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语用法问答A-Z(论文文献综述)
周敏[1](2021)在《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策略对师生互动影响的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陈欣婷[2](2020)在《初级中学走班制分层教学对英语学困生的转化研究 ——以中山市Z中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与个性发展、走向机会均等的“以生为本”教育应是当下教育者不可或缺的理念。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我国普遍采用的班级授课制弊端日益明显,已与“与生为本”、发展学生个性的理念渐行渐远。走班制分层教学作为对传统教学制度的变革,在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激发学习兴趣等方面起到了良好推动作用。初中阶段是容易形成两极分化、产生学困群体的特殊时期。因此,如何充分发挥走班制分层教学优势实现英语学困生转化,缩小两极分化差距,真正落实“以生为本”的素质教育,成为本研究的重要内容。笔者以中山市Z初级中学作为研究主体,以执教的9年级2个B班共9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一学期(4个月)的英语分层教学实验。通过借鉴前人实践理论和经验指导,以“学生为中心”、“多元智能”等作为主要理论,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探究三个问题:第一,走班制分层教学怎样实施;第二,走班分层教学对英语学困生的转化效果如何;第三,走班制分层教学转化英语学困生的策略。研究发现,Z中学“走班制”分层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英语成绩有明显正向的提升作用,体现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以生为本的理念。此外,笔者还就走班分层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转化英语学困生的建设性策略和教学建议: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分层对待,帮助树立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动机是前提;注重德育与心理疏导,转变老旧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是核心;侧重学习方法指导、开展师徒结对与小组合作是方式;形成家校合力是关键。
祁江涛[3](2020)在《高中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实现”子模块项目式教学的行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在全世界拉开序幕,信息技术作为当今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网络强国的战略支撑。在信息化革命浪潮的影响下,信息技术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但是信息技术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实施效果不是很理想。在此背景下,选取高中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实现’子模块作为本研究的研究点并展开文献分析梳理和实地调研,明确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采用项目式教学是否能够促进学生态度的积极转变,如何设计并有效实施项目式教学,采用项目式教学是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开发设计作品的能力。本研究的主题是高中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实现”子模块项目式教学的行动研究。首先,通过查阅分析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目前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且对本研究中涉及到的重要概念以及研究的相关理论进行界定,为本研究的后期工作做理论基础;其次,结合查阅到的相关文献资料以及相关的实践经验,搭建本次行动研究的教学流程框架;最后,选取高一年级一个班的六十名学生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展开了为期一学期的三轮行动研究,并通过课堂观察、访谈调查、作品分析以及知识检测等手段对研究结果展开分析。在每轮研究结束后,反思总结本轮的实践成果,吸取经验调整下一轮的行动计划。三轮行动研究结束后,本研究取得了很好的实施效果,学生态度发生了积极的转变;搭建设计出了“算法与程序实现”子模块项目式教学流程,并实践检验了效果;学生使用Python开发设计作品的能力得到提升。论文的最后,笔者对本研究过程中的一些缺陷与不足进行了反思总结,对未来进行了展望。
尤珉[4](2019)在《马礼逊汉语教学贡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针对马礼逊汉学书籍积累和他撰写的汉语教材,研究他个人汉语学习的经历、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并从中探索他在汉语教学方面做出的贡献;研究尤其关注,他在前人基础上发展出给汉字注音的不同方法,这是目前马礼逊研究的新方向。马礼逊在利玛窦等人注音方式的基础上,发展创新用英语拼读方式给汉字注音的学习方法,具有划时代的影响和历史意义。因为,利玛窦以拉丁文拼读方式给汉字注音的方法,由于拉丁语口语的消亡和被英语取代其全球语言垄断地位的事实,使马礼逊以英语为汉字注音的方法更具历史意义和持久生命力。本研究选题具备学术创新性和研究价值另一个原因还包括,研究者为对马礼逊英文手写家书原始资料的整理与转写填补了目前马礼逊研究领域的研究需求空白。马礼逊研究专家苏精先生提到,马礼逊研究的难点是手写家书的转写。.......对中国学者而言,在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的研究中,最缺乏“中学西传”的研究。首先是因为有文献收集和解读的困难,文献转写和解读对研究者有较高的语言能力要求。所以,本研究者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所准备的接近300封,马礼逊英文手写原始家书的转写工作,不仅仅让自己的研究可以利用到一手材料文献资料,帮助研究者针对研究对象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等理念提供依据,形成分析和论证支柱;另一方面,这些资料还可以为今后其他学者提供参阅。转写本资料来源于英国亚非学院、英国惠康医学研究院、大英图书馆等所收藏的马礼逊家书原始资料、以及英国伦敦大学校史档案馆收藏资料。研究者对原始英文手写体书信进行了整理、转写和部分翻译后,创作出“马礼逊英文手写书信原始资料”转写本A(279页,英文版,不含中文翻译部分)和转写本B(205页,英文版,不含中文翻译部分)。马礼逊“英文手写书信”转写材料的选取原则为:以马礼逊编写的汉语教材《通用汉言之法》的成书背景、撰写过程与主要内容为中心;以马礼逊的教学实践、包括他教儿子汉语、教同事和其追随者们学习汉语的记载为聚焦点,结合马礼逊由个人学习经历而衍生出的汉语学习方法,探讨他在学习过程中“汉籍收藏”原因与目的,以及他学习汉语的理念。利用家书理顺马礼逊的中文学习观念,探讨马礼逊个人的中文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以此展开研究他在汉语教学方面所做出的贡献是论文研究的主线条。本研究以汉语教学的一般研究方法为设计框架(教材、教法与理论)设立章节,选择马礼逊的《通用汉言之法》为研究教材,论文结构从马礼逊学习方法、教学方法入手,以他的汉语教学经历为脉络,结合史料分析提炼马礼逊中文学习和中文教学的思想理念与影响。论文研究方法采取文献法的两种方式(出版文献和未出版文献)为研究的基础方法,用已出版文献在文献综述里帮助论文界定前人对该研究方向已经涉到的研究范围与题材;同时,论文还将利用研究者对未出版原始史料的转写、翻译与引介,把研究者对原始资料的解读与分析用于支撑论文论述并从中推动论文观点。论文史料部分主要为马礼逊家书,家书选取依据内容按年代顺序排列进行筛选,对涩及马礼逊个人汉语学习经历、他所提倡的汉语学习方法和他个人的教学实践,以及他撰写的汉语教材的写作过程为首选目标,用于论文渐进推理展示马礼逊的汉语学习理念和提炼他的学校教育观念。马礼逊及其学生与其追随者们共同努力过的汉语教学实践,将成为研究马礼逊汉语教学贡献的另外一个重要素材。他个人的汉语学习历程对后世的影响,经历了跨世纪的洗礼。马礼逊的一些学生在他逝世之后,步其后尘,许多人在沿袭和维系早期中文学校教育方面做出了各自的贡献,他们的贡献在不同的机构与协会里已经被载入史册;他们当年在中文学校里所实践过的中西结合教学方法和他们引进并使用过的西方教育体制、新教育思想,尤其是吸收女子进入学校课堂前卫行动等,为后来中国新教育体制的形成起到了奠基作用。研究脉络一:马礼逊根据自己学习中文的笔记,整理出版的《通用汉言之法》是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印刷版本汉语教科书”之一。研究脉络二:关注马礼逊积极推动建立的早期中文学校,挖掘他创造的“自主学习方法”和“图书园地”式的“沉浸教学方法”,梳理他的学校教育观念和对早期汉语人才培养的影响。研究脉络三:通过对马礼逊与儿子家书中关于“汉字发音罗马字母化”(拼音)文献资料的转写和解读,论证马礼逊当时积极推崇白话文,并大量使用简化字,论证马礼逊与儿子1834年7月的通信是他对汉语注音体系完善的标志,同时证明他是拼音系统的完善者和使用者的更早先驱。来华传教士档案是另一个宝藏,其留下的文献数量惊人,内容多样,犹如敦煌文献一样,不仅涉及政治史、军事史,还有生活史、物质文明史、文化史等,遗憾的是这些躺在西方图书馆中的文献曾一度被学者忽视。在研究创新上,研究者对马礼逊英文手写家书的转写(138+157封信),顺应该领域研究的需要,独辟研究方法蹊径,属于填补行业研究空白。第一,对英文手写书信原始资料进行了完整的转写(转写本A&B),并对部分转写资料进行了中文翻译,以此建立了一手资料研究平台。它不但有利于研究者自己的研究推理与论证,也会有助于未来同方向研究学者共同借鉴参照使用,它将成为行业共享资源。第二,研究马礼逊家书中反映出的独特汉语教学理念,挖掘他由本人汉语学习经历所产生的独特汉语学习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马礼逊研究的薄弱区域。值得注意的是,对马礼逊与儿子“’汉字发音罗马字母化拼读方式’书信沟通的尝试”考证,目前尚无人涉及。第三,以马礼逊系列教学实践,包括伦敦语言研习所中文班教学、撰写英华学院建院方针政策并参与教学等为线索,探究马礼逊“中文学校”的平民教育理念,借助马礼逊丰富的教学实践记载,梳理他对中国传统的语言学习观念的理解,从中解读马礼逊教育理念之所以百年沿传的根源,这是对马礼逊研究的深化,也是研究的新视角。
CHEAH CHIAO XIAN(谢巧萱)[5](2019)在《马来西亚汉语学习者汉语表强调语气句式“是……的”句的习得情况研究》文中提出“是……的”句是汉语中的表强调语气的句式,也是在现代汉语中被广泛使用的一个句式,不管是在写作还是日常交际中都会经常使用到“是……的”句。马来西亚汉语学习者亦是如此。然而,学习者在使用“是……的”句的时候依然常常会犯错,且据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统计,“是……的”句也的确是马来西亚汉语学习者偏误率最高的句式。因此,本文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及暨南大学口语语料库中搜集了马来西亚学习者“是……的”句的语料,再搜集真实语料自建语料库,通过对比分析、偏误分析及统计分析等研究形式,来考察马来西亚汉语学习者“是……的”句的习得情况、偏误类型及偏误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教学建议。本文把“是……的”句界定在动作已在过去完成并强调与动作相关的某一方面条件的“是……的”句(一)以及表示说话人的看法和强调肯定语气的“是……的”句(二),并且将汉语“是……的”句和马来语的对应表达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由于两者表强调语气的方式不一样,致使马来西亚学习者在使用汉语“是……的”句来表达的时候产生了负迁移。此外,本文还发现除了语际负迁移,马来西亚汉语教材和教学方面的不足也是造成“是……的”句习得情况不太理想的原因,因为马来西亚的教材并没有涉及这一类句式的教学。结合学习者的习得情况,本文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对汉语教材编者、汉语教师以及汉语学习者的教学建议,希望能对对外汉语教学带来具有参考价值的意义。
Chee ShiawPhin(徐小萍)[6](2019)在《针对马来西亚沙巴州国立大学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材的词汇结构性探讨》文中提出沙巴州是马来西亚最多中国游客人数到访的州属。根据中国侨网的统计,从2015至2017年,中国赴沙巴州的游客数量分别是24万、38万和43万人次。这使得“汉语热”在马来西亚非华裔族群日趋升温,汉语课在大学语言课的选修上非常热门。马来西亚沙巴州有两所公立大学,即沙巴大学及玛拉工艺大学沙巴分校,皆为非华裔学生开办汉语课程。沙巴大学从2014年开始推行“生态校园旅游”,这使得本土学生与中国游客交流的几率也随之增加。由于局势所需,沙巴大学便将汉语课列为继英语之后第二重要的外语课。校方注重学生的汉语沟通技能,既能与本土华裔交流,又能与中国人进行基本的交谈。因此,沙巴大学自行编写针对该校汉语课学生所使用的汉语教材是势在必行的。目前,沙巴大学汉语课所使用的教材是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问和答——速成汉语口语》(第二版)的中国通用型教材;而玛拉工艺大学沙巴分校所使用的则是马来西亚学而出版社出版的《基础华语》(1、2)的本土化教材。本论文以这两套教材为研究对象,从系统性、层次性和衔接性来比较这两套教材中的词汇编选、编排的结构性,并为教材词汇的编写提出建议。词汇是教材中最重要的“材料”。无论是中国出版的通用型汉语教材或是本土化教材,在词汇的编排上总会面对结构性的问题。教材中词汇的取舍、衔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果。本论文通过问卷调查法、统计法、测试法及对比分析法来对两套教材所编入的词汇进行整理、归纳,并研究这两套教材的词汇编排的结构性。全文一共有六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简单介绍两所沙巴公立大学的汉语课程,也对使用这两套教材的学生进行对教材使用满意度的问卷调查。第三章谈及教材中词汇编排的结构性,即系统性、层次性及衔接性的重要。第四章为这两套教材词汇的结构性分析,包括了词汇量、复现率、词类分布、词汇等级及独有词。第五章则将这两套教材中的抽出高、中、低词频词汇测验进行统计及分析。通过测试除了说明高词频的习得率较高之外,教材中词汇的分布及独有词也将影响学生的习得。第六章则对这两套教材的词汇结构编写提出问题及反思。希望透过这两套教材的词汇编排结构性分析能为沙巴大学未来所要编写的针对性汉语教材的词汇选编提供方向,对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上提供有益的帮助。
邱萍[7](2019)在《小学中段英语词汇的教学反思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英语语言学家受国外研究进程影响,于90年代开始关注词汇教学在英语语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自此,词汇教学理论逐步完善,词汇在英语语言学研究领域的地位也至关重要。本研究致力于在了解国内外词汇教学研究进程的基础上,基于舍恩“反思性实践”理论,分析教师在词汇教学中的反思现状,并根据调查研究结果提出词汇教学提升的有效建议。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部分,笔者首先从英语全球化与本土化、我国教育发展趋势以及小学英语教育实习启示等方面对研究缘起进行阐述,并提出问题。其次,基于研究主题分析研究目标、研究意义与本文的核心概念界定。最后,参考大量国内外词汇教学文献,分析国内外有关词汇教学的已有研究与研究进程,并结合我国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现状对国内外研究做评述与启示。第二章,舍恩“反思性实践”理论引导下的小学中段英语词汇教学,一方面,笔者从反思性思维、反思性实践以及批判性反思对舍恩“反思性实践”理论的提出与发展进行阐述;另一方面,分析小学英语学科特点、中段学生身心发展与认知特点及中段英语词汇习得。综合两方面的分析,将小学中段英语词汇教学与“反思性实践”理论相结合。第三章,小学中段英语词汇教学反思现状调查,主要从研究前期准备、课堂观察和访谈分析等方面进行阐述。第四章,小学中段英语词汇教学反思的问题与成因,基于调查研究的结果归纳词汇教学问题,并针对相应的问题结合理论知识分析问题成因。第五章,从反思的四个阶段提出小学中段英语词汇教学反思的优化与可行性建议。总之,本研究对小学中段英语词汇教学反思的现状以及教学反思的问题与成因进行了论述和分析,并基于舍恩“反思性实践”理论提出教学优化的可行性建议,以期为词汇教学的有效实施提供参考和借鉴。
王文峰[8](2019)在《系统功能语法视角下现代汉语性状语义的形式与功能》文中认为性状语义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范畴之一。学界在性状语义的词汇语法体现形式方面认识还不够全面,对性状语义的次范畴化研究尚不充分。语法学界常专注于对动词、名词及小句语法的研究,对性状语义的词汇语法形式研究多集中于形容词研究,没有充分重视对其他形式的考察。有鉴于此,本研究采用系统功能语言学有关系统、功能和及物性等理论思想对汉语中的性状语义范畴及其词汇语法体现形式进行考察,旨在充分挖掘现代汉语中性状语义的词汇语法体现形式,初步构建包含现代汉语性状语义及其词汇语法形式的系统网络。采用系统功能语法的语法分析理念和描写方法,对现代汉语中体现性状语义的性质词组的潜势结构成分作出较为全面的分析。结合系统功能语言学内部悉尼语法和加的夫语法两种模式的功能句法和功能语义的研究方法,对现代汉语中性状语义的词汇语法体现形式的结构和功能作出了描写和阐释。首先,本研究采用系统功能语言学“自上而下”的视角,从语言的“语义层”审视“词汇语法层”,考察现代汉语中能够体现性状语义的词汇语法形式,为性状语义范畴在词汇语法层的体现形式提供了全息的认识。研究发现,现代汉语中性状语义范畴在词汇语法层有多种体现形式。其中,性质词组是体现性状语义的主要形式。此外,部分名词通过非范畴化过程,其指称意义部分丧失而凸显出描写性意义,用以表征事物的性状语义。部分动词亦可借助一些词汇语法形式来表征性状语义,成为现代汉语中表征性状语义的重要形式之一。本研究还在系统语法理论指导下对现代汉语中性状语义的次范畴作出描写,并尝试建构出现代汉语性状语义及其词汇语法表征形式的系统网络。其次,基于系统功能语法的句法描写方法对作为现代汉语中性状语义主要体现形式的性质词组进行了深入探讨,从功能视角区分出性质词组内部存在的潜势结构成分,主要包括前置程度调节词、后置程度调节词、数量调节词、主观量化调节词、中心词触发语、范围语等。此外,还对性质词组的各种潜势成分在具体使用中的规律进行了阐释。研究表明性质词组内部存在的多种潜势成分内部又有自成体系的使用规律。本研究基于系统功能语法对语言各层次之间关系的理论,尝试性地提出了性质词组复合体的结构概念,探讨了汉语中性质词组复合体的组织方式,这些探讨有助于深入认识性质词组看似驳杂的结构成分。最后,从系统功能语言学功能句法和功能语义分析视角,对现代汉语性质词组在词组和小句两个层次的句法功能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性质词组可以填充名词词组中的前置修饰词、名词词组中的区别词、性质词组谓体的延长成分、动词谓体的延长成分以及动词词组中的动词修饰语等。性质词组在小句层面可以比较自由地说明小句的主语和补语成分,我们认为这是性质词组的本质功能之一,并非所谓的名物化现象。研究还发现,现代汉语中的部分性质词组可用于说明小句的谓体,但其自由度与动词谓体句存在不少差异。为此,本文详细探讨了性质词组说明小句谓体的规律,还着重从及物性理论视角对性质词组单独说明小句谓体的八种句法环境进行了考察,据此构建了现代汉语性质词组谓体小句的及物性系统,提出了复合型及物性过程类型概念,对功能语法的及物性理论进行了扩展。从及物性理论的视角对现代汉语中性质词组的“错位修饰”现象进行了详细分析,讨论了其及物性过程的语义类型以及相关参与者角色。最后,依据现代汉语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性质词组类独语句概念,考察了其与主要小句的逻辑语义关系。综上,本研究基于系统功能语法视角对现代汉语中的性状语义及其词汇语法体现形式进行了全面的观照。对性状语义的词汇语法体现形式的挖掘丰富了对性状语义在词汇语法层面的表征形式及其规律的认识。性状语义的词汇语法系统网络的形式化描写可以为汉语表征性状语义的语法形式的计算语言学信息处理以及言语生成提供一定的操作依据和理论基础,从而为基于语义的性状语义辞书编纂与修订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基于功能句法视角对现代汉语性质词组内部结构和句法功能的描写,在实践方面可以对国际汉语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更好地促进相关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探索。
徐强[9](2017)在《论魏斯曼对“中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的阐释与发展》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旨在为魏斯曼在分析哲学史中所具有的重要性辩护:魏斯曼对理解维也纳学派发展历史和学派成员与维特根斯坦在1930年代的哲学对话与争论的具体立场的重新理解有重要帮助;魏斯曼跟维氏的哲学互动及其阐释文本对于当前的阐释者理解“中期”维氏哲学思想的具体发展,提供了不一样的视角:魏斯曼不仅是第一位维特根斯坦阐释者,也是第一位维特根斯坦式哲学家。本文有三条主线:“中期”维氏哲学延续性的论证是重估魏斯曼哲学重要性的理论背景;对维氏、魏斯曼和维也纳学派成员在1930年代互动的历史考察是我对魏斯曼所遭受的忽视的辩护的哲学史背景;魏斯曼对“中期”维氏具体哲学的阐释与发展是魏斯曼哲学重要性的具体展现。第一和第三条主线联系紧密,存在许多交错之处。首先,为了论证魏斯曼哲学重要性,我提出从“整体”视角理解维氏哲学。“整体”视角核论点在于,维氏整个哲学生涯的哲学观点的发展是动态延续的:他的元哲学观点、思维方式、写作风格在不同时期无本质变化。我把《逻辑哲学论》和《哲学研究》当做维氏哲学两个端点,介于它们之间的“中期”文本一《大打字稿》一被视为“中期”哲学代表。“中期”维氏哲学延续性的论证有三条路径:他对“逻辑原子主义”的批判与抛弃;他的语义学视角的转变;魏斯曼对“中期”维氏哲学发展的见证以及他对维氏有关思想的阐释是第三条路径。其次,魏斯曼在分析哲学史中所遭受的误解和低估,是由于魏斯曼在维也纳小组和跟维氏对话的过程中,他所处的特殊角色、维氏和小组成员的争论以及学派“左右两翼”对垒的结果。魏斯曼对于分析哲学的贡献体现在两点:他对“中期”维氏有关“假设”与“证实”、“实指定义”以及元哲学观点的阐释,对于现今阐释者对这些观念的理解有重要参考价值;他对“中期”维氏哲学的发展体现在“语言层次”观念和元哲学观点。“语言层次”包括五个核心概念:逻辑、描述完整性、开放质地、证实和真。“语言层次”观念是受到了“中期”维氏哲学的重要影响:魏斯曼把维氏对“证实”的观点逐步发展为“语言层次”观念。后期魏斯曼继承了“中期”维氏元哲学的如下方面:他仍坚持语言分析方法;仍赞同维特根斯坦有关“哲学不安”和“综览式”视角的观念;从解释视角到描述视角转变的元哲学观点。魏斯曼还对其批判和超越:他并不完全支持哲学问题是消解的而不是被解决的元哲学观点;他并不完全赞同语词的意义在于具体使用的观点。他认为哲学研究的核心在于“视野”;语言分析方法在于消除哲学家的不安,转变他们看待问题的视角,它不只是对明晰性的追求。哲学的精髓在于自由。最后,通过对魏斯曼有关“中期”维氏对“假设”和“证实”思考的阐释的阐释,我们可以更清楚理解“中期”维氏的“证实主义阶段”:维特根斯坦的有关思想不仅跟维也纳学派的证实主义存在区别,同时其思想还启发了后期魏斯曼的“语言层次”观念;通过对魏斯曼有关维氏对“实指定义”的阐释的阐释,“中期”维氏语义观点的发展脉络如下:他先批判心理主义和逻辑主义语义理论,接着他在《哲学研究》中提出语词的意义在于具体使用的观点,这体现出了“中期”维特根斯坦从心理主义和逻辑主义语义理论,到关注语词具体使用的延续性的发展和过渡。对语词具体使用的关注在维氏对“实指定义”的思考中体现在大量的具体使用语言的例子中,也就是语言游戏。在关注语词具体使用过程时,我们还要考虑到众多非语言的因素,这也表明维氏从询问语词的具体使用到对具体动作的明晰性的考察的过渡。魏斯曼和“中期”维氏有关“实指定义”的思考存在诸多不同;通过对魏斯曼有关“中期”维氏元哲学观点的阐释的阐释,我发现“中期”维氏仍坚持认为哲学问题源于哲学家对构成哲学问题的日常语言的混淆和误解,无论是语义的还是语用的:维氏在《逻辑哲学论》时期,他激烈地指出哲学研究是对日常语言的批判,其核心是语言分析方法。在《大打字稿》中,他形成了带有心理分析意味的语言分析方法:语言分析作为“治疗型”哲学的核心方法论。在《哲学研究》中,维氏从心理分析意味的语言分析方法逐渐过渡到以对日常语言的用法为关注焦点的语法研究。
孟瑞玲[10](2017)在《初级汉英教学辞典汉语虚辞语法标注与释义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将辞典所收录的位于辞条之首的词、词干和各种缀统称为条首辞。在条首辞的语法标注和释义方面,现有汉英辞典主要有以下3点可改进之处:(1)绝大多数辞典没有系统地区分现代汉语的词、黏着词干和缀;(2)句法功能完全不同的词有时被标为同一类词,例如:被标为"方位词"的上,有上方、往上看、上次、墙上等不同用法;(3)对汉语条首辞的英语释义常与其例证不相符,例如:与的英文释义词是with,但其例证与困难作斗争(struggle against difficulties)的英文对应词却是against。造成前两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对于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别的语言单位缺乏形态-句法与语义标准相结合的严谨界定;造成第三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对英汉词汇语义的对比研究不够深入。作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基于文字学、语法学与语言学理论的新型初级汉英教学辞典的研编"的子项目,本文研究该辞典收录的指代词和虚辞及其英文释义。本文将词定义为能独立担任以下3种句法功能之一的形位(morpheme,又译作语素):(1)能够独立成句;(2)能做句元或其中心语、限定语、修饰语;(3)能连接或引介其他句法成分;不具有上述句法功能的形位即黏着词干或缀。指代词即能起指代作用的形位,虚辞即起宣意或衔接作用、不能被指代词指代的词或缀。所宣之意即言者的主观意思,起宣意作用的词主要是宣意谓词、宣意副词、叹词。起衔接作用的辞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位于两个同等地位语言成分之间、起连接这些成分作用的连词,另一类是引介一个成分并与之构成述补关系但不能直接做谓语的介词。附着于词干、本身没有词汇意义,主要用于增加一个音节以起消歧作用的缀称为韵律缀,附着于词、短语、语句的缀在本文中分别称为词缀、语缀和句缀。本文以刘敏(2015)认定的初级汉英教学辞典所收录的1141个基础汉字作为研究范围,对该范围内的72个指代词和409个虚辞(包括333个虚词和76个缀)进行分类、标注和英文释义研究。虚词包含55个宣意谓词,128个宣意副词,3个叹词,44个连词,103个介词。缀包括12个韵律缀,18个派生词缀,6个屈折词缀,33个语缀,7个句缀。汉语约80%的虚词有英语对应词,而缀的汉英对应率却不足30%。
二、英语用法问答A-Z(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语用法问答A-Z(论文提纲范文)
(2)初级中学走班制分层教学对英语学困生的转化研究 ——以中山市Z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的问题和方法 |
1.4 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
1.5 论文框架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研究现状综述 |
2.1.1 学困生国内外研究概况 |
2.1.2 走班分层教学国内外研究概况 |
2.1.3 走班制分层教学对学困生转化的研究概述 |
2.2 理论基础 |
2.2.1 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 |
2.2.2 多元智能理论 |
第3章 Z中学走班制分层中的英语教学实践 |
3.1 走班分层教学实践背景 |
3.2 走班分层教学对象 |
3.3 走班分层实施方法 |
3.4 走班分层实施过程 |
3.4.1 教学目标分层 |
3.4.2 教学内容分层 |
3.4.3 教学评价分层 |
3.4.4 课堂管理分层 |
3.5 走班分层教学案例分析 |
3.5.1 案例一 |
3.5.2 案例二 |
3.5.3 案例三 |
第4章 走班制分层教学对英语学困生转化的效果分析 |
4.1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4.2 师生访谈结果分析 |
4.3 英语学困生测试成绩分析 |
4.3.1 实验班前测数据分析 |
4.3.2 实验班后测数据分析 |
4.3.3 实验班前后测数据对比分析 |
4.4 英语学困生转化情况及分析 |
4.4.1 转化情况总结 |
4.4.2 转化结果分析 |
第5章 走班制分层教学对英语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
5.1 学生自身层面转化策略 |
5.1.1 培养正确的英语学习价值观 |
5.1.2 提高自我效能感 |
5.1.3 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 |
5.2 教师教学实施层面策略 |
5.2.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
5.2.2 提供作业分层 |
5.2.3 多元评价方式有效监控 |
5.2.4 提高业务学习的能力 |
5.3 家长层面转化策略 |
5.3.1 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
5.3.2 帮助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 |
第6章 结语 |
6.1 研究发现 |
6.2 教学启示 |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Z中学“走班制”分层教学的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B Z中学“走班制”分层教学的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C Z中学“走班制”分层教学的学生访谈问卷 |
附录D Z中学“走班制”分层教学的教师访谈问卷 |
附录E 2019初三级第一次水平测试 |
附录F 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英语考试 |
致谢 |
(3)高中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实现”子模块项目式教学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信息技术课程在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
1.1.2 “算法与程序实现”子模块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
1.1.3 “算法与程序实现”子模块中实施项目式教学的必要性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工具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工具 |
1.5 研究思路及框架 |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项目 |
2.1.2 项目式教学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情景学习理论 |
2.3 研究现状 |
2.3.1 项目式教学研究现状 |
2.3.2 高中“算法与程序实现”子模块教学研究现状 |
2.3.3 高中“算法与程序实现”子模块项目式教学研究现状 |
第3章 研究设计与准备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案 |
3.2.1 “算法与程序实现”子模块的项目式教学流程 |
3.2.2 “算法与程序实现”子模块项目式教学的实施方案 |
第4章 “算法与程序实现”子模块项目式教学第一轮行动研究 |
4.1 计划 |
4.2 行动 |
4.2.1 行动计划 |
4.2.2 行动实施 |
4.3 观察 |
4.3.1 课堂观察分析 |
4.3.2 学生访谈分析 |
4.3.3 学生作品分析 |
4.3.4 单元综合分析 |
4.4 反思 |
第5章 “算法与程序实现”子模块项目式教学第二轮行动研究 |
5.1 计划 |
5.2 行动 |
5.2.1 行动计划 |
5.2.2 行动实施 |
5.3 观察 |
5.3.1 课堂观察分析 |
5.3.2 学生访谈分析 |
5.3.3 学生作品分析 |
5.3.4 单元综合分析 |
5.4 反思 |
第6章 “算法与程序实现”子模块项目式教学第三轮行动研究 |
6.1 计划 |
6.2 行动 |
6.2.1 行动计划 |
6.2.2 行动实施 |
6.3 观察 |
6.3.1 课堂观察分析 |
6.3.2 学生访谈分析 |
6.3.3 学生作品分析 |
6.3.4 单元综合分析 |
6.4 反思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有奖竞猜》课堂观察量表 |
附录 B《有奖竞猜》访谈提纲 |
附录 C《有奖竞猜》项目式教学知识检测试卷及答案 |
附录 D《简易计算器》课堂观察量表 |
附录 E《简易计算器》访谈提纲 |
附录 F《简易计算器》项目式教学知识检测试卷及答案 |
附录 G《银行管理系统》课堂观察量表 |
附录 H《银行管理系统》访谈提纲 |
附录 I《银行管理系统》项目式教学知识检测试卷及答案 |
附录 J作品评价量表 |
附录 K项目实施评价量表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4)马礼逊汉语教学贡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
三、文献综述 |
(一) 国内外研究动态 |
(二) 国外研究概况小结 |
(三) 国内研究概况小结 |
四、研究范围与研究创新 |
五、本研究将对该领域的贡献 |
六、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文献研究法分类 |
(三) 论文原始资料来源与整理 |
第一章 马礼逊汉语学习经历与学习方法 |
第一节 马礼逊学习经历 |
一、马礼逊的生平 |
二、马礼逊汉语学习经历 |
第二节 马礼逊汉语学习方法 |
一、马礼逊中文教师对其学习方法的响应 |
二、马礼逊独特的学习方法 |
(一) 字典撰写式汉字积累法和清字法 |
(二) 图书园地学习方法 |
(三) 马礼逊学习方法的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马礼逊撰写的汉语教材 |
第一节 《通用汉言之法》的编写背景 |
一、世界进入不列颠盛世与英国借传教之名殖民扩张 |
二、中国清政府闭关自守与十三行兴起 |
三、《通用汉言之法》的编写动因 |
第二节 《通用汉言之法》概况 |
一、版本选取 |
二、说明 |
三、《通用汉言之法》的体例介绍 |
四、《通用汉言之法》的特点 |
第三节 《通用汉言之法》汉字注音观点 |
一、传教士给汉字注音的尝试 |
二、马礼逊家书中“汉字罗马字母化拼读”通信方式尝试 |
三、《通用汉言之法》的价值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马礼逊的中文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 |
第一节 教学理念 |
一、自主学习(Auto-Didactic) |
二、强调本土教师角色 |
三、马礼逊学习方法实施 |
(一) 清字法 |
(二) 马礼逊语言学习观衍生出的教学方法 |
第二节 马礼逊的教学实践 |
一、东印度公司时期教学实践(1807-1818) |
二、创建英华学院协助米怜兼院外总监(1816-1822) |
三、与新加坡总督共商新加坡大学计划(1818-1826) |
四、米怜去世后担任英华学院总监(1822-1823) |
五、英国建立伦敦语言学院(1824-1825) |
六、远程指导儿子承担英华学院后期重任 |
附录4-中文教学机构图表 |
第四章 马礼逊的汉籍收藏 |
第一节 情况介绍 |
一、“越洋书箱”的产生 |
二、“越洋书箱”的收书过程 |
三、“越洋书箱”书目及学者评价 |
四、“越洋书箱”收藏目的 |
(一) 成立图书馆 |
(二) 建立中文学习基地 |
第二节 越洋书箱捐赠伦敦大学之旅 |
一、费瑟的捐赠计划垒筑中文基地方砖 |
(一) 费瑟与越洋书箱 |
(二) 托马斯·费瑟给伦敦会的报告 |
二、塞缪尔·基德在伦敦大学任教 |
(一) 塞缪尔·基德任中文教习 |
(二) 塞缪尔·基德的中文教学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马礼逊业绩回顾 |
(一) 马礼逊影响与创立的学习机构 |
(二) 马礼逊编纂了首部印刷版汉语语法书 |
(三) 马礼逊倡通过女子教育改变未来 |
(四) 马礼逊汉语语法书推动了教科书编译和双语教学 |
(五) 马礼逊汉语教学机构对培养早期汉语人才作出了贡献 |
(六) 为汉字注音罗马字母化作出了贡献 |
二、马礼逊教育思想溯源 |
三、马礼逊对汉语教学做出的贡献 |
四、本研究者对马礼逊研究领域的贡献 |
参考文献 |
附录1-google scholar 2019调查表 |
附录2 附录1英华学院教学理念原文 |
附录3 托马斯·费瑟信 |
转写本A(惠康医学研究基金图书馆收藏-50封家书选例) |
转写本B(SOAS亚非学院收藏-50封家书选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件 |
(5)马来西亚汉语学习者汉语表强调语气句式“是……的”句的习得情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调查对象和研究方法 |
一、调查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研究现状 |
第一节 汉语“是……的”句的研究现状 |
第二节 对外汉语教学中“是……的”句习得的研究现状 |
第三章 汉语“是……的”句及其马来语对应表达对比分析 |
第一节 汉语“是……的”句的马来语对应表达方式 |
一、“是……的”句(一)的马来语对应表达方式 |
二、“是……的”句(二)的马来语对应表达方式 |
第二节 汉语及马来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
一、汉语及马来语的相同点 |
二、汉语及马来语的不同点 |
第四章 基于语料库的习得情况考察 |
第一节 马来西亚汉语学习者“是……的”句习得情况分析 |
一、马来西亚汉语学习者“是……的”句的整体习得情况分析 |
二、马来西亚汉语学习者“是……的”句的习得偏误类型 |
三、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习得情况分析 |
四、基于暨南大学口语语料库的习得情况分析 |
五、基于自建语料库的习得情况分析 |
第二节 马来西亚汉语学习者“是……的”句的偏误原因 |
一、第一语言负迁移 |
二、汉语教材的不足 |
三、教学方面的不足 |
四、目的语知识负迁移 |
第五章 “是……的”句的教学建议 |
第一节 对汉语教材编者的建议 |
第二节 对汉语教师的建议 |
第三节 对汉语学习者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针对马来西亚沙巴州国立大学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材的词汇结构性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现状 |
1.2.1 教材知识结构的研究现状 |
1.2.2 中国对外汉语教材的词汇研究现状 |
1.2.3 东南亚对外汉语教材的词汇研究现状 |
1.2.4 马来西亚对汉语教材词汇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对象 |
1.4.1 《问和答——速成汉语口语》(第二版)简介 |
1.4.2 《基础华语》(1,2)简介 |
1.5 研究结构 |
1.6 研究方法 |
2. 沙巴大学汉语课程简介及学习者对教材满意度调查 |
2.1 沙巴公立大学对外汉语课简介 |
2.1.1 玛拉工艺大学汉语班 |
2.1.2 沙巴大学汉语班简介 |
2.2 学习者的学习目标及教材满意度调查结果及分析 |
2.2.1 问卷调查设计的目的 |
2.2.2 问卷调查的问题设计 |
2.2.3 问卷调查对象 |
2.2.4 问卷调查分析结果 |
3. 对外汉语教材的词汇编排结构 |
3.1 教材中词汇结构的重要性 |
3.2 对外汉语教材中词汇的系统性 |
3.3 对外汉语教材中词汇的层次性 |
3.4 对外汉语教材中词汇的衔接性 |
4. 《问和答》与《基础汉语》词汇统计分析 |
4.1 词汇统计方法及范围 |
4.2 汉语课的平均词汇量及教材的词汇量分布 |
4.2.1 两所大学的汉语课平均词汇量 |
4.2.2 《问和答》与《基础汉语》的词汇量分布 |
4.3 《问和答》与《基础汉语》的词类分类及统计数量 |
4.4 《问和答》与《基础汉语》词汇等级及分布分析 |
4.4.1 《问和答》与《基础汉语》词汇等级分析 |
4.4.2 《问和答》与《基础汉语》词汇等级分布 |
4.5 《问和答》与《基础汉语》词汇复现率分析 |
4.6 《问和答》与《基础汉语》的独有词分析 |
5. 两套教材的词汇测验 |
5.1 测验目的与方法 |
5.2 测试对象 |
5.3 测试过程 |
5.3.1 计算词频 |
5.3.2 制作试卷 |
5.4 试卷结果及分析 |
6. 《问和答》与《基础汉语》的词汇结构性编写问题及反思 |
6.1 两套教材的词汇系统性对比 |
6.1.1 词汇的主题性及展示和分化 |
6.1.2 词汇的释义 |
6.1.3 词组分布 |
6.2 两套教材的词汇层级性对比 |
6.2.1 教材的词汇量 |
6.2.2 词汇的难易度 |
6.2.3 多音多义字 |
6.3 两套教材的词汇衔接性对比 |
6.3.1 词组的衔接 |
6.3.2 词汇与生活的衔接 |
6.3.3 词汇的复现与新旧词汇的衔接 |
6.4 反思及意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小学中段英语词汇的教学反思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英语本土化与全球化 |
1.1.2 我国教育发展趋势 |
1.1.3 小学英语教育实习启示 |
1.1.4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标、意义与核心概念界定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2.3 核心概念界定 |
1.3 英语词汇教学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的评述与启示 |
2 舍恩“反思性实践”理论对小学中段英语词汇教学的引导 |
2.1 舍恩“反思性实践”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
2.1.1 反思性思维 |
2.1.2 反思性实践 |
2.1.3 批判性反思 |
2.2 小学中段英语词汇教学 |
2.2.1 小学英语学科特点 |
2.2.2 小学中段学生身心发展与认知特点 |
2.2.3 小学中段英语词汇习得 |
2.3 小学中段英语词汇教学与“反思性实践”理论的结合 |
2.3.1 词汇教学前反思 |
2.3.2 词汇教学中反思 |
2.3.3 对词汇教学反思 |
2.3.4 反思性词汇教学实践 |
3 小学中段英语词汇教学反思现状调查 |
3.1 研究前期准备 |
3.1.1 研究问题 |
3.1.2 研究方法 |
3.1.3 研究对象 |
3.1.4 研究方案 |
3.2 课堂观察分析 |
3.2.1 教学环节对比 |
3.2.2 同课异班对比 |
3.3 访谈分析 |
3.3.1 词汇教学备课情况 |
3.3.2 师生词汇教学重难点判断对比 |
3.3.3 教师课后反思方式 |
3.3.4 反思结论的实践检验 |
4 小学中段英语词汇教学反思的问题与成因 |
4.1 词汇教学反思的问题 |
4.1.1 生成性事件处理的不稳定性 |
4.1.2 同课异班教学受框架局限 |
4.1.3 课后反思方式的运用单一 |
4.1.4 反思及实践标准的不规范 |
4.2 问题成因分析 |
4.2.1 缺乏对已有经验的整合运用 |
4.2.2 问题发现思维欠缺 |
4.2.3 词汇教学反思认知不完善 |
4.2.4 词汇教学反思缺少层次性与连续性 |
5 小学中段英语词汇教学反思的优化与可行性建议 |
5.1 培养有预见性的反省思维 |
5.1.1 了解具有预见性的反省思维 |
5.1.2 培养预见性反省思维的方法 |
5.2 有目的性的积累词汇教学经验 |
5.2.1 词汇教学经验的选择 |
5.2.2 词汇教学经验的连续性 |
5.2.3 词汇教学经验的组织 |
5.3 制定完整的词汇教学反思计划 |
5.3.1 全面的教学反思方式 |
5.3.2 连续性的推翻与扬弃 |
5.4 词汇教学反思的深度探究 |
5.4.1 以概念形成作为教学反思目的 |
5.4.2 反思与行动相结合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课堂观察记录表 |
附录二 访谈记录表 |
致谢 |
(8)系统功能语法视角下现代汉语性状语义的形式与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和符号清单 |
术语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视角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5 本文结构 |
2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性状语义的概念界定 |
2.3 性状语义研究的主要视角 |
2.3.1 传统语法视角 |
2.3.2 生成语法视角 |
2.3.3 配价语法视角 |
2.3.4 认知语法视角 |
2.3.5 语言类型学视角 |
2.3.6 系统功能语法视角 |
2.4 性状语义的相关句法研究 |
2.4.1 性状语义的次范畴研究 |
2.4.2 性状语义的句法功能研究 |
2.5 现代汉语性状语义研究述评 |
2.6 结语 |
3 理论框架 |
3.1 引言 |
3.2 系统功能语法的词汇语法系统模型 |
3.2.1 语言的语义层和形式层 |
3.2.2 系统功能语法的系统构建模式 |
3.3 性状语义的词汇语法体现形式的句法分析框架 |
3.3.1 系统功能语法中的小句概念 |
3.3.2 系统功能语法中的补语概念 |
3.3.3 系统功能语法中的动词词组概念 |
3.3.4 现代汉语小句中的谓体成分 |
3.4 现代汉语性质词组小句的及物性分析框架的构建 |
3.5 结语 |
4 现代汉语性状语义范畴的系统构建 |
4.1 引言 |
4.2 现代汉语性状语义的词汇语法体现形式 |
4.2.1 表征性状语义的名词及名词词组 |
4.2.2 表征性状语义的动词词组 |
4.2.3 表征性状语义的性质词组 |
4.3 性状语义的比较量级 |
4.4 性状语义的极性程度义 |
4.5 性状语义的“体”系统的构建 |
4.6 现代汉语性状语义的次范畴系统网络构建 |
4.6.1 关系类性状语义 |
4.6.2 事物导向类性状语义 |
4.6.3 评价类性状语义 |
4.6.4 效应类性状语义 |
4.6.6 事物的空间维度 |
4.6.7 年代特征性状语义 |
4.6.8 物理特征性状语义 |
4.6.9 颜色类性状语义 |
4.7 结语 |
5 现代汉语性质词组的功能结构 |
5.1 引言 |
5.2 性质词组的调节词 |
5.2.1 性质词组中心词的程度调节词 |
5.2.2 性质词组中心词的数量调节词 |
5.2.3 性质词组中心词的主观量化调节词 |
5.3 性质词组中心词的触发语 |
5.4 性质词组中心词的范围语 |
5.5 性质词组中心词的后置程度调节词 |
5.6 现代汉语性质词组复合体 |
5.7 结语 |
6 现代汉语性质词组的句法功能 |
6.1 引言 |
6.2 性质词组在词组中的句法功能 |
6.2.1 性质词组填充名词前置修饰语 |
6.2.2 性质词组填充名词词组中的区别词 |
6.2.3 性质词组填充小句谓体的延长成分 |
6.2.4 性质词组填充动词词组中的动词修饰语 |
6.3 性质词组在小句中的功能 |
6.3.1 性质词组填充小句的主语和补语 |
6.3.2 性质词组说明小句谓体 |
6.3.3 性质词组的错位修饰现象 |
6.3.4 性质词组说明的性质词组独语句 |
6.4 结语 |
7 结论 |
7.1 研究成果 |
7.2 研究贡献 |
7.3 研究的局限性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论魏斯曼对“中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的阐释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本文使用的文献名简写表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的问题 |
1.3 研究现状 |
1.3.1 维也纳学派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维特根斯坦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魏斯曼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 论文展开思路 |
第2章 维特根斯坦哲学延续性及其与魏斯曼的关联 |
2.1 维特根斯坦哲学的两个端点:《逻辑哲学论》与《哲学研究》 |
2.1.1 早期维特根斯坦哲学—《逻辑哲学论》 |
2.1.2 “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哲学研究》 |
2.2 《逻辑哲学论》和《哲学研究》之间的鸿沟 |
2.3 “中期”维特根斯坦哲学 |
2.4 维特根斯坦哲学延续性的内涵与论证 |
2.4.1 维特根斯坦哲学延续性的内涵 |
2.4.2 “中期”哲学在维特根斯坦哲学延续性论证中的地位 |
2.4.3 维特根斯坦哲学延续性论证的具体路径 |
2.5 魏斯曼作为“中期”维特根斯坦哲学延续性论证的另一途径 |
2.5.1 魏斯曼的生平和哲学概要 |
2.5.2 前人有关魏斯曼与维特根斯坦哲学合作历史研究所存在的问题 |
第3章 对维特根斯坦、维也纳学派和魏斯曼在1930年代互动的考查 |
3.1 对维特根斯坦和维也纳学派在1930年代互动历史的反思 |
3.1.1 对维也纳小组的研究:从“集体式”到“个体式”的转变 |
3.1.2 维特根斯坦和维也纳小组成员在30年代哲互动的概要 |
3.1.3 作为维也纳小组对维特根斯坦哲学理解的证据—“宣言” |
3.1.4 作为维也纳小组对维特根斯坦哲学理解证据—《提纲》 |
3.1.5 维也纳小组成员在30年代对维特根斯坦哲学的讨论 |
3.2 维特根斯坦与维也纳小组的争论 |
3.2.1 维特根斯坦对维也纳小组的指责 |
3.2.2 维也纳小组对维特根斯坦批评的回应 |
3.2.3 维特根斯坦哲学对维也纳学派的影响 |
3.3 对维特根斯坦和魏斯曼在30年代哲学互动的回顾和反思 |
3.3.1 维特根斯坦与魏斯曼的哲学互动:1929-1936 |
3.3.2 魏斯曼在维特根斯坦和维也纳小组互动过程中角色的转变 |
3.3.3 魏斯曼和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合作 |
3.4 对魏斯曼所遭受的忽视与低估的反驳与纠正 |
3.4.1 为魏斯曼在维也纳小组和维特根斯坦争论中所遭到的批评辩护 |
3.4.2 对魏斯曼在维特根斯坦阐释者中受到的误解和低估的反驳 |
第4章 魏斯曼对“中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的阐释 |
4.1 魏斯曼对“中期”维特根斯坦哲学阐释的本体和方法 |
4.2 魏斯曼对“中期”维特根斯坦有关“假设”与“证实”观点的阐释 |
4.2.1 “中期”维特根斯坦论“假设”和“证实” |
4.2.2 魏斯曼对“中期”维特根斯坦有关“假设”和“证实”观点的阐释 |
4.2.3 “中期”维特根斯坦和魏斯曼有关“假设”和“证实”思考的对比 |
4.2.4 “假设”及“证实”与维特根斯坦哲学延续性的关联 |
4.3 魏斯曼对“中期”维特根斯坦有关“实指定义”思考的阐释 |
4.3.1 “中期”维特根斯坦的语义学观点 |
4.3.2 “奥古斯丁语言图像”与“实指定义”的关联 |
4.3.3 “中期”维特根斯坦论“实指定义” |
4.3.4 魏斯曼对“中期”维特根斯坦有关“实指定义”思考的阐释 |
4.3.5 “中期”维特根斯坦和魏斯曼有关“实指定义”观点的对比 |
4.3.6 “实指定义”与维特根斯坦哲学延续性的关联 |
4.4 魏斯曼对“中期”维特根斯坦元哲学观点的阐释 |
4.4.1 “中期”维特根斯坦的元哲学观点 |
4.4.2 魏斯曼对“中期”维特根斯坦元哲学观点的阐释 |
4.4.3 “中期”维特根斯坦元哲学观点和魏斯曼的有关阐释对比 |
4.4.4 “中期”元哲学及魏斯曼的阐释同维特根斯坦哲学延续性的关联 |
第5章 魏斯曼对“中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的发展 |
5.1 魏斯曼的“语言层次”观念 |
5.1.1 “语言层次”观念产生的哲学背景 |
5.1.2 “语言层次”观念的五个“语节点” |
5.1.3 B版“语言层次”说 |
5.1.4 对“语言层次”观念来源的考察 |
5.1.5 “语言层次”与“语言游戏”,以及“哲学语法”的关联 |
5.1.6 “语言层次”观念存在的缺陷及可能的批评 |
5.2 魏斯曼对“中期”维特根斯坦元哲学观点的发展 |
5.2.1 魏斯曼对“中期”维特根斯坦元哲学的发展 |
5.2.2 语言分析作为哲学研究方法所具有的两面性 |
5.2.3 魏斯曼对语言分析方法的阐明 |
5.2.4 分析方法与哲学中的不安 |
5.2.5 语言分析作为消极的哲学研究方法 |
5.2.6 语言分析作为积极的哲学研究方法 |
5.2.7 魏斯曼对“中期”维特根斯坦哲学和逻辑实证主义的批判 |
5.2.8 超越分析哲学 |
5.2.9 后期魏斯曼元哲学观点与维特根斯坦元哲学观点的关联 |
第6章 总结 |
6.1 魏斯曼的哲学和有关阐释工作的重要性 |
6.2 魏斯曼是如何阐释“中期”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观点的? |
6.3 魏斯曼在“中期”维特根斯坦哲学延续性论证中所作的贡献 |
6.4 哈克与贝克有关维特根斯坦和魏斯曼的元哲学的争论 |
6.5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所发表的有关学术论文 |
附录1 维特根斯坦在1927年到1936年间的遗作目录 |
附录2 维特根斯坦“中期”哲学研究主题延续性论证的两条路径 |
附录3 魏斯曼的生平 |
附录4 魏斯曼在1927年到1932年间和维特根斯坦哲学对话概览 |
附录5 石里克小组内部有关魏斯曼和维特根斯坦的讨论概览:1927-1932 |
致谢 |
(10)初级汉英教学辞典汉语虚辞语法标注与释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提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汉语虚辞的认定与分类现状 |
2.1 字、辞、词、"语素"、形位、缀 |
2.2 虚词的宏观认定与分类现状 |
2.3 代词的认定与分类现状 |
2.4 虚词的范围与定义现状 |
2.4.1 副词 |
2.4.2 叹词 |
2.4.3 助词 |
2.4.4 连词 |
2.4.5 介词 |
2.5 汉语辞典对虚词的标注现状 |
2.6 小结 |
第3章 基于语法功能的虚辞认定新方案 |
3.1 形位、辞位、辞、词、缀 |
3.2 指代词的重新认定 |
3.3 虚词的重新认定 |
3.3.1 宣意谓词 |
3.3.2 宜意副词 |
3.3.3 叹词 |
3.3.4 连词 |
3.3.5 介词 |
3.4 研究范围 |
3.5 虚辞的语法标注及释义方案 |
第4章 虚辞的语法标注及释义 |
4.1 指代词的语法标注及释义 |
4.1.1 人称指代词 |
4.1.2 指示指代词 |
4.1.3 疑问指代词 |
4.2 宣意谓词的语法标注及释义 |
4.2.1 系谓词 |
4.2.2 态谓词 |
4.2.3 情态谓词 |
4.2.4 否定谓词 |
4.2.5 态度谓词 |
4.3 宣意副词的语法标注及释义 |
4.4 叹词的语法标注及释义 |
4.5 连词的语法标注及释义 |
4.5.1 普通连词 |
4.5.2 副词性连词 |
4.6 介词的语法标注及释义 |
4.6.1 前置介词 |
4.6.2 后置介词 |
4.7 缀的语法标注及释义 |
4.7.1 韵律缀 |
4.7.2 派生词缀 |
4.7.3 屈折词缀 |
4.7.4 语缀 |
4.7.5 句缀 |
4.8 虚辞在辞典中的最终呈现方式 |
4.9 小结 |
第5章 汉英虚辞对比分析 |
5.1 汉英指代词对比分析 |
5.1.1 人称指代词 |
5.1.2 指示指代词 |
5.1.3 疑问指代词 |
5.2 汉英宣意谓词对比分析 |
5.2.1 系谓词 |
5.2.2 态谓词 |
5.2.3 情态谓词 |
5.2.4 否定谓词 |
5.2.5 态度谓词 |
5.3 汉英宣意副词对比分析 |
5.4 汉英叹词对比分析 |
5.5 汉英连词对比分析 |
5.6 汉英介词对比分析 |
5.6.1 前置介词 |
5.6.2 后置介词 |
5.7 汉英缀的对比分析 |
5.7.1 韵律缀 |
5.7.2 词缀 |
5.7.3 语缀 |
5.7.4 句缀 |
5.8 小结 |
第6章 结语 |
6.1 研究发现 |
6.2 研究创新 |
6.3 研究启示 |
6.4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辞典 |
参引文献 |
附表1 基础汉字表 |
附表2 汉语虚辞分类表 |
附录1 初级汉英教学辞典辞位划分方案 |
附录2 虚辞语法标注及释义样张 |
四、英语用法问答A-Z(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策略对师生互动影响的调查研究[D]. 周敏. 石河子大学, 2021
- [2]初级中学走班制分层教学对英语学困生的转化研究 ——以中山市Z中学为例[D]. 陈欣婷.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3]高中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实现”子模块项目式教学的行动研究[D]. 祁江涛.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4]马礼逊汉语教学贡献研究[D]. 尤珉. 中央民族大学, 2019(04)
- [5]马来西亚汉语学习者汉语表强调语气句式“是……的”句的习得情况研究[D]. CHEAH CHIAO XIAN(谢巧萱). 厦门大学, 2019(08)
- [6]针对马来西亚沙巴州国立大学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材的词汇结构性探讨[D]. Chee ShiawPhin(徐小萍).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7]小学中段英语词汇的教学反思探究[D]. 邱萍.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8]系统功能语法视角下现代汉语性状语义的形式与功能[D]. 王文峰. 北京科技大学, 2019(02)
- [9]论魏斯曼对“中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的阐释与发展[D]. 徐强. 武汉大学, 2017(06)
- [10]初级汉英教学辞典汉语虚辞语法标注与释义研究[D]. 孟瑞玲.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