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自动化——自动化技术2004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谢蓓敏,陈万意,李睿[1](2021)在《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分析》文中提出电力是人类社会的支柱能源,在生产和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日常生活或商业中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且越来越依赖电力。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长,应确保电力安全的难度不断增加以及频繁的意外停电,传统的供电模式已无法满足电力部门的需求。电气工程和自动化技术已集成到电力行业中,以促进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并为智能电力系统的开发提供一条途径。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将大幅度提高能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故障,并将在未来得到广泛应用。文章分析了能源工程和自动化技术框架内电力系统机械化的发展。
黄志[2](2021)在《人工智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纵观人类社会的演进历程,技术创新一直是推动地区乃至国家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是各国抢占国际竞争高地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计算机运算能力和运算速度大幅提升以及算法有效性取得极大突破,人工智能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迅速将人类社会送入了智能时代,加速改变着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基于此,世界各国纷纷围绕人工智能展开了新一轮角逐,美、日、德、法等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扶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以期借人工智能之势在新的历史时期抢占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就中国而言,人工智能作为一项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正在受到党中央的高度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10月31日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推动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在2018年12月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要加强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2019-2020年,进一步强调要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媒体、教育、社会治理以及疫情防控等领域深度融合。届此,中国的人工智能及其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踏上了新征程。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技术进步,在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过程中具体表现为各种有形(机器人)和无形(算法、系统等)的技术创新。那么,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如何影响经济增长?通过什么渠道影响经济增长?“索洛悖论”是否存在?从长期而言,是否会使经济呈现指数级增长趋势?从国际层面而言,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内的加速渗透是否会进一步扩大未来南北差距?围绕人工智能的这一系列问题具有相当重要性,但目前尚未有系统性研究,甚至在一些方面仍存在研究空白。为此,论文以经济学为主,结合计算机科学、哲学、数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综合运用历史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按照“总-分-总”的结构谋篇布局,以研究人工智能对经济增长影响效应。论文主要内容如下:总论部分在系统梳理相关文献、详细阐述理论基础以及清晰刻画人工智能影响经济增长的典型事实基础上,探析了人工智能在向经济社会渗透过程中表现出的四大经济效应:智能渗透效应、边界延展效应、知识创造效应和自我深化效应,并对影响经济增长的三大主要因素(劳动、资本和生产技术)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人工智能四大经济效应作用于劳动、资本和生产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提出由劳动渠道、资本渠道和生产率渠道三条渠道构成的人工智能影响经济增长的总体分析框架。分论部分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相结合逐一探讨了人工智能影响经济增长的劳动渠道、资本渠道和生产率渠道。此外,由于数据不可得,无法通过实证分析的方式来识别人工智能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此,本文基于理论层面,进一步探讨了人工智能对长期经济增长以及未来南北差距产生影响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第一,人工智能技术创新能够显着促进经济增长,长期经济增长甚至存在指数级增长的可能。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技术进步最显着的技术创新,与传统技术创新相似,能够为区域乃至国家经济增长提供动力源泉,显着推动宏观经济增长。但与传统技术创新不同的是,人工智能能够通过实现自动化知识生产,为经济提供更强的增长效应,长期而言,如果智能自动化技术进步与新任务边界延展规模一致,经济将实现指数级增长。但不容忽视,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渗透融合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会经历导入阶段、拓展阶段和成熟阶段等阶段的积累和调整过程。因此,人工智能并非一开始就能对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在人工智能的导入阶段,将对经济增长产生负向效应。人工智能具有“当代与未来贯通的长期性”,经过导入阶段的积累和调整过程,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才得以显现,长期而言,经济存在指数级增长的可能,但同时伴随着南北差距的扩大。自主创新成为缩小未来南北差距的关键,而提升欠发达国家的技术引进效率仅能够缓解南北差距扩大的趋势。第二,人工智能的发展伴随而来的是劳动力从机械化、知识创造性低的工作和既定程序的开放型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而新工作岗位对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要求不断提升,带来高技能劳动力需求扩大和实际工资水平提高,进而对经济高质量增长产生推动作用。劳动是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渠道之一,劳动渠道主要通过劳动就业路径和劳动收入路径促进经济增长。从劳动就业路径而言,人工智能能够将劳动力从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与此同时,创造新的就业需求,拉动劳动力就业,推动经济增长;从劳动收入路径而言,人工智能能够带来更高的劳动收入水平,对经济增长表现出显着的正向效应。目前,人工智能发展的同时,工作任务标准化、劳动力素质和技能提升以及智能渗透引致就业均能缩小技能收入差距,技能收入差距并未呈扩大趋势,将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效应,但不容忽视的是,目前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渗透融合尚处于拓展初期,边界延展对技能收入差距的扩大效应并未得到完全释放,未来仍然存在技能收入差距扩大的潜在风险。另外,人工智能在与经济社会渗透过程中同样潜伏着风险和挑战,尤其是在人工智能的导入阶段,会带来智能机器挤出劳动就业,降低劳动收入水平,并加剧收入不平等,进而抑制经济增长。只有经过导入阶段的调整和技术积累,人工智能的经济增长效应才能真正发挥作用。第三,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的快速渗透将吸引更多的资本积累,增加资本投资,提升资本的生产效率,对宏观经济增长产生支撑作用。资本是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又一渠道,而这一渠道主要通过资本积累路径和资本结构路径发挥作用。就资本积累路径来看,在人工智能的导入阶段,人工智能资本增加的同时挤出传统资本,由于增加的人工智能资本难以弥补挤出的传统资本,进而资本积累下降,抑制经济增长,但经过导入阶段的调整和技术积累,人工智能能够吸引更多的资本投资,增加资本积累,且增长幅度大于下降幅度,进而资本积累总体呈上升趋势。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资本积累尚存在较大空间,通过增加资本积累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就资本结构路径来看,受行业工作任务特征的影响,人工智能的渗透难度存在行业差异。由于产品生产部门智能渗透相对容易,将吸引大量人工智能资本和部分传统资本流入,而服务部门智能渗透难度大,该部门新增的高技能岗位将吸引大量传统资本流入。在两种资本的流动过程中,无论是产品生产部门大量采用人工智能资本替代劳动力,还是服务部门部分采用人工智能资本替代劳动力,传统资本与高技能劳动力相结合进行生产,都将提升资本的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增长。第四,人工智能的发展能够突破“索洛悖论”的怪圈,显着提升技术效率,最终体现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为经济增长提供力量源泉。生产效率是除劳动和资本外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又一渠道,而这一渠道包括技术进步路径和技术效率路径。但实证发现,生产率渠道主要通过技术效率路径发挥作用,技术进步路径的作用并不显着。具体而言,现阶段,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对促进技术传播和扩散、科学发现与发明以及技术革新和改进等的作用并不显着,难以通过技术进步路径实现经济增长。但能够提升其他生产要素间衔接配合的契合度,补充或增强传统生产要素,带来微观主体的管理方式、社会管理方式以及经济社会组织运行的模式不断改革,改善要素质量与配置效率,进而驱动经济增长。然而,人工智能并非一开始就能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同样需要调整和技术积累的过程。人工智能在导入阶段,由于“索洛悖论”的存在,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但随着人工智能在行业应用的逐渐成熟,“索洛悖论”将消失,全要素生产率显着提升,且提升幅度大于前期的下降幅度,进而实现经济增长。最后对论文的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并就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另外,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多角度、综合系统地分析了人工智能影响经济增长的三条渠道,补充和拓展了人工智能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围绕人工智能与经济增长的已有研究往往直接指出人工智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方向,而缺乏作用机理分析,或者从某一方面研究人工智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缺乏多视角、综合系统的研究。本文基于人工智能影响经济增长的典型事实,从劳动、资本和生产率等多角度出发,综合系统地分析了人工智能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渠道,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和拓展了已有的相关研究:(1)劳动渠道。人工智能的发展伴随着劳动力从机械化、知识创造性低的工作和既定程序的开放型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创造的新就业岗位带来高技能劳动力需求扩大和实际工资水平提高,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与此同时,人工智能也将带来技能溢价,加剧收入不平等,进而抑制经济增长。(2)资本渠道。人工智能能够增加资本积累,带来人工智能资本和传统资本在行业流动,提升资本的生产效率,推动经济增长。(3)生产率渠道。人工智能在行业的应用过程中能够提升其他生产要素间衔接配合的契合度,补充或增强传统生产要素,带来微观主体的管理方式、社会管理方式以及经济社会组织运行模式不断改革,改善要素质量与配置效率,进而驱动经济增长。第二,考虑了人工智能对经济社会产生影响的阶段差异,从理论上科学、全面地认识了人工智能在渗透融合的不同阶段对经济社会的风险与机遇。人工智能向经济社会渗透融合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会经历从导入到不断成熟的过程,因此,其对经济社会的作用效应也将存在阶段差异。Hémous&Olsen(2015)、王君等(2017)等研究注意到了人工智能对劳动就业和收入差距产生影响的阶段差异,但在人工智能的其他相关研究中并未受到重视。因此,围绕人工智能与经济增长的已有研究均未考虑人工智能产生影响的阶段差异,进而忽略了人工智能对经济社会产生影响的调整过程,而调整过程往往伴随着风险与挑战。因此,缺乏这一考虑,可能导致研究结论出现偏差。本文将人工智能产生影响的阶段差异引入分析过程,分析了人工智能在与经济社会渗透融合的不同阶段通过作用于劳动、资本和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效应,明确了人工智能风险和机遇的阶段存在性。在一定程度上,这是对既有人工智能与经济增长相关研究的一个重要补充。第三,从行业层面出发,探索出了一种衡量人工智能发展水平的方法,弥补了目前人工智能相关研究在数据选择上的不足。受相关数据可得性的限制,国内围绕人工智能的实证研究较少,已有的实证研究主要采用工业或制造业机器人数据进行研究,并不能全面反映人工智能在整个国民经济行业的渗透情况,得到的结论存在片面性。本文采用人工智能相关专利申请量作为衡量人工智能发展水平的代理变量。基于本文对人工智能的界定,分别以“人工智能”“算法”“专家系统”“机器人”为关键词,在Patenthub专利汇全球专利数据库搜索专利数据,将重复的数据进行剔除,并将得到的人工智能专利数据根据三个层次分入我国国民经济各行业。第一个层次:按国际专利分类(IPC)主分类号归类;第二个层次:难以按IPC号分类的专利数据按照《国际专利分类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参照关系表》归类;第三个层次:剩余的专利数据按用途划分。最后形成2003-2018年19个行业人工智能专利绝对量的面板数据。这一数据清晰地反映了人工智能在不同行业的渗透情况,以及对不同行业产生的影响效应。基于此,实证检验了人工智能的经济效应,克服了人工智能与经济增长相关研究在人工智能代理变量选取上的不足。
王善平[3](2020)在《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农业水利中的优化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电气自动化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农业水利生产领域中并发挥了重大功能作用,全面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本文将泛谈研究各种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农业水利中的优化应用。
孙益超[4](2020)在《一种提升自动化产线效率的优化方法研究》文中认为目前,我国制造类企业的自动化生产线的生产模式仍然以传统的劳动密集性的生产模式为主,自动化程度不够高、生产效率低、故障率高的问题约束着企业的发展。随着劳动力成本和对产品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企业已经处在发展的关键阶段,更加先进的自动化生产模式能够帮助企业提高制造效率,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因此,对自动化生产线的优化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自动化生产线的优化体系对于新的生产趋势下满足多变化的生产需求变得非常重要。本文针对某公司的一条自动化产线,开展了产线优化方法的研究,建立了关键站点的优化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方法,建立了一种基于Flexsim的对比优化模型,完成了优化模型的仿真和结果对比分析,主要工作如下:针对某公司现有的自动化生产线,介绍了各个站点的功能,根据ECRS准则确定自动测试站点为产线中影响效率的瓶颈站点。详细介绍了自动测试站点的布局、工作流程,确定了影响自动测试站点效率的因素包括测试机个数、测试机时间、机械手的运行速度、测试机的摆放位置、设备之间的配合、不必要的工序等。基于以上分析,建立了考虑测试机个数、测试机时间、机械手的运行速度、测试机的摆放位置四种因素,基于遗传算法的自动测试站点的优化模型。所提出的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模型,以候选的自动测试站点方案作为种群人口,每个方案中的控制要素作为人口染色体中的基因,将自动测试站点的UPH作为适应度值。遗传算法在求解该自动测试站点优化问题时,由于其自身的进化特性,在搜索的过程中不需要考虑物理对象的内在性质,可以有效避免自动测试站点无实际意义的测试方案。该方法针对对不同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均能实现有效的处理。基于Flexsim软件建立了自动测试站点仿真模型,根据遗传算法的计算结果,测试了自动测试站点优化方案的运行结果。对比结果表明,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结果与基于Flexsim软件所建立模型的运行结果一致,验证了本文所提出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李源琛[5](2019)在《T公司数据库迁移自动化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国内外金融行业越来越依托于IT技术的支持,对于数据中心的建设需求也日益增长。为了打通数据中心之间的数据通路,依托于数据库迁移的IT数据中心迁移项目正逐渐成为IT类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数据库迁移是一项复杂度较高的工程项目,实施起来风险较大,传统IT运维人员和运维技术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和满足当下大量的数据库迁移项目需求。与此同时,运维自动化技术的兴起,对传统IT运维行业开始渐渐产生颠覆性地影响。批量化操作、自定义工具开发等,这些新的自动化技术特性,使得IT运维人员开始从运维开发的角度重新审视IT运维工作。通过自动化技术,对原有IT项目进行改造,使其提升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强度,便成为了IT运维人员关注的热门话题。T公司是一家大型国有保险公司,IT设施规模庞大,其应用系统部署在多个数据中心。近年来,T公司不断进行数据中心升级改造,因此需要进行大量的系统迁移工程,其中涉及的数据库迁移项目非常多。数据体量大,数据库种类又繁杂,迁移的要求还相对较高,这些对于T公司的IT部门来说,都是数据库迁移项目中亟需解决的难题。因此,希望通过引入自动化技术,提升数据库迁移项目的自动化程度,让数据库迁移的效率提高,成为了T公司解决数据中心搬迁的不二选择。在此背景下,数据库迁移自动化项目应运而生,目的就是为了提升T公司的数据库迁移自动化程度,提升数据库迁移效率,从而有力支持公司的数据中心搬迁工作。本文从国内外风险管理相关理论和IT项目风险管理理论入手,对IT风险体系、IT风险管理方法进行分析,发现现有的理论研究,对于一般IT项目的风险管理多有探讨,但多集中于金融行业的IT建设、审计管理、数据中心规划等领域,将IT项目风险管理理论和数据库迁移以及自动化技术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极少。因此,本文尝试从数据库迁移自动化项目的自身特点出发,结合相关理论和工作经历,以T公司数据库迁移自动化项目的风险管理问题为研究对象,逐步识别项目的3大类风险,对这些风险点采用定性定量结合的方法进行风险量化评估。最后,针对该项目面临的管理风险和技术风险,梳理现状、剖析原因、并给出具体的优化方案,从而完善该项目的IT风险管理体系。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是针对数据库迁移自动化项目的量化评估引入自动化变量,结合风险管理模型,指出自动化因素对于数据库迁移过程不必然降低其风险,而是具有的复杂风险影响。同时,结合T公司相关研究数据,给出典型自动化风险的具体优化建议,有助于更全面地、更科学地对此类项目进行风险管理。
程妮[6](2019)在《自动化相关的人为差错分析》文中指出现代飞机驾驶舱中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减少了飞行员的工作量,提高了飞行效率,使飞行员的角色由手动控制逐渐转变为监督控制,对其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容易产生新的人为差错,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为保障飞行安全,亟需对自动化环境下的飞行员差错开展进一步研究。参考信息处理模型和情境意识相关概念,构建了飞行员心理模型,详细描述了飞行员的认知过程;基于三元符号模型和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TPA)方法,建立了自动化环境下人机交互模型,研究了自动化环境下飞行员与飞机的交互过程。研究了近年来与自动化相关飞行事故,在此基础上基于SHEL模型辨识自动化相关人为差错影响因素,并通过问卷调查对其进行筛选,确定主要影响因素并具体分析;采用专家判断法对影响因素打分,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影响因素权重,其中飞行员丧失情境意识重要度最高;针对主要影响因素为飞行员、飞机运营方、飞机设计方提供建议。参考HFACS和基于信息加工路径的人为差错分类方法,基于建立的交互模型辨识了自动化环境下的人为差错,包括感知差错、理解差错、决策差错、期望差错、复合差错和执行差错;基于影响因素综合评分量化人为差错概率。从定义、分类、机理等方面分析了典型自动化相关复合人为差错——自动化惊奇,辨识了自动化惊奇的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量化,计算了自动化惊奇的发生概率。
赵静宇,刘鹏飞,赵汗青[7](2016)在《有色金属自动化技术与应用》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大力发展,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迅猛发展进步。不论是从有色金属工业的锻造,还是有色金属工业的利用,我国都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本文研究的是有色金属自动化技术与应用,首先对自动化进行了论述,然后再论述有色金属自动化技术的利弊与发展,并说明有色金属自动化的应用,最后总结论述全文主旨与展望。
黄剑君[8](2016)在《220kV下雷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改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技术的更新、新老设备的交替,原有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已不能满足日益提高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要求,根据电网发展的需要,对老旧变电站进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是变电站发展的必然趋势。本论文对220kV下雷变电站进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的技改研究与实践进行了论述,此次改造有利于改善220kV下雷变电站的二次设备运行健康状况,降低设备运行风险,提高该站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首先,论文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功能及现状进行了简要介绍,论述了本项目开展的必要性。其次,介绍了 220kV下雷变电站改造前的自动化系统运行情况以及改造方案的主体内容和设计原则,分析了各种设备选型,确定使用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PS 6000+监控系统及其配套设备,并对停电技改更换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逻辑问题提出了改进,设计了工作开展的顺序。然后提出了本次技改的组织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实现了对项目的安全、顺利完成。最后根据当前已完成的进度,展示了 220kV下雷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成果的一部分图片。本文重点是对当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需要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分析、论述,论证变电站站端通信网络接线方式选型、综合自动化设备选型;通过结合旧站改造过程中涉及停电工作涉及的电网调度、土建施工、配合反措执行等工作的设计,达到统筹安排、合理停电、保证安全的目的,实现了对220kV下雷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顺利技改,同时为今后开展的其他变电站改造积累了经验。
宁洁萍[9](2013)在《欧姆龙举办技术综合展暨可持续制造高端论坛》文中研究指明2013年10月8日,"‘全智动·创未来’欧姆龙技术综合展"(以下简称"综合展")在北京揭幕,首次将欧姆龙利用自动化科技使"人与机器的关系"更平衡、更默契的前瞻性构想带到中国,全方位展示了欧姆龙"新自动化"理念。此外,欧姆龙与中国电子商会共同主办的"2013中国可持续制造高端论坛"也同期举行。国务院
本刊综合[10](2013)在《全智动 创未来 欧姆龙携“新自动化”揭幕中国技术综合展》文中提出近期,掌握传感与控制核心技术的全球知名自动化控制及电子设备制造商欧姆龙,在北京揭幕"‘全智动·创未来’欧姆龙技术综合展"(简称"综合展")。在本次综合展上,欧姆龙首次全方位展示了集团的"新自动化"理念,把欧姆龙利用自动化科技使"人与机器的关系"更平衡、更默契的前瞻性构想带到中国。欧姆龙全新独有的"新自动化"理念,遵循其一贯倡导的"机器能做的事情让机器去做"的原则,以人为本,
二、新自动化——自动化技术2004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自动化——自动化技术2004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电气自动化工程 |
2 电气工程和自动化技术的现状 |
3 电力自动化技术的特点 |
3.1 优化智能控制 |
3.2 灵活的交流输电系统 |
3.3 先进的管控系统 |
4 电气系统自动化发展 |
5 结语 |
(2)人工智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人工智能的相关研究 |
1.2.2 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 |
1.2.3 人工智能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 |
1.2.4 研究述评 |
1.3 内容结构、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内容结构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1.4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技术创新 |
2.1.2 人工智能 |
2.2 相关理论 |
2.2.1 技术创新理论 |
2.2.2 经济增长理论 |
3 人工智能影响经济增长的分析框架 |
3.1 人工智能影响经济增长的典型事实 |
3.1.1 世界主要经济体人工智能的发展战略 |
3.1.2 世界主要经济体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 |
3.1.3 国内人工智能发展趋势 |
3.2 人工智能的四大经济效应 |
3.2.1 智能渗透效应 |
3.2.2 边界延展效应 |
3.2.3 知识创造效应 |
3.2.4 自我深化效应 |
3.3 经济增长的三大影响因素 |
3.3.1 劳动是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要素投入 |
3.3.2 资本是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的实现途径 |
3.3.3 生产技术是加速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 |
3.4 人工智能影响经济增长的三大渠道 |
3.4.1 人工智能影响经济增长的劳动渠道 |
3.4.2 人工智能影响经济增长的资本渠道 |
3.4.3 人工智能影响经济增长的生产率渠道 |
3.5 本章小结 |
4 人工智能影响经济增长的劳动渠道 |
4.1 分析基础 |
4.1.1 高低技能劳动者的厘定 |
4.1.2 基本理论假设 |
4.2 人工智能影响经济增长的劳动就业路径 |
4.2.1 智能渗透对劳动就业的影响 |
4.2.2 边界延展对劳动就业的影响 |
4.2.3 就业效应下人工智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4.3 人工智能影响经济增长的劳动收入路径 |
4.3.1 智能渗透对劳动收入的影响 |
4.3.2 边界延展对劳动收入的影响 |
4.3.3 收入效应下人工智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4.4 劳动就业和劳动收入路径的实证检验 |
4.4.1 研究设计 |
4.4.2 人工智能影响劳动就业和劳动收入的实证检验 |
4.4.3 人工智能、劳动就业和劳动收入影响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 |
4.4.4 长期效应分析 |
4.4.5 作用渠道检验 |
4.5 结论:人工智能通过劳动就业和劳动收入影响经济增长 |
5 人工智能影响经济增长的资本渠道 |
5.1 分析基础 |
5.1.1 资本积累与资本结构的概述 |
5.1.2 智能渗透的行业差异 |
5.2 人工智能影响经济增长的资本积累路径 |
5.2.1 智能渗透对资本积累的影响 |
5.2.2 边界延展对资本积累的影响 |
5.2.3 资本积累效应下人工智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5.3 人工智能影响经济增长的资本结构路径 |
5.3.1 智能渗透对资本结构的影响 |
5.3.2 边界延展对资本结构的影响 |
5.3.3 资本结构效应下人工智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5.4 资本积累和资本结构路径的实证检验 |
5.4.1 研究设计 |
5.4.2 人工智能影响资本积累和资本结构的实证检验 |
5.4.3 人工智能、资本积累和资本结构影响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 |
5.4.4 长期效应分析 |
5.4.5 作用渠道检验 |
5.5 结论:人工智能通过资本积累和资本结构影响经济增长 |
6 人工智能影响经济增长的生产率渠道 |
6.1 分析基础 |
6.1.1 全要素生产率的解构 |
6.1.2 基于“生产率悖论”的争议 |
6.2 人工智能影响经济增长的技术进步路径 |
6.2.1 智能渗透对技术进步的影响 |
6.2.2 知识生产对技术进步的影响 |
6.2.3 自我深化对技术进步的影响 |
6.2.4 技术进步效应下人工智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6.3 人工智能影响经济增长的技术效率路径 |
6.3.1 智能渗透对技术效率的影响 |
6.3.2 边界延展对技术效率的影响 |
6.3.3 自我深化对技术效率的影响 |
6.3.4 技术效率效应下人工智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6.4 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路径的实证检验 |
6.4.1 研究设计 |
6.4.2 人工智能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 |
6.4.3 人工智能、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 |
6.4.4 长期效应分析 |
6.4.5 作用渠道检验 |
6.5 结论:人工智能通过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影响经济增长 |
7 进一步分析——人工智能、长期经济增长与未来南北差距 |
7.1 分析基础 |
7.1.1 技术创新与长期经济增长的变化路径 |
7.1.2 基本理论假设 |
7.2 人工智能与长期经济增长 |
7.2.1 基本模型构建 |
7.2.2 模型分析 |
7.2.3 分析结论 |
7.3 人工智能发展与未来南北差距 |
7.3.1 基本模型构建 |
7.3.2 领先国家 |
7.3.3 追随国家 |
7.3.4 模型分析与结论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及政策建议 |
8.1 基本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农业水利中的优化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农业水利生产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分析 |
2 农业水利生产中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优化实践应用策略 |
2.1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农业灌溉生产中的应用要点 |
2.2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农业水利生产拓展中的应用要点 |
3 总结 |
(4)一种提升自动化产线效率的优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发展前景 |
1.5 本文研究主要研究工作 |
1.6 论文的主要章节 |
第二章 某公司自动化生产线的运行现状分析 |
2.1 某公司自动化生产线运行概述 |
2.1.1 自动化产线概述 |
2.1.2 某公司的自动化生产线的主要模块及功能 |
2.2 某公司自动测试站点的布局和作业流程 |
2.2.1 自动测试站点概述 |
2.2.2 某公司自动测试站点的现状分析 |
2.2.3 某公司自动测试站点的布局和功能 |
2.2.4 某公司的自动测试站点的作业流程 |
2.3 自动测试站点的主要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自动化生产线优化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
3.1 设计自动测试站点优化模型的原则与步骤 |
3.1.1 设计自动测试站点优化模型的原则 |
3.1.2 设计自动测试站点优化模型的步骤 |
3.2 自动测试站点优化模型的主要影响因素 |
3.3 自动测试站点优化准则 |
3.3.1 ECRS |
3.3.2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
3.3.3 重视自动测试站点技术适用性 |
3.4 自动测试站点优化模型的建立 |
3.4.1 概述 |
3.4.2 自动化测试站点数学模型的建立 |
3.4.3 自动测试站点优化模型适应度函数 |
3.5 遗传算法的具体计算流程 |
3.5.1 遗传算法的概要及特点 |
3.5.2 遗传算法的应用领域 |
3.5.3 编码方法 |
3.5.4 选择算子 |
3.5.5 交叉算子 |
3.5.6 变异算子 |
3.5.7 遗传算法的运行参数 |
3.5.8 约束条件的处理方法 |
3.6 运算结果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自动化生产线优化模型的仿真实现与分析 |
4.1 概述 |
4.2 Flexsim软件 |
4.2.1 概述 |
4.2.2 软件功能及目的 |
4.3 自动测试站点优化模型的仿真与验证 |
4.3.1 仿真步骤 |
4.3.2 构建自动测试站点布局 |
4.3.3 自动测试站点模型连接 |
4.3.4 自动测试站点仿真参数设置 |
4.3.5 Flexsim模型的准确性 |
4.3.6 仿真结果 |
4.4 算法优化后的结果与仿真结果的对比与分析 |
4.5 优化后的参数和优化前的参数比较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T公司数据库迁移自动化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内容 |
二、创新之处 |
第四节 研究框架和章节安排 |
一、研究框架 |
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IT项目的风险管理相关理论及项目特点 |
第一节 IT风险管理相关理论和方法 |
一、IT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 |
二、IT风险管理的分析方法 |
三、IT风险管理的通用模型 |
第二节 数据库迁移自动化项目概述 |
一、数据库迁移的一般过程 |
二、数据库迁移自动化的特点 |
第三节 数据库、自动化相关技术简介 |
一、数据库同步技术 |
二、自动化技术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T公司数据库迁移自动化项目存在的风险管理问题和解决思路 |
第一节 项目及公司现状 |
一、项目的风险管理现状 |
二、T公司的数据库迁移现状 |
三、T公司的自动化技术基础现状 |
第二节 项目的管理风险总结 |
一、团队的项目风险意识不强 |
二、团队内缺乏完善的项目风险管控 |
三、团队之间缺乏高效的项目协作管理 |
第三节 项目的技术风险总结 |
一、缺乏自动化平台支持 |
二、数据库迁移的技术难度高 |
第四节 项目的风险管理模型和风险管理策略 |
一、风险管理目标 |
二、风险管理基本模型及量化评估公式 |
三、最优风险管理策略组合 |
第五节 项目的风险管理实施步骤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T公司数据库迁移自动化项目的风险识别、评估和分析 |
第一节 项目的风险识别 |
一、风险识别的方法 |
二、风险识别的结果 |
第二节 项目的风险评估 |
一、风险量化评估方法 |
二、风险量化评估计算 |
第三节 项目的风险分析 |
一、重点风险分析 |
二、该项目的风险特性总结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T公司数据库迁移自动化项目的风险应对计划和优化方案 |
第一节 风险应对计划的制定 |
一、风险应对计划的原则 |
二、风险应对计划的制定 |
第二节 优化方案的制定 |
一、管理优化方案 |
二、技术优化方案 |
第三节 优化方案的实施 |
一、管理优化方案的实施 |
二、技术优化方案的实施 |
第四节 优化方案实施效果的评估 |
一、重新评估项目风险 |
二、评估结论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风险评估投票 |
附录B 数据库迁移自动化核心脚本代码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6)自动化相关的人为差错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驾驶舱人为差错 |
1.2.2 自动化相关人为因素 |
1.2.3 自动化惊奇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自动化环境下人机交互过程研究 |
2.1 飞机自动化系统研究 |
2.2 飞行员认知过程描述 |
2.2.1 常用模型研究 |
2.2.2 飞行员心理模型构建 |
2.3 自动化环境下人机交互建模 |
2.3.1 建模基础 |
2.3.2 自动化环境下人机交互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自动化相关人为差错影响因素研究 |
3.1 影响因素辨识与筛选 |
3.1.1 初始影响因素 |
3.1.2 影响因素调查 |
3.2 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3.2.1 飞行员自身 |
3.2.2 飞行员与其他人员 |
3.2.3 飞行员与硬件 |
3.2.4 飞行员与软件 |
3.2.5 飞行员与环境 |
3.3 影响因素量化 |
3.3.1 影响因素评分 |
3.3.2 影响因素权重 |
3.4 影响因素风险对策 |
3.4.1 飞行员 |
3.4.2 飞机运营方 |
3.4.3 飞机设计方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自动化相关人为差错辨识与概率量化 |
4.1 人为差错辨识流程 |
4.2 自动化相关人为差错分类 |
4.2.1 常用人为差错分类方法研究 |
4.2.2 基于交互模型的人为差错分类 |
4.3 自动化相关人为差错概率量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自动化相关人为差错案例分析 |
5.1 自动化惊奇分类 |
5.2 自动化惊奇机理分析 |
5.2.1 飞行员有输入时 |
5.2.2 飞行员无输入时 |
5.2.3 实例分析 |
5.3 自动化惊奇定量分析 |
5.3.1 影响因素辨识 |
5.3.2 影响因素评分 |
5.3.3 影响因素权重 |
5.3.4 概率计算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附录1 近50年来典型自动化相关飞行事故/事故征候 |
附录2 自动化相关人为差错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8)220kV下雷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改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内容 |
1.4 本论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220KV下雷变电站现状及总体改造方案 |
2.1 220KV下雷变电站自动化改造前的现状 |
2.2 变电站自动化改造的预期 |
2.3 改造原则及目标 |
2.3.1 改造原则 |
2.3.2 改造目标 |
2.4 改造总体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220KV下雷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介绍及设备选型分析 |
3.1 通信协议选型 |
3.2 网络结构选型 |
3.2.1 网络结构 |
3.2.2 冗余方式 |
3.3 通信设备选型 |
3.3.1 交换机 |
3.3.2 规约转换器 |
3.3.3 远动装置 |
3.3.4 监控计算机及网络打印机 |
3.3.5 五防工作站 |
3.4 保护、测控装置配置及选型 |
3.4.1 保护装置配置及选型 |
3.4.2 测控类设备配置及选型 |
3.5 PS 6000+监控后台系统功能介绍 |
3.5.1 SCADA功能 |
3.5.2 程序化操作 |
3.5.3 五防操作票系统 |
3.5.4 电压无功自动控制(VQC) |
3.5.5 小电流接地选线 |
3.5.6 故障录波分析 |
3.5.7 保护与故障信息管理 |
3.6 220KV下雷站PS 6000+的系统配置原则 |
3.6.1 设备布置 |
3.6.2 间隔层配置 |
3.6.3 站控层配置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220KV下雷变电站二次设备改造 |
4.1 公用部分改造过渡方案 |
4.1.1 土建部分施工 |
4.1.2 公用屏柜安装及使用 |
4.2 直流系统改造的过渡方案 |
4.3 三侧二次电压切换的过渡方案 |
4.4 涉及一次设备停电的技改更换方案 |
4.4.1 220kV部分(含主变三侧)二次设备停电更换方案 |
4.4.2 110kV部分二次设备停电更换方案 |
4.4.3 35kV部分二次设备停电更换方案 |
4.5 工程现状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项目过程管控 |
5.1 组织措施 |
5.2 安全措施 |
5.2.1 总体要求 |
5.2.2 具体风险及管控措施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欧姆龙举办技术综合展暨可持续制造高端论坛(论文提纲范文)
“新自动化”理念带来全新价值 |
可持续制造理念助力中国制造 |
四、新自动化——自动化技术2004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分析[J]. 谢蓓敏,陈万意,李睿. 智能城市, 2021(18)
- [2]人工智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 黄志. 四川大学, 2021(12)
- [3]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农业水利中的优化应用研究[J]. 王善平.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14)
- [4]一种提升自动化产线效率的优化方法研究[D]. 孙益超.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5]T公司数据库迁移自动化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D]. 李源琛. 上海财经大学, 2019(07)
- [6]自动化相关的人为差错分析[D]. 程妮.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
- [7]有色金属自动化技术与应用[J]. 赵静宇,刘鹏飞,赵汗青. 世界有色金属, 2016(24)
- [8]220kV下雷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改研究与实践[D]. 黄剑君. 广西大学, 2016(06)
- [9]欧姆龙举办技术综合展暨可持续制造高端论坛[J]. 宁洁萍. 工程机械, 2013(11)
- [10]全智动 创未来 欧姆龙携“新自动化”揭幕中国技术综合展[J]. 本刊综合. 中国经贸,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