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蒙古区域性大(暴)雪的一种预报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王喜,向阳,张琴,张玲,王琴[1](2022)在《江苏不同量级降雪过程的对比分析和预报指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 1°×1°再分析资料,通过对2008—2018年共11年间发生在江苏省的区域性中雪、区域性大雪、区域性暴雪天气过程的对比分析,发现影响江苏区域性降雪的主要天气系统是500 hPa西风槽、700 hPa西南急流和地面冷空气。决定降雪量级的因素主要是700 hPa西南急流强度和范围,降雪区上空水汽输送强度、水汽辐合强度、水汽辐合厚度也与降雪量级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暴雪时700 hPa水汽通量≥14 g·cm-1·hPa-1·s-1,且水汽来源更为丰富,均来自于孟加拉湾和南海;大雪和中雪时,700 hPa水汽通量分别≥12 g·cm-1·hPa-1·s-1和10 g·cm-1·hPa-1·s-1。暴雪期间,水汽辐合区内水汽通量散度都≤-1×10-7g·s-1·hPa-1·cm-2,水汽辐合厚度达200~400 hPa,明显强于大雪和中雪。有利于江苏发生区域降雪过程的温度垂直分布条件为:地面≤2℃、t925≤-1℃、t850≤-2℃、t700≤-1℃、t500≤-14℃。随着降雪量级的增大,中低层温度阈值呈降低趋势。中低层逆温是产生区域性大雪及暴雪的必要条件,而中雪发生时不一定都有逆温层结,只要近地层温度条件合适,就能产生降雪。随着降雪量级的增大,逆温层强度明显增强、厚度明显增厚。暴雪、大雪和中雪时逆温强度阈值分别为3~8℃、2~8℃和1~3℃,其逆温层厚度分别为150~200 hPa、100~200 hPa和50~100 hPa。降雪过程中上升运动强中心位于600—400 hPa。暴雪时,上升运动区相对大雪和中雪时的更为深厚,基本整层都为上升运动区,垂直运动发展旺盛。暴雪和大雪时上升运动中心值均≤-0.7 Pa·s-1,中雪时中心值≤-0.3 Pa·s-1。
邓彩霞[2](2021)在《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然灾害风险一直以来威胁着人类生存与安全,也一直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和政府治理的重要内容。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灾害治理经验的积累,人类的减灾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人类社会生活对自然环境干预范围和深度的增加,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日益变得紧张,灾害风险日益加剧。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是一个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原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所有特点于一体的省份,各种传统和非传统、自然和社会的安全风险时刻威胁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青海特定的环境条件决定了当地灾害频发,同时也是全国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具有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等特点。社区作为社会构成的基本单元,是防灾减灾的前沿阵地和基础。青海农牧社区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系统脆弱,受到自然灾害损害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程度较高,被认为是防灾减灾工作的最薄弱地区。青海气象灾害多发,雪灾是青海省畜牧业的主要灾害,全省牧业区每年冬春期间不同程度遭受雪灾,“十年一大灾,五年一中灾,年年有小灾”已成为规律。在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极端天气现象的影响下,“黑天鹅”型雪灾不但对农牧民安全生产生活造成威胁,对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形成挑战,而且还考验着地方政府的自然灾害的综合治理能力,思考如何提升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刻不容缓。随着情景分析法在危机管理领域的应用,情景分析和构建被认为是提升应急能力的有效工具,对于农牧社区雪灾的减灾而言,在情景构建基础上所形成的实践分析结果对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战略指导意义。本研究聚焦于提升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这一核心问题,以情景分析理论、危机管理理论、极值理论、复杂系统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运用实地调查法、情景分析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具体的研究方法,以“情景—任务—能力”分析框架为理论分析工具,首先从致灾因子的分析着手,对青海省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进行识别;其次通过情景要素分析、关键要素选择、情景描述等方面着手对识别的典型灾害进行“最坏可信”情景构建,然后基于典型灾害的情景构建梳理出相应减灾任务,总结归纳出农牧社区不同减灾主体完成减灾任务所应该具备的能力条件,并结合现实对农牧社区减灾能力进行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估,最终分别从规则准备、资源准备、组织准备、知识准备、行动规划等方面提出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的策略。本研究认为随着应急管理体系从“以体系建构”向“以能力建设”为重点的转变,着眼于全方位的能力建设,提升灾害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社会化水平是农牧社区减灾的必由之路。作为一种支撑应急全过程,以及应急管理中基础性行动的应急准备是能力建设的抓手。意识是行动的先导,要做好这一基础性行动其关键在于一个具备战略能力、拥有良好灾害价值观的领导体系,运用情景构建做好全面应急准备。完善的规则体系是应急准备、乃至采取应急行动所应遵循的的法定依据和行为准则;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危机应急法规建设是做好农牧社区减灾工作的前提;良好的组织架构是提升农牧社区减灾能力的关键,加强各级政府部门在农牧区减灾中的核心地位和主导责任,坚持村社本位,实现以农牧民群众为主体,多元主体有效整合,形成灾害治理的协同格局。完备的知识准备是激发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的内在动力,通过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渠道获取和累积灾害知识,形成正确的灾害价值观,占据减灾的主动地位;有针对性的借助信息技术,培养专门人才推动减灾专业化,助推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资源准备是农牧社区的减灾保障,构建合理的社区公共应急资源体系关键在于资源结构的优化。优先准备风险级别较高的减灾资源,优化资源存储数量和公共应急资源存储点,做好潜在资源共享平台,从而实现有限资源效用最大化。农牧社区减灾,规划先行,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减灾指标体系是青海农牧区减灾管理的“指挥棒”,一项科学周密的专项减灾规划,是农牧区减灾任务实施的“路线图”和“控制表”。总之,在青海农牧社区灾害治理中,灾害情景构建与分析为灾害治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通过构建典型灾害具象化的“最坏可信情景”,让应急决策者、社区及其成员通过了解当前灾害态势,明确自身管理薄弱点,掌握可控干预节点,做好工作安排和充分的应急准备,预防灾害风险或者遏制灾后事态走向最坏局面。基于情景分析的农牧社区减灾能力的研究对于改进和完善现行农牧社区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对于实现区域社会平安建设具有重大的实践和指导意义。
罗江珊[3](2020)在《不同雨雪判别方法在中国区域的适用性分析与改进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基于中国836个台站观测的降雪数据和中国地面气候资料日值数据集(V3.0)降水、气温等资料,分析和讨论了1961-2012年中国观测降雪的气候特征,在降雪观测事实基础上,重点对客观判据方法判别中国降雪特征的能力进行评估,为客观判据方法在中国区域的适用性提供参考。根据客观判据方法与观测降雪的差异,对客观判据方法进行改进。结果表明:(1)我国降雪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降雪大值区位于东北北部、新疆北部和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各降雪分区的降雪存在明显的年内变化特征,降雪主要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从长期变化来看,我国降雪日数总体呈减少的趋势,东北东部、新疆北部和青藏高原东部降雪量明显增加。四个降雪分区的区域平均总降雪日数减少,总降雪量增加,这是由小雪事件的减少、中-暴雪事件的增多导致的。东北地区降雪日数表现为“多-少-多”的年代际变化特征,降雪量存在3-4年周期的年际振荡。西北地区的降雪日数呈现“多-少”年交替的变化特征,降雪量由少到多地波动增加。青藏高原东部地区的降雪日数呈现由多到少的年代际变化特征,降雪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特征。我国东南地区的降雪日数在1970年左右偏多,1990s偏少,降雪量表现为“多-少”年交替变化。(2)五种客观判据方法分别使用日平均气温低于0℃、湿球温度低于0℃、湿球温度动态阈值法、0cm地温低于0℃和700-850h Pa厚度小于1550m来识别降雪。方法Ⅰ-Ⅲ得到的降雪大值区与观测比较一致,但东南地区降雪量存在高估的情况。方法Ⅳ低估青藏高原东部的降雪。方法Ⅴ较大程度高估长江中下游地区降雪,与观测不符。利用方法Ⅰ-Ⅲ可以较好地呈现降雪日数总体下降的趋势。几种客观判据方法得到的东北、西北、青藏高原部分地区的降雪量呈现与观测一致的增加趋势,但是东南地区的降雪量变化趋势与观测资料差别较大。用方法Ⅰ-Ⅳ代替观测降雪资料研究东北降雪年际、年代际变化以及西北地区的年际变化特征较为合理。在分析青藏高原地区降雪变化特征时,发现方法Ⅰ、Ⅱ的结果与观测最为接近。(3)当使用日平均气温判别降雪时,0℃作为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阈值比较合适,在青藏高原东部和东南地区以0℃作为阈值偏低。方法Ⅱ、Ⅲ判别四个降雪分区的降雪时,阈值偏高,使得更多的降雨识别为降雪。使用0cm地温判别东北、西北、青藏高原东部和东南地区的降雪时,合理阈值应该大于0℃。方法Ⅴ在各个降雪分区分离雨雪效果较差的原因是来源于判别变量的选择,700-850h Pa高度场厚度不是判别降雪的合理变量。对于不同分区的降雪判别变量来说,用湿球温度代替气温、0cm地温和700-850h Pa厚度来区分降雪更为合理,各降雪区的湿球温度参考阈值分别为-1.5℃,-1.5℃,-0.4℃,-0.3℃。
祝玉梅,周显伟,胡好莉,刘长成[4](2020)在《黑龙江省区域暴雪天气气旋特征分析》文中认为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风云2E卫星资料对2006年3月-2016年3月由温带气旋引发黑龙江省暴雪天气过程普查,共筛选出37次区域性暴雪天气过程,再运用统计和诊断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近10 a黑龙江省区域性暴雪主要集中在东部山区东南部;区域暴雪主要出现在季节过渡期;黑龙江省区域性暴雪年际变化大;(2)蒙古气旋作为冬季黑龙江省降雪的主要影响系统,其出现的频率和时间跨度远超过其它影响系统,黑龙江省西北部只有在蒙古气旋影响下才可能产生暴雪天气。(3)单独北上温带气旋通常发生在季节转换期间,造成区域暴雪主要集中在黑龙江省东部;(4)北上温带气旋与蒙古气旋合并而形成的合并气旋都发生11-12月和3-4月季节转换期间,造成区域暴雪主要集中在黑龙江省东部。
赵立清,徐建国,佟莎仁,刘颖,宋玉红[5](2019)在《内蒙古东南部大到暴雪预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为了更深入分析大到暴雪天气过程的热力与动力特征、中尺度系统结构及大到暴雪发生的物理机制,利用1951-2013年的地面观测、MICAPS数值预报产品、NCEP、历史天气图等资料,完成内蒙古东南部大到暴雪天气过程的天气学分型及"分型配料法"、降水相态、相似预报;建立25个站点的历史个例库,可进行显示、查询、增加、修改及删除;系统基于新一代卫星接收系统(CMACAST),经过MDS处理后,建立数值预报产品插值库,显示站点的预报时次曲线图。系统采用C/S架构和模块化设计,使用VS2008.NET进行研发并使用SQL Server 2008建立数据库。所有数据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统一出入口、界面友好、系统功能完整、可移植性强,4年来运行稳定。该系统可为预报员更好地对大到暴雪的分析、分型及大到暴雪落区、降水相态、相似预报及短临预报提供快捷方便的数据和技术支撑。
陈铁,陈爱玉,张树民,王坤,丁峥臻,张琪[6](2019)在《南通地区强降雪和积雪深度预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预防和减轻强降雪过程对设施农业和生产生活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预报和服务水平,利用常规高空和地面资料、ECWMF 0.75°×0.75°再分析资料,对南通地区1951年以来共19次区域性暴雪过程从影响系统、大气层积、动力和水汽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并以2013年的区域性暴雪为例说明诊断分析和预报过程。结果显示:(1)南通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雨或雨夹雪转暴雪过程占多数,判断降雪量要关注转为纯降雪以后的降水量,积雪深度还要注意地表温度的高低,因此必须同时考虑强冷空气南下和强盛暖湿气流北上的综合影响;(2)形成强降雪的天气系统主要包括南北两支西风槽、中低空切变、西南急流和低空冷垫,实例是典型区域性暴雪天气形势;(3)500~850 hPa高度至少有两层强盛的SW急流,强烈辐合上升主要发生在700 hPa及以上高度,为暴雪的形成提供了动力和水汽条件,850 hPa以下为冷垫,850~700 hPa存在逆温,850 hPa气温小于等于-4℃、2 m气温小于等于3℃时降雨向降雪转变,地表温度接近零度后积雪增长明显;(4)南通地区24 h平均SLR(降雪含水比),纯雪过程≥10,雨转雪过程<10、东南部<5,一般可通过850 hPa、2 m气温及地表温度对降水相态转换和SLR做出预判;(5)从历史强降雪中寻找天气形势相似过程,对比层结、动力和水汽条件,然后对相似过程实况进行缩放来推断降水量和积雪深度,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胡鹏宇,徐爽,陈传雷,杨磊,纪永明,孙丽[7](2018)在《辽宁省3次暴雪天气过程雷达特征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利用欧洲中心(European Center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及多普勒雷达资料,对辽宁省境内发生的2007年"0304"、2009年"0212"和2017年"0221"共3次暴雪过程进行对比分析,主要研究3次暴雪过程的大尺度环流背景条件、气团、水汽来源及雷达回波和雷达参量特征的异同。结果表明:辽宁省3次暴雪过程均为受高空槽影响产生的,高空低槽配合地面冷锋或倒槽,导致动力抬升条件增强;来自不同水汽源地的气团和冷暖气团的交绥是暴雪过程增强的关键因素;降雪过程的雷达回波强度不超过40 d Bz,回波顶高低于10 km;雷达参量Zmax和Zmean15的演变与降雪过程强弱的变化对应较好,强回波中心增强和及地的时段与主要降雪时段较一致,可以揭示系统强度的变化和降水粒子的下落,对降雪天气具有一定的预报意义。
俞小鼎,周小刚,王秀明[8](2016)在《中国冷季高架对流个例初步分析》文中指出通过对3个中国冷季高架对流个例进行详细分析,试图揭示中国冷季不同类型高架对流在环境背景、雷达回波结构、产生的天气类型和主要形成机理方面的主要特征,包括共同点和差异。利用常规高空和地面观测、NCEP分析和雷达回波资料,采用对不同类型多个典型个例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给出了中国冷季高架对流的定义,然后分别仔细分析了3个不同类型冷季高架对流个例,探讨他们各自的环境背景特征,生成与发展机理,对他们的相同点和差异进行了对比。3个个例的共同特点是斜压性和深层风垂直切变都很强,对流发生区在地面锋面冷区一侧数百千米。不同点是前2个个例为条件不稳定结合水汽和抬升触发等条件导致的垂直对流,低层暖平流都很强,但对流有效位能差异很大,对流强度和导致的天气差异很大。第3个个例为条件对称不稳定结合水汽等条件形成的倾斜对流个例,倾斜对流区在地面锋面以北500—600km处,冷垫非常深厚。第1个例子于2012年2月27日发生在华南,最不稳定气块对流有效位能只有100J/kg左右,深层风垂直切变很强,850—700hPa的辐合切变线触发了该高架对流,对流较弱,最强反射率因子在40—45dBz,只产生了雷电、霰和小冰雹。第2个例子于2007年3月30日晚上出现在山东半岛,最不稳定气块对流有效位能达1400J/kg,0—6km风垂直切变(风矢量差)达32m/s,形成数个结构类似超级单体的对流风暴,多个多单体强风暴,和大量多单体风暴,最强反射率因子将近70dBz,导致6个站出现冰雹,其中1个站观测到直径23mm的大冰雹,另1个站点出现21m/s对流大风。其最有可能的触发机制是以泰山为中心的山地激发出来,在低层为稳定层,以上为深层条件不稳定层和强风垂直切变环境下形成的较大振幅俘获中尺度重力波。该俘获重力波可能还对对流生成后对流的组织形态和对流群的整体结构具有显着调制作用。最后1个例子是发生在2008年1月中国南方大范围冰冻雨雪期间1月27日安徽、江苏和浙江的区域性大暴雪,分析表明,条件对称不稳定导致的倾斜对流是产生此次大暴雪的主要原因之一。
张伦瑾,付小平,赵卓勋[9](2016)在《基于PP法的荆州市暴雪分析与短期预报》文中指出荆州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冬季暴雪过程平均每年发生不到1次,属于小概率天气事件,但是它的发生会给交通运输、水电设施、能源供应、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等造成严重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19812010年冬季发生在荆州市的19次暴雪过程,建立了暴雪天气概念模型和预报指标,业务应用时选取数值预报对应参数制作暴雪短期预报,实践证明效果比较好。本文利用荆州市所属的6个县(市、区)国家地面观测站19812010年的降水、天气现象、雪深和气温等常规观测资料,统计值以2020时为日界。同时在暴雪预报方法研制时,采用动力统计预报方法—完全预报方法(PP法),建立在预报量与预报因子同时观测量的统计关系基础上,实际应用时则将数值模式预报参数代入关系式输出预报结果。本文使用历史天气图资料建立暴雪短期预报概念模型,确定预报指标阈值,在业务使用中,将EC、T639和日本等数值预报模式适时输出的对应参数代入预报模型,得到不同时效的暴雪预报结果。根据暴雪定义,统计得到荆州市6站19812010年共发生暴雪46站次。从时间分布来看,暴雪出现在当年12月到次年3月,其中1月发生最多,约占全部暴雪日数的61%。从空间分布来看,东南部地区发生次数明显多于西北部,其中洪湖站共发生13次为全市最多。普查19812010年天气图资料,重点分析荆州市发生的19次暴雪过程得到,冬季出现暴雪主要与地面冷空气、700h Pa西南急流、500h Pa西风带低槽影响以及温度的垂直分布有关。通过详细分析,得到荆州市暴雪发生的天气学概念模型:在高层500h Pa西风带冷槽引导下,地面有中等偏强冷空气大举南下,冷锋移到江南一带以后,长江中下游边界层内则形成明显冷垫。中层700h Pa上为强劲的西南暖湿急流(此暖层温度在0℃以下),低层850h Pa为偏北偏东冷平流,使得中低层形成较明显逆温。冷垫的阻挡作用使得暖湿气流迅速爬升,强烈垂直切变区内扰动得到发展,当南支槽前正涡度中心和低涡发展东移到水汽大值区时,暴雪天气过程开始发生。当500 h Pa南支槽开始东移影响时,长江中游地区处于东高西低的形势之下,本地上空的位势高度较低,因此用位势高度来表示低槽的活动;选取700 h Pa贵阳、芷江、长沙、武汉或宜昌的风,当其中至少有一站西南风≥16米/秒时则认为存在低空西南急流;地面冷空气及强度用近地面风和海平面气压上升的高低来界定;降雪与气温降低程度和温度的垂直分布有关,用暴雪当天各层达到的最低温度来说明,且当700 h Pa温度(T700 h Pa)大于或等于850 h Pa温度(T850 h Pa)时即认为逆温存在。另外,冬季降暴雪其水汽条件也非常重要,选取温度露点差作为指标,具体天气学模型指标及阈值。采用可视化面向对象编程语言Visual Basic 6.0开发完成荆州市暴雪的预报产品,最终推理未来3天的暴雪短期预报结果。以荆州市2011年1月23日出现的一次明显降雪过程为例,实况与预报基本吻合。结果表明:该预报方法能比较准确地报出全市性大到暴雪过程发生的时间和落点,为参与省内天气会商和公共气象服务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但当出现局地性大雪过程时存在站点上的空漏报现象。由于数值模式预报值与天气图实测值存在一定的误差,在利用PP法制作暴雪短期预报时必然受到各家模式预报稳定性的制约,因此,要不断对预报方法进行改进和完善,从而提高预报的准确性。
张伦瑾,李忠贤,付小平,赵卓勋[10](2016)在《基于PP法的荆州市暴雪分析与短期预报》文中研究表明利用荆州市6个国家地面观测站的降水、天气现象、雪深和气温等常规资料,统计19812010年冬季暴雪个例,结果表明,近30年全市共发生暴雪46站次,其时空分布不均,1月发生最多,约占全部暴雪站次的61%;东南部地区发生几率明显高于西北部地区,且2000年以后西北部地区没有出现暴雪。经过普查历史天气图,认为暴雪天气发生与500 h Pa西风带低槽、地面中等偏强冷空气、700 h Pa强劲的西南暖湿气流、700 h Pa与850 h Pa之间的逆温层以及温度的垂直分布有关。预报采取PP法的技术思路,即在建立天气图预报模型和指标的基础上,选取数值预报对应的参数制作暴雪短期预报,实践证明应用效果较好。
二、内蒙古区域性大(暴)雪的一种预报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蒙古区域性大(暴)雪的一种预报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江苏不同量级降雪过程的对比分析和预报指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1 资料和方法 |
2 不同量级降雪过程的天气形势特征对比分析 |
2.1 500 hPa环流特征 |
2.2 700 hPa西南急流 |
2.3 地面冷空气 |
3 不同量级降雪的物理量分析及预报指标 |
3.1 不同量级降雪过程水汽条件分析 |
3.1.1 水汽通量 |
3.1.2 水汽通量散度 |
3.1.3 比 湿 |
3.2 不同量级降雪过程热力条件分析 |
3.2.1 温度垂直结构分析 |
3.2.2 中低层逆温层特征 |
3.3 不同量级降雪过程动力条件分析 |
4 结论与讨论 |
(2)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社区减灾能力研究 |
1.2.2 情景分析法相关研究 |
1.2.3 情景分析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应用研究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内容、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设计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灾害情景分析 |
2.1.2 农牧社区 |
2.1.3 社区减灾能力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情景分析理论 |
2.2.2 危机管理理论 |
2.2.3 极值理论 |
2.2.4 复杂系统理论 |
2.3 研究设计 |
2.3.1 基于“情境—任务—能力”的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分析框架 |
2.3.2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基于致灾因子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识别 |
3.1 农牧社区孕灾环境分析 |
3.1.1 农牧社区自然环境 |
3.1.2 农牧区社会经济状况 |
3.2 农牧社区致灾因子分析 |
3.2.1 气象致灾因子 |
3.2.2 地质致灾因子 |
3.2.3 生物致灾因子 |
3.3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分析 |
3.3.1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表现 |
3.3.2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 |
3.3.3 农牧社区灾情分析 |
3.3.4 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识别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典型灾害情景构建 |
4.1 农牧社区的雪灾情况 |
4.1.1 雪灾的成因及影响 |
4.1.2 近年来青海雪灾事件 |
4.1.3 雪灾区域选择 |
4.2 农牧社区特大雪灾情景构建 |
4.2.1 农牧社区雪灾情景构建的参数分析 |
4.2.2 基于极值理论的关键情景参数选择 |
4.2.3 .农牧社区雪灾情景描述 |
4.2.4 雪灾演化过程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灾害情景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任务与能力分析 |
5.1 农牧社区多元减灾主体 |
5.1.1 政府组织 |
5.1.2 社区组织 |
5.1.3 居民个体 |
5.1.4 社会力量 |
5.2 基于雪灾情景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任务分析 |
5.2.1 基于公共危机管理过程的社区常规减灾任务 |
5.2.2 农牧社区雪灾常规减灾任务识别 |
5.2.3 雪灾情景下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任务 |
5.2.4 基层政府雪灾减灾任务归属 |
5.3 基于任务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分析 |
5.3.1 农牧社区雪灾常规减灾能力分析 |
5.3.2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方案设计 |
5.3.3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模型 |
5.3.4 农牧社区雪灾能力矩阵分析 |
5.3.5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实践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面向能力构建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对策 |
6.1 规则准备:提升制度运行能力 |
6.2 组织准备:提升应对协调联动能力 |
6.3 资源准备:提升持续保障能力 |
6.4 知识准备:激发农牧社区减灾动力 |
6.5 行动规划:增强行动执行能力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和学术贡献 |
7.1.1 研究结论 |
7.1.2 学术贡献 |
7.2 研究不足和研究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1 第一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
附录2 第二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
附录3 第三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
附录4 青海省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 |
附录5 |
附录6 青海农牧区雪灾减灾能力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7 青海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公众评判 |
(3)不同雨雪判别方法在中国区域的适用性分析与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降雪变化的观测事实 |
1.3 降雪异常的成因研究 |
1.4 降水形态分离研究进展 |
1.5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内容 |
1.6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
2.1 资料介绍 |
2.2 方法介绍 |
第三章 基于观测资料的中国降雪气候特征分析 |
3.1 降雪空间分布特征的观测事实 |
3.2 降雪时间变化特征的观测事实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客观判据判别降雪方法在中国区域的适用性分析 |
4.1 客观判据方法判别降雪空间分布特征能力的评估 |
4.2 客观判据方法判别降雪时间变化特征能力的评估 |
4.3 不同客观判据方法的技巧评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客观判据判别降雪方法的改进研究 |
5.1 客观判据方法与观测降雪存在差异的原因 |
5.2 客观判据方法的改进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
6.1 全文主要结论 |
6.2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黑龙江省区域暴雪天气气旋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分析 |
3.1 区域暴雪时空分布 |
3.2 影响系统统计 |
3.2.1 蒙古气旋 |
3.2.2 单独北上温带气旋 |
3.2.3 北上温带气旋与蒙古气旋合并 |
4 结论 |
(5)内蒙古东南部大到暴雪预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区域大到暴雪统计标准 |
1.1 雪的统计标准 |
1.2 雨夹雪或雨、雪转换的统计标准 |
2 资料选取、统计及环流分型 |
3 系统总体结构及功能 |
3.1 系统总体结构 |
3.2 各模块功能 |
3.2.1 数据接收 |
3.2.2 MDS数据处理 |
3.2.3 插值处理 |
3.2.4 数据库 |
3.2.5 客户端 |
4 系统软件实现 |
4.1 建立数据库 |
4.2 插值处理 |
4.3 数值预报产品显示 |
4.4 天气学分型 |
4.5 个例库管理 |
4.6 相似预报制作 |
4.7 “分型配料法”预报 |
4.8 相态预报 |
4.8.1 通辽站组合判据[13] |
1) 雨。 |
2) 雨夹雪。 |
3) 雪。 |
4.8.2 赤峰站组合判据[13] |
1) 雨。 |
2) 雪。 |
3) 雨夹雪。 |
4.9 短临预报 |
5 “分型配料法”与Ecmwf_thin数值预报对比检验 |
6 结束语 |
(6)南通地区强降雪和积雪深度预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研究方法 |
2 区域性暴雪过程的天气气候特征 |
3 暴雪天气形势及影响系统 |
3.1 天气形势分析 |
3.2 动力条件分析 |
4 区域性暴雪的水汽条件分析 |
5 区域性暴雪的大气层结分析 |
5.1 气温垂直分布 |
5.2 稳定度条件分析 |
6 积雪深度预报 |
6.1 卫星云图特征 |
6.2 积雪深度预报诊断 |
6.3 相似过程对比分析 |
7 结论与讨论 |
(7)辽宁省3次暴雪天气过程雷达特征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分析 |
2.1 天气概况 |
2.2 暴雪环流形势 |
2.3 后向轨迹特征 |
2.4 雷达特征 |
2.4.1 雷达回波演变 |
2.4.2 雷达参量 |
3 结论 |
(8)中国冷季高架对流个例初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高架对流”判别标准 |
3 条件不稳定导致的高架对流 |
3.1 2012年2月27日华南高架对流 |
3.2 2007年3月30日胶东半岛高架强对流 |
4 条件对称不稳定导致的高架对流个例 |
4.1 条件对称不稳定概念回顾 |
4.1.1 对称不稳定 |
4.1.2 条件对称不稳定 |
4.2 条件对称不稳定导致的高架倾斜对流个例 |
5 结论与讨论 |
(10)基于PP法的荆州市暴雪分析与短期预报(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2 暴雪时空分布特征 |
3 暴雪天气成因及概念模型 |
3.1 主要影响系统 |
3.1.1 地面冷空气 |
3.1.2 700 h Pa低空西南急流 |
3.1.3 500 h Pa西风带低槽 |
3.2 温度垂直结构 |
3.3 天气学概念模型 |
3.4 模型指标及阈值 |
4 暴雪短期预报方法应用 |
5 小结与讨论 |
四、内蒙古区域性大(暴)雪的一种预报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江苏不同量级降雪过程的对比分析和预报指标研究[J]. 王喜,向阳,张琴,张玲,王琴.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22(01)
- [2]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D]. 邓彩霞. 兰州大学, 2021(09)
- [3]不同雨雪判别方法在中国区域的适用性分析与改进研究[D]. 罗江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
- [4]黑龙江省区域暴雪天气气旋特征分析[J]. 祝玉梅,周显伟,胡好莉,刘长成. 黑龙江气象, 2020(01)
- [5]内蒙古东南部大到暴雪预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赵立清,徐建国,佟莎仁,刘颖,宋玉红. 计算机与现代化, 2019(09)
- [6]南通地区强降雪和积雪深度预报研究[J]. 陈铁,陈爱玉,张树民,王坤,丁峥臻,张琪. 中国农学通报, 2019(14)
- [7]辽宁省3次暴雪天气过程雷达特征对比分析[J]. 胡鹏宇,徐爽,陈传雷,杨磊,纪永明,孙丽.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03)
- [8]中国冷季高架对流个例初步分析[J]. 俞小鼎,周小刚,王秀明. 气象学报, 2016(06)
- [9]基于PP法的荆州市暴雪分析与短期预报[A]. 张伦瑾,付小平,赵卓勋. 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 2016
- [10]基于PP法的荆州市暴雪分析与短期预报[J]. 张伦瑾,李忠贤,付小平,赵卓勋. 湖北农业科学, 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