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园舞蹈表演(连载)——动作与舞姿(一)(论文文献综述)
袁霄[1](2019)在《民国时期《申报》中舞蹈资料的分析研究》文中指出民国时期的社会面临着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有着进步思想涌动、社会组织变更、社会生活激变、文化交流频繁等特点,舞蹈等文化艺术伴随着社会生活发生变革,有着更为特殊的时代特点。这一时期,是西方舞蹈文化、传统舞蹈文化和新兴舞蹈文化并存的时期,是近代舞蹈史上重大的转折时期。作为近现代舞蹈发展的起点,封建时期舞蹈的终点,它拥有必然性、复杂性与前瞻性等特点。舞蹈艺术与社会生活联系之密切史无前例,对于当时人们思想和身体的解放、女性地位的提高、学校美育的发展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申报》是上海近代历史上创办时间最久,影响力最为深远的报纸之一。近代报刊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奠定了近代传媒的基础。它密切关注这一时期舞蹈艺术的发展动态,开设各类与之相关的版面,并积极传播舞蹈表演艺术的成果,事无巨细地为我们记录了舞蹈艺术发展的方方面面,提供了丰厚的史料素材。《申报》上有关民国时期舞蹈的记载全面、详细、丰富,对于中国近现代舞蹈史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以1912-1949年《申报》中对舞蹈的记载资料为研究对象,将民国时期《申报》中有关舞蹈的庞大、零散、不系统的资料进行查找、收集、整理、分类,并将其放置在一个整体的历史发展、社会文化中进行探究分析,试图在舞蹈与人民、生活、政治、社会之间的多元关系中,来分析这一时期舞蹈的存在意义与价值。
欧建平,金娟,刘春,廖燕飞,宁宁[2](2018)在《2017年度中国舞蹈发展研究报告》文中研究指明2017年是中国舞蹈稳中求变、持续发展的一年,宝刀不老、大师西去、深扎硕果、异军突起、舞蹈外交、科技助力、创作高产、品类迥异、教育活跃、非遗聚力、研究出版,双重给力的长篇成绩单无疑令人欢欣鼓舞,但既无"高原"又无"高峰"的尴尬却又使人猛醒!问题的关键依然在于如何坚守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主题"和现代经济学"变奏"的"路径依赖理论",深谙"经济强势国家必定为经济弱势国家制定价值观和审美观"与"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竞争"的硬道理,利用"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得到联合国鼎力支持和沿线国家积极参与的历史机遇,发现并培养一批有天分、肯用功的创作和研究精英,并用恰当的鼓励机制,确保他们能够持之以恒、潜心钻研,继续探索题材与体裁中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小我与大我完美融合的经典命题,最终推出一批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传世之作。
周雪婷[3](2013)在《民国时期学校舞蹈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国时期的学校舞蹈教育是国门打开后,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通过借助体育开始萌生并逐渐发展成长的。它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对西方文化吸收的产物,也是中国近现代追求民主科学的教育改革体现。它从仿效欧美的土风舞、优秀舞、形意舞到学习我国本土文化的民族秧歌和边疆舞,再到开创富有民族特色和适合少儿身心特点的表情歌舞;从最初边缘化状态到被正式列入体育课程标准再到科学地、分层次的教学,舞蹈教育逐渐趋于完善,并在学校中发挥了陶冶情操、健美形体的美育作用。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历史梳理与归纳总结法、逻辑分析研究法等手段,将论文分为四个部分进行分析研究。第一部分,是介绍民国时期学校舞蹈教育产生的背景,包括西方体育舞蹈的传入引进和我国对体育舞蹈的需要;第二部分,是重点梳理民国时期学校舞蹈教育的发展历程,按年代分为民国初期和民国中后期两部分进行梳理。第三部分,是通过对以上两章节的研究分析,对民国时期学校舞蹈教育进行评述。第四部分,是通过对比后,得出了民国学校舞蹈教育对当今我们开展学校舞蹈教育的重要启示。
向菲[4](2013)在《香港“电懋”时装国语片研究》文中提出香港“电懋”公司是由新加坡商人陆运涛于1956年在香港组建,隶属于新加坡“国泰”机构的电影公司,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制作出一系列优质的影片,其中以时装国语片为主,所生产的类型片主要包括家庭伦理剧、浪漫爱情喜剧,并融合歌舞元素。与同期其他公司有所不同,“电懋”公司的高层管理者、创作者多具有留学欧美的背景,将好莱坞“垂直整合”的制片路线和“片厂制”等讲究计划的系统管理模式引入了“电懋”,并开拓性地实践了跨国生产的经营模式;所制作的影片具有鲜明的都市化、时尚化等充满现代气息的文化特色,对五、六十年代,乃至其后的香港电影产业、艺术风格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香港“电懋”公司的产业背景、所制作的时装国语片的总体文化特征、重要编导的艺术风格,及其对香港电影产业及地区文化所产生的影响等四个方面进行论述,旨在全面而深入地挖掘这一独特的华语制片公司的在制作、经营、创作、文化等多方面的历史价值和值得借鉴的经验。全文由绪论、正文(共四章)、结语、参考文献和附录五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选题的缘由、国内外研究现状、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进行介绍与阐述。第一章对香港“电懋”公司的产业史进行了简要的介绍,重点在于寻找该公司兴盛与衰败的背景因素。这些因素既包含时代的必然性,也包括“电懋”公司创始人陆运涛个人命运的偶然性,更离不开香港在“冷战”时期特殊的地域优势和本土文化的变更。第二章采用“文化身份”的方法论详细分析香港“电懋”时装国语片的总体文化特征。大陆文人南来香港,在现实中经历着身份的断裂,其作品中有着对于移民知识分子身份焦虑的写照;然而影片中更为显着的特征在于传达出积极、活泼、时尚等现代主义风貌,具体表现为影片中鲜明的都市性、拥有独立意识的现代女性,以及对跨国经验的想象等几个方面。通过想象性地建构,以南来文人为创作主体的“电懋”影人在香港创造了一个理想中的都市,并从这一影像空间中获得自我认同。第三章运用经典的“作者论”分析手法,对香港“电懋”时装国语片具有代表性的编剧、导演所创作的影片进行细致的形式美学分析,以进一步确立“电懋”作品在香港乃至华语电影史中不可磨灭的艺术价值与产业地位。第四章论述香港“电懋”时装国语片对香港电影工业、人才、文化、美学风格等方面产生的深远影响。结语部分总结了“电懋”影人通过时装国语片创作,不断寻找、想象并建构自我身份、塑造香港都市空间等文化特征,归纳了编导们各自的创作风格,重申“电懋”公司在华语电影史上的重要地位。附录包含“电懋”公司、其前身“国际影片发行公司”和改组后的“国泰机构(香港)有限公司”在1956年1975期间制作的国语片总目,其中既包括该公司出品的时装国语片,也包括古装国语片。
刘青弋[5](2009)在《民国时期的学校舞蹈教育》文中研究指明近代中国,在饱受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掠夺、奴役、宰割之后,中国人开始觉醒并奋起反抗。为了寻求救世良方,进步的知识分子开始走出国门,接受科学、民主思想,从而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各种政治、文化思潮开始在中国传播。以蔡元培为代表的教育家提出了新的教育思想及其美育思想,奠定了中国现代教育及其美育的思想基石,亦引领了中国现代舞蹈教育的方向。民国时期的前二十年,是中外舞蹈文化交流频繁的年代。学校舞蹈的教育理念与内容亦主要来自外国的影响,甚至所用教材,大多为编译作品。但是,它们的教育主旨都和"救国强国"紧密联系。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舞蹈教育开始纳入学校体育课的内容之中。外国土风舞、儿童游戏舞、欧美交谊舞、新编儿童歌舞、体操训练、健身舞、模仿动物舞以及各种舞蹈步伐都被纳入教学内容,并且有一些为儿童与学堂编撰的舞蹈教材出台。在这一普及艺术教育、审美教育运动中,最有影响的音乐教育家是黎锦晖,他的校园歌舞教育理论与实践,创造了新型的校园美育的示范,亦建设了具有民族特色与儿童特点的校园教育艺术。民国时期的学校舞蹈教育——虽是一段被封存的历史,却奠定了中国现代舞蹈美育的基础。
李美安,杨泓[6](2005)在《校园舞蹈表演(连载)》文中研究说明
李美安,杨泓[7](2005)在《校园舞蹈表演(连载)》文中认为
李美安[8](2005)在《校园舞蹈表演(连载) 五、基本舞姿控制(—)》文中研究指明
李美安,杨泓[9](2004)在《校园舞蹈表演(连载)——动作与舞姿(一)》文中研究指明小歌舞是孩子最喜欢的艺术活动之一,也是学校审美教育的重要一环,本刊特开辟“歌舞天地”栏目,供学校师生选用。欢迎来稿!
二、校园舞蹈表演(连载)——动作与舞姿(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校园舞蹈表演(连载)——动作与舞姿(一)(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时期《申报》中舞蹈资料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申报》中舞蹈资料统计分析 |
第一节 条目检索与全文检索 |
第二节 年份统计数据分析 |
一、菡萏初开(1912—1919 年) |
二、欣欣向荣(1920—1937 年) |
三、畸形发展(1938—1945 年) |
四、一波三折(1946—1949 年) |
第二章 《申报》与剧场舞蹈 |
第一节 来访歌舞团体 |
一、包罗万象的歌舞团 |
二、兼收并蓄的跳舞团 |
三、技艺非凡的芭蕾舞团 |
四、与时俱进的现代舞团 |
第二节 我国歌舞团体 |
一、摸索前行 |
二、走出国门 |
三、艺术团体的没落 |
第三节 艺术舞蹈的萌芽 |
小结 |
第三章 《申报》与学校舞蹈 |
第一节 学校的歌舞活动 |
一、教会学校的引领 |
二、我国学校歌舞活动 |
第二节 探索舞蹈教育之路 |
一、形式日渐多样 |
二、题材日渐丰富 |
三、“古装舞”的创作尝试 |
四、舞蹈教育书籍的出版 |
小结 |
第四章 《申报》与舞厅舞蹈 |
第一节 交际舞的初来乍到 |
一、邦交联谊 |
二、时尚追求 |
第二节 舞厅舞业盛况空前 |
一、舞场林立 |
二、职业舞女增多 |
三、相关行业兴起 |
第三节 舞厅舞蹈的社会现象 |
一、跳舞救国 |
二、禁舞风波 |
三、舞女问题 |
小结 |
结论 |
一、民国时期的舞蹈特点 |
二、《申报》视角的独特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民国时期学校舞蹈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及目的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三、 创新之处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民国时期学校舞蹈教育产生的背景 |
一、 近代中国教育演变和学校舞蹈教育 |
1、 清末教育改良运动为学校舞蹈教育创造了条件 |
2、 清廷新学制的确立为学校舞蹈教育提供了可能 |
二、 西方体育舞蹈教育的传入和引进 |
1、 教会女子学校的体育舞蹈课程 |
2、 基督教青年会在传播美国体育舞蹈教育中的作用 |
3、 留学人士在开展学校舞蹈教育中的作用 |
第二章 民国时期学校舞蹈教育的发展 |
一、 民国初期学校舞蹈教育的发轫 |
1、 民国教育学制为学校舞蹈教育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
2、 蔡元培美育思想对学校舞蹈教育的影响 |
3、 最早以欧美土风舞为主的学校舞蹈教育 |
二、 民国中后期学校舞蹈教育的发展 |
1、 “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新学制的改革对舞蹈教育的推动 |
2、 以优秀舞、形意舞为主的学校舞蹈教育 |
3、 黎锦晖儿童歌舞作品的作用 |
4、 学校体育舞蹈课程标准的完善 |
第三章 民国时期学校舞蹈教育评述 |
一、 身体意识觉醒的舞蹈教育 |
1、 强健身体、救国救民 |
2、 完固精神、身心相合 |
二、 建立在美育基础上的舞蹈教育 |
1、 愉悦身心、健美形体 |
2、 陶养情操、健全人格 |
三、 重视民主和科学的舞蹈教育 |
1、 教育平等、提倡普及 |
2、 讲究科学、因材施教 |
四、 兼收中外、为我所用的舞蹈教育 |
1、 思想开放、兼收中外 |
2、 思想开放、为我所用 |
第四章 民国时期学校舞蹈教育的启示 |
一、 充分认识舞蹈的教育功能 |
二、 全面更新舞蹈教育理念 |
三、 对当今学校舞蹈教育的建议 |
1、 在体育课中设置舞蹈教学内容 |
2、 在音乐课中设置舞蹈教学内容 |
3、 在其他课程中融合舞蹈教学内容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香港“电懋”时装国语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香港“电懋”时装国语片的工业背景 |
第一节 香港“电懋”电影公司的兴盛及其原因 |
一、陆运涛其人与新加坡国泰机构发行、放映网的建立 |
二、接管“永华”片厂,以“片厂制”在港兴建“电懋”影业 |
三、“冷战”时期亚洲国语片市场的转型与香港独特的地域优势 |
第二节 香港“电懋”电影公司的衰亡及其原因 |
一、与“邵氏”电影公司的恶性竞争 |
二、陆运涛意外身亡 |
三、片厂制的僵化与本土青年文化的兴起 |
第二章 香港“电懋”时装国语片的文化特征 |
第一节 文化身份的断裂 |
一、颠沛的生活 |
二、论落的儿女 |
三、淡出记忆的亲生父母 |
第二节 文化身份的重建 |
一、展示摩登都市与现代生活 |
二、打造“女明星”与灌注现代女性意识 |
三、融合跨国想象与本土意识 |
第三章 香港“电懋”时装国语片的重要创作者及其作品分析 |
第一节 香港“电懋”时装国语片的重要编剧及其作品分析 |
一、张爱玲作品分析 |
二、秦羽作品分析 |
三、汪榴照作品分析 |
第二节 香港“电懋”时装国语片的重要导演及其作品分析 |
一、易文作品分析 |
二、唐煌作品分析 |
三、王天林作品分析 |
第四章 香港“电懋”时装国语片的影响 |
第一节 工业影响 |
第二节 人才影响 |
第三节 文化影响 |
第四节 风格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专着类 |
二、论文类 |
三、外文文献 |
四、电子文献 |
附录 |
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5)民国时期的学校舞蹈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一、教育改革与美育思想的建立 |
(一) 清末进步学者的教育改革与“体育”主张 |
(二) 蔡元培的新教育与美育思想 |
(三) “五四”运动对教育改革与美育的推进 |
二、学校舞蹈教育与教材 |
(一) “舞蹈游戏”与“新舞术” |
(二) “舞蹈新教本”与“舞蹈教材” |
三、黎锦晖与学堂歌舞 |
四、校园舞蹈表演(连载)——动作与舞姿(一)(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时期《申报》中舞蹈资料的分析研究[D]. 袁霄.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9(02)
- [2]2017年度中国舞蹈发展研究报告[A]. 欧建平,金娟,刘春,廖燕飞,宁宁. 2017年度中国艺术发展研究报告, 2018
- [3]民国时期学校舞蹈教育研究[D]. 周雪婷. 上海师范大学, 2013(02)
- [4]香港“电懋”时装国语片研究[D]. 向菲. 武汉大学, 2013(07)
- [5]民国时期的学校舞蹈教育[J]. 刘青弋. 文化艺术研究, 2009(05)
- [6]校园舞蹈表演(连载)[J]. 李美安,杨泓. 校园歌声, 2005(06)
- [7]校园舞蹈表演(连载)[J]. 李美安,杨泓. 校园歌声, 2005(05)
- [8]校园舞蹈表演(连载) 五、基本舞姿控制(—)[J]. 李美安. 校园歌声, 2005(04)
- [9]校园舞蹈表演(连载)——动作与舞姿(一)[J]. 李美安,杨泓. 校园歌声,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