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乌江流域降水中期过程预报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宋雯雯,郭洁,淡嘉,徐诚,龙柯吉[1](2021)在《2019年汛期大渡河流域面雨量多模式预报效果检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站点观测资料、格点实况资料和智能网格、西南区域中心业务运行的中尺度模式系统(southwest center WRF ADAS real-time modeling system, SWCWARMS)及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模式资料,以面雨量为研究对象,采用平均绝对误差、模糊评分、正确率、TS评分、偏差分析等,对2019年6—10月大渡河流域面雨量预报效果进行检验评估。结果表明:预报平均绝对误差、预报正确率及模糊评分检验显示,智能网格的预报效果总体上优于其他模式。随着面雨量等级的增大,TS评分逐渐降低,空报率逐渐减小,漏报率逐渐增大,模式的预报能力逐渐降低。ECMWF模式在小雨和中雨面雨量预报中优势明显,智能网格在大雨和暴雨等级面雨量预报中表现较优。3个模式在小雨和中雨等级面雨量预报中预报的等级偏大,在大雨和暴雨等级面雨量预报中预报的等级偏小。各模式对典型降水过程面雨量预报结果表明,SWCWARMS模式对面雨量的预报等级均偏大,而智能网格和ECMWF模式对小雨和中雨的预报等级偏大,对大雨预报等级偏小。
王锦[2](2021)在《基于气象水文耦合的三峡区间洪水预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三峡工程是一座集防洪、发电、灌溉、航运、生态等功能于一身的大型水利枢纽。三峡水库入库流量的预报对于发挥三峡工程的综合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寸滩以上的上游来水、武隆以上的乌江来水和三峡区间侧向入流三部分共同组成三峡水库入库流量,其中区间入流部分汇流速度快,洪水形成后直接注入库区,对三峡工程的安全运行和优化调度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选择三峡区间作为研究区域,开展气象水文耦合的洪水预报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三峡区间WRF中尺度数值天气模式,为了挑选出适用于三峡区间降雨模拟的物理过程,选择四种云微物理方案和三种积云对流方案,组成12种参数化方案组合,对发生在2020年夏季的两次典型降雨事件进行模拟,基于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矩平相关系数、TS评分等指标对模拟结果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优选出模拟效果最优的参数化方案。(2)建立三峡区间VIC大尺度分布式陆面模型,选择区间内四个典型子流域的流量观测数据用于模型参数率定和验证,并利用2019-2020年三峡入库流量以及寸滩、武隆水文站流量数据验证VIC模型在整个区间的模拟效果。结果表明,VIC模型在三峡区间具有良好的适用性,提高了三峡入库洪水预报精度。(3)将三峡区间WRF模式和VIC模型进行单向耦合,开展气象水文耦合的洪水预报,分别采用有降雨预报和无降雨预报两种模式对2020年夏季四次典型洪水过程过程进行预报与检验。结果显示,基于气象水文耦合的三峡区间洪水预报模型,没有显着延长三峡水库入库洪峰的预见期,但降雨预报使得模型对于入库洪峰流量的预报精度得到明显提高。
孔祥波,夏晓玲,醋院科,唐延婧,宋万礼,廖波[3](2021)在《EC模式对北盘江流域降水的预报能力检验》文中提出为检验EC模式在北盘江流域降水的预报情况,针对北盘江流域一次极端降水过程,检验不同起报时次的预报效果,以及2020年汛期整体预报效果。结果如下:(1)对于极端降水过程的500 hPa环流场的预报、降雨的落区预报,EC雨量预报和实况的相关系数,以及暴雨的TS评分,都是随着预报时效的缩短,预报效果越理想。对于过程最大雨量的预报调整最为明显,且调整后与实况更为接近,对大暴雨也有一定的预报能力。(2)2020年汛期整体预报效果,无雨、小雨和中雨的预报效果优于大雨和暴雨,EC数值模式对于大暴雨基本没有预报能力。(3)不同流域的暴雨预报能力并不相同,董箐流域的暴雨预报效果优于其余流域。得出以下结论:EC模式在整个北盘江流域的预报和实况的相关系数在0.9左右,预报的标准差和实况的标准差之比为0.77,说明对于降水变化的趋势EC模式有较好的预测能力,但是在落区和量级上有一定的偏差,需要进行一定的订正后使用。
芦鑫[4](2019)在《基于日降水量的长江流域极端降水与降雨侵蚀力变化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江流域多雨的气候条件与多低山丘陵的地形条件加剧了区域降雨对土壤的侵蚀能力,研究长江流域极端降水与降雨侵蚀力有利于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与洪涝灾害的防治。本文利用章文波日雨量模型,采用线性趋势、空间克里金插值、Mann-Mendal突变检验等方法,基于长江流域127个气象站点1960-2017年长时间序列的逐日降雨资料,分析长江流域近58年来极端降水与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1960-2017年长江流域年降水量呈微弱下降趋势,其中,长江上游年降水量呈微弱下降变化,长江中下游呈上升变化;整个流域内降水量在2000年后波动变化强烈。空间上,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的地区主要集中于在四川盆地、乌江流域,呈上升趋势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下游。长江上游、长江中下游降水日数年际变化均呈显着下降趋势。在四季中,长江上游四季降水量均呈下降变化,长江中下游夏冬季降水量呈上升变化,春秋季呈下降变化。近58年来长江流域年均侵蚀性降雨量占年均降水量百分比均值为69.62%,呈显着增加趋势;其中,中雨量占年降水量百分比呈显着下降,大雨量占年降水量百分比呈增长趋势,暴雨量占年降水量百分比呈显着性上升趋势。1960-2017年长江流域侵蚀性降雨量以3.79mm/10a的速率增长;侵蚀性降雨量丰富区主要集中于长江流域东部平原丘陵及河流交界处,且多数呈增长趋势;其中,中雨量呈下降趋势,大雨量在长江上游呈下降趋势,在长江中下游呈上升趋势,暴雨量呈上升趋势;且在春秋两季多年年均侵蚀性降雨量呈下降趋势,在夏冬两季多年年均侵蚀性降雨量呈上升趋势。(2)1960-2017年长江流域极端降水指标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长江流域年降水强度(SDII)、5日最大降水量(R5day)、极端降水总量(R99P)、异常降水总量(R95day)连续无雨日数(CDD)呈上升趋势,其中SDII、R99P的上升趋势通过显着性检验;连续有雨日数(CWD)呈极显着下降趋势。在流域内存在三个年降水强度上升幅度较大的高值中心,分别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区、汉江流域上游、金沙江与长江交界处;且极端降水总量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带,R99P呈上升趋势的地区也分布在平原丘陵区;CWD下降幅度较大区主要集中在长江上游,尤在乌江流经的喀斯特地貌区显着。(3)1960-2017年长江流域年均降雨侵蚀力呈上升趋势,上升趋势较大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鄱阳湖流域的部分地区、洞庭湖流域东北部;其中中雨侵蚀力呈下降趋势,其下降趋势较大区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中部武陵山周边、大巴山西南山区、四川盆地、大娄山区;大雨侵蚀力与暴雨侵蚀力均呈上升趋势,上升趋势较大区主要分布在鄱阳湖流域、长江中游长江干流间、洞庭湖周边。长江上游中雨与大雨侵蚀力呈下降趋势,长江中下游不同量级降雨侵蚀力均呈上升趋势。四季中,长江流域不同区域春季以大雨产生的降雨侵蚀力为最大,夏季以暴雨产生的降雨侵蚀力为最大,秋季不同量级雨量产生的侵蚀力大体相当,冬季以中雨产生的侵蚀力为主。在春季和秋季全流域年均降雨侵蚀力呈下降趋势,在夏季和冬季年均降雨侵蚀力呈上升趋势。四季中不同量级降雨侵蚀力在长江中下游长江南岸多呈上升趋势,在雪峰山、武陵山、巴巫谷地等山区波动变化明显。(4)长江流域极端降水强度指标(SDII、R5day)、极端降水相对指标(R99P、R95P)均与不同量级降雨侵蚀力呈极显着正相关,与连续有雨日数CWD呈微弱正效应,与连续无雨日数CDD呈显着负相关。
刘琼[5](2017)在《清代土家族地区开发与环境变迁研究》文中指出17世纪后期,自清朝平定三藩之乱后,土家族地区沿袭明朝土司旧制,被纳入清王朝的统治和管理之下,直至18世纪中后期,土家族地区全面改土归流,直接受制于中央王朝的控制之中,自此清政府对其实施了大规模的立体式开发。本文把“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社会环境”与“社会经济开发”三者置于清一代内陆少数民族地区多样性而又变动不居的生态系统和复杂而又处于变革的社会环境之中,从人、社会、自然相互作用的视角探讨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之间的内在关系,诠释生态环境退化现象与社会经济开发实践本身。本研究运用环境史学、历史地理学、环境社会学、环境伦理学、生态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对清代土家族地区经济开发、社会文化变革和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人们行动在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这两大系统中的适应和改造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也正是人们行动的复杂性,使得土家族地区生态系统的动力演化包含了很多人为因素,这在清中后期本区域所发生的灾荒中显现出来。然而,土家族地区社会系统自身所具有的独特性,为解决生态环境危机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调适了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冲突,缓解了生态环境的退化程度。本研究以清代土家族地区的开发史为切入点,全面考察清代土家族地区的环境史,在梳理清代土家族地区开发基本史实的基础上,综合考察了土家族社会对自然环境资源的认识变化以及利用和改造,以探究土家族社会环境变动与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揭示区域经济开发-自然生态环境-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模式以及内在驱动力和演变规律。本文内容分为五大部分。第一章,从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入手,对清代土家族地区实施大开发的自然地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基础作了简单的梳理,为研究清代开发史提供了长时段的环境背景。土家族地区地处中国内陆腹地,属我国中部偏西南地区,处在云贵高原东部的延伸地带。是东部平原和西部山区的交接地带,是古代中原进入西南的军事要道,是湖湘入川黔的交通咽喉,也是“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两大移民潮的必经之道和迁移之地。土家族地区向来被视为蛮夷之地,植被丰富、林木葱郁,俗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说。自秦汉以降,帝制政府主要采取羁縻制度、土司制度的治理管理模式。土家族地区横跨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地带,其地域空间表现为一定的行政区划,在不同历史阶段,其行政归属略有变化。其行政建置沿革,是土家族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开发空间范围的演变。本地区呈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特点,文化特征表现为多元性、复合性,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清代以前土家地区的开发十分有限,在移民和驻军的推动下,卫所屯戍区的农业有所发展。这是清代土家族地区开发的历史环境背景。第二章,通过史志、地方文献、家谱、碑刻、口述史料等历史文献对清政府实施开发的缘由、过程、内容进行了归纳、分析,展开探讨了清代土家族地区开发的形式、特点和规模。清代土家族地区开发呈现阶段性、区域性特征。影响土家族地区开发的因素主要在于清政府所实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的演变。历史时期形成三个不同的社会形态区域:经制区、卫所区、土司区,也导致三种不同的行政管理体制的形成,从而呈现开发的区域性特征,这种社会差异的文化影响至今犹存。康雍年间,国家通过“招抚土司,安定地方”的策略,进一步完善强化土司制度,采取恢复重建与适度开发并举的系列措施落实清朝体制,稳定社会秩序,缓解社会矛盾,在康熙中后期出现土司“中兴”阶段。乾隆至道光年间,在中央王朝直接有效的控制下,土家族地区掀起全方位的大开发热潮,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发生巨变,经济、文化获得空前发展,改土归流后,移民人口激增,改变了土家地区的人口结构,招垦移民成为开发的生力军和主力军,全力垦殖利用土地资源,呈现“地无遗利,人无遗力”的开发盛况。改流后,土着和移民在拓展生存空间、争取生存资源中将人地矛盾进一步演化为社会矛盾,成为族群分化和融合的高峰期,产生“非我族类”之感叹。同治至辛亥革命前,土家地区也受到晚晴政治环境大背景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开发出现近代化的新特征,但相对于汉族地区,在时间先后和程度深浅上呈现差序梯次。第三章,以生计方式变迁为切入点,从环境的视角探讨不同生产生活方式的形成与演变的因素,同时从文化的视角考察土家族社会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和认知态度的变化,着重从生态思想、生态智慧、乡规民约、风俗习惯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通过比较分析以揭示族群、文化、宗教等人文社会因素在环境变迁中的影响和作用。清代土家族地区农业经济大开发是土家族社会生计方式发生变迁的强大内在动力。通过对生计方式变迁的考察,进一步认识到自然环境系统与社会系统互动关系的演变过程。从游耕生产方式发展为定居农耕经济,反映了土家社会从被动性环境适应到主动性环境选择和环境改造的过程,这也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与自然环境互动的结果。生计方式最能体现各民族不同的生态思想和生态意识。土家族社会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形成了特有的生态文化,用以调适自己的行为模式,对环境变化作出积极的响应,以适应或影响未来的自然环境。第四章,主要是进行个案研究,通过家谱、地方志、口述史、碑刻、诗歌谚语、士人作品等文献资料,深入分析不同调查点的生态环境变迁状况,以回应学界对清代土家族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的认识和观点。土家族地区开发与区域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一方面,经济开发和土地垦殖不仅受到地形地貌、土壤特性、气候特征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也是清政府治理民族地区政治制度演变、文化变革、人口迁移等多种人文社会要素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经济开发和土地垦殖产生了一定的环境效应,生态破坏十分明显,造成森林资源退化、次生灾害加重,土地沙化石漠化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经济开发和土地垦殖所引起的水土流失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益,官民不断加强环境保护,并形成以次生林为主,人工林和原始林等为辅的新生态系统。政府和民众在环境保护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地方政府发挥着行政干预和引导监督的作用,而民间的图腾禁忌、生产生活禁忌、乡规民约等习惯法起到了社会约束力的作用。官民合作是维护生态系统的有效机制和长效机制,缺一不可。土家族地区大规模的经济开发带来了乡村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在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传统时代,为解决人地矛盾和文化冲突,农业开发和环境保护对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样至关重要,是老少边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五部分为余论。从区域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来进一步说明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整体生态过程。第一个层面分析了国家开发少数民族地区的策略与方式以及上层政治经济的发展思想;第二个层面分析了民间社会(民族内,民族间)在开发中的选择与调适,分析了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和博弈。第三个层面从生态环境资源的角度,分析国家和社会在开发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清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发的深度和强度,以揭示环境背后所隐藏的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本文通过对清代土家族地区开发与环境互动关系的研究,揭示经济文化开发与区域生态环境、政治、社会等的互动过程,以期进一步丰富开发史、社会史、环境史和区域史的研究,为民族区域社会发展提供借鉴和反思。
吴立愿[6](2016)在《基于定量降水预报的漓江上游洪水预警预报与调控研究》文中认为洪水预警预报是当前水科学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近年来的洪水预报模式已由传统预报模式转向先预警后预报模式。漓江上游地处广西暴雨中心区域,洪水灾害频发,损失严重,漓江上游原有的青狮潭水库及后来兴建的川江、小溶江和斧子口水库联合调度将有效实现下游错峰削峰,保证桂林市区防洪安全,而如何将定量降水预报与预警预报相结合,对提高预警预报的精度和预见期,尽早制定河库调度方案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一方面收集漓江桂林水文站现有运用成熟的预估和预报方案,并依据中国洪水预报系统制定了符合《水文情报预报规范》(GB/T22482-2008)的可用于发布洪水预报的方案;另一方面计算漓江上游4座水库纳雨能力得出库容与纳雨能力关系,同时运用三水源蓄满产流模型(SMS3)和三水源滞后演算汇流模型(LAG3)来构建4座水库的入库过程预报方案。并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如何实现保证水库安全、降低下游河道来水量的前提下,通过获取降水定量预报,对漓江上游进行预警预报与调控,从而达到防洪目标。在模拟漓江天然100年一遇洪水削减至20年一遇时,首先采用典型年的雨洪分配模拟出百年一遇洪水过程,接着进行纳雨能力分析之后对各水库进行调洪演算(预泄阶段、滞洪阶段和退水阶段),经上游水库的调度,桂林水文站的最大流量由7500m3/s(超百年一遇)降为4940 m3/s(20年一遇),最后将4座水库调洪演算之后的出库流量与区间来水组合对桂林水文站流量过程进行预测预报,并及时发布预警预报。说明基于定量降水预报的漓江上游预警预报与调控在实际应用中是可行的,并对提前制定调度方案和发布洪水预警预报具有重要的意义。
时光训[7](2016)在《1970-2014年长江流域气候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对全球的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巨大影响,气候变化已成为各国政府和科学界乃至普通民众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长江流域不仅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重要的生长极,还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本文选取了长江流域131个气象站点,利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主成分分析及R/S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长江流域主要气象指标的时空变化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1970-2014年,平均气温呈显着增加趋势,流域内平均气温增加幅度较大的季节主要集中在春季和秋季,其次是冬季和夏季。主要极端气温指数表现为主要暖指数呈明显上升趋势,冷指数呈下降趋势。除日最高气温与日最低气温的的差值(DTR)和暖夜日数(TN90)不存在突变点外,其余10个指标都存在突变点。(2)1970-2014年长江流域内≥0℃、≥5℃和≥10℃热量资源增加趋势明显,三个气候区在90年代发生突变,初日、终日和持续时间分别呈提前、推后和延长趋势,热量资源条件呈显着增加趋势。(3)1970-2014年,长江流域日降水量连续<1mm的日数最大值(CDD)、月内一日降水量最大值(Rx1day)(P<0.05)、95%阈值降水量(R95P)、95%阈值降水日数(R95)、99%阈值降水量(R99P)、99%阈值降水日数(R99)、降水强度指数(SDII)(P<0.05)均呈现增加趋势,其他极端降水指数呈减少趋势。强降水在太湖流域、鄱阳湖流域大部分地区和洞庭湖流域的下游地区呈显着增加趋势;在汉江流域的中部,岷、沱江流域的南部呈现减少趋势。(4)1970-2014年长江流域地区年潜在蒸散发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只有少数站点呈现下降趋势。呈下降趋势的站点主要集中在上游金沙江流域和岷沱江流域的部分地区。在季节上,春季和秋季潜在蒸散发上升的站点数量要高于冬季和夏季,冬季最少。干湿状况上,1970-2014年长江流域地区呈现出变干趋势。在季节上,春季、秋季和冬季下降站点个数要比夏季多。
向永龙,邬昀,孙士型,范元月,饶传新[8](2016)在《三种数值模式对长江上游面雨量预报能力的评估》文中研究指明利用2007—2008年长江上游逐日面雨量实况和中国T213、日本JMH、德国GER三种数值模式降水预报格点资料,采用TS评分方法,检验三种数值模式对长江上游面雨量≥20mm强降水的预报能力。检验结果显示,日本JMH模式1236h预报评分达38.5%;中国T213模式为28.2%;德国GER模式为26.9%。并且在对降水落区进行定性评估的基础上,建立了降水预报产品与流域面雨量实况的线性回归方程。
徐莹[9](2014)在《基于智能算法的水电站(群)中长期预报调度建模及求解研究》文中认为径流预报和水电站(群)调度是水电系统优化运行的关键问题。准确的长期径流预报可以为制定合理可靠的调度方案提供保障;而及时准确的中期径流预报可以针对不同的天气类型(如台风、暴雨等)和节假日特殊用水需求制定水库的蓄泄计划,对防汛抗旱和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结合预报的中期调度能充分考虑极端天气(如高温天气)用电需求和工作日节假日用电差异,发挥水电机组运行灵活的特性充分削峰,使预留给火电的负荷过程尽量均匀,确保电力系统安全平稳运行。水文预报调度由于考虑因素众多、涉及目标复杂、求解过程困难,往往无法直接进行求解,需要深入分析问题特点,研究求解效率高的实用化方法。近年来,智能算法跳出传统模型需明确目标问题机理成因的束缚,以其强鲁棒性、自学习性、非可微要求等优势获得空前发展。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中长期径流预报调度的特点,以南方地区水电系统为研究背景,结合智能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具体工作如下:(1)针对长期径流预报中支持向量机寻优慢、精度低的问题,用遗传算法对支持向量机的参数进行寻优,建立了基于遗传算法寻参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应用于乌江流域某电站,与网格寻参的支持向量机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前者无论在训练期还是检验期,各项评价指标都要好于后者,说明利用遗传算法进行参数寻优是合理可行的。(2)针对中期径流预报中BP模型非线性处理能力较差、需不断调整权重的问题,构建了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径流预报模型,结合降雨径流资料,对棉花滩电站91天的日径流进行预报,与BP模型进行对比。通过比较,广义回归神经网络较BP网络拟合能力和泛化能力都有所高,是一种有效的预报方法,可以用于水电站中期径流预报。(3)针对中期水电调度过程期望预留给火电站的余荷过程尽量平稳,构建了调峰出力最大模型。深入研究了基于遗传算法的调峰出力最大模型,确定了梯级电站的计算顺序,采用实数编码方式按顺序对各电站水位进行编码,通过选择、交叉、变异等遗传操作得到最佳水位运行序列。最后给出水电中期调度的调峰结果和流域内各主要电站的水位出力过程线。实例表明本方法可以有效安排水电站群的出力过程,保证预留给火电站的余荷过程尽量平稳。
张和喜[10](2013)在《贵州区域干旱演变特征及预测模型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全球性气候变化,旱灾发生趋于频繁,每年旱灾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的威胁着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干旱成为威胁我国经济发展与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迫切需要对干旱特性、发生规律等进行深入研究。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侧第二阶梯大斜坡上,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近年来,贵州省旱情发生频繁,程度不断加重,影响区域不断扩大,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干旱已成为影响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对贵州喀斯特地区干旱发生的特征、规律进行分析和科学的预测,对防灾减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贵州卡斯特地区多年气象资料,对该地区的旱灾发生及演变规律及降水预测方法进行了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贵州喀斯特地区干旱特征分析。以贵州喀斯特地区乌江水系、沅江水系、北盘江水系、红水河水系、赤水河綦江水系、柳江水系的1961年到2011年51年的降水量及温度等实际观测数据为基础,利用Palmer干旱指标、降水距平百分率法和Z指标,引入马利科夫判据的附加误差控制法,分析了贵州喀斯特地区逐年的年度旱情特征以及季度旱情特征,结果表明:Palmer指标对研究区域干旱强度的描述更准确,该方法综合考虑了降水量、温度、地表蒸腾、径流量等多方面因素,较适合贵州喀斯特地区岩溶发育,地表水汇水快,土壤蓄水能力差的干旱特征分析。(2)以蒙特卡洛算法及其分布函数为基础,运用P-Ⅲ型分布函数对降雨量进行模拟,将蒙特卡洛和NNBR模型相结合,提出了基于NNBR与蒙特卡洛算法相结合的降雨量预报模型。并利用回溯算法对预测降雨量序列进行回溯检测。结果表明,利用基于NNBR与蒙特卡洛算法相结合模型预测降水量更精确。(3)利用乌江流域1961-2010年共50年的降雨资料对马尔可夫、加权马尔科夫和趋势加权马尔科夫三种模型预测模型进行了验证和对比,结果表明,趋势加权马尔科夫预测效果较好,为提高降雨量预测精度提供了新途径。(4)运用BP神经网络、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Elman神经网络分别建立了研究区旱情预测模型,并进行三种预测模型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预测效果较优。(5)以灰色预测模型为核心,建立小波分解—不同频率成分不同模型的预测架构,并引入波形预测,建立了降水量灰色预测优化方案。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本方法很好解决了频率震动大的问题,预测精度高,实现了方法创新。(6)根据1961-2010年贵州省19个气象台站的实测气温、降水、日照时间等数据为数据源,采用干旱综合指数法(CI),分析计算了贵州省近50年来干旱发生的频率、覆盖范围、干旱过程的持续日数、干旱强度;并应用ArcGIS9.3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不同发生强度、不同覆盖区域的干旱多年平均日数进行了空间分析,直观和形象的体现了研究区域不同等级旱情的空间分布、发展演变过程、覆盖范围及干旱强度等,为减灾防灾提供了科学依据。综上,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1)首次尝试将基于最近邻抽样回归模型(NNBR)模型与蒙特卡洛滤波相结合,分析旱情的变化趋势、周期特性和突变特性。(2)将趋势加权马尔科夫模型运用到降雨量的预测之中,为降水量准确预测引入了新方法。(3)将灰色模型与小波相结合,将降水量数据进行小波分解,分别对不同频率成分分量进行预测,其中低频分量采用灰色模型进行预测;高频分量采用波形预测的方法进行预测,提出了基于小波分解的灰色预测模型。
二、乌江流域降水中期过程预报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乌江流域降水中期过程预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2019年汛期大渡河流域面雨量多模式预报效果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 料 |
1.2 面雨量计算方法 |
1.3 面雨量预报检验方法 |
(1)平均绝对误差 |
(2)正确率 |
(3)模糊评分法 |
(4)TS评分、空报率和漏报率 |
2 面雨量检验评估 |
2.1 站点与格点实况面雨量对比 |
2.2 平均绝对误差检验 |
2.3 预报正确率检验 |
2.4 模糊评分检验 |
2.5 TS评分、空报率和漏报率检验 |
2.6 预报偏差检验 |
2.7 典型降水过程面雨量预报检验 |
3 结 论 |
(2)基于气象水文耦合的三峡区间洪水预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数值天气预报研究进展 |
1.2.2 洪水预报技术研究进展 |
1.2.3 基于气象水文耦合的洪水预报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御临河 |
2.2 龙溪河 |
2.3 小江 |
2.4 磨刀溪 |
2.5 大宁河 |
2.6 香溪河 |
3 三峡区间定量降雨预报 |
3.1 WRF模式简介 |
3.1.1 WRF模式基本结构 |
3.1.2 WRF模式物理参数化方案 |
3.2 物理参数化方案组合对比试验 |
3.2.1 个例介绍 |
3.2.2 试验方案设计 |
3.3 评价指标选取 |
3.4 不同物理参数化方案组合的降雨模拟结果评价 |
3.4.1 不同方案组合模拟降水分布对比 |
3.4.2 不同方案模拟24h累计降雨量检验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VIC 模型在三峡区间的应用 |
4.1 VIC模型原理 |
4.1.1 能量平衡计算 |
4.1.2 蒸散发计算 |
4.1.3 产流计算 |
4.1.4 汇流计算 |
4.2 模型构建 |
4.2.1 产流模型构建 |
4.2.2 汇流模型构建 |
4.3 参数率定和检验 |
4.3.1 参数率定方案 |
4.3.2 模拟结果与分析 |
4.4 VIC模型在三峡区间的应用 |
4.5 VIC模型参数不确定性分析 |
4.5.1 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
4.5.2 不确定性分析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5 气象水文耦合的三峡区间洪水预报 |
5.1 WRF模式与VIC模型的耦合 |
5.2 气象水文耦合的洪水预报效果检验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成果与结论 |
6.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EC模式对北盘江流域降水的预报能力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及方法 |
1.1 研究区域概述 |
1.2 数据来源说明 |
1.3 检验方法 |
2 实例检验 |
2.1 降水实况 |
2.2 500 hPa环流预报效果检验 |
2.3 过程雨量预报效果检验 |
2.4 客观检验预报效果 |
3 汛期检验 |
3.1 TS评分检验 |
3.2 误差检验 |
4 讨论 |
5 结论 |
(4)基于日降水量的长江流域极端降水与降雨侵蚀力变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极端降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极端降水的国外研究现状 |
1.2.2 极端降水的国内研究现状 |
1.3 降雨侵蚀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降雨侵蚀力的国外研究现状 |
1.3.2 降雨侵蚀力的国内研究现状 |
1.4 长江流域的研究现状 |
第2章 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数据资料来源 |
2.2.2 极端降水指标的定义 |
2.2.3 降雨侵蚀力计算公式 |
2.2.4 克里金插值方法 |
2.2.5 时间趋势分析方法 |
2.2.6 Mann-Mendal突变检验 |
2.3 研究内容 |
2.4 技术路线 |
第3章 长江流域降水量与侵蚀性降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
3.1 长江流域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
3.1.1 多年年均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
3.1.2 四季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
3.1.3 降水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 |
3.2 长江流域侵蚀性降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
3.2.1 侵蚀性降雨量占降水量的百分比分析 |
3.2.2 侵蚀性降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
3.2.3 四季侵蚀性降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
3.2.4 侵蚀性降雨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 |
第4章 长江流域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 |
4.1 长江流域极端降水的强度指标的时空变化特征 |
4.1.1 长江流域年降水强度(SDII)的时空变化特征 |
4.1.2 长江流域5日最大降水量(Rx5day)的时空变化特征 |
4.2 长江流域极端降水的持续性指标的时空变化特征 |
4.2.1 长江流域连续降水日数(CWD)的时空变化特征 |
4.2.2 长江流域连续无雨日数(CDD)的时空变化特征 |
4.3 长江流域极端降水的相对指标的时空变化 |
4.3.1 长江流域极端降水总量(R99P)的时空变化特征 |
4.3.2 长江流域异常降水总量(R95P)的时空变化特征 |
第5章 长江流域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变化特征 |
5.1 长江流域降雨侵蚀力的空间特征 |
5.1.1 长江流域降雨侵蚀力的空间变化特征 |
5.1.2 长江流域降雨侵蚀力的年际变化特征 |
5.1.3 长江流域降雨侵蚀力的突变特征 |
5.2 长江流域降雨侵蚀力的季节变化特征 |
5.2.1 长江流域季节性降雨侵蚀力的空间变化特征 |
5.2.2 长江流域季节性降雨侵蚀力的年际变化特征 |
5.2.3 长江流域季节性降雨侵蚀力的突变特征 |
5.3 降雨侵蚀力与极端降水指标的关系 |
5.3.1 降雨侵蚀力与极端降水的强度指标的关系 |
5.3.2 降雨侵蚀力与极端降水持续性指标的关系 |
5.3.3 降雨侵蚀力与极端降水相对指标的关系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5)清代土家族地区开发与环境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一) 学术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三、研究现状述评 |
(一) 中国环境史的兴起与发展简述 |
(二) 清代环境史研究述略 |
(三) 土家族环境史述评 |
四、相关问题说明 |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 研究思路及其研究方法 |
(三) 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土家地区早期的环境和开发 |
第一节 自然生态环境 |
一、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 |
三、水系分布和土壤特性 |
三、动植物资源 |
第二节 人文社会环境 |
一、民族政策与管理方式 |
二、民族格局及其人口变迁 |
三、文化生态及其民俗文化特征 |
第三节 清代以前的开发概况 |
第二章 清政府对土家地区的经略与开发 |
第一节 清前期的制度与开发 |
一、土司制度的沿袭与强化 |
二、土司政权的相对自主性 |
三、清前期的开发措施 |
第二节 清中叶的制度与开发 |
一、土司的改流与改流后的制度 |
二、人口增长与民族结构 |
三、清中叶的开发状况 |
第三节 晚清政局与开发 |
一、旧制维持与洋务新政 |
二、近代工商业的开发与发展 |
三、文化殖民与新式教育的出现 |
第三章 土家社会生计方式变迁与环境 |
第一节 游耕生计方式与环境适应 |
一、山区游耕与汉区畲田 |
二、游耕生产与自然环境的适应 |
三、游耕生计方式与社会环境的适应 |
第二节 农耕生计方式与环境利用 |
一、从游耕到农耕的社会环境因素 |
二、农耕生计方式对自然环境的选择利用 |
第三节 生计方式与生态文化的调适 |
一、“无为而有为”的朴素生态观 |
二、人地和谐的环境伦理观 |
三、因地制宜的习俗调适 |
四、因时而为的物候调适 |
第四章 土家地区生态环境的变迁与响应 |
第一节 原生性自然生态环境变迁 |
一、经济开发与森林资源退化 |
二、生物多样性减少 |
三、农业垦殖与水土流失 |
四、自然灾害的增长趋势 |
第二节 官民的环境意识及行为 |
一、流官政府环境意识的提高 |
二、政府的引导与调控 |
三、民间社会的参与 |
余论: 区域经济·环境资源·社会发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6)基于定量降水预报的漓江上游洪水预警预报与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水库纳雨能力研究现状 |
1.2.2 水库联合调度研究现状 |
1.2.3 定量降水预报在水库调度应用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1.6 小结 |
第二章 流域概况 |
2.1 自然地理特征 |
2.2 水文气象特征 |
2.3 洪水成因及特征 |
2.4 水利工程 |
2.5 水文站网 |
2.6 小结 |
第三章 桂林水文站预报模型及方案构建 |
3.1 降雨径流经验相关法 |
3.1.1 相关图的建立 |
3.1.2 建模资料要求 |
3.1.3 相关图的应用与发展 |
3.1.4 预估方案 |
3.1.5 预报方案 |
3.2 新安江模型 |
3.2.1 SMS_3——三水源蓄满产流模型 |
3.2.2 LAG_3——三水源滞后演算汇流模型 |
3.2.3 桂林站预报方案 |
3.3 定量降水预报 |
3.3.1 定义 |
3.3.2 本研究采用的降水预报 |
3.3.3 QPF数据获取方式 |
3.4 小结 |
第四章 水库调度模型 |
4.1 水库纳雨能力 |
4.1.1 计算方法 |
4.1.2 资料分析 |
4.1.3 计算成果 |
4.2 水库入库过程预报方案 |
4.2.1 青狮潭水库预报方案参数 |
4.2.2 川江水库预报方案参数 |
4.2.3 小溶江水库预报方案参数 |
4.2.4 斧子口水库预报方案参数 |
4.3 水库调度模型 |
4.3.1 水库调度方法 |
4.3.2 水库群调度思路 |
4.3.3 水库调度模型 |
4.4 小结 |
第五章 预警预报与调控应用分析 |
5.1 预警预报 |
5.1.1 广西水文预报发展 |
5.1.2 预警预报 |
5.2 典型案例 |
5.2.1 "1998.6"暴雨洪水 |
5.2.2 "2013.5"暴雨洪水 |
5.2.3 启示 |
5.3 应用实例 |
5.3.1 天然状态百年一遇洪水过程 |
5.3.2 各水库纳雨能力分析 |
5.3.3 青狮潭调洪演算过程 |
5.3.4 川江调洪演算过程 |
5.3.5 小溶江调洪演算过程 |
5.3.6 斧子口调洪演算过程 |
5.3.7 水库群调度成果 |
5.3.8 桂林水文站预警预报发布 |
5.4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7)1970-2014年长江流域气候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气温的研究进展 |
1.2.2 界限温度的研究进展 |
1.2.3 极端降水过程的研究进展 |
1.2.4 蒸散发和干湿状况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数据来源和方法 |
2.1 研究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貌 |
2.1.3 气候 |
2.1.4 水文 |
2.1.5 植被类型 |
2.1.6 社会经济 |
2.2 数据来源 |
2.3 数据研究方法 |
第三章 长江流域气温变化的时空特征 |
3.1 平均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 |
3.2 极端气温的时空变化 |
3.2.1 相对指数的时间变化 |
3.2.2 相对指数的空间变化 |
3.2.3 绝对指数的时间变化 |
3.2.4 绝对指数的空间变化 |
3.2.5 极值指数的时间变化 |
3.2.6 极值指数的空间变化 |
3.3 极端气温指数的突变分析 |
3.3.1 相对指数 |
3.3.2 绝对指数 |
3.3.3 极值指数 |
3.4 小结 |
第四章 长江流域生物界限温度指标的变化 |
4.1 长江流域≥0℃积温的时空变化特征 |
4.1.1 ≥0℃积温的年际变化 |
4.1.2 ≥0℃初、终日及持续日数的年际变化 |
4.2 ≥0℃积温的空间变化特征 |
4.2.1 ≥0℃积温初日、终日和持续时间空间变化特征 |
4.2.2 ≥0℃积温的空间变化特征 |
4.3 ≥5℃积温的年际变化 |
4.3.1 ≥5℃初、终日及持续日数的年际变化 |
4.4 ≥5℃积温的空间变化特征 |
4.4.1 ≥5℃积温初日、终日和持续时间空间变化特征 |
4.4.2 ≥5℃积温的空间变化特征 |
4.5 ≥10℃积温的年际变化 |
4.5.1 ≥10℃初、终日及持续日数的年际变化 |
4.6 ≥10℃积温年际变化的空间差异 |
4.7 讨论 |
4.8 小结 |
第五章 长江流域极端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
5.1 降水的季节变化 |
5.2 多年年平均降水量的空间分布 |
5.3 长江流域极端降水时间序列变化特征 |
5.4 极端降水指数的变化的空间分布 |
5.4.1 干旱或湿润指数变化的空间分布 |
5.4.2 中等强度及较强降水指数的空间分布 |
5.4.3 强降水指数变化的空间特征布 |
5.4.4 降水强度指数的空间分布 |
5.4.5 极端降水指数的一致性检验 |
5.5 讨论 |
5.6 小结 |
第六章 长江流域蒸散发与干湿状况的时空变化特征 |
6.1 潜在蒸散发的时空变化特征 |
6.2 干湿状况的时空变化特征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9)基于智能算法的水电站(群)中长期预报调度建模及求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中长期径流预报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2 中期发电调度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框架 |
2 基于遗传算法参数寻优的支持向量机长期径流预报 |
2.1 前言 |
2.2 统计学习理论 |
2.3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中长期径流预报 |
2.3.1 支持向量分类机 |
2.3.2 支持向量回归机 |
2.3.3 基于SVR的中长期径流预报 |
2.4 遗传算法参数寻优的支持向量机 |
2.4.1 支持向量机参数选择面临的问题 |
2.4.2 遗传算法 |
2.4.3 基于遗传算法寻参的支持向量机模型 |
2.5 实例与应用 |
2.5.1 工程背景 |
2.5.2 预报因子和参数选择 |
2.5.3 模型评价指标 |
2.5.4 结果分析 |
2.6 小结 |
3 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的中期径流预报 |
3.1 前言 |
3.2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
3.2.1 GRNN网络结构 |
3.2.2 GRNN基本理论 |
3.2.3 GRNN与BP模型对比分析 |
3.3 基于广义回归网络的中期径流预报 |
3.3.1 GRRN求解径流预报的基本思路 |
3.3.2 GRNN参数确定方法 |
3.3.3 GRNN径流预报流程 |
3.4 实例与应用 |
3.4.1 工程背景 |
3.4.2 预报因子的确定 |
3.4.3 数据预处理和光滑参数的确定 |
3.4.4 模型评价指标 |
3.4.5 结果分析 |
3.5 小结 |
4 基于遗传算法的中期水电调峰调度 |
4.1 前言 |
4.2 调峰出力最大模型 |
4.2.1 目标函数及其替换 |
4.2.2 约束条件 |
4.3 遗传算法求解的中期水电调峰调度 |
4.3.1 梯级电站计算顺序确定方式 |
4.3.2 编码方式 |
4.3.3 适应度函数 |
4.3.4 遗传操作 |
4.3.5 遗传算法求解流程图 |
4.4 实例与运用 |
4.4.1 工程背景 |
4.4.2 模型参数选择 |
4.4.3 调峰评价指标 |
4.4.4 计算结果分析 |
4.5 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10)贵州区域干旱演变特征及预测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Contents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干旱的意义 |
1.1.1 研究干旱的普遍意义 |
1.1.2 研究贵州喀斯特地区干旱的意义 |
1.2 贵州干旱状况 |
1.2.1 干旱成因 |
1.2.2 干旱过程 |
1.2.3 干旱控制 |
1.3 干旱的定义、分类与干旱指标研究进展 |
1.3.1 干旱的定义与分类 |
1.3.2 干旱指标研究进展 |
1.4 干旱预测方法研究进展 |
1.4.1 预测方法分类 |
1.4.2 典型的干旱预测方法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主要内容 |
1.5.3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贵州区域干旱特征分析 |
2.1 贵州区域干旱特征分析技术路线与数据处理 |
2.1.1 技术路线 |
2.1.2 原始资料质量控制与数据处理 |
2.2 基于帕尔默(Palmer)指数干旱特征分析 |
2.2.1 帕尔默(Palmer)干旱指标分析原理 |
2.2.2 贵州喀斯特地区Palmer指数计算 |
2.2.3 Palmer指数干旱特征分析 |
2.3 基于降水距平的干旱特性分析 |
2.3.1 降水距平干旱指标 |
2.3.2 乌江地区降雨量分析 |
2.2.3 乌江地区干旱特征分析 |
2.4 基于Z指标的干旱特征分析 |
2.4.1 乌江地区Z指数计算 |
2.4.2 基于Z指标的区域特征分析 |
2.4.3 干旱趋势突变分析 |
2.5 不同指标对比分析 |
2.5.1 Palmer指数与降水量关系 |
2.5.2 三种指标干旱特征分析应用效果对比 |
2.6 干旱致灾因素分析 |
2.6.1 研究区概况 |
2.6.2 旱情致灾影响因素选取 |
2.6.3 投影寻踪模型建模 |
2.6.4 最佳投影向量及投影值 |
2.6.5 结果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NNBR模型的蒙特卡洛旱情预测方法研究 |
3.1 最近邻抽样回归模型(NNBR模型) |
3.1.1 模型原理及算法 |
3.1.2 K、P和W_(j(i))的确定 |
3.2 蒙特卡洛算法 |
3.2.1 蒙特卡洛算法的概述 |
3.2.2 蒙特卡洛方法的基本思想 |
3.2.3 蒙特卡洛方法的一般步骤 |
3.3 分布函数的选择 |
3.4 基于NNBR模型的蒙特卡洛算法分析方案 |
3.4.1 预测值的选择 |
3.4.2 C_s,C_v的选择与确定 |
3.4.3 分析步骤 |
3.4.4 算法流程图 |
3.5 实验结果验证和预测 |
3.5.1 算法验证 |
3.5.2 未来降雨量的预测 |
3.5.3 未来旱情等级特征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马尔可夫的降雨量预测方法研究 |
4.1 马尔科夫预测法的基本原理 |
4.1.1 马尔科夫过程概述 |
4.1.2 马尔科夫过程种类 |
4.1.3 马尔科夫过程 |
4.1.4 马尔科夫链 |
4.1.5 状态转移概率及其转移概率矩阵 |
4.2 算法方案分析及模型建立 |
4.2.1 趋势加权马尔可夫模型 |
4.2.2 检验降雨量序列是具有“马氏性” |
4.2.3 状态的划分 |
4.2.4 滞时权值的确定 |
4.2.5 模糊集理论中的级别特征值 |
4.2.6 方案分析步骤 |
4.2.7 预测算法流程图 |
4.3 实验结果验证和预测 |
4.3.1 算法验证 |
4.3.2 预测未来五年的降雨量 |
4.3.3 未来旱情等级特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神经网络的降雨量预测研究 |
5.1 BP神经网络原理 |
5.1.1 基本BP算法公式推导 |
5.1.2 基本BP算法的缺陷 |
5.1.3 BP算法的优化与改进 |
5.1.4 网络的设计 |
5.1.5 BP神经网络的设计与训练 |
5.2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
5.2.1 RBF神经网络模型 |
5.2.2 RBF网络的学习算法 |
5.2.3 RBF神经网络的设计与训练 |
5.3 Elman神经网络 |
5.3.1 Elman神经网络结构 |
5.3.2 Elman神经网络学习过程 |
5.3.3 Elman预测模型的建立 |
5.3.4 Elman神经网络的训练和预测 |
5.4 三种神经网络的对比分析与预测 |
5.4.1 五年预测值的对比分析 |
5.4.2 未来五年的预测 |
5.4.3 未来旱情等级特征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小波分解的灰色模型旱情预测方法研究 |
6.1 灰色模型原理 |
6.1.1 灰色系统 |
6.1.2 灰生成 |
6.1.3 灰色预测模型—GM(1,1) |
6.1.4 GM(1,1)模型检验 |
6.1.5 光滑性检验 |
6.2 小波原理 |
6.2.1 小波变换与其快速算法 |
6.2.2 降水量周期性及突变性小波分析原理 |
6.3 波形理论 |
6.4 灰色模型的建立与预测效果分析 |
6.4.1 降雨量灰色模型预测方案 |
6.4.2 原始序列光滑度检验与小波分解 |
6.4.3 灰色模型预测低频分量 |
6.4.4 利用波形预测高频分量 |
6.4.5 优化的灰色模型预测精度检验与分析 |
6.5 未来降雨量预测及早情等级特征 |
6.5.1 未来五年的降雨量预测值 |
6.5.2 未来旱情等级特征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CI指数的近50年干旱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
7.1 数据处理及计算 |
7.1.1 复合气象干旱指数的计算方法 |
7.1.2 干旱综合指数CI等级的划分 |
7.1.3 气象干旱过程的确定 |
7.1.4 干旱过程强度的计算 |
7.1.5 干旱发生频率计算 |
7.2 结果分析 |
7.2.1 复合干旱指数计算结果 |
7.2.2 干旱发生的频率 |
7.2.3 干旱覆盖面积 |
7.2.4 干旱持续日数和干旱强度 |
7.2.5 CI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 |
7.2.6 基于CI指数监测2009-2010年干旱发生发展过程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贵州喀斯特6大水系Palmer指数 |
附录二:乌江流域上、中、下游月降雨距平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四、乌江流域降水中期过程预报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2019年汛期大渡河流域面雨量多模式预报效果检验[J]. 宋雯雯,郭洁,淡嘉,徐诚,龙柯吉. 干旱气象, 2021(04)
- [2]基于气象水文耦合的三峡区间洪水预报研究[D]. 王锦.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EC模式对北盘江流域降水的预报能力检验[J]. 孔祥波,夏晓玲,醋院科,唐延婧,宋万礼,廖波. 人民珠江, 2021(05)
- [4]基于日降水量的长江流域极端降水与降雨侵蚀力变化特征研究[D]. 芦鑫.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5]清代土家族地区开发与环境变迁研究[D]. 刘琼. 华中师范大学, 2017(12)
- [6]基于定量降水预报的漓江上游洪水预警预报与调控研究[D]. 吴立愿. 广西大学, 2016(06)
- [7]1970-2014年长江流域气候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D]. 时光训. 江西师范大学, 2016(03)
- [8]三种数值模式对长江上游面雨量预报能力的评估[J]. 向永龙,邬昀,孙士型,范元月,饶传新. 气象科技进展, 2016(01)
- [9]基于智能算法的水电站(群)中长期预报调度建模及求解研究[D]. 徐莹. 大连理工大学, 2014(07)
- [10]贵州区域干旱演变特征及预测模型研究[D]. 张和喜. 沈阳农业大学,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