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贲门失弛缓症介入治疗的疗效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朱旭,王涛,肖家荣,张舰,刘文[1](2021)在《单孔胸腔镜改良Heller术在不同亚型贲门失弛缓症中对食管功能及症状改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分析单孔胸腔镜改良食管肌层切开(Heller)术在不同亚型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 of cardia)中对食管功能及症状改善研究,评价单孔胸腔镜改良Heller手术治疗在三种不同亚型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6月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不同亚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57例,按照芝加哥分型,将患者进行不同亚型分组,分为Ⅰ型治疗组(16例),Ⅱ型治疗组(22例),Ⅲ型治疗组(19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单孔胸腔镜改良Heller术式。分析各组患者临床症状、手术前后食管功能、手术前后食管扩张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1月、术后3月、术后6月各组患者吞咽困难程度、吞咽困难频率、胸痛程度、呕吐程度及总分均有所下降,各时间段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Ⅰ型治疗组、Ⅲ型治疗组相比,Ⅱ型治疗组术后1月、术后3月、术后6月吞咽困难程度、吞咽困难频率、胸痛程度、呕吐程度及总分下降程度较大(P <0.05);术后1月、术后3月、术后6月各组患者LESP、LESRP、EBP水平有所下降,LESRR水平有所上升,且与Ⅰ型治疗组、Ⅲ型治疗组相比,Ⅱ型治疗组术后1月、术后3月、术后6月LESP、LESRP、EBP水平下降较大,LESRR水平上升较高(P <0.05);术后1月、术后3月、术后6月各组患者食管扩张程度有所下降(P <0.05),与Ⅰ型治疗组、Ⅲ型治疗组相比,Ⅱ型治疗组术后1月、术后3月、术后6月食管扩张程度下降较大(P <0.05)。结论使用单孔胸腔镜改良Heller术对不同亚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进行治疗,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与Ⅱ型患者相比,Ⅰ型和Ⅲ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行单孔胸腔镜改良Heller术式的效果较差,对食管功能的改善效果较小。
杨辉[2](2021)在《超声内镜在贲门失弛缓症POEM治疗前后的临床价值》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在贲门失弛缓症(EA)患者行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前检查、术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内镜中心33例行POEM治疗的EA患者(EA组)和62例(排除食管相关疾病)需完善胃EUS检查者加做食管EUS(对照组),测量贲门口和贲门上5、10、15 cm处固有肌层、环形肌层厚度,计算环形肌层百分比。术后3月复查食管EUS。比较组内与组间、POEM治疗前后肌层厚度差异。对所有EA患者术前、术后3月、术后6月进行Eckardt评分,比较术前Eckardt评分vs术后3月Eckardt评分,术前Eckardt评分vs术后6月Eckardt评分之间差异。结果:(1)EA组贲门口和贲门上5、10 cm和对照组相同部位固有肌层厚度(t=7.839、2.347、8.439)、环形肌层厚度(t=10.598、10.596、11.293)、环形肌层百分比(t=7.914、3.536、6.467)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EA组各部位固有肌层厚度不全相等(H=73.022,P<0.001)。EA组贲门口食管固有肌层最厚,与贲门上5cm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贲门上10、15 cm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A组贲门上5、10 cm食管固有肌层与贲门上15cm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EA组各部位环形肌层厚度不全相等(H=77.230,P<0.001)。EA组贲门口食管环形肌层最厚,与贲门上5、10cm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者与贲门上15cm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3)对照组各部位固有肌层厚度不全相等(F=2.810,P<0.05)。对照组贲门口、贲门上5cm固有肌层厚度与贲门上15cm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部位环形肌层厚度不全相等(F=5.688,P<0.05)。对照组贲门口、贲门上5、10cm环形肌层厚度与贲门上15cm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EA组POEM治疗前后贲门口和贲门上5、10 cm固有肌层厚度(t=9.093、9.986、10.186)、环形肌层厚度(t=8.888、9.664、9.370)、环形肌层百分比(t=6.313、4.324、4.8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5)随访结束时间2021年01月31日,30人完成术后3月随访,术前Eckardt评分为6.67±1.54,术后3月Eckardt评分为1.10±0.55,较前下降5.5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28人完成术后6月随访,术前Eckardt评分为6.75±1.55,术后6月Eckardt评分为1.11±0.57,较前下降5.64±1.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1)POEM术前行超声内镜观察食管结构特点提供鉴别诊断信息,测量肌层厚度对POEM术中建立隧道及行肌切开具有临床指导意义。(2)POEM术后行超声内镜检查评估肌肉特征,对评价其治疗效果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李荣[3](2021)在《不同隧道开口法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效果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作为一种用于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的新兴微创内镜技术,自2008年问世以来,在全世界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随着POEM在临床中的广泛开展,POEM的术式趋于多样化,其中隧道开口的方式不同将直接影响手术效果,但具体开口方式的临床疗效尚不十分明确。本文拟通过比较纵开口法与倒“T”形开口法两种不同隧道开口法POEM治疗AC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不同隧道开口法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于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行POEM治疗的55例AC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病程、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既往相关治疗史等)、贲门失弛缓症临床症状评分系统(Eckardt评分)、术中术后短时间内的并发症(如气体相关的并发症、黏膜破损和出血等)发生情况等。通过使用统计软件进行具体的数据分析,得出具有可比性的量化数据,分析其代表的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共纳入在烟台毓璜顶医院行POEM治疗的AC患者55例,其中纵开口法组29例(男16例,女13例),倒“T”形开口法组26例(男7例,女19例),年龄18~77岁,病程1周~25年。术前有6例患者接受过AC相关其他治疗且均为电子内镜下球囊扩张术治疗,其中纵开口法组2例,倒“T”形开口法组4例。55(55/55,100%)例患者全部成功实施POEM手术,平均住院时间10.67±2.80天,术后评测Eckardt评分均≤3,Eckardt评分由术前的4(4,5)分降至术后的2(2,2)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总体症状缓解率98.2%(54/55)。研究中选取的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前Eckardt评分、术后Eckardt评分等一般临床资料上均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共有17(17/55,30.9%)例患者出现手术并发症,其中纵开口法组13(13/29,44.8%)例,之中气体相关并发症10例(10/29,34.5%),发热(体温>38.0℃)2例,剧烈胸腹部疼痛2例,术中胃底黏膜裂伤出血并消化道穿孔1例,术后复发1例;倒“T”形开口法组4例(4/26,15.4%),之中气体相关并发症2例(2/26,7.7%),发热1例,术后出血1例。有患者存在1种以上并发症,以上并发症经术中及时处理及后续内科保守治疗后均好转。数据显示,纵开口法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显着高于倒“T”形开口法组(44.8%(13/29)vs 15.4%(4/26),P<0.05),尤以气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更为明显(34.5%(10/29)vs 7.7%(2/2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两组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但对比术后疗效、短期并发症等情况,倒“T”形开口法POEM的安全性更高。结论倒“T”形开口法POEM不仅可以有效缓解病人的临床症状,还能降低患者术中和术后短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意义本研究收集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行POEM治疗的AC病例,通过术中、术后并发症等相关可监测指标比较纵开口法与倒“T”形开口法两种不同隧道开口法POEM治疗的AC患者的临床疗效。期望对今后POEM技术有效治疗方案的选择有所帮助,以期改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预后及生存质量。
李泽宇[4](2021)在《高分辨率食管测压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应用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贲门失弛缓症(AC)患者实施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在术前、术后行高分辨率食管测压(HRM),评估POEM的手术疗效,进一步探讨HRM在POEM治疗AC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19年12月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消化内科确诊为AC并行POEM术的患者26例,记录术前Eckardt评分、食管测压的食管上括约肌静息压(UESP)、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LESP)、4s完整松弛压力(4s IRP)、食管下括约肌长度(LESL)和随访6个月时的Eckardt评分、食管测压的UESP、LESP、4s IRP、LESL,分析术前、术后评分和测压数据是否具有明显差异及相关性。结果:26例患者术前、随访6个月的Eckardt评分分别为(6.50(?)1.30)和(1.04(?)0.53)分,术后较术前评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OEM术前、术后UESP为(50.15(?)16.74)和(44.70(?)11.71)mm 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ESP为(30.92(?)10.49)和(17.40(?)6.14)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s IRP(22.16(?)7.75)和(9.45(?)4.23)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ESL(3.38(?)0.65)和(3.34(?)0.72)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s IRP和Eckardt评分具有相关性(r=0.55,P<0.05)。Ⅱ型AC患者的4s IRP平均降低率更高(62.20%)。结论:POEM治疗AC安全、有效,4s IRP可以评价治疗效果,Ⅱ型AC患者对POEM治疗反应较好。
刘凯旋[5](2021)在《唾液胃蛋白酶在评价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术后并发胃食管反流的应用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 EM)的临床疗效以及唾液胃蛋白酶在评价术后并发胃食管反流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3月至2020年8月期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接受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的51例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AC)患者,术前均通过实验室检查、胃镜、心电图、高分辨食管测压、及胸部CT检查确诊,并且排除合并食管、胃肿瘤患者及严重心肺疾病患者等,对患者进行:1)评估手术疗效:术前,术后三个月随访时均进行Eckardt评分,了解术前术后临床症状改变情况,评价术后疗效。2)术后并发症分析:术前、术后3个月进行Gerd Q量表及唾液胃蛋白酶分析明确有无并发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比较反流组与非反流组之间年龄、性别、病程、高分辨食管测压分型、吸烟史、饮酒史、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相关之间是否存在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分析影响术后并发GER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一般资料:总人数51例,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19-74岁,平均年龄(40±11)岁,体重指数BMI提示:体重过低5例,正常体重30例,超重5例,肥胖0例;患者病程为2-48个月,中位数2年。食管测压分型:I型20例,II型24例,III型7例。其中2名型患者在行POEM治疗前接受过球囊扩张术治疗,51位患者均没有贲门失弛缓症家族史。吸烟史20例;饮酒史22例。2.疗效分析:随访时间为3月。症状有效49例,治疗失败2例,有效率96%。患者术前Eckardt评分平均为(5.3±1.3)分,术后评分平均为(0.9±1.0)分,通过配对T检验,对比术前与术后Eckardt评分,术后较术前相比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并发胃食管反流随访:经Gerd Q量表评分诊断胃食管反流6例(11.8%),唾液胃蛋白酶阳性10例(19.6%)。唾液胃蛋白酶检出率与Gerd Q检出率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唾液蛋白酶可以更加敏感的发现食管内酸反流。对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病程、BMI、高分辨食管测压分型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示上述因素均不是术后发生胃食管反流的危险因素(P>0.05)。对于出现反流现象的患者予以标准剂量PPI口服治疗,症状明显好转。结论:1.POEM术后3个月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复发率低,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可以作为AC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2.POEM术后3个月可并发胃食管反流病的情况。无反流症状的患者也可能会发生病理性反流。年龄、性别、病程、BMI、吸烟史、饮酒史、高分辨食管测压分型不是术后发生胃食管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
杨辉,吴承荣,黄留业[6](2020)在《超声内镜在贲门失弛缓症治疗前后的临床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在贲门失弛缓症(esophageal achalasia,EA)患者行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前检查、术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内镜中心28例拟行POEM的EA患者(EA组)和62例(排除食管相关疾病)需完善胃EUS检查者加做食管EUS(对照组),测量贲门口和贲门上5、10、15 cm处固有肌层、环形肌层厚度,计算环形肌层百分比。术后3月复查食管EUS。比较组内与组间、POEM治疗前后肌层厚度差异。结果 EA组贲门口和贲门上5、10 cm和对照组相同部位固有肌层厚度(t=7.535、2.236、8.018)、环形肌层厚度(t=9.659、10.899、11.012)、环形肌层百分比(t=7.812、3.484、6.332)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EA组POEM治疗前后贲门口和贲门上5、10 cm固有肌层厚度(t=8.779、9.941、9.470)、环形肌层厚度(t=8.615、9.588、8.940)、环形肌层百分比(t=6.167、4.189、4.78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超声内镜在贲门失弛缓症POEM术前评估和治疗后评价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谢洪兰[7](2020)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老年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治疗老年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AC)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诊断为AC并接受POEM治疗的患者共77例,将年龄≥60岁的25例患者分为A组(平均年龄64.92±5.54)岁,<60岁的52例患者分为B组(平均年龄39.47±11.99岁)。其中两组患者男女比例、BMI、病程、既往治疗情况、术前Eckardt评分、术前食管测压的差异无明显意义(P>0.05)。A组患者伴发基础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慢性肺病均高于B组(P<0.05)。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肌切开长度、住院时间、术中并发症,并对两组患者POEM术后Eckardt评分、食管测压、远期并发症(主要为胃食管反流相关并发症)进行随访,分析POEM术治疗老年AC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77例患者均成功完成POEM手术。⑴术后1月复查食管测压,两组术后食管测压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术后平均LES压(17.63±8.57)mmHg,B组(18.37±9.81)mmHg,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⑵术后1、6、12、24个月随访Eckardt评分,其中A组术后1个月Eckardt评分为0.91±1.05分,6个月为0.97±1.24分,12个月为1.15±1.21分,24个月为1.12±1.31分,B组1个月为1.02±1.22分,6个月为1.12±1.37分,12个月为1.09±1.26分,24个月为1.12±1.29分。两组术后任意观察时点Eckardt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同一观察时点Eckardt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⑶将手术失败及复发视为治疗无效,并以此统计各组的治疗有效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6、12、24个月手术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⑷两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相似,其中A组6例(24.00%),包括皮下气肿3例、纵隔气肿1例、胸腔积液1例、粘膜穿孔1例,B组14例(26.92%),其中皮下气肿6例、纵隔气肿4例、胸腔积液2例、粘膜穿孔2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⑸关于胃食管反流相关并发症,9例出现胃食管反流症状,其中A组2例(8.00%),B组7例(13.4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例患者被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A组1例(4.00%),B组2例(3.8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⑹A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67.40±15.01)min,B组(64.74±10.37)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平均肌切开长度(9.20±1.83)cm,B组(9.07±2.02)c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平均住院时间(7.72±2.46)天,B组(7.02±2.01)天,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⑴老年AC患者与非老年AC患者行POEM治疗均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且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⑵POEM治疗老年AC患者安全有效,有希望成为老年AC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但仍需多中心大样本临床研究。
李灿[8](2020)在《POEM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研究及影响手术时间的多因素分析》文中认为背景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因为肌间神经丛的神经节细胞受影响,导致食管蠕动消失和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欠佳。该病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反流、胸骨后疼痛和体重减轻。目前,该病通过患者临床表现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或食管测压来确诊。贲门失弛缓症主要治疗方式包括:内镜下手术治疗、外科治疗及口服药物治疗。传统的内镜下方式包括球囊扩张、肉毒杆菌注射、支架置入,但长期效果不好,容易复发。外科Heller肌切开术效果较好,但患者创伤较大。2008年,Inoue首次在人体上进行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手术。POEM 手术既实现了食管下段括约肌切开的治疗目标,又具备内镜的微创优点,现已成为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首选术式。一些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在进行内镜下扩张、支架置入、肉毒毒素注射、Heller手术或POEM等治疗后,仍会出现复发症状。有文献报道球囊扩张后复发的唯一危险因素为病程,而POEM术后复发,则考虑与芝加哥分型和病程密切相关,但是病程是其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回顾性研究,本文分析了内镜下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后复发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再行POE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目的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探究内镜下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后复发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再行POE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影响POEM手术时间的因素的初步分析。对象与方法1.①研究对象本研究收集了 2012年08月至2019年0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POEM手术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纳入标准:年龄满18周岁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完整者。②资料收集记录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是否有既往治疗史、年龄、性别、病程、术前Eckardt评分和围手术期相关资料,包括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Eckardt评分、术中及术后不良事件等。③病例分组按照是否有既往治疗史,分为有治疗史的患者和无治疗史的患者,因既往的外科Heller手术对再行POEM手术影响较大,将有治疗史的患者分为非Heller治疗史组33例和Heller治疗史组5例。将非Heller治疗史组和无治疗史组进行比较。收集并随访了 168例患者的病例资料。非Heller治疗史组33例,其中31例曾行球囊扩张,2例行POEM手术。无治疗史组130例。168例患者中男68例,女95例,年龄18-83岁,平均(45.25± 13.79)岁。④手术操作:POEM:①于食管距贲门上10cm处,以注射针在食管左壁或右壁,进针至黏膜下层,注射生理盐水至食管黏膜隆起;②以Hook刀或三角刀切开表面黏膜,形成15-20mm长的线形切口,再以Hook刀或三角刀于黏膜下层建立隧道至贲门下方2-3cm;③将环形肌逐渐切除至胃食管交界下2-3cm;④充分止血后,闭合黏膜切口。⑤评价指标:a.Eckardt临床症状评分:包括反流、吞咽困难、胸痛发生频率及体重减轻程度。治疗有效指标为术后Eckardt评分≤3分或较术前降低3分以上。b.Gerd症状评分:随访术后患者是否有胃食管反流症状,包括烧心、反酸、吞咽困难、吞咽痛,根据症状发作频率、病期、严重程度计分。评分>7分为有显着的 GERD(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症状。c.内镜检查:复查内镜时,远端食管有纵行糜烂的患者为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2.本研究还收集了郑大一附院一位消化内科医生实施的86例POEM手术,男39例,女47例,年龄18-77岁,平均(43.79±13.58)岁。分为早期阶段(2013年06月至2017年07月)43例和后期阶段(2017年07月至2019年03月)43例,分析影响POEM手术时间的因素。收集临床资料包括是否有既往治疗史、年龄、性别、病程、食管形态和围手术期相关资料,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不良事件等。3.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软件(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x±s表示,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或校正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来分析影响POEM手术时间的因素。以α=0.05为检验水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非Heller治疗史组不良事件发生率9.1%,无治疗史组发生率为13.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Eckard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均较术前明显降低。两组显着GERD症状及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9%和96.2%,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Heller治疗史组平均手术时间较长,术后Eckardt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2.多变量因素分析显示既往治疗史(OR=17.555,95%CI:2.900-106.257,P=0.002)和手术时间独立相关;早期阶段的POEM手术(OR=4.539,95%CI:1.569-13.129,P=0.005)和手术时间独立相关。结论既往有内镜或外科手术治疗史的贲门失弛缓症复发患者,再次行POEM治疗依然安全、有效。既往治疗史和POEM手术时间独立相关;早期阶段POEM手术和POEM手术时间独立相关。
何承海[9](2019)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长期疗效及并发症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 POEM)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的一种新的内镜治疗方法。目前对其短期疗效评价的研究较多,但对于其长期疗效观察及相关并发症的研究尚少,本研究旨在评估POEM对AC患者的长期疗效及并发症的分析。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设计,回顾性的分析了115例(2012.1-2017.5)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POEM治疗的AC患者,患者入院后完善Eckardt评分、高分辨率食管测压和食管钡餐造影等检查。在排除禁忌症后行POEM治疗,POEM主要手术步骤为:1.切开食管的黏膜层,在黏膜下层建立隧道2.切开环形肌3.关闭隧道口。此后,在术后1月及之后的每一年时分别使用Eckardt评分、高分辨率食管测压及食管钡餐造影等对疗效进行评估以及通过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erdQ)询问胃食管反流症状,在术后2月时通过胃镜检查来观察POEM术后患者的反流性食管炎发生情况。结果115位患者全部成功完成了POEM术,平均年龄为45.5±15.6岁,其中男性59人,女性56人,平均病程6.7±7.5年,患者在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及第5年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1.3%,90.3%,89.0%和83.7%及80.1%,患者术前的Eckardt评分为(7.5±1.9)分,术后1月、术后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及第5年分别为(0.7±1.1)分、(1.5±1.4)分、(1.7±1.6)分、(1.9±1.4)分、(2.2±1.3)分及(2.3±1.4)分,患者术后每一年的Eckardt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显着下降(P<0.001),共有97例完成了食管测压,其中I型16人(13.9%),II型71人(61.7%),III型10人(8.7%),术前综合松弛压力(integrated relaxation pressure IRP)为(27.4±11.5)mmhg,术后1月、术后第1年、第2年的IRP分别为(13.2±6.6)mmhg、(13.2±7.3)mmhg、(14.4±6.5)mmhg,患者术后每一年的IRP与术前相比亦均显着下降(P<0.001)。POEM术后症状复发的有16人(13.9%)(Eckrdt评分>3分),3人选择了继续随访,有13人接受了球囊扩张治疗,其中10人治疗成功,在治疗失败的3人中,有2人选择了再次行POEM治疗,1人选择了再次球囊扩张治疗,均取得了治疗成功。此外,21例(18.3%)患者在前2年随访期间有反酸烧心症状,在随后的3年随访时间中,仅有1例患者出现新发反酸症状。有71例(61.7%)患者在POEM后接受胃镜检查,其中13例(18.3%)患者被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后提示POEM术之前接受了内镜下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以及食管肌切开长度≤8cm可能是影响POEM治疗AC失败的危险因素。结论POEM对AC患者具有较好的长期疗效,能较长期的改善AC患者食管动力学指标及症状,术后远期食管反流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张馨[10](2019)在《关于贲门失弛缓症发病及治疗过程中硫化氢作用的探讨》文中认为目的通过研究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食管组织中硫化氢合成酶的表达情况、外源性硫化氢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动物模型的相关机制初步探讨及治疗效果以及应用硫化氢供体(富露施)对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治疗作用三个实验,探索贲门失弛缓症的发病过程中硫化氢可能扮演的角色以及硫化氢对于本病治疗作用的可行性。方法(1)随机选取贲门失弛缓症患者18例与鳞状细胞食管癌患者8例分别作为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实验。实验组患者于POEM术中通过内镜直视下获取食管组织标本,对照组则于食管切除术过程中获取标本;实验组取材部位从上至下依次为LES上4cm,2cm,LES及贲门四处,对照组则依照实验组取材大小取食管中段与LES部位。将实验组与对照组所获标本进行硫化氢合成酶胱硫醚-β-合酶(cystathionine-β-synthase,CBS)和胱硫醚-γ-裂解酶(cystathionine-γ-lyase,CSE)组化染色、Western Blot(WB)实验以及上述两种酶分别与神经特异性抗体sox-10的免疫荧光双染实验来观察CBS与CSE的表达情况;(2)取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造模组和对照组,记录初始体重。造模组给予水合氯醛麻醉下开腹并将苄基-二甲基十四烷氯化铵(BAC)注射于其食管下括约肌(LES)处,对照组则于开腹后LES注射生理盐水。观察记录术后动物每周的基本情况与体重变化,于第21天时再次测量小鼠LES压力及食管造影检查评估模型建立成功与否并取小鼠食管标本对肌动蛋白和弹力蛋白(重塑标志蛋白)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另取Balb/c小鼠30只并随机分为模型组、治疗组与对照组三个组别。模型组给予上述BAC法处理,术后给予腹腔注射21天PBS溶液;治疗组给予同样BAC法处理LES,术后给予腹腔注射硫氢化钠溶液(14μmol/kg)21天;对照组则于开腹后LES注射生理盐水,术后给予腹腔注射21天PBS溶液。上述方法记录体重变化及LES压力值,并于第21天处理后同样进行标志蛋白的组化染色,观察实验前后小鼠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3)随机选取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内科门诊贲门失弛缓症的患者,经相应入选标准(年龄、性别、既往史、知情同意等)与排除标准(基础状态、并发症、过敏史等)筛选后入组20例患者,给予富露施(乙酰半胱氨酸商品名)口服药物治疗3个月,用法用量为饭前半小时吞服,每次200mg,每日3次,随访过程中嘱患者每月随访一次。记录患者初始入组时及随访过程中的LES压力值及Eckardt症状评分,并于初始及随访结束后对患者进行食管吞钡造影检查,评估入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1)组化染色与WB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食管LES处的CBS与CSE表达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CBS与CSE在实验组患者食管LES处表达明显低于食管其他部位(P值均小于0.05);荧光双染结果显示CBS与CSE两种酶与神经特异性抗体sox-10完全共表达,且实验组患者LES处荧光计数要明显少于其食管中段(P<0.05);(2)贲门失弛缓症动物模型的体重增长速度相比空白对照组变缓,且LES压力增高明显(P<0.05),造影可见“鸟嘴征”,模型成功建立;取模型的食管组织进行弹力蛋白和肌动蛋白组化染色,结果显示造模组蛋白表达增多;经过腹腔硫氢化钠治疗后,体重增长速度变快,LES压力有所降低,食管组织弹力蛋白和肌动蛋白表达降低,但上述指标仍高于对照组,三组之间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富露施药物治疗作用前瞻性实验最终有效入组17例患者,三个月治疗后成功率70.59%,症状缓解率82.35%;入组患者初始LES压力(50.06±7.03)mmHg,初始Eckardt症状评分(8.12±2.17)分;治疗后,患者LES压力(32.12±6.96)mmHg,Eckardt症状评分(3.76±2.24)分(P<0.05);压力与症状评分缓解明显;食管造影钡柱高度相比初始时有所降低,食管贲门狭窄处有所缓解。结论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食管组织中有CBS和CSE的表达,且与神经特异性抗体sox-10完全共表达;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食管组织LES处CBS与CSE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且LES处上述两种酶表达明显低于食管中段;贲门失弛缓症动物模型和患者经过硫化氢治疗后均有所缓解,该治疗作用可能与改善食管重塑有关。硫化氢在贲门失弛缓症发病过程中有所减少,可能与神经损伤相关,同时硫化氢可以作为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新方法,为本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二、贲门失弛缓症介入治疗的疗效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贲门失弛缓症介入治疗的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单孔胸腔镜改良Heller术在不同亚型贲门失弛缓症中对食管功能及症状改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患者资料 |
1.2 方法 |
1.2.1 手术方式 |
1.2.2 贲门失弛缓症分型 |
1.2.3 指标分析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临床症状分析 |
2.2 食管测压分析 |
2.3 术后食管扩张程度及术后胃酸反流分析 |
2.4 术后并发症 |
3 讨论 |
(2)超声内镜在贲门失弛缓症POEM治疗前后的临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器械与方法 |
3.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EA组和对照组食管超声内镜所见及环形肌层百分比 |
2.EA组在贲门口、贲门上5cm、10cm、15 cm肌层厚度差异 |
3.对照组在贲门口、贲门上5cm、10cm、15 cm肌层厚度差异 |
4.EA组POEM治疗前后超声内镜所见及环形肌层百分比 |
5.EA组术前Eckardt评分与术后 3 月、术后 6 月评分之间差异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贲门失弛缓症临床诊治新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缩略词对照表 |
致谢 |
(3)不同隧道开口法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及分组 |
2 手术程序 |
2.1 术前准备 |
2.2 手术方法 |
2.3 术后处理 |
2.4 出院与随访 |
2.5 观察指标 |
2.6 疗效与评估 |
3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 一般基础资料 |
2 POEM 术后治疗效果分析(参阅表 3)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概况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附录) |
致谢 |
(4)高分辨率食管测压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伦理批准 |
2.病例收集 |
2.1 纳入标准 |
2.2 排除标准 |
3.研究器材与方法 |
3.1 器材 |
3.2 术前准备 |
3.3 Eckardt 评分 |
3.4 胃镜及食道造影 |
3.5 HRM |
3.6 POEM |
3.7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入组情况 |
2.POEM治疗情况 |
3.数据分析结果 |
3.1 症状评分 |
3.2 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结果 |
3.3 测压参数结果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食管测压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中的应用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致谢 |
(5)唾液胃蛋白酶在评价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术后并发胃食管反流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贲门失弛缓症的诊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超声内镜在贲门失弛缓症治疗前后的临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器械与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EA组和对照组食管超声内镜所见及环形肌层百分比 |
2.2 EA组POEM治疗前后超声内镜所见及环形肌层百分比 |
3 讨论 |
(7)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老年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和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手术过程(图1) |
3 观察指标 |
4 疗效判断 |
5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治疗效果 |
2.1 LES压力 |
2.2 两组患者术后Eckardt评分的比较 |
2.3 两组患者术后1、6、12、24个月手术有效率的比较 |
3 手术时间、肌切开长度、住院时间 |
4 并发症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8)POEM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研究及影响手术时间的多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1 引言 |
2 对象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贲门失弛缓症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9)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长期疗效及并发症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一、对象与方法 |
(一) 研究对象 |
1.纳入标准 |
2.排除标准 |
(二) 研究方法 |
1.POEM手术方法 |
2.POEM治疗AC的随访观察指标 |
(三) 术后疗效评价及并发症评估 |
(四) 统计学分析 |
二、结果 |
(一) 一般临床资料 |
(二) POEM手术情况 |
(三) POEM术后长期疗效观察 |
(四) POEM失败病人的处理与分析 |
(五) POEM术后并发症的观察 |
三、分析与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文献综述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10)关于贲门失弛缓症发病及治疗过程中硫化氢作用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硫化氢在贲门失弛缓症病因中作用的研究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实验对象选取 |
1.1.2 实验取材 |
1.1.3 硫化氢合成酶在贲门失弛缓症患者中表达情况的免疫组化实验 |
1.1.4 硫化氢合成酶在贲门失弛缓症患者中表达情况的蛋白质印迹实验 |
1.1.5 硫化氢合成酶与sox-10在贲门失弛缓症患者中免疫荧光双染实验 |
1.1.6 统计学分析 |
1.2 结果 |
1.2.1 病例数据分析 |
1.2.2 硫化氢合成酶在贲门失弛缓症患者中表达减少 |
1.2.3 硫化氢合成酶主要存在于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食管肌间神经丛中 |
1.3 讨论 |
1.4 小结 |
二、硫化氢在贲门失弛缓症动物模型中治疗可行性的探索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实验动物 |
2.1.2 实验仪器 |
2.1.3 主要实验试剂 |
2.1.4 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
2.1.5 硫化氢治疗对肌动蛋白与弹力蛋白表达影响的实验 |
2.1.6 统计学分析 |
2.2 结果 |
2.2.1 模型建立评估 |
2.2.2 肌动蛋白和弹力蛋白在贲门失弛缓症模型中表达增多 |
2.2.3 硫化氢治疗降低模型中重塑标志蛋白表达 |
2.3 讨论 |
2.4 小结 |
三、硫化氢对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治疗作用的观察 |
3.1 对象和方法 |
3.1.1 病例来源 |
3.1.2 实验仪器及主要实验试剂 |
3.1.3 富露施疗效的前瞻性自身前后对照研究 |
3.1.4 统计学分析 |
3.2 结果 |
3.2.1 入组情况 |
3.2.2 富露施治疗后患者随访情况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贲门失弛缓症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贲门失弛缓症介入治疗的疗效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单孔胸腔镜改良Heller术在不同亚型贲门失弛缓症中对食管功能及症状改善研究[J]. 朱旭,王涛,肖家荣,张舰,刘文.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1(12)
- [2]超声内镜在贲门失弛缓症POEM治疗前后的临床价值[D]. 杨辉. 青岛大学, 2021(02)
- [3]不同隧道开口法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效果评价[D]. 李荣. 青岛大学, 2021(02)
- [4]高分辨率食管测压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应用价值[D]. 李泽宇. 青岛大学, 2021(02)
- [5]唾液胃蛋白酶在评价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术后并发胃食管反流的应用价值[D]. 刘凯旋.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6]超声内镜在贲门失弛缓症治疗前后的临床价值[J]. 杨辉,吴承荣,黄留业.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0(09)
- [7]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老年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分析[D]. 谢洪兰. 青岛大学, 2020(01)
- [8]POEM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研究及影响手术时间的多因素分析[D]. 李灿. 郑州大学, 2020(02)
- [9]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长期疗效及并发症的分析[D]. 何承海.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9(01)
- [10]关于贲门失弛缓症发病及治疗过程中硫化氢作用的探讨[D]. 张馨.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