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氩激光眼内探头眼外引流视网膜下液的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田歌[1](2020)在《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合并后巩膜葡萄肿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回顾性观察分析玻璃体切割术(pars plana vitrectomy,PPV)联合内界膜(internal limiting membrane,ILM)剥除术、后巩膜葡萄肿边缘光凝以及硅油填充治疗合并后巩膜葡萄肿的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acular hole retinal detachment,MHR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住院治疗的合并后巩膜葡萄肿的高度近视MHRD患者49例49只眼,所有患者均行PPV联合ILM剥除术以及硅油填充。根据术中是否联合后巩膜葡萄肿边缘激光光凝进行分组,激光组25例25只眼,非激光组24例24只眼。所有患者手术前后行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眼压、眼底照相、眼部B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等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1周、1、3及6个月的视网膜复位率、黄斑裂孔闭合率、视力改善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应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视网膜复位率:将首次术后6个月为疗效判定点,激光组24例24只眼首次手术后视网膜复位,首次手术视网膜复位率为96.0%;非激光组17例17只眼首次手术后视网膜复位,首次手术视网膜复位率为70.8%。激光组视网膜复位率高于非激光组,χ2=3.984,P=0.0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黄斑裂孔闭合率:将首次术后6个月为疗效判定点,激光组19例19只眼黄斑裂孔闭合,黄斑裂孔闭合率为76.0%;非激光组15例15只眼黄斑裂孔闭合,黄斑裂孔闭合率为62.5%,激光组黄斑裂孔闭合率高于非激光组,χ2=1.051,P=0.3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术后视力:激光组25例25只眼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平均BCVA(Log MAR)分别为1.80±0.37、1.38±0.31、1.08±0.39,术后3个月平均BCVA优于术前,术后6个月平均BCVA优于术后3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98、5.327,P=0.001、0.000)。非激光组24例24只眼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平均BCVA(Log MAR)分别为1.87±0.28、1.45±0.46、1.20±0.47,术后3个月平均BCVA优于术前,术后6个月平均BCVA优于术后3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76、2.899,P=0.001、0.014)。激光组与非激光组平均BCVA(Log MAR)相比,两组术后3个月及6个月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09、0.675,P=0.687、0.506)。4、术后并发症:术后所有患者中出现5例,其中激光组2例,非激光组3例,取油前眼压大于21mm Hg,予降眼压药物治疗,眼压均在治疗一周内恢复正常。至随访末期,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1、后巩膜葡萄肿边缘光凝应用于PPV治疗合并后巩膜葡萄肿的高度近视MHRD安全有效,提高视网膜解剖复位率,减少复发,对视功能恢复无损伤作用。2、PPV联合ILM剥除、后巩膜葡萄肿边缘激光光凝以及硅油填充的术式组合用于治疗病理性高度近视MHRD可取得较好的视网膜解剖复位率及视功能的恢复。
孙早荷[2](2019)在《硅油眼视网膜下积液的临床观察及处理》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是指在全层视网膜裂孔形成的基础上,液化的玻璃体经裂孔进入视网膜下间隙,导致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和色素上皮层分离,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随着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快速发展和眼内填充硅油的广泛应用,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成为治疗RRD的手术方式之一。然而,部分患者硅油填充术后视网膜下仍有积液存在,不利于硅油的早期取出,甚至出现复发性视网膜脱离。本研究对64例硅油眼视网膜下积液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根据不同特点及病因对其治疗方法进行初步探讨,以便硅油及时安全地取出,减少视网膜脱离的复发。目的观察硅油眼视网膜下积液的特点,分析其形成原因,并根据不同特点及病因对其治疗方法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一科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的515例(515眼)RRD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期间行裂隙灯联合前置镜、全视网膜镜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将发生视网膜下积液的患者64例(64眼)纳入研究。收集并整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一步行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luorescein fundus angiography,FFA)等眼科检查。结合临床信息和检查结果,分析视网膜下积液的特点及发生原因。根据积液位置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黄斑区视网膜下积液组19例(19眼)行随访观察,周边部视网膜下积液组45例(45眼)行积液周围激光光凝筑坝。所有患者于硅油填充术后36个月行硅油取出术,其中周边部视网膜下积液组根据术中情况行玻璃体手术局部视网膜再复位、光凝联合空气填充术5例。分别于硅油取出术后2周、1、2、3个月随诊时行常规检查,观察视网膜复位情况、视力及并发症等。结果1、视网膜下积液的特点:视网膜下积液多发生在下方周边部,范围局限且相对稳定。其中25例(39.1%)位于颞下象限,19例(29.7%)位于鼻下象限,1例(1.5%)位于颞上象限;19例(29.7%)局限在黄斑区及附近。2、视网膜下积液的成因:(1)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21例(32.8%)视网膜前有不同程度的增生性改变,其中伴有牵拉性视网膜裂孔4例。(2)视网膜裂孔:9例(14.1%)视网膜积液区有明确裂孔(含4例牵拉性裂孔),大小均小于1PD,其中原裂孔闭合不全3例,新裂孔形成6例。(3)FFA检查发现视网膜血管壁荧光渗漏43例(67.2%)。(4)其他:未发现明确裂孔及PVR的患者38例(59.4%),其中包括所有黄斑区视网膜下积液。3、视网膜复位情况:黄斑区视网膜下积液组(19例)随访期间积液部分吸收或范围稳定无进展,硅油取出术后3个月视网膜均平伏。周边部视网膜下积液组(45例)连续行激光光凝筑坝14次,末次激光后积液完全吸收6例,积液部分吸收或范围稳定无进展39例;该组硅油取出术后3个月视网膜平伏44例,1例行硅油取出联合玻璃体手术者于术后1个月内出现视网膜脱离复发。硅油眼视网膜下积液硅油取出术后视网膜复位率为97.8%。4、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黄斑区视网膜下积液组初始BCVA为(0.89±0.56)㏒MAR,硅油取出术后3个月BCVA为(0.75±0.49)㏒MAR,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71,P<0.05)。周边部视网膜下积液组初始BCVA为(0.55±0.36)㏒MAR,硅油取出术后3个月BCVA为(0.51±0.36)㏒MAR,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617,P>0.05)。结论1、硅油眼视网膜下积液范围局限且相对稳定,多发生在下方周边部;硅油眼视网膜下积液亦可发生在黄斑区,黄斑区视网膜下积液不影响硅油的取出,但临床上应予重视和预防。2、硅油眼发生周边部视网膜下积液的主要原因是视网膜裂孔和PVR。血管渗漏可能参与了视网膜下积液的形成。3、激光光凝筑坝的方式能够稳定周边部视网膜下积液的范围,有利于硅油及时安全地取出,是患者更易于接受的一种治疗方法。
王焕霞[3](2018)在《高度近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术后的屈光变化》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高度近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手术后屈光状态的变化,分析高度近视患者联合术后的屈光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确诊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30例30眼的临床资料。根据等效球镜是否大于或等于-6D,分为高度近视组和非高度近视组分别为15例15眼。两组均先行玻璃体切除结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并行硅油填充,3个月后均行巩膜切开取出硅油结合人工晶体(IOL)植入术。IOL植入术后随访6个月。玻璃体切除术前两组均测量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并依据上述两项指标计算IOL植入后的等效球镜度数(球镜+1/2柱镜度数,记为预测屈光度)。硅油取出结合IOL植入术后1,3,6月复测眼轴长度、角膜曲率、验光换算实际等效球镜度数(实际屈光度)。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手术联合后期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前后两组均检查最佳矫正视力(BCVA)并换算为Log MAR视力。观察两组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手术联合后期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最佳矫正Log MAR视力、等效球镜度数、眼轴长度、角膜曲率的改变,探究高度近视组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术后屈光预测误差与术前眼轴长度之间的关系。结果:1.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手术联合后期人工晶体植入术后6月两组Log MAR视力均较术前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高度近视组术后1,3,6月屈光较术前向近视走向偏移,随时间变化近视偏移逐渐增大,术后各时间点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非高度近视组术后各时间屈光较术前及术后各时间屈光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在不同时间点的屈光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高度近视组术后1,3,6月眼轴长度、角膜曲率较术前均明显提高(均P<0.05);非高度近视组术后1,3,6月眼轴长度、角膜曲率较术前均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在不同时间点的眼轴长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在不同时间点的角膜曲率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简单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高度近视组术后6个月屈光预测误差与术前眼轴长度之间呈负相关(R2=0.580,P=0.001<0.05),回归方程为Y=2.125-0.111X(R2=0.580),即眼轴长度每增加1mm,屈光向近视走向偏移0.111D。结论:1.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切除结合晶状体术后最佳矫正Log MAR视力提升。2.高度近视组结合术后屈光向近视走向偏移,随着术后时间的增长屈光向近视走向偏移更突出。3.高度近视组结合术后眼轴变长,角膜曲率变大,高度近视眼术前眼轴越长,术后屈光向近视走向偏移越显着。4.高度近视眼术后在获得视网膜解剖复位成功的同时,视功能也应当引起眼科医师的更多关注。
耿艳[4](2017)在《小梁切除术联合胶原蛋白基质治疗青光眼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临床试验》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在小梁切除术中植入胶原蛋白基质(视原ologen collagen matrix)治疗青光眼,观察研究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5年9月—2016年11月就诊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院)眼科门诊,经完善的检查后确诊为原发性青光眼(Primary glaucoma)患者26例,共26眼,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试验组在小梁切除术中植入Ologen治疗,对照组行小梁切除术治疗。手术后,随访时间为6个月,分别于术后第1、7、14、30、60、90、180天随访病人,需记录患者术前基本情况、基本检查及术后随访时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滤过泡类型、浅前房发生率、伴随用药、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最后一次随访时的视野、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黄斑中心凹脉络膜厚度(SFCT)情况。数据分析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分类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组间比较及组内比较符合正态分布时采用t检验,不符合时采用非参数检验。结果:1.基线资料两组受试者术前各项基本资料及各项检查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2.术后各指标分析2.1眼压(IOP)两组术后第1、7、14、30、60、90、180天的眼压与术前比较,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的术后眼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手术成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试验组术后2个月内降眼压幅度比对照组高,且整个随访期,眼压降低趋势更稳定。2.2最佳矫正视力(BCVA)两组术后7次随访的BCVA与术前比较,试验组第180天的BCVA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BCVA在术后第90天与术前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7次随访的BCVA两组间相比,p值均>0.05,无明显统计学差异。2.3滤过泡最后一次随访时两组滤过泡型态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试验组13例全部为功能性滤过泡,对照组出现1例无功能性滤过泡。2.4平均光敏感度(MS)和平均缺损度(MD)分别比较两组术后视野的MS和MD,p值均>0.05,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术后与术前的MS、MD的比较虽然无统计学差异。但从均值上看,术后MS较术提高,MD较术前降低。2.5黄斑中心凹脉络膜厚度(SFCT)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后的SFCT比较,P>0.05,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分别比较两组术后与术前SFCT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试验组术后SFCT均比术前增厚。把26例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型后分析SFCT,结果表明术前、术后阴虚阳亢证型的患者SFCT比肝郁化火证、痰火上扰证的SFCT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2.6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对照组与试验组术后各象限RNFL对比,p>0.05,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试验组术后RNFL与术前相比,除颞下侧外,差异均有意义。对照组术后RNFL与术前相比,除了鼻下侧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RNFL均比术前有所下降。但试验组变薄的程度比对照组小。2.7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照组在术后早期出现4例I度浅前房;试验组术后有1例眼压升高伴Ⅲ度浅前房患者,对照组浅前房发生率明显高于试验组。两组均无其他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结论:1、在小梁切除术中植入Ologen治疗青光眼是有效的。2、在小梁切除术中植入Ologen治疗青光眼是安全的。3、青光眼术后,眼压成功降低的情况下,仍然需要注重视神经的保护治疗。4、小梁切除术后,患者SFCT增厚,且不同证型青光眼患者的黄斑中心凹脉络膜厚度不同,阴虚阳亢证患者的SFCT薄于肝郁化火证、痰火上扰证患者的SFCT。
王小强[5](2014)在《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的临床研究及睫状上腔渗液中炎性因子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AS-OCT)与眼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在诊断睫状体脱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丰富及优化临床检查选择提供依据。评价一种新的改良睫状体缝合复位术与传统的睫状体缝合复位术治疗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的临床效果,为优化手术方案提供依据。检测外伤性睫状体脱离患者睫状体上腔渗液中interleukin-6(IL-6)、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的含量,探讨其在睫状体脱离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促使睫状体脱离复位提供思路。方法:1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病人30例入组,每个病例均采用房角镜、UBM和AS-OCT三项检查,其中任意一项检查发现睫状体脱离即可确诊。比较UBM和AS-OCT诊断睫状体脱离的阳性率,应用SPSS配对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其不同机制及优劣。2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行手术治疗的外伤性睫状体分离患者23例,随机分为2组。传统组11例,改良组12例,传统组行传统睫状体脱离缝合复位术,改良组行改良的睫状体缝合复位术。比较两组术后睫状体复位情况、眼压及视力,进行统计分析,评价疗效。注意两组临床资料的匹配情况。统计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术前术后两组睫状体脱离情况的比较采用四格表资料的确切概率法(Fisher’s exact test),术前术后两组眼压、视力对比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两组间术后睫状体复位情况、眼压、视力比较分别四格表资料的确切概率法(Fisher’s exact test)和独立样本t检验。3实验研究。于天津市眼科医院住院行手术治疗并成功取得检测样本的外伤性睫状体脱离患者12例,取其睫状体上腔渗液作为实验组,取其自身血清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两组的interleukin-6(IL-6)、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含量,应用SPSS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房角镜组、UBM组、AS-OCT组三组检查睫状体脱离阳性率分别为63.33%、100%、60%,其中UBM检查组与房角镜组、AS-OCT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00,均<0.05),而房角镜组与AS-OC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1.000,>0.05)。2传统睫状体缝合复位组中11例有10例一次手术复位成功,改良睫状体缝合复位组中12例全部一次手术复位成功,两组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位率分别为90.9%(10/11)、100%(12/12),两组间复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眼压较术前均有明显回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传统睫状体缝合复位组及改良睫状体缝合复位组术前平均眼压分别为6.45±1.58mmHg、6.78±1.43mmHg,术后两组平均眼压均有回升,分别达到了13.35±2.08mmHg、14.57±2.96mmHg,两组术前术后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传统组t=-12.34,P<0.01;改良组t=-11.85,P<0.01),但两组间术后2周眼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7,P>0.05)。传统睫状体缝合复位组及改良睫状体缝合复位组术前视力分别为0.25±0.21、0.29±0.23,术后2周分别为0.42±0.26、0.45±0.21,其中视力>0.3者分别达到了63.6%、66.6%,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传统组t=-5.27,P<0.01;改良组t=-5.89,P<0.01)。两组间术后2周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本组睫状体脱离患者IL-6的含量在睫状体上腔渗液和自体血清中分别为70.25±58.64pg/ml、6.29±1.25pg/ml,TNF-α的含量在睫状体上腔渗液和自体血清中分别为18.59±5.75pg/ml、8.93±1.82pg/ml。睫状体脱离患者的睫状体上腔渗液中IL-6、TNF-α的含量均高于自体血清中IL-6、TNF-α的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前节OCT与UBM比较并无明显诊断优势,但其为非接触式检查,为睫状体脱离提供了新的检查手段,尤其是对于一些不适于房角镜和UBM等需行接触式检查的患者及对检查过程中舒适度要求比较高的患者;传统的睫状体缝合复位术和改良的睫状体缝合复位术均能有效复位睫状体,眼压、视力等指标均有改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改良术式较传统术式操作相对简化,费时更少,应用范围更宽,效果确切。外伤性睫状体脱离患者睫状体上腔渗液中IL-6与TNF-α的含量均高于自身血清中的含量,提示两者可能参与了睫状体上腔渗液形成发展的过程,在其中发挥了作用,为防治睫状体脱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切入点。
汪静,柯根杰[6](2013)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由于存在视网膜裂孔,以及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牵拉,导致液化的玻璃体进入视网膜下,视网膜色素上皮层与神经上皮层的分离。目前,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视网膜激光光凝封闭裂孔,巩膜扣带术,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玻璃体腔硅油或惰性气体填充术,药物治疗等。本文对其近年来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王昀[7](2013)在《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合并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合并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经安徽省立医院眼科确诊的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合并视网膜脱离的患者55例(56眼),均为初次行玻璃体切割手术(PPV)。其中男性47眼;女性9眼;右眼31眼;左眼25眼;年龄840岁,平均年龄20.0±7.9(岁);病程8天3月,平均14.3天。合并虹膜缺损26眼,合并视盘缺损13眼,视网膜脱离范围达缺损区边缘的49眼。56眼均行玻璃体切割术,联合C3F814眼,联合硅油填充术42眼。术后要求严格俯卧位至少2周,随访612月。记录术前及术后视力、眼压、B超及OCT检查。以评价患者术后视力改善、网膜复位情况。应用SPSS17.0for windows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对数据进行卡方检验,若数据出现理论频数≤1,应用Fisher确切检验法,结果均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PPV联合硅油填充术42眼,术后一次性网膜复位37眼,复位率88.1%。PPV联合C3F8填充术14眼,术后一次性网膜复位8眼,复位率57.1%。二者术后网膜复位率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PPV联合硅油填充术术后视力改善38眼(90.5%),PPV联合C3F8填充术术后视力改善8眼(57.1%)。二者的术后视力改善率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第2天,硅油填充术眼与C3F8填充术眼的眼压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合并视网膜脱离的治疗目前以玻璃体切割术为主,在手术过程中,借助高倍显微镜和眼内照明系统能够发现缺损区内的视网膜裂孔。沿脉络膜缺损区的边缘正常视网膜进行冷凝、激光,达到视网膜和脉络膜的粘连,使正常的视网膜与缺损区网膜分开,是防止网脱继续发展的有效方法。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合并视网膜脱离行手术治疗是目前唯一的治疗方法,手术后提高视力也是被充分肯定的。
杨虎[8](2012)在《巩膜外局部加压术与巩膜环扎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比较》文中提出目的比较巩膜外局部加压术与巩膜环扎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将30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人随机分A,B两组,A组16眼,采用巩膜外局部加压术;B组14眼采用巩膜环扎手术,术后随访半年至一年,观其视网膜复位和视功能的恢复程度。结果 A组13眼视网膜复位顺利,一次手术成功率为81.25%;术后视力提高13眼,不变2眼,下降1眼,出现并发症8眼。B组11眼视网膜一次手术复位,一次手术成功率为78.57%;术后视力提高9眼,不变2眼,下降3眼,出现并发症9眼。两组一次手术成功率、术后视力提高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结论巩膜外局部加压术手术治疗RRD是经济,操作简单,并发症较少的理想的手术方法。
胡东燕[9](2010)在《两种术式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半导体二极管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TSCPC)和睫状体冷凝术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临床资料,评价两种不同术式的疗效。方法:将50例(50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随机分为两组,TSCPC组26例(26眼),睫状体冷凝组24例(24眼)为对照组。观察术前术后眼压、视力、术后疼痛、术后反应及并发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除睫状体冷凝组术后第1天眼压与本组术前眼压无明显差异外(p>0.05),其余两组术后眼压与本组术前眼压相比差异均具有显着性意义(p<0.001);TSCPC组术后第1d、3d、1w眼压与睫状体冷凝组同期相比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0.001);TSCPC组术后1m、3m、6m与冷凝组同期眼压相比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两组术后视力比较其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TSCPC组术后疼痛时间明显短于睫状体冷凝组,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 <0.001)。TSCPC组术后角膜水肿及前房纤维素渗出的发生率低于睫状体冷凝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 <0.05)。两组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6个月,两组治疗有效率相比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法对于治疗晚期NVG均有显着疗效。与睫状体冷凝术相比,TSCPC可使眼压短期内大幅度下降,疼痛迅速缓解,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是治疗晚期NVG更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张瑾影[10](2009)在《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价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治疗复杂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3月—2008年12月期间因复杂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合并不同程度晶状体混浊,并行玻璃体切割联合(PPV)晶状体超声乳化IOL植入术,资料相对完整的病例86例86眼。其中男54例,女32例,年龄23—84岁,平均53.5岁。右眼46例,左眼40例。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光感4眼,手动24眼,指数8眼, 0.02-0.1:20眼,0.1-0.3:16眼, >0.3:14眼。晶状体核硬度参考Emery核硬度分级标准分为:Ⅱ度20眼,Ⅲ度43眼,Ⅳ度19眼,Ⅴ度4眼。2手术方法:球后麻醉,自闭式角巩膜隧道切口,前房注入粘弹剂.连续环形撕囊,水分层、水分离。超声乳化吸除晶状体核及皮质,经侧切口注入平衡盐液以升高眼压。建立标准“三通道”,完成经典的睫状体平坦部三通道闭合式玻璃体切割术,剥除视网膜前膜及下膜,注入重水摊平视网膜,气液交换,排除视网膜下液体、血液;氩离子眼内光凝,光凝不到位时,则联合巩膜外冷冻,注入硅油或气体。根据术前检查及术中所见同期植入IOL。3术后观察视力,分析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随访3-36个月,平均19.5个月。4统计方法:采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卡方检验(χ2 )用于比较手术前后视力变化。结果: 1视力:术前最佳矫正视力(Pre-BCVA)为0.1-0.3: 16眼(18.7%),术后最佳矫正视力(Post-BCVA)为0.1-0.3:34眼(39.5%);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为>0.3:14眼(16.3 %);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为>0.3:20眼(23.3%)。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提高者72眼(83.7%),视力不变10眼(11.6%),视力下降4眼(4.7%)。2视网膜复位率:术后视网膜首次复位72眼(83.7%),二次复位8眼(9.3%),最终复位80眼(93.0%),所有86例患者术中视网膜均达到解剖复位。其中术中新发现术前遗漏的裂孔56个(24.1%)。大部分裂孔在手术显微镜下都见病变区周围有较明显的纤维增殖牵引,术中均予以完全解除。3术后并发症:角膜水肿22眼(25.6%),无须特殊处理,术后1周左右即可恢复正常。角膜上皮缺损10眼(11.6%),前房渗出12眼(13.9%),给予散瞳,局部及全身应用类固醇激素治疗后炎症得到控制,最终渗出完全吸收。前房积血14眼(16.3%),服用云南白药逐渐吸收。大量积血不易吸收者可给予前房冲洗。一过性高眼压12眼( 14.0%),虹膜后粘连6眼(7.0%),为局限性,给予散瞳,局部应用激素及抗炎眼药水后瞳孔处恢复正常。后发性白内障15眼(17.4%),较重的眼行Nd:YAG激光后囊切开术。新裂孔形成6眼(7.0%),均在周边部,及时用激光光凝封闭视网膜裂孔。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加重4眼(4.7%),再次行玻璃体切割,眼内硅油填充术。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能使患者快速恢复视功能,缩短病人术后恢复时间,避免再次手术,减轻了患者精神和经济负担。
二、氩激光眼内探头眼外引流视网膜下液的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氩激光眼内探头眼外引流视网膜下液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合并后巩膜葡萄肿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1 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1.1 纳入标准 |
1.1.2 排除标准 |
1.2 研究方法 |
1.2.1 病史采集 |
1.2.2 术前检查 |
1.2.3 检查方法及仪器 |
1.2.4 手术方法 |
1.2.5 术后观察项目 |
1.2.6 指标定义 |
1.2.7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患者一般情况 |
2.2 视网膜复位率 |
2.3 黄斑裂孔闭合率 |
2.4 术后视力 |
2.5 术后并发症 |
3 讨论 |
3.1 光凝方式的选择 |
3.2 ILM处理方式及眼内填充物选择 |
3.3 视网膜解剖复位及功能恢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硅油眼视网膜下积液的临床观察及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视网膜脱离术后黄斑下积液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和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3)高度近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术后的屈光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1.1 研究对象入选标准 |
1.1.2 研究对象排除标准 |
1.2 方法 |
1.2.1 仪器设备 |
1.2.2 检查方法 |
1.2.3 眼轴长度测量步骤 |
1.2.4 角膜曲率测量步骤 |
1.2.5 屈光度测量步骤 |
1.2.6 手术方法 |
1.2.7 指标记录 |
1.3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2.1 两组手术前后LogMAR视力 |
2.2 两组手术前后屈光度 |
2.3 两组手术前后眼轴长度 |
2.4 两组手术前后角膜曲率 |
2.5 高度近视组屈光预测误差与术前眼轴长度二者的联系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4)小梁切除术联合胶原蛋白基质治疗青光眼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临床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语表 |
引言 |
1.试验设计 |
1.1 观察对象 |
1.2 病例选择 |
1.2.1 纳入标准 |
1.2.2 排除标准 |
1.2.3 中医辨证 |
1.2.4 脱落标准 |
1.3 方法 |
1.3.1 总体设计 |
1.3.2 筛选入组 |
1.3.3 治疗期 |
1.3.4 术后用药 |
1.3.5 术后随访记录 |
1.4 观测记录项目 |
1.4.1 BCVA |
1.4.2 眼压 |
1.4.3 滤过泡 |
1.4.4 浅前房记录 |
1.4.5 视野 |
1.4.6 RNFL和SFCT |
1.4.7 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 |
1.5 治疗效果评估 |
1.5.1 有效性评估 |
1.5.2 安全性评估 |
1.6 统计方法 |
2.结果 |
2.1 基线资料对比 |
2.1.1 纳入对象基本资料 |
2.1.2 术前各观测指标对比 |
2.2 术后各指标的比较 |
2.2.1 眼压 |
2.2.2 最佳矫正视力(BCVA) |
2.2.3 滤过泡 |
2.2.4 视野 |
2.2.5 黄斑中心凹处脉络膜厚度 |
2.2.6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
2.2.7 术后并发症、不良反应及处理 |
3.讨论 |
3.1 原发性青光眼病因病机 |
3.1.1 西医对原发性青光眼的认识 |
3.1.2 中医对青光眼的认识 |
3.2 原发性青光眼的治疗 |
3.3 视原ologen在青光眼中的应用研究 |
3.3.1 视原的来源 |
3.3.2 视原的作用机制 |
3.3.3 视原在青光眼中的应用研究 |
3.4 Ologen植入的有效性分析 |
3.4.1 主要疗效指标分析 |
3.4.2 次要疗效指标分析 |
3.5 视原植入的安全性分析 |
3.6 黄斑中心凹脉络膜厚度的变化 |
4.结论 |
5.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1: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2: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5)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的临床研究及睫状上腔渗液中炎性因子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AS-OCT与UBM在诊断外性睫状体脱离中的比较研究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一般资料 |
1.1.2 眼部情况 |
1.1.3 检查及诊断标准 |
1.1.3.1 房角镜 |
1.1.3.2 UBM |
1.1.3.3 AS-OCT |
1.1.4 统计学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3.1 房角镜检查 |
1.3.2 UBM检查 |
1.3.3 AS-OCT |
1.4 小结 |
二、改良睫状体缝合复位术与传统睫状体缝合复位术的临床比较研究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研究对象与分组 |
2.1.2 眼部情况 |
2.1.3 手术方法 |
2.1.3.1 传统睫状体缝合复位术 |
2.1.3.2 改良睫状体缝合复位术 |
2.1.3.3 术后处理 |
2.1.4 统计计学方法 |
2.2 结果 |
2.2.1 睫状体复位情况 |
2.2.2 眼压 |
2.2.3 视力 |
2.2.4 其它 |
2.3 讨论 |
2.3.1 睫状体脱离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 |
2.3.2 睫状体脱离不同术式的探讨 |
2.3.3 睫状体脱离术前术后注意问题 |
2.4 小结 |
三、外伤性睫状体脱离患者睫状体上腔渗液中IL-6、TNF-α的表达 |
3.1 对象和方法 |
3.1.1 一般资料 |
3.1.2 排除标准 |
3.1.3 标本收集 |
3.1.4 标本检测 |
3.1.5 统计学处理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3.1 睫状体脱离的发病机制和病因 |
3.3.2 炎性因子IL-6及TNF-α在睫状体上腔渗液中的表达及作用的初步探讨 |
3.4 小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6)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激光 |
二、巩膜手术 |
三、玻璃体手术 |
1、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内气体填充 |
2、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内液体填充 |
3、干性玻璃体切割 |
四、视网膜手术 |
1、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术 |
2、视网膜切开术 |
3、视网膜内界膜剥除术 |
五、药物治疗 |
(7)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合并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9)两种术式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英文缩写词表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综述 |
2.1 病因及发病机制 |
2.2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诊断 |
2.3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病理改变 |
2.4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治疗 |
2.5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的展望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临床资料 |
3.2 研究方法 |
3.3 观察指标 |
3.4 评价标准 |
3.5 统计学处理 |
第4章 结果 |
4.1 术前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
4.2 TSCPC 组和冷凝组治疗前后眼压的变化 |
4.3 术后视力 |
4.4 术后早期眼球疼痛 |
4.5 术后并发症 |
4.6 治疗效果 |
第5章 讨论 |
5.1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病因、发病机制 |
5.2 治疗方法及其应用机理 |
5.3 临床疗效分析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师与作者简介 |
(10)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摘要 |
(一) 中文摘要 |
(二) 英文摘要 |
二、文献综述 |
(一) 综述 |
(二) 参考文献 |
三、正文 |
(一) 前言 |
(二) 材料和方法 |
(三) 结果 |
(四) 讨论 |
(五) 结论 |
(六) 参考文献 |
四、附录 |
五、致谢 |
四、氩激光眼内探头眼外引流视网膜下液的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合并后巩膜葡萄肿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临床研究[D]. 田歌.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2]硅油眼视网膜下积液的临床观察及处理[D]. 孙早荷. 郑州大学, 2019(07)
- [3]高度近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术后的屈光变化[D]. 王焕霞. 青岛大学, 2018(12)
- [4]小梁切除术联合胶原蛋白基质治疗青光眼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临床试验[D]. 耿艳.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7(06)
- [5]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的临床研究及睫状上腔渗液中炎性因子的实验研究[D]. 王小强. 天津医科大学, 2014(11)
- [6]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进展[J]. 汪静,柯根杰. 实用防盲技术, 2013(03)
- [7]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合并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观察[D]. 王昀. 安徽医科大学, 2013(01)
- [8]巩膜外局部加压术与巩膜环扎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比较[J]. 杨虎. 实用防盲技术, 2012(04)
- [9]两种术式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观察[D]. 胡东燕. 吉林大学, 2010(08)
- [10]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分析[D]. 张瑾影. 大连医科大学, 2009(02)
标签:视网膜论文; 睫状体论文; 视网膜裂孔论文; 青光眼最佳治疗方法论文; 视网膜脱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