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科学与工程第22卷2002年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徐迎春[1](2012)在《环境传播对中国绿色公共领域的建构与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环境传播是传播学中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涉及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领域。环境传播的研究兴起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美国,之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大学校园增设了环境传播学科与课程。二十一世纪初,国际上有关“环境与传播”的年会定期举办,有关环境传播的学术期刊陆续发刊。至今,环境传播的研究领域已扩展至“环境话语与修辞”、“媒介与环境新闻”、“环境决策中的公众参与”、“社会营销与环境倡议运动”、“环境合作与矛盾解决”“环境风险传播”、“大众文化与绿色市场中的自然表征”等多个方面。目前,国内的环境传播已经起步,所涉及领域多限于大众传媒的环境新闻报道方面。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政府努力不懈地始终以“负责任的大国”姿态出现在世界舞台上,除1984年将环境保护定为基本国策外,基于环境保护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话语也先后出现在国家发展纲要以及各种高级别的国际会议、国家领导峰会和环境论坛中。环境传播课题在中国的发展与研究,不仅对于保护与改善环境本身十分必要,而且对于探讨国家的环境责任以及提升国家形象也意义重大。因而,将中国环境传播研究目前较单一的环境新闻研究领域扩展至其它多分支领域,这对国家发展及环境传播领域的理论完善都极具学术价值。本论文的形成主要通过以下三个层面:国内外资料搜集与实践总结、剖析;思考的路径;结论与研究价值的可靠性论证。文章在对国内外有关环境传播的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与评析了环境传播的概念演变;环境传播的社会和文化建构立场、方法及框架;环境传播中的修辞策略;环境政治;新旧媒体的环境传播;以及环境风险传播等几大热点研究领域。之后,本论文将环境传播与中国绿色公共领域相结合,创新地提出二者影响与互动机制,并对环境传播运作机制中各要素对中国绿色公共领域的建构与影响分别进行了探讨与研究。在对环境传播问题进行思考的过程中,笔者将实证与实质性研究方法相融合,基于文化批判与社会建构的立场,剖析了大众传媒、网络新媒体、环境NGO及政府部门的环境传播对中国绿色公共领域的影响,其中包括从大众传媒的环境新闻生产与传播机制来反思其绿色公共性;提出网络新媒体进行环境传播的门户、搜索及聚众式传播方式,以及从“绿色”新闻、“绿色”议题向“绿色”公众培育的传播态势;网络传播的“绿色”话语与主流大众传媒的话语同构;环境NGO的传播运作机制与媒体策略,以及环境NGO的话语形式与种类对公民“绿色”身份的建构、对绿色公共领域的影响;政府的环境传播机制、特点及“绿色”话语实践等。这些也都是本文与国内以往环境传播类研究相比的创新之处。笔者在研究中注重多元全面的分析方法,不仅运用了大量案例分析,比如从环境风险的建构视角考察了厦门、广东番禺的集体“散步”事件,网络绿色公共领域形成与发展中的三大事件—“怒江建坝之争”、“圆明园湖底铺设防渗膜事件”、“南京法桐保卫战”;还运用了话语分析方法,如对环境NGO主办的“地球熄灯一小时”行动的官方宣传文本与气候变化的话语实践进行详细解读;从政府的绿色语言与行动出发,考察分析了政府环境传播中“节能减排”话语的整个建构过程。同时,笔者为保证结论与研究价值的可靠性与有效性,分别针对普通公民、报纸环境新闻报道的条线记者、环境NGO等进行了问卷调查及深入访谈,搜集了丰富的一手资料。由于环境传播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较集中于国外的理论文献,因而笔者查阅的英文原版书籍及期刊较多,结合这些丰富的二手英文原版资料,本论文在国内外关于环境传播的资料搜集上比较多样与全面。此外,笔者曾经在浙江电视台从事三年的电视记者工作,对环境新闻报道有切身实践,之后又在国际环境NGO—世界自然基金会从事了两年的环境传播工作,此间不仅搜集了国内外大量环境NGO的相关资料,而且组建了长江中下游环境新闻条线记者的报道网络,与国内环境记者保持了较多联系与互动,这些都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与实践来源。本论文不仅将环境传播的概念与研究方法较详细地引入国内,既弥补了国内在环境传播研究领域的不足,又丰富了世界环境传播的中国内容,而且在环境传播与绿色公共领域的建构与影响研究方面提出了以上诸多创新点,这些都为学者今后在环境传播各分支领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样板。
成丽[2](2010)在《宋《营造法式》研究史初探》文中认为宋《营造法式》是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颁行全国的一部侧重于估工算料的法规性建筑营造技术典籍。自九十年前,即1919年初朱启钤在江南图书馆发现《营造法式》抄本并付印后,数代学者持续不辍地开展有关《营造法式》的研究,既开启了中国建筑史学的大门,更曾多方位、多层次地推进了该学科的深化发展。本文细致梳理现代以来《营造法式》已有研究和成果,全面考察相关研究主体、学术流派,从版本研究、实物测绘、术语解读、理论探索、多元化研究几个层面,对《营造法式》的研究历程、学术发展理路尝试进行系统分析和归纳,尽可能在总结研究目的、方法、成就和影响的基础上,彰显各个时期典型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审视因果,探寻得失,明晰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可以深入的方向,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进而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路,以促进《营造法式》研究的继续深入以至新的突破,为完善中国建筑史学框架乃至重振中国文化做出贡献。
二、核科学与工程第22卷2002年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核科学与工程第22卷2002年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环境传播对中国绿色公共领域的建构与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 |
1.2 文献综述 |
1.2.1 环境传播的社会和文化建构:立场、方法、框架 |
1.2.2 环境传播中的修辞策略:隐喻(metaphor)和视觉图像(visualimage) |
1.2.3 环境政治:"以言行事"的符号、话语和权力关系 |
1.2.4 媒体的环境传播:新闻运作的框架分析及相关理论 |
1.2.5 环境风险传播:一种建构绿色公共领域的方法 |
1.3 研究方法 |
2 主要概念的界定 |
2.1 环境传播的概念及演变 |
2.2 绿色公共领域的界定及其中国语境 |
2.2.1 对绿色公共领域的理解:基本特征、构成要素及相关界定 |
2.2.2 中国当代绿色公共领域的类型考察 |
2.3 环境保护运动与环境传播的公共建构 |
3 中外绿色符号的公共建构 |
3.1 "红色"与"绿色":中国社会的"环境"符号解读 |
3.1.1 中国古代社会的绿色萌芽与哲学思考 |
3.1.2 中国当代社会的环境理念与绿色发展轨迹 |
3.2 "生态"与"正义":国际社会的绿色符号建构 |
3.2.1 "回归自然"的环保运动:从"荒野"到"自然景观(资源)"的话语 |
3.2.2 生态保护运动:"生态系统"中心与"人类"中心的生态学话语 |
3.2.3 环境正义运动:环境与种族平等的话语 |
3.3 环境"风险"的话语公共建构案例:以厦门、广州番禺的集体"散步"事件为个案 |
3.3.1 环境"风险"的话语公共建构 |
3.3.2 环境"风险"的社会建构与权力关系 |
4 媒体关于"绿色"的表征及对绿色公共领域的建构 |
4.1 中国传统媒体的环境新闻传播机制与反思 |
4.1.1 中外传统媒体的环境新闻传播概况 |
4.1.2 传统媒体的环境新闻传播机制研究 |
4.1.2.1 对环境新闻的传播流程考察 |
4.1.2.2 环境新闻报道与媒体表征的框架建构 |
4.1.3 传统媒体环境传播的公共性思考 |
4.2 网络新媒体的环境传播机制与绿色公共领域的形成 |
4.2.1 网络媒体的环境传播机制考察 |
4.2.2 网络绿色公共领域的形成与发展 |
4.3 环境传播中新旧媒体的同构与公共影响 |
5 环境非政府组织(NGO)对中国绿色公共领域的推动 |
5.1 环境NGO的传播机制与媒体策略 |
5.2 环境NGO的话语生产及其对绿色公共领域的影响 |
5.2.1 另类媒体对绿色公共领域的推动 |
5.2.2 环境倡议运动与"绿色"身份认同 |
5.3 环境NGO的绿色文化与政治 |
6 中国政府的环境传播对绿色公共领域的影响 |
6.1 中国政府的环境传播机制考察 |
6.2 政府的绿色话语与绿色目标—以"节能减排"的话语为例 |
6.2.1 "节能减排"的绿色语言与绿色目标 |
6.2.2 "节能减排"的绿色行动与绿色目标 |
6.3 政府环境传播中的"绿色"目标与公共认同危机 |
结语: 绿色关系网——环境传播与绿色公共领域的未来 |
中文参考文献 |
英文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公民环境问卷内容及人口分布情况 |
附录2: 环境新闻记者调查问卷 |
附录3: 环境新闻记者深度访谈大纲 |
附录4: 对环境NGO负责人或传播官员的深度访谈大纲 |
读博期间学术成果 |
(2)宋《营造法式》研究史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意义 |
二、已有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资料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六、收获与未尽事宜 |
第一章 《法式》版本研究 |
第一节 “丁本”与“陶本” |
一、丁氏钞本的发现与石印刊行 |
二、学术团队型的版本研究及“陶本”的刊行 |
第二节 学社期间的版本研究 |
一、阚铎再次校订《法式》 |
二、以“故宫本”校对《法式》 |
第三节 宋本《法式》的发现与辨识 |
第四节 《法式》版本后续研究举略 |
一、梁思成 |
二、刘敦桢 |
三、陈明达 |
四、陈仲篪 |
五、傅熹年 |
六、其他 |
第五节 《法式》版本研究的若干问题 |
一、对《法式》是否完本的探讨 |
二、关于“万有文库本” |
三、展望 |
第二章 《法式》与实物测绘的互证研究 |
第一节 实物测绘研究的前奏 |
一、研究平台的构建 |
二、梁思成、刘敦桢入社主持工作 |
三、“前理解”性的清代官式建筑研究 |
第二节 实物测绘与《法式》互证的初期实践 |
一、独乐寺观音阁、山门——研究方法的初步确立 |
二、广济寺三大士殿——对辽代建筑形制认识的强化 |
三、正定调查——初涉北宋木构 |
四、大同古建筑测绘调查——对宋、辽、金建筑认识的系统化 |
五、密集高效的大规模实物调查 |
六、佛光寺东大殿——“中国最古的木构” |
七、昆明、李庄时期的工作 |
第三节 实物测绘与《法式》互证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一、科学系统的工作方法 |
二、构建中国特色的文物保护理念 |
三、以《法式》为标尺架构中国建筑史框架 |
第四节、实物与《法式》互证研究的后续发展 |
一、建国后的实物调查及测绘研究 |
二、继续完善中国建筑史框架 |
三、对早期建筑地域差异的审视 |
四、后续研究的若干问题 |
第三章 《法式》术语及文本解读 |
第一节 学社前期的相关研究 |
一、纂辑营造词汇 |
二、改编《法式》为读本 |
三、《〈营造法式〉新释》 |
第二节 梁思成《〈营造法式〉注释》 |
一、李庄时期的整理和研究 |
二、建国后的研究及《〈营造法式〉注释(卷上)》出版 |
三、《梁思成全集》第七卷 |
四、徐伯安、郭黛姮《宋〈营造法式〉术语汇释》 |
第三节 相关研究后续 |
一、陈明达《〈营造法式〉辞解》、《〈营造法式〉研究札记》 |
二、潘谷西、何建中《〈营造法式〉解读》 |
三、其他相关研究 |
第四章 《法式》与中国古代设计理念的探索 |
第一节 梁思成、刘敦桢的相关研究思路 |
第二节 陈明达的开创性探索与研究 |
一、《应县木塔》——中国古代木构建筑有设计规律可循 |
二、《〈营造法式〉大木作研究》——北宋“以材为祖”的模数制设计方法 |
三、《独乐寺观音阁、山门的大木作制度》——回归传统建筑语言体系 |
第三节 从单体推及组群和城市规划设计——傅熹年的研究 |
第四节 从推断引向实证——王其亨对古代设计实物资料的研究 |
第五节 围绕《法式》“以材为祖”设计规律的细致研究 |
一、材分制(模数制)研究 |
二、尺度规律研究 |
第五章《法式》多元化研究 |
第一节 中国古代建筑通史中的相关研究 |
一、《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 |
二、《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 |
三、《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 |
四、《中国建筑艺术史》 |
五、五卷本《中国古代建筑史》 |
六、《中国建筑史》教材 |
七、《中国科学技术史·建筑卷》 |
第二节 专项研究 |
一、《法式》大木构件和做法研究的继续深入 |
二、《法式》其他各作研究的扩展 |
三、《法式》“功限”、“料例”研究 |
第三节 多视角、跨学科的研究 |
一、文献学方法的应用 |
二、考古学方法的应用 |
三、力学方法的应用 |
四、文化比较和多元化 |
第四节 数字化时代的研究 |
第六章 《法式》若干问题探讨 |
第一节 《法式》卷、篇、条目考辨 |
一、传世宋《营造法式》是否完本 |
二、《法式》卷数考辨 |
三、《法式》篇数考辨 |
四、《法式》条数考辨 |
五、结语 |
第二节 《法式·看详》的意义 |
一、“看详”的诠释与歧义 |
二、“看详”的丰富历史蕴涵 |
三、《法式·看详》的意义 |
第三节 李诫《法式·序》的语境解析 |
一、《进新修〈营造法式〉序》 |
二、《法式·序》所涉经典及相关史料 |
三、结语 |
第四节 附识 |
一、“崇宁本”《法式》海行时间 |
二、《法式》作者之名 |
三、《法式》与南方建筑的关系 |
四、《法式》的实际影响 |
附录 1 《法式》相关记载及评述 |
附录 2 《法式》研究论着目录 |
附录3 全国早期木构建筑概况及相关研究文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四、核科学与工程第22卷2002年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环境传播对中国绿色公共领域的建构与影响研究[D]. 徐迎春. 浙江大学, 2012(07)
- [2]宋《营造法式》研究史初探[D]. 成丽. 天津大学,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