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儿麻疹辨治概要(论文文献综述)
覃薇[1](2021)在《明末清初医家冯兆张学术经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通过对着名医家冯兆张的生平及着作进行梳理和挖掘,以期能够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更全面的展现医家冯兆张在疾病辨证论治过程中的学术思想,借鉴其临证经验,更充实其学术经验在现代中医学发展中的价值。方法:本文采用了文本挖掘与文献精读法等传统文献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冯兆张学术思想进行梳理和提炼。由于现有文本挖掘工具并不完全直接适用于中医古籍文献研究,故本研究从文本挖掘的核心逻辑入手,使用Python实现了现代文本挖掘思想与中医古籍文献研究的有机结合,具体操作如下:1.使用Python作为文本挖掘工具,用户交互系统选择Jupyter Notebook,对《冯氏锦囊秘录》电子文档进行分词和章节分割等语言学处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词频统计和关键词提取。2.运用文献学的研究方法,以《冯氏锦囊秘录》为原始资料,参考冯兆张的生平、着作与学术渊源,结合文本挖掘结果,对冯兆张学术经验进行提炼与阐述。3.对以上研究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凝练冯兆张医学思想的主要特点,得出结论。结果:1.通过词频统计,得到《冯氏锦囊秘录》全文中出现频率在前50位的高频词表;通过TF-IDF方法,逐章节提取《冯氏锦囊秘录》的关键词,得到《冯氏锦囊秘录》关键词表。2.结合原文精读,整理归纳出冯兆张关于整体调护及防治疾病经验“调整阴和阳的平衡,补充气和血稳固根本”“推崇温补法,擅长使用人参和附子”,辨证方法“重视经络辨证,根据经络用药”,以及妇科类疾调治经验“从血的角度治疗”等。又通过对原文的精读整理及现有研究的充分挖掘,总结出冯兆张在痘疹治疗方面的脸部诊断预知疾病发展的特色诊断方法,在养生方面的“调理精神、调理气、援道”等方法,以及他在痘疹治疗中的“阳和”思想。并根据现有研究阐述了冯兆张所创方剂在现代临床中的应用,及处方思路等。结论:通过对文献的挖掘研究及分析探讨,冯兆张的学术经验影响深远,《冯氏锦囊秘录》在当时颇受才学之士关注,且流传至越南,对越南传统医学的本土化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冯兆张在治疗思想上多有继承温补学派思想,重视真阴真阳的顾护,及命门的生理作用,注重温补,在此基础上,冯兆张常以补法治疗各科杂病,例如冯兆张运用“温通”和“阳和”的方法治疗外科肿溃类疾病等,可见冯兆张及他的着作《冯氏锦囊秘录》在当时的时代潮流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既丰富了前人的理论,也给予了后世医家学术的启迪,同时冯兆张的学术理论也是对温补学派的传承、宣传和发展。诊法上以常用经络辨证的办法为特色,此外还创立了新颖直观的预后面诊图为后世医家提供参详。治疗女科疾病时,冯兆张围绕“妇人以血为海”的观点,从“血”论治妇科及产科的各类疾病。养生方面强调精神内守,情志从容,顺应自然的思想,冯兆张所创立的方剂同样蕴含着其“补益”的思想,且在现代临床中也多有运用,故冯兆张的学术经验研究对于中医学及医学史的发展都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魏鹏辉[2](2021)在《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古今研究及其系统化框架设计》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基于中医在辨证分类方法上一直存在的多元性问题和需要进行统一性研究的状况,在中医经典辨证论治理论的指导下,从病因、病位、病机三维一体的辨证原理出发,以精选出的在温病学术发展体系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病证分类着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温病学中的辨证分类方法进行系统化的整理研究,全面提取出温病学代表着作中所包含的辨证分类要素集合,明确相互之间的归属关系,同时对当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的温病学辨证分类框架进行特点、优缺点的分析与评价,进而推导、提炼出覆盖面广、内涵包容、逻辑系统的温病学辨证分类的基本框架,为进一步融合寒温内外诸病的辨证纲领、建立中医更为统一普适的辨证分类学体系,奠定必要的基础,提供重要的借鉴。方法:(1)文献整理法:(1)对有关中医辨证分类方法研究的文献总结;(2)收集温病学代表性着作中的有关辨证分类方法的文献资料,提取其中的辨证分类要素信息和辨证分类要素关系框架,建立相关的辨证分类要素的数据表及其结构关系表。(2)本体分析法:借助信息学本体分析方法,以着作中的辨证分类实例作为描述对象,规范源于精选的温病学着作范围内的辨证要素术语,确定辨证分类的类与属性,对辨证分类实例的类与属性进行分类与标识,从而规范辨证分类要素的数据表及其结构关系表,以得出规范系统的标识结果。(3)比较归纳法:从分类要素的逻辑性、要素关系的结构化,比较分析各类辨证分类框架的长短特点,提取出各自的优点,相互沟通、互为补充,归纳出具有结构更完整、内涵更包容、纲目更清晰的温病学辨证分类的基本框架。分类要素重要性评价方法:对温病学派的主流辨证分类方法进行分类要素的统计分析,通过着作中出现频数、所出着作的重要系数及各要素在所出着作的分类框架中的先后排序这三方面因素,来聚焦得出不同分类要素在构建辨证方法中的重要性,为确定温病学派辨证方法在总体上的共性框架提供客观依据。结果:1.基于精选的36部代表性温病学着作,对温病学领域中的病证分类要素进行了较全面的整理与总结。(1)总体得出其病证分类要素的集合。共有10大类45项:1)病因要素;2)病所要素;3)病理机转要素;4)病势要素;5)辨证分类参考因素要素;6)本变兼类证要素;7)以法类证要素;8)以方类证要素;9)病症类证要素——病种、症状;10)其他类证要素——神色形味、目耳鼻咽喉胸腹、唇舌舌苔齿脉、禁忌、疑似证。其中病证分类包含病因分类1项(病因)、病所分类15项(六经、表里、经腑脏络、阴阳、上中下、内外分部、三焦分部、营卫气血、津液、精神、元气元阴元阳、奇经八脉、腧穴、病所度量、其它区域病所)、病机分类7项(气化、阴阳、寒热、正虚、邪实、变态、其他病理机转)、病证关系6项(本变兼、合病并病/两感、兼夹、禁忌、传变证、疑似证),共有29项;以及病势分类7项(病程阶段、传变、起病、坏证、病情程度、病情动向、病情生机);病种分类1项(病种);症状分类1项(症状);治则治法分类2项(以法归证、以方归证);参考因素分类2项(病体、病时);其他分类3项(神色形味、目耳鼻咽喉胸腹、唇舌舌苔齿脉)。由上可见,有关辨证分类的项目占到总数的将近三分之二,突显诸多医家对于温病学辨证分类内涵的极大重视。(2)具体得出各分类项目的占比。通过对各分类项目在36部着作中的出现频数和占比,显示其实际的重要程度:病因分类占比较大,为(31-86.1%),在病所分类中,对于经腑脏络、六经、营卫气血、三焦分类的认同排在前列(分别为:31-86.1%,25-69.4%,23-63.89%,19-52.78%),对于表里、寒热、正虚、邪实等八纲要素的关注也都较为普遍(分别为:24-66.67%,20-55.56%,28-77.78%,22-61.1%,附变态23-63.89%),对合病并病、兼夹、本变兼、气化之论也有较多的提出(分别为11-30.56%,17-47.2%,10-27.78%,24-66.67%),而对阴阳、上中下、津液、内外分部等病所的分类也有一定的考虑(分别为:15-41.67%,12-33.3%,11-30.56%,8-22.2%),对病证之间关系,也有本兼变的明显区分,也有较多医家提出疑似证(10-27.78%),个别医家提出目耳鼻咽喉胸腹、禁忌、传变证分类等概念(2~4,5.56%~11.1%),对于认识病证及病证关系的多样性,具有积极的意义。另外,唇舌舌苔齿脉及神色形味分类也占有一定的比重(分别为:19-52.78%,8-22.2%),对于辨证分类的参考因素,病体与病时分类所占比重也不少(分别为:24-66.67%,9-25%)。总而言之,虽然可以从多重角度来进行病证分类,但是无论从哪些方面来分类病证,都不可能脱离疾病产生的核心要素——病因、病所与病机,而只能是多视角地体现病证的立体化和多样化联系。2.本文对温病学派辨证分类方法主流趋势的集成化研究本文对温病学派的各辨证分类方法,进行了分类要素的统计分析,通过着作中出现频数、所出着作的重要系数及各要素在所出着作的分类框架中的先后排序这三方面因素,来聚焦得出不同分类要素在构建辨证方法中的内在权重,为进一步探讨温病学派辨证方法的主流发展在总体上的共性框架提供要素依据。基于“精选的36部温病学着作·主要辨证分类方法·分类要素权重统计一览表”,对辨证分类方法的分类要素进行了由细分项目(文献客观呈现者)至项目归纳(对细分项目进行了内在相同性归并者),再到大类归总(在项目归纳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大类归并者)的三层次的统计分析。对温病学派在辨证方法上的主流趋势,可得出分类要素在不同层次上的权重布局特点:(1)分类要素在细分项目层次上权重布局特点对分类要素细分项目的权值分析,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分析工作,为能较客观地反映着作文献中的各细分要素的内在权重,本文采取由家数累计数、所出着作的系数和在所出着作的分类框架中的先后排序,这三个方面来综合计算各细分要素的权值,即“三维定点”求值,得以分析推导各细分要素的内在权重及其在系统构架中的地位与关系。布局特点如下:虽有广泛涉及50个项目,但重点聚焦于前17项(累计权重占到总权值的98.52%),代表了该学派的主流选项。1.病种,—2.六经,—3.脏腑,—4.三焦,—5.主症,—6.卫气营血,—7.治法,—8.病情程度,—9.表里,—10.病因,—11虚实,—12.寒热,—13.气血,—14.类似证,—15.阴阳,—16.十二经,—17.病体;其中前6项:1.病种—2.六经—3.脏腑—4.三焦—5.主症—6.卫气营血,累计权重占到总权值的85.27%,这6项应该作为构建温病学派辨证方法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结果可见,六经分类实际居首,脏腑与三焦分类,本重于卫气营血分类。这种和温病学教材突出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纲领不符的现象,考虑后者是突出对风温、温热,湿温、暑湿等主要病种辨证特色与优势的有限构架,即在病所的多维分类上,强调对三焦、卫气营血分区分的重要性,但不应否定在完整全面的辨证模式中,对六经、脏腑、经络认定的必要性。(2)分类要素在同类归并层次上的综合化权重值布局特点归并后的中等项目层次,其核心要素组成与关系仍然保持了细分项目层次的基本布局,即前6项为:1.病种—2.经系—3.脏腑经络—4.三焦—5.症状—6.卫气营血津液等,其以包含关系的经系、脏腑经络、卫气营血津液取代了细分项目层次六经、脏腑、卫气营血。另外随着归并中权值的合计,各项权值也相应增加,而权重>0.01的项目也增加至前10项(即增加了7.治误—8.病体时势等—9.表里等—10.虚实寒热阴阳升降出入等病机),丰富和完备了要素分类的品种,特别是与病位有关的表里项、以病机为主的虚实寒热阴阳等项,使其辨证方法的构成更加完备,为总结总体框架提供可能。(3)分类要素在大类分类层次上的权重布局特点通过大类归并,得出如下大类构成群及权值排序关系:1.病所,2.病种,3.病征,4.病机,5.病治,6.病势,7.病因,8.病兼,9.其它。基于以上对一览表三层次权重布局特点的综合分析,可以知道温病家们其自然形成的临床诊治基本框架是一个病·证·症·治混用型的,但仍以辨证分类为重。病所分类分值最大,但细目分类存在重心分散与多维化。即:病所分类权值占总权重值之比为38.74%,但其包括:2.经系、3.脏腑经络、4.三焦、9.表里等不同的定位方法。说明临床诊治中,辨病位仍是温病学多数医家首重的项目,但定位方法则有多样,大概是因为温病类丰富的病证类型中,证型分布特点既具有温病大类的共性,也具有具体病种的特性。3.对温病学派中各代表性的分类框架进行了比较分析与整体评估。得出结果如下:(1)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关系框架,并不局限于教材中所示,而是呈现多元化分布的。在一二级分类当中,有十种之多。有融合病名与突出对应治法者,如“病症结合治法分类”;有病因结合病位者,如“六气结合六经分类”;有病机结合病名者,如“表里寒热结合病症分类”;有病机结合病位者,如“卫气营血结合验舌辨齿分类”;有病位结合发病病机者,如“六经三焦结合六要的分类”;有病名结合病位者,如“病症结合六经分类”;有病名结合病机病位的,如“病症结合卫气营血三焦分类”;有细化具体病位者,如“六经结合脏腑分类”;有参考病证关系者,如“本兼类变分类”;有参考病程阶段者,如“病症或结合病程分类”。由此可见,由于辨证分类的要素涉及到病因、病位、病机、病名、病程、病势、治法等多个方面,因此分类框架也呈多样化,而各种分类框架之间也各有优缺点,但是基于历史条件及各家的局限性,彼此未能充分相互借鉴、优势互补,因而也就未能形成充分兼容的分类框架。而且,若能仔细审视各个分类框架,便能发现大都存在分类层次粗略不精,分类层次不统一,证治分类残缺不全,病证分布多少不一等等不足之处,以此,实际上温病学派的病证分类框架仍处在争鸣未定的状态。(2)辨证分类框架已开始步入融合发展的阶段。首先,《温病条辨》在以上、中、下三焦分类为大纲的基础上,二级分类结合病种进行,三级分类则根据病种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如六经分类,病因病机分类,脏腑分类,表里气血分类等等,突显了各病种及各经之下再分类的重点与特点,有利于紧抓病证好发重点,便于应对温病发病之常。虽然此书在分类体系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及系统性,但尚未打破拘泥于病种分类的局限性,而且上中下三焦分类大纲之下的三、四级分类方法不一,在突出温病重点病证要素与类型的同时,有遗漏非重点病证要素与类型之倾向。另外,由于中医学高等教育集中教学的需要等原因,以南京中医学院主编的《温病学释义》等为先导的教材及之后的温病学各版教材,探索性地进行了以病种结合卫气营血、三焦进行分类的模式,借鉴了脏腑经络分类、六要分类等分类方法的优点,采取了各病种各随所宜的多样化的分类方式。病种之下结合卫气营血及三焦的分类方法,进一步丰富细化了分类子目中的内容,较具体地建立了卫气营血、三焦分类至具体病因病机之方证框架体系,使辨证分类较为具体,指导临床较为准确,论理较为公认,较为后代认同,成为近现代院校教材编写所采用的基本框架。但其仍然存在着未能充分衔接和规范之处。当然,以此作为初步学习研究温病学的导读教材问题不大,但要全面系统展示温病学中病证分类的结构化框架,则存在一些科学表达与理论认识深度上的问题。总之,当前温病学教材的辨证分类框架尚未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构建一个能够层次分明地反映目前温病学中有关病证分类并能包容以后温病学发展内容的有逻辑系统性的辨证分类框架。4.对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基本框架的初步推导构建基于上述研究,本文认为对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可在大类层面上初步构建基本共性框架,再在病所环节结合病种设计可调方法。总体框架:由前中后三部分组成。前缀部分(首分病种,辅以分病征):即辨病前缀,可以缺如。中心部分(先分病因,再分病所,后分病机):即辨证主体,必备重点。后辅部分(或分病势,或分病治,或分病兼):即证病结合,辅助选项。可调方法:温热病类,先分卫气营血,再分三焦,再分手足十二经系;湿热病类:先分三焦,再分手足十二经系,再分卫气营血;寒热混杂病类:先分手足十二经系,再分三焦,再分卫气营血。结论:1.温病学派在临床诊治框架上,原本具有分类多样、框架多元化,但从其主流来看,总体上呈现为一个病·证·症·治混用型的基本式样。从大类属性看,以病因、病所、病机、病势、病兼、病治、病种、病征等来对分类进行多角度的表达,包容性较强,但仍以辨证分类为其重心。2.温病学派在辨证分类上,其辨证分类要素丰富广泛(近45项以上),但在十个大类方面,内涵仍以病种(含病因)结合病所、病机分类为主体。其中,对病所(位)多角度的再分类是温病学多数医家突出方面,如有经系、脏腑经络、三焦、表里等不同。3.温病学派在辨证分类框架上,尽管可以从多重角度进行,但都不可能脱离病因、病所、病机三大方面,而其他方面则是间接地、侧方位地强化了这三大要素的立体化结构与多样化关联。4.温病学辨证方法的通用化设计,拟可采用以病所分类为先,并以三焦为首纲,手足十二经为大目,卫气营血津液分为细目,再依次结合病因与病机分类,形成一种多层次、多维度的系统性辨证分类框架,使其既保持教材已示的特点与优势性纲领,又提升对温病病种的广泛覆盖与通适性,且便于促进寒温两派的汇通性发展。
滕俊[3](2021)在《基于明清古籍挖掘肺系疫病的辨治规律》文中指出背景:2019年末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病(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一种传播能力强、影响范围波及全球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中医范畴内可将其视为一种新型的肺系疫病。中医药防治肺系疫病的疗效得到过历史的验证,在明清时期,由于大头瘟、水痘、烂喉丹痧等多种肺系疫病频繁发生,医家的诊疗活动积累了大量疗效确切的医案。这些医案的现代化研究,将有助于今后同类型疾病的诊疗。本文的研究内容分为两个部分:1.文献综述文献综述分为两篇,综述一对疫病的源流以及认识脉络加以梳理,着重对明清时期疫病发生的时空情况、肺系疫病病种、此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医家及其着作加以阐述;综述二以冠状病毒为切入点,以COVID-19为主要论述对象,介绍了引起此病的病原体、发病机制、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诊断以及相关疫苗的研发进程。2.方症规律的数据挖掘目的:运用数据挖掘的方式,对明清时期肺系疫病“症-药”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探寻其一般性规律。方法:本研究以中医古籍电子数据库《中华医典》5.0版为资料来源,检索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明清时期的防治肺系疫病的医案,使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6录入研究所需的信息,对信息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建立数据库。分别使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6、IBM SPSS Statistics 25和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数据挖掘中的频数统计、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得出明清时期肺系疫病的证治规律。结果:(1)共纳入531则医案,出自59名医家的67本医籍,其中清代504则,占比94.92%,纳入医案数量从高到低的前3本古籍依次为:何炳元的《全国名医验案类编》(71则)、曹元恒的《曹沧洲医案》(57则)和吴瑭的《吴鞠通医案》(30则),共占比29.76%。(2)数据涉及症状、体征203种,累计频次3030次,频次≥20的症状和体征,共计38种,累计频率75.02%,频次前10的分别是:咽喉痛、脉数、口干渴、咳嗽、丹痧(仅指具有弥漫性猩红色皮疹的症状)、壮热、咽肿、恶寒发热、但热不寒和咽喉白腐。(3)对频次≥20次的症状、体征进行聚类分析,得出9组聚类(Cluster,C):C1:咽喉痛、咽肿、咽喉白腐、声音嘶哑、舌苔黄;C2:发斑、不寐;C3:头痛、身痛、无汗、恶心、舌苔白腻;C4:丹痧、烦躁、咳嗽、咳痰、气喘;C5:壮热、神昏、口干渴、心烦、胸闷、脉浮、脉洪;C6: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舌红绛、脉弦、脉数、脉滑;C7:水痘;C8:舌苔白、舌干、大便溏、脉细;C9:恶寒发热、颜面红肿、但热不寒。(4)对所有症状、体征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在支持度≥5%、置信度≥60%和提升度>1的条件下,一共涉及14种症状、体征间的关联规则,发现“咽肿、咽喉痛、咽喉白腐、脉数、舌红绛”、“口干渴、心烦、不寐”、“咳嗽、气喘”、“丹痧、咽喉痛”、“脉弦、脉滑、脉数”间关系密切。(5)数据涉及中药213种,累计频次5340次,频次≥40的中药,共计45种,累计频率75.75%,频次前10味的中药分别是:连翘、甘草、牛蒡子、薄荷、桔梗、苦杏仁、金银花、玄参、桑叶和芦根。(6)中药使用频次最高的是清热药,占总频次的33.13%,中药种类达41种,其次是解表药和止咳化痰平喘药。药性方面,寒性药物使用频次达3325次,频率为61.23%;药味方面,苦、甘、辛味应用最多,累计占比90.20%。归经频数前5的依次是肺、胃、心、肝、脾经,累计占比82.23%。(7)对频次≥40次的中药进行聚类分析,得出9组聚类:C1:黄连、黄芩、大黄;C2:连翘、金银花、芦根、栀子、石斛;C3:地黄、牡丹皮、水牛角、玄参、麦冬、生石膏、知母、淡竹叶、天花粉;C4:羚羊角;C5:荆芥穗、防风、甘草、葛根;C6:马勃、僵蚕、射干、牛蒡子、桔梗、薄荷、前胡、蝉蜕;C7:郁金、瓜蒌、川贝母;C8:陈皮、茯苓、枳壳;C9:淡豆豉、滑石、苦杏仁、浙贝母、枇杷叶、竹茹、桑叶、通草、赤芍。(8)对所有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在支持度≥6%、置信度≥70%和提升度>1的条件下,一共涉及55种中药间的关联规则,分析后可得出4组较强关联性的药物组:①黄连=>黄芩、黄芩-牛蒡子=>连翘、玄参-桔梗-牛蒡子=>连翘;②金银花=>连翘、金银花-桔梗=>连翘、荆芥穗-桔梗-连翘=>牛蒡子;③水牛角-牡丹皮=>地黄;④浙贝母-桑叶=>苦杏仁。(9)明清时期肺系疫病的“中药=>症状”联系:恶寒发热与防风、荆芥穗、桔梗关联密切;口干渴与生石膏、栀子、连翘、(生)地黄、玄参、水牛角、牡丹皮、赤芍关联密切;脉数与石斛、枇杷叶、川贝母、桑叶、芦根、赤芍、玄参关联密切;咽喉痛、咽肿与桑叶、牛蒡子、薄荷、僵蚕、生石膏、淡竹叶、栀子、连翘、金银花、马勃、玄参、牡丹皮、(生)地黄、竹茹、浙贝母、桔梗、石斛关联密切。(10)明清时期肺系疫病的“症状=>中药”联系:(生)地黄与咽喉白腐、口干渴等症状关联密切;黄芩、玄参与发斑、口干渴关联密切;桔梗与水痘关联密切;牛蒡子与丹痧、咽喉痛、气喘、水痘等症状关联密切;甘草与恶寒发热、发斑、口干渴、身痛、颜面红肿等症状关联密切;连翘与发斑、口干渴、但热不寒、咽喉痛等症状关联密切。结论:(1)明清时期肺系疫病具有相关病种多、发生频次繁、波及范围广的特点,以清末最为突出,其原因至少包括:气候寒冷、自然灾害频发、战乱频繁等。(2)明清时期肺系疫病的证候表现以热象为主,病性以火(热)为主,兼杂毒、湿、风、血热、气逆、气闭、气虚、津(液)伤、寒等,病位涉及肺、脾、胃、心,其中全身表现以壮热、丹痧为主,肺系表现以咽喉部的肿痛白腐、咳嗽咳痰、气喘为着,舌脉以数脉和红绛舌为多。(3)明清时期肺系疫病的用药以清热类、解表类和化痰止咳平喘类中药为多,药性多为寒、凉,苦、甘、辛,归经涉及十二经,以肺、心、肝、胃、脾经为主。根据关联规则分析其药组有:黄连-黄芩、金银花-连翘、牡丹皮-(生)地黄、生石膏-知母、荆芥穗-防风、马勃-僵蚕、牛蒡子-桔梗、郁金-瓜蒌、前胡-僵蚕、陈皮-茯苓、淡豆豉-滑石、苦杏仁-浙贝母、枇杷叶-竹茹等。(4)明清时期治疗肺系疫病的主要方剂涉及:银翘散、普济消毒饮、三黄泻心汤、荆防败毒散、贝母瓜蒌散、犀角地黄汤、二陈汤、桑杏汤等。(5)明清时期肺系疫病的“药-症”联系存在普适性和特异性。如连翘、甘草的清热、解毒作用被广泛使用;局部症状则与特定中药关系密切,如咽喉肿痛多使用桑叶、枇杷叶、竹茹,口干渴则多用生石膏,牡丹皮。
单祎文,董盈妹,赵霞[4](2020)在《中医药防治小儿瘟疫临床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瘟疫是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广泛流行的一类疾病,具有强烈的社会危害性。中医药在治疗2003年SARS和本次COVID-19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儿是瘟疫好发人群,该文综述了中医药防治小儿COVID-19等瘟疫性疾病的临床研究,重点选取痄腮、手足口病、水痘等具代表性的小儿常见疫病以及流感、SARS、COVID-19等危害严重的时行疫毒,以期为小儿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王剑锋[5](2019)在《中医儿科外感热病的防治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小儿外感热病是中医儿科临床最为常见的一类疾病,在历史上积累了极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庞大的理论体系。然而,在其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其理论体系产生了不同的学术观点和分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医家,对小儿外感热病的治疗也有着不同看法,演变出不同的学术流派。由此造成外感热病的认知和治疗上的学术分歧。为了探寻这些流派的学术发展路线,以及历代中医着作所产生的影响,探寻这些医家以及着作的发现、发展和贡献,和对儿科外感热病防治产生过的积极的影响,特开展本课题的研究。方法:遴选了从先秦两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42部经典儿科及综合性中医着作的文字文献和数字文献,对其中涉及小儿外感热病的内容,包括疾病认知、辨证方法、治法治则、临床用药等进行梳理、分析,以顺查法、逆查法、引文查找法等方法,找出其学术发展的规律,探寻其学术源流,整理其学术贡献。结果:小儿外感热病治疗理论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第一阶段从先秦两汉开始,对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载只有若干疾病的证候,方药亦很古朴,显示出儿科学理论还未出现。第二阶段从《伤寒论》出现开始,以伤寒理论论治小儿外感热病成为学术主流。第三阶段从隋唐时期开始出现以寒凉药治疗小儿外感热病,与伤寒理论并存的局面。第四阶段为“寒凉派”学说的兴起,其开创的“玄府气液说”和“火热论”不仅直接影响了中医儿科理论,还成为了后世温病学的源头。第五阶段为温病学理论的发展和成熟,并且与小儿外感热病治疗理论相融合,并且促进了中医儿科学基础理论的发展。结论:中医儿科学对小儿外感热病的治疗,是随着中医学理论的发展而发展的。它肇始于《黄帝内经》,成形于《伤寒论》。随着中医学理论的发展而不断衍生出新的思想和方法。在《伤寒论》出现后,伤寒理论一直处于小儿外感热病治疗的统治地位,并在“寒凉派”理论逐渐成熟后数百年间一直保持与其并存的状态。直至清代温病学的兴起,与小儿外感热病治疗理论相融合后,伤寒理论才基本退出这一学术领域。
徐松涛[6](2019)在《黄利兴副教授辨治儿科肺系疾病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黄利兴副教授对儿科生理病理有其独到认识,在儿科肺系疾病的辨治、预后、护理等方面亦有其独到认识与丰富经验,但目前关于导师儿科肺系疾病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并未得到完整且系统的整理,本文是笔者在潜心学习黄利兴副教授的学术思想后,对导师关于小儿肺系疾病的学术思想以及部分儿科肺系疾病临证经验的总结。希望能通过此文对黄利兴副教授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进行整理和完善。研究方法:1通过研读《中医儿科学》、江西中医药大学岐黄国医书院内部教材《中医辨证论治程式通论》等书目以及搜索并分析知网相关论文,建立中医儿科肺系疾病基本框架,并据此拟定议题,以访谈及临床跟诊的形式系统搜集整理黄利兴副教授辨治儿科肺系疾病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2整理黄利兴副教授诊治常见儿科肺系疾病的病例,在证治类型、鉴别要点、处方用药、预后护理方面系统总结导师的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并于证治类型后列举相应的医案。研究结果:第一部分学术思想概述:1整体生理病理特点(1)生理特点:生机蓬勃,发育迅速;脏腑娇嫩,形气未充。(2)病理特点: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阳明为病多见。2小儿肺脏生理病理认识(1)小儿肺脏在解剖结构上通过气道直接与外界相通。在生理上表现为肺常不足,具体体现为:形质娇嫩,肺气不充。(2)小儿肺系疾病病理特点:发病率高,易感外邪;病邪多易兼挟;易寒易热、易虚易实;易于生痰;主症以咳、喘、痰为主;易挟食滞。3诊断、鉴别经验在诊察方法上,导师重视闻诊与望诊。闻诊方面导师常通过辨听咳嗽的声音特点,来辅助其它三诊,判断病邪之种类、浅深等。咳声特点包括:咳嗽部位-咽、喉、肺;性质-紧闷、急促、重浊、紧促、松等;咳声长短-短促连续、单声咳等;时间特点-晨起咳甚、夜间咳甚、寐时咳醒等;从而鉴别其所感风、寒、暑、湿、燥、火之不同病因,侵犯毛窍、肌肤、经络、脏腑等不同病位,涉及津液、卫、气、营、血等不同层次,并综合得到其证候结论。望诊上注重望咽喉,望咽喉内容包括:咽壁颜色及异常形态变化,是否有淋巴滤泡增生或咽壁粘痰,是否有扁桃体肿大等,以判断病位是否涉及上焦或阳明以及判断邪气之性质。4治疗思路(1)治疗原则上注重因势利导,根据病势来扶正祛邪,使病愈不留后患,治咳注重宣肺祛痰,治泻注重通因通用。(2)注重顾护脾胃,避免过用苦寒、辛燥以伤脾,脾运不健者常兼以健脾补脾之法。(3)在选方用药上,组方灵活,用药轻盈。(4)注重煎服法。年龄小者多采用隔水蒸的方式,在保证药物有效性的同时控制药量,便于小儿服用。5预后调护经验导师非常认同“欲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护理经验,并进一步指出,“饥”在“寒”之前,如此指导家属对小儿进行调护,往往治疗亦事半功倍。针对不同病证的调护亦须重视,如咳嗽者,注意引导小儿进行主动排痰;痰湿久蕴者,应当注意保暖以防反复感染而损伤正气等。第二部分经验总结以主症为纲,对导师门诊的常见儿科肺系疾病进行分类如下:1以鼻塞、流涕为主症类证治主要有:风寒郁热,犯于鼻窍证(疏风通窍法)、风湿郁热于鼻窍证(苍耳子散合葛根芩连汤)、肺卫不足,复感风邪证(苍耳子散合玉屏风散)、外感风寒,束于肌肤苗窍证(三拗汤加减)、肺脾气虚,外感风邪证(参苏饮)4个证型;2以发热为主症类证治主要有:寒风郁热于肺证(麻杏石甘汤)、风郁热于上焦证,咽喉不利证(银翘散)、寒风郁湿热于肺证(三拗合杏仁汤)、风热犯于肺经之表证(桑菊饮)、风湿热犯于阳明经脉证(甘露消毒丹)、积滞内停,风寒外犯证(藿香正气散)、积滞内停,风热外犯证(薄槟散)7个证型;3以咳嗽为主症类证治主要有:风邪外犯,咽喉不利证(止嗽散)、上焦营分湿热,热为主证(银翘散),上焦气分湿热,湿为主证(上焦宣痹汤)、风寒束肺证(杏苏散)、风湿热犯肺证(杏仁汤)、风热犯肺证(桑菊饮)、痰湿蕴肺,风寒引动证(杏苏散)、痰热蕴肺证(千金苇茎汤)、脾气不足,痰湿蕴肺证(六君子汤)9个证型;4以哮喘为主症类证治主要有:痰湿蕴肺,风寒引动证(杏苏散)、脾虚痰湿内蕴证(六君子汤)2个证型。结论:黄利兴副教授对于儿科肺系疾病已形成了较为客观的诊治体系,具备了较为丰富的理论基础及系统的诊治思路。导师在治病时“理法方药、一以贯之”的诊疗流程及治疗经验,特别是对肺系疾病的鉴别诊断经验以及用药经验,有一定的创新之处与学术价值。导师的学术思想对中医儿科学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管琳玉[7](2018)在《越南医籍《新镌海上医宗心领全帙》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镌海上医宗心领全帙》是一部在中越文化、外交、医学历史上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越南传统医学古籍。20世纪70年代初,越南总理范文同访华时,曾将此书的一套木刻版本作为国礼相赠。其后,此本一直被珍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与越南山水相连,两国文化背景相似,特别是在过去长期共同使用汉字的有利条件下,越南成为东南亚地区较早与中国开展传统医药交流的国家,在古代就有了较为密切的医药学交流。越南在吸收了中国医籍中的精华之后,又根据本土的地理、社会、人文和疾病特点,因地制宜,逐渐形成了越南自身的医学体系,产生了本土的传统医学,而《新镌海上医宗心领全帙》既是越南传统医学的代表着作,也是越南医药学的集大成之作,其撰者懒翁黎有卓则是越南医学史上最为着名的医家。《新镌海上医宗心领全帙》简称《海上医宗心领》或《懒翁医宗心领》,为越南后黎朝时期(1428-1789)着名医家黎有卓所撰。黎有卓自号海上懒翁(通称懒翁),其生活的年代大致相当于中国清代乾隆年间。黎氏早年研读中国明末清初医家冯兆张《冯氏锦囊秘录》一书,自此入门学医,后广览群书,精研临床,最终在后黎朝景兴三十一年至四十七年(1770-1786)间着成《海上医宗心领》28集66卷。此书未及刻成而黎氏先卒,后又经数十年,唐郿武春轩广搜散佚诸帙,于嗣德三十二年(1879)由释清高组织校勘并刊刻,至阮朝咸宜元年(1885)刊成27集55卷,题书名为《新镌海上医宗心领全帙》。《新镌海上医宗心领全帙》原板木今尚收藏于越南北宁市博物馆,现有3部相对完整的印本存世,其中2部被纳入越南国家图书馆,一部架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这些印本均隶属于上述释清高刻本,但因印次不同少数叶面略有差异。此外,在越南国家图书馆和越南汉喃研究院还存有此书的诸多钞本及刻本残卷。本次研究主要以收藏于越南国家图书馆的《新镌海上医宗心领全帙》刻本为对象,首先考察此书的成书背景,结合作者情况和成书过程,探讨中国医学对《海上医宗心领》形成的影响以及此书对越南传统医学的贡献;第二,运用文献学研究方法,考察《海上医宗心领》的编撰体例、版本流传情况;第三,分析此书各集的主要内容,挖掘懒翁的学术观点及理论特色;第四,考察此书征引的中国医籍文献,研究中国医学对越南医学的影响。希望本次的研究结果能够初步揭示懒翁的学术思想和辨治特色,为后续的运用研究打下一定基础,以供临床参考借鉴。《海上医宗心领》是一部卷帙浩繁的医学全书,总体以汉文撰成,其间杂入少量喃文(越南人为了记载本土语言借用汉字改造形成的文字)。此书的主体内容系纂辑中国医学着作尤其是明清医着而成。全书采摭繁富,汰滓存精,博而不杂,详而有要,是周边国家继承和发展中国医学精华的成功典型范例之一。此书的编纂体例独具特色,为懒翁自创。全书的构架分为3个层次,即:第一层为集,第二层系卷,第三层是部(或类、篇)。书中层层递进,逐级展开,体系完备,结构稳健,内容丰富,独具特色,从理论到实践,对越南传统医学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总结与升华。与其自身的传统医学相较,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至今仍然无人超越。此书的每一集论述一个方面的问题,每集之下又析分卷次,少则1卷,多达10卷。全书内容完备,涵盖了医论、医方、药论、临床各科和医案等。其中,医学理论分布于全书各集,但主要集中于书中9集;药论涉及2集,主要是药物的汉喃对照;内、妇、儿科和痘疹等临床各科分布于书中7集,而内容最为丰富的是儿科与痘疹病证治,理法方药十分完备;书中还有5集收录了丰富多彩的医方,可治临床常见和多发疾病;另有2集详尽地记载了医案,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首尾2集则为概述和杂论。笔者在文中逐集介绍了其主要内容。《海上医宗心领》一书充分反映出了懒翁的学术思想,其中也不乏独具特色之处。笔者将懒翁的学术特色归纳如下:第一,法天则地的思维方法。懒翁充分继承了传统中医理论的思想,注重取法于天地自然,认为“人身即一小天地”,以自然万物的规律来类比人的生理病理现象,深入研究阴阳、五行、八卦、运气等在疾病辨治中的运用。第二,强调治病求本,注重扶正,认为疾病的根本在于阴阳、气血自病,用方多补益,少攻伐,用药平和。第三,先天水火(肾中水火)与后天脾胃并重,尤其推崇先天水火。懒翁继承前述冯兆张的先天水火理论,认为“命门为一身之本”,善于从真阴真阳的盛衰来辨治疾病,用药推崇六味丸、八味丸两方。第四,提出“越南无伤寒症”的观点,认为当时的越南人禀赋多虚,与北方(中国中原地区)大不相同,主张因地、因时、因人制宜,故不循张仲景《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强调冬为感寒,三季为感冒,治疗则分在表、在里,并自创解表三方、和里六方,颇具特色。第五,懒翁敢于突破前人陈规,对痰的生理病理提出了独到见解。他认为痰亦为养生之一物,治痰不宜一味祛痰,而应治生痰之源。懒翁还善于化繁就简,其内外妇儿、痘疹各科内容的编撰均取材于中国医籍,但懒翁将原本复杂深奥的医学理论简约化,提出妇科、儿科通治之方,便于越南人掌握中医理论,并在临床灵活运用。第六,注重收集越南民间经验方、单方,以便于救治穷困之人。懒翁在本书的药论中明确了药名的汉喃对照,使此书具有了传统医学本土化的特征。第七,懒翁的医案亦独树一帜,不仅收录有效验案,还收载救治失败的医案。书中所载医案多是懒翁临于危急重症的典型案例,他善于以救治真阴真阳来挽回临危重症的患者。分析《海上医宗心领》全书可以发现,中国医学尤其是明代医学对越南医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此书主要系采撷中国医籍文献的内容编成,前述冯兆张的《冯氏锦囊秘录》是其最重要的文献来源,其次是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和李梴《医学入门》。在文献的征引方式上,此书最大的特点是将各种中国医籍的内容重新整合,融入懒翁自己构建的框架体系中,对中国医籍的内容各取所长,互为补充,在斟酌取舍的基础上增删化裁,进一步发挥升华,并加以注解,力求精要而不冗杂,以便于越南人学习运用。《海上医宗心领》是研究中越医学交流和越南传统医学特色的重要典籍,值得深入发掘和研究。此书的编成标志着越南传统医学本土化基本完成,在越南医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懒翁将源于中国医学的理论、诊断、辨证、治法、方药体系化、简约化,同时紧密结合越南的临床实践,故书中蕴含着丰富的医学理论和临证实践经验,凝聚着中越两国的医学精华,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用价值,值得今人学习借鉴和研究利用。
李建,林燕[8](2017)在《高校教材《中医儿科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分析与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中医儿科学理论体系以规划教材为载体构建、发展和完善,逐步形成了更适合现代临床实践和教育教学工作的理论体系框架。本文通过分析一到九版规划教材内容,总结概括现代中医儿科学理论体系框架的结构及特点,并提出进一步修订意见。
刘洋[9](2017)在《近代中医体制化历程(1919-1937) ——以中医改进研究会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近代以来,随着封建社会的瓦解和科学主义在中国的勃兴,中医的生存空间被急剧压缩。建立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基础上的中医,其科研、教育、医疗、管理、交流、传播、评价等方法体系,都与建立在现代科学思想基础上的西医大为迥异,也与基于西方的近代中国社会建制格格不入。为了谋求发展,近代中医不断改良、汇通、论战、抗争,直至尝试“科学化中医”,希望改造中医,使其融入近代科学的体系。伴随着抗争与羁绊中的前行,中医自觉不自觉吸收和借鉴了西医的思想和制度,开始了中医体制化的探索。科学体制化是科学体制的形成过程,是科学发展的组织条件和制度保证,是科学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医学体制化的重要标志是医院、医学院、医生组织以及政府主导的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制度的形成。其显着的特征是医学知识与政治的结合,以及对医疗空间的制度性分割。由于近代社会政治制度源于西制,中医天然地被社会体制排除在外,晚清和民国政府没有主动启动中医体制化进程。中医体制化基本上萌生于中医民间,由中医界自下而上努力探索,其层次、范围、效果上与西医的近代体制化相比,距离很大。与民国政府的“抑中扬西”的卫生政策相左,近代山西地方政府对中医采取扶持政策,中医体制化在近代山西得以率先发轫。山西模仿西方科学和西医体制,成立中医社团、开展中医学校教育、创办医院、出版发行中医期刊和书籍,以及制订和完善中医学术、研究制度等努力,在中医体制化中作出独到的努力。本文以具有独特历史价值的近代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及其活动为视角,放眼整个近代中医的发展历程、中医与社会的关系、中医与西医的矛盾和媾和。通过历时共时的分析,探讨体制化对中医发展的促进和制约作用,为时下政府在中医药管理中的角色定位、职责界定、市场划分,提供有益参照。本文主体包括绪论、正文(共七章)、结束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概念释名。正文分为七章,第一章介绍了近代中医体制化的背景;其后五章是关于山西中医体制化的探索实践内容;最后一章总结山西中医体制化的贡献与启示。第一章是关于近代中医体制化的背景。近代中医体制化以中医思想文化变革为基础,“西学东渐”的近代化思潮是中医的近代化转型的根本原因。正是在这种近代化思潮的影响下,面对薄弱的医疗卫生基础,山西从统治和现实需要出发,积极推动开展中医改进。中医体制化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在近代山西发端。第二章是关于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的创建及发展内容。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官办的中医社团。山西行政长官阎锡山在学会的创办、发展、运行中都发挥主导作用,给予经费、政策、发展环境的支持。由于组织稳定,经费充裕,中医改进研究会发展迅速。研究会在管理制度、科研方法、学术奖励等各个方面吸收西学,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的规范,保障了中医研究的有序开展。研究会发展中期,由于政治、社会局面发生巨大转变,及“中医科学化”思潮出现,研究会进行了改组,从人员、机构、组织多方面发生较大调整。研究会宗旨也从最初的“中医改进”向“中医科学化”演变。第三章是关于中医教育探索的部分。近代山西山西医学教育历经波折,先后创办了“山西医学专门学堂”、“山西医学传习所”和“山西医学专门学校”等医学教育机构。后者几易其名,学制、课程、教育方向也随之不断变化。特别是其办学方针的“由中转西”,反映了中西医教育难以实现良好契合的矛盾。近代中医教育界在探索建立学制,统一课程设置,编辑中医教材,兴办中医学校,培养中医人才过程中的努力,也是不断寻求合理医学教育建制的过程。最终,在中医向西医的参习和妥协中,近代中医教育建制得以建立。第四章是关于中医临床与防疫实践的内容。作为中医研究和中医教育的实践场所,中医改进研究会的附设中医医院设立后,引入了西医医院的理念,设立养病室(病房)、加强院感管理、完善诊疗制度,不断提高中医的临床诊治能力。为了弥补中医在卫生防疫中显露出的不足,研究会建立了疫情报告和研判制度,积极探索中医在卫生防疫中的作用。由于西医对传染病的病原学、传播途径方面具有证据确凿、逻辑合理的实践优势,使得基于西制的近代政府,有充分理由选择西医理论和制度作为卫生防疫的立法和行政依据,西医在国家卫生防疫体系中的地位得以通过政治制度确立,成为卫生防疫的主角,中医逐渐退出了卫生防疫体系。第五章介绍了中医改进研究会在历次中医抗争社会活动中的参与情况。中医界面对政府、西医的不公正政策和歧视,从维护自身权益以及中医地位出发,积极投入到抗争和中西医论战中。在纳入教育体系、创设中央国医馆、建立中医社会体制等方面,中医改进研究会与全国中医药界,互通声气,积极运用请愿抗争和参政提案等手段,奔走呼号,终获一定成效。《中医条例》、《医师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使中医在法律地位上与西医平等;中央国医馆、卫生署中医委员会的成立,成为中医行政管理建制化的标志;中医纳入学制的章程获得通过,中医执业考核得到实施等一系列突破,使得中西医并存的二元医疗卫生体制渐见雏形。第六章是关于中医学术传播与交流方面的内容。医学交流机制与系统的形成,是医学体制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传统中医“秘而不宣”的习惯,随着近代报纸、期刊在中国的出现,发生了巨大改变。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创办的《医学杂志》,作为中医学术交流的载体,业界沟通的桥梁,中西医论战的平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研究会的改组,《医学杂志》的办刊思想也由“中医改进”向“中医科学化”发生转换。同时,研究会还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征集审查民间验方活动,出版了蕴含巨大学术价值的《审查征集验方》。研究会采取出版代销名家医书、与其他中医团体交换期刊、在杂志刊登医药信息等的形式,广泛进行业界交流,在近代中医的学术传播交流体制化中取得积极成效。第七章总结了山西在中医体制化中的贡献与启示。由于地方行政力量的鼎力支持,甚至将发展中医作为省政发展的重要内容,近代山西强化中医管理,从机构、组织、制度、机制方面,在神州一隅开辟了中医体制化的试验田。中医改进研究会的实践表明,整体论和还原论的融贯是未来中医发展的基础。辩证认识中西医,以包容胸怀接受在一定时期内中西医二元化格局的局面,有助于未来产生真正的新的生命科学。中医体制化是中医科学化概念的重要延伸,是中医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结束语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对全文的概括总结;二是指出了本文仍需努力的方向;三是下一步需要关注的研究方向。附录共有9个部分,汇总了近代山西中医体制化相关制度和近代山西医学发展沿革等等,为研究提供详实的参证。纵观中医在中国悠久的发展历史,中医发展的各个兴盛阶段多得益于体制的促进。新中国成立后,“中西医结合”、“中医药现代化”、“中医药国际化”等概念和思路,都是基于振兴中医发展的目的提出的。同时,也反映出中医自身的特性与历次被强加之上体制的不适应。直到170年后的今天,依然没有寻求出适合中医的发展之路;如何处理中西医二者的关系,也是众说纷纭。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医和西医的“范式”不可通约,源于西医的近代医疗体制无法适应中医发展的自身属性。有着五千年深厚文化和历史底蕴的传统中医,面对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又一次科学和意识形态的革命,需要再次审视其发展规律,完善中医体制化建设。
刘涛[10](2017)在《皮肤“癣”类病名考证及其规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皮肤“癣”病概念内涵有三:一是“西医之癣”,指真菌感染导致的皮肤病;二是传统的“中医之癣”,包罗范围甚广;三是一般口语所说的“皮肤癣病”,可泛指一切皮肤疾病。目前,中医学界通行的是第一个内涵,反映了中医学术的异化。本论文考证范围包括大部分的“西医之癣”(白秃疮、肥疮、鹅口疮、圆癣、紫白癜风、阴癣、鹅掌风、脚湿气、灰指甲、癣),部分“中医之癣”(吹花癣、奶癣、牛皮癣、乳头风、蛇皮癣、湿疮、白庀、松皮癣),以及部分“皮肤癣病”(肾囊风、四弯风、紫癜风)。论文分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皮肤“癣”类病名考证现状的综述。第二部分是绪论,界定“癣”的概念,阐述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介绍有关研究方法及其运用举例。第三部分分别考证人体各部位之癣,包括头部之癣:白秃疮、肥疮;面部之癣:吹花癣、奶癣;口腔之癣:鹅口疮;颈项之癣:牛皮癣;躯干之癣:圆癣、紫白癜风、乳头风;阴部之癣:肾囊风、阴癣;四肢之癣:四弯风、蛇皮癣;手足之癣:鹅掌风、脚湿气、灰指甲;发无定处之癣:湿疮、白庀、松皮癣、紫癜风;“癣”病病名考证。第四部分为皮肤“癣”类病名规范研究,提出皮肤“癣”病体系性问题,指出当前的皮肤癣病内涵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考证收集的资料,提出规范病名。第五部分是总结,概述考证的新发现、不足之处,及今后研究的设想。第六部分为参考文献。第七部分为附录,辑录了皮肤“癣”类的相关资料。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考证清楚各种皮肤癣病病名的历史演变,对其历史发展沿革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关于各项“癣”病的一系列考证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考证工作对于皮肤“癣”病有了新的更深入的认识;提出了规范病名,为名词术语规范化课题服务,如考证为“腊梨”代替“肥疮”作为规范病名提供学术支撑;考证出了 15个同名异病的中医学名词。
二、小儿麻疹辨治概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儿麻疹辨治概要(论文提纲范文)
(1)明末清初医家冯兆张学术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冯兆张生平与着作 |
1.生平概述 |
2.医德医风 |
3.治学主张 |
3.1 汇通儒学易理 |
3.2 博采众家之长 |
3.3 提倡方脉证合参 |
4.着作简介 |
4.1 内容简介 |
4.2 版本及流传 |
第二部分 针对《冯氏锦囊秘录》的文本挖掘过程 |
1.文本挖掘与中医医史文献研究 |
1.1 文本挖掘的定义及地位 |
1.2 文本挖掘在中医医史文献研究中的应用 |
2. 《冯氏锦囊秘录》的文本挖掘准备 |
2.1 工具与用户交互系统的选择 |
2.2 获取《冯氏锦囊秘录》网络电子文档 |
3.对《冯氏锦囊秘录》电子文档进行预处理 |
4.对文本进行语言学处理 |
4.1 基于Jieba的分词处理 |
4.2 基于pandas的章节分割 |
5.对文本进行建模及数学处理 |
5.1 基于分词的《冯氏锦囊秘录》词频统计 |
5.2 基于章节分割的《冯氏锦囊秘录》TF-IDF建模 |
6.中医古籍文献文本挖掘工作的现实意义 |
第三部分 冯兆张学术经验 |
1.调护阴阳,气血固本 |
1.1 调护真阴真阳 |
1.2 明辨气血盈亏 |
2.崇尚温补,善用参附 |
2.1 温补之治 |
2.2 善用参附 |
3.重视经络,依经用药 |
3.1 活用经络辨证 |
3.2 用药依经 |
4.女科诸疾,从血论治 |
4.1 女科调治,以“血”为宗 |
4.2 胎产疾病,益气养血 |
5.痘疹辨治,创见丰富 |
5.1 淫火之毒,痘疹之本 |
5.2 七日五传,病发可循 |
5.3 顾护气血,标本同治 |
5.4 诊法合参,察形观色 |
6.却病养生,修龄延年 |
6.1 神志养生 |
6.2 调气养生 |
6.3 援道养生 |
7.温通为治,以求阳和 |
7.1 养血助阳,和中散寒 |
7.2 序贯用药,阴阳相接 |
7.3 治则有别,相得益彰 |
8.承袭古训,创立新方 |
8.1 全真一气汤 |
8.2 养心育脾和肝清肺滋肾补荣益卫膏滋丸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冯兆张学术思想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2)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古今研究及其系统化框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引言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目的及意义 |
3.研究目标 |
4.研究内容 |
5.研究方法 |
6.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中医学辨证分类方法的统一性研究进展 |
1.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现代研究状况分析 |
2.外感病辨证分类方法统一性研究的现状分析 |
3.外感病与内伤病辨证分类方法的关系问题 |
1 温病学辨证分类要素数据表的构建与解析 |
1.1 研究思路、研究相关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
1.2 温病学辨证分类要素数据表的构建探讨 |
1.3 辨证分类要素数据表的构建过程 |
1.4 辨证分类数据表中要素的分析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 |
2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统计及权重分析 |
2.1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统计分析 |
2.2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权重分析 |
2.3 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问题解析 |
3 对温病学派中各代表性的分类框架的分析评价与整体评估 |
3.1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病证分类框架的特点与优缺点分析 |
3.2 温病学代表着作病证分类框架总体发展水平的评价 |
3.3 温病学派辨证分类方法主流框架的初步探讨 |
4 温病学系统化辨证分类框架的构建 |
4.1 本研究分类框架与现行教材主流分类方法的关系 |
4.2 温病学与伤寒学辨证分类框架之比较 |
4.3 构建温病学通用化辨证分类框架之设想 |
5 结论 |
6 创新性 |
6.1 借助信息学本体分析方法 |
6.2 分类要素权重值的分析 |
6.3 全面整理了温病学领域中的病证分类要素 |
6.4 构建出温病学中普适性较强、涵盖性较广的系统性辨证分类框架 |
7 存在的部分问题及后期工作的设想 |
7.1 病证要素提取标定中存在的部分问题 |
7.2 后期工作的设想 |
8 对寒温统一性辨证分类框架的展望 |
8.1 伤寒学系统化辨证分类框架构建的介绍 |
8.2 构建寒温统一性辨证分类框架的展望 |
9 系统性辨证分类体系的临床运用实例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1999 年以前温病学相关存世着作698 部目录 |
附录2 粗选的103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 |
附录3 精选的36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 |
附录4 精选的36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分类要素标定、频数统计表 |
附录5 精选的36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分类框架附表 |
作者简介 |
(3)基于明清古籍挖掘肺系疫病的辨治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疫病源流及明清时期辨治特点的历史回顾 |
1. 明清前的疫病观 |
2. 明清时期疫灾情况及疫病概览 |
3. 明清时期代表医家及其着作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回顾 |
1. 病毒概述 |
2. COVID-19 |
3. 疫苗 |
4.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方症规律的数据挖掘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内容 |
3. 研究方法 |
4. 数据分析 |
结果 |
1. 一般数据统计 |
2. 症状数据分析与挖掘 |
3. 中药数据分析与挖掘 |
4. 中药与症状关联规则分析 |
讨论 |
1. 一般情况分析 |
2. 四诊信息分析 |
3. 中药信息分析 |
4. “中药-症状”关联分析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明清古籍表 |
附录2 部分症状标准化表 |
附录3 未纳入丸散复方表 |
附录4 部分中药标准化表 |
附录5 药典未收录中药表 |
附录6 中药功效分类表 |
附录7 症状频次统计表 |
附录8 中药频次统计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中医药防治小儿瘟疫临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小儿瘟疫的发病特点和诊治难点 |
2 古代及近代医家防治小儿瘟疫方药 |
3 中医药防治小儿瘟疫的临床研究 |
3.1 痄腮 |
3.2 麻疹 |
3.3 水痘和手足口病 |
3.4 时行感冒 |
3.5 儿童SARS及COVID-19 |
4 小结 |
(5)中医儿科外感热病的防治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2.方法 |
3.结果 |
3.1 先秦、两汉时期 |
3.1.1 《黄帝内经》对小儿外感热病理论的影响 |
3.1.2 《神农本草经》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1.3 《五十二病方》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1.4 《伤寒论》对小儿外感热病理论的影响 |
3.2 魏晋隋唐时期 |
3.2.1 《脉经》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2.2 《针灸甲乙经》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2.3 《小品方》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2.4 《诸病源候论》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2.5 《备急千金要方》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2.6 《外台秘要》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2.7 《颅囟经》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3 宋金元时期 |
3.3.1 《太平圣惠方》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3.2 《圣济总录》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3.3 《类证活人书》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3.4 《小儿药证直诀》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3.5 《幼幼新书》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3.6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3.7 《小儿病源方论》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3.8 《小儿痘疹方论》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3.9 《活幼心书》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3.10 《活幼口议》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3.11 《世医得效方》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4 明清时期 |
3.4.1 《婴童百问》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4.2 《普济方》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4.3 《保婴撮要》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4.4 《万密斋医学全书》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4.5 《证治准绳》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4.6 《景岳全书》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4.7 《幼科金针》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4.8 《幼科折衷》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4.9 《幼科指南》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4.10 《张氏医通》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4.11 《幼科铁镜》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4.12 《医宗金鉴·幼科心法》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4.13 《麻科活人全书》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4.14 《幼幼集成》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4.15 《幼科释谜》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4.16 《幼科要略》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4.17 《温病条辨·解儿难》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4.18 《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医儿科学》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4.讨论 |
4.1 由伤寒到温病的演变过程 |
4.1.1 寒凉派的发展轨迹及小儿外感热病证治理论的二元化特性 |
4.1.2 清热法逐渐成为治疗小儿外感热病的主流 |
4.2 小儿温补学派的发展轨迹 |
4.3 对痘疹类疾病认知的发展过程 |
5.结论 |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文献综述 小儿外感热病理论的发展及源流初探 |
参考文献 |
(6)黄利兴副教授辨治儿科肺系疾病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研究概述 |
2 中医儿科学研究概况 |
3 中医儿科肺系疾病诊治经验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1 前言 |
1.1 导师简介 |
1.2 学术渊源 |
2 学术思想 |
2.1 小儿整体生理病理认识 |
2.1.1 生理特点 |
2.1.2 病理特点 |
2.2 小儿肺脏生理 |
2.2.1 形质娇嫩 |
2.2.2 肺气不充 |
2.3 小儿肺脏病理 |
2.3.1 发病率高,易感外邪 |
2.3.2 病邪多易兼挟 |
2.3.3 易寒易热、易虚易实及虚实夹杂 |
2.3.4 易于生痰 |
2.3.5 主症以咳、喘、痰为主 |
2.3.6 易挟食滞 |
2.4 诊断方面 |
2.4.1 四诊合参,重视听声辨咳、望咽喉 |
2.4.2 重视鉴别诊断 |
2.5 治疗方面 |
2.5.1 治则治法 |
2.5.2 处方用药 |
2.5.3 重视煎服法 |
2.6 预防与调护 |
2.6.1 “若要小儿安,常带三分饥与寒” |
2.6.2 重视宣教与沟通 |
3 辨治儿科肺系疾病经验 |
3.1 鼻塞、流涕为主症类 |
3.1.1 常见证治类型 |
3.2 发热为主症类 |
3.2.1 常见证治类型 |
3.2.2 预防调护 |
3.3 咳嗽为主症类 |
3.3.1 常见证治类型 |
3.3.2 预防调护 |
3.4 哮喘为主症类 |
3.4.1 常见证治类型 |
3.4.2 预后调护 |
4 结论 |
5 讨论 |
5.1 对以主症为纲的证治分类方法合理性的探讨 |
5.2 小儿体质学说辨析 |
5.3 对滥用抗生素对小儿肺系疾病影响的探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7)越南医籍《新镌海上医宗心领全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资料收集情况 |
研究现状分析 |
《海上医宗心领》及黎有卓学术思想的研究 |
《海上医宗心领》的版本研究 |
对中越医学交流及越南传统医学史的研究 |
日本对《海上医宗心领》的研究概况 |
1 前言 |
1.1 中越医学交流研究概述 |
1.2 越南传统医学史简述 |
1.3 越南现存古医籍概况 |
2 《海上医宗心领》概述 |
2.1 作者生平 |
2.2 《海上医宗心领》的编撰体例 |
2.3 《海上医宗心领》的版本情况 |
2.3.1 现存藏本情况 |
2.3.2 越南藏本与中国藏本的对比分析 |
2.3.3 版本特点 |
2.4 《海上医宗心领》与朝鲜医籍《东医宝鉴》的对比 |
2.5 小结 |
3 《海上医宗心领》的主要内容 |
3.1 首卷的主要内容 |
3.2 内经要旨集 |
3.3 医家冠冕集 |
3.4 医海求源集 |
3.5 玄牝发微集 |
3.6 坤化采真集 |
3.7 导流余韵集 |
3.8 运气秘典集 |
3.9 药品汇要集 |
3.10 岭南本草集 |
3.11 外感通治集 |
3.12 百病机要集 |
3.13 医中关键集 |
3.14 妇道灿然集 |
3.15 坐草良模集 |
3.16 幼幼须知集 |
3.17 梦中觉痘集 |
3.18 麻疹准绳集 |
3.19 心得神方集 |
3.20 效仿新方集 |
3.21 百家珍藏集 |
3.22 行简珍需集 |
3.23 医方海会集 |
3.24 阳案集 |
3.25 阴案集 |
3.26 珠玉格言集 |
3.27 上京记事集 |
3.28 小结 |
4 懒翁的学术特色 |
4.1 医论 |
4.1.1 秉承法天则地的基本思想 |
4.1.2 强调治病求本,注重扶正 |
4.1.3 推崇先天水火 |
4.1.4 注重后天脾胃 |
4.1.5 提出“越南无伤寒症”的观点 |
4.1.6 对痰的独到认识 |
4.1.7 突破陈规,化繁为简,归根水火 |
4.2 医方 |
4.2.1 推崇补益,用药平和 |
4.2.2 重视越南民间经验方 |
4.2.3 善用简易单方 |
4.3 临床各科 |
4.3.1 内科杂病 |
4.3.2 妇科 |
4.3.3 儿科 |
4.3.4 痘疹科 |
4.4 医案 |
4.4.1 阳案的特点 |
4.4.2 阳案反映出的辨治特点 |
4.4.3 阴案的特点 |
4.4.4 阴案中应该吸取的教训 |
4.5 小结 |
5 《海上医宗心领》引用中医文献研究 |
5.1 主要文献来源概说 |
5.2 直接引录《冯氏锦囊秘录》 |
5.3 参合《锦囊》《景岳》《入门》三书 |
5.4 取法《锦囊》,参合他书 |
5.5 其他医籍的征引情况 |
5.6 小结 |
6 分析讨论 |
6.1 懒翁的学术特色及价值 |
6.2 《海上医宗心领》对越南传统医学的贡献 |
6.3 冯兆张在越南传统医学中的地位 |
6.4 中国明清医学对越南传统医学的影响 |
6.5 如何正确地学习和借鉴懒翁的学术思想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高校教材《中医儿科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分析与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九版教材的框架结构形成与发展脉络 |
1.1基础期 |
1.2探索期 |
1.3发展期 |
1.4稳定期 |
2 中医儿科学理论体系框架的基本确立及进一步修订意见 |
(9)近代中医体制化历程(1919-1937) ——以中医改进研究会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思路 |
0.4 方法与创新 |
0.5 概念释名 |
第一章 近代中医体制化的背景 |
1.1 近代化思潮对中医的影响 |
1.1.1 海防思潮下的中西医参合 |
1.1.2“中体西用”思潮下的中西医汇通 |
1.1.3 维新变法后的中医改良 |
1.1.4 新文化运动后的中医科学化 |
1.2 近代中医体制化的发轫 |
1.2.1 社会制度与中医的关系 |
1.2.2 近代中医社团的建立 |
1.2.3 近代中医教育的开展 |
1.2.4 近代中医医疗机构的创设 |
1.2.5 近代中医期刊的发行 |
1.3 近代山西的医疗卫生状况 |
1.3.1 山西悠久的中医药历史 |
1.3.2 近代山西的医疗体系 |
1.3.3 近代山西的卫生防疫 |
1.4 近代山西中医改进的背景 |
1.4.1 独特的地方历史文化传统 |
1.4.2 阎锡山对中医的思想认同 |
1.4.3 重要幕僚和在晋中医的影响 |
1.4.4 卫生经济的现实需要 |
1.5 近代山西中医改进的特点 |
1.5.1 远大的目标 |
1.5.2 合理的原则 |
1.5.3 体制化的方向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研究团体:从创建到改组 |
2.1 兼容并蓄中逆袭创设(1919-1929) |
2.1.1 官办社团的特征 |
2.1.2 中医改进研究会的创设经过 |
2.1.3 理事为中心的中医学共同体 |
2.2 历经坎坷后改弦更张(1930-1937) |
2.2.1 改组原因及过程 |
2.2.2 会员和分会制度的完善 |
2.2.3 中医师职业团体的雏形 |
2.3 宗旨:从“改进”到“科学化”的嬗变 |
2.3.1 成立初期:弘扬与改进 |
2.3.2“中西医论战”中:衷中参西 |
2.3.3“废止中医案”后:科学化的提出 |
2.4 系统全面的研究规范 |
2.4.1 不断完善的制度规程 |
2.4.2 持之以恒的研究例会 |
2.4.3 行之有效的学术奖励 |
2.5 源于西学的研究思路 |
2.5.1 引进还原论思维:分级与分科 |
2.5.2 实证主义方法 |
2.5.3 开放包容的研究态度:中西医兼容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医学教育:实践与机制 |
3.1 中西医兼业:山西医学专门学堂和晋城医学馆 |
3.1.1 山西医学专门学堂 |
3.1.2 晋城医学馆 |
3.2 分层培养:山西医学传习所与山西医学专门学校 |
3.2.1 山西医学传习所 |
3.2.2 山西医学专门学校 |
3.3 改弦易辙:山西医学专科学校到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 |
3.3.1 山西医学专科学校 |
3.3.2 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 |
3.4 建立中医学制的探索 |
3.4.1 编订课程和教材 |
3.4.2 加入近代学制 |
3.5 借鉴西医的中医教育模式 |
3.5.1 中西医并行教授 |
3.5.2 初试中医护理教育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医疗与卫生:从医院到社会 |
4.1 引进西医理念的中医院 |
4.2 养病室在中医医院的设立 |
4.3 院感管理制度的雏形 |
4.4 中医防疫的体制化实践 |
4.4.1 中医参与防疫的背景 |
4.4.2 疫情报告制度的建立 |
4.5 中医退出传染病防控的原因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体制化的社会行动:联合与抗争 |
5.1 面对“管理医士规则”秉持 |
5.2 在加入教育体系中凸显 |
5.3 在“存废之争”中联合 |
5.4 为设立中央国医馆呼号 |
5.5 中医体制化构想的提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学术传播交流:期刊与书籍 |
6.1 编辑出版期刊 |
6.1.1 《医学杂志》的出版 |
6.1.2 《医学杂志》的发行 |
6.1.3 《医学杂志》的编者 |
6.1.4 《医学杂志》的作者 |
6.2 从“改进”向“科学化”的调适 |
6.2.1 办刊宗旨 |
6.2.2 栏目设置 |
6.2.3 文章主题 |
6.2.4 作者倾向 |
6.3 征集审查民间验方 |
6.3.1 民间验方的征集活动 |
6.3.2 严谨合理的审查程序 |
6.3.3“贱便验”为纲的收录标准 |
6.3.4 《审查征集验方》的社会影响 |
6.4 出版发行名家论着 |
6.4.1 彭承祖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6.4.2 赵缉庵与《针灸传真》 |
6.4.3 杨百城及《灵素生理新论》 |
6.4.4 时逸人和《中国时令病学》 |
6.5 革新中医学术交流 |
6.5.1 转变交流思想 |
6.5.2 初建引文规范 |
6.5.3 丰富交流途径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近代中医体制化的启示 |
7.1 官办背景成就了中医体制化的独特样本 |
7.2 整体论和还原论的融贯助力中医体制化发展 |
7.3 中医体制化的思想在抗争过程中凸显 |
7.4 制度变迁导致产生近代中西医二元格局 |
7.5 中医体制化建设要规避中医科学化的悖论 |
7.6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医改进研究会重要管理制度规章 |
附录2 中医改进研究会教育活动相关资料 |
附录3 中医改进研究会医疗卫生相关资料 |
附录4 中医改进研究会社会行动相关资料 |
附录5 中医改进研究会学术传播相关资料 |
附录6 《医学杂志》全期目录 |
附录7 近代山西医学人物小传及名录 |
附录8 近代山西医学发展沿革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10)皮肤“癣”类病名考证及其规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综述: 皮肤“癣”类病名考证现状 |
1.1. 期刊文献 |
1.2. 硕博论文 |
1.3. 专着文献 |
2. 绪论 |
2.1 “癣”病的概念 |
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3 研究方法及其运用举例 |
3. 皮肤“癣”类病名考证 |
3.1 头部之癣: “白秃疮、肥疮”病名考证 |
3.1.1 白秃疮 |
3.1.2 肥疮 |
3.2 面部之癣: “吹花癣、奶癣”病名考证 |
3.2.1 吹花癣 |
3.2.2 奶癣 |
3.3 口腔之癣: “鹅口疮”病名考证 |
3.3.1 鹅口疮 |
3.4 颈项之癣: “牛皮癣”病名考证 |
3.4.1 牛皮癣 |
3.5 躯干之癣: “圆癣、紫白癜风、乳头风”病名考证 |
3.5.1 圆癣 |
3.5.2 紫白癜风 |
3.5.3 乳头风 |
3.6 阴部之癣: “肾囊风、阴癣”病名考证 |
3.6.1 肾囊风 |
3.6.2 阴癣 |
3.7 四肢之癣: “四弯风、蛇皮癣”病名考证 |
3.7.1 四弯风 |
3.7.2 蛇皮癣 |
3.8 手足之癣: “鹅掌风、脚湿气、灰指甲”病名考证 |
3.8.1 鹅掌风 |
3.8.2 脚湿气 |
3.8.3 灰指甲 |
3.9 发无定处之癣: “湿疮、白庀、松皮癣、紫癜风”病名考证 |
3.9.1 湿疮 |
3.9.2 白疕 |
3.9.3 松皮癣 |
3.9.4 紫癜风 |
3.10 “癣”病病名考证 |
4. 皮肤“癣”类病名规范研究 |
4.1 皮肤“癣”病体系性问题 |
4.2 提出规范病名 |
5. 总结 |
5.1 考证成果述要 |
5.2 创新点 |
5.3 不足之处 |
5.4 今后研究的设想 |
6. 参考文献 |
6.1. 古代文献 |
6.2. 近现代文献 |
6.2.1 专着 |
6.2.2 期刊 |
6.2.3 学位论文 |
7. 附录: 皮肤“癣”类资料汇编 |
7.1 白秃疮 |
7.2 肥疮 |
7.3 吹花癣 |
7.4 奶癣 |
7.5 鹅口疮 |
7.6 牛皮癣 |
7.7 圆癣 |
7.8 紫白癜风 |
7.9 乳头风 |
7.10 肾囊风 |
7.11 阴癣 |
7.12 四弯风 |
7.13 蛇皮癣 |
7.14 鹅掌风 |
7.15 脚湿气 |
7.16 灰指甲 |
7.17 湿疮 |
7.18 白庀 |
7.19 松皮癣 |
7.20 紫癜风 |
7.21 癣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 |
四、小儿麻疹辨治概要(论文参考文献)
- [1]明末清初医家冯兆张学术经验研究[D]. 覃薇.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古今研究及其系统化框架设计[D]. 魏鹏辉.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基于明清古籍挖掘肺系疫病的辨治规律[D]. 滕俊.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4]中医药防治小儿瘟疫临床研究进展[J]. 单祎文,董盈妹,赵霞.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04)
- [5]中医儿科外感热病的防治理论研究[D]. 王剑锋.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6]黄利兴副教授辨治儿科肺系疾病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D]. 徐松涛.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
- [7]越南医籍《新镌海上医宗心领全帙》的研究[D]. 管琳玉.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8(01)
- [8]高校教材《中医儿科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分析与探讨[J]. 李建,林燕. 中国医刊, 2017(07)
- [9]近代中医体制化历程(1919-1937) ——以中医改进研究会为中心[D]. 刘洋. 山西大学, 2017(02)
- [10]皮肤“癣”类病名考证及其规范研究[D]. 刘涛.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