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LP分子标记技术在家蚕品种改良中的应用

AFLP分子标记技术在家蚕品种改良中的应用

一、AFLP分子标记技术在家蚕品种改良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吴亚群[1](2017)在《家蚕不同品种对人工饲料摄食性遗传模式及食性相关基因定位研究》文中指出用人工饲料养蚕是今后我国蚕业发展的方向,但缺乏人工饲料适应性蚕品种严重制约了该技术的生产应用。探明家蚕对人工饲料摄食性的遗传方式及分子机理,对于选育人工饲料适应性蚕品种及改良饲料配方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此,本研究以对人工饲料摄食性不同的家蚕品种(品系)为材料,探讨了不同蚕品种对人工饲料摄食性的遗传模式,并利用SSR标记和图位克隆技术对家蚕食性相关的基因进行了定位,采用半定量PCR技术测定了有差异的分子标记间14个预测基因在广食性品种中广04(ZG04)与低食性品种鲁七(L7)间的表达差异。主要获得如下结果:1.利用对人工饲料摄食性存在极显着差异的3对家蚕品种(品系)为材料,分别组配成P1、P2、F1、F2及BC1共10个世代,以人工饲料育收蚁36?h疏毛率为摄食性指标,应用联合尺度检验等方法进行摄食性遗传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多代歧化选择选育的菁松A、菁松B的高食性与低食性品系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符合加性遗传;广食性品种ZG04对低食性品种L7为显性-加性-母性遗传模式。2.用ZG04和L7作为亲本组建F1代及BC1F回交群体(ZG04×L7)×L7和BC2F回交群体[(ZG04×L7)×L7]×L7,利用SSR技术对人工饲料摄食性相关基因进行定位和连锁分析,结果显示在第7连锁群上发现2个与食性连锁的SSR多态性标记S0709和S0710,遗传距离为1.1 cM。利用SSR Hunter 1.3软件在S0709和S0710之间搜索潜在的SSR位点,并根据PCR扩增结果和摄食性表现型对比,结果找到5个新的多态性SSR标记,这5个标记在BC2F群体中的电泳图谱中,低食性个体与L7基因型与表现型一致。利用KAIKObase家蚕数据库中的有关信息分析S0709-S0710间的碱基序列及预测基因,结果在S0709与S0710间有14个预测基因。根据标记位点与基因位点,绘制出14个基因与7个分子标记的连锁图。遗传连锁图的遗传距离为226720 bp,Gene8与S3标记间距离最近,为241 bp。3.分别用ZG04与L7的蚁蚕、2龄起蚕、3龄起蚕、3龄蚕头部为材料,采用半定量PCR技术,测定在S0709-S0710之间预测出的13个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其中10个基因在ZG04与L7间的表达无显着差异,但Gene1和Gene3在ZG04的蚁蚕、2龄起蚕、3龄起蚕及3龄蚕头部中的表达水平均显着高于L7。Gene4在ZG04中不表达,但是在L7不同龄期均有表达。关于这些基因的具体功能及其与食性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崔海波[2](2016)在《对人工饲料不同摄食性家蚕品种(品系)SSR标记分析及pkg1基因的表达研究》文中指出家蚕作为重要的经济昆虫,在人类生产生活及文化历史上均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家蚕是寡食性昆虫,桑叶是其天然饲料,栽桑才能养蚕,这制约了蚕桑业的发展。用人工饲料养蚕是蚕业史上的一项重要的技术革新,是今后我国养蚕业发展的方向。但目前我国人工饲料养蚕技术尚未达到实用化的要求,现行蚕品种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较差是制约该技术发展的主要障碍,提高家蚕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和适应性成为研究的重点。前人已从生理学和遗传学等方面对家蚕食性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家蚕食性相关的分子机理尚未完全明确,与家蚕摄食性相关的“食性基因”尚未获得。本研究以对人工饲料摄食性差异明显的家蚕品种(品系)为材料,利用微卫星标记(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技术对家蚕食性相关的分子标记进行分析。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了环磷酸鸟苷依赖性蛋白激酶基因1(c GMP 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gene 1,pkg1)在人工饲料摄食性不同的家蚕品种(品系)中的表达特征,采用药物激活PKG的方法对pkg1基因进行功能验证,以期探明PKG与家蚕食性的关系。主要获得如下结果:1.以广食性家蚕品种中广04和低食性家蚕品种鲁七、菁松A高食性品系和低食性品系、菁松B高食性品系和低食性品系3对对人工饲料摄食性存在很大差异的家蚕品种(品系)为材料,利用152对SSR分子标记引物对供试家蚕品种(品系)进行SSR-PCR扩增,共筛选出18个多态性SSR特异标记,主要位于第3、7、9、10、12、13、14、16、17、19、20和21号染色体上。20号染色体上的SSR标记最多,为3条,且多由高食性家蚕品种(品系)扩增出来,说明促进家蚕摄食人工饲料的基因可能位于20号染色体上,并且S2009为高食性家蚕品种(品系)的特异性引物,这进一步说明促进家蚕摄食的基因很可能位于20号染色体的S2009标记附近。S1902也多为高食性家蚕品种(品系)的特异引物,说明在19号染色体的S1902位点附近也有可能存在与食性相关的基因。S0911和S1603多为低食性家蚕品种(品系)的特异引物,说明抑制家蚕摄食的基因有可能位于9号染色体的S0911和16号染色体的S1603位点附近。由此推测,家蚕食性相关性状可能受多基因控制,属于数量性状。并且不同家蚕品种(品系)的摄食性基因可能存在一定差别,食性的遗传模式也将不同。2.以广食性家蚕品种中广04、菁松A和菁松B高食性家蚕品系及菁松A和菁松B低食性家蚕品系的3龄起蚕头部为材料,检测摄食性不同的家蚕品种(品系)中pkg1基因的表达特征。pkg1在高食性家蚕品种(品系)中的表达量均显着高于低食性品种(品系)。pkg1基因在5龄96 h家蚕的组织表达特异性测定表明,该基因在家蚕头部、中肠、脂肪体、马氏管及丝腺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脂肪体中的表达量最高,马氏管次之,在头部和中肠中的表达量最低。3.对广食性家蚕品种中广04、低食性家蚕品种鲁七、菁松A高食性和低食性家蚕品系4龄起蚕进行饥饿处理,均会导致pkg1基因的表达量显着升高。分别用桑叶、不含桑叶粉的人工饲料和忌避剂(樟脑)对这4种家蚕品种(品系)进行气味刺激,然后检测家蚕头部pkg1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桑叶、不含桑叶粉的人工饲料和忌避剂的气味刺激对pkg1基因在不同品种(品系)中的表达影响不同,桑叶气味刺激能使高食性和低食性家蚕品种(品系)之间的pkg1表达差异减小;不含桑叶粉的人工饲料刺激引起低食性品种(品系)pkg1的表达量显着下调,使高、低食性家蚕之间的pkg1表达差异增大;樟脑对不同品种(品系)pkg1基因的表达影响较小。本试验结果说明,pkg1可能与家蚕的食性有密切关系,可能具有促进家蚕摄食人工饲料的功能,其具体机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4.给4龄起蚕44 h的菁松B高食性家蚕幼虫添食不同浓度的8-Br-c GMP,结果显示,随着8-Br-c GMP浓度的增加,家蚕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显着降低。给5龄起蚕24 h的优食一号家蚕幼虫注射不同浓度的8-Br-c GMP溶液,结果表明,当注射浓度为500μM、1000μM和5000μM时,家蚕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随着注射浓度的增加而显着变差,并且当注射浓度为5000μM时,家蚕出现中毒现象,在注射48 h后恢复正常。给5龄起蚕24 h的优食一号家蚕幼虫注射不同浓度的c GMP溶液,家蚕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并无显着变化。因此,pkg1基因与家蚕食性相关的功能需要采用其他方法进一步验证。

钟亮,谌苗苗,孟宪民,徐亮,焦阳,戚俐,宿桂梅,李喜升[3](2015)在《分子标记技术在柞蚕育种中的应用价值》文中研究说明柞蚕育种是柞蚕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相对于家蚕等其他物种来说,柞蚕育种技术相对落后。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分子标记技术不断完善,并应用到多个物种的育种工作中。简述了分子标记技术种类,原理,特点及研究成果,并比较几种常用标记方法,尝试从中找出更适合柞蚕的分子标记。介绍了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概况,对柞蚕分子标记技术的前景做出展望。

吴凡,李德臣,赵春晓,陈登松[4](2015)在《湖北省现行家蚕品种原原种AFLP指纹图谱的构建》文中提出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构建了湖北省10个优质强健原原种的AFLP指纹图谱,分析了其遗传相似系数及亲缘关系。利用4对AFLP引物,共扩增了584条带,其中有多态性带354条,多态性比例为60.62%,构建了其AFLP指纹图谱,可以在分子水平上对这10个家蚕原原种进行鉴定和检测。

吴凡,陈登松,李德臣[5](2014)在《AFLP技术在家蚕遗传育种上的应用及展望》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AFLP技术以及在家蚕遗传育种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AFLP技术在家蚕遗传育种上的应用前景。

刘增虎,李涛,杨海,刘敏,白兴荣,董占鹏[6](2013)在《分子标记技术在家蚕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文中提出介绍了分子标记的类型,简述了分子标记技术在家蚕的分类、进化及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图谱构建及基因定位、品种鉴别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面的应用进展,并对分子标记技术在家蚕遗传育种研究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魏国清[7](2013)在《家蚕斑纹限性兼散卵性状的形成机理及SSR分子定位研究》文中认为家蚕既是重要的经济昆虫,又作为鳞翅目昆虫的模式生物。家蚕种类繁多,有表型各异的突变体,每种突变体都蕴含着重要的基因资源。家蚕普斑(+p)作为幼虫斑纹正常型,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经典连锁图谱中第二连锁群0.0cM处;家蚕散卵性状(No-glue, Ng)在遗传方式上遵循伪母性遗传,对粘着性卵显性,控制该突变性状的基因位于第十二号染色体经典连锁图谱的28.0位点上。本文以正常家蚕品种P50为对照,对Ng突变品种H9的生殖腺、粘液腺的形态进行了观察,并且测定了产卵前后粘液腺内容物中糖、游离氨基酸、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变化。鉴定了H9与P50粘液腺的主要差异蛋白并对该蛋白进行了分子生物学研究,根据家蚕第二、第十二连锁群信息,设计引物对家蚕斑纹限性兼散卵性状进行SSR分子定位、连锁分析与遗传图谱整合。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可遗传的斑纹限性兼散卵性状,P50与H9的生殖腺的形状未见明显差异,但粘液腺的形态大小及内容物含量等差别较大,P50粘液腺比H9粘液腺要大(羽化当日),P50粘液腺产卵后缩小,而H9粘液腺产卵后未见明显变化。H9的粘液腺内容物的紫外吸收光谱比P50的低,其粘度也明显低于P50,H9与P50粘液腺分泌物中糖、游离氨基酸、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在出蛾当日达到最大,分别为9.32μg/mL,0.086mg/mL,0.007mg/mL,8.7mg/mL而在对照品种P50中却分别达到15.35μg/mL,0.117mg/mL,0.024mg/mL,15.3mg/mL。另外,双向电泳分析显示两个品种的的粘液腺蛋白存在差异,经MALDI-TOF MS鉴定主要差异蛋白为单核内皮激活多肽Ⅱ(EMAP Ⅱ)。根据GenBank数据库中其它物种的EMAP Ⅱ基因设计引物,分别以DNA和c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经克隆、测序和分析后获得家蚕P50与H9内皮单核细胞激活多肽II的基因序列和‘cDNA序列,解析了H9EMAP Ⅱ基因的结构,分析了家蚕EMAP Ⅱ基因的生物信息学特征,预测其理论分子量为32kDa,理论等电点为8.31。家蚕H9EMAP Ⅱ基因DNA的全长为1177bp,由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组成,其开放阅读框为870bp,编码289个氨基酸残基。通过比对发现,家蚕H9和P50的EMAP Ⅱ的外显子的核苷酸序列有4处变异,导致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有3处变异,544处AAG突变为ACG,使其编码的赖氨酸被苏氨酸替代;740处ATG突变为GTG,导致甲硫氨酸突变为缬氨酸;1134TTT突变为TTC,同为笨丙氨酸密码子,属无义突变,1144处GTT突变为GTC,其编码的亮氨酸被丝氨酸替代。用邻接法构建的进化树显示家蚕与二化螟亲缘关系最近,与哺乳动物人和小鼠的距离较远。半定量RT-PCR表明家蚕EMAP Ⅱ基因的表达存在明显的时期和组织的特异性。EMAP Ⅱ基因在不同时期粘液腺的表达是有差异的,在出蛾当天的表达量达到最高,随后又开始下降;家蚕EMAP Ⅱ基因除了在头、表皮中不表达或表达量较低,在其它组织中都表达且表达量无特别明显的差异。将家蚕的EMAP Ⅱ基因的ORF连接至表达载体,转入大肠杆菌菌株中,用不同浓度的IPTG进行了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检测表明目的蛋白得到了稳定的诱导表达。利用正常家蚕品种P50和Ng突变品种H9构建回交群体对+P基因和Ng基因进行SSR定位和连锁分析。从家蚕SSR分子标记连锁图谱中第2连锁群上的15对SSR标记引物筛选出3对与+p基因连锁的SSR引物,构建连锁图的遗传距离为22.5cM,+P基因被定位在11.3cM处,位于标记S0206和S0211之间且距离S0206最近,为3.0cM。Kaikoblast分析结果表明,S0206和S0211之间物理距离为995Kb,进一步分析显示有家蚕基因组中有三个基因距离+P较近,分别是BGIBMGA009689, BGIBMGA009688和BGIBMGA009687,其中BGIBMGA009689最近,仅为19.1Kb。从SSR分子标记连锁图谱中第12连锁群上的2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3对SSR引物与Ng基因连锁,构建了一个全长为36.4cM的分子连锁图,Ng基因被定位在15.9cM处,位于S1202和S1203标记之间且距离S1202最近,为7.4cM。Kaikoblast分析结果表明S1202与S1203之间物理距离为181.7Kb,进一步分析显示家蚕基因组数据库中有四个基因距离Ng基因较近,分别是BGIBMGA005833、BGIBMGA005834、BGIBMGA005835和BGIBMGA005836,其中BGIBMGA005834距离Ng最近,仅为16Kb。上述结果初步阐明了家蚕斑纹限性及天然散卵的形成机制。通过对家蚕EMAP Ⅱ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为以后对研究家蚕EMAP Ⅱ蛋白的真核表达、生物学功能及应用等研究奠定了基础。利用SSR标记对+p和Ng基因进行精细定位,为进一步对+p和Ng基因的定位克隆提供了基础;由于+P和Ng基因决定重要的生产性状,本研究为利用+P和Ng基因的SSR精细图谱进行分子辅助育种提供了基础。

陈安利[8](2013)在《家蚕“明”死卵突变体l-em基因的定位克隆及功能研究》文中指出家蚕是一种完全变态昆虫,以卵滞育,可以说卵是家蚕生命周期中的第一个发育阶段,蚕卵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幼虫、蛹和成虫的发育。正常卵通常呈短椭圆形、侧面扁平且有轻微凹陷。本课题研究对象“明”死卵突变体(lethal egg of“ming”, l-em)是在实用品种“苏·菊×明·虎”母本品系“明”的生产和保存过程中发现的一种死卵突变体,在产卵后一小时左右出现三角形凹陷,表现失水死亡特征;遗传分析发现该突变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纯合致死,遵循伪母性遗传规律;扫描电镜观察突变体卵壳,发现卵壳表面凹陷处小室的边缘有明显的裂纹,卵壳纵断面中间层亦出现不连续的裂缝。本研究在对l-em卵突变体遗传分析及表型观察的基础上,采用图位克隆技术对l-em基因进行了定位克隆,采用qRT-PCR、2-DE、RNAi等技术对候选基因进行表达分析和功能验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l-em基因的定位选择l-em卵突变体隐性纯合的雄性亲本(P1)与p50近交系的雌性亲本(P2)杂交,组配F1代群体;F1代雌性个体与雄性亲本(P1)回交,同时进行蛾区内自交分别组配BC1F群体及F2代群体。使用P1、P2和F1筛选了28个连锁群上具有多态性的SSR分子标记,并使用BC1F群体确定了l-em基因位于家蚕第十连锁群;进一步对2287个F2代群体中产死卵的雌性个体检测,使用13个与l-em基因连锁的具有多态性的SSR标记,将l-em基因定位于S65与S82两个标记之间,相距约360kb,绘制出l-em基因的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通过与家蚕基因组比对查明该区域内包含24个基因。二、候选基因的表达模式、基因结构分析和功能验证通过对24个基因在正常蛾及l-em卵突变体蛾卵巢内的表达分析,明确了2个差异表达基因BmVMP23和BmEP80为候选基因。BmVMP23基因的表达量在l-em卵突变体的卵巢中出现明显下调,而在l-em卵突变体的卵巢中则未检测到BmEP80基因的表达。反向PCR分析测序显示BmVMP23基因终止密码子后的第22个碱基至BmEP80基因ORF的第161个碱基间发生了突变,导致BmVMP23基因的3′-UTR和BmEP80基因结构的不完整性。对2个候选基因的RNAi试验表明,经BmEP80基因干扰后的部分雌蛾所产卵发生明显的凹陷,且表型与l-em卵突变体所产卵的表型相似,而对BmVMP23基因干扰未见此现象。因而推断BmEP80基因的突变是导致l-em卵突变体产生的主要原因。三、l-em突变体卵巢组织差异蛋白质分析通过双向电泳技术对正常个体及l-em卵突变体的卵巢组织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显示BmEP80基因所编码的BmEP80蛋白从蛹期第九天开始在正常个体卵巢中大量表达,而在l-em卵突变体的卵巢中则未检测到该蛋白的表达。除了BmEP80蛋白之外的其他蛋白在正常个体和l-em卵突变体之间无明显差异。进一步说明了BmEP80蛋白的缺失是l-em卵突变体产生的主要原因。四、候选基因BmVMP23的表达调控分析鉴于l-em卵突变体的BmVMP23基因的3′-UTR结构被破坏,而3′-UTR为miRNAs的调控位点,为了分析miRNA对BmVMP23基因的表达调控作用,将BmVMP23基因的3′-UTR序列与家蚕的miRNAs序列比对,发现了一个与BmVMP23基因的3′-UTR序列匹配度极高的miRNA(bmo-miR-1a-3p)。荧光实时定量检测该miRNA在正常个体卵巢中表达量较高,且其表达趋势与BmVMP23基因的表达趋势相反,而在l-em卵突变体卵巢中仅有微量表达。通过miRNAmimic过表达和miRNA inhibitor抑制表达体外转染实验证实了bmo-miR-1a-3p能够抑制BmVMP23基因的表达。上述研究证实了卵黄膜蛋白BmEP80基因的突变是导致l-em卵突变体产生的主要原因,该研究为“明”死卵基因突变的分子机制的阐明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价值。

李冰[9](2012)在《家蚕茧质相关性状的QTL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家蚕的相关茧质性状是蚕业生产中的最重要的经济特性,它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我们利用两个茧丝经济性状存在较大差异的家蚕品种:箐松和兰10做亲本获得回交群体(BC1)去研究家蚕的相关QTLs。在本次试验中我们通过BC1回交群体构建了一个包含筛选到的87个STS多态,28个SSR多态和10个SNP多态的家蚕连锁群。我们构建的家蚕连锁群总共包含125个分子标记,总共遗传距离为1602.2cM,包含了家蚕所有28条染色体,在此基础上我们共检测到了与家蚕茧丝质性状相关的丝长、全茧量、蛹重、丝重和茧层率重要经济性状的8个QTLs,检测到的8个QTLs分布于家蚕整个连锁群的三个染色体上(染色体1,14和23)。其中有5个QTLs是位于家蚕的第一条染色体上面,而且它们的LOD值普遍较大,并且其中三个QTLs的位置位于第一条染色体的相同两个标记之间。本次实验对家蚕中控制产丝的相关基因的图位克隆打下了基础。相比较前人利用AFLP、RAPD等分子标记对家蚕茧质性状QTLs的定位,本次实验采用SSR、STS和SNP标记,在实验数据的重复性以及实验结果分析的准确性上面均优于以往。这些结论和Zhan等[77]相比,首先,检测到的QTLs位点都是主要分布在1和23两条染色体上。其次,在第一条染色体上的LOD值均较大。所有这些结果和比较都显示在第一条染色体上存在一个或者多个控制家蚕茧质性状的QTL位点。虽然建立起来了家蚕的28个连锁图谱,但是有些连锁群的标记密度不够,导致了可能存在的一些QTL位点并为被扫描出来,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会被筛选更多的SSR、STS等标记,来完善连锁图,并且让其更好的来指导蚕业生产。相信本次试验的相关结果对后续的位点克隆以及利用分子标记育种技术提高家蚕的相关茧质经济性状有重要的作用。

刘洋[10](2012)在《陕西省主要保存家蚕品种亲缘关系的AFLP分析》文中认为家蚕(Bombyx mori)作为鳞翅目类的模式生物和重要的经济昆虫,其起源进化问题一直受到关注,这也是家蚕遗传育种的理论基础。家蚕存在多种生态类型和系统类群,如中国系统、日本系统、热带系统和欧洲系统等。家蚕品种资源间的亲缘关系和遗传距离,对家蚕起源进化研究,种质资源鉴定、保存和利用,家蚕实用品种的亲本选配等,都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了更好地开发西部蚕区家蚕品种资源,以及在家蚕新品种选育中的利用提供分子水平的理论依据。本研究选择陕西省保存的具有代表性的53份家蚕品种资源,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分析其亲缘关系和遗传距离。1适于家蚕滞育期蚕卵DNA提取方法的建立DNA提取是家蚕分子遗传学研究的基本技术,也是品种鉴定和纯度检测研究中较为常见的问题。本实验中使用3种DNA抽提方法进行对比,建立适合滞育期蚕卵的基因组DNA提取方法,达到快速高效满足分子实验要求的目标。2家蚕遗传多样性分析通过筛选出的14对引物组合对53个品种基因组DNA样品的AFLP扩增共获得535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数472条,每对引物扩增的多态性比率为88.22%,显示出不同家蚕品种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3家蚕遗传相似性分析与聚类分析使用NTSYS-pc2.1软件计算各家蚕品种间遗传距离。53个家蚕品种间遗传距离在0.07280.6019间。基于UPGMA法及NJ法聚类分析得到53个家蚕品种聚类分析图,以及各个系统的聚类分析图。中系品种单独聚为一类,欧系品种和日系品种聚为一大类。其中基于UPGMA法聚类一化性三眠的西北地方品种明显区别于其它蚕品种聚为不同的类群。

二、AFLP分子标记技术在家蚕品种改良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FLP分子标记技术在家蚕品种改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家蚕不同品种对人工饲料摄食性遗传模式及食性相关基因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家蚕的食性及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
        1.1.1 家蚕食性的生理基础
        1.1.2 家蚕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及适应性
        1.1.3 家蚕对人工饲料摄食性的遗传方式
    1.2 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家蚕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1.2.1 常用的分子标记技术
        1.2.1.1 RFLP分子标记技术
        1.2.1.2 STS分子标记技术
        1.2.1.3 RAPD分子标记技术
        1.2.1.4 SSR分子标记技术
        1.2.1.5 AFLP分子标记技术
        1.2.2 分子标记在家蚕研究中的应用
    1.3 图位克隆技术及其在家蚕中的应用
        1.3.1 图位克隆技术
        1.3.2 图位克隆技术在家蚕中的应用
    1.4 家蚕食性相关基因的研究概况
        1.4.1 气味结合蛋白
        1.4.2 气味受体
        1.4.3 化学感受蛋白
        1.4.4 气味降解酶
        1.4.5 感觉神经元膜蛋白
        1.4.6 影响家蚕食性的其他基因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家蚕品种(品系)及人工饲料
        2.1.1.1 供试家蚕品种(品系)及组配方式
        2.1.1.2 供试家蚕人工饲料
        2.1.1.3 作图群体的组配
        2.1.2 主要试剂、缓冲液及其配制
        2.1.2.1 主要试剂
        2.1.2.2 常用试剂及缓冲液的配制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家蚕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遗传模式鉴定方法
        2.2.2 家蚕对人工饲料摄食性相关基因的定位与连锁图谱的构建
        2.2.2.1 筛选多态性标记
        2.2.2.2 寻找新的SSR标记
        2.2.2.3 食性相关基因的定位与连锁图谱的构建
        2.2.2.4 家蚕基因组DNA提取与检测
        2.2.2.5 SSR-PCR反应体系及条件设置
        2.2.2.6 SSR-PCR结果获得与分析
        2.2.3 家蚕食性相关的预测基因的表达检测
        2.2.3.1 RNA提取及检测
        2.2.3.2 cDNA第一链合成
        2.2.3.3 半定量PCR引物设计
        2.2.3.4 半定量反应体系及条件设置
        2.2.3.5 13 个预测基因的半定量分析
        2.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家蚕不同品种(品系)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遗传模式分析
        3.1.1 家蚕不同摄食性品种(品系)对人工饲料摄食性遗传模式直观分析
        3.1.2 家蚕不同摄食性品种(品系)的遗传因素分析
        3.1.2.1 菁松A不同摄食性品系对人工饲料摄食性的遗传因素分析
        3.1.2.2 菁松B不同摄食性品系对人工饲料摄食性的遗传因素分析
        3.1.2.3 ZG04与L7对人工饲料摄食性的遗传因素分析
    3.2 家蚕对人工饲料摄食性相关基因的定位与SSR连锁图的构建
        3.2.1 对人工饲料不同摄食性蚕品种及其F1代多态性SSR筛选
        3.2.2 与家蚕食性连锁的SSR标记在BC1F中的扩增结果
        3.2.3 利用BC2F群体筛选与人工饲料摄食性连锁的新SSR标记
        3.2.4 遗传图谱的构建
    3.3 家蚕食性相关基因在ZG04与L7品种间的表达检测
4 讨论
    4.1 家蚕对人工饲料摄食性的遗传
    4.2 家蚕对人工饲料摄食性相关基因的定位
    4.3 与家蚕摄食人工饲料相关的预测基因在ZG04与L7间的表达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2)对人工饲料不同摄食性家蚕品种(品系)SSR标记分析及pkg1基因的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家蚕的食性
        1.1.1 家蚕食性的生理基础
        1.1.2 家蚕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及适应性
        1.1.3 家蚕食性的遗传方式
        1.1.4 昆虫化学感受的分子机理
        1.1.4.1 昆虫气味结合蛋白
        1.1.4.2 昆虫气味受体
        1.1.4.3 昆虫化学感受蛋白
        1.1.4.4 昆虫气味降解酶
        1.1.4.5 昆虫感觉神经元膜蛋白
    1.2 分子标记极其在家蚕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1.2.1 常用的分子标记技术
        1.2.1.1 RFLP分子标记技术
        1.2.1.2 STS分子标记技术
        1.2.1.3 RAPD分子标记技术
        1.2.1.4 SSR分子标记技术
        1.2.1.5 AFLP分子标记技术
        1.2.2 分子标记在家蚕研究中的应用
    1.3 昆虫PKG基因与食性的关系研究进展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家蚕品种(品系)及人工饲料
        2.1.1.1 供试家蚕品种(品系)
        2.1.1.2 人工饲料配方及调制
        2.1.2 主要试剂、缓冲液及其配制
        2.1.2.1 主要试剂
        2.1.2.2 常用试剂及缓冲液的配制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家蚕品种(品系)及其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鉴定
        2.2.2 家蚕基因组DNA提取与检测
        2.2.3 SSR分子标记PCR
        2.2.3.1 SSR引物设计
        2.2.3.2 SSR-PCR反应体系及条件设置
        2.2.3.3 SSR-PCR结果获得与分析
        2.2.4 家蚕幼虫饥饿处理
        2.2.5 家蚕幼虫嗅觉刺激方法
        2.2.6 家蚕组织总RNA提取及c DNA第一链合成
        2.2.6.1 RNA提取及检测
        2.2.6.2 c DNA第一链合成
        2.2.7 RT-q PCR
        2.2.7.1 RT-q PCR引物设计
        2.2.7.2 RT-q PCR反应体系及条件设置
        2.2.7.3 RT-q PCR标准曲线的制作
        2.2.7.4 A3及pkg1基因表达量的荧光定量分析
        2.2.8 PKG激活试验
        2.2.8.18-Br-c GMP激活PKG试验
        2.2.8.2 c GMP激活PKG试验
        2.2.9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家蚕不同品种(品系)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鉴定
    3.2 家蚕不同食性品种(品系)SSR分子标记分析
    3.3 对人工饲料不同摄食性家蚕品种pkg1基因的表达特征
        3.3.1 pkg1在家蚕不同食性品种(品系)中的表达差异
        3.3.2 饥饿处理对不同食性家蚕品种(品系)pkg1表达的影响
        3.3.3 气味刺激对不同食性家蚕品种(品系)pkg1表达的影响
        3.3.3.1 气味刺激对中广04和鲁七pkg1表达的影响
        3.3.3.2 气味刺激对菁松A高食性品系和菁松A低食性品系pkg1表达的影响
        3.3.4 pkg1基因的组织表达谱
        3.3.5 pkg1基因在不同家蚕品种(品系)头部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变化
        3.3.6 PKG蛋白激活对家蚕食性影响的研究
        3.3.6.1 添食 8-Br-c GMP对家蚕食性的影响
        3.3.6.2 注射 8-Br-c GMP对家蚕食性的影响
        3.3.6.3 注射c GMP对家蚕食性的影响
4 讨论
    4.1 家蚕食性相关的SSR分子标记
    4.2 pkg1基因的选择及实验材料的选择
    4.3 pkg1基因与食性的关系
    4.4 今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3)分子标记技术在柞蚕育种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分子标记的特点
2 分子标记种类
3 几种重要分子标记
    3.1 RAPD
    3.2 RFLP
    3.3 AFLP
    3.4 SSR
    3.5 SNP
4 几种分子标记的比较
5 分子标记应用
    5.1 构建高密度的遗传连锁图
    5.2 遗传多样性和物种亲缘关系
    5.3 基因定位
    5.4 种质鉴定和遗传背景分析
6 柞蚕育种技术展望

(4)湖北省现行家蚕品种原原种AFLP指纹图谱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和方法
    1.1试验材料
    1.2基因组DNA的制备
    1.3 AFLP分析
        1.3.1模板DNA的酶切
        1.3.2 DNA片段接头的连接
        1.3.3 DNA片段的预扩增
        1.3.4选择性AFLP扩增
        1.3.5扩增产物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
        1.3.6数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引物的AFLP扩增多态性分析
    2.2家蚕10个原原种的AFLP扩增多态性
    2.3指纹图谱的构建
    2.4 10个家蚕品种的相似系数及聚类分析
3讨论

(5)AFLP技术在家蚕遗传育种上的应用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AFLP技术及其特点
2 AFLP技术在家蚕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2.1 家蚕DNA指纹图谱的构建
    2.2 家蚕不同地理品种间的亲缘关系研究
    2.3 基因定位
    2.4 家蚕分子连锁图谱的构建
    2.5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3 AFLP技术在家蚕遗传育种上的前景

(6)分子标记技术在家蚕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分子标记分类
2 家蚕遗传育种研究中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
    2.1 家蚕的分类、进化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2.2 遗传图谱构建和基因定位
        2.2.1 遗传连锁图构建
        2.2.2 基因定位
    2.3 家蚕DNA指纹分析和品种鉴别
    2.4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3 家蚕遗传育种研究中分子标记技术应用展望

(7)家蚕斑纹限性兼散卵性状的形成机理及SSR分子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家蚕突变体及其突变基因研究进展
        1.1 家蚕突变体资源研究概况
        1.2 家蚕突变基因研究进展
    2 家蚕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2.1 蛋白质分子标记
        2.2 DNA分子标记
        2.3 家蚕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3 家蚕的遗传图谱研究进展
        3.1 家蚕经典遗传图谱
        3.2 家蚕分子标记连锁图谱
        3.3 家蚕基因组精细图谱
    4 家蚕粘液腺的研究进展
        4.1 家蚕粘液腺的形态结构及发育过程
        4.2 家蚕粘液腺分泌物
    5 家蚕限性育种研究进展
第二章 家蚕斑纹限性兼散卵性状的生物学特征
    引言
    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主要研究内容
        2.1 斑纹限性兼散卵性状生物学特征
        2.2 斑纹限性兼散卵性状性状品种的组织器官变异情况
        2.3 斑纹限性兼散卵性状的产生机理
        2.4 H9与P50品种粘液腺蛋白差异及主要差异蛋白纯化与鉴定
    3 材料与方法
        3.1 实验材料
        3.2 仪器与试剂
        3.2.1 主要实验仪器
        3.2.2 主要生化试剂
        3.2.3 常用溶液的配制
        3.3 实验方法
        3.3.1 家蚕斑纹限性兼散卵性状的生物学特征观察
        3.3.2 粘液腺内容物理化性质
        3.3.3 卵表面胶着物质含量的测定
        3.3.4 粘液腺蛋白的双向电泳分析
        3.3.5 差异蛋白的快速纯化
        3.3.6 差异蛋白的质谱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家蚕斑纹限性兼散卵性状的观察
        4.2 家蚕斑纹限性兼散卵品种的生殖腺及粘液腺观察
        4.2.1 家蚕斑纹限性兼散卵品种生殖腺的形状观察与比较
        4.2.2 家蚕斑纹限性兼散卵品种粘液腺的形状观察与比较
        4.2.3 家蚕斑纹限性兼散卵品种粘液腺提取物的光谱学性质及粘度
        4.2.4 不同发育时期粘液腺分泌蛋白含量的测定
        4.2.5 不同发育时期粘液腺内容物中糖含量的测定
        4.2.6 粘液腺内容物中游离氨基酸和脂类含量的测定
        4.2.7 卵表面胶着蛋白的含量比较
        4.2.8 粘液腺蛋白的双向电泳分析
        4.2.9 差异蛋白的纯化与质谱分析
    5 讨论
        5.1 家蚕斑纹性状的遗传及应用
        5.2 家蚕粘液腺形态与其分泌蛋白的作用
    6 结论
第三章 斑纹限性兼散卵家蚕EMAP Ⅱ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引言
    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主要研究内容
        2.1 家蚕内皮单核细胞激活多肽EMAP Ⅱ基因的克隆
        2.2 家蚕内皮单核细胞激活多肽转录水平的研究
        2.3 家蚕内皮单核细胞激活多肽的原核表达
    3 材料与方法
        3.1 实验材料
        3.2 仪器与试剂
        3.2.1 主要仪器
        3.2.2 主要生化试剂
        3.2.3 常用溶液的配置
        3.3 实验方法
        3.3.1 家蚕的饲养及组织的提取
        3.3.2 家蚕基因组DNA及RNA的提取
        3.3.3 EMAP Ⅱ基因的扩增
        3.3.4 家蚕EMAP Ⅱ基因的原核表达
        3.3.5 家蚕EMAP Ⅱ转录水平的研究
    4 结果与分析
        4.1 家蚕基因组DNA及总RNA的检测
        4.2 第一链cDNA浓度的测定
        4.3 家蚕EMAP Ⅱ基因PCR扩增结果
        4.4 H9 EMAP Ⅱ基因序列的测定和分析
        4.5 家蚕EMAP Ⅱ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4.5.1 氨基酸同源性与系统进化树的分析
        4.5.2 蛋白质基本理化性质分析
        4.6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4.7 家蚕EMAP Ⅱ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4.8 不同条件下的原核表达
        4.9 家蚕EMAP Ⅱ基因转录水平的研究
    5 讨论
        5.1 家蚕EMAP Ⅱ基因结构
        5.2 家蚕EMAP Ⅱ的时空与原核表达
        5.3 EMAP Ⅱ在家蚕体内的作用
    6 结论
第四章 家蚕斑纹限性兼散卵性状的SSR分子定位分析
    引言
    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主要研究内容
        2.1 家蚕+~P基因的SSR定位及连锁分析
        2.2 家蚕Ng基因的SSR定位与连锁分析
    3. 材料与方法
        3.1 实验材料
        3.2 仪器与试剂
        3.2.1 主要实验仪器
        3.2.2 主要生化试剂
        3.2.3 常用溶液的配置
        3.3 实验方法
        3.3.1 家蚕饲养
        3.3.2 家蚕普斑+~P基因的SSR定位及连锁分析
        3.3.3 家蚕散卵Ng基因的SSR定位与连锁分析
    4 结果分析
        4.1 家蚕普斑+~P基因的SSR定位及连锁分析
        4.1.1 回交群体表现型与性状分离比
        4.1.2 家蚕蛹脂肪体基因组DNA的抽提
        4.1.3 亲本P50和H9间的多态筛选
        4.1.4 与+~P基因连锁的SSR标记
        4.1.5 BC1M群体基因型分析及条带统计
        4.1.6 +~P基因与SSR标记的连锁作图
        4.1.7 SSR标记与+~P基因间的物理距离的预测
        4.2 家蚕卵Ng基因的SSR定位及连锁分析
        4.2.1 家蚕散卵Ng基因遗传方式
        4.2.2 回交后代的表现型与基因型
        4.2.3 家蚕突变基因Ng的定位
    5. 讨论
        5.1 家蚕普斑+~P基因的SSR定位与连锁分析
        5.2 家蚕散卵Ng基因的SSR定位与连锁分析
        5.2.1 家蚕散卵性状的遗传分析
        5.2.2 家蚕散卵基因的定位分析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8)家蚕“明”死卵突变体l-em基因的定位克隆及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第一章 绪论
    1.1 家蚕突变基因的研究进展
        1.1.1 突变基因在家蚕优良品种选育方面的应用
        1.1.2 突变基因在家蚕新产品开发方面的应用
        1.1.3 突变基因在基因功能研究方面的应用
        1.1.4 突变基因在生物防治方面的应用
        1.1.5 突变基因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1.2 遗传标记在突变基因检测中的应用
        1.2.1 形态学标记
        1.2.2 细胞学标记
        1.2.3 生物化学标记
        1.2.4 免疫学标记
        1.2.5 分子标记
    1.3 RNA 干涉技术在突变基因验证中的应用
        1.3.1 RNA 干涉技术简介
        1.3.2 RNAi 的应用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第二章 家蚕“明”死卵突变体 l-e~m基因的连锁及定位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主要试剂和仪器
        2.2.3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
        2.3.1 实验材料发育情况
        2.3.2 BC1F 及 F2代的个体的表现型与基因型
        2.3.3 l-e~m基因所在连锁群的确定
        2.3.4 家蚕 l-e~m基因的初步定位
        2.3.5 与家蚕 l-e~m基因连锁的新的 SSR 标记
        2.3.6 F2代个体的基因型分析及 l-e~m基因的遗传连锁图
    2.4 讨论
第三章 l-em候选基因的鉴定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主要试剂和仪器
        3.2.3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
        3.3.1 筛选候选基因
        3.3.2 突变位点的确定
        3.3.3 候选基因在蛹期的表达变化
        3.3.4 RNAi 验证候选基因的功能
    3.4 讨论
第四章 野生型和 l-e~m卵突变体卵巢蛋白质组学分析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准备
        4.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4.2.3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正常卵与突变体卵的卵蛋白电泳图谱分析
        4.3.2 差异蛋白点的质谱鉴定
    4.4 讨论
第五章 MiRNAs 对 BmVMP23 基因表达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主要试剂和仪器
        5.2.3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家蚕 BmVMP23 基因全长 cDNA 的克隆
        5.3.2 BmVMP23 基因 3′-UTR 序列的结构分析
        5.3.3 与 BmVMP23 基因 3′-UTR 匹配的 miRNAs
        5.3.4 每个 miRNA 的组织表达分析
        5.3.5 Bmo-miR-1a-3p 对 BmVMP23 基因的 3′-UTR 的作用
    5.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详细摘要

(9)家蚕茧质相关性状的QTL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CONTENTS
第1章.绪论
    1.1 分子标记的种类及其在家蚕中的应用
        1.1.1 分子标记的主要类型、原理与特点
        1.1.2 分子标记在家蚕中的应用
    1.2 分子连锁遗传图谱
        1.2.1 构建分子连锁图谱的意义、理论及方法
        1.2.2 作图群体的建立
        1.2.3 构建 DNA 标记图谱的计算机软件
        1.2.4 分子连锁图谱在比较基因组作用中的应用
        1.2.5 连锁图谱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的应用
    1.3 QTL 定位技术
        1.3.1 QTL 定位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1.3.2 家蚕 QTL 研究进展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1 目的
        1.4.2 意义
第2章.家蚕连锁图谱的构建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实验材料的选择以及群体的组配
        2.2.2 数据的采集
        2.2.3 实验方法
        2.2.4 数据分析及作图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多态标记在 BCM 群体中的扩增及带型统计
        2.3.2 遗传连锁图谱
    2.4 讨论
第3章 QTL 位点的扫描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及数据统计
        3.3.2 软件分析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茧质相关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3.3.2 数量性状 QTL 位点统计
    3.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陕西省主要保存家蚕品种亲缘关系的AFLP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分子标记技术
        1.1.1 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
        1.1.2 DNA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
        1.1.3 微卫星标记(SSR)
        1.1.4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
    1.2 家蚕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1.2.1 RFLP的研究
        1.2.2 RAPD的研究
        1.2.3 SSR的研究
        1.2.4 AFLP的研究
    1.3 本研究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实验材料
        2.1.2 主要试剂与溶液配制
        2.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2.1.4 分析软件
    2.2 实验方法
        2.2.1 家蚕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筛选
        2.2.2 AFLP反应体系
        2.2.3 数据统计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家蚕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选择
        3.1.1 基因组DNA浓度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3.1.2 PCR扩增产物0.8%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3.2 限制性内切酶的选择及酶切产物琼脂糖电泳检测
    3.3 扩增产物电泳检测
        3.3.1 预扩增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3.3.2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
    3.4 53 个家蚕品种的 AFLP 分析
        3.4.1 选择性引物的筛选
        3.4.2 14 对AFLP引物对53个家蚕品种基因组DNA扩增产物的多态性
        3.4.3 53 个家蚕品种的UPGMA聚类和NJ聚类分析
        3.4.4 中系家蚕品种的UPGMA聚类和NJ聚类分析
        3.4.5 日系家蚕品种的UPGMA聚类和NJ聚类分析
        3.4.6 欧系家蚕品种的UPGMA聚类和NJ聚类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建立适于家蚕滞育期蚕卵DNA提取方法
    4.2 家蚕AFLP扩增产物的遗传多样性
    4.3 家蚕遗传相似性分析和聚类分析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四、AFLP分子标记技术在家蚕品种改良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家蚕不同品种对人工饲料摄食性遗传模式及食性相关基因定位研究[D]. 吴亚群. 山东农业大学, 2017(02)
  • [2]对人工饲料不同摄食性家蚕品种(品系)SSR标记分析及pkg1基因的表达研究[D]. 崔海波. 山东农业大学, 2016(03)
  • [3]分子标记技术在柞蚕育种中的应用价值[J]. 钟亮,谌苗苗,孟宪民,徐亮,焦阳,戚俐,宿桂梅,李喜升. 北方蚕业, 2015(03)
  • [4]湖北省现行家蚕品种原原种AFLP指纹图谱的构建[J]. 吴凡,李德臣,赵春晓,陈登松. 北方蚕业, 2015(02)
  • [5]AFLP技术在家蚕遗传育种上的应用及展望[J]. 吴凡,陈登松,李德臣. 北方蚕业, 2014(01)
  • [6]分子标记技术在家蚕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J]. 刘增虎,李涛,杨海,刘敏,白兴荣,董占鹏. 北方蚕业, 2013(04)
  • [7]家蚕斑纹限性兼散卵性状的形成机理及SSR分子定位研究[D]. 魏国清. 安徽农业大学, 2013(03)
  • [8]家蚕“明”死卵突变体l-em基因的定位克隆及功能研究[D]. 陈安利. 江苏科技大学, 2013(08)
  • [9]家蚕茧质相关性状的QTL分析[D]. 李冰. 江苏科技大学, 2012(03)
  • [10]陕西省主要保存家蚕品种亲缘关系的AFLP分析[D]. 刘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12)

标签:;  ;  ;  ;  

AFLP分子标记技术在家蚕品种改良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