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人力资本的测度和利用效果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侯普光[1](2021)在《我国中部地区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技的发展,世界经济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以往以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为主的经济格局正在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的发展也由以往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结构转向知识密集型结构,也就是说,谁拥有了知识资本,谁就能掌握未来农业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智力资本成为了知识经济进步的关键资源,也是当今农业经济发展中最稀缺的资源。知识经济和智力资本让人们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模式产生了新的认识,农业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已经不仅仅要依靠资源、劳动等因素,智力资本成为了促进现代农业进步的关键。随着智力资本对创新的推动,农业经济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本文在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理论、区域经济发展与自由组织理论等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文献分析、实证分析等方法,对中部地区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首先将智力资本分为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关系资本以及创新资本,介绍了每一个维度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接着对中部地区智力资本的评价体系进行构建,并对每个地区的智力资本进行划分。接着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对中部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最后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对中部地区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第一,中部六省智力资本发展水平的评估,结果显示:整体智力资本评估结果由高到低依次是湖北、山西、河南、江西、安徽、湖南。其中人力资本评分最高的是山西,最低的是安徽;结构资本评分最高的是山西,最低的是湖南;关系资本最高的是湖北,最低的是湖南;创新能力最高的是湖北,最低的是山西;第二,利用聚类分析对中部地区智力资本投入水平进行划分。第一类包括湖北和山西两个省份,这一类省份的智力资本综合水平都相对较高,是中部地区发展的重点;第二类包括河南、安徽和江西三个省份,智力资本综合水平处于中等水平,这一类省份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大力扶持;第三类仅有湖南一个省份,这一类省份智力资本综合水平相对较低,尤其在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方面的投入与其他省份相差甚远,需要重点关注;第三,本文利用熵权TOPSIS法和因子分析法联合计算中部地区整体及局部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局部测度结果显示,中部地区6个省份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得分由高至低排序依次是湖北、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南。这与中部地区六个省份的智力资本评估结果排序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初步显示出智力资本与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内在相关性。从中部地区整体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测度结果来看,2011年至2020年期间,中部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虽然在2019年和2020年有一定的波动,但是整体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第四,在贡献率思维基础上,本文利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构建智力资本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函数,回归结果显示,资本投入对数和劳动力投入对数对农业经济发展对数都存在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五,在生产关系函数的基础上,利用灵敏度系数构建一元线性函数和二次函数,通过点弹性分析中部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对智力资本的敏感度。结果显示,两个回归方程模型都显示出智力资本与农业经济增长存在显着的正相关性,即随着智力资本投入的增加,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会相应的提升,智力资本的存量越大,相应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第六,利用灰色关联度法从智力资本的人力资本、关系资本、结构资本和创新能力四个维度分析了其与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这四个因素对中部地区农业经济发展都有较强的相关性。其中中部地区人力资本、关系资本、结构资本的关联度相差不大,而创新能力投入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联度显着高于人力资本、关系资本、结构资本的关联度,这表示在从智力资本投入角度提升中部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中,提升中部地区智力资本投入中的创新投入是关键。
何若帆[2](2021)在《重污染企业知识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基于政府支持的调节作用》文中提出
郑耀弋[3](2021)在《跨层视角下企业家权力与创业企业自主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如何应对复杂变化的外部环境?如何构建和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近些年,华为、中兴等中国公司在欧洲、美国等海外发展事例再次表明,自主创新已成为企业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抵御外部环境动荡、他国政治冲击的有效路径。作为国家经济体系的重要微观主体,创业企业自主创新活动不仅有助于塑造自身核心竞争力,对一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领导与其团队作为创业企业战略决策的主体,其通过对市场风险和机会的识别与捕捉,动态调整战略规划,优化重置现有资源等举措持续开展创新活动,引领创业企业不断发展。因此,研究如何构建合理高效的创业企业团队,既是克服创业企业“新创弱性”的需要,也是提高企业创新决策质量,通过创新驱动引领企业不断成长的必然要求。创业企业领导者即企业家拥有团队核心和企业决策核心的双重身份,运用权力参与并执行创业企业关键性创新战略,继而塑造企业各类行为导向,其中包括企业自主创新行为。这种行为塑造方式会受到创业企业内部风险承担水平、企业家与其团队跨层互动以及外部行业要素密集度、法律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综上论述并考虑自主创新的阶段性与过程性,本研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1)考虑自主创新意愿。基于对中国文化背景和样本企业特征的分析,首先研讨企业家权力对创业企业R&D强度的影响效应。其次,在已有领导者权力与企业创新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分别考察了行业要素和企业家跨层社会类别差异的调节作用。最后,考虑行业要素类型和企业家跨层社会类别差异的联合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第一,强权企业家对创业企业R&D强度具有显着的驱动效应。第二,相比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等非技术密集型行业,企业家权力对技术密集型行业创业企业R&D强度的促进作用更大。第三,企业家跨层社会类别异质程度低的创业企业,企业家权力对创业企业R&D强度的促进作用更大。第四,行业要素对企业家权力和创业企业R&D强度的调节作用还依赖于企业家跨层社会类别的异质程度。社会类别异质程度低的时候,企业家权力对技术密集型行业创业企业R&D强度的促进作用更大;社会类别异质程度高的时候,企业家权力在技术密集型行业和非技术密集型行业间驱动创业企业R&D强度的差异缩小。通过变更关键变量测度方式、调节效应再检验以及控制内生性等因素的影响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该研究即拓展了企业创新导向的领导者权力研究视阈,也利于深入认识企业家权力作用于创业企业R&D强度的潜在边界条件,并有效指导创业企业的创新管理实践。(2)考虑自主创新结果。通过专利申请类型刻画创业企业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探讨强权企业家创新驱动倾向于哪类技术创新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权力构成的异质属性,探究上述影响在企业家哪类权力中表现更为突出。其次,聚焦领导跨层正向年龄差异的研究现状并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境,将企业家跨层正向年龄差异纳入上述研究框架,分析企业家跨层正向年龄差异对企业家权力与创业企业双元创新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第一,创业企业强权企业家创新活动倾向渐进式而非突破式。第二,考虑企业家异质权力并对其分析表明,企业家权力强度对创业企业渐进式创新的促进作用主要源于企业家行使组织权力协调整合企业内部资源驱动创业企业渐进式创新。第三,进一步融合领导权力及其跨层年龄差异后发现,跨层正向年龄差异增大会抑制企业家权力的创新驱动效应。与西方情境下的研究相比,该发现证实了中国文化背景下领导跨层正向年龄差异也有其非功能性的一面。该研究有助于厘清现实中团队年龄差异的构成,也拓展了团队年龄差异的作用机制,可为创新导向的领导者权力结构动态优化及其团队跨层管理提供参考。(3)在上述内容研讨的基础上,将创业企业R&D投资意愿与创新结果纳入同一研究框架,评价企业自主创新效率并分析企业家权力对其的作用机理。一方面,运用直接、间接等多种方法对创业企业自主创新效率进行测度。以此为基础,对创业企业总体自主创新效率按技术创新模式划分为渐进式创新效率和突破式创新效率,探讨企业家权力对上述两类创新效率的影响。另一方面,考虑创业企业内部风险承担水平和外部法律环境,从宏、微观视角对企业家权力与创业企业自主创新效率的关系进行探讨。研究发现:第一,强权企业家对创业企业自主创新效率具有显着的驱动效应。第二,创业企业所处的法律环境越优良,强权企业家对创业企业对自主创新效率的积极影响越弱。第三,创业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越高,强权企业家对创业企业对自主创新效率的积极影响越强。考虑技术创新模式、变更关键变量测度方式、调节效应再检验以及控制内生性等因素的影响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该研究有助于从宏、微观层面为创业企业自主创新效率的提升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韩科振[4](2021)在《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人类与生存环境之间错综复杂的依存关系和反馈关系,具有很强的时空特性。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投入要素,解决好了环境问题实际上就是解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2019年1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历次会议明确强调“绿色技术创新是绿色发展的重要动力,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绿色发展就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战略举措,绿色经济是实现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保障。绿色经济发展离不开绿色技术进步,绿色技术进步必须依靠技术创新支撑,绿色技术创新是确保绿色发展战略的关键所在。支持技术创新的共性的基本要素是人力资本和研发支出(R&D),特别是研发资本的积累。面对绿色经济这个当今全球共同性的主题,中国在更加开放的过程中,除了要充分利用本国资本不断自主创新和强化内部的研发技术积累外外,还要更加有效的利用国际研发资本,通过对外直接投资(OFDI)逆向技术溢出、外商直接投资(FDI)和进口的产业集聚效应等引发的竞争效应和技术扩散效应,促进我国绿色技术进步,提高资源资源利用效率,减轻环境对人类生存带来的压力,与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共享绿色生态的经济发展模式,这是需要深思的课题。绿色技术进步是推动绿色发展的核心所在。如何推动绿色技术进步已成为学术界和实业界的重点研究领域,纵观现有研究,推动一国绿色技术进步的因素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国内的自主创新和通过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保障在于研发投入,而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可借助或依靠对外直接投资(OFDI)、外商直接投资(FDI)以及进口等渠道实现。不过,相关研究基本上是沿着自主创新和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进步影响的两种不同途径展开的,尚鲜有将自主创新与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统一在同一框架下的研究,特别是实证研究。伴随我国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我国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口渠道的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是否能够显着促进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技术进步,推动我国绿色技术进步?尤其是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存量和流量均处于全球前列;还有,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的推动作用是否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如本国的自主创新和先进技术的吸收能力与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的协同,对这些问题加以研究,不仅事关如何有效提高我国绿色技术进步,而且与我国绿色发展密切相关,进而关系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因而,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以“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影响绿色技术进步的作用机制”为核心,首先在理论上演绎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分析在政府要求绿色创新和企业自主绿色创新的双重约束下,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对企业、区域、国家三个层面的绿色技术进步提升的内在机理,并提出了对应假设。然后针对中国绿色技术进步的现实情况,从微观层面的企业到宏观层面的国家,以不同视角实证研究国际研发资本溢出对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中国绿色技术进步的考察主要从企业层面、制造业行业层面、区域层面以及国家层面进行测度。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主要通过国际研发投入、跨国技术转移、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外直接投资(OFDI)和进口贸易渠道,产生直接和间接的扩散或溢出,影响绿色技术进步。本文共设九个章节,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由第1章构成;第二部分是理论基础和影响机制的理论分析,包括第2章的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及第3章的影响机制分析;第三部分是实证检验和分析,包括第4章、第5章、第6章、第7章和第8章;第四部分为总结与研究展望,由第9章构成。第1章描述本文研究主题的相关背景,据此提出研究问题,并阐述该选题的意义,梳理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界定研究对象的概念,指出本文的创新点。第2章梳理本文的理论基础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文献。本章主要梳理与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和绿色技术进步相关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理论、绿色经济理论和技术创新理论,了解和掌握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进步的研究动态。第3章从理论分析国际研发资本对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机制。重点分析OFDI、FDI和进口渠道对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机制,尤其是分析了OFDI对绿色技术进步的内在机制。第4章是基于微观视角下的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企业绿色技术进步影响的实证研究,并从企业特质层面深入分析企业绿色技术进步受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影响的异同。第5章是从制造业的行业异质性的视角实证分析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因为制造业是推进绿色技术创新的主导产业,在影响绿色技术进步中占有主导地位。第6章是国际研发资本溢出对区域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的实证研究。同时,探讨技术吸收能力下的国际研发资本技术进步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门限效应,实证分析自主创新和OFDI逆向技术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综合影响。第7章是第6章的延伸,实证研究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区域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探讨绿色技术进步在区域间的相互影响,还有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在区域间对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第8章是从国家层面实证研究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一国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第9章是总结部分。本章整合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结论,按照本文的逻辑脉络,归纳提炼研究结论,提出政府决策和企业应对两方面的相关建议,还有未来研究展望。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本文认为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进步有显着影响,主要有以下结论。从微观层面看,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显着地促进了企业绿色技术进步,国际研发资本是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因之一。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能够通过逆向技术溢出促进企业绿色技术水平提升,企业通过引入外资和进口贸易也能显着提升企业的绿色技术水平,不过,进口贸易所获得的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相对有限。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企业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存在显着的企业异质性特征。相较于渐进性绿色技术进步,对突破性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要强,FDI和进口渠道的技术溢出相对较弱。从制造业及行业层面看,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制造业行业绿色技术进步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OFDI、FDI和进口贸易获得的国际研发资本都有助于提升制造业的绿色技术水平,但进口贸易的效应相对较弱。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制造业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存在企业异质性,对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而言,相较于OFDI对绿色技术进步的积极影响,FDI以及进口贸易的影响要更为显着,而对于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而言,OFDI的绿色技术水平提升作用更为明显。对于渐进性绿色技术进步而言,制造业通过引入外资以及进口贸易所带来的技术溢出的推动作用较大,OFDI的促进效应相对较小,对于突破性绿色技术进步而言,OFDI的促进效果更为显着,FDI的影响相对较弱,进口贸易的影响在统计上不显着。从区域角度看,国际研发资本对区域绿色技术进步有显着的提升效果。OFDI技术溢出是我国绿色技术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OFDI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进步的促进效应受到国内自主创新能力以及人力资本水平的影响,自主创新能力越强,人力资本水平越高的区域,OFDI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进步的提升作用越强。相邻地区的环境规制越强、研发投入越多、人力资本越丰富,对本地区绿色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越有效果。我国绿色技术进步存在显着的空间溢出效应,相邻地区的绿色技术进步对本地区的绿色技术进步具有积极(positive)推动作用。回顾本文研究方法与结果,主要有以下四点创新。第一,有机结合国内自主创新和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构成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我国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的分析框架。对国际研发投入、跨国技术转移、FDI、OFDI和进口贸易多个溢出渠道,从微观到宏观,从行业到产业,在理论和实证上分析了这些渠道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对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相关研究文献关于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的渠道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大多数研究国际研发资本溢出渠道其中之一或其中的一部分,同时,鲜有将国内自主创新纳入一个整体分析范畴的研究。结论显示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我国绿色技术水平的提升有显着地促进作用,特别是OFDI对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的敏感性受国内自主研发水平的影响,国内自主研发水平越高,OFDI对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程度越强。第二,对绿色技术水平划分更加细化,拓展了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渠道并重新测度了各种渠道的技术溢出,多维度分析了企业不同异质性特征的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进步影响的影响,使得分析更加有针对性,结果精准可靠。将绿色技术创新区分为渐进性绿色技术创新和突破性绿色技术创新,还有,将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绿色技术进步指数、绿色发展指数等纳入到统一分析框架。对企业异质性下的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水平的影响考虑了企业的所有制、企业所属产业或行业、生产率、融资约束、所在区域。第三,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既存在门限效应也存在空间溢出效应。绿色区域绿色技术进步的门限效应的存在与国内自主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本的吸收能力有关联。本文系统分析了国内自主创新能力以及人力资本水平对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渐进性绿色技术创新和突破性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认为出存在门限效应,具有非对称的影响特征。区域间的绿色技术进步相互影响,一个区域的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其它区域的绿色技术进步也有显着影响,存在空间的相互依赖性,具有空间溢出效应。第四,采用多种方法测度绿色技术水平和多种实证分析方法研究了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路径和程度。对绿色技术进步指数的测度采用“让数据说话”的非参数估计方法,运用SBM和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进行测度,该测度方法得到的绿色技术进步指数更加精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面板门限模型和空间面板模型等多种,实证分析了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并且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得到并探究了一些具有新颖性和可比性的实证结论,为更加深化开放的精准施策提供了一些可行的决策依据。
黄磊[5](2021)在《技术搜寻、吸收能力与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势不可挡的潮流。后疫情时代,世界经济的动荡性和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经济全球化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大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升级,我国的企业尤其是高技术企业面临着一系列核心技术缺乏的“卡脖子”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高技术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足,创新质量低下。当前我国高技术企业大多处于价值链的底端,缺乏核心技术,创新质量不高导致经济效益不理想,因而切实有效地提升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对于提升高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突破“卡脖子”问题的核心技术,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和培育经济新动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搜寻、整合和利用企业内外部异质性知识是我国大部分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实现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虽然技术搜寻在创新管理领域的研究较为广泛,但是现有文献一方面,主要关注外部搜寻对企业创新绩效和创新能力影响、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和创新能力的影响,将技术搜寻、吸收能力与创新质量三者融合的研究还较为缺乏。另一方面,现有研究无论是关注搜寻宽度和搜寻深度的研究还是关注搜寻二元性的研究都只是停留在搜寻行为对企业创新绩效和创新能力的影响上,而并没有探讨在组织资源有限的背景下,高技术企业应该如何在不同技术搜寻战略之间平衡分配资源从而实现最优的创新质量。基于此,本文在现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融合已有的观点,以我国高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搜寻理论、吸收能力理论、创新管理理论,从技术搜寻和吸收能力的视角,围绕“技术搜寻和吸收能力如何影响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这一基本论题,构建“技术搜寻-吸收能力-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的概念模型,并以此对以下三个问题进行探索与考证:(1)高技术企业的不同技术搜寻战略与其创新质量关系如何?(2)吸收能力在技术搜寻对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机理或作用路径中扮演何种角色?(3)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提升路径的组态效应分析。在研究过程中,本文采用理论推演、统计回归分析的实证研究和案例导向的定性比较分析方法(QCA)对本文提出的研究问题进行了具体的探究。首先,对技术搜寻、吸收能力和创新质量的相关研究进行文献梳理,构建技术搜寻、吸收能力与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关系的概念模型,并利用现有研究理论推导出相关研究假设。其次,以我国在A股上市的高技术企业为样本,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技术搜寻、吸收能力与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之间的关系假设进行实证检验。另外,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分别选取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的三家高技术企业作为案例,引入QCA方法,从配置观的视角利用高技术企业的外部技术搜寻与内部吸收能力等前因条件因素在特定构型下的组态,探讨不同因素间组合配置情境下的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提升路径。通过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技术搜寻宽度和技术搜寻深度与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存在倒U型的关系,平衡型搜寻正向影响高技术企业的创新质量。首先,技术搜寻宽度和技术搜寻深度与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先升后降的非线性倒U型关系。换句话说,高技术企业的技术搜寻宽度和技术搜寻深度各自都存在一个最优点,适度的提高技术搜寻的宽度和深度有利于其创新质量的提升;当超过临界值后,技术搜寻宽度和深度的增加会对高技术企业的创新质量产生负向影响。其次,高技术企业的技术搜寻宽度和技术搜寻深度存在一个平衡点,二者的平衡能够同时为企业带来新技术知识和机会以及规避在某一维度上的过度搜寻带来的创新风险,从而正向促进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的提升。技术搜寻宽度和技术搜寻深度两种搜寻战略尽管在搜寻方式和目标方面有较大的差异,但二者之间的互补效应对高技术企业的创新水平和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2)技术搜寻通过影响吸收能力进而作用于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技术搜寻宽度、技术搜寻深度、平衡型搜寻正向影响高技术企业的潜在吸收能力;技术搜寻宽度和平衡型搜寻正向影响高技术企业实际吸收能力,高技术企业技术搜寻深度对其实际吸收能力的正向影响表现不显着;吸收能力的两个维度均对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存在正向促进作用;除了实际吸收能力在技术搜寻深度与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关系之间中介作用没有得到支持以外,潜在吸收能力和实际吸收能力在技术搜寻宽度、平衡型技术搜寻与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关系中具有多重中介作用。(3)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提升路径的组态效应分析。本文利用fs QCA对前因条件因素的配置组合进行分析,得出的研究结果表明,有三种路径六种方案可以提升高技术企业的创新质量。第一种路径“技术搜寻宽度情境下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的提升路径”,包括两种组态方案,这种路径方案适用于主营业务多元化的高技术企业。第二种路径“技术搜寻深度情境下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的提升路径”,也包括两种组态方案,这种路径方案适用于主营业务较为单一的高技术企业或者新创高技术企业。第三种路径“平衡型技术搜寻情境下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的提升路径”,包括两种组态方案,这种路径方案适用于主营业务多元且较为成熟的大型高技术企业。本文研究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提升论题,是在创新管理和质量管理研究领域进行创新性的探索。研究成果为我国高技术企业更好地进行创新质量提升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和保障,同时为相关部门支持高技术企业的发展,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对我国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达成提供坚实基础,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总体来说,本文对现有研究的贡献如下:(1)进一步分析补充了创新质量的概念、内涵,探究了创新质量与创新数量、创新绩效的关系,初步构建了创新质量理论体系,为进一步准确的研究创新质量奠定了理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并丰富了创新管理理论体系。(2)将技术搜寻、吸收能力和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纳入同一理论框架,建立技术搜寻、吸收能力与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关系的概念模型,探究技术搜寻和吸收能力对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机理和作用路径,以及吸收能力的多重中介效应,进一步丰富了技术搜寻和吸收能力的结果变量研究,为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的提升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同时也为进一步探讨高技术企业的知识管理与创新质量关系提供了新的方向和视角。(3)综合运用统计回归分析方法和案例导向的QCA方法,从配置观组态的视角探索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提升路径。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创新质量提升的论题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路,也对我国高技术企业由“创新数量”驱动到注重“创新质量”的转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潘苏楠[6](2021)在《中国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研究》文中指出人力资本是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以及身体素质的总和,是一种高质量型创新要素。伴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中国的人力资本结构也发生了显着变化,其中,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呈现出低教育程度人力资本比重不断下降,与此同时,高教育程度人力资本比重持续上升的整体态势。而由低教育程度人力资本逐步向高教育程度人力资本进行动态演进,是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的一个典型表现。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是指通过调整和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实现初级人力资本向中级人力资本过渡,并逐步向高级人力资本进行动态演化,在演化进程中,要保障各类人力资本的互补匹配与协调发展,以此来满足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于不同类型人力资本的需求,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前,面对劳动力人口数量连续下降的人口红利瓶颈以及经济增长新常态的双重挑战,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问题已备受关注。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具有知识外溢效应,是构建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最为关键的要素,通过创新驱动加快产业结构向高技术化、高知识化和高附加值产业进行转移,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着力点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稳固基石。那么,以初级人力资本向高级人力资本动态演进为特征的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是否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是通过什么机理、哪些路径作用于经济发展?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协调效应?以及协调前景如何?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以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规范分析、模型构建、实证检验等方法的综合运用,深入探讨分析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自主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作用机理和传导路径。围绕主要研究内容,具体的行文结构安排如下:第1章,绪论。首先,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并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阐述本文的研究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并明确本文具体的结构安排;之后,介绍本文在研究过程中所应用到的研究方法,并规划出本文详尽的技术路线图;最后,概述几点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及理论贡献。第2章,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比较系统的搜集、梳理与归纳,深入了解人力资本、自主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经济发展理论的产生背景、思想内涵和发展脉络,以期能够明晰已有文献所取得的研究进展,进而识别出相关领域有待深入挖掘的研究方向,同时,也为后续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第3章,概念界定及指标测度。首先,通过对相关研究的追本溯源,界定本研究中所涉及的核心概念;然后,参考借鉴已有研究并结合发展实际,选取各个变量的测度指标;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对变量进行具体的测算,为后文的实证研究做好最基础的铺垫。第4章,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发展的驱动机理研究。通过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归纳,部分文献已经认识到了,产业结构升级在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桥梁效应,但是,目前鲜有文献对三者之间的作用机理及传导机制进行深入探究。本章节在文献调研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及理论模型,并构建状态空间模型,对产业结构升级在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中介效应,进行验证和估算,继而进一步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第5章,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机理研究。在前文验证产业结构升级是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促进经济发展重要路径的基础上,本章节以期能够进一步打开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作用黑箱”。通过文献调研与理论梳理,从而提出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通过自主创新驱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研究假设。在此基础上,构建状态空间模型,对自主创新在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中介效应,进行验证和估算,并对其实证结论进行总结探析。第6章,基于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的经济发展路径探究。在上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自主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之间的作用机理和传导路径的基础上,本章节采用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研究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和冲击轨迹,并进一步地运用Bootstrap技术,对链式中介效应进行检验。以此构建出,以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为源动力,促进自主创新能力提升,驱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同时,又以经济发展反哺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的可持续生态圈。第7章,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前景研究。在全球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和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下,人力资本作为知识与技能的主要载体,是一种高质量型创新要素,通过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从而实现经济发展。理论分析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机理,构建协调度测度模型,得出二者协调效应的时间序列,在此基础上,分别运用BP神经网络和ARIMA模型,对其协调发展前景进行预测,也相当于对这两种预测方法进行互证检验。第8章,结论与展望。本章节首先对全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及结论,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启示,最后,根据本文的研究局限,展望未来的改进方向。综上所述,本文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实践观察-提出问题-理论分析-实证检验-结论探讨”的科学研究逻辑和解决问题思路指导下,深入分析和实证检验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自主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经济发展之间的作用机理和传导路径,并探究了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效应,对其协调发展前景进行预测。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之处和理论贡献。一是基于整体刻画和动态演化的视角探析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拓展和深化了人力资本理论研究。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人力资本是知识与技能的主要载体,具有知识外溢效应,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源动力,因此,人力资本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进展。但目前,鲜有文献从整体角度去刻画和描述,以初级人力资本向高级人力资本动态演进为特征的人力资本整体数量、质量状况及其结构演进的全貌。本文尝试拓展和深化已有研究,界定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的概念及内涵,构建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指数测算模型,从整体角度去考察中国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程度。二是深入剖析并实证检验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自主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之间的作用机理及传导路径。探究解析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发展的内在影响机理和“作用黑箱”,进而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及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状态空间模型,对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在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中介效应,进行验证和估算。从理论分析上建立起变量之间的有机联系,在方法应用上丰富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经验研究。三是研究分析变量之间的冲击效应和作用路径,构建基于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的经济发展可持续生态圈。将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自主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纳入到同一个系统分析框架中,采用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研究变量之间的作用轨迹和冲击效应,并进一步地运用Bootstrap技术,对链式中介效应进行检验,同时建立起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自主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经济发展之间的有机联系和传导路径。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以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为源动力,激发自主创新能力提升,驱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而推动经济发展,同时,又以经济发展反哺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的可持续生态圈。
景正月[7](2021)在《农村空巢老年家庭健康贫困测度及动态变化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扶贫工作取得重大成就,让7亿多农村人口摆脱贫困。2020年底,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重大胜利,这意味着我国扶贫工作将进入“后扶贫时代”。尽管当前绝对贫困对象已经被全部消除,但贫困是动态变化的,部分脱贫对象今后仍存在返贫和致贫风险。返贫和新增贫困的发生具有多因性,而其中健康贫困是首要原因。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衰退,疾病风险越来越高,健康贫困也成为农村老年贫困的主要形式。与此同时,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农村空巢现象日益严重。相比非空巢老人,空巢老人健康贫困风险更高,健康贫困问题更为突出。在农村空巢老年家庭健康贫困问题更为突出的背景下,目前却缺乏对该群体的健康贫困状况的全面测度。一方面,现有的健康贫困测度方式大多是对已发生的健康贫困状态进行事后测度,具有滞后性。另一方面,现有的健康贫困测度方式多是静态研究,没有考虑到健康贫困风险的动态变化性,具有局限性。在后扶贫时代背景下,农村空巢老年家庭健康贫困的研究不仅需要关注事后的健康贫困状况,而且需要关注事前的健康贫困脆弱性状况。除此以外,农村空巢老年家庭健康贫困的研究不仅需要静态测度健康贫困状况,也需要动态研究健康贫困的变化过程。通过事后测度与事前预测相结合、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全面把握当前农村空巢老年家庭的健康贫困状况,从源头上阻断疾病与贫困的恶性循环,对构建可持续性健康脱贫的长效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目的本研究的总目的是基于山东省农村面板数据,全面了解农村空巢老年家庭的健康贫困现状,明确该群体存在的主要健康贫困问题,探索诱发健康贫困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制定改善健康贫困状况的精准化策略,从而为后扶贫时代的健康贫困治理提供相应的理论和实施依据。具体研究目的如下:(1)了解事后测度的健康贫困发生及动态变化现状,并探索主要影响因素。(2)了解事前预测的贫困脆弱性发生及动态变化现状,并探索主要影响因素。(3)从事前预测角度出发,明确健康冲击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4)基于上述结果,提出改善农村空巢老年家庭健康贫困状况的精准化策略。资料来源与研究对象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山东省农村老年健康队列”的2019年基线调查和2020年随访调查。以农村空巢老年家庭为研究对象,最终构建了 2019年和2020年均接受调查的1951户农村空巢老年家庭的平衡面板数据。研究内容与方法本研究的研究内容及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1)采用文献法,搜集和整理分析国内外关于健康贫困、健康贫困脆弱性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明确研究现状与进展,总结归纳当前研究中存在的空白点和不足之处。(2)基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计算方法对农村空巢老年家庭的灾难性卫生支出(Catastrophic Health Expenditure,CHE)、(Impoverishment Health Expenditure,IHE)的发生率和发生差距进行测度,利用转移矩阵观测2019年—2020年的CHE、IHE发生及动态变化状况,并利用面板随机效应Logit模型、混合效应Logit模型及有序Probit模型分别分析家庭生计资本存量对CHE、IHE发生及动态变化的影响。除此以外,采用集中指数对CHE公平性进行测度,并利用集中指数分解法和集中指数变动分解法分析影响CHE公平性及公平性变动的主要贡献因素。(3)基于三阶段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对农村空巢老年家庭的贫困脆弱性进行测度,并对其预测的精确性进行验证;利用转移矩阵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观测2019年—2020年的贫困脆弱性发生及动态变化状况,并利用有序Probit模型分析生计资本存量对贫困脆弱性动态变化的影响。(4)利用面板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模型(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Difference in Difference model,PSM-DID)分离出健康冲击(以 40%阈值标准下的CHE发生情况作为健康冲击的代理变量)对农村空巢老年家庭贫困脆弱性影响的净效应,在此基础上通过交互项分析,探索生计资本存量在健康冲击和贫困脆弱性两者关系中发挥的调节作用。(5)针对农村空巢老年家庭目前存在的健康贫困问题,提出改善其健康贫困状况的优化策略;针对未来可能存在的健康贫困问题,制定前瞻性的反贫困政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研究结果1.农村空巢老年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及其公平性分析(1)对于CHE现状,总的来看,CHE发生率和发生差距随着阈值标准的升高呈现下降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CHE发生率呈现下降趋势,而CHE发生差距呈现上升趋势。基于面板随机效应Logit模型发现农村空巢老年家庭CHE的影响因素包括家庭做饭燃料、厕所类型、住房面积、空巢年限、子女数量、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劳动力数量、户主年龄、家庭慢病人数、家庭住院服务利用。(2)对于CHE动态变化现状,总体上,农村空巢老年家庭脱离CHE和陷入CHE的状态并存,且脱离CHE状态的比例高于陷入CHE状态的比例;在发生过CHE的家庭中,是以暂时发生为主要类型。基于有序Probit模型分析发现,做饭燃料(使用柴火)、子女数量(多)、户主年龄(高)、家庭慢病人数(多)、家庭住院服务利用降低了农村空巢老年家庭从不发生CHE的概率,增加了暂时发生和持续发生CHE的概率;建档立卡贫困户(非贫困户)、家庭经济状况(最高收入组)、家庭劳动力数量(多)增加了农村空巢老年家庭从不发生CHE的概率,降低了家庭暂时发生和持续发生CHE的概率。(3)对于CHE的公平性,2019年和2020年农村空巢老年家庭的CHE发生率和发生差距的集中指数均为负值,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向负1靠近。集中指数静态分解结果表明,家庭经济状况和家庭劳动力数量是2019年和2020年CHE发生不公平的最主要贡献因素;集中指数动态分解结果表明,家庭经济状况和家庭住院服务利用是促使2019年到2020年CHE向低收入家庭转移的主要因素。2.农村空巢老年家庭致贫性卫生支出分析(1)对于IHE现状,总的来看,贫困线标准越高,家庭自付医疗支出(Out-of-pocket health expenditure,OOP)导致农村空巢老年家庭陷入贫困的人口越多,产生的贫困差距和标化贫困差距越高;与2019年相比,OOP的致贫率在2020年几乎没有变化,而致贫差距在2020年呈现下降趋势。基于混合效应Logit模型发现,无论在哪一种贫困标准下,家庭做饭燃料、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劳动力数量、户主年龄、家庭慢病人数、家庭住院服务利用均是农村空巢老年家庭IHE的影响因素。(2)对于IHE动态变化现状,总体上,农村空巢老年家庭脱离IHE和陷入IHE的状态并存,且脱离IHE状态的比例明显高于陷入IHE状态的比例;在发生过IHE的家庭中,是以暂时发生IHE为主要类型。基于有序Probit模型分析发现,做饭燃料(使用柴火)、居住安排(偶居)、户主年龄(高)、家庭慢病人数(多)、家庭住院服务利用降低了农村空巢老年家庭从不发生IHE的概率,增加了暂时发生和持续发生IHE的概率;家庭经济状况(最高收入组)、家庭劳动力数量(多)增加了农村空巢老年家庭从不发生IHE的概率,降低了家庭暂时发生和持续发生IHE的概率。3.农村空巢老年家庭的贫困脆弱性分析(1)对于贫困脆弱性现状,总的来看,农村空巢老年家庭的贫困脆弱性水平随着贫困标准的提高而逐渐升高;在同一贫困线标准下,贫困脆弱性水平随时间推移呈现递减趋势。以山东省贫困线标准为例,2019年农村空巢老年家庭的贫困脆弱性为15.63%,2020年下降为11.17%。将贫困脆弱性和实际贫困的情况对比发现,随着贫困线标准的增高,贫困脆弱性指标正确预测贫困的比例从40.37%上升到61.74%。(2)对于贫困脆弱性的动态变化现状,总体上,农村空巢老年家庭脱离贫困脆弱和陷入贫困脆弱的状态并存,且脱离贫困脆弱的家庭比例明显高于陷入贫困脆弱的家庭;随着贫困线的提高,贫困脆弱状态从暂时脆弱向持续脆弱转变。基于有序Probit模型发现做饭燃料(电和柴火)、空巢年限(10年以上)、子女数量(多)、家庭规模(大)、户主年龄(高)、健康冲击降低了农村空巢老年家庭从不脆弱的概率,增加了暂时脆弱和持续脆弱的概率;厕所类型(旱厕和卫生厕所)、居住安排(非独居)、建档立卡贫困户(非贫困户)、家庭劳动力数量(多)、户主文化程度(高)、家庭慢病人数(多)增加了农村空巢老年家庭从不脆弱的概率,降低了暂时脆弱和持续脆弱的概率。4.健康冲击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1)以CHE作为健康冲击代理变量,基于面板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PSM-DID模型发现,无论在哪一种贫困线标准下,健康冲击的发生都能够显着增加农村空巢老年家庭的贫困脆弱性。具体来说,在2美元、山东省贫困线、和3美元的贫困标准下,健康冲击的发生能使农村空巢老年家庭未来陷入贫困的概率分别增加 5.8%、7.1%、7.8%。(2)在健康冲击对农村空巢老年家庭贫困脆弱性的作用机制上,物质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均是显着有效的作用渠道。具体来说,做饭使用柴火、子女数量越多、家庭规模越大可以增强健康冲击对贫困脆弱性的正向影响。空巢年限越长、非独居、非贫困户、家庭劳动力数量越多、家庭慢病人数越多可以减弱健康冲击对贫困脆弱性的正向影响。结论与建议主要结论:(1)总体上,农村空巢老年家庭的CHE、IHE的发生水平较高,且随时间的变动幅度不大,健康贫困问题较严重。从动态角度看,农村空巢老年家庭脱离CHE/IHE的家庭比例高于陷入CHE/IHE的家庭比例,并且CHE/IHE的发生更多表现为暂时发生。做饭燃料、户主年龄、家庭劳动力数量、家庭慢病人数、家庭住院服务利用、家庭经济状况是农村空巢老年家庭CHE、IHE发生及动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2)农村空巢老年家庭的灾难性卫生支出具有不公平性且不公平程度在逐步加深,无论是对灾难性卫生支出集中指数还是集中指数变动的分解,家庭经济状况均是主要贡献因素。(3)当前农村空巢老年家庭的贫困脆弱性随时间推移呈现下降趋势。从动态角度看,尽管脱离贫困脆弱的家庭比例明显高于陷入贫困脆弱的家庭,但随着贫困线的增高,贫困脆弱性的发生从暂时脆弱向持续脆弱转变,侧面反映了农村空巢老年家庭未来脱贫难度较大,贫困脆弱性问题不容忽视。(4)无论在哪一种贫困线的标准下,健康冲击的发生都能够显着增加农村空巢老年家庭的贫困脆弱性。在健康冲击对农村空巢老年家庭贫困脆弱性影响的作用机制上,我们发现物质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均是显着有效的作用渠道。建议:(1)重点关注农村空巢老年群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2)建立健康贫困动态监测评估体系,构建风险预警机制。(3)优化生计资产结构,提高农村空巢老年群体抵御风险冲击的能力。(4)构建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和贫困救助制度,协同发挥反贫困效应。(5)健全农村基本养老制度,加强家庭养老的地位和作用。创新与不足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1)从研究视角来看,本研究采取了事后测度和事前预测相结合、静态角度和动态角度相结合的方式对农村空巢老年家庭的健康贫困现状进行评估与分析。这一研究视角的创新不仅能帮助当地政府制定相应措施改善农村空巢老年群体的健康贫困现状,而且可以提前识别未来可能陷入贫困的群体,通过事前采取干预措施减少贫困的发生,从源头上阻断疾病与贫困的恶性循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2)从研究方法来看,本研究采取了面板双向固定效应和PSM-DID模型评估了健康冲击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可以明确健康冲击对贫困脆弱性的净效应,弥补传统方法上选择偏误或遗漏变量导致模型内生性问题的不足,提高研究结果的稳健性和准确性。(3)从研究对象来看,在人口老龄化进程和城镇化加快发展的背景下,农村空巢老年群体作为未来健康贫困的重点人群,通过对这一群体的健康贫困、贫困脆弱性的专门研究可以为后扶贫时代健康贫困治理提供参考依据。研究不足与展望:(1)本研究采用的面板长度较短,不能充分探究健康贫困发生及动态变化的长期规律,并且利用PSM-DID方法时,无法进行平行趋势检验,在研究结论方面略显单薄,未来的研究可以加强对老年人的健康贫困问题追踪研究的力度,从而得到更具参考意义和推广价值的研究成果。(2)本研究没有从事后贫困补偿机制的角度出发,去探究医疗保障制度对健康贫困及贫困脆弱性的作用效果,未来可以进一步研究医疗保障制度等各种风险管理策略对空巢老年家庭健康贫困及贫困脆弱性的作用效果,为政府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策略,提高老年人群的健康风险管理能力提供相关政策建议。
荣婧[8](2021)在《中国工业绿色效率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绿色是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推动绿色发展是提升我国工业竞争力的必然途径。工业绿色效率的有效提高是实现工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方式,是工业绿色发展的动力源泉,未来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提升绿色效率。但是,现阶段我国工业经济增长仍以消耗大量能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存在高能耗、高排放特征,工业绿色效率整体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劳动、资本、能源等生产要素经济产出和污染减排能力在削弱,尚未实现效率的最大化,工业绿色效率提高面临较大困境。基于此,以工业绿色效率为研究对象,依据扩展的索洛模型厘清工业绿色效率与工业绿色发展之间的关系,并系统梳理工业绿色效率影响因素及层级结构,分析影响路径及驱动机理;运用EBM模型评估工业绿色效率,分析我国工业绿色效率的区域和行业分布特征;运用核密度方法解析工业绿色效率收敛特征,并运用马尔科夫链研究动态演进规律;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分析工业绿色效率区域异质性影响因素和行业异质性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进行仿真模拟,研究工业绿色效率提升路径。研究结论显示:(1)2005-2016年间,工业绿色效率值由0.322上升至0.659,整体上呈不断增加的发展趋势。区域分布来看,大体上以黑河和腾冲为线,工业绿色效率水平由东向西呈逐级递减的趋势,具有一定的区域差异和空间集聚性;行业分布来看,技术-资本密集型行业工业绿色效率较高,劳动-资源密集型行业工业绿色效率较低,行业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2)工业绿色效率动态演进分析结果显示,区域来看,各地区工业绿色效率的分布在2005年呈明显“双峰”状,2016年各地区的双峰特征慢慢消失,各省工业绿色效率水平在不断提高,地区间工业绿色效率低水平和高水平差距逐渐扩大;我国工业绿色效率水平转移体现出来一定的空间依赖性,工业绿色效率较高水平邻域对周围省市的工业绿色效率具有一定带动作用,水平较低的邻域则有一定消极作用;处于低水平的省市更容易陷入低水平马太效应;高水平省市间相邻更容易呈趋同效应。行业来看,2005-2016年间,我国整体各行业工业绿色效率水平存在一定程度地提高,部分行业提升速度领先于其他行业;技术-资本密集型行业具有更强的自我锁定效应,劳动-资源密集型行业的自我锁定效应相对较低,而且资源密集型行业提升效应不足。(3)工业绿色效率的区域差异影响因素中,工业企业规模扩大、人力资本、环境规制因素可以显着驱动区域工业绿色效率水平提高,行业结构、外商直接投资等因素显着抑制区域工业绿色效率水平发展。区域整体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对邻省工业绿色效率产生正向溢出效应的有工业企业规模和研发投入因素;对邻省工业绿色效率产生负向溢出效应的有行业结构、人力资本、环境规制与外商直接投资因素;对邻省工业绿色效率空间溢出效应不显着的有能源结构和所有制结构因素,能源结构的空间溢出效应为正。(4)工业绿色效率行业差异影响因素中,工业企业规模可以显着推动资源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工业绿色效率水平。所有制结构抑制了技术密集型工业绿色效率水平提升,但促进了劳动密集型工业绿色效率水平。人力资本即期显着推动了资本密集型行业工业绿色效率水平,但是滞后一期显着抑制了其发展,对资源密集型行业的滞后一期影响也显着为负,其他影响不显着。环境规制对技术密集型行业工业绿色效率起到显着的推动作用,而且存在非线性影响,但显着抑制了资源密集型行业工业绿色效率,对其他行业影响均不显着。外商直接投资显着抑制了资源密集型行业工业绿色效率发展。研发投入当期显着抑制了资本密集型行业工业绿色效率水平,滞后一期后起到了促进作用。(5)基于系统动力学工业绿色效率路径分析结论表明,从工业绿色增加值角度和工业增加值来看,创新-结构-环保驱动路径是最优路径,该模式兼顾了经济、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既保证了工业经济高速增长,又可以有效从源头和末端对工业三废污染进行控制,降低工业污染带来的经济损失,有助于帮助工业增长方式由规模、速度、粗放型增长,向绿色效率、环保、集约型增长转变。从保护资源环境的角度看,创新-环保驱动路径的工业污染经济损失模拟值最小,是最佳路径,说明与创新-结构-环保协同路径相比,资本深化一定程度上会提高污染带来的经济损失。综上,本文从系统论出发,将EBM模型、核密度方法、马尔科夫链、动态面板空间杜宾模型、动态面板模型和系统动力学进行方法集成,在解析工业绿色效率区域异质性和行业异质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有机整合工业绿色效率的环境规制、技术、结构等各项影响因素,并将线性规划维度扩展为涵盖人口、社会、工业经济、资源与环境多维度的工业绿色效率系统,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八种情景模式下工业绿色效率进行仿真模拟与预测,定量解析工业绿色效率提升路径,识别最优路径。研究成果可为我国工业绿色效率提升提供技术支撑。
魏肖杰[9](2021)在《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特征、机理及增长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林业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我国林业发展正处于结构升级和转型调整的关键时期,如何实现提质增效是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产业集聚是我国林业发展的典型地理特征,作为一种重要的产业发展组织形式,其对于我国林业产业持续、高效和均衡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机制性影响。论文聚焦我国林业产业地理集聚,分析其集聚特征及集聚机制,研究林业产业集聚对产业经济增长及质量的影响,从而为优化地区林业产业政策制定、推动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提供决策依据。论文通过对产业集聚和经济增长理论的梳理,明确了研究的理论基础,结合对林业产业集聚及相关领域研究现状的分析,确定了研究思路和路线框架,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了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等方法手段,采用了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面板数据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和面板数据空间计量模型等模型工具,较深入地研究了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的特征、机理及其经济增长效应,得到了较丰富和系统的研究结论:(1)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特征显着,省域层面存在空间正相关性。文中分别采用行业集中度(CR)、空间基尼系数(G)和区位熵系数(LQ)等指标对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状况进行测度,发现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特征显着,同时区位熵系数还揭示各省域林业产业集聚的演变特征各异;采用莫兰指数I(Moran’s I)验证了我国省域间林业产业集聚存在显着的空间正相关关系,Moran散点图显示这种空间相关性在逐渐增强。(2)我国林业三次产业集聚之间存在互动机制。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我国各地林业产业集聚内部结构存在差异,依据产业集聚和产业结构理论,对我国林业三次产业集聚之间的互动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通过构建基于三次产业集聚度的面板数据VAR模型,分别从格兰杰因果分析、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方面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论,同时对比分析了三大地区之间的互动机制差异。(3)空间因素深刻影响我国林业产业集聚机制。通过将空间因素纳入林业产业集聚理论和实证分析,使林业产业集聚机制理论框架更趋完善,实证分析的结果也显示,各类空间计量模型中,林业产业集聚的空间滞后系数非常显着,关键影响因素如产业基础和劳动力成本等的空间溢出影响也非常明显,理论和实证分析的结论都为地区间开展林业产业区域合作提供了依据支持。(4)林业产业集聚对林业经济增长具有非线性影响。文中通过理论分析阐明林业产业集聚将通过汇聚资本、劳动和技术等经济增长要素,同时利用其集聚外部性效应,带来林业经济的持续增长;实证分析发现林业产业集聚对林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符合威廉姆森假说,呈现倒U型特征,存在集聚效应向拥挤效应转化的趋势,但目前还处于左半边区域,通过提高产业集聚度来促进林业经济增长仍然具有广阔的空间;林业产业集聚的空间关联同样深刻影响了林业经济增长的空间表现,而且林业产业集聚是林业经济增长收敛的关键条件因素。(5)林业产业集聚通过其三种外部性对林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产生重要影响。林业全要素生产率是反映林业经济增长效率的重要指标,文中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测度并分析我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发现我国林业经济增长质量持续向好;理论和实证分析指出林业产业集聚的三种外部性,即MAR外部性、Jacobs外部性和Porter外部性,分别通过林业综合技术效率和林业技术进步指标,从产业内技术进步和创新、产业间技术交流和创新、企业竞争带来的技术进步和创新等三个方面影响林业全要素生产率,表现出不同的影响机制类型。依据所得的研究结论,论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发挥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地区林业产业集聚;(2)加强林业三次产业集聚互动,优化林业产业结构;(3)因地制宜,发挥林业产业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4)充分利用产业集聚的外部性效应,提升林业产业全要素生产率;(5)加强林业产业的跨地区空间合作,形成林业产业集聚的新态势。
李翠妮[10](2021)在《人口结构转变对中国出口质量升级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里,中国凭借低要素成本优势推动了“中国制造”的全球竞争地位,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然而“老是在产业链条的低端打拼,老是在‘微笑曲线’的底端摸爬,总是停留在附加值最低的制造环节而占领不了附加值高的研发和销售这两端,不会有根本出路”。并且,伴随着近年来中国“人口红利”触底、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制造”所依靠的传统优势已经不复存在。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尽快实现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成为了摆在中国高质量发展面前的一道难题。劳动力作为企业生产的基本要素之一,其结构的变化对于企业生产决策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中国正处于人口结构转变的关键时期,随着人口政策、教育政策的实施以及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中国人口结构表现出“老龄化、技能化、高学历化”特征。一方面,人口老龄化加剧,导致我国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的丧失,使我国“低端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另一方面,我国近年来相继启动了一系列教育发展与人才战略,促使人口质量结构的劳动力技能水平、人力资本存量得到了快速提升。这两方面事实构成了未来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机遇与挑战,而若要更好的把握机遇和应对挑战,首先需要充分厘清人口结构转变对出口质量升级的影响作用和内在机制。鉴于此,本文从要素数量、要素质量及其结构性出发系统研究人口结构转变对中国出口质量升级的影响。首先,厘清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界定人口结构转变和出口质量升级的内涵,构建人口结构转变对出口质量升级的影响机理与传导机制,并利用数学模型予以证明。其次,对中国出口质量升级与人口结构转变的特征性事实进行统计分析,并基于宏观地区层面和微观企业层面的数据,利用静态和动态实证检验、门限面板模型检验、倍差法检验等多种计量方法,分别从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技能结构、人力资本结构三个方面系统地考察了人口结构转变对出口质量升级的“人工智能-老龄化补偿替代效应”、“资本-技能互补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将人口结构转变对出口质量升级影响研究视野进一步延伸与拓宽。最后,试图为中国未来协调人口结构和生产结构转变,实现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提供政策启示。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包括:第一,人口老龄化对出口质量升级的“人工智能-老龄化补偿替代效应”。具体结论为:基于门限面板模型实证检验发现,当人工智能发展水平较低时,即低于门限值时,老龄化对出口技术复杂度存在微弱的负向作用但并不显着;而当人工智能发展水平超过门限值时,老龄化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由负转正,实现了“人工智能-老龄化补偿替代效应”,促进了出口质量升级。老龄化和人工智能对出口技术复杂度分别存在门限效应,老龄化初期对出口技术复杂度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老龄化不断加深,老龄化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负向作用不断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前期,由于资产投资回报较低,对出口技术复杂度产生一定的拖累,当跨过门限值后就会对出口质量升级产生显着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地,对影响机制检验后发现人工智能与老龄化的“人工智能-老龄化补偿替代效应”主要是通过优化劳动力结构、提升技术创新效率、提高资本形成率三个渠道来影响出口质量升级。第二,劳动力技能结构对出口质量升级的“资本-技能互补效应”。具体来讲: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能显着促进劳动力技能结构升级,主要表现为增加企业对技能劳动力的雇佣需求,减少了对非技能劳动力的需求,使企业技能劳动力与非技能劳动力的相对雇佣比提升,实现雇佣劳动力技能结构升级。进一步验证了劳动力技能结构升级在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中发挥着中介作用,通过实现“资本-技能互补效应”,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而且“资本-技能互补效应”仅对技能劳动力显着,而非技能劳动力则不显着。第三,人力资本对出口质量升级的“技术创新效应”。具体来讲:基于双重差分模型和三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发现,高校扩招带来的人力资本扩张能显着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加入所有制性质分组变量后发现,仅在国有企业与外资企业中,人力资本扩张带来的企业出口质量效应显着为正,而在集体企业和个人企业中显着为负,法人企业和港澳台企业中并不显着。通过引入“是否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分组变量分析后发现,相对于未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企业,人力资本扩张对实施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更强,体制改革的政策红利会更大。进一步地,采用中介效应模型从“人力资本扩张—技术创新—出口质量升级”这条传导机制对人力资本扩张的出口质量升级效应进行检验,结果验证了技术创新在人力资本扩张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中发挥着显着的中介作用。本研究主要的创新之处有以下三点:(1)将包含人口老龄化、技能劳动力和人力资本同时纳入到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内,基于数理模型、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较为系统地探究人口结构转变对出口质量升级的影响。(2)现有研究仍然缺乏关于老龄化、人工智能和出口质量升级之间的关系的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更鲜有文献对其中的内在机制进行探索。鉴于此,本文基于“人工智能-老龄化补偿替代效应”效应,从劳动力结构、技术创新效率和资本形成三个作用机制出发,理论上拓展了老龄化、人工智能影响出口质量升级的研究边际;经验上利用中国数据填补了老龄化、人工智能影响出口质量升级的实证空缺。(3)基于“资本-技能互补性”假说,探索在资本优惠政策的冲击下劳动力技能结构与出口质量升级的关系,为探寻出口质量升级的影响因素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即是对“资本-技能互补”假说加以验证,又能进一步拓展出口贸易的理论边界。本研究有助于拓展学术界对人口结构转变与出口质量升级的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并为我国制定有关完善贸易政策、人口政策、教育政策、产业政策以及优化劳动力配置、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企业人力资本的测度和利用效果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人力资本的测度和利用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中部地区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对智力资本的研究 |
1.2.2 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智力资本概念界定 |
2.1.1 智力资本的概念 |
2.1.2 智力资本的特征 |
2.1.3 智力资本的功能 |
2.2 数字经济概念界定 |
2.2.1 数字经济的概念 |
2.2.2 数字经济的特征 |
2.3 智力资本理论基础 |
2.3.1 哈罗德-多马模型理论 |
2.3.2 新古典增长模型 |
2.3.3 区域智力资本协调发展理论 |
第三章 智力资本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机理分析 |
3.1 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发展周期的影响 |
3.2 智力资本对农业产业发展的影响 |
3.2.1 人力资本维度对农业产业发展的影响 |
3.2.2 结构资本维度对农业产业发展的影响 |
3.2.3 关系资本维度对农业产业发展的影响 |
3.2.4 创新资本维度对农业产业发展的影响 |
3.3 智力资本对农业产业价值的影响 |
3.4 智力资本对农业资源配置的影响 |
3.4.1 智力资本对农业市场配置机制的影响 |
3.4.2 智力资本对农业政府配置机制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部地区智力资本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 指标选取原则及数据来源 |
4.1.1 指标选取基本原则 |
4.1.2 指标数据来源 |
4.2 智力资本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指标选取 |
4.2.2 构建指标体系 |
4.2.3 指标体系有效性检验 |
4.3 智力资本各维度指标核算方式及评价结果 |
4.3.1 维度指标核算方式 |
4.3.2 中部智力资本评估结果 |
4.3.3 基于聚类分析法的中部地区智力资本水平划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部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测度 |
5.1 数据来源 |
5.2 指标选取 |
5.2.1 农业生产条件维度 |
5.2.2 农业产出维度 |
5.2.3 农业社会发展水平维度 |
5.3 指标体系构建 |
5.3.1 构建初级指标体系 |
5.3.2 指标筛选 |
5.3.3 指标体系确立 |
5.4 测度方法说明 |
5.4.1 熵权TOPSIS法概述 |
5.4.2 熵权TOPSIS法步骤 |
5.4.3 因子分析法步骤 |
5.5 中部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测度结果 |
5.5.1 局部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测度 |
5.5.2 中部地区整体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测度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部地区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发展影响实证分析 |
6.1 智力资本整体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分析 |
6.1.1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概述 |
6.1.2 回归分析概述 |
6.1.3 数据处理 |
6.1.4 生产函数回归分析 |
6.1.5 贡献率计算结果 |
6.2 农业经济发展对智力资本的敏感度分析 |
6.2.1 模型确立 |
6.2.2 敏感度分析结果 |
6.3 智力资本各维度因素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关联度分析 |
6.3.1 灰色关联度法概述 |
6.3.2 智力资本与农业经济发展关联度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智力资本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建议 |
7.1 人力资本要素方面 |
7.2 结构资本要素层面 |
7.3 关系资本要素层面 |
7.4 创新资本要素层面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论文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3)跨层视角下企业家权力与创业企业自主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 |
2.1.1 组织等级理论 |
2.1.2 行为代理模型 |
2.1.3 人口统计特征相关理论 |
2.1.4 理论差异的综合分析 |
2.2 文献综述 |
2.2.1 企业自主创新研究综述 |
2.2.2 领导者权力研究综述 |
2.2.3 领导者权力与企业自主创新研究综述 |
2.2.4 文献述评 |
3 相关概述与理论模型 |
3.1 创业企业界定及特征 |
3.2 创业企业自主创新 |
3.2.1 创业企业自主创新重要性 |
3.2.2 创业企业自主创新影响因素 |
3.3 企业家权力与创业企业自主创新 |
3.3.1 跨层视角探讨 |
3.3.2 理论框架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4 企业家权力与创业企业R&D强度:联合调节效应分析 |
4.1 理论分析 |
4.2 假设推导 |
4.2.1 企业家权力与创业企业R&D强度 |
4.2.2 不同要素密集行业下企业家权力影响R&D强度的差异 |
4.2.3 企业家跨层社会类别异质下企业家权力影响R&D强度差异 |
4.2.4 企业家跨层社会类别异质和行业要素的联合调节作用 |
4.3 研究设计 |
4.3.1 样本与数据构建 |
4.3.2 变量测度 |
4.3.3 研究方法 |
4.4 实证分析 |
4.4.1 实证结果 |
4.4.2 拓展性研究 |
4.4.3 稳健性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5 企业家权力与创业企业双元创新:跨层正向年龄差异的抑制效应 |
5.1 理论背景与假设推导 |
5.1.1 理论分析 |
5.1.2 企业家权力与创业企业渐进式创新、突破式创新 |
5.1.3 跨层正向年龄差异的调节效应 |
5.2 研究设计 |
5.2.1 样本与数据 |
5.2.2 变量测度 |
5.2.3 研究方法 |
5.3 实证结果 |
5.3.1 结果分析 |
5.3.2 进一步分析 |
5.4 稳健性检验 |
5.4.1 非线性效应检验 |
5.4.2 改变度量方式 |
5.4.3 门槛模型再检验 |
5.4.4 内生性检验 |
5.4.5 其他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6 企业家权力与创业企业自主创新效率:法律环境和风险承担的调节效应 |
6.1 文献回顾 |
6.1.1 领导者权力 |
6.1.2 企业自主创新效率 |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2.1 企业家权力与创业企业自主创新效率 |
6.2.2 法律环境、企业家权力与自主创新效率 |
6.2.3 风险承担、企业家权力与自主创新效率 |
6.3 研究设计 |
6.3.1 样本与数据构建 |
6.3.2 变量测度 |
6.3.3 模型设计 |
6.4 实证分析 |
6.4.1 描述性统计 |
6.4.2 因变量分组统计量与均值T检验 |
6.4.3 结果分析 |
6.5 稳健性检验 |
6.5.1 企业家权力:跨层视角度量 |
6.5.2 Cobb-Douglas (C-D)生产函数的SFA模型 |
6.5.3 自主创新效率测度:投入产出比值法 |
6.5.4 构建二维交互项:研究假设再检验 |
6.5.5 内生性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理论贡献 |
7.3 实践启示 |
7.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问题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国际研发资本 |
1.3.2 自主创新 |
1.3.3 绿色技术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
1.6.1 研究方法 |
1.6.2 主要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技术溢出效应基础理论 |
2.1.2 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理论 |
2.1.3 FDI技术溢出效应理论 |
2.1.4 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效应研究述评 |
2.2.2 FDI与技术创新的研究述评 |
2.2.3 OFDI与技术创新的研究述评 |
2.2.4 进口贸易与技术创新的研究述评 |
2.3 文献述评 |
3 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机制 |
3.1 国际研发资本影响绿色技术进步的理论框架 |
3.1.1 基准模型 |
3.1.2 路径设计模型 |
3.1.3 路径收敛模型 |
3.2 FDI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 |
3.2.1 竞争效应 |
3.2.2 模仿-示范效应 |
3.2.3 人员流动效应 |
3.2.4 关联效应 |
3.2.5 研发国际化效应 |
3.3 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 |
3.3.1 研发成果逆向转移机制 |
3.3.2 要素吸纳机制 |
3.3.3 研发人员培养机制 |
3.3.4 技术扩散机制 |
3.4 进口贸易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 |
3.4.1 技术溢出效应 |
3.4.2 中间品进口效应 |
3.4.3 竞争效应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企业层面的国际研发资本对绿色技术进步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
4.1.1 模型设定 |
4.1.2 变量选择 |
4.1.3 数据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
4.2 全样本基准模型估计与分析 |
4.2.1 基准模型估计 |
4.2.2 基准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
4.3 企业异质性特征下的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企业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 |
4.3.1 所有制异质性的估计与分析 |
4.3.2 融资约束异质性的估计与分析 |
4.3.3 生产率异质性的估计与分析 |
4.3.4 区域异质性的估计与分析 |
4.3.5 产业异质性的估计与分析 |
4.4 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渐进性和突破性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 |
4.4.1 对渐进性技术进步影响的估计与分析 |
4.4.2 对突破性技术进步影响的估计与分析 |
4.5 稳健性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行业异质性的国际研发资本溢出对绿色技术进步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
5.1.1 模型设定 |
5.1.2 变量选择 |
5.1.3 数据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
5.2 全样本的基准模型估计与分析 |
5.3 制造业行业异质性的实证分析 |
5.3.1 要素禀赋异质性的估计与分析 |
5.3.2 技术异质性的估计与分析 |
5.4 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6 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
6.1 区域绿色技术创新与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的指标构建 |
6.1.1 区域绿色技术创新 |
6.1.2 区域的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 |
6.1.3 其他变量与数据解析 |
6.2 总体与分区域的实证分析 |
6.2.1 研究假设与模型设定 |
6.2.2 总体回归结果与分析 |
6.2.3 分区域回归结果与分析 |
6.2.4 稳健性检验 |
6.3 绿色技术进步的自主创新与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的协同效应分析 |
6.3.1 模型构建 |
6.3.2 基准估计结果 |
6.3.3 分区域估计结果 |
6.3.4 稳健性检验 |
6.4 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区域绿色技术进步的门限效应 |
6.4.1 模型构建 |
6.4.2 门限效应存在性分析 |
6.4.3 门限效应估计 |
6.5 本章小结 |
7 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区域绿色技术进步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
7.1 空间计量模型设定 |
7.1.1 设定空间计量模型的基本类型 |
7.1.2 空间计量模型的选择 |
7.2 绿色技术进步的空间相关性检验 |
7.3 空间面板模型估计结果与区域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
7.3.1 空间面板模型估计 |
7.3.2 空间面板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
7.4 稳健性检验 |
7.5 本章小结 |
8 宏观视角下的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我国绿色技术进步影响的实证研究 |
8.1 研究假设与模型设定 |
8.1.1 研究假设 |
8.1.2 模型设定 |
8.1.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8.2 静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回归结果与分析 |
8.2.1 基准回归结果 |
8.2.2 分样本回归结果 |
8.3 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回归结果与分析 |
8.4 稳健性检验 |
8.5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企业层面的政策建议 |
9.2.2 区域和产业层面的政策建议 |
9.2.3 政府层面的政策建议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技术搜寻、吸收能力与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创新质量相关研究综述 |
一、创新质量概念的研究 |
二、创新质量前因变量的研究 |
第二节 技术搜寻与创新质量关系的相关研究综述 |
一、技术搜寻概念及维度研究 |
二、技术搜寻与创新质量关系的研究 |
第三节 吸收能力与创新质量关系的相关研究综述 |
一、吸收能力概念及维度研究 |
二、吸收能力与创新质量关系的研究 |
第四节 技术搜寻、吸收能力与创新质量关系的研究综述 |
一、技术搜寻与吸收能力的关系研究 |
二、技术搜寻、吸收能力与创新质量关系的研究 |
第五节 相关研究述评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第一节 创新质量概述 |
一、创新质量概念 |
二、创新质量与创新绩效的关系 |
三、创新质量与创新数量的关系 |
第二节 技术搜寻和吸收能力概述 |
一、技术搜寻概念及维度划分 |
二、吸收能力概念及维度划分 |
第三节 研究假设提出 |
一、技术搜寻对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 |
二、吸收能力对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 |
三、吸收能力对技术搜寻与创新质量关系的中介作用 |
第四节 概念模型构建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二节 变量测度 |
一、创新质量 |
二、技术搜寻 |
三、吸收能力 |
四、控制变量 |
第三节 模型设计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证分析与假设检验 |
第一节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及相关性分析 |
一、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二、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
第二节 回归模型的检验 |
一、多重共线性检验 |
二、单位根检验和平稳性分析 |
第三节 假设检验与结果分析 |
一、技术搜寻对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 |
二、吸收能力对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 |
三、吸收能力对技术搜寻与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关系的中介效应 |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
一、替换因变量的稳健性检验 |
二、检验吸收能力中介效应的稳健性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案例分析 |
第一节 案例研究的必要性 |
第二节 案例的选取及概述 |
一、案例的选取 |
二、案例企业的概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的选取 |
一、QCA方法的概述 |
二、数据来源与有效性检验 |
第四节 案例分析的过程 |
一、条件和结果变量的校准 |
二、条件的必要性检验 |
三、真值表的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提升路径分析 |
第一节 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提升路径整体思路 |
第二节 技术搜寻宽度情境下创新质量的提升路径 |
一、基于QCA和统计回归结果的路径方案分析 |
二、技术搜寻宽度情境下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提升路径 |
三、技术搜寻宽度情境下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提升路径的适用案例 |
第三节 技术搜寻深度情境下创新质量的提升路径 |
一、基于QCA和统计回归结果的路径方案分析 |
二、搜寻深度情境下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提升路径 |
三、技术搜寻深度情境下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提升路径的适用案例 |
第四节 平衡型技术搜寻情境下创新质量的提升路径 |
一、基于QCA和统计回归结果的路径方案分析 |
二、平衡型技术搜寻情境下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提升路径 |
三、平衡型技术搜寻情境下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提升路径的适用案例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中国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
2.1 人力资本理论 |
2.1.1 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背景 |
2.1.2 早期的人力资本思想 |
2.1.3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 |
2.1.4 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 |
2.2 自主创新理论 |
2.2.1 自主创新思想的理论溯源 |
2.2.2 自主创新思想的演进 |
2.2.3 技术引进向自主创新转变的理论逻辑 |
2.2.4 自主创新生态系统构建 |
2.3 产业结构升级理论 |
2.3.1 产业结构的内涵 |
2.3.2 产业结构演进的相关理论 |
2.3.3 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因素 |
2.4 经济发展理论 |
2.4.1 外生经济增长理论 |
2.4.2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
2.4.3 经济发展理论的渊源与形成 |
2.4.4 经济发展理论的演进与发展 |
2.4.5 经济发展的新认识和新变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概念界定及指标测度 |
3.1 核心概念界定 |
3.1.1 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 |
3.1.2 自主创新 |
3.1.3 产业结构升级 |
3.1.4 经济发展 |
3.2 评价指标选取及测度模型构建 |
3.2.1 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HCS)评价指标及测度模型 |
3.2.2 自主创新(INN)评价指标及测度模型 |
3.2.3 产业结构升级(IU)评价指标及测度模型 |
3.2.4 经济发展(EDS)评价指标及测度模型 |
3.3 评价指标及测度方法汇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发展的驱动机理研究 |
4.1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提出 |
4.2 数据处理与模型构建 |
4.2.1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 |
4.2.2 状态空间模型构建 |
4.3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
4.3.1 状态空间模型估计 |
4.3.2 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机理研究 |
5.1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提出 |
5.2 数据处理与模型构建 |
5.2.1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 |
5.2.2 状态空间模型构建 |
5.3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
5.3.1 状态空间模型估计 |
5.3.2 自主创新的中介效应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的经济发展路径探究 |
6.1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提出 |
6.2 模型构建及检验 |
6.2.1 VAR模型构建 |
6.2.2 脉冲响应函数 |
6.2.3 方差分解分析 |
6.3 基于Bootstrap的传导路径检验 |
6.3.1 链式中介理论模型构建 |
6.3.2 链式中介效应检验及结果分析 |
6.4 中国经济发展可持续路径理论模型构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前景研究 |
7.1 协调机理分析与评价模型构建 |
7.1.1 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发展协调机理分析 |
7.1.2 协调度评价模型构建 |
7.2 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发展协调效应测度 |
7.3 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前景预测 |
7.3.1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协调发展前景预测 |
7.3.2 基于ARIMA模型的协调发展前景预测 |
7.4 可持续发展障碍因素分析 |
7.4.1 障碍度模型构建 |
7.4.2 障碍因素挖掘及结果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结论和启示 |
8.1.1 主要的研究结论 |
8.1.2 相应的对策启示 |
8.2 研究局限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及参加项目情况 |
致谢 |
(7)农村空巢老年家庭健康贫困测度及动态变化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 |
1.6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疾病风险理论 |
2.1.2 贫困动态理论 |
2.1.3 可持续生计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关于灾难性卫生支出的研究 |
2.2.2 关于致贫性卫生支出的研究 |
2.2.3 关于贫困脆弱性的研究 |
2.2.4 关于健康冲击对贫困脆弱性的研究 |
2.2.5 文献评述 |
2.3 研究框架和假设 |
2.3.1 研究框架 |
2.3.2 研究假设 |
第三章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3.1 资料来源 |
3.1.1 研究地点和抽样方法 |
3.1.2 研究对象 |
3.1.3 研究指标 |
3.1.4 质量控制 |
3.2 研究方法 |
3.2.1 转移矩阵的估算及构建 |
3.2.2 灾难性卫生支出研究方法 |
3.2.3 致贫性卫生支出研究方法 |
3.2.4 贫困脆弱性研究方法 |
3.2.5 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方法 |
3.2.6 统计分析 |
第四章 农村空巢老年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及其公平性分析 |
4.1 农村空巢老年家庭的基本情况 |
4.2 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
4.2.1 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情况 |
4.2.2 不同经济状况下的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差异 |
4.2.3 灾难性卫生支出影响因素分析 |
4.3 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动态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
4.3.1 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动态变化情况 |
4.3.2 灾难性卫生支出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 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公平性分析 |
4.4.1 灾难性卫生支出公平性的总体情况 |
4.4.2 灾难性卫生支出公平性的静态分解 |
4.4.3 灾难性卫生支出公平性的动态分解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村空巢老年家庭致贫性卫生支出分析 |
5.1 致贫性卫生支出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
5.1.1 自付医疗支出的致贫影响 |
5.1.2 不同经济状况下自付医疗支出的致贫影响差异 |
5.1.3 致贫性卫生支出影响因素分析 |
5.2 致贫性卫生支出的动态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
5.2.1 致贫性卫生支出的动态变化情况 |
5.2.2 致贫性卫生支出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村空巢老年家庭贫困脆弱性分析 |
6.1 贫困的动态变化 |
6.2 贫困脆弱性的测度及统计 |
6.2.1 三阶段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估计 |
6.2.2 贫困脆弱性的统计 |
6.3 贫困和贫困脆弱性的关系 |
6.4 贫困脆弱性的动态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
6.4.1 贫困脆弱性的动态变化情况 |
6.4.2 贫困脆弱性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健康冲击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
7.1 健康冲击分组下贫困脆弱性发生差异 |
7.2 健康冲击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基于面板双向固定效应模型 |
7.2.1 面板模型的选择 |
7.2.2 实证结果 |
7.3 健康冲击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基于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 |
7.3.1 倾向得分匹配模型结果 |
7.3.2 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模型结果 |
7.4 健康冲击对贫困脆弱性的作用机制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讨论 |
8.1 方法学讨论 |
8.2 农村空巢老年家庭的灾难性、致贫性卫生支出讨论 |
8.3 农村空巢老年家庭的贫困脆弱性讨论 |
8.4 健康冲击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讨论 |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 |
9.1 结论 |
9.2 建议 |
9.3 研究创新与不足 |
9.3.1 研究创新 |
9.3.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中国工业绿色效率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文献综述 |
1.3.1 工业绿色发展与工业绿色效率研究 |
1.3.2 工业绿色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
1.3.3 工业绿色发展路径研究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研究内容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绿色效率及相关概念的解释 |
2.1.1 效率与经济效率 |
2.1.2 绿色效率与工业绿色效率 |
2.1.3 绿色效率与绿色发展的关系 |
2.2 经济增长理论 |
2.3 生态经济理论 |
2.4 系统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工业绿色效率影响路径与驱动机理分析 |
3.1 工业绿色效率影响因素及影响路径分析 |
3.1.1 工业绿色效率推动工业绿色发展 |
3.1.2 工业绿色效率影响因素层级结构分析 |
3.1.3 工业绿色效率影响路径分析 |
3.2 工业绿色效率驱动机理分析 |
3.2.1 工业技术追赶效应 |
3.2.2 绿色结构调整效应 |
3.2.3 环境规制激励效应 |
3.2.4 绿色创新外溢效应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工业绿色效率评价 |
4.1 模型方法与数据来源 |
4.1.1 方法选择 |
4.1.2 EBM模型构建 |
4.1.3 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
4.2 工业绿色效率评价分析 |
4.2.1 区域异质性分析 |
4.2.2 行业异质性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业绿色效率动态演进分析 |
5.1 研究方法 |
5.1.1 核密度方法 |
5.1.2 马尔科夫链 |
5.2 工业绿色效率收敛分析 |
5.2.1 各省市工业绿色效率收敛分析 |
5.2.2 行业工业绿色效率收敛分析 |
5.3 工业绿色效率动态演进分析 |
5.3.1 各省市工业绿色效率分布演进 |
5.3.2 行业工业绿色效率分布演进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业绿色效率区域异质性影响因素分析 |
6.1 模型方法与数据来源 |
6.1.1 动态面板空间计量模型 |
6.1.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6.2 空间自相关检验与模型诊断 |
6.2.1 空间自相关检验 |
6.2.2 模型检验与选择 |
6.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6.3.1 影响因素分析 |
6.3.2 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
6.4 稳健性检验 |
6.4.1 基于动态面板的全样本检验 |
6.4.2 分区域样本的异质性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工业绿色效率行业异质性影响因素分析 |
7.1 动态面板模型与数据来源 |
7.1.1 模型设定 |
7.1.2 估计方法选择 |
7.1.3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
7.2 模型诊断 |
7.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7.4 稳健性检验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中国工业绿色效率的提升路径 |
8.1 系统动力学方法介绍 |
8.1.1 系统动力学 |
8.1.2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
8.2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8.2.1 系统边界构建模型选择 |
8.2.2 系统边界确定及基本假设 |
8.2.3 因果回路图 |
8.2.4 系统动力学流图 |
8.2.5 模型方程及参数确定 |
8.3 系统动力学模型检验 |
8.3.1 直观检验 |
8.3.2 运行检验 |
8.3.3 历史性检验 |
8.4 中国工业绿色效率提升路径仿真模拟 |
8.4.1 调节参数与情景设置 |
8.4.2 不同路径仿真模拟与比较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
9.1 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3 展望 |
附录 系统动力学模型主要方程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特征、机理及增长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林业及相关产业分类 |
1.4.2 产业集聚及林业产业集聚 |
1.4.3 林业产业集聚空间范围界定 |
1.4.4 林业经济增长及其效率 |
1.5 研究方案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框架 |
1.5.3 研究方法 |
1.5.4 技术路线 |
1.6 本研究的创新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产业集聚理论 |
2.1.1 静态视角的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研究 |
2.1.2 动态过程视角的产业集聚演进研究 |
2.1.3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
2.2 经济增长理论 |
2.2.1 古典经济增长研究 |
2.2.2 新古典经济增长研究 |
2.2.3 内生经济增长研究 |
2.2.4 经济增长效率测度研究 |
2.3 理论评述及研究启示 |
第三章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的概况及测度 |
3.1 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区域差异 |
3.2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水平的测度及比较 |
3.2.1 产业集中度(CR_n) |
3.2.2 空间基尼(G)系数 |
3.2.3 区位熵(LQ)系数 |
3.3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
3.3.1 林业产业集聚存在空间相关性的判断 |
3.3.2 林业产业集聚的空间相关性检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林业三次产业集聚互动关系研究 |
4.1 我国林业三次产业集聚的初步考察 |
4.1.1 林业产业集聚度内部结构分析 |
4.1.2 林业三次产业集聚度的区域差异 |
4.2 我国林业三次产业集聚互动机理分析 |
4.2.1 林业三次产业集聚互动关系的直观考察 |
4.2.2 林业三次产业集聚互动机理分析 |
4.3 我国林业三次产业集聚互动机制的实证分析 |
4.3.1 模型构建及参数设定 |
4.3.2 模型实证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
5.1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机理分析 |
5.1.1 产业集聚的基本逻辑 |
5.1.2 构建林业产业集聚影响因素分析框架 |
5.2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机制的实证分析 |
5.2.1 模型构建及变量选择 |
5.2.2 模型实证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 |
6.1 我国林业经济增长的衡量及其空间差异 |
6.1.1 我国林业经济增长的衡量及描述分析 |
6.1.2 林业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
6.2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对林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分析 |
6.3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影响林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6.3.1 模型构建及变量选择 |
6.3.2 模型实证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对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研究 |
7.1 我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和分析 |
7.1.1 测度方法 |
7.1.2 测度指标的描述分析 |
7.1.3 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
7.2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影响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机理分析 |
7.3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影响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 |
7.3.1 模型构建及指标选择 |
7.3.2 模型实证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 |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10)人口结构转变对中国出口质量升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分析框架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述评 |
2.1 人口结构转变相关研究 |
2.1.1 人口转变理论研究回顾 |
2.1.2 人口结构相关研究回顾 |
2.2 出口质量升级的相关研究 |
2.2.1 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测度及其影响因素 |
2.2.1.1 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概念 |
2.2.1.2 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测度 |
2.2.1.3 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因素 |
2.2.2 出口产品质量的测度及其影响因素 |
2.2.2.1 出口产品质量的概念 |
2.2.2.2 出口产品质量的测度 |
2.2.2.3 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 |
2.3 人口结构转变与出口质量升级关系的相关研究 |
2.3.1 关于人口老龄化与出口质量升级的研究综述 |
2.3.1.1 人口老龄化与出口贸易 |
2.3.1.2 人口老龄化与出口质量升级 |
2.3.2 关于劳动力技能结构升级与出口质量升级的研究综述 |
2.3.2.1 劳动力技能结构的经济效应 |
2.3.2.2 劳动力技能结构与出口质量升级 |
2.3.3 关于人力资本扩张与出口质量升级的研究综述 |
2.3.3.1 人力资本的经济效应 |
2.3.3.2 人力资本与出口质量升级 |
2.4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人口结构转变影响出口质量升级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3.1 人口结构转变与出口质量升级的内涵界定 |
3.1.1 人口结构转变的内涵界定 |
3.1.2 出口质量升级的内涵界定 |
3.2 人口结构转变影响出口质量升级的分析框架 |
3.3 人口结构转变影响出口质量升级的数理模型 |
3.4 人口结构转变对出口质量升级的影响机制 |
3.4.1 人口老龄化对出口质量升级的影响机制——人工智能-老龄化补偿替代效应 |
3.4.1.1 人口老龄化对出口质量升级的直接影响机制 |
3.4.1.2 人口老龄化对出口质量升级的间接影响机制——人工智能的补偿作用 |
3.4.2 劳动力技能结构对出口质量升级的影响机制——资本-技能互补效应 |
3.4.2.1 资本积累与出口质量升级 |
3.4.2.2 资本积累与劳动力技能结构升级 |
3.4.2.3 资本积累、劳动力技能结构升级与出口质量升级 |
3.4.3 人力资本对出口质量升级的影响机制——技术创新效应 |
3.4.3.1 人力资本、技术创新与出口质量升级 |
3.4.3.2 人力资本、所有制与出口质量升级 |
第四章 中国人口结构转变与出口质量升级的特征性事实 |
4.1 中国出口质量升级的特征性事实 |
4.1.1 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测度与特征分析 |
4.1.2 出口产品质量的测度与特征分析 |
4.2 中国人口结构转变的特征性事实 |
4.2.1 人口老龄化的特征分析 |
4.2.2 劳动力技能结构的特征分析 |
4.2.3 人力资本的特征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出口质量升级影响的实证检验 |
5.1 研究设计 |
5.1.1 计量模型设定 |
5.1.2 变量选取 |
5.1.3 数据说明 |
5.2 实证分析 |
5.2.1 老龄化、人工智能与出口质量升级的实证检验 |
5.2.2 老龄化、人工智能的出口质量效应的区域异质性检验 |
5.2.3 老龄化、人工智能的出口质量效应的机制检验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劳动力技能结构对中国出口质量升级影响的实证检验 |
6.1 研究设计 |
6.1.1 计量模型设定 |
6.1.2 数据、变量与实证策略 |
6.2 实证分析 |
6.2.1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与出口产品质量的实证检验 |
6.2.2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与劳动力技能结构的实证检验 |
6.2.3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劳动力技能结构与出口产品质量的中介机制检验 |
6.2.4 稳健性检验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人力资本扩张对中国出口质量升级影响的实证检验 |
7.1 研究设计 |
7.1.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7.1.2 模型设定 |
7.1.3 变量说明 |
7.2 实证分析 |
7.2.1 人力资本扩张的出口产品质量效应的实证检验 |
7.2.2 人力资本扩张的出口产品质量效应的中介机制检验 |
7.2.3 人力资本扩张的出口产品质量效应的所有制异质性检验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企业人力资本的测度和利用效果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中部地区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 侯普光. 山西财经大学, 2021
- [2]重污染企业知识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基于政府支持的调节作用[D]. 何若帆. 西南大学, 2021
- [3]跨层视角下企业家权力与创业企业自主创新研究[D]. 郑耀弋.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4]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D]. 韩科振. 四川大学, 2021(12)
- [5]技术搜寻、吸收能力与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研究[D]. 黄磊.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6]中国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研究[D]. 潘苏楠. 吉林大学, 2021(01)
- [7]农村空巢老年家庭健康贫困测度及动态变化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D]. 景正月. 山东大学, 2021(11)
- [8]中国工业绿色效率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D]. 荣婧. 吉林大学, 2021(01)
- [9]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特征、机理及增长效应研究[D]. 魏肖杰. 南京林业大学, 2021(02)
- [10]人口结构转变对中国出口质量升级的影响研究[D]. 李翠妮. 西北大学,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