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兴衰中的媒体因素

企业兴衰中的媒体因素

一、企业兴衰的媒体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鹿培[1](2021)在《西欧穆斯林移民身份认同困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尚明瑞[2](2021)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在旷日持久的国际人才竞争中,谁赢得了青年,就赢得了未来和希望。如何在西方中心主义甚嚣尘上的背景下,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逐渐成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不可回避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社会普遍关注的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借助现代集成创新的思想、理论、方法,从历史足迹中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可能,从时代境遇中考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现实之需,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框架体系,按照“施教”与“受教”并存的逻辑理路,从七个方面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路径与保障措施。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可能性、具象性和目标性提供了理论支撑;贝塔朗菲的系统论、马可·伊恩斯蒂的集成创新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兼容并蓄思想以及教育学中的整体性教育理论等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集成创新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就,日渐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元素,为今后的进一步集成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诸如,基础理论支撑度不强、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共识度不高、内容的“碎片化”、方法的协同性差等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内在动力。如同芯片集成一样,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诸多构成要素实现优化组合集成创新需要一个集成母版。“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背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脚踏中国教育的现实问题,面向教育发展的美好未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集成创新最理想的集成载体。在此基础上,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过程和受教过程的逻辑进路,构建了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框架体系。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全部要素,是集成创新的内容,涵盖了目标体系的集成创新、任务体系的集成创新、学科体系的集成创新、课程体系的集成创新、教学体系的集成创新、教学评价体系的集成创新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如何实现,就是要在继承创新的基础上,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倡导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的大思政、建立马克思主义大学科、依托现代信息化大数据、构建全国性思想政治教育大平台、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大环境、培育反映铸魂育人规律的大成果、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大目标。同时,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还需要有良好的保障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坚强领导,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在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中的关键作用。要进一步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财政投入力度,不断激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的动力。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监督管理水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尝试性地把物理学科的“集成”概念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概念做出理论界定,并进行了系统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的专业学术范畴,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空间,对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价值和实践意义。

张燕[3](2020)在《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研究》文中提出档案与记忆共生相长,恒久绵长。“社会记忆”现已成为学界共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域。社会记忆再生产属于一种普遍性社会现象,档案领域为其重要领域和典型场域。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是近几年档案学界出现的新课题,以探索档案记忆再生产内在机制、参与社会再生产发展规律为问题导向。本文引入档案记忆再生产这一新的研究视角,汲取档案学、信息科学、社会学、历史学、传播学、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营养,综合运用档案记忆理论、社会记忆理论、社会再生产理论、媒介传播理论等,从档案、人与社会的本质关系出发,深入阐释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内涵实质、运作过程与作用机理,从学理上就其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进行抽象与分析,并以变革中的新媒体时代为研究背景与分析语境,探讨档案记忆再生产的转型发展与推进机制。本研究采用“档案记忆再生产”这一新范畴统摄多方面的档案实践,进一步提炼其概念、要素、结构、性质、功能、运行机理等,初步构建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理论分析框架。档案记忆表现为从中介切入的“刻写”的社会记忆形态。档案记忆再生产是行为、过程与结果的统一,融文本形式、内容、意义再生产于一体,经由生成、加工到消费的往复更新过程,实现档案记忆的累积、更新、展演、传播与共享。作为一项典型的记忆实践活动,档案记忆再生产以记忆传承、社会治理、文化认同三大社会功能的发挥,作用于整体社会记忆再生产和人类社会再生产。借鉴文件连续体模式,本文构建了档案记忆再生产参与社会记忆再生产的“太极图”式运行机理模型,将既往受忽视的媒体要素纳入其中,从档案记忆社会化、社会记忆档案化两个维度突出加工性和往复更新性。结合实践考察,本研究探析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历史演变、影响因素,以及新媒体时代的社会情境变化。档案记忆再生产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各个时空,从古至今呈现出由封闭、分散、单一走向开放、系统、多元的演变轨迹。档案记忆再生产受档案记忆系统内外多重因素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媒介技术等外部因素,以及档案记忆再生产主体、档案记忆制度、档案记忆资源等内部因素。步入快速演进的新媒体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已深度嵌入社会结构,社会转型、国家治理、文化消费、媒体融合等社会情境的变化共同推动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发展。聚焦具体环节,本文深入解析档案记忆再生产在生成、加工、消费三方面的变化。档案记忆生成环境从传统、单一、单向度转向电子环境、竞争记忆场域和交互语境;生成主体从官方、精英走向民间、大众;生成对象从传统形态记忆转向数字记忆,并扩展到新媒体档案记忆、个体档案记忆。档案记忆加工目的趋向意义再生产,从注重史学研究到追求共享记忆;加工形态由文本到可视化,并以空间记忆和影像记忆为代表;加工方式转向数字化、叙事化、创意化、融合化。档案记忆消费主体由传统用户到数字消费者;消费对象从内容到注重情感、认同、价值等的意义消费,并成为档案记忆资本化消费的主要内容;消费方式转向数字化、个性化、品牌化、休闲化,消费途径趋向在线获取。本研究提炼概括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的总体特征,探究这一转型对整体社会记忆建构的影响,进而提出相应的实践推进机制。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在路径、取向、内容、方式、范围五方面,由单向性、生产性、凝固性、单一性、区域性转向多元化、消费性、流动化、融合化、全球化。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对整体社会记忆建构将产生多重影响,包括数字记忆迈向智能、媒体记忆加速融合、共享记忆趋向反思、社会记忆竞争加剧、社会记忆遗忘凸显。档案部门可从档案记忆再生产的主旨、主体、客体、中介、关系等维度,实施价值引导、协同参与、消费者培育、多维叙事、媒体融合和伦理约束等六大机制,提升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能级,促进社会记忆及整个社会再生产。研究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蕴涵理论研究对实践的深度关切。当下媒体融合浪潮方兴未艾,对档案领域将持续产生重大影响。媒体不仅作为记忆中介,更作为重要的记忆机制作用于档案记忆再生产。本文将档案和档案工作视作一种社会建制,统摄于档案记忆再生产的论域,对新媒体时代档案实践活动的热点问题予以回应,从理论层面进行抽象与建构,在丰富档案记忆理论研究的同时,对新媒体时代档案工作转型发展具有现实启发意义。

杜超凡[4](2019)在《西安佛教文化传播生态研究》文中指出西安佛教文化“本正源清、八宗汇流”代表汉传佛教文化的正宗。西安佛教文化传播的时代价值体现在“社会调和”与“开拓全新跨文化传播范式”两个方面。西安佛教文化可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由此将西安佛教文化传播生态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对其进行探究和评估,并从宏观思考、中观理念、微观操作三个维度整合西安佛教文化的传播策略,以期能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提供借鉴。全文总体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将梳理本文的研究缘起、研究背景以及研究意义,并通过研究综述呈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状况,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对比分析,由此发掘研究落点,此外对所涉及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并设计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将呈现佛教文化的传播类型和传播特征,总结、梳理佛教文化传播观,并着重阐明当前佛教文化传播的时代价值。第三章是核心部分,结合此前的调研对传播内生态、传播外生态所涉及的十一个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第四章则以古今对比展现传播生态的发展状况,并将其作用归纳为“构筑文化空间”和“驱动传播方式嬗变”两个部分。第五章则展现西安佛教文化传播生态的现状与困境,并基于对这两个方面的分析从“宏观思考”“中观理念”“微观操作”三个层面探究传播策略,兼顾战术和战略两个维度。第六章的结论则对研究方法、研究路径、核心观点、研究结果进行归纳。在传播生态的作用下已确定西安佛教文化的宗教文化和“附佛文化”具有“一体两面”的关系。因此,在明确西安佛教文化传播生态现状的前提下,为突破其困境,应当再造传播话语构建全新的顶层传播空间;其次对西安佛教文化进行现代性转化,转化为“简约、节制、精进、有序”的生活观;确立合理有效的策略化理念,通过“产业化介入、生活化整合”“影视先行、场景化体验、连锁餐饮跟进”“符号整合及品牌化”“国潮引爆”的路径实现西安佛教文化的现代性表达。经由此,才能促使西安佛教文化能够积极地参与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体的”构建中,才能呈现全新的跨文化传播奇观。

李宁[5](2019)在《企业社会责任与内部控制的关系研究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最近几年,内部控制和企业社会责任的问题的频发,使得广大的利益相关者遭受巨大损失,损害企业声誉,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就促使企业的管理层和治理层开始认识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并且开始探索促进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方式。本文在理论分析部分首先阐述了企业社会责任对内部控制的影响机制。从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出发,提出企业社会责任是对利益相关者投资的分配这一核心理念。接着站在利益相关者角度,阐述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进行投资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绩效分配。首先,从企业角度看,企业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利润分配需要就需要产生更多的绩效作为基础;从利益相关者角度看,利益相关者会通过对比企业社会责任的感知与期望之间的关系而决定是否对企业进行投资,因此企业绩效的多少就成为企业与利益相关者良性关系的关键。而企业绩效的产生与风险密切相关,企业内部控制是管控风险的重要工具,这就促使企业产生对内部控制建设的诉求,正向影响内部控制的建设。接下来阐述了企业内部控制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机制。从企业内部控制具有风险管控的作用出发,阐述了企业内部控制对提升绩效的正向影响,绩效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能够提升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能力,所以企业内部控制会正向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同时本文还认为企业社会和内部控制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存在滞后效应。根据以上的理论分析,本文提出了四个假设,分别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会促进内部控制的建设;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以及企业社会责任与内部控制的滞后效应对其他变量的影响。为了验证本文假设,本文选取沪深两市2010年到2017年的数据,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和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的方式来验证企业社会责任和内部控制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企业社会责任的当期和滞后期都会正向促进内部控制的建设,反过来,企业内部控制的当期和滞后期也会正向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本文提出的假设得到了验证。

刘柳[6](2019)在《不良家风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良好家风培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当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与影响下,我国大部分家庭都具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和价值观念,注重对青少年成长的培养和教育,这为我国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社会进步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同时,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社会各个领域都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不良家风趁机而入,给青少年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因此,分析不良家风的表现及影响,探寻培育良好家风的对策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重要任务。论文首先介绍了家风的概念,通过总结家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家风的特性和家风的基本内容,明确了不良家风的概念。然后以青少年的成长为关注点,从家长的教育方式、家教内容和家庭生活方式三个方面,剖析了不良家风的具体表现。其次,针对不良家风的表现,继续分析了不良家风对青少年成长发展的四种负面影响:个人成长与发展受阻、行为规范意识薄弱、道德观念薄弱和理想信念缺失。从家庭因素、文化因素、社会因素和媒体因素四个方向探究不良家风的的产生原因。最后,重点研究了良好家风的培育途径,通过对大量家风家教实例的总结分析,提出了良好家风的四种培育途径:通过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利用示范机制塑造新时期优秀家风、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和净化媒体和网络环境。根据不良家风的产生原因,结合现代青年的生活方式,指出了在家庭层面,文化层面,社会层面和媒体层面培育建设优秀家风的现实方法。论文通过大量的事例分析,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网络热点话题,得出了应对不良家风的对策,能切实解决当前家庭在家风培养、青少年教育中遇到的问题,预防问题家庭、问题少年的产生。培育良好的家风,能够促进党风、社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利于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孙绪龙[7](2018)在《印度人民党崛起的背景及原因研究》文中提出2014年5月,印度第十六届印度大选落幕,印度人民党以压倒性优势击败百年老党国大党,问鼎印度政坛,这对印度的政党政治而言是一个分水岭。中印关系是国际关系中重要的一环,两国关系的发展对国际关系会产生深刻影响。印度人民党是一个右翼政党,对华政策表现较为强硬,且中印两国之间存在历史遗留问题亟需解决。该党仅用30多年崛起,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本文的主要时间线为1980年印度人民党成立到目前,把印度人民党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分析印度人民党崛起的原因。本文除绪论外分为三大部分。第一章阐述了国大党兴衰的原因和印度人民党的产生与发展,此外还介绍了部分主要的地方政党。第二章是对印度人民党壮大的过程及因素分析,尤其特别提到瓦杰帕伊第三次执政的意义,同时对促进印度人民党壮大的宗教民族因素、经济社会因素和自身的发展策略做了总结。第三章对印度人民党在2014年能够以压倒性优势上台执政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国大党2004-2014年执政期间所出现的问题,分析了莫迪的“古吉拉特邦模式”和平民化的宣传策略对赢得大选的意义。在结论部分,本文认为,在2019年大选中印度人民党取得连任的前景较为乐观。从2014年第十六届印度大选投票情况来看,印度民众对改善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印度国民大力支持印度人民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莫迪政府的改革持积极态度。莫迪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时期的改革成果举世瞩目,但“古吉拉特邦模式”能否能够得到推广,还需观察。外交上,经济上的互利合作将会继续成为中印关系的主旋律,偶尔发生的摩擦不会对两国关系产生大的损害,印度将会延续现有对华政策。

王紫玉[8](2017)在《1982年马岛战争英国外交决策中的媒体因素 ——以《泰晤士报》为例》文中提出一国外交政策与决策的制定与推进同该国的政治体制紧密相连,英国政治体制的核心是内阁以及内各委员会制度,然而,欧洲联盟、英美特殊关系、英国地方自治传统、媒体等因素使得英国外交决策与政策的制定成为一个聚讼纷纭的问题。英国外交决策直接由英王与首相,外交部事务部门负责人以及外交上享有很大权力的议会决定,同时亦受到政党、分权化政府(苏格兰、北爱尔兰、威尔士)、地方政府、利益团体、媒体和社会舆论等的间接影响。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媒体因素对1982年马岛战争英国外交决策的影响。本文前言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意义及理由、简述研究现状及文献回顾,并陈述研究思路,同时对文中提及的概念进行简要介绍与界定。正文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首先,主要介绍英国纸媒的基本情况以及英国《泰晤士报》的发展概况。英国是世界第二大媒体消费国以及近代报业发源地,其纸媒的发展有其独特的传统,英国报纸坚持对政府的质疑的姿态,其不为政府所有,不受政党控制(英国共产党的《晨星报》除外),但各大报刊有其自身的政治倾向。英国报纸起到引导舆论,向公众解释政策等作用,也受商业盈利与消息源等利益驱动,可以说英国纸媒的繁荣是在与政府的对立与合作中行进的。《泰晤士报》凭其自身的影响力、作为"第四权力"代表纸媒的"独立性"及其所有者鲁伯特·默多克与时任首相撒切尔夫人之间关系等,在马岛战争中都直接间接的影响到英国外交决策与政策。其次,陈述《泰晤士报》在马岛战争中影响英国外交决策的方式。英国的政策制定与决策系统极为复杂,学界将其过程描述成"同心圆",媒体居于最外层,对其政策的产生与执行过程中起到的作用虽不是直接性的,但对于政策制定的影响力却不容小觑。马岛战争期间,《泰晤士报》影响英国政府外交决策的方式既有直接的,如开放议会的报道,也有间接的,如刊登读者对争端态度的信件以及对事件与民调的评论等。另外,还探讨《泰晤士报》在马岛战争中的角色及影响。《泰晤士报》作为英国主流媒体的代表,以及舆论的风向标,其关注的焦点内容甚至报道的方式都会对决策者产生影响。马岛战争中,《泰晤士报》扮演舆论引导者、议程设置者、政策传递者的角色,影响英国政府的外交决策进程。然而,马岛战争时期英国的外交决策与政策更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使得以《泰晤士报》为代表的媒体的影响力存在相当的局限性,并很大程度上服务英国决策者。因而,在没有报刊从属于政府的英国,其报道的独立性也是受限制的,而在英国外交决策上,二者的合作更是大于对立。

杨悦[9](2013)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左、右翼社会运动的政治过程比较研究》文中认为论文以政治过程理论为学术基础,提出了以运动组织动员、运动诉求、运动话语构建与传播、运动策略与手段以及运动所处的外部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为五个核心变量的美国左右翼社会运动的政治过程分析模型,比较研究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左右翼社会运动的政治过程,并辅以近些年发生的最新左右翼社会运动——“占领华尔街”运动与茶党运动——案例考察。本文开篇提出了这样一个假设,即,社会运动是否具有完善的社区基层组织基础、是否具有统一的运动诉求、是否注重运动话语道德层面的构建与传播、是否具有重心放在影响政党和选举政治层面的策略与手段、是否具有有利的社会结构性诱因与其对社会和政治的影响的大小有关系。为了验证此假设,本文首先在政治过程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左右翼社会运动比较分析模型。随后以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社会运动发展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相关史料为依据,从新社会运动理论、后工业社会理论与社会资本三个视角对该时期的左右翼社会运动自身结构性特征及其与外部机遇环境的关系进行了考察。论文研究对象主要针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代表性的美国左右翼社会运动。其中,左翼社会运动包括环境保护运动、妇女运动、劳工运动、反战和平运动、反全球化运动、支持堕胎运动、“占领华尔街”运动;右翼社会运动包括新基督教右翼运动、反对堕胎运动、茶党运动。对该时期社会运动变迁进行了总体考察之后,本文使用左右翼社会运动比较分析模型对该时期美国左右翼社会运动的政治过程进行了具体地描述与剖析。最后辅以对“占领华尔街”运动与茶党运动最新左右翼社会运动案例的研究。研究发现:第一,具有完善的社区基层组织基础、统一的运动诉求、注重运动话语道德层面的构建与传播、具有重心放在影响政党和选举政治层面的策略与手段、有利的社会结构性诱因与社会运动影响成正向关系。其中,有利的社会结构性诱因与社会运动影响之间不仅存在正向关联,而且两者的关系要更为复杂,即社会结构性诱因既有可能导致处在有利环境下的社会运动的不作为(如“占领华尔街”运动),也会激起处于不利外部环境中的社会运动的勃兴(如茶党运动)。此外,新兴信息传播技术在未来社会运动中愈加广泛的应用或许对具有完善的社区基层组织基础与社会运动影响的关系提出挑战。第二,尽管上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运动仍然频繁发生,其中也不乏规模浩大的运动,然而大多是运动诉求单一,并经常是昙花一现,缺少持续的、以社区组织为基础的运动的跟进。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社会运动相对衰退的主要原因在于社会运动自身结构性变化(诸如社会运动组织职业化、运动诉求碎片化与运动策略手段对草根动员方式的忽视)以及社会运动所处外部机遇环境的变迁(诸如美国社会资本的衰退、社会进步导致的社会问题的减少与问题强度的减弱、20世纪60年代社会运动的冒进导致的社会与政治的全面右倾、以及上世纪70年代至今大部分时间内的经济总体向好掩盖了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对美国社会酿成的恶果)。第三,20世纪70年代以来右翼社会运动相对强势于左翼运动的主要原因在于右翼运动以完善的社区基层组织为基础的草根动员模式、统一的运动诉求、运动话语在道德层面的构建与有效传播、与传统政党结盟、以及有利的社会结构性诱因。第四,最新左右翼社会运动个案基本延续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左右翼社会运动力量对比的特点。最初的国外策动、国内缺乏核心领袖、缺乏线下草根组织支持、诉求过于多元、运动话语道德层面构建缺失、运动策略单一、忽视与政治精英的结盟、缺少传统政治同盟的有效呼应以及左翼传统媒体的支持都是“占领华尔街”运动势衰于茶党运动的重要原因。尽管“占领华尔街”运动总体来讲较之茶党运动相对式微,但也表现出了有别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其他左翼社会运动的新特点,如在组织动员方面更加广泛地使用新兴信息传播技术、左翼社会运动对政府经济政策、税收政策、福利政策、社会不公、社会贫富差距等宏观议题的重新关注。特别是新兴信息传播技术在社会运动中的使用可能成为改变未来左右翼社会运动力量对比的关键因素。社会运动是宏观社会变迁的一面镜子,是社会结构、政治经济体制以及文化变迁的晴雨表。从理论意义上讲,论文延续了社会运动的政治过程理论研究的脉络与分析逻辑,突出了学界关注不够的左右翼社会运动案例的比较研究。从现实意义上讲,论文有助于更好地了解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运动高涨时期之后左右翼社会运动的发展与嬗变,并有助于从左右翼社会运动力量对比的特点、社会运动发展的内在规律以及周期性来认识美国在该段时期内的社会政治经济变迁。论文有两点创新之处:第一,将右翼社会运动置于政治过程理论框架下研究。第二,以政治过程理论为学术基础,对美国左右翼运动进行比较研究,并辅以最近发生的美国左右翼运动案例分析。

孙丽敏[10](2011)在《企业危机传播策略对企业品牌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基于伊利、蒙牛与肯德基的对比分析》文中提出品牌作为企业的重要资产,在遭遇企业危机时却未得到相应的关注。为了在短期内依靠危机策略修复企业原有的利益关系,降低品牌在认知度、美誉度、忠诚度上的受损情况,企业应开辟一条独特的道路,即建立并完善企业危机传播策略的同时,重视企业品牌内涵的重塑。本文从品牌受损的关键点着手,认为信任的缺失是企业危机引发品牌危机的主要原因。企业态度决定危机走向,消极滞后的态度会导致企业与公众之间信任链的断裂,进而使公众对品牌的认同感受到牵连,企业危机演变成为品牌危机,品牌危机造成的伤害是隐性、持久的,甚至会引发整个行业的动荡。解决危机情境下品牌维护问题,需要动员企业、利益相关者、媒体、政府的共同努力。首先要使企业内部统一危机传播决策的指导思想,以维护公众利益为导向,建立公开透明的沟通传播体系,改变舆论不利局势,引导公众对企业的重新认识;其次,在媒体沟通方面要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融合,通过与新闻媒体的积极配合,更新事件进展、疏解舆论压力、宣传企业精神,以健全的企业危机传播策略,降低品牌受损度;最后,在政策法制建设方面要积极推动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的出台,矫正企业因利益驱动而产生的不诚信行为,督导企业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本文结合具体案例,分析由企业危机传播不当导致品牌受损的各类负面影响,并着重研究品牌认知度、美誉度、忠诚度的受损情况,旨在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引申出使品牌损害降至最低的危机修复策略。

二、企业兴衰的媒体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兴衰的媒体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的由来
        (二)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二)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核心概念与主要内容
        (一)论文研究的核心概念
        (二)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五、研究重点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思想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
        (一)关于人的本质学说
        (二)关于社会发展学说
        (三)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
    二、贝塔朗菲的系统论思想
        (一)世界的系统性构成
        (二)系统的功能和要素构成
        (三)系统论思想的启迪
    三、马可﹒伊恩斯蒂的技术集成理论
        (一)关于“技术集成”概念的提出
        (二)集成创新理论的发展过程及其主要模式
        (三)集成创新理论的启示
    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兼容并蓄思想
        (一)兼容并蓄的哲学传统
        (二)有容乃大的君子人格
        (三)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
        (四)兼容并蓄思想的启示
    五、教育学中的整体性教育理论
        (一)世界的整体性构成
        (二)整体性理论的形成发展
        (三)整体性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四)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作用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历史前提
    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回顾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初步探索阶段(1949年-1965年)——思政教育格局初建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曲折前进阶段(1966年-1978年)——片面强调阶级斗争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78年-1997年)——全国各地积极探索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范提高阶段(1998年-2012年)——国家层面规范协调
        (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集成创新成为可能
    二、思想政治教育成就为集成创新提供可能
        (一)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成为集成创新的基本内核
        (二)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成为集成创新的技术手段
        (三)便捷有效的教学平台成为集成创新的交互载体
        (四)不断巩固的意识形态提供集成创新的理论自信
        (五)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提供集成创新的实现路径
        (六)日趋完善的学科体系提供集成创新的专业支持
        (七)软硬件的改善为集成创新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
    三、思政教育基本经验为集成创新提供遵循
        (一)坚持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三)坚持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四)坚持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五)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与时俱进
        (六)坚持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现实之需
    一、基础理论不强、学科发展受限
        (一)基础理论发展不充分
        (二)学科体系架构不健全
        (三)学科的专业性不强、实操性不够
    二、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共识度不高
        (一)莫衷一是的教育理念
        (二)理念缺失所造成的影响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化较差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表述不统一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不强
    四、思想政治教学方法协同性较差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断拓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优化成为提高吸引力需要
    五、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平台融合度不够
        (一)数字信息技术发展方兴未艾
        (二)与现代技术融合尚处在探索阶段
        (三)信息过载对主流信息的遮蔽
        (四)现代教育技术冲击传统教学优势
        (五)与现代技术高度融合成未来之需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基本框架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基本面板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母版”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鲜亮底色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领导力量
        (四)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文化根基
        (五)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价值导向
        (六)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外部条件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要素构成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内在逻辑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起点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主线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支点
        (四)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归宿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主要内容
    一、目标体系的集成创新
        (一)目标及其作用
        (二)教育目标及其异化问题
        (三)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集成优化
    二、任务体系的集成创新
        (一)任务及其作用
        (二)教育的根本任务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四)任务体系的细化明确
    三、组织体系的集成创新
        (一)组织及其结构
        (二)教育行政管理组织的架构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组织
        (四)组织体系的创新管理
    四、学科体系的集成创新
        (一)学科的内涵与作用
        (二)“马学科”的领航功能
        (三)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四)“马学科”的创新发展
    五、课程体系的集成创新
        (一)课程体系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集成创新
        (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体系集成创新
    六、教学体系的集成创新
        (一)教学体系集成创新原则
        (二)教师队伍的培养建设
        (三)教学场域的情景构建
        (四)教学内容的取舍整合
        (五)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
        (六)教学效果的考核反馈
    七、评价体系的集成创新
        (一)种类繁多的教育教学评价
        (二)不当评价造成的影响与危害
        (三)教育教学评价的规范与整合
第六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路径选择
    一、提升认识高度,形成从中央到地方协同发力的大格局
        (一)格局的内涵与价值
        (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大格局的内在逻辑
        (三)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的内容构成
    二、扩大育人广度,建立从理论到实践的全员育人大思政
        (一)科学认识“大思政”的意蕴与特征
        (二)认真贯彻落实十大育人体系
    三、夯实学科体系,建设马克思主义引领的社会科学体系
        (一)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引领作用
        (二)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
    四、依托现代科技,培育信息化条件下的精准育人大数据
        (一)学习信息思维转变思想观念
        (二)依托数据资源丰富内容
        (三)借助信息技术革新方法
    五、净化社会风气,营造有利于高校学生健康成长大环境
        (一)顺应时代潮流,坚定政治方向
        (二)优化社会环境,形成育人合力
        (三)开展学风校风建设,美化学校育人环境
        (四)弘扬优良家教家风,建构和谐成长环境
    六、强化使命担当,实现教育强国和自由全面发展大目标
        (一)坚定做到“两个维护”
        (二)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保障体系
    一、进一步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坚强领导
        (一)百年辉煌造就中国共产党卓越的领导才能
        (二)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群众的教育和动员
        (三)中国共产党有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经验
        (四)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二、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关键作用
        (一)保证教育者先受教育
        (二)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综合素质
    三、进一步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财政投入力度
        (一)进一步加大高校经费投入,强化经费投入的育人导向
        (二)加大专项发展资金支持,改善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物质装备
        (三)加大科研项目资金扶持,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水平
        (四)加大师资培养资金支持,提高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能力
        (五)加大红色研学资金支持,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社会认知能力
        (六)积极筹措社会资金,给予思政课教师一定的专项补贴
    四、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监督管理水平
        (一)明确管理责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监督管理水平
        (二)严抓专项检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三)深化重点督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四)强化整改责任,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
结语: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需要久久为功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连续性的施教过程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是个复杂的渐进过程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化推进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定有美好的前程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主要概念与理论基础
        1.2.1 主要概念
        1.2.2 理论基础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社会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1.1 国外社会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1.2 国内社会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2 数字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2.1 国外数字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2.2 国内数字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3 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3.1 国外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3.2 国内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理论阐释
    3.1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内涵
        3.1.1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双重维度
        3.1.2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实践表现
        3.1.3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比较分析
    3.2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结构
        3.2.1 档案记忆再生产之形式、内容与意义
        3.2.2 档案记忆再生产之主体、客体与关系
        3.2.3 档案记忆再生产之生成、加工与消费
    3.3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性质与功能
        3.3.1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实践性质
        3.3.2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社会功能
    3.4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运行机理
        3.4.1 文件连续体模式的启示
        3.4.2“太极图”式运行机理模型构建
        3.4.3“太极图”式运行机理模型内涵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历史演变与转型情境
    4.1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历史演变
        4.1.1 古代档案记忆再生产
        4.1.2 近代档案记忆再生产
        4.1.3 现代档案记忆再生产
        4.1.4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演变轨迹
    4.2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影响因素
        4.2.1 档案记忆系统外部环境因素
        4.2.2 档案记忆系统内部构成因素
        4.2.3 档案记忆再生产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
    4.3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社会情境
        4.3.1 新媒体时代社会转型的发展
        4.3.2 新媒体时代国家治理的转变
        4.3.3 新媒体时代文化消费的兴起
        4.3.4 新媒体时代媒体融合的变革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之生成转型
    5.1 档案记忆生成与社会记忆再生产
        5.1.1 档案记忆生成的内容与方式
        5.1.2 档案记忆生成的记忆再生产性质
        5.1.3 档案记忆生成的记忆再生产功能
    5.2 档案记忆生成环境的转变
        5.2.1 从传统环境到电子环境
        5.2.2 从单一场域到竞争记忆场域
        5.2.3 从单向语境到交互语境
    5.3 档案记忆生成主体的转变
        5.3.1 从官方走向民间
        5.3.2 从精英走向大众
    5.4 档案记忆生成对象的转变
        5.4.1 从传统记忆到数字记忆
        5.4.2 新媒体档案记忆的兴起
        5.4.3 个体档案记忆的显现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之加工转型
    6.1 档案记忆加工与社会记忆再生产
        6.1.1 档案记忆加工的内容与类型
        6.1.2 档案记忆加工的记忆再生产性质
        6.1.3 档案记忆加工的记忆再生产功能
    6.2 档案记忆加工目的的转变
        6.2.1 传统史学研究的记忆转向
        6.2.2 从公共记忆到共享记忆
    6.3 档案记忆加工主体的转变
        6.3.1 档案记忆加工主体的社会化
        6.3.2 档案记忆加工主体的协同化
    6.4 档案记忆加工形态的转变
        6.4.1 档案记忆加工的视觉化转向
        6.4.2 档案记忆加工之影像生产
        6.4.3 档案记忆加工之空间生产
    6.5 档案记忆加工方式的转变
        6.5.1 档案记忆加工的数字化
        6.5.2 档案记忆加工的叙事化
        6.5.3 档案记忆加工的创意化
        6.5.4 档案记忆加工的融合化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之消费转型
    7.1 档案记忆消费与社会记忆再生产
        7.1.1 档案记忆消费的过程与特点
        7.1.2 档案记忆消费的记忆再生产性质
        7.1.3 档案记忆消费的记忆再生产功能
    7.2 档案记忆消费主体的转变
        7.2.1 从传统档案用户到数字消费者
        7.2.2 档案记忆消费者与生产者的融合
    7.3 档案记忆消费对象的转变
        7.3.1 从档案记忆资源到记忆资本
        7.3.2 档案记忆资本化消费的新动向
        7.3.3 档案记忆资本化消费的边界
    7.4 档案记忆消费方式与途径的转变
        7.4.1 档案记忆的数字化消费成为基本方式
        7.4.2 档案记忆的个性化消费成为重要方式
        7.4.3 档案记忆的品牌化消费成为优选方式
        7.4.4 档案记忆的休闲化消费成为新兴方式
        7.4.5 档案记忆的在线消费成为主要途径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的转型影响与推进机制
    8.1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的总体特征
        8.1.1 档案记忆再生产路径:单向性转向多元化
        8.1.2 档案记忆再生产取向:生产性转向消费性
        8.1.3 档案记忆再生产内容:凝固性转向流动化
        8.1.4 档案记忆再生产方式:单一性转向融合化
        8.1.5 档案记忆再生产范围:区域性转向全球化
    8.2 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对社会记忆建构的影响
        8.2.1 数字记忆迈向智能
        8.2.2 媒体记忆加速融合
        8.2.3 共享记忆趋向理解
        8.2.4 社会记忆竞争加剧
        8.2.5 记忆遗忘冲突凸显
    8.3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的推进机制
        8.3.1 面向主旨的价值引导机制
        8.3.2 面向生成、加工主体的协同参与机制
        8.3.3 面向消费主体的消费者培育机制
        8.3.4 面向客体的多维叙事机制
        8.3.5 面向方式的媒体融合机制
        8.3.6 面向关系的伦理约束机制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语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4)西安佛教文化传播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对比分析
    1.4 关键概念界定
        1.4.1 佛教文化
        1.4.2 西安佛教文化
        1.4.3 传播生态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的总体思路
        1.5.2 论文的研究方法
2 佛教文化传播及其时代价值
    2.1 佛教文化传播的轨迹
        2.1.1 南传佛教文化传播
        2.1.2 北传佛教文化传播
    2.2 佛教文化传播的类型及特征
        2.2.1 佛教文化传播的类型
        2.2.2 佛教文化传播的特征
    2.3 佛教文化的传播观
        2.3.1 “依经奉法”的信源观
        2.3.2 “万物有灵”与“众生平等”的受众观
        2.3.3 “音声入道”的媒介观
        2.3.4 “受、想、行、识”的传播效果观
        2.3.5 “八正道”的传播伦理观
        2.3.6 “梅樱桃李”与“不同而和”的跨文化传播观
    2.4 佛教文化传播的时代价值
        2.4.1 顺乎时代的社会“调和”作用
        2.4.2 开拓全新的跨文化传播范式
3 西安佛教文化传播生态的构成
    3.1 西安佛教文化的传播内生态
        3.1.1 西安佛教文化内在传播动力因素
        3.1.2 传播主体因素
        3.1.3 传播对象因素
        3.1.4 媒体因素
        3.1.5 西安佛教文化景观因素
    3.2 西安佛教文化的传播外生态
        3.2.1 传播语境因素
        3.2.2 文化地理性因素
        3.2.3 经济因素
        3.2.4 政治因素
        3.2.5 宗教基础
        3.2.6 理念与法律边界因素
4 西安佛教文化传播生态的发展及作用
    4.1 西安佛教文化传播生态的发展
        4.1.1 传播内生态的发展
        4.1.2 传播外生态的发展
    4.2 传播生态构筑文化空间
        4.2.1 联通神圣空间与现实空间
        4.2.2 整合宗教文化空间和亚文化空间
    4.3 传播生态驱动传播方式的嬗变
        4.3.1 古代西安佛教文化传播方式
        4.3.2 走向大众传播时代的西安佛教文化传播方式
        4.3.3 网络时代的西安佛教文化传播方式
5 基于传播生态研究的西安佛教文化传播策略
    5.1 西安佛教文化传播生态的现状
    5.2 西安佛教文化传播生态的困境
        5.2.1 传播力分散难以整合
        5.2.2 技术、形式创新力不足难以满足新的社会需求
        5.2.3 网络传播“圈层化”问题突出
    5.3 西安佛教文化传播策略的宏观思考
        5.3.1 再造传播话语
        5.3.2 传播文本的现代性转化与现代性表达
    5.4 西安佛教文化传播策略的中观理念
        5.4.1 突出西安佛教文化的本土特色
        5.4.2 精制纪录片,深研“文字+视频”形式
        5.4.3 选取具有广泛受众基础的内容
        5.4.4 合理匹配传播渠道模式
    5.5 西安佛教文化传播策略的微观操作
        5.5.1 产业化介入,生活化整合
        5.5.2 影视先行,场景化体验,连锁餐饮跟进
        5.5.3 符号整合与品牌化:“夏迦牟纳”+佛诞节法会”
        5.5.4 “国潮”传播引爆
6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专利、获奖等评价结果
致谢
附录 :西安佛教文化传播生态研究受众状况问卷调查

(5)企业社会责任与内部控制的关系研究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图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框架
2 文献综述
    2.1 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研究
        2.1.1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
        2.1.2 企业社会责任模型
        2.1.3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因研究
        2.1.4 企业社会责任的后果研究
    2.2 内部控制的相关研究
        2.2.1 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
        2.2.2 内部控制的实证研究
    2.3 内部控制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研究
        2.3.1 内部控制作为中介变量影响企业社会责任
        2.3.2 内部控制对社会责任的影响
        2.3.3 社会责任与内部控制的互动关系
    2.4 小结
3 理论基础
    3.1 利益相关者理论
        3.1.1 利益相关者的概念
        3.1.2 利益相关者的分类
        3.1.3 本文利益相关者分类
    3.2 委托-代理理论
        3.2.1 委托-代理理论的提出
        3.2.2 利益相关者理论下的委托代理关系
    3.3 期望实绩理论
        3.3.1 期望-实绩模型的提出
        3.3.2 期望-实绩模型适用范围的扩展
4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1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本质
        4.1.1 企业的本质
        4.1.2 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
    4.2 企业社会责任与内部控制的互动作用分析
        4.2.1 企业社会责任与内部控制的目的相同
        4.2.2 企业社会责任对内部控制的作用机制
        4.2.3 企业内部控制对社会责任的作用机制
    4.3 企业内部控制和企业社会责任相互影响具有滞后效应
        4.3.1 企业社会责任对内部控制的作用具有滞后效应
        4.3.2 企业内部控制对社会责任的作用具有滞后效应
5 企业社会责任与内部控制关系的实证分析
    5.1 实证分析的研究设计
        5.1.1 变量的选取与数据的来源
        5.1.2 模型的构建
        5.1.3 数据的选取
    5.2 普通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
        5.2.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5.2.2 相关性分析
        5.2.3 企业社会责任对内部控制的回归分析
        5.2.4 企业内部控制对社会责任的回归分析
    5.3 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
        5.3.1 单位根检验
        5.3.2 PVAR模型的GMM估计模型
        5.3.3 脉冲响应函数
        5.3.4 方差分解
        5.3.5 格兰杰因果检验
6 结论和启示
    6.1 结论
    6.2 启示
致谢
参考文献

(6)不良家风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与难点
        1.4.3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家风概述
    2.1 家风的概念
        2.1.1 家风的基本概念
        2.1.2 不良家风的界定
    2.2 家风的形成与发展
        2.2.1 以儒家思想为主的古代传统家风
        2.2.2 以革命为主题的红色家风
        2.2.3 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时期家风
    2.3 家风的分类
    2.4 家风的特点
        2.4.1 时代性与传承性
        2.4.2 基础性与持续影响性
        2.4.3 发展性与相对稳定性
        2.4.4 道德教育性与法律约束属性
        2.4.5 多样性与民族共性
    2.5 家风的基本内容
        2.5.1 传统家风的基本内容
        2.5.2 红色家风的基本内容
        2.5.3 新时期家风的基本内容
第三章 当前社会不良家风的表现
    3.1 教育方式出现偏差
        3.1.1 偏袒溺爱型
        3.1.2 简单粗暴型
        3.1.3 家长教育方式不统一
        3.1.4 家长忽视言传身教
    3.2 不良的家庭教育内容
        3.2.1 家长自身素质不高
        3.2.2 重智育轻德育
        3.2.3 情商教育薄弱
        3.2.4 忽视基本生存技能的传授
    3.3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3.3.1 追求物质型
        3.3.2 放纵享乐型
        3.3.3 自私自利型
        3.3.4 封建落后型
第四章 当前社会不良家风对青少年的影响及成因
    4.1 当前社会不良家风对青少年的影响
        4.1.1 个人成长与发展受阻
        4.1.2 行为规范意识薄弱
        4.1.3 道德观念薄弱
        4.1.4 理想信念缺失
    4.2 当前社会不良家风形成的原因
        4.2.1 家庭因素:家庭结构变迁削弱家风教育的能力
        4.2.2 文化因素:传统文化与现在多元文化之间的冲突
        4.2.3 社会因素:社会不良风气侵入家风建设
        4.2.4 媒体因素:网络负面效应导致不良家风
第五章 良好家风的培育路径
    5.1 家庭层面: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5.1.1 提高家长教育能力
        5.1.2 完善家庭教育内容
        5.1.3 杜绝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5.2 文化层面:利用示范机制塑造新时期优秀家风
        5.2.1 传承与创新中国传统家风
        5.2.2 学习革命先驱和大家的优秀家风
    5.3 社会层面: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5.3.1 社会氛围引领家风建设
        5.3.2 完善保护家庭与青少年成长的法律法规
        5.3.3 家风与党风形成良好互动
    5.4 媒体层面:净化媒体和网络环境营造良好家风
        5.4.1 利用主流媒体推动家风建设
        5.4.2 净化文化市场遏制不良文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印度人民党崛起的背景及原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重点与难点
        (三)创新点
第一章 印度人民党的兴起
    第一节 独立后印度政党政治的基本脉络
        一、国大党的兴衰
        二、地方政党的兴起
        三、其他主要政党
    第二节 印度人民党的成立与发展
        一、人民党的成立与分裂
        二、印度人民党的成立
        三、印度人民党的发展
第二章 印度人民党的壮大
    第一节 印度人民党的壮大与执政
        一、印度人民党的壮大与短暂执政
        二、瓦杰帕伊第三次执政
    第二节 影响印度人民党壮大的相关因素
        一、宗教与民族因素
        二、经济与社会因素
        三、自身发展策略
第三章 印度人民党崛起因素评析
    第一节 2014年大选评析
        一、印度人民党的崛起
        二、国大党的衰落
        二、其他因素
    第二节 影响印度人民党崛起的相关因素
        一、国大党的腐朽与“莫迪旋风”
        二、“古吉拉特模式”与民众的求变心理
        三、互联网与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
结论
    印度人民党的独大趋势
    印度政党政治的走势
参考文献
致谢

(8)1982年马岛战争英国外交决策中的媒体因素 ——以《泰晤士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导言
    选题意义与选题理由
    研究现状简述与文献回顾
    研究思路
    概念界定
第一章 英国纸媒与《泰晤士报》基本概述
    第一节 英国纸媒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泰晤士报》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泰晤士报》的报道特点
第二章 《泰晤士报》在马岛战争中影响英国外交决策的方式
    第一节 英国外交决策的制定
    第二节 《泰晤士报》影响英国外交决策的方式
        一、开放议会的报道
        二、评论事件与民调
第三章 《泰晤士报》在马岛战争中的角色及影响
    第一节 《泰晤士报》在马岛战争中的角色
        一、舆论引导者
        二、议程设置者
        三、政策传递者
    第二节 《泰晤士报》在马岛战争中的影响
        一、设定议程,积极推动决策进程
        二、《泰晤士报》在马岛战争中的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9)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左、右翼社会运动的政治过程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及理论、现实意义
    二 相关概念阐述
        (一) 社会运动
        (二) 社会运动组织
        (三) 左、右翼
    三 研究现状、文献综述及研究路径
        (一) 社会运动的理论范式研究
        (二) 美国社会运动的实证研究
        (三) 论文研究路径
    四 论文的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和研究框架
第一章 理论视角:政治过程理论
    第一节 美国早期社会运动研究理论
        一、 美国社会运动研究理论的思想渊源
        二、 美国传统社会运动研究理论:功能主义与社会心理学视角
        三、 奥尔森的集体行为理论
    第二节 资源动员理论与政治过程理论
        一、 资源动员理论
        二、 政治过程理论
    第三节 政治过程理论:一种分析范式
    小结
第二章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美国社会运动的变迁
    第一节 20 世纪 60 年代社会运动的衰退
        一、 衰退的内部诱因
        二、 衰退的外部诱因
    第二节 20 世纪 60 年代社会运动的遗产
        一、 对左翼社会运动的影响
        二、 对右翼社会运动的影响
    第三节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美国社会运动概观
        一、 后工业社会与新社会运动
        二、 社会资本与新社会运动
    小结
第三章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美国左右翼社会运动的政治过程比较
    第一节 组织动员模式
    第二节 运动诉求
    第三节 运动话语构建与传播
    第四节 运动策略与手段
    第五节 外部机遇环境
        一、 社会机遇
        二、 政治机遇
        三、 经济机遇
    小结
第四章 美国右翼社会运动最新案例——茶党运动
    第一节 运动组织动员
        一、 运动缘起
        二、 运动参与者构成
        三、 核心运动组织与动员
    第二节 运动诉求
        一、 运动诉求内容及特点
        二、 老曲新唱
    第三节 运动话语构建与传播
        一、 运动口号与话语构建
        二、 网媒与运动话语传播
    第四节 运动策略与手段
        一、 草根动员阶段
        二、 与共和党结盟及助选阶段
    第五节 外部机遇环境
        一、 社会机遇
        二、 政治机遇
        三、 经济机遇
    小结
第五章 美国左翼社会运动最新案例——“占领华尔街”运动
    第一节 运动组织动员
        一、 运动缘起
        二、 网络信息技术与组织动员
        三、 参与者的构成
    第二节 运动诉求
    第三节 运动话语构建与传播
        一、 运动口号与话语构建
        二、 媒体与话语传播
    第四节 运动策略与手段
        一、 网络组织动员
        二、 “缺乏统一诉求与核心领袖”的扎营策略
        三、 直接行动委员会与公民大会制度
        四、 非暴力抵抗到暴力抵抗的演变
        五、 “占领华尔街”运动、选举政治与精英结盟
    第五节 外部机遇环境:“占领华尔街”运动相对势衰的缘由
    小结
结论
    一个核心假设和四个核心研究问题
    美国社会运动周期
    美国左右翼社会运动的未来走向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10)企业危机传播策略对企业品牌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基于伊利、蒙牛与肯德基的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及课题来源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0.2.1 企业危机传播理论之国外研究成果述评
        0.2.2 企业危机传播理论之国内研究成果述评
        0.2.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0.3 本文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第一章 企业危机与品牌危机
    1.1 企业危机的成因及特点
        1.1.1 企业危机的成因
        1.1.2 企业危机的特点
    1.2 品牌危机
    1.3 企业危机传播导致品牌损害的因素分析
        1.3.1 企业危机本身的性质
        1.3.2 处理危机的主客观因素
    1.4 小结
第二章 蒙牛、伊利与肯德基危机传播策略对比分析
    2.1 案例背景-"三聚氰胺"事件、"苏丹红"事件
    2.2 案例讨论-对比蒙牛、伊利与肯德基危机传播策略
        2.2.1 蒙牛危机传播策略
        2.2.2 伊利危机传播策略
        2.2.3 肯德基危机传播策略
    2.3 小结
第三章 危机传播后蒙牛、伊利与肯德基三家企业品牌受损状况测度
    3.1 创立企业品牌受损测度的原则
    3.2 案例调查-调查问卷与抽样访谈
    3.3 危机传播后伊利、蒙牛及肯德基三大品牌受损状况分析
        3.3.1 伊利、蒙牛及肯德基在危机传播后,品牌认知度的影响状况
        3.3.2 伊利、蒙牛及肯德基在危机传播后,品牌美誉度的影响状况
        3.3.3 伊利、蒙牛及肯德基在危机传播后,品牌忠诚度的影响状况
    3.4 小结
第四章 危机传播中的品牌保护策略探析
    4.1 创立品牌保护策略的理念
    4.2 危机传播中的品牌保护策略
        4.2.1 企业的公众策略:建立以维护公众利益为指导思想的传播策略
        4.2.2 企业的媒体策略:建立企业与媒体的良好合作关系
        4.2.3 企业的政府策略:重视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协调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四、企业兴衰的媒体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西欧穆斯林移民身份认同困境研究[D]. 鹿培. 华东政法大学, 2021
  •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D]. 尚明瑞. 兰州大学, 2021(09)
  • [3]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研究[D]. 张燕. 上海大学, 2020(02)
  • [4]西安佛教文化传播生态研究[D]. 杜超凡. 西安工业大学, 2019(04)
  • [5]企业社会责任与内部控制的关系研究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实证分析[D]. 李宁. 南京理工大学, 2019
  • [6]不良家风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刘柳. 天津理工大学, 2019(08)
  • [7]印度人民党崛起的背景及原因研究[D]. 孙绪龙. 云南大学, 2018(01)
  • [8]1982年马岛战争英国外交决策中的媒体因素 ——以《泰晤士报》为例[D]. 王紫玉.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08)
  • [9]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左、右翼社会运动的政治过程比较研究[D]. 杨悦.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12)
  • [10]企业危机传播策略对企业品牌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基于伊利、蒙牛与肯德基的对比分析[D]. 孙丽敏. 中南大学, 2011(01)

标签:;  ;  ;  ;  ;  

企业兴衰中的媒体因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