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抚州市城市设计与可操作性设计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黎淑翎[1](2020)在《《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规制尺度及其技术工具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逾三十年的法制化进程中,关于控规对城市发展的适应性、控规的地位和角色、控规的管控技术等问题的探讨和反思从未停歇。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中,在促进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下,在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转型的背景下,我国规划管理和开发控制的管控技术面临新的挑战,如何提高它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权威性是一项重要的议题。美国的区划实践已经超过一个世纪,其管控技术在全球不同制度和发展背景的地区得到推广,可见其适应力和有效性。我国控规的管控技术和指标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美国区划,同时又依据本土化的认知和创新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技术工具。从对控规管控技术的分析中可以发现,区划中部分关键指标或未引入控规,或在我国的相关研究中被误读,或在控规中执行不同的控制功能,这些差异往往对指标的管控效果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重新全面探究和审视区划的管控工具和技术逻辑,对完善控规管控技术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区划是美国地方政府普遍执行的开发控制制度,具有丰富的多元性。作为美国第一个实施综合区划的城市,纽约市城市空间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纽约发展的成就足以证明其区划技术的有效性和适应性。《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是纽约区划的重要转折和现行区划的基础,引入了“一张图”的综合分区体系,综合修订了法规文本结构,创新使用了容积率、开敞空间率、用途组、奖励区划等技术工具,对研究现代区划管控技术工具和逻辑具有较高的价值。本文运用历史、文献和比较的研究方法,以全文翻译《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为基础,分析《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规制尺度和技术工具,辨析指标和规则的含义,全面审视和探究纽约区划控制的技术逻辑,理解其管控理念、原则和目标、规制尺度、管控指标和规则之间的关联性,探索指标的赋值逻辑,挖掘区划管控技术的原理,结合我国规划管控技术的问题,以期超越“简单模仿”、超越制度的差异而为完善我国规划管控技术提供具有适应性的创新建议。论文主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形成历史、特点、立法目的、管控范畴、规制尺度、分区体系和文本结构,为分析和理解该法的技术工具提供背景、框架和理念的基础资料;同时通过阐明法规形成的背景及其技术工具创新所应对的发展需求,论述研究《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管控技术具有现实意义。第二部分包括论文的第三章至第六章,分别分析《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四项基本的管控内容:用途、体位(bulk)、标牌、停车。每一章的论述遵循基本的结构:阐明该项管控内容的目标或理念变迁;分析管控框架和规制尺度;解释具体技术工具中指标和规则的含义;探讨管控的技术逻辑,包括“目标—规制尺度—指标和规则”的关系、各项技术工具(指标和规则)之间的关联性以及指标的赋值逻辑;结合我国相关管控实践的比较研究,提出我国规划管理和开发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供改善的建议和思路。第三部分为论文的第七章,以比较的视角分析了规制型开发控制体系的特点,阐明纽约区划的“自我实施”特征及由此决定的法规形式特点,解释《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实施与裁量机制,为完善我国控规的裁量机制提供借鉴经验。本文基于对一部完整的典型地方区划法规的多维度、系统性综合分析,探析了“一张图”综合区划中规划和管控目标、规制尺度、技术工具、指标体系和数值之间的关联性和传导机制,以比较的视角为我国完善规划管理和开发控制的技术工具提供完善建议。
马朝阳[2](2020)在《基于城市设计的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城市设计在塑造高品质环境、城市特色风貌、激发城市活力、提升城市竞争力等方面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但由于长期粗放式的管理模式难以应对管控过程中的灵活性的调整需求以及管控力度不足等问题,导致城市设计成果与管控不对等、管理手段与管理需求不匹配、公共利益无法得到保障、公共空间品质不佳等,使城市设计在规划管控层面难以充分发挥作用。随着城市规划与建设进入品质时代的转型阶段,从中央到地方更加强调通过城市精细化管控实现公共空间高品质发展目标,城市规划管理方式也从粗放向精细化过度。因此,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成为公共空间高品质发展的重要实施途径。目前,国内外的城市设计实践均表明,实施城市精细化管控是破解传统规划管理困境的重要手段,是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的重要保障,极具研究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困境,并通过借鉴与吸收国内外的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提出公共空间的精细化管控框架。最后,以广州南沙明珠湾起步区C2单元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为例进行剖析,从成果编制、明确重点管控要素、成果与管控体系衔接、个案具体管控实施过程、管控效果五大层面进行分析,提出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实施策略。第一章,为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通过对相关理论进行综述,并阐明了研究内容、方法、意义与论文框架。第二章,为我国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现实困境。是本文的思考研究。通过城市设计成果编制阶段、管控实施阶段、管控效果评价等方面对我国城市设计管控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行分析,并从编制阶段与强化目标导控的管控实施两个层面提出优化思路。第三章,国内外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实践研究与经验借鉴。通过梳理与借鉴国内外提升公共空间品质的城市设计管控实施路径,从成果编制与全过程动态的管控实施两个层面提出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经验启示。第四章,构建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框架。从公共空间目标体系的构建、公共空间规划编制、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实施路径三个层面提出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框架。第五章,为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实践案例研究。以广州南沙明珠湾起步区C2单元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为例,通过从编制到管控实施的全过程系统研究,提出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实施策略。
林林[3](2020)在《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色彩意象研究是城市风貌与城市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构成了城市特定的形态样式,又营造出特有的城市情感。以往的城市色彩规划侧重于物质形态色彩的规划,缺乏对公众情感的色彩认知,出现主观随意、不符合公共利益的城市色彩决策和管理方式。因此,城市色彩规划如何兼顾科学规划与公众认知,从城市色彩意象的层面建立完整的构成模式体系,产生具有特色的城市风貌,将是当今我国城市建设走向内涵发展和高质量建设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大连城市为依托,以城市色彩意象的历史演变为基础,研究城市色彩意象的外在物象和内在情感,关注视觉物象和情感境界的表征。研究以调研过程的大量实例结合色彩地理学和色彩心理学等相关理论、比对六个城市不同视角下的色彩意象认知,以及扎根理论的情感意象调查,从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出发寻求大连城市色彩的构成原则与策略,以及在城市特色形成上的城市规划意义。研究对大连城市色彩的历史分期进行了梳理,提出了大连城市色彩基于地理环境、建筑材料、文化基质、城市属性等所形成的色彩的历史意象要素;对大连城市色彩的构成要素进行实证调研,归纳出由自然环境色彩、人文环境色彩和人工环境色彩所组成的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物象模式要素;从不同视角分析城市色彩意象的认知意象,并通过扎根理论对城市色彩意象的情感意象展开调查研究,生成城市色彩意象的整体意象,建立城市色彩意象的境界模式要素;从要素、结构组织和意义方面共同建立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系统。研究发现在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建过程中,在历史模式要素的作用下,物象模式要素和境界模式要素共同构成城市的色彩意象,且各要素之间存在着定性定量关系以及彼此影响、共同作用的内在机制。通过将意象理论引入城市色彩领域的跨学科研究,以构成模式的视野来剖析城市色彩意象问题,提出基于视觉思维理论的城市色彩意象,以此实现城市色彩理论的拓展与创新。研究分别从意象中“象”与“意”的角度阐述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物象和境界模式要素,首先分析自然环境色彩、人文环境色彩和人工环境色彩的现状样本信息,归纳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特征和演变规律,提炼出物象模式要素;其次从意象的结构层次即认知意象和情感意象共同生成整体意象展开研究,以人在不同视角下的城市色彩认知意象和主观色彩情感意象评价分析,生成大连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境界模式要素。基于以上分析创新性的提出在城市色彩发展和文化演进背景下的大连城市色彩构成模式系统,为大连城市特色风貌的建设提供科学合理的规划策略。
赵健[4](2020)在《信阳市基于地域文脉延续的建筑风貌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城市的发展也在不断推进。在飞速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基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影响,很多城市的地域文脉也在不断弱化,以城市建筑风貌为代表的地域传统特征难以体现,加上城市在风貌层面缺乏引导的快速扩张,千城一面的现象愈发严重。在当今时代,良好且具有独特标识性的城市建筑风貌可以延续并彰显城市独特的地域传统精神,提升城市的空间品质与文化软实力,以及加强市民的城市归属感与认同感。越来越来多的城市开始意识到城市建筑风貌的重要性,并开展了相关的风貌控制实践。在这样的背景下,信阳市作为一个地域文脉深远,但原本拥有的独特地域传统建筑风貌在城市开发建设中逐渐消失的城市,以其为例开展基于地域文脉延续的建筑风貌控制相关研究具有相当的现实性与必要性。本文首先基于地域文脉的相关理论研究明确了地域文脉与现代城市建筑风貌控制的关系。而后结合地域文脉相关的城市建筑风貌控制有关概念与案例,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包括目标定位、结构体系、控制元素、控制形式四个层面在内的基于地域文脉延续的建筑风貌控制设计框架。接着以信阳传统村落与历史建筑存留为调研对象,开展了信阳地域传统建筑风貌的相关研究,重点在于建立地域传统建筑风貌类型库与构成原则。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信阳市基于地域文脉延续的建筑风貌控制实证研究,在对地域文脉相关的城市建筑风貌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后,明确风貌控制的目标策略与整体原则,建立风貌控制的结构体系,进而提出风貌分区控制引导的具体策略与要求,并进一步的以最具风貌代表性的老城片区为对象,开展了方案深度的建筑风貌控制示例。最终完成信阳基于地域文脉延续的建筑风貌控制研究。本文可以为信阳市有关地域传统特色的建筑风貌控制提供合理的技术方法;同时为类似城市的建筑风貌控制提供一些借鉴。
郝旺奂[5](2020)在《基于扎根理论的秦岭北麓西安段空间规划实施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秦岭北麓西安段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尖锐,但现有空间规划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国土空间规划改革背景下,秦岭北麓西安段空间规划将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从未来规划的编制和管理实施来看,厘清现行规划低效甚至失效的原因尤为重要。本文从系统、客观地研究秦岭北麓西安段空间规划实施影响因素的诉求出发,以规划实践的角度切入,采用扎根理论法识别规划实施影响因素,构建其分析框架,指认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继而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筛选规划实施中待解决关键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五部分:(1)通过对现实问题和学科问题的分析,凝练出本研究拟解决关键问题为:影响秦岭北麓西安段空间规划实施的因素有哪些。据此进行相关文献综述,并对核心概念和相关基础理论如扎根理论、规划相关理论和政策类型理论进行梳理和研究,确定本研究的分析框架(绪论、第二章);(2)对秦岭北麓西安段空间规划各方面概况进行梳理,包括秦岭北麓西安段现状、保护规划和利用规划概况、秦岭北麓西安段历史阶段空间管控情况及相关管控部门概况(第三章);(3)基于扎根理论法,深度访谈规划相关人员,对访谈数据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和选择性编码三级编码分析,并与相关文献进行比较,构建秦岭北麓西安段空间规划实施影响因素分析框架(第四章);(4)基于构建的分析框架,指认秦岭北麓西安段空间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第五章);(5)通过国土空间规划政策分析,从中筛选出改革后仍待解决的问题,进而分析确定待解决基础学科问题并提出相关优化策略(第六章)。本研究主要结论有三点:(1)构建秦岭北麓西安段空间规划实施影响因素分析框架,包括4个层级共25个影响因素如规划编制依据因素、规划编制方法因素、政府管理体制因素等;(2)指认出编制依据不全面、基础资料不足等14条秦岭北麓西安段规划实施问题,涵盖规划编制、规划管理、规划实施3方面;(3)确认规划编制方法问题为待解决基础学科问题,提出增强基础研究、增加视觉景观规划等12条相对应的优化策略。
徐露[6](2020)在《南京地块城市设计图则编制研究 ——以南京仙林站周边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城市设计一直存在“重设计,轻管控”的现象。城市设计导则作为将城市设计语言转化为管理语言的工具,一定程度上为落实城市设计意图、指导建设实施提供了保障。截止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有关导则的理论及实践应用已有不少研究成果,但缺乏结合实施效果对图则的编制进行跟踪反馈。本研究以地块城市设计图则这一微观层面的城市设计成果的编制作为研究对象。文章首先从地块城市设计图则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入手:归纳整理国内外在城市设计导则领域的相关研究动态并选取深圳、上海、北京、广州四个城市设计试点城市作为重点案例,对其在地块层面城市设计图则编制方面的实践进行分析比较。其次,重点研究南京地块城市设计图则的编制与实施:在详细解析南京地块城市设计图则编制方法的基础上,采用跟踪比对的方法,对南京南站周边地块城市设计图则从编制到实施的过程进行跟踪,分析图则控制要素在规划管理中的作用及实施情况,并根据实施效果对现阶段南京地块城市设计图则编制方法进行反馈。然后,针对当前南京地块城市设计图则普适性控制内容在不同类型区域针对性不足的情况提出“分类管控”的优化设想:在管控模式上,采取“差异化”管控的方式。充分考虑南京各类城市风貌,依据不同类型城市风貌将市域范围内重点地区划分为城市中心地区、滨水地区、沿山地区、城市交通枢纽地区、历史文化保护地区及其它重要功能片区;在控制内容上,构建“基础性要素+选择性要素”的定制化控制要素体系。以《南京地块城市设计图则技术标准》为基础,提取基础性控制要素,并针对不同类型地区明确需重点考虑的选择性要素,坚持不同类型区域不同管控侧重的原则,以此提高不同类型区域城市设计管控的针对性。最后,选取南京高铁仙林站周边地区作为实证研究对象,依照《南京地块城市设计图则技术标准》对于图则编制的要求,结合“差异化”管控模式与“定制化”控制内容的设想,用实践模拟的方法进行图则编制并对“分类管控”设想的可操作性进行初步验证。全文约6.0万字,图表94幅(图70幅,表24幅)
杨角[7](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指出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雷莎[8](2020)在《“拼贴城市”理念下西盟县城市风貌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早期城镇化进程中,千城一面、地域特色缺失的风貌问题突出,但随着存量规划时代的到来,塑造城市特色、营造城市风貌正成为当下城市规划与设计的重点之一。在此背景下,结合云南对民族地区城市风貌的重点关注以及民族地区县级层面风貌研究缺失的研究现状,本研究通过对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城市风貌优化策略进行探讨,寻求少数民族地区城市风貌的优化策略与提升路径。对当前城市风貌研究进行综述,发现在城市空间形态与风貌表征中,往往存在不同时期、不同文化风格的元素“拼贴”与共存,但在风貌实践中如何处理这种必然的共存,相关风貌研究并未对其进行解答。而“拼贴城市”的思想为如何解决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遗留的空间风貌表征的和谐并存,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思路和方法。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对“拼贴城市”理论以及基于“拼贴城市”的相关研究与实践的探索,归纳总结了包含“拼贴”作为思维方式、设计手法、实施机制三个层面内容的“拼贴”设计模式。利用对比研究的方法,对以孟连、河口、西盟、沧源为代表的少数民族自治县的城市风貌,传统佤族、傣族村落对西盟新老县城城市风貌的影响以及西盟县城不同发展阶段所呈现的风貌表征三项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少数民族城镇风貌的独特性是:民俗文化、民族崇拜、宗教信仰等非物质风貌要素以及城市空间环境中承载民族文化、信仰、历史的相关空间、建筑、景观等物质风貌要素;其风貌表征主要受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民族特性以及规划管控等因素的影响。为后文西盟城市风貌的现状分析与优化策略提供支撑。在上述研究支撑下,结合西盟县现状梳理与风貌感知评价,总结其存在要素单一、不成体系、均质建设、无序拼贴、规划缺位的问题,并基于“拼贴”模式三个层次内容,从界定拼贴要素、明确拼贴范围、风貌要素的多元拼贴与有机整合、合理管控等方面提出西盟风貌优化策略,并推导出具有相对普遍性的少数民族城镇风貌的拼贴技术路径。
李正琦[9](2019)在《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杨凌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管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在高度开放的条件下实现外部经济集聚优势的重要制度空间。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实施手段,在加快建立全国新体制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陕西省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贯彻“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基地,在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规划编制、建设实施等方面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本文研究总结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杨凌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提出了自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模式。首先,本文梳理了杨凌自贸区的现状建设情况,理清了杨凌自贸区目前存在的用地功能、空间形态、设施品质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分析了杨凌自贸区控规编制面临框定性质与频繁变更、刚性指标与弹性要求以及终极蓝图与过程规划三大困境。其次,论文从空间主导类型、用地性质界定、指标管控强度、风貌控制力度、设施配套手段和管控模式要求七个方面对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梳理出杨凌自贸区控规编制的影响因素。再次,针对传统控规编制模式与杨凌自贸区建设之间的不适应性,提出“平面混合+立体混合”相结合的混合模式,明确各类型用地混合比例,混合类型和混合要求,通过土地混合使用,增强用地使用复合度。最后论文将杨凌自贸区用地混合模式的主要内容融入到控规编制体系中,并针对土地兼容性、容积率、绿地率、建筑高度、建筑后退和城市四线等内容提出新的管控要求与方法,将土地混合使用控制、双容积率、风貌导则内容融入传统控规的六大类中,形成了新的管控内容,通过“双图则+一导则”的形式对杨凌自贸区的建设实施控制。通过本次杨凌自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实践,旨在建立一种契合自贸区发展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管控体系,继而实现控制性详细规划对自贸区建设发展的指引作用。
卢嘉琦[10](2019)在《青岛近代历史建筑保护设计导则编制的研究 ——以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我国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已经成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但其在具体的保护实践中,目前仍存在监管和控制不到位、执行情况混乱等问题。保护设计导则旨在规范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和后续管理,是为历史建筑保护量身定做的一份技术指导“说明书”,它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细致地记录每处历史建筑的特色风貌,在制定、审核历史建筑保护与设计方案时提供依据,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青岛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历史城区及遗留历史建筑,在经历建国后的繁荣、文革后的衰落与1980—90年代的建设性破坏后,现状近半数的历史建筑正处于衰落状态。在青岛市历史建筑保护导则编制的契机下,通过对保护设计导则体系构建的研究,为青岛及其他城市提供导则编制的方法与范本,并将其实践于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中历史建筑的详细性保护控制中。本文通过对历史建筑保护设计导则衍变与实践的研究,提出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而言,导则的编制需要在历史建筑现状真实性调研与综合性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保护评估体系,明确历史建筑分级;建立适应性保护技术体系,从分级保护、价值要素保护、保护策略与要求等多方面制定系统性的引导与控制要求,使历史建筑适应城市的动态发展。其编制成果的表达需要考虑多层次实施者的理解方式,从而制定可读性强、可操作性强的保护导则范本。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针对青岛历史建筑的分级保护和核心价值要素进行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历史建筑保护理念与导则实践的分析,构建了包含建筑场地要素、建筑形态要素、建筑室内要素的核心价值要素库,从宏观与微观层面上,有效界定了控制引导的内容与要求;分级保护的评估与措施标准突破了传统的以保护价值唯一的评估体系,充分挖掘历史建筑在街区环境中潜在的利用价值。论文结合中山路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的实践,针对公共类历史建筑与街区特色进行调整,提取适宜的保护控制要素,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控制策略,绘制控制图则样例,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了青岛历史建筑保护导则框架与具体内容的编制。
二、抚州市城市设计与可操作性设计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抚州市城市设计与可操作性设计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规制尺度及其技术工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形成与法制化 |
1.1.2 我国控规与美国区划的渊源关系 |
1.1.3 美国区划、纽约区划及其《1961区划决议案》的现实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区划研究综述 |
1.2.2 国内区划研究综述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5.1 历史和文献研究 |
1.5.2 比较研究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结构与框架 |
2.1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形成的历史背景 |
2.1.1 美国第一部综合区划:《1916纽约建筑分区决议案》 |
2.1.2 管制理念的转变:从被动阻止妨害到主动增进公共福祉 |
2.1.3 纽约再区划:1940年代-1960年综合修正的推进 |
2.1.4 框架内的持续演变:《1961纽约区划决议案》的修正与完善: |
2.2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特点 |
2.2.1 对《1916纽约市建筑分区决议案》的检讨 |
2.2.2 综合修正应对的发展需求 |
2.2.3 综合修正的原则和特点 |
2.2.4 综合修正通过前的争议 |
2.3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结构与框架 |
2.3.1 立法目的 |
2.3.2 管控范畴 |
2.3.3 规制尺度 |
2.4 综合分区与规则体系 |
2.4.1 1916的独立分区体系 |
2.4.2 1961的综合分区体系 |
2.4.3 现行的叠加分区体系 |
2.5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文本与使用 |
2.5.1 文本结构 |
2.5.2 索引系统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用途管制 |
3.1 “用途”概念的复杂性 |
3.1.1 用途的多维含义 |
3.1.2 使用活动的空间性与尺度特征 |
3.1.3 使用活动随时间而变化 |
3.1.4 用途管制的两种含义 |
3.2 美国区划用途分区管制的起源 |
3.3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用途管制框架 |
3.3.1 用途管制的目标与技术工具 |
3.3.2 用途的许可形式 |
3.4 纽约区划用途管制的规制尺度 |
3.4.1 以分区为规制尺度 |
3.4.2 用途分区模式的比较 |
3.5 用途管制的核心工具:用途组 |
3.5.1 分类和分组的多维度 |
3.5.2 差异化、定量化的分组标准 |
3.5.3 “分类—分组—分区”的逻辑框架 |
3.6 用途管制的其他技术工具 |
3.6.1 辅助用途 |
3.6.2 释放标准 |
3.6.3 混合利用的支持工具 |
3.7 区划用途管制的延伸:占用执照 |
3.7.1 占用执照的制度框架 |
3.7.2 占用执照的规制尺度和核心工具 |
3.7.3 制度特点与经验 |
3.8 对我国用途管制的借鉴 |
3.8.1 “用地分类”的管制方法 |
3.8.2 混合用地的用途兼容性规定 |
3.8.3 建筑使用的管理制度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体位规则 |
4.1 关键指标释义 |
4.1.1 体位 |
4.1.2 楼板面积 |
4.1.3 容积率 |
4.1.4 密度规则 |
4.1.5 院规则 |
4.1.6 高度与退缩要求 |
4.2 体位规则的框架 |
4.2.1 总体目标 |
4.2.2 以建筑和分区用途为基础的指标体系 |
4.3 体位规则的规制尺度 |
4.3.1 以区划地块为规制尺度 |
4.3.2 以地块与街道关系为基础的规则细化 |
4.4 容积率调控工具 |
4.4.1 开发权转移的雏形 |
4.4.2 奖励区划 |
4.4.3 容积率调控工具的适用性 |
4.5 居住区指标关联性分析 |
4.5.1 核心指标:开敞空间率 |
4.5.2 空间密度与人口密度的关联性分析 |
4.5.3 开敞空间率与容积率的关联性分析 |
4.6 现行纽约区划的体位规则变化 |
4.6.1 开敞空间率和容积率关联控制产生的问题 |
4.6.2 新增的体位控制方法 |
4.7 对我国控规指标的借鉴 |
4.7.1 基于分区目标建构规划控制指标体系 |
4.7.2 加强控制指标的关联性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标牌管控 |
5.1 美国区划的标牌管控 |
5.2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标牌管控指标 |
5.2.1 “标牌”的定义 |
5.2.2 标牌的分类 |
5.2.3 标牌与分区 |
5.2.4 标牌的管控要素 |
5.2.5 不一致的标牌与折旧 |
5.3 标牌管控的方法和原则 |
5.4 对我国标牌管控的借鉴 |
5.4.1 我国标牌管控的整体情况 |
5.4.2 以上海为例的比较分析与借鉴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停车管理 |
6.1 纽约区划停车管理的理念变化 |
6.2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停车管理规则 |
6.2.1 停车管理的目标与框架 |
6.2.2 分类与分区结合的指标体系 |
6.2.3 停车配建要求的修改和豁免 |
6.2.4 停车配建的上限要求 |
6.2.5 片区停车共享 |
6.3 多重矛盾下综合停车配建指标的基本逻辑与影响因素 |
6.4 对我国停车配建指标的借鉴 |
6.4.1 对我国停车分区管控技术的思考 |
6.4.2 停车指标差别化要素的对比 |
6.4.3 管理理念的转变与停车配建指标的改善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实施与裁量 |
7.1 区划法规的特点 |
7.1.1 规制型体系的特征和问题 |
7.1.2 区划作为开发控制的依据 |
7.1.3 “自我实施”所需的制度特点 |
7.1.4 违法与处罚 |
7.1.5 法律语言 |
7.1.6 区划的适应性 |
7.2 特殊情况的预设 |
7.2.1 特别规定 |
7.2.2 修订或修改 |
7.2.3 免除 |
7.2.4 例外 |
7.2.5 必要性与问题 |
7.3 裁量机制 |
7.3.1 施行机构 |
7.3.2 裁量机制的必要性 |
7.3.3 裁量型的特殊规则 |
7.3.4 变通 |
7.3.5 特别许可 |
7.3.6 区划修正 |
7.3.7 多层级的裁量机制 |
7.4 对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裁量机制的借鉴 |
7.4.1 我国控规裁量机制的两个层面 |
7.4.2 构建多层次的控规裁量机制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比较借鉴 |
8.2.1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可借鉴性 |
8.2.2 对我国规划管理的借鉴 |
8.3 创新与特色 |
8.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专用术语概念 |
附录2 :现行纽约区划分区地图(中高密度居住区) |
附录3 :现行纽约区划分区地图(特别区域规则范围) |
附录4 :现行纽约区划分区地图(特别意图区) |
附录5 :现行纽约区划分区地图(商业叠加区)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件 |
(2)基于城市设计的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多方资源约束下的增量阶段向存量及高品质阶段转变 |
1.1.2 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提升是新时期高质量城市发展的目标与愿景 |
1.1.3 以精细化为趋势的城市管理制度转变新需求 |
1.1.4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2.1 城市设计 |
1.2.2 公共空间 |
1.2.3 城市精细化管控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公共空间相关研究 |
1.3.2 国内外城市精细化管控相关研究 |
1.3.3 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相关研究 |
1.3.4 相关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我国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现实困境与思考 |
2.1 成果编制阶段——可操作性差 |
2.1.1 “重方案、轻导控”的城市设计编制方式 |
2.1.2 公共空间目标量化不足、重点管控要素难辨 |
2.1.3 城市设计成果与规划管理体系缺乏精准衔接 |
2.2 管控实施阶段——管控要素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
2.2.1 公共空间要素审查粗放、管控力度不足 |
2.2.2 缺乏动态的设计控制 |
2.2.3 缺乏明确的城市设计审查机制 |
2.2.4 缺乏协同参与机制 |
2.3 管控效果评价——难以引导高品质城市空间建设 |
2.3.1 中观层面——公共空间分布散乱,缺乏系统性、秩序性 |
2.3.2 微观层面——步行公共空间体系连续性差 |
2.4 基于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下的思考 |
2.4.1 城市设计编制阶段 |
2.4.2 管控实施阶段——强化目标导控的精细化管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外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经验借鉴 |
3.1 发达国家公共空间管控实施路径研究 |
3.1.1 美国:“结合区划”的城市设计审查制度 |
3.1.2 英国:“自由裁量”为特征的“开发许可”管控 |
3.1.3 德国:规划建造 |
3.1.4 法国:协调建筑师制度 |
3.1.5 日本:建筑协定制度 |
3.1.6 小结 |
3.2 我国重点地区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实施路径研究 |
3.2.1 深圳:公共空间要素融入法定图则 |
3.2.2 上海:控制性详细规划附加图则 |
3.2.3 天津:“一控规、两导则”的规划管控 |
3.2.4 广州:控规+城市设计导则的管控 |
3.2.5 小结 |
3.3 国内外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实践的经验启示 |
3.3.1 成果编制阶段 |
3.3.2 管控实施阶段——全过程动态的管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框架构建 |
4.1 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目标构建 |
4.1.1 统筹协调的“整体性、秩序性”目标 |
4.1.2 要素协同的“开放性、连通性”目标 |
4.1.3 “实施性”目标 |
4.2 公共空间规划编制阶段 |
4.2.1 公共空间重点控制内容 |
4.2.2 公共空间重点控制内容转译管控要素 |
4.2.3 强化公共空间管控要素量化、指标化 |
4.3 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实施路径 |
4.3.1 土地出让前——提高要素的可操作性 |
4.3.2 土地出让后——空间要素精准落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管控实例——广州南沙起步区灵山岛尖 C2 单元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实践研究 |
5.1 城市设计过程回顾 |
5.2 城市设计优化概况 |
5.2.1 城市设计编制背景 |
5.2.2 现状问题梳理 |
5.2.3 城市公共空间目标构建及优化策略 |
5.2.4 城市设计成果编制阶段 |
5.2.5 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制度 |
5.3 具体地块的精细化管控实施 |
5.3.1 C2-12-11/12地块——优化空间界面及步行空间延续性 |
5.3.2 C2-12-10地块——优化空间界面、提升步行空间品质 |
5.3.3 C2-22-01/11/05地块——提升城市绿廊的公共空间品质 |
5.4 管控效果分析 |
5.4.1 强化了公共空间的整体性与引导性 |
5.4.2 强化了街道步行空间的适宜性 |
5.4.3 不同要素协同管控保障了公共流线的连贯性 |
5.5 小结 |
5.5.1 深化公共空间导控要素,精准落位城市公共空间 |
5.5.2 建立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制度促进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 |
5.5.3 公共空间目标量化,明确重点管控要素 |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1 城市色彩及相关理论研究 |
1.2.2 意象相关理论研究 |
1.2.3 建筑、城市和景观色彩意象理论研究 |
1.2.4 既有研究总结及本文研究观点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城市色彩 |
1.3.2 意象 |
1.3.3 城市色彩意象 |
1.3.4 模式 |
1.4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城市色彩意象构成模式的理论框架 |
2.1 城市色彩意象的基础理论 |
2.1.1 城市色彩意象的基础理论参照 |
2.1.2 城市色彩意象的基础理论应用 |
2.2 模式理论 |
2.3 城市色彩意象构成模式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历史沿革 |
3.1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萌芽期(1898年之前) |
3.1.1 汉建城邑 |
3.1.2 石筑山城 |
3.1.3 辽南方城 |
3.2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形成期(1898年至1945年) |
3.2.1 沙俄租借时期(1898年至1904年) |
3.2.2 日本占领时期(1905年至1945年) |
3.3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调整期(1945年至1990年) |
3.3.1 新中国建立前后(1945年至1952年) |
3.3.2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年至1957年) |
3.3.3 “大跃进”、“大调整”和“文革”时期(1958年至1977年) |
3.3.4 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至1990年) |
3.4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多元发展期(1990年至今) |
3.5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阶段特征与演变规律 |
3.6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意象的历史模式要素 |
3.7 本章小结 |
4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视觉物象 |
4.1 调查样本的选择 |
4.1.1 调查样本确立基础 |
4.1.2 大连城市基础概况 |
4.1.3 色彩调研内容 |
4.2 调查方法和技术手段 |
4.2.1 色彩调查方法 |
4.2.2 色彩调查技术手段 |
4.2.3 色彩信息参数管理 |
4.3 色彩要素调查结果与分析 |
4.3.1 自然环境色彩要素 |
4.3.2 人文环境色彩要素 |
4.3.3 人工环境色彩要素 |
4.4 大连城市色彩体系的总体色谱 |
4.5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物象模式要素 |
4.6 本章小结 |
5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情感境界 |
5.1 城市色彩的认知意象研究 |
5.1.1 调查内容与步骤 |
5.1.2 相关理论阐述 |
5.2 不同视角下的城市色彩意象 |
5.2.1 万能视角下的大连城市色彩 |
5.2.2 立面视角下的城市色彩 |
5.2.3 街景视角下的城市色彩 |
5.2.4 不同视角下城市色彩意象的意境体验 |
5.3 城市色彩的情感意象研究 |
5.3.1 调查目的 |
5.3.2 调查设计 |
5.3.3 数据采集 |
5.4 城市色彩意象的意境认知模型 |
5.4.1 过程分析 |
5.4.2 理论检验与模型构建 |
5.5 大连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境界模式要素 |
5.5.1 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评价主体 |
5.5.2 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境界模式要素 |
5.5.3 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境界发生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6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系统 |
6.1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的影响要素 |
6.1.1 城市的自然环境要素 |
6.1.2 城市的时空发展过程 |
6.1.3 公众的城市行为活动 |
6.1.4 城市功能的演进变化 |
6.2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的演变要素 |
6.2.1 物质空间的更新 |
6.2.2 文化内涵的传承 |
6.2.3 经济社会的发展 |
6.3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的观念要素 |
6.3.1 视觉感知 |
6.3.2 美学符号 |
6.3.3 文化经历 |
6.3.4 共情体验 |
6.3.5 多维融合 |
6.4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的结构组织 |
6.4.1 意象构成的纵轴: 传统城市向现代城市的延伸 |
6.4.2 意象构成的横轴: 外来文化向本体文化的延伸 |
6.4.3 意象构成的竖轴: 具象表达向逻辑表达的延伸 |
6.5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模式的意义 |
6.5.1 理论层面 |
6.5.2 实践层面 |
6.6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建筑色彩调查数据 |
附录B 色彩数据分析样本 |
附录C 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信阳市基于地域文脉延续的建筑风貌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研究起源 |
1.1.2 现状背景 |
1.1.3 政策背景 |
1.1.4 相关概念 |
1.2 研究理由、内容及意义 |
1.2.1 选题理由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小结 |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地域文脉传承的相关理论研究 |
2.1 地域文脉的定义与特性 |
2.2 地域文脉与城市建筑 |
2.3 地域文脉与建筑风貌控制 |
2.4 城市文脉延续的相关理论研究 |
2.4.1 建筑类型学 |
2.4.2 批判性地域主义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地域文脉延续的城市建筑风貌控制策略与框架研究 |
3.1 现阶段我国城市建筑风貌控制概述 |
3.1.1 城市建筑风貌的内涵与构成 |
3.1.2 城市建筑风貌控制的含义 |
3.1.3 基于地域文脉延续的城市建筑风貌控制的意义 |
3.2 城市风貌控制的相关案例研究 |
3.2.1 北京西城街区整理城市设计导则 |
3.2.2 灵武市总体城市设计实践 |
3.2.3 福州市建筑风貌导则 |
3.2.4 楚雄州建筑风貌城市设计导则 |
3.2.5 案例总结 |
3.3 基于地域文脉的城市建筑风貌控制策略研究 |
3.3.1 地域文脉延续在建筑风貌控制中的正确观念 |
3.3.2 地域文脉延续在建筑风貌控制中的实现方式 |
3.4 基于地域文脉延续的城市建筑风貌控制设计框架研究 |
3.4.1 风貌控制的目标定位 |
3.4.2 风貌控制的结构体系 |
3.4.3 风貌控制的控制元素 |
3.4.4 风貌控制的引导实施 |
3.5 基于地域文脉延续的建筑风貌控制设计框架总结 |
第4章 信阳市地域传统建筑风貌研究 |
4.1 豫风楚韵传统文化 |
4.2 信阳地域传统建筑概述 |
4.3 信阳地域传统建筑研究与风貌类型库建立 |
4.3.1 单体建筑构成 |
4.3.1.1 正立面构成类型分析 |
4.3.1.2 山墙面类型 |
4.3.1.3 顶部类型 |
4.3.2 建筑组合构成 |
4.3.2.1 院落式建筑基本类型 |
4.3.2.2 院落式建筑组合形式 |
4.3.2.3 建筑组合中的院落形态 |
4.3.2.4 建筑组合中的功能布局 |
4.3.3 建筑群构成 |
4.3.3.1 选址格局 |
4.3.3.2 组织形式 |
4.3.3.3 连续立面 |
4.3.4 其他建筑风貌构成元素 |
4.4 信阳地域传统建筑风貌的精神价值 |
4.4.1 信阳地域传统文化的形成 |
4.4.2 豫风楚韵的精神核心与信阳地域传统建筑的联系 |
4.5 信阳地域传统建筑风貌构成的总体原则 |
4.5.1 宏观层面 |
4.5.2 中观层面 |
4.5.3 微观层面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信阳市基于地域文脉延续的建筑风貌控制设计 |
5.1 信阳市基于地域文脉延续的建筑风貌控制技术路线 |
5.1.1 控制内容 |
5.1.2 技术路线 |
5.2 信阳市城区现状分析 |
5.2.1 城市概况 |
5.2.2 历史沿革 |
5.3 信阳市基于地域文脉的建筑风貌认知 |
5.3.1 信阳市基于地域文脉的建筑风貌现状分析 |
5.3.2 信阳市基于地域文脉的建筑风貌问题分析 |
5.4 信阳市基于地域文脉延续的建筑风貌控制 |
5.4.1 宏观——整体把握 |
5.4.1.1 风貌目标策略 |
5.4.1.2 风貌控制原则 |
5.4.2 中观——结构体系 |
5.4.2.1 风貌组织结构 |
5.4.2.2 分区引导体系 |
5.4.3 微观——控制引导 |
5.4.3.1 分区控制总览 |
5.4.3.2 老城片区建筑风貌控制 |
第6章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本文需要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基于扎根理论的秦岭北麓西安段空间规划实施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文献综述 |
1.5.1 秦岭北麓空间管控相关研究 |
1.5.2 规划实施影响因素及识别方法研究 |
1.5.3 规划评价研究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内容 |
1.8 论文框架 |
2 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 |
2.1 核心概念辨析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扎根理论 |
2.2.2 规划相关理论 |
2.2.3 政策类型理论 |
2.3 基于上述理论的分析框架与技术路线 |
2.3.1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
2.3.2 基于分析框架的研究技术路线 |
3 秦岭北麓西安段规划的相关概况 |
3.1 秦岭北麓西安段概况 |
3.1.1 地形地貌 |
3.1.2 气候 |
3.1.3 水文 |
3.1.4 动植物 |
3.1.5 人文 |
3.1.6 交通 |
3.2 《大秦岭西安段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概况 |
3.2.1 规划范围 |
3.2.2 规划目标 |
3.2.3 功能分区及控制要求 |
3.2.4 专项规划 |
3.3 《大秦岭西安段保护利用总体规划》概况 |
3.3.1 规划范围 |
3.3.2 规划目标 |
3.3.3 功能结构 |
3.3.4 控制要求 |
3.3.5 专项规划 |
3.4 秦岭北麓西安段历史阶段空间管控情况 |
3.4.1 2007年以前:缺乏空间管控 |
3.4.2 2007年—2011年:缺乏整体的空间管控 |
3.4.3 2011年—2018年:整体空间管控低效 |
3.4.4 2018年—至今:空间管控进入新的探索阶段 |
3.5 秦岭北麓西安段相关管控部门概况 |
3.5.1 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
3.5.2 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局 |
3.6 本章小结 |
4 秦岭北麓西安段空间规划实施影响因素研究 |
4.1 研究步骤 |
4.2 资料收集 |
4.2.1 前期准备 |
4.2.2 访谈数据收集 |
4.3 数据分析 |
4.3.1 三级编码——开放式编码 |
4.3.2 三级编码——主轴式编码 |
4.3.3 三级编码——选择性编码 |
4.3.4 信效度检验 |
4.3.5 理论饱和度检验 |
4.4 理论构建 |
4.4.1 初步理论构建 |
4.4.2 相关文献回顾 |
4.4.3 初步理论与相关文献的比较与分析 |
4.4.4 理论构建 |
4.5 秦岭北麓西安段空间规划实施影响因素分析框架分析 |
4.5.1 规划背景因素分析 |
4.5.2 决策环境因素分析 |
4.5.3 规划编制因素分析 |
4.5.4 规划管理因素分析 |
4.5.5 规划实施因素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秦岭北麓西安段空间规划实施问题指认 |
5.1 问题指认范围 |
5.2 规划编制阶段问题指认 |
5.2.1 规划的严肃性 |
5.2.2 规划的技术性 |
5.2.3 规划的合理性 |
5.2.4 规划的操作性 |
5.2.5 规划编制阶段问题指认总结 |
5.3 规划管理阶段问题指认 |
5.3.1 管理人员素养 |
5.3.2 规划管理体制 |
5.3.3 规划管理阶段问题指认总结 |
5.4 规划实施阶段问题指认 |
5.4.1 实施相关政策 |
5.4.2 监督相关政策 |
5.4.3 实际问题 |
5.4.4 规划实施阶段问题指认总结 |
5.5 本章小结 |
6 秦岭北麓西安段空间规划实施待解决基础学科问题筛选及优化策略 |
6.1 待解决基础学科问题筛选方法 |
6.2 国土空间规划政策分析及待解决问题筛选 |
6.2.1 国土空间规划政策分析 |
6.2.2 基于政策分析的规划实施待解决问题筛选 |
6.3 待解决基础学科问题筛选 |
6.4 待解决基础学科问题分析及优化策略 |
6.4.1 规划编制方法问题分析 |
6.4.2 规划编制方法优化策略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创新 |
7.3 研究不足及扩展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Ⅱ 图片索引 |
附录-Ⅲ 表格索引 |
附录-Ⅳ 访谈提纲 |
致谢 |
(6)南京地块城市设计图则编制研究 ——以南京仙林站周边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设计是引导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方法 |
1.1.2 城市设计导则是构建城市设计实施传导体系的核心环节 |
1.1.3 地块城市设计图则可弥补控规对城市整体风貌导控的不足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城市设计 |
1.4.2 城市设计导则 |
1.4.3 城市设计图则 |
1.4.4 地块城市设计图则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 |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城市设计管控研究动态 |
2.1.2 城市设计导则研究动态 |
2.2 典型城市地块城市设计图则编制实践 |
2.2.1 深圳 |
2.2.2 上海 |
2.2.3 北京 |
2.2.4 广州 |
2.2.5 比较与总结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南京地块城市设计图则的编制与实施 |
3.1 南京地块城市设计图则的编制方法 |
3.1.1 图则运作流程 |
3.1.2 控制要素体系 |
3.1.3 图则成果表达 |
3.2 南京地块城市设计图则编制实例——南京南站周边地块 |
3.2.1 南京南站片区城市设计总则 |
3.2.2 取样地块基本情况 |
3.2.3 总则要求在取样地块的落实 |
3.2.4 取样地块具体图则控制内容 |
3.2.5 取样地块图则实施跟踪 |
3.3 南京地块城市设计图则实施反馈 |
3.3.1 特色与优势 |
3.3.2 不足与思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南京地块城市设计图则分类管控的设想 |
4.1 分类管控设想的提出 |
4.1.1 分类管控的思路 |
4.1.2 分类管控的原则 |
4.2 “差异化”的管控模式 |
4.2.1 “差异化”管控的必要性 |
4.2.2 城市重点地区的划分 |
4.3 “定制化”的控制内容 |
4.3.1 基础性要素的确定 |
4.3.2 选择性要素的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南京仙林站周边地区城市设计》地块图则 |
5.1 高铁仙林站周边城市设计项目概况 |
5.1.1 项目区位及范围 |
5.1.2 仙林站周边城市设计方案 |
5.2 控规及城市设计总则 |
5.2.1 地段类型与功能分区 |
5.2.2 控规单元图则要求 |
5.2.3 地段城市设计总则 |
5.3 仙林站周边地块城市设计图则 |
5.3.1 地块控制要素确定 |
5.3.2 重点地块城市设计图则 |
5.4 图则优化内容及作用 |
5.4.1 优化内容 |
5.4.2 优化作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7)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 |
2.2 国内文献 |
2.3 文献简要评述 |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城镇化 |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
3.1.3 新型城镇化 |
3.1.4 绿色发展 |
3.1.5 绿色城镇化 |
3.1.6 耦合 |
3.2 相关理论介绍 |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
3.2.4 生命周期理论 |
3.2.5 系统理论 |
3.2.6 PSR框架模型 |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
4.1.1 起步发展阶段 |
4.1.2 稳步发展阶段 |
4.1.3 深入发展阶段 |
4.1.4 蓬勃发展阶段 |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
4.3.4 经济利益驱动 |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
4.3.7 其他原因 |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
6.2.1 评价方法选择 |
6.2.2 权重的确定 |
6.2.3 评价样本选择 |
6.2.4 数据来源 |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
7.1.1 德国埃朗根 |
7.1.2 瑞典马尔默 |
7.1.3 美国伯克利 |
7.1.4 日本北九州 |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
7.1.6 巴西库里蒂巴 |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
7.2.1 北京 |
7.2.2 上海 |
7.2.3 贵阳 |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拼贴城市”理念下西盟县城市风貌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1.1 时代背景——当代中国城市风貌特色危机 |
1.1.2 政策背景——新常态下政府对城市风貌的注重 |
1.1.3 学科背景——城市风貌研究恒议恒新,难有解决良方 |
1.1.4 问题提出 |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2.3 关键词辨析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文献研究综述 |
1.4.1 城市风貌研究相关 |
1.4.2 “拼贴城市”理论研究相关 |
1.4.3 云南少数民族空间研究相关 |
1.4.4 佤族研究相关 |
1.4.5 研究综述小结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 |
2.1 拼贴城市概述 |
2.1.1 提出背景 |
2.1.2 理论框架 |
2.1.3 概念解析 |
2.1.4 特性内涵 |
2.1.5 理论评价 |
2.2 “拼贴”要素与方式 |
2.2.1 “拼贴”要素 |
2.2.2 “拼贴”作为思维方式 |
2.2.3 “拼贴”作为设计手法 |
2.2.4 “拼贴”作为实施机制 |
2.3 “拼贴城市”与城市风貌 |
2.3.1 城市风貌特性 |
2.3.2 “拼贴城市”理论对城市风貌的适用分析 |
2.3.3 “拼贴城市”理论对城市风貌现实矛盾的判读 |
2.4 案例分析 |
2.4.1 风貌“拼贴”设计案例 |
2.4.2 城市风貌规划案例 |
2.4.3 案例分析总结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民族地区城市风貌表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
3.1 少数民族地区城市风貌对比分析 |
3.1.1 对比案例地选择 |
3.1.2 城市风貌表征对比分析 |
3.1.3 民族地区城市风貌影响因素分析 |
3.2 传统村落建设对西盟城市风貌影响分析 |
3.2.1 佤族传统村落与西盟城市风貌 |
3.2.2 傣族传统村落与西盟城市风貌 |
3.3 西盟城市发展进程与阶段风貌分析 |
3.3.1 西盟城市发展进程 |
3.3.2 西盟城市阶段风貌及影响因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西盟城市风貌现状分析 |
4.1 西盟基本概况 |
4.1.1 区位分析 |
4.1.2 地理环境 |
4.1.3 研究范围 |
4.2 西盟风貌要素分析与风貌感知评价 |
4.2.1 西盟风貌之“风” |
4.2.2 西盟风貌之“貌” |
4.2.3 风貌感知评价分析 |
4.3 西盟城市风貌实践与管控分析 |
4.3.1 研究历程 |
4.3.2 实施管控 |
4.3.3 相关规划 |
4.4 西盟城市风貌现状小结 |
4.4.1 具备优势 |
4.4.2 存在问题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拼贴城市”理念下西盟城市风貌优化策略 |
5.1 风貌优化原则 |
5.1.1 风貌优化基本原则 |
5.1.2 风貌优化“拼贴”原则 |
5.2 风貌优化路径与框架 |
5.2.1 整体控制+多元拼贴+有机整合 |
5.2.2 “自上而下”+“自下而上” |
5.2.3 “高点引导”+“低点控制” |
5.2.4 风貌优化框架 |
5.3 界定西盟城市风貌拼贴要素 |
5.3.1 相关指标分析 |
5.3.2 确定西盟风貌拼贴要素 |
5.4 明确西盟城市风貌拼贴范围 |
5.4.1 分析现有规划,把握西盟风貌定位 |
5.4.2 明确风貌资源,构建西盟风貌格局 |
5.4.3 划定风貌分区,确定西盟风貌结构 |
5.5 西盟城市风貌要素多元拼贴 |
5.5.1 功能要素拼贴 |
5.5.2 空间要素拼贴 |
5.5.3 景观要素拼贴 |
5.6 西盟城市风貌要素有机整合 |
5.6.1 视廊控制 |
5.6.2 尺度控制 |
5.6.3 肌理溶解 |
5.6.4 空间过渡 |
5.6.5 符号隐喻 |
5.6.6 要素引导 |
5.7 西盟城市风貌实施管控与规划提升 |
5.7.1 健全体系,多规划协调 |
5.7.2 完善机制,多部门协作 |
5.7.3 提高意识,多主体参与 |
5.7.4 风貌设计导则引导 |
5.7.5 “美丽县城”建设风貌优化建议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
6.1 主要结论 |
6.1.1 “拼贴”设计模式总结 |
6.1.2 少数民族地区城市风貌现状表征与影响机制 |
6.1.3 西盟城市风貌优化路径 |
6.1.4 少数民族地区城市风貌拼贴技术路径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反思与展望 |
6.3.1 局限性 |
6.3.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图片索引 |
附录 C:西盟相关规划分析表 |
附录 D:西盟城市风貌调查问卷与认知地图 |
(9)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杨凌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自贸区建设已经进入全面发展时期 |
1.1.2 国家不断加强对自贸区建设的扶持力度 |
1.1.3 现阶段我国自贸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
1.2.1 研究对象 |
1.2.2 概念界定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2 相关研究综述 |
2.1 自贸区相关研究 |
2.1.1 自贸区相关理念提出背景 |
2.1.2 自贸区建设的发展演变 |
2.1.3 自贸区发展的基础理论 |
2.2 控制性详细规划相关理论与方法研究综述 |
2.2.1 国外控制性详细规划相关理论与方法研究 |
2.2.2 国内控制性详细规划相关理论与方法研究 |
2.2.3 研究评述 |
2.3 管控体系研究综述 |
2.4 本章小结 |
3 杨凌自贸区建设现状与控规编制困境 |
3.1 杨凌自贸区建设现状 |
3.1.1 现状概况 |
3.1.2 空间建设 |
3.2 杨凌自贸区建设问题 |
3.2.1 土地结构不明显,用地功能需要丰富 |
3.2.2 空间组织不协调,城市形态需要完善 |
3.2.3 城市配套不完善,设施建设需要提升 |
3.3 杨凌自贸区控规编制困境 |
3.3.1 框定性质与频繁变更之间的矛盾 |
3.3.2 刚性指标与弹性要求之间的矛盾 |
3.3.3 终极蓝图与过程规划之间的矛盾 |
3.4 本章小结 |
4 杨凌自贸区控规编制影响因素及管控要求 |
4.1 自贸区与一般地区的差异 |
4.1.1 建设目标 |
4.1.2 用地布局 |
4.1.3 产业体系 |
4.2 杨凌自贸区与一般自贸区的对比 |
4.3 杨凌自贸区控规编制影响因素分析 |
4.3.1 产业主导用地的空间匹配类型 |
4.3.2 产业复杂多元的用地构成模式 |
4.3.3 功能高度复合的性质划定需求 |
4.3.4 多种管控协调的指标管理体系 |
4.3.5 彰显自贸特色的风貌管控要求 |
4.3.6 多级协同一致的设施配套原则 |
4.3.7 管理精细科学的规划实施手段 |
4.4 杨凌自贸区控规管控要求 |
4.4.1 产业转型引导下的土地复合利用 |
4.4.2 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的规划管控 |
4.4.3 突破相关标准制定农业自贸区指标体系 |
4.5 本章小结 |
5. 杨凌自贸区控规管控体系 |
5.1 控规管控体系构建思路 |
5.1.1 “平面+立体”混合模式增强用地使用的弹性 |
5.1.2 “规划人口+潜在人口”创新农业自贸区设施指标配置标准 |
5.1.3 “片区+管理单元+地块”三个层级实现有序传导 |
5.2 土地混合使用模式 |
5.2.1 已有土地混合使用研究 |
5.2.2 杨凌自贸区土地混合使用模式 |
5.3 杨凌自贸区服务设施配置指标 |
5.4 控规管控体系构建 |
5.4.1 管理单元控制 |
5.4.2 地块图则控制 |
5.4.3 城市风貌图则控制 |
5.5 本章小结 |
6. 杨凌自贸区控规管控内容 |
6.1 土地使用控制 |
6.2 环境容量控制 |
6.3 建筑建造控制 |
6.4 配套设施控制 |
6.5 行为活动控制 |
6.6 城市设计引导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如何在功能分区引导下实现土地复合利用 |
7.1.2 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的规划管控 |
7.1.3 如何根据农业自贸区的特征重新梳理相关配套标准 |
7.2 论文展望 |
图录 |
表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青岛近代历史建筑保护设计导则编制的研究 ——以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的主要概念 |
1.3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1.3.3 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
1.3.4 研究创新点 |
1.4 研究框架与方法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近代历史建筑保护设计导则的发展与实践 |
2.1 历史建筑保护方法的相关理论 |
2.1.1 以价值为线索的历史建筑保护发展 |
2.1.2 “有机更新”与“动态保护”理论 |
2.1.3 “场所精神”理论 |
2.1.4 类型学理论 |
2.2 我国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体系的衍变 |
2.2.1 以史料整理为主的研究阶段 |
2.2.2 以国家立法保护的萌芽阶段 |
2.2.3 以地方立法为主的整体保护阶段 |
2.2.4 以完善规程为主的重点实践阶段 |
2.3 国内外历史建筑保护导则的实践 |
2.3.1 美国历史建筑保护设计导则 |
2.3.2 我国城市历史建筑保护导则 |
2.3.3 对比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青岛历史建筑保护设计导则构建 |
3.1 青岛历史建筑特征及保护现状 |
3.1.1 形成与发展 |
3.1.2 地位及特色 |
3.1.3 保护的相关规划 |
3.2 基本原则与目标 |
3.2.1 保护控制的基本目标 |
3.2.2 保护控制的基本原则 |
3.3 历史建筑的保护内容 |
3.3.1 上位法律法规中的保护内容 |
3.3.2 保护的对象与内容 |
3.4 历史建筑保护的价值评估体系 |
3.4.1 确定价值评估的指标 |
3.4.2 建立价值评估评价体系 |
3.5 历史建筑分级保护策略 |
3.5.1 分级保护与策略选择 |
3.5.2 保护利用措施 |
3.5.3 分级保护要求 |
3.6 核心价值要素库的建立 |
3.6.1 建筑风貌类型分类 |
3.6.2 保护控制要素分类 |
3.7 保护控制导则成果表达 |
3.7.1 导则文本体系 |
3.7.2 导则与图则 |
第4章 青岛历史建筑保护导则的实践 |
4.1 保护的目标与原则 |
4.1.1 基本目标 |
4.1.2 确定适用对象及范围 |
4.1.3 编制依据与基本原则 |
4.2 历史建筑分级保护 |
4.2.1 历史建筑的分级 |
4.2.2 历史建筑的保护措施 |
4.2.3 分级保护的对应关系 |
4.3 分级保护要求 |
4.3.1 一级保护的技术标准 |
4.3.2 二级保护的技术标准 |
4.3.3 三级保护的技术标准 |
4.3.4 附属设施与节能 |
4.4 核心价值要素库 |
4.4.1 建筑形态特征要素 |
4.4.2 建筑室内特征要素 |
4.4.3 建筑场地特征要素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山路片区-公共类历史建筑保护设计细则 |
5.1 街区与历史建筑概况 |
5.1.1 典型公共建筑群体 |
5.1.2 发展历程 |
5.2 历史建筑的分布与规模 |
5.2.1 街区的范围 |
5.2.2 街区保护的上位规划背景 |
5.2.3 保护类型分析 |
5.2.4 现状使用分析 |
5.2.5 建筑质量分析 |
5.3 历史建筑的价值与意义 |
5.3.1 艺术价值 |
5.3.2 历史价值 |
5.3.3 景观价值 |
5.3.4 利用价值 |
5.4 公共类历史建筑分级评估 |
5.4.1 一级建筑代表 |
5.4.2 二级建筑代表 |
5.4.3 三级建筑代表 |
5.5 公共类历史建筑保护策略 |
5.5.1 以修缮与改善为主的策略 |
5.5.2 以更新利用为主的策略 |
5.6 保护设计导则图则示意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的主要观点 |
6.2 论文的局限 |
6.3 后续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四、抚州市城市设计与可操作性设计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规制尺度及其技术工具研究[D]. 黎淑翎.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 [2]基于城市设计的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研究[D]. 马朝阳.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研究[D]. 林林.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7)
- [4]信阳市基于地域文脉延续的建筑风貌控制研究[D]. 赵健. 华侨大学, 2020(01)
- [5]基于扎根理论的秦岭北麓西安段空间规划实施影响因素研究[D]. 郝旺奂.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南京地块城市设计图则编制研究 ——以南京仙林站周边地区为例[D]. 徐露. 南京工业大学, 2020(01)
- [7]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8]“拼贴城市”理念下西盟县城市风貌优化策略研究[D]. 雷莎.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9]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杨凌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管控研究[D]. 李正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10]青岛近代历史建筑保护设计导则编制的研究 ——以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为例[D]. 卢嘉琦.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