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连拱隧道中隔墙防水技术浅谈(论文文献综述)
王紫蓼[1](2020)在《衬砌背后空洞条件下曲中墙连拱隧道结构力学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采用文献查阅、数理统计、归纳总结、数值分析等方法对曲中墙连拱隧道衬砌背后空洞存在条件下衬砌结构力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对曲中墙连拱隧道衬砌病害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基于此,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空洞存在条件下隧道结构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并采用扩展有限元方法就空洞影响下连拱隧道衬砌结构裂损规律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统计分析了曲中墙连拱隧道衬砌裂缝、渗漏水,及衬砌背后空洞等病害分布特征,得出了曲中墙连拱隧道衬砌病害的一般规律:裂缝主要分布于拱部,裂缝形式主要以环向、纵向裂缝为主,而裂缝宽度主要分布在0~0.2mm;曲中墙连拱隧道渗漏水以局部湿浸为主,渗漏水面积主要集中在0~1m2;衬砌背后空洞主要分布于拱部,空洞纵向长度平均值为7.6m,空洞竖向高度的平均值为37.8cm。(2)依托某曲中墙连拱隧道工程,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曲中墙连拱隧道衬砌背后空洞条件下衬砌结构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拱部衬砌背后空洞的存在,改变了结构内力分布特征,进而恶化了衬砌受力性能,降低了隧道结构整体承载能力;空洞环向范围增大,导致衬砌结构偏心距不断增大,结构受力性能恶化,在拉应力作用下衬砌结构极易开裂;空洞纵向长度的增大对同侧隧道衬砌结构轴力、弯矩分布影响较大,但当空洞长度大于12m时,衬砌结构安全系数变化不大;连拱隧道拱部衬砌空洞仅对同侧隧道衬砌变形规律及内力分布特征影响较大,基本不影响另一侧隧道衬砌安全性。(3)采用扩展有限元方法对曲中墙连拱隧道空洞条件下结构裂损规律进行分析,分析得到:曲中墙连拱隧道单侧隧道拱顶存在空洞时,随着空洞范围增大在远离中隔墙一侧衬砌结构先开裂,拱部衬砌结构的起裂荷载及扩展深度随空洞环向范围增大分别减小及增大;当隧道左、右线同时存在空洞时,拱顶外侧裂缝的变形规律较单空洞情形下复杂,当两侧空洞环向范围不同时,空洞较大一侧拱部衬砌起裂荷载小于空洞较小侧,且裂缝扩展深度大于较小侧;随着荷载增大,空洞较大侧拱部衬砌内侧靠近中隔墙一侧的裂缝扩展速率急剧增大,结构承载能力急剧降低。
张国栋[2](2019)在《复合式曲中墙连拱隧道施工阶段支护结构力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规模的扩大,公路隧道数量急剧增长。受地形及占地等因素的影响,连拱隧道的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早期修建的连拱隧道大多以整体式中墙连拱隧道为主,随着运营时间的延长,整体式中墙连拱隧道暴露出严重的病害问题。随后,复合式中墙连拱隧道逐步被应用到连拱隧道的设计与施工中。相比于整体式中墙连拱隧道,复合式中墙连拱隧道运营过程中的工作状态整体表现相对较好。由于该隧道形式出现的时间相对较晚,其力学机理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依托在建的金子尖复合式曲中墙连拱隧道工程,基于文献查阅、现场调研、数理统计、数值分析和现场监测等手段对复合式曲中墙连拱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变形及受力特性进行系统研究,以期揭示复合式曲中墙连拱隧道结构力学机理,并为运营阶段隧道结构病害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本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结论如下:1、结合8座复合式曲中墙连拱隧道病害检测数据,与查阅的整体式直中墙隧道和分离式隧道衬砌病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获取了复合式曲中墙隧道衬砌病害的一般规律,并对其病害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中隔墙附近复杂的围岩-支护作用关系是导致连拱隧道中隔墙一侧病害较为严重的主要原因。2、基于数值方法分析了不同工况下复合式曲中墙连拱隧道中隔墙及支护结构受力、位移的变化规律,并且对比分析了复合式曲中墙与整体式直中墙连拱隧道施工阶段中隔墙及支护结构受力、位移变化规律,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偏压对复合式曲中隔墙及支护结构受力产生了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隧道产生向浅埋侧的整体位移,浅埋侧周边收敛增大,外拱腰与边墙相接的位置易产生纵向裂缝,同时偏压加剧了中隔墙向浅埋侧的偏转,墙顶和墙脚的相对位移增大,易引发病害的产生,地形偏压和施工造成的偏压使中隔墙偏压状况加剧,先开挖一侧中墙应力值大于后开挖一侧。(2)通过对复合式及整体式中墙连拱隧道的对比分析发现,复合式中墙的墙体位移更小,以墙脚为例,复合式中隔墙墙脚竖向位移为整体式的30%,横向位移为整体式的20%,复合式中墙的墙身各部分的相对位移更小。整体式中墙的墙顶和墙脚处易产生病害,这与第二章的病害调查结果一致;复合式中墙相比整体式中墙承受的应力值相对较小,中隔墙最大应力为整体式的70%,支护结构为整体式的90%,但是复合式曲中墙的墙身中部及墙顶仍然是病害的高发区。(3)基于现场监测手段对金子尖复合式曲中墙连拱隧道中隔墙、支护结构的力学特性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隧道上覆偏压地层显着影响隧道结构受力性能,隧道整体产生了向浅埋侧的偏移,深埋侧隧道及同一侧中隔墙压力较浅埋一侧大,围岩压力、两层支护间压力、二衬应力均呈现类似特征;中隔墙墙身中部应力值较大、且墙体存在偏压状况,得到了中隔墙附近复杂的围岩-支护作用关系是导致连拱隧道中隔墙一侧病害较为严重的主要原因。
杨学奇[3](2019)在《基于无中墙单洞法的连拱隧道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需求逐渐增大,连拱隧道因具有占地面积少,空间利用率高,便于线路布设等优点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目前,国内已经建成了一些连拱隧道,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随着大量山区高速公路、城市地下交通综合体等工程建设要求的提高,连拱隧道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平文高速土基冲隧道工程为背景,针对无中墙的连拱隧道单洞施工工法,对其施工工序与工艺、结构设计、爆破振动控制措施及地质地形适用性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及研究成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连拱隧道的无中墙单洞施工工法,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两种不同的工序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从结构安全及施工组织两方面综合考虑,确定了较为合理的施工工序;并针对连拱隧道的围岩稳定性,提出了扩大拱间夹岩加固范围的处理措施及以索代撑替换临时仰拱的施工工艺。2.基于分离式隧道左右洞先后开挖的围岩压力计算模型及其相关假定,根据无中墙单洞法的基本特点和现有规范的荷载计算方法,并结合数值模拟得到的围岩滑裂模式,提出了采用无中墙单洞法施工的连拱隧道荷载计算模型及方法。3.基于LS-DYNA动力有限元程序,分析了爆破施工对连拱隧道的振动影响情况,明确了爆破振动监测的关键部位及应进行重点防护的范围,得出了爆破振速的纵向传播规律及后行洞掌子面与其后方新浇筑二次衬砌间的最小安全步距,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爆破振动控制技术。4.通过FLAC 3D程序对不同地质条件(围岩级别、埋深的变化),不同地形条件(偏压坡度、围岩级别、埋深的变化)的连拱隧道结构安全性与围岩稳定性进行了计算与分析,明确了无中墙单洞工法的地质、地形适用性。
吕文乾[4](2019)在《大中山1#5#偏压连拱隧道群裂缝成因及处置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山岭高速公路修建过程中,连拱隧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连拱隧道在修建过程中,先行洞开挖浇筑后,在后行洞掘进过程中经常发现先行洞二衬出现开裂现象,隧道衬砌裂缝对隧道结构的稳定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并采取合理的处置措施,对保证隧道在施工和运营期的安全稳定极为关键。本文针对大中山1#5#偏压连拱隧道二衬出现裂缝情况,结合裂缝调查结果、成因分析、理论分析和数值分析结果对裂缝进行安全处置,效果较好。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大中山隧道群二衬出现裂缝的位置、长度、数量、类型、分布范围、地形地质条件等展开详细的调查,对调查的数据进行归类、分析、归纳和总结,确定了隧道二衬裂缝的分布规律、裂缝的变化规律及其产生的原因。(2)基于裂缝调查的结果对隧道二衬出现裂缝进行理论分析,分析隧道的偏压因素、施工工艺及隧道在偏压作用下与边坡滑动面的相互作用关系,计算隧道在偏压作用下所承受的偏压荷载,确定隧道受力薄弱部位并验算其安全性,得出中隔墙上方靠近浅埋侧在偏压作用下更易破坏。(3)利用MIDAS GTS/NX软件对不同工况下隧道的开挖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在在不同工况下隧道围岩应力场、位移场和塑性区的变化规律,在浅埋侧开挖完成后,在中隔墙侧拱墙和拱顶之间应力位移都较大,且形成拉压应力集中区;深埋侧开挖对围岩进行了二次扰动,致使围岩变形增大且弯矩向内侧旋转移动,围岩压力也由外侧向内侧转移,在此过程对先行洞左侧拱墙至拱顶范围内的围岩有向后行洞移动的趋势,其所产生的偏压荷载施加在后行洞靠近中隔墙一侧,而坡体侧围岩和中隔墙产生向上拉力为阻止岩体下滑,在先行洞靠近中隔墙一侧产生复杂的拉压应力作用下,二衬混凝土产生复合式剪切破坏,使得先行洞靠近中隔墙一侧的拱腰、拱肩、拱顶区域二次衬砌产生纵向裂缝。(4)基于裂缝调查分析结果、数值分析结果以及裂缝的发展变化情况,结合裂缝宽度和长度以及现场施工条件,对不同的裂缝类型分别采用骑缝注浆法、锚固注浆法对裂缝进行处置,通过埋设的应力和位移观测设备对二衬裂缝和隧道的稳定性进行安全监测,结果表明隧道和裂缝都处于稳定状态,说明所采取的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田卫明[5](2019)在《不同工法下连拱隧道施工阶段围岩稳定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双连拱隧道开挖断面较大,且两边拱圈共用一个中隔墙,导致双连拱隧道施工时经常出现安全事故。通过分析不同的双连拱隧道施工方法下围岩的变化,可以预测围岩的应力应变,指导施工。中导洞施工方法开挖扰动频率小,有利于机械化施工,它是双连拱隧道较常采用的施工方法之一。但是中导洞施工法对地质要求较严格,所以三导洞施工法也有其必要性。利用FLAC3D模拟两种不同的工法条件下隧道施工阶段围岩的稳定性,发现两种工法施工时中隔墙顶端位移最大,施工时需重点关注。
吕国栋[6](2018)在《单侧临时支护对某非对称开挖连拱隧道中隔墙施工力学行为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双连拱隧道线型流畅,引线占地面积少、空间利用率高,对复杂地形山岭高速公路的线型布设、征地拆迁、总体工程投资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尤其是中短隧道优势更大。但是,双连拱隧道存在的施工工序繁琐、技术要求高、工期较长等缺点也是不容忽视的。特别当要考虑到出渣、施工组织等因素时,主洞开挖采用左右洞非对称开挖,使得隧道空间效应更加明显,使得地层应力变化与衬砌结构的荷载转换更趋复杂。尤其是隧道中隔墙,经常处于复杂应力状态下,极易发生破坏。为减轻非对称开挖对中隔墙受力和稳定性的影响,粤西某双连拱隧道设计采用了中隔墙单侧临时支护的方法,即IV级围岩区采用纵向间距0.8m的φ108钢管支撑、V级围岩区采用50cm厚碎石土和50cm混凝土横向相间回填。本文以该工程为依托,针对IV、V级围岩区有无单侧临时支护、同一支护形式不同支护强度对调节中隔墙复杂应力状态分布的效果和优化设计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在文献收集和分析的基础上,对影响连拱隧道中隔墙受力稳定性的诸多因素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得出保持中隔墙稳定性最好的方法是支撑法,讨论了连拱隧道中隔墙受力分析原理和计算方法。(2)针对依托工程,采用隧道工程有限元方法和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GTS,分别建立了隧道施工过程中IV、V级围岩区段各5组中隔墙临时支护方案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得到了隧道开挖施工中隔墙受力的一般规律,通过与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了中隔墙临时设计支护方案的优化结果,对IV级围岩,墙右侧临时支撑φ108钢管竖向间距75cm,纵向间距80cm时,对V级围岩,回填50cm厚碎石土和C25混凝土时,左右监测点的位移应力变化最均衡。(3)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IV、V级围岩区段施工过程中,5种中墙临时支护方案的受力规律是,随之钢管支撑的间距减小、支护强度的提高,有限元模型监测点的位移减小、应力增大,临时支撑维持中隔墙左右的平衡是安全施工的关键。对IV级围岩,中隔墙右侧临时支撑采用φ108钢管竖向间距75cm、纵向间距80cm,对V级围岩,回填50cm厚碎石土和C25混凝土时,左右监测点的位移应力变化最均衡,故可作为临时支撑的推荐方案。实际工程实践验证了本文成果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王北华[7](2017)在《软弱地层大跨双连拱公路隧道结构受力及施工方法研究》文中指出连拱结构是近几十年在公路隧道建设中常采用的一种隧道结构型式,因其具有接线容易,占地少,地下空间利用率高,有利于保护环境,适应城市发展需要等优点,得以迅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诸如中隔墙渗漏水、结构变形大等病害的发生,因此全面了解双连拱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受力特点和变形规律成为迫切需求。本文以南山路双连拱公路隧道为工程背景,通过调研分析、数值模拟、现场实测等方法,对施工过程中的中隔墙稳定性、支护结构受力规律和施工方法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在前期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对地表偏压区对称中隔墙和非对称中隔墙受力进行计算,得出非对称中隔墙比对称中隔墙竖向不平衡力减小了 12.06%,不平衡力矩减小了 61.87%,因此非对称中隔墙在地表偏压区有较好适应性;分别对洞口偏压段和40m埋深段的隧道结构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并选取代表性断面进行中隔墙的内力监测,得出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中隔墙墙顶处始终存在偏压,并且向先行洞一侧偏转,在后行洞上台阶开挖时偏压最大。(2)利用FLAC3D软件模拟软弱地层双连拱隧道初期支护在施工过程中的位移场和应力场的变化规律,并结合现场对地层和结构变形、支护结构受力以及喷射混凝土早期强度试验来优化支护参数。地层变形包括地表沉降、拱顶沉降和水平收敛,地表沉降主要受本侧主洞开挖影响,洞内初期支护以竖向沉降为主,水平收敛较小,后行洞的施工对先行洞的沉降有一定影响,但幅度不是很大;支护结构的受力监测包括围岩压力、初支二衬接触压力、钢拱架内力和二衬内力,后行洞的施工使先行洞围岩应力重分布,使其围岩压力、初支二衬接触压力和二衬内力都有所增大,但钢拱架受压有所减小,对钢拱架的受力状态有所改善。(3)以南山路双连拱隧道为工程背景,通过在不同的围岩级别设置不同的主洞开挖错距和台阶长度来优化双连拱隧道的施工方法。通过对Ⅲ围岩中导洞开挖法和V级围岩三导洞开挖法的数值计算,得出Ⅲ级围岩合理主洞错距为2D~2.5D,台阶长度视具体情况决定,V级围岩合理主洞错距为2.5D~3D,合理台阶长度为1Om左右。
魏荣誉[8](2017)在《离军高速离石黄土隧道渗漏水机理与防治技术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离石黄土隧道的渗漏水病害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离军高速公路隧道渗漏水进行现场调研,查清黄土公路隧道渗漏水的表现特征,在离石黄土隧道渗漏水病害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法对隧道施工阶段和运营阶段的病害响应机制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并提出了渗漏水病害的处治技术措施。本论文的研究对类似的工程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现场调研,发现黄土隧道渗漏水易发生的部位主要集中在施工缝的地方,特别是环向施工缝的隧道拱顶位置、靠近中隔墙的拱腰位置,以及中隔墙的口段等:施工阶段是控制隧道运营阶段出现渗漏情况的关键阶段:连拱隧道的自身结构用形式表现出更易发生渗漏,具有先天的缺陷:2)在对隧道中隔墙、左右洞的拱腰以及隧道拱脚衔接处进行施工时,应做到“勤量测、紧跟进、及支护”:井在隧道左洞设置相应的排水系统,加大渗水监测密度,选择抗渗性较高的混凝土,合理控制隧道围岩水的“防、排”度:3)尽量避免在雨季对隧道进行施工;对隧道围岩的加固可以显着降低隧道产生渗漏水的风险,延长隧道的使用寿命:离石黄土隧道运营期水害易发区,主要集中在环向施工缝的拱顶和中隔墙处,这与离军高速公路渗漏水调研结果十分相似:害防治技术进行探讨,将现有整体浇筑成型的中隔墙采用模块化生产、模块化施工完成提出了一种连拱隧道中隔墙分块施工技术。
毛正君,李世安,魏荣誉[9](2016)在《双连拱隧道模块化防排水中隔墙设计及施工技术》文中指出在充分考虑当前双连拱隧道中隔墙的施工复杂性、渗漏水易发性及其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将现有整体浇筑成型的中隔墙采用模块化生产、模块化施工完成,提出了一种双连拱隧道模块化防排水中隔墙结构及其设计方法。模块化防排水中隔墙的结构包括:中隔墙下部现浇模块和连接在中隔墙下部现浇模块顶部的多个相互连接的中隔墙上部Y形预制模块,以及由防排水板、排水管和沉淀井共同构成的中隔墙防排水系统,其中中隔墙上部Y形预制模块与双连拱隧道拱顶二次衬砌连接。模块化防排水中隔墙施工包括多个中隔墙上部Y形预制模块施工、中隔墙下部现浇模块施工及中隔墙上下部的连接与整体成型。
冯时松[10](2016)在《双线喇叭口隧道施工技术》文中提出通过黄韩候铁路北塬双线喇叭口隧道由单线并双线的工程实例,从双连拱隧道开挖、支护、防排水及施工注意事项等方面介绍了喇叭口隧道的设计和施工特点。该施工技术对大跨连拱隧道、双线并行小间距隧道的施工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二、双连拱隧道中隔墙防水技术浅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双连拱隧道中隔墙防水技术浅谈(论文提纲范文)
(1)衬砌背后空洞条件下曲中墙连拱隧道结构力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隧道衬砌背后空洞研究现状 |
1.2.2 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曲中墙连拱隧道衬砌病害检测及统计分析 |
2.1 连拱隧道概况 |
2.2 衬砌病害检测方法 |
2.3 连拱隧道衬砌病害现场检测及统计分析 |
2.3.1 衬砌裂缝 |
2.3.2 衬砌渗漏水 |
2.3.3 衬砌背后空洞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曲中墙连拱隧道衬砌背后空洞条件下结构安全性分析 |
3.1 连拱隧道衬砌背后空洞计算模型建立 |
3.2 围岩衬砌接触完好条件下衬砌结构力学特性分析 |
3.3 衬砌背后空洞环向范围对结构安全性影响研究 |
3.3.1 衬砌变形规律研究 |
3.3.2 衬砌力学性能及安全性研究 |
3.4 衬砌背后空洞纵向长度对结构安全性影响研究 |
3.4.1 衬砌变形规律研究 |
3.4.2 衬砌力学性能及安全性研究 |
3.5 连拱隧道两侧主洞衬砌背后空洞对结构安全性影响研究 |
3.5.1 衬砌变形规律研究 |
3.5.2 衬砌力学性能及安全性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空洞存在条件下曲中墙连拱隧道衬砌裂损规律研究 |
4.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4.2 连拱隧道单侧隧道衬砌背后空洞条件下衬砌裂损规律研究 |
4.2.1 连拱隧道衬砌背后无空洞条件下衬砌开裂机制 |
4.2.2 连拱隧道一侧主洞背后空洞条件下衬砌开裂机制 |
4.3 连拱隧道两侧主洞背后空洞条件下衬砌裂损规律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曲中墙连拱隧道衬砌背后空洞治理方法及措施研究 |
5.1 隧道衬砌背后空洞成因分析 |
5.1.1 隧道施工过程中引起的空洞 |
5.1.2 隧道运营期间形成的空洞 |
5.2 隧道衬砌背后空洞预防措施 |
5.3 隧道衬砌背后空洞治理方法 |
5.3.1 注浆锚杆加固 |
5.3.2 充填注浆 |
5.3.3 局部或全断面更换衬砌(衬砌置换) |
5.3.4 衬砌内表面补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2)复合式曲中墙连拱隧道施工阶段支护结构力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本文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主要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复合式曲中墙连拱隧道衬砌结构病害统计及成因分析 |
2.1 连拱隧道概况 |
2.2 连拱隧道现场调查概况 |
2.3 衬砌病害现场调查项目及方法 |
2.4 复合式曲中墙衬砌结构病害特征统计分析 |
2.4.1 衬砌裂缝 |
2.4.2 衬砌渗漏水 |
2.4.3 衬砌背后接触状况 |
2.5 整体式直中墙衬砌结构病害特征统计分析 |
2.5.1 衬砌裂缝 |
2.5.2 衬砌渗漏水 |
2.6 两种形式连拱隧道病害特征对比分析及成因分析 |
2.6.1 衬砌裂缝分布特征对比分析 |
2.6.2 衬砌渗漏水分布特征对比分析 |
2.6.3 衬砌病害成因分析 |
2.7 小结 |
第3章 复合式曲中墙连拱隧道施工阶段支护结构受力特性数值分析 |
3.1 复合式曲中墙连拱隧道施工方法 |
3.2 数值模型的建立 |
3.2.1 模型参数的选取 |
3.2.2 模拟施工工序 |
3.3 复合式中墙连拱隧道特征断面的选取 |
3.3.1 中隔墙位移分析 |
3.3.2 中隔墙应力分析 |
3.3.3 支护结构位移分析 |
3.3.4 支护结构应力分析 |
3.4 复合式与整体式连拱隧道对比分析 |
3.4.1 中隔墙位移分析 |
3.4.2 中隔墙应力分析 |
3.4.3 支护结构位移分析 |
3.4.4 支护结构应力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基于现场监测的复合式曲中墙连拱隧道力学特性研究 |
4.1 隧道工程概况 |
4.2 现场监测内容 |
4.3 监测方案 |
4.3.1 位移监测 |
4.3.2 压力监测 |
4.3.3 内力监测 |
4.4 监测结果及对比分析 |
4.4.1 位移监测结果及对比分析 |
4.4.2 压力监测结果分析 |
4.4.3 中隔墙内力监测结果分析 |
4.4.4 二次衬砌应力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致谢 |
(3)基于无中墙单洞法的连拱隧道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题意义 |
1.1.2 依托工程概况 |
1.1.3 基本特征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连拱隧道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 |
1.2.2 隧道爆破振动控制技术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无中墙单洞法的合理工序与工艺 |
2.1 合理工序分析 |
2.1.1 方案设定 |
2.1.2 结果分析 |
2.1.3 工序比选 |
2.2 施工工艺优化 |
2.2.1 拱间夹岩加固技术分析 |
2.2.2 临时支撑工艺优化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无中墙单洞法的结构设计方法 |
3.1 采用无中墙单洞法施工的连拱隧道荷载计算方法 |
3.1.1 基于无中墙单洞法的超浅埋连拱隧道荷载计算方法 |
3.1.2 基于无中墙单洞法的浅埋连拱隧道荷载计算方法 |
3.1.3 基于无中墙单洞法的深埋连拱隧道荷载计算方法 |
3.1.4 二次衬砌荷载承担比例的确定 |
3.2 无中墙单洞法的荷载算例分析 |
3.2.1 基于规范方法的荷载计算结果 |
3.2.2 基于单洞法开挖的荷载计算结果 |
3.2.3 关于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无中墙单洞法爆破施工振动控制技术 |
4.1 后行洞爆破开挖方案及振动控制指标 |
4.2 后行洞爆破施工对既有构筑物的影响分析 |
4.2.1 爆破计算模型与参数 |
4.2.2 爆破振动响应分析 |
4.3 近距离爆破振动控制技术 |
4.3.1 单响最大装药量优化 |
4.3.2 预留核心土范围优化 |
4.3.3 二衬隔震层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无中墙单洞法的地质与地形适用性 |
5.1 工法的地质适用性分析 |
5.1.1 双洞围岩条件逐级软化影响分析 |
5.1.2 左右洞围岩条件软硬不均影响分析 |
5.2 工法的地形适用性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论文 |
(4)大中山1#5#偏压连拱隧道群裂缝成因及处置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连拱隧道及其病害研究现状 |
1.3 隧道衬砌裂缝成因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隧道裂缝加固处置研究现状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2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大中山隧道群工程地质概况 |
2.1 隧道工程概况 |
2.2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层岩性 |
2.2.3 地质构造 |
2.2.4 工程地质 |
2.2.5 水文地质 |
2.4 隧道详细地质情况 |
2.5 隧道主体工程设计 |
2.5.1 隧道内轮廓设计 |
2.5.2 隧道施工设计 |
2.5.3 隧道支护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大中山1~#~5~#偏压连拱隧道群二衬开裂调查 |
3.1 大中山1~#~5~#隧道群裂缝调查 |
3.1.1 隧道衬砌裂缝调查目的 |
3.1.2 隧道衬砌裂缝调查方法及仪器设备 |
3.2 公路隧道二次衬砌裂缝类型及等级分类 |
3.2.1 隧道衬砌裂缝开裂类型分类 |
3.2.2 隧道衬砌裂缝病害等级分级 |
3.3 大中山1~#~5~#隧道二衬裂缝详细调查 |
3.3.1 大中山1~#隧道衬砌裂缝分布情况 |
3.3.2 大中山2~#隧道衬砌裂缝分布情况 |
3.3.3 大中山3~#隧道衬砌裂缝分布情况 |
3.3.4 大中山4~#隧道衬砌裂缝分布情况 |
3.3.5 大中山5~#隧道衬砌裂缝分布情况 |
3.4 大中山隧道群二衬裂缝统计分析 |
3.4.1 大中山隧道群裂缝与隧道断面关系 |
3.4.2 大中山隧道群裂缝长度、宽度统计 |
3.4.3 大中山隧道群裂缝处偏压角、埋深统计 |
3.5 裂缝监测变化情况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偏压隧道荷载分布及稳定性分析 |
4.1 隧道产生偏压的原因分析 |
4.1.1 地形偏压因素 |
4.1.2 地质偏压因素 |
4.2 偏压隧道与边坡互相作用分析 |
4.3 偏压连拱隧道衬砌稳定性分析 |
4.3.1 偏压荷载计算 |
4.3.2 衬砌结构稳定性验算 |
4.4 衬砌开裂破坏因素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偏压隧道衬砌开裂数值分析 |
5.1 MIDAS/GTS NX软件简述 |
5.2 隧道模拟设计 |
5.2.1 隧道数值模拟的相关假定 |
5.2.2 隧道模型建立及边界尺寸 |
5.2.3 隧道数值模拟的相关材料参数 |
5.2.4 施工过程模拟说明 |
5.3 隧道数值模拟与分析 |
5.3.1 数值模拟方案设计 |
5.3.2 围岩应力分析 |
5.3.3 围岩位移分析 |
5.3.4 二次衬砌弯矩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裂缝处置效果分析 |
6.1 隧道裂缝处置措施 |
6.1.1 常见隧道裂缝加固处置方法 |
6.1.2 大中山隧道群裂缝加固处置方案选择 |
6.1.3 裂缝加固方案施工工艺 |
6.2 裂缝处置区的稳定性监测 |
6.2.1 稳定性监测相关仪器 |
6.2.2 稳定性监测测点布置 |
6.3 裂缝处置效果评价 |
6.3.1 地表沉降分析 |
6.3.2 拱顶下沉和周边收敛分析 |
6.3.3 支护结构应力应变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硕士期间学术科研成果及获得奖励 |
(5)不同工法下连拱隧道施工阶段围岩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连拱隧道常用施工方法 |
2 中导洞法双连拱隧道施工围岩稳定性分析 |
2.1 围岩及全域应力状况分析 |
2.2 区间隧道施工的计算位移分析 |
2.3 隧道变位情况分析 |
3 三导洞法施工围岩稳定性分析 |
3.1 围岩及全域应力状况分析 |
3.2 区间隧道施工的计算位移分析 |
3.3 隧道及中隔墙变位情况分析 |
4 结论 |
(6)单侧临时支护对某非对称开挖连拱隧道中隔墙施工力学行为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意义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连拱隧道开挖与中隔墙施工力学行为原理 |
2.1 双连拱隧道施工方法 |
2.1.1 中导洞+正洞全断面法 |
2.1.2 中导洞+正洞台阶法 |
2.1.3 中导洞+主洞侧导洞法 |
2.2 连拱隧道中导洞的设置、防护与隧道各部分之间的施工顺序 |
2.2.1 中导洞的设置、保护 |
2.2.2 中墙断面形式与尺度 |
2.2.3 各部分之间的施工顺序 |
2.3 中隔墙受力及稳定性分析 |
2.3.1 中隔墙受力状态 |
2.3.2 隧道顶部岩体垂直压力的计算 |
2.3.3 中墙外荷载的计算 |
2.3.4 中墙稳定性判断与稳定措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连拱隧道MIDAS/GTS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1 工程概况 |
3.2 隧道工程地质条件 |
3.2.1 地形地貌 |
3.2.2 地质构造、地震及区域稳定性 |
3.2.3 水文地质 |
3.2.4 地层岩性与围岩分级 |
3.3 连拱隧道施工方法与支护参数 |
3.3.1 Ⅳ级围岩段施工 |
3.3.2 Ⅴ级围岩段施工 |
3.3.3 连拱隧道支护设计参数 |
3.4 有限元单元法与MIDAS/GTS三维模型建立 |
3.4.1 有限元单元法基本步骤、解题思路 |
3.4.2 岩土工程分析与MIDAS/GTS软件 |
3.4.3 MIDAS/GTS三维模型建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支护参数下中隔墙力学行为分析 |
4.1 分析概述 |
4.1.1 分析过程与施工阶段 |
4.1.2 监测断面与监测点布置 |
4.2 IV级围岩区不同支护参数对隧道中隔墙力学行为影响分析 |
4.2.1 各监测点的位移影响分析 |
4.2.2 各监测点的应力影响分析 |
4.3 V级围岩区不同支护参数对隧道中隔墙力学行为影响分析 |
4.3.1 各监测点的位移影响分析 |
4.3.2 各监测点的应力影响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软弱地层大跨双连拱公路隧道结构受力及施工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连拱隧道发展概况 |
1.2.2 连拱隧道研究方法 |
1.3 公路连拱隧道研究中尚需解决的问题 |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 |
2 南山路隧道工程概况 |
2.1 工程特点 |
2.2 隧址区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
2.2.1 地层岩性 |
2.2.2 岩土层分层及工程特征 |
2.2.3 地质构造与地震稳定性 |
2.2.4 水文地质条件 |
2.2.5 气象水文 |
2.2.6 隧道围岩分级 |
2.3 隧道开挖方法 |
2.4 隧道主体工程衬砌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3 软弱地层双连拱隧道中隔墙稳定性研究 |
3.1 概述 |
3.2 中隔墙适应性分析 |
3.3 中隔墙受力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
3.3.1 模型建立 |
3.3.2 施工过程及工序模拟 |
3.3.3 中隔墙位移场变化规律分析 |
3.3.4 中隔墙应力场变化规律分析 |
3.4 中隔墙现场监控量测分析 |
3.4.1 试验项目及方法 |
3.4.2 试验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软弱地层双连拱隧道支护结构受力规律研究 |
4.1 概述 |
4.2 初期支护受力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
4.2.1 模型建立 |
4.2.2 施工过程及工序模拟 |
4.2.3 初期支护位移场变化规律分析 |
4.2.4 初期支护应力场变化规律分析 |
4.3 现场监控量测分析 |
4.3.1 地层及结构变形规律监测 |
4.3.2 支护结构受力监测 |
4.3.3 喷射混凝土早期强度试验 |
4.4 组合结构作用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软弱地层双连拱隧道施工方法研究 |
5.1 概述 |
5.2 不同开挖错距对隧道结构的稳定性分析 |
5.2.1 中导洞法不同开挖错距对隧道结构的稳定性分析 |
5.2.2 三导洞法不同开挖错距对隧道结构的稳定性分析 |
5.3 不同台阶长度对隧道结构的稳定性分析 |
5.3.1 中导洞法不同台阶长度对隧道结构的稳定性分析 |
5.3.2 三导洞法不同台阶长度对隧道结构的稳定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离军高速离石黄土隧道渗漏水机理与防治技术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黄土隧道及其渗漏水病害研究现状 |
1.2.2 连拱隧道及其渗漏水病害研究现状 |
1.2.3 隧道渗漏水病害处治技术研究现状 |
1.2.4 黄土隧道运营阶段面临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离军高速公路隧道渗漏水调研及渗漏水影响因素分析 |
2.1 工程概况 |
2.1.1 离军高速公路概况 |
2.1.2 离石黄土隧道工程概况 |
2.2 现场调查及统计分析 |
2.2.1 离军高速公路隧道渗漏水调查统计分析 |
2.2.2 离军高速公路隧道渗漏水调查分析总结 |
2.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离石黄土隧道渗漏水影响因素分析 |
2.3.1 层次分析法简介 |
2.3.2 离石黄土隧道渗漏水影响因素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离石隧道施工阶段模拟分析 |
3.1 离石隧道模型的建立 |
3.1.1 模型的建立 |
3.1.2 边界条件和模型参数的选取 |
3.1.3 施工步骤设计 |
3.2 离石隧道施工过程数值分析 |
3.2.1 位移分析 |
3.2.2 应力分析 |
3.2.3 渗流分析 |
3.3 黄土连拱隧道施工期水害易发区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离石隧道运营阶段渗漏水数值模拟 |
4.1 模型建立 |
4.1.1 离石隧道模型的建立 |
4.1.2 边界条件及围岩参数 |
4.1.3 连拱隧道渗漏水部位组合 |
4.2 不同工况下总水头分布 |
4.3 不同工况下孔隙水压力分布 |
4.4 黄土连拱隧道运营期渗漏水易发区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离石隧道渗漏水防治技术探讨 |
5.1 双连拱隧道模块化防排水中隔墙结构及其设计 |
5.1.1 整体结构及其设计 |
5.1.2 防排水系统结构及其设计 |
5.2 模块化防排水中隔墙施工步骤及技术要求 |
5.2.1 施工步骤 |
5.2.2 主要的技术控制要求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专利及获奖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专利 |
C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奖 |
(9)双连拱隧道模块化防排水中隔墙设计及施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双连拱隧道模块化防排水中隔墙结构及其设计 |
1.1 整体结构及其设计 |
1.2 防排水系统结构及其设计 |
(1)防排水板设计。 |
(2)排水系统设计。 |
2 模块化防排水中隔墙施工步骤及技术要求 |
2.1 施工步骤 |
2.1.1 多个中隔墙上部Y形预制模块施工 |
2.1.2 中隔墙下部现浇模块施工 |
2.1.3 中隔墙上下部的连接与整体成型 |
2.2 主要的技术控制要求 |
3 结语 |
(10)双线喇叭口隧道施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施工方案比选 |
3 中导洞法施工步序安排 |
4 双连拱隧道施工 |
4.1 中导洞开挖及支护 |
4.2 中隔墙浇筑 |
4.3 中隔墙的横向水平推力平衡 |
4.4 左(右)线正洞开挖及支护 |
4.5 围岩变形监测 |
4.6 防排水施工 |
4.7 喇叭口连拱段二衬施工 |
5 双连拱隧道施工注意事项 |
6 结束语 |
四、双连拱隧道中隔墙防水技术浅谈(论文参考文献)
- [1]衬砌背后空洞条件下曲中墙连拱隧道结构力学特性研究[D]. 王紫蓼. 青岛理工大学, 2020(01)
- [2]复合式曲中墙连拱隧道施工阶段支护结构力学特性研究[D]. 张国栋.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6)
- [3]基于无中墙单洞法的连拱隧道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D]. 杨学奇.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4]大中山1#5#偏压连拱隧道群裂缝成因及处置对策研究[D]. 吕文乾.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5]不同工法下连拱隧道施工阶段围岩稳定性分析[J]. 田卫明. 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 [6]单侧临时支护对某非对称开挖连拱隧道中隔墙施工力学行为影响研究[D]. 吕国栋.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7]软弱地层大跨双连拱公路隧道结构受力及施工方法研究[D]. 王北华. 北京交通大学, 2017(01)
- [8]离军高速离石黄土隧道渗漏水机理与防治技术初步研究[D]. 魏荣誉. 西安科技大学, 2017(01)
- [9]双连拱隧道模块化防排水中隔墙设计及施工技术[J]. 毛正君,李世安,魏荣誉. 公路, 2016(09)
- [10]双线喇叭口隧道施工技术[J]. 冯时松. 铁道建筑技术,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