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粮中添加蜂花粉对低繁殖力公鸡的改善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何晓燕[1](2019)在《海扬黄鸡配套亲本精液品质比较及特定稀释液稀释效果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试验以中速型海扬黄鸡三系配套系亲本公鸡为素材,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方法,研究比较三个亲本群体公鸡各30个个体精液品质间的差异,揭示三个亲本群体的精液品质的特性,为后续公鸡繁殖性能的提高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以FF群体公鸡的精液为试验材料,利用京海集团研制的精液稀释液研究不同稀释倍数和稀释后不同放置时间对精液品质的影响,寻找最佳稀释比例,提出不同稀释比例条件下保存时间,为鸡的人工授精提供参考;最后研究了稀释液高温灭菌和加双抗后,不同存放时间对精液品质的影响,以期解决精液稀释液保质期的问题。论文研究围绕提高种公鸡精液品质,提高公鸡的种用价值,保证受精率,从而降低种公鸡的饲养量,节省种公鸡养殖成本。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海扬黄鸡亲本配套系三个品系之间的精液品质存在一定差异,FF系公鸡精液的精液量、精子密度、活率、质膜完整性和有效精子数均极显着高于JJ和BB系公鸡(P<0.01);FF系公鸡精液畸形率极显着低于BB系公鸡(P<0.01),但和JJ系公鸡没有显着差异(P>0.05)。2、特定稀释液不同稀释倍数对精液品质的影响以1:2倍数稀释的精液活率在体外存放2小时之后极显着高于原精液和1:1倍数稀释的精液(P<0.01),1:2倍数稀释的精液死精率极显着低于1:1倍数稀释和原精液(P<0.01),不同稀释倍数对精液的畸形率无显着影响(P>0.05);在体外存放2小时后,1:2倍数稀释的精液活率高于1:1稀释和原精液,死精率和畸形率明显低于1:1稀释和原精液,1:1倍数稀释的精液效果最不好,1:2倍数稀释效果最好。3、不同稀释液在存放不同时间下对精液品质的影响自配稀释液在0.5和1.5小时的精液活率均显着高于基础稀释液和BPSE稀释液(P<0.05),BPSE稀释液的精液畸形率在0.5小时和1.5小时均显着大于基础稀释液和自配稀释液(P<0.05);但三种稀释液对精子死精率的影响没有明显差异(P>0.05)。4、不同处理的稀释液存放不同时间对精液品质的影响稀释液经过高温灭菌和加双抗两种处理之后,分别存放了3天和6天,检测这两个时间点的精液品质。结果表明,这两种处理在不同存放时间点的精液品质之间无显着差异,但进行高温灭菌处理的稀释液效果较优于加双抗处理的稀释液效果。
刘亚亭[2](2016)在《利用何首乌提高公猪精液品质的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公猪的饲养水平、外界环境应激及繁殖疾病等的因素均可能影响公猪的生长速度、繁殖率、生殖生理和精液品质,并最终影响公猪的生产性能。经研究发现,中草药何首乌及其主要活性成分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2,3,5,4′-tetrahydroxy-stilbene-2-O-β-D-glucoside,TSG),是重要的抗氧化剂。具有增强免疫力、抗氧化损伤和抗衰老等作用。何首乌也是补肾要药,对公猪精液品质低下和精少不育症有很好的疗效。但是,何首乌及其活性成分TSG能否提高公猪精液品质目前尚不清楚。本实验主要通过饲喂何首乌和TSG体外处理猪精子,研究何首乌及其活性成分TSG对公猪精液品质及生理功能的影响。体内试验:选取9头年龄、体重、成熟一致的成年雄性大白猪,将其随机分为3组,饲喂添加不同浓度(量)何首乌(0 g/kg、1.5 g/kg、3.0 g/kg)的日粮,试验期45天,采集精液并利用精子质量检测分析仪分析。体外试验:用添加不同浓度TSG(0μg/m L、0.5μg/m L、1μg/m L、4μg/m L)的精子稀释液稀释精子,分别处理0 h、0.5 h、1 h、2 h。结果如下:1.何首乌饲喂公猪,对精液量、精子密度和精子活力均无显着变化(P>0.05)。2.1)公猪精子活力和精子顶体膜完整性:在体外,用0.5μg/m L、1μg/m L、4μg/m L的TSG孵育精子2 h时,与对照组相比,精子活力极显着地提高(P<0.01);而精子顶体膜完整性无显着变化(P>0.05)。2)精子活率和线粒体膜电位:与对照组相比,TSG对公猪精子活率、线粒体膜电位均无显着的变化(P>0.05)。3)精子获能及ROS水平:在体外,以0.5μg/m L、1μg/m L、2μg/m L、4μg/m L的TSG孵育精子2 h时,与对照组相比,精子内ROS水平和Ca2+水平显着降低(P<0.01)。综上所述,本实验发现TSG具有抗氧化性,可以清除精子内产生的自由基,降低精子ROS水平,从而提高精子的活力。同时,TSG能够降低精子内Ca2+水平,提示TSG可能具有抑制精子获能的作用。
周祥[3](2014)在《酵母多糖、果寡糖与枯草芽孢杆菌及其不同组合对广西麻鸡生产性能、营养物质利用率、血清指标的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选择体况相近、健康的56日龄麻鸡810只(母鸡),共9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组30只鸡。9个组分别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酵母多糖组(基础日粮+2kg/t酵母多糖)、果寡糖组(基础日粮+4kg/t果寡糖)、枯草芽孢杆菌组(基础日粮+500g/t枯草芽孢杆菌)、酵母多糖+果寡糖组(基础日粮+2kg/t酵母多糖+4kg/t果寡糖)、酵母多糖+枯草芽孢杆菌组(基础日粮+2kg/t酵母多糖+500g/t枯草芽孢杆菌)、果寡糖+枯草芽孢杆菌组(基础日粮+4kg/t果寡糖+500g/t枯草芽孢杆菌)、酵母多糖+果寡糖+枯草芽孢杆菌组(基础日粮+2kg/t酵母多糖+4kg/t果寡糖+500g/t枯草芽孢杆菌)、抗生素组(基础日粮+100g/t恩拉霉素预混剂)。目的是为探索不同处理对麻鸡生产性能、屠宰性能、营养物质利用率、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以及代替抗生素类生长促进剂的可行性,试验分为两阶段饲养,10-13周龄为第一阶段,14-17周龄为第二阶段,共63天,其中预饲期7天,正试期56天。研究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结果表明:1、酵母多糖、果寡糖和枯草芽孢杆菌及其不同组合对麻鸡生产性能的影响:(1)果寡糖、枯草芽孢杆菌、酵母多糖+果寡糖、果寡糖+枯草芽孢杆菌和抗生素组麻鸡17周龄的末体重较对照组分别提高3.27%、3.47%、3.56%、3.74%和3.99%,差异显着(P<0.05);(2)10-17周龄各添加剂试验组麻鸡的死亡率都较对照组低,差异不显着;(3)酵母多糖+果寡糖组、果寡糖+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多糖+果寡糖+枯草芽孢杆菌对麻鸡10—17周龄的日采食量较对照组分别提高4.18%、4.66%和4.37%,差异显着(P<0.05);(4)果寡糖、枯草芽孢杆菌组、酵母多糖+果寡糖、果寡糖+枯草芽孢杆菌和抗生素EY对麻鸡10—17周龄的日增重较对照组分别提高6.28%、6.78%、6.70%、6.85%、7.85%,差异显着(P<0.05)2、酵母多糖、果寡糖和枯草芽孢杆菌及其不同组合对麻鸡屠宰性能的影响:(1)果寡糖+枯草芽孢杆菌组的腿肌率最高为22.55%,较对照组提高25.07%,差异显着(P<0.05),较抗生素组提高15.40%,差异不显着;(2)各添加剂试验组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腹脂率、胸肌率都较对照组高,但差异不显着。第二部分:结果表明:酵母多糖、果寡糖和枯草芽孢杆菌及其不同组合对麻鸡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1)抗生素组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最高为68.94%,较对照组高2.97%,差异显着(P<0.05);(2)果寡糖+枯草芽孢杆菌组钙、磷的消化率为最高,较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较抗生素组差异不显着;第三部分:结果表明:1、酵母多糖、果寡糖和枯草芽孢杆菌及其不同组合对麻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1)果寡糖组的血清白蛋白较对照组高,差异显着(P<0.05);(2)酵母多糖组、枯草芽孢杆菌组的血清尿素氮都较对照组低,差异显着(P<0.05)。2、酵母多糖、果寡糖和枯草芽孢杆菌及其不同组合对麻鸡血清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酵母多糖、果寡糖、枯草芽孢杆菌无论单独添加还是组合添加均能提高麻鸡抗氧化力,尤其是酵母多糖、枯草芽孢杆菌、酵母多糖+枯草芽孢杆菌、果寡糖+枯草芽孢杆菌和抗生素EY显着提高麻鸡抗氧化力。综合以上三部分的结论:本研究以4kg/t的果寡糖+500g/t的枯草芽孢杆菌组合添加对麻鸡生产性能、屠宰性能、营养物质利用率、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效果较好,能够在大鸡和肥育鸡阶段替代抗生素(恩拉霉素)的使用。
王竹伟[4](2011)在《能蛋水平对北京油鸡后期繁殖性能的影响及睾丸基因表达谱的建立》文中提出本研究是以50-58周龄北京油鸡种公鸡为试验样本,探讨地方种公鸡繁殖后期对精液品质的影响最佳的日粮能量、蛋白水平,并通过孵化试验进行进一步的验证。为更深入地研究影响精液品质的分子机理,本试验首次采用数字基因表达谱技术(DGE)对种公鸡无精睾丸和有精睾丸RNA样构建表达谱,对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初步的分析。试验一日粮能量、蛋白水平对种公鸡后期繁殖性能的影响。将99只50周龄北京油鸡种公鸡随机分为9个处理,每个处理11只鸡,分别饲喂能量(11.30MJ/kg、11.72 MJ/kg、12.14 MJ/kg)和蛋白(12%、14%、16%)3×3因子组合的9种日粮。试验结果显示,蛋白水平对生长性能和繁殖性能无显着影响(P>0.05),但精子活力随蛋白升高有降低的趋势;能量为12.14 MJ/kg时对采食量和精子活率有显着性影响(P<0.05);11.30MJ/kg-12%组的畸形率显着高于其它组(P<0.05);能量和蛋白之间有较强的互作,孵化验证试验显示11.72 MJ/kg-12%组的受精率、孵化率和健雏率较佳。北京油鸡种公鸡后期日粮蛋白水平为12%,能量水平为11.72 MJ / kg。试验二应用数字基因表达谱技术(DGE)建立种公鸡无精症睾丸基因表达谱,初步分析差异基因的表达和功能。本试验筛选一只不产精种公鸡和一只精液正常的种公鸡睾丸样本,提取睾丸RNA,建立表达谱,分析无精症和正常种公鸡睾丸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无精症睾丸和正常睾丸共有16379个基因存在表达差异,上调基因545个,下调基因202个。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烟酸和烟酰胺的代谢、造血干细胞生成、细胞生成、细胞周期、细胞结构、Wnt信号通路、炎症反应等生物学通路。在正常睾丸样中与精子发生、蛋白代谢、线粒体结构、呼吸链组分和影响多种催化酶活性的基因高表达,这可能是精子正常生成的原因。在无精睾丸中与炎症反应、负向调控蛋白激酶、异常代谢、蛋白酶抑制剂活性等相关基因高表达,这些因素可能是导致精子生成障碍的原因。建立种公鸡无精症表达谱为进一步分析精子生成的分子机制和探究无精症的病因将会有所帮助。
许宝华[5](2011)在《蜂王浆对日本大耳兔生长及繁殖性能的影响》文中认为本文结合日本大耳兔生物学特性,运用放射免疫法(RIA)、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PCR)及同期发情等技术,研究了蜂王浆对日本大耳兔生长及繁殖性能的影响,旨在探索蜂王浆提高动物生长及繁殖性能的作用机制,进而为家畜生产性能的提高、生殖疾病的防治、以及濒临灭绝动物的保种等方面提供新的科学依据和重要借鉴。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蜂王浆对雄性日本大耳兔生长及繁殖性能的影响:分别按体重0.2%(高剂量组)和0.1%(低剂量组)的量,给高、低剂量组的18只2月龄雄性日本大耳兔每天空腹灌胃新鲜蜂王浆,对照组18只雄兔灌胃体重0.1%的生理盐水,每周同一时间称重。运用RIA依次测定灌胃Od、40d、60d和80d的血清性激素六项:促黄体素(LH),促卵泡素(FSH),雌二醇(E2),孕激素(P),睾酮(T)和催乳素(PRL);70d后活体检测精子密度、活力和畸形率;80d后屠宰并分离主要脏器,计算各自脏器系数;右侧睾丸作成石蜡切片用于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1)灌胃之前,3个实验组之间的血清性激素六项均差异不显着(P>0.05)。灌胃40d、60d和80d后,高、低剂量组的LH.FSH和T均极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高、低剂量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而E2、P和PRL在3组之间均差异不显着(P>0.05)。(2)高、低剂量组的精子密度极显着大于对照组(P<0.01),高、低剂量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低剂量组的精子活力极显着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又极显着高于高剂量组(P<0.01);3组之间的精子畸形率差异不显着(P>0.05)。(3)第0-8周,3组之间的每周龄体重差异不显着(P>0.05);之后,高、低剂量组极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高、低剂量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屠宰测定时,高、低剂量组的雄兔睾丸、下丘脑和脾脏脏器系数都极显着大于对照组(P<0.01),高、低剂量组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脑、肺和膀胱等其它主要脏器系数均差异不显着(P>0.05)。(4)灌胃80d后,对照组雄兔睾丸曲细精管生精上皮细胞数量明显少于试验组,生精上皮较薄,生精上皮细胞排列疏松,中央管腔更大管腔内大多为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试验组的曲细精管管腔相对缩小,被精子细胞及精子所充实,细胞层数增多,精原细胞附于基膜,初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依次紧密排列延伸至管腔内,核染色明显管腔中可见大量的精子。本研究结果说明:蜂王浆能促进雄兔下丘脑、睾丸和脾脏发育;灌胃体重0.1%的蜂王浆能显着提高精子密度和精子活力;蜂王浆灌胃40d后,能显着提高血清中的LH、FSH和T浓度,对E2、P和PRL没有影响。2.蜂王浆对初情期前雌性日本大耳兔生长发育和性激素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分别按体重0.2%和0.1%的量,给高、低剂量组12只50日龄的雌性日本大耳兔每天进行空腹灌胃新鲜蜂王浆,对照组12只雌兔灌胃体重0.1%的生理盐水。40d后股动脉放血处死,摘取下丘脑、右侧卵巢和右侧子宫,用于激素受体mRNA表达的检测;摘取心脏、左侧子宫和左侧卵巢等器官,用于脏器系数的测定;采用RIA法测定血清性激素六项。结果表明:(1)灌胃12d,对照组兔子没有换毛现象,高、低剂量组兔子分别出现67%和75%的换毛率。(2)蜂王浆对体重、心脏和卵巢等脏器系数无显着影响(P>0.05)。(3)高、低剂量组血液中的E2浓度极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高、低剂量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其它性激素在3个实验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4)高剂量组下丘脑GnRH的mRNA表达量极显着低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P<0.01),低剂量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高剂量组卵巢LHR和FSHR的mRNA表达量极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显着低于低剂量组(P<0.05),低剂量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高剂量组子宫ERα和卵巢ERβ的mRNA表达量极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但高、低剂量组之间以及低剂量组与对照组之间均差异不显着(P>0.05)。本研究结果说明:蜂王浆可以促进初情期前雌性日本大耳兔换毛,提高血清中E2水平,抑制下丘脑GnRH、卵巢LHRFSHR、ERβ以及子宫ER。的nRNA表达,对主要脏器系数无显着影响。3.蜂王浆对成年雌性日本大耳兔繁殖性能的影响:首先研究氯前列腺烯醇钠(PG)诱导健康经产母兔同期发情的效果,然后分别按体重0.2%和0.1%的量,给PG处理后的高、低剂量组健康经产母兔每天空腹灌胃新鲜蜂王浆,对照组灌胃体重0.1%的生理盐水,18 d后配种,计算繁殖性能相关指标。结果显示:(1)注射0.25mg/只PG后的健康经产母兔,LH、FSH和E2浓度分别在9h和48h达到最大值和最小值,P浓度则为最小值和最大值;PG处理后每天的LH、FSH、E2均在19:00达最大值,P达最小值:PG处理后第12d的LH、FSH和E2均高于第4d、8d和16d,P则低于第4d、8d和16d,差异达显着水平(P<0.05)。(2)蜂王浆灌胃高、低剂量组的FSH、LH、E2和P浓度均比对照组提前达到最高值和最低值高、低剂量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最高值与最低值分别在3个实验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3)高、低剂量组的窝产仔数和成活率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卵泡数、排卵数和初生个体重、初生窝重泌乳力、断奶个体重、断奶窝重都极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高、低剂量组之间均差异不显着(P>0.05)。这些结果表明:注射0.25mg/只的PG能使母兔分别在9h和48h达到发情盛期和发情后期,12d后进入下一个发情周期,每天的激素极值出现在19:00。蜂王浆能缩短母兔发情周期,对处于相同生理周期母兔的激素没有影响;蜂王浆能促进母兔卵泡发育和排卵,提高初生窝重、初生个体重、泌乳力、断奶个体重和断奶窝重,对母兔窝产仔数没有影响。
郭海坤[6](2009)在《不同配比油菜花粉与黄豆粉混合饲料对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蜜蜂为了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必须不断地从外界获取蛋白质饲料,作为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蜂花粉是蜜蜂主要的蛋白质营养来源。蜂群内蛋白质营养供应不足或质量不佳,会造成幼虫、幼蜂营养不良,发育迟缓,寿命缩短,严重时会导致蜂王停止产卵,幼虫发育停滞,蜂群衰弱,对养蜂生产造成重大影响。人工饲喂是科学养蜂的重要措施之一。人工花粉代用品是重要的蛋白质补充饲料。在养蜂生产中,当外界粉源不足时常常通过适当补充饲喂人工花粉代用品来促进蜂群繁殖和提高蜂王浆的产量。然而,长期以来养蜂生产中采用的人工花粉代用品大多是凭经验配制,究竟不同人工花粉代用品对蜜蜂的影响如何,迄今尚未见到有科学的探讨。本文采用不同配比油菜花粉与黄豆粉混合饲料的人工花粉代用品饲喂蜂群,通过不同配比花粉与黄豆粉混合饲料对蜜蜂幼虫虫体的体重,幼虫血淋巴蛋白质含量等影响的研究,以为丰富蜜蜂营养相关生理学理论和研制科学的蜜蜂人工花粉代用品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不同配比油菜花粉与黄豆粉混合饲料对3日龄工蜂幼虫体重和蛋白质含量无显着影响(P>0.05),而对6日龄幼虫体重和蛋白质含量有显着影响(P<0.05);不同配比油菜花粉与黄豆粉混合饲料饲喂的6日龄工蜂幼虫16种游离氨基酸含量及游离氨基酸总量均无显着差异(P>0.05);饲喂2号饲料(75%油菜花粉+25%黄豆粉)的6日龄工蜂幼虫血淋巴中的Fe、Ze、Cu、Mn和Se的含量分别与饲喂1号饲料(100%油菜花粉)相应矿物质含量的差异不显着(P>0.05),但它们分别与饲喂4号饲料(25%油菜花粉+75%黄豆粉)和饲喂5号饲料(100%黄豆粉)的相应矿物质含量差异显着(P<0.05)或极显着(P<0.01)。
王元生[7](2008)在《岷山红三叶异黄酮对产蛋后期母鸡生产性能及营养物质利用的影响》文中提出为研究岷山红三叶异黄酮对罗曼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骨代谢、血清生化指标、内分泌激素水平、脏器指数和营养物质消化利用的影响,选择健康、体重相近的50周龄罗曼蛋鸡450只,随机分成5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1组饲喂玉米-豆粕-杂粕型基础饲粮,2、3、4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10、20mg/kg红三叶异黄酮,5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mg/kg大豆异黄酮作为参比。。饲养试验(预试期2周,正试期10周)结束后,从每个重复随机抽取1只鸡做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1)各组生产性能和蛋品质无显着差异(P>0.05),5组蛋壳强度呈较低趋势(P=0.213);(2) 4组脾脏指数显着高于1、3组(P<0.05),并呈现高于5组的趋势(P=0.150);(3) 4组胫骨灰分含量显着高于1、2组(P<0.05),3、5组表现出高于2组的趋势(P=0.140,P=0.152); (4) 5组的血清钙含量显着高于1、2、3组(P<0.05),4组呈现出高于1组的趋势(P=0.187);组间磷(P)、碱性磷酸酶(AKP)、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值差异均不显着(P>0.05),但呈现出各处理血钙提高的趋势(P=0.091); (5) 4组血清甲状腺素(T4)含量显着高于1组(P<0.05)及高于2、3组的趋势(P=0.150,P=0.20),5组也呈现高于1组的趋势(P=0.074);组间雌二醇(E2)、孕酮(P4)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3)的差异均不显着(P>0.05);(6)组间氮、钙利用率和体内存留率差异均不显着(P>0.05),但2、5组钙利用率和体内存留率呈现较高的趋势(P=0.164,P=0.213,P=0.236, P =0.238);与1组相比,添加三叶草异黄酮未提高磷利用率;而添加大豆异黄酮20mg/kg组的磷总利用率显着低于3组(P<0.05),呈现低于1、4组的趋势(P=0.137,P=0.067),其体内磷存留率极显着低于4组(P<0.01),呈低于1、3组的趋势(P=0.099,P=0.062),4组也表现出高于2组的趋势(P=0.101)。以上结果提示,饲粮中添加0~20mg/kg红三叶异黄酮对产蛋后期母鸡生产性能、蛋品质无显着影响,但提高了血清钙与胫骨灰含量,添加5mg/kg红三叶异黄酮对钙利用有一定促进,但各添加水平均未提高磷利用率,添加20mg/kg红三叶异黄酮显着提高了脾脏指数。
周秀丽[8](2004)在《日粮中苜蓿、黑麦草和小麦麸含量对仔鹅生产性能及消化生理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本试验选用216只4~10周龄的扬州鹅为试验素材,随机分为6组,每组36只。日粮中黑麦草、苜蓿和小麦麸含量分别为14%、16%、18%、20%、22%和24%的6种试验日粮。比较不同日粮对10周龄仔鹅生长发育的影响;对血液中激素水平和消化道内容物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对肠道形态学的影响;对不同营养物质的吸收与利用情况;以及对食糜流通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1.试验鹅4周龄前各处理之间体重无显着差异(p>0.05),但随着日龄的增长,各处理组体重之间的差异逐渐显出,18%组生长最佳。从纤维组分的不同比例看,NDF/ADF值在2.39~2.52之间,试验鹅的生长性能强于其它组。在仔鹅生长发育过程中,摄食的营养物质首先满足增重的需要,再满足羽毛生长的需要。另外,供试鹅的采食量在第6周时已基本确定,且以后基本维持这个采食量到试验结束即第10周龄。各组第7、第10周龄屠宰性能的各项指标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第5、6组各项指标有低于其它组的趋势。 2.肌胃自始至终所占的比例最大,平均占胃肠道重量的一半以上,提示肌胃在鹅的消化过程中的重要性,盲肠10周龄时仅占消化道的8%以下。体重与各消化器官及消化道器官之间均呈正相关。不同日粮对盲肠长度有一定影响,但其它肠道之间并无显着差异(p>0.05)。供试鹅肌胃食糜的酸度最高,pH值低于3.00,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食糜pH值均在5.5~6.5范围内变化,除盲肠随微生物发酵发展而影响pH值外,年龄并未显着影响胃与大小肠食糜的pH值。食糜主要分布在小肠,约占整个消化道食糜总重的2/3,而盲肠、直肠的食糜量极少,腺胃食糜所占的比例最小。 3.不同日粮对消化酶活性有显着影响(p<0.05),22%和24%组抑制了酶活性的发挥。鹅群中均以空肠脂肪酶和蛋白酶活性最高,各肠段中淀粉酶变化差异极小。由此可见,食糜的化学消化主要发生在空肠,盲肠内具有纤维素分解酶,但是酶的活性很小,10周龄供试鹅纤维素酶活力高于7周龄,经检验差异不显着(p>0.05)。鹅血液中T3和GH水平以18%组最高,T4水平的变化随日粮中苜蓿、黑麦草和小麦麸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体重与T3、T4和GH含量相关不显着(p>0.05),T3与GH含量呈显着正相关(P<0 .05)。 4.试验鹅十二指肠的绒毛呈宽阔的什卜状,空肠的绒毛呈细长的舌状或指状,盲肠绒毛则较扁平并有明显的皱褶。但从图片上未见各肠段绒毛有形态学上的损伤。结果表明不同日粮并未影响肠道形态学的变化。不同日粮影响鹅对粗纤维等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率。本试验表明,鹅利用的主要部分为ADS,第2组的代谢率高达67.95%。粗蛋白质、钙、磷的代谢,各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22%和24%组和其它组相比代谢率有下降的趋势。 5.在食入外源标记物Cr203后1小时,己有CrZO;排出体外,在第3小时一第5小时crZo:排出量处于高峰,与其它时段相比差异极显着(p<0.01),随后排出量逐渐降低,10小时后在粪便中己基本检测不到CrZO3,不同草粉含量条件下CrZO:的排出模式基本相同。本试验中各组指示剂的回收率与完全回收率均相差5%一10%,提示在以后的规模化饲养过程中应尽可能使用颗粒料,以减少饲料浪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张玲[9](2004)在《不同粗蛋白质、钙水平日粮对种公鸡免疫效果、生殖机能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选择21周龄新扬州鸡种公鸡135只,按照仿完全随机区组法分成9组,每组15只。采用两因子(粗蛋白和钙)析因设计,分别设高、中、低(粗蛋白质水平为17%、14%和11%,钙水平为3.3%、2.3%和1.3%)3个水平,构成9种日粮处理,各种日粮中其他营养水平保持一致。本研究比较了在繁殖期全程饲喂(正试期为48周)不同粗蛋白质和钙水平日粮对种公鸡免疫效果、生殖机能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 1、试验前各组公鸡体重基本一致,试验进行短期内出现明显的生长,粗蛋白质水平为17%的高蛋白组和钙水平为1.3%的低钙组生长较好。试验后期各组鸡体重变化范围不大。说明不同粗蛋白和钙水平日粮对成年种公鸡的体重没有明显的影响(P>0.05)。 2、与免疫前相比,试验鸡注射新城疫疫苗15、30天后,不同处理组抗体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低蛋白低钙组抗体水平显着高于高蛋白高钙组(P<0.05);免疫90天后每组的抗体水平都出现明显的降低,其中低蛋白低钙组下降最少,其水平极显着地高于另外二组(P<0.01)。日粮粗蛋白质对免疫后15、30天公鸡体内的抗体水平有着显着影响(P<0.05),对免疫90天的水平有着极显着影响(P<0.01);日粮钙对免疫后30天的抗体水平有着极显着的影响(P<0.01);二者的交互作用对它影响不显着(P>0.05)。 3、粗蛋白质对公鸡的精液量和精子活力的效应值分别是3.649和8.652,达到显着(P<0.05)和极显着的水平(P<0.01);钙对精子活力和精子畸形率有着显着影响(P<0.05);粗蛋白质和钙对精液品质各指标没有明显的交互作用(P>0.05)。整个繁殖期的种公鸡长期采食低蛋白低钙日粮后,其精液量、精子活力、精子密度(P>0.05)和有效精子数均大于高蛋白高钙组(P<0.05),精子畸形率低于高蛋白高钙组(P>0.05)。日粮钙和公鸡年龄对翠丸影响显着(P<0.05),高钙日粮组公鸡的肇九重量、体积和翠九指数显着低于低钙约(P<0.05),70周龄不同粗蛋白质和钙水平处理组公鸡罕丸的重量、体积和肇丸指数显着低于46周龄(P<0.05)。日粮粗蛋白质和钙分别对攀酮、促黄体素和促卵泡素影响不显着(P>0.05),二者的共同作用对翠酮的影响显着(P<0.()5),对促黄体素的影响极显着(P<0.01)。试验公鸡的精液量与精子密度呈显着正相关(P<0.05),精子活力与精子畸形率和血浆促卵泡素(FSH)呈显着王相关(P<0.仍),精子畸形率与FSH和左侧梁丸指数呈显着正相关(P<0.05),血浆FSH和左右侧肇丸指数间均呈很强的正相关(P<0.01)。 4、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在不同粗蛋白质水平日粮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中钙组总蛋白、球蛋白含量显着高于高钙组(P<O,05)。在日粮钙水平逐渐升高,磷水平恒定的情况下,不同处理组血清钙磷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状态,钙水平维持在16.Omg/dl匕下,磷水平维持在3.smg/dl左右。血清钙磷水平较低的低钙组.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P>0.05)。 5、低蛋白组葡萄糖含量稍高于另两组(P>0.05),甘油三酷含量极显着地高于高蛋白组(P<0.01);高蛋白组尿酸含量极显着地高于另两组(P<0.01)。谷丙转氨酶活性为高蛋白组最高,差异不显着(P>.05);高蛋白组谷草转氨酶活性极显着地高于中蛋白组(P<0.01)。低蛋白组T;含量显着高于高蛋白组(P<0.05);高蛋白组T;含量显着高于中蛋白组(P<0.05),高蛋白组皮质醇含量极显着地高于低蛋白组(P<0.01)。血清生化各指标和血浆r3和皮质醇含量在不同钙水平日粮组间无显着差异(P>O,05);而高钙组T4含量显着高丁另外两组(P<0.05)。
张玲,王志跃,周秀丽,周斌,张蝉娟[10](2004)在《种公鸡日粮中添加蜂花粉的效用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蜂花粉对人工采精中采不出精液的公鸡的繁殖性能及内分泌机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2%的蜂花粉,能显着改善公鸡的精液量、精子活力、精子密度和有效精子数(P<0.05),对精子畸形率影响不大(P>0.05),有效缓解血浆T水平的下降(P<0.05),对E2水平无明显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蜂花粉后试验组血浆T3含量升高(P<0.05)、T4含量(P<0.05)和皮质醇含量(P>0.05)下降,说明蜂花粉改善了热应激公鸡的甲状腺功能和肾上腺功能。
二、日粮中添加蜂花粉对低繁殖力公鸡的改善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粮中添加蜂花粉对低繁殖力公鸡的改善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海扬黄鸡配套亲本精液品质比较及特定稀释液稀释效果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中国地方鸡选育现状 |
2 精液品质 |
2.1 精液品质的评价指标 |
2.2 精液品质的检测方法 |
2.3 精液品质的研究进展 |
3 种公鸡精液品质的影响因素 |
3.1 种公鸡的选留和训练 |
3.2 营养因素 |
3.3 采精时间和次数 |
4 公鸡精液稀释液的研究进展 |
4.1 鸡精液稀释液的分类 |
4.2 鸡精液稀释液的pH |
4.3 鸡精液稀释液的渗透压 |
4.4 鸡精子稀释液的物质 |
4.5 影响公鸡精液稀释液的其他因素 |
5 海扬黄鸡配套系简介 |
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海扬黄鸡配套系亲本精液品质的比较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及试验设计方法 |
1.2 饲养管理 |
1.3 试验仪器设备及试剂 |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4.1 精液量 |
1.4.2 精液pH值 |
1.4.3 精子密度 |
1.4.4 精子活率 |
1.4.5 精子畸形率 |
1.4.6 质膜完整性 |
1.4.7 有效精子数 |
1.5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海扬黄鸡配套系亲本公鸡精液品质特征 |
2.2 海扬黄鸡配套系亲本精液品质比较结果 |
2.3 精液品质各指标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 |
3 讨论 |
第三章 特定稀释液不同稀释倍数和体外存放时间对精液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稀释液配方 |
1.3 研究方案 |
1.4 试验仪器设备与试剂 |
1.5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稀释倍数对FF系公鸡精液品质的影响结果 |
2.2 不同体外存放时间对FF系公鸡精液品质的比较结果 |
3 讨论 |
第四章 不同稀释液以及体外存放时间对精液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和试验设计 |
1.2 稀释液的制备 |
1.3 仪器设备及试剂 |
1.4 测定指标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稀释液在体外存放不同时间的精液品质比较结果 |
2.2 不同稀释液存放不同天数对精液稀释效果的比较结果 |
3 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利用何首乌提高公猪精液品质的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章 猪精液改善技术研究现状 |
1.1 种公猪精液品质下降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
1.2 种公猪精液的的保存进展 |
1.3 精子的功能 |
第2章 何首乌的生物及药理学活性 |
2.1 何首乌的概述 |
2.2 何首乌对哺乳动物生理功能的影响 |
2.3 二苯乙烯苷的生物学特性 |
2.4 二苯乙烯苷与动物生殖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1章 饲料中添加何首乌对公猪精液品质的影响 |
1.1 材料和方法 |
1.2 结果与分析 |
1.3 讨论 |
1.4 小结 |
第2章 TSG对公猪精液体外生理功能的影响 |
2.1 材料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酵母多糖、果寡糖与枯草芽孢杆菌及其不同组合对广西麻鸡生产性能、营养物质利用率、血清指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 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
1.1 抗生素的概念 |
1.2 抗生素的作用机理 |
1.3 抗生素的使用问题 |
2 酵母多糖的研究进展 |
2.1 酵母多糖的概念 |
2.2 酵母多糖的作用机理 |
2.3 酵母多糖在养殖中的使用 |
3 果寡糖的研究进展 |
3.1 果寡糖的概念 |
3.2 果寡糖的作用机理 |
3.3 果寡糖在养殖中的使用 |
4 枯草芽孢杆菌的研究进展 |
4.1 枯草芽孢杆菌的概念 |
4.2 枯草芽孢杆菌的作用机理 |
4.3 枯草芽孢杆菌在养殖中的使用 |
5 麻鸡 |
6 试验研究的内容、目的与意义 |
6.1 试验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
6.2 试验的意义 |
第二章 酵母多糖、果寡糖与枯草芽孢杆菌及其不同组合对麻鸡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添加剂 |
1.2 试验地点及试验动物 |
1.3 试验日粮 |
1.4 试验设计与分组 |
1.5 饲养管理 |
1.6 试验测定指标 |
1.7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处理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
2.2 不同处理对屠宰性能的影响 |
3 讨论 |
3.1 不同处理对麻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3.2 不同处理对麻鸡屠宰性能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三章 酵母多糖、果寡糖与枯草芽孢杆菌及其不同组合对麻鸡饲料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添加剂 |
1.2 试验地点及试验动物 |
1.3 试验日粮 |
1.4 试验设计与分组 |
1.5 饲养管理 |
1.6 试验测定指标 |
1.7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处理对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 |
3 讨论 |
3.1 不同处理对麻鸡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 |
4 小结 |
第四章 酵母多糖、果寡糖与枯草芽孢杆菌及其不同组合对麻鸡血清理化指标、抗氧化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添加剂 |
1.2 试验地点及试验动物 |
1.3 试验日粮 |
1.4 试验设计与分组 |
1.5 饲养管理 |
1.6 试验测定指标 |
1.7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处理对血清理化指标的影响 |
2.2 不同处理对抗氧化参数的影响 |
3 讨论 |
3.1 不同处理对麻鸡血清理化指标的影响 |
3.2 不同处理对麻鸡血清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五章 主要结论、试验的创新点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 主要结论 |
2 试验创新点 |
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4)能蛋水平对北京油鸡后期繁殖性能的影响及睾丸基因表达谱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种公畜繁殖性能的研究意义 |
2 种公鸡繁殖性能营养学调控 |
2.1 日粮能量对种公鸡繁殖性能影响的研究 |
2.2 日粮蛋白质对种公鸡繁殖性能影响的研究 |
3 精液品质的研究 |
3.1 精子发生的机理 |
3.2 精液品质 |
4 无精症病因学研究 |
5 数字基因表达谱 |
5.1 数字基因表达谱的原理及流程 |
5.2 数字基因表达谱技术与基因芯片技术的比较 |
5.3 基因表达谱在精液品质研究中的应用 |
第二章 不同日粮蛋能水平对北京油鸡后期繁殖性能的影响 |
1 材料 |
1.1 试验动物与饲养 |
1.2 样品采集 |
1.3 主要试剂 |
2 试验方法 |
2.1 日粮配方 |
2.2 生产性能测定 |
2.3 精液品质测定 |
2.4 受精率 |
2.5 孵化率和死胚日龄 |
2.6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日粮能量、蛋白水平对种公鸡体重和采食量的影响 |
3.2 日粮能量、蛋白水平对精液品质的影响 |
3.3 日粮能量、蛋白水平对孵化效果的影响 |
3.4 日粮能量、蛋白水平对胚胎死亡日龄的影响 |
3.5 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4.1 日粮能量、蛋白水平对种公鸡体重和采食量的影响 |
4.2 日粮能量、蛋白水平对种公鸡精液品质的影响 |
4.3 日粮能量、蛋白水平对孵化结果的影响 |
5 小结 |
第三章 种公鸡无精症睾丸基因表达谱的建立及分析 |
1 材料 |
1.1 试验动物与饲养 |
1.2 样本采集 |
1.3 主要试剂及仪器 |
2 试验方法 |
2.1 睾丸样的采集 |
2.2 睾丸总 RNA 的提取及质量检测 |
2.3 数字基因表达谱的建立 |
3 结果 |
3.1 样本处理结果 |
3.2 差异表达分析 |
3.3 Pathway 分析结果 |
3.4 GO 功能富集分析结果 |
4 讨论 |
4.1 DGE 的建立和分析 |
4.2 表达差异基因结果分析 |
4.3 Pathway 结果分析 |
4.4 GO 结果分析 |
5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5)蜂王浆对日本大耳兔生长及繁殖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蜂王浆的化学组成及生物学功能 |
1.1 蜂王浆的化学组成 |
1.2 蜂王浆的生物学功能 |
1.3 蜂王浆的研究前景 |
2 日本大耳兔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
2.1 日本大耳兔的生物学特性 |
2.2 日本大耳兔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
3 日本大耳兔生殖激素及主要生殖激素受体的结构与表达调控 |
3.1 日本大耳兔生殖激素的种类及其生理作用 |
3.2 日本大耳兔主要生殖激素受体的结构及其表达调控 |
4 本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试验研究部分 |
第二章 蜂王浆对雄性日本大耳兔生长及繁殖性能的影响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蜂王浆对体重的影响 |
2.2 蜂王浆对精液的影响 |
2.3 蜂王浆对性激素六项的影响 |
2.4 蜂王浆对主要脏器系数的影响 |
2.5 蜂王浆对睾丸组织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三章 蜂王浆对初情期前雌性日本大耳兔生长发育的影响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蜂王浆对换毛的影响 |
2.2 蜂王浆对体重和主要脏器系数的影响 |
2.3 蜂王浆对性激素六项的影响 |
3 讨论 |
3.1 蜂王浆对换毛的影响 |
3.2 蜂王浆对体重和主要脏器系数的影响 |
3.3 蜂王浆对性激素六项的影响 |
第四章 蜂王浆对初情期前雌性日本大耳兔性激素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总RNA提取与检测结果 |
2.2 产物特异性结果 |
2.3 受体相对表达量结果 |
3 讨论 |
3.1 蜂王浆对卵巢LHR的mRNA表达影响 |
3.2 蜂王浆对卵巢FSHR的mRNA表达影响 |
3.3 蜂王浆对子宫ERα和卵巢ERβ的mRNA表达影响 |
3.4 蜂王浆对下丘脑GnRH的mRNA表达影响 |
第五章 蜂王浆对成年雌性日本大耳兔繁殖性能的影响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PG诱导母兔同期发情 |
2.2 蜂王浆对母兔繁殖性能的影响 |
3 讨论 |
3.1 PG诱导母兔同期发情 |
3.2 蜂王浆对母兔繁殖性能的影响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结论 |
2 创新点 |
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
Ⅰ. 主持的科研项目 |
Ⅱ. 参与的科研项目 |
Ⅲ. 获奖科研成果 |
Ⅳ. 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不同配比油菜花粉与黄豆粉混合饲料对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1.1 昆虫饲料 |
1.1.2 蜜蜂饲料 |
1.2 花粉的成分与应用及其对蜜蜂的影响 |
1.2.1 花粉的营养成分 |
1.2.1.1 蛋白质和氨基酸 |
1.2.1.2 糖类 |
1.2.1.3 脂类 |
1.2.1.4 维生素 |
1.2.1.5 矿物质 |
1.2.1.6 酚类 |
1.2.1.7 核酸 |
1.2.1.8 酶类 |
1.2.2 蜜蜂营养以及对花粉的需求 |
1.2.2.1 蜜蜂蜂体蛋白质 |
1.2.2.2 蜜蜂对花粉的需求 |
1.2.3 花粉对蜜蜂的作用 |
1.2.3.1 花粉对蜜蜂生长发育的作用 |
1.2.3.2 花粉对蜂群繁殖的作用 |
1.2.3.3 花粉中脂类物质对蜂群的作用 |
1.2.3.4 花粉中酶类物质对蜂群的作用 |
1.2.3.5 花粉中糖类物质对蜂群的作用 |
1.2.3.6 花粉中蛋白质对蜂群的作用 |
1.2.4 花粉作为饲料添加剂的研究与应用 |
1.2.4.1 花粉在家畜饲料中的应用 |
1.2.4.2 花粉在家禽饲料中的应用 |
1.2.4.3 花粉在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中的应用 |
1.2.4.4 花粉在其他动物饲料中的应用 |
1.3 大豆的成分及应用 |
1.3.1 大豆的营养成分 |
1.3.1.1 蛋白质 |
1.3.1.2 脂类 |
1.3.1.3 糖类 |
1.3.1.4 维生素 |
1.3.2 大豆作为饲料添加剂的研究与应用 |
1.3.2.1 大豆在家禽饲料中的应用 |
1.3.2.2 大豆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 |
1.3.2.3 大豆在家畜饲料中的应用 |
1.4 蜜蜂人工蛋白质饲料的研究现状 |
1.4.1 蜜蜂人工蛋白质饲料对蜂群繁殖的作用 |
1.4.2 蜜蜂人工蛋白质饲料对王浆生产的作用 |
1.4.3 花粉代用品对蜜蜂的影响 |
1.4.4 不同配比蜂花粉补充饲料对蜜蜂的影响 |
1.5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5.1 立题依据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2 试验部分 |
2.1 不同配比油菜花粉与黄豆粉混合饲料对3 和6 日龄幼虫体重的影响 |
2.1.1 试验蜂群 |
2.1.2 不同饲料的配备 |
2.1.3 样本的提取方法及步骤 |
2.1.4 对3 和6 日龄幼虫体重影响研究的取样方法 |
2.1.5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方法 |
2.1.6 试验结果 |
2.2 不同配比油菜花粉与黄豆粉混合饲料对3 和6 日龄工蜂幼虫虫体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2.2.1 试验器材 |
2.2.2 试验试剂 |
2.2.3 试验方法 |
2.2.3.1 虫体蛋白含量研究中3 和6 日龄工蜂幼虫取样的方法 |
2.2.3.2 虫体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 |
2.2.4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方法 |
2.2.4.1 幼虫虫体蛋白含量的计算方法 |
2.2.4.2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2.2.5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2.5.1 1~5 号饲料的蛋白质含量的结果 |
2.2.5.2 不同配比油菜花粉与黄豆粉混合饲料对3 日龄工蜂幼虫虫体蛋白含量影响的试验和统计分析结果 |
2.2.5.3 不同配比油菜花粉与黄豆粉混合饲料对6 日龄工蜂幼虫虫体蛋白含量影响的试验和统计分析结果 |
2.3 不同配比油菜花粉与黄豆粉混合饲料对6 日龄工蜂幼虫血淋巴中游离氨基酸的影响 |
2.3.1 主要试验器材 |
2.3.2 试验方法 |
2.3.2.1 试验蜂群的处理 |
2.3.2.2 工蜂幼虫样本的提供 |
2.3.2.3 工蜂幼虫血淋巴样本的提取 |
2.3.2.4 样品的处理 |
2.3.2.5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2.3.3 试验结果 |
2.4 不同配比油菜花粉与黄豆粉混合饲料对6 日龄工蜂幼虫血淋巴中营养性矿物质种类和含量的影响 |
2.4.1 主要试验器材 |
2.4.2 试验方法与步骤 |
2.4.2.1 试验蜂群的处理 |
2.4.2.2 工蜂幼虫样本的提供 |
2.4.2.3 工蜂幼虫血淋巴样本的提取 |
2.4.2.4 样品的处理 |
2.4.2.5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2.4.3 试验结果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配比油菜花粉与黄豆粉混合饲料对3 和6 日龄幼虫体重的影响 |
3.2 不同配比油菜花粉与黄豆粉混合饲料对3 和6 日龄工蜂幼虫虫体蛋白含量影响 |
3.3 不同配比油菜花粉与黄豆粉混合饲料对6 日龄工蜂幼虫血淋巴中游离氨基酸的影响 |
3.4 不同配比油菜花粉与黄豆粉混合饲料对6 日龄工蜂幼虫血淋巴中营养性矿物质种类和含量的影响 |
4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岷山红三叶异黄酮对产蛋后期母鸡生产性能及营养物质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雌激素与外源性雌激素 |
1.1 雌激素 |
1.1.1 内源雌激素生物学作用 |
1.1.2 其他作用 |
1.2 外源性雌激素 |
1.2.1 外源性雌激素简介 |
1.2.2 植物雌激素的作用机制 |
2 红三叶异黄酮的研究进展 |
2.1 红三叶异黄酮结构和理化特性 |
2.2 红三叶异黄酮在体内的吸收和代谢 |
2.3 红三叶异黄酮的生物学作用 |
2.3.1 雌激素和抗雌激素样作用 |
2.3.2 红三叶异黄酮对骨质疏松的影响 |
2.3.3 具有抗痉挛、消炎和杀菌作用 |
2.3.4 抗氧化作用 |
2.3.5 抗癌 |
2.4 植物异黄酮与动物生产 |
2.4.1 对畜禽生产性能的影响 |
2.4.2 对骨的影响 |
2.4.3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
2.4.4 对繁殖力的影响 |
2.5 本研究的意义 |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鸡群 |
1.2 异黄酮的来源 |
1.3 试验设计与试鸡分组 |
1.4 试验饲粮及营养水平 |
1.5 饲养试验 |
1.5.1 饲养管理 |
1.5.2 产蛋性能测定 |
1.5.3 蛋品质测定 |
1.5.4 器官指数、血液生化指标及激素的测定 |
1.5.5 胫骨灰分测定 |
1.6 代谢试验 |
1.6.1 饲料、粪尿及蛋样采集 |
1.6.2 饲粮、粪尿样的测定 |
1.6.3 鸡蛋样品的测定 |
1.7 数据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试鸡的生产性能 |
2.2 试鸡的蛋品质 |
2.3 试鸡脏器指数 |
2.4 试鸡胫骨及血液生化指标 |
2.4.1 胫骨形态和灰分含量 |
2.4.2 血液生化指标 |
2.5 试鸡血清激素水平 |
2.6 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 |
3 讨论 |
3.1 异黄酮对产蛋后期母鸡生产性能、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 |
3.2 异黄酮对蛋壳强度、血清钙、胫骨灰分及钙磷代谢的影响 |
3.3 异黄酮与营养物质消化利用 |
3.4 异黄酮对母鸡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4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8)日粮中苜蓿、黑麦草和小麦麸含量对仔鹅生产性能及消化生理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种草养鹅的重要意义 |
1.1 鹅利用牧草的消化生理特点 |
1.2 优质牧草养鹅可以平衡日粮中的营养物质 |
1.3 优质牧草养鹅经济效益高 |
2 禽类对牧草中粗纤维的消化利用 |
3 日粮纤维对禽类消化生理功能的影响 |
3.1 粗纤维对饲料在鹅消化道内滞留时间和滞留率的影响 |
3.2 粗纤维对家禽胃肠道内消化酶活力变化的影响 |
3.3 粗纤维对消化器官组织形态的发育影响 |
4 本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材料和方法 |
1 试验材料 |
1.1 试验动物 |
1.2 日粮主要粗纤维源 |
2 试验方法 |
2.1 试验日粮设计 |
2.2 饲养试验及测定指标 |
2.2.1 生产性能指标的测定 |
2.2.2 激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
2.2.3 胰腺及肠道消化酶活性的测定 |
2.3 代谢试验及测定指标 |
2.3.1 试验安排 |
2.3.2 主要测定指标及方法 |
2.4 食糜流通速度测定 |
2.4.1 试验安排 |
2.4.2 样品测定 |
2.5 切片的制作与观察 |
3 试验数据的处理和统计分析方法 |
结果与分析 |
1 不同日粮对4~10周龄仔鹅生长性能的影响 |
1.1 不同日粮对4~10周龄仔鹅体重的影响 |
1.2 不同日粮对4~10周龄仔鹅每周采食量的影响 |
1.3 不同日粮对10周龄仔鹅体尺指标的影响 |
1.4 不同日粮对仔鹅屠宰性能的影响 |
1.5 不同日粮对10周龄仔鹅消化器官发育的影响 |
1.5.1 不同日粮对消化道发育的影响 |
1.5.2 不同日粮对内脏器官的影响 |
1.5.3 各组不同肠道的长度变化 |
2 不同日粮对仔鹅消化道食糜PH值和食糜分布的影响 |
2.1 不同日粮对仔鹅消化道食糜PH值的影响 |
2.2 不同日粮对仔鹅消化道食糜分布的影响 |
3 不同日粮对仔鹅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3.1 10周龄仔鹅消化道内容物中酶的活性 |
3.2 不同日粮对7、10周龄仔鹅盲肠内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 |
4 不同日粮对血浆中激素含量的影响 |
5 不同日粮对饲料中营养物质代谢率的影响 |
5.1 不同日粮纤维成分的代谢率比较 |
5.2 仔鹅对不同日粮中其它常规营养成分的消化利用 |
5.2.1 粗蛋白质的代谢率 |
5.2.2 钙、磷的代谢率 |
6 不同日粮对肠道组织学变化的影响 |
7 不同日粮对食糜流速的影响 |
讨论 |
1 不同日粮对4~10周龄仔鹅生长性能的影响 |
2 不同日粮对仔鹅消化道器官发育的影响 |
2.1 不同日粮对各组消化道器官的影响 |
2.2 不同日粮对消化道食糜pH值变化和食糜量分布的影响 |
3 不同日粮对仔鹅胰腺、小肠和盲肠中食糜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3.1 不同日粮对仔鹅胰腺、小肠中食糜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3.2 不同日粮对仔鹅盲肠食糜中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4 不同日粮对仔鹅血浆中激素水平的影响 |
5 不同日粮条件下鹅对粗纤维及其它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 |
6 不同日粮对肠道组织形态学的变化 |
7 不同日粮对食糜流通速度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不同粗蛋白质、钙水平日粮对种公鸡免疫效果、生殖机能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家禽低蛋白日粮(LPD)的研究概况 |
2 日粮粗蛋白质、矿物元素与家禽免疫功能的关系 |
3 日粮粗蛋白质、矿物元素与种公鸡繁殖性能的关系 |
4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材料与方法 |
1 试验动物及管理 |
2 试验方法 |
2.1 试验设计及日粮配合 |
2.2 免疫注射 |
2.3 血样采集 |
2.4 测定指标 |
2.4.1 体重 |
2.4.2 新城疫(ND)抗体 |
2.4.3 屠宰测定 |
2.4.4 血清钙、磷 |
2.4.5 精液品质 |
2.4.6 激素 |
2.4.7 血清生化指标 |
3 数据处理 |
结果与分析 |
1 不同粗蛋白质和钙水平日粮对种公鸡体重的影响 |
1.1 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对种公鸡体重的影响 |
1.2 不同钙水平对种公鸡体重的影响 |
2 不同粗蛋白质和钙水平日粮对种公鸡新城疫(ND)抗体水平的影响 |
2.1 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对种公鸡ND抗体水平的影响 |
2.2 不同钙水平日粮对种公鸡ND抗体水平的影响 |
2.3 日粮粗蛋白质和钙对ND抗体水平的效应分析 |
3 不同粗蛋白质和钙水平日粮对种公鸡生殖机能的影响 |
3.1 不同粗蛋白质和钙水平日粮对种公鸡精液品质的影响 |
3.1.1 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对种公鸡精液品质的影响 |
3.1.2 不同钙水平对种公鸡精液品质的影响 |
3.1.3 日粮粗蛋白质和钙对精液品质的效应分析 |
3.2 不同粗蛋白质和钙水平日粮对种公鸡生殖激素的影响 |
3.2.1 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对种公鸡生殖激素的影响 |
3.2.2 不同钙水平对种公鸡生殖激素的影响 |
3.2.3 日粮粗蛋白质和钙对生殖激素的效应分析 |
3.3 不同粗蛋白质和钙水平日粮对种公鸡睾丸的影响 |
3.3.1 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对种公鸡睾丸的影响 |
3.3.2 不同钙水平对种公鸡睾丸的影响 |
3.3.3 日粮粗蛋白质和钙对睾丸指数的效应分析 |
3.3.4 种公鸡精液品质、生殖激素和睾丸指数之间的相关 |
4 不同粗蛋白质和钙水平日粮对种公鸡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4.1 不同粗蛋白质和钙水平日粮对种公鸡血清蛋白的影响 |
4.2 不同粗蛋白质和钙水平日粮对种公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4.3 不同粗蛋白质和钙水平日粮对种公鸡血浆激素的影响 |
4.4 日粮粗蛋白质和钙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效应分析 |
讨论 |
1 日粮粗蛋白质、钙水平对种公鸡体重的影响 |
2 日粮粗蛋白质、钙水平与种公鸡免疫性能的关系 |
3 日粮粗蛋白质、钙水平与种公鸡生殖机能的关系 |
4 日粮粗蛋白质、钙水平对种公鸡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4.1 日粮粗蛋白质、钙水平对种公鸡血清蛋白的影响 |
4.2 日粮粗蛋白质、钙水平对种公鸡血清钙磷和碱性磷酸酶的影响 |
4.3 日粮粗蛋白质、钙水平对种公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4.4 日粮粗蛋白质、钙水平对种公鸡血浆激素的影响 |
5 营养水平与种公鸡免疫、生殖及内分泌系统之间的关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日粮中添加蜂花粉对低繁殖力公鸡的改善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 [1]海扬黄鸡配套亲本精液品质比较及特定稀释液稀释效果的分析[D]. 何晓燕. 扬州大学, 2019(06)
- [2]利用何首乌提高公猪精液品质的技术研究[D]. 刘亚亭. 吉林大学, 2016(09)
- [3]酵母多糖、果寡糖与枯草芽孢杆菌及其不同组合对广西麻鸡生产性能、营养物质利用率、血清指标的研究[D]. 周祥. 广西大学, 2014(01)
- [4]能蛋水平对北京油鸡后期繁殖性能的影响及睾丸基因表达谱的建立[D]. 王竹伟. 甘肃农业大学, 2011(04)
- [5]蜂王浆对日本大耳兔生长及繁殖性能的影响[D]. 许宝华. 江西农业大学, 2011(12)
- [6]不同配比油菜花粉与黄豆粉混合饲料对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的影响[D]. 郭海坤. 福建农林大学, 2009(12)
- [7]岷山红三叶异黄酮对产蛋后期母鸡生产性能及营养物质利用的影响[D]. 王元生. 甘肃农业大学, 2008(09)
- [8]日粮中苜蓿、黑麦草和小麦麸含量对仔鹅生产性能及消化生理影响的研究[D]. 周秀丽. 扬州大学, 2004(04)
- [9]不同粗蛋白质、钙水平日粮对种公鸡免疫效果、生殖机能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D]. 张玲. 扬州大学, 2004(04)
- [10]种公鸡日粮中添加蜂花粉的效用研究[J]. 张玲,王志跃,周秀丽,周斌,张蝉娟. 饲料工业, 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