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工程设计与承包市场相关性分析

国际工程设计与承包市场相关性分析

一、国际工程设计与承包市场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赵金凤[1](2021)在《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竞争力研究》文中指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加快了进军国际市场的步伐,在激烈的竞争中,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如何生存和发展并成为国际一流承包企业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从竞争力测算、评价分析和企业自身能力因素与竞争力的相关关系两个角度来展开研究,以期能够为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提升竞争力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对国际工程项目和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概念进行了阐述,梳理了相关基本理论,总结了企业竞争力和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竞争力的国外和国内研究现状。分析了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并根据其竞争力形成机理建立了相应的影响因素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TOPSIS法和灰色关联度的动态评价模型对我国典型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竞争力进行测算和评价分析,并运用面板模型对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能力因素与竞争力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提出了提升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主要内容如下:(1)建立了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具体包括国际化程度、国际市场占有、市场可持续能力、盈利能力四个基于经营结果层面的因素,技术因素、创新因素、运营因素、规模因素、融资因素和人力因素六个基于企业能力层面的因素。(2)根据基于TOPSIS法和灰色关联度的动态评价模型测算并评价分析了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竞争力。结果表明: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力差距明显;从整体角度来看,2018年整体竞争力明显低于2017年,和2016年相近,甚至有的企业低于2016年,从发展趋势来看,今后的整体竞争力可能依然会低于2017年,也就是说短时间内竞争力有下降的趋势。(3)对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能力因素与竞争力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技术能力、创新能力、融资能力和人力能力是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需要具备的关键能力;技术能力、创新能力与竞争力呈正相关关系;融资能力与竞争力呈倒U型关系;人力能力与竞争力呈正U型关系。(4)根据研究结果,从优化海外业务体系、提升技术能力、强化创新能力、优化融资结构和提高人才质量五个方面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提升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路镭[2](2020)在《工程物流服务商动态能力对竞争优势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走出去”等战略的提出与大力推进,使得中国对外承包的国际项目数量逐渐增多,市场份额也随之越来越大,由此带来的对于国际工程物流的服务需求也就应声上涨,对中国的工程物流企业来说是重大利好。与此同时,全球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客户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对于所有的企业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由传统的国际货代转化而来的工程物流服务企业在金融危机前由于市场竞争不充分,依靠自身资源和经验经历了发展的黄金期,但金融危机后,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客户对于服务质量的需求日渐苛刻,“高端服务,低端价格”这对工程物流服务商来说是不小的挑战。在当今这种竞争激烈、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下,工程物流服务商如何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是他们要面对的难题。本文在研究和梳理、总结了大量相关文献后,结合工程物流服务商实际的特点,将其动态能力划分为四个维度:环境洞察能力,适应能力,组织学习能力和网络整合能力,以此作为自变量,将竞争优势作为因变量,并将工程物流服务商主营业务类型和企业成立年限作为控制变量,基于前人学者构建的动态能力模型基础上构建出新的模型。文中提出了四个假设,环境洞察能力,适应能力,组织学习能力和网络整合能力对竞争优势分别存在正向的显着关系。通过有针对性的向工程物流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发放问卷进行实证研究,论证工程物流服务商动态能力对于竞争优势的影响。文中应用统计软件SPSS22.0对通过调查问卷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其中包括描述统计性、信度效度、相关性一分析和回归分析,通过此种方式来检验前文提出的理论一模型和假设。最终得出结论,工程物流服务商的动态能力四个构成维度:环境洞察能力,适应能力,组织学习能力和网络整合能力对竞争优势都呈现正向显着关系,在加入了工程物流服务商的主营业务类型和成立年限的控制变量后,发现俩者之间的影响程度发生一些变化,不同类型的工程物流项目在动态能力各维度上对竞争优势的影响有所区别。最后,本文提出了提升工程物流服务商动态能力的建议:第一、市场为导向,洞察环境变化。工程物流服务商需要以市场为导向,感知企业内外部的环境变化,把握行业发展方向趋势,以适时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第二、资源再配置,适应环境变化。面对行业的发展环境的变化,做出快速的反应,对企业内外部资源进行整合再配置,及时调整运营方式和战略。第三、重知识技能,加强组织学习。重视隐形知识的学习,鼓励员工不断学习创新,打造学习型组织,增强企业的活力。第四、夯网络基础,整合组织网络。合理推进工程物流服务商网络的计划、构建与运营,整合内外部网络资源,与合作方形成信任稳定的合作关系,提升网络关系的持久度。图4幅,表21个,参考文献63篇。

梁芸祯[3](2020)在《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研究 ——以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上市公司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当今世界经济缓慢复苏,面临着不确定因素增加的压力,中国逆势而上,大力推动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和“走出去”战略,为中国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作为参与“一带一路”项目建设的重要主体——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虽面临着强劲的市场需求机遇,但在开拓国际市场中也遇到了外部阻力。在此背景下,倡导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课题,因而探索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就十分重要,而国内该领域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以国际化程度较高、社会责任建设必不可少的对外承包工程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企业竞争力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本文回顾了国内外相关文献,以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及作用机理为研究重点,且进一步对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的经营特点及社会责任履行现状进行了分析。最终,本文选取了15家对外承包工程上市公司2013-2018年的社会责任绩效和各企业竞争力指标数据,基于因子分析法计算得出企业竞争力综合评分,将其作为被解释变量,以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作为解释变量,并分析了职工、政府和技术创新责任三个重要维度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以及企业社会责任对不同时期的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本文首先基于企业能力理论构建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规模、效率、增长三个维度。进而,运用SPSS23.0软件因子分析确定各评价指标对企业竞争力的权重,计算得出各企业的竞争力综合评价值。接着,本文运用Stata14.0软件对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上市公司的润灵环球企业社会责任评分与企业竞争力评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本文通过研究发现:职工、政府和技术创新责任与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的竞争力有显着的相关性,其中职工和政府责任对企业竞争力有显着的影响作用。企业社会责任对当期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并非负向,而对滞后1-4年也表现出显着的正向影响,表明企业社会责任短期内就能给其带来回报,并对后四年具有跨时间的影响效应。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和研究结论,本文从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竞争力的相关关系、CSR管理与提升路径、企业人才管理、企业生态构建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为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现实借鉴意义。

常腾原[4](2020)在《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机理、度量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承包商自1978年进入国际承包市场,经历了40余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国际市场上的政治风险也给中国承包商造成了重大的损失。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以及“中国建造2035”战略推进,中国的对外承包工程将面临新一轮的增长和发展。如何进行有效的政治风险管理,已成为中国承包商最重要的议题。现有的政治风险相关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外商直接投资、跨国企业管理、国际联营体等传统的国际商务领域,针对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研究较少。在实践中,中国承包商的政治风险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缺少有效的政治风险的度量方法和应对体系。本文旨在识别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事件、行动者和传导要素,并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和解释结构模型法,深入揭示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机理;在综合考虑国际工程项目的特点和“中国因素”,以及实用性和客观性的基础上,运用木桶理论和脆弱性理论建立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集成度量模型;在识别政治风险的管理对策的基础上,建立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前期决策模型,并开发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管理信息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项目东道国政府和东道国社会在整个风险社会网络中占据着核心的位置,而内部脆弱性因素(与国际承包商和项目相关的变量)在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内部脆弱性因素既是企业遭受微观政治风险的主要起因,也决定着其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下的政治风险后果。在内外因素和木桶理论的基础上,利用国际机构发布的宏观数据和来自项目和承包商的微观数据,可以定量地度量国际工程的外部威胁性水平、内部脆弱性水平和政治风险的水平;木桶理论强调系统发生风险的下限,即项目的政治风险水平是由表现最差的外部威胁性指标和内部脆弱性指标所决定的。评价结果更利于风险预警,反应出系统面临的外部威胁和自身的薄弱环节。在风险度量的基础上,通过实施和选择相应的对策可以帮助国际承包商降低政治风险水平,更好地应对政治风险。本文综合采用风险管理理论、风险传导理论、脆弱性理论和木桶理论来分析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机理,并建立针对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度量方法,是对现有国际工程管理和政治风险理论知识的扩充;通过管理信息系统构建的方法建立了国际承包商和研究人员之间的联系,加强了研究结论的实践价值,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辅助中国承包商在海外运营时对政治风险的度量和管理。

李天宝[5](2020)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建筑业上市企业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经济活动联系更加密切。企业为了寻求持续健康的发展,纷纷选择国际化经营。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指明了战略方向,开拓了国际市场,提供了政策支持。作为我国国民支柱产业的建筑业近年来随着国内市场的饱和出现了利润率下降,产能过剩和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基于以上背景,越来越多的建筑业上市企业“走出去”进行国际化经营。那么国际化经营能否提高企业的绩效?有哪些因素影响企业国际化绩效?这是很多想要“走出去”的建筑业上市企业面临的问题。虽然国内外学者对于国际化程度与绩效关系做了很多研究,但大多数样本为发达国家的企业样本,而国内学者的研究大多以制造业企业为样本。基于此,本文在系统梳理相关文献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提出5点研究假设。以2009-2018年我国建筑业上市企业为样本,借助计量软件Stata14.0实证研究了我国建筑业上市企业国际化程度与绩效的关系。通过替换被解释变量的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保证了结论的稳定性。最后从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给出了政策建议,指出了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方向。研究表明:(1)我国建筑业上市企业整体国际化水平不高,还处于国际化初级阶段。(2)建筑业上市企业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绩效呈U型曲线关系,企业国际化与绩效U型曲线的拐点为44.44%。在企业国际化程度较低时,为克服新入者负担和外来者负担,并适应国外经营环境所需各类支出较大;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绩效显着负相关;随着国际化程度提高,企业获得了更多的国际化知识和市场知识,国际经营经验更加丰富,规模经济显现,产品竞争力增强,成本开始减少、收益开始提高,当国际化程度达到44.44%以后,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绩效显着正相关。(3)建筑业上市企业成本管控能力显着正向地调节企业国际化程度与绩效的关系。在建筑业上市企业“走出去”的战略中,要增强企业的成本管控能力,这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议价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以较低的成本获取更高的利润,从而提高企业的绩效。(4)国有建筑业上市企业比民营企业国际化绩效更好。国有企业更早进入国际市场,比民营企业有着更加丰富的经验,同时国有企业有着先进技术装备、好的融资能力和获取更好资源的优势,这些都导致国有企业比民营企业国际化绩效更好。(5)位于东部地区建筑业上市企业比位于中西部地区的建筑业上市企业的国际化绩效更好。说明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影响了企业的国际化进程进而影响了企业绩效。(6)“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加速了建筑业上市企业国际化进程,提高了企业绩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带来了更广阔的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更多政策支持和便利条件,这些都有助于降低企业“走出去”的成本,加快企业国际化进程,提高国际化绩效。图1表16参73

陈良[6](2019)在《C国际工程建设集团泰国分公司绩效考核体系优化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深入和落地,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尤其是工程建设类企业开始积极走出国门,投身于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当中,探索自己的国际化道路。目前,无论是因为东道国法律规定,还是因为跨国公司自身管理的需要,此类公司开展国际业务,实现国际化运营管理的主要路径,无一例外的在东道国成立自己的分支机构,招募国际雇员,然后或独立或在母公司的指导下开展经营工作。如何在一个多元的国际政治、文化、经济、社会、自然等复杂因素下认识、理解和利用好这些差异化因素,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绩效考核体系,帮助海外分支机构和海外雇员提高绩效,帮助公司提高业绩和效益,实现公司战略、目标的落地,促进企业稳定发展,成为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必须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论文首先从相关研究现状和理论背景出发,研究了国际化绩效管理的现有成果,然后以C国际工程建设集团泰国分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调查问卷及实证研究等方法,对泰国分公司的绩效考核体系现状进行了分析,搜集整理了相关数据和资料,发现了其目前绩效考核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不足存在的原因。最终,基于国际工程承包行业的国际化背景及泰国分公司的自身特点,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制定了相关解决方案。通过本次研究,笔者分析、借鉴了国内外学者对国际背景下绩效考核研究成果,结合相关理论知识,综合运用多种理论和工具,联系C国际工程建设集团泰国分公司的发展阶段和实际情况,对其绩效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应对该类跨国公司机构绩效管理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

徐爽爽[7](2019)在《文化智力、制度距离对国际工程项目绩效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我国建筑企业承建的国际项目大幅增加,营业额也稳步提升。但是,与先进的国际企业相比,我国企业在多元文化环境中的资源配置水平与组织管理能力还存在差距,这给项目绩效带来了不利影响。同时,随着建筑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步伐不断加快,法律、规范等制度因素的差异性对项目建设的影响也愈加明显,增大了项目运营与管理的难度。因此,本研究从文化智力角度出发,分析我国建筑企业应如何提升在多元文化环境中的资源水平与管理能力,同时探讨企业如何应对制度距离对项目建设的影响,为优化项目绩效提供策略建议。本文综合运用了质性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方法。首先运用扎根理论研究与案例研究方法对七个典型国际工程案例进行编码分析,从过程能力、定位能力与路径能力三个方面阐述了建筑企业文化智力的内涵,将制度距离划分为正式制度距离和非正式制度距离两个维度,并构建出本研究的基本框架。之后,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动态能力理论、制度理论等,本文提出了关于文化智力、制度距离及国际工程项目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假设。在实证分析部分,本研究通过滚雪球的方式共收集到63份有效问卷用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建筑企业文化智力的过程、定位及路径能力维度均对提升项目绩效具有正向影响;2)非正式制度距离对定位能力、路径能力与项目绩效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效应,同时,正式制度距离也削弱了路径能力对项目绩效的正向影响,但却强化了定位能力的正向作用。本文的研究贡献在于:首先,阐述了建筑企业文化智力的维度及其含义,丰富了文化智力概念在国际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并为建筑企业提升在国际市场中的组织管理能力提供了方向与指引;其次,本研究明确了制度距离对国际项目建设及其绩效表现的影响,为提升项目绩效表现提供了理论建议;最后,本研究综合运用了质性分析与实证研究的方法,为后续的国际工程领域相关研究提供了方法借鉴。

李欣[8](2018)在《IPMT模式下海外化工园区建设期业主对咨询方管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企业以业主身份“走出去”进行海外园区建设的过程中,在化工园区建设领域常见的IPMT管理模式下,业主方如何对咨询方实施有效管控,以实现园区如期投产、顺利运营,有着重要研究意义。本研究围绕“过程可控、权责清晰、合作高效”的管控目标,从岗位职责的层面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文献浏览、资料收集并进行对比分析,从92条岗位职责目录中筛选并汇总为8大类别40条岗位职责,作为进一步分析的基础。围绕管控措施应着重解决的“权责不清”问题,给出“主导方”的定义,并明确应对其进行辨识;围绕管控措施应具有实操性的原则,通过借鉴公司治理理论中正式控制机制的相关研究成果,将控制措施按管控强度的强弱细分为过程学习、过程监督、过程控制和结果学习、结果监督、结果控制六大类别。通过半结构化访谈对管控措施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索性研究,归纳总结出业主方能力水平、咨询方能力水平、建设期重要性和未来人才需求四个因素,并通过对案例实际情况的问卷调查,初步验证影响因素的全面性和有效性,从而证明整个研究结果的有机统一。本研究的意义在于:理论方面,将正式控制相关理论引入到管控措施的定义与分类中;研究归纳得出了影响管控措施选择的四个影响因素,丰富了IPMT模式下海外化工园区建设相关研究的理论内容;实践方面,通过对管控内容、管控措施、影响因素三个问题的系统分析研究,为后续“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提供了一条进行理性分析并制定有效管控对策的途径。

林彦沁,叶堃晖[9](2018)在《基于脱钩模型的工程承包与工程咨询关系研究——以国际市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由国际工程承包与工程咨询主导的产业整合已成为国际工程市场的大趋势,通过战略联盟、兼并收购达成强强联合,可以迅速扩大承包商业务承揽范围及规模,实现优势互补与企业产业链延伸。尽管产业链整合效益已在实践过程和学术界得到认可,但对国际工程承包与工程咨询的产业关系的实证研究很少。因此,本文借助脱钩理论分析过去17年间国际工程市场中承包与咨询的脱钩关系演变,阐释在不同外部环境下不同规模的承包商所呈现的普遍性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国际顶级承包商契合脱钩关系的发展经验,从纵向一体化和横向多元化两方面为我国国际承包商延伸产业链、扩张业务范围、强化总承包实力提供实践参考建议。

马俊兰[10](2018)在《我国海外项目国别选择的决策因素研究 ——以Z公司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为实现我国经济与社会长远发展、促进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在我国提出了“走出去”战略布局,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2015年中央成立“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企业大规模地走出去提供了支持和保证。在此背景下,中国公司承接海外项目时如何选择目标国成为诸多想要走出国门的公司首要面临问题。本文以具有承接海外项目丰富经验的Z公司为例,收集、整理十余年间该公司承接的海外项目的个数、金额,并根据项目所在国别,查找了该国对应期间的国家宏观指标。结合文献研究和Z公司“走出去”的SWOT分析,利用贸易引力模型,从目标国市场环境、产业布局、电力情况、国家质量四个维度对Z公司近十年承接海外项目时,选择国别决策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且对全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政策后,Z公司承接海外项目时,选择国别决策因素进行了分析。也对Z公司承接海外项目时,选择“一带一路”国家与非“一带一路”国家两种决策因素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分析、对比可知,近十年间,Z公司更倾向选择产业布局侧重工业、电力供应紧缺、政府对市场干预度高、政府相对贪腐、国家不安稳的发展中国家或不发达国家。“一带一路”政策后,Z公司转为选择经济自由度比较高、政府较廉洁、国家安全稳定、劳动力丰富的国家,但此举导致Z公司的海外市场占有率有所降低。“一带一路”政策后,Z公司更多的选择进入“一带一路”国家,进入非“一带一路”国家时,更多的考虑是该国国家经济稳定性、经济发展潜力、经济自由度、政府廉洁度、国家安全性、地理位置等诸多问题。透过Z公司承接海外项目的发展历程,建议我国国际工程公司首次承接国际工程时,应重点考虑以本公司最擅长、做的最好的的业务领域且正是项目所在国正在大力开发建设的领域作为突破口,逐步延伸本公司其他业务板块;重点考虑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在没有“一带一路”政策覆盖的国家更应关注该国的国家经济稳定性、政府管理能力和地理位置等因素。

二、国际工程设计与承包市场的相关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际工程设计与承包市场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国际工程项目
        2.1.2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
    2.2 竞争力相关基本理论
        2.2.1 竞争力的内涵
        2.2.2 竞争力研究的理论模型
    2.3 企业竞争力相关基本理论
        2.3.1 产业结构理论
        2.3.2 企业资源基础理论
        2.3.3 企业能力理论
        2.3.4 动态能力理论
    2.4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竞争力相关基本理论
        2.4.1 工程承包企业竞争力的内涵
        2.4.2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竞争力的内涵
    2.5 本章小结
3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
    3.1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3.1.1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发展历程
        3.1.2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发展现状
    3.2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竞争力的形成机理
    3.3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
        3.3.1 影响因素识别
        3.3.2 确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
        3.3.3 基于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经营结果的因素
        3.3.4 基于国际工程承包企业能力的因素
    3.4 本章小结
4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竞争力测算及评价分析
    4.1 评价方法的比选与确定
        4.1.1 评价方法的比选
        4.1.2 评价方法的确定
    4.2 基于TOPSIS法和灰色关联度的动态评价模型
        4.2.1 模型建立
        4.2.2 权重计算方法
    4.3 我国典型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竞争力测算
        4.3.1 样本选择
        4.3.2 数据处理
        4.3.3 测算结果
    4.4 评价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企业能力因素与竞争力的相关关系实证分析
    5.1 数据来源与说明
    5.2 变量定义
    5.3 描述性统计分析
    5.4 模型构建
        5.4.1 拟合图形观察
        5.4.2 面板模型建立
    5.5 实证分析
        5.5.1 面板类型选择
        5.5.2 面板回归结果
        5.5.3 稳健性检验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结论
    6.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2)工程物流服务商动态能力对竞争优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工程物流研究现状
        1.2.2 竞争优势研究现状
        1.2.3 动态能力理论研究现状
        1.2.4 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关系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研究设计
    2.1 变量维度的划分
        2.1.1 工程物流服务商动态能力维度划分设计
        2.1.2 工程物流服务商动态能力各维度的内涵
        2.1.3 竞争优势的维度划分
        2.1.4 控制变量
    2.2 研究假设及模型构建
        2.2.1 动态能力各维度与竞争优势的关系假设
        2.2.2 研究模型的构建
    2.3 变量的测量
        2.3.1 动态能力维度的测量
        2.3.2 竞争优势的测量
3 实证研究
    3.1 问卷设计和数据收集
        3.1.1 问卷设计
        3.1.2 数据收集
    3.2 实证分析
        3.2.1 描述统计分析
        3.2.2 信度与效度分析
        3.2.3 相关性分析
        3.2.4 回归分析
        3.2.5 控制变量影响分析
    3.3 研究假设验证与结果讨论
        3.3.1 理论假设验证
        3.3.2 研究结论
4 工程物流服务商动态能力提升建议
    4.1 市场为导向,洞察环境变化
    4.2 资源再配置,适应环境变化
    4.3 重知识技能,加强组织学习
    4.4 夯网络基础,整合组织网络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工程物流企业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研究调查问卷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研究 ——以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上市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创新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3.3 论文的创新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2.1 国际工程承包理论
        2.1.1 国际工程承包的特点
        2.1.2 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发展趋势
    2.2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综述
        2.2.1 企业社会责任定义
        2.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2.2.3 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的CSR研究现状
    2.3 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
        2.3.1 企业竞争力的概念及理论发展
        2.3.2 企业竞争力评价综述
    2.4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综述
        2.4.1 主要观点
        2.4.2 机理研究
    2.5 研究评述
第3章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现状分析
    3.1 经营特征
    3.2 经营现状与主要挑战
    3.3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现状
        3.3.1 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增强
        3.3.2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难点突出
        3.3.3 企业社会责任管理能力亟待加强
    3.4 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的CSR与企业竞争力关系分析
第4章 实证研究设计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1.1 理论分析
        4.1.2 研究假设
    4.2 变量设计
        4.2.1 企业社会责任
        4.2.2 企业竞争力
        4.2.3 控制变量
第5章 实证分析与结果
    5.1 样本选取
    5.2 企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5.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2.2 因子分析
        5.2.3 计算企业竞争力评价值
    5.3 各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5.4 相关性分析
        5.4.1 CSR总体与企业竞争力的相关分析
        5.4.2 职工、政府和技术创新责任与企业竞争力的相关性分析
    5.5 回归分析
        5.5.1 职工、政府和技术创新责任与企业竞争力的回归分析
        5.5.2 CSR与各期企业竞争力的回归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发现
    6.2 管理启示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4)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机理、度量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政治风险的研究综述
        1.2.2 国际工程的研究综述
        1.2.3 现有研究的评述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和概念的界定
    2.1 国际工程的含义和特点
        2.1.1 国际工程与国际工程市场
        2.1.2 国际工程的特点
    2.2 风险管理理论
        2.2.1 风险的定义
        2.2.2 工程项目风险
        2.2.3 国际工程风险
        2.2.4 风险管理方法
    2.3 风险传导理论
    2.4 脆弱性理论
        2.4.1 脆弱性的概念
        2.4.2 国际工程的脆弱性
    2.5 木桶理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承包商海外经营的政治风险现状
    3.1 企业的基本情况
        3.1.1 企业的所有制性质
        3.1.2 企业的国际化水平
        3.1.3 近五年业务涉及行业
        3.1.4 近五年业务区域分布
        3.1.5 未来五年海外业务规划
        3.1.6 近五年项目的承发包方式
        3.1.7 企业走向海外动因
    3.2 关注的政治风险及因素
        3.2.1 关注的风险类型
        3.2.2 关注的政治风险类型
        3.2.3 关注的汇兑限制风险因素
        3.2.4 关注的汇对华关系风险因素
        3.2.5 关注的政府违约风险因素
        3.2.6 关注的政府征收/国有化风险因素
        3.2.7 关注的战争暴乱风险因素
        3.2.8 关注的行政监管风险因素
    3.3 企业的政治风险管理实践
        3.3.1 近五年经历过的风险事件
        3.3.2 近五年经历过的政治风险事件
        3.3.3 认为未经历政治风险的原因
        3.3.4 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措施
        3.3.5 意向采用的风险管控工具
        3.3.6 过去五年采用的风险防范措施
        3.3.7 过去五年风险评估的外部合作机构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机理分析
    4.1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识别与分类
        4.1.1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识别
        4.1.2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分类
    4.2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行动者分析
        4.2.1 数据搜集
        4.2.2 社会网络分析
    4.3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传导路径
        4.3.1 风险传导要素
        4.3.2 解释结构模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度量
    5.1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外部威胁性度量模型
        5.1.1 变量的识别
        5.1.2 问卷调查与指标评价
        5.1.3 数据的初步分析
        5.1.4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5.1.5 外部威胁性变量的内涵
        5.1.6 国别风险评价
    5.2 基于大数据的外部威胁指数动态调整
        5.2.1 模型的构建
        5.2.2 网络爬虫
        5.2.3 文本挖掘
        5.2.4 案例演示
    5.3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内部脆弱性度量模型
        5.3.1 变量的识别
        5.3.2 数据的初步分析
        5.3.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5.3.4 内部脆弱性变量的内涵
        5.3.5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脆弱性评价
    5.4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集成度量模型
        5.4.1 模型的建立
        5.4.2 模型的验证
        5.4.3 模型的特点
        5.4.4 模型的作用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对策分析
    6.1 对策的识别与评价
        6.1.1 对策的识别
        6.1.2 重要性分析
    6.2 对策的内涵与作用
        6.2.1 因子分析
        6.2.2 对策的内涵
        6.2.3 对策的作用
        6.2.4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6.3 前期策略选择研究
        6.3.1 理论模型
        6.3.2 贝叶斯网络
        6.3.3 结果和讨论
    6.4 本章小节
第七章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管理信息系统
    7.1 需求分析
        7.1.1 功能需求
        7.1.2 具体功能
        7.1.3 性能需求
        7.1.4 系统管理
    7.2 系统设计
        7.2.1 系统结构
        7.2.2 数据体系设计
        7.2.3 数据的逻辑结构
    7.3 系统实现
        7.3.1 系统主界面
        7.3.2 国别管理界面
        7.3.3 项目管理界面
        7.3.4 案例管理界面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世界各国的CRI及排名
附录二 中国承包商海外经营的风险及管控现状调研
附录三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影响因素及对策调查问卷
附录四 国际工程项目政治风险案例调查问卷
作者简介及学术成果

(5)“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建筑业上市企业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绩效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图
    1.4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国际化的概念
    2.2 企业绩效的概念
    2.3 企业国际化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建筑业上市企业发展现状与“一带一路”新机遇
    3.1 我国建筑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3.2 我国建筑业上市企业国际化发展现状
    3.3 我国建筑业上市企业国际化存在的问题
    3.4 “一带一路”倡议简介
    3.5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建筑业上市企业国际工程承包市场新机遇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设计
    4.1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4.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4.3 变量选取
        4.3.1 被解释变量
        4.3.2 解释变量
        4.3.3 控制变量
        4.3.4 调节变量
        4.3.5 虚拟变量
    4.4 模型设定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证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2 相关性分析
    5.3 多重共线性检验
    5.4 实证检验结果
    5.5 稳健性检验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国家层面
        6.2.2 企业层面
    6.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6)C国际工程建设集团泰国分公司绩效考核体系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访谈及问卷调查法
        1.4.3 实证分析法
    1.5 研究框架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跨国公司海外机构
        2.1.2 跨国公司绩效考核
        2.1.3 跨国公司国际雇员
    2.2 文献综述
        2.2.1 国外文献综述
        2.2.2 国内文献综述
        2.2.3 文献评述
    2.3 理论基础
        2.3.1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2.3.2 波特劳勒的期望理论
        2.3.3 麦克利兰的成就理论
3 C集团泰国分公司绩效考核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C集团泰国分公司概况介绍
        3.1.1 C集团泰国分公司机构设置
        3.1.2 泰国分公司员工构成
    3.2 C集团泰国分公司绩效考核体系现状
        3.2.1 绩效考核的方式和内容
        3.2.2 绩效考核的流程和周期
        3.2.3 绩效考核结果评定及的应用
    3.3 C集团泰国分公司绩效考核体系存在的问题
        3.3.1 绩效考核指标设计不合理
        3.3.2 绩效考核主体区分不明
        3.3.3 绩效考核实施过程缺乏辅导沟通
        3.3.4 绩效考核结果应用不合理
4 C集团泰国分公司绩效考核体系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4.1 分析思路
    4.2 调查问卷设计及数据收集
    4.3 调查问卷的检验及分析
        4.3.1 问卷信度检验
        4.3.2 问卷效度检验
        4.3.3 相关分析
        4.3.4 访谈结果分析
        4.3.5 结论分析
    4.4 分析结果及问题存在的成因
        4.4.1 忽视了泰国绩效目标实现的差异和难度
        4.4.2 未对不同类型员工的考核主体进行统一
        4.4.3 考核观念落后导致绩效辅导和沟通不足
        4.4.4 管理者对跨文化管理的理解认识不充分
5 C集团泰国分公司绩效考核体系优化设计方案
    5.1 总体实施原则、目标及思路
        5.1.1 实施原则
        5.1.2 实施目标
        5.1.3 实施思路
    5.2 实施方案
        5.2.1 绩效考核指标优化设计
        5.2.2 绩效考核流程的优化设计
        5.2.3 绩效辅导沟通的优化设计
        5.2.4 绩效考核结果应用的优化设计
    5.3 配套措施
        5.3.1 促进跨文化融合,改进管理方式
        5.3.2 国际化及本土化建设
        5.3.3 信息化建设
        5.3.4 岗位职责体系的建立和明确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索引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文化智力、制度距离对国际工程项目绩效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结构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文化智力的相关研究
        2.1.1 文化智力的理论基础
        2.1.2 文化智力的内涵及指标
        2.1.3 文化智力的相关研究
    2.2 制度距离的相关研究
        2.2.1 制度距离的理论基础
        2.2.2 制度距离的维度及衡量方法
        2.2.3 制度距离相关研究
    2.3 国际工程项目绩效的相关研究
        2.3.1 项目绩效的内涵
        2.3.2 项目绩效的衡量方法
    2.4 文化智力、制度距离与项目绩效的相关研究方法
    2.5 现有研究不足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文化智力、制度距离与国际工程项目绩效的质性分析
    3.1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介绍
        3.1.1 扎根理论的提出及运用
        3.1.2 扎根理论的程序与方法
        3.1.3 基于扎根理论的多案例分析流程
        3.1.4 NVivo定性分析软件介绍
    3.2 访谈设计与数据收集
        3.2.1 访谈方法及注意事项
        3.2.2 访谈提纲设计
        3.2.3 访谈案例情况介绍
    3.3 访谈资料编码
        3.3.1 开放性编码
        3.3.2 主轴编码
        3.3.3 选择性编码和模型构建
    3.4 案例间分析
        3.4.1 文化智力指标构成及其影响分析
        3.4.2 制度距离维度划分及影响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文化智力、制度距离与国际工程项目绩效的模型构建
    4.1 文化智力对国际工程项目绩效的研究假设
        4.1.1 过程能力对国际工程项目绩效的研究假设
        4.1.2 定位能力对国际工程项目绩效的研究假设
        4.1.3 路径能力对国际工程项目绩效的研究假设
    4.2 制度距离对文化智力与项目绩效间关系的调节效应
        4.2.1 正式制度距离对过程能力与项目绩效间关系的调节效应
        4.2.2 正式制度距离对定位能力与项目绩效间关系的调节效应
        4.2.3 正式制度距离对路径能力与项目绩效间关系的调节效应
        4.2.4 非正式制度距离对过程能力与项目绩效间关系的调节效应
        4.2.5 非正式制度距离对定位能力与项目绩效间关系的调节效应
        4.2.6 非正式制度距离对路径能力与项目绩效间关系的调节效应
    4.3 构建理论模型
        4.3.1 理论模型框架
        4.3.2 实证模型的构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文化智力、制度距离与国际工程项目绩效的实证研究
    5.1 问卷设计
        5.1.1 问卷设计过程
        5.1.2 问卷基本内容
    5.2 数据收集
        5.2.1 研究对象选择
        5.2.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5.3 变量的衡量
        5.3.1 因变量的衡量
        5.3.2 自变量的衡量
        5.3.3 调节变量的衡量
        5.3.4 控制变量的衡量
    5.4 问卷有效性分析
        5.4.1 描述性统计
        5.4.2 信度分析
        5.4.3 效度分析
    5.5 实证分析结果
        5.5.1 相关性分析
        5.5.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5.6 回归结果讨论
        5.6.1 文化智力对国际工程项目绩效的影响
        5.6.2 制度距离对国际工程项目绩效的影响
        5.6.3 制度距离对文化智力与项目绩效的调节作用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我国建筑企业承接国际工程的建议
    6.3 研究贡献
    6.4 研究不足及后续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作者简介

(8)IPMT模式下海外化工园区建设期业主对咨询方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创新点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海外园区建设管理
        2.1.1 海外园区的种类与定义
        2.1.2 海外园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2 IPMT管理模式
        2.2.1 IPMT管理模式的由来与定义
        2.2.2 IPMT管理模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IPMT模式下业主方重点管控的岗位职责
    3.1 案例简介
        3.1.1 案例背景
        3.1.2 案例描述
        3.1.3 案例典型性分析
    3.2 国内外化工园区建设管理组织架构对比分析
    3.3 IPMT模式下业主方重点管控岗位职责的筛选原则
    3.4 IPMT模式下业主方重点管控岗位职责的确定
        3.4.1 岗位职责目录的收集
        3.4.2 岗位职责筛选与确定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IPMT模式下业主方岗位职责管控措施的构建
    4.1 管控措施的构建思路与理论依据
    4.2 管控措施的分类与定义
    4.3 管控措施的有效性评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IPMT模式下业主方管控措施选择的影响因素辨识
    5.1 数据收集
    5.2 数据分析
        5.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2.2 数据有效性
        5.2.3 影响因素的分析
    5.3 影响因素的辨识结果
    5.4 研究案例的影响因素评估与结果分析
        5.4.1 研究案例中影响因素与管控措施的相关性分析
        5.4.2 研究案例中相关岗位职责的管控现状分析与对策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不足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访谈问题提纲
附录B 重点岗位职责实际管控情况梳理
附录C 岗位职责重点管控内容筛选表
附录D 岗位职责管控措施影响因素分析表(含问卷调查结果)
致谢

(10)我国海外项目国别选择的决策因素研究 ——以Z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
    1.2 论文的选题意义
        1.2.1 “一带一路”背景介绍
        1.2.2 海外项目区位选择决策主要因素
        1.2.3 以大型国有国际工程承包企业Z公司为例透视海外工程市场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本文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现状
    2.2 国内研究现状
第3章 中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概述
    3.1 中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特点
    3.2 中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SWOT分析
        3.2.1 优势(S)
        3.2.2 劣势(W)
        3.2.3 机会(O)
        3.2.4 威胁(T)
    3.3 Z公司基本情况
        3.3.1 Z公司基本情况简述
        3.3.2 Z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3.3.3 Z公司全球发展战略
    3.4 “一带一路”后中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面临的新机遇
        3.4.1 “一带一路”为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带来新的市场
        3.4.2 “一带一路”为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带来融资支持
        3.4.3 中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面对“一带一路”的改变
第4章 数据选择与模型建立
    4.1 数据的选择
        4.1.1 Z公司数据的特点
        4.1.2 Z公司数据的概述
        4.1.3 Z公司数据的筛选
    4.2 变量设计
        4.2.1 被解释变量
        4.2.2 解释变量
        4.2.3 额外变量
        4.2.4 控制变量
    4.3 模型的建立
第5章 数据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
    5.2 相关性分析
    5.3 “一带一路”政策后侧重因素的变化
    5.4 “一带一路”政策后不同国别侧重因素的区别
第6章 结束语
    6.1 结论
    6.2 本文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国际工程设计与承包市场的相关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竞争力研究[D]. 赵金凤.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工程物流服务商动态能力对竞争优势的影响研究[D]. 路镭.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3]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研究 ——以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上市公司为例[D]. 梁芸祯.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12)
  • [4]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机理、度量与对策研究[D]. 常腾原. 东南大学, 2020(01)
  • [5]“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建筑业上市企业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D]. 李天宝. 安徽建筑大学, 2020(01)
  • [6]C国际工程建设集团泰国分公司绩效考核体系优化设计研究[D]. 陈良.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7]文化智力、制度距离对国际工程项目绩效的影响[D]. 徐爽爽. 东南大学, 2019(01)
  • [8]IPMT模式下海外化工园区建设期业主对咨询方管控研究[D]. 李欣. 天津大学, 2018(06)
  • [9]基于脱钩模型的工程承包与工程咨询关系研究——以国际市场为例[J]. 林彦沁,叶堃晖. 建设管理研究, 2018(01)
  • [10]我国海外项目国别选择的决策因素研究 ——以Z公司为例[D]. 马俊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8(04)

标签:;  ;  ;  ;  ;  

国际工程设计与承包市场相关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