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GGV高低温低气压箱技术研制(论文文献综述)
张子豪,吴晓峰,余松,李少寒[1](2021)在《模拟温度-高度试验方法的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产品所处的温度-高度环境需要具备低温环境模拟系统和(高度)真空环境模拟系统两个条件。低温环境模拟系统可以利用现有的高低温试验箱来实现技术条件要求的低温试验环境,它的温度范围是+150~-70℃,能够满足产品的低温环境要求。真空环境模拟装置将通过一个密闭的、导热性能良好的、能够达到一定真空度的试验工装来实现,将这个真空环境模拟装置安装在高低温环境试验箱里,即可完成产品的温度-高度试验。
孟凡军,金涛[2](2020)在《惯性仪表复合环境仿真测试技术》文中研究指明武器装备产品都是在一定环境下使用的,因此必然受到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由于测试环境和实际使用环境的不同,惯性仪表的"测试性能"和"使用性能"之间存在巨大差异。为满足惯性仪表地、空、天测试一致性的要求,提出了复合环境测试的概念。针对目前惯性仪表在测试中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复合环境测试设备的原理及实现方法,并结合测试设备提出了惯性仪表复合环境下的仿真测试方法,对仿真测试设备和仿真测试方法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验证了复合环境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的可行性。
杨晓然,彭小明,杨小奎,向江涛,郭赞洪[3](2020)在《多因素综合高原高寒气候环境模拟加速试验箱研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制一种多因素综合高原高寒气候环境模拟加速试验箱,主要用于高原地区使用的工艺、材料和零部件的快速筛选和环境适应性评价。方法通过高原气候特征分析、工艺验证和文献分析,进行设计、制造、试验谱设计和试验验证等工作。结果解决了光照和高低温低气压环境条件的同时施加问题,形成同时施加光照、气压、温度、湿度和风速五因素的高原高寒气候环境模拟加速试验箱。设计了一套高原高寒气候环境模拟加速试验谱,实现了高原高寒气候环境的多因素综合模拟和加速。结论试验箱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塑料样品的拉伸强度和冲击韧性性能、有机涂层的色差和光泽变化指标,与拉萨站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具有良好相关性和加速性。本试验箱可用于高原地区使用的工艺、材料和零部件的快速筛选和环境适应性快速评价。
刘强[4](2020)在《高低温环境试验箱设计及性能优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高低温环境试验箱是一种人工模拟温度环境的试验设备,其对试验空间温度变化的可控制性好,环境再现性好。试验箱可不间断完成温度转换速率可控的高低温转变,与在自然环境中试验相比,明显缩短试验周期,提高试验效率。本文依据锂电池及相关电子产品等的环境试验要求,与相关企业合作,依据技术要求对高低温模拟试验系统进行分析,对高低温环境试验箱各系统进行了设计。通过理论分析、模拟分析和实验研究对高低温环境试验箱的工作空间温度均匀性及入口参数等关键性问题进行研究并优化。首先,分析了风道循环方式,在此基础上结合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对试验箱外形和结构进行设计,主体采用钣金件来降低加工难度和成本。根据技术要求来计算高低温环境试验箱的载荷,并依照计算结果对制冷系统进行选型设计。通过控制要求和用户的使用要求对高低温环境试验箱的上位机软件和主控系统进行设计。本文采用PID控制原理,上位机采用搭载WIN10系统的PC,上位机根据用户的实际使用要求利用VC编程进行软件设计,与主控系统采用RS485实时通讯。完成高低温环境试验箱设计后,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其气流组织进行研究。首先建立简化的物理模型,根据实际的工程问题完成数学模型的建立,分析实际的物理工况设置边界条件,利用ANSYS对其进行求解。而后对软件求解得出的计算数据,利用后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得到在不同入口参数和工况下的温度云图和流场图。通过仿真结果分析,低的入口循环风速下,其前端所传递的能量不足,近壁处负荷不易平衡;在大的入口角度下,其很难形成贴壁循环,温度均匀性较差;在形成良好的贴壁循环后,两侧壁面的负载平衡难度大,在设计的过程中可适当加厚壁面。为验证仿真理论的可信度和正确性,利用设计实物搭建实验平台。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入口参数进行实验验证,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实验结果的平均温度值较仿真略有偏差,这是由于仿真的物理简化所导致的,但仿真结果的趋势和实验结果保持一致。分析表明,仿真理论完全可以预测高低温环境试验箱的温度场均匀性,为高低温环境试验箱后期的改进和相似环境类设备气流组织研究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图[47]表[13]参[68]
武玉玉,马上,阮征,高波,任一鹏[5](2019)在《运载火箭电气产品低气压环境适应性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运载火箭生命周期内会经历低气压环境,该环境会引发电气产品一系列不利的、具有破坏性的环境效应。因此,电气产品在方案设计时应考虑低气压环境适应性问题。对运载火箭电气产品典型低气压环境效应及对应的设计措施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可行的低气压环境试验考核方法,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运载火箭电气产品低气压环境适应性设计方法。该方法可为运载火箭电气产品低气压环境适应性设计提供参考。
文浩,谢达明,罗斌,梁活开[6](2018)在《动力锂电池安全国家标准GB/T 31485与IEC 62660-3的比较》文中提出对动力锂电池安全国家标准GB/T 31485-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与国际标准IEC 62660-3:2016《电动道路车辆推进用二次锂离子电池第3部分:安全要求》的测试方法进行比较,讨论两种方法在检验项目、适用范围、试验条件及判定依据上的差异。GB/T 31485关注动力锂电池在使用、运输过程中安全性,IEC62660-3侧重考察动力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安全性,并规定了更多的使用安全性试验项目。本文旨在为国内相关生产企业及检测机构提供参考。
王子缘[7](2018)在《46.8V/8.8Ah电池模组开发过程中的热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能源行业不断发展,以新能源电动汽车为主的动力及储能领域电池系统中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问题,特别是热安全问题备受同行关注。任何以牺牲锂离子电池安全为代价所换取的高比能和长寿命等性能特性的技术手段,都是错误的发展路线。为了有效提升电池模组的热安全性能,延长电池模组的循环寿命,进而推动动力及储能行业的发展与应用,本文针对46.8V/8.8Ah电池模组开发过程中的电性能筛选、产热评估、模组及热管理设计等关键环节进行研究。首先研究电池模组的核心单元18650电芯在不同物理工况和环境温度下的电性能特征,并通过理论计算、实验测量与计算机仿真相结合的方式分析18650电芯在不同放电倍率过程中的产热行为和热量分布规律,综合评估电池成组前后的产热及热堆积效应。在热管理方案评估过程,分别提出二甲基硅油低温预热方案、半导体制冷方案以及重力热管散热方案,对其进行实验研究,分析不同热管理方式下的电芯散热行为。其次根据电芯产热特性设计和制备基于PA/EG/EP体系的复合相变材料,并通过热物性、力学强度、高低温冲击等性能测试综合确定材料配方问题,进一步根据材料成型理论设计开发及改进相应的相变材料成型工艺并组装电池模组。在测试环节,通过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46.8V/8.8Ah电池模组在绝热工况下不同放电倍率的产热行为,同时提出一种液冷板/相变材料耦合二次散热的方案并对其进行计算机模拟。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研究和评估18650三元电芯在不同物理和环境温度工况下电芯的电化学特性,同时针对所筛选电芯的低温放电特性,提出一种基于二甲基硅油的低温预热管理方案,实验研究在有/无油泵驱动下的不同低温环境以及不同放电倍率的电芯低温特性,为产品设计提供理论支撑。结果表明:(1)电芯在自由跌落和滚筒实验测试前后电压及内阻幅度不大,均无无漏液、磕破、变型等现象,在低气压冷热冲击测试后电芯电荷保持率皆在96%以上,24小时电荷回复率为99.9%。(2)高温储存和充放电实验揭示了持续的高温工况严重降低了电芯的储存寿命和充放电容量,并且有热失控的风险。(3)低温工况下,电芯电化学性能衰减主要体现在电芯内阻值增加和容量衰退,放电过程中电池模组内部的产热量能充当自加热功能,电压曲线在放电瞬间压降剧降后持续回升。当环境温度低于-15℃时,电芯的自我恢复能力较低,放电性能急剧下降。(4)基于二甲基硅油与电加热膜耦合的预热方案能促进电芯低温电性能特性,不仅能增强电池模组的均匀受热能力,而且可提高低温工作过程中的的放电容量,其中在-15℃情况下5C倍率放电相比于无预热情况,SOC增幅高达81%2、针对18650三元电芯的产热行为进行系统研究。本章介绍了放电测试法、安时积分法、开路电压法等七种种电芯SOC评估方法,并采用理论计算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对电芯进行产热行为评估,再采用计算机模拟仿真的方式进行产热误差分析。根据电芯的产热规律,设计出基于半导体制冷和重力热管散热的电池模组热管理方案并对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三种理论与实验计算电芯产热方法的估算值误差,随着放电倍率增加而变大。采用瞬时积分法所估算出来的平均发热功率与模拟值最为吻合,误差不高于4%。水量热法的误差最大为26.3%。(2)在全密封环境下半导体芯片能迅速对电池模组进行快速降温,实验表明随着放电倍率增大,降温效果愈加明显,其中3C放电倍率下,模组最高温度下降14℃。(3)采用重力热管散热需在冷凝端添加翅片与风道,实验表明冷凝端风速越大,热管的温度梯度越大;在大倍率放电过程,电池模组降温效果愈加明显。其中在4C放电倍率下电池模组最高温度可控制在50℃以内。3、在上一章评估电芯及模组的产热特性及不同热管理方案后,此章重点研究石蜡在相变控温过程中的定型问题,实验对照石蜡复合泡沫铜金属体系的优缺点后,制备出基于环氧树脂(EP,epoxy)、石蜡(PA,paraffin)和膨胀石墨(EG,expanded graphite)的复合相变材料,同时兼顾良好的热物性特性,力学强度和抗泄露能力,并基于该材料进行电池模组热管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1)泡沫铜由于其多孔结构和优良导热能力,与石蜡复合后体现出较好的热管理性能,但是泡沫金属多孔结构对石蜡的附着力不强,无法很好抑制石蜡流动。而且泡沫金属成本较高,在产品应用上具有一定局限性。(2)实验表明膨化温度为900℃时对膨胀石墨堆积密度与膨胀倍率的影响较小,并且对挥发分和灰分影响最小,有利于膨胀石墨及其复合材料的结构稳定特性;(3)研究EP、PA和EG的复合工艺,对其进行热物理性能表征、材料结构表征、力学性能表征以及高低温冲击能力测试,EP比例高的材料,力学性能和抗泄露能力强,但是导热和潜热值低,综合以上评估后确定PA/EG/EP#3体系材料最佳比例为(PA:50%、EG:3%、EP:47%)。(4)在电池热管理实验中,PA/EG/EP#3体系材料可以持续对电池模组进行降温均温,并且全过程无石蜡泄露,材料表面无变化。4、针对PA/EG/EP体系材料的特性,对其进行材料成型和精加工处理;对优化筛选后的电芯进行成组,并对电池模组进行全密封绝热环境的测试,研究46.8V/8.8Ah电池模组在空白(Blank)和相变材料(PCM)工况下的散热特性,并提出一种液冷板/相变材料耦合二次散热的方案并对其进行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1)在绝热全密封条件下,电池模组放电倍率越大,PCM热管理的降温和均温能力越显着。(2)由于电池模组电芯间距小,强制对流无法对Blank电池模组进行控温,风速越大,电池模组最大温差越大,最高超过50℃,严重影响电池模组的电/热稳定性;对于PCM材料,强制风冷的效果并不明显,但总体来说仍起到热稳定促进作用。(3)循环测试中强制流体有足够长的时间对箱内进行扰动,反而对Blank电池模组降温效果影响较大,PCM电池模组在循环后期由于热堆积作用,最高温度有缓慢上升趋势,但是综合来说PCM电池模组的控温均温能力更优,取1C/2C充放电循环为例,在Om/s、1m/s、2m/s和3m/s的风速影响下,PCM电池模组的最高温度分别降低了 22.2%、23.8%、34.6%和37.7%,其最大温差值分别降低了 151.1%、84.6%、64.2%以及38.4%。(4)研究解决相变材料循环过程的热惰性问题,对液冷板用于相变材料二次散热进行仿真优化。其中在电池模组不同倍率放电下,无论是采用水还是高导热油作为换热工质,最高温度皆控制在50℃。在流道同向和逆向换热中,高导热油作用下的电池模组3C倍率放电最大温差皆低于3.5℃,其中逆向情况下最大温差甚至小于2.5℃,比采用相变材料控温中3C放电时电池模组的最大温差降低了 50%,体现了很好的均温控温功能。综上所述,本文重点研究了 46.8V/8.8Ah电池模组开发过程的热性能,根据电芯产热行为从宏观和微观尺度系统地对相变传热介质进行设计、研究及开发。同时用理论、实验与数值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电芯及电池模组进行多种工况下的热管理研究。本文研究方法和相关结果为高循环特性相变传热新材料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对高安全电池模组设计、开发及产业化提供扎实的理论依据。
陈辉[8](2017)在《互联网+环境试验装备气候参数测量系统研发》文中提出气候环境试验是工业生产和储存过程中最常见、最基本的环境试验,环境试验装备是用来模拟各种环境条件的装置。环境试验装备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对各项参数指标进行测量验证。国内外能用于环境试验装备气候参数测量的仪器很多,但通常不是为计量人员专用而设计,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很多不便。本文结合移动互联网、物联网、虚拟仪器等技术,研制一种具备高准确度、宽范围、多功能的环境试验装备气候参数测量系统,实现测量过程程序化、规范化、自动化具有一定意义。本文通过相关资料研究,结合气候环境试验装备气候参数测量的特点,以满足实际使用需求为目标,建立一套互联网+环境试验装备气候参数测量系统,并通过实验对系统功能、技术指标进行验证。论文主要工作包括:(1)分析气候参数测量系统功能与指标技术需求,提出环境试验装备气候参数测量系统架构,分析测量系统工作机理与信息流,完成系统模块功能分析与指标分解。对气候参数测量系统关键技术进行分析。(2)研究环境试验装备气候参数的测量方案,通过分析确定了以是德34970A作为温湿度测量硬件,横河MT210作为气压测量硬件的信息化集成方案。(3)对气候参数测量系统的软件需求、软件架构、功能模块和测试流程进行分析,依托LabVIEW完成测量系统的初始化模块、温湿度采集模块、气压采集模块、数据储存模块和数据处理报告模块的设计开发。(4)研究串口转WIFI技术和Web Server技术,对气候参数测量系统移动互联网络拓扑进行分析,完成气候参数测量系统服务器端和客户端设计,实现气候参数测量系统的移动互联和远程测控。(5)对气候参数测量系统功能模块和技术指标进行试验验证与分析,结果表明温度最大误差为-0.12℃,相对湿度最大误差为1.1%RH,气压最大误差为-0.03kPa,气候参数测量系统技术指标符合预期目标。实际应用示例结果表明该气候参数测量系统能满足环境试验装备气候参数的测量需求,能实现环境试验装备气候参数测量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具有较高实用价值。
周悦[9](2016)在《基于ARM处理器的标准探空仪系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线电探空仪通常搭载具有良好瞬态特性的温度和湿度传感器、气压计、GPS定位模块、无线通信模块等组件,由上升速度约为5~6m/s的气球搭载,对高空温湿度、气压、风速风向等参数进行探测。为给气象探测中日常使用的探空仪提供对比和校准,提出了一种基于高精度温度测量电路和ARM处理器的标准探空仪系统。该系统包括球载部分和地面部分。球载部分集成了阵列式探空温度传感器,且可以外接高精度露点仪、压力计等气象传感器,亦可连接多种待测的探空传感器。阵列式探空温度传感器由铂电阻、四个热电偶组成的阵列、高精度测量电路等部分组成。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阵列式热电偶探头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结果显示该传感器可降低热污染误差,对阵列式热电偶探头设计的合理性进行了初步的验证。搭建了一套高空环境模拟实验装置,并将模拟实验装置的测量结果与仿真数据进行归一化对比。实验结果证明,如仅使用单个热电偶作为探空温度传感器,则横梁热污染引起的热电偶升温量可达到横梁升温量的8.13%~41.65%;使用阵列式热电偶作为探空温度传感器,则受横梁热污染最小的热电偶升温量可降低到横梁升温量的0.43%~8.72%。实验测量结果与仿真结果相差-3.02%~5.44%,吻合度较高。本文提出的这种标准探空仪系统,可连接高精度露点、压力传感器,将待测传感器和本文提出标准探空仪系统挂载在同一个气球上进行探测,可完成各类探空传感器高空测试比对试验,以检测待测探空传感器在高空的误差特性。该标准探空仪系统与业务探空仪相比,具有温度测量精度高、噪声低、扩展能力强等优点。这种探空仪系统经过进一步改进,将来亦有望在高精度气候观测和气象灾害的预警中获得应用。
陈忠灿,承磊,王天祥,黄永华[10](2016)在《空间热环境模拟技术的发展及研究现状》文中研究指明外层空间研究特别是深空探测催生并促进了空间热环境模拟技术的发展。热环境模拟设备用于模拟太空高真空、冷黑、高低温、大温差热变形、太阳辐照等环境。文中综述了国内外主流的空间环境模拟设备,分为热真空试验设备和高低温试验设备两大类,对各自的设计目标、规格型号、真空获得、热沉形式等研制特点以及所能达到的极限高低温、降温速率、温场均匀性等热设计参数进行了比较性的阐述,较全面地总结了空间环境模拟技术的技术发展和现状。
二、GGV高低温低气压箱技术研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GGV高低温低气压箱技术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模拟温度-高度试验方法的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试验装置的设计 |
1.1 设计背景 |
1.2 产品温度-高度试验的具体要求 |
1.3 产品温度-高度试验对试验设备的要求 |
1.4 产品温度-高度试验模拟装置的总体结构 |
1.5 产品高空模拟工装内的基本结构 |
2 试验装置的控制与试验数据的测量 |
2.1 试验装置温度的控制与测量 |
2.2 保压过程中进气温度的控制 |
2.3 试验装置高度(压力)的控制与测量 |
2.3.1 压力控制 |
2.3.2 压力的测量 |
2.4 试验装置内外电信号传递 |
3 试验装置的完成效果分析 |
3.1 试验装置的使用效果分析 |
3.2 试验装置的加工效果分析 |
4 结束语 |
(2)惯性仪表复合环境仿真测试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惯性仪表的复合环境测试技术 |
2 复合环境测试设备 |
3 惯性仪表的复合环境测试 |
3.1 恒定过载下角速率及角位置精度测试 |
3.2 变过载状态下角速度精度标定测试 |
3.3 恒过载及变过载状态下动态特性标定测试 |
3.4 复合环境半实物仿真测试 |
4 结论 |
(3)多因素综合高原高寒气候环境模拟加速试验箱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 设计 |
1.1 设计思路 |
1.2 技术指标的确定 |
1.3 制造工艺验证 |
1.3.1 顶盖玻璃分析验证 |
1.3.2 特制紫外灯工艺验证 |
1.4 总体设计 |
1.5 分系统设计 |
1.5.1 箱体设计 |
1.5.2 光源系统设计 |
1.5.3 气压系统设计 |
1.5.4 温度系统设计 |
1.5.5 湿度系统设计 |
1.5.6 控制系统设计 |
2 制造 |
3 试验验证 |
3.1 技术指标验证 |
3.1.1 辐照度测试 |
3.1.2 气压 |
3.1.3 温度 |
3.1.4 湿度 |
3.2 效果验证 |
3.2.1 试验谱设计 |
3.2.2 试验验证 |
4 结语 |
(4)高低温环境试验箱设计及性能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高低温环境试验箱国内外研究及发展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封闭腔体气流组织均匀性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高低温环境试验箱分析及结构设计 |
2.1 高低温环境试验箱简介 |
2.1.1 高低温环境试验箱基本功能 |
2.1.2 高低温环境试验箱技术指标 |
2.2 送风模式的研究 |
2.3 高低温环境试验箱结构设计 |
2.3.1 高低温环境试验箱外结构设计 |
2.3.2 循环风道及内框设计 |
2.3.3 总体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高低温环境试验箱制冷系统和控制系统 |
3.1 制冷方式的确定 |
3.1.1 制冷循环系统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 |
3.1.2 制冷循环方式 |
3.1.3 制冷循环方式的选择 |
3.2 试验箱冷负荷计算 |
3.3 制冷系统设计 |
3.3.1 压缩机选型 |
3.3.2 冷凝器换热面积的确定 |
3.3.3 蒸发器换热面积的确定 |
3.3.4 制冷系统的建立 |
3.4 控制系统的设计 |
3.4.1 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
3.4.2 上位机软件设计 |
3.4.3 主控电路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4 箱内气体环境的数值分析 |
4.1 高低温环境试验箱物理模型建立 |
4.2 网格划分 |
4.2.0 网格划分软件选择 |
4.2.1 ICEM CFD特点及功能 |
4.2.2 结构网格划分 |
4.3 数学模型 |
4.3.1 基本控制方程及湍流模型 |
4.3.2 孔板模型数学简化 |
4.4 边界条件设定 |
4.4.1 UDF简介 |
4.4.2 边界条件 |
4.5 控制方程求解 |
4.5.1 流场的数值解法 |
4.5.2 离散格式的选择 |
4.6 本章小结 |
5 箱内气体环境实验及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5.1 试验平台的搭建与性能测试 |
5.1.1 试验平台的搭建 |
5.1.2 测点布置 |
5.1.3 高低温工况下负荷分析 |
5.2 低温工况下温度场分析 |
5.2.1 低温工况下温度均匀性分析 |
5.2.2 试验数据分析 |
5.3 高温工况下温度场分析 |
5.3.1 高温工况下温度均匀性分析 |
5.3.2 试验数据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5)运载火箭电气产品低气压环境适应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运载火箭电气产品低气压环境效应分析 |
1.1 低压放电导致产品电性能降低、失效 |
1.2 内外压差导致密封结构变形、破裂 |
1.3 散热效率降低导致产品温度过高 |
1.4 综合环境效应 |
2 运载火箭低气压环境适应性设计 |
2.1 电性能下降、失效 |
2.2 密封结构变形、破裂 |
2.3 散热效率降低 |
2.4 综合环境 |
3 低气压环境适应性试验考核方法 |
4 某天线低气压环境适应性设计与考核 |
5 结论 |
(6)动力锂电池安全国家标准GB/T 31485与IEC 62660-3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GB/T 31485与IEC 62660-3介绍 |
3 GB/T 31485与IEC 62660-3试验项目比较 |
3.1 跌落、海水浸泡、低气压试验 |
3.2 针刺试验 |
3.3 振动试验 |
3.4 机械冲击试验 |
3.5 挤压试验 |
3.6 耐高温、温度循环试验 |
3.7 外部短路 |
3.8 过充电 |
3.9 强制放电 |
3.1 0 内部短路 |
4 结论 |
(7)46.8V/8.8Ah电池模组开发过程中的热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池产品应用趋势 |
1.1.1 消费类电池 |
1.1.2 储能电池 |
1.1.3 动力电池 |
1.2 锂离子电池技术发展 |
1.2.1 锂离子电池发展方向 |
1.2.2 正极材料发展 |
1.2.3 负极材料发展 |
1.2.4 电解质技术发展 |
1.2.5 隔膜技术发展 |
1.2.6 废旧电池回收技术发展 |
1.3 电池热安全与热管理技术 |
1.3.1 电池材料发展与热安全 |
1.3.2 动力及储能电池热失控 |
1.3.3 电池外部热管理技术 |
1.3.4 相变冷却热管理研究进展 |
1.4 本文的目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
1.4.1 本文的目的与意义 |
1.4.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电池模组开发过程中的电芯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电芯基本电性能测试 |
2.2.1 电芯小电流充放电分容研究 |
2.2.2 不同SOC下的DCIR测试 |
2.3 电芯基本物理性能测试 |
2.3.1 满电状态自由跌落实验测试 |
2.3.2 低气压冷热冲击测试 |
2.3.3 满电状态滚筒测试 |
2.4 高温工况下的电性能测试 |
2.4.1 高温工况电储存性能研究 |
2.4.2 高温工况下充放电性能研究 |
2.5 低温工况下的静态容量测试 |
2.5.1 低温工况下的电池微观机理 |
2.5.2 平台搭建与实验流程 |
2.5.3 低温工况下充放电性能研究 |
2.6 电芯低温预热技术探究 |
2.6.1 电芯低温预热研究进展 |
2.6.2 低温预热平台搭建与参数设置 |
2.6.3 性能测试与结果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芯产热行为理论研究及数值分析 |
3.1 引言 |
3.2 高温工况下电芯内部的热行为研究 |
3.2.1 锂离子动力电池电化学机理 |
3.2.2 高温下SEI膜反应 |
3.2.3 高温下电解液反应 |
3.2.4 高温下的正极反应 |
3.2.5 高温下负极与黏合剂反应 |
3.2.6 温度与锂离子电池的关系 |
3.3 电芯放电过程热行为研究 |
3.3.1 电芯产热基本研究思路 |
3.3.2 电芯SOC估算方法 |
3.3.3 电芯热数学模型研究 |
3.3.4 电芯传热公式评估产热量研究 |
3.3.5 电芯水量热评估产热量研究 |
3.3.6 电芯瞬时积分评估产热量研究 |
3.4 电芯产热行为数值模拟研究 |
3.4.1 COMSOL Multiphysiscs (CM)数值分析 |
3.4.2 基于电荷/质量平衡的电化学模型机理研究 |
3.4.3 基于二维区域的交替方向隐式方法研究 |
3.4.4 基于热传递基本规律的热流体模型研究 |
3.4.5 电芯产热行为数值模拟及误差分析 |
3.5 基于帕尔贴效应的半导体制冷实验研究 |
3.5.1 研究目的 |
3.5.2 实验平台与流程 |
3.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6 基于重力型热管的电芯散热实验研究 |
3.6.1 研究目的 |
3.6.2 实验平台与流程 |
3.6.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7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基于PA/EGEP体系的热固型相变材料制备和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石蜡与泡沫金属耦合传热特性研究 |
4.2.1 研究目的 |
4.2.2 实验准备 |
4.2.3 不同型号电芯的产热行为研究 |
4.2.4 基于PA/CF的电芯热性能研究 |
4.3 PA/EG/EP体系材料的制备工艺研究 |
4.3.1 研究目的 |
4.3.2 石墨膨化工艺研究 |
4.3.3 环氧树脂特性研究 |
4.3.4 实验准备 |
4.3.5 材料制备工艺研究 |
4.4 PA/EG/EP体系复合相变材料的性能分析 |
4.4.1 导热系数测试与分析 |
4.4.2 差式扫描量热测试与分析 |
4.4.3 扫描电镜测试与分析 |
4.4.4 X射线衍射测试与分析 |
4.4.5 力学强度测试与分析 |
4.4.6 高低温循环冲击测试与分析 |
4.4.7 材料性能对照 |
4.5 基于相变材料的电池模组样品散热研究 |
4.5.1 研究目的 |
4.5.2 电池模块开发过程中的PCM用量计算 |
4.5.3 实验平台搭建与参数设置 |
4.5.4 不同充放电工况下的温度趋势 |
4.5.5 循环工况下的温度趋势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46.8V/8.8Ah电池模块研制、测试与优化 |
5.1 引言 |
5.2 电池模组研制工艺 |
5.2.1 相变材料成型与精加工 |
5.2.2 电池模块成组工艺研究 |
5.2.3 实验平台与测试手段 |
5.3 全密封绝热下电池模组放电过程的热行为研究 |
5.3.1 Blank电池模组放电测试 |
5.3.2 PCM电池模组放电测试 |
5.3.3 分析对照 |
5.4 电池模组放电过程的强制对流散热实验 |
5.4.1 Blank电池模组不同对流边界条件放电测试 |
5.4.2 PCM电池模组不同对流边界条件放电测试 |
5.4.3 对照与分析 |
5.5 电池模组放电过程热行为数值分析对照 |
5.5.1 两种电池模组的热行为数值模拟 |
5.5.2 两种电池模组不同对流边界热行为数值模拟 |
5.6 电池模组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的热行为研究 |
5.6.1 Blank电池模组循环测试 |
5.6.2 PCM电池模组循环测试 |
5.6.3 对照与分析 |
5.7 基于液冷板换热的电池模组热行为仿真优化 |
5.7.1 研究目的 |
5.7.2 数值模型设计 |
5.7.3 边界条件及参数 |
5.7.4 不同放电倍率下的同向/逆向换热研究 |
5.7.5 高导热油换热优势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8)互联网+环境试验装备气候参数测量系统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与意义 |
1.2 环境试验装备概述 |
1.3 相关研究内容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环境试验装备技术 |
1.3.2 气候参数测量技术 |
1.3.3 互联网+测控装备的发展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互联网+环境试验装备气候参数测量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引言 |
2.2 环境试验装备气候参数测量技术需求 |
2.3 系统总体集成设计 |
2.3.1 测量系统架构 |
2.3.2 测量系统工作机理与信息流 |
2.3.3 测量系统模块功能分析与指标分解 |
2.4 互联网+环境试验装备气候参数测量系统关键技术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环境试验装备气候参数测量系统信息化集成方案 |
3.1 引言 |
3.2 环境试验装备气候参数测量系统硬件集成方案 |
3.3 基于是德 34970A的气候温湿度网络化测量技术 |
3.4 基于横河MT210的大气压力网络化测量技术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互联网+环境试验装备气候参数测量系统软件平台开发 |
4.1 引言 |
4.2 互联网+环境试验装备气候参数测量系统软件架构 |
4.3 互联网+环境试验装备气候参数测量系统软件设计 |
4.4 互联网+环境试验装备气候参数测量系统软件调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移动互联下环境试验装备气候参数测量系统开发 |
5.1 引言 |
5.2 移动互联下的环境试验装备气候参数测量系统网络拓扑 |
5.3 移动互联下的环境试验装备气候参数测量系统服务器端设计 |
5.4 移动互联下的环境试验装备气候参数测量系统客户端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试验验证 |
6.1 引言 |
6.2 功能测试与试验 |
6.3 实际应用示例与结果分析 |
6.3.1 环境试验装备温湿度参数测量 |
6.3.2 环境试验装备气压参数测量 |
6.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9)基于ARM处理器的标准探空仪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高空气象观测的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论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阵列式探空温度传感器设计 |
2.1 辐射误差来源 |
2.2 探空温度传感器的选型 |
2.3 阵列式传感器探头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阵列式探空温度传感器CFD仿真 |
3.1 CFD与FLUENT介绍 |
3.2 阵列式传感器仿真设计 |
3.3 仿真结果及遗传算法拟合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标准探空仪系统电路设计 |
4.1 标准探空仪系统设计 |
4.2 阵列式温度传感器电路设计 |
4.3 综合数据采集器电路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标准探空仪系统软件设计 |
5.1 微处理器程序开发环境简介 |
5.2 空中测量子系统与地面接收子系统软件设计 |
5.3 时间校准及数据格式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验与结果分析 |
6.1 模拟实验装置设计 |
6.2 实验结果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空间热环境模拟技术的发展及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国内外热真空试验设备的研制 |
2.1 整星级及部件级热真空设备概要 |
2.2 热真空设备真空容器的有效空间尺寸 |
2.3 热真空设备的真空实现 |
2.4 空间热环境模拟设备的热沉研制 |
2.5 热沉的极限温度及升降温速率 |
3 常压/粗真空热试验设备 |
3.1 固定结构高低温试验设备 |
3.2 柔性容积高低温场模拟设备 |
3.3 低于液氮温度的氦气氛高低温箱 |
4 结论 |
四、GGV高低温低气压箱技术研制(论文参考文献)
- [1]模拟温度-高度试验方法的技术研究[J]. 张子豪,吴晓峰,余松,李少寒.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2021(05)
- [2]惯性仪表复合环境仿真测试技术[J]. 孟凡军,金涛. 导航与控制, 2020(Z1)
- [3]多因素综合高原高寒气候环境模拟加速试验箱研制[J]. 杨晓然,彭小明,杨小奎,向江涛,郭赞洪. 装备环境工程, 2020(07)
- [4]高低温环境试验箱设计及性能优化分析[D]. 刘强.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4)
- [5]运载火箭电气产品低气压环境适应性设计研究[J]. 武玉玉,马上,阮征,高波,任一鹏. 宇航总体技术, 2019(06)
- [6]动力锂电池安全国家标准GB/T 31485与IEC 62660-3的比较[J]. 文浩,谢达明,罗斌,梁活开. 标准科学, 2018(11)
- [7]46.8V/8.8Ah电池模组开发过程中的热性能研究[D]. 王子缘. 广东工业大学, 2018(09)
- [8]互联网+环境试验装备气候参数测量系统研发[D]. 陈辉.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5)
- [9]基于ARM处理器的标准探空仪系统设计[D]. 周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6(02)
- [10]空间热环境模拟技术的发展及研究现状[J]. 陈忠灿,承磊,王天祥,黄永华. 低温与超导, 2016(04)
标签:电池论文; 环境试验箱论文; 高低温冲击试验箱论文; 仿真软件论文; 电池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