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学生教育方法探讨

问题学生教育方法探讨

一、问题生的教育方法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金海英,陈建军[1](2021)在《基于德育会诊制的问题生转化》文中指出德育问题是最根本的问题,小学阶段需要重视学生良好的心理、品德的形成。德育问题生是教育的疑难杂症,其转化过程是反复和复杂的工程,针对单一主体的教育转化不仅收效甚微,甚至会起到反作用。从教育角度来看,急需整合一种多方面构建的教育力,实施全方位、精准的教育转化。本文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以"德育会诊制"为载体,从"问题生成、剖析性质、动态诊治"等方面进行问题生的转化与疏导,从而构建基于学生生命健康的德育体系。

丁文[2](2020)在《班级中的“捣蛋鬼” ——对小学一位“问题学生”的叙事探究》文中认为“问题学生”通常指的是那些在学习、思想、品德、心理、行为等方面偏离学校规范要求或人们期待的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界定以及对待这类学生的态度与方式,通常反映着人们不同的儿童观和价值立场。虽然新世纪以来我国各类教育政策及教育理论提倡给予儿童的个性化发展以空间,但学校生活的现实情况却不尽人意,一些个性强的儿童常常被视为异类或有问题的,并因此受到歧视甚至是欺凌;尤其令人忧虑的是,一些学校或班级会出现集体无意识地误判或不公正地对待此类儿童的现象,这严重地伤害了此类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基于此,本研究以那些被认为是“捣蛋鬼”型的“问题学生”为对象,研究了此类儿童的现实生活处境,教育关系人对此类儿童的态度,此类儿童所受到的影响以及教育者必须做出的反思。为此,本研究以H市碧玉小学(化名)四年级某班的一位被称为是“捣蛋鬼”的男学生——轩轩(化名)为个案对象,以叙事探究为主要方法论,采用观察法、“以视频为线索的多主体”访谈法以及相关文献研究等方法,开展了对轩轩在四年级和六年级时的跟踪研究。研究过程经历了文献的搜集与阅读、制定研究计划、观看研究团队已收集的视频,进行观察和资料收集,资料深度分析以及论文的撰写等几个阶段。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了研究缘起、研究问题和研究综述,并界定了“捣蛋鬼”、“问题学生”以及“形象”三个核心概念。第二章主要陈述了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者的角色,本研究所采用的叙事探究方法论,观察法、“以视频为线索的多主体”访谈法和资料分析工具。第三章和第四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第三章主要呈现了四年级时的轩轩在学校日常生活、家庭生活和社区生活中的总体成长状态和具体的“捣蛋鬼”形象,以及轩轩本人对自我的认知。第四章主要阐述了六年级时轩轩的成长变化,以及他人眼中的形象变化。第五章讨论和分析了轩轩“捣蛋鬼”这种问题形象的成因。第六章以反思性视角,分析了学校教育在问题形成中应承担的责任和改进方面。研究的主要发现和结论如下:第一,现实生活中的轩轩是一个乐于助人、上课积极参与、思维独特、活泼好动、有些调皮、不愿意受规则约束、表达能力有点欠缺,在班里不太受老师和同学欢迎的孩子。但从四年级到六年级,轩轩的成长表现出一定的积极性,他的规则意识有所提高。然而老师、同学、家长等人眼中的轩轩形象非但没有变化,反而更加不可理喻了。他们基本一致认为,轩轩除了善良,头脑灵活,仍然是个调皮捣蛋、不守规则、说话啰嗦、做事拖拉不主动、自控力不足、情商不高、屡教不改的孩子。而且,在几年的时间里轩轩的问题一直存在,基本没有发生变化。这也就意味着,这些人对待轩轩的态度更冷漠了,轩轩所生存的环境并不友好!第二,轩轩的“问题形象”是多种因素的结果。家庭教育是影响其成长发展的首因。童年早期以隔代教育为主的家庭教育对轩轩习惯的养成等社会性发展产生了较大的消极影响,也直接影响到了他后来的发展;而且家庭成员教育观念与方式的不一致进一步造成轩轩在成长中的价值混乱。再者,学校教育方面,教师过度强调规则至上,把惩罚当成教育,缺乏友爱的同伴关系,以及管理主义的治校理念等等,日益把轩轩的“捣蛋鬼”形象予以刻板化。此外,家校教育冲突也对轩轩价值观的健康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最后,感觉统合失调理论说明,轩轩的一些问题行为或许是一种病理现象。最后,文章认为各类教育主体应具备发展的眼光,关注“问题学生”的积极因素,并有意识地为这类儿童营建充满善意、温暖和信任的成长环境。

丁爱平[3](2019)在《小学“问题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调查及矫正策略》文中研究说明立德树人是党的十八大赋予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关键时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影响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主要因素展开调查,提出了巧借"爱"之力,用心做个有爱的教师,用自己的一双"慧眼"、一颗"慧心"、一支"慧笔",对这些问题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真情缔造"有温度"的幸福班集体,有效地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柯雪君[4](2019)在《问题学生的形成原因及纠正策略研究》文中指出目前各种教育思想理念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每个人所推崇的教育观点不同,因此教育方法就不同,特别是隔代教育,会教出问题的孩子。主要研究问题生形成原因及纠正策略,概述了后天性问题生的类别,并着重阐述了怎样诊疗问题生并促使他们逐渐转变的策略。

罗萍[5](2019)在《浅谈“问题生”的成因及转化》文中认为"问题生"转化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把握原因是前提,关心爱护是基础,全程管理是保证。"问题生"往往心灵紧闭,他们更需要教师的关心、亲近、呵护和帮助。相关经验表明,摸清"问题生"形成的原因并找到转化的方法,用爱心温暖他们,用发展的观点激励他们,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定能取得"问题生"转化工作的胜利。

张芹[6](2018)在《中职“问题生”马太效应的合理规避 ——以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职学校在扩大招生的同时,生源质量是参差不齐的,而其中“问题生”的存在比率更是高于普通高中生。中职学生相较于高中生而言,文化课水平较差,或者生活、学习习惯不好。其中的“问题生”不仅成绩很差,而且自我约束力不强,使那些免疫能力低的学生很容易互相传染,形成不良的校园风气。使得中职学校“问题生”在道德教育、道德导向、道德调节和道德衡量等方面存在着缺陷,甚至存在着更严重的行为。解决好“问题生”的这些现状,势必会大大减少这些孩子在社会、学校、家庭的负面影响,进而推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方面的开展。经访谈结果显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较普通高中整体校园气氛是比较社会化的,其中的“问题生”就更加的难以管教。虽然“问题生”的出现原因各不相同,但中等职业学校主要培养的是社会一线的技术型人才,这些人才将来在社会中占有很大的比率,因此,这些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尤其重要,掌握其在各个方面形成的规律,利用马太效应,合理规避问题,正确引导,为塑造优秀的技能人才奠定坚实的精神基础。从不同环境、网络影响、恋爱观、人生观等方面与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中专部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根据访谈的情况,通过归纳问题,结合马太效应的影响,分别提出合理规避各种问题的方法与措施。因此,中职学校“问题生”马太效应的合理规避是在预防问题的扩大化和加深化,运用各种方法让这些“问题生”运行到正轨上来,是教育工作者——这些掌舵者亟待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处于青春期,叛逆心理严重,在人生最关键的拐弯处,一定要掌握好人生的方向盘;这类学生在这个过渡期平稳度过,将来才能成为社会各个行业的人才。

刘小苗[7](2018)在《职业高中心理型问题生的个案分析及对策探索》文中研究指明通过个案分析引出心理型问题生的认定标准,并从提高教学能力、进行个案诊断和维持三种思路分析心理型问题生的教育对策。三种思路中认为短期之内最切实可行的方法是维持。长远来说,可以尝试向第一种和第二种方向努力。

梁君[8](2017)在《润物细无声——谈问题学生的转变》文中指出如何有效地做好问题生转化的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必须面对的一项重要事项,同时也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通过对问题生的成因及心理特点分析,探讨了问题生转化的教育方法。

刘益洪[9](2016)在《浅析中等职业学校问题生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等职业学校问题生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学习目的不明确,不良学习行为,消极心理,道德扭曲及其他偏差行为多等问题。造成这种现状有很多原因,主要是中等职业学校问题生文化基础弱、学校教育的疲软性影响问题生转化工作的效果、不良的家庭环境导致问题生人格缺陷和行为偏差、不良的社会环境对问题生产生了负面影响。针对这种现状,应形成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转变教育理念,正确看待问题生,改革教学方法,面向差异开展素质教育,建立问题生转化工作的常教机制。

梁烽[10](2016)在《“爱”让问题生不再“问题”》文中指出在班主任工作的三大块(班风建设、班级日常管理、"问题生"诊疗)里,"问题生"可能是大家谈论得最多的一块了。优秀班主任介绍经验的时候,总是要举转化"问题生"的例子,以证明其工作的成功。平时班主任用在"问题生"教育上的精力,是非常可观的。有的班主任甚至用80%的精力来对付"问题生","问题生"把他备课的时间都挤掉了。有些班主任干脆就把"问题生"称之为"头痛生"。分班的时候,要是自己班里有两个严重的"问题生",那就"没

二、问题生的教育方法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问题生的教育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德育会诊制的问题生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探索问题生形成原因,剖析学生德育问题的性质
    1. 基于问题成因复杂化的会诊
    2. 基于教育主体松散化的会诊
    3. 基于教育方法无序化的会诊
    4. 基于教育过程缺失化的会诊
二、开展有效交流,促进教育主体之间的配合
    1. 明确责任
    2. 及时调整
    3. 注重沟通
三、关注“诊治”的动态研究,促进德育问题生的转化
    1. 撰写问题生学习故事
    2. 撰写问题生生活故事
    3. 撰写问题生系列故事

(2)班级中的“捣蛋鬼” ——对小学一位“问题学生”的叙事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国内综述
        (二)国外综述
    四、概念界定
        (一)“捣蛋鬼”
        (二)“问题学生”
        (三)形象
第二章 研究方法论与方法
    一、研究方法论——叙事探究方法论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二)收集资料的方法
        (三)资料分析工具
    三、研究者的角色
    四、研究伦理
第三章 四年级轩轩的“捣蛋鬼”形象
    一、学校日常生活中轩轩的“捣蛋鬼”形象
        (一)学校一日生活中的轩轩形象
        (二)教师眼中的轩轩形象
        (三)同学眼中的轩轩形象
        (四)轩轩所在的班级形象
    二、家庭生活中轩轩的“捣蛋鬼”形象
        (一)家庭生活中的轩轩形象
        (二)家人眼中的轩轩形象
        (三)家人的学校归因
    三、社区中轩轩的“捣蛋鬼”形象
        (一)社区人眼中的轩轩形象
        (二)社区人的归因
    四、轩轩的自我认知
        (一)轩轩的自我评价
        (二)轩轩眼中的班级
    五、小结
第四章 六年级轩轩的“捣蛋鬼”形象
    一、学校日常生活中轩轩的“捣蛋鬼”形象之变化
        (一)学校一日生活中的轩轩形象
        (二)教师眼中轩轩的形象变化
        (三)同学眼中轩轩的形象变化
        (四)老师对轩轩所采取的措施和当前的态度
        (五)校长眼中轩轩所在的班级形象和归因
    二、家庭生活中轩轩的“捣蛋鬼”形象之变化
        (一)家人眼中轩轩的形象变化
        (二)轩轩的家庭成长环境
        (三)家人的归因
    三、轩轩的自我认知
        (一)轩轩的自我评价
        (二)轩轩眼中的家人形象
    四、对于未来和期望
        (一)老师的期待
        (二)家人的期待
        (三)同学的期待
    五、小结
第五章 轩轩“捣蛋鬼”形象的问题成因之探讨
    一、轩轩成长中的各类因素分析
        (一)轩轩成长中的家庭因素
        (二)学校教育对轩轩“捣蛋鬼”形象的刻板化
        (三)家校教育冲突对轩轩的影响
    二、病理学视角的探讨——感觉统合失调理论的另一些启示
第六章 进一步的思考
    一、“转型社会中家庭教育的转型及专业帮助问题”
        (一)社会转型期家庭教育所面临的挑战
        (二)学校要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促进家庭教育由经验型向科学型的转变
    二、学校教育中的儿童立场之再思考
        (一)师生关系急需从“管理约束型”转向“民主对话型”
        (二)需要从共同体视角重构班级生活中的同伴关系
        (三)开展对教师的培训与教育,提高专业素质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3)小学“问题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调查及矫正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小学问题生不良行为习惯的调查分析
    1. 调查目的
    2. 调查方法
    3、调查结果与分析
    4. 调查结论
二、小学问题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策略
    1. 教师要拥有一双充满爱的“慧眼”
    2. 教师拥有一颗充满爱的“慧心”
    3. 教师要拥有一支充满爱的“慧笔”
    4. 家庭要有一个温馨的成长环境
    5. 同学要有一颗团结的心
    6. 学校要有一个公平的评价机制
    7. 社会要有一个纯净的文化育人氛围

(4)问题学生的形成原因及纠正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描述
二、问题归因分析
    (一)教育理念铸就问题生
    (二)社会经济铸就问题生
    (三)男女观念铸就问题生
三、接纳传递安全感
    (一)教师的接纳
    (二)问题生的接纳
    (三)家长的接纳
四、灌输让问题生沐浴春风
    (一)灌输如春雨滋养问题生
    (二)灌输让家长吹起春风
        1. 补充心里营养
        2. 培养自理能力
        3. 接触社会自然
        4. 培养学习意识
五、跟踪及时反馈
六、结语

(5)浅谈“问题生”的成因及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摸清学生的特点, 找准“问题生”形成的原因
二、利用现代的教育理念转化“问题生”
    (一) 积极与家长沟通, 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提高转化效果
    (二) 通过正能量的期望效应, 促进“问题生”转化
    (三) 赏识“问题生”的闪光点, 激励“问题生”不断进步
    (四) 用爱影响, 用心感染, 温暖“问题生”
    (五) 树立先进的教育观念, 掌握正确的育人方法
三、结语

(6)中职“问题生”马太效应的合理规避 ——以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目前中职学校生源质量参差不齐
        (二)合理规避中职学校“问题生”马太效应的重要性
        (三)研究者的兴趣诉求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可行性论证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中等职业学校
        (二)问题生
        (三)马太效应
    四、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外国内关于中职学校“问题生”马太效应合理规避的研究
        (二)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六、本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石家庄市中职学校的“问题生”的现状
    一、石家庄市中职学校“问题生”的基本概况
    二、研究方案设计
        (一)研究目的和方法
        (二)教师访谈与学生访谈案例呈现
    三、石家庄市中职学校的“问题生”的案例分析
        (一)石家庄市中职学校“问题生”的总体状况
        (二)不同环境下“问题生”的问题状况
        (三)小结
第二章 中职学校“问题生”现存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普遍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二、个体差异体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家庭结构差异产生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二)人际关系差异产生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三)社会影响力的差异产生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四)生源地与专业的差异产生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三、学校教育管理符合马太效应的原因分析
        (一)青春期学生管理中马太效应的负面影响
        (二)“问题生”教育管理的疲劳现象
第三章 中职学校“问题生”马太效应的合理规避建议
    一、学生自身方面
        (一)加强内外修炼,客观看待问题
        (二)增强个人的自信心自豪感
    二、家庭教育方面
        (一)改善家庭关系
        (二)加强家庭教育的管理
        (三)增进亲子关系
    三、学校管理方面
        (一)对新生管理“未雨绸缪”
        (二)加强与家庭的联系
        (三)重视学生思想建设
        (四)“问题生”角色定位的误区
    四、社会认知方面
        (一)改善社会对中职“问题生”的态度
        (二)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三)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职业高中心理型问题生的个案分析及对策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心理型问题生的个案描述、分析与认定
    (一) 个案描述
    (二) 结合个案分析进行心理型问题生的认定
二、心理型问题生的管理对策探索
    (一) 总体思路
        1. 把问题生撇开, 全力以赴带领全班学生前进, 不去刻意关注和教育问题生。
        2. 个案诊断。
        3. 维持。
    (二) 具体解决对策
        1. 丰富心理学专业知识, 因人而异地进行个案诊断和治疗。
        2. 提高专业教学水平。
三、心理型问题生教育的效果评价
    (一) 仪容仪表问题
    (二) 手机问题
    (三) 顶撞老师的问题

(8)润物细无声——谈问题学生的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生产生的原因分析
    1.1 家庭的原因
    1.2 学生自身的原因
    1.3 教师的原因
2 问题生转变的具体方法
    2.1 正确认识“问题生”
    2.2 用爱去滋润学生的心灵
    2.3 挖掘亮点, 树立自信
    2.4 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

(9)浅析中等职业学校问题生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中等职业问题生内涵
    1. 问题生概述
    2. 问题生的界定标准
    3. 问题生的分类
三、中等职业学校问题生现状分析
    1. 中等职业学校问题生的基本情况
    2. 中等职业学校问题生的学习现状堪忧
    3. 中等职业学校问题生的心理问题突出
    4. 中等职业学校问题生存在思想品德扭曲现象
    5. 中等职业学校问题生早恋现象较严重
    6. 问题生沉迷网络现象严重
四、中等职业学校问题生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1. 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
    2. 确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正确对待问题生
    3. 改革教学方法, 有针对性开展素质教育

四、问题生的教育方法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德育会诊制的问题生转化[J]. 金海英,陈建军. 教学与管理, 2021(02)
  • [2]班级中的“捣蛋鬼” ——对小学一位“问题学生”的叙事探究[D]. 丁文.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1)
  • [3]小学“问题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调查及矫正策略[A]. 丁爱平. 2019年江苏省教育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9
  • [4]问题学生的形成原因及纠正策略研究[J]. 柯雪君. 新课程(综合版), 2019(10)
  • [5]浅谈“问题生”的成因及转化[J]. 罗萍. 教师, 2019(09)
  • [6]中职“问题生”马太效应的合理规避 ——以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 张芹. 河北师范大学, 2018(02)
  • [7]职业高中心理型问题生的个案分析及对策探索[J]. 刘小苗. 现代职业教育, 2018(26)
  • [8]润物细无声——谈问题学生的转变[J]. 梁君. 赤子(上中旬), 2017(06)
  • [9]浅析中等职业学校问题生现状及对策研究[J]. 刘益洪. 现代农业, 2016(12)
  • [10]“爱”让问题生不再“问题”[J]. 梁烽. 新课程(上), 2016(06)

标签:;  

问题学生教育方法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