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漫谈小说开头第一句话的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张丽华[1](2021)在《如何安顿自己的“过去”——《在酒楼上》的空间诗学与记忆书写》文中研究表明《在酒楼上》通常被视为一篇反映鲁迅五四后思想彷徨的"复调小说";但"复调"的形式,其实未能充分揭示这篇小说的叙事技巧与抒情氛围。以下试从空间诗学的角度重新解析《在酒楼上》的形式和主旨。通过对"酒楼""废园""S城""坟"等空间意象及其叙事功能的分析,《在酒楼上》被读作在《〈呐喊〉自序》之后鲁迅另一个清偿"过去"、整理自己的文本。"酒楼"是一处回忆空间,鲁迅让自己的"过去"以吕纬甫的形象出现,与当下的"我"亲切晤对;吕纬甫所讲的两个故事同样事关记忆,其核心意象是对"过去"的挖掘与补偿。通过《在酒楼上》的写作,鲁迅以文学的方式对《〈呐喊〉自序》中被省略的创伤性记忆进行了修通,这一全新的记忆诗学,亦预示了《朝花夕拾》的登场。
山丹[2](2020)在《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研究》文中认为童年书写是儿童文学艺术的核心内容,表现童年的现实生活与想象世界,是儿童文学对童年精神的审美创造与诗意追求。童年书写不只是一种文学的表达策略和创作形式,更是以文学形式构建人类对于自身、他者、社会及历史的一种独特思考方式。本论文以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为研究对象,并将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划分为写实型童年书写、经验型童年书写和理想型童年书写,通过梳理三种童年书写范式在主题表现、创作技巧、文体形式、叙事结构、语言类型等方面所呈现的文学图景,归纳新世纪以来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所体现的美学价值,及由此带给中国儿童文学的启示。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正文部分包括五章。具体章节内容概括如下:绪论主要对童年理论、童年观和童年书写的基本观点进行梳理,总结了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中童年书写的研究现状,阐明了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的研究价值,并明确了本论文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思路。第一章“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转向”,对现实题材儿童小说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勾勒,通过探讨新世纪以来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转向,阐释童年书写的艺术表达与审美意蕴。现实题材儿童小说演变轨迹,聚焦于1917至1999年间的儿童小说历史发展脉络,本论文将其归纳为:新生期、生长期、探索期及繁荣期四个阶段,并对每一阶段儿童小说的创作特征加以分析。新世纪以来,随着文化语境的革新和“解放儿童”儿童文学观的确认,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形成了新的创作格局。通过对儿童小说中童年书写转向的内外成因分析,阐释童年书写的叙事特征和艺术形式。第二章“写实型童年书写中的生命观照”,探讨写实型童年书写对当下童年个体生命的书写维度。本章从个体童年的身份认同、成长书写、性别书写、青春书写和边缘生命书写的不同维度,梳理了童年书写中的写实型童年书写的创作特征。展现成人作家在将现实儿童作为表现对象时,对童年的生活现状、情感真实和生命尊严的理解与尊重。对写实型童年书写创作范式的探究,能够丰富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童年生命书写的内涵和形式,并为儿童文学深入童年精神提供重要的参考。第三章“经验型童年书写中的情感再现”,对童年书写中的经验型童年书写进行了阐释。经验型童年书写,分为成人作家对自我童年生活书写的白描,及以文学书写方式再现自我童年的心理投射。在对儿童小说中经验型童年书写进行解读时,主要从童年回忆的诗意书写,童年乡土的多元书写,童年创伤的投射书写和童年缺失的补偿书写等不同维度加以讨论。在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经验型童年书写中,成人作家试图通过追寻自我童年生命的书写价值,来呈现儿童小说中的童年经验的艺术形态和审美表征。第四章“理想型童年书写中的童心想象”,探讨了儿童小说中的理想型童年书写所具有的文本特征和审美意蕴。理想型童年书写作为成人作家对于童年精神的追求与寄托,为当下儿童的成长提供了指引,并为人类童年提供了直达心底的精神滋养。本章从历史语境、战争语境、人类乡土语境和理想童年精神四个维度,建构了理想型童年的创作范式。理想型童年书写为成人作家提供走出个人化童年私语,面向集体童年精神的途径,其体现的是儿童文学创作对于人类童年精神的向往。第五章“童年书写的审美意旨与创作反思”,主要讨论了童年书写所呈现的审美意旨,与其在创作中所面临的书写困境。童年书写的审美意旨,既体现为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在文本层面,以诗性内核把握童年精神品质和以童心力量坚守文学创作之魂,又体现为童年书写对儿童读者在审美体验中的心灵净化与情感共鸣。在探究新世纪儿童小说的童年书写所面临的困顿境遇时,本论文分别从童年书写与现实之间的距离,童年书写中成长体验的错位和童年书写中“生命本位”意识的缺失等方面,指出了当下儿童小说的创作困境。并重审消费文化语境中的“系列化”写作模式,桥梁书阅读模式,及“低龄化”写作现象,为童年文化变革中的童年书写提供突破和发展的新方向。结语部分对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进行了简单的回顾。通过肯定童年书写所具有的文学价值和美学意义,指出了随着“童年”元素作为儿童小说书写的日趋繁盛,追求童年审美的文学样式将丰富儿童小说的创作空间。然而,需要警惕的是过度商业化的童年书写样式对儿童小说发展的阻碍。因此,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既要对抗符号文化的侵蚀性,又要保有文学审美的生命力。特别是,童年书写需要从儿童生活的真实感出发,表达儿童生命的深广度,展现童年精神的力量性和童年文化的审美力,为儿童文学阅读构建一个更为美好的审美空间。童年本身能够带给人类的精神力量,引导着儿童小说在立体而饱满的童年书写中,塑造中国童年的独特审美艺术。新世纪儿童小说正是通过不同维度的童年书写诠释着童年精神的生命、历史和文明之歌。
郑扬[3](2020)在《“破碎”的记忆言说 ——金宇澄小说论》文中研究指明从展示知青生活的《迷夜》,到绘制城市地图的《繁花》,金宇澄对过去时光的回望与书写,总是带有某种强烈的“破碎”意味。这种交织着复杂内涵的“破碎”意绪,不仅构成了金宇澄小说的背景性情境,也凝结成为一种独特的美学格调,浸润于小说的内容与形式之中,折射出创作主体个性化的生命体验与审美追求。本文试图从“破碎”这一审美特质入手,通过考察和分析其在小说中的表现形式与生成原因,把握和理解金宇澄的小说世界。除绪论与结语外,论文的主体部分由四章组成。第一章梳理金宇澄小说创作的记忆地理图。从创作题材上看,金宇澄是典型的记忆型作家,将记忆转化为叙事是其小说最为显豁的特点。通过对记忆的修辞化处理,金宇澄成功建构了以知青生活为核心的乡土空间和以上海生活为核心的城市空间,二者参差与差异,又凸显出了主体以城市作为“故乡”的写作立场。第二章阐释“破碎”的记忆世界的思想意蕴。具体而言,“破碎”的情感附着于作家对伦理关系、历史价值、生命意义的书写与思考之上。通过对美好情感的悬置和对生命历史荒凉本质的揭露,小说自然地营构了一种晦暗、低沉的文本氛围,生成了内含失意、颓废、感伤、困顿等情感特质的审美格调。第三章分析叙事层面上的“破碎”特质。一方面,金宇澄擅长利用时间的变形和细节的空缺,打断情节的连贯性,制造文本空白,从而使小说成为断片的连缀;另一方面,被悬置的心理描写和游离的叙述视角,也解构叙事的完整性,造成了小说形式上的碎片感。第四章对“破碎”的审美特质进行主体探源。金宇澄小说所氤氲的“破碎”氛围,是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记忆)相互交融的结果,是一种内含着作家生命经验、文学追求和审美趣味的诗性建构。从发生学的角度看,这种“破碎”的审美特质,不仅与金宇澄的坎坷、边缘的生命体验有关,也联系着作者某种有意识的文学追求。
谭敏[4](2020)在《影视作品“戏中戏”结构运用策略探究 ——兼论个人作品《寻找老工业城市的歌剧绿洲》》文中研究指明在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收视群体的收视品味逐渐提升,影视作品中“戏中戏”结构受到了广大观众群体的追捧和喜爱。所谓“戏中戏”结构指的是一部剧中套演该戏剧本身之外的其他戏剧的故事或时间。近年来,创作者们为何热衷于使用“戏中戏”结构,“戏中戏”结构究竟有一些怎样的独到功用。本文以影视作品中“戏中戏”结构为研究对象,探析“戏中戏”结构在影视作品中的叙事策略、人物塑造、视听语言运用、主题意蕴的建构以及其艺术功能。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和毕业作品说明四部分构成。绪论部分主要概括“戏中戏”结构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梳理当前学界和业界对于“戏中戏”的定义,确定研究思路和方法,将论文研究内容和范围定调,并充分表明本课题的创新和局限。正文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重点分析“戏中戏”结构的叙事策略,主要从叙事结构和叙述顺序等方面分析“戏中戏”的多样性和空间感;第二章重点探究“戏中戏”结构的人物塑造策略,从人物形象体系、人物关系的设定等角度立体的分析“戏中戏”结构在人物塑造的特点和所产生的效果;第三章基于“戏中戏”结构在视听语言方面的运用,从声音语言、镜头语言的叙事策略进行分析;第四章主要从“戏中戏”结构主题意蕴的多层次性和互动性上总结其效果的实现;第五章结合个人毕业作品《寻找老工业城市的歌剧绿洲》的拍摄对象主体、叙事视角和叙事结构等要素,从“戏中戏”结构的叙事策略的运用、人物关系、主题意蕴的构架等方面进行探究。同时,论文将结合国内外经典“戏中戏”结构影视作品的创作手法并进行归类和对比,将微观分析到具体经典案例与宏观把握相结合,多方法、多角度、系统地对影视作品中“戏中戏”结构运用策略进行研究,并从中发现“戏中戏”结构的一些优势和局限,分析当前我国影视作品上叙事出现的问题和采取的策略,为后世影视作品中“戏中戏”结构叙事探究的发展提供进一步的指导意义。
张华[5](2019)在《独幕剧文本的叙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独幕剧文本的叙事研究,既需要戏剧学的视角,把独幕剧放置到宏观的戏剧史中加以观照,把握独幕剧的格局;也需要叙事学的视角,以细致、深入的文本分析为基础,总结叙事经验,把握其叙事创新中所提供的启示意义。本文试图从叙事学的学理层面完成对独幕剧这一体裁样式的研究。在中世纪以来的世俗小戏、宗教短剧、幕间剧和插曲剧、开场戏和尾戏等小型戏剧中已见独幕剧的雏形。镜框式舞台的普及和戏剧幕场结构的成熟,为独幕剧的自觉提供了前期准备;19世纪末,随着舞台技术的革新,在小剧场运动的推动下独幕剧成为一种独立的戏剧样式,在左翼思潮的推动下,独幕剧成为遍布欧、亚、非、拉美的戏剧样式。独幕剧并不是多幕剧中的一幕,是戏剧“场面”的二级构造,具有完全独立表现功能的戏剧样式。独幕剧是戏剧形态的有益探索,与多幕剧相比,优势在于构造小。就“故事”而言,在故事事件方面,独幕剧叙事功能主要是生活和讲述,大多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状态或动作。独幕剧的叙事序列是以复合序列为主,其中剧情类的独幕剧多用链式序列,嵌入式序列拓宽了独幕剧的叙述层次,左翼思潮影响下的独幕剧多用并列式序列。独幕剧的叙事事件是侧重于单一核心事件的讲述,对于从属序列进行淡化处理;在故事实存方面,独幕剧的人物多是功能性人物,这与独幕剧以情节为本有直接的关系。独幕剧中的环境突出社会背景要素和巧用物质产品要素,运用象征性环境类型和反讽性环境类型。就“话语”而言,在叙事结构方面,从叙述方式角度看,独幕剧结构多为锁闭式结构。从叙事线索上来看,独幕剧结构多是单线结构。从叙事人物角度看,独幕剧结构主要有一人一事、一人多事、多人一事;由于独幕剧只有一幕,时空的限制更为苛刻,因而对时空进行了拓展式的探索,出现了交错式时空、写意式时空和蒙太奇式时空;独幕剧在叙事视角的选择上多为限知性内聚焦型视角,这与独幕剧的故事多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状态和动作有密切的关系。独幕剧在戏剧领域具有其独特性与价值,常常扮演着“戏剧实验的实验”的角色,独幕剧对叙事形态的有益探索,主要是梅特林克“静止戏剧”和独白型戏剧,这两种戏剧形式主要以独幕剧的形态出现;有些叙事方法是先在独幕剧中进行尝试,然后再拓展到戏剧发展的大潮之中,比如当故事情节小于剧作家主体意识时,出现的明暗双重叙事和戏剧结构中的环形结构都是先在独幕剧这一戏剧体裁中进行“实验”,然后再进一步拓展的。
黄露[6](2019)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研究 ——以《祝福》为例》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学语文教学改革走过了四十年的历程,在这转型与变革的四十年里,我国的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语文教学价值取向是语文教学的指挥棒,指导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着巨大的引领作用,探究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的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有助于理清中学语文教学的发展脉络,更加清晰地认知中学语文教学规律,为今后中学语文教学提供借鉴与思考。论文选择了中学语文经典课文《祝福》作为研究的着力点,用以小见大的方法探究改革开放至今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变革。论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为研究线索,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演变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科学主义时期的“工具思想”取向,素质转型时期的“语言思维”取向,人文回归时期的“人文素养”取向。笔者将三种语文教学价值取向放置于语文教育历史长河中从三条路径进行分析:一条路径是从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或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以及当时的语文主流教学观念探究其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形成,第二条路径是探究各个时期语文教育界对《祝福》的解读,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祝福》教学案例进行案例分析,以此佐证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演变路径。第三条路径是从上述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形成以及《祝福》教学的案例分析总结出每种价值取向的特点及其困惑。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演变历程进行总结与反思,发现我国的语文教学价值取向从“工具思想本位”走向“人文素养本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具体来看,我国的中学语文教学内容从语文知识走向语文素养;教学方法从讲授分析走向合作探究;教学目的从智力培育走向素养提升。在此基础上,对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进行如何选择与确立提出了值得借鉴的建议。
杨柳[7](2019)在《网络幻想小说英译塑造的中国形象研究 ——以仙侠小说为例》文中指出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英语读者自主选择译介中国网络幻想小说无疑具有积极意义,粉丝翻译文本塑造的中国形象更易于被读者接受。本文以描写译学为出发点考察网络仙侠小说英译文本塑造的中国形象及影响,采取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结合形象学的“异国形象”观点对数据发现进行阐释。英译小说以翻译文学的身份进入英语世界,构建出英语文学中的“异国形象”,其中既包含原作者的自塑,也包含译者的他塑。相应地,研究主干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1)作者、译者合力塑造的中国形象;2)中国形象的他塑元素;3)译者/读者转变为作者之后塑造的中国形象。本研究选取了7部英译“经典”仙侠/玄幻作品和2部英语原创仙侠小说作为考察对象,参照语料包括2部英译古龙作品和4部经典英语奇幻小说,一共13部小说,7004473单词。文本塑造的形象分为语言形象、人物形象和事物形象。具体而言,语言形象分为词汇丰富度和文本信息量。人物形象分为主要人物设置和主要人物动作。事物形象包括具体与抽象事物,通过名词词表和专有名词进行分析。文本处理工具包括:文本检索工具AntConc3.4(跨库检索部分使用WordSmith4.0),词性标注工具CLAWS7,中文分词软件Yacsi0.96和词图制作工具WORDSIFT。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关于语言形象。英译仙侠小说的语言具有翻译共性的简化倾向;同时,整体语言水平较高,忠于原文,表达较为准确、丰富。其传递的信息量低于汉语原文,而大于英语原创。相应地,阅读难度也高于英语原创奇幻小说。译者“厚译”是形成较高词汇密度的原因之一。第二,关于人物形象。英译网络仙侠小说主人公形象设置方面类型化特征明显:以青少年男性角色为主,开篇登场、全程在线。人物特质突出:开朗乐观、百折不饶、不断成长,追求成为强者。动词参数显示,主人公动作描述最多,话语、心理描述较少。女性角色频次偏低。一方面,这种类型化的单一人物设置模式在文学性方面有所欠缺,性别主义遭到诟病。另一方面,人物积极进取的形象充满感染力。此外,电子游戏式的功能向(function-oriented)特点对某些读者特别具有吸引力。第三,关于事物形象。词表揭示出“sword”(剑)是唯一在词频上显示出显着性的词,是仙侠小说的标志性物象。这与文学史上的剑仙小说一脉相承。道教以及佛教等相关术语的使用更多是发挥了某种道具的作用或帮助构建背景,作品并未真正触及道家及佛教思想。专有名称大致可分为地点、宗派、神仙魔怪的名字、器物法宝和一些宗教术语,文中归纳了频次最高的颜色和地点等具体名词。此外,对于中国形象的他塑元素及其所受影响有以下发现:第一,译者具有译者和“粉丝”的双重身份。翻译以“厚译”为主,包含大量文化注释。并且译者不满足于文本翻译,他们建立网站、发布视频、甚至转化为仙侠小说创作者,成为传播中国网络小说、构建中国文学形象的一支重要力量。第二,他塑元素既包括译者,也包括读者。网络媒介使译者与读者的交流更加便捷,影响彼此对文化形象的认知,深度参与到翻译复合形象的塑造。第三,从英语创作的仙侠小说看,一方面留有中国文化刻板印象的痕迹;同时也可看到作者积极融入中国元素、传递中国文化的努力。总的说来,中国网络文学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英语译者和作品的相遇更像是一种必然。仙侠小说披着道家文化的外衣,蕴含着突破自我、成为强者的精神内核,对中外读者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在全球化和网络化的今天,译者们对中国形象既非“乌托邦”式的美化到底,也非“假想敌”式的一味抹黑,而是在娱乐中产生了共情。从源语到译入语、再到英语原创文本,网络仙侠小说英译塑造的“中国形象”经历了一场文化的旅行,成为了一幅富于中国情调的文化拼贴画。
彭秀银[8](2019)在《毕飞宇小说在英语世界的译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文学理论为指导,在翻译美学、译介学和读者接受等理论框架下选择当下在国际上影响较大的中国作家个案进行跨学科研究,探讨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对外翻译、传播和接受。文学作品是文化的载体,负载着民族文化各个方面的内容,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当代优秀作家及其优秀作品的海外译介研究具有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毕飞宇是中国当代青年作家的杰出代表,在国际上享有声誉;是中国当代作家在海外译介中少数比较成功的典范之一。因此,毕飞宇小说及其译介研究对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启示意义和借鉴意义。本论文以葛浩文和林丽君合作翻译的毕飞宇三部小说《青衣》、《玉米》和《推拿》为蓝本,紧紧围绕毕飞宇三部小说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传播和接受”这一主体,从“毕飞宇小说概述”、“毕飞宇小说中英文本对比研究”、“译者行为研究”、“传播研究”、“读者接受研究”以及“当代文学’走出去’的反思与展望”六个方面展开。通过探究毕飞宇小说及其译本在英语世界的旅行,为中国文学作品的创作、翻译、推介和“走出去”提供一条可供参考的路径。本论文首先从宏观上对毕飞宇小说的特点进行了概述。毕飞宇小说语言的辨识度极高,有着鲜明的“毕飞宇腔调”;毕飞宇小说主题集普适性与民族性于一体,在中国特色文化和特殊历史背景下聚焦老弱、病残和女性等弱势群体,关注他们的生存状况和情感困境,书写他们的生活与情感、尊严与担当、奋斗与拼搏。毕飞宇充满人文情怀的文学创作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引起了国内外读者的阅读兴趣。在此基础上,本文从语言层面、篇章层面、叙事层面、副文本层面对《青衣》、《玉米》和《推拿》三部单行本小说的中英文本做了细致详尽的文本对比和比较研究,考察了译者葛浩文和林丽君的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发现译文在内容和形式上忠实于原文,有益于英语世界读者了解更多的汉语表达和中华民族文化,有益于中国语言和中国文化的对外输出,助推中国文化“走出去”。在篇章层面,译者主要采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根据逻辑关系和意义关系把长段落分成短段落,小说人物对话单独成段,迎合了英语读者的阅读习惯与思维逻辑,是更高层次上的忠实,有益于中国小说在英语世界的传播和接受。通过对三部小说中英文本的历时比较研究,本文发现时间上越是靠近当下的小说翻译,直译的比重越大,解释性的副文本越少。伴随着莫言获得诺奖、中国政治经济实力的增强、“一带一路”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进一步推进,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日益扩大,海外读者对中国及中国文化的了解也日益增多。本论文也指出了三部小说英文译本中存在着的不忠实翻译,即欠额翻译和误译;认为国家应该投入人力、财力和物力培养本土翻译实践人才和翻译研究人才,构建本土翻译家与国外汉学家合作的翻译模式与翻译平台是大量减少甚至杜绝欠额翻译和误译现象的有效途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在海外市场的有效传播离不开人的因素。译者行为研究、传播研究和接受研究是译介研究中的重要部分,是围绕“人”的研究。从翻译之初的作品选择和翻译模式选择,到翻译方法与翻译策略的选择,再到翻译过程中具体的语言、结构等细节的处理,都是由译者决定。译者在中国文学作品海外译介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中国文学作品成功译介的第一步。在对外传播环节,文学代理人、出版商和销售商发挥着主导作用。接受研究聚焦于读者和读者评论,是对文学作品译介效果的最终评判。通过对世界上最大的图书网站亚马逊美国网站和最大的读书社区网站好读网(goodreads)上所有读者评论的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发现不少读者对中国文学和文化有兴趣,有的读者关注小说的普适价值和文学价值;有的读者关注小说中的文化特色和风土人情。通过对读者评论内容与侧重点的分析,本文发现英语世界对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的兴趣开始增强。毕飞宇小说在英语世界比较成功的译介为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走出去”提供了一个路径和参考。但是,海外读者对中国文学作品和中国文化的接受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潜移默化、逐步加深的过程,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和接受规律。作者、译者、学者和文学文化研究者,需要努力提高作品质量、增强作品的代表性、提升传播质量和传播效果,把最真实、最具有代表性、最具有影响力的当代文学作品译介出去。
郭文斗[9](2018)在《南高与鲁迅小说艺术之比较研究》文中认为越南与中国互为邻居,山连山、水连水,两国之间的文化源远流长,越中友谊永世长存。从古至今,两国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有着密切的交往,中国文化自秦朝起便对越南文化产生着重大影响。为数众多的中国文学着作、艺术作品被传播到包括越南在内的亚洲各国,并得到了广泛越南研究者及读者的高度重视。进入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鲁迅、巴金、老舍、矛盾、曹禺、朱自清、赵树理等着名作家及其作品陆续被传播到越南,使越南文坛日益活跃。鲁迅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被介绍到越南的,并对越南文坛产生了很大影响。鲁迅是中国近代新文化运动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家,南高是越南八月革命前后现实主义文学潮流中的文学家。南高与鲁迅处在不同的国家,属于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和个人经历,但二者同为两国现实主义文学潮流中的文学巨匠,在文学创作上存在着相同点。鲁迅在作品中呈现的许多现实问题在南高的作品中也有所分析。比如:描写刻画人物时都集中描写那些新旧交替时代命运坎坷的新旧两派知识分子,备受压迫逆来顺受的淳朴农民、腐化变质的奴性农民,封建道德语境下被遗忘忽视剥削的女性等。本文在搜集翻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运用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对南高和鲁迅最有代表性作品中的人物刻画手法、小说叙事视角、小说情节构建、语言艺术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探索分析引起他们共鸣与形成各自特色的深层原因,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两位大文学家,为当代文学创作提供借鉴和启迪。本文首先对比了二者作品中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异同。二者都着力刻画两类人物:知识分子及农民。知识分子形象包括旧知识分子形象、新知识分子形象及革命派知识分子形象。农民形象包括被驯化类的农民形象、腐化变质类的农民形象以及具有反抗精神的农民形象等。在叙事视角上,本文对比了南高与鲁迅所运用的叙事外视角、叙事内视角及转换叙事视角艺术等。在情节构建上,本文从南高与鲁迅小说故事情节构架共性及特性两方面进行对比研究:二者的叙事共性包括组装结构、开放结构、心理结构;叙事特性包括颠倒、交叉结构相结合艺术以及对立与对比结构相结合艺术。此外,鲁迅与南高在小说语言及叙事风格技巧上也存有诸多值得对比之处。如小说语言上的多声性、复调性叙事语言,人物语言之人物对话与人物独白,叙事笔调客观冷漠的叙事笔调、讽刺幽默的叙事笔调。造成两者共性的原因主要在于历史背景、文化吸取养分、创作原则与创作动机等方面的相似,而造成二者相异的原因主要在于国情与文化基础、身份阶层及个人阅历等的差异。
李丹丹[10](2018)在《身份·性别·叙事 ——文化诗学视域中的《红楼梦》研究》文中指出毫无疑问,《红楼梦》是一部大书,200多年,卷帙浩繁的各类研究,已经成功的推动“红学”以学科之名跻身20世纪三大显学行列。本论题采用文化诗学的研究方法,试图建立一种跨学科的超越红学内、外部研究的新理论范式,本论题首先将《红楼梦》视为特定历史语境中各种社会文化因素、性别意识、思想价值流通、交汇、融合、辩论的张力场,在这个张力场中,家族意识与虚构话语共生,父权规范与性别反抗并举,对伦理秩序的眷恋和反抗共在,儒家正统意识与异己边缘话语交错,价值认同危机与救赎意识并存,使文本呈现出各种文化结构因子与不同思想价值取向之间的交错扭结和相互牵制。概括地说,在这个文本构成的张力场中,一边是来自社会现实语境固化的规范性力量,一边是曹雪芹试图拒绝、对抗并完成救赎的本真性力量。这两种力量具体呈现为男性/女儿、现实/理想、污浊/真纯、礼/情(欲)、儒/道、虚无/存在等方面的对抗,小说一方面展开了这种反抗,但更重要的是呈现了这些力量之间的争斗、拉锯与妥协。这反映了曹雪芹在各种价值规范之间的挣扎和徘徊,而此正是其身份认同危机的表现。故而,本论题选择“身份认同”的视角切入,一方面是纵向的贯穿,试图用“身份认同”统领上述各个话题,使之在“身份”的问题上呈现一定的统一性;另一方面是横向的追问,旨在具体考察曹雪芹如何体感上述互相矛盾的重重“意义”/“价值”?如何在各种相互冲突的力量中确定自我的“身份”和“立场”?并继续追问为何《红楼梦》能够容纳多重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这些价值取向又为何能同时并存于精细繁复的叙述之中?其对于繁复多样的叙事策略的调用,是否源自于他对各种身份价值选择的犹疑和徘徊?同时,小说文本显现出来的多重复调特征(包括美学与价值)是否也正来自于曹雪芹在各种身份立场之间保持的张力?本论题正文除绪论外分为四章。绪论部分,主要从学界关于“何为红学、红学为何”的论争和红学当前纷繁复杂的学术场域现状出发,清理不同论争话语背后的理论立场和思维模式,具体阐释“身份认同”问题如何卷入红学的语境、作者、文本与意义阐释之综合研究中,进而提出并阐释在红学中启用新方法论(文化诗学的研究范式)的必要性、可行性,介绍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并对本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进行阐释。第一章:从文化身份认同的角度,重点考察曹雪芹满汉的双重身份(既是贵族世家又是包衣仆人)和曹家在清代政治上的独特恩宠/失宠的兴衰经历,如何构成曹雪芹创伤心理的来源和书写的动机。另外,家族史实在文本中的进入,如何造成了《红楼梦》研究中独特的文学、历史(自传说)分殊对立的研究立场?从小说虚构理论的视角来看,自传说为何不能成立?又该如何认识《红楼梦》作为小说虚构的本质?虚构叙事的技巧是如何将具有自传性的经验转化为普遍性的经验?从自传说向自传性小说的生成是否可能?以及如何可能?第二章:从性别身份的视角来考察曹雪芹如何调用各种性别配置和符号来安排和展示清代的性别规则。在《红楼梦》中,性别不仅仅是一种区分生物性男女的简单范畴,而是作为一种文化想象的符号,一种展示性别特权的方式,一种“纯洁”美学的修辞,一种对伦理秩序的颠覆力量,以及一种对明清“情欲”叙事传统的承接方式而存在。本章也将从这几个方面来具体清理《红楼梦》对性别话语以及性别认同的复杂呈现。一方面展示微妙的性别配置如何成为作者型塑小说文本结构、主题内容和情欲复杂的诸多技巧之一?另一方面也考察小说中所用的多重性别符码同伦理秩序的建构/颠覆之间有何复杂关联?第三章:从思想价值认同方面,也即是将《红楼梦》放置在清中叶儒、佛、道文化的发展脉络中,一方面清理儒学发展至理学,原本具有思想活力的儒家文化如何陷入僵化的危机,曹雪芹对待儒家的矛盾态度,是否形象的反映了清初儒学内部从程朱理学开始的内在性裂变?另一方面清理儒学的制度化与皇权的高涨造成了士人怎样的心理创伤?学而优必须仕,但当入仕无途时,士人该如何选择?《红楼梦》如何反应了其在儒道佛各家思想认同之间的矛盾和徘徊?隐入佛道为何不能?与此同时,回到小说文本中,具体考察“补天石被弃”的神话如何隐喻了贾宝玉成长过程中的身份认同失败,在抛“母”入“父”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双重背叛(一是对母性代表的混沌天然性灵的背叛,一是对父系代表的“象征秩序”的背叛)。进而考察因这种背叛产生的自我忏悔、矛盾、犹疑、痛苦能否与中国精神思想演变史中“士”阶层(知识分子)的身份困惑进行连接?而贾宝玉在文化取向上选择的女儿纯洁论或者说审美诗意,如何被文本赋予“形而上”的意味?这是否能够成为一种新的思想救赎的尝试?第四章:将身份认同上升至“终极关怀”的层面,分别从叙述策略、乌托邦叙事动机几个层面,来探讨《红楼梦》对人的存在终极价值的思考和追索。一方面,借助叙事学分析小说的神话结构、谶纬模式铺叙出的“宿命论”如何与小说主体、人物角色的自主意识构成叙事张力?另一方面,通过将《红楼梦》放置在中国精神史的流变中,去考察《红楼梦》提出了怎样的终极价值认同难题,其对大观园乌托邦式的设计能否成为在价值虚无中确定价值的一种尝试?最后,借助昆德拉对小说存在意义的解读,认为《红楼梦》在终极价值认同上的贡献,即是以回忆书写本身完成对自我、读者创伤的疗治,完成对荒诞虚无的对抗,完成对诗性价值的肯定。
二、漫谈小说开头第一句话的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漫谈小说开头第一句话的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1)如何安顿自己的“过去”——《在酒楼上》的空间诗学与记忆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一在酒楼上:回忆的空间 |
二吕纬甫的故事:挖掘与补偿 |
三S城:记忆的“异托邦” |
四记忆的修通:从《〈呐喊〉自序》到《在酒楼上》 |
结语 |
(2)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童年书写研究的理论基础 |
二、童年书写的研究现状概述 |
三、核心概念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
四、童年书写的研究价值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世纪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转向 |
第一节 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历史变迁(1917—1999) |
一、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新生期 |
二、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发展期 |
三、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探索期 |
四、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繁荣期 |
第二节 新世纪文化语境下的儿童小说童年书写 |
一、新世纪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文化语境 |
二、分化期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新格局 |
三、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创作范式 |
第三节 新世纪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表现形式 |
一、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文学表达 |
二、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文化内涵 |
三、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艺术呈现 |
第二章 写实型童年书写中的生命观照 |
第一节 学校与儿童:写实型童年的身份认同 |
一、童年的校园:作为学生的儿童身份塑造 |
二、认同的焦虑:儿童身体的压抑与桎梏 |
三、认同的内省:校园童年的觉醒与抗争 |
第二节 主体的真实:写实型童年的成长镜像 |
一、自我镜像:童年主体的成长性审视 |
二、他者镜像:童年主体的成长性迷思 |
三、家庭镜像:童年主体的成长性再认 |
第三节 自觉与超越:写实型童年的性别意识 |
一、性别书写:“永远的”男孩和女孩 |
二、少女小说:童年书写的性别意识自觉 |
三、超越定式:童年书写的性别意识重构 |
第四节 接纳与指引:写实型童年的青春书写 |
一、找寻信念:童年青春书写的姿态与方向 |
二、触碰情丝:童年青春书写的勇气与限度 |
三、走进现实:童年青春书写的理性与节制 |
第五节 观照与隔阂:另类童年的书写边界 |
一、无声的呐喊:书写特殊童年的私语 |
二、他者的边界:从《我是白痴》到《我是天才》 |
三、遥远的银河:“另一种”童年书写 |
第三章 经验型童年书写中的情感再现 |
第一节 记忆碎片:童年回忆书写的追思与重组 |
一、真挚与坦诚:童年回忆书写的诗意表达 |
二、治愈与省思:童年回忆书写的双重指向 |
三、遮蔽与取舍:童年回忆书写的经验治理 |
第二节 个人乡土:童年乡土书写的热切与哀伤 |
一、记忆重启:个人乡土童年的书写特征 |
二、大地之子:个人乡土童年回忆的成长之歌 |
三、重拾美好:新乡土童年书写的碰撞与坚守 |
第三节 投射机制:创伤性童年书写的精神博弈 |
一、悲悯的投射:童年创伤经验的文本再现 |
二、受创的儿童:身体的规训与精神的桎梏 |
三、童心的抚慰:灾难中的群体性创伤 |
第四节 情感补偿:缺失性童年书写的孤独内核 |
一、教育的轮回:缺失性童年书写的亲情之思 |
二、孤独的延续:缺失性童年书写的生存观照 |
三、《金色的手指》:爱的缺失与成长的孤寂 |
第四章 理想型童年书写中的童心想象 |
第一节 想象的儿童:历史与童年的双重建构 |
一、历史童年书写:“唯我”的历史文化想象 |
二、历史的童年:童年生活的想象与再现 |
三、童年的历史:童年视角下的历史叙事 |
第二节 战火中的儿童:战争与童年的书写平衡 |
一、重返生活:战争题材儿童小说的叙事转向 |
二、悲悯情怀:战争童年的书写力量 |
三、非暴力书写:战争童年的人性底色 |
第三节 人类的乡土:童年生命的精神原乡 |
一、人性颂歌:人类童年乡土的诗性咏叹 |
二、文化乡土:重返童年的生命之源 |
三、《寻找鱼王》:童心与初心的“天人合一” |
第四节 理想的儿童:童年精神的文化确认 |
一、童年精神书写的集体性想象 |
二、童年精神书写的多重性建构 |
三、童年精神书写的革新与超越 |
第五章 童年书写的审美意旨与创作反思 |
第一节 向阳而生:童年书写的审美意旨 |
一、诗性哲思:童年书写的美学景象 |
二、守护童心:童年书写的精神内涵 |
三、救赎之力:童年书写的净化作用 |
四、情感共鸣:童年书写的文本价值 |
第二节 走出困顿:童年书写的创作反思 |
一、从“现实”到“真实”的童年书写距离 |
二、童年书写中成长性体验的割裂与缺失 |
三、童年书写中“生命本位”对“儿童本位”的补充 |
四、消费时代下童年书写的改写与重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破碎”的记忆言说 ——金宇澄小说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金宇澄的创作简述与研究综述 |
二、作为审美特质的“破碎” |
三、研究框架及思路 |
第一章 金宇澄创作的记忆版图 |
第一节 绕不开的北方生活 |
一、知青记忆的回眸 |
二、“迷夜式氛围” |
第二节 说不尽的南方故事 |
一、上海记忆的打捞 |
二、“饭局”:打开记忆的一种方式 |
三、对“冷语言”的复活与调试 |
第三节 两种“记忆”世界的对视:城市作为“故乡” |
第二章 放逐、僭越、抽空:“破碎”的记忆世界 |
第一节 被放逐的情感伦理 |
一、爱情:在重压和游戏中失落 |
二、亲情:在缺失和疏离中解体 |
第二节 被僭越的历史价值 |
一、苦难现实对“青春无悔”的解构 |
二、芜杂日常对宏大历史的覆盖 |
第三节 被抽空的生命意义 |
一、无可超越的死亡氛围 |
二、无处找寻的人生方向 |
第三章 中断与悬置:“破碎”的叙事形式 |
第一节 被打断的连贯情节 |
一、中断的线性时间 |
二、空缺的关键内容 |
第二节 “不响”:被悬置的对话与心理 |
一、放弃“心理层面的幽冥” |
二、游离的叙述视角 |
第四章 “破碎”症候的主体探源 |
第一节 动荡生命下的“虚无”体验 |
一、难以忘却的父辈伤痛 |
二、边缘、底层的个人经历 |
第二节 双重身份下的文学追求 |
一、对中西叙事的自觉调和 |
二、《繁花》:从“城市地图”栏目开始 |
结语 “破碎”的意义与限度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4)影视作品“戏中戏”结构运用策略探究 ——兼论个人作品《寻找老工业城市的歌剧绿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戏中戏”结构的叙事策略 |
1.1 戏中戏叙事顺序的把握 |
1.1.1 时间线性的正叙 |
1.1.2 营造悬念的倒叙 |
1.1.3 立体多彩的插叙 |
1.2 戏中戏叙事结构的“多层”策略 |
1.2.1 戏中戏叙事的“嵌套结构”和“多层时空” |
1.2.2 戏中戏叙事的“多样性”与“联盟性" |
1.2.3 戏中戏叙事的“线性”与“非线性”并用 |
1.3 戏中戏叙事视角的多重性 |
1.3.1 采用平民意识来体现人文关怀 |
1.3.2 采用专业视角来强化权威解读 |
1.3.3 采用全知叙事来赋予深远涵意 |
第二章 “戏中戏”结构的人物塑造策略 |
2.1 戏中戏中人物形象体系的构建 |
2.1.1 通过演员分饰多角丰满人物个性 |
2.1.2 借用人物角色的多样性丰富剧情 |
2.1.3 通过精简人物配置实现戏剧冲突 |
2.2 戏中戏中人物关系设定的策略 |
2.2.1 人物关系的统一与冲突 |
2.2.2 人物关系的平行与交错 |
2.2.3 人物关系的延长与排他 |
2.3 戏中戏中人物连接方式的运用策略 |
2.3.1 借情景再现投射剧中人物情感 |
2.3.2 以多重线索塑造立体人物形象 |
2.3.3 用剪辑打破人物形象的脸谱化 |
第三章 “戏中戏”结构的视听语言运用策略 |
3.1 戏中戏的画面语言运用技巧 |
3.1.1 适实当凸显黑白摄影的魅力 |
3.1.2 用丰富色彩营造舞台光影 |
3.1.3 活用蒙太奇组接构建逻辑思维 |
3.2 戏中戏声音语言的叙事策略 |
3.2.1 通过解说加工艺术内涵 |
3.2.2 用音乐丰富剧情内容 |
3.2.3 同期声强化情绪起承转合 |
第四章 “戏中戏”结构中主题意蕴建构策略 |
4.1 通过“戏中戏”建构多层次主题意蕴 |
4.1.1 通过意境借景抒情 |
4.1.2 主题的内层整合方式 |
4.1.3 意蕴的悲喜重叠方式 |
4.2 通过“戏中戏”来达成主题意蕴相互作用 |
4.2.1 通过戏中戏情节的多线性来实现多主题的相互作用 |
4.2.2 通过戏中戏彰显人物性格来达成多主题的相互作用 |
第五章 《寻找老工业城市的歌剧绿洲》戏中戏结构运用策略探析 |
5.1 《寻找老工业城市的歌剧绿洲》作品梗概 |
5.2 《寻找老工业城市的歌剧绿洲》多方式、多角度叙事策略并用 |
5.3 《寻找老工业城市的歌剧绿洲》人物、人物关系多层性叙事策略 |
5.4 《寻找老工业城市的歌剧绿洲》多层主题、主题意蕴相互作用 |
5.5 《寻找老工业城市的歌剧绿洲》戏中戏结构建构的效果及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国内外主要影像资料 |
附录 《寻找老工业城市的歌剧绿洲》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致谢 |
(5)独幕剧文本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 |
(一)独幕剧研究的价值 |
(二)独幕剧文本“叙事研究”价值 |
二、独幕剧的研究现状 |
三、理论基础 |
(一)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关系 |
(二)经典叙事学理论 |
四、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围 |
第一章 独幕剧体裁的自觉 |
第一节 独幕剧的历史溯源 |
一、世俗小戏 |
二、宗教短剧 |
三、幕间剧和插曲剧 |
四、开场戏和尾戏 |
第二节 独幕剧概述 |
一、独幕剧体裁自觉前的酝酿 |
二、独幕剧的体裁自觉的契机 |
三、“独幕”形式意义及独幕剧的构造 |
四、独幕剧的发展趋势 |
第三节 独幕剧与其他小型戏剧体裁辨析 |
一、独幕剧与折子戏 |
二、独幕剧与戏剧小品 |
第二章 独幕剧文本“故事”的叙事特征 |
第一节 故事事件 |
一、叙事功能 |
二、叙事序列 |
三、叙事事件 |
第二节 故事实存 |
一、人物 |
二、环境背景 |
第三章 独幕剧文本“话语”的叙事特征 |
第一节 叙述结构 |
一、从叙述方式看独幕剧的结构 |
二、从叙事线索看独幕剧的结构 |
三、从叙事人物看独幕剧的结构 |
第二节 叙述时空 |
一、交错式时空 |
二、写意式时空 |
三、“蒙太奇”式时空 |
第三节 叙述视角 |
一、戏剧中叙述视角的选择 |
二、独幕剧叙述视角的选择 |
三、同主题多幕剧与独幕剧叙事视角的选择 |
第四章 西方现代派独幕剧叙事转型的探索 |
第一节 梅特林克“静止戏剧”对叙事形态的探索 |
一、概述 |
二、实例分析——《盲人》 |
第二节 独白型戏剧对叙事形态的探索 |
一、概述 |
二、实例分析——《早餐之前》 |
第三节 明暗双重叙事对叙事范式的探索 |
一、概述 |
二、实例分析——《禁闭》 |
第四节 环形结构对叙事结构的探索 |
一、概述 |
二、实例分析——《秃头歌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研究 ——以《祝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of thesis |
论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教学价值取向是教学实践活动的指挥棒 |
1.1.2 语文教学实践中的教学价值取向存在难以抉择的现象 |
1.1.3 语文教学价值取向是探究语文四十年教学改革的钥匙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的意义 |
1.3.1 有助于把握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学语文教学的演进规律 |
1.3.2 有助于中学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目标进行正确定位 |
1.3.3 有助于革新语文教学方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的方法 |
1.5 文献综述 |
1.5.1 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研究现状 |
1.5.2 《祝福》的研究现状 |
1.5.3 《祝福》教学案例的选择 |
2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研究的基本价值与阶段划分 |
2.1 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基本释义 |
2.1.1 价值与教学价值 |
2.1.2 价值取向与教学价值取向 |
2.1.3 价值取向与价值观念的关系 |
2.1.4 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基本内涵及其特点 |
2.2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研究的基本价值 |
2.2.1 正确认识中学语文价值取向的变迁有助于把握中学语文教学发展的方向 |
2.2.2 探究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变迁有助于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推进 |
2.2.3 把握语文价值取向变迁的基本规律有助于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行为的革故鼎新 |
2.3 改革开放以来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阶段划分 |
2.3.1 阶段划分的前提:中学语文教育社会背景 |
2.3.2 阶段划分的依据:中学语文课程文件的指导思想 |
2.3.3 阶段划分的基础:中学语文教学的主流教学观念 |
3 科学主义时期的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1978 年—1985 年):工具思想本位 |
3.1 科学主义时期中学语文教学“工具思想本位”价值取向的形成 |
3.1.1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工具与思想并重,追求教学体系科学化 |
3.1.2 中学语文主流教学观念:语言—文学型教学 |
3.2 “工具思想本位”主导下的《祝福》教学解读 |
3.2.1 语文教育界对《祝福》教学的讨论:文本解读阶级化,强调思想 |
3.2.2 名师《祝福》教学案例呈现 |
3.2.3 《祝福》教学案例评析 |
3.3 “工具思想本位”教学价值取向下的语文教学特点及困惑 |
3.3.1 “工具思想本位”教学价值取向的语文教学特点 |
3.3.2 “工具思想本位”教学价值取向的语文教学困惑 |
4 素质转型时期的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1986 年—2000 年):语言思维本位 |
4.1 素质转型时期中学语文教学“语言思维本位”价值取向的形成 |
4.1.1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培育思维,发展智力 |
4.1.2 中学语文主流教学观念:语言—思维型教学 |
4.2 “语言思维本位”主导下的《祝福》教学解读 |
4.2.1 语文教育界对《祝福》教学的讨论:解读多元化,开拓思维 |
4.2.2 名师《祝福》教学案例呈现 |
4.2.3 《祝福》教学案例评析 |
4.3 “语言思维本位”教学价值取向下的语文教学特点及困惑 |
4.3.1 “语言思维本位”教学价值取向的语文教学特点 |
4.3.2 “语言思维本位”教学价值取向的语文教学困惑 |
5 人文回归时期的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2001 年—今):人文素养本位 |
5.1 人文回归时期中学语文教学“人文素养本位”价值取向的形成 |
5.1.1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人文精神的回归 |
5.1.2 中学语文主流教学观念:语言—人的发展 |
5.2 “人文素养本位”主导下的《祝福》教学解读 |
5.2.1 语文教育界对《祝福》教学的讨论:淡化主题解读,强化素养培育 |
5.2.2 名师《祝福》教学案例呈现 |
5.2.3 《祝福》教学案例评析 |
5.3 “人文素养本位”教学价值取向下的语文教学特点及困惑 |
5.3.1 “人文素养本位”教学价值取向的语文教学特点 |
5.3.2 “人文素养本位”教学价值取向的语文教学困惑 |
6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演变特点及其启示 |
6.1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演变特点 |
6.1.1 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演变的基本动力 |
6.1.2 语文教学价值取向从工具本位走向人的发展 |
6.1.3 “人文素养本位”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
6.2 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变迁对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选择与确立的启示 |
6.2.1 语文教学价值取向选择与确立的前提:追溯逻辑起点,明确语文教学本质 |
6.2.2 语文教学价值取向选择与确立的依据:着力于“人”的发展 |
6.2.3 语文教学价值取向选择与确立的关键: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提高人文素养 |
7 研究发现与不足(代结语) |
7.1 研究发现 |
7.1.1 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变迁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
7.1.2 从工具本位走向人的发展是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发展的必然趋势 |
7.1.3 “鉴古知今”是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选择与确立的有效途径 |
7.2 研究不足 |
7.2.1 研究的严谨性有待加强 |
7.2.2 研究的深度有待提高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7)网络幻想小说英译塑造的中国形象研究 ——以仙侠小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源起 |
1.1.1 网络仙侠小说 |
1.1.2 网络仙侠小说与中国形象 |
1.2 理论框架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意义 |
1.6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基本概念阐述 |
2.1 网络仙侠小说 |
2.1.1 网络仙侠小说与传统仙侠小说 |
2.1.2 网络仙侠小说与经典武侠小说 |
2.1.3 网络仙侠小说与网络玄幻小说 |
2.1.4 网络仙侠小说与西方幻想小说 |
2.2 粉丝翻译 |
2.3 中国形象研究 |
2.3.1 文学研究中的“中国形象” |
2.3.2 形象学中的“中国形象” |
2.3.3 翻译研究中的“中国形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献综述 |
3.1 网络仙侠小说研究现状 |
3.1.1 国内研究概况 |
3.1.2 国外研究概况 |
3.2 中国形象研究现状 |
3.2.1 国内研究概况 |
3.2.2 “中国形象”国外研究概况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自塑与他塑的合力——英译本塑造的仙侠形象 |
4.1 研究方案 |
4.1.1 小说样本选择——七部英译仙侠小说 |
4.1.2 研究方法——基于语料库的形象研究 |
4.1.3 检索参数 |
4.1.4 使用工具 |
4.2 语言形象——基本信息比较 |
4.2.1 词汇丰富度 |
4.2.2 译文难度——词汇密度 |
4.3 人物形象 |
4.3.1 主要人物设置 |
4.3.2 主要人物动作 |
4.3.3 案例分析——Stellar Transformation的主要人物刻画 |
4.3.4 英译仙侠小说人物形象小结 |
4.4 事物形象 |
4.4.1 名词词表分析 |
4.4.2 专有名词词表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力中的他塑元素——译者与读者 |
5.1 文本内——形象的迁移 |
5.1.1 语言形象 |
5.1.2 文化形象——文化专有项 |
5.2 文本外——译者的现身 |
5.2.1 厚译——与读者的对话 |
5.2.2 翻译之外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自塑影响之下的他塑——英文创作的仙侠形象 |
6.1 Legends of Ogre Gate——从译者到作者的创作 |
6.1.1 人物形象 |
6.1.2 事物形象 |
6.1.3 其他 |
6.2 Blue Phoenix——从读者到作者的创作 |
6.2.1 人物形象 |
6.2.2 事物形象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本研究的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毕飞宇小说在英语世界的译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三、基本思路、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毕飞宇小说概述 |
第一节 毕飞宇小说特点 |
一、主题特点:普适性与民族性并重 |
二、叙述特色 |
三、语言特色 |
第二节 毕飞宇小说译介现状和成就 |
一、译介现状 |
二、译介成就 |
第二章 毕飞宇小说中英文本比较研究 |
第一节 书名翻译 |
一、《青衣》 |
二、《玉米》 |
三、《推拿》 |
第二节 文本翻译 |
一、专业术语 |
二、文化负载词 |
三、增益与省略、欠额翻译、误译 |
第三节 篇章翻译 |
一、对话篇章 |
二、段落篇章 |
第四节 叙述人称和人物心理的翻译 |
一、《玉米》中的叙述人称和人物心理 |
二、《推拿》中的叙述人称和人物心理 |
第五节 形式上的翻译 |
一、大写字母 |
二、斜体 |
三、副文本 |
第三章 译者行为研究 |
第一节 译者对文学作品的选择 |
第二节 译者翻译模式研究 |
第三节 译者翻译过程探究 |
第四章 英文译本的传播研究 |
第一节 传播路径 |
一、专业文学代理人 |
二、权威出版机构 |
三、积极的市场营销 |
第二节 传播媒介 |
一、纸质媒介 |
二、多媒体媒介 |
第五章 英文译本读者接受研究 |
第一节 潜势的文本 |
一、文本语言 |
二、文本主题 |
三、文本陌生化 |
第二节 阅读中的文本 |
一、亚马逊网读者与文本的交流 |
二、好读网读者与文本的交流 |
第三节 馆藏文本 |
一、《青衣》 |
二、《玉米》 |
三、《推拿》 |
第六章 当代文学“走出去”的反思与展望 |
第一节 译介现状与存在问题 |
一、译介现状 |
二、存在问题 |
第二节 解决思路 |
一、国家作为 |
二、作家作为 |
三、译介者作为 |
第三节 前景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青衣》英文译本The Moon Opera图书馆馆藏一览表 |
附录二: 《玉米》英文译本Three Sisters图书馆馆藏一览表 |
附录三: 《推拿》英文译本Massage图书馆馆藏一览表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南高与鲁迅小说艺术之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概述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南高与鲁迅比较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第二节 南高与鲁迅的文学成就及影响 |
一、南高与鲁迅在文坛上的地位及成就 |
二、南高与鲁迅在小说创作艺术上的贡献 |
第二章 南高与鲁迅小说人物形象刻画艺术 |
第一节 南高与鲁迅笔下知识分子形象 |
一、旧知识分子形象 |
二、新知识分子形象 |
三、革命派知识分子 |
第二节 南高与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 |
一、被驯化类的农民形象 |
二、腐化变质类的农民形象 |
三、具有反抗精神的农民形象 |
小结 |
第三章 南高与鲁迅小说叙事视角艺术 |
第一节 南高与鲁迅小说的叙事外视角艺术 |
第二节 南高与鲁迅小说的叙事内视角艺术 |
第三节 南高与鲁迅小说的转换叙事视角艺术 |
小结 |
第四章 南高与鲁迅小说的情节及结构特性 |
第一节 南高与鲁迅小说情节结构共性 |
一、组装结构 |
二、开放结构 |
三、心理结构 |
第二节 南高与鲁迅小说结构特性 |
一、颠倒、交叉结构相结合艺术 |
二、对立与对比结构相结合艺术 |
小结 |
第五章 南高与鲁迅小说语言与笔调艺术 |
第一节 南高与鲁迅小说语言艺术 |
一、多声性、复调性叙事语言 |
二、人物语言之人物对话与人物独白 |
三、叙事语言使用的创新性 |
第二节 南高与鲁迅小说笔调艺术 |
一、客观犀利的叙事笔调 |
二、讽刺幽默的叙事笔调 |
三、切实逼真的叙事笔调 |
小结 |
第六章 南高与鲁迅小说异同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南高与鲁迅写作手法上的共鸣原因分析 |
一、历史背景 |
二、文化及文学养分相似 |
三、创作原则与创作动机 |
第二节 南高与鲁迅创作相异之因分析 |
一、国情与文化基础 |
二、身份阶层差异 |
三、个人阅历不同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附录 B《南高选集》作品目录及中文翻译 |
附录 C《鲁迅全集》作品目录及越南语翻译 |
致谢 |
(10)身份·性别·叙事 ——文化诗学视域中的《红楼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红学——一个聚讼纷纭的学科场域 |
第一节 走向文化诗学的阐释 |
第二节 对“文献、文本、文化”融合路径的可能性探索 |
第三节 学界研究现状分析和论文研究思路 |
一、有关红学方法论的现状分析与文献综述 |
二、论文的研究思路、技术路线 |
三、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文化身份的弥散——“身份”与作为一个叙述文本的生产 |
第一节 双重身份与小说文本的历史性 |
一、文化归属上的旗人身份与贵族世家的形成 |
二、贵族的“世家”意识与《红楼梦》的美学品味 |
三、包衣身份与抄家带来的心理创伤 |
第二节 文本与历史的互动——旗人生计与小说的再叙述 |
一、贾府的经济收入与清代经济体制 |
二、贾府的经济支出与危机凸显 |
三、旗人生计问题之艰与贾府之衰败 |
第三节 虚构与真实——作为一部小说的《红楼梦》 |
一、究竟何为“虚构”?文学的虚构如何可能? |
二、梦的立意与小说的写法:《红楼梦》的虚构策略之一 |
三、真、假辩证法与小说的写作策略:《红楼梦》的虚构策略之二 |
四、文学虚构的本质与必要 |
第四节 从史学范畴的“自传说”到小说领域的“自传性小说” |
一、自传?还是自传性小说? |
二、从自传到自传性小说如何可能? |
三、自我、经验与文学的重构——自传性文学的发生机制 |
四、叙述分层:叙事学理论对自传性小说的支持 |
第二章 性别认同的安排——性别规则与叙事形式 |
第一节 方法与背景 |
一、《红楼梦》性别研究的方法 |
二、历史语境中的女性话语 |
第二节 性别·美学·修辞——《红楼梦》安排与展示清代性别的方式 |
一、性别空间的流动:从闺房到大观园 |
二、有“个性”的领地——建筑样式、房屋分配、摆设与布景 |
三、作为“纯洁”象征的艺术——用“诗词”驱逐男性 |
四、“大观园图”作为“玷污”的入口:当大观园“入画”时 |
第三节 性别·情/礼·秩序——情/礼兼备与对伦理/道德秩序的审视 |
一、贾府秩序的建构——礼法的悖论性与情/理的流转 |
二、皇权与省亲别墅——大观园的政治结构与秩序 |
三、“情/礼”兼备——皇家行宫与女儿乐园的相互流转 |
四、母权与花园闺阁——女儿国的内在形式与法度 |
五、大观园礼法秩序的必要与“情/礼”兼备的尝试 |
第四节 权力流动与性别倒置——裙钗齐家与治国、补天的隐喻 |
一、地陷东南/贾府末世、女娲补天/裙钗治家的同构关系 |
二、流血不止(疾病)与家族血脉的渐枯——秦可卿、王熙凤的齐家症候 |
三、从女儿乐园到货利田庄——大观园性质的改变与探春的改革 |
四、女儿齐家与治国、补天的隐喻 |
第五节 性别·欲望·叙事——《红楼梦》的“成书”过程与从“欲”到“情”的动态演变 |
一、从《金瓶梅》到才子佳人小说的书写轨迹——明末清初小说从欲到情的主题转换 |
二、从《风月宝鉴》到《红楼梦》——去欲化的表现策略与书写困境 |
三、救赎与毁灭——对情之二重性力量的再思考 |
四、礼、欲夹攻中的情的双重困境 |
五、“礼”的重建与困境的解决 |
第三章 精神思想角色认同的失落——《红楼梦》对儒、道危机的阐释 |
第一节 儒的困境与曹雪芹文化认同危机的生产 |
一、政统、道统的合谋与文人的普遍性失语 |
二、皇权的高涨与文人的进退难题 |
三、《红楼梦》提出的思想难题 |
四、读书何为?——当儒学进入权力中心 |
五、进入仕途么?——贾雨村的启示 |
第二节 “归隐”是否可行?——文人能否脱离社会角色的扮演? |
一、中国文人儒道互补的超稳定心理结构 |
二、《红楼梦》对佛、道的反思和批判 |
三、走向审美和诗意:《红楼梦》的家园意识与乡愁 |
四、情与悟的辩证与启示 |
第三节 进入“象征秩序”——贾宝玉的自我认同危机 |
一、从“女娲弃石”到进入“象征秩序”的心路历程 |
二、“爱”和“温柔”的名义:逃离象征秩序的双重艰难 |
三、叛离的痛苦与对真实存在的发现 |
第四节 “女儿”——能否成为文化危机的救赎? |
一、“女性气质”作为形而上(道德纯洁、政治干净)的象征 |
二、宝玉的女儿崇拜与对女性生命形态的限缩 |
三、宝玉偏至的人生视角与对女儿气质的偏至选择 |
四、终将长大的“女儿”与终将逝去的“诗情” |
第四章 存在与虚无——终极关怀的认同延宕 |
第一节 叙述分层、叙述主体的意图转移与价值多元的表达 |
一、叙事套盒与《警世阴阳梦》、《姑妄言》 |
二、叙述分层的出现与《红楼梦》价值意义的多元性 |
三、叙述责任的转移与《红楼梦》亦真亦假虚构叙事效果的形成:从超超叙述层的“作者自云”——超叙述层的石头、空空道人、曹雪芹 |
四、叙述跨层与价值多元的辩难:从超叙述层的一僧一道到主叙述层的红尘众生 |
第二节 时间·宿命感·主体性 |
一、时间与小说叙述艺术 |
二、命、力与《红楼梦》的叙述张力 |
三、前五回情节安排中体现出的命与力 |
四、林黛玉的命/力挣扎与生命诗意美感的诞生 |
五、贾宝玉的抗争意识与死亡美学 |
第三节 乌托邦冲动——桃花源、后花园、大观园的“存在”方式和意义探寻 |
一、政治乌托邦的隐喻——桃花源的出现 |
二、情欲世界的开启——后花园的象征谱系 |
三、本真存在的叩问——大观园的乌托邦意涵 |
四、“自然”:作为乌托邦批判现实的力量 |
五、再解读:敞开“终极存在”中的乌托邦力量 |
第四节 意义追寻与人的存生本质——《红楼梦》作为精神史的线索 |
一、刘小枫的价值追问——意义追寻为何是人的存在本质? |
二、《红楼梦》精神史索隐——面对历史(世界)之恶,诗人何为? |
三、“赤子之心”的讨论与宝玉“出家”的再解读 |
第五节 对抗虚无与重建自我的方式——《红楼梦》的回忆书写 |
一、回忆:生命的形式与美学的形式 |
二、回忆书写的心理治疗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漫谈小说开头第一句话的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 [1]如何安顿自己的“过去”——《在酒楼上》的空间诗学与记忆书写[J]. 张丽华.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21(07)
- [2]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研究[D]. 山丹.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3]“破碎”的记忆言说 ——金宇澄小说论[D]. 郑扬.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4]影视作品“戏中戏”结构运用策略探究 ——兼论个人作品《寻找老工业城市的歌剧绿洲》[D]. 谭敏. 湖南工业大学, 2020(02)
- [5]独幕剧文本的叙事研究[D]. 张华.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6]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研究 ——以《祝福》为例[D]. 黄露. 宁波大学, 2019(06)
- [7]网络幻想小说英译塑造的中国形象研究 ——以仙侠小说为例[D]. 杨柳.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8]毕飞宇小说在英语世界的译介研究[D]. 彭秀银. 扬州大学, 2019(02)
- [9]南高与鲁迅小说艺术之比较研究[D]. 郭文斗. 湖南大学, 2018(06)
- [10]身份·性别·叙事 ——文化诗学视域中的《红楼梦》研究[D]. 李丹丹.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