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施ISO强度检验方法的仪器配置与测试要点(论文文献综述)
温晋杰[1](2020)在《空天运输遥操作系统净评估与可信度认定研究》文中提出为了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同发展,我国提出了“军民融合”国家战略,其核心是促进军民两个领域双向技术交流。空天运输是军民融合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先导行业,在空天运输嫦娥系列任务中,一个关键组成部分是地面控制中心通过空天运输遥操作系统推送操控信息实现月面巡视器无人自动巡视和科学就位探测。但是,针对我国空天运输领域信息技术国产、自主和可控的发展需求,我国还没有相当的空天运输遥操作系统设计、实施、测试和维护等方面的质量评估方法、技术、体系和标准,在技术层面还缺乏军民融合准入/准出评估机制。围绕上述研究背景和研究问题,本文应用净评估理论,提出了空天运输遥操作系统系统净评估方法,定量认定了探月工程嫦娥系列任务遥操作系统的可信度,建立了空天运输遥操作系统净评估体系,意图保障嫦娥五号任务万无一失,为空天运输领域军民融合战略落地提供技术保障。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首次将净评估理论引入空天运输领域,提出了利用形式化方法建立空天运输遥操作系统净评估指标体系数学模型,借助自主可控的自动化工具采集系统可信证据,从而实现遥操作系统可信度认定的净评估方法。在嫦娥五号任务联调联试过程中,通过净评估方法准确定位了遥操作系统全生命周期的不可信因素,解决了系统质量不可控的问题,实现了遥操作系统联调联试零差错。(2)以遥操作系统相关的软件过程文档、国家军用标准和空天运输领域特性作为净评估指标来源,利用形式化Z语言构建了遥操作系统净评估指标体系数学模型,保障了评估指标的准确性和全面性,解决了嫦娥四号和嫦娥五号任务遥操作系统净评估指标二义性和需求动态变化的问题,为遥操作系统可信证据自动化采集打下基础。(3)以遥操作系统净评估指标体系数学模型为输入,搭建了国产自主可控的空天运输遥操作系统可信证据自动采集平台。在嫦娥四号任务执行前,该平台自动采集了科学客观的嫦娥四号遥操作系统可信证据,确保了嫦娥四号遥操作任务圆满完成。(4)利用偏差最小化方法提出了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结合的组合赋权法。针对数学理论赋权方法的不实际性问题,在航天信息资源国产化的前提下,借助可视化技术实现了近十年来国家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历次航天任务数据的长期保存,完成了净评估前期知识积累。同时,构建了遥操作系统净评估虚拟仿真环境,通过回放和论证净评估过程,实现了工程实践数据持续优化数学理论赋权模型的研究方案,提高了净评估指标赋权的可靠性和可信性。(5)针对空天运输领域信息技术自主可控的核心需求,在Windows和国产麒麟操作系统上完成了探月工程嫦娥系列任务遥操作系统的设计、开发、测试、维护和评估,实现了跨平台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航天任务信息推送平台,为嫦娥系列任务执行提供了安全保障。上述研究成果经探月工程二期实战检验,实现了遥操作系统可信度认定,精准实施并圆满完成了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任务,并通过了GJB 9001C-2017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为探月工程后续任务和火星探测任务信息系统的开发、质量评估和改进提供了技术框架。
程琳[2](2020)在《文本类型视域下“杭州中策橡胶有限公司质量手册”英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在信息时代,信息型文本广泛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的手段,信息型文本翻译在当今全球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文本类型理论由Reiss(2014)提出,认为文本类型决定翻译策略。就信息型文本翻译而言,该理论主张以目的语为导向,充分、自然地再现原文信息。本报告以《杭州中策橡胶有限公司质量手册》翻译实践为基础,在文本类型框架下探索信息型文本翻译的常用策略。报告共分六章。第一章介绍翻译任务的背景、意义和报告结构。第二章概述原文的结构和内容,并简要分析其语言特征。第三章描述翻译过程,包括译前准备、译中困难以及译后校对三个阶段。作为理论支撑,第四章阐述文本类型理论的背景和主要观点,并在最后论述该理论对此翻译任务的适用性。第五章以文本类型理论为指导,从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层面系统呈现完成此任务的汉英翻译策略。在词汇层面,主要采用词类活用、省略以及注释等翻译策略;在句法层面,主要采用增词、合译以及语态转换等翻译策略;在语篇层面,主要采用重组和直译等翻译策略。第六章总结任务完成过程中所采用的主要翻译策略,指出遇到的问题和采取的解决方案,并反思作者完成此翻译任务的努力和收获。
梁伟明[3](2020)在《HD检测中心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检验检测作为国家质量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家将其作为重点发展的高技术服务业进行扶持,使检验检测发展进入快速道。在检测市场的全面开放形势下,一方面市场需求的扩大给检测行业提供了发展前景,另一方面大量外资民营检测机构的加入,使竞争异常激烈。实验室如何脱颖而出正成为其迫切思考的问题。HD检测中心作为提供第三方检测服务的检测机构,按照国际通用标准,建立和运行检测中心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其检测及服务质量达到顾客满意,是其在生存中求发展并脱颖而出的必备条件。本文先行阐述了研究背景以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总结了质量管理体系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方法,并将七大质量管理原则、质量管理的三个发展阶段、ISO 9000标准和ISO/IEC 17025标准及国内外实验室认可的发展历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步骤等相关理论知识分别进行阐述和介绍。以HD检测中心为研究背景,描述检测中心质量管理体系的现状和特点,通过体系审核的方式,使用问卷调查、统计图表搜集相关信息资料,对其质量管理体系中各关键环节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从中发现影响其有效运行的主要原因,例如人员培训有待改善、学习和竞争意识有待提高、设备疏于养护、对作业指导书重视不足等。然后根据HD检测中心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例如加强员工业务培训、提高质量意识、明确设备管理责任、加强作业指导书管理等措施。完善其质量管理体系并不断持续改进,达到适应市场发展,增强检测中心核心竞争力的目的。本文希望能对同行在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和运行,规范工作程序,提高检测水平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王晓宾[4](2020)在《印章印文鉴定质量监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印章印文鉴定作为一项传统的司法鉴定项目,一直在打击违法犯罪,维护广大人民利益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伪造印章印文的技术越来越多,加之人们之间的社会活动和经济往来日益频繁,涉及印章印文鉴定的案件发案量飞速上升。在司法实践中,鉴定人员对可疑印文(检材印文)进行检验,分析其形成方式,判断其与样本印文的一致性,进而为法庭诉讼提供证据,为证明案件事实提供依据。印章印文鉴定作为文件检验鉴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司法鉴定人员关注的重点。长期以来,许多专家学者及鉴定人员针对印章印文鉴定的技术方法展开了系统、详细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就司法实践而言,印章印文鉴定的正确率并不理想,领域内对印章印文鉴定质量监控缺乏系统研究,质量监控体系尚未建立。随着诉讼中对证据审查严格化、采信标准规范化的进一步推进,高质量的印章印文鉴定结果备受关注,因此,系统的开展对印章印文鉴定的质量监控研究就显得刻不容缓和尤为必要。本文在深入了解印章印文鉴定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印章印文质量监控的理论特点及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与印章印文鉴定质量监控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对影响印章印文鉴定质量主要因素的深入剖析、印章印文鉴定质量监控的主要内容、并构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印章印文鉴定质量监控体系,并进行模拟应用。研究内容包括导论共六章,分别为:导论;印章印文鉴定的发展历程及存在的问题;印章印文鉴定质量监控理论特点及价值取向;影响印章印文鉴定质量因素的解析及评估;印章印文鉴定质量监控的主要内容;印章印文鉴定质量监控系统的构建与应用。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研究目的与意义,包括导论;第二部分为研究现状,包括第一章;第三部分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第二章;第四部分为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三个:(1)系统的对影响印章印文鉴定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解析。从鉴定主体、鉴定客体、鉴定程序和方法三个方面出发,对各类影响因素进行了准确的界定和详细的解释,并通过评估分析的方法,将影响因素分别划分为显微层、基本层和关键层,构建出影响因素的分级结构,为后续开展鉴定质量监控工作打下基础。(2)详尽的对印章印文鉴定质量监控的内容进行了阐述。分别从印章印文鉴定主体监控;印章印文鉴定材料监控;印章印文鉴定实施过程监控;印章印文鉴定判断标准监控;印章印文鉴定文书监控;鉴定人出庭作证质量监控六个部分入手细化监控点,为开展质量监控监控工作明确着力点。(3)完整的对印章印文鉴定质量监控与评价系统进行了构建。通过设计构建印章印文鉴定材料管理系统、印章印文鉴定过程管理系统、印章印文鉴定数据统计与分析系统、印章印文鉴定质量评价与反馈系统四大子系统,为印章印文鉴定质量监控的实施搭建平台。导论部分论述了印章印文鉴定质量监控的研究背景和研究价值,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涉及印章印文鉴定的案件数量众多,一直是文件检验鉴定领域的热点问题,但是由于研究人员多关注技术方法,加之影响鉴定质量的因素繁杂,因此印章印文鉴定质量一直亟待提升,质量监控研究有待加强。通过利用文献梳理法、实证调查法、实验探究法、比较借鉴法等研究方法,借助法律、技术、管理等专业知识,对印章印文鉴定质量监控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进行研究,可实现丰富其理论基础;提升印章印文鉴定解决专门性问题的能力;保证印章印文鉴定意见证据价值;助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的目标。第一章对印章印文鉴定的发展历程及当下印章印文鉴定所遇到的困难进行了梳理,为开展印章印文鉴定质量监控提供了资料。本章首先从印章的发展起源入手,简述了印章在国内外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发展和使用情况,并介绍了不同时期印章名称的变化。接着叙述了雕刻法、成型热压法和光敏技术三种主要制作工艺制作印章的原理和特点,并根据不同的标准对印章进行了分类。然后以古代和现代两个时间维度,分别从典型案例、鉴定理论、主要鉴定方法三个方面叙述了印章印文鉴定的发展历程。最后在总结印章印文鉴定在伪造技术、科学属性、新技术方法、标准化建设等方面面临的困境基础上,提出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依托高新技术、与信息安全技术融合、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标准化体系等发展方向。第二章着重对印章印文鉴定质量监控理论基础进行了探讨,并明确了监控工作的价值取向,为有效开展印章印文鉴定质量监控研究提供依据。主要包括三节内容:第一节对司法鉴定质量的含义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依据鉴定过程、鉴定对象、监控措施、监控方式对司法鉴定质量监控进行了分类,并综述了国内外司法鉴定质量监控研究现状成果,了解当前的前沿和热点。第二节重点归纳了印章印文鉴定质量监控的三大特点为具有动态性、监控对象具有易变性、监控具有持久性;提出了印章印文鉴定质量监控机制和措施所发挥的功能主要分为预警功能、排查功能、监督功能、反馈功能和指导功能五个方面的功能。同时对印章印文鉴定质量监控的价值进行了阐述,明晰准确和高效是初级价值取向,公平和正义是高级价值取向。第三节在探讨司法鉴定质量与司法鉴定公信力关系的基础上,概括了司法鉴定困境的表现形式为当事人对司法鉴定公信力的质疑、法官对司法鉴定公信力的质疑和社会对司法鉴定公信力的质疑,总结了司法鉴定公信力困境产生的根源分别是缺乏统一的鉴定标准和技术规范;民众对鉴定意见的认知存在偏差;鉴定人准入、退出机制不健全;社会负面舆论的误导影响;社会负面舆论的误导影响。并根据司法鉴定公信力困境对社会稳定秩序、法律权威、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司法鉴定学科发展造成的危害,提出了适时出台《司法鉴定法》、健全统一司法鉴定管理体制、强化司法鉴定标准化建设、做好司法鉴定人的准入、退出和培训教育工作、构建司法鉴定追责制度、做好司法鉴定舆论宣传工作、发挥“智能辅助鉴定人”的作用等缓解措施。第三章解析了影响印章印文鉴定质量的鉴定主体因素、鉴定程序和方法因素、鉴定客体因素,并对各类影响因素进行评估,为开展印章印文鉴定质量打下了基础,明确了鉴定质量监控的重点。本章在探讨印章印文鉴定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实质的基础上,对影响印章印文鉴定质量因素的原理进行阐述,并根据因素的类型、因素的来源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分类。之后共完成了四部分的工作:第一部分解析了印章印文鉴定主体的影响因素,分为鉴定机构的影响因素和鉴定人的影响因素。其中鉴定机构的影响因素包括鉴定机构性质、经费来源、等级和规模;鉴定人的影响因素包括认知能力、心理预期、主观经验、道德水平、知识背景。第二部分解析了印章印文鉴定程序和方法的影响因素,分为鉴定材料的影响、鉴定技术和方法的影响、鉴定程序的影响、鉴定文书的影响,其中鉴定材料的影响包括检材、样本、鉴定材料收集与保管过程;鉴定技术和方法的影响包括鉴定技术、鉴定方法;鉴定程序的影响包括分析阶段、比对阶段、综合评断、核实阶段;鉴定文书的影响包括鉴定文书的形式、鉴定文书的内容。第三部分解析了印章印文鉴定客体的影响因素,分为印文色料、外界环境、盖印压力、承印物的影响。第四部分对影响因素进行了评估。通过定向调查问卷的方式,采用专家评价法,对23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调查结果,以影响力的大小将影响因素分为显微层、基本层和关键层,为分层次对影响因素进行监控提供了依据。第四章重点阐述了印章印文鉴定质量监控的内容,为构建印章印文鉴定质量监控系统提供了内容。印章印文鉴定质量监控是一个复杂的机制,监控任务艰巨,监控内容众多,这是由其复杂性、开放循环性、动态性、持续完善性所决定的。本章节为更清楚的厘清监控的主要内容,方便监控实施方更准确的把控监控要点,梳理出印章印文鉴定质量监控的主要内容包括六个部分,分别是:第一部分是印章印文鉴定主体监控的主要内容,包括印章印文鉴定机构的监控和印章印文鉴定鉴定人的监控;第二部分是印章印文鉴定材料监控的主要内容,包括材料的合法性、可靠性、充分性、可比性等四个方面;第三部分是印章印文鉴定实施过程监控的主要内容,包括印章印文鉴定人的组成形式、印章印文鉴定方法和印章印文鉴定检验记录的监控;第四部分是印章印文鉴定判断标准监控的主要内容,包括印章印文鉴定判断标准的可靠性、印章印文鉴定判断标准的稳定性、印章印文鉴定综合评断的准确性;第五部分是印章印文鉴定文书监控的主要内容,有印章印文鉴定文书的形式、印章印文鉴定文书内容的监控和印章印文鉴定文书的审核;第六部分是鉴定人出庭作证质量监控。第五章基于前面章节的研究成果,构建了印章印文鉴定质量监控体系,并尝试进行应用,以达到对理论知识成果的检验,综合考察监控系统的可用性和适用性。本章首先对国内外关于印章印文的法规及技术规范进行梳理和比较。法律法规方面,我国目前对印章的使用和管理除刑法明确规定的相关犯罪行为外,还有多款与印章相关的治安管理办法草案。技术规范方面,国内主要介绍了国家标准(GB)、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和权威技术组织分别颁布的有关印章印文鉴定技术规范,并对其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国外主要介绍了SWGDOC技术标准和ASTM技术指南。在对国内外进行比较时,可发现二者在制订单位、内容、修订规则、鉴定人员规定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然后结合印章印文鉴定的内容和特点,总结出印章印文鉴定质量监控的原则为以公平正义为目标原则;全员参与原则;持续改进原则和以事实为决策基础原则。接着构建了印章印文鉴定质量监控与评价系统。该系统作为一个系统性工程,设计了印章印文鉴定材料管理系统、印章印文鉴定过程管理系统、印章印文鉴定数据统计与分析系统、印章印文鉴定质量评价与反馈系统,并且各个子系统中包含有若干模块,以实现对印章印文鉴定质量进行全面的监控和客观的评价。同时提出为确保印章印文鉴定质量监控的实施,应进行组织保障、制度保障、技术保障和其他保障。最后以G司法鉴定中心为例,采用典型案例测试的方式,实施了印章印文鉴定质量监控,检验了监控与评价系统,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邹芳睿[5](2019)在《寒冷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文中提出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可实现在满足制冷和采暖需求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避免使用传统化石能源。探索适用于寒冷地区气候的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对该地区推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同时,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巨大。本文结合中新天津生态城示范项目,形成一套适用于寒冷地区的被动式建筑设计理论、设计方法以及成套技术,推动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发展。本文基于寒冷地区的气候特征,对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的设计理论及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和细致梳理,并将研究结果在示范项目进行检验。文章按照“研究背景——发展情况——基本参数——设计理论——设计方法——案例分析——结论与展望”的逻辑顺序展开论述,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研究背景,通过分析全球能源危机及我国碳排放总量逐年增加的背景,结合中新天津生态城城市建设的需求,阐述研究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的意义,调研了国内外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领域的研究概况,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第二部分为发展情况,介绍了北美“超绝热房”、欧洲“建筑能效提升路径”等建筑节能发展情况及其对德国、中国建筑节能发展的影响,通过对比中德标准内的关键指标,明确了被动房标准进行本地化研究的方向,为第三部分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三部分为基本参数,明确了影响建筑能耗的首要因素即室内热舒适度的界定。在室内热舒适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根据天津生态城居民夏季热适应性特征,将空调负荷计算温度的起算点提高到28℃,相对湿度提高到70%;为了避免由于热环境变化引起的不舒适,在室内热舒适度指标中,增加温度不保证率以及相对湿度不保证率的要求。第四部分为设计理论。基于天津市热舒适度指标,构建了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能耗快速计算模型,可以实现在方案设计前期快速判断设计方案是否满足能耗目标要求,能够较直观地得出各个参数对能耗的影响,为建筑方案设计提供依据。同时,文章基于能耗快速计算模型,探究多目标协同的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原理,建立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的创新理论,为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提供理性思维逻辑和设计前期的技术依据。第五部分为设计方法。提出方案设计、优化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多专业协同的流程控制系统,并对设计方法进行了优化。相比于常规节能建筑设计,本文在方案设计阶段从节能和成本两个层面建立了设计指标与设计方法之间关系,同时提出了适用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初步设计方法以及施工图细部设计方法,实现了从定量模拟计算到定性设计方法的转化落实,达到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性能科学决策与设计创新的目的。第六部分为案例分析,结合天津生态城公屋二期示范项目将第四、五部分的研究成果与实际项目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充分结合,以此检验所得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可操作性。第七部分为结论与展望,归纳提炼文章的结论并提出了该方向后续研究的一些设想。
刘文[6](2018)在《地铁盾构施工全过程安全风险变化规律及事故演化机理研究》文中指出21世纪以来,中国地下工程建设突飞猛进,导致由地铁盾构施工引起的多种安全事故频发。地铁盾构施工安全灾变机理相当复杂,是一个动态的不确定性问题。因此,准确把握地铁盾构施工全过程安全风险变化规律,分析地铁盾构施工事故演化机理,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地铁盾构施工全过程的工艺流程及作业要点,基于地铁盾构施工安全风险发生机理,建立了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基于探索因素分析(EFA)与结构方程模型(SEM)相结合的方法,从主观角度探究了地铁盾构施工全过程安全风险变化规律;然后,利用迭代自组织数据(ISODATA)聚类算法,分析了地铁盾构施工安全事件,从客观角度验证了安全风险“浴盆”曲线规律的有效性,确定事故的主要类型为突涌及地表沉降超限。最后,针对突涌及地表沉降超限事故,通过ABAQUS有限元数值分析技术,构建了精细化仿真模型,分析地铁盾构施工突涌事故的风险演化过程;采用蝴蝶结分析(BTA)与模糊贝叶斯网络(FBN)相结合的方法,评估了地铁盾构施工地表沉降超限的安全风险演化过程;根据ABAQUS仿真计算结果及BTA-FBN概率分析结论,制定了相应的安全风险控制措施,有效提高了地铁盾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绩效。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为减少因知识缺乏而产生的地铁盾构施工全过程安全风险认知的不确定性,在分析梳理地铁盾构施工全过程工艺流程及作业要点的基础上,构建了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依据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了地铁盾构施工全过程安全风险调查问卷;根据现场施工人员主观经验的问卷调查结果,利用探索性因素分析(EFA)和结构方程模型(SEM)方法,拟合得出了地铁盾构施工全过程安全风险“浴盆”曲线规律,实现对地铁盾构施工全过程安全风险分布重点阶段及主导风险因素的可知和预估,为基于ISODATA的地铁盾构施工安全事件聚类研究提供了基本框架。(2)在地铁盾构施工全过程安全风险变化规律分析的基础上,利用ISODATA聚类算法研究了客观发生的地铁盾构施工安全事件(未遂事件及事故),拟合得出了地铁盾构施工全过程安全风险“浴盆”曲线规律,从客观角度验证了基于EFA-SEM的地铁盾构施工全过程安全风险变化规律的有效性。此外,通过聚类分析地铁盾构施工未遂事件及事故,确定了地铁盾构施工事故的主要类型,为后续事故演化机理解析确定主要研究对象。首先,将发生频率高、严重程度低的未遂事件纳入研究范围,扩展数据库的信息来源;其次,根据EFA-SEM模型提取的施工阶段及风险因素基本框架,分析收集的243项安全事件,定义数据库结构所包含类别及变量,形成结构化数据库;最后,通过ISODATA聚类算法建立聚类集群,分析整体数据库变量分布情况,拟合得出地铁盾构施工全过程安全风险“浴盆”曲线;对比分析集群与集群、集群与数据库之间,发生的各种后果严重程度水平,获取集群风险程度的量化结果,确定地铁盾构施工事故的主要类型为突涌及地表沉降超限。(3)根据地铁盾构施工事故主要类型为突涌的结论,探究地铁盾构施工突涌事故演化机理。以XW盾构区间为研究背景,考虑水土流固耦合作用,管片衬砌不连续性,以及管片、注浆层和围岩之间的相互作用,结合3D非线性接触理论,建立了地铁盾构施工突涌事故精细化仿真模型;以不同水头差的变化反映涌水量的动态演化,探究了其对盾构施工中管片接缝的机械和变形性能影响;通过对比分析盾构区间不同阶段突涌事故模型结果,验证了始发-到达为施工安全风险控制重点阶段;依据突涌事故模型计算结果,提出了土体加固深度以及涌水排放量的安全控制措施。(4)根据地铁盾构施工事故主要类型为地表沉降超限的结论,探究地铁盾构施工地表沉降超限事故演化机理。以XW区间盾构隧道工程为例,利用模糊统计试验理论定义“正常地铁盾构施工状态”,从“正常地铁盾构施工状态”样本数据库提取设备故障发生概率;利用专家加权聚集模糊数三角形和梯形方法,获取环境失效、操作失误及多重故障发生概率;结合蝴蝶结分析(BTA)及模糊贝叶斯网络(FBN)方法,将蝴蝶结映射到模糊贝叶斯网络,建立了“正常地铁盾构施工状态”因果网络BTA-FBN评价模型;引入伯恩鲍姆测度(BM)、风险增加当量(RAW)及故障树下行法(FV)三个相应的重要措施,确定了“正常地铁盾构施工状态”地表沉降模型的关键节点;通过对比分析盾构施工不同阶段地表沉降超限BTA-FBN模型结果,验证了始发-到达为施工安全风险控制重点阶段;根据BTA-FBN模型确定的事故动态演化场景的关键节点,制定了地铁盾构施工地表沉降超限的安全控制措施。
蔡静静[7](2018)在《技术壁垒对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技术壁垒是在当前全球贸易摩擦不断蔓延和升级背景下拓展出的新型非关税壁垒。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全球经济竞争方式和手段日趋多元化,科技竞争成为全球竞争的核心,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保持经济持续增长、不断提升国家竞争力、适应经济社会需求深刻变化的关键战略。以要素和投资驱动的发展方式已逐步转变为以创新驱动的发展方式,跨国经营、产业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使国际贸易领域从传统贸易方式向技术领域不断扩展。全球贸易摩擦呈现出新的特征和趋势,贸易摩擦对象由传统产业向高技术、新兴产业转移,贸易摩擦形式则由传统的贸易救济手段向技术壁垒扩展。随着我国全球贸易地位的迅速崛起和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快速增长,近年来我国遭遇的国外技术壁垒许多开始以知识产权保护为支撑,其中波及最深的当属对知识产权保护最为敏感的高技术产品,我国的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正在遭受技术含量颇高的技术壁垒。因此,研究国外技术壁垒对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影响,成为我国政府完善贸易摩擦治理机制和出口企业冲破进口国技术壁垒的关键问题。本文正是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急剧变化、贸易保护主义形势日益严峻的现实背景下,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基于系统思维综合运用管理科学、技术经济、产业经济、公共政策与计量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研究国外技术壁垒对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从技术壁垒形成的理论前提与内在动机着手,全面揭示了技术壁垒的形成机理与作用机制。具体地,从贸易保护、市场失灵、“南北”差异以及博弈论等多个角度阐释技术壁垒的形成机理;从价格抑制、数量控制以及动态作用三个方面全面解析技术壁垒的作用机制。这为下文构建技术壁垒影响出口贸易的理论框架及进行实证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2)综合全球视角和典型国家视角,分析了技术壁垒的实践特征,揭示了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遭遇进口国技术壁垒的现状特征和趋势。具体地,全面收集1995-2016年全球技术壁垒通报数据,基于全球视角和典型国家视角,构建了全球技术壁垒大样本案例库,深入剖析了全球技术壁垒的实践特征和发展趋势;基于对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现状的多维度分析,揭示了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遭遇进口国技术壁垒的现状特征和趋势。(3)揭示了技术壁垒对产品出口的影响机制,构建了技术壁垒影响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规模的扩展引力模型,多维度剖析了技术壁垒对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规模的影响。论文从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两个方面全面解析技术壁垒对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规模的影响。理论分析方面,论文以技术经济学分析的理论框架为基础,揭示了技术壁垒对出口贸易的抑制机制与促进机制;实证分析方面,考虑高技术产品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敏感性,论文构建了技术壁垒影响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规模的扩展引力模型,并运用平衡面板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在识别高技术产品出口影响因素的同时,进一步从总体层面、国家层面、行业层面以及国家-行业层面多维度剖析技术壁垒与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规模间的关系。(4)基于技术创新与演化博弈理论,从出口企业技术创新的意愿、资源配置、策略选择与创新效果四个层面,分层次深入剖析了技术壁垒对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论文综合运用技术创新与演化博弈理论,在对出口企业技术创新意愿的产生和差异性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技术壁垒下出口企业技术创新意愿分析框架;从出口企业技术创新资源的配置路径、系统构成以及影响机制三个维度,分析了技术壁垒下出口企业技术创新的资源配置效应;基于技术壁垒下出口企业技术创新策略选择模型的演化稳定分析,揭示了技术壁垒下影响出口企业技术创新策略选择的关键因素;理论模型构建和实证检验相结合,分析了技术壁垒对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企业技术创新效果的影响,揭示了技术壁垒对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动因。
程洁敏[8](2018)在《核电站仪控系统改造项目质量管理》文中认为核电厂仪表与控制系统是核电发电机组的重要保护调节控制系统,仪控系统设备的质量是核电厂质量保证非常关键的一部分。仪控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是对核电厂安全运行的强力保障。本文以核电站仪控系统福岛事故后改进项目为基础,结合核电工程的特殊性,利用过程方法,对核电厂的改造项目进行质量控制和管理,确保质量管理工具在不同阶段处理不同问题均适宜。本文首先对质量管理的定义和概念,以及方法理论进行了学习总结,确定了出适宜核电站设备制造的PDCA质量控制方法。之后,本文利用PDCA质量控制方法和人、机、料、法、环及因果图等质量分析工具,针对核电厂仪控设备改造项目,对核电站仪表与控制系统设备生产、制造、组装、整机调试的各个主要环节和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确定了每个流程的质量管理方法和质量要点,并给定了各个项目质量过程管理阶段的具体质量目标。为了实现核电建设的设备制造质量管理工作目标,本文通过对核级仪控设备改造项目质量管理体系中不足和薄弱项进行了优化和改善,在核级元件设备的制造过程、焊接工艺流程、整机调试过程设定质量控制点,按照控制点的内容进行见证和检查,结合人、机、料、法、环等因素对各个控制环节存在的问题分析根本原因,通过PDCA循环质量管理方法对产品进行质量管理,从而达到对产品的质量控制。经工程实践验证,所采取的方法是有效的,项目质量达到预期效果。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9](2017)在《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文中指出为了促进中国汽车工程学科的发展,从汽车噪声-振动-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NVH)控制、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汽车电子化、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以及汽车碰撞安全技术5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汽车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汽车NVH控制方面综述了从静音到声品质、新能源汽车NVH控制技术、车身与底盘总成NVH控制技术、主动振动控制技术等;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方面综述了传统汽车动力总成节能技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等;汽车电子化方面综述了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汽车转向电控技术、汽车制动电控技术、汽车悬架电控技术等;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方面综述了中美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概要、复杂交通环境感知、高精度地图及车辆导航定位、汽车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车辆横向控制及纵向动力学控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并给出了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车联网和人机共驾等典型应用实例解析;汽车碰撞安全技术方面综述了整车碰撞、乘员保护、行人保护、儿童碰撞安全与保护、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等。该综述可为汽车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阎思进,任春茹[10](2000)在《实施ISO强度检验方法的仪器配置与测试要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阐述了我国水泥产品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意义。介绍了GB/T 176 71- 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ISO法 )》与GB 177- 85《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的主要区别 ,论述了实施ISO法的技术要点及工艺措施
二、实施ISO强度检验方法的仪器配置与测试要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施ISO强度检验方法的仪器配置与测试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1)空天运输遥操作系统净评估与可信度认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空天运输遥操作系统发展现状 |
1.3 航天信息系统故障导致的灾难 |
1.4 信息系统质量评估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结构安排 |
第二章 遥操作系统净评估理论基础 |
2.1 信息系统可信性定义 |
2.1.1 面向用户主体的定义 |
2.1.2 面向系统客体的定义 |
2.2 信息系统质量模型 |
2.2.1 面向过程的系统质量模型 |
2.2.2 面向产品的系统质量模型 |
2.3 信息系统相关的标准 |
2.3.1 国际通用标准 |
2.3.2 国家军用标准 |
2.4 净评估理论 |
2.4.1 净评估的内涵及特性 |
2.4.2 净评估研究现状 |
2.5 探月工程嫦娥系列任务遥操作系统介绍 |
2.5.1 业务流程介绍 |
2.5.2 质量控制措施 |
2.6 遥操作系统净评估要素 |
2.6.1 战略自动化 |
2.6.2 文本数据挖掘 |
2.6.3 形式化方法 |
2.6.4 软件测试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遥操作系统净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形式化规约 |
3.1 形式化方法—Z语言 |
3.2 遥操作系统净评估指标体系结构的形式化规约 |
3.3 遥操作系统净评估指标内容及其形式化规约 |
3.3.1 软件过程文档 |
3.3.2 国家军用软件标准 |
3.3.3 空天运输遥操作系统领域特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遥操作系统可信证据采集平台 |
4.1 动态可信证据采集 |
4.1.1 功能类可信证据采集 |
4.1.2 性能类可信证据采集 |
4.2 静态可信证据采集 |
4.2.1 源代码类可信证据采集 |
4.2.2 文档类可信证据采集 |
4.2.3 环境类可信证据采集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净评估指标权重计算 |
5.1 指标赋权法 |
5.1.1 单一赋权法 |
5.1.2 单一赋权法的组合方法 |
5.2 遥操作系统净评估指标赋权方法 |
5.2.1 AHP和 EWM的组合优化 |
5.2.2 不同赋权方法对比指标 |
5.3 构建对比判断矩阵的工程方法 |
5.3.1 航天信息资源国产化 |
5.3.2 航天系列任务信息传承与长期保存 |
5.3.3 知识本体构建评估知识库 |
5.3.4 空天运输遥操作系统净评估虚拟仿真环境 |
5.4 遥操作系统净评估指标赋权 |
5.4.1 权重计算 |
5.4.2 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遥操作系统净评估 |
6.1 空天运输遥操作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
6.1.1 开发环境搭建 |
6.1.2 跨平台系统设计 |
6.2 嫦娥四号遥操作系统实际工程应用 |
6.3 嫦娥五号遥操作系统净评估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A Z语言词汇表 |
附录 B 探月工程嫦娥系列任务 |
附录 C 开源的证据采集工具 |
附录 D 常见的指标赋权方法 |
(2)文本类型视域下“杭州中策橡胶有限公司质量手册”英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1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Task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Task |
1.3 Layout of the Report |
Chapter2 Description of the Source Text |
2.1 Structure and Content of the Source Text |
2.2 Linguistic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
2.2.1 Lexical Features |
2.2.2 Syntactic Features |
2.2.3 Textual Features |
Chapter3 Task Process |
3.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s |
3.1.1 Formulating a Work Plan |
3.1.2 Selecting Parallel Texts |
3.1.3 Choosing Translation Tools |
3.1.4 Deciding upon Theoretical Guidance |
3.2 While-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
3.3 Post-translation Editings |
3.3.1 Proofreading by the Report Author |
3.3.2 Proofreading by Others |
3.3.3 Proofreading Based on Entrusting Party’s Feedback |
Chapter4 Theoretical Underpinning |
4.1 Background of Text Typology Theory |
4.2 Major Arguments of Text Typology Theory |
4.3 Applicability of Text Typology Theory to the Task |
Chapter5 Case Analyses |
5.1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n the Lexical Level |
5.1.1 Word-class Conversion |
5.1.2 Omission |
5.1.3 Annotation |
5.2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n the Syntactic Level |
5.2.1 Amplification |
5.2.2 Combination |
5.2.3 Voice Conversion |
5.3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n the Textual Level |
5.3.1 Restructuring |
5.3.2 Literal Translation |
Chapter6 Conclusion |
6.1 A Summary of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
6.2 Problems Encountered and Solutions Adopted |
6.3 Pains and Gains from the Translation Task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s |
Appendix1 Source Text |
Appendix2 Target Text |
Appendix3 Certificates of Task Entrustment and Version Adoption |
(3)HD检测中心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内容 |
1.3 创新之处 |
2 相关理论概述 |
2.1 质量管理理论发展概况 |
2.1.1 质量的概念 |
2.1.2 质量管理理论的发展状况 |
2.1.3 质量先驱的质量管理研究 |
2.2 实验室认可概况 |
2.2.1 国外实验室机构认可的发展 |
2.2.2 国外实验室机构认可标准的发展 |
2.2.3 我国实验室认可的发展 |
2.2.4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关系 |
2.3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知识 |
2.3.1 质量管理体系术语 |
2.3.2 质量管理方法 |
2.3.3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研究情况 |
3 HD检测中心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现状分析 |
3.1 HD检测中心基本情况 |
3.2 HD检测中心质量管理体系 |
3.2.1 HD检测中心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程序 |
3.2.2 HD检测中心质量管理体系介绍 |
3.3 HD检测中心检测过程的关键控制要素 |
3.4 HD检测中心质量管理体系的评价 |
3.4.1 HD检测中心质量管理体系外部评审 |
3.4.2 HD检测中心质量管理体系内部评价 |
3.5 HD检测中心质量管理体系现状分析 |
3.5.1 HD检测中心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出现的问题 |
3.5.2 HD检测中心质量管理体系的问题分析 |
4 HD检测中心质量管理体系改进措施 |
4.1 加强人员队伍建设 |
4.1.1 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人才 |
4.1.2 建立相关激励机制 |
4.1.3 提升员工的知识和技能 |
4.1.4 加强业务培训 |
4.1.5 提高人员质量意识 |
4.2 完善仪器设备的管理 |
4.2.1 信息化管理,保证设备可追溯性 |
4.2.2 加强标准物质的管理 |
4.2.3 明确管理责任,强化执行力度 |
4.2.4 探讨运用设备ABC分类法管理 |
4.3 加强设施和环境控制管理 |
4.3.1 加强对实验场所现场环境条件的监控 |
4.3.2 加强检测中心内务整洁的管理 |
4.4 检测方法的管理 |
4.4.1 加强作业指导书管理 |
4.4.2 规范标准有效性管理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HD检测中心质量管理体系问卷调査表 |
(4)印章印文鉴定质量监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价值 |
三、研究方法和框架 |
第一章 印章印文鉴定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印章起源与发展 |
一、我国印章的起源与发展 |
二、国外印章的起源与发展 |
三、印章名称的发展 |
第二节 印章制作工艺和种类 |
一、印章的制作工艺 |
二、印章的种类 |
第三节 印章印文鉴定的发展 |
一、古代印章印文鉴定发展 |
二、现代印章印文鉴定发展 |
第四节 我国印章印文鉴定的发展现状与困境 |
一、我国印章印文鉴定发展的困境 |
二、我国印章印文鉴定发展的方向 |
第二章 印章印文鉴定质量监控理论基础与价值取向 |
第一节 印章印文鉴定质量监控理论基础 |
一、司法鉴定质量监控的含义 |
二、司法鉴定质量监控的类型 |
三、国内外司法鉴定质量监控现状 |
四、印章印文鉴定与司法活动的关系 |
第二节 印章印文鉴定质量监控的特点和价值取向 |
一、印章印文鉴定质量监控的特点 |
二、印章印文鉴定质量监控的功能 |
三、印章印文鉴定质量监控的价值取向 |
第三节 司法鉴定质量与司法鉴定公信力 |
一、司法鉴定质量与司法鉴定公信力的关系 |
二、司法鉴定公信力困境的表现形式 |
三、司法鉴定公信力困境产生的根源 |
四、司法鉴定公信力困境造成的危害 |
五、司法鉴定公信力困境的缓解路径 |
第三章 影响印章印文鉴定质量因素的解析及评估 |
第一节 影响印章印文鉴定质量因素概述 |
一、影响印章印文鉴定质量因素的原理阐述 |
二、影响印章印文鉴定质量的因素分类 |
第二节 印章印文鉴定主体的影响因素解析 |
一、鉴定机构的影响因素解析 |
二、鉴定人的影响因素解析 |
第三节 印章印文鉴定程序和方法影响因素解析 |
一、鉴定材料的影响因素解析 |
二、鉴定技术和方法的影响因素解析 |
三、鉴定程序的影响因素解析 |
四、鉴定文书的影响因素解析 |
第四节 印章印文鉴定客体的影响因素解析 |
一、印章印文鉴定客体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 |
二、印文色料的影响 |
三、外界环境的影响 |
四、盖印压力的影响 |
五、承印物的影响 |
第五节 影响印章印文鉴质量影响因素评估 |
一、调查评估的设计 |
二、评估结果及分析 |
第四章 印章印文鉴定质量监控的内容 |
第一节 印章印文鉴定质量监控的复杂性 |
一、印章印文鉴定质量监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
二、印章印文鉴定质量监控是一个开放循环的系统 |
三、印章印文鉴定质量监控是一个动态过程 |
四、印章印文鉴定质量监控是一个需要持续完善的过程 |
第二节 印章印文鉴定质量监控内容的概述 |
一、印章印文鉴定意见的审核要点 |
二、印章印文鉴定质量监控的主要内容 |
第三节 印章印文鉴定主体的监控 |
一、印章印文鉴定机构的监控 |
二、印章印文鉴定鉴定人的监控 |
第四节 印章印文鉴定材料的监控 |
一、印章印文鉴定材料的合法性 |
二、印章印文鉴定材料的真实性 |
三、印章印文鉴定材料的充分性 |
四、印章印文鉴定材料的可比性 |
第五节 印章印文鉴定实施过程的监控 |
一、印章印文鉴定人的组成形式 |
二、印章印文鉴定方法的监控内容 |
三、印章印文鉴定检验记录的监控内容 |
第六节 印章印文鉴定判断标准的监控 |
一、印章印文鉴定判断标准的可靠性 |
二、印章印文鉴定判断标准的稳定性 |
三、印章印文鉴定综合评断的准确性 |
第七节 印章印文鉴定文书的监控 |
一、印章印文鉴定文书的形式 |
二、印章印文鉴定文书内容的监控 |
三、印章印文鉴定文书的审核 |
第八节 鉴定人出庭作证质量监控的内容 |
一、鉴定人出庭作证的依据和情况 |
二、鉴定人出庭作证质量监控的主要内容 |
第五章 印章印文鉴定质量监控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
第一节 国内外关于印章印文的法规及技术规范 |
一、我国关于印章管理的法规 |
二、我国现行印章印文鉴定技术规范 |
三、国外印章印文鉴定技术规范 |
四、国内外印章印文鉴定技术规范比较 |
五、我国印章印文鉴定技术规范的未来制订方向 |
第二节 印章印文鉴定质量监控的原则 |
一、以公平正义为目标原则 |
二、全员参与原则 |
三、持续改进原则 |
四、以事实为决策基础原则 |
第三节 印章印文鉴定质量监控与评价系统的构建 |
一、印章印文鉴定质量监控与评价系统概述 |
二、印章印文鉴定材料管理系统 |
三、印章印文鉴定过程管理系统 |
四、印章印文鉴定数据统计与分析系统 |
五、印章印文鉴定质量评价与反馈系统 |
第四节 印章印文鉴定质量监控的实施保障 |
一、印章印文鉴定质量监控的组织保障 |
二、印章印文鉴定质量监控的制度保障 |
三、印章印文鉴定质量监控的技术保障 |
四、印章印文鉴定质量监控的其他保障 |
第五节 印章印文鉴定质量监控实例——以G司法鉴定中心为例 |
一、G司法鉴定中心概况及印章印文鉴定案例简介 |
二、印章印文鉴定案例鉴定质量监控实施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印章印文鉴定质量影响因素评价调查问卷 |
附录B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5)寒冷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变暖与能源危机 |
1.1.2 我国能源短缺及环境问题的困境 |
1.2 研究范围、概念界定 |
1.3 研究意义 |
1.4 文献综述与实践进展 |
1.4.1 国外研究历程及学术进展 |
1.4.2 国内研究概况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1.7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国内外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理论与发展 |
2.1 北美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理论与发展 |
2.2 欧洲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理论与发展 |
2.3 中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理论与发展 |
2.3.1 我国传统民居蕴含的被动式设计理念 |
2.3.2 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 |
2.3.3 德国“被动房”经验的影响 |
2.4 被动房指标体系对比研究 |
2.4.1 中德建筑节能标准对比 |
2.4.2 中德被动房设计指标对比 |
2.4.3 建筑气密性指标对比 |
2.5 小结 |
第3章 寒冷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室内热舒适度界定 |
3.1 问题提出 |
3.1.1 热舒适度的起源 |
3.1.2 我国关于热舒适度的相关研究 |
3.2 基于热适应性的寒冷地区室内热舒适度合理性分析 |
3.2.1 热舒适度区间模拟分析——以天津市为例 |
3.2.2 高温高湿气候下的热舒适性研究 |
3.2.3 寒冷地区居民热适应性研究——以天津生态城为例 |
3.3 被动式超低能耗示范项目室内热舒适度测试与验证 |
3.3.1 无负荷条件下热舒适度测试 |
3.3.2 有负荷条件能耗及热舒适度测试 |
3.4 基于热适应性下的室内热舒适度与能耗的关系 |
第4章 寒冷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量化设计理论研究 |
4.1 被动房能耗计算方法概述 |
4.2 快速计算模型的搭建 |
4.2.1 建筑散热部分分析 |
4.2.2 风渗透散热损失(建筑气密性分析) |
4.2.3 新风换热损失 |
4.2.4 太阳辐射得热(或透射)部分分析 |
4.2.5 室内得热部分分析 |
4.2.6 热桥分析 |
4.2.7 供暖总能耗计算模型 |
4.2.8 空调总能耗计算模型 |
4.3 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指标体系建立 |
4.3.1 环境舒适度指标 |
4.3.2 围护结构关键部位指标 |
4.3.3 通风热交换指标 |
4.3.4 建筑形体指标 |
4.3.5 能耗指标 |
4.4 基于计算模型的设计要素敏感性分析 |
4.4.1 最不利取值分析 |
4.4.2 中间值分析 |
4.4.3 最有利取值分析 |
4.5 指标体系与设计方法之间的关系 |
第5章 寒冷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方法研究 |
5.1 方案设计 |
5.1.1 气候适应性分析 |
5.1.2 场地优化设计 |
5.1.3 单体优化设计 |
5.2 优化设计 |
5.2.1 保温材料 |
5.2.2 外窗 |
5.2.3 遮阳 |
5.2.4 新风热回收机组 |
5.2.5 技术经济曲线分析 |
5.3 初步设计 |
5.3.1 无热桥设计方法 |
5.3.2 门窗优化与遮阳设计 |
5.3.3 混合通风设计方法 |
5.3.4 气密层设计及优化 |
5.3.5 一体化设计 |
5.4 施工图设计 |
5.4.1 热桥界定与计算 |
5.4.2 无热桥细部设计 |
5.4.3 气密性构造设计 |
5.5 小结 |
第6章 寒冷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实践与验证 |
6.1 方案设计 |
6.1.1 场地优化设计 |
6.1.2 建筑平面布局优化 |
6.1.3 快速计算模型的应用 |
6.1.4 设计要素敏感性校核 |
6.2 初步设计 |
6.2.1 保温层优化设计 |
6.2.2 气密层优化设计 |
6.2.3 门窗优化与遮阳设计 |
6.2.4 一体化设计 |
6.3 能耗性能模拟 |
6.3.1 气候参数 |
6.3.2 建筑分区 |
6.3.3 Design PH建模 |
6.3.4 输入参数 |
6.3.5 快速计算模型与能耗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6.4 施工图深化设计 |
6.4.1 墙体细部设计 |
6.4.2 屋面细部设计 |
6.4.3 楼板细部设计 |
6.4.4 底板细部设计 |
6.4.5 窗细部设计 |
6.5 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样板间测试与验证 |
6.5.1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 |
6.5.2 围护结构热工缺陷检测 |
6.5.3 新风热回收机组测试 |
6.5.4 耗电量测试 |
6.5.5 检测结论 |
6.6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的研究价值 |
7.2 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方法的构建 |
7.3 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地铁盾构施工全过程安全风险变化规律及事故演化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主要存在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基于EFA-SEM的地铁盾构施工全过程安全风险变化规律研究 |
2.1 引言 |
2.2 地铁盾构施工全过程安全风险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 |
2.3 EFA-SEM建模理论 |
2.4 基于EFA-SEM的地铁盾构施工全过程安全风险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ISODATA的地铁盾构施工安全事件聚类研究 |
3.1 引言 |
3.2 ISODATA建模理论 |
3.3 基于ISODATA的地铁盾构施工安全事件聚类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ABAQUS的地铁盾构施工突涌事故演化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ABAQUS有限元数值仿真建模理论 |
4.3 基于ABAQUS的始发-达到阶段突涌事故演化机理解析 |
4.4 基于ABAQUS的掘进阶段突涌事故演化机理解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BTA-FBN的地铁盾构施工地表沉降超限事故演化机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BTA-FBN的模型构建原理及步骤 |
5.3 基于模糊统计试验理论的“正常地铁盾构施工状态”确定 |
5.4 基于BTA-FBN的地表沉降超限事故演化机理解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243项安全事件样本的特征向量 |
附录2 聚类算法代码 |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 |
附录4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附录5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荣获奖励 |
(7)技术壁垒对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非关税壁垒 |
1.2.2 技术壁垒 |
1.2.3 高技术产品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2 研究技术路线图 |
1.4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技术壁垒的历史演进 |
2.1.1 技术壁垒协定 |
2.1.2 典型WTO成员国的技术性措施体系 |
2.2 技术壁垒的形成机理与作用机制 |
2.2.1 技术壁垒的形成机理 |
2.2.2 技术壁垒的作用机制 |
2.3 国内外技术壁垒研究综述 |
2.3.1 技术壁垒的概念与性质研究 |
2.3.2 技术壁垒的形成机理研究 |
2.3.3 技术壁垒对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 |
2.3.4 技术壁垒对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 |
2.3.5 文献述评与展望 |
2.4 本文研究的切入点与理论分析框架 |
2.4.1 本文研究的切入点 |
2.4.2 本文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全球技术壁垒概况及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遭遇技术壁垒的现状分析 |
3.1 全球技术壁垒的现状特征 |
3.1.1 全球技术壁垒通报的数量特征 |
3.1.2 全球技术壁垒通报的标准分类特征 |
3.1.3 全球高技术产品遭遇技术壁垒的总体情况 |
3.2 典型国家(地区)技术壁垒的现状特征 |
3.2.1 美国技术壁垒实践 |
3.2.2 欧盟技术壁垒实践 |
3.2.3 日本技术壁垒实践 |
3.2.4 我国技术壁垒实践 |
3.3 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遭遇技术壁垒的现状 |
3.3.1 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现状 |
3.3.2 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遭遇技术壁垒的现状 |
3.3.3 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遭遇技术壁垒的趋势 |
3.4 我国应对国外高技术领域技术壁垒的案例分析 |
3.4.1 对美国高技术领域技术壁垒通报措施的评议 |
3.4.2 对欧盟高技术领域技术壁垒通报措施的评议 |
3.4.3 对其他国家高技术领域技术壁垒通报措施的评议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技术壁垒对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规模的影响 |
4.1 技术壁垒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机制 |
4.1.1 技术壁垒对出口的抑制作用 |
4.1.2 技术壁垒对出口的促进作用 |
4.2 技术壁垒对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规模影响的理论框架与模型设定 |
4.2.1 引力模型理论框架 |
4.2.2 扩展引力模型设定 |
4.2.3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
4.3 技术壁垒对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规模影响的实证结果分析 |
4.3.1 技术壁垒对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规模的总体分析 |
4.3.2 技术壁垒对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规模的行业差异性分析 |
4.3.3 技术壁垒对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规模的国别差异性分析 |
4.3.4 技术壁垒对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规模的国别-行业差异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技术壁垒对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
5.1 技术壁垒对出口企业技术创新意愿的影响 |
5.1.1 技术壁垒下出口企业技术创新意愿的产生 |
5.1.2 技术壁垒下出口企业技术创新意愿的差异性 |
5.2 技术壁垒对出口企业技术创新资源配置的影响 |
5.2.1 技术壁垒下出口企业技术创新资源配置的路径分析 |
5.2.2 技术壁垒下出口企业技术创新资源配置的系统构成 |
5.2.3 技术壁垒对出口企业技术创新资源配置的影响机制 |
5.3 技术壁垒对出口企业技术创新策略选择的影响 |
5.3.1 技术壁垒下出口企业技术创新策略选择的演化博弈 |
5.3.2 技术壁垒下出口企业技术创新策略选择的模型构建 |
5.3.3 技术壁垒下出口企业技术创新策略选择的演化动态 |
5.4 技术壁垒对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企业技术创新效果的影响 |
5.4.1 理论框架与模型设定 |
5.4.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
5.4.3 实证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应对技术壁垒的策略 |
6.1 政府层面 |
6.1.1 建立与技术壁垒通报国的磋商机制 |
6.1.2 推进与技术壁垒通报国的认证互认进程 |
6.1.3 培育中国标准国际竞争新优势 |
6.1.4 建立高技术产品技术标准监管体系 |
6.1.5 加强对知识产权的管理与保护 |
6.2 企业层面 |
6.2.1 积极主动表达对技术性措施的合理诉求 |
6.2.2 充分发挥在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主体作用 |
6.2.3 加强对科研人员和科研设备的投入力度 |
6.3 其他应对策略 |
6.3.1 建立对技术壁垒通报法规的动态跟踪与分析机制 |
6.3.2 加强熟悉贸易规则和通报法规的律师团队建设 |
6.3.3 推动高校与科研院所参与技术壁垒应对工作实务 |
6.4 本章小节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我国高技术产品统计分类表 |
附录 B 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统计分类转换表 |
附录 C 本研究中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国家名单 |
附录 D 2000-2015年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年度数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核电站仪控系统改造项目质量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项目背景 |
1.2.1 项目结构特点 |
1.3 仪控系统概述 |
1.3.1 仪控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2 核设备控制系统介绍 |
1.4 质量管理过程概述 |
1.4.1 全面质量管理 |
1.4.2 质量控制方法 |
1.5 论文架构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秦山核电基地核电厂仪控设备改造项目介绍 |
2.1 秦山核电基地核电厂仪控设备安全改造项目背景 |
2.2 项目特点 |
2.3 项目组织及利益相关方 |
2.4 项目分解 |
2.5 项目组织架构 |
2.6 西屋公司改造项目质量控制体系 |
2.6.1 一级QA质量保证体系 |
2.6.2 两级QC质量控制体系 |
2.6.3 多层次质量保证程序文件体系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西屋仪控设备改造项目质量控制过程 |
3.1 仪控设备改造项目资源配备概述 |
3.1.1 成立专门的改进项目团队 |
3.1.2 项目团队的任务 |
3.1.3 确定工作优先批次 |
3.1.4 设计文件 |
3.1.5 物资准备与保障 |
3.1.6 项目移交及实体施工 |
3.1.7 调试验收 |
3.2 项目前期质量控制过程中的不足 |
3.2.1 企业质量管理意识不足 |
3.2.2 质量管理过程不足 |
3.2.3 质量监管不足 |
3.2.4 员工培训不足 |
3.2.5 核心技术能力薄弱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核级仪控系统改造项目质量管理改善 |
4.1 项目质量控制改进目标 |
4.2 产品工艺流程质量控制管理改进 |
4.2.1 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
4.2.2 部件制造质量改善 |
4.2.3 焊接工艺改善 |
4.2.4 整机调试过程的质量改善 |
4.3 质量控制体系改善实施结果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
0引言 |
1汽车NVH控制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庞剑总工程师统稿) |
1.1从静音到声品质 (重庆大学贺岩松教授提供初稿) |
1.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1声品质主观评价 |
1.1.1.2声品质客观评价 |
1.1.1.3声品质主客观统一模型 |
1.1.2存在的问题 |
1.1.3研究发展趋势 |
1.2新能源汽车NVH控制技术 |
1.2.1驱动电机动力总成的NVH技术 (同济大学左曙光教授、林福博士生提供初稿) |
1.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2热点研究方向 |
1.2.1.3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1.2.2燃料电池发动机用空压机的NVH技术 (同济大学左曙光教授、韦开君博士生提供初稿) |
1.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2存在的问题 |
1.2.2.3总结与展望 |
1.3车身与底盘总成NVH控制技术 |
1.3.1车身与内饰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庞剑总工程师提供初稿) |
1.3.1.1车身结构 |
1.3.1.2声学包装 |
1.3.2制动系 (同济大学张立军教授、徐杰博士生、孟德建讲师提供初稿) |
1.3.2.1制动抖动 |
1.3.2.2制动颤振 |
1.3.2.3制动尖叫 |
1.3.2.4瓶颈问题与未来趋势 |
1.3.3轮胎 (清华大学危银涛教授、杨永宝博士生、赵崇雷硕士生提供初稿) |
1.3.3.1轮胎噪声机理研究 |
1.3.3.2轮胎噪声计算模型 |
1.3.3.3轮胎噪声的测量手段 |
1.3.3.4降噪方法 |
1.3.3.5问题与展望 |
1.3.4悬架系 (吉林大学庄晔副教授提供初稿) |
1.3.4.1悬架系NVH问题概述 |
1.3.4.2悬架系的动力学建模与NVH预开发 |
1.3.4.3悬架系的关键部件NVH设计 |
1.3.4.4悬架NVH设计整改 |
1.4主动振动控制技术 (重庆大学郑玲教授提供初稿) |
1.4.1主动和半主动悬架技术 |
1.4.1.1主动悬架技术 |
1.4.1.2半主动悬架技术 |
1.4.2主动和半主动悬置技术 |
1.4.2.1主动悬置技术 |
1.4.2.2半主动悬置技术 |
1.4.3问题及发展趋势 |
2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 (江苏大学何仁教授统稿) |
2.1传统汽车动力总成节能技术 (同济大学郝真真博士生、倪计民教授提供初稿) |
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1替代燃料发动机 |
2.1.1.2高效内燃机 |
2.1.1.3新型传动方式 |
2.1.2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3重点研究方向 |
2.1.4发展对策及趋势 |
2.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 (重庆大学胡建军教授、秦大同教授, 彭航、周星宇博士生提供初稿) |
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2存在的问题 |
2.2.3重点研究方向 |
2.3新能源汽车技术 |
2.3.1纯电动汽车技术 (长安大学马建、余强、汪贵平教授, 赵轩、李耀华副教授, 许世维、唐自强、张一西研究生提供初稿) |
2.3.1.1动力电池 |
2.3.1.2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驱动控制技术 |
2.3.1.3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技术 |
2.3.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技术 (重庆大学胡建军、秦大同教授, 彭航、周星宇博士生提供初稿) |
2.3.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2.2存在的问题 |
2.3.2.3热点研究方向 |
2.3.2.4研究发展趋势 |
2.3.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王震坡教授、邓钧君助理教授, 北京重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高雷工程师提供初稿) |
2.3.3.1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 |
2.3.3.2关键技术及热点研究方向 |
2.3.3.3制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 |
2.3.3.4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趋势 |
3汽车电子化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统稿) |
3.1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世春教授、陈飞博士提供初稿) |
3.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1.2重点研究方向 |
3.1.2.1汽车发动机燃油喷射控制技术 |
3.1.2.2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控制技术 |
3.1.2.3汽车发动机电子节气门控制技术 |
3.1.2.4汽车发动机点火控制技术 |
3.1.2.5汽车发动机空燃比控制技术 |
3.1.2.6汽车发动机怠速控制技术 |
3.1.2.7汽车发动机爆震检测与控制技术 |
3.1.2.8汽车发动机先进燃烧模式控制技术 |
3.1.2.9汽车柴油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 |
3.1.3研究发展趋势 |
3.2汽车转向电控技术 |
3.2.1电动助力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陈国迎博士提供初稿) |
3.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2.1.2重点研究方向和存在的问题 |
3.2.1.3研究发展趋势 |
3.2.2主动转向及四轮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陈国迎博士提供初稿) |
3.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2.2.2研究热点和存在问题 |
3.2.2.3研究发展趋势 |
3.2.3线控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郑宏宇副教授提供初稿) |
3.2.3.1转向角传动比 |
3.2.3.2转向路感模拟 |
3.2.3.3诊断容错技术 |
3.2.4商用车电控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赵伟强副教授, 韩小健、高恪研究生提供初稿) |
3.2.4.1电控液压转向系统 |
3.2.4.2电液耦合转向系统 |
3.2.4.3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
3.2.4.4后轴主动转向系统 |
3.2.4.5新能源商用车转向系统 |
3.2.4.6商用车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 |
3.3汽车制动控制技术 (合肥工业大学陈无畏教授、汪洪波副教授提供初稿) |
3.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3.1.1制动系统元部件研发 |
3.3.1.2制动系统性能分析 |
3.3.1.3制动系统控制研究 |
3.3.1.4电动汽车研究 |
3.3.1.5混合动力汽车研究 |
3.3.1.6参数测量 |
3.3.1.7与其他系统耦合分析及控制 |
3.3.1.8其他方面 |
3.3.2存在的问题 |
3.4汽车悬架电控技术 (吉林大学庄晔副教授提供初稿) |
3.4.1电控悬架功能与评价指标 |
3.4.2电控主动悬架最优控制 |
3.4.3电控悬架其他控制算法 |
3.4.4电控悬架产品开发 |
4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 (清华大学李克强教授、长安大学赵祥模教授共同统稿) |
4.1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概要 |
4.1.1美国智能网联汽车研究进展 (美国得克萨斯州交通厅Jianming Ma博士提供初稿) |
4.1.1.1美国智能网联车研究意义 |
4.1.1.2网联车安全研究 |
4.1.1.3美国自动驾驶车辆研究 |
4.1.1.4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车 |
4.1.2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研究进展 (长安大学赵祥模教授、徐志刚副教授、闵海根、孙朋朋、王振博士生提供初稿) |
4.1.2.1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规划 |
4.1.2.2中国高校及研究机构智能网联汽车开发情况 |
4.1.2.3中国企业智能网联汽车开发情况 |
4.1.2.4存在的问题 |
4.1.2.5展望 |
4.2复杂交通环境感知 |
4.2.1基于激光雷达的环境感知 (长安大学付锐教授、张名芳博士生提供初稿) |
4.2.1.1点云聚类 |
4.2.1.2可通行区域分析 |
4.2.1.3障碍物识别 |
4.2.1.4障碍物跟踪 |
4.2.1.5小结 |
4.2.2车载摄像机等单传感器处理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胡钊政教授、陈志军博士, 长安大学刘占文博士提供初稿) |
4.2.2.1交通标志识别 |
4.2.2.2车道线检测 |
4.2.2.3交通信号灯检测 |
4.2.2.4行人检测 |
4.2.2.5车辆检测 |
4.2.2.6总结与展望 |
4.3高精度地图及车辆导航定位 (武汉大学李必军教授、长安大学徐志刚副教授提供初稿) |
4.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4.3.2当前研究热点 |
4.3.2.1高精度地图的采集 |
4.3.2.2高精度地图的地图模型 |
4.3.2.3高精度地图定位技术 |
4.3.2.4基于GIS的路径规划 |
4.3.3存在的问题 |
4.3.4重点研究方向与展望 |
4.4汽车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 (清华大学王建强研究员、李升波副教授、忻隆博士提供初稿) |
4.4.1驾驶人决策行为特性 |
4.4.2周车运动轨迹预测 |
4.4.3智能汽车决策方法 |
4.4.4自主决策面临的挑战 |
4.4.5自动驾驶车辆的路径规划算法 |
4.4.5.1路线图法 |
4.4.5.2网格分解法 |
4.4.5.3 Dijistra算法 |
4.4.5.4 A*算法 |
4.4.6路径面临的挑战 |
4.5车辆横向控制及纵向动力学控制 |
4.5.1车辆横向控制结构 (华南理工大学游峰副教授, 初鑫男、谷广研究生, 中山大学张荣辉研究员提供初稿) |
4.5.1.1基于经典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PID) |
4.5.1.2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
4.5.1.3基于智能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
4.5.1.4考虑驾驶人特性的车辆横向控制 |
4.5.1.5面临的挑战 |
4.5.2动力学控制 (清华大学李升波副研究员、李克强教授、徐少兵博士提供初稿) |
4.5.2.1纵向动力学模型 |
4.5.2.2纵向稳定性控制 |
4.5.2.3纵向速度控制 |
4.5.2.4自适应巡航控制 |
4.5.2.5节油驾驶控制 |
4.6智能网联汽车测试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黄武陵副研究员、王飞跃研究员, 清华大学李力副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刘跃虎教授、郑南宁院士提供初稿) |
4.6.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研究现状 |
4.6.2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热点研究方向 |
4.6.2.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内容研究 |
4.6.2.2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方法 |
4.6.2.3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场地建设 |
4.6.3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存在的问题 |
4.6.4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研究发展趋势 |
4.6.4.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地建设要求 |
4.6.4.2智能网联汽车测评方法的发展 |
4.6.4.3加速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及进程管理 |
4.7典型应用实例解析 |
4.7.1典型汽车ADAS系统解析 |
4.7.1.1辅助车道保持系统、变道辅助系统与自动泊车系统 (同济大学陈慧教授, 何晓临、刘颂研究生提供初稿) |
4.7.1.2 ACC/AEB系统 (清华大学王建强研究员, 华南理工大学游峰副教授、初鑫男、谷广研究生, 中山大学张荣辉研究员提供初稿) |
4.7.2 V2X协同及队列自动驾驶 |
4.7.2.1一维队列控制 (清华大学李克强教授、李升波副教授提供初稿) |
4.7.2.2二维多车协同控制 (清华大学李力副教授提供初稿) |
4.7.3智能汽车的人机共驾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褚端峰副研究员、吴超仲教授、黄珍教授提供初稿) |
4.7.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4.7.3.2存在的问题 |
4.7.3.3热点研究方向 |
4.7.3.4研究发展趋势 |
5汽车碰撞安全技术 |
5.1整车碰撞 (长沙理工大学雷正保教授提供初稿) |
5.1.1汽车碰撞相容性 |
5.1.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1.2存在的问题 |
5.1.1.3重点研究方向 |
5.1.1.4展望 |
5.1.2汽车偏置碰撞安全性 |
5.1.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2.2存在的问题 |
5.1.2.3重点研究方向 |
5.1.2.4展望 |
5.1.3汽车碰撞试验测试技术 |
5.1.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3.2存在的问题 |
5.1.3.3重点研究方向 |
5.1.3.4展望 |
5.2乘员保护 (重庆理工大学胡远志教授提供初稿) |
5.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2重点研究方向 |
5.2.3展望 |
5.3行人保护 (同济大学王宏雁教授、余泳利研究生提供初稿) |
5.3.1概述 |
5.3.2国内外研究现状 |
5.3.2.1被动安全技术 |
5.3.2.2主动安全技术研究 |
5.3.3研究热点 |
5.3.3.1事故研究趋势 |
5.3.3.2技术发展趋势 |
5.3.4存在的问题 |
5.3.5小结 |
5.4儿童碰撞安全与保护 (湖南大学曹立波教授, 同济大学王宏雁教授、李舒畅研究生提供初稿;曹立波教授统稿) |
5.4.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4.1.1儿童碰撞安全现状 |
5.4.1.2儿童损伤生物力学研究现状 |
5.4.1.3车内儿童安全法规和试验方法 |
5.4.1.4车外儿童安全法规和试验方法 |
5.4.1.5儿童安全防护措施 |
5.4.1.6儿童约束系统使用管理与评价 |
5.4.2存在的问题 |
5.4.3重点研究方向 |
5.4.4发展对策和展望 |
5.5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 (大连理工大学侯文彬教授、侯少强硕士生提供初稿) |
5.5.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5.1.1新能源汽车碰撞试验 |
5.5.1.2高压电安全控制研究 |
5.5.1.3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布局研究 |
5.5.1.4电池包碰撞安全防护 |
5.5.1.5动力电池碰撞安全 |
5.5.2热点研究方向 |
5.5.3存在的问题 |
5.5.4发展对策与展望 |
6结语 |
(10)实施ISO强度检验方法的仪器配置与测试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水泥与国际接轨的意义 |
2 实施ISO强度检验方法的仪器配置与技术要点 |
2.1 检验仪器 |
(1) 搅拌机: |
(2) 振实台: |
(3) 夹具: |
(4) 抗压试验机: |
(5) 水泥试模和抗折强度试验机: |
2.2 ISO用标准砂 |
2.3 制备与成型 |
2.4 试验与数据处理 |
3 实施新标准的应对策略 |
四、实施ISO强度检验方法的仪器配置与测试要点(论文参考文献)
- [1]空天运输遥操作系统净评估与可信度认定研究[D]. 温晋杰.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4)
- [2]文本类型视域下“杭州中策橡胶有限公司质量手册”英译实践报告[D]. 程琳. 济南大学, 2020(05)
- [3]HD检测中心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研究[D]. 梁伟明.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4]印章印文鉴定质量监控研究[D]. 王晓宾.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2)
- [5]寒冷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D]. 邹芳睿. 天津大学, 2019(06)
- [6]地铁盾构施工全过程安全风险变化规律及事故演化机理研究[D]. 刘文.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1)
- [7]技术壁垒对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D]. 蔡静静. 北京理工大学, 2018(06)
- [8]核电站仪控系统改造项目质量管理[D]. 程洁敏.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9]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J].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 中国公路学报, 2017(06)
- [10]实施ISO强度检验方法的仪器配置与测试要点[J]. 阎思进,任春茹. 山西建材, 2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