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资欲进房地产 先进科技作先锋(论文文献综述)
熊辛格[1](2020)在《中外约章与中国近代物流业的嬗变(1840-1937)》文中认为物流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经济活动,指商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流通过程。物流业则是按照他人的物流需要,有偿提供物流服务的行业。中国近代物流业可以根据它在不同领域所具备的功能不同,分为两大类,即以运输为主的企业和以运输代理及相关业务为主的企业,主要包括公路物流业、铁路物流业、航运物流业、航空物流业和货栈业等。在列强物流企业凭借条约特权占据支配地位的情况下,我国民族物流业经历了从衰败到曲折发展的嬗变过程,形成了以码头货栈业、航运物流业、公路物流业和铁路物流业为主体的体系,为中国近代物流业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近代物流类不平等约章的订立为列强入侵我国近代物流业提供了特权庇护。对外扩张物流业,是保障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为了实现侵略野心,尽快在中国建立政治及经济上的支配地位,订立物流类约章成为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侵华的首要策略。以英国为首的欧美列强,通过武装入侵和外交讹诈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为外商物流业入侵我国经济创造了特权上的基础。根据不同内容,近代中外物流类约章可以分为货物税率类、码头货栈类、物流交通设施类与电信通讯类四种。随着对华入侵的增强,欧美各国将提高货物流通速率、降低运输成本和增加货物数量等问题视为辅助各国势力的重要步骤。无论是货物税率类,还是码头货栈类和交通设施类约章,都体现了列强在中国扩大近代物流业的野心。通过税率类约章,列强攫取了协定关税特权,降低了进出口及内地税税率,为外商在华扩大商品运输量创造了条件。码头货栈类约章的订立,使得外商在通商口岸广泛建立商品集散地,推动物流运输业向内地扩张。除此之外,良好的物流交通设施作为基础条件,也是近代外商物流业在中国迅速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列强通过不平等约章,不仅攫取了修筑公路和铁路的权利,也获得了在我国沿海及内河航行的权利,为外商物流交通的入侵创造了条件。而电信类准条约的签订,令外商获得在华设立现代通讯机构的权利。随着外商在华水线和陆线铺设的完成,提高了商业信息流通效率,为外商在华物流业的扩张创造更多便利。在物流类约章特权的庇护下,外商物流业在我国逐渐占据了支配地位,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体系。列强控制了我国内地及进出口商品的流通量,为外商货栈业及物流运输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因此,外商码头货栈业逐渐成为支配我国货物流通的主要势力,经历了从沿海蔓延至内河通商口岸的过程。受码头货栈业的推动,外商轮船公司也逐渐占据了我国沿海及内河水域航运物流业市场的主导权,不仅加速了我国传统航运物流业的衰败,而且为列强进一步加深侵略创造了条件。于此同时,外商陆路物流交通运输业也逐渐形成主导势力。修筑公路设施是公路物流业发展的前提条件。租界成为列强入侵我国公路物流的前哨,在工部局的规划和监督下,不仅出现了新式公路,而且还引进了汽车,使外商公路运输处于优势地位,并随着租界的增加而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铁路投资权则为列强侵略我国铁路物流业创造了基础设施上的条件。通过各类筑路合同,各国不仅攫取了我国铁路的经营权,而且还聘请客卿、购买器材和设计线路等,进一步促进了在我国铁路物流业规模的形成。在外商物流业的刺激下,我国民族物流业经历了从传统到近代化的演变过程。中国传统物流业的衰败以及与外商争利的诉求,是推动近代民族物流业兴起的主要原因。首先发生转变的是近代航运物流业。以轮船招商局为代表的官办航运物流企业率先摒弃传统的帆船运输方式,依靠自身努力逐渐成为长江流域重要的势力。华商企业也纷纷采用轮船参与航运物流,在长江、珠江及黑龙江流域都形成了初步的规模,并推动了码头货栈业的发展。码头货栈业是我国近代民族货栈业的先导者。不管是轮船招商局,还是华商航运公司,均在各大通商口岸基本设立了初具规模的码头货栈,为我国货物的流转提供了必要的设施。随着民族电信业的逐渐完善,使华商实现信息互通有无具备一定条件,电报和电话遂成为物流公司的配套设置,促进了民族物流业的发展。无独有偶,公路的修筑和汽车的引入,为我国近代民族公路物流初步规模的形成创造了必要的基础设施。在经济建设、军工筑路和地方自治等因素的影响下,各省逐渐认识到汽车运输的重要性,从而推动了公路物流业格局的形成。广泛筑路的兴起与铁路机构的成立,促进了我国近代民族铁路物流初步规模的形成。随着关税自主权的收回、谋划航权自主运动的深入和收回邮权运动的发展,南京国民政府出台一系列必要的措施,推动了我国近代民族物流业体系的形成。裁厘加税是实现关税自主的前提条件之一,其中货物通过税的裁撤,促进了铁路和公路物流运输业的进一步发展。巩固自身航业实力,提高码头货栈能力,则是保障我国顺利收回航权的前提之一。受此谋划的影响,我国民族航运物流业及码头货栈业也获得进一步发展。我国民族电信业在此浪潮中亦获得长足进步,不仅电信辐射范围扩大,而且物流商业用户对其依赖剧增,遂成为民族物流业体系形成的重要辅助。因此,无论是企业数量,还是运营规模,都显示了南京政府时期我国近代民族物流业体系的形成。受中外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影响,中国近代物流业呈现出半殖民地与半封建,近代化与封建传统杂糅的格局。在外商物流业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我国民族物流业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及商业、交通比较发达的地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工商业及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近代化的进程,但整体依然处于依附的地位,无法实现独立发展。
谈笑[2](2018)在《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文中提出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简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是指从鸦片战争始,经晚清、中华民国北京政府、中华民国南京政府,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间,由中国政府、各地方政府、中国政府各部门、由政府所有或得到政府担保的官办(国有)公司等为代表的主体与外国银行、中外合办银行、国际银行团、以银行为主要参与方的国际辛迪加以及代表外国银行(财团)的个人等外国私人之间确定、变更、终止权利义务关系的意思表示一致的法律行为。绪论部分主要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定义及研究意义,指出其与近代条约制度的关系,认为研究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需要涉及到准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国家契约、国际贷款协议、BOT特许协议等现当代法学概念。并从历史、法律、经济三个方面阐述本论文的研究创新之处。同时回顾了近代以来关于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研究状况。第一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法律关系。分析中外间银行契约法律关系中外主体性质和类别。并根据该法律关系客体和内容的不同组合,将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法律关系分为借款、工程建设、合伙、买卖、租赁、特许经营等类型。指出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属于包含涉外因素、公法因素、经济因素的私法契约。第二章将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涉外经济契约)与契约、条约进行法理概念上的比较,讨论契约与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准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近代条约体系的关系。并从法的形式(分为法的渊源、法的分类、法的效力);法律关系(主体、内容与客体);法的实施(法的适用、法的遵守、法律责任)三大层面进行系统比较。指出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所隐含的极为复杂的法律原理。第三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发展分期,分为晚清时期、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三个阶段,介绍各个时期契约订立的时代背景,契约特点以及演变情况。第四章分析契约主体外国银行在近代条约体系下的特殊法律经济地位。指出近代在华外国银行与国际政治、领事裁判权、中国国内经济金融政策的关系,认为其优势地位的取得与近代条约制度密不可分,属于近代历史上在中国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外国私法人,而不是受中国法律管辖的内国法人。第五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与国际政治的复杂关系。在广义上,外国银行与中国政府的订约行为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关系的影响。从狭义上看,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受到近代中外条约关系的直接制约,属于近代条约制度的一部分。第六章论述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契约的过程。分为中方决策、外方决策、中外交涉三个层面。指出中方政府政治决策和外方企业市场决策的特点,并分析近代中外交涉交易的过程和特点。第七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核心部分——近代中外间国际贷款契约。根据法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对近代外国银行与中国政府订立的国际贷款契约进行分类整理,对契约的结构、条款进行解剖分析,指出近代国际贷款契约的发展变化和特点。第八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类型之一——近代中外间国际工程建设契约。重点分析近代铁路投资领域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财团订立的国际工程建设契约。指出其类别、条款和有关特点。第九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类型之一——近代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契约。对其定义、类别、条款及内容特点进行分析。第十章以1887年李鸿章与美国费城辛迪加订立的中外合办华美银行契约事件为例,论述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财团)进行经济合作,在国际与国内,政治与经济各个方面所受到的影响,展示近代中国政府涉外经济活动所面临的困难处境。
刘磊[3](2018)在《中国早期电影院空间文化研究(1896-1949)》文中提出电影院曾是城市在不同时代的地理标志和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承载着城市记忆和文化传统,其凝结着大众对城市的感知、体验与认同。本文以电影院为研究对象,以1896-1949年为限,采取新文化史研究自下而上的微观研究视角,试图从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和衣食住行这些世俗层面来观察发生在电影院中的历史现象,以期在历史的细枝末节、电影院的犄角旮旯里梳理出中国早期电影院的发展脉络、文化逻辑和市场规律,并呈现出一幅以电影院空间为表征的社会文化图景。20世纪70年代起,西方社会学家纷纷将时间上的青睐转移到空间上来。西方空间理论鼻祖式人物列斐伏尔的“三元组合概念”——空间实践、空间的再现、再现的空间,给本文行文结构带来启示,在此基础上,将全文研究结构分为三大部分:电影院的感知空间、电影院的社会空间、电影院的再现空间。电影院的感知空间,即电影院物质和物质化的空间,其可在两个层面上被阅读和分析:一是对其表象(分布、位置、环境、建筑、银幕画面、声音)进行实物性的描绘,二是从外在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心理等过程中寻求物质空间的社会文化解释。电影院首先是地理学意义上的空间,是地图上所呈现出的空间分布,它在宏观上涉及中国早期电影院在全国的分布情况,在微观上关系到电影院在城市空间中的分布特征。电影院的建筑,它不仅是一种工程技术,更是社会文化的一种物化形式,其背后所隐含的文化意义和象征,往往比建筑本身更为重要。“听觉”是继“视觉”之后,电影院里又一重要感知方式,“有声电影”的到来,不仅给电影带来了“声音”技术,更是对电影美学的一场颠覆性革命,它影响到了电影的拍摄方法,改变了观众的感知方式和观影体验,还关涉到了现代性、民族、国家和地方等议题。电影院的社会空间,由物质空间之外的各种复杂的现实世界和社会关系网络组成。其根植于生产关系、意识形态、权力争夺、话语模式、行为习惯等中,包括电影院商人的经营理念和市场行为,社会改良家推行的观影行为规范,国家颁布的电影院管理条例、规章和电影检查制度,等等。与此同时,电影院还展现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缩影,有整个社会道德失范、秩序混乱下的军警之患,也有因爱国情感或者职业歧视引发的暴力抗击电影院事件,有殖民者对被殖民国家的书写,也有被殖民者对国家主权的争夺和民族形象的建构,有知识精英和大众媒体对公共话语的塑造,也有市民观众对高压政治的反抗,它是种种社会现象、政治现象、文化现象的化身。可以说,电影院本身上演着比其放映的影片更精彩的演出,其蕴含的消费、权力、阶级、种族、性别、现代性、身份等问题,使其成为研究社会空间性的最佳文本之一。电影院的再现空间,它是围绕“影片”“媒介”和“人”展开的有关符号、经验、记忆与想象的生产、重构过程,它涉及城市中广大小市民阶层对电影的接受心理和审美趣味,关系到电影院空间的延伸和对电影的传播,它也与电影院中活动的“人”密切相关。小市民是中国早期电影最庞大的观众群体,小市民观众对武侠神怪片、鸳鸯蝴蝶片的推崇,内地观众对好莱坞电影的冷落,左翼电影迎合小市民的商业策略,都说明在市场表象之下中国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起了重要作用。电影广告、海报、说明书等媒介的生产与消费,使观众的观影活动无形间从电影院进入了更广大的日常生活空间,与影片一起成为个体与集体对特定时代影院记忆的一部分。电影院中一切的活动实践,都最终需指向行为主体,即“人”,电影院中除了观众、明星以外,电影院的工作人员也是重要的群体,他们作为影院中“第三只眼睛”,所形成对影院的体验、记忆完全不同于观众,从而成为早期电影院一个丰富的注脚。最后,本文在呈现与“还原”——中国早期电影院是什么样的?早期观众是如何看电影的——这一丰富多彩的社会图景的同时,着重思考以下几个关于早期电影院史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观众为何去电影院?作为“公共空间”的电影院,其空间本体特征是什么?国家权力对公共生活的渗入与控制是如何体现在电影院的日常经营与观众看电影行为中?在回答这些问题基础上,认为中国早期电影院参与了近代以来现代性、民族、国家等宏大议题的建构,这是中国早期电影院发展的一条主线。
徐继玲[4](2013)在《1861-1914年德国对华投资研究》文中认为近代德国对华投资是中德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从历史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切入,对1861—1914年德国对华投资进行梳理和分析,以便更准确地看待近代中德经济关系。本文除绪论及结语外,主体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论述的是近代德国在华投资的背景。近代外人在华投资沿袭了资本扩张的本性,是在近代中国特定投资环境下以商业掠夺为主的资本输出。近代外人在华投资是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各国在华政治权益的变化不断作出调整,因而形成鲜明的投资时段和行业投资热点。近代中德经贸关系虽然起步较晚,但是日益强大的德意志帝国在实施“大陆政策”向“世界政策”的转变中,将中国作为与各国进行海外殖民竞争与合作的“实验地”,既诉诸武力又进行文化“怀柔”,在中国土地上与各国展开了竞争。第二章主要论述近代德国对华投资的金融活动主体——洋行和银行在华投资情况。近代德国在华投资离不开资本活动的主体,而这个主体也有一个从洋行向银行演变的过程,同时这些在华投资的主体本身也是被投资的对象。德国银行在华立足之前,德国洋行集“商业大王”和“资本大王”于一身,但投资活动局限性大,尚处在尝试阶段。随着德华银行在华的建立,德国财团对中国资本输出的阵地巩固起来了。德华银行资本不是一般的资本输出,而是与政治紧密相关的并以牺牲中国主权为代价的特殊资本输出。该行具有特殊性质,又负有特殊使命,其雄厚的资金、本国政府的支持,保证了其在华经营获得巨大的利润。德华银行既是第一个向长期垄断中国金融业的英国银行挑战的银行,又是英国银行的投资者和“得力伙伴”。其在华相对成功的运营模式,为近代中国区域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第三章主要论述近代德国对华资本输出——“借款”的概况,由于这个项目收益稳定、利润高、项目多、运作简单成为各国争夺的重点,德国以成功的外交手段很快在这个领域与英国一起占据了优势。随着德国在华资本主体势力的扩张,德国的活动资金得到了保障,它可以随意地渗透到中国经济的每一个角落中。一战前,德国对华借款分为两类:一类是军政借款,这类借款除必要的御侮性军需借款外,其它均为纯消耗的债务。另一类是实业借款,这类借款因会产生经济效益而具有利弊双重性。其中也有一部分属于正常的借贷范围,低息且无苛刻条件,对中国实业发展的某些方面有一定的裨益;但大部分借款不仅利率高,而且附有苛刻的政治经济条件,其作用可想而知。第四章主要论述近代德国对华的标志性产业投资——“路、矿、厂”投资情况。与其在华的战略目标相一致,德国在这些项目上的投资特点是最大限度地取得路、矿、厂权益,以铁路为基点,“迂路开矿、设厂”,以青岛、汉口、天津等内地为工业市场,巩固其在胶澳租借地的势力范围,形成特殊的经济发展模式——“样板殖民地经济”。德国并没有放弃在势力范围外与各国的竞争与合作,先后将这些项目的投资渗透到英、法、美等国的控制区域内。德国对华实业投资既巩固了德国在华的势力,又客观地刺激了中国地区民族实业的发展。第五章主要关注近代德国在华公共事业投资。这项投资包括文化、卫生、医疗等。近代德国对华文化投资目标就是用德意志的文化去统领世界,在殖民地用“文化产品本身去促进经济上的强权和政治上的权益”。德国对华文化政策经历了一个从掠夺文化宝藏到实施“德意志文化渗透”,以至形成官方正式对华文化政策并达到一定实效的过程,德国在华兴建学校是这种政策的载体。德国对医疗卫生的投资更多地出于在华自身的需要,但是却不自觉地为中国区域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尤其德国在青岛城市建设中公共事业发展的理念,对中国建设现代城市公共事业提供了很大的参考价值。近代德国对华投资,是在中国发展的传统经济同西方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经济相互矛盾的过程中展开的。对外进行经济侵略和文化渗透是资本主义扩张的本性,近代德国对华投资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的,但其也有自身的特点:这种投资是受整个德国对外政策制约;这种投资呈跳跃式发展,与德国本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一致;这种投资呈区域性独占的特点,德国以山东为投资基地,力图向中国四周辐射,这也体现了其战略目标的长期性。近代德国对华投资过程中,德中双方政治、经济利益集团以及普通民众都参与在其中,有抗争、顺从、融合,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使双方思想、行为发生了变化,即有双方政治层在政策上的顺应调整,也有双方民众抗争、接受、融合的调适,由此产生了社会和文化等各方面的混合作用,最终表现出这样的发展结果:影响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决定力量不是单纯的外来侵入势力对中国经济某个领域的影响决定的,而是在这个经济活动过程中中国调适自身发展的需要、自主选择了现代化发展的方向,是超越外来侵入者本意之上的创新发展选择。由于近代德国在中国的经济活动是采取了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方式,即建设“样板殖民地”的经营管理模式和致力于长期进军中国内陆的战略思维,使其在推动中国某些区域自主选择现代化道路上成为一个“样板”。所以整理近代德中经济关系一隅,对于正确看待中国经济现代化问题有一定启发意义。
高晓东[5](2011)在《民国时期科学管理思潮研究(1927-1937)》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中,近代民族企业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它的产生发展及演变的过程深刻地反映着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的特殊性。企业管理方法,作为企业运行的基础性制度,则是研究民族企业时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早期近代企业由于具有浓厚的封建性质,技术相对落后,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管理方法也较为原始简单,甚至带有粗暴强制的性质,不仅颇受诟病,在实际生产效果上也阻碍了企业生产力的发展。如何提高民族企业的管理水平,对近代中国企业管理者来说是个颇为棘手又亟须解决的问题。1911年美国人泰罗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标志着科学管理的正式诞生,它提出依靠科学地组织劳动力,确定合理的工作流程,在同等技术条件下使生产力得以显着提高。其推广实施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场科学管理运动,并对当时的中国企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总体而言,科学管理不仅促使中国企业管理体制走向近代化,还促进了中国管理思想的发展,如注重管理者的责任、强调制定章程、按章办事等等。本文以民国时期科学管理为研究对象,将科学管理分为若干领域和若干专题,分门别类考察其发生、发展的实际进程,探讨科学管理方法在中国企业落地生根和成长壮大的社会条件,力图揭示科学管理思想在现代中国的演化轨迹和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本文还试图从民国时期企业科学管理的实践和其思想流变中探寻经验和教训,以供当代社会参考。
陈杰[6](2011)在《美国传媒集团国际化研究 ——基于经济学视角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不管是否接受与认同,每一个国家都已卷入其中。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给各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此同时,它给企业带来最重要的挑战是,企业必须面对日益加剧的全球竞争。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同其他产业的企业一样,美国传媒集团也加快了国际扩张的步伐,遵循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在国际市场上抢占市场份额,建立自己的传媒帝国。而相对于美国传媒集团来说,我国传媒集团的国际化经营仍处于初级阶段,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我国传媒集团的实力仍然不够雄厚;另一方面也因为我国传媒集团进行国际化经营的经验匮乏。本研究以美国传媒集团为研究对象,从美国传媒集团国际化的内外因驱动、国际化阶段、国际市场进入模式、国际化经营战略以及美国传媒集团进入我国的历程和效应等五个方面对美国传媒集团国际化进行研究,对其丰富的国际化经验进行总结和归纳,旨在为我国传媒集团国际化提供借鉴和启示。具体来说,本研究的基本研究框架如下:第一章:绪论。具体介绍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本研究可能的创新。此外,对本研究中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第二章:企业国际化理论及相关研究综述。首先,对企业国际化理论进行综述,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其次,对美国传媒集团国际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指出已有研究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从而确立本研究的研究问题和研究所要达到的目标。第三章:美国传媒集团国际化的内外因驱动。本章把美国传媒集团的国际化放在历史及现实的背景下进行考量,分析美国传媒集团国际化的内外因驱动。美国传媒集团国际化的内部原因是美国传媒集团自身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外部原因主要是外部环境变化对美国传媒集团国际化的推动。外部环境变化主要从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和美国传媒管制政策的放松、传媒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宏观背景和非传媒业跨国公司的加速发展以及新兴市场的开放等四个方面进行剖析,试图对推动美国传媒集团国际化加速发展的外部因素进行综合考察第四章:美国传媒集团的国际化历程、国际市场进入模式选择、国际化经营战略以及美国四大传媒集团的经营现状。首先,以时间维度对美国传媒集团国际化历程进行划分,将美国传媒集团国际化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1945年之前、1945—1980年以及1980年至今;其次,对美国传媒集团国际市场进入模式选择进行分析,发现美国在进入不同的目标东道国市场时,会采取不同的国际市场进入模式;再次,对美国传媒集团国际化经营战略进行分析;最后,对美国四大传媒集团的国际化经营现状进行呈现。第五章:美国传媒集团进入我国的历程及效应分析。首先,从制度变迁理论视角出发对我国外资传媒政策变迁历程进行分析;其次,对美国传媒集团进入我国的历程及特点进行分析;最后,对美国传媒集团进入我国产生的正负效应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效应,提出本研究的政策建议。第六章:结论及启示。首先,在以上各章节研究的基础上,得出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其次,对美国传媒集团国际化给我国传媒集团发展带来的启示进行阐述;最后,提出本研究的研究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解国臣[7](2010)在《宪政在城市——从晚清到民国》文中研究表明宪政是近代中国的不懈追求,中国宪政历程中虽有一定的高潮,但总体上来说是失败的。关于失败的原因,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别进行了分析,但这些分析存在着单独性和抽象性的问题。为此,本文从城市的角度来探讨近代中国宪政的进程。这样,一方面因为城市意味着一个具体的时空,将宪政的研究拉向了地方性和现实性,从而避免了抽象的缺陷;另一方面,城市具有聚集性,将城市内部不同的社会要素和阶层整合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因而探讨城市与宪政的关系,避免了因果关系的片面性。从这一视角出发,本文分四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为绪论,首先论述选题的意义,包括扩大了宪政研究的范围、引入了历史社会学的分析方法、将宪政研究的角度从普遍性拉向地方性。接着对宪政和城市做了界定,并对西方宪政与城市的关系作了简略的陈述。宪政意味着对权力的限制和对权利的保障,其原则包括人民主权原则、民主原则、权力分立原则和法治原则;就宪政的外延来说,本文主要依据清末预备立宪中清政府通过的《逐年筹备事宜清单》和孙中山的《建国大纲》来限定,主要包括制定宪法、地方自治、厘定官制、清理财政、公民教育和以三民主义为目的的各种社会活动。所谓城市是人类历史上形成的、以非农业人口为主体的、人口、经济、政治、文化高度聚集的社会物质系统、生活方式的综合。城市的最大特征是异质性,即城市市民之间不以传统的血缘、地缘关系为纽带,而以利益、职业、居住区域等关系为纽带连结。本为所涉及的近代城市主要依据清末和民国时期通过的城市自治法律中所界定的城市。在西方,城市是宪政发生与发展的社会基础,城市的自治为宪政准备了制度条件,而城市人口和经济的发展则为宪政的发生提供了动力,专制国家对城市自治的侵犯是建立宪政国家的直接原因,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宪政逐渐成熟。而反过来,宪政的确立也为城市的发展创造了制度环境,促进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第二部分主要从历史的角度探讨近代中国城市的转型。传统中国城市具有政治性、从属性、和单一性的特征,城市没有脱离农村和农业经济而独立发展。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城市开始近代化转型。这种转型主要在三个层面展开,首先是事实上城市的凸显,即部分城市由于开埠和租界开始区别于农村和其他城市,经济上摆脱了农业,只能上超越了政治;其次是从上确立了城市的地位,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内部社会结构的转变,以及政治形势的变化,城市自治运动开始形成,反映在国家立法上便是开始正式形成市制。最后,城市地位的变化所带来的最关键的影响便是城市逐渐脱离了农村和农业,中国社会开始形成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城市的转型的社会意义社会全方位的,首先意味着城市内部社会结构的改变,新的阶级和阶层不断产生、发展和壮大,包括买办阶级、官僚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其次意味着公共领域的产生,人口的剧增导致公共事务和公共领域的出现,而这带来了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之间的冲突,因而随之如公园、学校、报刊等公共领域开始出现。最后,城市的转型意味着新的知识分子聚集在城市之中,通过举办教育、出版报刊和组织学会传播新的思想。第三部分从宏观的角度探讨宪政和城市的关系。由于城市的转型,新的阶层和阶级的出现和发展,他们希望改变原有的社会制度以适应自身的发展。因而各种改革运动出现了。无论是改良还是革命,其社会基础都是由于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所带来的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社会的变化;但改良和革命都没有达到实现宪政的目的从而归于失败,这是由于近代中国城市在西方势力、官僚资本主义和传统文化的舒服下呈现不平衡、不健康和不充分发展。宪政不仅体现为对整个政治体制的变革,更体现为细节上的需求和变化。随着城市市民的不断成长,城市内部公共利益的扩大,城市自治的要求开始出现。从清末到民国,先后兴起了几次自治运动的高潮。虽然这些运动最终都未能坚持下去,但自治运动宣传了民主思想,培养了市民的民主能力,为宪政准备了社会条件。同样,民权运动也是在清末开始兴起,并在五四运动中形成高潮。民权运动一方面是城市市民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和诉求的方式,另一方面也是民主的一种体现。第四部分从微观的角度探讨宪政与城市的关系,主要选择了四个城市,北京、上海、武汉和香港。北京是传统的政治中心,也是保守势力聚集的城市。这在宪政史上具有两个方面的意义,其一是北京作为首都的象征地位,使得北京成为各派力量争夺的对象,尤其是各派军阀,均以占据北京,将其权力延伸至全国为目的。其二是北京作为一个城市,在近代中国,其经济社会文化也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变化,新知识的传播使其成为戊戌变法的主要战场,经济的变化使北京的自治和市政改革较为突出,而新的阶层和观念的传播,尤其社会市民的权利意识的高涨则为五四运动等民权运动准备了条件。上海社会近代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尤其是其租界对近代中国影响巨大。上海崛起于作为通商口岸和租界城市,其租界内的市政管理是近代中国最早的市政管理,对其他各城市发生了巨大的影响。最先影响到的就是上海华界,成为近代中国华界自治和市政改革的先锋。由于上海租界是“国中之国”,并且由于上海聚集了更多的知识分子、绅商和工人阶级,因而上海也成为了改良和革命的中心,在各种民权运动中也是走在前列。武汉的近代化开始于开埠,于张之洞督鄂时期发展迅速,成为近代中国仅次于上海的商业城市。新阶级的成长,新知识的传播和新军都为武昌革命奠定了基础,使武汉成为首义之地;而武昌起义也为武汉的发展提供了历史契机。同样,武汉的自治运动也开展的有声有色。香港虽然是英国的殖民城市,但在1949年以前,香港与内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并未割断。由于是殖民城市,香港社会明显的区分为属于上层的西人社会、华人上层社会和华人下层社会。香港的宪政体制奠定于《英王制诰》和《皇家训令》,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宪政体制;近代初期,英国宪政排斥华人参与,但随着华人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参政意愿高涨,在19世纪末也开始逐步容纳华人,但始终存在着一定的排斥。由于香港的自由港地位,因而在戊戌维新和辛亥革命时期,香港成为策源地、资金来源地和避难地,对内地宪政起到了推动作用。最后,本为在第五章结语部分对近代中国宪政与城市的关系进行了总结,认为城市的发展是宪政发展的综合性社会基础,而城市发展的不足同样也导致了近代中国宪政追求的失败。
周慧来[8](2008)在《霸权与地区主义:美国与冷战后东亚地区合作的关系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主要研究美国与冷战后东亚地区合作的关系。这个研究首先建立在对霸权与地区主义之间一般性关系进行探讨的基础之上。从霸权的角度看,霸权作为一个拥有全球性利益的全球性主导力量,通过形成和建立一种符合自身利益和偏好的霸权秩序,在全球事务上发挥重大影响,其中包括在一些符合霸权战略目标和利益需要的关键和重要区域内的重大影响。从地区主义的角度看,地区主义形成和发展的一个重大结果就是提高本地区治理水平和能力,构建与本地区特点和目标相称的政治经济和安全秩序,这种秩序与霸权秩序之间构成一种张力。这种张力表现为:地区主义既与霸权有契合性的一面,也有对霸权利益和影响构成挑战的一面。面对这种张力,霸权从主动的角度力图对地区主义进行控制、引导或利用;从被动的角度则力图使地区主义不冲击或挑战其全球或地区利益。霸权与地区主义的关系取决于两者之间持续的互动。冷战后,经济全球化和唯一的世界霸权身份既对美国的全球战略调整和形成带来了深刻影响,也对东亚地区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动力。对美国而言,力求确保和维护全球霸权地位和在经济全球化中赢得主动地位并获取最大利益是其冷战后全球战略的中心和目标。地区主义政策是服务于美国全球和地区战略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东亚地区而言,在经济发展和安全事务领域等方面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增强的基础上,应对经济全球化风险,促进本地区的安全与经济发展成为地区内各个国家的共同追求,因此,通过地区内部合作成为东亚地区各国对外战略的一个重要部分。由于美国的霸权地位和其在东亚地区拥有广泛的政治安全及经济利益,在东亚地区长期处于主导地位,因此,东亚地区合作与美国的东亚战略之间构成了一种张力。体现在美国与冷战后东亚地区合作的关系上:一方面,美国先是企图利用APEC对东亚地区主义进行主导和利用,而后又希望对东亚地区合作(东盟10+3和东亚峰会)的性质、进程、路径和方向以及主导力量确立等方面施加影响;另一方面,东亚地区合作对美国在东亚的战略安排构成了一定程度的挑战,美国针对这种挑战实行了相应的对策,力图对东亚地区合作进行引导,以使东亚合作对美国在东亚的利益和地位不受损害和削弱。总的来说,冷战后东亚地区合作在经济、政治安全和主导力量确立等三个方面与美国在东亚的利益关系是美国政策取向的基础。从作为一个全球性霸权的普遍特点来看,美国对东亚地区合作的关注就是主导力量的形成,特别是担心中国能否成为主导力量并借此平台挑战美国在东亚的主导地位或把美国排挤出东亚。从其自身特点和偏好的角度来看,美国对东亚地区合作的关注集中在东亚经济地区主义是否对经济贸易自由化、市场开放和多边主义机制等构成挑战,在政治安全领域则关注东亚安全地区主义是否对美国构筑的双边军事同盟和军事基地存在构成威胁。基于上面的关切,美国的主要应对政策体现在:在经济上与东亚部分国家建立FTA,有限支持“清迈倡议”,在政治安全上调整和巩固双边同盟,有限介入多边安全机制,不反对东盟的主导地位并与东盟加强全方位关系。本文在得出美国与冷战后东亚地区合作之间存在张力的结论基础上,认为美国与东亚地区主义之间需要在双边、地区和多边层次上建立相应的链接点以保证两者之间互补性利益的实现。
张敏[9](2008)在《论信托受托人的谨慎投资义务》文中认为本文主要研究信托受托人行使投资权时须恪尽谨慎义务的问题,指出了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或地区)的信托法分别以“谨慎投资者规则”和“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义务”回应了这一命题,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受托人违反谨慎投资义务的民事责任,以及在我国实现谨慎投资义务制度本土化所面临的法律障碍,最后提出了导入该制度的具体举措。本文第一章分析了信托受托人谨慎投资义务的一般理论。文章将受托人的投资权定位为受托人的“管理处分权”之一,以此为理论基点,进一步探讨了投资权的基本内涵,以及受托人享有投资权的两大原因:信托财产增值的需要;专家理财的优势。接着,在明晰一些国家受托人的投资权之后,总结出将信托基金用于投资,既是受托人的一项基本权利,通常也是信托的重要目的,但是行使投资权时,受托人须履行谨慎投资义务。然后,该章深入剖析了受托人行使投资权时须恪尽谨慎投资义务的三个原因:投资市场的高风险性是现实经济原因;受托人谨慎投资与否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福祉;谨慎义务可约束受托人的投资权,防止滥权行为的出现。那么,谨慎投资义务是如何体现到各国信托法中的呢?本论文分如下两章来论述。第二章指出了英美法系信托法用谨慎投资者规则来回应受托人行使投资权须谨慎的要求。受托人的谨慎投资义务标准是,他应当像一个谨慎投资者处理自身事务一样,投资信托财产。一般来说,受托人的投资行为符合谨慎标准的,受托人个人对受益人不承担责任,否则就应当承担责任。最早的谨慎投资标准是“法定名录”规则,而其发端于英国,在早期确实起到了信托本金保值的作用,但随之显露出投资方法僵化和投资标的保守等缺陷。英国信托法虽屡经更替,但改革后的《1961年受托人投资法》仍受制于“法定名录”规则,直至《2000年受托人法》采纳投资组合理论后才摆脱该规则的束缚。就受托人的谨慎投资义务标准而言,美国信托法经历了“法定名录”规则,到“谨慎人规则”,再到“谨慎投资者规则”的演进过程。现代投资组合理论是谨慎投资者规则的理论源泉和精髓,《统一谨慎投资者法》是谨慎投资者规则的集大成者。第三章探讨了大陆法系信托法所采纳的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义务。受托人履行善良管理人之注意义务(简称为“善管义务”)的行为标准一般是:受托人所从事的职业或他所在的社会阶层一般所要求达到的注意或谨慎程度。善管义务是信托受托人的一般性义务,可以具体化为各项具体义务,如“分别管理义务”和“亲自管理义务”等。两大法系的谨慎投资义务制度分别以“谨慎投资者”和“善良管理人”为参照主体,大陆法系善管义务的规定与英美法系谨慎投资义务的考量要素之间类似一种抽象与具体的关系,对于变动不居的社会生活而言,只有它们两者之间的动态有机结合,才可能满足社会对法律的要求。第四章总结了受托人违反谨慎投资义务时的民事责任。受托人因其违反信托的投资行为,依信托法所应负的民事责任,兼具债务不履行与侵权行为两种责任的复合性质。本文进而指出了受托人对受益人原则上应承担有限责任,对与信托交易的第三人一般应承担无限责任。第五章通过对我国受托人谨慎投资义务制度立法历史与现状的考察和评析,就实现谨慎投资义务制度的本土化进行了探讨。本文认为虽然我国已经初步导入了受托人的谨慎投资义务制度,但还存在着“受托人的投资权不够明确”、“谨慎义务过于粗疏”等缺陷。有鉴于此,要实现我国谨慎投资义务制度的本土化,必须借鉴英美信托法中行之有效的操作标准,引入投资组合理论重新塑造我国的受托人谨慎投资义务制度。
殷绎如[10](2008)在《JS集团上市方案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JS集团为研究对象,采用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着重探讨了在当今的市场环境中,如何利用外部机遇和自身优势,制定适宜的融资方案,从而以跨越式的发展速度赶超国内外同行。文章以融资优序理论为基础,结合JS集团发展现状,对JS集团上市融资方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分别阐述了JS集团上市的必要性、可行性、上市方案的要点以及方案的实施。首先,通过对JS集团的基本情况和发展现状以及市场前景等分析,认定JS集团面对国内外市场的强大竞争压力,只有通过不断增加科技投入、扩大生产规模、同时进行行业整合和并购,才能扩大市场占有率并保持有利的竞争优势,这一切必须拥有相当的资金实力,而上市后所能获得的长期、稳定的发展资金无疑是最优选择。这是JS集团上市的必要性;其次,通过对当前的国内融资环境和政府对企业上市的相关政策的分析,对照证监会对股票发行要求,指出JS集团上市的可行性;并通过对上市地点、上市时机、上市模式以及承销商的选择四个主要方面的对比分析,确定了JS集团的上市方案的要点,即JS集团可以在2010年初以直接上市的模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最后,通过对JS集团股权结构调整、发起人规范、上市股票定价等方面的分析,提出JS集团上市方案的实施要点及建议。
二、外资欲进房地产 先进科技作先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外资欲进房地产 先进科技作先锋(论文提纲范文)
(1)中外约章与中国近代物流业的嬗变(1840-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近代中外物流类约章订立的缘起 |
第一节 西方近代物流业的兴起 |
(一)西方近代物流业的产生与形成 |
(二)辅助外贸扩张的西方近代物流业 |
第二节 列强侵华的物流需求 |
(一)对华贸易扩张的需求 |
(二)外商物流运输违规的行为 |
(三)英国武力订约的诉求 |
第三节 清政府的对策 |
(一)清政府的对外贸易政策 |
(二)中国社会物流现状 |
(三)传统的御夷之策 |
第二章 近代中外物流类约章的内容 |
第一节 货物税率类约章 |
第二节 码头货栈类约章 |
第三节 物流交通设施类约章 |
(一)公路类约章 |
(二)航运类约章 |
(三)铁路类约章 |
(四)航空类约章 |
第四节 电信通讯类准条约 |
第三章 不平等条约特权与外商在华物流业体系的形成 |
第一节 协定关税特权扩大货物流量 |
(一)协定关税前后的货物流量 |
(二)进出口税制度与货物流量 |
(三)协定内地关税制度与货物流量 |
第二节 沿海及内河航权与外商航运物流业的形成 |
(一)沿海航运物流业 |
(二)内河航运物流业 |
第三节 通商口岸设栈与外商码头货栈业的形成 |
(一)外商货栈入侵沿海口岸 |
(二)外商货栈业在内河口岸的扩张 |
第四节 租界筑路权与外商公路物流业的形成 |
(一)租界道路规划 |
(二)租界公路物流的形成 |
第五节 铁路筑路权与外商铁路物流业的形成 |
(一)筑路权益的实现 |
(二)铁路物流业的入侵 |
(三)外商铁路物流规模的形成 |
第六节 经营电线特权与外商电信业的形成 |
(一)列强电报系统的建立 |
(二)租界电话网络的建立 |
第四章 不平等条约体系下中国近代民族物流业的雏形 |
第一节 中国传统物流业的衰败 |
第二节 近代民族航运物流业的初步规模 |
(一)对外商航运物流的认识 |
(二)官办航运物流业的兴起 |
(三)商办航运物流业的兴起 |
第三节 近代民族码头货栈业的初步规模 |
(一)自主设栈意识的萌发 |
(二)招商局码头货栈业 |
(三)华商码头货栈业 |
第四节 近代民族铁路物流业的初步规模 |
(一)对铁路权益的认识 |
(二)早期筑路的尝试 |
(三)铁路物流业的初步规模 |
第五节 近代民族公路物流业的初步格局 |
(一)对租界公路物流的认识 |
(二)民族公路物流业的兴起 |
(三)公路物流业初步规模的形成 |
第六节 近代民族电信业的初步规模 |
(一)对电信权益的认识 |
(二)近代民族电报业的初步规模 |
(三)近代民族电话业的初步规模 |
第五章 收回主权运动与中国近代民族物流业体系的形成 |
第一节 关税自主的实现与民族铁路物流业的形成 |
(一)裁厘促进民族铁路物流的发展 |
(二)强烈的铁路主权意识 |
(三)民族铁路联运体系的形成 |
第二节 关税自主的实现与民族公路物流业的形成 |
(一)裁撤厘金促进民族公路物流业的发展 |
(二)民族公路联运物流网络的形成 |
(三)民族公路物流运输的经营情况 |
第三节 航权自主的筹划与民族航运物流业的形成 |
(一)收回航权须发展民族航运业 |
(二)航运政策与机构的统一 |
(三)民族水陆联运体系的形成 |
(四)民族航运物流网络的扩大 |
第四节 航权自主的筹划与民族码头货栈业的形成 |
(一)实现航权自主的前提 |
(二)招商局码头货栈业体系的形成 |
(三)华商码头货栈业体系的形成 |
第五节 收回电信权的筹划与民族电讯通信体系的形成 |
(一)收回电信权须发展民族电信业 |
(二)民族电报业体系对物流业的影响 |
(三)民族电话业体系对物流业的影响 |
第六章 中外约章与中国近代物流业的格局 |
第一节 占主导地位的外国在华物流业 |
(一)外商在华物流业规模 |
(二)外商物流业的优势地位 |
第二节 具有双重性质的民族物流业 |
(一)民族物流业的近代化转型 |
(二)近代民族物流业的规模 |
(三)近代与封建性质的杂糅 |
(四)依靠国外技术发展 |
第三节 中国近代物流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
(一)促进商业的发展 |
(二)促进工业的发展 |
(三)促进商业信息的传播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2)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定义及研究意义 |
一、定义及有关概念解释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近代中国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研究综述 |
一、1949年前政府涉外经济契约有关研究 |
二、1949年后近代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研究 |
三、小结 |
第三节 研究创新 |
一、研究内容创新 |
二、研究方法创新 |
第一章 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法律关系 |
第一节 法律关系的主体 |
一、中方主体 |
二、外方主体 |
第二节 法律关系的内容与客体 |
一、借款法律关系 |
二、建设工程法律关系 |
三、合伙法律关系 |
四、买卖法律关系 |
五、租赁法律关系 |
六、特许经营法律关系 |
七、其他类型法律关系 |
第三节 法律关系的特性 |
一、公私混合主体 |
二、私法性的内容 |
三、公法性的内容 |
四、契约涉外因素 |
五、国际经济因素 |
第二章 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契约、条约之比较 |
第一节 概念辨析 |
一、契约与条约 |
二、准条约与政府涉外经济契约 |
三、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条约体系的关系 |
第二节 法理比较 |
一、法的形式比较 |
二、法律关系比较 |
三、法的实施比较 |
第三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发展分期 |
第一节 晚清产生发展成型期(1840年至1912年) |
一、1840年至1870年 |
二、1870年至1894年 |
三、1894年至1912年 |
第二节 民国北京政府泡沫期(1912年至1927年) |
一、时代背景 |
二、时代分期 |
三、契约特点 |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消亡期(1927年至1949年) |
一、时代背景 |
二、时代分期 |
三、契约特点 |
第四章 近代条约体系下外国银行之地位 |
第一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的法律地位 |
一、“治外法权银行”概念 |
二、外国在华银行与条约制度 |
三、约束外国在华银行的法律制度 |
第二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特殊地位的取得 |
一、晚清的金融商业政策 |
二、晚清及民国的银行货币制度 |
第三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的优势地位 |
一、法律地位优势 |
二、经营实力优势 |
三、优势地位的丧失 |
第五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与国际政治 |
第一节 国际关系的影响 |
一、国际强权的基石 |
二、国际争霸的魅影 |
三、外交开路的投资 |
四、政治优先于经济 |
第二节 中外关系的制约 |
一、国际条约的直接制约 |
二、外交承认与契约继承 |
三、交战状态与契约终止 |
四、外交敌对与契约履行 |
第六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订立 |
第一节 影响契约订立的因素、订约人员及交涉方式 |
一、影响订约的因素 |
二、参与订约的人员 |
三、订约交涉的方式 |
第二节 中方订约程序——以政府决策为中心 |
一、中方决策的特点 |
二、中方决策的过程 |
第三节 外方订约程序——以市场决策为中心 |
一、外方决策的特点 |
二、外方决策的过程 |
第四节 中外交易程序——经济与政治的互动 |
一、询盘 |
二、发盘 |
三、还盘 |
四、接受 |
第七章 近代中外间国际贷款契约 |
第一节 定义与演变 |
一、定义 |
二、形式演变 |
第二节 契约结构 |
一、契约首部 |
二、契约尾部 |
三、契约附件 |
四、契约正文 |
第三节 主要条款 |
一、财务条款 |
二、管理条款 |
三、格式条款 |
第八章 近代中外间国际工程建设契约 |
第一节 定义、分类与特性 |
一、定义 |
二、分类 |
三、特性 |
第二节 契约产生背景与演变历史 |
一、舰炮与条约奠定的基石 |
二、早期国际工程建设草案 |
三、政治斗争与国际工程建设 |
第三节 主要条款 |
一、一般性条款 |
二、法律条款 |
三、技术及商务条款 |
四、附件和补充条款 |
第九章 近代中外间合资合作经营契约 |
第一节 定义与类别 |
一、定义 |
二、分类 |
第二节 主要条款 |
一、一般条款 |
二、法律条款 |
三、商务技术条款 |
第十章 案例研究——以华美银行契约为例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举办银行的思潮 |
二、清政府内部争议 |
三、主要参与人物 |
四、“轰传世界”的华美银行协议 |
第二节 中美双方往来经过 |
一、中美合作的缘起 |
二、美方在中国的活动 |
三、中方赴美谈判 |
四、中外媒体有关报道 |
第三节 内外政治经济矛盾与契约订立 |
一、清政府内部强大的反对力量 |
二、美国政府的局外人态度 |
三、广泛的外国反对力量 |
四、失败的内部及客观原因 |
第四节 事件后续 |
结语 |
一、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是一种法律关系 |
二、同一法律现象在不同历史语境下的解读 |
三、政府涉外经济活动与政治的互动关系 |
四、终止履行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方式与结果 |
五、客观看待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公法性质 |
六、倒影民族资本处境的一面镜子 |
附录 |
一、1887年华美银行事件稀见史料 |
(一) 李鸿章致美国国务卿巴夏的信 |
(二) 《李鸿章咨周馥盛宣怀马建忠文》英文件 |
(三) 李鸿章致美国费城商人黄腾派克的两封信 |
(四) 美国驻天津总领事致米建威的信 |
(五) 美国驻上海总领事为马建常(马相伯)开具的介绍信 |
二、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目录表 |
(一) 说明 |
参考书目 |
一、档案文献、资料汇编、文集 |
二、报刊 |
三、历史政治类着作论文 |
(一) 着作 |
(二) 论文 |
四、法律经济类着作论文 |
(一) 着作 |
(二) 论文 |
五、外人论着 |
(一)中文 |
(二)英文 |
后记 |
(3)中国早期电影院空间文化研究(1896-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概念:电影院 |
二、电影院史前史:电影的传入与放映 |
三、研究综述 |
四、理论依据 |
(一) 背景:中国电影史研究的转向 |
(二) 灵魂:文化研究 |
(三) 骨架:空间理论 |
(四) 理论适用与反思 |
五、研究框架 |
(一) 电影院的感知空间 |
(二) 电影院的社会空间 |
(三) 电影院的再现空间 |
六、创新与不足 |
第一编电影院的感知空间第一章 分布 |
第一节 中国早期电影院在全国的分布情况 |
一、分布概览 |
二、分布特征 |
第二节 电影院在城市空间的分布:以青岛为例 |
一、电影院在青岛的城市空间分布 |
二、电影院在青岛城市空间分布的特征 |
三、电影院在青岛的“地方感” |
第二章 建筑 |
第一节 地理位置 |
一、位于广场中心 |
二、位于马路交叉口 |
三、与街道成排布置 |
四、置于其它建筑体内 |
第二节 外观风貌 |
一、西方梦幻:殖民语境下中国影院建筑的西洋化 |
二、民族特色:中国元素与地方性特征的渐现 |
第三节 内部空间 |
一、兼具多重功能的大厅 |
二、从传统戏院到现代观众厅 |
三、附属空间的完善 |
第四节 设备配置 |
一、通风设备与公共健康 |
二、冷暖气设备与影院营收 |
三、灯的装置:从观赏到照明的需求变化 |
第五节 建筑安全 |
一、“少奶奶”扇倒大逸乐影戏院始末 |
二、建筑规则中的安全标准 |
三、工务局、警察局的安全检查 |
第三章 声音 |
第一节 从默片到有声电影的过渡 |
一、有声电影的传入 |
二、有声电影本土化过程中的特点 |
三、观众对有声电影的接受与排斥 |
第二节 声音焦虑下的技术、民族与国家 |
第三节 国语与方言之争:以粤语片为例 |
一、粤语片兴起的契机 |
二、粤语片的本土化接受现状 |
三、粤语片“禁”与“反禁”的四个阶段 |
四、“禁”与“反禁”的两条线索 |
第二编 电影院的社会空间第四章 经营 |
第一节 资本形式 |
一、10年代:外资垄断下的雷玛斯时代 |
二、20年代:国人自营电影院的突围与起步 |
三、30—40年代:多元化的资本组成 |
第二节 供片关系 |
一、电影院获取影片的的途径 |
二、电影院与制片商的利润分成 |
三、供片纠纷与合同的不平等性 |
第三节 放映机制 |
一、影院等级下的轮次放映 |
二、从循环放映到分场放映 |
三、放映机制主导下的票价制定 |
第四节 营销策略 |
一、费尽心力的新片炒作 |
二、五花八门的促销活动 |
三、博人眼球的明星登场 |
第五节 抗税斗争 |
第五章 规训 |
第一节 电影院里的形形色色 |
一、吃相百态 |
二、秩序混乱 |
三、人声鼎沸 |
四、色情泛滥 |
第二节 空间规训:卫生与文明 |
一、中国式卫生 |
二、从空间的“卫生化”到卫生的“空间化” |
第三节 行为规训:如何看电影 |
一、来自精英阶层的改良指导 |
二、商业路径中的观影规范 |
三、国家权力下的行为控制 |
第四节 电影检查:看什么电影 |
第五节 规训的效果:抵抗与错位 |
一、精英改良的失败 |
二、“对号入座”风波 |
三、“禁烟运动”的夭折 |
四、反思 |
第六章 冲突 |
第一节 日常纠纷 |
第二节 军警之患 |
一、军人看白戏及军民矛盾 |
二、都市内战——金都血案 |
三、军人为何看白戏 |
第三节 民族矛盾 |
一、电影院中的情感政治 |
二、焚烧“汉奸”影片《木兰从军》 |
第四节 公会暴力 |
一、《假凤虚凰》事件 |
二、电影事件中的职业身份认同 |
三、公会暴力在电影事件中的复杂性 |
第七章 殖民 |
第一节 伪满洲国的电影院 |
一、疯狂建设与严密控制 |
二、商业失败与殖民流产 |
第二节 沦陷时期的京津电影院 |
一、影院业的“恢复” |
二、日伪对电影院的建设、控制与检查 |
三、日伪对电影院的殖民利用 |
四、商业、爱国与殖民的博弈 |
第三节 “孤岛”和沦陷时期的上海电影院 |
一、“繁荣”的“孤岛”影院业 |
二、“繁荣”背后:谴责与辩护 |
三、“高调”的商业:日本对上海电影业的殖民策略 |
第三编 电影院的再现空间第八章 影片 |
第一节 小市民市场下的“武侠神怪”与“鸳鸯蝴蝶” |
一、谁是小市民 |
二、火烧银幕:武侠神怪片的流行与“销迹” |
三、另一个维度:鸳鸯蝴蝶派电影 |
第二节 在政治与商业之间徘徊的左翼电影 |
一、国民党对左翼电影的“推波助澜” |
二、小市民喜欢看左翼电影吗? |
第三节 映像之别——好莱坞电影在中国市场的分野 |
一、地位: “重要”而非“垄断” |
二、问题:诲盗、色情与辱华 |
三、阻力:文化、节奏与语言 |
第九章 媒介 |
第一节 笔墨硝烟——报纸广告 |
一、电影广告的噱头 |
二、电影广告市场的失序 |
第二节 视觉代言——电影海报 |
一、电影海报的来源、特性与历史 |
二、电影海报的三种功能 |
第三节 纸上舞台——电影说明书 |
一、电影说明书的一般形制 |
二、电影说明书之于观众的意义 |
三、电影说明书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话语空间——电影批评 |
一、影评与公共空间 |
二、影评的话语模式 |
第五节 以声夺人——唱片与无线电广播 |
一、电影歌曲的流行 |
二、留声机、无线电对电影的传播 |
第十章 群体 |
第一节 众生群像——观众 |
一、观众结构:谁去电影院 |
二、观众心理:为什么去电影院 |
三、观众反应:文化的再生产 |
第二节 职业困境——影院员工 |
一、售(收)票员:为生计奔波 |
二、引导员:学“坏”了的女子 |
三、译意风小姐:昙花一现的宠儿 |
四、解说员:幻影时代的说书人 |
五、纠纷与罢工 |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1861-1914年德国对华投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一章 近代德国在华投资的背景 |
第一节 近代外人在华投资概述 |
一、近代外人在华直接投资概况 |
二、近代外人在华间接投资概况 |
三、近代德中贸易关系溯源 |
第二节 近代德国对华政策的演变 |
一、德国“大陆政策”的改变及对华政策的开始 |
二、德国“世界政策”的实施及对华战略的改变 |
三、近代各国在华合纵连横的利益关系 |
第二章 近代德国在华商业和金融投资 |
第一节 洋行 |
一、德国在华洋行概述 |
二、德国礼和洋行 |
三、德国美最时洋行 |
第二节 银行 |
一、德华银行的建立 |
二、德华银行的商业投资 |
三、德华银行与其他银行的关系 |
第三章 近代德国在华间接投资—借款 |
第一节 军政借款 |
第二节 实业借款 |
第三节 其他借款 |
第四章 近代德国在华实业投资 |
第一节 铁路 |
一、德国直接投资的铁路 |
二、德国间接投资的铁路 |
三、德国优先投资的铁路 |
第二节 矿业 |
一、德国在华矿业特权 |
二、德国在华矿业投资 |
第三节 工厂 |
一、20世纪前德国在华企业 |
二、一次大战前德国在华企业 |
三、德国在华企业投资特点 |
第五章 近代德国在华公共事业投资 |
第一节 教育投资 |
一、文化先驱——教会学校 |
二、文化渗透——政府学校 |
第二节 医疗卫生投资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民国时期科学管理思潮研究(1927-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科学管理思想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
第一节 科学管理思想传播的时代背景 |
一、中国近代企业的早期管理形态 |
二、科学管理理论在西方的出现与流变 |
第二节 科学管理理论的译介与早期传播 |
一、穆藕初与科学管理思想的最初传播 |
二、杨杏佛等人与科学管理 |
第三节 外国在华企业的示范效应及局限 |
第二章 学术团体与科学管理思想的传播 |
第一节 中国工商管理协会 |
一、协会成立的背景 |
二、协会的成立经过 |
三、协会成立后第一年的活动 |
四、曹云祥领导下的中国工商管理协会 |
五、协会活动的停止及其评价 |
第二节 中国人事管理学会 |
一、学会成立的背景 |
二、学会的活动情况 |
三、人事管理学会的贡献和影响 |
第三章 科学管理在中国企业的实践案例 |
第一节 康元印刷制罐厂的科学管理实施 |
一、项康原的科学管理理念 |
二、康元厂科学管理的具体实施 |
三、康元厂科学管理的成效及社会赞誉 |
第二节 商务印书馆科学管理改革 |
一、王云五的科学管理思想 |
二、科学管理改革在商务印书馆的初始 |
三、科学管理在商务印书馆的全面实施 |
第三节 企业层面应用科学管理的不足之处 |
一、科学管理应用的不平衡状态 |
二、科学管理应用的不彻底性 |
三、科学管理实施基础的不稳定性 |
第四章 民国科学管理理论研究之考查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工作研究理论之考查 |
一、对工作研究的认识 |
二、动作研究之分析 |
三、时间研究之分析 |
第三节 人事管理理论之考查 |
一、管理机构理论之分析 |
二、雇用理论之分析 |
三、培训理论之分析 |
四、考核理论之分析 |
五、工资理论之分析 |
第四节 以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为例考察人事管理理论的应用 |
第五章 科学管理在中日两国发展之比较 |
第一节 日中两国在科学管理实施层面之比较 |
第二节 日本思想界对科学管理的争论 |
第三节 科学管理在日中两国发展方向之比较 |
一、科学管理与日本的合理化运动 |
二、科学管理在民国发展的停顿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美国传媒集团国际化研究 ——基于经济学视角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可能创新 |
第五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注释 |
第二章 企业国际化理论及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一节 企业国际化理论综述 |
第二节 美国传媒集团国际化研究综述 |
注释 |
第三章 美国传媒集团国际化的内外因驱动 |
第一节 国际化经营是美国传媒集团自身发展的要求 |
第二节 外部环境的变化是美国传媒集团国际化加速发展的驱动力 |
注释 |
第四章 美国传媒集团国际化历程、进入模式及经营战略 |
第一节 美国传媒集团国际化历程 |
第二节 美国传媒集团国际市场进入模式选择 |
第三节 美国传媒集团国际化经营战略 |
第四节 美国四大传媒集团国际化经营现状 |
注释 |
第五章 美国传媒集团进入我国的历程、特征及正负效应 |
第一节 基于制度变迁理论视角下的我国外资传媒政策分析 |
第二节 美国传媒集团进入我国的历程及特征 |
第三节 美国传媒集团进入我国的正负效应及政策建议 |
注释 |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美国传媒集团国际化对我国传媒集团发展的启示 |
第三节 研究不足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宪政在城市——从晚清到民国(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宪政与城市的界说 |
一、宪政 |
二、城市 |
第三节 理论综述 |
第二章 城市的艰难转型 |
第一节 传统城市 |
第二节 转型之路 |
一、城市出现 |
二、市制 |
三、城乡分离 |
第三节 转型之后 |
一、城市社会结构的改变 |
二、公共领域的形成 |
三、知识分子的产生与新思想的传播 |
第三章 宪政在城市的萌发 |
第一节 改良还是革命 |
一、改良与革命的争论 |
二、戊戌变法 |
三、辛亥革命 |
第二节 地方自治 |
一、自治思潮 |
二、自治运动 |
三、自治运动的影响 |
第三节 民权运动 |
一、民权思想的传播 |
二、晚清的民权运动 |
三、民国时期的民权运动 |
第四章 城市内部的宪政活动 |
第一节 北京 |
一、从北京到北平 |
二、争夺北京 |
三、北京的民权运动 |
第二节 上海 |
一、上海的崛起 |
二、租界内的市政 |
三、自治与市政 |
四、改良与革命中的上海 |
五、民权运动 |
第三节 武汉 |
一、武汉的近代化 |
二、武昌革命 |
三、自治运动 |
第四节 香港 |
一、作为殖民地的香港 |
二、宪政体制 |
三、香港与辛亥革命 |
第五章 结论 |
第一节 与西方的比较 |
第二节 近代中国宪政与城市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九年预备立宪逐渐筹办事宜清单 |
附录二、国民政府建国大纲及宣言 |
附录三:开埠城市一览表 |
附录四:租界一览表 |
附录五:民国设市一览表 |
附录六:1911年武昌起义后各地光复表 |
附录七:清末民初上海公园之集会 |
附录八:清末民初上海的文化设施 |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8)霸权与地区主义:美国与冷战后东亚地区合作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主题与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创新和文章结构安排 |
第一章 霸权与地区主义 |
第一节 定义:霸权与地区主义 |
第二节 霸权与地区主义的关系:一种张力结构 |
第三节 全球霸权与地区合作主导力量间的关系 |
第四节 霸权与地区主义关系的历史分析:美国与欧洲地区主义 |
第二章 美国东亚战略与东亚地区主义: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概念界定:东亚地区 |
第二节 东亚地区主义的变迁与发展 |
第三节 美国东亚战略形成及其变迁 |
第三章 视角一:美国与东亚经济地区主义 |
第一节 美国对东亚经济地区主义的关切 |
第二节 东亚地区经济发展与自由贸易区建设 |
第三节 美国与东亚金融合作 |
第四节 东亚经济地区主义与美国的应对政策 |
第四章 视角二:美国与东亚安全地区主义 |
第一节 美国对东亚安全地区主义的关切 |
第二节 东亚安全地区主义:进展与局限 |
第三节 东亚安全地区主义与美国:挑战与对策 |
第五章 视角三:美国与东亚地区主义主导力量 |
第一节 美国对东亚合作中主导力量形成的关切 |
第二节 中日合作主导困局中的美国因素 |
第三节 美国与东盟的主导地位 |
第六章 结论与思考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关于美国与东亚地区合作关系的进一步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论信托受托人的谨慎投资义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分析 |
三、课题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信托受托人的谨慎投资义务概述 |
第一节 信托与受托人的管理处分权 |
一、信托的概念与功能 |
二、受托人及其管理处分权 |
第二节 信托受托人的谨慎投资义务 |
一、信托受托人的投资权 |
二、信托受托人的谨慎义务 |
三、信托受托人的谨慎投资义务 |
第三节 信托受托人负有谨慎投资义务的原因分析 |
一、经济原因:投资市场的高风险性 |
二、社会根源:关系投资者的福祉 |
三、权利监控:约束投资权的行使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信托受托人的谨慎投资义务在英美法系中的演绎 |
第一节 法定名录规则 |
一、法定名录规则的内涵及其演化 |
二、法定名录规则下受托人的投资原则 |
三、法定名录规则中的投资标的范围 |
第二节 谨慎投资者规则 |
一、雏形:谨慎人规则 |
二、现代投资组合理论:谨慎投资者规则的他山之石 |
三、《统一谨慎投资者法》:谨慎投资者规则的颠峰之作 |
四、受托人履行谨慎投资义务的策略 |
第三节 对谨慎投资者规则的定性与评价 |
一、谨慎投资者规则的性质 |
二、谨慎投资者规则的特点 |
三、谨慎投资者规则的优缺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信托受托人的谨慎投资义务在大陆法系中的解析 |
第一节 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义务 |
一、善良管理人之注意义务的性质 |
二、受托人的善良管理人之注意义务解析 |
第二节 善良管理人注意义务在受托人行使投资权时的具体要求 |
一、分离独立信托财产 |
二、分别管理信托财产与固有财产 |
三、亲自管理信托事务 |
四、信托清算时的善管人之注意义务 |
第三节 受托人谨慎投资义务在大陆法系中的表现特征 |
一、投资比例 |
二、投资对象 |
三、投资行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信托受托人违反谨慎投资义务的民事责任 |
第一节 受托人违反谨慎投资义务承担民事责任的原因 |
一、保障受益人的信托受益权 |
二、防范受托人滥用投资权 |
第二节 受托人违反谨慎投资义务民事责任的性质 |
一、信托与契约的关系 |
二、信托违反的复合性质 |
第三节 受托人违反谨慎投资义务民事责任的法律效力 |
一、受托人的责任概述 |
二、受托人对受益人的责任 |
三、受托人对第三人的责任 |
四、受益人的撤销权 |
五、几个特别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信托受托人谨慎投资义务制度在我国的导入 |
第一节 我国信托法制中谨慎投资义务制度的立法状况 |
一、三部基本法律中的谨慎投资义务制度 |
二、两部《信托法》配套“管理办法”的规定 |
三、基金公司投资管理人员的投资规范 |
四、中央企业的谨慎投资义务制度 |
五、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谨慎投资规范 |
六、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的境外投资范围规定 |
第二节 我国信托法中谨慎投资义务制度的缺陷 |
一、受托人的投资权不够明确,谨慎义务过于粗疏 |
二、受托人的投资权易被委托人的调整权架空 |
三、委托人对受托人的直接解任权容易导致滥权 |
四、委托人和受益人的撤销权有待细化 |
五、受托人转委托的责任过重 |
六、受托人无限责任的适用情形过窄 |
七、缺少预防违约和降低风险的规定 |
八、多头监管成效有待商榷 |
第三节 完善我国受托人谨慎投资义务制度的设想 |
一、在立法理念上要坚持信托法的基本原则 |
二、引入投资组合理论重新塑造受托人的谨慎投资义务 |
三、完善谨慎投资义务制度的外围性举措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JS集团上市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概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上市主要理论 |
2.1.1 融资优序理论 |
2.1.2 异常融资优序 |
2.2 上述理论对论文研究的价值 |
3 JS集团发展现状与上市基础分析 |
3.1 JS集团简介 |
3.1.1 JS集团基本情况 |
3.1.2 JS集团发展现状分析 |
3.2 JS集团上市的必要性分析 |
3.3.1 企业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 |
3.3.2 企业内部进一步改制的需要 |
3.3.3 扩大知名度的需要 |
3.4 JS集团上市的基础条件分析 |
3.4.1 企业上市基础条件 |
3.4.2 上市的基础条件评价 |
4 JS集团上市的外部环境分析 |
4.1 国内金融市场的现状 |
4.1.1 内部融资 |
4.1.2 财政渠道融资 |
4.1.3 银行渠道融资 |
4.1.4 资本证券市场融资 |
4.1.5 商业信用与民间融资 |
4.2 国家对上市的政策 |
4.2.1 中国政府对民营企业上市政策 |
4.2.2 地方政府对民营企业上市政策 |
4.3 JS集团的上市环境评价 |
5 JS集团上市方案研究 |
5.1 上市地点研究 |
5.1.1 上市地点分析 |
5.1.2 上市地点选择 |
5.2 上市时机研究 |
5.2.1 上市时机分析 |
5.2.2 上市时机选择 |
5.3 上市模式研究 |
5.3.1 上市模式比较 |
5.3.2 上市模式选择 |
5.4 主承销商研究 |
5.4.1 主承销商选择标准 |
5.4.2 主承销商的选择 |
6 JS集团上市方案实施研究 |
6.1 前期准备 |
6.1.1 上市前的内部调整 |
6.1.2 配合尽职调查 |
6.1.3 组建中介团队 |
6.2 中期的运作 |
6.2.1 规范发起人 |
6.2.2 公司重组 |
6.2.3 股票的定价与发行 |
6.2.4 集团股权结构 |
6.3 上市的后期协调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外资欲进房地产 先进科技作先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外约章与中国近代物流业的嬗变(1840-1937)[D]. 熊辛格.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D]. 谈笑.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3]中国早期电影院空间文化研究(1896-1949)[D]. 刘磊. 山东大学, 2018(12)
- [4]1861-1914年德国对华投资研究[D]. 徐继玲.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0)
- [5]民国时期科学管理思潮研究(1927-1937)[D]. 高晓东. 南京大学, 2011(11)
- [6]美国传媒集团国际化研究 ——基于经济学视角的分析[D]. 陈杰. 复旦大学, 2011(12)
- [7]宪政在城市——从晚清到民国[D]. 解国臣. 武汉大学, 2010(05)
- [8]霸权与地区主义:美国与冷战后东亚地区合作的关系研究[D]. 周慧来. 复旦大学, 2008(04)
- [9]论信托受托人的谨慎投资义务[D]. 张敏. 上海交通大学, 2008(04)
- [10]JS集团上市方案研究[D]. 殷绎如. 西安理工大学, 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