前后对照,在改善彝医证候积分、降低UA、ESR、CRP水平方面均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改善彝医证候积分疗效更显着(P<0.05),但降低ESR、CRP水平方面,对照组疗效更明显(P<0.05),而在降低UA水平上,两组疗效相当(P>0.05),两组综合疗效情况进行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93.3%更优于治疗组88.3%(P<0.05)。2.治疗组与对照组安全性指标(肝肾功能、血常规、血糖、电解质、尿常规)组内组间比较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但对照组较治疗组出现腹泻、胃脘疼痛、恶心等不良反应更多(P<0.05)。间歇期:1.治疗组自身前后对照,在改善彝医证候积分、降低UA、ESR、CRP水平方面均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照组自身前后对照仅在降低UA水平上具备统计学差异(P<0.01),在改善彝医证候积分、降低ESR、CRP水平方面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降低ESR、CRP水平上疗效更明显(P<0.05),但在降低UA水平上对照组疗效更显着(P<0.01),而两组在改善彝医证候积分上疗效相当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后,治疗组间歇期GA急性复发次数同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但UA≤360μmol/L达标率方面同对照组相比,UA达标受试者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组与对照组安全性指标(肝肾功能、血常规、血糖、电解质、尿常规)组内组间比较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但对照组较治疗组出现腹泻、胃脘疼痛、恶心等不良反应更多(P<0.05)。结论:1.妙茯止痛颗粒能有效治疗急性期GA,在改善彝医证候的同时可以降低炎性指标(ESR、CRP),且相对于秋水仙碱片治疗更具安全。2.泄浊化瘀颗粒能很好地改善间歇期GA症状、炎性指标(ESR、CRP)和UA水平,减少急性发作频率,且安全性较苯溴马隆片高。3.彝医协定处方分期治疗GA方案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王雪雁[7](2019)在《民族医药防治肿瘤潜力与优势分析及基于P53-GADD45α通路研究土家药蜚蠊对肝癌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是生命科学与传统民族医药共同发展的世纪。寻找民族医药中能够增强人体免疫、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抗肿瘤转移的药物和方剂,是21世纪肿瘤防治方面新的战略目标。目前,在肿瘤疾病防治研究领域,大量的文献研究、药理实验和临床研究向我们证明,民族医药正在起着积极作用。但既往的研究多针对某一个民族的防治肿瘤医药进行纵向阐述,尚未有文章从整体上论述我国民族医药防治肿瘤的潜力与优势。本课题组在文献研究过程中,通过收集、整理、归纳和总结我国民族医药的抗癌理论、临床应用、药理研究等,目的是找到存在的共通点,为民族医学预防和治疗癌症提供理论和科学依据。本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五点:前言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所选用的研究方法;第一章通过介绍四大民族医学及壮族、土家族医学对于肿瘤病名及病因病机的独特见解,初步阐述民族医学防治肿瘤理论认识;第二章主要通过未病先防-扶正御邪、既病防变-预防恶化及瘥后防复-减毒增效三个部分,阐述了民族医药预防肿瘤的潜力与优势;第三章从现代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两个部分,分析民族医药治疗肿瘤的潜力与优势;小结部分总结了我国民族医药防治肿瘤的潜力与优势,并指出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目的:建立蜚蠊提取物含药血清大鼠模型,提取含药血清,再通过细胞实验,对比观察不同药物浓度含药血清及常规西药含药血清对肝癌BEL-740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最后通过CCK8、流式细胞仪、Western blot法、免疫组织化学法等现代医学检测手段,以P53-GADD45α轴及其相关因子ATM、CDC2、Cyclin B1、CDK1为切入点,探讨土家药蜚蠊对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产生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以期使之成为预防和治疗肝癌的一个重要药物,同时也佐证了民族医药在肿瘤防治领域确有潜力与优势。方法:将50只SPF级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ormal)、5-FU阳性对照组(5-FU)、蜚蠊含药血清高剂量组(Fei Lian High,FLH)、蜚蠊含药血清中剂量组(Fei Lian Medium,FLM)、蜚蠊含药血清低剂量组(Fei Lian Low,FLL),每组10只。Normal组予以生理盐水10ml/kg灌胃;5-FU组予以0.005g/ml纯水稀释后的5-FU注射液10ml/kg腹腔注射;FLH、FLM、FLL组分别予以0.5g/ml、0.25g/ml、0.125g/ml的蜚蠊提取物溶液10ml/kg灌胃。2次/d,连续5天,建立蜚蠊提取物含药血清大鼠模型。最后一次给药后1h,通过腹腔注射3%戊巴比妥麻醉,腹主动脉取血7-8ml/只,静置1h后,35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56℃水浴30min灭活补体,0.22μm滤膜过滤除菌分装,获得含药血清,冰箱-20℃保存,需要时解冻,采用细胞培养液配制比例制成所需浓度的各组含药血清培养肝癌BEL-7402细胞。实验动物尸体、废弃物按伦理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病理学观察:1、CCK8检测肝癌细胞增殖情况;2、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癌细胞周期分布情况;3、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癌细胞凋亡情况;4、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癌细胞中P53、GADD45α、CyclinB1蛋白表达情况;5、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癌细胞中ATM、P53、GADD45α、CyclinB1 及 CDK1 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CCK8检测肝癌细胞增殖结果显示,与Normal组相比,5-FU组对肝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最为明显(P<0.01),FLH组作用效果次之(P<0.01)。FLM组对肝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72h时较为显着(P<0.01)。2、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癌细胞周期分布结果显示,与Normal组相比,5-FU组和FLH组G2/M、G1/G0期细胞比重增多(P<0.01),S期细胞比重减少(P<0.01)。3、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癌细胞凋亡结果显示,与Normal组相比,5-FU组促进肝癌细胞凋亡作用最为明显(P<0.01),FLH、FLM、FLL组均表现为促进肝癌细胞凋亡(P<0.01),其中高剂量组作用较为明显。4、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果显示,突变型P53及Cyclin B1在Normal组呈强阳性表达,5-FU组抑制作用最明显(P<0.05),FLH 组次之(P<0.05);GADD45α 在 Normal 组低表达,5-FU 组高表达(P<0.01),FLH组次之(P<0.05)。5、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与Normal组相比,5-FU、FLH、FLM组肝癌细胞中ATM、P53、CyclinB1及CDK1的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1),FLL组P53、CyclinB1及CDK1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Normal组相比,5-FU、FLH、FLM组肝癌细胞中GADD45α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1),FLL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1、土家药蜚蠊提取物具有促进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而该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和介导肝癌细胞周期阻滞实现的。2、土家药蜚蠊提取物含药血清可以下调肝癌BEL-7402细胞中ATM、P53、CyclinB1及CDK1的蛋白表达水平,上调GADD45α蛋白的表达水平,说明蜚蠊提取物可能通过调控P53-GADD45α通路及其相关信号因子,促进肝癌细胞凋亡。
孙铭[8](2019)在《印度阿育吠陀与中国传统医学的药物制剂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印两国幅员辽阔、药材资源丰富,都有独特的传统医药体系,如中医学、阿育吠陀等,且都是世界上较有影响力的医学系统。中印传统医学交流始于秦汉,以唐为盛,宋后式微,且与佛教的盛衰直接相关。我国藏蒙医学在发展过程中曾经吸收了阿育吠陀的部分理论、诊疗和治法,但亦具有自身民族和地域特色。本论文以阿育吠陀、藏医、蒙医、佛医、傣医、维医六种医学的药物制剂为研究对象,开展主治、药材、配伍、剂型等方面的对比研究,以期增进中印两国医学互学互鉴,进一步理清我国传统医学的发展渊源,有助于肯定藏医学发源和发展于青藏高原的基本事实。目的:揭示中印六种传统医学的药物制剂在主治、药材、配伍、剂型等方面的异同,解析阿育吠陀和我国传统医学相互交流的痕迹,从而为当今中印人文交流提供支撑,还可为我国研发新的药物制剂提供参考。方法:1.从中印两国的法定药典、部颁标准以及方剂教材中提取和挖掘印度阿育吠陀与我国五种传统医学的药物制剂信息,建立制剂信息数据库,采用Excel软件统计分析制剂基本信息,研究六种医学体系药物制剂的主治、药材、剂型、制剂药味数、药材类型、药用部位、制剂命名等特点。采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的关联规则研究制剂的配伍规律。分类统计标准:主治按照《GB/T 14396-2016疾病分类与代码》中的疾病病名进行分类统计;印度阿育吠陀药物制剂的剂型按照《印度阿育吠陀药典》中的剂型进行分类统计,我国传统医学药物制剂的剂型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制剂通则进行分类统计。药用部位按照《中药鉴定学》中的药用部位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统计。2.采用SPSS 21.0软件的非参数检验法、直观分析法和Cytoscape3.7.1软件的雷达图,研究各个传统医学药物制剂之间在主治、药材、剂型、制剂药味数、药材类型、药用部位、制剂命名、配伍等方面的差异性和相似点。结果:1.中印六种传统医学药物制剂的特点:纳入阿育吠陀药物制剂645个,临床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常用药材有荜茇、姜、诃子、胡椒和余甘子,涉及22种剂型如矿物丸剂、油剂、煮散等;藏医药物制剂458个,临床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等,常用药材有诃子、红花、木香、豆蔻和余甘子,涉及9种剂型如散剂、丸剂等;蒙医药物制剂164个,临床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等,常用药材有诃子、红花、栀子、石膏和肉豆蔻,涉及6种剂型如散剂、丸剂等;佛医方剂616个,临床常用于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等,常用药材有甘草、当归、姜、地黄和川芎,涉及19种剂型如汤剂等;傣医方剂227个,临床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等,常用药材有红花丹、姜黄、胡椒、百样解和水菖蒲,涉及14种剂型如汤剂等;维医药物制剂94个,临床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等,常用药材有西红花、玫瑰花、肉桂、胡椒和诃子,涉及16种剂型如片剂等。2.阿育吠陀和藏医的药物制剂相似点和差异性:虽然都多用于治疗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疾病,但是总体而言主治的病种并不相似,前者更常治疗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所见,后者更常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前者使用的643种药材与后者使用的381种药材的使用频次总体而言并不相似,两者共同使用的药材共有39种,虽然都使用胡椒、荜茇和诃子,但是前者使用胡椒和荜茇较多,诃子在后者的地位更高;共同的配伍体现在诃子、毛诃子、余甘子和荜茇几个药材之间。3.阿育吠陀和蒙医的药物制剂相似点和差异性:虽然总体而言主治的病种比较相似,如都多用于消化系统疾病,但是前者更常治疗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所见以及呼吸系统疾病,后者更常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和蒙医特色疾病;前者使用的643种药材与后者使用的268种药材的使用频次总体而言并不相似,两者共同使用的药材共有25种,虽然都使用胡椒、荜茇、姜黄、当归、檀香、丁香、沉香等,但是前者使用胡椒、荜茇、姜黄较多,后者使用当归、檀香、丁香、沉香较多;共同的配伍只有荜茇和诃子。4.阿育吠陀药物制剂和佛医方剂的相似点和差异性:总体而言主治的病种并不相似,前者更常治疗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后者更常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前者使用的643种药材与后者使用的636种药材的使用频次总体而言并不相似,两者共同使用的药材有30种,虽然都使用胡椒、姜黄、诃子、硫磺、当归等,但是前者使用胡椒、姜黄、诃子、硫磺较多,后者使用当归较多;没有共同的配伍。5.阿育吠陀药物制剂和傣医方剂的相似点和差异性:虽然总体而言主治的病种比较相似,如都多用于消化系统疾病,但是前者更常治疗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所见以及呼吸系统疾病,后者更常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前者使用的643种药材与后者使用的432种药材的使用频次总体而言并不相似,两者共同使用的药材有40种,虽然都使用胡椒、荜茇、余甘子、芝麻、当归、姜黄等,但是前者使用胡椒、荜茇、余甘子、芝麻较多,后者使用当归和姜黄较多;共同的配伍只有胡椒和姜。6.阿育吠陀药物制剂和维医药物制剂的相似点和差异性:虽然总体而言主治的病种比较相似,如都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但是前者更常治疗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所见,后者更常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前者使用的643种药材与后者使用的262种药材的使用频次总体而言并不相似,两者共同使用的药材有31种,虽然都使用胡椒、姜黄、荜茇、硫磺、当归、檀香、丁香等,但是前者使用胡椒、姜黄、荜茇、硫磺较多,后者使用当归、檀香、丁香较多;共同的配伍有八对,如荜茇和姜、荜茇和胡椒、胡椒和姜等,但都是前者使用多,后者使用少。结论:中印六种传统医学药物制剂的主治、药材、配伍有相似性,体现了两国传统医学直接或间接的历史交流;但药物制剂总体而言并不相似,在主治的病种结构、药材品种和配伍规律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差异,推测我国五种传统医学可能受本土的气候、地理环境、物产资源以及中医学、阿拉伯医学的影响所致。另外,从制剂的角度印证了藏医学不完全来源于阿育吠陀的科学论断。
孙铭,徐文龙,王张[9](2018)在《基于药品标准的维医制剂品种、主治和用药特点》文中提出本文统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维吾尔药分册》《民族药成方制剂》收载的94种维医制剂,对制剂的命名、剂型、主治、配伍、生产情况及药材的类型和数量、常用药等进行统计分析。全国有51家药企的45个维医制剂获得125个国药准字号,其中新疆的10家企业仅获得39%的批文数量;制剂的命名方式多采用"主治+主药名+剂型名"的形式;共涉及16类剂型,常见者为片剂、颗粒剂、煎膏剂,特色剂型如露剂、茶剂;制剂的药材数多为2~14味,单味药制剂的数量最多;共涉及使用264味药物,其中植物药229味,动物药18味,矿物药14味;使用频率排前十位的药物依次为西红花、玫瑰花、肉桂、胡椒、诃子肉、干姜、荜茇、丁香、芦荟、高良姜;常见配伍如西红花-肉桂、诃子肉-毛诃子肉-西青果等;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等多种疾病。维医制剂中植物药占多数,药材品种有地域特色,且受阿拉伯医学和印度传统医学等影响较深;制剂类型以固体制剂为主。由此可知,主治皮肤病和白内障的制剂批准文号最多,但需开发国药准字号品种新药,以进一步拓展国内市场。
闫慧茜[10](2017)在《中国民族医学高等教育发展史》文中认为民族医药是我国各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统称,是一种学术总称和工作定义。经过世世代代的薪火相传,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医药延续至今,不断成长、强大,已形成一门学科,即民族医学。我国民族医学的传承方式大都经历了口耳相传、以师带徒、寺院教育、现代学校教育、高等教育等模式培养本民族医药人才,其中师承最为广泛。目前,我国民族医学的教育以多种不同的形式并存,以高等教育为主要的培养途径。截止到2016年底,藏医、蒙医、维吾尔医、傣医、壮医、瑶医、苗医、彝医、朝鲜医、哈萨克医、土家医跨入高等院校教育。民族医学高等教育至今经历近60年的曲折发展,部分已形成了自身的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民族医学的高等人才,梳理其发展脉络,追溯其源流,研究其教育之体制、思想、改革、成果、政策影响及发展之现状、阻碍、特色、趋势等,融合10余个民族,以期丰富少数民族传统医学发展的理论内涵,分析民族医学现代传承的影响因素,对少数民族传统科技、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发展和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民族医学教育史涉及史学、民族学、医学、教育学,研究方法以文献法和实地调研为主。通过搜集相关论文、论着、档案资料、地方志和网络信息等方法,获取相关研究资料。同时,实地调研了西藏、甘肃、四川、青海、云南、广西、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的高校、医院、研究所、学位办、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制药厂,获取其政策法规、文献整理、科研状况、教育基地、临床教学、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学科专业、教学改革、交流派遣、招生就业等方面的资料;采用访谈法对学科带头人、档案管理员、教师、在读本科生和研究生代表等进行访问以获取评价、期望、建议等资料。以历史发展为轴,运用文献学和比较学的方法,根据我国民族医学高等教育发展的自身特点,将其发展历程分为萌芽时期(1958-1976年)、成长时期(1977-1997年)和崛起时期(1998-2016年)三个阶段。在研究中,对每一阶段民族医学高等教育的基本情况进行阐述,分析各自的特点,总结整体发展的态势。同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目前我国民族医学高等教育的特点,提出了对民族医学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一些思考和建议。我国民族医学高等教育走过了近60年的发展历程,目前全国有23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了与民族医学专业相关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1958年,蒙医率先开展本科教育,藏医、维医、傣医、壮医、朝医、瑶医、苗医、彝医、回医、哈萨克医等紧随其后,共11种民族医学开展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从无到有,1980年蒙医首批招生硕士研究生1名,虽然最后未能获得学位,但毕竟开启了民族医学研究生教育之先河。目前藏医、蒙医、维医、傣医、壮医、朝医、瑶医、土家医、苗医、彝医、回医、哈萨克医共12个民族医学开展了硕士研究生教育工作,其中的壮医、瑶医、土家医、回医更是以研究生教育这样的高起点跨入高等教育体系。此外,藏医、蒙医和傣医开展了博士研究生教育。民族医学高等教育层次从单一化到多元化,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大专教育为辅,研究生教育领跑的民族医和民族药教育共同发展的高等教育格局,逐渐形成了教研紧密结合、注重互相交流借鉴、重视传统教育等自身的特色,并呈现出国际化的发展趋势。针对我国民族医学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分析了主要的影响因素,并对医学教育与医学的互助关系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发展民族医学高等教育,鼓励民办教育、重视借鉴交流等建议。
二、中医五行与维医四大物质的对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医五行与维医四大物质的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明代温补学派肾命学说及其对《黄帝内经》继承发扬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明代温补学派肾命学说研究现状及问题分析 |
1 明代温补学派概述 |
2 肾命学说的基本内容 |
3 明代温补学派肾命学说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 |
4 小结 |
综述二 知识图谱在中医药领域应用现状及问题分析 |
1 知识图谱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现状 |
2 知识图谱在中医药领域应用存在的问题 |
3 小结 |
综述三 数据挖掘在中医药应用现状及问题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数据挖掘在中医药领域应用现状 |
3 数据挖掘在中医药领域应用问题及解决建议 |
4 小结 |
综述四 扎根理论在中医应用现状及问题分析 |
1 扎根理论在中医应用现状 |
2 扎根理论在中医药领域应用存在问题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明代温补学派肾命学说知识图谱构建与分析 |
第一节 知识图谱构建 |
1 数据来源 |
2 抽样方法 |
3 本体构建 |
4 知识抽取 |
5 消歧技术 |
6 知识补充 |
7 剂量换算 |
8 核心组成确定 |
9 图数据库构建 |
10 知识图谱构建流程图 |
第二节 知识图谱分析 |
1 可视化展示 |
2 扎根理论编码 |
3 数据挖掘 |
第三节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孙一奎肾命学说研究 |
第一节 孙一奎肾命学说研究结果 |
1 知识图谱结果概述 |
2 肾命学说内容展示 |
3 肾命学说核心内容展示 |
4 元气不足内容展示 |
5 补元气用药特点 |
第二节 以藏象和儒道相关概念定义命门 |
1 借太极阐释命门特征 |
2 以气一元论定义命门所指 |
3 以藏象理论、道教和《易经》确定命门位置 |
第三节 基于精气学说构建命门-肾主后天系统 |
1 以精气学说将命门与肾相连 |
2 命门-肾主呼吸系统 |
3 命门-肾主后天系统 |
第四节 基于三焦的命门-三焦先后天系统 |
1 命门-三焦-膀胱主水道系统 |
2 命门-三焦气化系统 |
第五节 基于“气一元论”和“理一分殊”的元气-原气思想 |
1 元气真气所指为一 |
2 元气原气所指不同 |
3 原气动气所指相同 |
第六节 以《黄帝内经》与哲学相关理论指导肾命学说临床应用 |
1 以《黄帝内经》“劳伤”与理学“人欲”构建病因病机 |
2 以《黄帝内经》治则和理学“革尽人欲”构建治法 |
3 以《黄帝内经》与哲学、道教“真气”指导养生 |
第七节 基于元气理论的辨治思路 |
1 温脾健运 |
2 补中兼温 |
3 补中兼升 |
4 脾肾双补 |
5 重营卫气血 |
第八节 孙一奎肾命学说总结 |
1 孙一奎肾命学说框架 |
2 孙一奎以元气为纲的辨治特色 |
第三章 赵献可肾命学说研究 |
第一节 赵献可肾命学说研究结果 |
1 知识图谱结果概述 |
2 肾命学说内容展示 |
3 肾命学说核心内容展示 |
4 命门水火异常内容展示 |
5 补命门水火用药经验 |
第二节 以精气、藏象和哲学定义命门 |
1 以精气学说将命门与肾相连 |
2 以真君真主、太极定义命门人身之主 |
3 以“中道”“坎卦”和“小心”确定命门位置 |
4 以命门指导养生 |
第三节 以阴阳为指导阐释先天水火 |
1 医哲范畴下的阴阳 |
2 以阴阳理论构建先天水火 |
3 以阴阳理论阐述先天水火关系 |
4 以阴阳理论指导先天水火的临床应用 |
5 以阴阳理论形成“重阳”特色 |
第四节 基于“理气”与藏象阐释命门-命门水火-肾系统 |
1 基于理气关系构建命门与命门水火的关系 |
2 从藏象理论阐释先天水火-肾内容 |
第五节 借三焦构建命门-三焦先后天系统 |
1 三焦概念 |
2 命门-三焦-膀胱的津液代谢系统 |
3 命门之火-三焦-相火的阳气运行系统 |
4 命门之火-相火-君火的阳气运行系统 |
5 命门之水-三焦-神水的神水运行途径 |
第六节 肾命学说下的命门水火应用 |
1 八味丸处方思路 |
2 六味丸处方思路 |
第七节 赵献可肾命学说研究总结 |
1 赵献可肾命学说框架 |
2 赵献可肾命学说临床应用 |
第四章 张介宾肾命学说研究 |
第一节 张介宾肾命学说研究结果 |
1 知识图谱结果概述 |
2 肾命学说内容展示 |
3 肾命学说核心内容展示 |
4 命门水火异常内容展示 |
5 补命门水火用药特点 |
第二节 借无极定义真阴 |
1 真阴类似无极 |
2 真阴之象在形体 |
第三节 以藏象和太极定义命门 |
1 以藏象定义命门形而下内容 |
2 以哲学构建命门形而上的内容 |
第四节 以太极定义命门-命门水火-阴阳系统 |
1 以太极定义命门主宰后天 |
2 以太极定义命门水火为阴阳之根 |
第五节 以藏象理论构建真阴-命门-肾先后天系统 |
1 真阴藏于肾与命门 |
2 命门主肾 |
第六节 借“道器”、太极动静定义先天关系 |
1 命门与命门水火关系 |
2 真阴与命门关系 |
第七节 以理气阴阳阐释命门水火之关系 |
1 以理气为框架阐释命门与命门水火 |
2 以阴阳精气阐释命门水火之联系 |
3 以重阳思想定义命门之火的重要性 |
第八节 以理学和《内经》指导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 |
1 以“过用”指导认识病因病机 |
2 将“灭人欲”作为真阴命门异常基本治则 |
第九节 肾命学说下的真阴、命门应用 |
1 真阴之治分缓急 |
2 命门水火重精气动静 |
第十节 张介宾肾命学说研究总结 |
1 张介宾肾命学说框架 |
2 张介宾肾命学说临床应用 |
第五章 明代温补学派肾命学说研究内容讨论 |
第一节 医哲互参构建基本框架 |
1 哲学思想为划分先后天之依据 |
2 医学思想是肾命学说成形之保证 |
3 医哲相合服务肾命学说临床应用 |
第二节 以阴阳学说作为基础,辅以精气 |
1 以阴阳学说决定肾命学说的组成 |
2 以精气学说对肾命学说进一步完善 |
第三节 重阳思想与肾命学说互补互用 |
1 重阳思想贯穿于肾命学说 |
2 肾命学说为重阳思想提供理论支持 |
第四节 重视命门与脏腑的相关性 |
1 肾与命门理论相关 |
2 补肾以复命门之不足 |
3 温脾以助补肾 |
第五节 三者肾命学说特色 |
1 三者肾命学说框架比较 |
2 孙一奎肾命学说重元气 |
3 赵献可肾命学说重水火 |
4 张介宾肾命学说重水火精气 |
第六节 小结 |
第六章 明代温补学派肾命学说对《黄帝内经》的继承发扬 |
第一节 对《黄帝内经》中精气阴阳学说的继承发扬 |
1 天人相应理论 |
2 精气学说 |
3 阴阳学说 |
第二节 对《黄帝内经》藏象理论的继承发扬 |
1 命门与肾 |
2 脾与肾 |
3 三焦与相火 |
第三节 对《黄帝内经》温补思想的继承发扬 |
1 温补思想来源于《黄帝内经》 |
2 处方思路来源于《黄帝内经》 |
第四节 对《黄帝内经》病机治法的继承发扬 |
1 命门之不足源于“过用” |
2 保命门之关键在于防止过用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七章 明代温补学派肾命学说在现代中医临床应用举隅 |
第一节 现代名老中医医案研究流程 |
1 数据来源 |
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3 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现代名老中医医案研究结果 |
1 数据基本情况 |
2 jaccard相关系数结果 |
3 定量研究结果 |
4 扎根理论研究结果 |
第三节 现代名老中医治疗腰痛辨治思路 |
1 扶正以治本 |
2 驱邪以治标 |
3 现代名老中医与明代温补学派诊治相似之处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中医与蒙医对桡骨远端骨折治疗的文献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综述一中蒙医两种传统民族医学的比较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中医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
1.1 中医治疗骨折病的发展简史 |
1.2 中医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理论特点 |
1.3 中医对桡骨远端骨折的诊断 |
1.4 中医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 |
1.5 中医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护理和康复 |
第二部分 蒙医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
2.1 蒙医骨伤学的发展简史 |
2.2 蒙医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理论特点 |
2.3 蒙医对桡骨远端骨折的诊断 |
2.4 蒙医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 |
2.5 蒙医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护理 |
第三部分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蒙医的整体比较 |
3.1 中医与蒙医治疗骨折发展历史的对比 |
3.2 中医与蒙医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理论特点对比 |
3.3 中医与蒙医对桡骨远端骨折诊断的异同比较 |
3.4 中医与蒙医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对比 |
3.5 中医与蒙医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护理和康复对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蒙医特殊术语注释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基于文献探析佛医在抑郁症防治的应用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节 研究意义 |
1 抑郁症发病率逐年上升,造成巨大的卫生和经济负担 |
2 抑郁症防治是当前研究的难点和重点 |
3 佛学是一门启迪心灵和觉悟人生智慧的学问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1 资料收集与整理 |
2 从病因和方法类别出发总结佛医学防治抑郁症方法 |
第三节 创新点 |
第四节 佛医学概念和本文研究的佛医学文献 |
1 佛医学概念 |
2 佛医学文献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佛医学的起源、思想内涵和研究现状 |
1 佛医学的起源和发展背景 |
2 佛医的医学观 |
3 佛医学研究现状 |
综述二 抑郁症病因及诊疗的研究背景与现状 |
1 抑郁症病因病机研究进展 |
2 抑郁症诊疗的研究现状 |
综述三 佛教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 |
1 佛教思想对西方心理学的影响 |
2 佛教心理学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 |
第一章 佛医经典对抑郁症病因的认识 |
第一节 内因在抑郁症发病中的作用 |
第二节 外因在抑郁症发病中的作用 |
第三节 业因在抑郁症发病中的作用 |
第二章 佛医防治抑郁症的疗法 |
第一节 饮食疗法 |
1 清净饮食,调神益智 |
2 顺应四时,养身以养心 |
3 调五味以养心 |
第二节 佛药、方剂疗法 |
1 理气解郁的佛医方药 |
2 养心安神的佛医方药 |
3 治疗补益肝肾,填髓益精的佛医方药 |
4 补益气血治疗抑郁症的佛医方剂 |
5 健脾利湿、温阳化痰的佛医方药 |
6 开窍醒神的佛医方药 |
第三节 佛医茶疗治疗抑郁症的方法 |
1 佛医茶疗养心的作用 |
2 可用于治疗抑郁症的佛门茶疗方 |
第四节 佛香疗法宁心安神 |
1 熏烧安息香可安神宁心 |
2 檀香外用可清热除烦 |
3 苏合香可化痰醒神解郁 |
4 佛医香方可清心、醒脑除烦 |
第五节 佛医针灸可医治心灵疾病 |
1 佛医针刺疗法治疗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特色 |
2 佛医灸疗法治疗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特色 |
第六节 禅定疗法防治抑郁症 |
1 禅定防治抑郁症的方法 |
2 禅定疗法中的注意事项 |
第七节 佛教音乐疗法改善抑郁症症状 |
1 佛乐疗法的形式和治疗作用 |
2 抑郁症患者可选择念诵或聆听的佛教音乐 |
第八节 忏悔疗法用于改善抑郁症症状 |
1 忏悔疗法产生效果的基础 |
2 忏悔疗法的种类和方式 |
第九节 真言疗法 |
第十节 小结 |
第三章 应用佛学思想的用以治疗抑郁症的心理疗法 |
第一节 正念疗法防治抑郁症 |
1 正念减压训练治疗抑郁症 |
2 正念认知训练治疗抑郁症 |
3 辩证行为疗法 |
第二节 慈悲聚焦疗法 |
第三节 内观疗法治疗抑郁症 |
第四节 慈心禅治疗抑郁症 |
第五节 关于BDIs相关问题的思考 |
1 BDIs只借鉴佛教的某个概念或修行方法却忽略佛教对病因的认识 |
2 对BDIs去宗教化问题的分析和探讨 |
3 对BDIs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的探讨 |
4 小结 |
第四章 佛医学在抑郁症防治的应用价值探讨 |
第一节 佛医学对抑郁症病因的独特见解可为抑郁症诊疗提供更多思路 |
第二节 佛医疗法为抑郁症防治提供更多思路和参考 |
第三节 佛医疗法对创立防治抑郁症的本土心理学新疗法提供思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马来西亚月经过少患者中医五形人体质与相关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月经过少概念 |
1.1.1 发病机理 |
1.1.2 月经过少治疗方法 |
1.2 中医体质学说概念 |
1.2.1 中医体质学 |
1.2.2 中医体质与疾病的关系 |
1.2.3 女性体质特点 |
1.3 小结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研究目的及内容 |
2.1.1 研究目的 |
2.1.2 研究内容 |
2.2 研究对象及病例来源 |
2.2.1 病例来源 |
2.2.2 月经过少诊断标准 |
2.2.3 纳入标准 |
2.2.4 排除标准 |
2.2.5 中医五形人体质评定标准 |
2.2.6 研究方法 |
2.3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方法 |
2.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2.4.1 基本情况分析 |
2.4.2 月经情况分析 |
2.4.3 中医五形人体质分类 |
2.4.4 月经过少患者中医五形人体质与患者情况的相关性 |
第三章 讨论 |
3.1 马来西亚月经过少患者一般情况分布 |
3.1.1 月经过少情况 |
3.1.2 其他情况 |
3.2 月经过少患者主要五形人体质类型 |
3.2.1 土形人 |
3.2.2 木形人 |
3.3 月经过少患者中医体质影响因素 |
3.3.1 种族 |
3.3.2 年龄 |
3.3.3 职业 |
3.3.4 饮食喜好 |
3.3.5 熬夜习惯、生活规律 |
3.3.6 运动习惯 |
3.3.7 排便情况 |
3.3.8 经行伴随症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附件 |
(5)隋唐五代佛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绪论 |
一、佛医学定义 |
1、佛医学与佛教医学 |
2、佛医诞生和发展的原因 |
3、佛医传承脉络 |
二、隋唐五代佛医学文献界定 |
三、隋唐五代佛医学文献类型 |
1、佛经医药文献 |
2、中医涉佛文献 |
3、其他文献 |
第一章 隋唐五代佛医学发展背景 |
一、隋前佛医学发展状况 |
二、隋唐五代佛教发展对佛医学的影响 |
1、佛经大量翻译 |
2、佛教民间化的推广 |
3、寺院的蓬勃发展 |
4、佛教中国化的完成 |
第二章 隋唐五代佛经医药文献研究 |
第一节 佛经医药学术体系 |
一、基础理论 |
二、诊断 |
三、治法总则 |
四、方药 |
五、治疗方法 |
六、养生保健 |
七、医德规范 |
第二节 佛经医药特点探论 |
一、以医喻佛,阐明佛理 |
二、宗教特色,万病心生 |
三、诸法众多,注重禅咒 |
四、心法疗疾,身心共治 |
五、佛门戒律,规范防治 |
六、特色治疗,疗效显着 |
第三章 隋唐五代医僧及医事活动研究 |
一、医僧辈出 |
1、本土医僧 |
2、来华医僧 |
二、僧医的医事活动 |
1、行医治病 |
2、着书立说 |
3、瞻病施药 |
4、药事活动 |
5、传播医学 |
第四章 佛经医药对中医学的影响 |
一、佛教术语对中医的影响 |
二、佛医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影响 |
1、四大学说 |
2、烦恼致病说 |
三、佛医对中医治疗思想的影响 |
1、药物疗法 |
2、金针拨障术 |
3、禅定疗法 |
4、咒禁疗法 |
四、佛医对中医养生思想的影响 |
1、揩齿养生 |
2、饮食养生 |
3、服药养生 |
4、持戒养生 |
五、佛医对中医医德规范的影响 |
小结 |
第五章 中医学对佛医学的影响 |
一、中医学对佛经医药的影响 |
1、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吸收 |
2、对中医病因观的吸收 |
3、对中医诊断学的吸收 |
4、对中医方药学的吸收 |
5、对中医治疗方法的吸收 |
二、中医学对中国佛医的影响 |
小结 |
第六章 隋唐五代佛医学发展特点 |
一、佛经医药特色鲜明,且呈现出中印医学交融的现象,出现空前繁荣的局面 |
二、佛经医药与中国佛医并存,佛经医药的比重呈降低趋势 |
三、隋唐五代时期佛医学已经形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隋唐五代佛经佛医文献简表 |
附录2 《续高僧传》中医僧 |
附录3 《宋高僧传》中医僧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彝医协定处方分期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引言 |
一、研究方案 |
1.临床资料 |
1.1 西医诊断标准 |
1.2 彝医诊断依据 |
1.3 GA 分期标准 |
1.4 彝医证候诊断标准 |
1.5 病例纳入标准 |
1.6 病例排除标准 |
1.7 病例剔除和脱落标准 |
1.8 患者入选情况 |
2.研究方法 |
2.1 基础治疗 |
2.2 急性期药物治疗 |
2.3 间歇期药物治疗 |
3.观察指标 |
4.疗效评价标准 |
5.不良事件观察与判断 |
6.伦理性原则 |
7.质量控制 |
8.数据统计分析 |
二、研究结果 |
1.急性期治疗前各项资料比较 |
2.急性期治疗前后各项资料比较 |
3.急性期综合疗效比较 |
4.间歇期治疗前各项资料比较 |
5.间歇期治疗前后各项资料比较 |
6.安全性分析 |
7.不良反应分析 |
三、讨论 |
1.彝医学和中医学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认识 |
2.证型的选择依据 |
3.彝医协定处方的选方组方分析 |
4.现代药理学研究 |
5.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
5.1 急性期一般资料分析 |
5.2 急性期彝医证候积分分析 |
5.3 急性期疗效指标(UA、ESR、CRP)分析 |
5.4 急性期综合疗效分析 |
5.5 急性期安全性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 |
5.6 间歇期一般资料分析 |
5.7 间歇期彝医证候积分分析 |
5.8 间歇期疗效指标(UA、ESR、CRP)分析 |
5.9 间歇期痛风急性复发次数、血尿酸达标率分析 |
5.10 间歇期安全性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一)存在的问题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民族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表1 1977 年ACR急性GA分类标准 |
附表2 2015年ACR/EULAR痛风分类标准 |
附录1 彝医主症、体征积分分级量化指标(VAS评分) |
附录2 实验室检查 |
附录3 临床研究合并用药记录卡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7)民族医药防治肿瘤潜力与优势分析及基于P53-GADD45α通路研究土家药蜚蠊对肝癌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民族医药防治肿瘤潜力与优势分析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民族医学防治肿瘤理论认识 |
1.1 四大民族医学 |
1.2 壮族、土家族、彝族与瑶族医学 |
第二章 民族医药预防肿瘤潜力优势分析 |
2.1 未病先防-扶正御邪 |
2.2 既病防变-预防恶化 |
2.3 瘥后防复-减毒增效 |
第三章 民族医药治疗肿瘤潜力优势分析 |
3.1 药理研究 |
3.2 临床应用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基于P53-GADD45α通路研究土家药蜚蠊对肝癌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实验一 蜚蠊提取物含药血清大鼠饲养及含药血清细胞培养 |
1 材料与方法 |
实验二 蜚蠊提取物含药血清对肝癌细胞增殖和周期分布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实验三 蜚蠊提取物含药血清通过P53-GADD45 α通路调控肝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特色创新 |
参考文献 |
总结与展望 |
附录一 缩略语对照表 |
附录二 文献综述 P53、GADD45α与肿瘤关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三 致谢 |
附录四 个人简历 |
(8)印度阿育吠陀与中国传统医学的药物制剂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梵汉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章 印度阿育吠陀与中国传统医学的药物制剂特点 |
1、阿育吠陀药物制剂的特点 |
1.1 资料与方法 |
1.1.1 资料来源 |
1.1.2 数据挖掘 |
1.1.3 分类标准 |
1.1.4 文献计量学 |
1.1.5 揭示配伍规律 |
1.2 品种特点 |
1.2.1 制剂信息来源 |
1.2.2 制剂命名特点 |
1.2.3 制剂药味数 |
1.2.4 剂型特点 |
1.3 主治特点 |
1.3.1 主治统计特点 |
1.3.2 配伍规律 |
1.4 药物特点 |
1.4.1 药物类别及数量 |
1.4.2 制剂常用药 |
1.4.3 药用部位 |
1.4.4 辅料 |
1.4.5 送服物质 |
1.4.6 含汞制剂的使用情况 |
1.5 小结 |
2、藏医药物制剂的特点 |
2.1 资料与方法 |
2.1.1 资料来源 |
2.1.2 数据挖掘 |
2.1.3 分类标准 |
2.1.4 文献计量学 |
2.1.5 揭示配伍规律 |
2.2 品种特点 |
2.2.1 制剂信息来源 |
2.2.2 制剂命名特点 |
2.2.3 制剂药味数 |
2.2.4 剂型特点 |
2.3 主治特点 |
2.3.1 主治统计特点 |
2.3.2 配伍规律 |
2.4 药物特点 |
2.4.1 药物类别及数量 |
2.4.2 制剂常用药 |
2.4.3 药用部位 |
2.5 小结 |
3、蒙医药物制剂的特点 |
3.1 资料与方法 |
3.1.1 资料来源 |
3.1.2 数据挖掘 |
3.1.3 分类标准 |
3.1.4 文献计量学 |
3.1.5 揭示配伍规律 |
3.2 品种特点 |
3.2.1 制剂信息来源 |
3.2.2 制剂命名特点 |
3.2.3 制剂药味数 |
3.2.4 剂型特点 |
3.3 主治特点 |
3.3.1 主治统计特点 |
3.3.2 配伍规律 |
3.4 药物特点 |
3.4.1 药物类别与数量 |
3.4.2 制剂常用药 |
3.4.3 药用部位 |
3.5 小结 |
4、佛医方剂的特点 |
4.1 资料与方法 |
4.1.1 资料来源 |
4.1.2 数据挖掘 |
4.1.3 分类标准 |
4.1.4 文献计量学 |
4.1.5 揭示配伍规律 |
4.2 品种特点 |
4.2.1 方剂信息来源 |
4.2.2 方剂命名特点 |
4.2.3 方剂药味数 |
4.2.4 剂型特点 |
4.3 主治特点 |
4.3.1 方剂主治的分类特点 |
4.3.2 配伍规律 |
4.4 药物特点 |
4.4.1 药物类别及数量 |
4.4.2 方剂常用药 |
4.4.3 药用部位 |
4.4.4 送服物质 |
4.5 小结 |
5、傣医方剂的特点 |
5.1 资料与方法 |
5.1.1 资料来源 |
5.1.2 数据挖掘 |
5.1.3 分类标准 |
5.1.4 文献计量学 |
5.1.5 揭示配伍规律 |
5.2 品种特点 |
5.2.1 方剂信息来源 |
5.2.2 方剂命名特点 |
5.2.3 方剂药味数 |
5.2.4 剂型特点 |
5.3 主治特点 |
5.3.1 方剂主治的分类特点 |
5.3.2 配伍规律 |
5.4 药物特点 |
5.4.1 药物类别及数量 |
5.4.2 方剂常用药 |
5.4.3 药用部位 |
5.4.4 送服物质 |
5.5 小结 |
6、维医药物制剂的特点 |
6.1 资料与方法 |
6.1.1 资料来源 |
6.1.2 数据挖掘 |
6.1.3 分类标准 |
6.1.4 文献计量学 |
2.1.5 揭示配伍规律 |
6.2 品种特点 |
6.2.1 制剂规模 |
6.2.2 制剂命名特点 |
6.2.3 制剂药味数 |
6.2.4 剂型特点 |
6.3 主治特点 |
6.3.1 主治分类特点 |
6.3.2 配伍规律 |
6.4 药物特点 |
6.4.1 药材类别及数量 |
6.4.2 制剂常用药 |
6.4.3 药用部位 |
6.5 小结 |
第二章 印度阿育吠陀与中国传统医学的药物制剂比较 |
1、比较方法 |
1.1 直观比较 |
1.2 非参数检验比较 |
2、结果 |
2.1 主治的异同 |
2.1.1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藏医药物制剂比较 |
2.1.2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比较 |
2.1.3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佛医方剂比较 |
2.1.4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傣医方剂比较 |
2.1.5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维医药物制剂比较 |
2.1.6 藏医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比较 |
2.1.7 小结 |
2.2 药材的异同 |
2.2.1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藏医药物制剂比较 |
2.2.2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比较 |
2.2.3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佛医方剂比较 |
2.2.4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傣医方剂比较 |
2.2.5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维医药物制剂比较 |
2.2.6 藏医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比较 |
2.2.7 共用药材比较 |
2.2.8 小结 |
2.3 剂型的异同 |
2.3.1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藏医药物制剂比较 |
2.3.2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比较 |
2.3.3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佛医方剂比较 |
2.3.4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傣医方剂比较 |
2.3.5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维医药物制剂比较 |
2.3.6 藏医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比较 |
2.3.7 小结 |
2.4 制剂药味数的异同 |
2.4.1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藏医药物制剂比较 |
2.4.2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比较 |
2.4.3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佛医方剂比较 |
2.4.4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傣医方剂比较 |
2.4.5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维医药物制剂比较 |
2.4.6 藏医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比较 |
2.4.7 小结 |
2.5 药材类型的异同 |
2.5.1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藏医药物制剂比较 |
2.5.2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比较 |
2.5.3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佛医方剂比较 |
2.5.4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傣医方剂比较 |
2.5.5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维医药物制剂比较 |
2.5.6 藏医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比较 |
2.5.7 小结 |
2.6 药用部位的异同 |
2.6.1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藏医药物制剂比较 |
2.6.2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比较 |
2.6.3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佛医方剂比较 |
2.6.4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傣医方剂比较 |
2.6.5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维医药物制剂比较 |
2.6.6 藏医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比较 |
2.6.7 小结 |
2.7 制剂命名的异同 |
2.7.1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药物藏医制剂比较 |
2.7.2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比较 |
2.7.3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佛医方剂比较 |
2.7.4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傣医方剂比较 |
2.7.5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维医药物制剂比较 |
2.7.6 藏医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比较 |
2.7.7 小结 |
2.8 配伍的相同点 |
2.8.1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藏医药物制剂比较 |
2.8.2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比较 |
2.8.3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佛医方剂比较 |
2.8.4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傣医方剂比较 |
2.8.5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维医药物制剂比较 |
2.8.6 藏医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比较 |
2.8.7 小结 |
3、小结 |
第三章 结论与讨论 |
1、结论 |
1.1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藏医药物制剂的异同比较 |
1.2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的异同比较 |
1.3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佛医方剂的异同比较 |
1.4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傣医方剂的异同比较 |
1.5 阿育吠陀药物制剂与维医药物制剂的异同比较 |
1.6 藏医药物制剂与蒙医药物制剂的异同比较 |
2、讨论 |
2.1 印度阿育吠陀对我国藏蒙医学的影响 |
2.2 印度阿育吠陀对我国佛医、傣医学的影响 |
2.3 印度阿育吠陀对我国维医学的影响 |
3、创新点 |
4、问题和展望 |
4.1 阿育吠陀和我国传统医学交流情况研究有待深入 |
4.2 应注重中印传统医学交流中的人文社会学影响因素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9)基于药品标准的维医制剂品种、主治和用药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信息提取与录入 |
1.3 制作 |
1.4 统计和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品种特点 |
2.1.1 制剂规模 |
2.1.2 批准文号 |
2.1.3 制剂命名特点 |
2.1.4 剂型特点 |
2.1.5 药材数 |
2.2 主治特点 |
2.2.1 分类统计 |
2.2.2 特殊的服用方式 |
2.3 药物特点 |
2.3.1 药材类型 |
2.3.2 药用部位 |
2.3.3 常用药及使用频率 |
2.3.4 常见配伍 |
3 讨论 |
(10)中国民族医学高等教育发展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现实意义 |
1.1.2 科学意义 |
1.1.3 资政意义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分期及其依据 |
1.2.2 相关概念界定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 |
1.3.2 实地调研 |
1.4 创新点 |
2 萌芽时期(1958-1976年) |
2.1 蒙医的高等教育 |
2.1.1 中蒙医系的设立 |
2.1.2 学制及培养目标 |
2.1.3 课程设置 |
2.1.4 教研室 |
2.1.5 教材编写 |
2.1.6 师资建设 |
2.1.7 蒙医高等教育的特点及意义 |
2.2 藏医的现代学校教育 |
2.3 小结 |
3 成长时期(1977-1997年) |
3.1 民族医药的恢复与发展 |
3.1.1 民族医药机构的崛起 |
3.1.2 蒙医高等教育的恢复与发展 |
3.2 五省藏医的高等教育 |
3.2.1 藏医在五省的分布和概况 |
3.2.2 高等教育前的藏医士教育 |
3.2.3 五省藏区的藏医高等教育 |
3.3 新疆和田维吾尔医专科学校 |
3.4 朝医学的专科教育 |
3.5 教材编写 |
3.5.1 藏医教材的编写 |
3.5.2 第1版蒙医高等教材的编写 |
3.5.3 维吾尔医大专教材的编写 |
3.6 师资培养 |
3.6.1 在职提高 |
3.6.2 机构代培 |
3.6.3 外出进修 |
3.7 先行的研究生教育 |
3.7.1 蒙医的研究生教育 |
3.7.2 壮医的研究生教育 |
3.8 留学生教育的尝试 |
3.9 小结 |
4 崛起时期(1998-2016年) |
4.1 专科与本科教育 |
4.1.1 教育机构的发展 |
4.1.2 傣医的本科教育 |
4.1.3 壮医的本科教育 |
4.1.4 瑶医药教育 |
4.1.5 苗医药的本科教育 |
4.1.6 彝医药的本科教育 |
4.1.7 哈萨克医药的本科教育 |
4.1.8 回医的本科教育 |
4.2 研究生教育 |
4.2.1 研究生教育概况 |
4.2.2 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特点 |
4.3 民族医学高等教育专业的分科发展 |
4.3.1 民族医专业 |
4.3.2 民族药专业 |
4.3.3 民族医学相关专业(方向) |
4.4 教材建设 |
4.4.1 本科教材 |
4.4.2 研究生教材 |
4.5 教学方面 |
4.5.1 双语教学模式 |
4.5.2 实验室教学——经验教学向科学教学的转换 |
4.5.3 临床教学的重视 |
4.5.4 医德教育 |
4.6 执业医师考试 |
4.7 “引进来”与“走出去” |
4.7.1 留学生教育的发展 |
4.7.2 民族医学教育走出国门 |
4.8 民族医学高等教育的特色渐成 |
4.8.1 突出的教研结合模式 |
4.8.2 传统教育的回归与重视 |
4.8.3 民族医药特色内容的强调1 |
4.8.4 民族医高等教育出现交流 |
4.9 小结 |
5 分析与讨论 |
5.1 医学教育与医学的思考 |
5.2 发展因素——政策、地方政府、人、文化 |
5.3 发展民族医高等教育之建议 |
附录1: 文中图片出处说明 |
附录2: 民族医学相关专业招生情况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中医五行与维医四大物质的对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明代温补学派肾命学说及其对《黄帝内经》继承发扬的研究[D]. 席崇程.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中医与蒙医对桡骨远端骨折治疗的文献比较研究[D]. 冷继扬.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3]基于文献探析佛医在抑郁症防治的应用价值研究[D]. 魏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马来西亚月经过少患者中医五形人体质与相关因素研究[D]. 杨颐纹.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5]隋唐五代佛医学研究[D]. 梁玲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6]彝医协定处方分期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 翁思议.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1
- [7]民族医药防治肿瘤潜力与优势分析及基于P53-GADD45α通路研究土家药蜚蠊对肝癌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D]. 王雪雁. 贵州中医药大学, 2019(02)
- [8]印度阿育吠陀与中国传统医学的药物制剂对比研究[D]. 孙铭.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9]基于药品标准的维医制剂品种、主治和用药特点[J]. 孙铭,徐文龙,王张. 中成药, 2018(12)
- [10]中国民族医学高等教育发展史[D]. 闫慧茜.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