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孔、孟的德性说看儒家的生态观(论文文献综述)
黄玉顺[1](2020)在《情感儒学:当代哲学家蒙培元的情感哲学》文中指出当代着名哲学家、中国哲学史家蒙培元的情感哲学,学界称之为"情感儒学"。他提出了"人是情感的存在"、"情感是人的基本的存在方式"、"儒家哲学是情感哲学"等一系列重要命题。他的哲学思想有"主体""心灵""超越""境界"与"自然"这几个最重要的关键词,并由"情感"观念贯通起来。他有一个重要命题即"情感可以上下其说":往下说,情感与生理心理相联系,就是主体心灵的感性层面,即是一种形而下的自然经验;往上说,情感与实践理性相联系,乃是主体心灵的超越层面,即是一种形而上的超越体验。情感儒学实可谓两千年来儒家主流哲学之大翻转,即颠覆了以宋明儒学为代表的"性本情末""性体情用"的观念架构,回归孔孟的情感本源观念,由此引发了当代儒家哲学研究的"情感转向"。
赵景晨[2](2019)在《朱熹仁学生态性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生态视域重新梳理朱熹的仁学思想,试图构建一个较为合理的朱熹仁学生态性思想体系,并从两个层面来具体分析:首先,在朱熹以生言仁的思想中分别从“仁者,天地生物之心”与“仁者,心之德”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朱熹关于人之心本于天地生物之心的思想体现了朱熹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以阴阳之气与四时之气论说天地生物之心的思想体现了对于自然气象的认知,而以仁包四德与仁贯四端论说心之德的思想体现了对于人本身的认知以及对人事与自然气象关系的思考;其次,在朱熹以爱言仁、以公言仁的思想中分别从“仁者,爱之理”、爱物之方以及无私而公这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其中,孝悌、仁民以至爱物的行仁之方体现了朱熹对如何处理人与物关系的思考,“推己及物”、“取之有时,用之有节”的思想体现了朱熹对关于如何爱物的行为规范的思考,而朱熹讲“克己复礼”、“存心养性”以至无私而公、仁流行而无所不到,至诚尽性从而“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的思想则是从人自身修养工夫的角度思考如何能进行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方向。文章最后则将朱熹仁学生态性思想与西方生态伦理学的主要理论进行对照,可以得出朱熹仁学生态性思想具有其独特性,并不能从西方生态伦理学的角度去界定,但是两者仍然具有可相容性,这也为当今的生态伦理学发展提供了启发。
李晗[3](2019)在《儒家四书生态伦理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使人类面临严峻的生态危机。在探寻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寻求生态危机解决路径的过程中,儒家哲学中所蕴含的生态伦理思想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宋代以降,《论语》《孟子》《中庸》《大学》被称为“四书”,是儒家尊奉的经典文本,也是儒家核心思想的集中体现。本文以儒家四书为研究对象,从生态伦理学的视角探寻儒家四书中的生态伦理思想,寻求其内在关联。《论语》的“性与天道”思想是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基础,它蕴含的“仁爱”思想上达天道,下贯人性,具有连接天人的内在趋势。《孟子》承续了《论语》的仁爱思想,并扩展为“仁民爱物”的生态伦理关怀,奠定了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基础。《中庸》以“诚”和“参赞化育”勾连《论语》和《孟子》,确立了人在自然中的德性主体地位,也使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区别于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的生态修养路径,则进一步为我们提供了生态德性修养的资源,对于今天培育生态公民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因此,儒家四书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是中国生态伦理学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
唐亚萍[4](2019)在《刘宗周道德实践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刘宗周是宋明时期儒学的殿军人物,是明末最后一位儒学大家,他融合理气论、心性论、“慎独”工夫论以及“诚意”修养论创立了他的道德实践思想体系。宗周思想从阳明思想而来,他于阳明思想的态度一生发生了三次变化,由始而疑,中而信,到终不遗余力为其进行辨难,体现了宗周思想的变化历程。宗周的道德实践思想是对宋明理学的继承与发展,其道德实践思想展开为三部分,即道德实践的依据、路径以及目标。理气论在宗周的学说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提出“盈天地间一气”的说法,认为理气不可二分。宗周是明末心学的终结者,因此,他的理气论是为其心性论服务的。他还提出了“义理之性”即“气质之性”的性善论和“人心”“道心”实为一心的说法,这都属于心性论的范畴。在宗周整个道德实践思想中“独体”起着最基础的作用,是“慎独”之本,他将“独体”提升到本体论的高度。同时,宗周还强调“意体”,“意”为心之所存,非所发,是心之主宰。“意体”通为“独体”,“意体”的好恶便是“独体”的好恶,故而“意体”也具有本体论的意义。宗周道德实践思想的核心为“慎独”工夫论和“诚意”修养论。宗周以“诚意”来修正阳明后学流弊,力图恢复传统儒学的正统地位。基于此,宗周对阳明“良知”说进行了批判,推翻了阳明对“意”的解读。“慎独”工夫论强调道德主体的高度自律,宗周将“独”的本体性与“慎独”工夫合一,进而强调“敬”的修养工夫,所以“慎独”是最重要的修养方式。宗周终将“慎独”与“诚意”统合到一起,完成了他实践工夫最重要的一步。宗周道德实践的目标是实现内圣外王和君子的人生理想。人需以“慎独”“诚意”的工夫修养方式实践人的内修,完成圣人理想。宗周在追求内圣外王理想的一生中,坚韧不屈,终以绝食殉国,体现了其超越生死的“君子”高尚人格。宗周的道德实践思想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自身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源,“慎独”“诚意”的内省修养方式仍是现代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实现人自身的发展,提升人的自主意识以及发展诚信社会,都可从宗周道德实践思想得到许多启示。但需要注意的是宗周道德实践思想也具有时代局限性,我们在研究过程中是不能忽视这一点的。
赵浩[5](2018)在《“天”的伦理精神气质》文中提出与西方“上帝死了”的“世俗时代”比照,中国社会正在进入“无天”的“后伦理时代”,“天”的意义祛魅与价值塌陷导致一系列精神痼疾——人的存在家园丧失、道德行动失去终极依归、生活世界伦理认同与道德自由分裂对立等,由此重塑“天”的形上意义与终极价值成为疏解上述思想谜题的“阿里阿德涅之线”。“唯天为大”(《论语·泰伯》),作为中国哲学的最高概念范畴,“天”义含蕴广阔,复杂多元,“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孟子·万章上》),如何通过“天”之所“示”澄明“天”之所是?依据中西交融视域下的精神哲学方法,作为“一”与“全”的形上理念,“精神”通过伦理道德的辩证体系通向“存在”本身,将“存在”理解为伦理实体构成的具体而现实的意义世界,以“精神”诠释“天”若合符节,从而呈现“天”深蕴的伦理精神气质:“天”经历层累生长的动态过程,最终走向最高的伦理实体;作为最高的伦理实体,“天”又指代伦理实体所构成的“这个世界”,它是伦理道德一体的存在着的意义世界。概言之,“’天’—存在—意义世界—伦理实体”构成了“天”之气质显现的结构链。从这一理念出发,将“天”的伦理精神气质演绎为逻辑—历史—现实之“三位一体”的诠释系统,经由“即体即用”、“体用不二”的原则串联,构成一个严密的“三篇六章”的论证体系。上篇“天”之“理”。第一章为“天”之伦理精神气质的逻辑生长过程,依据人类社会发展史与人类精神成长史,“天”依序从自然的“物体”、宗教的“神体”、理性的“本体”成长为精神世界中道德的“主体”、教化的“个体”与伦理的“实体”的统一,最终合一于伦理的“实体”。“天”作为最高的伦理实体含摄其逻辑生长中所有的样态,它们分别指代不同逻辑阶段的存在本身,直至“天—伦理实体”与存在着的意义世界相互诠释。第二章为“天”之伦理精神气质的逻辑之用,它塑造全新的存在论形态——伦理形而上学,其内涵为通过“天”—“伦”化生意义世界,通过“天”—“德”维系意义世界,以伦理道德的辩证体系诠释意义世界具体而真实之存在,从而凸显“伦”的存在论属性与证成“德”的终极来源,为伦理道德奠定坚实的形而上学基础。中篇“天”之“道”。第三章为“天”之伦理精神气质的历史生长过程,依据中国思想史的发展线索,“天”经历了自然的天空、天象、天庭,并在天帝中开始精神萌芽,又经由天命—天道—天德—天伦—天理的发展转换,“天理”辩证综合多元的“天”义,以普遍理性与伦理总体性合一指代意义世界的存在,“天”之伦理精神气质的逻辑生长与历史生长高度一致。第四章为“天”之伦理精神气质的历史之用,它塑造中国伦理的特殊形态,以走向意义世界的伦理形而上学为基础,既是“为己”的德行伦理,又是“安伦尽分”的规范伦理,“天”的伦理精神气质透过道德人格、道德情感与道德境界具体显示,“天”形塑了整个中国伦理学独特的精神气质。下篇“天”之“命”。第五章、第六章为“天”之伦理精神气质的现实之“用”,逻辑与历史合一之“天”最终要复归于当下的生活世界。在当代中国社会,“天”面临着严峻的内外风险:外在风险是生态危机可能导致意义世界覆灭,从而使得“天”义崩塌,存在难以为继,从“天”的伦理精神气质出发,以“天”为“天”的生态价值观有助于为生态危机的解决提供价值观基础;内在风险是信仰危机致使人们怀疑一切,失去确定性的根据与归宿,使得“天”完全祛魅与世俗化,回归以“天”为中心的伦理信仰,不仅有助于解决当前中国社会的价值虚无、信仰真空问题,而且伦理信仰的本质是对“天—存在—意义世界”的信仰,它是中国人的终极信仰形态,伦理信仰更为平和包容,更符合对话文明的时代要求。经历漫长而艰辛的智慧之旅,“天”通过精神哲学的方法显现自身,天的伦理精神气质不同于以往对“天”的诠释,它融合多元的“天”义,并最终通向终极存在与终极信仰,重构我们的精神家园。“天学”已经显露雏型,呼吁更多的研究者从不同视角投入“天学”的探究。
孟少杰[6](2018)在《格物致知与道德实践 ——从牟宗三、康德到朱子》文中认为朱子认为,格物致知是道德实践的关键,是明善之要。而从王阳明到牟宗三,都质疑朱子的格物说对道德实践的必要性。尤其是牟先生,通过哲学化的分析,从本体和工夫的角度,质疑了朱子学的正统地位,判其为“别子为宗”,其中最重要的理由就是朱子强调格物致知,没有“心即理”以及道德情感的自发义。因此,本文要研究格物致知的哲学意义,首先要回应以牟先生为代表的质疑,以使问题得以深入,其次要正面阐述格物致知的含义,最后要为其寻找本体上的根据。基于此,本文分以下三章来写:第一章,是对朱子学中的心、性、道德情感等问题的简单说明,同时也是对牟先生质疑的回应。文章认为,心即理、心具理,是道学家的共有表述,朱子对心的定位是通上下、统性情,存心与性善是一回事;同时,朱子所论的道体是流行不已、生生不息的,是存有即活动的;在道德情感问题上,朱子亦强调良知良能、恻隐之心等的自发性、醒觉性与明见性,这是儒学之基本共识,朱子亦然。由此进一步,朱子强调:在情感问题上要因情见性,情感自发只是本体之流行发用,要即用见体,要“全体大用”,道德情感之自发有时会受到遮蔽,因此需要格物致知。第二章,是从正面论述格物致知的内涵及其对道德实践的意义。首先,借助康德道德哲学的思考方式,文章认为,康德所讲的从道德世俗智慧到道德形上学的过渡,就是格物致知的一个重要面向,即,从常知到真知,以其然求其所以然,以去除遮蔽与物诱,使得道德实践得以持久与规范,在朱子这里,主要体现在对“思”的论述。其次,是对格物致知的过程性分析,文章认为:格物和致知是同一个过程,无时间先后,致知是推及吾心本有之知;格物指出,推及良知的过程不是固守己心,因为本源上的万物同体,所以即物是自然性的,格物是必然性的。因此,对于草木之知和道德的关系,从本体上说,草木与吾心都是同此生生之理,这也是朱子哲学和康德的不同,即道德律(自由)和头上的星空(自然)有共同本体;从工夫上说,格草木可见大化流行,见物之所以为物,即此可穷理。最后,对于知识与实践的关系,朱子是讲真知必能行,这意味着,经思辨格物后,知行,真正为一本。在真知中,意志力薄弱、自暴自弃等问题会被不断消解,那为何还要讲知先行后?因为,“知先”代表的是“明体达用”;而“以知为行”是对行的取消,“以行灭知”是无体之用,皆有局限性。第三章,是对格物致知与道德实践的关系进行形上学根源的说明,同时以“至善”为线索指出了格物致知的“一本”所在。在形上层面,朱子讲“贞下起元”、“智体仁用”,而“智”可对应于知识、事实、存在等,“仁”可对应价值、道德、实践等。因此,朱子认为“冬裘夏葛”具有价值意义,道德之所以是可能的,并非源于我们对道德价值之喜爱,而是源于我们之生存本身,“智”意味着之世界之所是,即“智”除了认识、判断等,在儒家主要具有“存在”地位。因此,论仁、智关系,“贞下起元”,除了从认识论、工夫论等视角,还应从存在论来看,即,道德原则首先具备了“在我”之存在,不由任何主观态度、情感所决定。同时,这种存在与价值的同一,是本一,即,不可因朱子讲格物致知,就称其为“主智伦理”。“智体仁用”讲的是偏言之仁,而专言之仁则包括仁义礼智。所以,“贞下起元”所讲的“从存在到价值”不是一种外在的关联,而是有仁学本体上的内在统一性与必然性,也正是因为,仁在本体上的这两方面表述,格物致知可以定体。最后,指出了将本体理解为无善无恶,是体用的间断,是以存在取消价值,是将价值落实在了主体之判断,不合仁学本体之义。在朱子看来,至善本体是上下一贯的,至善之体有善之用,无恶之用,至善非赞辞,赞辞意味着本体只是设定;同时,无善无恶之体产生有善有恶之用,就为恶的存在,在本体上找到了合理性,这不合于儒家义理。在朱子等看来,恶只是过与不及,志于仁则无恶,志既是心灵之决断,又是本体在心中之体现、是必然。总之,格物致知代表的,是由至善本体发用的一本之学,是一个由孔孟而来的“没有十字路口”的大道。
宋宁[7](2016)在《孟子生态审美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对孟子生态审美思想的探究和整理,进而发掘其思想的理论内涵和现实意义,以求能够实现孟子生态审美思想的现代转化,为妥善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关系提供有效的道德资源。同时,也尝试为完善中国当代生态美学学科和促进生态审美教育的落实提供某种研究思路和理论支撑。“生态”最初是指向生物及其环境的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其内涵的阐释也逐渐丰富。不仅强调探究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同时也探求包括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关系和谐在内的自然界整体性生存状态。据此,笔者认为,这里的“生态”主要包括自然生态,人文生态和自我生态三个层面。而生态审美作为一种审美观念研究,就应该将这三个层面纳入到审美的场阈范围内进行审美化观照,也就是说要从整体化的思维角度去审视人与自然、社会、自我的审美关系,呈现出人与自然万物的内在生命关联,从而将生态审美的问题落实到具体的生活境域之中,进而重新建构人与自然、社会、自我的整体性、生态性、人文性的存在关系。儒家不仅重视人的现世生存,而且非常强调人生存的形而上价值依据,它体现出来的是一种以生命关怀为联接点,涵盖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等多重关系的生态人文观。尤其是孟子性善论,“亲亲、仁民、爱物”和“养气”说,即是将自然生态、人文生态和自我生态密切关联起来,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将“自然—社会—他人—自我”组合成了一条整体系统的生态环链。同时,孟子又以“乐”(音:le)为其审美转换中介,并将其与“仁”、“诚”结合起来,实质上也是将这种审美的转化指向了生态,即强调在“自然—社会—他人—自我”的整体性和谐中,体验到生命的最大乐趣,从而实现人与万物合一的理想境界,亦是真善美融为一体的精神境界。总之,孟子的生态审美思想是以“仁”为其哲学基础,以“乐”为其审美转换中介,以“和”为其审美旨归。孟子通过对人生命运的体悟,对理想生存之地的期许,展示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和谐统一的理想生态境界。这一点对当代美育的倡导、生态美学学科的建设以及生态文明社会的建构有着积极的意义。但需要注意的是,孟子的生态审美思想生成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当时所处的生态环境状况、人的认知能力水平等因素又是与当今社会有着巨大的差异,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因而在吸收、借鉴孟子生态审美实现的同时,也一定要看到其时代局限性。
刘畅[8](2014)在《朱熹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文中提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表明人类社会正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生态文明作为新文明正在兴起,并引发了人们对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的深刻思考。在谋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智慧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与重视,并从中获得了众多启示。朱熹作为中国古代儒学的集大成者,他从宇宙本体论的角度对儒学中“仁学”的思想进行了论证,并建立起一套以儒家学说为宗,融合佛、老思想的理论体系,对后世产生了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首先从研究方法来说,以往学者大多关注对朱熹教育思想和理学体系的研究,本文则从朱熹的生态伦理思想入手,以期丰富中国生态伦理思想史的研究内容;其次从研究内容来说,以“万物一理”——“太极至善”——“生生之仁”——“格物穷理”的顺序对朱熹生态伦理思想的内涵进行了一一阐释,以此作为研究朱熹生态伦理思想内涵的切入点,并最终落脚到朱熹生态伦理思想产生的当代价值;最后从研究意义上来说,将朱熹的生态伦理思想与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相贯通,以此为中国生态伦理学的发展提供借鉴。本文一共分为三章,从三个方面分别对朱熹的生态伦理思想进行了深入梳理和阐释。第一章叙述了朱熹生态伦理思想形成和产生的基础,包括朱熹所处时代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其思想产生的理论来源。任何一种思想的产生都与其所处时代的社会历史条件分不开,朱熹的生态伦理思想正是在南宋王朝战乱不断、动荡不安的政治背景下产生的,受自然灾害的频发和长期割据战争的影响,人类生存所依赖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诸多不便,这使生活在当时的朱熹等有志之士开始意识到,人们必须要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重视,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改造自然,在此基础上,朱熹糅合儒、佛、道等前人的思想,开始建立了一套关爱生命、强调自然与人类和谐发展的生态伦理体系。第二章论述了朱熹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朱熹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对生态伦理思想进行了深入挖掘,并对此做出了较为全面的阐述。首先从本体论的角度,认为万物的本源就是“理”,万事万物都是在“理”的主导下产生,这样就对宇宙本源有了一个整体认识;其次在理学基础上对宇宙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他认为“太极”就是“理”的真正内涵所在,而所谓“太极”就是个极好至善的道理,强调要从仁爱万物的角度出发对自然界的生命给予更多的尊重与关爱;再次从价值论的角度出发,倡导了一种“生生之仁”的生态价值观,认为应该将人类的伦理道德拓展到自然界,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最后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在具体方法上确立了“格物穷理”的方法论,而其最终目的还要落脚到明善与爱物。最后一章是对朱熹生态伦理思想价值的评价,从朱熹生态伦理思想的历史影响和当代价值两方面进行了总结。强调了朱熹的生态伦理思想对生态学理论界的借鉴意义,并结合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现状分析了朱熹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从“万物一理”的本体论哲学,到论述“天理”“人欲”的道德伦理思想,再到“天道生生”的生态伦理思想,我们可以发现朱熹关于生态伦理学的思维轨道是非常明确的,其生态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也值得世人去批判性的借鉴并继承,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现代生态伦理道德的不足。
聂俊汀[9](2014)在《儒家伦理思想在高职德育建设中的价值》文中研究说明儒家伦理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德育思想作为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虽然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被打上了深刻的汉文化烙印,但是其思想精华的超时代可继承性却是不容否定的。文章结合高职院校德育情况,探讨了儒家思想在当代高职德育建设中的价值,就高职德育中儒家伦理思想继承和发扬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全文共分四部分,框架结构层层递进,观点紧凑,思路鲜明,其中,儒家德育思想的价值和现实意义是文章的主线。文章以儒家君子人格和圣人之德为核心构成了整体结构框架,细致而深入地探讨了儒家德育思想、方法在中国当代高职德育建设中的作用。通过理论研究、举例论证、重点分析等方法,阐述了儒家仁义、至圣、隆礼思想的内涵及基本特征,并将之当代青年道德教育结合起来,构造了高职德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在文章的第一部分,笔者从儒家德育思想渊源、内容、目标、价值几方面,就儒家伦理思想价值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阐述了儒家德育方法的积极意义。在第二部分,笔者结合高职院校德育困境、大学生德育问题,阐述了高职德育吸收、借鉴儒家伦理思想的必要性。明确指出,高职思政教育要借鉴儒家是高职德育实效性提高的需要,是大学生道德发展的需求和民族传统文化继承的需要。第三部分为儒家德育思想对高职德育的启示,指出了高职德育要想健康发展,必须以传统文化为指引,重视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关注教学实践,加强教育与生活、社会的关系,做好传统道德的批判继承,通过内外学习因素的激发,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第四部分为高职儒家思想德育工作开展策略,这部分从德育教育观、辩证看待儒家伦理思想、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转换、德育宣传、教育手法、德育教师素质和能力、加大道德实践六个方面,就高职德育儒家思想的运用和实践展开了探讨。
刘云超[10](2013)在《再谈儒家哲学没有人类中心论》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有很多学者认为儒家哲学也是人类中心论,其根据主要有三个:一是儒家强调人的尊贵;二是儒家仁爱万物出自人类自身道德完善的需要;三是儒家主张差等之爱。实际上,这三点都不能成为儒家哲学是人类中心论的根据。儒家的生态智慧在价值取向和道德实践两个层面上都实现了对人类中心论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二者的超越,是中国乃至世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理论资源。
二、从孔、孟的德性说看儒家的生态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孔、孟的德性说看儒家的生态观(论文提纲范文)
(1)情感儒学:当代哲学家蒙培元的情感哲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主体思维 |
二、心灵 |
三、情感 |
四、超越 |
五、境界 |
六、自然 |
(2)朱熹仁学生态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论文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四、论文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朱熹仁学生态性思想的理论渊源 |
第一节 孔孟、二程仁学思想及朱熹的传承 |
一、孔子仁学思想 |
二、孟子仁学思想 |
三、二程仁学思想 |
四、朱熹对孔孟、二程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第二节 朱熹仁学生态性思想的结构合理性 |
一、西方生态伦理学及对中国生态伦理研究的启示 |
二、朱熹仁学生态性思想的结构 |
第二章 朱熹以生言仁思想的生态性 |
第一节 仁者,天地生物之心 |
一、人之心本于天地之心 |
二、天地生物之心与天地之气的内在关联性 |
第二节 仁者,心之德 |
一、仁包四德 |
二、仁贯四端 |
第三章 朱熹以爱、公言仁思想的生态性 |
第一节 仁者,爱之理 |
一、孝悌,行仁之本 |
二、爱有差等 |
三、人与物之一与别 |
第二节 爱物之方 |
一、以己及物,推己及物 |
二、取之有时,用之有节 |
第三节 无私而公 |
一、克己复礼 |
二、存心养性 |
三、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 |
第四章 朱熹仁学生态性思想与西方生态伦理思想 |
第一节 西方生态伦理思想概述 |
一、现代人类中心主义 |
二、动物中心论 |
三、生物中心主义 |
四、生态中心主义 |
第二节 朱熹仁学生态性思想与西方生态伦理思想比较 |
一、朱熹仁学生态性思想与内在价值论 |
二、朱熹仁学生态性思想与整体主义 |
三、朱熹仁学生态性思想之于西方生态伦理思想的独特性和相容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儒家四书生态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1 “性与天道”生态伦理思想研究 |
1.3.2 “仁民爱物”生态伦理思想研究 |
1.3.3 “参赞化育”生态伦理思想研究 |
1.3.4 “修齐治平”的生态修养研究 |
2 “性与天道”——儒家四书生态伦理思想的基础 |
2.1 “性与天道”的生态伦理基础 |
2.2 “仁义礼孝”的生态伦理情怀 |
2.3 “乐山知水”的生态伦理境界 |
3 “仁民爱物”——由德性伦理到生态伦理 |
3.1 从人性到德性 |
3.2 从德性伦理到生态伦理 |
3.3 “取物以时”的生态智慧 |
4 “参赞化育”——人对自然的生态责任 |
4.1 “中庸”的生态方法 |
4.2 “参赞化育”的生态责任 |
4.3 “中和”的生态境界 |
5 “修齐治平”——生态修养的路径 |
5.1 个人层面的生态修养 |
5.2 “家国”层面的生态教育 |
5.3 “天下”层面的生态共同体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4)刘宗周道德实践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依据和目的 |
1.1.1 选题依据 |
1.1.2 选题目的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重难点、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重难点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研究创新点 |
2 刘宗周简介 |
2.1 刘宗周生平 |
2.2 刘宗周学术思想渊源及着作 |
2.2.1 学术思想渊源 |
2.2.2 着作 |
3 刘宗周道德实践思想的依据 |
3.1 “盈天地间一气”的理气论 |
3.2 “心性不可言分合”的心性论 |
3.2.1 从“盈天地间皆心”到“盈天地间一性”的心性合一 |
3.2.2 “义理之性”即“气质之性”的性善论 |
3.2.3 “人心”与“道心” |
3.3 “心之所存”的意识论 |
3.3.1 “意”的内涵 |
3.3.2 “意”为心之存主 |
3.3.3 “意”与“诚意” |
3.4 “独之外别无本体”的独体论 |
3.4.1 何谓“独体” |
3.4.2 “独体”之本体性与心性论 |
4 刘宗周道德实践思想的路径 |
4.1 “慎独”工夫论 |
4.1.1 “慎独”的含义 |
4.1.2 “独”为本体与“慎独”工夫合一 |
4.1.3 “慎独”与“主敬” |
4.1.4 “慎独”工夫论的意义 |
4.2 “诚意”道德实践修养论 |
4.2.1 “诚意”的含义 |
4.2.2 “诚意”与“良知”说 |
4.2.3 内圣外王的“诚意”道德实践论 |
4.3 “诚意”即“慎独” |
5 刘宗周道德实践思想的目标 |
5.1 内圣外王的人生理想 |
5.2 超越生死的大儒气象 |
6 刘宗周道德实践思想评价 |
6.1 刘宗周道德实践思想的历史价值 |
6.2 刘宗周道德实践思想对当今道德建设的启示 |
6.3 刘宗周道德实践思想的局限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天”的伦理精神气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无天”的“后伦理时代” |
1. “后伦理时代”的祛魅与僭越 |
2. “天”之道德哲学探究的意义 |
二、“天”的研究综述 |
1. “天”的历史类型 |
2. “天”的逻辑类型 |
3. 从“类型”到“气质” |
三、研究内容与基本方法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方法 |
四、“精神哲学”及其体系 |
1. “精神”“伦理道德的辩证体系” |
2. 精神的“还原”:“一”与“全”的形上理念 |
3. 精神的本质:层累生长的意义世界 |
4. 精神哲学的体系 |
五、“天”之气质的精神哲学诠释 |
1. 核心要点 |
2. 整体框架 |
六、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 创新点 |
2. 不足之处 |
上篇 “天”之“理” |
第一章 “天”之“体”的逻辑生长 |
第一节 自然的“物-体” |
一、“天”的自然属性 |
二、自然之“天”的可能 |
三、自然之“天”的不可能 |
第二节 宗教的“神-体” |
一、“天”的神圣属性 |
二、宗教之“天”的真实 |
三、宗教之“天”的虚幻 |
第三节 理性的“本体” |
一、“天”的本体属性 |
二、理性之“天”的实在 |
三、理性之“天”的非实在 |
第四节 “天”之伦理精神气质诸形态 |
一、道德的“主体” |
二、教化的“个体” |
三、伦理的“实体” |
四、“天”之伦理精神气质的辩证综合 |
第二章 “天”与“存在”:意义世界的建构 |
第一节 三种形态的存在论 |
一、追问“存在者” |
二、“存在”作为谓词 |
三、意义世界具体真实之存在 |
第二节 “天”-“伦”:意义世界的化生 |
一、“伦”的终极存在 |
二、“天”之化生:伦理实体的“在世之在” |
三、“伦”-“理”的形上基础 |
第三节 “天”-“德”:意义世界的持存 |
一、“德”的终极来源 |
二、“德”-“道”:意义世界的持存 |
三、“伦”-“理”-“道”-“德”的伦理形而上学 |
中篇 “天”之“道” |
第三章 “天”之“体”的历史生长 |
第一节 “天”之“体”的精神孕育与发端 |
一、天空、天象、天庭 |
二、自然之“天”的宗教化 |
三、“天帝”转向“天命” |
第二节 “天”之“体”的精神异化与抽象性发展 |
一、疑天、怨天、制天 |
二、作为抽象本体的“天道” |
三、作为内在主体的“天德” |
第三节 “天”之“体”的精神成熟 |
一、“天理”的辩证综合 |
二、“天理流行”:意义世界的层累生长 |
三、“天”之伦理精神气质的历史建构 |
第四章 “天”与伦理学的中国形态 |
第一节 伦理学的中国形态 |
一、“为己”的德行伦理 |
二、“安伦尽分”的规范伦理 |
三、走向意义世界的伦理形而上学 |
第二节 “天”的伦理精神气质之显现 |
一、成圣的道德人格 |
二、畏天、敬天、乐天的道德情感 |
三、“同天”的道德境界 |
下篇 “天”之“命” |
第五章 “天”之“体”的现实复归 |
第一节 后伦理时代的生态危机 |
一、“天”覆灭的外在风险 |
二、自然生态危机 |
三、价值生态危机 |
第二节 “天”的时代变迁 |
一、伦理实体的祛魅 |
二、欲望的个体世界 |
三、对“自然”的曲解 |
第三节 “天”的精神复归 |
一、生态系统的伦理实体本质 |
二、生态价值的伦理精神取向 |
三、以“天”为“天”的新生态价值观 |
第六章 回到“伦理信仰” |
第一节 “后伦理时代”的信仰危机 |
一、“天”覆灭的内在风险 |
二、神圣性之丧失 |
三、现代人的精神迷惘 |
第二节 信仰的多元形态 |
一、独一宗教的外在超越 |
二、道德生命的内在超越 |
三、对意义世界存在的信仰 |
第三节 对话文明语境下的伦理信仰 |
一、从轴心文明到对话文明 |
二、多元信仰和谐共处 |
三、信“天”的伦理信仰 |
结语 一个邀请:开启“天学”的新历程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读博期间学术成果 |
后记 |
(6)格物致知与道德实践 ——从牟宗三、康德到朱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第一章 道德本有与情感自发 |
第一节 “心具理”与“心即理” |
第二节 心之主宰与性之主宰 |
第三节 朱子对“道体”的论述 |
第四节 如何看待道德情感之责? |
第二章 思辨定体与道德实践 |
第一节 常知到真知:道德世俗智慧到道德形上学的过渡 |
第二节 思辨与知识 |
(一) “弗思”与“谨思” |
(二) 德性之知与闻见之知 |
第三节 致知在格物 |
(一) 格物和致知有先后之序吗? |
(二) 致知为何需格物? |
第四节 格致与诚意 |
(一) 格一草一木如何诚得自家意? |
(二) 真知与意诚 |
第三章 形上根源与至善一本 |
第一节 “贞下起元”与“休谟问题” |
第二节 仁学本体与知觉 |
第三节 至善与无善无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孟子生态审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生态及生态审美概念辨析 |
第一节 关于“生态”的辨析 |
第二节 关于“生态审美”的辨析 |
第二章 孟子生态审美思想的哲学基础 |
第一节“性善论”的内在动力 |
第二节“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内在逻辑 |
一、亲亲:人与人的和谐 |
二、仁民:人与社会的和谐 |
三、爱物:人与自然的和谐 |
(一)孟子的“天道自然观”解读 |
(二)孟子的“生态爱物观”解读 |
1.恩足禽兽——动物生态保护思想 |
2.泽及草木——植物资源的生态意义 |
第三节“养气说”的内涵解读 |
第三章 孟子生态审美思想的内涵阐释 |
第一节“乐”:孟子生态思想的审美转换 |
第二节 孟子的自然生态审美内涵 |
一、“牛山之美” |
二、“万物备于我”与“贤者而后乐” |
第三节 孟子人文生态审美思想 |
一、“君子之乐”的美学形态 |
二、“与民同乐”的美好期许 |
第四节 孟子自我生态审美思想 |
一、“舍生取义”——人格之美 |
二、“胸中正,则眸子了焉”——充实之美 |
三、“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境界之美 |
第四章 孟子生态审美思想的价值及其局限性 |
第一节 孟子生态审美思想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一、孟子生态审美思想与当代美育 |
二、孟子生态审美思想与中国生态美学学科的建设 |
三、孟子生态审美思想与生态文明建设 |
第二节 孟子生态审美思想的局限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8)朱熹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论文选题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2.国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 |
1.研究方法 |
2.创新与特色 |
一、朱熹生态伦理思想的形成基础 |
(一)朱熹生态伦理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
1.灾害多发的自然状况 |
2.繁荣发展的经济条件 |
3.动荡不安的政治局面 |
(二)朱熹生态伦理思想的理论来源 |
1.先秦儒家生态伦理精神的启发 |
2.北宋理学先驱生态伦理思想的影响 |
3.对佛老生态伦理思想的批判继承 |
二、朱熹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 |
(一)“万物一理”的生态整体观 |
1.人性、物性同得“天地之理” |
2.人性、物性“理同而气异” |
3. 草木皆有其理 |
(二)太极至善的生态宇宙观 |
1.“太极”即理 |
2.“万物统体一太极” |
3.“太极”是极好至善的道理 |
(三)“生生之仁”的生态价值观 |
1.“天道生生”即是仁 |
2.“生生之德”即是仁 |
(四)“格物穷理”的生态操作观 |
1.所格之物 |
2.所穷之理 |
3.明善在格物穷理 |
三、朱熹生态伦理思想的历史影响与当代价值 |
(一)朱熹生态伦理思想的历史影响 |
1.朱熹生态伦理思想对朱子门人的影响 |
2.朱熹生态伦理思想对于后世哲学思想的影响 |
3.朱熹生态伦理思想的实践局限 |
(二)朱熹生态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 |
1.朱熹生态伦理思想对当前生态伦理学理论建构的意义 |
2.朱熹生态伦理思想对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
结语 |
注释 |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9)儒家伦理思想在高职德育建设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价值 |
二、 国内外研究状况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儒家伦理思想的价值 |
一、 儒家德育思想渊源 |
二、 儒家德育思想价值体系构成 |
(一) 儒家德育思想的内容 |
(二) 儒家德育目标 |
(三) 儒家德育思想的价值 |
(四) 儒家德育方法 |
第二章 高职院校借鉴儒家伦理思想的必要性 |
一、 高职院校德育现状不容乐观 |
二、 高职院校德育现状原因分析 |
三、 高职德育借鉴儒家伦理思想的必要性 |
(一) 高职德育实效性提高的需要 |
(二) 大学生道德发展需求 |
(三) 民族传统文化继承需要 |
第三章 儒家德育思想对高职德育的启示 |
一、 重视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
二、 注重教学实践 |
三、 不要割裂教育与生活和社会的关系 |
四、 学习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第四章 高职儒家思想德育工作开展策略 |
一、 树立科学的德育教育观 |
二、 客观看待儒家伦理思想,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三、 实现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转换 |
四、 改进德育宣传、教育手法 |
五、 提高德育教师素质和能力 |
六、 加大道德实践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再谈儒家哲学没有人类中心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承认人的尊贵并不等于人类中心论 |
二、天地之“仁”是虚设的吗? |
三、差等之爱出于天道自然 |
四、儒学哲学也不是非人类中心主义 |
五、结 语 |
四、从孔、孟的德性说看儒家的生态观(论文参考文献)
- [1]情感儒学:当代哲学家蒙培元的情感哲学[J]. 黄玉顺. 孔子研究, 2020(04)
- [2]朱熹仁学生态性研究[D]. 赵景晨. 厦门大学, 2019(08)
- [3]儒家四书生态伦理思想研究[D]. 李晗.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4]刘宗周道德实践思想研究[D]. 唐亚萍. 新疆师范大学, 2019(06)
- [5]“天”的伦理精神气质[D]. 赵浩. 东南大学, 2018(05)
- [6]格物致知与道德实践 ——从牟宗三、康德到朱子[D]. 孟少杰. 山东大学, 2018(12)
- [7]孟子生态审美思想研究[D]. 宋宁. 曲阜师范大学, 2016(12)
- [8]朱熹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 刘畅. 山东师范大学, 2014(08)
- [9]儒家伦理思想在高职德育建设中的价值[D]. 聂俊汀. 河南大学, 2014(02)
- [10]再谈儒家哲学没有人类中心论[J]. 刘云超. 孔子研究,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