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水电/光伏互补发电系统设计(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鞠爽[1](2021)在《多能互补小区式微电网的优化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国家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目标,各行业以绿色低碳为引领转型发展。因此,以新能源发电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相关技术研究凸显出重要性,随着分布式电源在用户侧的规模化接入,作为微网群的子系统,小区式微电网的投入量将大幅增加。所以本文提出多能互补小区式微电网的优化设计研究。本文基于小区负荷特点,建立由光伏、风机、柴油机和蓄电池构成的小区式微电网多源供电系统,提出考虑新能源利用小时数、环境惩罚、净现值成本的多目标非线性优化模型,采用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nt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Ⅱ,NSGA2),求解模型中风机类型和台数,光伏容量,柴油机类型和台数,蓄电池类型和组数等参量;探究多电源出力与外界环境、小区负荷波动的相关性;比对NSGA2方法与HOMER的结果方案,进一步优化微电网规划设计方法。研究成果如下:剖析多电源出力结果,获得多电源出力与外界环境、小区负荷波动以及多电源之间均存在互为补充的关系。比对NSGA2和HOMER两种不同优化策略,结果表明:NSGA2经济性虽高出0.5%,但新能源年利用小时数比HOMER高出6.3%,且前者风机容量是后者的4倍,光伏容量减少了67%,有效地降低了供电不确定性;分析环境友好性可得,系统新能源供电比例可达90%以上,且每年CO2排放总量不超过1000kg。分析新能源补贴可知,NSGA2方案比HOMER约高18%;以光照强度较低的14天为周期,检验小区式微电网容量配置方案的可靠性。搭建小型小区式微电网实验平台,验证优化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本文以小区负荷需求为设计基础,通过多能互补与多目标优化相结合的研究模式,探索出小区微电网的规划设计方法,为小区式新能源微电网建设提供一种科学方法。
洪振国[2](2020)在《中国农村家庭能源消费与清洁可再生能源节能潜力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能源是人类生存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保障。我国正处于能源转型关键期,农村能源同样受到国家层面更多关注,农业农村节能已被列入“十三五”节能减排重点领域。农村能源消费不仅关乎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关系到国家能源转型和能源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随着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村家庭生活能源模式也发生了巨大转变。然而宏观统计数据一定程度上低估了农村能源消费,扩充能源消费列表,有助于深入分析农村能源消费演进特征。在绿色、低碳能源转型背景下,从技术可行性和资源禀赋方面考虑清洁再生能源节能潜力,模拟未来能源消费量和结构特征,进而选取实例研究清洁可再生能源的经济可行性和相关效益,可以为制定农村能源发展战略和推广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论文以农村家庭能源消费和清洁可再生能源为研究对象,以能源可持续发展理论、能源阶梯理论和能源堆集理论、可耗竭资源理论和替代能源为基础理论。宏观上,总结梳理已有研究成果,全面掌握农村能源种类、数量和设备保有量数据,阐明当前统计数据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添加了太阳能、畜粪和微小型发电三类能源消费数据,从消费量、结构、属性和模式四个方面对农村能源演化特征进行系统性解读,阐明农村能源消费的突出问题和开发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的意义,进而展开清洁可再生能源节能潜力的研究。以节能潜力和能源消费数据为基础,预测未来农村能源消费和模拟两种情景下的能源结构变动。利用效率和效益是直接体现用能技术是否具备推广潜力的指标,论文选取太阳能热水器作为实例,通过结构式访谈和实地观测,获取大量一手数据,从农户生活角度出发,研究太阳能热水器实际利用效率,分析其经济、环境效益和社会影响,以期为其他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评价提供参考。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我国农村能源从低效、以固体能源和非商品能源为主导、清洁可再生能源发展极低的消费模式转向相对高效、非固体能源比例较高、商品能源与非商品能源基本平行、清洁可再生能源占比较低的消费模式。农村能源系统朝高效、清洁、可再生、便捷和多元化方向发展。但农村能源消费依然存在大量亟待解决的问题,开发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是助力农村能源转型的重要途经。(1)农村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从1989年的20.78%增长至2016年的31.64%。与此同时,LPG、电力、太阳能等高品质能源消费量大幅提升,能源消费种类多元化趋势增强。(2)清洁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有效能消费中低效、高污染的生物质能不再是主要贡献者。19892016年清洁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实物量消费的比重从0.33%上升到10.04%。实物量消费中,直接利用的生物质能虽占48%以上,但在2014年以后化石能源有效能消费超过了直接利用的生物质能,清洁可再生能源消费与生物质能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小,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3)能源属性变化显示,农村能源清洁性、便捷性和能源用途多样性不断提升。随着居民收入增加,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人们更加倾向于选择清洁、便捷和多用途的能源,相比之下这类能源价格也更高。19892016年,农村能源经济性(单位用能支出)提高了4.86倍,清洁性和便捷性分别提升了5.97和3.34倍,用途多样性提高了1.85倍。(4)能源消费模式从固体能源和非商品能源为主导的模式转向非固体能源比例较高、商品能源与非商品能源基本平行的消费模式。1989年农村能源消费以固体能源和非商品能源为主,分别占实物量消费的98.82%和75.4%。19892016年,非固体能源消费从1.18%增加到34.15%,商品能源消费从24%上升到45%,能源消费模式发生了明显地转变。(5)农村主导能源品味差、能源结构不合理、生物质能浪费严重、能源社会化服务能力弱等问题制约着农村能源的良性发展。开发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建立健全农村能源服务体系,能助力农村能源走出当前困境,促进农村能源系统转型和生态新农村建设。2.相比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区,太阳能、沼气和微小型发电在农村地区的适用性更强,节能潜力巨大。但清洁可再生能源节能潜力和未来消费量预测值之间有着较大差距,仍然需要加强清洁可再生能源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生活用能结构优化升级。(1)不考虑联网的清洁可再生电力时,到2020年农村清洁可再生能源总节能潜力为32.31 Mtce,约为2020年能源消费预测量的10.61%。其中太阳能、沼气和微小型发电的节能潜力分别为9.113 Mtce、23.11Mtce和0.088 Mtce。太阳能利用中,当前研究未充分考虑到单一的太阳能热水器具有“寒冷冬季不适用”特殊性,对其节能效果有一定的高估。沼气利用方面,户用沼气和大中型沼气单位有效池容节能潜力相当,但受劳动力外流、原料难以保障等因素影响,户用沼气发展状况不佳,大中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是未来沼气发展重点领域。微小型发电仅有小型光伏发电获得了发展良好,微型水电和小型风电缺乏顶层设计,短期内发展前景不佳。(2)农村能源消费量持续降低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GM(1,1)模型预测显示到2030年,农村能源实物量消费将降至272.6818 Mtce。清洁可再生能源比重大幅增加,马尔可夫预测指出,到2030年农村清洁可再生能源将占实物量消费的20.65%,约合56.07 Mtce。但对比2030年清洁可再生能源预测量和2020年节能潜力,还有23.76 Mtce的差额。能源设备设施无法满足未来能源发展需求,未来十年内仍需加强建设。与此同时,要加强宣传,强化农村居民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意识,促进农村生活用能结构优化升级。3.以实地调研为基础的太阳能热水器利用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太阳能热水器有效利用效率仅为理论转换效率的1/3左右,扩大热水用量的提升空间巨大。以太阳能热水器有效利用热量替代其它燃料提供热水时,结果显示热水器的经济效益不明显,但环境效益和社会影响显着。(1)研究区内太阳能热水器,可利用期为263天,期间太阳能热水器理论可转换热量为3661.7 MJ。但现实生活中,居民仅利用了1168.6 MJ的热量,太阳能热水器的实际热效率仅为12.77%,为太阳能热水器理论热效率(40%)的1/3左右,仍有2/3的未用热量可用,同时区域内热水器应用普及率仅为123.86 m2/千人,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37m2/千人,热水器推广扩散也依然存在巨大的潜力。(2)以实际利用热量计算,太阳能热水器经济收益不高,但环境效益明显,社会影响显着。一台太阳能热水器在其生命周期内,可减少碳排放1.837.89 t,其每年减少的碳排放与乘用车行驶10684550 km所产生的碳排放水平相当。太阳能热水器大面积安装使用时,能极大的减轻环境污染压力。热水器的使用改变了居民个人卫生习惯和室内居住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节能环保、低碳生活的理念。(3)基于实际利用的热水器推广建议:农民自身要改善使用习惯,提高热水器利用效率。在热水器选购时,根据家庭规模选择适当水箱容量的热水器。同时政府也应该为热水器的购买者提供相应补贴,作为对热水器所带来的环境效益的补偿。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清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推广的建议。要因地制宜地发展成本较低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建设多能互补的能源系统、加快推进能源技术进步和推广,引导农村能源向着低碳高效、清洁、可持续方向发展。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3](2019)在《2017年我国光伏技术发展报告(8)》文中研究说明5.4多能互补系统研究进展5.4.1分布式光/储系统控制技术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储能有助于平滑光伏及其他新能源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提高系统电能质量,保证发电顺利并网。2016年全球各类型储能的新装机容量的比重如图28所示。
叶阳建,肖蕙蕙,古亮,丁娅[4](2017)在《基于双馈发电机的并网型微水电交流励磁控制策略》文中研究指明微水电是新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供电质量较差,微水利用率低。为提高微水电电能质量和微水资源利用率,在传统微水发电系统的研究基础上,采用双馈发电机和双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变换器,分析基于交流励磁发电机和双PWM拓扑结构的可并网微水电励磁控制策略,可分为网侧和转子侧控制策略。网侧变换器采用了定子电压定向和前馈补偿控制,实现了网侧变换器直流环节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有效控制了交流侧输入的有功功率;转子侧变换器采用了基于瞬时功率的开环控制,使其输出电流与电压保持同频同相,实现微水电有功和无功功率的解耦及单位功率因数并网控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亚同步转速范围内控制策略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刘骁[5](2017)在《湿热地区绿色大学校园整体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生态环境与能源问题日益突出,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加快发展绿色建筑与推动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是我国新型城市化,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和城乡建设模式的重要问题。选择集人才、科研、技术于一身的绿色大学校园作为研究的对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绝大部分高校资源消耗偏大、能耗水平偏高、环境负面影响显着、学习工作生活环境有待改善;同时,绿色大学校园建设中出现了绿色技术堆砌,标准过于笼统,只重形式不讲效果等急待深化和解决的问题。本论文空间维度上分别针对规划、建筑与景观三个层面,时间维度上注重新建校园与既有校园的差异性,对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及新加坡绿色大学校园现状及设计策略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可以填补该领域的研究空白;进而可用于解决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绿色校园建设实践中的问题,提升绿色校园设计成果的环境性能,充分发挥绿色大学校园具有的人才培养和微气候调节作用,凸显其在全社会范围内具有的示范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引领特征。本文从建筑师积极参与的角度,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建筑创作系统论、景观生态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建筑气候学及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为基础,建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理论框架,确立绿色校园设计概念,对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及新加坡绿色校园建设的原则、模式与内容、步骤,以及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做出总结。基于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理论和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及新加坡的绿色校园建设现状的系统统计分析,注重新建校园与既有校园的差异性,从规划、建筑与景观三个设计层面,建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理论和设计策略,系统性地整合成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方法,并通过方法指导下的新校园建设及老校园改造更新的绿色校园建设实践的应用反馈,来验证和逐步完善理论。第一章绪论是对研究的总体概括,第二章是对湿热地区绿色校园的建设现状进行了统计和地区的比较分析。第三章总结了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的理论基础。以整体设计的方法论为指导,将整体设计理念引入绿色大学校园设计。基于绿色校园整体设计的基本特点,提出绿色校园整体设计应当努力创建融合“绿色”与“人文”,汇聚规划、建筑、景观三位一体,体现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校园。建立协同整体的设计视角,从设计内容的整体性、设计程序的整体性与设计策略的整体性等方面建构规划、建筑、景观多层面整合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整体设计理论。第四章以“整体观”与“可持续发展观”为理论基础,从土地空间布局、能源系统、水资源综合利用系统、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系统、绿色交通系统、景观生态系统、历史风貌、物理环境、绿色建筑系统和智慧校园十方面,建构系统性的绿色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方法。第五章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为基础,整合地域文化的展示、时代精神的彰显、绿色技术的应用等各设计要素,建构体现“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绿色校园建筑设计策略。针对湿热地区的大学校园建筑,以“校园建筑环境性能”作为重点指标,结合岭南传统建筑经验、既有建筑改造需求、校园建筑类型特点、湿热地区气候特点等方面,进行设计策略的逻辑构建;从现行设计分工和习惯出发,按照设计团队专业划分进行逻辑组织,并与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行良好衔接。从建筑师积极参与、设计团队多专业协同的角度,以建筑师可控或者可影响的因素来指导设计实践,从建筑空间布局、遮阳隔热、通风与空调、采光照明、基地保水与非传统水源、立体绿化、可再生能源、绿色建材、建筑工业化与装配式建筑、Green BIM应用、智慧绿色建筑11个方面进行设计策略综合。第六章以“两观三性”的设计理念为指导,根据绿色大学校园景观设计要素的自然景观要素和人文环境要素,一方面建构了生态绿网、生态多样性设计、生态恢复、雨水适应性景观、校园朴门永续设计等基于自然生态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另一方面建构了传承大学独特精神文化、延续和发展校园历史文脉、以人为本与体现校园场所精神、绿色校园文化与景观教育等基于人文生态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最后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科技支撑形成一体化整合设计策略。第七章是对本研究的总结和对后续相关研究的展望。
叶阳建[6](2016)在《离网微水电交流励磁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研究》文中指出微水电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通过利用电力负荷附近的微水资源发电,离网运行、直供用户,既为用户,尤其是远离电网的人们提供了电力、促进了农村农业的发展和减少了灾害损失,同时又保护了生态环境。发展微水电,是“十三五规划”和“能源发展规划”中重点发展的方向之一,是解决农村环境与资源矛盾的重要途径。然而,微水电离网运行与直供用户的特点导致其受负载与水源变化的影响较大,其稳定性和电能质量较差。由于交流励磁发电机(AC Excited Generator,ACEG)采用转子励磁控制技术,能较好的调节电压及频率,在负载变化及变速恒频发电系统中优势明显,因此本文采用ACEG,针对离网微水电电能质量与稳定性较差等问题,对离网微水电ACEG励磁控制进行研究,并提出离网微水电交流励磁控制策略和控制方案。本文首先论述了微水发电系统中水轮机、发电机、励磁等环节国内外发展概况及趋势,并针对微水轮机在低水头、小水量中微水利用率低的问题,基于能量守恒,提出了变容积偏距式微水轮机模型,并介绍了该微水轮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了离网微水电交流励磁发电系统结构及运行原理,并针对离网微水电常规发电机中调压困难或调压率低等问题,采用交流励磁发电机和双PWM励磁变换器,通过坐标变换,对其数学模型进行了详细推导。建立了交流励磁发电机的等效电路,并分析了不同发电模式下的功率传输特性。基于双PWM变换器的拓扑结构,针对负载突变而引起离网微水电输出电压和频率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了平衡负载下的转子侧变换器(RSC)和定子侧变换器(SSC)的矢量控制策略及其控制方案。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可行性与有效性。针对常规矢量控制技术采用编码器等速度传感器给离网微水电励磁控制系统带来的系统成本和电能质量等问题,基于滞环电流控制和直接电压控制技术,提出了一种通过正交函数检测电压有效值来控制转子电流,实现控制定子输出电压的转子侧变换器(RSC)励磁控制策略和利用中间直流电压作外环、负载电流作内环的定子侧变换器(SSC)的控制策略,并给出了控制方案,以抑制负载突变和转速变化造成的扰动。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的可行性与有效性。针对离网微水电交流励磁控制系统的实现,采用了DSP-TMSF2812作为控制器,通过双PWM励磁变换器,设计了离网微水电ACEG励磁控制系统的硬件,并给出了RSC和SSC控制实现的具体流程。
叶阳建,肖蕙蕙,李山,古亮[7](2016)在《离网型微水电交流励磁控制策略研究》文中认为为提高离网微水电输出电压的稳定性和微水资源利用率,将交流励磁发电机的励磁矢量控制技术应用于离网型微水电中进行分析研究。首先,阐明了离网型微水电交流励磁系统的结构;其次,分析并建立了交流励磁发电机和双PWM的数学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离网运行状态下转子侧变换器和定子侧变换器励磁矢量控制策略,分别用于定、转子变换器的控制;最后,基于Matlab仿真平台,建立了相应的仿真模型,对离网微水电交流励磁控制系统中平衡负载的变化进行了仿真研究,从而验证了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卢镭[8](2014)在《户用风光水电发电系统调度控制器研究与研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前国家积极开展宜居农村建设及拓展新能源发电技术应用的背景下,充分利用安装地点的风、光、水资源发电并就地使用是解决我国偏远地区用电负荷小且分散的大量无电户用电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主要解决了以下问题:(1)在分析风/光/水户用发电系统各个部分的特点和接入系统影响的基础上,归纳了功率变换器的外特性,提出了户用风光水发电系统各功率单元采用的控制策略和系统功率控制策略,定义了系统运行的状态空间,并给出了系统运行状态转移的控制逻辑。(2)提出了独立运行户用风光水发电系统实时优化调度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和两段式计算方法。该模型能够求得各发电单元输入功率、蓄电池充放电和系统载荷量的最佳控制值,使得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最大。在计算过程中,将模型分解为线性规划和整数规划两个阶段,线性规划采用单纯形法求解蓄电池最佳充放电电流,整数规划采用背包问题计算方法求解最佳供电负荷回路和松弛发电单元的输出功率。通过实例计算验证了该模型和方法能够显着改善蓄电池的运行状态,提高系统运行的效率和经济性。(3)设计了基于ARM9的户用风光水发电系统调度控制器,开发调试了其硬件电路,编写了全部配套软件程序。现场运行表明控制器能够使风光水发电系统的运行安全可靠、经济高效。
陈杨[9](2013)在《基于微网技术的农村户用风水光互补发电系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及分布式供电即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为保障这一新的发电方式可靠入网、有效利用,国家电网公司在“十一五”期间安排了一批重点攻关项目。“微网技术体系研究”就是其重点项目之一,本论文在此研究基础之上,通过介绍分布式发电系统及微网系统提出农村户用风水光互补发电系统,并对该系统各方面进行简要分析与说明。第一章主要介绍风水光互补发电系统提出背景、研究意义与国内外现状,并介绍了我国相关政策、重大电力事故及新能源发电所取得的阶段性的成果;第二章以风力发电与光伏发电为例介绍分布式发电系统,同时也介绍了我国能源发展现状以及分布式发电的局限性;第三章主要对微网进行介绍,涵盖了相关概念,研究目的与意义以及相关技术难点;第四章简要介绍了“农村户用风/水/光发电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和示范基地,包括相关课题研究内容及目标,示范基地的自然环境等,并对该系统特点及效益进行分析;第五章对我国未来能源发展进行展望。“农村户用风水光互补系统”充分合理的利用农村当地风、水、光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互补性进行发电,实现最大限度的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发电的目的。农村户用风水光发电示范工程——北京市密云县北庄镇大岭村试验基地的实际投入试验验证了该系统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冯燕军[10](2012)在《基于神经网络的微电网等效建模及其稳定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微电网(Micro Grid)是指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能量转换装置、相关负荷和监控、保护装置汇集而成的小型发配电系统,既可以与外部电网并网运行,也可以在大电网出现故障时与之断开孤立运行。随着微电网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微电网的准确建模也逐渐引起了学者的关注。但是,由于交互式微电网系统的计算难度大,且随着微电网数量的增加,网络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使得准确建模越来越困难。另一方面,使用综合负载逼近动态网络的等效方法在模拟动态网络精度上存在很大的不足,加上微电网对快速准确分析要求较高,因此本文在研究大电网等效建模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微电网的研究很少涉及局部含电源电路的等效问题,采用神经网络进行微电网局部电路等效建模,并将其应用于稳定性分析。首先,本文针对目前微电网分析中的数学模型难以建立的问题,通过研究神经网络的自适应性,学习传统微电网等效建模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神经网络等效局部微电网电路的方法,并对其进行了相关理论分析。其次,利用Matlab搭建一个带有光伏发电机组和水轮机的微电网系统,提取局部网络的相关参数(本文采用了局部边界母线的规范化后的电压、电流值),经过神经网络训练后,生成等效模块取代局部网络,并利用相关数据和原网络对比进行等效验证。最后,分析微电网稳定性的相关方法,利用所搭建的模型进行稳定性分析。提取加入扰动后原网络和等效网络的电压、电流、频率的相关数据,绘制出等效前后静态和动态变化曲线图。并改变故障类型进行多次测量,验证了等效模型在不同扰动状态下的稳定性,为进一步分析微电网模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二、微水电/光伏互补发电系统设计(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水电/光伏互补发电系统设计(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多能互补小区式微电网的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微电网应用场景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多能互补微电网优化设计方法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5 本文主要工作 |
2 小区式微电网源荷特征 |
2.1 可再生能源 |
2.1.1 风力发电 |
2.1.2 光伏发电 |
2.1.3 水力发电 |
2.2 小区式微电网供电模式 |
2.3 小区式微电网负荷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3 小区式微电网模型分析 |
3.1 小区供电系统出力模型 |
3.1.1 风力发电 |
3.1.2 光伏发电 |
3.1.3 柴油发电机 |
3.1.4 储能系统 |
3.1.5 变流器 |
3.2 小区式微电网优化运行模型 |
3.2.1 优化变量 |
3.2.2 目标函数 |
3.2.3 约束条件 |
3.3 本章小结 |
4 小区式微电网优化及分析 |
4.1 优化求解 |
4.1.1 优化平台介绍 |
4.1.2 优化方法 |
4.2 优化分析 |
4.2.1 优化运行方案 |
4.2.2 优化方案分析 |
4.2.3 运行策略 |
4.2.4 分布式能源系统出力分析 |
4.2.5 环境友好性分析 |
4.2.6 新能源补贴分析 |
4.2.7 组件寿命敏感性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小区式微电网优化设计可靠性检验 |
5.1 小区式微电网供电系统可靠性分析 |
5.2 小型小区式微电网的实现 |
5.3 本章小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中国农村家庭能源消费与清洁可再生能源节能潜力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能源消费引起的环境问题 |
1.1.2 能源消费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
1.1.3 家庭部门是重要的能源消费部门之一 |
1.1.4 农村家庭能源消费问题突出 |
1.2 基本概念 |
1.2.1 能源相关概念 |
1.2.2 能源研究的理论基础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家庭能源消费特征 |
1.3.2 家庭能源消费影响因素 |
1.3.3 家庭能源转型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数据来源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我国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结构及模式变动 |
2.1 家庭能源消费和属性得分计算 |
2.1.1 能源消费量的计算 |
2.1.2 能源属性赋值与计算 |
2.2 农村家庭能源消费量变化 |
2.2.1 能源实物量消费 |
2.2.2 有效能消费 |
2.3 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结构变化 |
2.4 农村能源属性变化 |
2.5 农村能源消费模式变动 |
2.6 影响我国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的主要因素 |
2.7 开发清洁可再生能源的意义 |
2.7.1 农村能源消费存在的问题 |
2.7.2 开发清洁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村清洁可再生能源节能潜力评估 |
3.1 可再生能源资源特点及分布 |
3.1.1 太阳能 |
3.1.2 生物质能 |
3.1.3 风能 |
3.1.4 水能 |
3.2 农村太阳能节能潜力 |
3.2.1 太阳能利用发展 |
3.2.2 太阳能热水器节能潜力 |
3.2.3 太阳灶节能潜力 |
3.2.4 太阳能暖房节能潜力 |
3.2.5 小型光伏节能潜力 |
3.3 农村生物质沼气节能潜力 |
3.3.1 沼气利用发展 |
3.3.2 户用沼气池节能潜力 |
3.3.3 大中型沼气工程节能潜力 |
3.3.4 其他生物质能清洁化利用方式 |
3.4 农村小型风电节能潜力 |
3.4.1 小型风电利用发展 |
3.4.2 小型风电节能潜力 |
3.5 农村微型水电节能潜力 |
3.5.1 微型水电利用发展 |
3.5.2 微型水电节能潜力 |
3.6 农村清洁可再生能源综合节能潜力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节能潜力的农村能源消费预测 |
4.1 农村能源消费量预测 |
4.1.1 灰色GM(1,1)预测模型 |
4.1.2 能源消费量预测 |
4.2 农村家庭能源结构预测 |
4.2.1 马尔可夫链预测 |
4.2.2 农村家庭能源结构概率转移矩阵 |
4.2.3 无规划约束的能源结构预测 |
4.2.4 有规划约束的能源结构预测 |
4.2.5 清洁可再生能源发展需求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及效益评估—以太阳能热水器为例 |
5.1 太阳能热水器分类及工作原理 |
5.1.1 热水器分类 |
5.1.2 工作原理 |
5.2 数据来源及研究区概况 |
5.2.1 数据来源 |
5.2.2 研究区概况 |
5.3 调研数据 |
5.3.1 问卷分布及家庭基本情况 |
5.3.2 太阳能热水器技术参数 |
5.3.3 热水器实际使用情况 |
5.4 太阳能热水器综合评价思路与效益计算 |
5.4.1 太阳能热水器综合评价思路 |
5.4.2 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辐射量计算方法 |
5.4.3 太阳能热水器有效利用热量计算方法 |
5.4.4 太阳能热水器经济、环境效益评价方法 |
5.5 太阳能热水器效益评价 |
5.5.1 太阳能热水器理论转换热量和有效利用热量 |
5.5.2 太阳能热水器的经济效益 |
5.5.3 太阳能热水器的环境效益 |
5.5.4 太阳能热水器的社会影响 |
5.5.5 太阳能热水器发展前景 |
5.5.6 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发展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创新点 |
6.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4)基于双馈发电机的并网型微水电交流励磁控制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系统结构及数学模型 |
1.1 双馈发电机的数学模型 |
1.2 系统电路拓扑结构 |
2 控制策略 |
2.1 网侧PWM变换器控制策略 |
2.2 转子侧PWM变换器控制策略 |
3 仿真实验分析 |
4 结论 |
(5)湿热地区绿色大学校园整体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2.1 加快发展绿色建筑与推动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的时代背景与现实问题 |
1.2.2 创建绿色大学校园的紧迫性 |
1.2.3 我国湿热地区(以岭南地区为例)绿色大学校园建设的问题 |
1.3 研究对象 |
1.3.1 绿色校园 |
1.3.2 湿热地区范围 |
1.3.3 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新加坡与湿热气候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1 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领域相关研究 |
1.5.2 绿色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领域的研究 |
1.5.3 绿色校园设计相关理论研究 |
1.5.4 岭南地区大学校园设计的相关研究 |
1.5.5 绿色建筑与绿色校园发展综述 |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1.7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7.1 研究内容 |
1.7.2 创新点 |
第二章 绿色校园现状分析 |
2.1 中国绿色设计能力研究结果分析 |
2.2 各地区使用的评价标准与研究范围界定 |
2.3 基于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的统计分析 |
2.3.1 我国绿色建筑的总体发展情况 |
2.3.2 高校绿色建筑发展情况 |
2.3.3 中国《建筑学报》杂志登载情况统计 |
2.3.4 代表高校:南方科技大学 |
2.4 基于台湾绿建筑评价系统EEWH及绿色校园相关推动政策的统计 |
2.4.1 中国台湾绿色建筑的发展与绿色建筑评估系统EEWH简介 |
2.4.2 中国台湾大学绿色建筑发展情况统计分析 |
2.4.3 EEWH统计结果与国家标准统计结果对比 |
2.4.4 台湾《建筑师》杂志登载情况统计 |
2.4.5 高校参与台湾“内政部”与“教育部”改造计划统计 |
2.4.6 代表高校:台湾大学 |
2.5 基于香港HK-BEAM / BEAM PLUS的统计 |
2.5.1 BEAM PLUS简介与特点 |
2.5.2 保证绿色建筑实施效果的措施 |
2.5.3 统计结果 |
2.6 基于新加坡“绿色标志”(GREEN MARK)的统计 |
2.6.1“绿色标志”(GREEN MARK)特点 |
2.6.2 数量与比例的比较 |
2.6.3 以高等教育机构为单位的比较 |
2.6.4 代表高校:南洋理工大学 |
2.6.5 代表高校:新加坡国立大学 |
2.7 各评价标准统计总表 |
2.8 各地区高校的对比分析 |
2.8.1 QS亚洲大学排名与高校绿色建筑数量排序 |
2.8.2 平均指标分析 |
2.8.3 相关性分析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整体设计 |
3.1 绿色校园设计理论基础 |
3.1.1 “两观三性”设计理论 |
3.1.2 建筑创作系统论 |
3.1.3 建筑气候学 |
3.1.4 可持续性建筑设计 |
3.1.5 景观生态学理论 |
3.1.6 绿色校园评价体系 |
3.2 绿色校园规划、建筑、景观整体设计 |
3.2.1 绿色校园整体设计的方法论 |
3.2.2 绿色校园整体设计的基本特点 |
3.2.3 设计内容的整体性 |
3.2.4 设计程序的整体性 |
3.2.5 设计策略的整体性 |
3.3 案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规划设计策略 |
4.1 绿色校园的规划设计 |
4.1.1 专项规划设计的必要性 |
4.1.2 绿色校园规划设计组成要素 |
4.2 绿色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 |
4.2.1 土地利用与空间规划 |
4.2.2 景观生态规划 |
4.2.3 绿色交通规划 |
4.2.4 水资源规划 |
4.2.5 风貌维护规划 |
4.2.6 物理环境规划 |
4.2.7 绿色建筑规划 |
4.2.8 能源系统规划 |
4.2.9 固体废弃物规划 |
4.2.10 智慧校园规划:“智慧”助力“绿色” |
4.3 案例分析 |
4.3.1 【案例】中山大学珠海校区规划(2016年) |
4.3.2 【案例】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概念设计方案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湿热地区绿色校园建筑设计策略 |
5.1 校园建筑环境性能 |
5.2 校园建筑类型特点 |
5.3 校园既有建筑绿色改造的需求 |
5.4 岭南传统建筑的“绿色建筑”特色经验 |
5.4.1 节地与室外环境 |
5.4.2 节能与能源利用 |
5.4.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
5.4.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
5.4.5 室内环境质量 |
5.5 地域文化与绿色技术交融的绿色校园建筑设计策略 |
5.5.1 建筑空间布局 |
5.5.2 遮阳隔热 |
5.5.3 建筑通风 |
5.5.4 采光照明 |
5.5.5 基地保水和非传统水源 |
5.5.6 立体绿化 |
5.5.7 绿色建材 |
5.5.8 可再生能源集成应用 |
5.5.9 Green BIM应用 |
5.5.10 建筑工业化与装配式建筑 |
5.5.11 智慧绿色建筑 |
5.6 案例分析 |
5.6.1 【案例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体育馆 |
5.6.2 【案例二】华南理工大学31~34号楼教学楼群 |
5.6.3 【案例三】澳门大学横琴岛校区学生活动中心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 |
6.1 绿色大学校园景观概念及设计要素 |
6.2 基于自然生态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 |
6.2.1 绿地面积和位置——以形成生态绿网 |
6.2.2 绿地的效益(质量)——生态多样性设计,兼顾CO2固定能力 |
6.2.3 校园景观的生态恢复 |
6.2.4 海绵校园的基石——雨水适应性景观 |
6.2.5 校园朴门永续设计 |
6.3 基于人文生态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 |
6.3.1 大学精神与历史文脉 |
6.3.2 以人为本,体现校园场所精神 |
6.3.3 绿色校园文化与景观教育功效 |
6.4 校园景观一体化设计 |
6.4.1 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科技支撑整合设计策略 |
6.4.2 案例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台湾《建筑师》杂志刊登的高校EEWH绿色建筑 |
台湾绿建筑奖高校获奖项目 |
南洋理工大学“绿色标志”(GREEN MARK)绿色建筑目录 |
新加坡国立大学“绿色标志”(GREEN MARK)绿色建筑 |
新加坡其他高校代表性“绿色标志”(GREEN MARK)绿色建筑/绿色校园 |
香港BEAM PLUS铂金级高校绿色建筑目录 |
香港中文大学HK-BEAM/BEAM PLUS绿色建筑目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离网微水电交流励磁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微水电开发概况与趋势 |
1.2.1 国外微水电的发展概况与趋势 |
1.2.2 国内微水电的发展概况与趋势 |
1.3 离网微水电励磁系统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1.4 离网交流励磁控制系统及其策略的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离网型微水电交流励磁发电系统的结构及数学模型 |
2.1 离网型微水电交流励磁发电系统结构及运行原理 |
2.2 微水轮机 |
2.2.1 微水轮机的特性 |
2.2.2 微水轮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2.3 交流励磁发电机的数学模型 |
2.3.1 ABC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2.3.2 αβ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2.3.3 dq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2.4 双PWM变流器的工作原理及数学模型 |
2.4.1 PWM变流器在ABC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2.4.2 PWM变流器在dq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3 离网型微水电交流励磁发电机励磁控制策略 |
3.1 交流励磁发电机等效电路 |
3.2 双PWM变换器励磁控制策略分析 |
3.2.1 RSC控制策略 |
3.2.2 SSC控制策略 |
3.3 仿真模型 |
3.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无速度传感器的离网微水电交流励磁控制策略研究 |
4.1 离网微水电交流励磁发电机的无速度传感器控制 |
4.2 离网微水电ACEG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策略研究 |
4.2.1 RSC控制策略 |
4.2.2 SSC控制策略 |
4.3 仿真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离网微水电交流励磁控制系统的实现 |
5.1 离网微水电交流励磁控制系统的结构 |
5.2 离网微水电交流励磁控制电路的硬件实现 |
5.2.1 TMS320F2812数字信号处理器 |
5.2.2 驱动电路的设计 |
5.2.3 定子交流侧滤波电感的设计 |
5.2.4 中间直流电压的选择 |
5.2.5 直流母线电容的设计 |
5.2.6 采样电路的设计 |
5.3 离网微水电交流励磁控制的软件实现 |
5.3.1 转子侧PWM变流器控制程序 |
5.3.2 定子侧PWM变流器控制程序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7)离网型微水电交流励磁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离网型微水发电系统结构及其励磁控制策略 |
1. 1 交流励磁发电机数学模型 |
1. 2 控制模型及策略 |
1. 2. 1 转子侧变换器控制策略 |
1. 2. 2 定子侧变换器控制策略 |
2 仿真分析 |
3 结束语 |
(8)户用风光水电发电系统调度控制器研究与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微电网控制和调度的研究现状 |
1.2.1 微电网控制的研究现状 |
1.2.2 微电网调度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操作系统选择 |
2.1 嵌入式系统 |
2.2 LINUX操作系统 |
2.3 LINUX进程间通信 |
第3章 实施户用风光水发电系统状态转移及安全控制研究 |
3.1 系统组成 |
3.1.1 风力发电单元 |
3.1.2 微水发电单元 |
3.1.3 光伏发电单元 |
3.1.4 储能单元 |
3.2 功率转换单元控制策略 |
3.2.1 功率变换单元模式及外特性 |
3.2.2 风光水发电系统功率的控制模式 |
3.2.3 风光水系统的控制策略 |
3.3 系统运行状态及其转移控制 |
3.3.1 系统状态划分 |
3.3.2 状态空间转移 |
3.4 小结 |
第4章 户用风光水发电系统优化调度数学模型 |
4.1 户用微型电力系统的基本调度原则 |
4.2 状态变量及控制变量 |
4.3 风光水供电系统最优调度数学模型 |
4.4 模型求解方法 |
4.4.1 优化调度线性模型及计算 |
4.4.2 优化模型整数模型及计算 |
4.5 实例分析 |
4.5.1 典型工况 |
4.5.2 优化调度结果 |
4.5.3 优化结果的分析 |
4.6 小结 |
第5章 调度控制器的开发 |
5.1 需求分析 |
5.2 总体方案设计 |
5.3 硬件设计开发 |
5.3.1 控制核心及其硬件构成 |
5.3.2 通信接口设计 |
5.3.3 人机界面 |
5.4 软件开发 |
5.4.1 数据流控制 |
5.4.2 故障处理 |
5.4.3 控制器优化调度 |
5.5 运行效果 |
5.6 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基于微网技术的农村户用风水光互补发电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提出背景 |
1.1.1 我国相关政策 |
1.1.2 重大电力事故 |
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1 风光储输示范工程研究成果 |
1.2.2 引入微水单元的意义 |
1.2.3 示范基地研究成果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章 分布式发电系统 |
2.1 典型分布式发电系统 |
2.1.1 风力发电 |
2.1.2 光伏发电 |
2.2 我国能源发展现状 |
2.3 分布式发电的局限性 |
第3章 微电网概论 |
3.1 微网的概念 |
3.2 微网的目的与意义 |
3.3 微网技术难点 |
3.3.1 电源点分布与自动化管理 |
3.3.2 电源转换与存储 |
3.3.3 微型电网电源的接线方式 |
3.3.4 负荷控制 |
第4章 农村户用风水光互补发电系统 |
4.1 课题简介 |
4.1.1 课题研究内容 |
4.1.2 课题研究目标 |
4.2 系统设计理念 |
4.3 实验基地介绍 |
4.4 系统特点 |
4.5 风水光互补发电智能控制系统简介 |
4.6 系统发电量与效益评估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基于神经网络的微电网等效建模及其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微电网概念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微电网的研究现状 |
1.2.2 微电源建模及其分析的研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微电网等效建模原理分析 |
2.1 大电网等效建模方法分析 |
2.1.1 大电网线性等效建模方法 |
2.1.2 大电网非线性等效建模方法 |
2.2 基于神经网络的微电网等效建模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神经网络的微电网等效建模 |
3.1 神经网络 |
3.1.1 BP 网络的模型 |
3.1.2 BP 神经网络学习过程及其工具箱 |
3.2 算例模型的建立及其等效过程 |
3.2.1 算例模型的建立 |
3.2.2 算例模型的等效过程 |
3.2.3 神经网络特征输入量的提取及训练过程 |
3.3 基于神经网络的算例等效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微电网等效模型的稳定性分析 |
4.1 微电网稳定性 |
4.1.1 微电网稳定性概念 |
4.1.2 微电网稳定运行条件 |
4.2 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 |
4.2.1 数值仿真法 |
4.2.2 频域法 |
4.2.3 特征值法 |
4.3 等效模型的稳定性分析 |
4.3.1 微电网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
4.3.2 静态稳定性研究 |
4.3.3 暂态稳定性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微水电/光伏互补发电系统设计(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多能互补小区式微电网的优化设计研究[D]. 鞠爽.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中国农村家庭能源消费与清洁可再生能源节能潜力评估[D]. 洪振国. 兰州大学, 2020(01)
- [3]2017年我国光伏技术发展报告(8)[J].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 太阳能, 2019(03)
- [4]基于双馈发电机的并网型微水电交流励磁控制策略[J]. 叶阳建,肖蕙蕙,古亮,丁娅. 分布式能源, 2017(02)
- [5]湿热地区绿色大学校园整体设计策略研究[D]. 刘骁.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7)
- [6]离网微水电交流励磁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研究[D]. 叶阳建. 重庆理工大学, 2016(05)
- [7]离网型微水电交流励磁控制策略研究[J]. 叶阳建,肖蕙蕙,李山,古亮.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6(02)
- [8]户用风光水电发电系统调度控制器研究与研发[D]. 卢镭. 华北电力大学, 2014(08)
- [9]基于微网技术的农村户用风水光互补发电系统[D]. 陈杨. 武汉轻工大学, 2013(04)
- [10]基于神经网络的微电网等效建模及其稳定性分析[D]. 冯燕军. 燕山大学, 2012(05)
标签:绿色建筑论文; 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论文; 能源消费论文; 光伏论文; 光伏材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