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康生活质量评估及评估指标体系构建(论文文献综述)
黄晋生[1](2021)在《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发展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在我国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现阶段,扶贫工作的重点由消除收入贫困为核心的绝对贫困转向治理以多维贫困为特征的相对贫困问题。作为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途径之一,教育在治理相对贫困的过程中具有长期性作用,党中央与国务院也多次下文对教育扶贫的积极意义做出肯定。进入后脱贫时代,科学评价过去一段时期教育扶贫的政策绩效对后续的政策调整意义重大,也是深度挖掘教育扶贫之功能价值的现实要求。本文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经济学、管理学与教育学等多学科视角出发,结合新疆特殊区情,从效果、效率、公平性与满意度四个方面对新疆深度贫困地区的教育扶贫政策绩效进行评价。基于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与脱贫攻坚的现实背景,本文提出了研究教育扶贫政策绩效评价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阐明了主要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进一步对能力贫困理论、贫困代际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与“3E”绩效评价理论系统梳理,并对贫困、教育扶贫、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绩效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为研究框架的构建奠定理论基础。在研究内容的主体部分,首先对新疆教育扶贫政策的实施现状进行概述,系统阐释了新疆的基本发展概况与贫困特征、扶贫政策的演进历程;进一步通过对教育扶贫的价值、绩效评价原则与评价指标内在关联的辨析,确定研究内容的逻辑起点。在此基础上,从家庭与县域层面对新疆深度贫困地区的多维贫困水平进行测度,从静态与动态双重视角呈现新疆深度贫困地区多维贫困的现实表征及区域差异。其次,基于“3E+S”绩效评价准则,围绕效果、效率、公平性与满意度四个方面对教育扶贫政策绩效综合评价,一是从人力资本的基本价值论断出发,基于资源投入视角,利用面板数据模型、系统GMM模型与分位数回归对教育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讨论政策效果的动态约束与边际收益特征,客观呈现教育扶贫政策对新疆深度贫困地区脱贫的影响效应。二是从资源稀缺性视角出发,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分析教育扶贫政策的效率问题,通过控制其他扶贫政策对地区脱贫的影响效应,实现对教育扶贫政策效率水平净值的测算,从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角度为政策效率变化寻求合理的解释机制。三是基于差异测度理念分析新疆教育扶贫政策的公平性问题,利用泰尔指数分析方法,构建以资源投入为基准,多维贫困水平为权重依据的测算公式,从南北疆及地州市层面讨论教育扶贫政策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公平性问题,根据县域资源供给规模与贫困水平的匹配程度,判断政策资源配置的公平与否,围绕政策目标的基本要义,对公平与效率的政策选择进行理论分析。四是从精准扶贫的基本内涵出发,构建包括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与精准考核四要素的教育扶贫政策满意度评价模型,基于新疆深度贫困地区11616户家庭调研数据,验证满意度评价模型的有效性,从多维贫困视角出发,分析不同贫困程度家庭对教育扶贫政策的满意度情况。最后,根据实证分析得出研究结论,提出政策优化建议与不足之处。通过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第一,新疆的温饱问题已经全面解决,但是多维贫困问题并未根除。第二,从多年以来教育投入与脱贫进度的动态关系来看,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的脱贫成效显着,并且表现出稳定性与长期性、短期效益与动态约束并存的特征,在前期综合扶贫效果偏弱的情况下,当期的教育投入表现出更加积极的扶贫效应,充分发挥了其在阻贫、抑贫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全疆层面的教育扶贫政策效果服从边际收益递减的经济规律,随着综合扶贫效果的提升,教育扶贫的积极作用呈现出先增后减趋势。这一现象普遍存在于北疆的贫困县,而在经济基础条件较弱的南疆地区,教育扶贫政策不仅在静态层面显着促进了地方脱贫,还表现出明显的动态减贫效应,教育减贫的积极作用呈现出边际收益递增的特征。第三,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的政策效率呈现出减弱趋势与区域差异并存的特征。规模效率不足是导致总体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而高效的组织管理体制抑制了效率衰退,即意味着地方政府在扭转效率衰退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需要从更加长远的角度审视教育扶贫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人才供给及拔出穷根方面的积极作用。第四,新疆深度贫困地区的教育扶贫政策实现了总体公平,存在明显的拐点特征,教育扶贫资源总体上在向多维贫困程度更深的地区倾斜。相对于全疆的贫困县而言,教育资源在区域内部的配置差异是导致扶贫政策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区域间差异的持续扩大也制约着政策公平性的提升;这一现象在南北疆与地州层面的表现形式具有相似性;相对于财力资源与物力资源,师资力量在贫困县及地区间的分配更加公平。第五,新疆深度贫困地区的居民对教育扶贫政策有着较高的满意度评价,这一现象在不同贫困程度的家庭中普遍存在,地区间及不同健康状态的群体对政策满意度评价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整体上来看,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的推行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符合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
高铨[2](2021)在《民族地区政策效能研究 ——以G省D县精准扶贫政策为例》文中提出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少数民族是我国居民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大多集中在偏远山区,所以民族地区相对于其他地区贫困问题尤为突出。如今我国的精准扶贫工作已经取得全面胜利,为了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对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政策实施效能进行研究对整个乡村振兴工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西南民族地区因其所处地理区位及生态环境的重要战略地位,并具有多民族聚居的特殊性,其扶贫攻坚任务更为艰巨。D县隶属于西南地区的G省,属于典型的民族地区。本文以精准扶贫的相关理论知识为研究基础,探讨了D县的精准扶贫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针对精准扶贫的效能和实施状况进行了客观的评价,总结我国民族地区脱贫攻坚胜利完成的经验,为新发展阶段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与进一步推进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以G省的D县为例,以当地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情况为例进行分析,举一反三,继而对民族地区其他政策效能进行研究和分析。同时,本文通过梳理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情况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对精准扶贫工作深入展开的情况以及相关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评析,找出少数民族地区具体扶贫工作的特色和成效,同时总结精准扶贫政策在具体落实和执行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进一步完善现有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理论体系,充实学界关于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和政策发展的研究成果,同时也为我国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夯实基础,为乡村振兴战略更好的实施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张大成[3](2020)在《大连市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区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发展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在大连视察期间,明确要求大连建设产业结构优化的先导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区,而贯穿这些重要论断的本质要求就是高质量发展,就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战略引领下的发展。然而近年来,大连市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创新动能不足、产业机构偏重等诸多问题,致使错失发展机遇。因此,本文从新发展理念出发,以如何建设大连市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区作为研究目的,对大连市经济社会发展进行评价研究,对促进大连市“两先区”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充分研究了经济社会发展评价的相关理论和文献,基于对五大发展理念内涵的理论分析构建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33个三级指标的大连市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区评估指标体系。其次,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评估指标体系的权重,对大连市近6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连市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评价分数总体上看较为均衡,均呈现波动上升趋势,说明大连市在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导与推动下,系统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已经形成向高质量发展的态势。但也发现了问题和短板。其中,绿色发展评价分数的上升速度最快、幅度最大,协调发展的评价分数在五大发展理念评价中最低,且分数增长速度缓慢,表明大连市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区的发展不平衡,发展整体性不足。此外,近年来创新发展、开放发展的评价分数增速也放缓,可见大连市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区创新发展动力不足、开放环境和水平有待优化。再次,通过大连市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区评估分析,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本文改变了以往只重视经济社会发展的“量”和“速”,更加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质”和“效”,不仅要经济发展先行,社会发展也要先行,让高质量考核评估成为引领和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从而为政府各有关部门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郜清攀[4](2019)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农民群体的公共服务需求不断升级。而当前中国农村地区相对落后的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却愈益无法满足农民群体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要。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作为农业农村进一步发展的战略目标的同时,也为当前农村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事业提出了一系列新目标、新要求,使人们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认识水平上升至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乡镇政府处于国家与农村社会交互作用的关键节点,是连接政府与农民的中枢和纽带。乡镇政府作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组织者、协调者和践行者,不仅负责各项具体农村公共服务政策的贯彻落实,而且决定着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发展方向和总体水平。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对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农村基层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推进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乃至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现阶段,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服务内容结构性失衡、服务供需脱节以及服务效能滞后,成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实现农业农村全面振兴的制约因素。鉴于此,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实证研究、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从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意义出发,以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要素条件与其内部结构和外显结构之间的互动机理为依据,系统分析了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现状及能力不足表现的考察,从不同视角探析了造成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加强基层政府改革的实践经验,以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目标要求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为指导,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本文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对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等进行了阐释。第二部分为论文的主体部分,由五章内容构成。第一章,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理论成果,详细考察了政府、乡镇政府、公共服务、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等概念。基于乡村振兴的概念、内涵与基本要求,全面考察了新时代新矛盾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历史渊源、现实依据、时代背景及其意义。并从市场失灵理论和政府失灵理论、公共产品提供和生产分离理论、服务型政府理论以及治理和善治理论等多个角度阐释了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从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以及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需要三个方面系统阐释了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第二章,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的分析。基于“要素构成—内部结构—外显结构”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从内部结构和外显结构两个维度系统考察了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结构,通过对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要素条件的检视,深入透析了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要素条件与其内部结构和外显结构之间的互动机理。在此基础上,以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目标和理念为指导,从静态(结果)和动态(过程)两个维度设计了一套用以测量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第三章,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运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基层群众的服务需求、满意度和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三个方面对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在不同服务领域的具体表现进行系统考察。立足于实证分析的成果,对乡镇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总量和质量不足、供给结构失衡等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基于当前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困境,从政府职能定位、财权与事权关系、考评机制、供给方式、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系统阐释了造成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深层次原因。第四章,对国内外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改革实践与经验启示的分析。基于比较研究的视角,结合国内外不同地区的实践,详细探讨了国内一些乡镇政府在公共服务集约化、市场化、民主化、信息化等多个方面的改革实践,以部分西方发达国家为例,从政府向市场放权、政府之间放权、政府向社会放权三个维度,系统考察了西方发达国家在公共服务市场化、分权化、社会化改革等领域的实践创新。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了上述实践在政府组织机构改革、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政府间权责划分以及社会组织培养等方面对现阶段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启示。第五章,以乡村振兴战略的若干发展理念为指导,明确加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目标要求和基本原则,进而从乡镇政府的行政体制改革、财政管理体制、人才队伍建设、服务供给机制、服务供给模式等多个层面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提出针对性措施。第三部分是结论部分,从整体上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概况、总结及展望。本文的主要结论有:第一,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可分为内部结构和外显结构。内部结构是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本身所凭借的权力资源、财力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要素。外显结构表现为两个方面:从服务结果来看,包括乡镇政府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社会保障服务能力、文化教育服务能力、生态环境服务能力、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和公共安全服务能力。从服务过程来看,包括乡镇政府的民意聚合与甄别能力、资源获取与配置能力、公共决策和执行能力、监督问责与评估能力、民意诉求回应能力。第二,影响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要素条件包括体制性要素、制度性要素、主体性要素、策略性要素四个方面。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形成就是通过乡镇政府的体制性要素、制度性要素、主体性要素以及策略性要素的有机结合和共同作用,将政府潜在的权力资源、财力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各种资源转化为政府各种外显公共服务能力的过程。第三,通过对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现状的分析可知:从服务内容来看,首先,医疗卫生条件、养老保障服务、公共卫生安全以及污水治理属于基层群众最关心同时也是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表现较差的领域;其次,道路交通、基础教育、合作医疗保险属于基层群众比较关心,同时也是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表现较强的领域;再次,在水电气供给、社会治安、生产安全、贫困救助、农田水利、垃圾处理、自然灾害防治等领域,基层群众的需求不显着,但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表现良好;最后,在法律援助、失业救济、公共文化、环境绿化等领域,基层群众的需求不显着,同时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表现较差。从服务过程来看,乡镇政府在民意聚合与甄别、公共决策与执行、监督问责与评估、对民意诉求的回应等方面的能力表现尽管较为平衡,但普遍偏低,在资源获取与配置方面的能力存在明显不足。第四,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具体表现在:一是公共服务供给总量和规模不足,二是服务内容存在着结构性失衡,三是乡镇政府对公共服务职能的认识模糊清晰,四是服务供给脱离农村基层社会的实际需要,五是乡镇政府应对基层群众服务需求升级的能力不足。究其原因,制约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体制性因素包括乡镇政府发展定位不明确、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制度性因素主要表现为绩效考核与评估机制不健全;主体性因素主要是指乡镇政府服务人员的结构不合理以及整体素质和能力的欠缺;策略性因素主要表现为乡镇政府垄断公共服务供给,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单一。第五,针对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路径,应当以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为目标要求,以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促进城乡统筹融合发展为基本原则,逐步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具体而言,一是推进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二是完善以服务为导向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三是加强乡镇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四是建立群众广泛参与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五是探索多元主体协同的服务供给模式。
向程[5](2019)在《乡村旅游开发中核心利益相关者协调发展研究 ——以互助县小庄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村旅游是以多维目标和多元利益相关者为核心的综合体,其效益包含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个方面。在乡村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利益相关者任何一方的进入或脱离均会致使各方利益相关者受到利益损失,进而对当地乡村旅游系统的整体发展造成阻碍。因此,乡村旅游的运营要以融合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和平衡多维目标为根本,以引导乡村旅游为地方社区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为目标,推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选取国家AAAAA级景区“互助土族故土园”的核心景点——小庄村为案例地,以共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利益相关者理论等相关理论为研究依据,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获得研究必需的第一手研究数据和统计资料,构建了小庄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协调发展指标体系,运用EWM-Fuzzy综合模型、灰色关联模型开展了利益诉求紧急程度及利益关系协调发展状态的测评研究,并对核心利益相关者整体协调发展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小庄村旅游开发中各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总体上均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满足。政府-居民、游客-居民、企业-企业的利益诉求整体满足程度为“非常满意”等级,其余13个利益关联主体的利益诉求整体满足程度为“满意”等级。(2)小庄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对不同利益诉求的紧急程度和协调发展状态均存在较大的差异。(1)“政府→企业-居民-游客-政府”和“游客→政府-企业-居民-游客”利益诉求的紧急程度主要介于蓝色、黄色和橙色三个紧急区,其协调发展状态主要为优质、中度和轻度协调三个不同的发展状态;(2)“企业→政府-居民-游客-企业”利益诉求的紧急程度主要介于黄色和橙色两个紧急区内,其协调发展状态主要为中度、轻度协调两个不同发展状态;(3)“居民→政府-企业-游客-居民”利益诉求的紧急程度介于四个不同紧急区,其利益关系的发展状态出现了濒临失调的现象。(3)小庄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相互间的整体协调发展关系存在明显的差异,反映出相互间整体利益关系的影响程度也具有较大的差异性。(1)基于地方政府的视角,政府-居民的利益关系协调发展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政府-企业、政府-政府,政府-游客的利益关系协调发展的影响最小;(2)基于旅游企业的视角,企业-居民的利益关系协调发展的影响最大,其次为企业-企业、企业-政府,对企业-游客的利益关系协调发展的影响最小;(3)基于社区居民的视角,居民-政府的利益关系协调发展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居民-企业、居民-居民,居民-游客的利益关系协调发展的影响最小;(4)基于外来游客的视角,游客-居民的利益关系协调发展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游客-企业、游客-游客,游客-政府的利益关系协调发展的影响最小。最后,根据保护优先、合作共赢、信息公开透明、参与决策、利益均衡和可持续发展等原则,构建了相应的利益协调机制,以此来协调和优化小庄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相互间的利益关系,推动小庄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郭兴华[6](2018)在《多维贫困测度、扶贫路径及其绩效评估研究 ——基于A市农村的调查数据》文中指出精准识贫、精准扶贫、快速脱贫是我国正在进行的一次历史性的战略举措。深入研究贫困的精准测度、扶贫路径的选设及扶贫绩效评估,不仅十分必要,且十分迫切。精准识贫是快速脱贫的前提,也是脱贫工作的关键。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运用改进的A-F模型进行多维贫困测度,以精准识别贫困个体;同时,运用多项probit模型对多维贫困测度和他人主观评价的差异性进行分析,进一步查找导致个体贫困的原因。在明晰致贫原因的基础上,基于多维贫困的视角,基于区域特征和个体特征,有针对性的为贫困主体选设适宜有效的扶贫路径,为其快速脱贫提供重要的路径保障。立足于扶贫工作的系统性,抓住扶贫工作的关键环节,重点从贫困个体的生活境况、对扶贫工作的满意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进行绩效评估。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在对国内外关于贫困概念的界定的基础上,对贫困的测度、扶贫路径、绩效评估等方面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将共同富裕理论、路径理论、绩效理论作为全文撰写的理论支撑点和分析研究的方法工具。论文对我国建国后不同历史时期的贫困特征、扶贫大政方针、扶贫措施及执行效果进行了系统分析,尤其是阐述了我国当前贫困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通过分析可知,贫困人口大幅度的减少主要得益于:经济体制改革解放了生产力;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很好地涓滴效应;扶贫路径的不断拓展和对扶贫对象的不断精准聚焦。现阶段扶贫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有些地方贫困程度仍然较深;仅将收入作为贫困认定标准,缺乏对于致贫原因的系统性认知;精准选设扶贫路径较难以及扶贫绩效评估需进一步科学化等。论文在对我国贫困标准进行纵向比较,与其他国家同时期的贫困标准进行横向对比的基础上;对单维贫困测度方法和多维贫困测度方法进行比较,拓展性的构建了改进的A-F多维贫困测度模型;同时,构建了涵盖健康、教育、生活条件、就业和收入等5个维度15项指标的多维贫困测度指标体系。以A市为例进行了多维贫困测度实证分析,得出A市及各县区的多维贫困发生率、多维贫困指数、各指标的单维贫困发生率及其对贫困的贡献率;体现了贫困精准识别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然后,基于改进的A-F模型多维测度结果与实际调研过程中他人对于调研对象贫困与否的主观评判存在差异的现象,运用多项probit模型进行估值回归和边际效应回归分析;以人均年收入为因变量,进行OLS回归和多位数回归分析,以检验差异性分析的稳健性。通过对多维贫困测度结果和他人主观评价的差异性进行回归分析,研究户主个体特征变量和家庭特征变量对于贫困的影响程度,从而为扶贫路径的选设提供重要依据。在明晰扶贫路径选设目标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基于多维贫困的视角,从根源上解决个体的贫困问题。认为应多维发力,系统选设扶贫路径,包括:以特色产业扶贫提高贫困个体的收入水平;运用教育扶贫来提升贫困个体的人力资本水平;利用健康扶贫减小健康冲击的不确定性;通过异地搬迁来改其生存环境,提高其机会获取得能力;实施政府兜底为特殊贫困人群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等。由于绩效评估对扶贫工作具有很强的牵引性和导向性,进行科学的扶贫绩效评估也是反贫困工作的重要环节。因此,本文构建了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扶贫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并运用A市各县区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通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A市各县区扶贫工作进行绩效评估,得出了各县区在贫困个体的生活境况、对扶贫的满意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三个公因子的得分排名,以及各县区扶贫绩效综合得分排名。分析表明,所构建的扶贫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对于加强各扶贫主体的绩效管理具有现实意义。
李佳平[7](2017)在《广东省残疾人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构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关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关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目前,残疾人的民生改善问题得到政府高度重视,为推动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政府和社会各界力量也投入了大量的行政资源、财政资源和社会资源,如何使这些资源的投入得到较高的效益,便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国内外实践经验证明,绩效评价是鉴别和改善组织服务绩效的有效的战略工具。因此,科学测量和评价残疾人服务绩效是提升残疾人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和广东省相关政策以及学术界相关成果的研究,结合在广东省部分市、县实地调研情况,从理论上初步构建了一套广东省残疾人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再通过问卷调查,对该套指标体系进行隶属度分析、相关性分析和鉴别力分析以及信度和效度的检验,同时根据残疾人服务绩效评价的6个维度设置主观满意度评价指标,并确定指标权重,最终构建了一套包含社会保障、康复服务、教育服务、就业服务、文体服务、维权服务6个一级指标、26个二级指标和69个三级指标的完整的广东残疾人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之后,将理论筛选出的这套指标对广东省东莞市的残疾人公共服务进行评分,从实际应用中再次检验和完善指标体系。
潘学良[8](2017)在《基于共享发展理念的中国农村民生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共享思想和民生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深入探讨农村民生建设的相关问题。论文梳理和阐述了共享发展与民生建设的思想资源,分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民生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剖析了农村民生的现状,然后探讨了共享发展理念下农村民生建设的路径选择问题。纵观我国60年多来农村民生事业的发展,可以发现,我国农村民生建设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期间曾受到政治影响很大,但总体上尤其改革开放后呈现较快发展的态势。概而言之,新中国成立到“三大改造”完成是农村民生建设的起步阶段,土地革命的完成和“一五”计划的实施为农村民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是农村民生曲折发展阶段,“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人民公社化运动、政策失误等事件都对农村民生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文化大革命”时期是农村民生建设的停滞时期,“文化大革命”的发动使得一切工作紧紧围绕“阶级斗争”进行,导致农村民生建设偏离正常轨道。改革开放后,我们党理顺了农村民生建设的思路,促使农村民生事业重新起步,并朝着正确方向飞速前进,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四大年是农村民生重新恢复和发展阶段;十四大至十六大是农村民生建设稳步推进阶段;十六大至十八大是农村民生事业迅速提升阶段;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民生建设步入新的发展阶段。经过几十年来党和政府的不懈努力,我国农村民生建设取得一系列较为显着的成就,农民收入不断增加、收入结构日益合理,农村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各项事业稳步推进,公共服务水平逐步提高。然而,不可否认,与经济的高速增长相比较,农村民生改善相对滞后,农村仍然有较大规模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存在,农民收入水平远低于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农民群众享受的公共服务在质和量上都与城市有很大的差距,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状况日趋恶化。而与此对应的是,农村民生发展出现新变化和新特点,农民群众的民生诉求不断增长并日益多样化,他们渴望在收入增加、物质需要得到满足的同时,享受到更加优质的社会公共服务,获得人格的尊重和保护。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契合了农村民生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变化,同时也对农村民生建设提出新要求和新目标,对于农村民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它进一步凸显了改善农村民生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推动了农村民生建设内容的优化,由增加农民收入转变为增加收入和扩大公共服务供给并重,由物质满足转变为向物质满足和权利与人格尊严保护并重,同时,它还明确和揭示了农村民生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力量源泉。以共享发展理念为指导,推进农村民生建设应从筑牢物质基础、兜住最低底线、夯实基本保障、提升幸福指数和凝聚共建合力等五个方面着手,强化农村民生的保障和改善,促使农民享受到更多的民生福祉,更加公平地分享国家发展带来的机遇和红利,增强他们的获得感、满意度和幸福感。
叶萍[9](2017)在《生活质量研究视角下:新疆哈萨克族社会生活变迁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众所周知,社会学这门学科从创立之初,便被奥古斯特·孔德分为“社会静力学”与“社会动力学”两个基本门类。此后,诸多社会学家基本遵循与继承了“社会静力学”的研究传统,并将它发扬光大,使其逐渐成为了主流的社会学研究传统。相反地,“社会动力学”因缺少社会学家们的青睐,使它并未得到同步发展,这也形成了研究上的长期“搁浅”状态。直至20世纪中叶,西方世界的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打破了长久以来人们对于“静态”社会的向往,并逐渐推动社会学界形成了以研究“社会变迁”为重点内容的历史社会学。而近三十年来,整个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这场发轫于经济领域的改革,因其改革效益的不断外溢,扩展到了政治领域、社会领域等方方面面。因此,吸引了许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他们纷纷加入到对中国社会变迁的研究当中,并形成了一系列的着作。但是这些研究中多数只是发现了哪些社会因素正在变化,但对社会变迁的方向是什么、变迁的内外部动力是什么、变迁的动力源是什么等问题并未进行深入的探讨。地处祖国西部边陲的新疆,步入改革的行列虽晚,但也正迎头赶上。生于新疆,成于新疆,见证了这场改革给新疆大地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后,不禁让人对这场变革产生了极为浓厚的研究兴趣。因此,结合新疆多民族的地域特色,本文选取了“新疆哈萨克族”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其近三十年来的社会生活变迁的状况。为了更好地回答新疆哈萨克族的社会生活变迁状况,本文基于社会变迁是为了追寻“幸福生活”这一终极目的,通过建立起“生活状态——生活质量”之间的耦合关系,以借助生活质量的研究视角和具体方法,来对新疆哈萨克族近三十年的社会生活变迁状况进行测量与评析。具体而言:本文从“作为人活着”、“明白地活着”、“体面地活着”和“富足地活着”四种生活状态出发,设计了与之相对应的“生存指数”、“智识指数”、“尊严指数”和“发展指数”四个指数,在四个指数下又设计了十个具体测量领域,并确定了具体指标,以构建起新疆哈萨克族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同时,利用广泛收集的各类统计资料,通过指标体系的具体指标分阶段地侧描了新疆哈萨克族的社会生活变迁的一幅幅壮丽图景,以更好地把握新疆哈萨克族社会生活变迁的基本方向,并就新疆哈萨克族的生活质量与新疆整体的生活质量水平加以对比,以突显变迁的程度。本文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在三十年的社会变迁历程中,新疆哈萨克族的生活总体质量稳步提升,但各方面略有差异。(2)新疆哈萨克族社会生活变迁并非呈现出单一线条的变迁趋势,其内部愈加复杂,形式越发多样,整个社会生活变迁的运作机制日益复杂。(3)提出新疆哈萨克族的发展需要在遵循“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并重”的基本理念下,要加强顶层设计,构建起多层次的政策支持与保障体系,以此来全面推动哈萨克地区的发展。(4)本文构建起的哈萨克族族生活质量的指标体系,对研究我国少数民族生活质量有着借鉴作用。最后,本文基于博士研究期间的个人经历与主观感受,从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构建的多重矛盾、国内生活质量深入研究的方向、社会学者的自觉与社会学想象力等方面展开了反思与讨论,以期推动后续研究的更好开展。总而言之,生活质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健康发展程度的重要价值尺度。在经济新常态和改革步入深水区时,本文的研究或许能为不断改善提高少数民族生活质量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彭益民[10](2015)在《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评估指标体系的探讨》文中指出构建一套科学合理、方便实用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评估指标体系,对于测度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考核其工作绩效、监控其发展运行、指导其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应遵循客观性、价值性、系统性、可比性和可行性原则。评估指标体系作为一个由若干要素指标构成的综合评价系统,可分为总系统指标、子系统指标和具体指标三个层次。据此采集数据,并运用赋权计算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即可综合评价一个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及目标的实现程度。
二、小康生活质量评估及评估指标体系构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康生活质量评估及评估指标体系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贫困治理任务的调整 |
1.1.2 教育发展的脱贫动能 |
1.1.3 绩效评价的现实要求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目标、思路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贫困 |
2.1.2 教育扶贫 |
2.1.3 深度贫困地区 |
2.1.4 教育扶贫政策绩效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能力贫困理论 |
2.2.2 贫困代际理论 |
2.2.3 人力资本理论 |
2.2.4 “3E”绩效评价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教育扶贫政策绩效评价内涵及贫困现状 |
3.1 新疆发展概况与贫困特征 |
3.1.1 新疆自然生态环境的基本概况 |
3.1.2 新疆经济社会环境的基本概况 |
3.1.3 新疆人口文化环境的基本概况 |
3.1.4 新疆教育扶贫政策的基本概况 |
3.2 新疆扶贫开发的历史演进 |
3.2.1 计划经济模式下的救济扶贫阶段 |
3.2.2 改革开放体制变革下的开发扶贫 |
3.2.3 经济高速增长下的“八七”扶贫 |
3.2.4 新世纪扶贫开发纲要阶段 |
3.2.5 新时代精准扶贫开发阶段 |
3.3 绩效评价的理论内涵 |
3.3.1 教育扶贫的价值分析 |
3.3.2 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
3.3.3 绩效评价指标的逻辑关系 |
3.4 新疆贫困问题现状调查分析 |
3.4.1 研究思路 |
3.4.2 家庭贫困现状调查分析 |
3.4.3 县域贫困现状调查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的效果评价 |
4.1 研究假设 |
4.2 研究设计 |
4.2.1 研究思路 |
4.2.2 研究方法 |
4.2.3 变量及数据说明 |
4.3 实证分析过程 |
4.3.1 描述统计与平稳性检验 |
4.3.2 静态面板模型估计结果 |
4.3.3 动态面板模型估计结果 |
4.3.4 分位数回归估计结果 |
4.3.5 分地区回归估计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的效率评价 |
5.1 研究设计 |
5.1.1 研究思路 |
5.1.2 研究方法 |
5.1.3 变量及数据说明 |
5.2 静态效率评价结果 |
5.2.1 静态效率的时序变化 |
5.2.2 静态效率的县域比较 |
5.2.3 规模报酬阶段的县域分布 |
5.3 动态效率评价结果 |
5.3.1 动态效率的时序变化 |
5.3.2 动态效率的县域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的公平性评价 |
6.1 研究设计 |
6.1.1 研究思路 |
6.1.2 研究方法 |
6.1.3 指标选取 |
6.2 公平性测度结果 |
6.2.1 新疆教育扶贫政策总体差异及分解 |
6.2.2 县域教育扶贫资源供给类型分析 |
6.3 公平性演变特征及原因分析 |
6.4 公平与效率的政策选择辨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的满意度评价 |
7.1 评价模型的理论分析 |
7.2 研究设计 |
7.2.1 研究步骤与方法 |
7.2.2 问卷信息及数据来源 |
7.3 信效度检验 |
7.3.1 探索性因素分析 |
7.3.2 验证性因素分析 |
7.3.3 模型恒等性检验 |
7.4 教育扶贫政策满意度测度结果 |
7.4.1 政策满意度评价的基本情况 |
7.4.2 不同贫困程度家庭的政策满意度 |
7.4.3 政策满意度评价的差异性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建议与不足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优化建议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3.1 研究不足 |
8.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2)民族地区政策效能研究 ——以G省D县精准扶贫政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本文研究价值 |
1.理论价值 |
2.实际价值 |
(三)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3.国内研究成果评述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之处 |
一、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 |
1.民族地区 |
2.政策效能 |
3.精准扶贫 |
(二)理论基础 |
1.精准扶贫理论 |
2.包容性发展理论 |
二、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实施现状及效能评价的必要性 |
(一)G省民族地区过去整体的贫困情况 |
(二)D县过去的贫困情况 |
(三)G 省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实施的主要措施 |
1.加大民族地区政策倾斜力度 |
2.多渠道增加贫困人口收入途径 |
3.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
4.推动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增加生计资本 |
(四)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效能评价的必要性 |
三、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效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效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 |
(二)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效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三)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效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1.经济发展 |
2.社会发展 |
3.民生发展 |
4.政策实施 |
(三)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效能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1.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指标模型建立 |
2.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四、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效能评价的实证分析 |
(一)问卷设计与样本来源 |
(二)置信度检验 |
(三)描述性统计分析 |
1.基本信息 |
2.扶贫政策落实情况 |
(四)D县精准扶贫政策效能评价分析 |
(五)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1.精准扶贫对象的识别不够准确覆盖面不全 |
2.精准扶贫方式存在一定的简单粗放问题 |
3.精准扶贫资源落实整合存在一定的偏差 |
4.精准扶贫量化考核指标不合理 |
五、提升民族地区政策效能的建议 |
(一)构建扶困对象精准帮扶机制 |
1.确保主要帮扶对象彻底脱贫 |
2.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 |
(二)多元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
1.充分发挥农业特色优势产业 |
2.构建现代高效乡村产业体系 |
(三)优化资源配置激发乡村活力 |
1.落实农村优先发展投入保障 |
2.深化改革提升现代化水平 |
(四)完善“三农”工作领导和评价机制 |
1.完善乡村振兴基层组织构建 |
2.健全乡村振兴工作考评机制 |
六、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大连市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区评估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区评估的理论与政策依据 |
2.1 理论基础 |
2.1.1 新发展理念 |
2.1.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1.3 增长极理论 |
2.2 政策依据 |
2.2.1 国家和辽宁省层面政策 |
2.2.2 大连市具体政策 |
2.3 高质量发展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借鉴 |
2.3.1 综合评价方法 |
2.3.2 先进地区高质量发展指标借鉴 |
3 大连市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区评估现状分析 |
3.1 大连市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区评估中存在的问题 |
3.1.1 缺乏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导向 |
3.1.2 指标体系设置不够科学 |
3.1.3 指标体系评价方法有待完善 |
3.2 大连市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区评估现存问题的成因 |
3.2.1 客观方面原因 |
3.2.2 主观方面原因 |
3.2.3 技术方面原因 |
4 大连市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区评估体系的构建 |
4.1 评估体系构建的目标和原则 |
4.1.1 评估体系构建的目标 |
4.1.2 评估体系构建的原则 |
4.2 评估指标选取 |
4.2.1 指标选取依据与方法 |
4.2.2 关键指标阐释 |
4.2.3 评估指标构成 |
4.3 评估指标权重设置 |
4.3.1 指标权重设置方法 |
4.3.2 指标选取依据与方法 |
5 大连市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区评估实证分析 |
5.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1.1 数据来源 |
5.1.2 数据处理 |
5.2 大连市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区评价结果分析 |
5.2.1 总体情况 |
5.2.2 创新发展 |
5.2.3 协调发展 |
5.2.4 绿色发展 |
5.2.5 开放发展 |
5.2.6 共享发展 |
5.3 大连市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区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
5.3.1 充分发挥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
5.3.2 统筹推动区域协调同步发展 |
5.3.3 以绿色发展理念构建美丽生态城市 |
5.3.4 建设高层次高水平开放合作新高地 |
5.3.5 推进共享发展增进民生福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专家访谈问卷 |
附录B 层次分析法判断矩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基本理论分析 |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乡镇政府、政府能力与公共服务 |
(二)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与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
(三)乡村振兴战略 |
二、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市场失灵理论和政府失灵理论 |
(二)公共产品提供和生产分离理论 |
(三)服务型政府理论 |
(四)治理和善治理论 |
三、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
(一)是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 |
(二)是推动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需要 |
(三)是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由之路 |
第二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构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的依据 |
(一)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内部结构 |
(二)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外显结构 |
二、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形成的要素条件 |
(一)体制性要素 |
(二)制度性要素 |
(三)主体性要素 |
(四)策略性要素 |
三、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基于结果的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
(二)基于过程的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
第三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归因 |
一、调查数据和资料的来源 |
(一)问卷调查 |
(二)访谈调查 |
(三)实地调查 |
二、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发展现状的考察 |
(一)对农民群体公共服务需求的考察 |
(二)基于满意度的公共服务能力考察 |
(三)基于供给过程的公共服务能力考察 |
三、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综合表现 |
(一)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 |
(二)服务供给内容的结构性失衡 |
(三)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认知模糊 |
(四)脱离农村基层社会实际需要 |
(五)应对服务需求升级能力不足 |
四、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归因分析 |
(一)乡镇政府发展定位不明确 |
(二)政府的财权和事权不匹配 |
(三)人才管理制度机制不完善 |
(四)政府绩效考评机制不合理 |
(五)公共服务供给方式不科学 |
第四章 国内外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改革实践与经验启示 |
一、国内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改革实践 |
(一)“政务中心”:公共服务集约化改革 |
(二)“以钱养事”: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 |
(三)“民主恳谈”:公共服务民主化改革 |
(四)“互联网+”:公共服务信息化改革 |
二、国外提升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改革实践 |
(一)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 |
(二)地方政府分权化改革 |
(三)公共服务社会化改革 |
三、国内外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经验启示 |
(一)优化乡镇政府的组织结构 |
(二)促进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 |
(三)合理划分政府间权责关系 |
(四)积极培育服务类社会组织 |
第五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对策探讨 |
一、乡村振兴战略对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目标要求 |
(一)加快推进服务型乡镇政府建设 |
(二)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三)满足农民群众多元利益诉求 |
(四)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 |
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一)以坚持农民主体地位为核心 |
(二)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前提 |
(三)以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为准则 |
(四)以城乡统筹融合发展为宗旨 |
三、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的策略 |
(一)推进乡镇行政体制改革 |
(二)完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 |
(三)加强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
(四)革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
(五)探索多元服务供给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乡村旅游开发中核心利益相关者协调发展研究 ——以互助县小庄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现状 |
1.2.2 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3.3 实证调查设计 |
1.3.4 研究方法 |
1.3.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内涵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内涵 |
2.1.1 乡村旅游 |
2.1.2 利益相关者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共生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三章 小庄村旅游发展概况及其核心利益相关者矛盾分析 |
3.1 小庄村概况 |
3.1.1 小庄村基本情况 |
3.1.2 小庄村旅游发展状况 |
3.2 小庄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界定 |
3.2.1 小庄村旅游利益相关者的构成及分类 |
3.2.2 小庄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界定 |
3.3 小庄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分析 |
3.3.1 地方政府的利益诉求:实现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3.3.2 旅游企业的利益诉求:追求最大化的盈利空间 |
3.3.3 社区居民的利益诉求:实现小康生活 |
3.3.4 外来游客的利益诉求:获得高质量的乡趣体验 |
3.4 小庄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间的矛盾冲突分析 |
3.4.1 地方政府同旅游企业间的矛盾冲突 |
3.4.2 地方政府同社区居民间的矛盾冲突 |
3.4.3 社区居民同旅游企业间的矛盾冲突 |
3.4.4 社区居民同外来游客间的矛盾冲突 |
3.4.5 旅游企业同外来游客间的矛盾冲突 |
3.4.6 外来游客同地方政府间的矛盾冲突 |
第四章 小庄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协调发展评估体系构建及验证 |
4.1 构建指标体系 |
4.1.1 构建指标体系的依据 |
4.1.2 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 |
4.1.3 构建指标体系的方法 |
4.2 数据来源及信度与效度检验 |
4.2.1 数据来源 |
4.2.2 信度与效度检验 |
4.3 基于EWM-Fuzzy模型的利益诉求感知分析 |
4.3.1 构建小庄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评价指标集C |
4.3.2 确定判断集V |
4.3.3 构建模糊关系矩阵r |
4.3.4 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矩阵W |
4.3.5 构建熵权模糊综合评价结果S |
4.3.6 结果分析 |
4.4 基于灰色关联模型的利益关系协调发展状态分析 |
4.4.1 确定协调发展关联系数 |
4.4.2 确定协调发展关联度 |
4.4.3 确定评估状态 |
4.4.4 结果分析 |
第五章 小庄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协调发展实现路径 |
5.1 小庄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协调机制构建原则 |
5.1.1 保护优先原则 |
5.1.2 合作共赢原则 |
5.1.3 信息公开透明原则 |
5.1.4 平等参与决策原则 |
5.1.5 利益均衡原则 |
5.1.6 可持续发展原则 |
5.2 小庄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协调机制构建 |
5.2.1 构建以外来游客为核心利益主体的一体化需求机制 |
5.2.2 构建以旅游企业为核心利益主体的一体化供给机制 |
5.2.3 构建以地方政府为核心利益主体的一体化效应机制 |
5.2.4 构建以社区居民为核心利益主体的一体化响应机制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创新、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创新 |
6.2.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多维贫困测度、扶贫路径及其绩效评估研究 ——基于A市农村的调查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贫困概念的界定 |
1.2.2 关于贫困测度的研究 |
1.2.3 关于扶贫路径的研究 |
1.2.4 关于绩效评估的研究 |
1.3 研究的目标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 |
2.1 共同富裕理论 |
2.1.1 共同富裕的经济学理论分析 |
2.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
2.1.3 习近平的精准扶贫思想 |
2.2 主要反贫困理论 |
2.2.1 抑制人口增长理论 |
2.2.2 收入再分配理论 |
2.2.3 福利经济学理论 |
2.3 相关路径理论 |
2.3.1 路径依赖理论 |
2.3.2 路径-目标理论 |
2.3.3 路径选择理论 |
2.4 绩效评估理论 |
2.4.1 绩效 |
2.4.2 政府绩效 |
2.4.3 绩效管理 |
2.4.4 扶贫绩效评估 |
3 我国扶贫开发历程及现状分析 |
3.1 广义的扶贫 |
3.1.1 土地制度创新缓解贫困(1949-1977年) |
3.1.2 经济体制改革解决大面积贫困问题(1978-1985年) |
3.2 有计划的扶贫开发 |
3.2.1 实施开发式扶贫策略(1986-1993年) |
3.2.2 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 |
3.2.3 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1年) |
3.3 现阶段贫困状况分析(2012-2016年) |
3.3.1 精准扶贫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
3.3.2 脱贫状况 |
3.3.3 我国农村2016年底静态的贫困状况 |
3.4 扶贫开发的经验与现阶段面临的问题 |
3.4.1 扶贫开发取得的宝贵经验 |
3.4.2 现阶段扶贫面临的主要问题 |
4 贫困的精准测度:从单维到多维 |
4.1 贫困标准的界定 |
4.1.1 世界银行的贫困线 |
4.1.2 我国的贫困标准 |
4.1.3 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贫困标准 |
4.1.4 我国的贫困标准和世界银行标准、美国标准的比较 |
4.2 单维贫困测度方法 |
4.2.1 贫困人口比率度量 |
4.2.2 恩格尔系数 |
4.2.3 贫困缺口 |
4.2.4 阿马蒂亚·森的贫困度量P和能力方法 |
4.2.5 FGT指数法 |
4.2.6 单维贫困测度的优点及缺陷 |
4.3 多维贫困测度法 |
4.3.1 A-F多维贫困测度法 |
4.3.2 人类贫困指数 |
4.3.3 模糊集法 |
4.3.4 多维贫困测度的优点及影响因素 |
4.4 贫困测度模型的选取与改进 |
4.4.1 贫困测度模型的选取 |
4.4.2 A-F多维贫困测度模型的改进 |
4.5 基于改进的A-F模型多维贫困测度实证分析—以A市为例 |
4.5.1 A市贫困状况 |
4.5.2 多维贫困测度的数据来源 |
4.5.3 模型测度结果 |
4.5.4 实证分析结论 |
5 基于改进的A-F模型多维贫困测度与主观评价的差异性分析 |
5.1 数据来源与模型设置 |
5.1.1 数据来源 |
5.1.2 模型设置 |
5.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1 自变量选择 |
5.2.2 变量描述 |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1 多项probit模型回归 |
5.3.2 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 |
5.3.3 实证分析结论 |
6 基于多维贫困视角的扶贫路径选择 |
6.1 扶贫路径体系的构建 |
6.1.1 扶贫路径选设的目标 |
6.1.2 多维贫困视角扶贫路径选择的影响因素 |
6.1.3 多维贫困视角扶贫路径选择的策略与思路 |
6.2 特色产业扶贫路径:通过就业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收平 |
6.2.1 建立特色产业扶贫的利益联结机制 |
6.2.2 典型的特色产业扶贫路径 |
6.3 教育扶贫路径:系统提升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水平 |
6.3.1 贫困人群人力资本建设模型的构建 |
6.3.2 系统的学校教育:提升社会一般人力资本 |
6.3.3 技术扶贫:提升专业化人力资本水平 |
6.4 健康扶贫路径:减小健康冲击带来的不确定性 |
6.4.1 完善农村居民的医保制度 |
6.4.2 加大农村贫困地区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资源配置 |
6.5 易地搬迁:提升贫困人口机会获取能力 |
6.6 政府兜底:提升贫困人口的保护性安全 |
6.6.1 政府兜底扶贫的内涵 |
6.6.2 政府兜底扶贫的具体路径 |
7 扶贫绩效评估 |
7.1 扶贫绩效评估的意义、目的与原则 |
7.1.1 扶贫绩效评估的意义和目的 |
7.1.2 扶贫绩效评估的原则 |
7.2 绩效评估模型的比较与选择分析 |
7.2.1 绩效评估模型的比较 |
7.2.2 扶贫绩效评估方法的选择 |
7.3 实证分析: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扶贫绩效评估——以A市为例 |
7.3.1 构建扶贫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
7.3.2 数据来源与数据整理 |
7.3.3 数据的检验 |
7.3.4 提取因子 |
7.3.5 因子的识别与命名 |
7.3.6 因子得分 |
7.3.7 实证分析结论 |
8 结论、对策建议与展望 |
8.1 基本结论 |
8.1.1 理论方面得出的结论 |
8.1.2 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8.2.1 如何更好的做好个体的贫困测度 |
8.2.2 如何做好扶贫路径的选设与实施 |
8.2.3 改进扶贫绩效评估机制 |
8.3 存在的不足和研究展望 |
8.3.1 存在的不足 |
8.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7)广东省残疾人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构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3.4 创新之处 |
2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公共服务相关概念和理论 |
2.1.1 公共服务内涵 |
2.1.2 公共服务理论 |
2.2 残疾人服务相关概念和理论 |
2.2.1 残疾人的界定 |
2.2.2 残疾人公共服务的内涵 |
2.2.3 残疾人公共服务理论 |
2.3 绩效评价相关概念和理论 |
2.3.1 绩效与绩效评价 |
2.3.2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的理论 |
3 残疾人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的理论建构 |
3.1 残疾人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构原则 |
3.2 残疾人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构流程 |
3.3 残疾人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指标维度划分 |
3.4 残疾人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指标设计 |
4 残疾人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筛选 |
4.1 隶属度分析 |
4.2 相关性分析 |
4.3 鉴别力分析 |
4.4 信度与效度检验 |
4.5 权重的确立 |
5 残疾人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
5.1 指标体系实际应用的对象 |
5.2 指标体系实际测度的方法 |
5.2.1 指标体系的评分方法 |
5.2.2 残疾人公共服务指标的目标值确定 |
5.2.3 残疾人公共服务数据的采集 |
5.3 残疾人公共服务绩效实际测度结果 |
5.4 残疾人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践检验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6.3 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8)基于共享发展理念的中国农村民生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题的缘起 |
二、论题的意义 |
三、论题及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第一章 共享发展与民生建设的思想资源 |
第一节 共享发展的思想资源 |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共享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的共享思想 |
三、近现代西方的共享思想 |
第二节 民生建设的思想资源 |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生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的民生思想 |
三、近现代西方的民生思想 |
第二章 我国农村民生建设的历程、成就与经验 |
第一节 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改善农村民生的历程与主要成就 |
一、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改善农村民生的历程 |
二、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改善农村民生的主要成就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民生建设的历程与主要成就 |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民生建设的历程 |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民生建设的主要成就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我国农村民生建设的基本经验 |
一、坚持加强和完善党对农村民生建设的领导 |
二、坚持立足基本国情和农村实际,稳步有序推进 |
三、坚持发展农村生产力与改造农村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 |
四、坚持尊重和凸显农民在民生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
第三章 共享发展理念下农村民生建设的问题及其成因与意义 |
第一节 现阶段我国农村民生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交织并存 |
二、农民转移就业仍然面临较大困难 |
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城市差距大 |
四、生态环境污染破坏日益加剧 |
第二节 我国农村民生建设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导致民生物质基础薄弱 |
二、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未能根本改变,妨碍农民公平共享成果 |
三、社会共建格局尚未完全形成,致使农村民生建设缺乏合力 |
第三节 共享发展理念引领农村民生建设的重要意义 |
一、凸显农村民生建设的地位 |
二、优化农村民生建设的内容 |
三、明确农村民生建设的原则 |
四、丰富农村民生建设的主体 |
第四章 先行地区以共享发展理念引领农村民生建设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 |
第一节 先行地区以共享发展理念引领农村民生建设的实践探索 |
一、江苏省的实践探索 |
二、湖北省的实践探索 |
三、四川省的实践探索 |
第二节 先行地区以共享发展理念引领农村民生建设的经验总结 |
一、开展扶贫攻坚和社会救助,守牢农村民生底线 |
二、加强社会保障建设,夯实农村基本民生 |
三、促进民生公平,增强农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
四、坚持共建共享,凝聚农村民生建设合力 |
第五章 以共享发展理念引领农村民生建设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筑牢农村民生的物质基础 |
一、强化科技创新,推动农村生产力进步 |
二、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
三、实施协调发展战略,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
四、创新有效实现形式,培育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
第二节 兜住农村民生的最低底线 |
一、转变扶贫方式,实施精准脱贫 |
二、完善制度安排,健全农村社会救助体系 |
第三节 夯实农村民生的基本保障 |
一、建立投入保障长效机制,提升农村义务教育质量 |
二、优化体制机制设计,增强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制度保障能力 |
三、创新基金筹集运营方式,提高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保障水平 |
第四节 提升农村民生的幸福指数 |
一、建立农民稳定增收机制,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
二、完善权益平等保障机制,促进农民转移就业 |
三、实行一体化供给模式,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四、构建多方参与治理格局,美化农村生态环境 |
第五节 凝聚农村民生的共建合力 |
一、以民生优先理念引领农村基层政府职能转变 |
二、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农村民生建设 |
三、增强农民参与农村民生建设的意愿和能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生活质量研究视角下:新疆哈萨克族社会生活变迁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心口上的朱砂痣:研究缘起 |
二、记忆里的哈萨克:研究对象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一章 研究基础:文献回顾 |
第一节 社会变迁理论回顾 |
一、社会进化理论流派 |
二、社会心理学理论流派 |
第二节 我国社会变迁研究回顾 |
一、我国社会变迁研究的基本趋势 |
二、我国社会变迁研究的侧视图 |
第三节 哈萨克族研究文献回顾 |
一、哈萨克族社会经济变迁发展研究 |
二、哈萨克族居民生活保障发展研究 |
三、哈萨克族文化生活习俗变迁研究 |
第二章 研究视角:生活质量研究视角 |
第一节 耙梳:生活质量研究发展脉络 |
一、客观生活质量研究先导阶段 |
二、主观生活质量指标异军突起 |
三、主观和客观指标相结合阶段 |
第二节 回眸:我国生活质量研究历程 |
一、国内生活质量研究的学术探索时期 |
二、国内生活质量研究的政策导向时期 |
三、对我国生活质量研究的评价 |
第三节 借鉴:生活质量典型指标评析 |
一、我国生活质量指标体系 |
二、中国小康社会指标体系 |
三、少数民族地区生活质量指标 |
四、农村生活供给与需求系统 |
五、启示与借鉴 |
第三章 研究设计:指标构建与数据获取方法 |
第一节 指标构建的理念、思路与方法 |
一、指标构建理念 |
二、指标构建思路 |
三、指标构建方法 |
四、新疆哈萨克族生活质量指标 |
第二节 数据获取方法 |
一、客观数据的获取 |
二、主观满意度调查 |
第四章 作为人活着:生存指标及其变迁 |
第一节 生存指标的选取 |
一、公共安全指标的选取 |
二、社会保障指标的选取 |
三、健康指标的选取 |
第二节 社会安全状况变迁 |
一、社会治安状况变迁 |
二、交通安全状况变迁 |
三、社会稳定状况变迁 |
第三节 社会保障状况变迁 |
一、社会保障的平稳发展期 |
二、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建设时期 |
第四节 健康状况变迁 |
一、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期 |
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改革期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五章 明白地活着:智识指标及其变迁 |
第一节 智识指标的选取 |
一、教育资源指标的选取 |
二、教育成果指标的选取 |
第二节 教育状况变迁与发展水平 |
一、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变革和奠基期 |
二、重要的政策制定和快速发展期 |
三、新世纪的全面发展期 |
第三节 小结 |
第六章 体面地活着:尊严指标及其变迁 |
第一节 尊严指标的选取 |
一、生态环境指标的选取 |
二、生活环境指标的选取 |
三、社会公正指标的选取 |
第二节 生态环境状况变迁 |
一、游牧与农业经济下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期 |
二、工业发展过程中的严重破坏期 |
三、意识觉醒后的环境保护期 |
第三节 生活环境状况变迁 |
一、居住环境的变迁 |
二、出行环境的变迁 |
三、通讯情况的变迁 |
第四节 社会公正状况变迁 |
一、以性别差异为主的社会不公正期 |
二、以地域差异为主的社会不公正期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七章 富足地活着:发展指标及其变迁 |
第一节 发展指标的选取与测量 |
一、物质福利指标的选取 |
二、闲暇生活指标的选取 |
三、精神生活指标的选取 |
第二节 物质生活状况变迁 |
一、20世纪80、90年代的物质生活变化 |
二、21世纪以来的物质生活变迁 |
第三节 闲暇生活状况变迁 |
一、闲暇生活环境与社会条件的变迁 |
二、闲暇娱乐方式的传承与变革 |
三、闲暇娱乐生活的城乡分异 |
第四节 精神生活状况变迁 |
一、哈萨克族居民的宗教生活状况变迁 |
二、跨民族交往状态的变迁 |
三、国家归属感的建立 |
第五节 小结 |
第八章 新疆哈族生活质量指数变化及对比 |
第一节 新疆哈萨克族生活质量综合指数变化及对比 |
一、生活质量综合指数的测算 |
二、新疆哈萨克族生活质量指数变化及与全疆对比状况 |
第二节 新疆哈萨克族生活质量四类指数变化及对比 |
一、生存指数变化及与全疆对比状况 |
二、智识/教育指数变化及与全疆对比状况 |
三、尊严指数变化及与全疆对比状况 |
四、发展指数变化及其全疆对比状况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新疆哈萨克族社会生活变迁的基本结论 |
二、新疆哈萨克族生活质量提升的设想 |
三、我国少数民族生活质量研究的展望 |
第二节 讨论与不足 |
一、生活质量研究指标体系构建的多重矛盾 |
二、国内生活质量深入研究的方向 |
三、社会学想象力与学者的自觉 |
四、研究不足 |
结语 |
图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主观生活满意度调查问卷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10)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评估指标体系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建立评估指标体系的作用和意义 |
(一)测度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 |
(二)考核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工作绩效 |
(三)监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运行 |
(四)指导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科学发展 |
二、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
(一)客观性原则 |
(二)价值性原则 |
(三)系统性原则 |
(四)可比性原则 |
(五)可行性原则 |
三、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主要内容 |
四、小康生活质量评估及评估指标体系构建(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绩效评价研究[D]. 黄晋生. 石河子大学, 2021(01)
- [2]民族地区政策效能研究 ——以G省D县精准扶贫政策为例[D]. 高铨.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2)
- [3]大连市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区评估指标体系研究[D]. 张大成.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4]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D]. 郜清攀.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5]乡村旅游开发中核心利益相关者协调发展研究 ——以互助县小庄村为例[D]. 向程. 青海师范大学, 2019(01)
- [6]多维贫困测度、扶贫路径及其绩效评估研究 ——基于A市农村的调查数据[D]. 郭兴华. 武汉大学, 2018(06)
- [7]广东省残疾人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构及其应用研究[D]. 李佳平.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8]基于共享发展理念的中国农村民生建设研究[D]. 潘学良. 武汉大学, 2017(06)
- [9]生活质量研究视角下:新疆哈萨克族社会生活变迁实证研究[D]. 叶萍. 武汉大学, 2017(07)
- [10]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评估指标体系的探讨[J]. 彭益民. 武陵学刊, 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