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凑型玉米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研究

紧凑型玉米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研究

一、Study on the 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High Yield Culture of Compact Corn(论文文献综述)

胡春玲,陈丽,张健[1](2020)在《紧凑型玉米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生产条件的改善,如何提高农业产量成为研究重点内容。近年新型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逐渐应用在农业种植中,就紧凑型玉米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进行分析,为提高玉米产量提供参考。

冯家兴[2](2020)在《玉米品种株型特征对群体结构的影响》文中指出为探索不同株型玉米品种的群体结构特征及其对高产群体构建的影响,本研究以不同株型特征的玉米品种MC812、登海605、郑单958、京农科728、先玉335、先玉047、金海5号为试验材料,对紧凑型和半紧凑型群体进行研究。通过在最适密度条件下,对不同品种的玉米株型,在其个体质量,光合特性,物质积累、转运及产量构成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半紧凑型群体的植株性状较好。在最适密度条件下,紧凑型为低秆高穗,节间长粗小,且花后茎秆的抗拉力性和穿刺强度变化小;半紧凑型品种表现为高秆低穗,具有较大的节间长粗比,并且茎秆具有较好的抗拉力性和较强的穿刺强度,所以,半紧凑型品种的茎秆在空间分布较好,并有较强的抗倒性。(2)紧凑型品种群体光合性能更好。在合理的密度条件下,紧凑型品种叶面积指数较高,且叶片衰老较慢,群体叶片持续时间长,而半紧凑型品种叶面积指数较低,生育后期叶片易黄化衰老,缩短了绿叶持续时间,使光合效率降低,其中在吐丝期至吐丝45天,紧凑型SOD活性降低了 8.6%~43.9%,半紧凑型SOD活性降低了29.5%~55.8%,所以,紧凑型群体具有更好的光合效能。(3)通过对不同器官干物质积累研究得到,提高花前群体叶片干物质量,有利于增加籽粒产量,并且会促进花后其它器官的干物质积累。其中叶、茎干物质含量越高有利于籽粒干物质的积累,紧凑型品种表现更明显。(4)紧凑型群体冠层结构较好。吐丝期,紧凑型品种在穗位层和底层的透光率平均为32.0%、7.2%均高于半紧凑型的透光率为27.2%、6.8%,紧凑型品种穗上部透光性好,使穗位中下层叶片有较好的光环境,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但穗上部叶面积较小;半紧凑型品种穗上部叶面积较大且荫蔽较多,使穗位部及以下叶片光照减少,导致生育后期叶片衰老较快,但有利于花前茎秆发育。因此,合理的冠层结构应为顶层叶片叶向值小,穗位层叶面积最大,底层叶面积叶夹角要大。(5)半紧凑型品种平均灌浆速率高且有效灌浆时间长有利于粒重的增加,而紧凑型穗粒数小,但亩粒数较大,通过比较紧凑型品种产量较高,所以,紧凑型品种产量的提高应以亩粒数的增加为重点,半紧凑型品种应保证单穗产量下提高亩穗数。综上所述,构建高产群体,应增大个体质量,提高茎秆韧性和硬度,增大植株穗上部叶向值,提高冠层中下部光截获能力,有利于提高群体密度,增加亩粒数,提高产量。

柏延文[3](2020)在《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玉米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文中认为针对玉米品种和种植密度配置不合理等严重制约陕北灌区玉米的生产问题,本研究于2017-2018年在陕北春玉米灌区试验示范站进行试验,采用2个不同株型玉米品种:陕单609(紧凑型)和陕单8806(平展型),设置4个种植密度(45000株hm-2、60000株hm-2、75000株hm-2和90000株hm-2),通过分析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玉米形态特性、冠层光分布、灌浆参数、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与转运、冠层衰老、光能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探明了玉米株型如何调节种植密度诱导的冠层叶片衰老,阐明了紧凑型玉米在密植条件下延衰增产的生理机制,这将推动玉米品种改良及陕北灌溉春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提供技术支撑。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玉米产量形成特征的影响两个玉米品种的籽粒产量构成、收获指数和灌浆参数对密度的反应存在较大的差异,陕单609和陕单8806分别在90000株hm-2(13824 kg hm-2)和60000株hm-2(9566kg hm-2)达到了最高产量。密度每增加10000株hm-2时,陕单609和陕单8806的穗粒数、百粒重分别降低(24.3粒,1.2 g)和(37.2粒,1.4 g),且陕单609的平均百粒重、穗粒数和收获指数较陕单8806高出16.1%、14.3%和9.1%。90000株hm-2下陕单609灌浆速率达到最大时的天数(Dmax)比陕单8806提前3.2 d,灌浆速率达到最大时的粒重(Wmax)与籽粒活跃灌浆期(P)分别比陕单8806高1.3 g和多4.8 d。2. 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玉米冠层光能截获与物质生产的影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2个玉米品种的叶长、叶宽、叶面积和透光率下降,叶向值、叶面积指数和吐丝后群体干物质生产与分配呈增加趋势。90000株hm-2下,与陕单8806相比,陕单609上层叶片的叶向值大,叶片短小,且中下层叶片大,这优化了冠层光的分布,增加了冠层中下部叶片的光能截获。2个品种在其高产对应的种植密度下干物质转运量和干物质转移对籽粒的贡献率分别为4064.4 kg hm–2、35.5%(陕单609)和2733.6kg hm–2、21.9%(陕单8806)。穗位层光能截获率与产量(r=0.631,P<0.05)和吐丝后干物质积累量(r=0.661,P<0.01)具有显着的相关性。3. 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玉米辐射截获和光能利用率的影响增密提高了不同株型品种的群体光合有效辐射截获和光能利用效率,高密度下陕单609吐丝后冠层辐射截获、光能利用率、生物量积累和收获指数分别较陕单8806高10.2%、14.8%、48.5%和9.1%,相关性分析表明,产量与植株总氮含量(R2=0.694)、光能利用率(R2=0.813)和收获指数(R2=0.382)呈显着线性相关(P<0.05)。4. 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玉米冠层衰老和氮素转运的影响90000株hm-2下陕单609和陕单8806成熟期相对绿叶面积降低36.4%和63.3%,相对绿叶面积平均衰老速率分别增加40.2%和34.6%,叶片衰老启动时间提前,且陕单609冠层中下部叶片的持绿性较陕单8806强。在高密度下,陕单609吐丝后叶片、茎秆和籽粒的含氮量较陕单8806高,其叶片和茎秆的氮素转运效率较陕单8806低12.1%和高17%。综上所述,与陕单8806相比,90000株hm-2下陕单609冠层上部叶片短而直立,改善了冠层下部叶片光能截获,且中下层叶片大而平展,这增加了密植群体的辐射截获量。营养器官氮素高效吸收与转运的协调延缓了冠层中下部叶片衰老,保证了高的光合绿叶面积,中下层叶片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光能捕获得到了改善,提高了群体光合性能和物质生产潜力,优化了籽粒灌浆速率,促进光合同化物向籽粒的分配,获得相对稳定的粒数和粒重,提高了群体光能利用率和产量。由此可得,紧凑型的陕单609在密植生产中形态和生理较好的协调性对增加群体光能利用率和产量的形成提供了有力保障,因此,适当增密结合紧凑耐密品种是陕北灌区春玉米高产高效栽培的有效途径。

王海琦[4](2020)在《减源对密植夏玉米茎秆性状与抗倒伏性能的调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玉米生产依靠增加种植密度,提高光能利用率,可以最大程度开发群体增产潜力。然而,密植玉米对光、肥等资源的竞争加剧,致使茎秆细弱、质量性能差,倒伏风险增加。倒伏是限制密植玉米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倒伏率每增加1%,约减产108kg hm-2。因此,在较高收获穗器官数量的基础上,改善冠层光照条件,优化茎秆质量性状,增强其抗倒伏性能,是密植玉米获得高产的有效途径。前期研究发现,密植玉米存在叶片冗余。为此,本研究以紧凑型玉米品种郑单958和半紧凑型玉米品种正大12为试验材料,在密度为97500株/公顷高密度种植条件下,于吐丝前7天逐叶去除植株顶部一片、两片、三片、四片叶,以不去叶植株为对照,通过逐叶去除冠层上部冗余叶片,改善密植玉米冠层光分布,挖掘其冠层中下部叶源光合潜力;进一步探究减源在增强密植玉米冠层中下部叶源生产力,优化茎秆质量性状,增强其抗倒伏性能,以及提升籽粒产量的作用,以期探明密植夏玉米抗倒伏性能及籽粒产量同步提升的生理机制,为稳定或提高密植玉米单株生产力及耐密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 减源对密植夏玉米冠层结构及其光合性能的的调控效应2017和2018年两年试验结果表明,去叶均可显着增加群体中下层的透光率,且对半紧凑型品种正大12调控效果更明显。适度去除植株顶部一片和两片叶(S1和S2)均可延缓籽粒灌浆中后期绿叶面积的衰减速率,维持较长的LAI高值持续期;而去除顶部三片叶(S3)和四片叶(S4)则会使生育后期叶面积指数显着降低。去除植株顶部一片和两片叶(S1和S2)后两株型品种的穗位叶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均显着增加,而过度去除植株顶部三、四片叶后Pn和Gs则显着降低,且去叶对半紧凑型品种正大12的调控效果更为明显。此外适度去叶(S1和S2)均有利于植株光能利用效率的提高,改善生育后期群体光合速率,相较于半紧凑型品种去一片叶处理(S1)对紧凑型郑单958的群体光合速率提升效果更加明显。2 减源对密植夏玉米茎秆质量性状的调控效应玉米的茎粗,节间干重百分比和单位长度节间干重,穿刺强度和压碎强度与玉米倒伏密切相关。适度去叶(S1和S2)处理可以显着降低株高,增加茎粗,基部节间干重,节间干重百分比和单位长度节间干质量,还可以提高基部第2、3节间的茎秆穿刺强度和压碎强度。玉米植株内可溶性糖含量、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都与植株倒伏率呈显着负相关关系,在密植条件下,群体通风透光条件差,茎秆中结构性和非结构性化合物减少,茎秆纤细易发生倒伏,适度去叶(S1和S2)处理可以提高基部节间可溶性糖含量,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3 减源对密植夏玉米植株倒伏的调控效应适度去叶(S1和S2)处理可以降低密植夏玉米的倒伏率,过度去叶(S3 S4)处理倒伏率较高,以2018年为例,郑单958品种S3和S4较S0倒伏率上升了35.7%和85.7%,正大12品种S3和S4较S0倒伏率上升了12.2%和29%。4 减源对密植夏玉米产量的影响密植条件下玉米不同程度去除穗位上部叶片对紧凑型和半紧凑型玉米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调控存在差异。两年间的试验结果表明,适度去叶(S1和S2)处理均可以加速籽粒灌浆速率,通过增加穗粒数和粒重增加了籽粒产量。2017年适度去叶(S1和S2)处理郑单958较S0产量提高了9.5%和8.5%,正大12产量提高了8.2%和14.4%,但过度去叶处理(S3和S4)会造成大幅度减产,以2017年为例,郑单958的S3和S4处理较S0产量下降了4.7%和5.9%,正大12的S3和S4处理较S0产量下降了11.4%和27.3%。综上所述,通过适当去除冠层上部冗余叶片(顶部一片叶和两片叶)改善了密植玉米冠层光分布,提高了群体光合销率,优化了茎秆质量性状,增强了植株抗倒伏性能,并同步提升了密植玉米籽粒产量。以上结论揭示了密植夏玉米抗倒伏性能及籽粒产量同步提升的生理机制。

李少昆,赵久然,董树亭,赵明,李潮海,崔彦宏,刘永红,高聚林,薛吉全,王立春,王璞,陆卫平,王俊河,杨祁峰,王子明[5](2017)在《中国玉米栽培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指出玉米是全球也是中国第一大作物,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当前,面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增地减、资源紧缺、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突出问题,玉米栽培学科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和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在此重要历史关头,回顾中国玉米栽培研究历程和科技进展,探索未来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表明,经过60年不懈努力,玉米栽培研究的目标已由产量为主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等多目标协同发展,研究内容不断拓宽与深入,形成了具有显着中国特色的玉米栽培科学与技术体系。进入21世纪以来,玉米栽培研究进入黄金发展期,在栽培理论、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突破,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围绕未来玉米生产对科技的需求,依据现代科技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仍将是未来玉米栽培研究的主要目标,并提出今后20年重点研究的方向与任务:一是继续探索不同生态区玉米产量潜力及突破技术途径,努力提高单产水平;二是转变生产方式,围绕籽粒生产效率,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劳动生产效率为目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商品质量,增强玉米市场竞争力;适度发展青贮玉米和鲜食玉米等,促进玉米生产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三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开展抗逆、减灾、稳产理论和技术研究,实施保护性耕作,实现玉米可持续生产;四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智能化栽培技术研究,实现玉米精准生产与管理;五是强化栽培学科基础研究,玉米设计栽培,夯实玉米科技研究和生产发展基础。

邬小春[6](2016)在《密度对不同株型夏玉米单株生产力与群体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选用株型合理的紧凑型品种并增加种植密度是当前提高玉米产量的主要途径,但不同株型品种最适种植密度不同,群体过大时,个体生长受抑制,单株生产力减低,最终导致群体产量减低。为探究不同密度条件下,单株生产力变化情况及其与群体产量的关系,从而为创建不同株型玉米品种的高产群体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本试验选用紧凑型和半紧凑型2种株型玉米品种,设置不同种植密度,分析不同密度下夏玉米关键生育期的农艺性状、光合特性、干物质累积以及产量等指标,同时设置单株无空间竞争密度测定单株生产力,研究密度对不同株型夏玉米单株生产力和群体产量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2年试验结果表明,半紧凑型品种株高均高于紧凑型,品种间随密度的变化株高的变化规律存在差异,同一株型品种并未表现相同规律。茎粗随密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紧凑型品种变化幅度小于半紧凑型。增加密度穂位高升高,6.75万株/hm2和8.25万株/hm2密度下半紧凑型的穂位高均高于紧凑型,9.75万株/hm2密度下紧凑型的穂位高较高。2.随密度的增加,单株叶面积降低,叶面积指数(LAI)升高,6.75万株/hm2和8.25万株/hm2密度下半紧凑型LAI较大,9.75万株/hm2密度下,紧凑型大于半紧凑型。穂位层和底层透光率均随密度增加降低,2014年在6.75万株/hm2和8.25万株/hm2密度下,半紧凑型的透光率较大,9.75万株/hm2密度下,紧凑型较大;2015年3个密度下均表现为紧凑型的透光率大于半紧凑型。叶片的SPAD值随密度的增加降低,半紧凑型的SPAD值总体较紧凑型高。除先玉335和正大12两年中的净光合速率(Pn)随密度的变化规律不同外,其他4个品种的Pn均随密度的增加降低,2014年半紧凑型较高,2015年紧凑型较高。3.单株干物质累积量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群体生物量随密度增加有升高趋势,2014年半紧凑型的单株生物量及群体生物量均较紧凑型高,2015年在6.75万株/hm2和8.25万株/hm2密度下半紧凑型较大,9.75万株/hm2密度下,紧凑型的单株、群体干物质累积量均大于半紧凑型,花粒期随密度增加干物质在茎鞘和叶片中的分配比例升高,在生殖器官中的分配比例降低。随密度增加,每公顷穗数显着增加,穂行数增加不显着,行粒数和百粒重均显着降低。穗长、穗粗及收获指数随密度增加降低,秃尖长、空杆率和光能利用率随密度增加升高。2014年陕单609和正大12的群体产量随密度增加先升高后降低,8.25万株/hm2密度下最高,其他品种均表现为密度越大产量越高,2015年6个品种产量均随密度增加先升高后降低,8.25万株/hm2条件下获得最高产。4.通过对不同株型夏玉米品种群体产量与个体生产力实现度的回归分析可知,当紧凑型品种单株生产力实现64.3%,群体产量最高;而半紧凑型品种单株生产力实现66.5%时,群体产量最高;紧凑型和半紧凑型品种的适宜密度分别为9.74万株/hm2和9.47万株/hm2。两年结果显示,半紧凑型在农艺性状、光合特性和干物质积累等方面总体表现较好,在生育后期雨量较为充沛的年份产量较紧凑型高,在降雨较少的年份,紧凑型在高密度条件下更有优势,能保持较高的光合特性,干物质的累积量较高,产量较半紧凑型高。

田达伟,田儒成[7](2016)在《紧凑型玉米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贵州省思南县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随着思南县农业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如何利用先进的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提高农产品的产量是当下思南县农业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针对这一问题,对紧凑型玉米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进行探讨与分析,并通过相关分析来提高思南县单位面积耕地的玉米产量。

杨虎[8](2011)在《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玉米属禾本科玉米属植物,原产于美洲大陆的墨西哥、秘鲁、智利等沿安第斯山麓狭长地带。1492年哥伦布到达新大陆后,始有关于玉米文字记载的历史。稍后玉米被引种到北欧诸国,并从那里传播到非洲和亚洲以至世界大部分地区。玉米现已发展为粮食、经济、饲料、果蔬、能源等多元用途作物。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玉米种植面积位居第一位,产量处于第二位。其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玉米是利用杂种优势时间最早、面积较大的作物。杂交玉米的培育和推广,是玉米种子商品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玉米种子商品化主要标志是20世纪中期出现种、粮生产分工并确立。由此,玉米种子商品率日益提高,逐渐形成产业化。至20世纪末,杂交玉米覆盖率已逾90%,为所有农作物杂种利用最高。可以说正是在20世纪,玉米种业从无到有,从原始自留种发展到种业产业化,由迟滞封闭的传统孤立态走向蓬勃开放的现代产业化,亦代表着中国种业的发展方向。玉米种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玉米种子产业的良性发展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故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时间为序,以玉米种业发展为线索,梳理了20世纪玉米种业在各个阶段所表现的具体形式和发展特点,首次尝试结合运营管理体制与玉米种业的核心载体——玉米品种的演变,把中国玉米种业的演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引入—1962);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突破以往单纯按时间或政治体制划分的局限,从本质上揭示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轨迹与特征。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探讨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分析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与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本文首先以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为切入点,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传统玉米种业的延续与渐变过程(引入—1962)。在回顾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基础上,客观展现了传统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继承与创新,并总结了传统玉米种业渐变的科技特征。玉米约在16世纪初期传入中国。最早是经由西南陆路传入,大致是先边疆,后内地;先山区,后平原;先南方,后北方。玉米的传入和发展促使耕地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开垦,增加了粮食产量,对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起了重要作用。正因如此,人们越来越重视玉米的种植、栽培和种子收集保存等各种技术的学习和总结,这就是传统玉米种业的相关技术积累工作,亦为玉米种业的继承与创新准备了前提。在中国玉米种业由传统向现代渐变创新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科技特征,即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随之,玉米栽培与科技关系亦日益密切。中国玉米种业经过农家种时期的长期发展与引进种改良,已取得一定成绩,1958年12月,农业部颁布《全国玉米杂交种繁殖推广工作试行方案》,统一规划全国的玉米育种、繁殖和推广工作。1963年玉米单交种新单1号的育成标志我国玉米育种从以选育双杂交种为主向以选育单杂交种为主利用杂交优势的新阶段。亦为中国玉米种业进入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时期奠定了坚实基础。此阶段受政治等因素影响,玉米种业发展较为曲折缓慢,但仍取得一定成绩:一是玉米栽培技术的进步;二是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三是玉米种质创新技术与体制发展。在探索高产高效玉米杂交种的过程中,紧凑型株型育种成效显着。1976年烟台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伊育成的烟单14成为第一个在生产较大规模推广利用的玉米紧凑型品种,标志着中国玉米种业进入以紧凑型玉米为主导的时代。李登海正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育了一系列紧凑型玉米品种,其中掖单2号与掖单13号分别为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我国玉米主推品种,从而开拓了紧凑型玉米育种的崭新局面,亦为我国玉米种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为玉米种业发展准备了前提条件。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和现代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乃是紧凑型玉米育种的理论基础;正是在这些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掖单13号等系列优良品种不断产生,并在实践中普及推广,取得增产实效;玉米紧凑型良种是基础,管理是关键。紧凑型玉米乃是密植型种,栽培管理上有其特殊要求,只有采取合适恰当的栽培与管理技术才能保证理想增效。各时期标志性玉米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利用促进了玉米种业持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发展,玉米种业产业化亦逐渐被提上日程,经过不断探索和总结,至1995年,国家实施了玉米种子工程项目,亦标志着我国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开端。在分析归纳了现代玉米种业的科技创新变革和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变革的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对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了总体分析。最后以登海种业与德农种业为例对现代玉米种业公司进行了个案分析。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经历了一个由政府主管到逐步走向市场调节公司化的过程。1987年,中国种子公司正式成立,并于1995年更名为中国种业集团公司。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主要包括玉米品种研发体系、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和玉米产业组织结构等方面。现代产业化玉米种业公司成长历程集中体现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状况。登海种业是最大的玉米种子现代企业、德农种业为新兴的玉米种子企业,皆具代表性,故而在对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总体分析之后,以他们为个案进行了例证分析。玉米种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首先是促进玉米产量提高和面积扩大。新中国成立前后,无论是面积、单产还是总产均有较大程度地提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紧凑型玉米的持续培育并得以迅速大面积推广,体现了玉米品种发展对产量提高的贡献之巨。吉林省是我国春玉米最大产区,山东省是我国夏玉米最大产区。故本文以山东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对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吉林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发展对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作用。考察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有三个因素影响最为突出:一是作为玉米种业自身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是内驱动力;二是作为国家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是指针,具导引作用;三是作为产业经济杠杆,市场需求乃是玉米种子产业的核心环节,具强大推动力。最后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纵观20世纪玉米种业的发展,它体现出自身运行的特点,有巨大成就,亦有问题与不足,无论得失成败,都对我们今天玉米种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启示与借鉴。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强化种业科研,走创新之路;锐意体制改革,走产业集团化之路;加强种子品牌建设,走优质精品之路;严格市场监管,走依法治种之路;拓宽种子市场,走国际化之路。

姜源[9](2009)在《李登海:从农民到科学家》文中认为2009年9月,李登海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10月1日,他还在北京参加了国庆观礼。李登海现任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

陈立军,唐启源[10](2008)在《玉米高产群体质量指标及其影响因素》文中提出群体的建立是作物产量形成的基础,优化群体结构,有利于高产群体的建立,从而提高产量。综述了玉米群体及其质量指标的已有研究成果,对玉米高产群体质量指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简要的讨论,展望了在南方稻田玉米产区开展玉米群体质量指标研究的重要性。

二、Study on the 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High Yield Culture of Compact Cor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tudy on the 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High Yield Culture of Compact Corn(论文提纲范文)

(1)紧凑型玉米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结语
1 紧凑型玉米特点、特性
2 紧凑型玉米栽培理论、技术
    2.1 紧凑型玉米选种
    2.2 紧凑型玉米密植技术
    2.3 紧凑型玉米水肥施用技术
    2.4 紧凑型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
3 结语

(2)玉米品种株型特征对群体结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株型特性
        1.2.2 不同株型玉米品种对高产群体光合特性的影响
        1.2.3 不同株型玉米品种对高产玉米群体冠层结构的影响
        1.2.4 不同株型品种的干物质积累与转运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设计
    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2.1 农艺性状
        2.2.2 茎秆力学指标
        2.2.3 植株光合特性和叶片酶活性的测定
        2.2.4 植株生物量的测定
        2.2.5 透光率
        2.2.6 灌浆速率的测定
        2.2.7 玉米籽粒含水量
        2.2.8 测产
    2.3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品种玉米个体性状
        3.1.1 株型特征
        3.1.2 群体内个体植株质量分析
    3.2 不同株型的玉米品种群体的光合特性与酶活性
        3.2.1 不同株型的玉米品种群体的光合特性
        3.2.2 不同品种穗位叶可溶性蛋白、SOD酶活性比较
    3.3 不同株型玉米品种的光合物质生产
        3.3.1 不同器官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3.3.2 营养器官干物质的转运及对籽粒的贡献率
        3.3.3 不同器官的可溶性糖含量比较
        3.3.4 不同器官的淀粉含量比较
    3.4 不同株型玉米品种的群体冠层结构
        3.4.1 群体LAI的分布
        3.4.2 不同器官干物质的空间分布
        3.4.3 群体冠层结构的透光率变化
    3.5 不同株型玉米品种籽粒灌浆及产量的关系
        3.5.1 籽粒灌浆特征
        3.5.2 不同品种玉米籽粒含水量变化
        3.5.3 产量及产量构成
    3.6 群个体性状相关性分析
        3.6.1 群体的光合特性与产量构成的关系
        3.6.2 群体冠层结构分析
        3.6.3 植株干物质量的相关分析
        3.6.4 产量分析
4 讨论与分析
    4.1 高产群体与个体质量的协调
    4.2 不同株型高产群体的构建
    4.3 高产群体的合理冠层结构与调控
    4.4 不同株型品种籽粒灌浆、脱水速率及产量构成的关系
5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附件

(3)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玉米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2 株型与玉米品种的耐密性
    1.3 栽培管理对玉米产量形成特征的调控
        1.3.1 种植密度和玉米品种对产量的影响
        1.3.2 种植密度和玉米品种对籽粒灌浆的影响
    1.4 栽培管理对冠层光合效率的调控
        1.4.1 种植密度和玉米品种对冠层光分布与物质生产的影响
        1.4.2 种植密度和玉米品种对氮素吸收与转运的影响
        1.4.3 种植密度和玉米品种对冠层辐射截获和光能利用率的影响
    1.5 栽培措施与叶片衰老
    1.6 研究内容
        1.6.1 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玉米产量形成特征的影响
        1.6.2 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玉米冠层结构与物质生产的影响
        1.6.3 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玉米冠层辐射截获和光能利用率的影响
        1.6.4 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玉米冠层衰老和氮素平衡的影响
    1.7 本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与材料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农艺性状的调查
        2.3.2 籽粒灌浆
        2.3.3 叶片衰老变化特征
        2.3.4 积温
        2.3.5 干物质、氮素积累与转运
        2.3.6 光能截获率和光能利用率
        2.3.7 产量及产量构成
    2.4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种植密度对2个玉米品种产量和收获指数的调控
    3.2 种植密度对2个玉米品种籽粒灌浆的调控
        3.2.1 种植密度对2个玉米品种粒重积累和籽粒灌浆速率的影响
        3.2.2 种植密度对2个玉米品种籽粒灌浆特征参数的影响
    3.3 种植密度对2个玉米品种冠层光能截获与物质生产的调控
        3.3.1 种植密度对2个玉米品种叶片形态的影响
        3.3.2 种植密度对2个玉米品种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3.3.3 种植密度对2个玉米品种叶片形态和冠层光分布的影响
        3.3.4 种植密度对2个玉米品种物质生产与转运的影响
        3.3.5 干物质转运、光能截获和籽粒形成的相关性
    3.4 种植密度对2个玉米品种冠层衰老与氮素积累的调控
        3.4.1 种植密度对2个玉米品种冠层衰老特性的影响
        3.4.2 种植密度对2个玉米品种氮素吸收与转运的影响
    3.5 种植密度对2个玉米品种辐射截获和光能利用率的调控
        3.5.1 种植密度对2个玉米品种冠层光能截获率的影响
        3.5.2 种植密度对2个玉米品种辐射截获和光能利用率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
    4.1 种植密度对2个玉米品种产量形成特性的影响
    4.2 种植密度对2个玉米品种冠层光能截获和物质生产的影响
    4.3 种植密度对2个玉米品种冠层衰老和氮素平衡的影响
    4.4 种植密度对2个玉米品种冠层辐射截获和光能利用率的影响
    4.5 种植密度和株型互作延衰增产的生理机制
第五章 结论
    5.1 紧凑型玉米延衰增产的生理机制
    5.2 紧凑持绿性品种的重要生物学特性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减源对密植夏玉米茎秆性状与抗倒伏性能的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研究背景
        1.1.1 玉米倒伏的原因及特点
        1.1.2 密度对玉米倒伏及产量的影响
        1.1.3 群体光分布对倒伏的影响
        1.1.4 源库关系对密植玉米生长发育及籽粒产量的调控效应研究
    1.2 玉米茎秆性状和力学性状与抗倒伏能力的关系
    1.3 茎杆内部细胞组织结构和与倒伏的关系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量指标及方法
        2.3.1 叶面积指数(LAI)
        2.3.2 群体透光率(LT)
        2.3.3 单株穗位叶光合速率(Pn)
        2.3.4 单株穗位叶荧光参数
        2.3.5 群体光合速率(CAP)群体呼吸速率
        2.3.6 植株性状
        2.3.7 茎秆皮层穿刺强度
        2.3.8 可溶性糖含量
        2.3.9 纤维素和半纤维素
        2.3.10 倒伏率
        2.3.11 产量及及产量构成因素
    2.4 数据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去叶对密植夏玉米叶源光合性能的影响
        3.1.1 叶面积指数(LAI)
        3.1.2 透光率(LT)
        3.1.3 穗位叶片净光合速率
        3.1.4 穗位叶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
        3.1.5 群体光合速率和群体呼吸速率
        3.1.6 穗位叶片叶绿素含量
    3.2 去叶对密植夏玉米植株性状和抗倒伏性能的影响
        3.2.1 植株性状
        3.2.2 茎秆特性
        3.2.3 基部节间茎秆穿刺强度
        3.2.5 基部节间茎秆压碎强度
        3.2.6 基部第三节间干重百分比和单位长度节间干重
    3.3 去叶对密植夏玉米可溶性糖和纤维素影响
        3.3.1 基部第三节间可溶性总糖含量
        3.3.2 基部第三节间茎秆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
    3.4 去叶对密植夏玉米倒伏率的影响
    3.5 去叶对密植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3.6 玉米冠层光合与茎秆倒伏指标相关分析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不同品种抗倒伏能力差异及其分析
        4.1.2 群体光分布对玉米茎秆强度及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4.1.3 减源对密植夏玉米茎秆质量性状的优化效应
        4.1.4 减源对密植夏玉米产量提升效应研究
    4.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中国玉米栽培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玉米栽培学科60年发展回顾
2 近年玉米栽培学科取得的重要进展
    2.1 玉米高产理论与技术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高产纪录不断刷新
    2.2 玉米资源高效利用与抗逆减灾栽培研究不断深入, 栽培研究领域不断拓宽
    2.3 创新了一批栽培关键技术, 构筑起中国玉米生产的主体技术
    2.4 集成创新栽培关键技术, 提升玉米大面积生产整体水平
    2.5 重视玉米栽培学科基础研究, 探索栽培技术推广新模式
3 未来作物生产科技需求与玉米栽培学科发展战略
    3.1 探索玉米产量潜力突破途径, 创新高产技术, 持续提高单产水平
    3.2 转变生产方式, 以提高籽粒生产效率、促进多元化发展为目标, 提升玉米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3.3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开展抗逆减灾稳产理论和技术研究, 实现玉米可持续生产
    3.4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 开展智能化栽培研究, 实现玉米精准生产与管理
    3.5 强化栽培学科基础研究, 开展跨区域多点联合定位试验, 夯实玉米科技研究和生产发展基础

(6)密度对不同株型夏玉米单株生产力与群体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玉米株型的研究
        1.2.2 密度对玉米的农艺性状的影响
        1.2.3 密度对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1.2.4 密度对玉米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方法
    2.1 试验区自然概况
    2.2 试验材料与设计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3.1 株高、茎粗和穗位高
        2.3.2 叶面积及叶面积指数动态
        2.3.3 群体透光率(LT)
        2.3.4 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
        2.3.5 净光合速率(P_n)
        2.3.6 生物量
        2.3.7 穂部性状、单株生产潜力实现度和产量
    2.4 数据处理
第三章 密度对不同株型夏玉米生长指标的影响
    3.1 密度对不同株型夏玉米株高的影响
        3.1.1 对紧凑型夏玉米株高的影响
        3.1.2 对半紧凑型夏玉米株高的影响
    3.2 密度对不同株型夏玉米茎粗的影响
    3.3 密度对不同株型夏玉米穂位高的影响
第四章 密度对不同株型夏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4.1 密度对不同株型夏玉米单株叶面积的影响
        4.1.1 对紧凑型玉米品种单株叶面积的影响
        4.1.2 对半紧凑型玉米品种单株叶面积的影响
    4.2 密度对不同株型夏玉米叶面积指数(LAI)的影响
        4.2.1 对紧凑型夏玉米叶面积指数(LAI)的影响
        4.2.2 对半紧凑型夏玉米叶面积指数(LAI)的影响
    4.3 密度对不同株型夏玉米群体透光率的影响
        4.3.1 对紧凑型夏玉米群体透光率的影响
        4.3.2 对半紧凑型夏玉米群体透光率的影响
    4.4 密度对不同株型夏玉米SPAD的影响
        4.4.1 对紧凑型夏玉米SPAD的影响
        4.4.2 对半紧凑型夏玉米SPAD的影响
    4.5 密度对不同株型夏玉米净光合速率(P_n)的影响
        4.5.1 对紧凑型夏玉米净光合速率(P_n)的影响
        4.5.2 对半紧凑型夏玉米净光合速率(P_n)的影响
第五章 密度对不同株型夏玉米干物质累积特征与产量的影响
    5.1 密度对不同株型夏玉米单株干物质累积量的影响
        5.1.1 对紧凑型玉米品种单株干物质累积量的影响
        5.1.2 对半紧凑型玉米品种单株干物质累积量的影响
    5.2 密度对不同株型夏玉米花粒期干物质分配的影响
        5.2.1 对紧凑型玉米品种花粒期干物质分配的影响
        5.2.2 对半紧凑型玉米品种花粒期干物质分配的影响
    5.3 密度对不同株型夏玉米群体干物质累积量的影响
        5.3.1 对紧凑型玉米品种群体干物质累积量的影响
        5.3.2 对半紧凑型玉米品种群体干物质累积量的影响
    5.4 密度对不同株型夏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5.4.1 对不同株型夏玉米穗部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5.4.2 对不同株型夏玉米单株产量及其生产潜力实现度的影响
        5.4.3 对不同株型夏玉米群体产量及相关指标的影响
        5.4.4 不同株型夏玉米群体产量与单株生产力实现度的回归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讨论
        6.1.1 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农艺性状的影响
        6.1.2 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光合特性的影响
        6.1.3 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的影响
    6.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紧凑型玉米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紧凑型玉米的特点与特性
2 紧凑型玉米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
3 结语

(8)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条件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五、研究方法与手段
    六、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传入—1962)
    第一节 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
        一、玉米引进中国的途径探讨
        二、玉米在中国的传播
        三、玉米在中国传播的影响
    第二节 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与改良
        一、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
        二、近代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改良创新
        三、金皇后等标志性玉米品种的推广与利用
    第三节 玉米农家种改良创新的科技特征
        一、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
        二、以科学实验为基础
        三、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
        四、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
第二章 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
    第一节 杂交玉米栽培技术演变
        一、玉米栽培发展状况及特点
        二、主要玉米生产技术的发展演变
    第二节 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
        一、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搜集过程
        二、中国玉米种质资源分布
        三、玉米抗病性改良与种质资源利用
        四、中单2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第三节 玉米种质创新理论及技术演变
        一、"南繁"等异地培育理论的创立与推广
        二、玉米杂种优势技术创新与利用
        三、玉米推广体系的初创与曲折发展
第三章 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
    第一节 紧凑型玉米品种变革的科技基础
        一、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
        二、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
    第二节 紧凑型玉米的产生与利用
        一、紧凑型玉米的产生
        二、紧凑型玉米品种的效应
        三、掖单13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第三节 紧凑型玉米栽培与管理技术
        一、紧凑型玉米的栽培技术
        二、紧凑型玉米的管理技术
        三、紧凑型玉米选育栽培的问题与启示
第四章 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
    第一节 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
        一、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二、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的转变
        三、玉米品种评定与审(认)定的演变
        四、玉米品种推广体系的推进与创新
    第二节 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分析
        一、玉米品种研发体系
        二、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
        三、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
        四、玉米产业组织结构
        五、玉米种业需求及风险控制状况
    第三节 现代玉米种业公司个案分析—以登海、德农种业为例
        一、登海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二、北京德农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第五章 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影响与动因分析
    第一节 玉米种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分析
        一、促进玉米产量提高与面积扩大
        二、推动了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
        三、改变了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增长方式
    第二节 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的内驱动力
        一、农家品种的评选及品种间杂交种的选育
        二、玉米双交种的培育
        三、玉米单杂交种的培育及其发展
        四、玉米科学家的贡献
    第三节 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的推动
        一、组织玉米育种攻关和改革管理措施
        二、玉米种子工程
        三、知识产权法与植物新品种保护
        四、种子法颁布历程
    第四节 市场因素—玉米消费需求的拉动
        一、市场需求理论分析
        二、玉米市场需求的态势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10)玉米高产群体质量指标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玉米高产群体
2 玉米高产群体质量指标
    2.1 干物质积累
    2.2 叶面积指数(LAI)
    2.3 粒叶比
    2.4 结实率与穗粒重
    2.5 叶系
    2.6 茎系
    2.7 根系
3 玉米高产群体质量指标的影响因素
    3.1 密度
    3.2 光
    3.3 温度
    3.4 水分
    3.5 矿质营养
4 小结与展望

四、Study on the 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High Yield Culture of Compact Corn(论文参考文献)

  • [1]紧凑型玉米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研究[J]. 胡春玲,陈丽,张健.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0(06)
  • [2]玉米品种株型特征对群体结构的影响[D]. 冯家兴.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3]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玉米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D]. 柏延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4]减源对密植夏玉米茎秆性状与抗倒伏性能的调控机制研究[D]. 王海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5]中国玉米栽培研究进展与展望[J]. 李少昆,赵久然,董树亭,赵明,李潮海,崔彦宏,刘永红,高聚林,薛吉全,王立春,王璞,陆卫平,王俊河,杨祁峰,王子明. 中国农业科学, 2017(11)
  • [6]密度对不同株型夏玉米单株生产力与群体产量的影响[D]. 邬小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11)
  • [7]紧凑型玉米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分析[J]. 田达伟,田儒成. 江西农业, 2016(07)
  • [8]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D]. 杨虎.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5)
  • [9]李登海:从农民到科学家[J]. 姜源. 中外企业家, 2009(Z1)
  • [10]玉米高产群体质量指标及其影响因素[J]. 陈立军,唐启源. 作物研究, 2008(S1)

标签:;  ;  ;  ;  

紧凑型玉米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