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围绕“两个能力”提高预任军官管理水平(论文文献综述)
涂春雷[1](2020)在《习近平强军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顺应世界发展态势,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党情、军情,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新思想新战略。习近平强军思想紧扣“强军”这一理论主题和实践主题,科学地提出了一系列涵盖战争指导、建军治军和改革创新等方面的思想观点和决策部署,涉及政治、党建、作风、后勤、人才、装备、作战、训练等内容,军队形成了从建设到指挥到管理再到监督的链路,深刻阐释了在新时代怎样建设现代化军事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安全保障和力量支撑。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习近平强军思想的研究,尚缺乏完整的研究体系。研究的聚焦点主要在关于习近平强军兴军的系列讲话或重大战略部署的论述方面,研究视角有待拓展与创新。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为理论基础,以我党历代领导人强军理论为基本依据,以2012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防和军队的系列讲话为线索,以军内外各大媒体出版和发表的有关强军兴军的着作、论文等研究成果为参考,采取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力争对习近平强军思想进行系统全面地分析与呈现。本研究抓住习近平强军思想不断与时俱进的新变化、新内容、新形式和新特点,以习近平强军思想的本质属性和核心内容为研究重点,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出发,结合其具体的实践,按照思想的层次结构和内容的内在逻辑,将论文分为五部分撰写,绪论部分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国内外研究进行文献综述,第二部分总结了习近平强军思想的形成渊源,第三部分将习近平强军思想内容归纳为三个方面:(1)新时代全面推进强军事业的使命目标;(2)新时代强军兴军的核心要义;(3)新时代强军兴军的方法策略。这三个方面构成了习近平强军思想的主要内容,形成了一个逻辑递进、思想演进的过程。第四部分对习近平强军思想时代特征和重大意义做了研究分析。结语部分总结了研究成果和不足之处并对今后研究方向和内容进行了展望。本文从宏观角度对习近平强军思想的渊源、主要内容、时代特征和重大意义做了全面性的梳理和研究,构建了一个学习和把握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强军思想的内容框架,为深入理解和掌握习近平强军思想在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力量建设、实现国防和军队改革创新、实现强军目标和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实践意义,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学习思路和研究视角。
王昊[2](2020)在《江苏某预备役部队预任军官队伍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加速发展和我军新一轮军队改革的不断深入,压缩部队规模,优化组织形态,提升质量效能,强化后备力量成为军队改革大势。预备役部队是以现役军人为骨干,预备役军官、士兵为基础,按照我军统一编制组建起来的一支武装力量,是军队后备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是适应新军事变革、打赢未来战争的战略选择,是依靠人民建设军队、坚持人民战争优良传统的现实需求,也是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不断增强我国国防实力的必然要求。预任军官队伍是预备役部队指挥员队伍的主体,研究预备役部队预任军官队伍建设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方面是对军队人力资源建设理论的完善,有助于推动军队人才建设理论体系建设,构建新时期完整科学的军队干部人事管理框架。另一方面,预任军官队伍是部队建设和发展的骨干力量,代表着部队的性质和方向,预备役部队预任军官队伍建设发展对适应军队变革需要,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高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能力有效履行我军职能使命,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习近平强军思想为指导,借鉴公共人事行政理论、人力资源相关理论,以地处沿海地区战略位置重要的某预备役部队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调查研究法探析预任军官队伍建设问题。当前我军预任军官队伍建设还存在着法规不完善、结构不合理、培训考核不规范、待遇保障不到位、军地协调机制不顺畅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其背后的原因是预备役部队定位不明确,顶层设计有缺失,“编、训、管、用”体制落后,军地衔接机制不到位等,在国内外安全环境趋紧,军队改革进入关键期的当下,问题不解决会严重影响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全局和军队改革发展大局。因此要着力在完善法律体系,优化编配机制,规范训练考评,加强部队教育管理,强化地方政府作用方面下功夫,把预任军官队伍建设到一个新的水平,更好的为服务强军大局作贡献。
许翔杰[3](2017)在《军事院校应用心理硕士培养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对军队来说没有平时和战时之分,只有战争和准备战争之别,而战场上的胜负,更多的取决于战争准备。要做好战争准备,唯独靠强军兴军,而人才兴方能军队兴。军事院校MAP是新型作战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培养关系到我军新质战斗力生成。研究军事院校MAP培养模式,对于摸索军事院校MAP教育培养特点和规律,推进军队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提高我军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研究者通过收集相关文献,运用内容分析法,归纳和构建了“培养模式”研究的概念框架:“培养模式”是由“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师资队伍”和“质量管理”五个要素组成的人才培养体系。本研究探讨的问题是:军事院校MAP教育培养模式的现状、问题及改进要求?研究的具体问题是:军事院校MAP培养目标的现状、问题及改进要求?军事院校MAP课程设置的现状、问题及改进要求?军事院校MAP教学方式的现状、问题及改进要求?军事院校MAP师资队伍的现状、问题及改进要求?军事院校MAP质量管理的现状、问题及改进要求?在研究发现基础上,研究者尝试构建一个基于实战化背景下、不同于地方高校的,具有我军特色的MAP培养模式。根据“培养模式”概念框架和研究问题,研究者设计了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以全体军事院校MAP研究生,共计81位,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对45位军事教育专家、军事教育工作者、一线部队人员和部分MAP研究生,其中军事教育专家15位,军事教育工作者10位,一线部队人员10位,MAP研究生10位,进行访谈。收集了军事院校和部分地方高校应用心理硕士人才培养的相关文本,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与地方高校MAP培养模式相比,军事院校更突出军事教育特色和军人职业特殊性,聚焦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需要,强调部队作战能力建设。但军事院校MAP培养目标上,宣传教育及贯彻力度不够,系统设定值参差不齐,专业学位的职业性特征不突出,包含创新精神培养不足;课程设置上,选修课程比例有待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存在主观化不规范现象,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之间关联度有待提高,课程设置的训练、研究和作战融合性不够,体系不够完备;教学方式上,案例式教学实施效果不理想,部队实践欠缺且实施中落实少,职业能力培养与基础理论教育间统筹不足,教学中训练量偏少;师资队伍上,部队导师带教指导力度不够,多数院校导师遵循学术型带教方式,带教效果受到影响;质量管理上,培养质量反馈机制不健全,考核方式不适应专业学位培养要求,教管结合不够,质量管理统筹性不强。军事院校MAP教育培养过程中未能将军事训练、军事研究和军事作战加以有机整合,与适应实战要求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要适应实战化要求,军事院校MAP培养模式需要做以下改进:在培养目标上要聚焦岗位需求,体现职业素养,坚持战斗力标准和创新精神培养;在课程设置上要瞄准实战,突显课程对出学员岗位能力的塑造,建构核心课程体系;在教学方式上要突出案例战例式教学的核心地位,加大实践式教学力度,发挥问题式教学引导作用;在师资队伍上要更新导师教育理念,丰富导师带教经验,帮助研究生融入部队;在质量管理上要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完善考核评估机制。根据研究发现,研究者认为,要改进在实战化背景下军事院校MAP培养模式,培养过程必须进一步贴近和适应实战要求,将军事训练、军事研究和军事作战进行有机整合。为此,在借鉴教育神经科学研究的成果以及沉浸理论、系统科学论基础上,研究者尝试构建了军事院校MAP训研战培养模式,并分析了这一模式基本结构、主要内容和保障措施。这一模式的基本结构是:训研战培养模式是训练、研究和作战一体化的培养模式,以训为主,研战为之一体两翼。“训”是在教学中组织模拟训练、综合演练、想定作业和部队实践训练,通过训练来提升研究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研”是面向部队做研究,研究部队现实问题、难点和热点问题,从部队研究中来,到部队研究中去,促使研究生面向实战去研究问题;“战”指肩负军队任务和使命,参加军事作战行动、完成重大军事任务,通过参加军事任务和军事作战行动来强化研究生使命感,提升其核心军事作战能力。这一模式的主要内容有:培养目标聚焦实战化与职业能力生成;课程设置依据岗位核心能力模型,构建“模块组装+精选”联合式课程及训练体系;教学中运用心智沉浸式教学与训练,突出以训练为中心的军事心锚,构建激发双轨心智模式运转的教学过程;导师队伍建设上树立导师军事匠人精神,突出导师强军兴军的责任、对作战及战场的专注和对技能的精益求精;建立以全程质控体系、自评估指标体系和学位论文评价指标体系为核心的质量保障体系。这一模式的保障措施包括:建立全军MAP教育培养共同体;建立部队MAP研究生工作站;实施军事院校MAP师生提升工程。未来战场变幻莫测,作战态势日新月异,作战战法推陈出新,不确定、非线性、复杂性因素影响着战争态势进程,唯独适应这种态势变化才能立足于未来战场,军事院校培养模式的变革势在必行。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和MAP训研战培养模式构建只是一个初步探索。有关这一培养模式如何才能更有利于应用心理硕士研究生岗位任职能力的生成?生成的机制和要素是什么?这一模式与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建设之间如何建立有机联系?训-研-战三要素如何相互协调?等,这些问题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
刘军[4](2016)在《我国预备役军官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文中研究指明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关于加强依法治军的决定,引发对军事法治建设的讨论和思考,而预备役作为我国与现役并行的兵役制度,它的法治程度与进程构成军事法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预备役部队的骨干力量,我国预备役军官相关的法律制度面临诸如定位模糊、处境尴尬,立法不完善、不全面,法律实施缺乏可操作性,制度设计对地方政府依赖程度高,军事训练困难等问题。通过对现行法律、法规的梳理和分析,提出完善现行预备役军官相法律制度的建议,如在坚持党的绝对领导的前提下,从全局性和整体性考虑出发完善预备役军官相关立法,构建预备役军官相法律体系;从完善现行预备军官相法律角度出发,完善现行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加强对军官的教育等等措施都可以有效推进我国预备役军官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李敏强[5](2015)在《预备役部队现役军官能力建设研究 ——以湖南省预备役部队为例》文中提出预备役部队任务使命的多样化必然导致预备役部队现役军官能力建设的复杂性。本文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理论,以预备役部队承担的任务为出发点,研究了预备役部队现役军官应具备的能力体系。以湖南省预备役部队现役军官能力建设为例,深入分析了湖南省预备役部队的任务使命以及现役军官能力建设的构成要素。主要分成三类,第一类是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现役军官需要的四种主要能力,即快速响应能力、专业处置能力、军地密切协同能力、综合保障能力;第二类是执行战争军事行动任务要加强两种能力:军事作战能力、军事指挥能力;第三类是其他必备能力,主要有思想政治工作能力、身心承受能力、灵活运用科学文化知识的能力。针对这种能力体系的描述,笔者通过专家访谈和调查的方法,提出了预备役部队现役军官能力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针对湖南省预备役现役军官队伍,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湖南预备役现役军官能力现状及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对策。
王刚[6](2014)在《围绕强军目标推进预备役部队建设应强化“四力”》文中指出预备役部队自组建以来,经过历次调整改革和多年发展,基础更加牢固,"两个能力"不断提升,地位作用日益显现。但是,新形势下,我军使命任务不断拓展延伸,对预备役部队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围绕中央军委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强军目标,着重在强化"四力"上下功夫见成效,努力把预备役部队建设推进到一个新水平。
梁峰宇[7](2010)在《预备役部队预编人员任职选拔和训练计划制定》文中提出预备役部队是国防后备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的战争和非战争的行动中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预编人员是预备役部队的主体,他们任职选拔和训练的效果直接影响整个预备役部队在完成快速动员和遂行任务这两项任务的过程中作用的发挥。加强预编人员任职选拔和训练的研究,能够发掘岗位和人员的潜力,使人员和岗位达到最佳匹配,促进预备役部队各岗位任职能力的提高,推动预备役部队的发展。论文首先依据新阶段中央军委赋予预备役的新任务,通过对我国预备役部队发展历程的回顾,总结了我国预备役部队的特点任务,认真地分析了我国预备役部队发展过程中预编人员在选拔和训练方面的问题。其次,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预备役部队预编人员选拔训练的总体框架。然后,重点研究了预备役部队预编人员岗位任职评价模型和预备役部队预编人员训练计划制定。在预编人员岗位任职评价模型的研究中,综合运用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层次分析法及模糊评价法,分别研究了岗位任职评价指标的选择、指标权重的确定和岗位任职评价的方法。在预编人员训练计划制定的研究过程中,分别研究了预编人员任职训练计划的工作分解结构图、任务分工表,分析了工作关系表,绘制了网络进度计划图,制定了资源分配计划。最后,以某预备役部队预编人员任职选拔和训练为背景,研究给出了按照上述方法进行任职选拔和训练的过程和结果。
谭付明[8](2009)在《预备役军官绩效考评与激励对策研究》文中提出绩效和激励是管理的永恒主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管好人用好人备受管理者关注。作为一支重要的国防后备力量,预备役军官队伍在预备役部队发展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为加强对这支队伍的管理,不断激发他们工作的热情,必须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制度、标准和方法,形成科学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全面准确地评价干部的工作成绩,为正确使用和激励预备役军官提供科学依据。预备役军官绩效考评体系是一个由评估主体、评估指标、评估标准、评估方法等要素构成的有机系统,是对预备役军官绩效考评的一项系统工程。本文概述了预备役军官绩效考评体系构建和激励的理论基础,揭示了传统评价考核诸种弊端,提出了构建评估体系必须贯彻中心居中、合理分类,突出能力、重在实绩,目标牵引、有效激励,军地互利、融合发展的原则。在对预备役军官考评现状研究的基础上,融合构建绩效考评体系的理论与方法,构建了预备役部队预备役军官绩效考评体系,完善了激励对策措施,并对预备役军官绩效考评体系和激励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以某预备役旅汽车营预备役军官群体作为案例,对该群体的基本现状,包括学历层次、职务年限、年龄结构、参加军事训练情况等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情况对评估指标有关内容进行修正。运用修正后的考评体系对所属预备役军官进行考评,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该考评体系的科学合理性和现实可行性。建立预备役军官绩效考评体系,不仅对于深化绩效考评理论研究、拓展预备役军官管理研究视野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而且对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指导预备役军官绩效考评实践、提升预备役军官管理绩效和现行干部评价考核办法、推进预备役部队预备役军官管理方法创新等,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理论价值。
汪光辉,陈延敏,顿珠[9](2008)在《铸造世界屋脊的预备役劲旅——西藏自治区常务副主席、驻藏某预备役旅第一政委白玛赤林抓部队建设纪实》文中提出 驻扎在西藏高原上的某预备役旅是全国组建最晚、海拔最高的一支预备役部队。"站"得最高,"看"得最远。从2005年至今,该旅党委一班人在第一政委白玛赤林的带领下,在短短3年里高起点抓筹建、高标准打基础、高质量强队伍,实现了营房设施,人员编
鲍杰,常继元[10](2008)在《新时期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的几点思考》文中指出
二、围绕“两个能力”提高预任军官管理水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围绕“两个能力”提高预任军官管理水平(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强军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相关概念 |
1.3.1 强军思想 |
1.3.2 习近平强军思想 |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4.1 国内研究综述 |
1.4.2 国外研究综述 |
1.5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创新之处 |
2 习近平强军思想的渊源 |
2.1 理论基石 |
2.1.1 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思想 |
2.1.2 列宁军事思想 |
2.2 思想来源 |
2.2.1 毛泽东军事思想 |
2.2.2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思想 |
2.2.3 江泽民关于军队建设的思想 |
2.2.4 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思想 |
2.3 时代背景 |
2.3.1 世界正在历经前所未有之大变局 |
2.3.2 国际军事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 |
2.3.3 我国正处于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阶段 |
2.3.4 军队要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有力保证 |
3 习近平强军思想的主要内容 |
3.1 新时代全面推进强军事业的使命目标 |
3.1.1 强军使命 |
3.1.2 强军目标 |
3.2 新时代强军兴军的核心要义 |
3.2.1 强军之魂——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军魂 |
3.2.2 强军之要——掌握强军打赢的科学方法论 |
3.2.3 强军之基——作风优良是人民军队的根基 |
3.2.4 强军之本——政治建军确保我军本色不变 |
3.3 新时代强军兴军的方法策略 |
3.3.1 强军关键——改革强军是发展致胜的关键一招 |
3.3.2 强军动力——创新是引领我军进步的动力源泉 |
3.3.3 强军路径——军民融合是兴国之举、强军之策 |
3.3.4 强军保障——依法治军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
4 习近平强军思想的时代特征和重大意义 |
4.1 习近平强军思想的时代特征 |
4.1.1 优良传统的继承性 |
4.1.2 工作导向的引领性 |
4.1.3 践行方式的务实性 |
4.1.4 全面统筹的战略性 |
4.2 习近平强军思想的重大意义 |
4.2.1 政治意义——立起了新时代听党指挥的看齐基准 |
4.2.2 路径意义——提供了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实现路径 |
4.2.3 理论价值——谱写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新篇章 |
4.2.4 实践价值——提供了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的根本遵循 |
4.3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2)江苏某预备役部队预任军官队伍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动态与评析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创新点与难点 |
2 预任军官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其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预备役部队在部队的发展与预任军官队伍建设 |
2.2 预任军官队伍建设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3 预任军官队伍建设的主要内容与基本成就 |
3.1 预备役部队的任务与建设需求 |
3.2 预任军官队伍建设的主要内容 |
4 江苏某预备役师预任军官队伍建设成绩、主要问题及产生原因 |
4.1 存在的问题 |
4.2 产生的原因 |
5 加强预任军官队伍建设的对策措施 |
5.1 推进依法治军 |
5.2 优化编配机制 |
5.3 规范训练考评 |
5.4 加强教育管理 |
5.5 强化政府作用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军事院校应用心理硕士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世界军事背景:世界新军事革命的挑战 |
1.1.2 我军建设背景:强军目标的实现 |
1.1.3 现代作战背景:新质战斗力生成的需要 |
1.1.4 军事教育背景:军事职业教育的兴起 |
1.1.5 教学改革背景:军队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深入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有助于培养新型作战力量人才 |
1.3.2 有助于军队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 |
1.3.3 有助于推进军事教育理论创新 |
1.3.4 有助于探索军事院校MAP培养的特点与规律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模式 |
1.4.2 培养模式 |
1.4.3 应用心理硕士(MAP) |
1.5 文献回顾 |
1.5.1 “培养模式”的要素 |
1.5.2 “培养模式”的层次 |
1.5.3 “培养模式”的类型 |
1.5.4 军事院校“培养模式” |
1.5.5 小结 |
第2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概念框架 |
2.1.1 研究概念框架的要素提取 |
2.1.2 研究概念框架的要素修订 |
2.1.3 研究概念框架的主要内容 |
2.2 研究思路 |
2.3 研究方法 |
2.3.1 问卷调查 |
2.3.2 访谈 |
2.3.3 文本收集与分析 |
2.3.4 研究方法反思 |
第3章 军事院校MAP培养目标分析与改进 |
3.1 现行培养目标主要内容 |
3.1.1 现行培养目标总要求 |
3.1.2 现行培养目标具体要求 |
3.1.3 军地MAP培养目标比较 |
3.2 现行培养目标分析 |
3.2.1 现行培养目标的特征 |
3.2.2 现行培养目标的不足 |
3.3 现行培养目标改进 |
3.3.1 培养目标核心类别 |
3.3.2 适应实战要求的培养目标改进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军事院校MAP课程设置分析与改进 |
4.1 现行课程设置情况 |
4.1.1 现行课程开设情况 |
4.1.2 军地MAP课程开设情况比较 |
4.2 现行课程设置分析 |
4.2.1 现行课程设置特点 |
4.2.2 现行课程设置存在的差距 |
4.3 现行课程设置改进 |
4.3.1 课程设置核心类别 |
4.3.2 适应实战要求的课程设置改进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军事院校MAP教学方式分析与改进 |
5.1 现行教学方式的主要形态 |
5.1.1 两种培养形式 |
5.1.2 现行教学方式的主要类型 |
5.1.3 军地MAP教学方式比较 |
5.2 现行教学方式分析 |
5.2.1 教学方式特点 |
5.2.2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5.3 现行教学方式改进 |
5.3.1 教学方式核心类别 |
5.3.2 适应实战要求的教学方式改进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军事院校MAP师资队伍分析与改进 |
6.1 现行导师带教规定与形式 |
6.1.1 现行专业学位导师规定及制度 |
6.1.2 现行军地MAP导师带教形式比较 |
6.2 现行带教工作分析 |
6.2.1 现行带教特征 |
6.2.2 带教工作的不足之处 |
6.3 现行师资队伍改进 |
6.3.1 师资队伍核心类别 |
6.3.2 适应实战要求的师资队伍改进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军事院校MAP质量管理分析与改进 |
7.1 现行质量管理方式 |
7.1.1 现行质量管理方式及规定 |
7.1.2 现行军地MAP质量管理比较 |
7.2 现行质量管理分析 |
7.2.1 质量管理特点 |
7.2.2 质量管理不足 |
7.2.3 现行质量管理改进 |
7.2.4 质量管理核心类别 |
7.2.5 适应实战要求的质量管理改进 |
7.3 小结 |
第8章 实战化背景下军事院校MAP培养模式构建 |
8.1 训研战培养模式的构建依据 |
8.1.1 构建的理论基础 |
8.1.2 构建的现实要求 |
8.2 训研战培养模式的结构 |
8.3 训研战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 |
8.3.1 培养目标:聚焦职业能力生成 |
8.3.2 课程设置:建构联合式课程体系 |
8.3.3 教学方式:实施心智沉浸式教学与训练 |
8.3.4 导师特质:树立军事匠人精神 |
8.3.5 质量管理:建立质量保障体系 |
8.4 训研战培养模式保障措施 |
8.4.1 建立全军MAP教育培养共同体 |
8.4.2 设立部队MAP研究生工作站 |
8.4.3 实施军事院校MAP师生提升工程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总结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我国预备役军官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我国预备役法律制度的历史沿革 |
2.1 我国预备役制度的萌芽时期 |
2.2 新中国成立初期预备役相关法律制度的建立时期 |
2.3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预备役相关法律制度全面发展时期 |
2.4 我国预备役相关制度趋于稳定时期 |
第3章 我国现行预备役军官相关立法现状 |
3.1《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军官法》 |
3.1.1《预备役军官法》立法现状 |
3.1.2《预备役军官法》立法特点 |
3.2 其它与预备役军官相关的法律、法规 |
3.2.1 我国现行涉及预备役军官的法律 |
3.2.2 我国现行与预备役军官相关的法规 |
3.3 现行预备役军官法律、法规的关系及特点 |
第4章 我国现行预备役军官法律制度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
4.1 我国预备役军官制度的基本特征 |
4.1.1 预备役军官法律制度建设体现军民融合性 |
4.1.2 预备役军官法律制度调整范围具有广泛性 |
4.1.3 预备役军官法律制度实施具有军地配合性 |
4.2 我国现行预备役军官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1 预备役军官法规体系缺乏整体性,全面性 |
4.2.2 预备役军官法规制度缺乏可操作性 |
4.2.3 预备役军官待遇落实缺乏法制化保障 |
第5章 对完善我国预备役军官法律制度的几点建议 |
5.1 强化预备役军官法规制度的整体性、全面性 |
5.2 强化现行预备役军官法规制度的可操作性 |
5.3 强化预备役军官待遇落实的法制保障 |
5.4 强化预备役军官和军官培训法律制度的立法和完善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预备役部队现役军官能力建设研究 ——以湖南省预备役部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能力的概念 |
1.2.2 能力建设的概念及内容 |
1.2.3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4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意义 |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预备役部队现役军官能力建设的需求分析 |
2.1 预备役部队任务需求 |
2.2 预备役部队现役军官任务职责 |
2.2.1 预备役部队中现役军官的地位作用 |
2.2.2 现役军官职责和使命 |
2.3 预备役部队现役军官能力构成要素分析 |
第三章 预备役部队现役军官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1 指标体系的设计方法和设计原则 |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3.1 预备役部队现役军官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依据 |
3.3.2 预备役部队现役军官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3.3.3 指标权重的设定方法 |
3.3.4 指标权重的确定 |
3.3.5 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量化 |
第四章 湖南预备役部队现役军官能力建设问题与原因分析 |
4.1 调查问卷设计与调查过程情况 |
4.1.1 调查问卷设计 |
4.1.2 调查过程情况 |
4.2 执行非战争军事任务能力建设问题及原因分析 |
4.3 执行战争军事任务能力建设问题及原因分析 |
4.3.1 执行战争军事任务能力建设问题 |
4.3.2 军事能力不够过硬的原因 |
4.4 其他能力需求问题及原因分析 |
4.4.1 思想政治工作能力问题及原因分析 |
4.4.2 身心承受能力不够过硬及原因分析 |
4.4.3 灵活运用科学知识文化的能力不强及原因分析 |
第五章 对预备役部队现役军官能力建设的建议 |
5.1 提高预备役部队执行非战争军事任务能力的建议 |
5.1.1 积极强化“三种理念” |
5.1.2 加强以“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为导向的能力建设 |
5.2 提高参加作战的军事能力建议 |
5.2.1 完善现有的军地指挥体制提高现役军官军地协同能力 |
5.2.2 建立长效训练机制提高现役军官综合指挥能力 |
5.2.3 强化基础课目训练提高现役军官个人实战能力 |
5.3 提高军人其他必备能力的建议 |
5.3.1 加强思想教育工作提高思想政治能力 |
5.3.2 加强身心锻炼提高现役军官身心能力。 |
5.3.3 加强科学文化学习和实践提高现役军官学用能力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A 湖南预备役部队现役军官能力建设情况调查问卷 |
(6)围绕强军目标推进预备役部队建设应强化“四力”(论文提纲范文)
(一) 主体主抓, 提升遂行任务能力。 |
(二) 健全机制, 激活建设发展原动力。 |
(三) 任务牵引, 加强装备 (经费) 保障力。 |
(四) 积极作为, 扩大地位作用影响力。 |
(7)预备役部队预编人员任职选拔和训练计划制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预备役部队预编人员任职选拔训练 |
1.2.2 岗位任职评价 |
1.2.3 网络计划技术 |
1.3 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
1.4 论文的内容、结构和创新点 |
1.4.1 论文的内容和结构 |
1.4.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预备役部队预编人员任职选拔与训练现状分析 |
2.1 我国预备役部队的任务和特点 |
2.1.1 我国预备役部队的任务 |
2.1.2 我国预备役部队的特点 |
2.2 国外预备役部队预编人员任职选拔与训练现状分析 |
2.3 国内预备役部队预编人员任职选拔与训练现状分析 |
第三章 预备役部队预编人员任职选拔训练总体框架 |
3.1 预编人员任职选拔训练总体流程设计 |
3.2 预编人员的任职评定分析 |
3.3 预编人员的初步测评与岗位任职的初步方案拟制 |
3.4 预编人员岗位任职训练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
3.5 预编人员岗位任职的成绩评定与再定岗 |
第四章 预备役部队预编人员岗位任职评价模型 |
4.1 预备役部队预编人员的工作岗位分析 |
4.1.1 预编人员工作类型分析 |
4.1.2 预编人员岗位任务分析 |
4.2 预备役部队预编人员岗位任职评价指标体系 |
4.2.1 预编人员岗位任职评价指标选择的依据 |
4.2.2 预编人员岗位任职评价指标选择的过程 |
4.2.3 预编人员岗位任职评价指标的内容 |
4.2.4 预编人员岗位任职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 |
4.3 预备役部队预编人员岗位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3.1 管理岗位任职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2 技术岗位任职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4 预备役部队预编人员岗位任职模糊评价方法 |
4.4.1 预编岗位的模糊综合评价 |
4.4.2 预编人员岗位任职的评价 |
第五章 预备役部队预编人员任职训练计划制定 |
5.1 预备役部队预编人员任职训练目标 |
5.2 预备役部队预编人员任职训练组织机构 |
5.3 预备役部队预编人员任职训练工作分解 |
5.4 预备役部队预编人员任职训练任务分工 |
5.5 预备役部队预编人员任职训练活动关系 |
5.6 预备役部队预编人员任职训练网络进度计划 |
5.7 预备役部队预编人员任职训练资源 |
第六章 应用实例 |
6.1 某预备役部队预编人员概况 |
6.2 某预备役部队预编人员初步测评与岗位任职初步拟定 |
6.3 某预备役部队预编人员任职训练计划制定与实施 |
6.4 某预备役部队预编人员任职训练的成绩评定与岗位定职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8)预备役军官绩效考评与激励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情况 |
1.2.2 公务员绩效考评情况 |
1.2.3 教师绩效评估情况 |
1.2.4 高校行政管理干部绩效考评情况 |
1.2.5 军队指挥军官绩效考评情况 |
1.2.6 预备役军官绩效考评情况 |
1.2.7 预备役军官激励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创新点 |
1.3.1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3.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和方法 |
2.1 绩效考评的理论基础 |
2.1.1 军队管理学理论 |
2.1.2 绩效管理与绩效考评理论 |
2.1.3 绩效考评的主要方法 |
2.2 激励理论基础 |
2.3 预备役军官相关知识 |
2.3.1 预备役军官的定义、分类和选拔标准 |
2.3.2 预备役军官的发展历史 |
2.3.3 预备役军官的地位作用 |
2.3.4 预备役军官训练有关要求和主要训练形式 |
第三章 预备役军官职位特点和绩效考评现状分析 |
3.1 预备役军官工作岗位分析 |
3.1.1 预备役军官绩效考评的界定 |
3.1.2 预备役军官职位说明书 |
3.1.3 预备役军官的素质 |
3.1.4 预备役军官职责 |
3.2 预备役军官绩效考评现状分析 |
3.2.1 预备役军官常见的几种考核方法 |
3.2.2 当前预备役军官考评存在的问题 |
3.2.3 预备役军官绩效考评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四章 绩效考评体系的构建 |
4.1 绩效考评体系的基本要素 |
4.1.1 考评的主体 |
4.1.2 考评的客体 |
4.1.3 考评的目标 |
4.2 绩效考评体系构建的基本思想和原则 |
4.3 绩效考评体系各项指标及其权重的确定方法 |
4.3.1 确定考评指标 |
4.3.2 确定考评指标的权重 |
4.4 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构建 |
4.5 绩效考评体系的运用 |
4.5.1 考评体系指标与权重的确定 |
4.5.2 预备役军官绩效考评体系评分等级(分值)的划分 |
4.5.3 考评体系预备役军官总得分的计算 |
4.6 考评结果的反馈 |
4.6.1 绩效考评结果反馈的原则 |
4.6.2 绩效考评结果反馈的方法 |
第五章 激励对策研究 |
5.1 激励的种类、原则和方法 |
5.1.1 激励的种类 |
5.1.2 激励的原则 |
5.1.3 激励的方法 |
5.2 预备役军官激励需求分析 |
5.2.1 个人成长进步需求 |
5.2.2 物质需要 |
5.2.3 渴求尊重的需求 |
5.2.4 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 |
5.3 考评结果应用与激励对策 |
5.3.1 将考评结果与预备役军官职务调整挂钩 |
5.3.2 将考评结果与预备役军官奖惩挂钩 |
5.3.3 将考评结果与预备役军官发放补贴挂钩 |
第六章 考评体系应用研究 |
6.1 案例背景 |
6.1.1 汽车营预备役军官基本情况分析 |
6.1.2 汽车营预备役军官年度训练计划及落实情况 |
6.2 特定环境绩效考评体系研究及实例验评 |
6.2.1 特定环境绩效考评体系研究 |
6.2.2 实例验证 |
6.3 考评实施与应用 |
6.3.1 对汽车营预备役军官考评的主要做法 |
6.3.2 考评结果运用于激励情况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A:中国人民解放军团级以上指挥军官通用能力基本标准 |
附录B:某预备役师预备役军官岗位责任制 |
附录C:关于组织预备役营党委书记进行述职的意见 |
附录D:汽车营预备役军官绩效考评方案 |
附录E:考评体系二级指标问卷 |
四、围绕“两个能力”提高预任军官管理水平(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强军思想研究[D]. 涂春雷. 西华大学, 2020(01)
- [2]江苏某预备役部队预任军官队伍建设研究[D]. 王昊.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3]军事院校应用心理硕士培养模式研究[D]. 许翔杰.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
- [4]我国预备役军官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D]. 刘军. 湘潭大学, 2016(03)
- [5]预备役部队现役军官能力建设研究 ——以湖南省预备役部队为例[D]. 李敏强.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5(04)
- [6]围绕强军目标推进预备役部队建设应强化“四力”[J]. 王刚. 国防, 2014(09)
- [7]预备役部队预编人员任职选拔和训练计划制定[D]. 梁峰宇.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0(03)
- [8]预备役军官绩效考评与激励对策研究[D]. 谭付明.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9(05)
- [9]铸造世界屋脊的预备役劲旅——西藏自治区常务副主席、驻藏某预备役旅第一政委白玛赤林抓部队建设纪实[J]. 汪光辉,陈延敏,顿珠. 西南民兵, 2008(07)
- [10]新时期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的几点思考[J]. 鲍杰,常继元.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