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锦州高校篮球运动员膝部损伤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高涵[1](2020)在《篮球运动员步态与运动损伤关系研究 ——以广州体育学院运训篮球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当今社会篮球运动已成为最为普及的运动项目之一,发展程度日益上涨,伴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运动损伤也逐渐成为人们比较关注的话题之一,运动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意外,造成身体的损伤,随着参与运动的年限和时间的逐渐累积与增长,长期的冲击会慢慢加深损伤,便会对足部造成慢性疲劳性损伤。当然,这些也和每个人的体质、运动习惯、运动强度等有关系。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已证明运动员在行走时的步态变化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自身的健康。而随着时代发展,运动与损伤的关系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运动损伤的预防与恢复也慢慢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之一。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广州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篮球运动员的步态特征与运动损伤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对广州体育学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篮球运动员71名(46名男运动员,25名女运动员)为。对照组同学是30名(15名男运动员,15名女运动员)无任何训练经历的普通专业大学生。利用步态分析仪进行测试,测得跨步时间、单步时间、站立时间、摆动时间、步长、步频、跨步长、站立时相、摆动时相、步态周期等步态参数,通过与对照组的步态分析,有无损伤运动员的步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篮球运动员是损伤的高发人群,因为篮球运动的特点,损伤多发于膝关节,腰部,踝关节等,不同性别损伤率无显着性差异。损伤多发生在训练当中,而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有身体接触造成的损伤,身体负荷过大造成的损伤,伤病没有完全康复而参加训练或比赛造成的二次损伤,准备活动不充分造成的损伤和其他原因损伤。2、篮球运动员因为项目特点,身高较高,下肢长,因而步长、跨步长也长。步速小于对照组,支撑相大于对照组,说明运动员在身体稳定支撑能力方面更好。长期参与篮球运动可以提高个体的下肢支撑能力、躯干和骨盆的核心稳定能力。3、篮球运动员的损伤率无性别差异,有损伤运动员与无损伤运动员在步态上存在差异,说明步态差异与专项训练无关,与损伤有关。4、由于篮球运动的技术特点,右手运动员大部分为左侧膝关节损伤,左手运动员大部分为右侧膝关节损伤。膝关节损伤时,损伤同侧步态周期支撑期变短,摆动期变长,对侧支撑期变长,摆动期变短。腰部损伤运动员与无损伤运动员在站立时间上存在显着性差异且小于无损伤运动员,踝关节损伤运动员在首次触地期和承重反应期与无损伤运动员存在显着性差异,成增大趋势。这些都很可能是为了减轻损伤侧疼痛和压力而做出的代偿反应。根据以上结论提出以下建议:1、加大样本量针对不同损伤部位的运动员进行分类统计并对不同损伤部位步态特征的差异性做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分析。2、采用长期跟踪测试的方法针对受试者较长一段时间内的步态特征变化与损伤,分析损伤对步态特征的具体影响。3、建议篮球运动员在以后的训练中加强自己下肢损伤侧的康复训练,使两侧肌肉力量趋于平衡,这样在完成技术动作时,可使两侧协调发力,降低运动损伤的几率。4、归纳总结出一套正确的步态训练方法,使受损伤运动员的步态由病理性步态改变为健康的步态,减少受损伤部位的压力。
沈智瀛[2](2020)在《慢性膝踝关节损伤的篮球运动员下肢肌力评估与训练》文中提出研究背景:现代篮球运动的技战术特点是身体对抗强、节奏快,在篮球比赛中,下肢膝关节和踝关节处于持续的紧张中,膝关节容易造成半月板、前交叉韧带等损伤或髌骨脱位与髌腱劳损,踝关节则容易失稳、扭伤、跟腱损伤等,减低下肢肌肉功能以及专项体能,影响篮球技战术发挥。运用等速肌力测试设备可以准确地测试评估膝踝关节损伤篮球运动员下肢膝、踝关节屈伸肌群肌力、肌肉耐力、屈伸比等肌肉功能,而功能性体能项目测试则可综合评判下肢肌力在运动员进行篮球运动时所具有的功能能力,从而判断膝、踝关节运动损伤对篮球运动员运动能力影响及发生再损伤风险。研究目的:对伴有膝踝关节慢性损伤的篮球专项运动员下肢肌力进行评估,并给予针对性康复治疗和体能训练,观察训练效果,以便为篮球专项运动员科学训练和运动康复保障提供实验研究依据,助力提升专项训练效果。研究方法:通过调查问卷筛选和募集我校篮球专项大学生慢性膝踝关节运动损伤受试者24名,随机分为实验组(n=12)和对照组(n=12),并且募集健康的篮球专项大学生为健康对照组(n=12)。实验组给予针对性康复治疗和指导联合体能训练,对照组保持日常训练并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实验前后评估所有受试者膝踝关节伸屈肌肉力量、肌肉耐力和屈伸比值;测试纵跳高度、闭眼单脚站立时间、史密斯深蹲和T字折返跑等基础体能指标,比较训练前后变化。研究结果:(1训练前实验组、对照组、健康组受试者膝关节肌力测试(60°/s)结果:实验组膝关节左、右侧屈伸肌绝对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实验组膝关节左、右侧屈伸肌绝对力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三组间比较也无差异(P>0.05)。(2训练前实验组、对照组、健康组受试者膝关节肌肉耐力(180°/s)测试结果:实验组膝关节左、右侧屈伸肌肌肉耐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实验组膝关节左、右侧屈伸肌肌肉耐力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减低(P<0.05)。(3训练前实验组、对照组、健康组受试者膝关节H/Q比值测试结果:在两种角速度下膝关节H/Q比值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着性意义(P>0.05);实验前实验组和健康组膝关节H/Q比值特征比较也显示两组间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在0.62-0.67之间。(4)训练前实验组、对照组、健康组受试者踝关节肌力(60°/s)测试结果:实验组踝关节左、右侧屈伸肌肌肉肌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实验组踝关节左、右侧屈伸肌肌力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5)训练前实验组、对照组、健康组受试者踝关节肌肉耐力测试(180°/s)结果:实验组踝关节左、右侧屈伸肌肌肉肌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实验组踝关节左、右侧伸肌肌肉肌力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实验组踝关节右踝屈肌、左踝屈肌耐力指数与健康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6)训练前实验组、对照组、健康组受试者踝关节T/Tc测试比值结果:实验组踝关节左、右侧T/TC比值与对照组和健康组比较差异都无显着性意义(P>0.05);但两个角速度测量条件下,左右侧踝关节屈伸比值有显着差别,右侧高于左侧(P<0.05),三组相似。(7)实验前后三组受试者基础体能测试结果:实验前各组受试者助跑纵跳摸高、T字折返跑、史密斯机深蹲以及单脚闭眼站立专项体能测试成绩相互比较差异均无显着性意义(P>0.05);实验后实验组较健康组闭眼单脚站立时间显着延长,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项专项体能三组间相互比较没有显着性差别(P>0.05)研究结论:慢性膝踝关节损伤篮球专项运动员主要表现为膝踝关节屈伸肌耐力降低,右踝伸肌力量不足,左右侧踝关节肌力不平衡问题,针对性康复体能处方解除了膝踝关节不适,强化膝踝关节耐力、踝关节力量以及稳定性、协调敏捷性训练,显着提升了下肢本体感觉,促进了基础体能提升,获得了预期效果。10周的针对性训练时间还是太短,导致大重量的刺激和增强式练习训练强度不够,爆发力和肌肉力量的增长比较缓慢,无法对受试者的体能素质(如纵跳摸高、1RM深蹲测试等数据)产生较为明显的提高。
王星[3](2019)在《西安市中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现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篮球”计划的提出,让国人再次看到了中国篮球的希望。篮球在中国的普及率相当之高,小学、中学、大学、社会人士都对篮球有着浓厚的兴趣。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即将在陕西省举行,因此整个陕西省都在大力宣传十四运。西安作为运动会的主要举办城市,对体育运动的宣传就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各式各样的篮球比赛、篮球活动也随之展开。但是篮球运动带来的伤病率也随之增大。早在仁川亚运会之后,宫鲁鸣就曾经说,当时他选进国家队的这批球员,直到2019年甚至2020年,才可以真正进入成熟期。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受到伤病困扰太多,这会影响球员们的进步。他提出伤病是运动员最大的天敌,预防伤病要从青少年时期展开,给基层放权,建立青少年的训练培养体系至关重要。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尤其要避免伤病的发生,以免给身体发育留下隐患,不利于保证有天赋的中学生向更专业的方向发展。在之前有大量关于青少年运动损伤的研究,成因研究很透,也有相应的防范措施,但是关于运动损伤的发生率依然居高不下。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对西安市高中学生关于篮球运动损伤的现状以及对产生损伤的风险因素研究得出相应结论,以起到减少运动损伤发生的作用。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西安市的十二个区两个县的222个学生和49名教练组成员进行问卷调查得出以下结论。1、西安市中学篮球课相关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师的学历水平、职称水平、裁判等级水平等存在不足的现象。2、西安市高中生参与篮球活动的学生发生损伤的几率非常高,达到89.9%。3、经常发生的损伤类型有挫伤、擦伤、扭伤、拉伤;损伤发生的主要部位有指关节、踝关节、膝关节、腿部、腕关节。且伤病主要产生在训练时负荷量逐渐增大的过程、训练对抗赛中、以及比赛的晋级赛和决赛中。4、产生损伤的时间段主要集中在高一学年,高二学年的损伤率较高一学年有所下降,高三学年产生损伤最少。损伤重复性程度和损伤等级呈现一定的相关性。5、西安市高中生产生运动风险的主要因素有学生自身因素、教练因素、组织管理因素。
刘凯源[4](2019)在《黑龙江省高水平篮球运动员FMS动作筛查及训练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黑龙江省高水平篮球运动员FMS动作筛查的积分作为研究内容。采用实验测试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等,对黑龙江省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及分类分析。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体育学院5支高校球队中共邀请62名在役运动员参加测试。测试高校篮球项目的高水平运动员的功能筛查和伤病状况进行研究。通过测试数据分析篮球运动员在身体运动功能和伤病状况两个维度层面上是否呈现关联性,那些因素影响到高校篮球运动员的伤病,以及通过训练学分析如何利用训练干预到身体运动功能的该表,达到运动损伤的减少,有助于教练员科学制定训练计划,指导训练实践。研究结果表明,在本次筛查结果中FMS积分均值为9.8分,筛查过程中最高分为15分,大多数球员得分在8-14之间,躯干稳定性俯卧撑模式积分均值最高,转动稳定性俯卧撑模式积分最低,部分运动员左右侧肢体运动能力具有差异,部分运动员在筛查中出现疼痛,存在运动损伤。黑龙江省高校高水平男子篮球远动员FMS积分较其他省份高校运动员整体表现一般,不能排除运动员存在损伤的可能性。不同位置的篮球运动员FMS积分较为不同,内线篮球运动员深蹲、主动直抬腿、躯干稳定性动作模式较好,外线篮球运动员过栏步架、前后分腿蹲、肩部灵活性和躯干稳定性俯卧撑动作模式较好。高校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与篮球专项体能训练中,过于重视专业技术和体能练习,缺乏对称性的力量练习,虽然运动能力高,但由于力量和身体活动能力的不均衡,损伤的概率在上升,训练手段单一,缺乏对身体运动功能的深入了解。黑龙江省地处东北,各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招生政策相比于其他学校较为单一,没有足够吸引力。经济投入以及学校重视程度不足,大量优质运动员外流至其他省份高校。
王天泽[5](2017)在《跨步和跳步急停跳投对高校篮球爱好者膝关节生物力学特征影响》文中指出研究目的:了解跨步和跳步急停跳投对膝关节生物力学特征的影响。探究膝关节损伤风险并提出预防措施等。为广大篮球教练提供教学和改进动作的理论依据。也为篮球爱好者和后续研究的科研人员提供一些依据和参考。研究方法:受试者为8名年龄在20-25岁的北京体育大学本科男子篮球爱好者。采用Motion Systems红外光点高速运动捕捉测试系统(200Hz),Kistler测力台(1000Hz)同步采集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这两种不同跳投动作对篮球爱好者膝关节生物力学特征的差异以及用独立样本T检验去比较同一跳投动作两个膝关节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跨步急停跳投在人体缓冲最大瞬间重心高度较低(p<0.05)。跳步急停跳投垂直地面反作用力峰值较大(p<0.05)。垂直地面反作用力峰值瞬间,跨步急停跳投前脚膝角对比后脚或跳步急停双脚膝角来说较小(p<0.05),前脚外旋角较大(p<0.05),前脚矢状轴方向受力较大(p<0.05),前脚伸膝和外旋力矩较大(p<0.05)。此瞬间,跳步急停跳投双膝垂直方向受力较大(p<0.05)。研究结论:1.运动学特征为跨步急停跳投的重心低于跳步急停跳投。垂直地面反作用力峰值瞬间跨步急停跳投前脚膝角相比于后脚或者跳步急停跳投的双脚来说更小,而且在此时前脚的外旋角的角度较大。2.动力学特征为跳步急停跳投垂直地面反作用力峰值大于跨步急停跳投。垂直体面反作用力峰值瞬间,跨步急停跳投的前脚在矢状轴方向所受的力要大于同动作的后脚,对比跳步急停跳投来说也是如此。但跳步急停跳投的双膝所受的垂直方向的力要明显大于跨步急停跳投的。跨步急停跳投在垂直地面反作用力峰值瞬间前脚所对应的膝关节的伸膝和外旋力矩大于跳步急停跳投的。3.跨步急停跳投前脚缓冲最大瞬间由于膝关节角度过小以及更大的外旋角度,使内外侧副韧带或半月板损伤的风险加大。跨步急停跳投的前脚膝关节伸力较大,增加了前交叉韧带损伤的风险。跳步急停跳投双膝受到垂直方向力的峰值要大于跨步急停跳投,可能增大髌腱和前交叉韧带的损伤风险。跨步急停跳投在垂直地面反作用力峰值时刻的前脚膝关节伸膝和外旋力矩大于跳步急停跳投的,由于蹬伸和扭转存在更大的损伤风险。
张岩[6](2017)在《篮球运动员前十字韧带易损伤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以第十八届CUBA西北赛区女篮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有关研究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方面的研究成果有不少,较为系统成熟的是澳大利亚对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情况的研究,其研究可以说在很多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突破与好的成果。在多项研究中发现女运动员在身体力量性、爆发力以及灵敏度方面要弱于男运动员,如此容易产生膝前交叉韧带和腰部位置损伤。通过以上研究,确保篮球运动员应尽可能在训练和比赛中避免运动损伤,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研究的文献,运用问卷调查、数理分析、逻辑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选取第十八届CUBA西北赛区女篮12支队伍为例,通过运动员前交叉韧带易损伤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前十字韧带损伤是篮球运动员高发损伤之一,通过查阅近些年相关文献资料和调查访谈,造成篮球运动员前十字韧带损伤的原因,不仅有解剖学和生物学的自身原因,更重要的是与受训练的中的动作姿势、肌肉力量、运动员身体条件、体重、灵敏等因素相关。对女篮运动员而言,要加强专项力量和神经肌肉练习以及心理素质科学的训练方法,掌握规范的技术动作,是预防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前提。通过调查分析第十八届CUBA西北赛区女篮前十字韧带损伤情况还是较为突出的。
罗永岗[7](2017)在《青海师大CUBA女子篮球队运动员膝关节损伤成因规律及个案分析》文中指出随着篮球运动在不断发展,对抗性不断增加,在中国知网输入运动、膝关节、损伤、康复等内容,查阅关于运动损伤康复数百篇文章,发现针对CUBA运动损伤康复文章严重不足,90%的研究停留在理论的层次之上,目前的运动损伤康复研究难以满足运动损伤的需要,在众多运动损伤的研究成果中针对CUBA康复少之又少,另外一些关于CUBA的研究成果相对来说有些笼统,在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为期两年的观察和记录多名运动员损伤的位置和损伤的程度,总结膝关节的损伤是CUBA大学生篮球联赛运动员当中出现最多的损伤部位。众所周知膝关节是人体最为复杂的关节,康复难度最为困难,所以结合日常临床实践经验分析,损伤程度多在轻度、中度急性损伤。损伤情况以半月板和髌骨劳损居多,其次是在膝关节的内外侧副韧带、前交叉韧带、髌韧带以及脂肪垫位置出现的损伤等。在本研究中运用文献治疗法、访谈法、个案分析法等方法,着重讨论膝关节的内外侧副韧带、半月板以及髌骨位置劳损。同时在相应章节做运动损伤康复手段方法的的讨论,运用特殊手法手法检查损伤部位,同时配合X光和核磁共振影像,康复期间运用针灸穴位配伍、手法按摩、拔罐温灸、中药药敷、超微针刀处理浅筋膜等治疗手段,在本文个案研究中运动员膝关节损伤从康复到训练需要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物理康复使用针灸(五虎牵羊)、中药药敷(疼痛一号)、微波消炎(CFT-2100)、超微针刀(刀口:0.05mm)、PNF动态牵伸后膝关节肿胀消失、腓骨头无压痛(阴性),外翻压力测试无痛感(阴性),膝关节前拉测试(阴性)无疼痛、膝关节损伤症状基本消失。第二阶段包括再生训练、基础训练、实心球和反应力量训练,参照Irrgang膝关节功能评定法,该运动员其评定分数为100,运动员被允许参加正常的训练与比赛。
徐海燕,周军[8](2016)在《简述我国篮球运动员膝关节运动损伤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文献研究为主要方法,对近30年来我国篮球运动员膝关节运动损伤研究进行综述。结果显示,在篮球运动员膝关节运动损伤的部位、损伤的原因、损伤的预防及对策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篮球运动员膝关节运动损伤微观、跨学科、康复训练手段等方面研究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进而提出了一些观点,最后对未来我国篮球运动员膝关节运动损伤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郑娜[9](2016)在《第17届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决赛阶段)女子运动员运动损伤状况的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篮球运动作为一个竞技体育项目,它的发展源远流长,也是许多高等院校体育传统项目。自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创办以来,有近万名运动员和教练员参与其中。CUBA在大学校园中找到了学生自己的发展空间,培养了大学生的团结、竞争、拼搏、不放弃、体育健康观念等意识。CUBA是我国高校女子篮球运动员自我展示的重要平台,激烈的比赛虽然带给运动员表现的机会,也给观众们带来了精彩的表演,但是在比赛时过多的身体对抗和身体接触,运动员的体力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在体力下降的情况下就容易促成运动损伤的出现。运动损伤发生的情况各不相同,尤其是女运动员。本文以第17届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决赛阶段女子运动员为调查对象,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CUBA女子运动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通过调查对运动损伤的情况及结合自己运动经历作了相关的分析。以此总结出女子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不同位置上的主力队员不够充足,受伤后迫于无奈简单的处理之后再次回到场上比赛造成再次损伤;(2)比赛时不能更好的调节生理、心理、比赛技术、外部等因素,由于比赛时的紧张情绪不能使运动员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以及外部的危险因素,所以比赛时运动损伤的发生是常见的;(3)运动损伤不仅妨碍运动水平的提高,甚至会使运动员的运动生涯提前结束;(4)运动员对运动损伤的了解较少,大部分都是通过教练员与队医来了解的;(5)预防运动损伤跟教练员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比赛时充分而适当的准备活动也是用来预防运动损伤的关键;(6)运动员对运动损伤的处理方式不重视,而运动员用来进行恢复性训练的方法也不科学,这些都是因为医疗条件的缺乏。针对CUBA女子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状况,提出以下几个建议:(1)平时的训练中多培养各个位置上的人才,不建议运动员带伤上场比赛。教练员根据队员自身的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2)比赛前运动员要良好的调节生理上、心理上的压力,教练员引导运动员用正确的心情看待比赛,不给运动员过多的压力;(3)运动员应该正确的了解运动损伤给队员自身带来的伤害有多大。还需要增加自我保护的意识,在受伤后也要及时进行治疗。(4)运动员需要全面了解预防运动损伤的方法,教练员也要具备广泛的预防损伤知识,针对运动员的情况来安排适当的训练及比赛;(5)运动员在平时的训练或者正式的比赛时有对运动损伤的疑惑要及时的跟队医、教练员或者队友之间的沟通,比赛前的准备活动非常关键。(6)运动员对于运动损伤的处理与恢复性训练要正视起来,要经过专业处理方式才能不留病根。
渠世宇[10](2016)在《山西省晋中市高中篮球教学中常见运动损伤成因及预防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针对山西省晋中市市辖区内,开设篮球课的高中的338名学生在篮球课上发生运动损伤的基本特征为研究依据,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晋中市高中中学生在篮球课上发生的运动损伤状况、导致因素及相应防范措施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学生在篮球课上发生运动损伤途径及运动损伤部位、运动损伤类型、运动损伤性质、运动损伤的环境等原因进行深入调查分析。通过调查研究得知,晋中市参与篮球课的高中生运动损伤发生率达35.8%,男生占大多数。学生在篮球课中容易产生的损伤部位依次为指关节、膝关节、腕关节、踝关节等,一般来说学生在篮球课上受伤的程度普遍为轻度创伤。而受伤因素方面有:(一)学生自身方面原因,主要有学生身体因素、个人心理因素、运动技术因素、对运动的认识因素等几方面。(二)篮球课教学过程因素,包括体育课教学准备活动不充分、运动负荷量不合适、教师对学生身体情况缺乏了解等。(三)教学环境因素,包括天气与温度、篮球场地以及篮球运动设施陈旧等因素。而针对中学生在篮球课上发生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则主要有强化学生主观防范意识、加强任课教师综合素质、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加强运动场地设施建设等措施。
二、锦州高校篮球运动员膝部损伤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锦州高校篮球运动员膝部损伤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篮球运动员步态与运动损伤关系研究 ——以广州体育学院运训篮球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概述 |
2.1.1 步态 |
2.1.2 步态周期 |
2.2 步态相关研究 |
2.2.1 步态分析 |
2.2.2 步态特征 |
2.3 篮球运动员损伤情况研究现状 |
2.4 篮球运动的技战术特点研究现状 |
2.5 运动员步态和损伤研究现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测试调查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实验法 |
3.2.3.1 实验仪器 |
3.2.3.2 实验要求 |
3.2.3.3 实验方法 |
3.2.3.4 主要参数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 |
4.1 篮球运动员损伤情况 |
4.1.1 损伤分布 |
4.1.2 性别 |
4.1.3 造成损伤的地点 |
4.1.4 造成损伤的与原因 |
4.2 步态比较 |
4.2.1 篮球运动员与对照组步态比较 |
4.2.2 篮球运动员不同性别之间步态比较 |
4.2.3 篮球运动员有损伤与无损伤之间步态比较 |
5 分析与讨论 |
5.1 篮球运动员的损伤情况 |
5.1.1 篮球运动员损伤部位分布 |
5.1.2 篮球运动员不同性别损伤率 |
5.1.3 篮球运动员造成损伤的地点 |
5.1.4 篮球运动员造成损伤的原因 |
5.2 篮球运动员步态分析 |
5.2.1 篮球运动员与对照组步态差异 |
5.2.2 篮球运动员不同性别之间的步态差异 |
5.2.3 篮球运动员有损伤与无损伤的步态差异 |
5.2.4 篮球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步态分析 |
5.2.5 篮球运动员腰部损伤的步态分析 |
5.2.6 篮球运动员踝关节损伤的步态分析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7 致谢 |
8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慢性膝踝关节损伤的篮球运动员下肢肌力评估与训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的目的 |
1.3 研究的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下肢肌力与篮球运动的关系概述 |
1.4.2 膝关节屈伸肌的概述及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 |
1.4.3 踝关节的屈伸肌概述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 |
1.4.4 篮球运动员下肢肌力与损伤的概述 |
1.4.5 篮球运动员基础体能评估概述 |
1.4.6 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与预防训练概述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实验法 |
2.2.4 训练方案 |
2.2.5 数理统计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我校篮球专项运动员膝踝关节损伤情况分析 |
3.2 实验前下肢肌力特征分析 |
3.2.1 实验前膝关节屈伸肌力特征(60/s,单位:NM) |
3.2.2 实验前膝关节肌肉耐力特征 |
3.2.3 实验前膝关节H/Q比值特征 |
3.2.4 实验前踝关节屈伸肌力特征 |
3.2.5 实验前踝关节肌肉耐力特征 |
3.2.6 实验前各组踝关节T/TC比值特征 |
3.3 实验前后篮球专项基础体能测试结果分析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篮球运动员膝、踝关节损伤与治疗相关调查表 |
实验后《学生自我感受反馈问卷》 |
知情同意书 |
(3)西安市中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2.文献综述 |
2.1 运动损伤的概念及分类 |
2.2 国内外体育运动中运动损伤的研究 |
2.3 国内外篮球运动中运动损伤的研究 |
2.4 风险的相关研究 |
3.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实地考察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4.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 |
4.2 西安市中学篮球教练团队情况 |
4.3 西安市中学篮球教学、训练比赛场地及器材情况 |
4.3.1 场地情况 |
4.3.2 器材情况 |
4.4 西安市中学生发生篮球运动损伤的基本情况 |
4.4.1 伤病在调查学生中的分布情况 |
4.4.2 伤病发生的主要部位 |
4.4.3 伤病的主要类型 |
4.4.4 中学生发生运动损伤的情形 |
4.4.5 伤病发生的主要时间段 |
4.5 中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等级与损伤重复性程度 |
4.5.1 运动损伤等级 |
4.5.2 运动损伤重复性程度 |
4.5.3 损伤等级与损伤重复性程度相关性分析 |
4.6 西安市中学生篮球运动损伤风险因素分析 |
5.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致谢 |
7.参考文献 |
8.附录 |
(4)黑龙江省高水平篮球运动员FMS动作筛查及训练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来源 |
1.2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1 课题研究背景 |
1.2.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在该研究的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
1.4 研究对象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资料法 |
1.5.2 问卷调查法 |
1.5.3 访谈法 |
1.5.4 统计分析法 |
1.5.5 测试法 |
1.6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章 结果与分析 |
2.1 黑龙江省高校男子篮球运动员动作筛查测试结果 |
2.1.1 男子篮球运动员FMS积分总览 |
2.1.2 男子篮球运动员动作筛查得分结果与前期损伤关系 |
2.2 男子篮球运动员FMS各项动作得分简析 |
2.2.1 男子篮球运动员左右对称性分析 |
2.3 不同位置身体对称性统计 |
2.4 不同位置篮球运动员FMS筛查结果比较 |
2.4.1 篮球运动员深蹲动作结果分析 |
2.4.2 篮球运动员跨步栏测试结果分析 |
2.4.3 篮球运动员弓步蹲测试结果分析 |
2.4.4 篮球运动员肩部灵活性测试结果分析 |
2.4.5 篮球运动员直抬腿测试结果分析 |
2.4.6 篮球运动员躯干稳定测试结果分析 |
2.4.7 篮球运动员旋转测试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FMS动作筛查与损伤的关联分析 |
3.1 篮球运动员损伤部位与FMS积分的关系 |
3.2 篮球运动员FMS对称性与伤部位的相关性分析 |
3.2.1 动作功能筛查结果与身体对称性的关系 |
3.2.2 对篮球运动员观察期内损伤情况 |
3.2.3 损伤部位相关性分析 |
3.3 篮球运动员对称性与损伤发生率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篮球运动员筛查后的训练学分析 |
4.1 篮球运动员损伤机理的训练学分析 |
4.2 黑龙江省高水平篮球运动员损伤的训练学手段预防 |
结论 |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件1 |
附件2 |
致谢 |
(5)跨步和跳步急停跳投对高校篮球爱好者膝关节生物力学特征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文献综述 |
1.2.1 膝关节损伤相关研究 |
1.2.2 膝关节解剖学特征 |
1.2.3 膝关节的生物力学特征 |
1.2.4 投篮以及急停跳投技术的研究分析 |
1.2.5 急停起跳动作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实验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2.2.4 逻辑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两种投篮各个阶段的划分与各阶段的特点 |
3.1.1 两种投篮各个阶段的划分 |
3.1.2 各阶段运动的特点 |
3.2 两种投篮中受试者膝关节运动学的对比分析 |
3.2.1 两种投篮重心高度变化的对比 |
3.2.2 两种投篮膝关节三维角度的对比 |
3.3 两种投篮中受试者膝关节动力学的对比分析 |
3.3.1 两种投篮垂直地面反作用力峰值的对比 |
3.3.2 两种投篮膝关节三维力的对比 |
3.3.3 两种投篮膝关节三维力矩的对比 |
3.4 篮球运动膝关节损伤的预防与提高相关肌肉力量的训练方法 |
3.4.1 篮球运动中损伤预防的措施 |
3.4.2 篮球运动针对性的提高膝关节肌肉力量的训练方法 |
3.4.3 篮球运动前膝关节周围肌肉激活方法 |
3.4.4 篮球运动后膝关节的恢复练习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篮球运动员前十字韧带易损伤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以第十八届CUBA西北赛区女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1.1 选题的目的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发展趋势 |
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2.3.1 文献资料法 |
2.3.2 问卷调查法 |
2.3.3 数理统计法 |
2.3.4 逻辑分析法 |
2.3.5 案例分析法 |
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1 第十八届CUBA西北赛区女篮基本情况 |
3.1.1 西北赛区女篮人员基本构成情况 |
3.1.2 女篮训练情况 |
3.1.3 全年比赛情况 |
3.2 篮球运动损伤发生率及受伤人数的比较 |
3.2.1 篮球运动损伤部位的情况分析 |
3.2.2 运动员在场上不同位置的损伤率分析 |
3.2.3 女篮运动员场上不同位置主要部位损伤发生率 |
3.2.4 膝关节损伤种类分析 |
3.2.5 膝关节损伤的不同时段特征(训练、比赛)分析 |
3.3 女篮运动员前十字韧带损伤的分析 |
3.3.1 膝关节前十字韧带结构分析 |
3.3.2 膝关节前十字韧带病因分析 |
3.4 女篮运动员前十字韧带损伤因素和原因分析 |
3.4.1 力量与膝关节前十字韧带损伤的相关性 |
3.4.2 柔韧与膝关节前十字韧带损伤的相关性 |
3.4.3 体重与膝关节前十字韧带损伤的相关性 |
3.5 女篮运动员前十字韧带损伤原因 |
3.5.1 带伤病训练比赛 |
3.5.2 机体过度疲劳 |
3.5.3 肌肉力量不足 |
3.5.4 训练负荷不合理 |
3.6 膝关节前十字韧带损伤的预防措施 |
3.6.1 加强技术动作的正确性、规范性、熟练性 |
3.6.2 增加膝关节力量和柔韧训练 |
3.6.3 改善训练和预防负荷过重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青海师大CUBA女子篮球队运动员膝关节损伤成因规律及个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意义与依据 |
1.1.1 CUBA女子篮球队膝关节损伤选题意义 |
1.1.2 CUBA女子篮球队膝关节损伤选题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访谈法 |
2.2.3 个案分析法 |
2.2.4 测量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青海师范大学女篮简介 |
3.2 篮球运动员膝关节相关解剖分析 |
3.2.1 膝关节骨性结构解剖 |
3.2.2 膝关节囊 |
3.2.3 膝关节主要韧带解剖分析 |
3.2.4 膝关节肌群解剖分析 |
3.3 青海师范大学女篮膝关节损伤成因规律分析 |
3.3.1 青海师大女篮膝关节损伤案例收集 |
3.3.2 青师大学女篮膝关节运动损伤成因分析 |
3.4 篮球运动员膝关节损伤评估 |
3.4.1 篮球运动员膝关节损伤场上评估 |
3.4.2 篮球运动员膝关节损伤场外评估 |
3.4.3 膝关节动作评估 |
3.4.4 膝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 |
3.4.5 膝关被动关节活动度 |
3.4.6 抗阻式关节活动度 |
3.4.7 膝关节徒手肌力检查 |
4 个案分析与讨论 |
4.1 具体临床诊断 |
4.2 康复方案制定 |
4.2.1 第一阶段物理治疗方案制定 |
4.2.2 第二阶段膝关节功能恢复性方案制定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简述我国篮球运动员膝关节运动损伤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篮球运动员膝关节运动损伤研究所取得的成绩 |
1.1 篮球运动员膝关节运动损伤的现状调查 |
1.2 篮球运动员膝关节运动损伤的部位 |
1.3 篮球运动员膝关节运动损伤发生原因 |
1.4 篮球运动员膝关节运动损伤预防及对策 |
2 我国篮球运动员膝关节运动损伤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2.1 针对性预防方法和措施研究不够 |
2.2 跨学科研究不足 |
2.3 康复训练手段落后 |
3 我国篮球运动员膝关节运动损伤研究展望 |
(9)第17届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决赛阶段)女子运动员运动损伤状况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小结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访谈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逻辑分析方法 |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CUBA女子篮球运动员损伤状况的构架分析 |
3.1.1 CUBA女子运动员概况 |
3.1.2 女子运动员的损伤部位概况 |
3.1.3 女运动员损伤程度分析 |
3.2 CUBA女子运动损伤原因分析 |
3.2.1 生理因素 |
3.2.2 心理因素 |
3.2.3 比赛技术因素 |
3.2.4 外部因素 |
3.3 CUBA女子运动损伤后影响现状 |
3.3.1 女子运动员损伤后的影响程度 |
3.3.2 女子运动员损伤后所造成的困扰 |
3.4CUBA女子运动员预防与恢复分析 |
3.4.1 女子运动员对运动损伤预防的了解认知 |
3.4.2 女子运动员对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
3.4.3 女子运动员对运动损伤的处理 |
3.4.4 女子运动员对运动损伤的恢复方式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荣誉 |
(10)山西省晋中市高中篮球教学中常见运动损伤成因及预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文献综述 |
1.2.1 有关篮球运动损伤的研究 |
1.2.2 关于篮球运动损伤发生状况的研究 |
1.2.3 有关篮球运动损伤特征的研究 |
1.2.4 有关篮球运动损伤原因的研究概述 |
1.2.5 对于篮球运动损伤恢复措施的研究综述 |
1.2.6 现阶段研究结果不足之处 |
1.3 概念界定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逻辑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晋中市选修篮球课程的被调查学生总体情况 |
3.1.1 性别分布 |
3.1.2 年级分布 |
3.1.3 课时内容安排 |
3.2 晋中市高中生篮球课上发生运动损伤情况的分析 |
3.2.1 篮球课上学生损伤的发生概率情况 |
3.2.2 发生运动损伤的运动环境情况 |
3.2.3 身体不同部位发生运动损伤的情况 |
3.2.4 运动损伤的性质 |
3.2.5 运动损伤的类型 |
3.2.6 参加篮球课的学生运动损伤的程度 |
3.3 晋中市高中生篮球课上发生运动损伤情况的成因分析 |
3.3.1 学生自身因素 |
3.3.2 教学过程因素 |
3.3.3 教学环境因素 |
3.4 晋中市高中生篮球课上运动损伤的预防 |
3.4.1 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 |
3.4.2 预防运动损伤的原则 |
3.4.3 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
4 结论 |
4.1 结论 |
4.2 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锦州高校篮球运动员膝部损伤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篮球运动员步态与运动损伤关系研究 ——以广州体育学院运训篮球班为例[D]. 高涵. 广州体育学院, 2020(06)
- [2]慢性膝踝关节损伤的篮球运动员下肢肌力评估与训练[D]. 沈智瀛. 天津体育学院, 2020(08)
- [3]西安市中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现状研究[D]. 王星. 西安体育学院, 2019(01)
- [4]黑龙江省高水平篮球运动员FMS动作筛查及训练学分析[D]. 刘凯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5]跨步和跳步急停跳投对高校篮球爱好者膝关节生物力学特征影响[D]. 王天泽. 北京体育大学, 2017(11)
- [6]篮球运动员前十字韧带易损伤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以第十八届CUBA西北赛区女篮为例[D]. 张岩. 青海师范大学, 2017(03)
- [7]青海师大CUBA女子篮球队运动员膝关节损伤成因规律及个案分析[D]. 罗永岗. 青海师范大学, 2017(03)
- [8]简述我国篮球运动员膝关节运动损伤的研究进展[J]. 徐海燕,周军. 运动, 2016(14)
- [9]第17届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决赛阶段)女子运动员运动损伤状况的调查研究[D]. 郑娜. 南昌大学, 2016(03)
- [10]山西省晋中市高中篮球教学中常见运动损伤成因及预防研究[D]. 渠世宇. 吉林体育学院, 2016(02)
标签:篮球论文; 踝关节论文; 篮球运动员论文;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症状论文; 篮球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