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川贡嘎山地区杜鹃属的地理分布及区系组成(论文文献综述)
李健玲[1](2021)在《广西姑婆山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区系研究》文中提出姑婆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东部贺州市境内,是桂东地区重要的森林资源分布区和水源林涵养地,为了摸清该区域植物多样性本底,为保护区提升整体建设和管理水平提供基础资料,遂在相关项目支持下开展本次研究工作。通过广泛地收集文献资料、实地考察和标本采集、室内标本整理和鉴定等,统计并记录广西姑婆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维管植物189科604属1223种(包括种下等级,下同),其中野生植物1150种,隶属于178科557属,包含蕨类植物35科61属134种,裸子植物4科5属6种,被子植物139科491属1010种;入侵、归化或栽培植物73种。本研究分别对保护区野生蕨类植物及种子植物进行了区系分析,阐明了保护区维管植物区系的组成、性质和特有现象,分析和评估了珍稀濒危植物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具体的统计和分析结果如下:1.保护区内分布蕨类植物134种,隶属于35科61属,按陆树刚对中国蕨类植物的区系划分原则,35个科可分为4个分布型,61个属可分为9个分布型和1个分布亚型,结果显示,在科和属水平上均以热带性质的分布型为主。保护区内蕨类植物优势科(≥10种)为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金星蕨科Thelypteridaceae、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和蹄盖蕨科Athyriaceae,包含21属59种,分别占保护区蕨类植物总属数的34.4%和总种数的44%;优势属(≥5种)为复叶耳蕨属Arachniodes、凤尾蕨属Pteris、短肠蕨属Allantodia、卷柏属Selaginella、鳞毛蕨属Dryopteris、毛蕨属Cyclosorus和铁角蕨属Asplenium,包含51种,占保护区蕨类植物总种数的38.1%。2.保护区内分布野生种子植物1016种,隶属于143科496属,按吴征镒对中国种子植物科和属的区系划分原则,143个科可划分为8个分布型和7个分布亚型,其中包括热带性质(2—7型)69科,温带性质(8—15型)32科,R/T值(热带性质与温带性质类型的数量比)为2.16;496属可划分为12个分布型和20个分布亚型,其中热带性质共286属,温带性质共175属,R/T值为1.63,表明保护区种子植物表现出亚热带植物区系的性质。保护区内种子植物优势科(≥30种)为菊科Compositae,兰科Orchidaceae,茜草科 Rubiaceae,莎草科 Cyperaceae,蔷薇科 Rosaceae,唇形科 Labiatae,山茶科Theaceae,禾本科Gramineae,所包含种类(310种)占种子植物总数的28.81%;优势属(≥10种)为薹草属Carex、杜鹃花属Rhododendron、柃属Eurya、悬钩子属Rubus、冬青属Ilex、蓼属Polygonum、锥属Castanopsis、铁线莲属Clematis、榕属Ficus和紫珠属Callicarpa。3.保护区野生维管植物大部分属内种类贫乏,以单种属、寡种属为主。蕨类植物中单种属32属,占蕨类总属数的52.45%;寡种属(2—4种)22属,占蕨类总属数的36.07%。种子植物中单种属300属,占种子植物总属数的60.48%,寡种属(2—4种)161属,占种子植物总属数的32.46%。4.保护区分布有东亚特有科2个,即三尖杉科Cephalotaxaceae和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中国特有属4个,即陀螺果属Melliodendron,紫菊属Notoseris,四轮香属Hanceola,箬竹属Indocalamus;缺乏中国特有科和广西特有属;广西特有种19个,占保护区维管植物总种数的1.65%,保护区特有种1个,说明其隔离程度不高。5.保护区分布的珍稀濒危植物66种,隶属于18科44属,其中蕨类植物4种,裸子植物2种,被子植物60种,被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8种,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8种。根据野外调查情况和IUCN物种红色名录标准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极危等级1种,濒危10种,易危20种,近危7种,无危28种,分析了物种致危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6.发现植物新记录种9个,其中中国大陆新记录种1个,即春天麻Gastrodia fontinalis,广西新记录种8个:皱果安息香Styrax rhytidocarpus、褐柄合耳菊Synotis fulvipes、出蕊四轮香Hanceola exserta、南方香简草Keiskea australis、长管香茶菜Isodon longitubus、长苞谷精草 Eriocaulon decemflorum、福建舌唇兰 Platanthera fujianensis、刺毛柳叶箬Isachne sylvestris。
邱涛[2](2020)在《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研究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区系特征,结合壤塘县、丹巴县民族植物学调查研究结果,阐明四川藏区藏族药用民族植物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四川藏区特色资源物种的使用价值及应用前景,为四川藏区藏族医药及民族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资料。方法:(1)采用民族植物学文献研究法,收集藏医药专着中植物药信息,核对修订后,梳理在四川藏区有分布的藏药材,结合植物区系分析方法,总结归纳其基本特征。(2)采用民族植物学中的沉浸式调查结合人物访谈、问卷调查、野外考察等方法,以阿坝州壤塘县(牧区、草原藏族、安多文化、觉囊派)和甘孜州丹巴县(农区、高山峡谷藏族、嘉绒文化、多宗教融合)为研究区域,以药用植物为重点研究对象,实地调研民间对当地野生植物的采集、加工方法、使用方式、主要功效、习俗禁忌等,对比分析四川藏区不同区域民族植物的传统使用知识及民族药发展的异同。结果:(1)分布于四川藏区的常用藏药材有140科440属1448种。单科含属量中菊科(40属)最多,单属含种量中紫堇属(35种)最多,入药部位以地上部分或全草类药最多(725种)。(2)四川藏区分布藏药中种子植物共393属1340种,可划分到15个分布区类型。其中以北温带广布型最多,有120属653种;中亚分布型最少,仅6属16种。(3)四川藏区藏药材集中分布于海拔2000-4500m的寒温性针叶林、亚高山灌丛、草地等植被类型中,为四川藏区藏药的主产生境,药材形态与环境高度适应,呈现植株矮小、根系发达等特点。(4)壤塘县觉囊文化区常用乡土植物有27科38种(含菌类6科6种):食用乡土植物12科13种,食用部位为嫩枝叶,兼食花、果实、根、茎乃至全株;药用或药食两用乡土植物13科16种,泡酒、泡水居多,兼有熬汤食疗,保健预防为主;装饰用乡土植物4科4种;建筑用材或薪柴乡土植物4科4种;宗教民俗1科1种。(5)丹巴县常用民族植物共计51科90种:其中药用植物26科39种,以菊科为主;食用植物17科24种,多为蔷薇科;药食两用植物17科22种,以伞形科居多。常用药用植物主要分布在海拔1700-3000 m左右的草地、灌丛及林缘、高山流石滩、杂木林地及河岸沟边等;常用食用植物主要分布于海拔1700-3500 m左右的路旁田间、林地;药食两用植物多分布于海拔2000-4000 m的林缘、路旁及灌丛中。结论:(1)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品种丰富,以菊科、伞形科等科类为主,植物区系成分带有明显的温带性质,集中分布于海拔2000-3500m左右的寒温性针叶林、亚高山灌丛或高寒草甸草原。(2)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具有适用面广、功能多样和极具民族特色等特点,具有较大的利用价值和开发价值,但目前也出现受外来文化冲击,使得民族医药知识出现趋同,需引起重视。(3)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在不同区域及不同生境中丰富度不一致,且各地药用民族植物的使用品种、使用量和使用方式等因地形地貌及受到其他民族文化影响存在差异,开发利用时需因地制宜,合理规划。(4)四川藏区已出现药用民族植物传统使用知识丢失、资源短缺等现象,加快开展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传统使用知识的收集整理、民族植物学研究和以丹巴等为代表的生境多样、农业基础良好的区域进行野生抚育、仿野生栽培和生态种植等这类环境友好的可持续模式的种植工作等,以保护四川藏区文化多样性及物种多样性。
丁礼梅[3](2020)在《西南高原山地四种杜鹃属植物小尺度空间遗传结构的研究》文中认为小尺度空间遗传结构(Fine-scale spatial genetic structure,FSGS)主要用于描述种群内遗传变异的空间分布特征,其取决于基因传播的空间范围和物种生物学特性,如交配系统。研究物种的小尺度空间遗传结构,有助于了解物种的生态适应性,探究各种进化因素的作用,为制定相应的保护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杜鹃属植物是西南高原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然而,近年来,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不断增加,野生杜鹃种质资源遭到严重破坏,部分种类已处于稀有或濒危状态。因此,对特有或濒危杜鹃属植物开展以空间遗传为核心的保护生物学研究已势在必行。鉴于此,本论文选择西南高原山地4种杜鹃属植物[大王杜鹃Rhododendron rex subsp.rex(特有濒危)、毛脉杜鹃Rhododendron pubicostatum(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大树杜鹃Rhododendron protistum var.giganteum(濒危)和爆杖花Rhododendron spinuliferum(特有)]为研究对象,采用微卫星标记(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分子标记技术开展其小尺度空间遗传结构研究与比较分析,以期为杜鹃属植物的种质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采用SSR、Moran’s I和Fij亲缘系数对4种杜鹃属植物及其年龄级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及小尺度空间遗传结构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大王杜鹃居群在13 m内,表现出显着空间遗传结构,呈聚集分布,远距离表现出显着负相关,即均匀分布,空间遗传结构强度为中等水平(Sp=0.0420);大王杜鹃居群基因扩散距离σg值为15.38-34.46 m。在大王杜鹃不同年龄级中,幼苗(NA=10.857,NE=5.293,Ho=0.485,HE=0.730)的遗传多样性高于幼树(NA=8.429,NE=4.727,Ho=0.383,HE=0.662)和成年树(NA=6.857,NE=4.661,Ho=0.446,HE=0.703)。不同年龄级空间遗传结构分析表明,大王杜鹃幼苗群体、幼树群体和成年树群体均在15 m范围内有显着空间遗传结构,其幼苗群体空间遗传结构强度较高(Sp=0.0699),幼树和成年树群体为中等水平Sp(0.0346);其各年龄级σg值分别为16.12-35.81 m、25.72-58.45 m和30.90-69.49 m。2、大树杜鹃居群无显着空间遗传结构,呈随机分布;在大树杜鹃不同年龄级中,幼树群体(HE=0.703,Ho=0.414)和成年树群体(HE=0.703,Ho=0.404)遗传多样性高于幼苗群体(HE=0.574,Ho=0.382);近交系数(FIS=0.391)在成年树中较高。大树杜鹃不同年龄级空间遗传结构研究表明,在其不同年龄级,均无显着空间遗传结构,呈随机分布;成年树群体具有中等水平的空间遗传结构强度(Sp=0.0346),成年树σg值为41.42-92.85 m。3、毛脉杜鹃居群在9 m内有显着空间遗传结构,呈聚集分布,空间遗传结构强度为中等水平(Sp=0.0217);居群σg值为30.72-68.67 m。毛脉杜鹃不同年龄级中,成年树群体(Ho=0.598,HE=0.709)遗传多样性均高于幼苗群体(Ho=0.542,HE=0.699)和幼树群体(Ho=0.515,HE=0.697),幼树群体近交系数(FIS=0.273)最高。不同年龄级空间遗传结构分析表明,毛脉杜鹃幼苗群体和幼树群体无显着空间遗传结构,均呈随机分布,成年树群体在9 m范围内有显着空间遗传结构,呈聚集分布。幼苗群体的空间遗传结构强度(Sp=0.0057)小于幼树(Sp=0.0163)和成年树群体(Sp=0.0388);各年龄级σg值分别为62.32-140.33 m、35.82-80.64 m和23.22-51.90 m。4、爆杖花居群在8 m内有显着空间遗传结构,呈聚集分布,其空间遗传结构强度为低水平(Sp=0.0110);其居群σg的估计值为30.72-68.67 m。爆杖花幼树群体(Ho=0.532,HE=0.641)和成年树群体(Ho=0.537,HE=0.621)遗传多样性高于幼苗阶段(Ho=0.533,HE=0.591);近交系数(FIS=0.198)在幼树群体最高。爆杖花在不同年龄级均无显着空间遗传结构。不同年龄级空间遗传结构强度不同,幼苗群体Sp(0.0490)为高水平,成年树群体Sp(0.0025)为低水平,但无法揭示幼树群体的Sp值;其幼苗和成年树σg的间接估计值分别为28.60-65.38 m和80.62-180.23m。综上研究结果,4种杜鹃属植物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一定的近交现象。大王杜鹃、毛脉杜鹃和爆杖花的空间遗传结构分析表明3个物种分别在13 m、9 m和8 m内存在显着空间遗传结构;大树杜鹃则无显着空间遗传结构。4种杜鹃属植物中,大王杜鹃空间遗传结构强度最强。因此,为了维持遗传多样性和减少近交风险,在收集濒危植物大王杜鹃、毛脉杜鹃种质资源开展种群回归遗传配置时,其源种群种子收集距离应分别保持在15 m和9 m以上,以减少近交风险和维持遗传多样性最大化;对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大树杜鹃而言,生存空间的扩大有助于增加其数量。
吴玉[4](2020)在《湘西州种子植物区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湘、鄂、渝的交界处,属我国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过渡带(巫山与雪峰山一线),紧邻植物避难所“川东—鄂西地区”,因此在植物区系方面具有研究价值。但目前该区域尚缺乏较全面的种子植物区系研究。为了了解该区系的特性,作者系统地整理了相关的馆藏标本(总计25236号)、文献和实地调查数据。在此基础上对科和属的分布型、特有性、过渡性、古老性、区系归属及疑问种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主要结果如下:该地区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64科、856属、2457种,其中裸子植物7科12属15种,被子植物157科844属2442种。菊科(Asteraceae)、禾本科(Poaceae)、蔷薇科(Rosaceae)、豆科(Fabaceae)、唇形科(Lamiaceae)等是该地区的数量优势科;悬钩子属(Rubus)、苔草属(Carex)、蓼属(Polygonum)、铁线莲属(Clematis)、冬青属(Ilex)等是该地区的数量优势属。种子植物区系成分多样,具有过渡性和热带亲缘性。首先,热带型科明显多于温带型科。164个科可划分为12个分布型,其中热带型科69个,占非世界分布科的58.47%,以樟科(Lauraceae)、荨麻科(Urticaceae)、木兰科(Magnoliaceae)和大戟科(Euphorbiaceae)等为代表;温带型科49个,占非世界分布科的41.53%,以百合科(Liliaceae)、壳斗科(Fagaceae)、槭树科(Aceraceae)和小檗科(Berberidaceae)等为代表。其次,温带型属多于热带型属。856个属可划分为14个分布型,其中温带型属431个,占非世界分布属的54.90%,以栎属(Quercus)、杜鹃属(Rhododendron)、枫属(Acer)和荚蒾属(Viburnum)等为代表;热带型属354个,占非世界分布属的45.10%,以榕属(Ficus)、云实属(Caesalpinia)、花椒属(Zanthoxylum)和冬青属(Ilex)等为代表。种子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古老性,拥有许多孑遗的中国特有类群。该地区有中国特有的孑遗单种科2个,即杜仲科(Eucommiaceae)和银杏科(Ginkgoaceae);中国特有属38个,其中许多为古老的孑遗属,如水杉属(Metasequoia)、杉木属(Cunninghamia)、松属(Pinus)、银杏属(Ginkgo)、蜡梅属(Chimonanthus)、珙桐属(Davidia)、杜仲属(Eucommia)。该地区种子植物区系应归属于东亚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华中省、川鄂湘亚省,以杜仲科(Eucommiaceae)、银杏科(Ginkgoaceae)、旌节花科(Stachyuraceae)、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连香树科(Cercidiphyllaceae)等科;栎属(Quercus)、水杉属(Metasequoia)、杜仲属(Eucommia)、大血藤属(Sargentodoxa)、血水草属(Eomecon)等属为代表。其与华中地区的壶瓶山、金佛山、神农架的属相似性最高,与华中地区的湖北、四川贵州共有许多中国特有种。此外该地区植物区系与我国华东植物区系有密切的联系。在此次区系调查研究中,发现一个植物新种和一个地理间断分布新记录种,即湘西过路黄(Lysimachia xiangxiensis)和浙江光叶柿(Diospyroszhejiangensis);确立了一个疑问种的系统学地位,即华中枳橙(Citrus ×centrochinensis)。这些物种丰富了该地区的植物区系资料,在植物区系地理研究方面有重要意义。
涂洪润[5](2020)在《桂林市叠彩区药用植物种类组成及其区系特征》文中提出分析桂林市叠彩区药用植物种类组成及其区系特征,不仅可以了解叠彩区药用植物种类及利用情况,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该区域药用植物资源提供参考。同时通过研究叠彩区野生药用植物区系,丰富了本地区植物区系资料,揭示了同邻近地区药用植物区系的关系,探讨了该区药用植物区系的性质及起源,对于寻找新的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中药区划和深化对有关区系地理问题的认识等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和实践意义。基于实地踏查,通过文献查阅、市场及访问调查、标本采集与鉴定等工作,对叠彩区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了解了叠彩区药用植物的组成特点,分析了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生长型和生活型、特有种和珍稀濒危物种、外来种和栽培种、药用特征等内容,并研究了该地区野生维管植物区系的数量组成、地理成分以及与相邻地区植物区系的关系,最后讨论了叠彩区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管理中的问题,以期为叠彩区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促进传统中医药知识的传承与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文研究结果如下:1.叠彩区药用植物是广西药用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共有药用植物640种,隶属于154科467属。野生药用植物则是本区域内药用植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占药用植物总种数的72.34%。本地区共有野生药用植物463种,隶属于131科340属。野生药用植物科的组成以单种科(含1种)和寡种科(含2-5种)为主;属的组成以单种属(含1种)和寡种属(含2-4种)为主。科内种和属内种的数量结构表明野生药用植物有明显的优势科和优势属现象。2.根据叠彩区药用植物生长型和生活型的划分结果可知:本地区药用植物生长型以一、二年生和多年生的草本植物为主,共有313种,占总种数的48.91%,最少的为藤本植物有69种。本地区药用植物的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为主,有264种,占总种数的41.25%,最少的为地面芽植物有50种。3.叠彩区内属于我国特有和珍稀濒危的药用植物分布较少。属我国特有药用植物33种,隶属于24科28属,其中,广西的特有种3种,隶属于3科3属。珍稀濒危药用植物13种,隶属于12科12属。本地区药用植物中属于外来和栽的程度并结合相关文献将其划分为6个入侵等级。药用植物中属栽培类有117种,隶属于60科107属。4.叠彩区640种药用植物按入药部位的不同可划分为11类,其中以全草类入药的最多,共有215种,占总种数33.59%;其次是根类,有203种,占总种数31.72%。以全草类、根类为主要的药用部位,对药用植物有较大损害甚至具有毁灭性。按药用部位的药性可划分为5类,其中平性类的药用植物种类最多,有209种,占总种数32.66%,所占比例最少的是热性类药用植物。一个药用部位可能有两个以上的药味,按药用部位药味的不同,叠彩区药用植物药味可划分为7种类型,其中以苦味药最多,有318种,占总种数49.69%,所占比例最少的是咸味药。叠彩区药用植物功效类型多样,可分为21类,其中以清热药最多,有265种,占总种数41.41%。5.叠彩区野生药用植物区系成分复杂,表现为热带分布为主且呈现向温带过渡的趋势。从科的区系类型看,叠彩区药用植物131科共有9个分布区类型及6个变型。其中热带科69科,占非世界性科总数的81.17%,在本地区分布的科内占绝对优势。从属的区系类型看,叠彩区药用植物340个属可划分为12种分布区类型及16个变型,其中热带性质的属有180属,占非世界性属总数的63.38%。从科和属级水平看,热带成分占有明显的优势,表明本研究区的药用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热带、亚热带性质,这也符合叠彩区药用植物区系处于华南植物区系所呈现出的典型中亚热带气候。其中,热带分布以泛热带广布为主,表明本地区缺少典型的热带分布类型,而温带分布中北温带典型分布有36属,占总属数的12.67%,表明温带分布的属在本地区分布分化良好,如松属(Pinus)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在本地区大面积自然分布,所以本地区植物区系主要为热带性向温带性过渡的类型。6.本地区药用植物的单种属(含1个种)较多,但特有程度低,植物区系有一定的古老性和独特性。药用植物属的组成以单种属为主,单种属内的很多属都是起源于温带和中国特有分布的原始类群,说明了本地区地理区系起源具有一定的古老性,这也符合叠彩区所属的桂林热带岩溶发育历史和地质地貌的特点。这些单种属和特有属在本地区分布广泛,一些属内种甚至成为本地区植被演替过程中的建群种或关键种,它们经过长时间的发育进化已经完全适应了岩溶石山地区的亚热带气候,并向热带气候过渡,最终演变为热带性分布。本地区药用植物区系的特有程度低,没有特有科的分布,特有种中中国特有分布仅有两种,但东亚及中国特有分布属共28属,这表明本地区的药用植物区系具有一定的独特性。7.叠彩区与邻近地区植物区系特征的比较表明,其与临桂区、恭城瑶族自明显的纬向地带性,随纬度的升高,药用植物区系的热带性质逐渐减弱。根据R/T值的大小结合植物区系谱分析可知:从全局来看,影响某一地区药用植物区系分布类型的主要因素是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质地貌变迁;从局部地区来看,纬向地带性、异质性生境、地形地貌特征等因素导致了水热条件的差异从而影响了地区药用植物的分布类型。
袁柱[6](2020)在《横断山脉地区蚯蚓分类及分化与扩散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横断山脉位于我国云南四川两省西部和西藏东南部的交接地带,其复杂的南北纵向高山峡谷地貌、丰富的地理环境和多变气候条件,促使该地区物种分化强烈,孕育着独特的生物区系,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地区之一,也是探讨生物学一些重要问题的关键地区,因而具有巨大的科学研究价值。但到目前为止,对横断山脉地区土壤动物,尤其是蚯蚓的研究却很少。蚯蚓作为最重要最古老的土壤无脊椎动物类群之一,在生态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且其地理分布格局受古地理事件影响明显,已成为系统发生生物地理学研究的理想模型。因此,深入了解横断山脉地区蚯蚓物种多样性形成机制和扩散分化规律,探讨该地区古地理变迁对蚯蚓地理分布格局和进化历程的影响,对该地区生物资源评估和保护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也对今后进一步研究我国蚯蚓的起源演化和遗传多样性提供一定的理论数据和科学参考。本研究系统调查采集了该地区157个采样点的蚯蚓样本,进行了详细的物种鉴定分类、地理分布格局、物种区系组成、分子系统发育、生物地理学和群体进化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结合形态特征和分子信息,发现并命名了64个蚯蚓新物种,丰富了中国蚯蚓物种多样性记录,补充完善了横断山脉地区蚯蚓名录。(2)该地区约81.2%的物种属于东洋种,少数物种属于古北种。在水平分布格局上,横断山脉东北部高纬度地区蚯蚓物种丰富度最高,其次是南部低纬度地区。在垂直分布格局上,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蚯蚓物种数总体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中高海拔地区物种丰富度最高。(3)巨蚓科、正蚓科和链胃蚓科物种之间的5基因联合序列(3993bp:COI-COII-12S r RNA-16S r RNA-ND1)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29.19%、37.24%和36.55%。另外,各基因在物种水平上的平均遗传距离主要区间范围为10%-30%,在种群水平上的平均遗传距离区间范围为0.0%-5.0%。(4)参考进化树“顺序约定”规则和中国巨蚓科物种群划分,本研究以较高的枝间支持率(PP>0.9,BP>70)将系统进化树(BI树和ML树)根据分枝情况划分为8个物种群和1个单一物种(M405),明确了该地区链胃蚓科、正蚓科和巨蚓科物种及物种群之间的发育进化关系。(5)分化时间估算分析结果显示,链胃蚓科与正蚓科、正蚓科与巨蚓科于三叠纪晚期分化开来,分化时间分别为215.84 MYA(95%HPD:200.03-226.31 MYA)和211.03 MYA(95%HPD:90.74-220.15 MYA)。在新生代早期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首次碰撞,驱使了巨蚓科蚯蚓从横断山脉南部邻接西双版纳和缅甸的地方向北、向西扩散分化,分化时间在始新世晚期44.42 MYA(95%HPD:38.14-51.62 MYA)。通过生物地理学分析发现,该地区巨蚓科Group 2-8在新生代分化后可能经历了不同的演化历史(8次扩散和6次地理隔离),古地理事件(欧亚大陆碰撞、青藏高原山体隆升、喜马拉雅板块移动、横断山脉自身山体隆升等)的发生在蚯蚓扩散分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6)RAD-seq得到769,957 SNPs,通过系统进化树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将该地区规整远盲蚓(Amynthas regularis sp.nov.)30个样本清晰的划分为三个谱系(lineage)群体G2、G3和G5,该结果与地理种群划分结果基本一致。G2、G3和G5谱系群体之间遗传分化指数(FST)分别为0.105、0.135和0.080,其中G3谱系群体遗传变异程度最高(θπ=0.118±0.037),显着高于另外两个谱系群体。尽管三个谱系群体之间均有不同程度的遗传分化,但由于河流(怒江)的阻碍导致仅有G3向G2谱系群体基因交流迁移,而G2-G5谱系群体之间、G3-G5谱系群体之间均未发现基因交流现象,推测河流是影响该地区规整远盲蚓种群基因交流的主要地理隔离屏障。
刘圆缓[7](2019)在《西南特有濒危植物大王杜鹃的保护遗传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变异是物种抵抗环境变化的主要因素,可以揭示该物种适应多变环境的能力,对濒危植物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大王杜鹃(Rhododendron rex subsp.rex)是我国一种常绿小乔木,分布于云南东北部、四川西南部,该物种具有良好的园林景观价值,目前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引种驯化方面。近年来,外界高强度的人为干扰导致该物种生境遭到严重破坏,种群处于衰退状态,已经被《中国植物红皮书》收录为濒危种,IUCN将其列为易危(vulnerable)等级。但是目前关于大王杜鹃自然居群的地理分布、遗传多样性以及遗传结构等研究却几乎处于空白状态。鉴于此,本文在详细调查大王杜鹃自然居群野外分布与采样的基础上,采用叶绿体DNA片段测序和SSR分子标记对我国西南地区的11个大王杜鹃野生自然居群进行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与谱系地理结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划分了大王杜鹃自然居群的进化显着单元,提出了保护大王杜鹃遗传完整性的具体策略和措施。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基于SSR分子标记的大王杜鹃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变异研究基于14对微卫星位点研究了 11个大王杜鹃自然居群212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以及居群历史动态等。结果显示,14个位点共检测到236个等位基因(Na),平均每个位点有16.8个等位基因。大王杜鹃在物种水平上具有中等水平的遗传多样性(Ho=0.424,He=0.515,I= 1.096,PPB=94.16%),居群间的遗传分化较大(Fst=0.16245);AMOVA分析结果显示,遗传变异主要分布在居群内,占83.75%;Mantel检验表明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存在显着的相关性(R2=0.5434,P<0.050);此外,Structure、UPGMA树和PCoA聚类分析结果均显示,大王杜鹃的11个自然居群地理距离较近的群体首先聚为一支,表明地理隔离对于大王杜鹃居群间遗传分化具有明显的影响;瓶颈效应分析显示,大王杜鹃11个居群没有经历过瓶颈效应,GW指数显示大王杜鹃在历史上经历了居群收缩事件。2.基于cpDNA序列的大王杜鹃遗传结构与居群历史动态研究基于3个叶绿体DNA片段(rbcL、matK、Psba-trnH)研究了 11个大王杜鹃居群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以及历史居群动态等。研究结果显示,大王杜鹃具有中等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其居群GDX的大王杜鹃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此外,从cpDNA序列鉴定出12个叶绿体单倍型,单倍型构建的贝叶斯树呈现了清晰的地理分布模式,其中居群DLT、BJS的单倍型聚为一支;居群JZS、LZS、LJS、QLB1、QLB2和QLB3的单倍型聚为一支;而居群GDX和YS单独聚为一支。Network分析显示,两个假定的祖先单倍型位于网状进化树的内部位置,结合祖先单倍型的居群分布与居群的地质历史事件,推断出螺髻山可能是第四纪冰期的避难所之一。AMOVA分析结果显示,遗传变异主要分布在群体内,占84%;U检验显示Nst显着的大于Gst,表明大王杜鹃有显着的谱系地理结构,同时失配图分析和中性检测的结果均显示大王杜鹃在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居群扩张事件,大王杜鹃居群历史动态分析显示,在距今5万年时大王杜鹃居群发生快速收缩事件。3.进化显着单元的划分及其遗传多样性保护策略基于cpDNA数据分析结果,根据单倍型的地理分布、遗传距离、最大简约树和UPGMA树,大王杜鹃的11个居群可划分为4个ESUs(ESUA-D),大王杜鹃总的保护策略是加强就地保护,保护的优先权从高到低为:ESUB、ESUA、ESUD和ESUC。ESUB目前保护现状不太乐观,居群LJS虽然处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但人为干扰较大,居群QILB1和QLB3主要分布在人类的活动区域,这三个居群必须加大保护力度,并提高当地居民的保护意识;ESUA目前保护水平良好,保护的重点放在DLT居群;ESUD和ESUC目前的保护状况良好,但这两个ESUs的居群都具有特有的单倍型,应加强保护力度。
徐玉洋[8](2019)在《兴山县种子植物区系地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兴山县位于湖北省西部山区,南邻三峡,北接神农架,境内种子植物种类丰富,植物区系构成复杂。通过将兴山县全域划分为28个10km×10km的工作网格,对全县开展了以网格为单元的种子植物物种调查。在实地采集的3450份野生种子植物标本以及参考标本馆17035份相关植物标本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记录的9287条植物物种地理分布点位数据,对兴山县种子植物的物种组成、区系特征、区系的垂直分布格局、与周边山脉的区系联系以及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分布与保护现状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本研究为兴山县植物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科学资料,也为我国后续开展以县域为基础的生物多样性调查提供了示范。研究结果主要有:(1)兴山县域内共有种子植物145科705属1883种(含标本馆引证标本655种),占全湖北省种子植物总数的33.33%。其中有裸子植物16种,隶属于6科12属;被子植物1867种,隶属于139科693属。该县种子植物区系地理分布型在科级水平上共包含12个分布型;在属级水平上,兴山县不仅拥有我国所分布的15个分布型,还包括21个变型。不同的地理成分在兴山县相互渗透,植物区系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征。(2)兴山县种子植物在水平尺度上总体呈现出西多东少,南多北少的地理分布特征,在万朝山、龙门河附近的网格内物种数最高。在垂直海拔梯度上,随海拔的升高,该县种子植物总体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科属种的数量均在700-1000m海拔段内最高,表现出明显的单峰分布格局。在兴山县的种子植物中,所含种数高于50种的大型科仅有5科,所含种数高于20种的大属也仅有7属,其分别占总科数的3.45%和总属数的0.99%。物种数少于10种的科(单种科和寡种科)与物种数少于5种的属(单种属和寡种属)分别占到全县总科数的63.45%和全县总属数的90.21%。兴山县种子植物呈现出物种的多样性与脆弱性并存的特征。(3)兴山县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中,在科级水平上,热带分布型的科有63科,占总科数的43.45%;温带分布型的科有40科,占总科数的27.59%,热带成分在该县呈优势地位。在属的区系地理成分中,该县热带分布型共242属,占总属数的34.33%;温带分布型共379属,占总属数的53.76%。在各海拔段内温带分布型的属占比始终高于热带分布型的属,且呈现出随海拔升高而两者占比差距逐渐增大的特征。因此,该县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主要以温带性质为主,但具有由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性质,水分和热量是影响该县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垂直分布的主要限制性因素。通过与周边山脉的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进行比较,发现兴山县与五朵峰、漳河源、七姊妹山的种子植物区系特征相似,同属于华中植物区系。(4)兴山县境内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共有32种,散布在全县26个网格内。其中,在万朝山、龙门河附近的W15号和W16号网格内分布最为集中。该县境内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受潜在威胁程度较高,其中大部分地区的保护缺位、资源开发活动的破坏、无节制的采集利用以及土地的不合理开发是兴山县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
廖鑫凤[9](2018)在《玉龙雪山植物系统发育区系学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区系地理学的研究主要采用对分类群和地理分布的统计和分析,结合区系成分划分来分析区系的性质与来源。而区系系统发育研究通过构建区域生命之树,估算区系内物种进化速率与分化时间用以推测区系的演化历史。本研究结合传统植物区系学和系统发育区系学的方法对丽江玉龙雪山的植物区系开展研究,首先整理了玉龙雪山种子植物的物种库,通过标本数据划定它们在玉龙雪山的海拔分布,基于phylomatic与四个条码(rbcL,matK,trnH-psbA,ITS)分别构建了区系物种系统发育树,利用TreePL软件,基于42个化石点,构建了标定分化时间的系统发育树。根据吴征镒等对科属成分划分标准,基于区系系统发育树分析了玉龙雪山种子植物的来源,探讨了物种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多样性(PD)格局,类群间的平均分化时间以及性状沿海拔梯度的格局,比较了不同系统发育树的解析度对系统发育多样性和系统发育结构(如净亲缘指数NRI和最近亲缘指数NTI)估算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按吴征镒等对科属成分划分,玉龙雪山植物区系在科级水平上,热带成分占比大于温带成分,而在属级水平则温带成分为主,其中以北温带、东亚、泛热带成分占比最高,且不同区系成分具有明显系统发育信号。系统发育多样性的结果表明,该区域内中国特有成分进化最为古老。不同区系来源的物种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多样性的海拔梯度格局不同,热带区系成分主要分布于低海拔,物种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多样性在较低海拔出现峰值,而世界分布属物种多样性峰值出现在较高海拔,温带区系成分的系统发育多样性最高。物种多样性沿海拔梯度呈单峰分布格局,在海拔3000米左右达到峰值;不同生活型出现峰值的海拔略有不同,草本=乔木>灌木>藤本。与生态学中常用Phylomatic构建的区系系统树相比,本研究利用四个条码构建了相对高解析度的系统树,整体框架与APGIII一致,59%的节点支持率≥50%,40%的节点支持率≥80%。基于phylomatic与基于DNA条形码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分析系统发育多样性和系统结构的结果表明:系统发育多样性沿海拔梯度格局与物种多样性格局相似,但是二者存在一定的差异,系统发育多样性的峰值出现的海拔小于物种多样性峰值出现的海拔;高海拔植物系统发育呈显着的聚集结构(NRI与NTI指数均为正值),在4000m左右聚集程度最大,暗示该海拔环境过滤可能对物种分布起最大的作用,低海拔植物系统发育呈显着的离散结构,推测物种之间的竞争起主导作用;基于DNA条形码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在系统发育多样性和结构估算方面比phylomatic生成的系统发育树更加精细。通过分化时间的估算,发现玉龙雪山大多数分支的分化时间在5000万年以内,3000米以上物种平均分化时间晚于1000万年。整体植物区系相对年轻,物种的平均分化时间沿海拔梯度呈下降趋势,可能是随横断山的隆升以适应高海拔的生境而形成的衍生类群,支持热带生态位保守性假说。
赵翀[10](2016)在《贡嘎山地区杜鹃内生放线菌生物多样性及抗菌促生功能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药用植物杜鹃不仅极富观赏性,有的还可供食用,更有许多种类具有较高的医药价值,也可作为工业原料和植物杀虫剂,为医药、化工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贡嘎山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缘,自然条件复杂,气候多变,现有杜鹃属植物73种4变种2亚种,杜鹃资源丰富。本研究以贡嘎山地区杜鹃为研究材料,结合可培养和免培养的方法,对杜鹃内生放线菌多样性进行分析。选择5种不同的分离培养基,从3个海拔高度采集的杜鹃茎、叶、花中分离出内生放线菌161株,根据放线菌的形态特征,选取76株代表菌株,经16S rRNA序列分析,对其种类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贡嘎山地区杜鹃茎、叶、花中分离到的内生放线菌包括13个属,分别是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假诺卡氏菌属(Pseudonocardia)、拟诺卡氏菌属(Nocardiopsis)、纤维微菌属(Celluosimicrobium)、短杆菌属(Brevibacterium)、短状杆菌属(Brachybacterium)、纤维单孢菌属(Cellulomonas)、类诺卡氏菌属(Nocardioides)、红球菌属(Rhodococcus)、中村氏菌属(Nakamurella)、戈登氏菌属(Goradona)、小单孢菌属(Micramonospora)、游动放线菌属(Actinoplanes),其中以链霉菌为杜鹃可培养内生放线菌的优势种群。对贡嘎山地区杜鹃的免培养内生放线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免培养内生放线菌包括18个放线菌属,分别为弗兰克氏菌属(FranAia)、芽球菌属(Blastococcus)、血杆菌属(Sanguibacter)、弗莱德门氏菌属(Friedmanniella)、纤维单孢菌属(Cellulomonas)、中村氏菌属(Nakamurella)、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链霉菌属(Streptomyces)、潮湿球菌属(Humicoccus)、棒杆菌属(Corynebacterium)、假诺卡氏菌属(Pseuudonocardia)、Jatrophihabitans 菌属、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类诺卡氏菌属(Nocardioides)、利夫森氏菌属(Leifsonia)、微球菌属(Micrococcus)、地嗜皮菌属(Geodermatophilus)、节杆菌属(Arthrobacter)。结合可培养内生放线菌和免培养内生放线菌的分析结果,揭示了贡嘎山地区杜鹃内生放线菌多样性丰富,存在着大量的放线菌资源。对通过可培养方法筛选出的76株代表菌株进行抗菌促生功能评价。内生放线菌的抗菌活性初筛结果显示,76株供试菌中有81.6%的内生放线菌对9种指示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性,抗菌谱较广;同时对菌株聚酮合成酶(PKS)、非核糖体多肽合成酶(NRPS)功能基因簇的筛选结果显示,PKS Ⅰ、PKSⅡ、NRPS基因阳性菌株检出率分别是30.3%、46.1%、13.2%,表明这两种基因簇在药用植物杜鹃内生放线菌中广泛存在,同源性分析也显示出较高的多样性。对内生放线菌促生能力进行检测,结果发现50%的菌株都能产IAA,63.2%的菌株具有产铁载体的能力,28.9%的菌株具有溶磷的能力,31.6%的菌株能降解纤维素,揭示了杜鹃内生放线菌对促进植物生长具有很大潜力。对76株杜鹃内生放线菌抗逆性检测结果表明,不同的内生放线菌对盐碱度、干旱度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受性。其中,对盐浓度的耐受性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降低,所有菌株均能在盐浓度为0%时生长,92.1%的菌株能在3%的盐浓度下生长,盐浓度为7%时能正常生长的菌株降低到34.2%,而当盐浓度为15%时,还有1.3%的菌株能生长,达到了嗜盐的程度;培养基pH值由7.0向碱性和酸性变化均导致内生放线菌生长率降低,由100.0%(pH=7.0)降低至 94.7%(pH=6.0)和 75.0%(pH=10.0),而当 pH 达到 11.0 时,仍有1.3%的内生放线菌能生长,揭示了杜鹃内生放线菌具有较强的耐碱性;随着PEG浓度由0%增加至25%,水势不断降低,内生放线菌生长率降低,但仍能达到82.9%,表明杜鹃内生放线菌具有较强的耐旱性。已有研究发现,放线菌适宜生长在干燥、微碱性环境,而本实验的内生放线菌经检测发现,有菌株能在盐浓度高达15%,碱性环境pH值达到11.0,水势低至-1.309Mpa的环境中生长,揭示了杜鹃内生放线菌较强的抗逆性。根据内生放线菌的促生初筛结果,筛选出促生效果较好的潜力菌株SICAUZR27和SICAUZR28进行小麦盆栽试验。小麦生理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在菌株SICAUZR27和SICAUZR28的作用下,小麦的株高、根长、鲜重和干重比对照增加了 18.8%和5.87%、47.33%和 40.29%、48.99%和 51.68%、47.37%和 47.37%,且菌株 SICAUZR27效果更好,揭示了杜鹃内生放线菌对小麦的促生作用。本研究通过可培养和免培养方法,对贡嘎山地区杜鹃内生放线菌的多样性进行了全面的了解,为该地区杜鹃内生放线菌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奠定了方法和理论基础;同时通过对菌株抗菌促生功能的评价,揭示了贡嘎山地区杜鹃内生放线菌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较强的促生能力以及对盐碱和干旱环境的耐受能力,为寻找产生新的生物活性物质,发掘促进植物生长的微生物菌剂提供了丰富的放线菌资源。
二、四川贡嘎山地区杜鹃属的地理分布及区系组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川贡嘎山地区杜鹃属的地理分布及区系组成(论文提纲范文)
(1)广西姑婆山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区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1.1 广西姑婆山保护区植物研究历史 |
1.2 本次维管植物多样性调查的意义 |
2 广西姑婆山自然保护区自然概况 |
2.1 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 |
2.2 地形地貌 |
2.3 气候 |
2.4 水文 |
2.5 土壤 |
2.6 植被概况 |
3 研究的目的、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内容 |
3.3 研究方法 |
4 广西姑婆山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区系特点与性质 |
4.1 蕨类植物区系分析 |
4.1.1 蕨类植物科的分析 |
4.1.2 蕨类植物属的分析 |
4.2 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
4.2.1 种子植物科的分析 |
4.2.2 种子植物属的分析 |
4.3 小结 |
5 广西姑婆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中的特有现象 |
5.1 特有科、属的统计 |
5.2 特有种的统计 |
6 广西姑婆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 |
6.1 珍稀濒危植物种类组成 |
6.2 珍稀濒危植物的致濒原因 |
6.2.1 生境破坏和恶化 |
6.2.2 药用植物和观赏植物被盗采盗挖 |
6.2.3 自然与人为灾害 |
6.3 保护策略 |
6.3.1 加强法律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加大普法力度 |
6.3.2 加强对保护区植物物种多样性的调查和研究工作 |
6.3.3 加强预防工事和物种保育工作 |
7 植物区系新资料 |
7.1 中国大陆新记录物种 |
7.2 广西新记录物种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广西姑婆山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名录 |
附录B 广西姑婆山自然保护区植被与环境状况 |
附录C 广西姑婆山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新资料 |
附录D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四川藏区药用植物区系特征 |
研究区域概况 |
研究方法 |
结果与分析 |
讨论 |
小结 |
壤塘县(安多文化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的初步研究 |
研究区域概况 |
研究方法 |
结果与分析 |
讨论 |
小结 |
丹巴县(嘉绒文化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的初步研究 |
研究区域概况 |
研究方法 |
结果与分析 |
讨论 |
小结 |
讨论与结论 |
讨论 |
主要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四川藏区藏药植物名录 |
附录2 民族植物学调查工作记录 |
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 综述 |
民族植物学 |
民族植物学的起源及在中国的发展 |
民族植物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藏区及藏族民族植物学研究 |
藏区概况 |
藏族医药与藏族民族植物学研究现状 |
民族植物学与藏族医药 |
藏族医药的巨大潜力与药用植物的资源现状 |
藏药的发展现状 |
民族植物学与藏药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3)西南高原山地四种杜鹃属植物小尺度空间遗传结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空间遗传结构概述 |
1.1.1 空间遗传结构概念 |
1.1.2 空间遗传结构的度量方法 |
1.1.3 空间遗传结构研究进展 |
1.1.4 空间遗传结构的研究意义 |
1.2 不同年龄级空间遗传结构研究进展及意义 |
1.3 分子标记及其在空间遗传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
1.4 基因流研究进展及意义 |
1.5 本研究4种杜鹃属植物概况 |
1.6 本论文研究内容和意义 |
1.6.1 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4种杜鹃属植物小尺度空间遗传结构研究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研究样地概况 |
2.1.2 试验材料采集 |
2.1.3 试验方法 |
2.1.3.1 基因组DNA提取 |
2.1.3.2 DNA检测 |
2.1.3.3 SSR标记分析 |
2.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1.4.1 遗传多样性检测 |
2.1.4.2 不同年龄级遗传结构 |
2.1.4.3 小尺度空间遗传结构 |
2.1.4.4 历史基因流估计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大王杜鹃遗传多样性及空间遗传结构 |
2.2.1.1 居群水平上遗传多样性 |
2.2.1.2 不同年龄级遗传多样性 |
2.2.1.3 不同年龄级遗传结构 |
2.2.1.4 大王杜鹃小尺度空间遗传结构 |
2.2.1.5 大王杜鹃不同年龄级小尺度空间遗传结构 |
2.2.1.6 大王杜鹃基因流的估算 |
2.2.2 大树杜鹃小尺度空间遗传结构 |
2.2.3.1 居群水平上遗传多样性 |
2.2.3.2 不同年龄级遗传多样性 |
2.2.3.3 不同年龄级遗传结构 |
2.2.2.4 大树杜鹃空间遗传结构 |
2.2.2.5 大树杜鹃不同年龄级小尺度空间遗传结构 |
2.2.2.6 大树杜鹃基因流的估算 |
2.2.3 毛脉杜鹃遗传多样性及小尺度空间遗传结构 |
2.2.3.1 居群水平上遗传多样性 |
2.2.3.2 不同年龄级遗传多样性分析 |
2.2.3.3 不同年龄级遗传结构 |
2.2.3.4 毛脉杜鹃小尺度空间遗传结构 |
2.2.3.5 毛脉杜鹃不同年龄级小尺度空间遗传结构 |
2.2.3.6 毛脉杜鹃基因流的估算 |
2.2.4 爆杖花遗传多样性及空间遗传结构 |
2.2.4.1 居群水平上遗传多样性 |
2.2.4.2 不同年龄级遗传多样性分析 |
2.2.4.3 不同年龄级遗传结构 |
2.2.4.4 爆杖花小尺度空间遗传结构 |
2.2.4.5 爆杖花不同年龄级小尺度空间遗传结构 |
2.2.4.6 爆杖花基因流的估算 |
2.3 讨论 |
2.3.1 大王杜鹃遗传多样性及小尺度空间遗传结构 |
2.3.2 大树杜鹃遗传多样性及小尺度空间遗传结构 |
2.3.3 毛脉杜鹃遗传多样性及小尺度空间遗传结构 |
2.3.4 爆杖花遗传多样性及小尺度空间遗传结构 |
第三章 4种杜鹃属植物小尺度空间遗传结构的比较分析 |
3.1 材料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遗传多样性比较 |
3.2.1.1 4种杜鹃属植物居群遗传多样性 |
3.2.1.2 4种杜鹃属植物不同年龄级的遗传多样性 |
3.2.2 4种杜鹃属植物不同年龄级遗传结构 |
3.2.3 4种杜鹃属植物空间遗传结构的比较分析 |
3.2.3.1 基于Moran’s I指数的空间遗传特征比较 |
3.2.3.2 基于Moran’s I指数的空间遗传结构强度比较 |
3.2.3.3 基于Fij指数的空间遗传特征比较 |
3.2.3.4 基于Fij指数的空间遗传结构强度比较 |
3.2.4 4种杜鹃属植物不同年龄级空间遗传结构比较 |
3.2.4.1 基于Moran’s I指数的空间遗传特征比较 |
3.2.4.2 基于Moran’s I指数的空间遗传结构强度比较 |
3.2.4.3 基于Fij指数的空间遗传特征比较 |
3.2.4.4 基于Fij指数的空间遗传结构强度比较 |
3.2.5 4种杜鹃属植物基因流的估算 |
3.2.5.14 种杜鹃属植物居群水平上基因流比较 |
3.2.5.24 种杜鹃属植物不同年龄级基因流比较 |
3.3 讨论 |
3.3.1 4种杜鹃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 |
3.3.2 4种杜鹃属植物小尺度空间遗传结构分析 |
3.3.2.1 不同亲缘系数对杜鹃属植物空间遗传结构的影响 |
3.3.2.2 SSR位点影响物种空间遗传结构 |
3.3.2.3 4种杜鹃属植物空间遗传结构差异分析 |
3.3.2.4 4种杜鹃属植物不同年龄级空间遗传结构差异分析 |
3.3.3 4种杜鹃属植物基因流差异分析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湘西州种子植物区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植物区系概述 |
1.2 柑橘属疑问种—天然枳橙研究背景 |
1.3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概况 |
第二章 研究目和方法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
3.2 区系调查新发现 |
3.3 天然枳橙的系统地位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湘西州种子植物区系特点 |
4.2 湘西州种子植物区系的归属及其区系联系 |
4.3 新记录及疑问种的研究意义探讨 |
4.4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和取得的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DNA序列信息 |
附录Ⅱ 湘西州种子植物科的数量结构及分布型 |
附录Ⅲ 湘西州种子植物属的大小及分布型 |
附录Ⅳ 湘西州种子植物名录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桂林市叠彩区药用植物种类组成及其区系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研究背景 |
1.1 药用植物的研究 |
1.1.1 药用植物的概念 |
1.1.2 药用植物的分类 |
1.1.3 药用植物资源研究现状 |
1.2 药用植物区系的研究 |
1.2.1 区系概念 |
1.2.2 区系研究对象及内容 |
1.2.3 国外研究进展 |
1.2.4 国内研究进展 |
1.2.5 广西地区研究概况 |
1.2.6 药用植物资源及其区系研究概况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和拟解决关键问题 |
1.4.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2 拟解决关键问题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环境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候 |
2.1.4 水文 |
2.1.5 土壤 |
2.1.6 植物资源 |
2.2 社会概况 |
2.2.1 人文概况 |
2.2.2 社会经济概况 |
第3章 研究方法 |
3.1 调查方法 |
3.1.1 文献查阅 |
3.1.2 野外调查 |
3.1.3 访问调查 |
3.1.4 室内整理 |
3.2 数据统计及分析方法 |
3.2.1 种类组成特征 |
3.2.2 药用植物区系特征 |
第4章 叠彩区药用植物种类组成特征 |
4.1 种类组成 |
4.1.1 野生药用植物科的组成 |
4.1.2 野生药用植物属的组成 |
4.2 药用植物种的生长型和生活型 |
4.2.1 药用植物种的生长型 |
4.2.2 药用植物种的生活型 |
4.3 特有药用植物和珍稀濒危药用植物 |
4.3.1 特有药用植物 |
4.3.2 珍稀濒危药用植物 |
4.4 外来种和栽培种 |
4.4.1 外来种 |
4.4.2 栽培种 |
4.5 药用资源的特征 |
4.5.1 药用部位分析 |
4.5.2 药用植物的性味分析 |
4.5.3 药用功效类型多样性分析 |
4.6 讨论 |
第5章 叠彩区药用植物区系特征 |
5.1 科的分布区类型分析 |
5.1.1 世界广布型 |
5.1.2 热带分布型 |
5.1.3 温带分布型 |
5.2 属的分布区类型分析 |
5.3 区系成分特点 |
5.3.1 药用植物科的特点 |
5.3.2 药用植物属的特点 |
5.4 叠彩区药用植物特有现象 |
5.5 与邻近地区药用植物区系特征的比较研究 |
5.5.1 R/T值比较 |
5.5.2 区系谱比较 |
5.6 讨论 |
5.6.1 叠彩区药用植物分布区类型特征 |
5.6.2 不同比较方法的对比 |
5.6.3 与邻近地区药用植物区系的比较 |
第6章 叠彩区药用植物开发利用现状与可持续利用策略 |
6.1 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
6.2 可持续利用策略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叠彩区药用植物种类组成特征 |
7.1.2 叠彩区药用植物区系特征 |
7.2 不足之处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叠彩区药用植物名录 |
附录2:叠彩区部分重点调查药用植物照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横断山脉地区蚯蚓分类及分化与扩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横断山脉概况 |
1.1.1 横断山脉地理位置 |
1.1.2 横断山脉气候特点 |
1.1.3 横断山脉生物多样性 |
1.2 蚯蚓分类与进化研究现状 |
1.2.1 蚯蚓分类研究进展 |
1.2.2 蚯蚓分子系统发育研究进展 |
1.2.3 蚯蚓群体进化研究进展 |
1.3 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研究现状 |
1.3.1 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 |
1.3.2 RAD-seq在群体进化中的应用 |
1.4 横断山脉地区蚯蚓分类与进化研究现状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横断山脉地区蚯蚓分类研究和地理分布格局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横断山脉地区物种组成分析 |
2.2.2 横断山脉地区蚯蚓名录 |
2.2.3 横断山脉地区新物种描述 |
2.2.4 横断山脉地区蚯蚓地理区系分析 |
2.2.5 横断山脉地区蚯蚓地理分布格局分析 |
2.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横断山脉地区蚯蚓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学分析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基因序列特征分析 |
3.2.2 基因序列饱和性分析 |
3.2.3 基因遗传距离分析 |
3.2.4 系统发育分析和分化时间估算 |
3.2.5 生物地理学分析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横断山脉地区蚯蚓群体进化分析(以规整远盲蚓为例)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测序数据统计和质量评估 |
4.2.2 群体系统发育分析 |
4.2.3 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
4.2.4 基因流分析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致谢 |
附录一 采样点信息 |
附录二 已提交的基因序列登录号 |
附录三 基于5 基因构建横断山脉地区蚯蚓ML树 |
附录四 基于BI树估算的分化时间最大置信树 |
附录五 GROUP4 中各CLUSTER系统进化树和分化时间估算 |
附录六 Group 7 中各 Cluster 系统进化树和分化时间估算 |
附录七 Group 8 中各 Cluster 系统进化树和分化时间估算 |
附录八 RAD测序数据产出统计 |
附录九 RAD TAG统计 |
附录十 序列比对率和覆盖深度统计 |
(7)西南特有濒危植物大王杜鹃的保护遗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概述 |
1 研究背景 |
1.1 保护生物学概述 |
1.2 保护遗传学研究概述 |
1.3 谱系地理研究概述 |
1.4 杜鹃属植物研究概况 |
1.5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 |
第二章 大王杜鹃自然居群的分布与生境特征 |
2.0 调查方法 |
2.1 大王杜鹃标本信息调查 |
2.2 大王杜鹃自然居群分布与生境调查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大王杜鹃标本采集信息与分布 |
2.3.2 大王杜鹃自然居群分布与气候特征 |
2.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基于SSR分子标记的大王杜鹃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变异研究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遗传变异和基因流 |
3.3.2 哈迪-温伯格平衡检测 |
3.3.3 遗传结构 |
3.3.4 瓶颈效应分析 |
3.4 讨论 |
3.4.1 大王杜鹃遗传多样性 |
3.4.2 大王杜鹃具体遗传关系和遗传结构 |
第四章 基于cpDNA序列的大王杜鹃遗传结构与居群历史动态研究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PCR扩增与测序 |
4.2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叶绿体序列特征 |
4.3.2 遗传变异与遗传结构 |
4.3.3 大王杜鹃单倍型的系统发育和网状进化 |
4.3.4 大王杜鹃的种群动态分析 |
4.4 讨论 |
4.4.1 大王杜鹃的遗传变异和遗传结构 |
4.4.2 大王杜鹃单倍型的系统发育 |
4.4.3 大王杜鹃的历史动态 |
4.4.4 大王杜鹃的遗传多样性保护建议 |
第五章 大王杜鹃进化显着单元的划分及其保护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数据分析 |
5.2 实验结果 |
5.2.1 单倍型的系统发育 |
5.2.2 居群遗传距离和ESU的划分 |
5.3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基于SSR分子标记的大王杜鹃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变异研究 |
6.2 基于cpDNA序列的大王杜鹃遗传结构与居群历史动态研究 |
6.3 进化显着单元的划分及其遗传多样性保护策略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兴山县种子植物区系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进展 |
1.2.1 植物区系地理学研究进展 |
1.2.2 兴山县植物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研究地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地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候状况 |
2.1.4 土壤条件 |
2.1.5 水文水系 |
2.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2.1 资料搜集与整理 |
2.2.2 野外调查 |
2.2.3 数据处理 |
2.2.4 数据分析 |
2.2.5 技术路线 |
第3章 兴山县种子植物的物种组成 |
3.1 物种组成 |
3.2 空间分布 |
3.2.1 水平地理分布格局 |
3.2.2 垂直海拔梯度分布格局 |
3.2.3 兴山县种子植物的空间分布特征 |
3.3 科的数量统计分析 |
3.3.1 科的数量统计分析 |
3.3.2 优势科与表征科 |
3.4 属的数量统计分析 |
3.5 生活型谱 |
第4章 兴山县种子植物的地理成分分析 |
4.1 科的地理成分分析 |
4.2 属的地理成分分析 |
4.3 地理成分沿海拔梯度变化 |
4.3.1 热带成分沿海拔梯度变化 |
4.3.2 温带成分沿海拔梯度变化 |
4.3.3 地理成分的垂直分布特征 |
4.4 兴山县种子植物区系与省内周边山脉关系 |
第5章 兴山县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及其保护研究 |
5.1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物种组成 |
5.2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分布特征 |
5.3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网格分布状况 |
5.4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现存的问题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兴山县种子植物名录 |
附录2:野外调查及标本照片 |
致谢 |
(9)玉龙雪山植物系统发育区系学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背景 |
1.1 植物区系地理学概述 |
1.2 植物区系系统发育学概述 |
1.3 植物区系系统发育学研究进展 |
1.4 区系系统发育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区域及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5.1 研究区域介绍 |
1.5.2 玉龙雪山区系地理学研究概况 |
1.5.3 研究意义及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建立玉龙雪山区域物种库 |
2.2 玉龙雪山植物DNA条形码数据库的建立 |
2.3 玉龙雪山植物海拔梯度分布数据获取 |
2.4 植物性状采集 |
2.5 系统发育树构建及分化时间估算 |
2.5.1 DNA条形码的筛选与比对 |
2.5.2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2.5.3 分化时间估算 |
2.6 数据分析 |
2.6.1 沿海拔梯度的物种多样性与性状关联分析 |
2.6.2 沿海拔梯度的系统发育多样性 |
2.6.3 沿海拔梯度系统发育结构 |
2.6.4 系统发育信号检测 |
3 研究结果 |
3.1 植物区系成分统计 |
3.1.1 玉龙雪山植物区系成分组成 |
3.1.2 科的地理成分分析 |
3.1.3 属的地理成分分析 |
3.1.4 属分布区类型系统发育信号及演化历史 |
3.1.5 属分布区类型与系统发育多样沿海拔梯度格局 |
3.2 物种多性样海拔梯度格局 |
3.3 系统发育多样性格局 |
3.3.1 系统树解析度 |
3.3.2 系统发育多性样(PD)的海拔梯度格局 |
3.3.3 系统发育结构的海拔梯度格局 |
3.3.4 平均分化时间的海拔梯度格局 |
3.4 植物功能性状海拔梯度格局 |
3.4.1 性别系统沿海拔梯度的格局 |
3.4.2 肉质果实沿海拔梯度的分布格局 |
4 讨论 |
4.1 玉龙雪山区系组成与来源 |
4.2 物种多样性与系统发育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分布格局 |
4.3 系统发育结构沿海拔梯度格局 |
4.4 两种建树方法对系统发育区系学研究的比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贡嘎山地区杜鹃内生放线菌生物多样性及抗菌促生功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内生放线菌研究现状 |
1.1.1 植物内生放线菌简介 |
1.1.2 植物内生放线菌多样性 |
1.1.2.1 内生放线菌的生物多样性 |
1.1.2.2 植物内生放线菌多样性 |
1.2 植物内生放线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1.2.1 抗生素类物质 |
1.2.2 植物生长促进剂 |
1.2.3 新特性酶类 |
1.3 内生放线菌次生代谢产物相关合成基因 |
1.4 研究植物内生放线菌的方法 |
1.4.1 可培养内生放线菌的研究方法 |
1.4.1.1 样品预处理方法 |
1.4.1.2 选择性培养基 |
1.4.1.3 抑菌剂 |
1.4.1.4 分离方法 |
1.4.2 免培养内生放线菌的研究方法 |
1.4.2.1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 |
1.4.2.2 16S rRNA克隆文库分析 |
1.4.2.3 高通量测序分析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杜鹃内生放线菌多样性分析 |
2.1 实验材料 |
2.1.1 样品采集 |
2.1.2 实验主要试剂 |
2.1.3 供试引物 |
2.2 实验方法 |
2.2.1 杜鹃的采集及预处理 |
2.2.2 杜鹃内生放线菌的分离鉴定 |
2.2.2.1 表面消毒及有效性检测 |
2.2.2.2 培养基与抑制剂 |
2.2.2.3 内生放线菌的分离培养 |
2.2.2.4 内生放线菌形态学观察 |
2.2.2.5 内生放线菌16S rRNA系统发育地位分析 |
2.2.3 免培养内生放线菌DGGE分析 |
2.2.3.1 提取总DNA |
2.2.3.2 PCR扩增与凝胶电泳检测 |
2.2.3.3 植物内生放线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 |
2.2.3.4 PCR-DGGE图谱分析 |
2.2.3.5 方差及统计分析 |
2.2.3.6 DGGE条带测序与系统发育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杜鹃内生放线菌多样性分析结果 |
2.3.1.1 可培养内生放线菌分离结果 |
2.3.1.1.1 表面消毒有效性检测 |
2.3.1.1.2 不同培养基内生放线菌分离结果 |
2.3.1.1.3 不同海拔高度和植物部位对分离结果的影响 |
2.3.1.2 杜鹃可培养内生放线菌的鉴定 |
2.3.1.2.1 杜鹃内生放线菌的形态学观察 |
2.3.1.2.2 可培养内生放线菌DNA的提取 |
2.3.1.2.3 16S rRNA扩增及系统发育分析 |
2.3.1.2.4 海拔高度对杜鹃可培养内生放线菌类群的影响 |
2.3.2 免培养内生放线菌多样性分析 |
2.3.2.1 不同植物样品基因组DNA提取 |
2.3.2.2 放线菌PCR扩增 |
2.3.2.3 杜鹃样品的DGGE图谱分析 |
2.3.2.4 杜鹃内生放线菌群落相似性分析 |
2.3.2.5 DGGE条带回收序列及其系统发育分析 |
2.3.3 研究方法对不同海拔杜鹃不同部位内生放线菌种类的影响 |
2.4 讨论 |
第三章 杜鹃内生放线菌抗菌促生功能评价 |
3.1 实验材料 |
3.1.1 菌株 |
3.1.2 培养基 |
3.1.3 主要实验试剂 |
3.1.4 供试引物 |
3.2 实验方法 |
3.2.1 代谢产物抗菌活性评价 |
3.2.1.1 指示菌株 |
3.2.1.2 抗菌活性实验方法 |
3.2.2 几类活性物质合成基因筛选 |
3.2.2.1 功能基因扩增 |
3.2.2.2 功能基因测序和序列分析 |
3.2.3 内生放线菌促生菌筛选 |
3.2.3.1 产IAA能力检测 |
3.2.3.2 产铁载体能力检测 |
3.2.3.3 溶磷能力检测 |
3.2.3.4 降解纤维素能力检测 |
3.2.4 内生放线菌抗逆性检测 |
3.2.4.1 内生放线菌耐盐性检测 |
3.2.4.2 内生放线菌耐酸碱性检测 |
3.2.4.3 内生放线菌耐旱性检测 |
3.2.5 内生放线菌促进小麦生长盆栽实验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内生放线菌抗菌活性及功能基因筛选 |
3.3.1.1 内生放线菌抗菌活性评价 |
3.3.1.2 内生放线菌功能基因筛选 |
3.3.1.3 PKSⅡ基因系统发育多样性 |
3.3.2 杜鹃内生放线菌促生功能评价 |
3.3.2.1 杜鹃内生放线菌产IAA能力的检测 |
3.3.2.2 内生放线菌产铁载体能力检测结果 |
3.3.2.3 内生放线菌溶磷能力检测结果 |
3.2.2.4 内生放线菌降解纤维素能力检测结果 |
3.3.3 杜鹃内生放线菌抗逆性分析 |
3.3.3.1 内生放线菌耐盐性分析 |
3.3.3.2 内生放线菌耐酸碱性分析 |
3.3.3.3 内生放线菌耐旱性分析 |
3.3.4 杜鹃内生放线菌促进小麦生长实验结果 |
3.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四川贡嘎山地区杜鹃属的地理分布及区系组成(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西姑婆山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区系研究[D]. 李健玲.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2)
- [2]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D]. 邱涛. 西南医科大学, 2020
- [3]西南高原山地四种杜鹃属植物小尺度空间遗传结构的研究[D]. 丁礼梅. 云南大学, 2020
- [4]湘西州种子植物区系研究[D]. 吴玉.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桂林市叠彩区药用植物种类组成及其区系特征[D]. 涂洪润.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2)
- [6]横断山脉地区蚯蚓分类及分化与扩散研究[D]. 袁柱.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7]西南特有濒危植物大王杜鹃的保护遗传学研究[D]. 刘圆缓. 云南大学, 2019(03)
- [8]兴山县种子植物区系地理研究[D]. 徐玉洋. 湖北大学, 2019(05)
- [9]玉龙雪山植物系统发育区系学初步研究[D]. 廖鑫凤. 云南大学, 2018(01)
- [10]贡嘎山地区杜鹃内生放线菌生物多样性及抗菌促生功能评价[D]. 赵翀. 四川农业大学,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