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邹德琛教授学术经验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郭峥,刘璐佳,侯一鸣,司秀影,梁嫄,潘光霞,王有鹏[1](2022)在《寒地儿科疾病特点及其治法用药特色探析》文中认为寒地儿科作为中医儿科流派的重要分支,具有其显着的地域特征。受寒地特殊的气候条件以及生活饮食习惯的影响,寒地儿科疾病特点鲜明,具有虚寒性疾病多发、外寒内热型疾病多发、湿热型疾病多发三大发病特点。基于寒地的发病特点以及寒地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寒地儿科医家在治法用药上也具有显着特色,主要表现为:(1)用药平和,倡清灵之剂,少用质重峻烈之品;(2)顾护脾胃,重在健运而非补益;(3)三辨结合,立温胆合方治湿热病;(4)医养结合,尤重预防调护。通过总结寒地儿科疾病特点及其治法用药特色,可进一步为现代儿科临床提供指导。
禚昌红[2](2021)在《辛开苦降法理论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全面梳理总结辛开苦降法相关理论,采用数据挖掘技术进一步研究辛开苦降法在临床中的应用规律,探讨了辛开苦降法运用于临床的辨证论治,期待研究结果对辛开苦降法的理论研究和临床运用提供可供借鉴的思路。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人工检索与电子检索相结合,梳理古代及现代相关文献资料,按时间顺序阅读、整理、分析;(2)数据挖掘,搜集古今医案,将搜集的医案资料统一规范后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进行数据挖掘,研究病名、症状、用方和用药规律。研究结果:根据文献研究全面梳理并总结了辛开苦降法相关理论,其立法依据为四气五味学说和升降浮沉理论;运用于临床的理论基础是脏腑的气机升降理论。辛开苦降法的配伍特点为调理气机升降,制约药性偏胜,反佐从治之意,恢复脏腑生理。根据数据挖掘结果,古代医案用辛开苦降法的常见疾病为痞满、呕吐、胃脘痛、痢疾、疟疾等,常用方为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黄连温胆汤、三仁汤等,常用药以理气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为主,多归脾、胃、肺三经,性多温、寒,味多辛、苦。现代医案用辛开苦降法的常见疾病为痞满、胃脘痛、泄泻、口疮、咳嗽等,常见症状有纳呆、口苦、口干、大便稀、胃脘痞满、恶心等,舌色以红和淡白为主,舌形以胖大、齿痕居多,黄腻苔或薄白苔居多,脉多弦、滑、细。常用药以补虚药、化痰止咳平喘药为主,归经性味与古代医案相同。古今医案中辛开苦降法治疗疾病、症状、用药、用方的数据分析结果总体上存在一致性,细节上稍有差别,在现代医案中扩大了辛开苦降法治疗疾病的范围。在数据挖掘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辛开苦降法具有协调阴阳平衡、调畅气机升降、平调寒热、分消邪气、因势利导的作用优势,其属于八法中“和法”范畴,并与补法、温法、消法、清法关系最为密切。辛开苦降理论指导下的辨证是一个综合的辨证,蕴含着多种辨证方法,探讨了其运用于临床的辨证论治,应用辛开苦降法辨证论治时需要辨识体质遵寒热偏倚,知常达变辨复杂变证,辛苦相宜勿忘顾脾胃。从上下辨证和疫病的防治角度探讨了辛开苦降法的后世临床应用,补充了辛开苦降理论在辨证论治方面的内容。研究结论:通过文献研究和数据挖掘,发现辛开苦降法在临床不同的疾病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根据药物的药性药味以及病证的病理变化,可以扩大方药的选择范围,使临床对于辛开苦降法的运用更加灵活多变,更可以丰富辛开苦降法中的辨证论治。深入研究辛开苦降法这一治法在临床的应用规律有助于更好的指导临床应用。
楚鎏慈[3](2021)在《宋立群教授辨治糖尿病肾病Ⅲ-Ⅳ期验方的挖掘及其网络药理学机制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收集宋立群教授辨治糖尿病肾病Ⅲ-Ⅳ期的医案进行数据挖掘,总结其临床经验与核心验方;对宋师治疗糖尿病肾病Ⅲ-Ⅳ期的核心经验方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及分子对接技术验证,探讨宋师经验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1.收集2010年1月-2020年9月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病科门诊就诊,由导师宋立群教授诊治的567例糖尿病肾病Ⅲ-Ⅳ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病例进行标准化处理后,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对于症候、方药等进行数据挖掘,结合宋师相关医案、论着进行研读,对挖掘结果进行分析,从中提炼宋师辨治经验及核心经验方。2.选取宋立群教授辨治糖尿病肾病Ⅲ-Ⅳ期的核心经验方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及分子对接技术验证,我们利用TCMSP数据库筛选宋师经验方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5、OMIM、Pharm GKB等数据库检索糖尿病肾病的基因靶点,使用Uniprot、Perl及R软件将药物相关成分靶点及疾病相关基因靶点进行整合汇总,筛选出共同作用靶点,借助Cytoscape构建药物与疾病调控网络,利用STR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运用R软件进行GO与KEGG基因功能富集分析并可视化,使用Autodock vina对活性成分及靶点蛋白进行分子对接。结果:1.一般情况:本研究最终纳入567例糖尿病肾病Ⅲ-Ⅳ期首诊处方,共计诊次2194次,男性(358例,63.14%)多于女性(209例,36.86%);宋师辨证分型后将本虚证型分为脾肾亏虚证(401例,70.72%)和肝脾肾虚证(166例,29.27%),兼夹的标实证分为水湿证(259例,46.67%)、血瘀证(156例,27.51%)及不兼实证(152例,26.82%)。2.症状情况:本研究纳入的567例病例中,主要症候为腰膝酸软、尿多泡沫、呕恶纳呆、小便清长、夜尿频多、腹胀便溏、神疲乏力、手足浮肿、肢体浮肿、面目浮肿等;脾肾亏虚证的主要症候为腹胀便溏、少气懒言、呕恶纳呆、面色萎黄等;肝脾肾虚证的主要症候为咽干口燥、盗汗、视物模糊、大便干结、头晕目眩、五心烦热、口渴喜饮等;水湿证的主要症候为肢体浮肿、手足浮肿、肢体困重、形体肥胖、胸闷不舒等;血瘀证的主要症候为皮下瘀斑、口唇紫暗、定位刺痛、夜间加重、肌肤甲错、肢体麻木、尿血等。3.处方用药情况:首诊处方567张,共涉及中药217味,总使用频数9831次,频次排名前10味的中药为:黄芪、白术、金樱子、女贞子、芡实、茯苓、覆盆子、沙苑子、菟丝子、白果;脾肾亏虚证特色用药为:陈皮、锁阳、石莲子、桑螵蛸;肝脾肾虚证特色用药为:桑椹、墨旱莲、山茱萸、牛膝、山楂、鸡内金;水湿证特色用药为:桑白皮、路路通、穿山龙、苏木;血瘀证特色用药为:生地黄炭、熟地黄炭、大蓟炭、小蓟炭、丹参、郁金、鸡血藤、瓜萎;用药药性主要为平性药,其次为温性药、寒性药,药味以甘性药、苦性药、酸性药为主,归经以肾经,脾经和肝经为主,宋立群教授常用药对组合6对,药物组合9组,567首方剂聚类分析共聚为4类。4.网络药理学研究及分子对接技术验证:经过筛选得知,宋师经验方中46种活性成分可作用于糖尿病肾病的223个靶点,主要活性成分为β-胡萝卜素、β-谷苗醇、鞣花酸、刺芒柄花素、异鼠李素、山柰酚、木犀草素、苦参碱、槲皮苷、芝麻素等;核心靶点为MYC、JUN、CCND1、TP53、CDKN1A、RB1、AKT1、MAPk1、RELA、CTNNB1 等;GO功能富集分析主要涉及聚合酶Ⅱ转录调节复合物活化、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全酶复合物、转录调节复合物等生物学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主要涉及糖尿病并发症AGE-RAGE信号通路,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信号通路,胰岛素抵抗,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PI3 K-Akt信号通路,Th 17细胞分化机制,p53信号通路等;度值最高的有效成分配体与受体进行分子对接,得到19对配体-受体(结合自由能≤-5.0KJ·mol-1)的分子对接结果。结论:1.黄芪、白术、茯苓、覆盆子、女贞子、芡实、金樱子、菟丝子、沙苑子为宋立群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Ⅲ-Ⅳ期的核心经验方。2.宋师认为糖尿病肾病Ⅲ-Ⅳ期的病机为“本虚标实”,治疗时始终秉承“肝脾肾同调,补虚扶正;湿与瘀并治,泻实祛邪”的诊疗思路。3.宋师经验方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该方主要通过调节AGE-RAGE、IL-17、TNF等信号通路参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糖脂代谢反应、胰岛素效应及细胞生长因子等生物学功能,从而作用于糖尿病肾病,以达到控制其发生、发展的目的。
成争光[4](2019)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地域中医流派状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在中医悠久的发展历程中,众多学术流派不断涌现。而地域中医流派研究已成为当代中医学界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术领域。本课题通过对地域中医流派研究文献的数据挖掘,系统地总结地域中医流派的研究态势,探究研究主题的时空分布以及研究主题间的关系,并揭示地域中医流派本身的特点与发展规律。方法:以往地域中医流派研究多采用为定性方法,本课题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选用CNKI数据库,检索出从1980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的地域中医流派的期刊研究论文,并将符合排除标准的论文排除;对搜集到的文献进行数据挖掘;依据挖掘到的数据,构建知识图谱;作出研究分析。结果:1.地域中医流派的研究态势:在地域中医流派的研究趋势、学术影响等进行数据挖掘,得到以下图谱,并作出了分析。(1)研究论文分布的计量结果及坐标图与散点分布地图。(2)研究机构分布的计量结果及柱状图。(3)发表期刊分布的计量结果及关系和弦图。2.地域中医流派研究总论:对地域中医流派的研究主题、主题关系与结构、研究热点、医家时空分布等进行数据挖掘,得到以下图谱,并作出了分析。(1)高频关键词的计量结果及树形关系图。(2)六家地域中医流派的总体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3)六家地域中医流派研究论文中作为关键词的医家的时间分布散点图。(4)六家地域中医流派研究论文中作为关键词的医家的籍贯分布计量及散点分布地图。3.地域中医流派研究分论:分别以学术思想和流派医家这两个主题为中心,构建图谱,并作出了分析。(1)以学术思想的视角重新构建的六家地域中医流派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及分析结果。(2)以流派医家的视角重新构建的六家地域中医流派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及分析结果。结论:1.地域中医流派的研究态势:(1)地域中医流派的研究热度近十年不断提高,而新安医派和孟河医派为研究的热点。(2)各地域中医流派的学术影响主要分布在流派所在地域。(3)各中医药大学及其相关机构为地域中医流派研究的主力军。2.地域中医流派的形成发展因素:(1)学术思想、流派医家和地域环境是地域中医流派的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2)不同地域中医流派对流派形成发展的主要因素各有侧重。3.地域中医流派的学术思想:(1)学术思想在地域中医流派中具有核心地位。(2)各地域中医流派无不尊崇经典,并将其圆通应用。(3)列出不同地域中医流派的学术特色。4.地域中医流派的医家:(1)地域中医流派的研究多以流派人物研究为着眼点。(2)列出不同地域中医流派的医家特点。5.地域中医流派的时空分布:(1)地域中医流派在徽江浙沪的集中程度要大于其他地域。(2)列出不同地域中医流派的医家时空分特点。(3)具有发源地的地域中医流派,发源地医家要明显高于其他地方。(4)地域的经济文化繁荣能促进医派的形成和发展,也影响了医家分布。(5)主要医家在时间线上的分布和地域的经济文化繁荣周期具有相关性。6.地域中医流派间的交流:新安医派、孟河医派、海派中医和吴门医派的医家分布相互交织,给医派交流提供了很大便利。7.地域中医流派的文化意义:随着地域中医流派的发展壮大,流派共性不再局限于学术思想与理论上,而具有了文化上的内涵。
刘璐佳,刘志伟,刘进哲,王有鹏[5](2019)在《经方治疗儿科疾病验案举隅》文中研究指明经方具有强大的临床生命力,一直备受历代医家推崇,应用经方既要重视经方条文的原则性,又要掌握应用经方的灵活性。本文列举经方治疗儿科疾病验案四则,案一中肠道外感染性腹泻属"太阳阳明合病",用葛根汤解表里自和,腹泻自愈;案二为哮喘合并心悸,当"喘家"出现汗出、心悸、咳喘时,非麻黄剂所宜,故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疗;案三中葛根芩连汤与麻杏石甘汤同治肺肠,均可治疗"汗出而喘",案中抓住肺炎合并肠炎"热、喘、汗出、下利"等主症而合用;案四为应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清热化痰、宁心疏肝、镇惊安神之功,治疗夜游症。四则验案充分体现了经方治疗儿科疾病的独特优势,以资同道。
张建荣[6](2019)在《庐陵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以传统庐陵地区(今江西省吉安市)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进行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研究分析。庐陵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特色鲜明的区域亚文化之一。本文运用文化地理学、社会人类学、建筑类型学、聚落形态学多维的方法,集中分析了地域文化浓厚、区域特色鲜明、传统村落多样、历史遗产丰富的庐陵文化圈,深入探讨了该区域传统村落之群落及典型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从宏观、中观、微观之由远及近、由外及里的多重视角,构建了以“物质空间形态”和“社会空间结构”两大层面共同叠合的层次分析模型,解析了庐陵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特点,揭示了该形态特点与衍生其形态的文化之间的关联性,并提出整体性、针对性的地域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策略。在宏观层面上,通过文化地理学GIS量化方法,分析出庐陵100座传统村落群体“凝聚型”的地理时空关系和“集中型”的社会分布特征。综合考察庐陵传统村落群的地理和社会空间分布,得出庐陵传统村落群比较鲜明地呈现共时性整体“集聚”和历时性全域“扩散”的空间演变规律。在中观和微观层面,抽取了较具代表意义的80座土籍典型传统村落类型进一步分析村落空间形态。首先,通过聚落形态学层次分析法,在风水选址、领域边界、肌理形态、街巷形式、建筑特色及环境节点六个方面对庐陵典型传统村落物质空间形态进行了专业解读。庐陵典型传统村落形态丰富多样,由于大多地处平原岗地的自然环境,村落物质空间形态主要呈现出如下特点:一是村落以平川带玉型选址居多;二是村落形态集聚成块成团;三是村落肌理横排纵连;四是村落街巷以网格型、混合型为主;五是村落民居为高位采光民居和天井院民居;六是村落重视公共建筑建设,尤其是祠堂,等等。村落物质空间形态由等级子群和链接子群共同构成,整个村落显现出复合子群构成的特点。然后运用社会人类学的方法,在空间功能、层次结构、空间演变三个方面对庐陵典型传统村落社会空间结构进行了深入剖析。该区域由于儒教传统厚重,村落宗族繁盛,宗族秩序森然,对其传统村落空间结构的风貌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庐陵传统村落根据宗族构成可分为单姓单中心和多姓多中心两种类型。村落之社会空间结构对应宗族房派关系,主要由“宗祠---核心、房派---片区、街巷或水系---轴线”三大要素呈放射状构成。村落空间呈现宗族聚居、房派分异、同房分序的三大特征。本研究对象的特征分析,通过比较研究得以更深刻的认识,本文选取与庐陵相邻接的赣东古临川和赣南客家传统村落密集区域的传统村落进行了对比,进一步凸显了庐陵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典型性。显然,庐陵传统村落“整体性”、“集中性”和“原生性”的空间形态特质,源于庐陵生态文化圈历史、自然、经济、社会背景的综合作用。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目标在于更好地保护庐陵传统村落。本文从全域的角度,面对高密度、全覆盖的庐陵传统村落遗存,提出庐陵传统村落保护的思路与路径。从物质空间传承角度,庐陵传统村落应遵循“整体性保护发展”和“典型性重点发展”的保护理念,以及“宏观---中观---微观”多层次结合的保护发展策略。同时从社会关系延续的角度,应当重新调整和定义村落社会“宗族”的职责,使宗族与政府部门、村委、各社会团体共同构建成四位一体的社会力量,保证庐陵传统村落社会空间结构的原生秩序和新生秩序相融合。
周秀[7](2019)在《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山地生态城镇规划研究 ——以安宁市温泉镇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山地建制镇的数量高达一万多个,山地城镇是城镇多种类型中的一种。虽然山地城镇具有生态资源丰富的显着优势,但是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忽略了自然生态环境在城镇中的作用,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本论文通过以安宁市温泉镇为研究对象,在景观都市主义的理论背景下,将山地生态城镇根据相关标准分为绿色生态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三种类型的城镇,选取山地城镇建设过程中符合景观都市主义标准的生态指标,对不同类型的城镇进行研究总结,得出建设对策。在山地城镇中,将不同类型指标、大量文献共同指标和山地指标三种指标构建综合生态指标,影响山地城镇的五级指标共计29个。在此基础上,本论文从景观都市主义的生态视角出发,设计调查问卷,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定性研究,得出权重系数,以及重要性排序。结合相关指标标准和温泉镇部分指标,得到综合生态指标的具体内容,并运用柯布西耶函数设计综合模型,对某项指标进行评价。山地生态城镇中的生态指标体系能够衡量规划设计实施的成效,与城镇的规划设计存在关联性。生态指标逐渐向规划设计进行转变。转变的过程,是指生态指标转换成为生态建设可依赖的具体数据。因此,提出山地生态城镇中的运用策略,并运用于城镇生态可持续发展中。通过本论文研究得出:在景观都市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对山地生态城镇的规划进行研究,城镇建设需要综合山地、生态、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总结了山地生态城镇的生态指标和规划设计的关系,生态指标对城镇的规划设计进行指导和控制。生态指标虽然作为引导性指标,但是为指标体系的定量研究和生态规划设计建立了一定的基础,且研究成果对其它山地城镇的生态建设提供有效的参照依据,具有一定的借鉴性。
唐可[8](2018)在《重庆大学建筑教育阶段性研究(1952-1966)》文中认为今天的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可追溯至原重庆大学1937年成立的建筑组。1952年原重庆大学等西南6所高校的相关专业合并组建为重庆土木建筑学院并迁入现址,历经重庆建筑工程学院、重庆建筑大学等时期延续至今,成长为国内建筑学科的主要教学力量之一,其建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成为研究现代中国建筑教育学术史的重要线索。其中,1952-1966年这一阶段是新中国建筑教育的全新开端与独立探索时期,这时的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历经诸多重大历史事件,形成了极富特色的教学遗产资源,对后世奠定了完备的建筑教育体系。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口述历史研究法等方法,通过查询档案馆、整理学院内部文献、走访历史事件亲历者,挖掘出一部分有价值的一手史实资料,与时代环境相互佐证,尝试梳理出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在1952至1966年建筑教育的主要历程,初步归纳其教学主要特色及研究设计等成果。论文以“背景—史实—史论—总结”为逻辑,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部分首先限定了建筑教育的范围,即普遍意义上的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三位一体的狭义建筑教育(不含土木工程、环境工程等学科);提出研究框架后,参考中国现代编年史、中国现代建筑史、建筑教育史分期标准,结合对象建筑系的关键事件,将1962-1966年进行初步的阶段分期;第二部分。第2章按前文的阶段分期进行了整体历史梳理,并引入1952年之前原重庆大学建筑系(组)的相关情况介绍,期望构建出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在1952-1966年成体系的、连贯的发展脉络;第三部分。第35章以专题研究方式,详细阐述了理论教学、设计教学、研究与设计成果三个层面的特色成果。理论教学从宽口径的单一教学模式逐步演化为多方向的专业教学模式。设计教学则受全国建筑设计思潮影响,出现了多倾向的设计思路。同时,受自然环境影响,理论教学、设计教学、科研实践均出现了对山地环境、西南气候、人文传统的关注研究,地域建筑体系初步萌芽;第四部分。第6章对1952-1966年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的整体发展情况进行了归纳与总结。通过梳理分析,1952-1966年期间,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在教学领域,逐渐形成了独树一帜、多元深入的教学体系;在科研领域,对西南地域的人文历史、自然特征进行了初步保护与整理;在人才培养领域,为全国建筑事业培养了大批骨干人才。几经风雨,传递了求真务实、独立自主的学术精神。
于佳[9](2018)在《跨学科思维下的中外建筑文化对话研究 ——以建筑学报(1954-1990)为例》文中指出本研究参照《建筑学报》1954-1990年刊载的相关文章,运用计量学的方法对建筑学报相关文章进行统计及分类研究。论文以50年代-60年代、80年代-90年代两个历史时期为纵轴,横向探讨引入的外国建筑文化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和中国的建筑理论发生的反应,从有代表性的建筑理论、建筑师的设计思想和建筑作品等三个方面,致力建构中外建筑文化“对话”的脉络网络。论文引入其他学科的研究方式,在脉络分析中加入跨文化传播理论和接受美学理论中“前视野”、“对话”“接受”等概念,分析不同两个历史时期中外建筑文化对话的现象和影响背后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论文主体结构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将研究核心确定在1954-1990年的中国,将参照对象确定在相对时期发表于建筑学报的文章。第二部分第二章界定了跨文化传播理论和接受美学的相关概念,并引入已有的建筑现象进行分析。第三部分第三四章以年代为界限,以建筑理论为主线,建筑设计作品为辅助,深入分析和探讨了中外建筑文化对话对中国建筑的影响。第四部分第五章在前面三章的理论研究和现象梳理的基础下,归纳分析了这段时期中外建筑文化对话过程的前因后果,总结了两者“改写”和“被改写”的互动作用,反思这段时期中国建筑学的学术环境、思想状况和观念演变,对今天观察和评介当代实践和历史理论研究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
武晶[10](2017)在《外国建筑史的中国研究 ——以中国建筑教育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采用传统文献学和口述史的研究方法,对外国建筑史在中国教学与研究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建筑教育方面,将近代美术院校建筑教育模式纳入建筑教育研究之中,疏理总结了自癸卯学制建立至今的外国建筑史教育发展历程。分析阐述了外国建筑史课程在不同时期的教育特点:1902-1949年在巴黎美术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包豪斯等西方教育思想影响下的自主发展模式;1949-1976年统一的、以苏联莫斯科艺术学院为范本的教学模式;1976年至今多元共生、灵活多样的跨越式教育模式。且对近代不同时期、不同建筑系(科、组)的外国建筑史教学进行详析,总结比较了其各自的教学特色与相关异同。学术研究方面,对自美学开始的外国建筑史学术研究历程进行重点归纳总结:最初(1902-1926年),外国建筑史的学术研究以美学主要的研究方向,且深受中国新史学主义的影响。其后,以建筑为主要对象的外国建筑史学术研究逐渐成为主流。在1927-1949年期间,其研究明显受到西方建筑研究思想的影响;在1949-1976年期间,其研究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研究方法论;1976年之后,外国建筑史研究呈井喷式增长。在海量的研究成果中,最突出的成就是进行外国建筑史研究体系框架的建设。基于外国建筑史的教学与学术研究成果,结合外国建筑史关键人物的口述访谈,本文提出外国建筑史研究中人文综合素质、建筑设计实践、哲学思想三级层面的研究内容及要求,并对目前外国建筑史的中国研究现状给出个人的思考。
二、邹德琛教授学术经验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邹德琛教授学术经验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寒地儿科疾病特点及其治法用药特色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寒地儿科疾病特点 |
1.1 虚寒性疾病多发 |
1.2 外寒内热型疾病多发 |
1.3 湿热型疾病多发 |
2 寒地儿科治法用药特色 |
2.1 用药平和,倡清灵之剂,少用质重峻烈之品 |
2.2 顾护脾胃,重在健运而非补益 |
2.3 三辨结合,立温胆合方治湿热病 |
2.4 医养结合,尤重预防调护 |
(2)辛开苦降法理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辛开苦降法理论文献研究 |
1 辛开苦降法理论源流概述 |
1.1 西汉时期《黄帝内经》为辛开苦降理论奠基 |
1.2 东汉时期《伤寒杂病论》创辛开苦降临床应用先河 |
1.3 金元时期辛开苦降理论蓬勃发展 |
1.4 明代医家对辛开苦降理论具有突破性认识 |
1.5 清代时期辛开苦降理论研究已蔚为大观 |
2 辛开苦降法理论概论 |
2.1 辛开苦降法立法依据 |
2.2 气机升降理论是辛开苦降法运用于临床之理论基础 |
2.3 辛开苦降法的配伍特点 |
第二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的古今医案研究 |
1 辛开苦降法的数据挖掘工具和方法 |
1.1 采用的分析工具 |
1.2 频数分析 |
1.3 图表分析 |
1.4 关联分析 |
1.5 黄金分割法 |
2 古代医案的数据挖掘结果 |
2.1 建立数据库 |
2.2 疾病结果分析 |
2.3 治法结果分析 |
2.4 用方结果分析 |
2.5 用药结果分析 |
2.6 常见疾病用方、用法及用药规律分析 |
3 现代医案数据挖掘结果 |
3.1 建立数据库 |
3.2 疾病结果分析 |
3.3 症状结果分析 |
3.4 治法分析 |
3.5 用方结果分析 |
3.6 用药结果分析 |
3.7 常见病用方、用法、症状及用药规律分析 |
第三部分 辛开苦降法应用研究 |
1 辛开苦降方应用概况 |
1.1 仲景辛开苦降方应用概况 |
1.2 温病学家对于辛开苦降法的应用 |
1.3 其他辛开苦降方的应用 |
1.4 小结 |
2 辛开苦降法实质 |
2.1 辛开苦降法的作用优势 |
2.2 辛开苦降法与八法的关系 |
2.3 小结 |
3 辛开苦降理论指导下的辨证论治 |
3.1 辛开苦降法之辨证论治探讨 |
3.2 辛开苦降法中的辨证论治在临床中的具体应用 |
3.3 辛开苦降法辨证论治启示 |
3.4 小结 |
4 辛开苦降法的后世临床应用 |
4.1 辛开苦降法之上下辨证 |
4.2 辛开苦降法在疫病治疗中的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古代医案来源 |
附录二 古代医案用方 |
附录三 现代医案中医疾病 |
附录四 现代医案西医疾病 |
附录五 现代医案用方 |
致谢 |
查新报告 |
论文着作 |
(3)宋立群教授辨治糖尿病肾病Ⅲ-Ⅳ期验方的挖掘及其网络药理学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 文献综述 |
1. 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
1.1 中医学对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
1.2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
2 数据挖掘及网络药理学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 |
2.1 数据挖掘在中医领域的运用情况 |
2.2 网络药理学在中医领域的运用情况 |
3. 技术路线 |
二: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探究宋立群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Ⅲ-Ⅳ期的组方规律及经验总结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分析软件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简介 |
2. 结果 |
2.1 基本信息统计分析 |
2.2 疾病分期及疗效判定分析 |
2.3 症候分析 |
2.4 方剂分析 |
3. 讨论 |
3.1 宋立群教授学术经验及治学态度概述 |
3.2 宋立群教授辨治糖尿病肾病的经验采撷 |
3.3 数据挖掘统计分析结果讨论 |
3.4 验案举隅 |
三: 宋立群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方的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宋师治疗DKD Ⅲ-Ⅳ期经验方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筛选 |
1.3 糖尿病肾病作用靶点筛选 |
1.4 药物-成分-靶点-疾病调控网络的构建 |
1.5 蛋白-蛋白互作网络图的构建 |
1.6 GO生物功能能富集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 |
1.7 分子对接 |
2 结果 |
2.1 宋师治疗DKDⅢ-Ⅳ期自拟经验方的活性成分筛选情况 |
2.2 自拟经验方的潜在作用靶点及DKD相关基因靶点 |
2.3 自拟经验方-糖尿病肾病共同靶点汇总 |
2.4 自拟经验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调控网络构建 |
2.5 自拟经验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功能蛋白互作网络 |
2.6 GO功能富集分析 |
2.7 KEGG通路富集分析 |
2.8 分子对接 |
3 讨论 |
结论 |
创新点说明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个人简历 |
(4)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地域中医流派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研究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文献检索 |
1.3 数据挖掘 |
1.4 构建知识图谱 |
1.5 研究分析 |
1.6 所用软件 |
2.研究态势 |
2.1 研究论文分布 |
2.2 研究机构分布 |
2.3 发表期刊分布 |
3.地域中医流派研究总论 |
3.1 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及其分析 |
3.1.1 高频关键词 |
3.1.2 图谱分析 |
3.2 医家的时空分布 |
3.2.1 医家的时间分布 |
3.2.2 医家的空间分布 |
4.地域中医流派研究分论 |
4.1 学术思想 |
4.1.1 新安医派 |
4.1.2 孟河医派 |
4.1.3 海派中医 |
4.1.4 岭南医派 |
4.1.5 吴门医派 |
4.1.6 龙江医派 |
4.2 医派人物 |
4.2.1 新安医派 |
4.2.2 孟河医派 |
4.2.3 海派中医 |
4.2.4 岭南医派 |
4.2.5 吴门医派 |
4.2.6 龙江医派 |
5.结论 |
5.1 研究态势总结 |
5.2 形成发展因素 |
5.3 学术思想 |
5.4 医派人物 |
5.5 时空分布 |
5.6 医派交流 |
5.7 文化意义 |
6.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经方治疗儿科疾病验案举隅(论文提纲范文)
1 表解里和, 葛根汤治风寒泻 |
2 喘咳悸汗, 莫忘桂朴杏子汤 |
3 脏腑同治, 葛根芩连疗肺肠 |
4 方证对应, 柴龙牡汤治夜游 |
5 体会 |
(6)庐陵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范畴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对象 |
1.3 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乡村聚落的研究进展 |
1.3.2 国内外乡村聚落形态研究 |
1.3.3 庐陵文化及村落相关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理论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理论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庐陵传统村落形成背景 |
2.1 历史沿革 |
2.1.1 概况 |
2.1.2 隶属沿革 |
2.1.3 行政区划 |
2.2 自然环境 |
2.2.1 交通区位 |
2.2.2 地理环境 |
2.2.3 气候条件 |
2.3 社会形态 |
2.3.1 人口发展 |
2.3.2 村落发展 |
2.3.3 移民影响 |
2.3.4 社会与宗族 |
2.3.5 方言与民系 |
2.4 文化形态 |
2.4.1 地域典型文化 |
2.4.2 主要人才与书籍 |
2.5 经济形态 |
2.5.1 江右商帮 |
2.5.2 历史支柱产业 |
2.6 庐陵文化特点 |
2.6.1 文化生态圈 |
2.6.2 庐陵文化生态圈发展阶段 |
2.6.3 庐陵文化生态圈繁盛时期 |
2.6.4 庐陵文化生态圈核心精神 |
2.7 小结 |
3 庐陵传统村落群空间形态解析 |
3.1 村落群地理空间分布 |
3.1.1 传统村落演化的时间分布 |
3.1.2 传统村落演化的空间分布 |
3.1.3 地理空间数据分析 |
3.2 村落群社会空间分布 |
3.2.1 形成与来源 |
3.2.2 姓氏与望族 |
3.2.3 规模与分布 |
3.2.4 社会空间数据分析 |
3.3 村落群空间演变特征 |
3.3.1 集聚性 |
3.3.2 扩散性 |
3.4 村落类型划分 |
3.4.1 划分视角 |
3.4.2 划分类型 |
3.5 小结 |
4 庐陵传统村落空间形态解析 |
4.1 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构成 |
4.1.1 物质空间形态 |
4.1.2 社会空间结构 |
4.2 物质空间形态解析 |
4.2.1 风水选址 |
4.2.2 领域边界 |
4.2.3 肌理形态 |
4.2.4 街巷形式 |
4.2.5 建筑特点 |
4.2.6 环境节点 |
4.2.7 物质空间形态构成 |
4.3 社会空间结构解析 |
4.3.1 空间功能 |
4.3.2 层次结构 |
4.3.3 空间演变 |
4.3.4 社会空间结构构成 |
4.4 小结 |
5 空间形态区域比较及特质归纳 |
5.1 共性分析 |
5.1.1 风水观念 |
5.1.2 环境审美 |
5.1.3 礼制秩序 |
5.1.4 宗教庙宇 |
5.1.5 安全防御 |
5.2 与临川文化圈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差异性比较 |
5.2.1 背景环境比较 |
5.2.2 空间形态比较 |
5.2.3 空间组织比较 |
5.2.4 生成原因分析 |
5.3 与客家文化圈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差异性比较 |
5.3.1 背景环境比较 |
5.3.2 空间形态比较 |
5.3.3 空间组织比较 |
5.3.4 生成原因分析 |
5.4 庐陵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质归纳 |
5.4.1 空间特质 |
5.4.2 生成动因 |
5.5 小结 |
6 庐陵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策略 |
6.1 庐陵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现状 |
6.1.1 村落保护发展与个体空间特质脱节 |
6.1.2 村落保护发展与区域文化内涵脱节 |
6.1.3 村落保护发展与地域发展振兴脱节 |
6.2 庐陵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理念 |
6.2.1 保护理念的发展历程 |
6.2.2 整体加典型保护理念 |
6.3 庐陵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层次 |
6.3.1 宏观---建立庐陵文化保育区、保育带 |
6.3.2 中观---发展庐陵文化典型村 |
6.3.3 微观---活化传统村落历史遗存 |
6.4 庐陵传统村落社会秩序的延续 |
6.4.1 社会力量构成 |
6.4.2 空间秩序构建 |
6.5 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庐陵传统村落调查记录表 |
附录二:庐陵传统村落概况统计表 |
附录三:庐陵籍宰辅名录 |
附录四:明代吉安府进士家族人员详表(一门三进士及以上) |
附录五:庐陵传统村落名门望族列表 |
(7)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山地生态城镇规划研究 ——以安宁市温泉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及研究背景 |
1.1.1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生态环境的破坏 |
1.1.2 城镇的生态系统发挥不出应有的功能 |
1.1.3 生态环境的建设重点在于引导和实施 |
1.2 研究对象、目标及意义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目标 |
1.2.4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的研究动态 |
1.3.1 景观都市主义的相关研究概况 |
1.3.2 山地生态城镇的相关研究概况 |
1.3.3 研究中存在的空缺方面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景观都市主义与山地生态城镇的关系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景观都市主义相关概念 |
2.1.2 生态指标相关概念 |
2.1.3 山地生态城镇相关概念 |
2.2 从景观都市主义理论到生态指标 |
2.2.1 景观都市主义的三个研究视角 |
2.2.2 景观都市主义与生态的联系 |
2.2.3 从景观都市主义到生态指标 |
2.3 从生态指标到生态规划设计 |
2.3.1 山地生态城镇的类型划分 |
2.3.2 山地生态城镇的生态指标 |
2.3.3 生态指标与生态规划设计 |
2.4 生态指标在山地生态城镇的典型案例 |
2.4.1 欧盟生态城镇计划 |
2.4.2 唐山市曹妃甸生态城 |
2.4.3 中新天津生态城 |
2.4.4 案例的经验小结 |
2.5 景观都市主义对山地生态城镇的影响 |
2.5.1 充分完善山地城镇的景观设施 |
2.5.2 拓展山地城镇的绿色生态片区 |
2.5.3 丰富山地生态城镇空间多样性 |
2.5.4 基于生态指标的生态规划设计 |
2.5.5 推动山地城镇生态可持续发展 |
第三章 山地生态城镇的分类与指标分析 |
3.1 安宁市温泉镇与山地生态城镇的关系 |
3.1.1 安宁市温泉镇属于山地生态城镇 |
3.1.2 安宁市温泉镇生态建设发展概况 |
3.1.3 安宁市温泉镇生态建设优化思路 |
3.2 绿色生态型城镇指标与对策 |
3.2.1 绿色生态的指标体系 |
3.2.2 绿色生态的实践途径 |
3.2.3 绿色生态的建设对策 |
3.3 资源节约型城镇指标与对策 |
3.3.1 资源节约的指标体系 |
3.3.2 资源节约的实践途径 |
3.3.3 资源节约的建设对策 |
3.4 环境友好型城镇指标与对策 |
3.4.1 环境友好的指标体系 |
3.4.2 环境友好的实践途径 |
3.4.3 环境友好的建设对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山地生态城镇的综合指标分析 |
4.1 综合指标体系的构建前提 |
4.1.1 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
4.1.2 指标体系的结构组成 |
4.1.3 指标体系的内容分析 |
4.2 山地生态建设的综合指标 |
4.2.1 模糊层次综合分析 |
4.2.2 定性与定量的综合 |
4.2.3 综合指标构建原则 |
4.2.4 综合指标项的构建 |
4.2.5 综合指标项的权重 |
4.2.6 综合指标的具体内容 |
4.3 山地生态建设的综合模型 |
4.3.1 指标的无量纲化 |
4.3.2 综合评价的模型 |
4.4 山地生态建设的综合评价 |
4.5 山地生态建设的综合建议 |
4.5.1 生态建设的生态建议 |
4.5.2 生态建设的预警建议 |
4.5.3 生态建设的综合建议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山地生态城镇的生态指标与策略 |
5.1 山地生态城镇的规划目标 |
5.1.1 山地生态城镇发展内涵 |
5.1.2 山地生态城镇发展目标 |
5.2 山地生态城镇的生态指标 |
5.2.1 生态指标在规划设计中的转变 |
5.2.2 生态指标与规划设计的关系 |
5.3 生态指标与安宁市温泉镇规划设计 |
5.3.1 安宁市温泉镇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5.3.2 安宁市温泉镇的规划调整与设想 |
5.3.3 安宁市温泉镇的策略实践与响应 |
5.3.4 山地生态指标与温泉镇规划设计 |
5.4 生态指标在生态规划中的运用策略 |
5.4.1 生态环境的优化提升 |
5.4.2 山地区域的安全构建 |
5.4.3 经济层次的战略提升 |
5.4.4 社会文明的发展行动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基本结论 |
6.1.1 景观都市主义理论的反思 |
6.1.2 景观都市主义理念的深化 |
6.1.3 山地生态城镇建设的反思 |
6.1.4 生态建设比城镇建设重要 |
6.1.5 研究结论具有普遍适用性 |
6.2 主要的创新点 |
6.2.1 景观生态城镇的初现 |
6.2.2 弹性规划的生态城镇 |
6.2.3 生态指标的预警作用 |
6.3 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展望 |
6.3.1 局限性 |
6.3.2 后续研究 |
6.3.3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图片索引 |
附录 C:表格索引 |
附录 D:山地生态城镇综合生态指标调查问卷 |
附录 E:安徽省绿色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试行) |
(8)重庆大学建筑教育阶段性研究(1952-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对建筑教育演变历程的整理保护 |
1.1.2 对建筑教育发展触因的挖掘研究 |
1.1.3 对建筑教育阶段成果的初步总结 |
1.2 研究范围及框架 |
1.2.1 研究对象与范围限定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口述历史研究法 |
1.3.3 实例与阐述结合法 |
1.3.4 比较分析法 |
1.4 研究现况 |
1.4.1 对中国建筑现代教育的宏观研究 |
1.4.2 对重庆大学建筑系教师的学术思想研究 |
1.4.3 对重庆大学建筑教育各阶段或机构的研究 |
1.5 发展阶段分期的基础依据 |
1.5.1 基于中国社会发展层面的阶段分期参考 |
1.5.2 基于建筑学科层面的阶段分期参考 |
1.5.3 基于研究对象的主要节点事件 |
2 建筑系(组)教育发展历程(1952-1966) |
2.1 历史沿袭与时代背景简述(1952年及其之前) |
2.1.1 原重庆大学的建筑教育 |
2.1.2 全国高等院校大调整 |
2.1.3 苏联高等教育体制的影响 |
2.2 恢复调整期(1952-1954年):教学秩序的恢复与重建 |
2.2.1 重庆土木建筑学院成立概况 |
2.2.2 与原重庆大学建筑系的继承关系 |
2.2.3 学生编制工作与培养方向的确定 |
2.2.4 原有培养模式的沿袭 |
2.2.5 教学机构的初步组建与发展 |
2.3 苏联影响期(1954-1958年):“学习苏联经验”的兴起与消退 |
2.3.1 全国建筑学统一课表的下放与执行 |
2.3.2 “学习苏联先进经验”运动的高潮 |
2.3.3 “学习苏联先进经验”运动的消退 |
2.3.4 “双百方针”下开始自发探索 |
2.3.5 教师外派与新兴专业的筹备 |
2.4 封闭探索期(1958-1962年):专业初步分化与地域特色萌芽 |
2.4.1 第一次“教育革命”的整体影响 |
2.4.2 建筑实践基地的诞生与发展 |
2.4.3 建筑历史方向的研究与发展 |
2.4.4 建筑物理专业的诞生与发展 |
2.4.5 城市(乡)规划专业的诞生与发展 |
2.4.6 城市绿化小组的成立与影响 |
2.5 政治介入期(1962-1966年):简单实用主义的滥觞与干扰 |
2.5.1 《高教六十条》下的专业调整 |
2.5.2 主干课程内容的重新修订 |
2.5.3 “设计革命化”运动的影响 |
2.5.4 “两种教育制度”的教学试点 |
3 理论教学的主要特征与发展 |
3.1 建筑理论教学发展概述 |
3.1.1 “学院派”理论教学的发祥与演变(1954年前) |
3.1.2 基于统一大纲的理论教学模式基本定型(1954-1958) |
3.1.3 理论教学系统的后期延续与调整(1958-1965) |
3.1.4 劳动环节对理论教学时长的挤压(1958-1966) |
3.1.5 建筑学课程学时的整体变动趋势 |
3.2 建筑设计基础及启蒙类课程 |
3.2.1 美术绘画类课程的占比情况 |
3.2.2 建筑启蒙类课程的开设与取消 |
3.3 建筑历史类课程 |
3.3.1 历史类课程学时及科目的具体变动 |
3.3.2 与美学艺术类课程的互相渗透 |
3.3.3 建筑历史教研室部分教师的学术研究方向 |
3.3.4 对西南地区传统建筑的关注 |
3.4 建筑技术类课程 |
3.4.1 技术类课程学时及科目的具体变动 |
3.4.2 技术方向专业与建筑学技术方向课程的异同 |
3.4.3 建筑物理教研室部分教师的学术研究方向 |
3.4.4 对西南地区物理环境的关注 |
3.5 城市规划类课程 |
3.5.1 规划类课程学时的具体变动情况 |
3.5.2 城市规划专业与建筑学规划课程的异同 |
3.5.3 城乡规划教研室部分教师的学术研究方向 |
3.5.4 对西南地区山地环境的关注 |
3.6 本章小结:重技务实、多元深入的理论教学 |
3.6.1 理论课程体系之间的彼此滋养 |
3.6.2 重视技术、指导设计的思想内核 |
4 设计教学的主要倾向与发展 |
4.1 建筑设计教学发展概述 |
4.1.1 早期民族复古主义思潮对设计教学的影响 |
4.1.2 “反浪费”运动与国庆“十年献礼”的插曲 |
4.1.3 “百花齐放,百家齐鸣”开启的现代主义尝试 |
4.1.4 “产、学、研三结合”口号下的建筑课程设计 |
4.2 古典折衷主义的设计倾向 |
4.2.1 地区经济条件对纯粹复古主义的天然限制 |
4.2.2 师生设计作品中古典折衷主义的体现 |
4.3 重视功能效率的设计倾向 |
4.3.1 对现代主义思潮的早期关注 |
4.3.2 部分现代主义概念在设计教学中的引入 |
4.3.3 重视功能效率在设计教学中的直接体现 |
4.4 重视地域特征的设计倾向 |
4.4.1 早期山地建筑设计手法的相关研究 |
4.4.2 “因地制宜”理念对规划设计教学的渗透 |
4.4.3 西南地区自然气候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
4.5 部分教师及校友在设计领域的基本共识 |
4.5.1 部分在校教师的建筑创作思路 |
4.5.2 部分重要校友的建筑创作思路 |
4.6 本章小结:根生本土、英撷域外的设计教学 |
4.6.1 创作环境对先锋设计理论的开放兼容 |
4.6.2 对“民间”与“地域”的人文关怀 |
5 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成果 |
5.1 建筑创作理论领域的相关研究 |
5.1.1 对西方前沿建筑理论的译介研究 |
5.1.2 对传统建筑设计手法的研究与归纳 |
5.1.3 山地建筑创作手法的早期萌芽 |
5.1.4 山地建筑群组规划的早期萌芽 |
5.2 建筑历史领域理论的相关研究 |
5.2.1 对中国建筑历史编撰的学术贡献 |
5.2.2 对西南地区古建筑的整理调研 |
5.2.3 西南传统民居的研究及其成果 |
5.2.4 西南古典园林的研究及其成果 |
5.3 建筑技术理论领域的相关研究 |
5.3.1 对先进建筑技术理论的译介研究 |
5.3.2 对西南地区建筑物理环境的研究 |
5.3.3 新兴施工技艺与构造理论的研究 |
5.4 建筑设计及规划领域的部分典型实践 |
5.4.1 以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校区为代表的校园建筑设计 |
5.4.2 以山城宽银幕电影院为代表的观演建筑设计 |
5.4.3 以沙坪坝区住宅大楼为代表的居住建筑设计 |
5.4.4 以江陵机器厂车间为代表的工业类建筑设计 |
5.4.5 以重庆市中区总体规划为代表的规划类设计 |
6 早期教学的成果总结与后期影响 |
6.1 早期理论教学的特色成果 |
6.1.1 创建了西南地区首个正规的建筑理论教学系统 |
6.1.2 形成了基本完备的二级学科等专门化方向 |
6.1.3 促进了地域性建筑理论在西南地区的萌芽与建立 |
6.2 早期设计教学的特色成果 |
6.2.1 奠定了真题真做、结合实践的设计教学传统 |
6.2.2 开辟了立足西南、客观务实的建筑创作普适性思路 |
6.3 早期研究实践的主要特色 |
6.3.1 研究成果指导创作实践,创作实践验证研究成果 |
6.3.2 研究实践中教师和学生的全程协同参与 |
6.4 对后期建筑学科的影响与启示 |
6.4.1 为西南乃至全国建筑事业及学科后续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 |
6.4.2 为西南山地建筑创作与地域建筑理论的正式提出积蓄力量 |
6.4.3 传递了求真务实、独立自由的学术精神 |
6.5 本次阶段性研究的局限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部分人员访谈记录整理 |
B.建筑系教学计划整理 |
C.部分档案资料检索及校友提供资料的整理清单 |
D.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9)跨学科思维下的中外建筑文化对话研究 ——以建筑学报(1954-1990)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对象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对象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4 研究方法与结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结构 |
1.5 论文创新点与未尽事宜 |
1.5.1 论文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与近一步研究 |
第二章 跨文化理论研究 |
2.1 跨文化传播理论 |
2.1.1 背景 |
2.1.2 相关概念 |
2.1.3 对话理论与对话过程 |
2.1.4 跨文化传播理论 |
2.2 接受美学 |
2.2.1 发展背景 |
2.2.2 接受美学 |
2.2.3 理论构成 |
2.3 跨学科的建筑现象 |
2.3.1 跨文化传播的建筑现象 |
2.3.2 接受理论与建筑创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概述 |
3.1 第二次引入浪潮1954-1967年 |
3.1.1 向苏联学习社会主义理论 |
3.1.2 社会主义阵营其他国家的学习 |
3.1.3 现代主义的的“潜伏” |
3.2 第三次引入浪潮1979-1990年 |
3.2.1 传播渠道 |
3.2.2 合作对象 |
3.3 国外学术交流活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内建筑理论发展概述 |
4.1 探求新中国主义风格1954-1967 |
4.1.1 形式探索1954-1958 |
4.1.2 重大建筑的艺术标准与住宅的经济标准1959-1964 |
4.2 建筑理论的发声热潮1978-1990 |
4.2.1 学术民主与民族形式1979-1981 |
4.2.2 旅馆建筑激起千层浪1982-1984 |
4.2.3 风貌保护与建筑创作1985-1990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跨学科思维内的中外建筑文化对话 |
5.1 跨学科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
5.1.1 主体,客体,主体性 |
5.1.2 期待视野 |
5.2 对话之前-期待视野 |
5.2.1 政治因素 |
5.2.2 经济因素 |
5.2.3 文化因素 |
5.3 对话中 |
5.4 对话后—视域创新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外国建筑史的中国研究 ——以中国建筑教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2 已有研究综述 |
2.1 建筑教育研究方面 |
2.2 参考教材方面 |
2.3 相关人物研究 |
2.4 学术理论研究 |
2.5 当代外建史课程教学改革方面 |
2.6 建筑口述史研究方面 |
3 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范围 |
3.1.1 外国建筑史与“外国建筑史”含义 |
3.1.2 外国建筑史教育与学术研究 |
3.1.3 关于外国建筑史研究中的中国建筑史 |
3.2 研究方法 |
3.2.1 传统文献学 |
3.2.2 口述史 |
4 论文框架 |
5 创新点与未尽事宜 |
5.1 创新点 |
5.2 未尽事宜 |
第1章 移植:西方建筑史教育与研究概述(1940S前) |
1.1 西方建筑史经典 |
1.1.1 上古时期:维特鲁威《建筑十书》 |
1.1.2 中古时期:瓦萨里《名人传》 |
1.1.3 1745-1940s期间的建筑史学科研究 |
1.1.3.1 弗格森《世界各国建筑史》 |
1.1.3.2 《弗莱彻建筑史》 |
1.1.3.3 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 |
1.2 西方建筑史教育概述 |
1.2.1 十八世纪前:师徒口传身授 |
1.2.2 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巴黎美术学院建筑史教育 |
1.2.3 1919-1933 年:德国包豪斯学院的建筑史教育 |
1.2.4 1910s-1940s年美国建筑史教育 |
1.2.4.1 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 |
1.2.4.2 俄勒冈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
1.2.4.3 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建筑系 |
1.2.5 苏联的建筑教育 |
1.2.5.1 高等艺术与技术创作工作室 |
1.2.5.2 莫斯科建筑学院 |
小结 |
第2章 肇建:1902-1926 年外国建筑史的中国研究 |
2.1 癸卯学制中的建筑史教育 |
2.1.1 建筑学科的建筑史教学设置 |
2.1.1.1 概述 |
2.1.1.2 不同教育阶段的建筑史课程设置 |
2.1.1.3 建筑史课程不同教育层次的教学定位,及其在学人员的培养目标 |
2.1.1.4 建筑史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要求 |
2.1.2 土木工学中的建筑学教育 |
2.2 壬子癸丑学制中建筑学科的建筑史教学 |
2.2.1 概述 |
壬子癸丑学制 |
“建筑史”前导:美术史 |
2.2.2 美术建筑:北京美术专门学校图案科 |
“美学及美术史”、“建筑学”、“图案法” |
2.2.3 工科建筑:苏州公立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 |
“西洋建筑史” |
建筑意匠学 |
美术学及其它 |
2.3 1902-1926 年期间外国建筑史的学术研究 |
2.3.1 美学 |
2.3.2 相关艺术研究中的建筑 |
2.3.3 专门的建筑研究 |
2.3.4 研究人员 |
代表人物 |
小结 |
第3章 起步:1927-1949 年外国建筑史的中国研究 |
3.1 1927-1945 年外国建筑史的教育与研究 |
3.1.1 中央大学建筑系 |
3.1.2 东北工学院建筑(工程)系 |
3.1.3 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建筑系 |
3.1.4 勷勤大学(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 |
3.1.5 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建筑系(图案系建筑装饰组) |
3.1.6 北京大学工学院建筑系 |
3.1.7 天津工商学院建筑(工程)系 |
沈理源 |
3.1.8 之江大学建筑系 |
3.1.9 重庆大学建筑系 |
3.1.10 圣约翰大学建筑系 |
3.1.11 高等职业教育建筑科 |
3.1.11.1 河北省立工业学院高级建筑科 |
3.1.11.2 柳士英所编“高级建筑科” |
3.1.11.3 国立同济大学附设高级建筑科 |
3.1.11.4 沪江大学商学院建筑科 |
3.2 1946-1949 年外国建筑史的教育与研究 |
3.2.1 清华大学建筑工程学系 |
梁思成 |
3.2.2 唐山工学院建筑系 |
3.2.3 湖南省立克强学院建筑系 |
3.2.4 北洋大学建筑工程系 |
3.2.5 其它 |
3.3 自主教学模式下外国建筑史教育的多种倾向 |
3.3.1 自主模式下的外国建筑史教育 |
3.3.2 工科建筑:外国建筑史教育的3 种倾向 |
3.3.2.1 强调学生综合文化素质培养的宾大学院派倾向 |
3.3.2.2 对现代建筑给以强烈关注的包豪斯教育倾向 |
3.3.2.3 土木工学背景下重实用的倾向 |
3.3.3 美术建筑:偏重艺术风格的巴黎美术学院派教学特征 |
3.3.4 外国建筑史教育的本土化发展 |
3.4 1927-1949 年期间外国建筑史的学术研究 |
3.4.1 “建筑史”研究 |
3.4.2 案例分析式研究 |
3.4.3 谱系学式研究 |
3.4.4 建筑理论、原理及评论 |
3.4.5 建筑教育 |
3.4.6 “西体中用”的中国建筑史研究 |
小结 |
第4章 转变:1949-1976 年外国建筑史的中国研究 |
4.1 1949年-1952 年外国建筑史的教学与研究 |
4.1.1 现代主义建筑思想逐步深入 |
4.1.1.1 现代建筑设计实践盛行 |
4.1.1.2 清华大学营建学系教学改革 |
4.1.2 建国初期特殊的历史环境下原有教学活动受到很大影响 |
4.1.2.1 建国初期特殊的历史环境 |
4.1.2.2 学生停课参与各类社会运动 |
4.1.2.3 高校教师社会主义思想改造 |
4.1.3 新中国教育转型初步影响外国建筑史教学 |
4.2 1952-1957 年外国建筑史的教育与研究 |
4.2.1 院系合并 |
4.2.2 学苏背景下建筑教育发生根本转折 |
4.2.2.1 教育培养计划性 |
4.2.2.2 培养对象倾向工农 |
4.2.2.3 系党委领导下的专业教研室教学 |
4.2.2.4 统一的学院派教学模式 |
4.2.3 “学苏”背景下外国建筑史教育的新特点 |
4.2.3.1 现代主义建筑教育特色消减殆尽 |
4.2.3.2 建筑历史在教学体系中分量减少 |
4.2.3.3 意识形态影响深入 |
4.2.4 1952-1957 关于外国建筑史的学术研究 |
4.2.4.1 建筑艺术与建筑形式的苏联译着 |
4.2.4.2 对外国现代主义建筑的研究 |
4.2.4.3 建筑美学与建筑艺术研究 |
4.3 1957-1960 年外国建筑史的教育与研究 |
4.3.1 时代背景概述 |
4.3.2 1957-1960 外国建筑史教学 |
4.3.2.1 教师队伍发生变化 |
4.3.2.2 意识形态影响至深 |
4.3.2.3 外国建筑史学科薄弱 |
4.3.3 1957-1960 外国建筑史的学术研究 |
住宅与建筑艺术座谈会 |
4.3.3.1 建筑美学与建筑艺术 |
4.3.3.2 苏联的近现代建筑 |
4.3.3.3 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建筑 |
4.4 1961-1965 外国建筑史的教育与研究 |
4.4.1 1961-1965 外国建筑史的课程教育与研究 |
4.4.1.1 天津大学建筑理论大纲(卢绳) |
4.4.1.2 世界建筑史大纲(卢绳) |
4.4.1.3 天津大学外国近现代建筑史讲义及图集(沈玉麟) |
4.4.1.4 同济大学外国建筑史讲义 |
4.4.1.5 清华大学外国建筑史教学大纲(吴焕加教授提供) |
4.4.1.6 教材:《外国建筑史》(陈志华编着) |
4.4.2 1961 -1965 外国建筑史的学术研究 |
4.4.2.1 关于建筑风格的讨论 |
4.4.2.2 国外相关建筑及其思潮的绍介 |
4.4.2.3 建筑技术及其它 |
4.5 1966-1976 外国建筑史的教学与学术研究 |
4.5.1 时代背景 |
4.5.2 1966-1976 年外国建筑史的教育与研究 |
小结 |
第5章 发展:1976 年—外国建筑史的中国研究 |
5.1 1976年——外国建筑史教学 |
5.1.1 建筑院系增多,教学领域拓展,教学系统化、规范化 |
5.1.2 教材丰富 |
5.1.2.1 专业统编教材 |
5.1.2.2 各校参考教材 |
5.1.3 教学内容拓展,形成稳定的教学研究群体 |
5.1.4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阐述由权威式转为多样式 |
5.1.5 信息多元时代课堂教学效果削弱、学生碎片化知识增多 |
5.1.6 教师面临学术与经济压力 |
5.2 外国建筑史研究的三级层面 |
5.2.1 建筑学人文综合素质层面 |
5.2.1.1 艺术性 |
5.2.1.2 社会性 |
5.2.1.3 普及性 |
5.2.2 建筑设计实践层面 |
5.2.2.1 设计实践的指导与应用价值 |
5.2.2.2 建筑设计潮流及发展方向 |
5.2.3 哲学思想层面 |
5.2.3.1 引入分析国外建筑哲学思想及理论观念 |
5.2.3.2 中国学者的哲学思考 |
5.3 多角度展现外建史研究的境域 |
5.3.1 《建筑师丛书》 |
5.3.2 《建筑理论译丛》 |
5.3.3 世界建筑史丛书(Electa) |
5.3.4 西方建筑理论经典文库 |
5.4 世界眼光、中国立场的外国建筑史研究 |
5.4.1 中国学者对世界建筑史的贡献 |
5.4.1.1 吴良镛.广义建筑学 |
5.4.1.2 王瑞珠.《世界建筑史》(16 卷) |
5.4.2 中外建筑史比较研究 |
5.4.2.1 代表人物:童寯、王贵祥 |
5.4.2.2 研究特点 |
5.4.3 关于外国建筑史研究的思考 |
5.4.3.1 加强外国建筑史的教学改革 |
5.4.3.2 理性分析、独立思考、辨析引进 |
5.4.3.3 研究与设计实践相结合 |
5.4.3.4 良好的外文能力与文字组织能力 |
5.4.3.5 视野宽广 |
5.4.3.6 为中国建筑史寻找其在世界建筑史殿堂中的地位与价值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讲义、大纲、图集 |
A1 天津大学建筑理论大纲 |
A2 天津大学外国建筑史教学大纲(1961) |
A3 天津大学(沈玉麟)外国近现代建筑史讲义 |
A4 同济大学近代与现代外国建筑史讲义(1961-1962) |
A5 清华大学外国建筑史教学大纲(19 世纪中叶以前)(1963) |
A6 清华大学西方近现代建筑史教学大纲(1963)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项目 |
发表的期刊论文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四、邹德琛教授学术经验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寒地儿科疾病特点及其治法用药特色探析[J]. 郭峥,刘璐佳,侯一鸣,司秀影,梁嫄,潘光霞,王有鹏. 环球中医药, 2022(01)
- [2]辛开苦降法理论及应用研究[D]. 禚昌红.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1
- [3]宋立群教授辨治糖尿病肾病Ⅲ-Ⅳ期验方的挖掘及其网络药理学机制探讨[D]. 楚鎏慈.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地域中医流派状况研究[D]. 成争光.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9(01)
- [5]经方治疗儿科疾病验案举隅[J]. 刘璐佳,刘志伟,刘进哲,王有鹏. 环球中医药, 2019(05)
- [6]庐陵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D]. 张建荣. 武汉大学, 2019(06)
- [7]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山地生态城镇规划研究 ——以安宁市温泉镇为例[D]. 周秀.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8]重庆大学建筑教育阶段性研究(1952-1966)[D]. 唐可. 重庆大学, 2018(04)
- [9]跨学科思维下的中外建筑文化对话研究 ——以建筑学报(1954-1990)为例[D]. 于佳. 河北工程大学, 2018(01)
- [10]外国建筑史的中国研究 ——以中国建筑教育为例[D]. 武晶. 天津大学, 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