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面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论文文献综述)
刘淑萍[1](2019)在《“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与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互联网信息技术急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更改变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技术的发展是对过往历史的不断总结与革新,更是打开未来大门的钥匙,马克思指出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决定了现实财富的创造,是历史的革命性推动力量。随着大步迈向数字社会互联网基础设施以及信息技术的创新衍生出的“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今最为炙热的话题,并深深地刻画着新时代国民经济的运行方式和发展方向,人类已经进入“互联网+一切”的时代。随着制造业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新技术的不断进步,发达国家再次将制造业作为经济增长的首要任务,先后制定出与新技术相关联的制造业发展战略与坐标定位。2015年全国两会我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同年颁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均指出要大力推进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提升我国数字化、智能化、协同一体化制造技术,突破自主创新促进制造业强国建设;2019年,十三届二次会议中,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全面推进“互联网+”,积极广泛的运用新技术和新模式。根据《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18》显示,我国互联网发展指数排名全球第二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电子商务市场主体,4G用户渗透率达到世界顶尖水平。在2019年春晚实现5G网络4K超高清直播后,5G商用已经进入制造业并将大规模推广。截止2018年6月30日,我国网民人数为8.02亿,手机网民规模7.88亿,占比98.3%,互联网普及率为57.7%。1IDC公司预测2019年全球大数据市场规模可达到486亿美元。2根据42次《互联网发展报告》显示,2018年1到5月,我国电子商务平台收入就突破1164亿元,同比增长39%。这些数据都充分说明我国已经具备抓住新机遇的技术水平、基础设施、需求市场以及政策支持,“互联网+”已经成为拉动国家经济增长、推动产业优化的新引擎。鉴于此,本文通过对四次工业革命、各国先进制造业与“互联网+”相关发展战略进行梳理,立足当前及未来“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发展情况,深入剖析“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机遇和升级的必然性;以制造业结构升级规律以及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规律探索为主线,在系统梳理前沿文献基础上,利用历史分析与对比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一步研究“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机理与路径,试图为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变身制造业强国提供决策的理论基础与政策工具选择。本文围绕“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与路径研究为主题,从三方面开展研究。第一,“互联网+”与制造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第二,“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动力因素和作用机理是什么?第三,“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发展路径是什么?本文在导论部分主要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文献评述、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主要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加以概括。第一章是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主要通过对相关概念和内涵的理清,对马克思技术进步思想与产业升级逻辑关系以及西方创新理论与产业结构升级和全球价值链升级间逻辑关系进行梳理,为本文开展研究打好理论基础。本文第二章和第三章通过历史维度和空间维度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必然性,以及所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熊彼特指出如果不掌握历史,不具备历史感或历史经验,就不可能理解任何时代(包括当前)的经济现象,3故第二章首先通过对历次工业革命与制造业发展规律进行分析,总结出制造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对新工业革命争论与制造业范式演化过程的梳理,总结出历史维度中互联网+制造业升级的历史机遇与面临的挑战。第三章主要对德、美、日三国互联网+制造业战略进行梳理和对比,总结出各国先进制造业战略发展的共性及关键;并通过对《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分析,总结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内涵和关键;在此基础上,对空间维度下互联网+制造业发展的战略机遇与面临挑战进行分析。本文的第四章和第五章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进行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第四章首先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动力机理进行理论分析;根据第二章历史维度总结出影响制造业升级的五个要素,结合马克思理论、佩蕾丝技术-经济-制度协同演化模型、罗默经济增长四要素模型以及技术创新动力三元论模型,确定“互联网+”技术驱动力、市场拉动力和政策支撑力所形成的聚合力;其中技术驱动力部分包括“互联网+”技术基础驱动力以及融合驱动力,“互联网+”市场拉动力包括市场规模拉动力、市场需求结构变动产生的拉动力和市场竞争激励机制以及淘汰机制产生的拉动力,“互联网+”政策支撑力包括互联网+政务能力以及“互联网+”相关政策的支撑力。其次,通过对社会总生产模型拓展,结合产业内不同要素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特征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并分别从制造业产业结构视角和制造业价值链视角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第五章,首先构建“互联网+”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中国31个省“互联网+”综合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和分类。其次,在理论分析“互联网+”对中国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利用系统GMM计量方法对中国2006-2015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互联网+”显着地促进了中国制造业升级。本文的第六章主要探讨“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路径选择。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结果,本文提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技术驱动链、促进制造业升级市场驱动链以及促进制造业升级政策驱动链。最后是结论及展望,通过对本文研究结论的总结,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设计。本文的创新点有以下三点:第一,补充和完善“互联网+”相关概念和认识,明晰“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发展方向。本文结合历史维度和空间维度对“互联网+”作为历史发展新机遇予以分析,指出互联网+”与制造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对我国当前普遍存在的对“互联网+”认识不足和认识不清进行补充和完善。此外,本文通过马克思技术进步思想与产业升级理论的指导建立“互联网+”技术基础模型和“互联网+”技术融合模型,提出“互联网+”三要素聚合力,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相关概念和认识进行补充和完善。第二,构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理论框架。本文在理清“互联网+”与制造业发展机遇和挑战基础之上,通过构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研究框架,通过历史分析和理论分析提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动力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制造业结构和制造业价值链作用机理的研究提出三驱动链条升级路径,对相关理论基础、作用机理、动力结构以及路径选择等方面展开更进一步的研究和拓展,对我国“互联网+”发展以及制造业发展提出参考。第三,补充和完善“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实证研究。本文构建了“互联网+”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对“互联网+”与制造业升级的内生性关系进行研究,进一步深入分析和检验“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途径。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互联网+”影响制造业升级的机制,随后采用系统GMM方法尽可能减少“互联网+”与制造业升级二者之间的内生性来考察“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
李志洁[2](2019)在《山西省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影响因素及政府扶持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制造业信息化建设是制造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然而,现阶段山西省制造业发展模式还是以传统生产方式为主,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呈现出互联网基础设施不完善,技术服务体系不完善及专业人才缺乏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山西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山西省制造业信息化水平与东部和中部省份相比发展不平衡且差距较大。因此,为了提高山西省制造业信息化发展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和资源消耗,加快山西省区域经济的信息化建设,2016年山西省政府以《中国制造2025》为基础,提出《中国制造2025山西行动纲要》发展政策,明确表明要实现制造业信息化建设新模式。鉴于此,本文以山西省制造业信息化水平为研究对象,基于统计年鉴的宏观数据,探究山西省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各影响因素的作用强度与方向,进一步提出促进山西省制造业信息化水平提升的政府扶持策略。本文主要借助SPSS21.0统计软件和EXCEL统计软件,在查阅与梳理制造业信息化水平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山西省制造业信息化水平进行评价分析,通过相关性检验、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山西省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内部影响因素专利申请数、上网用户总数、R&D活动企业数和工资总额对山西省制造业信息化发展具有正向影响,其影响强度系数分别为0.34017、0.33442、0.03520和0.35202,外部影响因素财政科学技术支出、财政教育支出、商务服务业投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家庭纯收入对其发展也具有正向影响,其影响强度系数分别0.31215、0.35238、0.33622、0.35562和0.35095。进而提出政府应加强信息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大力推广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加强教育培训,塑造专业复合型人才;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强化信息化意识;注重政府宏观调控,鼓励有序竞争;加大商务服务业投资,促进两化融合发展;拓宽融资渠道,建立专业服务平台;加大科学研发投入,发挥产学研联动效应;发挥创新主体能动作用,实现各部门协调发展;了解制造业发展短板,建立信息化管理中心;改造传统产业,推进信息化整合能力来提升山西省制造业信息化水平。
庄志彬[3](2014)在《基于创新驱动的我国制造业转型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工业化以来,制造业一直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我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制造业为重要支撑的“世界工厂”,当前,"made in China"已成为中国制造业的代名词。同时,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部分产业泡沫化日益加剧,一些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十分突出。随着劳动力、资源、环境成本持续不断提高,我国制造业传统竞争优势严重弱化,旧有的单纯靠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空间越来越小。在全球制造业发展新趋势和我国制造业竞争优势流失的双重压力下,加快我国制造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制造业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在全球产业竞争中尽快实现从“组装者”向“整合者”和“创新者”的转变己迫在眉睫。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传统产业转型。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未来,去除产业泡沫化,解决产能过剩,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中之重。以创新驱动我国制造业转型不仅是重塑我国制造业竞争优势,巩固提升我国制造业国际地位的必由之路,而且符合我国未来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更适应了国际产业创新的历史潮流。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有关创新和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为指导,立足我国改革开放攻坚期的社会特征,结合“十二五”规划纲要确立的我国制造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由制造业低端向高端转变”的发展目标,在回顾、梳理、总结国内外创新理论和产业升级观点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创新驱动与制造业转型的内涵、作用机理及两者的密切联系,试图构建创新驱动下我国制造业产业转型发展的理论基础。从创新驱动的角度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状况,总结建国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相对比较优势、限制因素及现实困境,并从点、面两个视角论证创新驱动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发展的战略抉择和必由之路。重点分析创新驱动作用机理以及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等,在理论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理顺我国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发展的战略要求和思路定位,从整体与局部、理论与实践等多层次提出政策建议。
李敬超[4](2011)在《制造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文中认为制造业信息化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是制造企业从经营、生产、管理和产品开发的实际需求出发、量力而行实现信息化的过程,最终目标是全面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江苏是闻名全国的制造业大省,更是制造业强省,连续五年制造业竞争力指数位居全国前列,其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如何,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目前,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未建立统一的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现有的一些关于制造业信息化的评价方法和路径,早已无法满足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本文以测算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程度为目标,以江苏省制造业信息化发展为例,探索构建一种较为科学、全面、客观的制造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助推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分析了制造业信息化的内涵、外延,以及国内外关于制造业信息化评价体系的研究现状;总结了江苏省制造业信息化建设所取得的成效,指出了存在的问题,确立了制造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其次,根据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邀请省内外专家进行综合分析,选取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给出相应的内涵和选取方式、方法、量纲,运用AHP法对指标体系进行量化分析,通过量化分析的结果,建立适应江苏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评价体系。最后,运用该评价体系系统分析江苏省制造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给出推动江苏省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相应对策建议。
王守信,方天选,李丽萍,刘小平,刘增钢[5](2011)在《山西省“十二五”期间推进两化融合及发展软件服务业的战略研究 第一篇 山西省“十二五”期间推进两化融合的战略思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章由"山西省‘十二五’期间推进两化融合的战略思路研究"与"发展软件服务业促进山西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研究"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既是独立的篇章,又有紧密的内在联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张春芳[6](2010)在《利用信息化提升山西制造业企业核心竞争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对制造业全球化,整合科技资源、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是推进山西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对提升山西省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胥军[7](2008)在《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统工业化的实质是人类掠夺自然、割裂经济与生态、社会与环境、人与自然有机联系的过程,以消耗自然资源和牺性自然环境换取经济的高速发展。而20世纪50年代以来,CAD、MRP、CIMS、ERP、网络制造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对西方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信息化成为西方国家工业现代化的催化剂。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必须充分把握后发优势,从西方传统工业化和新兴的信息技术发展中吸取教训和经验,尽快实现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两化融合”成为今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家战略。国内、外以往的关于工业化、信息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工业化的模式、传统工业化、新型工业化,以及信息化的评测,企业信息化应用等,并没有完整地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有些研究虽然有所触及,但着墨不多。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论背景和现实情况,在以往关于工业化、信息化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中国“两化融合”的战略目标和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实践,运用后发优势、比较优势等理论依据,结合“两化融合”的可行性、必然性等现实基础,对影响“两化融合”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政策策略建议。首先,本文认为,有效的政府治理是“两化融合”的推进器,本文分析了现有政府治理的弊端及其对“两化融合”的影响,从革新政府治理的角度提出了加快实现政府治理创新以推动“两化融合”的具体思路和建议。本文还应用了LSA方法进行案例分析,为政府建立工业化项目的公正评审体系提供了思路。其次,中介服务体系是“两化融合”活力之源,中国中介服务体系起步晚、底子薄、市场很不规范,本文在研究西方发达工业国家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中介服务体系的种种问题,提出了改进、完善、发展中介服务体系的思路和建议。第三,作为独立于制造业企业、软硬件开发商之外的第三方,咨询企业是实现“两化融合”的技术支撑。本文分析了中国咨询业的发展现状,针对性地提出了从服务资源整合、业务能力建设、专业能力培养等多方面提升咨询企业能力,还采用AHP方法进行了信息化产品选型的案例分析,为咨询机构帮助制造企业进行科学、合理的信息化产品选型提供了思路。第四,第三方公共服务平台是“两化融合”的工具系统,本文针对中国ASP服务的泡沫化现象,结合国家863项目的研发实践,提出基于制造业信息化知识门户建设ASP公共服务平台,将信息化知识传播与ASP技术服务进行整合,使中小制造企业易于接受、便于使用。本文提出了建设ASP平台系统的技术路线、实现方法等具体实现思路。还针对我国ASP推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对新兴的SAAS技术进行了分析。第五,专业化人才是“两化融合”得以实现的核心因素,本文分析了专业人才流失的状况和原因,从智能体行为模型着手,结合西方发达国家的CIM、APS系统的人本考虑,提出“两化融合”要注重“以人为本”,工业化、信息化就是使人和系统、技术得以更好合作,实现人与工业化、信息化的和谐、融合。第六,“两化融合”是中国在经济全球化、竞争国际化的新时期推行的一种新的技术革命,本文在分析了影响“两化融合”相关因素以后提出了推动“两化融合”的相关政策、策略建议,包括推进关键性技术的自主创新、因应全球形势调整产业结构、重视并推进制造业服务化、加快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加快产权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等。“两化融合”关键在融,要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化学反应,而不是物理变化。因此,本文围绕“两化融合”的影响因素,将研究的视角主要集中在信息化、工业化二者间的内在关联和互动,采用理论、实证、中外对比等方法,通过理论探索和实践总结,期望能够为中国实现信息化、工业化的有机融合,加快工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探寻出一条科学而可行的新思路。
张健[8](2008)在《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制造业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全面提高制造型企业竞争力和国家综合实力的主要途径,是适应经济全球化与全球信息化形势,提高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举措。在十一届人大会议上,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这样一种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思路,明确了信息化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战略地位。为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重大战略举措,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有必要研究出一套科学、完整的制造业信息化发展战略体系,以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在研究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外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比较与分析,并以此指出了制造业信息化发展对今后制造业发展的必要性。通过规范分析的方法,探讨总结了制造业信息化的内涵、分类、基本内容以及发展阶段性理论。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我国制造业信息化所处的战略环境进行了分析。从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出发,结合我国信息化与制造业的发展目标,提出了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目标与任务。在对制造业信息化战略类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整体追赶、局部突破”的发展战略;接着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影响制造业信息化的因素进行理性判断和分析,进而构建出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战略体系模型;然后根掘战略任务和构建的体系模型对其实施途径从企业实施主体、创新体系、政府推动、相关产业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提出了其战略保障措施。最后通过对其体系模型的分析发现,属于支撑战略的相关产业发展正处于瓶颈的地位,其发展对整个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制造业信息化的相关产业——软件业、咨询业和培训业进行了分析,并对各行业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发展战略。本文可以为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以期加快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周冰[9](2007)在《开启第二个黄金时期》文中研究指明整理历史是为了展望未来。《e制造》成立于企业信息化风起云涌的2002年,其5年历史可以说见证了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因此,从《e制造》的角度,对制造业信息化的政策环境、技术、市场及服务等方面的回顾和总结,正是为了给"十一五"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梳理一些历史的脉络,在此基础上展望一个更清晰、广阔的前景。
吴宪忠[10](2007)在《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技术选择与建设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企业用于信息系统建设的投资越来越多,其信息化建设日益成为一个投资大、历时长的浩大工程。企业信息化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管理问题。如果不从战略上规划好,不仅会造成信息系统建设的直接经济损失,由此引起的企业运营方面的间接损失更是不可估量。因此,对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技术选择与建设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技术经济学、经济计量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的理论为基础,采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围绕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技术选择与建设模式展开探讨。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技术选择和建设模式的研究现状。然后,从价值链的相关理论、技术选择的相关理论和企业信息化的相关理论入手,在分析信息化与制造业企业发展的关联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制造业企业信息技术的增值机制、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技术选择的原则与方法、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技术选择的指标体系以及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技术价值度量的方法等问题。其次,本文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内、外两方面,提出了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式的思路。这是本论文的核心内容。从企业内部要解决“信息孤岛”这样的问题入手,提出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企业内部信息系统集成的基本思路。换言之,从制造业企业内部信息集成的角度,提出用物料清单BOM作为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信息系统集成框架,从而实现由企业信息门户到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再到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信息集成,最终帮助制造业企业整合企业内部的信息资源。从制造业企业外部信息集成的角度,提出制造业企业要实现外部与合作伙伴、供应商或客户的外部资源整合,从设计、生产、车间和商务四个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提出了其实现企业外部信息集成的思路:针对协同设计环节,提出了制造业企业为进行协同产品开发可以采用的集中结构及信息系统集成的联邦式结构;针对协同生产环节,分析了制造业企业为将与协同生产过程相关的业务数据进行存储的数据库系统集成原理,分析了在实现生产过程中数据集成时的数据模式转换这一关键问题;针对协同车间环节,分析了信息系统在车间环节集成的体系框架和相关的功能模型;针对协同商务环节,提出了基于规则的协同商务信息集成模式和相关的集成结构。最后,本文在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技术选择和建设模式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我国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宏观、中观和微观对策。
二、全面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面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论文提纲范文)
(1)“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与评述 |
一、“互联网+”与制造业升级相关研究 |
二、“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相关研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
一、“互联网+”相关概念界定 |
二、制造业升级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创新理论与产业升级理论 |
二、西方创新理论与产业升级理论 |
第二章 历史维度下互联网+制造业发展规律归纳研究 |
第一节 工业革命与制造业发展历史经验 |
一、工业革命演进与争论 |
二、制造业结构升级一般规律 |
三、制造业价值链升级一般规律 |
四、制造业竞争力演进一般规律 |
第二节 历史维度下制造业发展影响因素 |
一、因素一:需求面驱动 |
二、因素二:技术面驱动 |
三、因素三:人力资本面驱动 |
四、因素四:能源机制面驱动 |
五、因素五:制度面驱动 |
第三节 新工业革命与制造业范式选择 |
一、新工业革命浪潮:“互联网+” |
二、制造业范式演化与选择 |
三、历史维度下中国互联网+制造业升级历史机遇 |
四、历史维度下中国互联网+制造业升级面临挑战 |
第三章 空间维度下互联网+制造业发展战略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外国互联网+制造业战略梳理 |
一、各国先进制造业战略 |
二、各国先进制造业战略关键:“互联网+” |
第二节 《中国制造2025》战略选择 |
一、《中国制造2025》战略背景 |
二、《中国制造2025》战略核心与内涵 |
三、空间维度下中国互联网+制造业发展战略机遇 |
四、空间维度下中国互联网+制造业升级面临挑战 |
第四章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研究 |
第一节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分析 |
一、三模型拓展与“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动因理论 |
二、社会总生产模型拓展与“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理论 |
第二节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动力因素分析 |
一、动力一:“互联网+”技术基础与技术融合驱动力 |
二、动力二:“互联网+”市场多层次拉动力 |
三、动力三:“互联网+”政策支撑力 |
第三节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一:基于产业结构视角 |
一、“互联网+”促进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 |
二、“互联网+”促进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 |
三、“互联网+”促进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 |
第四节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二:基于价值链视角 |
一、“互联网+”促进制造业价值链横向扩张升级作用机理 |
二、“互联网+”促进制造业价值链纵向渗透升级作用机理 |
三、“互联网+”促进制造业价值链跃迁升级作用机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实证研究 |
第一节 “互联网+”综合发展水平评价 |
一、“互联网+”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二、“互联网+”综合发展水平评价 |
第二节 “互联网+”对制造业升级影响实证分析 |
一、变量定义与数据选取 |
二、模型设定与检验 |
三、结果与分析 |
第六章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路径选择研究 |
第一节 构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技术驱动链 |
一、“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开放创新驱动路径 |
二、“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多层次可持续创新驱动路径 |
三、“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协调创新驱动路径 |
第二节 构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市场驱动链 |
一、制造业服务化驱动路径 |
二、“中国质造”和“中国智造”耦合驱动路径 |
三、国家价值链协同发展路径 |
四、链条式一体化管理发展路径 |
第三节 构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政策驱动链 |
一、国家层面的政策优化路径 |
二、社会层面的政策优化路径 |
三、企业层面的政策优化路径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2)山西省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影响因素及政府扶持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有关制造业信息化水平评价体系的研究 |
1.3.2 有关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影响因素的研究 |
1.3.3 有关制造业信息化水平提升策略的研究 |
1.3.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点与技术路线 |
1.5.1 可能的创新点 |
1.5.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制造业信息化的概念 |
2.2 制造业信息化的理论基础 |
2.2.1 政府干预理论 |
2.2.2 价值链理论 |
2.2.3 产业融合理论 |
2.2.4 产业创新理论 |
3 山西省制造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研究 |
3.1 山西省制造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3.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 数据来源及样本选择 |
3.3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山西省制造业信息化水平的省际比较 |
3.3.1 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 |
3.3.2 数据结果分析 |
3.4 基于熵值法的山西省制造业信息化水平指标权重 |
3.4.1 权重确定 |
3.4.2 结果分析 |
4 山西省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影响因素研究 |
4.1 山西省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4.1.1 内部影响因素 |
4.1.2 外部影响因素 |
4.2 基于主成分回归的山西省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2.1 指标选取 |
4.2.2 回归分析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5 促进山西省制造业信息化水平提升的政府扶持策略研究 |
5.1 营造信息化发展环境 |
5.1.1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推广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 |
5.1.2 加强教育培训,塑造专业复合型人才 |
5.2 完善政策扶持策略 |
5.2.1 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强化信息化意识 |
5.2.2 注重政府宏观调控,鼓励有序竞争 |
5.3 完善财政支持策略 |
5.3.1 加大商务服务业投资,促进两化融合发展 |
5.3.2 拓宽融资渠道,建立专业服务平台 |
5.4 健全技术创新策略 |
5.4.1 加大科学研发投入,发挥产学研联动效应 |
5.4.2 发挥创新主体能动作用,实现各部门协调发展 |
5.5 完善与落实信息化管理策略 |
5.5.1 了解制造业发展短板,建立信息化管理中心 |
5.5.2 改造与提升传统产业,推进信息化整合能力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基于创新驱动的我国制造业转型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Contents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动态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四、本文的创新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第一章 基础理论回顾与评述 |
第一节 创新理论的回顾与评述 |
一、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思想 |
二、中国共产党人的创新思想 |
三、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
四、西方学者对创新理论的新发展 |
第二节 产业发展相关理论概述 |
一、马克思的产业分工与协作理论 |
二、马克思关于产业升级的思想 |
三、国际分工理论的新发展 |
四、全球价值链理论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创新驱动对制造业转型发展的作用机理 |
第一节 创新驱动的内涵及作用机理 |
一、创新驱动的内涵界定 |
二、创新驱动的作用机理 |
第二节 制造业转型发展的内涵及机理 |
一、制造业转型发展的内涵和实质 |
二、制造业升级与制造业转型的关系辨析 |
三、制造业转型发展的动因分析 |
四、新时期制造业转型发展的特点 |
第三节 创新驱动与制造业转型发展的关系 |
一、创新驱动是制造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 |
二、制造业转型发展必须以创新驱动为主要手段 |
三、创新驱动与制造业转型发展是理念与实践的融合 |
第四节 创新驱动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全球生产网络演进中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状况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及比较优势分析 |
一、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历史考察 |
二、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剖析 |
三、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分析 |
四、我国制造业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
第二节 我国制造业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总体判断 |
一、我国制造业融入全球生产网络的发展现状 |
二、我国所处全球生产网络位置的原因分析 |
三、我国所处全球生产网络位置的危害和影响 |
第三节 全球生产网络知识化演进对我国制造业的机遇和挑战 |
一、全球生产网络的知识化演进 |
二、全球生产网络知识化演进中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机遇 |
三、全球生产网络知识化演进对我国制造业发展提出的挑战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创新驱动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发展的战略抉择 |
第一节 现代制造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及趋势 |
一、制造业国际和地区间转移的一般规律 |
二、国际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
三、创新驱动是国际现代制造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
第二节 世界一些国家制造业发展的经验借鉴 |
第三节 金融危机后国际制造业发展的新动态 |
一、金融危机对国际制造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
二、金融危机后国际制造业发展的新特点 |
第四节 我国制造业转型发展的历史紧迫性 |
一、制造业国际分工格局的演变 |
二、我国制造业传统比较优势的日渐消失 |
三、粗放式发展引发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
四、制造业国际标准和准入门槛越来越高 |
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要求 |
第五节 创新驱动是当前我国制造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战略抉择 |
一、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机理 |
二、创新驱动影响产业竞争优势的机理 |
三、创新驱动与我国制造业竞争优势的取得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制造业转型发展中实施创新驱动的主要障碍 |
第一节 科技体制滞后阻碍自主创新机制的形成 |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体制的沿革 |
二、当前科技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自主创新对科技体制的新要求 |
第二节 制造业产业集群化发展水平较低 |
一、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 |
二、制造业发展的产业集中度较低 |
三、制造业产业集聚现状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发展的影响 |
第三节 自主创新和科技转化能力较差 |
一、我国自主创新的发展及症结所在 |
二、科技转化缺乏有效的对接平台和载体 |
三、知识创新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亟待健全和完善 |
第四节 生产性服务业等产业配套有待加强 |
一、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及发展现状 |
二、制造业的服务创新和服务型制造的发展 |
三、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 |
第五节 制造业信息化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 |
一、信息化是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基础 |
二、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及对制造业转型的影响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当前我国制造业转型发展中推进创新驱动的对策与建议 |
第一节 我国制造业转型发展中推进创新驱动的基本思路 |
第二节 推进创新驱动战略的着力点及策略选择 |
一、推进创新驱动战略的着力点 |
二、推进创新驱动战略的主要策略 |
第三节 推进创新驱动战略的政策供给 |
一、创新驱动对科技政策的新要求 |
二、基于创新驱动的我国科技政策体系优化 |
第四节 我国制造业转型发展中推进创新驱动的对策与建议 |
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
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制造业内涵式发展 |
三、构建多维国家创新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四、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健全制造业服务配套设施 |
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统筹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发展 |
六、倡导绿色制造,完善科技创新标准和机制建设 |
七、进一步融入全球生产网络,提升制造业创新驱动力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制造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3 国内外发展及研究现状 |
1.3.1 制造业信息化 |
1.3.2 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特点 |
1.3.3 评价指标体系方面的研究 |
1.3.4 对研究成果的综合评述 |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路线 |
1.5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江苏省制造业信息化研究分析 |
2.1 制造业基本概念 |
2.1.1 制造业信息化 |
2.1.2 制造业信息化的必要性 |
2.2 加快江苏省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
2.3 江苏省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成效 |
2.3.1 "五年"计划推动江苏省制造业信息化建设 |
2.3.2 江苏省制造业信息化建设推动江苏省产业升级 |
2.4 江苏省制造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第3章 江苏省制造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 |
3.1 构建江苏省制造业信息化评价体系的意义 |
3.2 评价体系的原则 |
3.3 评价体系的指标构建 |
3.3.1 评价体系的指标构成 |
3.3.2 评价体系指标选取的科学性分析 |
第4章 AHP及其在制造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
4.1 AHP法 |
4.2 AHP法的应用步骤 |
4.2.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4.2.2 构造判断矩阵 |
4.2.3 层次单排序 |
4.2.4 层次总排序 |
4.3 AHP法在江苏省制造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
4.4 苏省制造业信息化评价指标的重要度排序分析 |
第5章 江苏省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对策研究 |
5.1 江苏省制造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明确的战略理念 |
5.1.1 制造业信息化必须与企业发展战略紧密结合 |
5.1.2 制造业信息化必须与企业管理紧密联系 |
5.1.3 信息化建设必须注重实用,避免贪大求全 |
5.1.4 应处理好整体规划与分布实施的关系 |
5.1.5 正确看待服务的价值 |
5.2 江苏省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实施原则 |
5.2.1 坚持市场化运作 |
5.2.2 坚持开放协作 |
5.2.3 坚持以企业为主体 |
5.3 苏省制造业信息化的建设思想 |
5.3.1 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
5.3.2 加强关键技术攻关 |
5.3.3 推进应用示范体系建设 |
5.4 江苏省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
5.4.1 政府要高度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 |
5.4.2 加大企业信息化投入力度 |
5.4.3 引入市场机制和新型管理模式 |
5.4.4 培育中立、客观的信息化第三方咨询机构 |
5.4.5 因地制宜地推进制造业信息化的建设 |
5.4.6 迅速推进软件产业发展,为企业信息化提供支持 |
5.4.7 培养高层次人才队伍,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
5.4.8 充分发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体作用 |
第6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山西省“十二五”期间推进两化融合及发展软件服务业的战略研究 第一篇 山西省“十二五”期间推进两化融合的战略思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概论 |
1.1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概念 |
1.2 国内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背景情况 |
1.3 在山西省转型跨越发展中实施两化融合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
2 山西省两化融合现状分析 |
2.1 山西省第二产业的结构性问题 |
2.2“十一五”期间山西省主要产业实施两化融合所取得的成绩 |
2.2.1 大型制造业企业系统集成取得重大进展 |
2.2.2 通过产品创新改进原有工艺及管理创新大幅提高了企业效益 |
2.2.3 山西省的工业创新产品在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2.2.4 提升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市场竞争力 |
2.2.5 取得了丰硕的专利、软件着作权等知识产权成果 |
2.2.6 信息化人才队伍逐步壮大 |
2.3 山西省电子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办公室在25年的企业信息化工作中起到了引导和支持的重要作用 |
2.3.1 采用电子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取得了卓越的成效 |
2.3.2 多种形式强化企业信息化意识扶持企业技术创新开发出一批应用软件 |
2.3.3 山西省电子信息办承担着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 (水平) 考试 |
2.3.4 组建了山西省电子信息应用专家委员会 |
2.4 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原因分析 |
2.4.1 项目资金多渠道投入缺乏统一管理 |
2.4.2 企业领导对信息化认识不深缺乏整体战略规划 |
2.4.3 资金不足融资渠道不畅资金利用效率低 |
2.4.4 人力资源不足缺乏信息化专业人才 |
3“十二五”期间推进两化融合的思路 |
3.1 指导思想 |
3.2 基本原则 |
3.3 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 |
3.3.1 规划目标 |
3.3.2 主要任务 |
3.4 在全省八大支柱产业中的具体实现目标和任务[5, 8] |
3.4.1 冶金产业 |
3.4.2 煤炭产业[9-12] |
3.4.3 焦化产业 |
3.4.4 电力产业 |
3.4.5 装备制造业[14-19] |
3.4.6 煤化工产业 |
3.4.7 新型材料产业 |
3.4.8 食品产业 |
3.4.9 建材产业 |
3.5 对政府部门组织实施“两化融合”的建议 |
3.5.1 建立协调机构健全协调机制 |
3.5.2 抓好试点推广经验扩大示范效应 |
3.5.3 规范项目申报程序提高资金投入效率 |
3.5.4 发挥专家作用提高科学决策水平 |
3.5.5 科学制定考核指标体系注重项目过程管理 |
3.5.6 树立榜样, 组织推广成功经验 |
3.6 推进山西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保障措施 |
3.6.1 加强组织领导, 统筹“两化融合”发展 |
3.6.2 制定优惠政策调动企业积极性 |
3.6.3 设立专项基金健全投融资激励机制 |
3.6.4 明确优先支持行业快速提升优势产业层次 |
3.6.5 提倡信息化工程外包服务解除企业后顾之忧 |
3.6.6 优化人才环境缓解人才资源匮乏局面 |
3.6.7 创新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形成两化融合多方合力 |
4 结束语 |
(6)利用信息化提升山西制造业企业核心竞争力(论文提纲范文)
1 落实《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实施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 |
2 利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升山西制造业整体竞争力 |
2.1 山西省制造业企业实施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
2.2“十五”山西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建设的回顾 |
3“十一五”山西省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建设取得的成就 |
3.1“十一五”山西省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实施的主要内容 |
3.2“十一五”山西省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取得的主要成就 |
4 持续推进山西省制造业信息化的稳步快速健康发展 |
(7)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本文的研究背景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结构、研究对象与方法 |
2 "两化融合"的理论依据与现实基础 |
2.1 "两化融合"的理论依据 |
2.2 "两化融合"的现实基础 |
2.3 本章小结 |
3 "两化融合"的推进器—政府治理体系及创新研究 |
3.1 政府治理缺陷对"两化融合"的影响分析 |
3.2 政府再造服务意识的相关策略 |
3.3 加强政府治理创新的具体思路 |
3.4 应用LSA方法改进项目评审体系 |
3.5 本章小结 |
4 "两化融合"的活力之源—中介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
4.1 国内外中介服务体系现状分析 |
4.2 国内中介服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 构建中介服务体系的思路 |
4.4 本章小结 |
5 "两化融合"的技术支撑—咨询企业能力成长研究 |
5.1 制造业信息化咨询业现状 |
5.2 咨询企业服务资源整合分析 |
5.3 咨询企业业务能力建设分析 |
5.4 咨询企业专业能力培养的思路 |
5.5 应用AHP方法帮助企业进行选型决策 |
5.6 本章小结 |
6 "两化融合"的工具系统—ASP服务平台开发与运营研究 |
6.1 系统的需求概述 |
6.2 系统总体设计 |
6.3 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 |
6.4 系统实现的技术路线 |
6.5 ASP在中国推广应用的思考 |
6.6 ASP的最新发展—SAAS应用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7 "两化融合"的核心因素—专业人才的人本化研究 |
7.1 信息化专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分析 |
7.2 专业人才在企业中的状况分析 |
7.3 "两化"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
7.4 "两化融合"的人本化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推进"两化融合"的产业政策及策略建议 |
8.1 推进"两化"关键性技术的自主创新 |
8.2 因应全球形势及时调整产业结构 |
8.3 重视并推进制造业服务化 |
8.4 加快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 |
8.5 推动产权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
8.6 本章小结 |
9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9.1 全文总结 |
9.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编的着作 |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负责及参与的研究项目 |
(8)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现状 |
1.1.1 研究背景 |
1.1.2 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
1.1.3 制造业信息化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 研究的必要性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制造业信息化相关理论 |
2.1 制造业信息化的内涵与分类 |
2.1.1 制造业信息化的内涵 |
2.1.2 制造业信息化的分类 |
2.2 制造业信息化的基本内容 |
2.2.1 信息化基础建设 |
2.2.2 产品研发信息化 |
2.2.3 生产制造信息化 |
2.2.4 企业管理信息化 |
2.2.5 企业商务信息化 |
2.2.6 企业信息系统集成 |
2.3 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阶段 |
2.3.1 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阶段 |
2.3.2 现代制造企业信息化的阶段特征 |
第三章 制造业信息化战略体系 |
3.1 制造业信息化战略环境分析 |
3.1.1 优势与劣势分析 |
3.1.2 机遇与威胁分析 |
3.2 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目标 |
3.3 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战略任务 |
3.3.1 提高我国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的创新能力 |
3.3.2 完善我国信息化中介服务体系 |
3.3.3 培养制造业信息化各类人才 |
3.3.4 完善制造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和绩效评估工作体系 |
3.3.5 完善企业信息化相关法规和标准建设 |
3.3.6 积极推动制造业信息化的国际化工作 |
3.4 制造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选择 |
3.4.1 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特点 |
3.4.2 “追赶型”和“赶超型”战略 |
3.4.3 我国制造业信息化战略模式的选择 |
3.5 制造业信息化发展战略模型的构建 |
第四章 制造业信息化战略的实施途径与保障 |
4.1 制造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实施途径 |
4.1.1 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实施工程体系 |
4.1.2 制造业信息化的技术创新体系 |
4.1.3 企业实施信息化能力提升体系 |
4.1.4 制造业信息化战略支撑体系 |
4.2 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战略保障 |
第五章 制造业信息化发展战略支撑——相关产业发展 |
5.1 制造业信息化相关产业 |
5.1.1 制造业信息化相关产业分析 |
5.1.2 制造业信息化与相关产业之间关系 |
5.2 软件业发展战略 |
5.2.1 软件业存在问题分析 |
5.2.2 软件业发展目标与方向 |
5.2.3 软件业发展策略 |
5.3 咨询业发展战略 |
5.3.1 咨询业存在问题分析 |
5.3.2 咨询业发展目标与方向 |
5.3.3 咨询业发展策略 |
5.4 培训业发展战略 |
5.4.1 培训业存在问题分析 |
5.4.2 培训业发展目标与方向 |
5.4.3 培训业发展策略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己发表或待发表论文 |
(10)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技术选择与建设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方法 |
1.4 研究的内容与结构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 |
2.1 价值链理论 |
2.2 技术选择的相关理论 |
2.3 企业信息化的相关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信息化与制造业企业发展的关联分析 |
3.1 信息化与企业发展 |
3.2 信息化对制造业企业发展作用的定性分析 |
3.3 基于信息化的制造业企业竞争力模型 |
3.4 信息化对制造业企业发展作用的定量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技术选择 |
4.1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技术 |
4.2 制造业企业信息技术价值增值机制 |
4.3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技术选择的原则与方法 |
4.4 信息技术价值度量的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模式 |
5.1 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式 |
5.2 制造联盟中的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式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案例分析 |
6.1 案例分析的背景 |
6.2 企业内部信息集成应用 |
6.3 企业外部信息集成应用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推进我国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对策 |
7.1 推进我国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宏观对策 |
7.2 推进我国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中观对策 |
7.3 推进我国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微观对策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摘要 |
ABSTRACT |
四、全面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 [1]“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与路径研究[D]. 刘淑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2]山西省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影响因素及政府扶持策略研究[D]. 李志洁.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3]基于创新驱动的我国制造业转型发展研究[D]. 庄志彬.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3)
- [4]制造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D]. 李敬超.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5)
- [5]山西省“十二五”期间推进两化融合及发展软件服务业的战略研究 第一篇 山西省“十二五”期间推进两化融合的战略思路研究[J]. 王守信,方天选,李丽萍,刘小平,刘增钢. 机械管理开发, 2011(01)
- [6]利用信息化提升山西制造业企业核心竞争力[J]. 张春芳. 山西科技, 2010(06)
- [7]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D]. 胥军. 华中科技大学, 2008(05)
- [8]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D]. 张健. 合肥工业大学, 2008(11)
- [9]开启第二个黄金时期[J]. 周冰. 微型机与应用, 2007(06)
- [10]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技术选择与建设模式研究[D]. 吴宪忠. 吉林大学, 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