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u(Ⅱ)对壳聚糖的配位控制降解(论文文献综述)
彭鑫,王静蕾,常金明,余胜[1](2021)在《基于壳聚糖的吸附材料在六价铬吸附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铬作为在工业中广泛使用的一种过渡金属,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过量的铬会污染水和土壤,危害环境和人类健康。其中,六价铬是铬的氧化态中毒性最高的一种,利用吸附的方法将六价铬从污染水中去除是消除水体中铬污染的一种重要方法,而开发简单高效且不产生二次污染的吸附材料对六价铬进行去除十分必要。壳聚糖作为一种优良的天然绿色生物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近年来广泛被用于六价铬的吸附。由于单纯的壳聚糖存在酸性不稳定性、吸附位点不足等缺点,利用壳聚糖分子链中的氨基和羟基官能团对其进行改性和复合,可以生成更为稳定的改性壳聚糖,并显着提升其对六价铬的吸附能力。文中详细介绍了近年来报道的壳聚糖化学改性和复合改性的2种方法,以及其对六价铬的吸附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六价铬的吸附机理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邵志颖[2](2021)在《壳聚糖基凝胶珠对液体食品中重金属的吸附去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肖豆鑫[3](2021)在《基于纤维素/碳酸钙载体的功能化农药制剂构建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统农药制剂喷施到田间后,容易通过漂移、滚落、挥发、沉降等途径在环境中流失。为了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需要多次施药,导致大量农药在环境中累积,造成了潜在的环境污染与健康风险。环境响应性农药控释剂可以响应生物或非生物刺激,“按需”释放农药,从而具有持效期长、防治效果好、对非靶标生物毒性低等特点,因此对于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降低环境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针对目前常规农药制剂高施低效、对非靶标生物毒性较大、环境风险较高等问题,探索以天然材料纤维素和碳酸钙为原料制备功能化农药载体,开展环境友好型农药新剂型的研究,以期为农药制剂开发提供理论指导,为提高农药与环境的相容性提供借鉴方案。本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纤维素的氟虫腈改性制剂,可以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显着降低对蜜蜂的急性接触毒性:采用化学交联法,将乙二胺接枝到羧甲基纤维素骨架制成胺化羧甲基纤维素载体。以对蜜蜂剧毒的苯基吡唑类杀虫剂氟虫腈为模式农药,利用溶剂挥发法将氟虫腈包封在改性纤维素载体中制成一种环保、安全的氟虫腈新剂型ACMCF。ACMCF在花生和黄瓜叶片的持留量分别是氟虫腈水乳剂的1.57倍和2.79倍,表明其具有较好的润湿铺展性和较高的叶面持留量。ACMCF对蜜蜂的急性接触毒性(LD50=0.151μg a.i./蜜蜂)远低于氟虫腈水乳剂(LD50=0.00204μg a.i./蜜蜂),对小菜蛾的胃毒活性与水乳剂相当。此外,ACMCF在土壤中的移动性比水乳剂弱,表明其可以降低氟虫腈对水生生物的潜在危害。因此,基于改性纤维素的功能性载体不仅可以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还可以降低农药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展现出潜在的应用前景。(2)以正十六烷为温控开关的毒死蜱微囊,可以持效防治害虫、降低毒死蜱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基于温度与昆虫生长发育之间的密切关系,本章首次通过界面聚合法制备了以相变材料正十六烷为囊芯的温度响应性毒死蜱微囊CPF@CM。研究了CPF@CM的载药率和粒径分布,考察了不同温度下的农药释放性能和防治小菜蛾能力,分析了CPF@CM的润湿铺展能力和抗光降解性能,探究了CPF@CM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最佳制备条件下,CPF@CM中毒死蜱载药率为33.1%,粒径为3.99±0.55μm。35°C时,CPF@CM中毒死蜱24 h累积释放率是15°C的2.34倍,微囊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48 h胃毒活性是15°C的1.71倍。根据释放动力学拟合结果,推测毒死蜱的释放是由囊芯溶解和囊壁溶胀破裂两个过程所控制。CPF@CM在黄瓜和花生叶片上的接触角为46°和60°,而对照毒死蜱水乳液在两种叶片上的接触角为55°和104°,表明CPF@CM具有良好的润湿铺展性。光降解实验中毒死蜱的72 h降解率是CPF@CM的2倍,证明微囊可以减缓毒死蜱在紫外光照射下的降解速度,提高农药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此外,CPF@CM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相比毒死蜱原药降低了5.6倍,表明微囊可以降低农药对水生生物的潜在危害。该工作初步建立了以相变材料为开关的温度响应性农药控制释放理论,为控释农药制剂的开发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有效技术支撑。(3)以金属多酚包覆的碳酸钙复合材料为载体,负载咪鲜胺后制备的pH响应性微球可提高农药叶片持留量、持效防治油菜菌核病:基于油菜菌核病菌侵染油菜过程中释放草酸的原理,利用多孔碳酸钙优良的吸附性能、酸瓦解性能以及金属多酚络合物薄膜的黏附特性,以两者复合材料为载体负载咪鲜胺,制备出pH响应性控释剂PC@TA/Cu。释放实验表明,PC@TA/Cu在pH=3时,咪鲜胺的48 h释放量是中性条件下的1.63倍。叶片持留性实验表明,PC@TA/Cu在油菜和黄瓜叶片上的持留量分别是Pro@Ca CO3(负载咪鲜胺的碳酸钙)的1.50倍和1.49倍。PC@TA/Cu表面的金属多酚薄膜与叶片表面的基团存在相互作用力,致使其具有较高的持留量。最后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活体盆栽、静态毒性法等手段探究PC@TA/Cu的抑菌效果和对非靶标生物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喷施PC@TA/Cu 7天后,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比咪鲜胺水乳剂高10.9%。此外,PC@TA/Cu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比咪鲜胺低约4倍。本研究首次通过碳酸钙和金属多酚复合载体负载农药,为构建释放时间与剂量符合实际防控需求的农药新剂型、改善农药与环境的相容性提供了思路,对农业绿色发展及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王晓圳[4](2021)在《壳聚糖/PEO-SiO2@Eu(TTA)3phen荧光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对Cu2+的可逆性检测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重金属离子污染是由许多工业过程产生的,包括采矿、金属制造、农药合成、有机化学物质、药物、橡胶和塑料的生产。在重金属离子污染物中,Cu2+广泛存在于天然水和工业废水中,高浓度的Cu2+具有剧毒,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态环境构成威胁。体内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体内重金属元素超标或是缺乏都会对人体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严重者可导致疾病的发生,所以选择一个高效、准确且简单的检测重金属离子(Cu2+)的方法就尤为重要。壳聚糖(CH)在大自然中的分布非常广泛,是第二大天然的高分子材料,壳聚糖中包含有大量的氨基基团和羧基基团,这两种基团对重金属离子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与此同时,壳聚糖也被认为是一种卓越的绿色、环保类材料,其本身无毒、抗菌、可降解,不会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壳聚糖也被认为是一种极其优秀的成纤维材料,纤维化的壳聚糖可以增大比表面积,增加吸附效果。为了进一步增加壳聚糖的成纤维化和实用性,该论文还引进了聚氧化乙烯(PEO)参与纤维的成型,形成壳聚糖/PEO复合纳米纤维。稀土元素的荧光性能被广泛地应用于探针、检测和生物成像方面,而且对重金属离子有着非常高的灵敏性和可视性,但是稀土络合物的稳定性较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在稀土络合物中引入无机组分(SiO2)来增加其应对复杂和多样性的检测环境的能力。但单纯的稀土元素在检测重金属离子方面的观测性和检测效率较差。这一问题可以通过给络合物负载一个载体来解决。本论文选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壳聚糖/PEO静电纺丝薄膜作为稀土离子的载体,成功制备了壳聚糖/PEO-SiO2@Eu(TTA)3phen复合纳米荧光纤维,这样既可以提高的Cu2+检测的实用性,同时也增加了观测度。该研究主要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该研究选择的稀土铕有机络合物对Cu2+进行检测。三价稀土铕离子(Eu3+)与1,10-邻菲罗啉(phen)和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TTA)络合形成了发光的稀土络合物Eu(TTA)3phen,并且将有机稀土络合物Eu(TTA)3phen成功与纳米二氧化硅(SiO2)颗粒进行复合,形成纳米SiO2@Eu(TTA)3phen微球。并对其进行TEM、HRTEM、Mapping、FT-IR和荧光分析,纳米SiO2@Eu(TTA)3phen离子相对于稀土络合物Eu(TTA)3phen的荧光性能有明显的提升。(2)该研究以冰乙酸和水为溶剂,利用静电纺丝技术,通过研究不同参数(溶液参数、过程参数)对纤维形貌的影响,成功制备了形貌良好的壳聚糖/PEO纳米纤维,该纤维直径为140±10 nm,纤维分布较为均匀,没有出现黏连或珠型。研究得到了制备壳聚糖/PEO纳米纤维的最佳参数和纺丝条件,即V(壳聚糖):V(PEO)=3:1,推进速度2 m L/h,纺丝电压为20 kv,接受距离10 cm,温度25℃,湿度30%。通过将以上两种在最优条件下制备的壳聚糖/PEO纤维和纳米SiO2@Eu(TTA)3phen颗粒进行混纺,成功制备出壳聚糖/PEO-SiO2@Eu(TTA)3phen复合纳米荧光纤维薄膜,该薄膜在具有壳聚糖纤维对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的同时还具有有机稀土络合物Eu(TTA)3phen的荧光性能和对Cu2+灵敏的检测性能。本研究将Cu2+溶液滴加到制备好的壳聚糖/PEO-SiO2@Eu(TTA)3phen复合纳米荧光纤维薄膜上,在紫外灯下可以清晰的看到该薄膜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薄膜在Cu2+的存在下可以迅速的淬灭。为了进一步研究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下的Cu2+溶液对薄膜荧光性能的影响,该实验分别对上述两种变量下的薄膜进行荧光分析,得出该薄膜对10μmol/L~100μmol/L的Cu2+溶液具有非常明显的检测效果,并且在2 min内可以非常灵敏的淬灭。并且通过添加EDTA可以恢复薄膜部分荧光,达到重复利用的效果。
熊杰[5](2021)在《新型重金属捕集剂去除废水重金属离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重金属捕集剂作为去除重金属离子的传统物理、化学和生物技术延伸,能与重金属离子强力络合形成稳定大分子配体、实现重金属去除,具有操作简单、处理效果好、作用时间短和经济成本低等优点,但在去除复合或多元重金属离子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离子干扰大、去除差异性等问题。本文采用接枝聚合法制备获得新型重金属捕集剂(DTCS),开展多元重金属离子的竞争去除及机理研究,应用于电镀废水重金属治理中,以期实现工况废水处置应用及推广。为获得性能优异的重金属捕集剂组分配伍,比较研究活性剂SDBS、活性基团供体CS2、交联剂NaOH对重金属捕集剂去除重金属离子的性能影响,通过DTCS考察酸碱耐受性、温度稳定性和活性基团等性能指标,进而揭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CS2对重金属捕集剂去除重金属离子的强化作用。为实现重金属捕集剂对复杂工况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以Cu2+、Cd2+、Ni2+的去除量为探针,对比模拟Cu2+、Cd2+、Ni2+的单一源废水及电镀工况废水,探究p H值、反应温度、捕集剂投加量、反应时间等条件对重金属捕集剂去除复杂重金属离子的性能影响,分析重金属捕集剂竞争去除多元重金属离子的关联性。为进一步揭示新型重金属捕集剂去除废水重金属离子机理,采用经典动力学揭示新型重金属捕集剂去除重金属离子的动力学特征,利用热力学模型揭示新型重金属捕集剂去除重金属离子的能量转化规律,并建立扩散模型,揭示新型重金属捕集剂去除重金属离子的内在过程。结果表明:(1)制备获得的新型重金属捕集剂优势组分配伍:当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1.66mmol、CS2为0.82mmol、NaOH为1.64mmol时,初始质量浓度为200mg/L的Cu2+去除量为164.34mg/g,去除率为70.29%;SDBS和NaOH存在二元一次线性关系,二者交互作用对新型重金属捕集剂性能影响最显着。(2)制备的新型重金属捕集剂在1640cm-1和3433cm-1处有明显特征峰,分别是-C-S、-O-H特征官能团;其固体具有表面缔结花冠状形貌特征;在p H值3~12范围内具有良好的酸碱耐受性、温度25~65℃范围内具有温度稳定性,体系中·OH检测量为0.43mg/L,具备去除废水重金属离子的良好性能。(3)新型重金属捕集剂去除初始质量浓度为500mg/L的Cu2+、Cd2+、Ni2+单一源模拟废水发现,Cd2+去除量为319.79mg/g、去除率为72.13%,Cu2+去除量为241.01mg/g、去除率为60.28%,Ni2+去除量为141.42 mg/g、去除率为34.48%。电镀废水应用研究表明,Cu2+去除量为385.34mg/g、去除率为99.93%,Cd2+去除量为79.34mg/g、去除率为27.35%,Ni2+去除量为140.38mg/g、去除率为21.78%,Cu2+的去除不受重金属离子竞争影响,表现出稳定的性能优势,Cd2+、Ni2+去除受多元离子竞争络合的影响大;经处理后电镀废水氨氮去除率可达100%。(4)去除Ni2+、Cu2+、Cd2+过程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其扩散速率k2依次为Ni2+(0.0117)>Cd2+(0.0016)>Cu2+(0.0010);热力学分析求得△H依次为△HNi2+(95.16)>△HCd2+(11.16)>△HCu2+(7.41)>0,表明Ni2+、Cu2+、Cd2+去除过程均为吸热反应;△SNi2+(0.33)>△SCd2+(0.04)>△SCu2+(0.02),表明新型重金属捕集剂活性基团与重金属离子间络合形成配位体稳定性为Cu2+>Cd2+>Ni2+。(5)新型重金属捕集剂对Ni2+、Cu2+、Cd2+的去除主要分为外扩散过程和内扩散过程。外扩散过程扩散速率kf为Cd2+(0.0274)>Cu2+(0.0233)>Ni2+(0.0204),表明外扩散驱动力为Cd2+>Cu2+>Ni2+。内扩散过程包含内膜扩散过程、内扩散过程和扩散平衡过程3个阶段,而内扩散过程是去除重金属离子的核心过程,其内扩散速率常数ki大小为Cu2+(6.56)>Cd2+(4.54)>Ni2+(0.51),表明新型重金属捕集剂与重金属离子亲和力关系为Cu2+>Cd2+>Ni2+。
贾男正芳[6](2021)在《铁钼改性壳聚糖材料对含铬废水的处理及机理研究》文中认为铬(Cr)作为重金属“五毒”之一,广泛来自电镀、冶金、制革等行业。相较于Cr(III),Cr(Ⅵ)毒性更强,且会通过生物富集作用随着食物链进入人体。Cr(Ⅵ)常常与各种染料共存于印染废水中,这些染料的存在通常会对Cr(Ⅵ)的去除起阻碍作用。因此,开发能够去除Cr(Ⅵ)以及同时去除Cr(Ⅵ)和染料的方法对水污染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壳聚糖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丰富的官能团,以及成本低和环境友好性等特点,在去除水污染方面受到广泛关注。因此,本研究将不同方法改性的壳聚糖应用于去除废水中的Cr(Ⅵ)污染,通过SEM、TEM、FTIR和XPS等表征手段确定了其吸附和还原机理,并推测了改性壳聚糖活化H2O2降解Cr(Ⅵ)和染料共存废水的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Fenton法改性壳聚糖,将H2O2对壳聚糖的改性和Fe3+与壳聚糖的配位相结合,简单高效地获得了具有双重改性效果的吸附材料,有效地提高了壳聚糖对Cr(Ⅵ)的吸附性能,并在3-10的p H范围内将其还原为Cr(III)。Fenton法改性壳聚糖对Cr(Ⅵ)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模型,最大吸附量超过120 mg/g。(2)在MoS2中掺杂壳聚糖,并通过优化加入一定比例的Fe3+,水热法制成了Mo-1/2Fe-CS复合材料。Mo-1/2Fe-CS对Cr(Ⅵ)的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最大吸附容量(298 K)为179.53 mg/g,吸附的Cr(Ⅵ)与N/O配位并被MoS2还原为Cr(III)。XAFS技术确定了掺杂的Fe3+以大约为6的配位数锚定在壳聚糖的N/O上,通过减少材料表面的负电荷数,提高材料表面的Zeta电位,从而增强了对Cr(Ⅵ)的静电吸附作用,反应5 min时提高了约25%的吸附速率,反应15 min达到平衡。(3)以Mo-1/2Fe-CS作为催化剂,在吸附Cr(Ⅵ)的同时,通过类Fenton反应实现Cr(Ⅵ)和染料AR73的同时去除。推测Mo6+/Mo4+为助催化剂,通过Fe3+/Fe2+和Cr6+/Cr5+的双金属催化作用,降解AR73,促进Cr(Ⅵ)的吸附和还原。其去除效果不受p H影响,并且Cr(Ⅵ)的投加对降解AR73具有促进作用,Mo-1/2Fe-CS对其他染料也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
许春丽[7](2021)在《多功能农药载药体系设计与调控释放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农药是保障粮食安全与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物质基础,人类对农药的刚性需求将长期存在。然而当前农药用量大和利用率低的问题仍客观存在,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提出了农药“减施增效”的战略需求,2021年中央1号文件再次强调农业绿色发展,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施增效。利用功能材料改性与负载技术设计农药缓控释制剂,进行农药高效对靶沉积和可控释放,在促进农药减施增效方面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基于农药使用与防控剂量需求不匹配导致用药量大的问题,本研究以无机材料介孔二氧化硅和有机高分子材料多糖作为载体,创新农药负载方法,优化制备工艺,设计研发多功能性农药缓控释载药体系,并进行了释放特性及生物活性研究,旨在为农药新剂型的研发和农药减施增效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二氧化硅及其界面修饰载药体系的设计和性能研究a)设计了碳量子点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丙硫菌唑缓释纳米载药颗粒,缓释载药颗粒的生物活性效果优异,碳量子点赋予的荧光性有助于载药颗粒在植株中和菌丝体内的可视化观察,对于探究农药在作物体内的传输和分布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b)发展了基于乳液体系的同步羧甲基壳聚糖介孔二氧化硅界面修饰和嘧菌酯负载方法。相对于传统的改性后修饰载药,农药的载药量显着提高约6倍。未界面修饰的载药体系中有效成分嘧菌酯不具有敏感释放特性,而改性后载药体系具有p H敏感的释放特征:在弱酸性环境48 h累积释放量达到45%,而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48 h内累积释放量可达到66%。改性修饰前后载药颗粒的有效成分释放均符合Korsmeyer-Peppas模型。改性功能材料的引入可使载药体系的生物活性提高约17%,纳米颗粒可实现在菌丝体和植株内传输;c)构建了界面多巴胺和金属铜离子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嘧菌酯载药体系,以具有杀菌活性的金属铜离子可以作为药物分子和载体之间的“桥梁”,通过金属配位键调控农药分子的释放。金属配位纳米载药颗粒的释放为Korsmeyer-Peppas模型,金属配位调控后缓释效果更优异,在24h内累积释放分别达到59.8%,45.5%和56.1%。载体材料具有协同的杀菌活性,可以提高载药颗粒在靶标作物上的沉积效果。(2)天然多糖壳聚糖基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a)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备壳聚糖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接枝共聚物,利用乳化交联法制备吡唑醚菌酯微囊。载体材料的p H和温度敏感特性赋予微囊环境响应释放特性,吡唑醚菌酯的释放随着p H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微囊化后吡唑醚菌酯的光稳定性显着增高,对非靶标生物斑马鱼的急性毒性降低;b)通过离子交联法制备了金属锰基羧甲基壳聚糖基水凝胶,以丙硫菌唑为模式农药验证了负载不同的农药时所选用的金属离子具有特定性。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以载药量和包封率作为评价指标确定了水凝胶载药颗粒的最佳制备工艺:羧甲基壳聚糖的质量分数4%;油/水体积比1:10;Tween-80的质量分数2.0%;Mn2+的浓度0.2 M,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22.17%±0.83%和68.38%±2.56%。水凝胶载药颗粒的溶胀和有效成分的释放具有p H敏感特性,碱性条件下有效成分释放较快,酸性条件下释放最慢。在相同的有效成分剂量下,水凝胶载药颗粒与丙硫菌唑原药相比可以增强对小麦全蚀病的杀菌能力。载药体系对小麦的生长具有营养功能,还可以促进种子的萌发,降低丙硫菌唑在土壤中的脱硫代谢;c)以农药分子恶霉灵作为凝胶因子,以具有表面活性的海藻酸钠和羧甲基壳聚糖为载体材料,通过静电作用创新制备了具有不同流变性能的水凝胶载药体系。通过改变材料的比例可以得到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的水凝胶。水凝胶的溶胀具有离子和p H敏感特性,适用于土壤撒施场景的水凝胶载药体系可降低恶霉灵土壤中的淋溶,适用于茎叶喷雾的水凝胶载药体系可提高在靶标作物界面的沉积性能。本论文从载药体系中载体材料的选择和设计作为切入点,使载体材料在实现有效成分负载和控制释放的基本功能基础上,又赋予载体材料荧光性能、营养功能、靶向沉积和植物保护等功能特性。无机载体材料纳米介孔二氧化硅在提高载药颗粒传输性能的基础上,其荧光性能可实现载药颗粒传输的可视化,界面修饰提高载药颗粒的生物活性,同时调控有效成分的环境响应释放特性;有机载体材料壳聚糖基载药体系可以赋予有效成分温度和p H双敏感释放特性,同时发挥协同增效的生物活性和营养功能,提高农药靶向沉积和抗雨水冲刷能力。本研究充分围绕绿色发展理念,通过界面修饰方法和高效的制备工艺,创新了农药负载方法,研发了功能型载药体系,为农药的减施增效和缓控释制剂的发展提供了研究思路和技术途径,对农药产品升级换代和利用率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徐飞扬[8](2021)在《壳聚糖基水凝胶材料的制备及其基础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壳聚糖(Chitosan,Cs)是自然界中含量仅次于纤维素的一种天然碱性阳离子多糖,可从废弃虾、蟹壳中提取制得,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与生物学性质,其中壳聚糖水凝胶材料因亲水性好、独特的三维网络结构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组织工程、手术支架及药物递送载体等方面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然而,大多数基于天然多糖制得的水凝胶材料通常力学性质较差且功能单一,限制了其实际应用。因此,本论文将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作为原材料,通过构建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复合水凝胶材料,对水凝胶交联结构、微观形貌及组分进行调控,制备出具有良好力学强度、多重刺激响应性及功能的复合凝胶材料,并对其在生物医用领域的潜在应用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冰晶模板法制备了一种具有互穿网络及有序多孔结构的壳聚糖/琼脂(CS/Agar)复合凝胶,研究了壳聚糖在琼脂凝胶内的可逆自组装行为对其形状记忆性质的影响,实验表明,该复合凝胶具有较高的孔隙率(>95%)和水分子响应的形状记忆性质(>90%,响应时间<1 min),通过改变溶液p H可诱导壳聚糖分子在琼脂凝胶内发生可逆自组装过程,从而实现对其形状记忆性质的调控;此外,通过调控溶液p H和环境温度,可实现对复合凝胶的多阶段性降解,并阐明了该复合水凝胶在无机纳米材料的界面吸附组装和药物控制缓释上具有巨大潜力。(2)为了解决壳聚糖水溶性差、金属离子选择性较弱的缺点,对壳聚糖进行改性,制得了具有优异性能的羧甲基壳聚糖(CMC)材料。与琼脂糖(Agar)一起加热混合冷却至室温,可将羧甲基壳聚糖分子均匀的包埋于琼脂凝胶网络中,利用羧甲基壳聚糖与金属离子(Cu2+、Zn2+、Ni2+、Co2+、Fe2+、Cr3+)间的配位作用,可形成具力学性能增强、形状记忆、自愈合和导电抗菌等多种功能的互穿网络水凝胶材料。实验结果表明,琼脂糖/羧甲基壳聚糖凝胶样品对金属离子的最大吸附量为77.2 mg/g,经离子配位后凝胶样品的力学强度可达128 k Pa,在中性(p H=7)和碱性(p H=12)条件下的最大形状回复率分别为82.7%和92.6%。与Cu2+配位交联后的琼脂/羧甲基壳聚糖凝胶样品的电导率可达6.1×10-4S/cm,可在1.5 V条件下连通电路点亮二极管。此外,与金属离子配位交联的琼脂糖/羧甲基壳聚糖凝胶样品还表现出良好的抗菌性能,通过调节金属离子种类、浓度等可调控其性能。(3)制备了琼脂糖/羧甲基壳聚糖/银纳米颗粒复合水凝胶,并研究了凝胶组分及结构对金属银纳米颗粒的影响。其中琼脂(Agar)凝胶为金属离子的配位和还原提供三维骨架,羧甲基壳聚糖(CMC)与金属离子配位交联作用可形成独立的超分子网络,在Agar/CMC互穿网络水凝胶样品中原位化学还原金属银离子,制备出琼脂糖/羧甲基壳聚糖/纳米银复合凝较。通过SEM、TEM、EDS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发现制备出的银纳米颗粒呈规则球形均匀的分布在凝胶样品中。改变凝胶的组分配比,反应条件和反应时间等来调控金属银纳米颗粒(Ag NPs)的尺寸大小。将负载银纳米颗粒(Ag NPs)的水凝胶用作对硝基苯酚还原反应的催化剂,该水凝胶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效果。
殷茂力[9](2021)在《壳聚糖基抗菌医用材料的构建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现代医用材料的迅速发展以及病原微生物危害的复杂化,应用于伤口愈合和组织工程等领域的抗菌医用材料在需求量稳步增长的同时,高性能化要求不断提高,不仅需要持续有效降低病原微生物对生物机体的危害,还应具备安全无毒、不引起宿主反应等特点。但是,目前多数添加型抗菌医用材料存在抗菌剂易溶出、抗菌效果持久性差以及生物相容性差等缺点。针对此问题,本论文选用具备良好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广谱抗菌性的壳聚糖为基材,利用物理或化学改性手段制备了一系列抗菌性能优异的壳聚糖衍生物,而后通过溶液浇筑、化学交联和静电纺丝等技术构建了不同结构形态的抗菌医用材料:抗菌保护膜、水凝胶以及纳米纤维。探究了壳聚糖衍生物及其抗菌医用材料结构形态对吸水溶胀性、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和抗菌性能的影响,为开发不同领域需求的壳聚糖基抗菌医用材料的设计制备奠定理论与科学基础。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首先,以N,N-二甲基乙醇胺,丙烷磺内酯和均三嗪为原料,合成一种带有反应性基团的两性离子磺酸甜菜碱中间体,然后以三嗪为桥基接枝到壳聚糖分子链上得到三嗪类磺酸甜菜碱改性壳聚糖(CS-SNCC),并对此壳聚糖衍生物进行表征,通过元素分析、核磁氢谱和红外光谱等测试方法确定化学结构。将改性后的壳聚糖衍生物通过溶液浇筑法制膜,研究膜的溶胀性能、降解性能、生物相容性、抗细菌粘附性能和抗菌性能。结果表明CS-SNCC膜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在溶菌酶的作用下21天内可降解45.54%;经过24 h和48 h培养,NIH-3T3成纤维细胞在膜上的存活率可达97.03%和92.36%;此膜可以在60 min内杀死93.43%的大肠杆菌和91.00%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另外与CS膜相比,CS-SNCC膜表面粘附的细菌数目分别减少了86.89%和94.19%,可以有效地抵抗细菌的粘附和生物被膜的形成。(2)三嗪类磺酸甜菜碱改性的壳聚糖取代度较低,且制备的膜材料的力学性能较差,刚性大。基于此,选用甲基丙烯酸酯磺酸甜菜碱(SBMA)通过过硫酸盐引发来对壳聚糖进行接枝共聚改性,以提高磺酸甜菜碱在壳聚糖上的取代度。然后通过与聚乙烯醇(PVA)复合来改善磺酸甜菜碱壳聚糖(CS-SBMA)膜的力学性能。CS-SBMA共聚物中的磺酸甜菜碱部分与壳聚糖及乙酰壳聚糖的比例达103.43:89.42:10.58,有效地提高了磺酸甜菜碱部分的含量和原料的使用效率。CS-SBMA/PVA复合膜具有与人类皮肤相适应的力学性能,其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16.27-21.63 k Pa和41.27%-74.82%;此复合膜具有良好的吸液溶胀性能和酶降解性能,在PBS溶液中浸泡1 h吸液溶胀率最高可达188%,在溶菌酶的作用下21天内最大可降解55.74%;另外复合膜对NIH-3T3成纤维细胞的存活率均大于90%,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出了优异的抗菌性和抗细菌粘附性能及生物被膜控制功能。(3)甜菜碱改性的壳聚糖能明显改善壳聚糖的抗菌性和抗细菌粘附性及生物被膜控制功能,但溶液浇筑法制备的膜材料结构致密,在医用伤口处理中有一定局限性。而水凝胶作为一类以水为分散介质的网络交联结构材料具有较强吸水保水性能,在生物医用伤口材料应用方面有一定潜力。以甲基丙烯酸酯缩水甘油醚为改性试剂,合成了带有双键的壳聚糖衍生物(CS-GMA),通过核磁氢谱和红外光谱等表征手段确定其化学结构,在紫外光的引发下与带双键的磺酸甜菜碱小分子交联制备得到磺酸甜菜碱-壳聚糖水凝胶(CS-GMA/SBMA)。对水凝胶的物理化学结构、吸水性、酶降解性、生物相容性、抗菌性和抗细菌粘附及生物被膜控制功能进行研究。制备的CS-GMA/SBMA水凝胶具有空间网络多孔结构,可容纳更多的水分子,溶胀率和酶降解率分别可达3313%-3831%和56.77%-58.99%,比磺酸甜菜碱壳聚糖膜更优异。该水凝胶在60 min接触时间内可使97.76%-99.84%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及96.65%-98.27%的大肠杆菌失活,且能有效地降低细菌的粘附和生物被膜的形成,并对NIH-3T3成纤维细胞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无明显刺激性。(4)由于水合作用强,磺酸甜菜碱-壳聚糖水凝胶吸水多易破碎,力学性能较差会影响其应用性能。精氨酸聚酯脲聚氨酯伪蛋白聚合物分子链中含有聚氨酯片段结构,交联形成的水凝胶具有可控的力学性能,同时氨基酸伪蛋白生物材料因其结构中肽键和非肽键的存在,具有蛋白质和非蛋白质的双重特性,在生物医用材料方面具有独特的生物学性质。以带有交联性双键的精氨酸-聚酯脲聚氨酯伪蛋白与双键改性的壳聚糖进行交联制备了一类新型的可降解精氨酸伪蛋白-壳聚糖抗菌水凝胶材料,并对水凝胶的物理形貌、化学结构等进行了表征;测定了水凝胶的压缩力学性能,不同p H条件下水溶胀性能以及在酶降解性能;并用NIH-3T3成纤维细胞和人血管内皮细胞研究了该水凝胶的细胞相容性。结果表明该精氨酸伪蛋白-壳聚糖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空间网络骨架结构和压缩力学性能,p H响应的高吸水溶胀性,在酶的存在下能加速降解,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可达91.81%和85.59%。另外该复合水凝胶无明显细胞毒性,能有效地活化RAW 264.7巨噬细胞,提高NO的产量和TNF-α的释放,具有良好的生物响应能力。(5)纳米纤维膜是一类具有高度孔隙率的柔性膜材料,兼具了薄膜柔韧性和凝胶网络多孔性。以5,5-二甲基海因和N,N-二甲基氯乙胺盐酸盐为原料,合成含有叔胺基团的海因衍生物,然后与环氧氯丙烷通过季铵化反应合成一种环氧季铵/卤胺化合物,将其接枝到壳聚糖分子链上得到季铵/卤胺化的壳聚糖衍生物(CSENDMH),并对此壳聚糖衍生物进行表征,通过元素分析、核磁氢谱、红外等测试方法确定其化学结构。将改性后的壳聚糖与PVA混合制备纳米纤维膜,研究了纳米纤维膜的形貌特征、溶胀性能、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以及止血和抗菌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纤维膜具有致密的孔结构及较高的孔隙率(大于70%),同时具有一定的溶胀性能和良好的拉伸力学性能。CSENDMH/PVA纳米纤维膜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和细胞相容性,氯化后的纳米纤维膜形貌发生变化,但依然保留多孔性,并且抗菌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能在30 min内杀死100%的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上通过不同技术手段构建的多种形式壳聚糖基抗菌医用材料,既有可降解的生物相容性膜材料,也有可降解高吸收性的生物响应水凝胶材料,还有兼具抗菌止血功能的纳米纤维材料,具备良好抗菌效果且安全无毒,可适用于不同生物医用领域需求,为壳聚糖基抗菌医用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借鉴意义。
程倩[10](2021)在《冠醚改性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选择性吸附锂离子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锂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金属是我国国民经济、政治和军队国防建设的重要战略资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锂电的市场需求也呈现出了一种爆发性的增长。吸附法由于其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是从盐湖卤水中提锂最为理想的方法。大环结构是冠醚类化合物特有的性质。冠醚在吸附分离锂离子方面表现出优异的性能,但通常具有毒性且难以从体系中分离。将冠醚作为有机配体,以化学键的形式键合到各类基体材料上,从而制备成有机配体复合的吸附材料,这是近年来吸附法提锂的研究热点。壳聚糖由于来源广泛且绿色环保,在金属离子的吸附领域有着杰出的贡献。但同时壳聚糖也有不宜回收、易团聚和比表面积低等缺点。本论文通过选择不同的方法,将冠醚及其衍生物固定在壳聚糖基体材料上,以达到制备出冠醚改性壳聚糖复合材料的目的,并进一步探究材料的机械性能及对锂离子的吸附机理。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我们通过一种简单且环保的低温相分离方法成功地制备了一种具有高比表面积的冠醚改性壳聚糖纳米纤维膜(CS-CE)。通过一系列表征和吸附实验分析,发现该膜的比表面积为111.55 m2 g-1,在p H=7.0时达到最大吸附容量297 mg g-1。此外,在其他干扰金属离子的存在下,CS-CE对锂离子(Li+)的选择性仍然很高,分离系数(α)在1.33到34.05之间。5次循环再生后,CS-CE对锂的吸附量仍保持在91.2%。因此,CS-CE可用于锂的有效选择性吸附。(2)我们采用了分步法,结合冠醚(CE)功能化氧化石墨烯(GO),壳聚糖(CS)和聚乙烯醇(PVA)大分子材料,通过低温热诱导液-液相分离技术成功制备出性能优异的GO-CE-CS-PVA纳米纤维膜,实现了对Li+的高效选择性吸附分离。GO-CE-CS-PVA材料的比表面积高达101.5 m2 g-1。通过静态和动态吸附实验以及对实际干扰离子模拟的吸附结果表明,当酸碱度p H值为7.0时,GO-CE-CS-PVA纳米纤维膜的最大吸附容量可以达到168.50 mg g-1。另外,对Li+优异的选择性吸附和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是对GO-CE-CS-PVA纳米纤维膜稳定性的肯定,也使其在盐湖卤水提锂的应用中更具价值。(3)我们首先设计合成了伪冠醚单体(TEG4MEC),并通过引发剂将其成功接枝在交联的壳聚糖(CCS)微球表面。通过一系列静态和动态吸附研究表明,与未改性的CCS微球相比,CCS-TEG4MEC微球对Li+的吸附能力和吸附动力学大大增强。通过Langmuir等温线拟合获得的Li+在CCS-TEG4MEC微球上的最大吸附容量为156.16mg g-1。另外,CCS-TEG4MEC微球也表现出有效的再生性能和高度稳定的吸附能力,可重复使用。
二、Cu(Ⅱ)对壳聚糖的配位控制降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u(Ⅱ)对壳聚糖的配位控制降解(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壳聚糖的吸附材料在六价铬吸附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六价铬的吸附机理 |
1.1 静电吸附机理 |
1.2 吸附-耦合还原机理 |
2 化学改性的壳聚糖对六价铬的吸附 |
2.1 化学交联 |
2.2 化学接枝改性 |
2.2.1 有机小分子接枝改性: |
2.2.2 有机高分子接枝改性: |
3 壳聚糖复合材料对六价铬的吸附 |
3.1 有机材料与壳聚糖的复合 |
3.1.1 有机小分子与壳聚糖的复合: |
3.1.2 有机高分子与壳聚糖的复合: |
3.2 无机复合材料与壳聚糖的复合 |
3.2.1 磁性壳聚糖复合材料: |
3.2.2 碳材料复合壳聚糖: |
3.2.3 黏土复合壳聚糖: |
3.2.4 非磁性金属氧化物或硫化物复合壳聚糖: |
4 结论 |
(3)基于纤维素/碳酸钙载体的功能化农药制剂构建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术语和缩略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农药控缓释载体材料的研究进展 |
1.2.1 无机材料 |
1.2.2 高分子材料 |
1.3 农药控缓释制剂对非靶标生物毒性的研究进展 |
1.4 刺激响应性农药控释剂的研究进展 |
1.4.1 非生物刺激响应性控释剂 |
1.4.2 生物刺激响应性控释剂 |
1.4.3 多因子响应性控释剂 |
1.5 论文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二章 基于改性纤维素的氟虫腈制剂制备及生物应用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剂和材料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羧甲基纤维素(CMC)的合成 |
2.2.4 胺化羧甲基纤维素(ACMC)的合成 |
2.2.5 氟虫腈纤维素制剂(ACMCF)和氟虫腈水乳剂(Fipronil EW,FE)的制备 |
2.2.6 叶面接触角和持留量测试 |
2.2.7 意大利蜜蜂急性接触毒性试验 |
2.2.8 生物活性测定 |
2.2.9 土壤淋溶研究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ACMCF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
2.3.2 ACMCF的形貌分析 |
2.3.3 叶片铺展和润湿性能 |
2.3.4 意大利蜜蜂急性接触毒性 |
2.3.5 生物活性 |
2.3.6 土壤迁移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温度响应性毒死蜱微囊的制备及持效防治小菜蛾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剂和材料 |
3.2.2 仪器与设备 |
3.2.3 纳米纤维素(NFC)的制备 |
3.2.4 毒死蜱微囊(CPF@CM)的制备 |
3.2.5 CPF@CM载药率测试和体外释放实验 |
3.2.6 释放动力学拟合 |
3.2.7 微囊叶片铺展性实验 |
3.2.8 生物活性 |
3.2.9 斑马鱼急性毒性 |
3.2.10 光稳定性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CPF@CM形貌表征 |
3.3.2 CPF@CM结构和热性能分析 |
3.3.3 体外释放及动力学分析 |
3.3.4 叶片铺展性 |
3.3.5 生物活性 |
3.3.6 斑马鱼急性接触毒性 |
3.3.7 光稳定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H响应性咪鲜胺微球的制备及持效防治油菜菌核病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剂和材料 |
4.2.2 仪器与设备 |
4.2.3 pH响应性载体的合成及活性物质的负载 |
4.2.4 PC@TA/Cu载药率测试和pH响应释放探究 |
4.2.5 叶片持留量 |
4.2.6 生物活性实验 |
4.2.7 斑马鱼急性毒性实验 |
4.2.8 载体生物安全性探究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形貌及制备过程分析 |
4.3.2 结构分析 |
4.3.3 叶片黏附性 |
4.3.4 释放动力学及机理分析 |
4.3.5 生物活性 |
4.3.6 生物安全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创新点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壳聚糖/PEO-SiO2@Eu(TTA)3phen荧光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对Cu2+的可逆性检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壳聚糖的结构与性质 |
1.3 静电纺丝法制备纳米纤维材料 |
1.3.1 静电纺丝技术发展史 |
1.3.2 静电纺丝技术的原理及装置 |
1.3.3 影响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纤维的因素 |
1.3.4 静电纺丝技术的应用 |
1.4 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壳聚糖纳米纤维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
1.5 稀土发光材料 |
1.5.1 稀土发光材料概述 |
1.5.2 稀土离子配体的选择 |
1.5.3 稀土络合物掺杂无机纳米粒子 |
1.6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1.6.1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
1.6.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1.7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壳聚糖/PEO复合纳米纤维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材料与试剂 |
2.2.2 壳聚糖/PEO纺丝液的制备 |
2.2.3 壳聚糖/PEO纳米纤维的制备 |
2.2.4 表征方法与仪器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壳聚糖与PEO的比例对纳米纤维形貌的影响 |
2.3.2 纺丝电压对纳米纤维形貌的影响 |
2.3.3 推进速率对纳米纤维形貌的影响 |
2.3.4 静电纺丝制备壳聚糖/PEO纳米纤维的最佳参数 |
2.4 小结 |
第三章 SiO_2包埋有机稀土络合物的荧光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材料与试剂 |
3.2.2 有机稀土络合物的制备 |
3.2.3 SiO_2纳米粒子的制备 |
3.2.4 SiO_2@Eu(TTA)_3phen荧光纳米材料的制备 |
3.2.5 表征方法与仪器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有机稀土络合物及SiO_2包埋有机稀土络合物的形貌分析 |
3.3.2 有机稀土络合物及SiO_2包埋有机稀土络合物红外光谱分析 |
3.3.3 有机稀土络合物及SiO_2包埋有机稀土络合物的荧光光谱分析 |
3.3.4 不同pH值下有机稀土络合物的荧光光谱分析 |
3.3.5 不同pH值下有机稀土络合物的荧光寿命研究 |
3.4 小结 |
第四章 壳聚糖/PEO-SiO_2@Eu(TTA)_3phen纳米纤维的制备及荧光性能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材料与试剂 |
4.2.2 壳聚糖/PEO-SiO_2@Eu(TTA)_3phen纺丝液的配制 |
4.2.3 荧光纤维的制备 |
4.2.4 表征方法与仪器 |
4.3 结果与表征 |
4.3.1 壳聚糖/PEO-SiO_2@Eu(TTA)_3phen纳米纤维FT-IR分析 |
4.3.2 壳聚糖/PEO-SiO_2@Eu(TTA)_3phen纳米纤维结构和形貌分析 |
4.3.3 壳聚糖/PEO-SiO_2@Eu(TTA)_3phen纳米纤维薄膜氮气吸附测试 |
4.3.4 壳聚糖/PEO-SiO_2@Eu(TTA)_3phen纳米纤维荧光性能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壳聚糖/PEO-SiO_2@Eu(TTA)_3phen纳米纤维膜对Cu~(2+)的吸附和检测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原材料与试剂 |
5.2.2 检测过程 |
5.2.3 表征方法与仪器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不同浓度的Cu~(2+)溶液对薄膜荧光强度的影响 |
5.3.2 不同时间下的Cu~(2+)溶液对薄膜荧光强度的影响 |
5.3.4 EDTA螯合Cu~(2+)恢复荧光实验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新型重金属捕集剂去除废水重金属离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1.1.1 重金属污染来源及危害 |
1.1.2 重金属污染治理法律法规 |
1.2 重金属捕集剂的制备方法 |
1.2.1 化学接枝法 |
1.2.2 聚合法 |
1.3 重金属捕集剂对重金属污染治理的应用 |
1.3.1 水体中重金属去除应用 |
1.3.2 土壤中重金属去除应用 |
1.3.3 其他领域重金属去除应用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1.4.3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新型重金属捕集剂组分优势配伍设计及其性能评价 |
2.1 实验部分 |
2.1.1 仪器与试剂 |
2.1.2 实验方法 |
2.1.3 实验步骤 |
2.2 影响重金属离子去除性能的DTCs组分分析 |
2.2.1 活性剂SDBS对 DTC_S性能的影响 |
2.2.2 活性基团供体CS_2对DTC_S性能的影响 |
2.2.3 交联剂Na OH对 DTC_S性能的影响 |
2.3 均匀设计法优化DTC_S组分配伍 |
2.3.1 模型构建 |
2.3.2 交互作用分析 |
2.3.3 模型验证 |
2.4 制备DTC_S形貌及物相分析 |
2.4.1 FTIR谱图分析 |
2.4.2 SEM形貌分析 |
2.5 制备DTC_S性能评价 |
2.5.1 DTC_S酸碱耐受性 |
2.5.2 DTC_S温度稳定性 |
2.5.3 DTC_S工作体系羟基自由基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型重金属捕集剂去除电镀废水重金属离子应用 |
3.1 实验部分 |
3.1.1 仪器与试剂 |
3.1.2 实验方法 |
3.1.3 实验步骤 |
3.2 DTC_S对不同单一源重金属离子去除影响因素探讨 |
3.2.1 不同pH值对DTC_S性能的影响 |
3.2.2 不同反应温度对DTC_S性能的影响 |
3.2.3 不同重金属离子质量浓度对DTC_S性能的影响 |
3.2.4 不同反应时间对DTC_S性能的影响 |
3.3 DTC_S处理重金属电镀废水治理 |
3.3.1 工况废水重金属去除的工艺优化 |
3.3.2 电镀废水中氨氮去除分析 |
3.4 DTC_S对多元重金属离子的竞争去除 |
3.4.1 SEM分析絮体形貌特征 |
3.4.2 多元重金属离子竞争去除解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型重金属捕集剂去除重金属离子过程解析 |
4.1 实验部分 |
4.1.1 仪器与试剂 |
4.1.2 实验方法 |
4.1.3 实验步骤 |
4.2 DTC_S去除重金属离子动力学研究 |
4.2.1 准一级动力学模型 |
4.2.2 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
4.3 DTC_S去除重金属离子热力学研究 |
4.4 DTC_S去除重金属离子的扩散模型构建 |
4.4.1 外扩散模型 |
4.4.2 内扩散模型 |
4.5 DTC_S去除重金属离子过程解析 |
4.6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与参与课题情况 |
(6)铁钼改性壳聚糖材料对含铬废水的处理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前言 |
1.2 壳聚糖概述 |
1.2.1 壳聚糖的结构 |
1.2.2 壳聚糖的理化性质 |
1.3 壳聚糖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
1.3.1 壳聚糖在吸附重金属方面的应用 |
1.3.2 壳聚糖作为催化剂载体的应用 |
1.4 铬污染及去除方法概述 |
1.4.1 铬的主要来源及存在形式 |
1.4.2 Cr(Ⅵ)的危害 |
1.4.3 Cr(Ⅵ)的去除方法 |
1.4.4 Cr(Ⅵ)与有机物混合污染物的去除方法 |
1.5 论文研究目标和基本思路 |
2 Fenton法改性壳聚糖去除含铬污染物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2 材料制备 |
2.2.3 Cr(Ⅵ)吸附实验 |
2.2.4 Cr(Ⅵ)浓度的测定方法 |
2.2.5 Cr(Ⅵ)吸附量的计算方法 |
2.2.6 吸附剂的表征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材料表征 |
2.3.2 材料优化 |
2.3.3 吸附动力学 |
2.3.4 吸附等温线 |
2.3.5 Fenton法改性壳聚糖对Cr(Ⅵ)的还原作用 |
2.3.6 pH的影响 |
2.3.7 共存离子的影响 |
2.3.8 Fenton法改性壳聚糖对Cr(Ⅵ)的吸附还原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3 MoS_2-Fe~(3+)掺杂壳聚糖去除含铬污染物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试剂 |
3.2.2 材料制备 |
3.2.3 Cr(Ⅵ)吸附实验 |
3.2.4 Cr(Ⅵ)浓度的测定方法 |
3.2.5 Cr(Ⅵ)吸附量的计算方法 |
3.2.6 吸附剂的表征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材料优化 |
3.3.2 材料表征 |
3.3.3 吸附动力学 |
3.3.4 吸附等温线 |
3.3.5 pH的影响 |
3.3.6 共存离子的影响 |
3.3.7 Cr(Ⅵ)的吸附与还原 |
3.4 本章小结 |
4 MoS_2-Fe~(3+)掺杂壳聚糖同步去除水中铬和染料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试剂 |
4.2.2 材料制备 |
4.2.3 催化实验 |
4.2.4 Cr(Ⅵ)和染料浓度的测定方法 |
4.2.5 电子顺磁共振(Electron Spin Resonance ESR)测定自由基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催化剂对AR73和Cr(Ⅵ)的去除效果 |
4.3.2 Cr(Ⅵ)初始浓度对AR73 去除效果的影响 |
4.3.3 pH影响 |
4.3.4 催化剂对其他染料的降解效果 |
4.3.5 催化剂的循环利用 |
4.3.6 催化机理探究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研究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7)多功能农药载药体系设计与调控释放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农药发展与国家战略需求 |
1.1.1 我国农药使用现状 |
1.1.2 农药减施增效战略需求和零增长方案 |
1.2 农药损失途径与影响因素 |
1.2.1 农药损失途径 |
1.2.2 农药利用率的影响因素 |
1.3 农药载药体系设计与研究进展 |
1.3.1 农药载药体系的设计理念 |
1.3.2 农药载体材料的研究进展 |
1.3.2.1 无机材料 |
1.3.2.2 有机材料 |
1.4 农药控释放技术与研究进展 |
1.4.1 控制释放途径及其分类 |
1.4.2 控制释放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1.5 释放机理研究 |
1.5.1 零级释放动力学模型 |
1.5.2 一级动力学模型 |
1.5.3 Peppas模型 |
1.5.4 Higuchi模型 |
1.5.5 Gallagher-Corrigan模型 |
1.6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6.1 立题依据 |
1.6.2 研究内容 |
1.6.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介孔二氧化硅基载药体系设计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碳量子点修饰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
2.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1 试剂与材料 |
2.2.1.2 仪器与设备 |
2.2.2 实验操作 |
2.2.2.1 荧光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制备 |
2.2.2.2 丙硫菌唑纳米载药颗粒的制备 |
2.2.2.3 纳米颗粒的表征 |
2.2.2.4 载药量与释放性能测定 |
2.2.2.5 对小麦赤霉病的抑菌活性测定 |
2.2.2.6 荧光介孔二氧化硅在菌丝体及小麦植株的传输情况 |
2.2.3 结果与分析 |
2.2.3.1 纳米颗粒表征 |
2.2.3.2 荧光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载药量及缓释性能 |
2.2.3.3 荧光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药颗粒的杀菌活性 |
2.2.3.4 荧光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药颗粒的吸收传导性能 |
2.2.4 结论 |
2.3 羧甲基壳聚糖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
2.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3.1.1 材料与试剂 |
2.3.1.2 仪器与设备 |
2.3.2 实验操作 |
2.3.2.1 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制备 |
2.3.2.2 氨基化MSN的合成 |
2.3.2.3 乳化法同步包封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制备 |
2.3.2.4 羧甲基壳聚糖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表征 |
2.3.2.5 载药量测定 |
2.3.2.6 体外释放试验 |
2.3.2.7 杀菌活性测定 |
2.3.2.8 纳米载药体系在菌丝体及靶标作物的传输性能测定 |
2.3.3 结果与讨论 |
2.3.3.1 纳米颗粒的合成 |
2.3.3.2 纳米颗粒的表征 |
2.3.3.3 载药体系载药量及缓释性能研究 |
2.3.3.4 载药体系杀菌活性研究 |
2.3.3.5 载药体系吸收传导性能研究 |
2.3.4 结论 |
2.4 多巴胺铜离子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
2.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4.1.1 材料与试剂 |
2.4.1.2 仪器与设备 |
2.4.2 实验操作 |
2.4.2.1 MSN的合成 |
2.4.2.2 PDA修饰MSN的制备 |
2.4.2.3 铜离子键合多巴胺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制备 |
2.4.2.4 荧光标记功能化的纳米颗粒的合成 |
2.4.2.5 多巴胺和铜离子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表征 |
2.4.2.6 载药量测定 |
2.4.2.7 体外释放性能测定 |
2.4.2.8 杀菌活性测定 |
2.4.2.9 靶标作物界面的接触角测定 |
2.4.2.10 菌丝体对载药纳米颗粒的吸收测定 |
2.4.3 结果与讨论 |
2.4.3.1 纳米颗粒的合成 |
2.4.3.2 纳米颗粒表征 |
2.4.3.3 载药体系载药量及缓释性能研究 |
2.4.3.4 载药体系杀菌活性研究 |
2.4.3.5 载药体系接触角研究 |
2.4.3.6 传输性能研究 |
2.4.4 结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壳聚糖基载药体系的设计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温度和p H双重敏感壳聚糖微囊载药体系的构建及释放性能 |
3.2.1 材料和方法 |
3.2.1.1 材料和试剂 |
3.2.1.2 仪器和设备 |
3.2.2 实验操作 |
3.2.2.1 改性壳聚糖的制备 |
3.2.2.2 载药微囊的制备 |
3.2.2.3 载药微囊的表征 |
3.2.2.4 载药微囊的载药量和包封率的测定 |
3.2.2.5 环境响应型释放性能测定 |
3.2.2.6 载药微囊的光稳定性测定 |
3.2.2.7 载药微囊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测定 |
3.2.3 结果与讨论 |
3.2.3.1 改性壳聚糖的表征 |
3.2.3.2 载药微囊的表征 |
3.2.3.3 载药微囊配方优化结果 |
3.2.3.4 载药微囊环境响应性缓释性能研究 |
3.2.3.5 载药微囊光稳定性研究 |
3.2.3.6 载药微囊对斑马鱼急性毒性研究 |
3.2.4 结论 |
3.3 协同增效锰基羧甲基壳聚糖水凝胶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
3.3.1 实验材料 |
3.3.1.1 材料与试剂 |
3.3.1.2 仪器与设备 |
3.3.2 实验操作 |
3.3.2.1 金属基羧甲基壳聚糖水凝胶的制备 |
3.3.2.2 单因素实验设计 |
3.3.2.3 正交实验设计 |
3.3.2.4 金属基羧甲基壳聚糖水凝胶的表征 |
3.3.2.5 载药量与包封率测定 |
3.3.2.6 水凝胶溶胀性能测定 |
3.3.2.7 水凝胶释放性能测定 |
3.3.2.8 水凝胶生物活性测定 |
3.3.2.9 丙硫菌唑凝胶颗粒在小麦植株中的剂量分布规律 |
3.3.2.10 样品准备 |
3.3.3 结果与讨论 |
3.3.3.1 水凝胶的制备 |
3.3.3.2 金属基羧甲基壳聚糖水凝胶的表征 |
3.3.3.3 不同条件对水凝胶微球成型的影响 |
3.3.3.4 单因素实验设计结果分析 |
3.3.3.5 正交实验设计结果分析 |
3.3.3.6 水凝胶溶胀性能研究 |
3.3.3.7 水凝胶释放性能研究 |
3.3.3.8 水凝胶生物活性研究 |
3.3.3.9 丙硫菌唑在植物体内的剂量分布情况研究 |
3.3.3.10 水凝胶营养功能研究 |
3.3.4 结论 |
3.4 农药作为凝胶因子的壳聚糖基水凝胶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
3.4.1 材料与方法 |
3.4.1.1 材料与试剂 |
3.4.1.2 仪器与设备 |
3.4.2 实验操作 |
3.4.2.1 水凝胶制备 |
3.4.2.2 水凝胶表征 |
3.4.2.3 不同性质水凝胶的设计 |
3.4.2.4 水凝胶载药稳定性测定 |
3.4.2.5 水凝胶溶胀性能测定 |
3.4.2.6 水凝胶生物活性测定 |
3.4.2.7 水凝胶土壤保水性测定 |
3.4.2.8 水凝胶土壤淋溶性能测定 |
3.4.2.9 水凝胶界面持流量测定 |
3.4.2.10 水凝胶的接触角测定 |
3.4.2.11 水凝胶弹跳性能测定 |
3.4.3 结果与讨论 |
3.4.3.1 水凝胶的表征 |
3.4.3.2 不同性质水凝胶的制备影响因素 |
3.4.3.3 水凝胶中有效成分的稳定性测定 |
3.4.3.4 水凝胶溶胀性能研究 |
3.4.3.5 水凝胶生物活性研究 |
3.4.3.6 水凝胶土壤保水性研究 |
3.4.3.7 水凝胶在土壤淋溶性能研究 |
3.4.3.8 水凝胶界面持流量研究 |
3.4.3.9 水凝胶的接触角研究 |
3.4.3.10 水凝胶弹跳性能测定 |
3.4.4 结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4.1 全文总结 |
4.2 创新点 |
4.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壳聚糖基水凝胶材料的制备及其基础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壳聚糖的来源、结构及其性质 |
1.3 壳聚糖水凝胶 |
1.3.1 物理交联壳聚糖水凝胶 |
1.3.2 化学交联壳聚糖水凝胶 |
1.4 其他多糖水凝胶材料 |
1.4.1 琼脂糖水凝胶材料 |
1.4.2 海藻酸钠 |
1.5 壳聚糖双网络水凝胶的研究进展 |
1.5.1 水凝胶的分类 |
1.5.2 壳聚糖双网络水凝胶 |
1.6 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2 定向冷冻法构筑壳聚糖/琼脂糖互穿网络多孔水凝胶及其形状记忆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壳聚糖/琼脂糖互穿多孔水凝胶的制备 |
2.2.4 扫描电镜测试 |
2.2.5 力学性能测试 |
2.2.6 溶胀性能测试 |
2.2.7 形状记忆性能测试 |
2.2.8 纳米材料组装测试 |
2.2.9 药物释放测试 |
2.3 结果和讨论 |
2.3.1 壳聚糖/琼脂糖互穿网络结构 |
2.3.2 壳聚糖/琼脂糖内部微通道结构的形成 |
2.3.3 壳聚糖/琼脂糖pH依赖性的形状记忆行为 |
2.3.5 壳聚糖/琼脂糖水凝胶体外药物释放 |
2.4 本章小结 |
3 羧甲基壳聚糖/琼脂糖/金属离子互穿网络凝胶材料的构筑及其抗菌性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琼脂糖/羧甲基壳聚糖/金属离子互穿网络水凝胶的制备 |
3.2.4 形状记忆性能测试 |
3.2.5 自修复性能测试 |
3.2.6 抗菌性能测试 |
3.3 结果和讨论 |
3.3.1 琼脂糖/羧甲基壳聚糖-金属离子水凝胶的结构 |
3.3.2 琼脂糖/羧甲基壳聚糖-金属离子水凝胶的多刺激响应性 |
3.3.3 琼脂糖/羧甲基壳聚糖-金属离子水凝胶的吸附性能 |
3.3.4 琼脂糖/羧甲基壳聚糖-金属离子水凝胶的形状记忆行为 |
3.3.5 琼脂糖/羧甲基壳聚糖-金属离子水凝胶自修复性能 |
3.3.6 琼脂糖/羧甲基壳聚糖-金属离子水凝胶抗菌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4 羧甲基壳聚糖/琼脂糖水凝胶中原位制备银纳米颗粒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羧甲基壳聚糖/琼脂糖/纳米银水凝胶的制备 |
4.2.4 羧甲基壳聚糖/琼脂糖水凝胶吸附性能测试 |
4.2.5 羧甲基壳聚糖/琼脂糖水凝胶溶胀性能测试 |
4.2.6 羧甲基壳聚糖/琼脂糖水凝胶溶胀性能测试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羧甲基壳聚糖/琼脂糖水凝胶的结构 |
4.3.2 羧甲基壳聚糖/琼脂糖水凝胶的吸附性能 |
4.3.3 羧甲基壳聚糖/琼脂糖水凝胶的形状记忆行为 |
4.3.4 羧甲基壳聚糖/琼脂糖水凝胶中可控制备纳米银 |
4.3.5 羧甲基壳聚糖/琼脂糖水凝胶/纳米银水凝胶的催化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壳聚糖基抗菌医用材料的构建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抗菌医用材料 |
1.3 抗菌剂 |
1.3.1 无机抗菌剂 |
1.3.2 有机抗菌剂 |
1.3.3 天然抗菌剂 |
1.4 壳聚糖 |
1.4.1 壳聚糖的概述 |
1.4.2 壳聚糖的抗菌机理 |
1.4.3 壳聚糖的抗菌改性 |
1.4.4 壳聚糖及衍生物的应用 |
1.5 课题研究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
1.5.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5.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三嗪类磺酸甜菜碱改性壳聚糖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仪器与设备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三嗪类磺酸甜菜碱的合成 |
2.3.2 三嗪类磺酸甜菜碱改性壳聚糖 |
2.3.3 磺酸甜菜碱壳聚糖膜的制备 |
2.3.4 磺酸甜菜碱在壳聚糖上取代度的测定 |
2.3.5 CS-SNCC物理化学结构表征 |
2.3.6 吸液溶胀性和酶降解性测试 |
2.3.7 抗菌性能测试 |
2.3.8 抗粘附及生物被膜控制测试 |
2.3.9 细胞相容性测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CS-SNCC结构分析 |
2.4.2 CS-SNCC化学元素分析 |
2.4.3 CS-SNCC结晶和热稳定分析 |
2.4.4 CS-SNCC膜的溶胀性能和酶降解性能 |
2.4.5 CS-SNCC膜的抗菌性能 |
2.4.6 CS-SNCC膜的抗粘附和生物被膜控制功能 |
2.4.7 CS-SNCC膜的细胞相容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烯丙基磺酸甜菜碱改性壳聚糖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仪器与设备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磺酸甜菜碱壳聚糖共聚物(CS-SBMA)的合成 |
3.3.2 CS-SBMA/PVA复合膜的制备 |
3.3.3 样品物理化学结构、形貌表征 |
3.3.4 力学性能测试 |
3.3.5 吸液溶胀性和酶降解性测试 |
3.3.6 抗菌性能测试 |
3.3.7 抗粘附及生物被膜控制测试 |
3.3.8 细胞相容性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CS-SBMA结构分析 |
3.4.2 CS-SBMA/PVA复合膜的物理化学结构 |
3.4.3 CS-SBMA/PVA复合膜的的力学性能 |
3.4.4 CS-SBMA/PVA复合膜的的溶胀性能和酶降解性能 |
3.4.5 CS-SBMA/PVA复合膜的抗菌性 |
3.4.6 CS-SBMA/PVA复合膜的抗粘附及生物被膜控制功能 |
3.4.7 CS-SBMA/PVA复合膜的细胞相容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磺酸甜菜碱-壳聚糖水凝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仪器与设备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壳聚糖(CS-GMA)的合成 |
4.3.2 磺酸甜菜碱-壳聚糖水凝胶(CS-GMA/SBMA)的制备 |
4.3.3 材料的物理化学结构、形貌分析 |
4.3.4 吸液溶胀性和酶降解性测试 |
4.3.5 抗菌性能测试 |
4.3.6 抗粘附及生物被膜控制测试 |
4.3.7 细胞相容性测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CS-GMA化学结构分析 |
4.4.2 CS-GMA/SBMA水凝胶的物理化学结构分析 |
4.4.3 CS-GMA/SBMA水凝胶的溶胀性能和酶降解性能 |
4.4.4 CS-GMA/SBMA水凝胶的抗菌性 |
4.4.5 CS-GMA/SBMA水凝胶的抗粘附及生物被膜控制功能 |
4.4.6 CS-GMA/SBMA水凝胶的细胞相容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精氨酸伪蛋白-壳聚糖水凝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仪器与设备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精氨酸伪蛋白-壳聚糖水凝胶(CS-GMA/Arg-PEUU)的制备 |
5.3.2 物理化学结构分析 |
5.3.3 不同p H条件下溶胀性能测试 |
5.3.4 酶降解性能测试 |
5.3.5 压缩力学性能测试 |
5.3.6 细胞相容性测试 |
5.3.7 巨噬细胞激活研究(NO和 TNF-α释放) |
5.3.8 抗菌性能测试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CS-GMA/Arg-PEUU水凝胶的设计与制备 |
5.4.2 CS-GMA/Arg-PEUU水凝胶的内部结构 |
5.4.3 CS-GMA/Arg-PEUU水凝胶的溶胀性能 |
5.4.4 CS-GMA/Arg-PEUU水凝胶的酶降解性能 |
5.4.5 CS-GMA/Arg-PEUU水凝胶的压缩力学性能 |
5.4.6 CS-GMA/Arg-PEUU水凝胶的巨噬细胞激活性能 |
5.4.7 CS-GMA/Arg-PEUU水凝胶的抗菌性能 |
5.4.8 CS-GMA/Arg-PEUU水凝胶的细胞相容性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季铵/卤胺化壳聚糖纳米纤维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仪器与设备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6.3 实验方法 |
6.3.1 季铵/卤胺化壳聚糖衍生物(CSENDMH)的制备 |
6.3.2 CSENDMH/PVA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氯化 |
6.3.3 材料的物理化学结构、形貌表征 |
6.3.4 溶胀性能测试 |
6.3.5 力学性能测试 |
6.3.6 凝血及血小板粘附性能测试 |
6.3.7 抗菌性能测试 |
6.3.8 细胞相容性测试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季铵/卤胺化壳聚糖衍生物的表征 |
6.4.2 CSENDMH/PVA纤维膜的形貌结构和物理性能 |
6.4.3 CSENDMH/PVA纤维膜的凝血性能 |
6.4.4 CSENDMH/PVA纤维膜的抗菌性能 |
6.4.5 CSENDMH/PVA纤维膜的细胞相容性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冠醚改性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选择性吸附锂离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锂的性质及应用 |
1.1.1 锂的理化性质 |
1.1.2 锂的主要用途 |
1.2 盐湖卤水锂资源概况 |
1.3 盐湖卤水提锂的常用方法 |
1.3.1 沉淀法 |
1.3.2 溶剂萃取法 |
1.3.3 煅烧浸取法 |
1.3.4 盐析法 |
1.3.5 纳滤膜与电渗析法 |
1.3.6 电化学法 |
1.3.7 吸附法 |
1.4 冠醚及其研究现状 |
1.4.1 冠醚概述 |
1.4.2 冠醚固载化的研究现状 |
1.5 壳聚糖及其改性方法的研究进展 |
1.5.1 壳聚糖的基本结构与性质 |
1.5.2 壳聚糖的改性方法与应用 |
1.6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1.7 本论文用到的实验仪器与公式 |
2 高比表面积冠醚改性壳聚糖纳米纤维膜对锂的选择性吸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材料和试剂 |
2.2.2 样品制备 |
2.2.3 吸附实验 |
2.2.4 表征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表征结果分析 |
2.3.2 吸附实验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冠醚接枝氧化石墨烯/壳聚糖/聚乙烯醇纳米纤维复合膜选择性吸附分离锂离子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材料 |
3.2.2 样品制备 |
3.2.3 吸附实验 |
3.2.4 表征仪器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表征结果分析 |
3.3.2 吸附实验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通过表面引发伪冠醚聚合物接枝壳聚糖微球及其选择性吸附分离锂离子的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材料 |
4.2.2 材料制备 |
4.2.3 吸附实验 |
4.2.4 表征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表征结果分析 |
4.3.2 吸附实验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思考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Cu(Ⅱ)对壳聚糖的配位控制降解(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壳聚糖的吸附材料在六价铬吸附中的应用[J]. 彭鑫,王静蕾,常金明,余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21(06)
- [2]壳聚糖基凝胶珠对液体食品中重金属的吸附去除研究[D]. 邵志颖. 南京财经大学, 2021
- [3]基于纤维素/碳酸钙载体的功能化农药制剂构建及性能研究[D]. 肖豆鑫. 浙江大学, 2021(01)
- [4]壳聚糖/PEO-SiO2@Eu(TTA)3phen荧光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对Cu2+的可逆性检测的研究[D]. 王晓圳. 青岛大学, 2021
- [5]新型重金属捕集剂去除废水重金属离子研究[D]. 熊杰.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8)
- [6]铁钼改性壳聚糖材料对含铬废水的处理及机理研究[D]. 贾男正芳. 浙江大学, 2021(09)
- [7]多功能农药载药体系设计与调控释放性能研究[D]. 许春丽.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8]壳聚糖基水凝胶材料的制备及其基础应用研究[D]. 徐飞扬. 武汉纺织大学, 2021(01)
- [9]壳聚糖基抗菌医用材料的构建与性能研究[D]. 殷茂力. 江南大学, 2021(01)
- [10]冠醚改性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选择性吸附锂离子的研究[D]. 程倩. 常州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