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颜元的书院教育及其现代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田建荣[1](2020)在《古代书院因材施教与现代高等教育个性化》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古代书院培养和造就了众多人才,对我国传统教育、学术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在人才培养方面,书院特别重视并实质性地推行了"因材施教",书院大师张载、程颢、程颐、朱熹、王守仁、颜元等都有丰富的书院"因材施教"的思想与实践。在今天看来,虽然古代书院的因材施教仍存在仅仅注重道德和人格教育、辨才主要靠经验和深受科举影响效果较低等一些历史缺憾,但其所体现出的教育个性化思想理念极大地促进了书院学生个性的成长与发展,并对现代大学构建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与打造优质适合的教育具有继承、发扬、借鉴的作用和价值。
王睿[2](2019)在《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人而无德,行之不远”。道德对于国家生存与个人发展至关重要。道德的根基在于养成,而道德养成之难以至于中外先贤都在不断的思考与实践以试图破解这一难题,也由此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道德养成思想与实践智慧,它为我们今天的德育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历史经验。在中华民族漫长的教育发展进程中,宋代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历史时期:它是继春秋战国以后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发展的又一高峰,是中国教育思想与文化奔流涌动的黄金时代。其中,宋代理学家“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的道德养成思想是这一时代教育思想丰赡发展的成果和重要标识。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为宋代乃至之后的中国社会提供了主体思想与道德言说,也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修身立德的文化信仰,是中国教育“立德树人”的历史样态。对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历史回顾、意义澄清和现代价值转化,为有中国特色的德育理论的本土创生、德育实践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历史依据,是对新时代德育工作新要求的时代回应,是全球化、多元化背景下提升教育理论话语权、坚定教育自信的必然选择,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研究现状仍然差强人意:在价值定位方面,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常被冠以“以理杀人”的帽子,被当做中国文化难以现代转化的原罪;在研究视角方面,鲜见有将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当做一个完整的学术思想体系进行的研究;在研究内容方面,“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作为学界广泛使用的术语,没有获得准确定义,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体系的完整性、独特性、时代性有待进一步挖掘;在研究结论方面,对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如何从儒家学者对理想人格的设计转化成普罗大众普遍认同、易知易行的教育实践的这一中间环节阐述语焉不详,这些不足为本研究的展开提供了创新的空间,这也是本研究的学术价值所在。本研究的创新在于:一是在研究视角方面,将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作为一个完整的学术思想体系展开研究,注重其整体性、独特性的同时聚焦其历史意蕴和现实价值的挖掘;二是提出一种观点,即认为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实施与传播是儒家思想从书斋到民间,从思想到实践的过程,它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与民族特性;三是以古鉴今,对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生命价值进行重新评估和合理转化,为当下德育理论的完善与创新提供重要的历史参照与理论支撑,挖掘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的“立德树人”智慧,以回应新时代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本论文通过文献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个案研究的方法,主要围绕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何以一反道德滑坡、势力浇漓之乱象,成功实现“尽人情之美”、风敦俗睦的同时汇聚发展成为中国古代修身立德的文化信仰这一核心问题的解决而展开。本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回答“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是什么”的问题。通过对“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这些被广泛使用却含义不清的概念进行学理分析,确定道德养成的特征与内涵。采用思想史、专题史的研究框架,通过对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王安石、朱熹、陆九渊、张栻、陈亮、叶适等宋代理学家的道德养成思想的分析、归纳和总结,回答了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究竟是什么的问题,从中发现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总体趋势。第二部分回答“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何以必要与可能”的问题。首先,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对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创生环境进行分析,以期描绘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创生环境的宏大画卷,进而揭示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产生的历史合理性。其次,分析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对宋代社会的深刻影响,阐述其时代影响和历史意蕴。最后回答“新时期的道德养成何以可能”问题。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虽存在历史局限性,但仍然饱含立德树人智慧,为当今教育提供了重要启示:关注人生根本问题的道德养成可以很好的解决和回答现今德育针对性不强、方法陈旧刻板等问题;德育应该兼顾道德主体的内在自觉性与道德规范的外在约束性的双重功效;道德养成在倡导内省修身、道德践履的同时不应排斥以道德理想为价值导向的功利追求,而应该将二者整合为一;道德养成过程中榜样的力量不容忽视;道德养成应该是“道德的实践”与“实践的道德”之统一;道德养成必须坚持民族特色与文化立场。
陈军,陈罡,杨等华[3](2019)在《面向未来的语文教学——陈军语文教育思想自省历程访谈录》文中认为通过对陈军近四十年语文教学研究事实的概述,用自省与对话的方式,勾勒了"习法—寻理—溯源—立德"四个阶段思想发展与跨越的特点,反映了陈军语文教学思想由"传统"而"现代"的基本特色,对于构建中国母语现代化教育之路具有立论和实证的参考意义。
刘大榕[4](2019)在《王阳明“心性实学”及教育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王阳明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中国思想史上基本将其划归“心学”领域。然而,王阳明的思想中虽然有“心即理”等心学内容,但其思想中至始至终都存在经世致用、实体达用等事功实学。为此,关于阳明心学一直以来都有诸多争议。王阳明被称为“立德、立功、立言”的真圣人,立德是他注重内在道德修养的心学思想的突出表现,立功是对王阳明追求外在功业的肯定,其事功精神具有浓厚的实学成分。王阳明明显地融合了心学和实学,是一种“心性实学”思想。其别具一格的“心性实学”,将偏向事功的“实学”与偏向内在的“心学”两大思想学说进行综合,使二者相辅相成。然而王阳明思想中实学成分往往都被忽略,笔者结合阳明立言的教学活动,以实学的视角,探究王阳明兼具心学和实学的“心性实学”思想,为阳明思想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本文以王阳明为研究对象,结合其教育实践和事功意识,研究王阳明的“心性实学”思想。文章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对王阳明“心性实学”思想产生的背景进行梳理;第二部分围绕实心、实政的两大核心要义展开,实心以学为圣人、明伦教育和良知之学为切入,探究王阳明正心诚意、明德立心的实心教育,肯定其实心在社会现实需要的基础上,挽救世弊的教育目的。实政以王阳明德治仁政为逻辑起点,以经世致用和救世济民为落脚点,突出其学以致用和实体达用的思想特征;第三部分以王阳明教育教学活动为主要内容,研究王阳明的“心性实学”,提炼出其力行实学和尊重客观实际教育的重要意义;第四部分结论和影响,对本文进行总结,对阳明思想做客观评价,并就该思想在国内外传播与发展带来的影响进行梳理。王阳明一方面注重个人内在道德涵养的修炼,另一方面也从未放弃对外在事功的追求,强调政治功业的建立,需要有良好的内在修养为根基,良好的道德修养有利于外在政治功业的建立。很明显,王阳明具有心学思想的同时也含有浓厚地实学成分,其囊括心学与实学的“心性实学”,是他在儒家思想影响下内圣外王精神的价值体现。但总体而言,王阳明的内在修养是为其外在事功服务的。王阳明在“心性实学”思想主导下的教育实践,打破了不符合明代社会需要的教育方式,以经世致用为出发点,培养务实创新的实用型人才,同时也促进了明清之际的思想转型。他在教育教学上的革新是对古代教育的改革与尝试,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价值,突出其教育实体达用和实用实学的特点。阳明思想有独特的精神价值,虽有受到时代阶级的束缚,但也有明显的思想启蒙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为突破封建桎梏产生积极作用。
余东东[5](2019)在《传统六艺对中职文秘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研究》文中指出传统六艺是我国古代一项具有特色的职业教育思想。传统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六项技能,提倡培养知礼仪、赏乐曲、强体魄、解危机、通文墨、精术数的全方位发展的人才。中职文秘专业要求学生掌握“准文秘人员”所必备的职业素养,包括人际素养、语言素养、法律素养、心理素养、智能素养、综合素养这几个方面。两者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存在着异曲同工之处。因此,将传统六艺融入现代中职文秘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挖掘传统六艺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将其精粹之处运用到中职文秘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之中,全面提升中职文秘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中职文秘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优势,打造具有明显中国特色的文秘高技能、高素质人才。本研究以素质冰山理论、洋葱模型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文献研究法查找与传统六艺、中职文秘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相关资料,再结合传统六艺与职业素养的内涵,以职业素养的主要维度——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技能以及传统文化素养的融入情况对中职学校文秘专业398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和12名教师进行访谈。通过调查发现中职文秘专业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职业理想定位不够清晰、职业道德观念较为淡薄、职业行为习惯尚有欠缺、素养认识程度不够深刻、素养课程学生认可度低、传统文化结合度弱。在访谈中也发现中职文秘专业教师传统文化运用意识需提升、中职文秘专业的传统文化素养教育开展频率较低和教材内容与素养课程课时存在偏差这几个影响中职文秘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主要原因,并对中职文秘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产生的问题进行归因分析。针对归因分析,提出传统六艺对中职文秘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改进策略。近年来国家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力提倡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各阶段教育的人才培养之中,这给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改进指明新的方向。传统六艺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对于传统六艺的深入挖掘运用,是实现中职文秘专业特色发展的创新之路。希望通过本篇论文的研究,能够提供传统六艺融入中职文秘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方案的新思路,促进中职文秘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的提升,培养富有中国特色的文秘专业高质量人才,从而对提高文秘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起到一定帮助。
戴美玲[6](2018)在《传承与创新:文化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书院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书院是中国独特且具有完备制度的文化教育组织。虽然中国书院并非自孔子时代就产生,但其文化精神在中国历史上却可以一直追溯到孔子时代,并且在其产生以后的一千年历史上,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思想与实践中做出传承与创新,是中国宝贵的传统文化资源。现代化的研究被认为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重点所在,文化现代化又被认为是现代化中涉及面最广、最为复杂、最为深层的变迁过程。本文在文化现代化视野下,对中国书院这一富含中国文化元素和文化基因的载体进行分析,帮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教育组织在悠久的中国历史中的延续与更新,在传承与创新之间的理论与实践,了解中国书院现代化与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从而寻求对中国现代化与未来发展以些许启示。本文将中国书院的文化传统,近代中国书院的改革,现代中国书院的变迁与转型,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的追赶与超越、特点与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等论题置于文化现代化视野之下,重点在于分析中国书院在不同时代不断形成的文化传统,面对外来文化冲击时的回应与更新以及当代书院现代化的最新发展,以此观察文化现代化特性下中国书院传统、历史直至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本文将“传统”与“现代”作为一组相互参照的概念,认为中国书院作为文化教育组织形态,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以儒家文化为主体,是中国文化现代化从启蒙到不断更新转型,吸收包容的集中体现,具有鲜明文化进程中的传承与创新的传统。本文运用中国现代化的解释框架,认为在文化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书院由“传统”转化到“现代”,反映了中国文化的近现代化过程。回顾近现代化的社会大变局,最为突出的表征就是西学东渐的文化冲击,中国文化的更新与重构。虽然在此前的中国历史文化中,中外文化的交流对话一直都在进行之中,在理性思考与借鉴中,中国书院的文化交融也有丰硕成果。明清时期真正开始了全球格局下的文化碰撞,在鸦片战争的坚船利炮之下,中国文化主体自信受到冲击。以中国书院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发挥了富有包容性和维新性特点,在中外文化交流的逆境中不断寻求变革,探索中国文化的新生与重构。近代以来,文化在西化与现代化之间的摇摆不定甚至出现全盘西化的主张,中国书院进行了整体性的改制,仍然以中国文化符号的形式作为中国文化精神载体存在与坚守。虽然改制以后的中国书院依然没有完成近代文化转型,但是为中国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尝试性的探索与实践。本文围绕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中“传统和现代”、“西方与中国”之间的主线,重点以当代的中国书院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中国书院当代的复兴可以作为文化现代化最新的表征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在八十年代以后,随着现代化乃至后现代议题的再度深入,中国当代书院再度兴起。本文梳理当代书院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的历程,发现其中从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到民间社会的热潮,再到官方的肯定,当代书院呈现出多元主体共同促进,注重文化传承与转化等诸多书院现代化转型的特点,同时也存在诸多的问题。本文以现代书院的代表——厦门赏筜书院为例,重点分析了现代化书院的国学活动、运营管理体制、现代化的特色进而再深入思考当代书院现代化的发展。最后,在全球化的时代形势与背景下,在民族现代化与文化自信的进程中,思考当代的中国书院如何与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如何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中国书院如何在现代社会真正成为当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与现代转化的象征,同时对于当代中国文化、社会、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予以更多的思考。本文可以说在大量历史梳理、当代的实践调研、访谈和思考的基础上,通过中国书院文化的“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古今中西的对比分析,首次系统的运用文化现代化的相关理论对中国书院进行学术研究的长篇论文。本文的论文选题和研究方法有一定的开创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同时具有较强的社会价值与现实意义,期待通过中国书院的研究对于正在进行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各方面实践以理论的启示与实践的指导。
刘晓飞[7](2017)在《古代书院教育对塑造大学精神品质的启示》文中认为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底色越来越浓,社会上掀起国学热潮,纷纷将目光转向传统文化,从中汲取优秀营养。传统书院发轫于唐,兴盛于宋,发展绵延至清,存在千年之久,作为中国封建社会一种独特的教育组织和学术机构,成长于官学与私学之间,融两者所长,在长期发展中不断积淀、凝练而成独具生命力的精神内涵,是其办学风格的集中体现。书院深深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沃土,所体现的独立自主的治学精神、润泽斯民的德育精神、求真务实的实践精神、尊道敬学的创新精神,深深影响了一代代中国文人士子,促进了古代传统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培养了大批"传道而济斯民"的人才,在养成健全人格、改善社会风尚、传播民族文化等方面,起着积极的社会意义。虽然在封建格局下逐渐官学化,其精神特质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终在社会深重危机和教育大变革中为新式学堂所取代,但制度的终结,并不意味着精神的消亡,新时期,书院范例勃兴,学习和研究书院制度,正是中华文化复兴和重建的积极表现。在以西方大学模式为主的背景下,要保存中国大学民族特色,推动其发展与变革的步伐,必须在传承与创新的基础上,将传统教育精华融入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不断加深对书院教育精神的理解和把握,方可从中获得诸多有益办学经验和教育启示。本文认为重新思考书院教育这一优秀典范,总结其办学特色,梳理其历史进程,挖掘其教育理念,彰显其时代精神,能更好的加深对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教育的探讨,促进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李祖民[8](2017)在《先秦诸子教育经济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经济思想产生于教育经济实践,是随着经济、社会、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原始时期氏族首领教民稼穑是中国教育经济思想的萌芽阶段;商和周初“百工”出现及“工商食官”局面的形成标志着中国教育经济思想正式产生;周朝中、晚期由生产力发展需要催生的“六艺”教育则见证着中国教育经济思想的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先秦诸子的教育经济思想业已进入成型阶段,迎来了发展的第一座高峰。先秦诸子的教育经济思想分学派主要包括儒、墨、道、法以及兵家、阴阳家、纵横家、货殖家等教育经济思想。在学派内部、学派之间,诸子的教育经济思想在展开的过程中,既争鸣竞胜,在有关教育收益、受教育机会、人的素质构成、劳动者行为规范、身体存养、人才取用等方面歧见迭出,又融贯汇通,形成义利之辨、先富后教、顺民而教、壹教则富等共同论域。与古希腊哲学家们的“思辩理性”、“理论理性”的特征大为不同,先秦诸子之理性思维,无论是儒家的道德理性、墨家的工具理性,还是道家的反思理性、法家的实践理性,均指向现实人生和伦常日用,呈现出“实用理性”、“生活理性”的总特征,在此特征统摄下,先秦诸子的教育经济思想体现出整体性、辩证性、人本性等鲜明的特征。诸子教育经济思想诞生于春秋、战国这一大调整、大变革的社会全面转型时期,形成于经济的引发、政治的促发、文化的激发以及诸子个人的创发。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以及多元的经济结构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促成了教育与经济的“联姻”;在政治转型的背景下,士阶层得以产生,历史赋予士以“修齐治平”的使命担当,士在以“道统”自任,保持精神独立的同时,批判地向“政统”靠拢,将治平的理想落实到对现实改造的“世俗化”行动中,成为教育与经济建立紧密联系的纽带;学术下移导致私学产生,由此推动,教育的社会功能开始向经济领域扩展。同时,私学产生带来思想领域的空前繁荣,各种思想自由滋长,教育经济思想也在争鸣中发展,在融合中成熟;以此为背景,诸子凭借在哲学、教育、经济方面的天赋异禀,转识成智,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的教育经济思想。先秦诸子为中国的教育经济思想确立了“内圣”与“外王”两条发展路向,循此,古代的教育经济思想在跳跃中前进。先秦诸子的许多教育经济思想不仅具有开创性,而且极富生命力,影响着各个时期的学者。批判地继承诸子的教育经济思想,不仅有助于廓清对古代教育经济思想的模糊认识,纠正当前研究中的一些弊失,而且对于增强学科发展的民族自信,形成学科发展的民族特色,以及为世界教育经济学发展作出独特贡献都是大有裨益的。
刘中兴,许刚[9](2016)在《中华传统“六艺”的当代内涵与课程设计》文中提出以"六艺"为核心的教育模式,是中国先秦时期特有的文化形式,即要求贵族学生掌握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开展"六艺"教育模式的研究,认识"六艺"的内涵与外延,并运用于现代教育活动中,无论是对海外中华文化传播,还是对目前国内的教育改革,都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我们可以通过"六艺"为载体,设计科学有效的教学课程、活动形式、教材产品等,呈现出中华文化的和合性、开放性、包容性、转化性,既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又介绍当代中国。
段俐君[10](2015)在《论苏湖教法对当前高中教育改革的启示》文中研究说明北宋杰出教育家胡瑗在继承宋以前儒家教育的传统基础上,创造了“苏湖教法”,顺应了社会政治、经济、教育的发展需要,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胡瑗创造的“苏湖教法”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方法,而且是一种教育理念。“苏湖教法”以明体达用为办学的宗旨和教学原则,其教学方法多样,包括分组教学法、快乐教学法、实践考察法、人格感化法、商讨式教学法、奖激教学法、讲授教学法等。“苏湖教法”批叛了当时科举学而优则仕,只重经学,学习只为科举考试,读书就是死记硬背的风气,改变了当时重辞赋的虚浮风气,而重经学的实际运用,它在当时不同程度上满足了不同人才的需求。本文把“苏湖教法”放在北宋初期这一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研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全面介绍了其内容,并探究了其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而我国现在的高中教育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分析当前的时代特征及社会背景,用“苏湖教法”这一成功教育改革案例的教育思想、原则来指导当前高中教育改革,得出改善当前高中教育问题的有效措施。文章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详细阐述了“苏湖教法”产生的历史背景,包括产生的经济背景、教育背景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的背景,“苏湖教法”的内涵和影响。第二部分分析了当前高中分科教育出现的问题,以及取消文理分科这一新政策提出的社会背景。第三部分是“苏湖教法”对当前高中教育改革的启示,具体体现为明体达用,注重实学;因材施教,培养具有个性特长的学生;根据社会需求,合理设置课程;优化教学方法,注重教学实效。第四部分为本文的结论,针对胡瑗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以及我们目前高中教育的实际和趋势,得出结论“苏湖教法”对我们今天的高中教学改革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
二、颜元的书院教育及其现代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颜元的书院教育及其现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古代书院因材施教与现代高等教育个性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因材施教在古代书院的运用和发展 |
二、古代书院因材施教的优势与不足 |
三、古代书院因材施教对当今高等教育个性化人才培养的启示 |
(一)树立个性化教育理念,构建优质的多元人才培养模式 |
(二)借助导师制和学分制,实施因材施教 |
(三)尊重学生主体性,把选择权还给学生 |
(四)增强学习环境开放性,实行分流分层的小班教学制度 |
(五)有个性、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实现高等教育个性化的根本保证 |
(2)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当代中国道德伦理重建之需要 |
(二)宋代理学家教育思想内在价值之体现 |
(三)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之诉求 |
(四)教育过程中“立德树人”之旨归 |
二、研究综述 |
(一)有关道德养成的相关研究 |
(二)有关宋代理学家教育思想的相关研究 |
(三)有关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相关研究 |
(四)相关研究呈现的趋势与存在的问题 |
三、研究问题 |
(一)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是什么 |
(二)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何以必要与可能 |
(三)新时代的道德养成何以可能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历史研究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四)个案研究法 |
五、研究价值 |
(一)理论价值 |
(二)现实价值 |
六、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本研究的创新 |
(二)本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道德养成的学理审视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理”与“理学” |
(二)宋代理学家 |
(三)道德养成 |
二、道德养成思想的基础与依据 |
(一)哲学基础:道德可教 |
(二)心理学基础:习惯可成 |
(三)历史依据:思想渊源 |
三、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划分依据 |
(一)以历史的发展进程为依据 |
(二)以学派主张或地域为依据 |
(三)以宋代理学思想发展阶段为依据 |
第二章 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之奠基塑型 |
一、一理二气,五行分合:周敦颐道德养成思想 |
(一)“自太极论始”的哲学基础 |
(二)“顺万物化万民”的教育目的 |
(三)以“诚”为主的教育内容 |
(四)“主静”“行之”的原则方法 |
(五)“穷禅客”真儒家:周敦颐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
二、以物观物,体四用三:邵雍道德养成思想 |
(一)以“即物穷理”为哲学基础 |
(二)“以道尽人”“正人”“效我”的教育目的与作用 |
(三)以儒家典籍为主要内容 |
(四)“循理”“润心”“慎独尚行”的原则方法 |
(五)“以物观物”的“异数”:邵雍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
三、民胞物与,礼以持性:张载道德养成思想 |
(一)以气本论与人性二元论为哲学基础 |
(二)“变化气质”,“敦本善俗”的教育目的 |
(三)“民胞物与”,“尊礼贵德”的教育内容 |
(四)“养正于蒙”、“事中明理”的原则方法 |
(五)“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
四、养正于蒙,敬义兼持:二程道德养成思想 |
(一)“人与天地一物”的哲学基础 |
(二)“醇教化”“尽人情之美”的教育目标 |
(三)“九德”“六艺”的教育内容 |
(四)“敬义兼持”“习而后能安”的原则方法 |
(五)“德性宽宏”“文理密察”:二程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
五、性情一也,陶冶成之:王安石道德养成思想 |
(一)王安石道德养成思想基础 |
(二)“仁者圣之次也,智者仁之次也”的教育目标 |
(三)“德以仁为主”“德以礼为体”的教育内容 |
(四)“振民育德”“风俗法度”的原则方法 |
(五)“经世致用”“知命厉节”:王安石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之大成分化 |
一、去欲存理,易知易行:朱熹的道德养成思想 |
(一)“君子务本,本立道生”的教育目标 |
(二)“尊德性,道问学”的教育内容 |
(三)“知行相须”,“整齐严肃”的践履举措 |
(四)“去欲存理”,“易知易行”的思想特质 |
(五)“穷理禁欲”:朱熹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
二、明理立心,代天理物:陆九渊道德养成思想 |
(一)以“心即理”为哲学基础 |
(二)“君子”、“存心”的教育目的 |
(三)“仁义者,仁之本心也”的教育内容 |
(四)陆九渊道德养成方法体系 |
(五)“心外无事,心外无理”:陆九渊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
三、其为有渐,其进有序:张栻道德养成思想 |
(一)“性,天下之大本也”的哲学基础 |
(二)“尽仁道者圣人”,“传道济民”的教育目的与作用 |
(三)“礼俗”、“伦纪”的教育内容 |
(四)“知行互发”“其为有渐,其进有序”的原则方法 |
(五)“只说践履而不务穷理”:张栻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
四、重实际、讲实用、务实效:浙东学派道德养成思想 |
(一)兼顾内外,本末并举:吕祖谦道德养成思想 |
(二)复正情性,义利双行:陈亮、叶适道德养成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创生环境及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
一、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创生环境 |
(一)经济环境:富庶繁荣,一道德以同俗 |
(二)政治环境:内权集上,外权不竞 |
(三)文化环境:多元圆融,返之淳正 |
(四)科技环境:嘉惠学林,公诸同好 |
二、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与社会的互动 |
(一)义利相辨: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与经济之互动 |
(二)才资德帅: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与政治之互动 |
(三)教化人伦: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与文化之互动 |
(四)格物致知: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与科技之互动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之历史经验与现实观照 |
一、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历史经验 |
(一)哲学基础:关注道德人格尊严,“参赞天地之化育” |
(二)目标定位:以内圣外王为旨归 |
(三)内容选择:“身心”“内外”“知行”与“纲常名教” |
(四)原则方法:“躬行”、“事上磨练”的实践品格 |
(五)思想传播:构建多元化、多途径的传播体系 |
(六)文化立场:兼顾文化继承与文化互鉴 |
二、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历史局限 |
(一)对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评价之依据 |
(二)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历史局限 |
三、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现实观照 |
(一)准确定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民族特色与文化立场 |
(二)目标设计: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兼顾个人修养提升与社会能力增强 |
(三)内容选择:聚焦人生根本问题,精选道德榜样 |
(四)原则方法:内在超越与外在约束并举,坚守实践品格 |
(五)实施基础:充分发挥教育主体作用,为道德养成奠定坚实基础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王阳明“心性实学”及教育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及其研究现状 |
(一)对王阳明心学的研究 |
(二)对王阳明“心性实学”的研究 |
(三)对王阳明教育的研究 |
三、王阳明“心性实学”概念界定 |
四、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王阳明“心性实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社会背景 |
第二节 学术背景 |
一、儒学的积淀 |
二、家学渊源 |
三、佛道文化的影响 |
第二章 王阳明“心性实学”教育实践的核心 |
第一节 力求实心 |
一、学为圣人 |
二、明人伦 |
三、致良知 |
第二节 务求实政 |
一、经世致用 |
二、济世救民 |
第三章 王阳明“心性实学”教育实践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讲求实效的社会教育 |
一、制定乡约以教化民众 |
二、兴建社学书院推动文化教育 |
第二节 主张“实地用功”的实功教育 |
一、重视“立志”的教育内容 |
二、实地用功的教育途径 |
三、主张结合日用的教育原则 |
第三节 强调“践履之实”的实行教育 |
一、事上磨炼 |
二、实践实行 |
三、知行合一 |
第四节 突出“个性”的实体教育 |
一、儿童教育 |
二、个性教育 |
第四章 结论与影响 |
第一节 结论 |
一、对宋明世风的修正与改良 |
二、对古代教育的改革与尝试 |
三、对人才培养的务实及创新 |
第二节 王阳明“心性实学”教育实践对国内外的影响 |
一、对阳明后学的影响 |
二、对近现代的影响 |
三、对东亚地区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传统六艺对中职文秘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1.研究缘起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问卷调查法 |
3.访谈法 |
(三)研究综述 |
1.传统六艺应用研究 |
2.中职文秘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
(四)理论基础 |
1.素质冰山理论 |
2.洋葱模型理论 |
(五)核心概念界定 |
1.传统六艺 |
2.职业素养 |
3.中职文秘专业学生职业素养 |
(六)创新之处 |
二、传统六艺与中职文秘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逻辑契合 |
(一)传统六艺与中职文秘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内在契合性 |
1.引导学生树立职业观念 |
2.提升学生文秘专业水准 |
3.切合社会文秘人才需求 |
(二)传统六艺与中职文秘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外在关联性 |
1.强调价值观念引领 |
2.丰富人才培养内容 |
3.注重隐性教育渗透 |
三、中职文秘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现状的调查分析 |
(一)调查对象 |
(二)问卷调查分析 |
1.职业理想定位不够清晰 |
2.职业道德观念较为淡薄 |
3.职业行为习惯尚有欠缺 |
4.素养认识程度不够深刻 |
5.素养课程学生认可度低 |
6.传统文化结合程度较弱 |
(三)访谈结果分析 |
1.文秘教师传统文化运用意识需提升 |
2.学校传统文化素养教育开展频率低 |
3.教材内容与素养课程课时存在偏差 |
四、中职文秘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现存问题的归因分析 |
(一)学生文秘职业观念较为淡薄 |
1.学习动机缺乏积极引导 |
2.思想观念易受外界影响 |
(二)职业素养教育应用效果不佳 |
1.素养教育内容把握失准 |
2.教师疏忽素养榜样教育 |
(三)素养培养缺乏传统文化引入 |
1.职业素养理念偏重西式 |
2.职业素养教育途径单一 |
五、借鉴传统六艺提升中职文秘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策略 |
(一)加强文秘学生价值观念引领 |
1.加强文秘职业观念课堂教育 |
2.提高传统六艺课堂融入程度 |
3.借助新媒力量拓宽教育渠道 |
(二)推进传统六艺渗透课程建设 |
1.合理运用传统六艺文化资源 |
2.丰富传统六艺素养教育内容 |
3.树立以身为尺师者榜样形象 |
(三)重视传统六艺隐性育人格局 |
1.建设六艺校园文化育人环境 |
2.借助课外活动渗透六艺教育 |
3.推进“校企家”多方协同育人 |
六、研究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中职文秘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现状及培养调查问卷 |
附录二:教师访谈提纲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传承与创新:文化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书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分析路径 |
一、相关论题研究现况 |
二、分析路径 |
第三节 理论框架与核心概念界定 |
一、理论框架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一、文献梳理与文本解读 |
二、理论梳理与理论探索 |
三、田野调查与个案分析 |
第二章 传承与创新:中国书院的文化传统 |
第一节 书院文化传统的萌动 |
一、书院是对私学传统的传承与发展 |
二、书院最初的形态与功能 |
三、书院文化萌动中的交流、融合与转向 |
第二节 书院文化传统的生成 |
一、书院文化正式兴起的背景 |
二、书院运行规制的形成与创新 |
三、书院文化精神的巩固与推广 |
第三节 书院文化传统的兴盛与流变 |
一、近代化中国何时开始: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准备 |
二、书院的兴盛与流变:未完成的近代文化转型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冲击与适应:近代中国书院的现代化 |
第一节 文化冲击下的中国书院改革 |
一、文化现代化起步的前奏:知识进步与西学东渐时期的书院 |
二、文化现代化起步:鸦片战争前后思想的进步与书院改革 |
第二节 文化冲击下的适应:中国书院改制 |
一、维新变法与书院改革的探索 |
二、文化制度的进步与转型:书院改制与科举废除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变迁与转型:现代中国书院的现代化 |
第一节 书院现代化变迁的背景:五四前后的中国文化现代化 |
一、传统的变迁:从“中体西用”到“西化” |
二、现代化的启蒙:关于“中国本位”与“全盘西化”的论争 |
三、思想的进步:五四前后中国现代化思想启蒙的演变 |
第二节 “国学”兴起与载体的最初探索 |
一、“国学”的兴起与争论 |
二、“国学”实践载体的最初探索 |
第三节 中国书院现代化转型的探索 |
一、书院现代化转型的探讨 |
二、书院现代化转型的实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传统的复兴: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的发展 |
第一节 文化现代化下当代中国书院发展的背景 |
一、全球文化现代化下的中国文化与“国学”的发展 |
二、传统文化现代化下的中国书院的转型延续 |
第二节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的历史分期 |
一、1949-1977年间计划时期的中国书院 |
二、1978-2001年间改革时期的中国书院 |
三、2002-2007年间追赶时期的中国书院 |
四、2008-2017年间飞跃时期的中国书院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的新特点与新问题 |
第一节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建设的特点 |
一、多重主体、多种力量参与到当代书院建设之中 |
二、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的发展新模式 |
第二节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
一、功能、目标如何定位 |
二、机制、体制如何创新 |
三、建筑、环境如何再造 |
四、教育内容、方式如何施行 |
五、书院团体的联盟化如何发展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的传承与创新—以厦门筼筜书院为例 |
第一节 厦门筼筜书院的概况 |
一、筼筜书院的创院历程 |
二、筼筜书院的文化传承与时代思考 |
三、筼筜书院的环境再造与建筑创新 |
第二节 厦门筼筜书院的日常国学实践活动 |
一、讲学:全面尝试力求经典的国学课程 |
二、礼乐:丰富多彩力求修身的国艺教习 |
三、活动:形式多样力求底蕴的文化活动 |
四、出版:努力恢复力求提升的文库出版 |
第三节 厦门筼筜书院的现代化运营与管理 |
一、学生管理 |
二、课程与师资管理 |
三、“学田”与产业化的经营 |
四、宣传推广的平台 |
第四节 厦门筼筜书院现代化的特色与问题 |
一、现代化的功能定位 |
二、高校的合作与联动 |
三、参与地区书院建设 |
四、当前所面对的问题与选择 |
第五节 当代新型书院现代化发展再思考 |
一、坚持以国学经典教育为中心 |
二、设置适合现代人需求的课程 |
三、争取多方面力量联合办学 |
四、加强书院之间的交流互动 |
五、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建设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思考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一、史料集 |
二、研究着作 |
三、研究论文 |
四、其他资料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古代书院教育对塑造大学精神品质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与现实意义 |
(二) 书院教育研究现状与评述 |
1. 书院德育思想研究 |
2. 书院教学方法研究 |
3. 书院教学管理研究 |
4. 书院课程教学研究 |
5. 书院环境教育研究 |
6. 书院对外交流研究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 论文的创新之处 |
一、道势相依——书院的办学特色 |
(一) 教学内容:注重求知与崇德兼修并举 |
1. 德育为先 |
2. 课程设置 |
3. 培养目标 |
(二) 教学风格:教育普及与兼容并蓄同存 |
1. 博采众长的开放教育 |
2. 因材施教的层次教育 |
3. 潜移默化的环境教育 |
(三) 管理模式:学术研究与社会教化兼备 |
1. 教学制度 |
2. 机构设置 |
3. 教学评价 |
二、在历史与现实之间——书院精神的传承 |
(一) 书院精神概说 |
1. 独立自主的治学精神 |
2. 润泽斯民的担当精神 |
3. 求真务实的实践精神 |
4. 尊道敬学的学术精神 |
(二) 书院的千年转身 |
1. 在限制与自由中绵延千年 |
2. 书院影响早期大学之格局 |
3. "重构—改良"的当代书院范例 |
三、彰显与对接——书院精神对现代大学精神的启示 |
(一) 书院传统的新时代契合点 |
1. 文化传承 |
2. 人才培养 |
3. 学术研究 |
4. 服务社会 |
(二) 构建大学文化的多重维度 |
1. 励行校训 |
2. 坚定志向 |
3. 追求和谐 |
4. 建章立制 |
(三) 继承传统书院精神,造就现代大学脊梁 |
1.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涵 |
2. 落实好办学自主权,健全高校管理机制 |
3. 用中国梦引领科学伦理和学风建设 |
4. 以学生完善人格的养成为关键 |
5. 加强师德建设,树"四有老师"新风 |
四、古为今用——青年学生要在优秀传统文化中砥砺前行 |
(一) 修身为要:立德树人 |
(二) 知行合一:经世致用 |
(三) 忧国忧民:家国情怀 |
(四) 敢为人先:"双创"精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硕期间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先秦诸子教育经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从“舶来品”到“本土化” |
二、研究目的与价值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价值 |
三、文献综述 |
1. 凤毛麟角:直接冠以“教育经济思想”的研究文献 |
2. 隐而不彰:揭示教育经济思想的非专论性文献 |
3. 缺乏勾连:教育经济实践研究文献 |
4. 寥若晨星:研究文献述评 |
四、核心概念的界定 |
1. “先秦”与“先秦诸子” |
2. “教育经济思想”、“教育经济理论”与“教育经济学” |
五、研究方法 |
1. 文献法 |
2. 阐释法 |
3. 比较法 |
六、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1. 研究思路 |
2. 结构安排 |
第一章 先秦诸子的教育经济思想 |
一、儒家的教育经济思想 |
1. 孔子“执用两中”的教育经济思想 |
2. 孟子的“教”“养”两端 |
3. 荀子“大富之器唯学”的教育经济思想 |
二、墨子的教育经济思想 |
1. “无差等”的教育经济思想 |
2. “兼爱”“交利”的教育经济思想 |
3. “尚贤”“使能”的教育经济思想 |
4. 节用的教育经济思想 |
5. “教人耕者其功多”的教育经济思想 |
6. “强力从事”的教育经济思想 |
7. 墨子的其它教育经济思想 |
三、老子及其道家的教育经济思想 |
1. 老子的教育思想 |
2. 老子的经济思想 |
3. 老子“无为”“无不为”的教育经济思想 |
四、法家的教育经济思想 |
1. 邓析“养养之义”的教育 |
2. 李悝的“尽地力之教” |
3. 商鞅的“壹教” |
4. 韩非的“法教” |
五、管子的教育经济思想 |
1. 道德的“物质经济”意涵 |
2. 劳教定而国富 |
3. 四民分业与专业教育 |
4. 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 |
5. 以人为本的资源论 |
6. “修其能”的科技教育 |
7. “经济教育”思想 |
六、其他诸子的教育经济思想 |
1. 兵家的教育经济思想 |
2. 阴阳家的教育经济思想 |
3. 纵横家的教育经济思想 |
4. 货殖家的教育经济思想 |
第二章 争鸣与融合:先秦诸子教育经济思想比较 |
一、学派间的争鸣交锋 |
1. 关于教育收益 |
2. 关于受教育机会 |
3. 关于“人力” |
二、学派内的歧见异说 |
1. 对影响生产效能的道德素质的认识有异 |
2. 教育规范劳动者行为的方式有别 |
3. 不同的人力存养之道 |
4. 不同的人才取用之法 |
三、思想上的吸纳融通 |
1. 分化深化 |
2. 融合互通 |
3. 共同论域 |
第三章 先秦诸子教育经济思想的特征 |
一、实用理性:先秦诸子教育经济思想的总体特征 |
1. 儒家的道德理性 |
2. 墨家的工具理性 |
3. 道家的反思理性 |
4. 法家的实践理性 |
二、先秦诸子教育经济思想的具体特征 |
1. 整体性 |
2. 辩证性 |
3. 人本性 |
第四章 先秦诸子教育经济思想形成的动因 |
一、经济引发:生产力发展促成教育与经济“联姻 |
1. 经济发展要求教育获得相应发展 |
2. 技术进步使“教人耕”成为必要 |
3. 多元的经济结构决定多样的人才结构 |
二、政治促发:士阶层是教育与经济建立更紧密联系的纽带 |
1. 政治转型与士阶层的出现 |
2. 政治需要士走“学而仕进”之路 |
3. 政治权力(“政统”)与士的使命担当(“道统”) |
三、文化激发:私学产生带来的思想空前繁荣 |
1. 学术下移与私学产生 |
2. 教育经济思想的私学基础 |
3. 学术开放与教育经济思想的繁荣 |
四、个体创发:诸子的转识成智与教育经济思想的最终成型 |
1. 哲学思想 |
2. 教育思想 |
3. 经济思想 |
第五章 先秦诸子教育经济思想的流变与影响 |
一、 内圣与外王:中国古代教育经济思想发展的基本路向 |
1. 内圣:教育与经济渐行渐远 |
2. 外王:教育与经济相伴相生 |
二、沉寂与活跃:中国教育经济思想跳跃发展的“三座高峰” |
1. 相对沉寂:封建时期的教育经济思想 |
2. 阶段活跃:先秦诸子、中世纪的“明珠”及近代启蒙 |
三、 成就与不足:中国教育经济学的本土化追寻 |
1. 先秦诸子的成就:与古代西方教育经济思想相比较 |
2. 不足之处 |
3. 中国教育经济学的本土化追寻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9)中华传统“六艺”的当代内涵与课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一、“六艺”教育理念的内涵分析 |
二、“六艺”教育理念的现代诠释与实践路径 |
三、以“六艺”为载体的传统文化课程设计 |
(一)“礼”的课程设计 |
(二)“乐”的课程设计 |
(三)“射”的课程设计 |
(四)“御”的课程设计 |
(五)“书”的课程设计 |
(六)“数”的课程设计 |
(10)论苏湖教法对当前高中教育改革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高考“文理不分科”方案的出台形成热议 |
(二)“苏湖教法”实践成功模式对改革有借鉴之处 |
二、选题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苏湖教法”的研究 |
(二)关于文理分科的研究 |
四、研究目标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苏湖教法 |
第一节“苏湖教法”产生的历史背景 |
一、“苏湖教法”产生的政治经济背景 |
二、“苏湖教法”产生的文化教育背景 |
三、“苏湖教法”形成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
第二节“苏湖教法”的内容 |
一、“苏湖教法”的指导思想:明体达用 |
二、“苏湖教法”的教育制度:分斋教学 |
三、“苏湖教法”的教学方法 |
第三节“苏湖教法”的影响 |
一、“苏湖教法”对当时社会教育的影响 |
二、“苏湖教法”对后世教育的影响 |
第二章 高中文理分科的研究 |
第一节 高中分科存在的问题 |
一、破坏知识的整体性 |
二、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
三、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
四、加剧了应试教育的倾向 |
第二节 取消文理分科的社会背景 |
一、当今社会的政治经济背景 |
二、当今的文化教育背景 |
三、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转变 |
第三章“苏湖教法”对当前高中教育改革的启示 |
第一节 明体达用,注重实学 |
一、教学过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
二、把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纳入考核范围 |
第二节 因材施教,培养具有个性特长的学生 |
一、梯度设计学习目标,分层教学 |
二、设计个性化作业 ,培养相关的技能 |
第三节 根据社会需求,合理设置课程 |
一、建立文理科相互交融、渗透的课程体系 |
二、注重课程的统一性、多样性、灵活性 |
第四节 优化教学方法,注重教学实效 |
一、分组教学,合作探究 |
二、愉快教学,寓教于乐 |
三、重视实践,直观教学 |
第四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颜元的书院教育及其现代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古代书院因材施教与现代高等教育个性化[J]. 田建荣. 大学教育科学, 2020(06)
- [2]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研究[D]. 王睿.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
- [3]面向未来的语文教学——陈军语文教育思想自省历程访谈录[J]. 陈军,陈罡,杨等华. 语文教学通讯, 2019(25)
- [4]王阳明“心性实学”及教育实践研究[D]. 刘大榕.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5]传统六艺对中职文秘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研究[D]. 余东东.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9)
- [6]传承与创新:文化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书院研究[D]. 戴美玲. 厦门大学, 2018(12)
- [7]古代书院教育对塑造大学精神品质的启示[D]. 刘晓飞. 西北民族大学, 2017(08)
- [8]先秦诸子教育经济思想研究[D]. 李祖民.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9]中华传统“六艺”的当代内涵与课程设计[J]. 刘中兴,许刚. 教师教育论坛, 2016(07)
- [10]论苏湖教法对当前高中教育改革的启示[D]. 段俐君.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