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省政协八届第30次常委会闭幕(论文文献综述)
廖云蕾[1](2020)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党派参与政党协商的特点和经验研究(1949-1956)》文中提出政党协商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体现,也是民主党派政治参与的重要形式。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政党协商空前活跃和取得丰硕成果的“黄金时期”,对当代政党协商起着奠基性的作用。在梳理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党派参与政党协商的主要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分析不足,对当前民主党派开展有效政治参与,展现我国政党制度的优势,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履行着参政议政、阶级代表、政治监督和自我改造的职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主党派通过政党协商在国家重大政治事务、法制建设、经济事务和外交事务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政治参与,为新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党派在参与政党协商的过程中呈现出一定的历史特点:主体上,彰显主人翁地位;形式上,正式协商与非正式协商结合;过程中,参政议政与自我教育并举;取得了显着成效。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党协商实践中,民主党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一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二要重视党际沟通协作,三要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同时,这一时期民主党派参与政党协商的过程中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自我定位的偏差、内部政治参与度存在差异和制度缺陷的制约。因此,当前政党协商的发展过程中,要明确主体责任,增强协商意识;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协商能力;推动政党协商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发展。
唐晓玲[2](2018)在《新中国初期湖南妇女参政研究(1949-1956)》文中提出妇女参政是国家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对当今中国的民主政治进程有着重要的意义。多年来,学界对妇女参政从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角度不同层次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从时间上来看主要集中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对新中国初期这一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时期研究较少,缺乏对地方区域的探讨。本文试图在借鉴学术界前辈们的基础之上,将问题聚焦在新中国初期湖南省的妇女参政研究,通过对这一时期妇女参政的进程以及具体实践的讨论,分析湖南省妇女参政的特点,总结经验。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后,革故鼎新,废除封建社会中种种约束妇女的体制,赋予妇女各方面的权利,湖南妇女运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党和政府把妇女参政引导到社会变革中去,将国家的各项中心工作同湖南妇女的政治参与相结合,推进了妇女参政和经济建设的进程,使这一时期的妇女参政呈现出独有的特点:首先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妇女参政的绝对领导;其次,国家对妇女参政提供了政治、经济、法律、组织上的坚实保障;再次,在完善妇女参政制度、女干部培养机制的多元化、优化参政环境和提高自身素质上取得了一些经验;最后,带动了广大妇女对参政的自觉性提高。与此同时,妇女参政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妇女地位得到全面提升,女干部在数量上实现大幅增长,妇女参政的社会环境得到改善。纵观新中国初期的妇女参政运动,其广度和深度空前未有,这一时期的妇女参政运动为之后的妇女参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本文以湖南省作为妇女参政的研究对象,通过对原始档案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拟从政策和数据两个维度出发,以普选以及妇女代表大会的数据为新的角度,对新中国湖南妇女参政做一个浅显的分析,以期对新时期湖南妇女参政的发展有所裨益。本文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章,主要论述湖南妇女参政的初始进程。从1949年到1952年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时期,这一阶段是湖南妇女参政的初始阶段,党和政府颁布法律法规,赋予妇女政治权利;通过土改、民主改革等让妇女经济独立;改善社会对妇女的歧视,加强宣教工作,为妇女参政做准备,湖南妇女在这里开启参政历史。第二章,从1953年到1956年,随着国民经济恢复的完成,国家进入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在党的带领下,湖南妇女进入到参政的具体实践阶段,妇女组织相继建立、扩展,妇女代表大会的召开拓宽了妇女参政的渠道·,普选在全省的展开,成为湖南妇女最广泛的政治实践,激发了她们的参政热情;女干部纷纷走向政坛,开始崭露头角。第三、四章,是对新中国初期湖南参政的总结。在党的领导下,在妇女组织的发动下,湖南妇女参政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在各项运动中得到了充分的实践和锻炼,许多妇女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在政治舞台上施展才华,为妇女权益发声,让湖南妇女更有信心走向接下来的路程。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暴露的问题也值得深思,高层女干部的缺乏,加上妇女在参政过程中的被动型导致自觉意识弱,家庭和工作矛盾的日益突出,这些都对妇女参加政治提出了新的挑战。尽管如此,新中国初期湖南妇女参政仍有着自己的特点,有能为之后妇女参政借鉴的经验。
本刊编辑部[3](2017)在《求深 求新 求实——省政协各专委会2016年工作亮点回眸》文中研究指明一年来,砥砺奋进;一年来,务实创新;一年来,硕果累累。当中原大地开启新征程,回眸2016年以来省政协各专委会工作,我们有太多的难以忘记——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唱响履职大戏,议大事、重民生、促和谐,精彩纷呈,亮点频现。作为基础性履职平台,2016年,各专委会切实把为"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献计出力作为履职主线,聚焦"十三五"时期我省的热点难点问题,按照出精品、有分量、求实效的要求,将履职工作与制度创新有机结合,发挥优势作用,以"专"求新求实,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显着成效。年终岁首,我们截取各专委会不同的工作亮点予以回顾。
本刊记者[4](2016)在《发挥基础作用 争创一流业绩——省政协专委会2016年工作亮点撷萃》文中认为2016年,省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在省政协常委会和主席会议领导下,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按照"三心"、"两进"、"一流"工作要求,通过在全国省级政协率先建立专委会分党组来强化政治引领,通过制度规范加强自身建设更好发挥专委会基础性作用,通过组织动员委员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工作及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议政建言,专委会作为政协工作的重要抓手、经常性工作的重要基础、联系委员的重要桥梁纽带等作用得
包俊杰[5](2016)在《现代国家建设视域下省级政府过程研究 ——以20世纪90年代湖北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现代国家与传统国家的区别不仅仅表现在政权结构与功能上,还包括国家内部的权力运作方面。政府过程理论的提出,为国家内部的权力运作提供了科学的研究范式。对现代国家的政府过程研究,放置于国家的宏观层面自然重要,但仅仅停留在国家层面是不够严谨的。探究现代国家的权力运作的情况时,作为国家重要组成部分的地方政府,决不可被忽略。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我国的省级政府过程,以湖北省为例,探究省级政府过程如何体现现代国家建设的内在属性和发展过程,从而找出其规律及其不足。本文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与案例分析法,详细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的湖北省政府推进现代国家建设的主要内容与重要作用。指出省级政府过程的优化是现代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省级政府过程的民主化、集中化、法治化与权力运行程序的科学化不仅是我国现代国家建设的深化体现,更是建设的重要任务。本文共包括六章内容:绪论重点对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意义与国内外的研究综述、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以及基本概念与理论进行阐述、分析与说明。第二章论述了省级政府过程在推进现代国家权力民主化的主要内容,分别从代表的民主选举、政协发挥主要职能、重大决策与立法的民主化三个方面以20世纪90年代湖北省的实践来阐述省级政府过程的民主化是现代国家权力民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章论述了现代国家建设中国家权力的集中化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具体体现,通过对省级政府权力来源的探讨、对省级政府过程中立法与重大决策的集中化表现的阐述、从执行主体的权威性与执行程序的统一性对省级政府权力执行集中化的解释,来论证如果没有省级政府过程的集中化,现代国家权力的集中化就名存实亡。第四章将法治化建设作为省级政府过程与现代国家建设的联通点,同样以湖北省的具体实践为例,分别从立法、执法、法律监督方面探析省级政府过程的法治化是我国现代国家权力法治化的推进器。第五章重点论述了群众路线与民主集中制作为我国权力运行程序科学化的主要内容在政府过程中的体现。通过对宪政体制中群众路线与民主集中制的内容与湖北省委工作中践行群众路线和民主集中制的阐述得出省级政府过程贯彻群众路线与民主集中制有助于推进现代国家权力运行程序的科学化,是建设现代国家的重要内容之一。结语中对文章做出总结,阐明在现代国家建设的框架中研究省级政府过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最后就20世纪90年代湖北省政府进行现代国家建设的实践经验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黑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研究室[6](2016)在《黑龙江省大事记(2016年1月)》文中提出元旦前夕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批复同意,东宁撤县设市。1日上午省委副书记、省长陆昊采取随机抽查方式带队深入哈尔滨商贸企业、旅游景区和基层公安部门,检查消防、交通安全和安全保卫工作。5日上午省政府在哈尔滨举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共同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
王璋[7](2015)在《政协郑州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文中提出各位委员、各位同志: 我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郑州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各位委员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14年工作回顾 2014年是第十三届市政协的开局之年,也是继而有为、承而有新,奋力开创工作新局面的?
王元成[8](2013)在《政治角色视角下的全国人大代表政治行为研究 ——以笔者的亲身经历为例》文中提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当代中国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形式,是当代中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实际运行状况,是当代中国各项民主制度建立、发展和发挥作用的基础和条件,体现着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本质和发展水平。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和主要内容,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细胞,人大代表的履职行为是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挥作用的基础性环节。本项研究主要以政治角色理论为分析工具,以全国人大代表的履职行为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研究者本人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的若干履职行为和相关亲身经历进行研究。本文试图以对全国人大代表这一政治角色的行为描述为研究进路,通过展现全国人大代表的角色产生和角色扮演的全过程,分析全国人大代表角色行为模式的特点及其与相应角色规范和角色期望之间的联系,从而描述和解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运行情况,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相关制度规定及其运转情况,为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功能、认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某些特点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本项研究认为,全国人大代表的角色期望是全国人大代表这一角色产生的基础,也是全国人大代表角色扮演的“剧本”和动力。作为个体的全国人大代表对代表角色期望的领悟以及代表再社会化过程对代表个体履职能力的影响使不同的代表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呈现出一定个性特点。代表角色所担当的其他角色,特别是代表所担当的其他政治角色对代表的角色扮演行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代表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其行为与角色期望的一致性程度、角色冲突、角色错位、角色超载等角色行为特征既与代表个体特征有内在联系,但从更深层次的原因看,其行为特征更多地反映了当代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在某些方面存在的欠缺。要使人大代表角色行为与角色期望实现更高程度的一致,解决代表角色扮演过程中的角色冲突、角色错位、角色超载等问题,必须通过改革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其他相关政治体制。本文内容安排除导言和结论部分外,正文部分共分五章。导言部分的内容主要是介绍本选题的缘由和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对本文的主要分析概念进行解释,说明本研究的目的、研究思路、主要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之处等。第一章主要是介绍相关政治主体对全国人大代表的角色期望。全国人大代表的角色期望可以分为社会期望和角色自我期望。社会期望包括制度性期望和道德性期望。制度性期望对全国人大代表这一角色在履职过程中有明确的规范要求,这是全国人大代表角色扮演的“剧本”;道德性期望是一种非强制性的规范要求,主要靠社会舆论以及角色扮演者本人的内心信念发挥作用。角色自我期望是角色对自己行为模式的设想。角色期望最终要通过角色承担者本人对角色的领悟发挥作用,人大代表对角色期望的领悟是代表角色扮演的动力和主观前提。第二章主要是描述全国人大代表这一政治角色的挑选和确定过程,分析这一过程的主要特点及其对人大代表角色扮演可能产生的影响。人大代表的产生过程是人大代表这一政治角色的角色期望具体化为一个个代表的过程,当选代表是政治角色的具体承担者和扮演者。第三章主要是描述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的角色扮演行为,并总结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角色行为模式的特点。第四章主要是研究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的角色扮演行为,并分析闭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行为模式的特点。第五章主要是研究全国人大代表再社会化的内容、主要途径、特点及其对代表角色扮演行为的影响等。本文最后概括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并对如何更好地发挥全国人大代表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张青红[9](2012)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协商民主探索与实践(1949-1956)》文中认为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和本质要求。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也是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中国化的实践总结和理论创新。2006年中共中央在《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中提到“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①;2007年《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明确提出:“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一大特点”②;2012年中共十八大报告第一次在党的历史中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认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中国已经走上了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进一步发展民主政治,理论是基础,制度是保障,实践是关键。这不仅需要从西方的成功经验中寻求攻玉之石,也需要从中国民主探索的历史中寻求借鉴。近年来,协商民主成为研究的热点,也取得一些基础性成果,但从史的角度进行研究,还相当薄弱。民主协商建立的新政权,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起点,也是中国协商民主的开篇。今天的协商民主理论、制度和实践模式无不印着建国初历史的痕迹。它所提供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最能启发人们的思路或唤起人们的警觉。研究建国初协商民主,理论上,有利于推动中国民主理论和协商民主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入;实践上,有利于应对多元利益冲突背景下的民主诉求及民主政治建设中的挑战,为协商民主的发展提供史的借鉴。本文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以协商民主思想的构建、协商民主制度的创建和协商民主的实践为主线,运用文献研究、微观分析与宏观研究相结合、历史研究与逻辑研究相统一等方法,在梳理中国共产党协商民主历史进程的过程中,着重探讨建国初协商民主理论体系、制度建设和实践运作,并对其进行价值审判,揭示其成败得失。中国共产党在求独立、争民主的民主革命历程中秉承着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不断进行民主的政治实践,创立了人民民主理论,萌发了协商民主理念。在三三制政权的建设中进行了协商民主的局部实践,并对协商民主理论进行了初步探索。协商民主初见雏形。“五一”口号开启了协商民主在全国范围内的新起点。一届政协的召开,初步确立了中国协商民主制度。中国共产党执掌全国政权以后,其民主革命时期初步形成的协商民主思想、局部开展的协商民主实践,在全国性轰轰烈烈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得到全面展开。中国共产党开始对协商民主进行理论探索、制度建设和政治实践。首先,在理论上,中国共产党围绕“为什么要协商”、“与谁协商、协商什么”、“怎样协商”等协商民主的基本问题进行思考,对协商民主的地位、协商的必要性、协商主客体、协商原则、协商形式和场域等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与分析。理论上的探索为制度建设和实践运作提供了理论铺垫。中国共产党着手在实体性规范、组织载体和运作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必要的制度建设,从组织和制度上保证了协商民主的运行。有理论的指导和制度的保证,协商民主实践得以生动地开展。协商实践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论文择取了土地改革、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第一部宪法的制定和文字改革四个案例分别作为四个不同领域的典型代表进行考察。在土地改革、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等党的“既定政策”上,通过协商,各民主阶级、民主党派改变了原来的价值偏好,在思想上与中共取得了一致意见;在制定第一部宪法的过程中,中共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分层次的讨论方式:精英讨论和大众讨论,集思广益,制定了“比较完全”的宪法;文字改革中,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知识分子进行了平等充分的协商,甚至改变自己拼音文字的价值偏好,采取汉语拼音方案。鲜活的协商民主实践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分层次、多途径、全方位立体式协商模式的特征。立体式协商模式,保证了代表不同利益的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能够全面、真实、有效地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与管理,从而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本质。最后,论文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协商民主的梳理和分析,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揭示了协商民主的成功与不足。协商民主是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中国化成果,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权利。新中国初期协商民主对当代中国协商民主起着奠基性的作用。同时仍存有诸多不足:协商民主思想丰富仍欠系统、内容全面仍有漏洞;制度设计与制度运行亦有背离;协商机构功能日益弱化,协商主动性有所欠缺,协商程度不够也在所难免。
黄启韩[10](2011)在《福建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研究(1949-1976)》文中提出本文以1949年至1976年间福建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为研究对象,紧紧围绕着这一时期福建省中国共产党的民主党派工作之方针政策措施及各民主党派组织之工作状况两大主线展开。一方面,深入研究了当时福建省中国共产党关于民主党派的工作政策、财政政策、人事安排政策、组织引导政策及其贯彻落实情况;另一方面,详细考察了福建省各民主党派的组织发展状况、参加政治运动及社会建设状况、参加政治学习与思想改造运动状况。在研究福建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状况之时,文章兼顾及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形势,注重并首先从宏观层面分析当时中共中央和中央统战部、组织部、财政部、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等部委相关的民主党派工作之方针政策,实现了能够较好“对接”福建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层面上的多党合作的目标,使原为被指导与指导、执行与指示关系的两者互相照应、互相印证,凸现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之状况和内容。
二、省政协八届第30次常委会闭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省政协八届第30次常委会闭幕(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党派参与政党协商的特点和经验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及辨析 |
(一)政党 |
(二)民主党派 |
(三)无党派民主人士 |
(四)协商民主 |
(五)政党协商 |
二、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多党合作思想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协商思想 |
(三)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思想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党派的职能定位 |
一、参政议政职能 |
二、阶级代表职能 |
三、政治监督职能 |
四、自我改造职能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党派参与政党协商的主要实践 |
一、重大政治事务中的政党协商 |
(一)筹建新中国进程中的政党协商 |
(二)关于国家领导人建议人选的协商 |
二、国家法制建设中的政党协商 |
(一)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的协商 |
(二)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讨论与协商 |
三、国家经济事务中的政党协商 |
(一)国家财经政策制定中的协商 |
(二)参与土地改革的决策与执行 |
(三)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的协商与沟通 |
四、国家外交事务中的政党协商 |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党派参与政党协商的特点 |
一、协商主体:彰显主人翁地位 |
二、协商形式:正式协商与非正式协商结合 |
(一)依托于常规化会议的正式协商 |
(二)形式灵活的非正式协商 |
三、协商过程:参政议政与自我教育并举 |
四、协商成效显着 |
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党派参与政党协商的经验、不足与启示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党派参与政党协商的经验 |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
(二)重视党际沟通协作 |
(三)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 |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党派参与政党协商实践中的不足 |
(一)民主党派的自我定位存在偏差 |
(二)民主党派内部的政治参与存在差异 |
(三)政党协商制度缺陷制约民主党派的政治参与 |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党派参与政党协商的当代启示 |
(一)明确主体责任,增强协商意识 |
(二)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协商能力 |
(三)推动政党协商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新中国初期湖南妇女参政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框架和内容 |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湖南妇女参政的初始进程(1949-1952)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妇女工作体制初步建立 |
一、妇女组织系统的建立 |
二、制定妇女工作的方针 |
第二节 各项法律的颁布为妇女参政提供了制度保障 |
一、《共同纲领》赋予妇女全面的社会权利 |
二、《婚姻法》授予妇女在婚姻家庭中的平等权利和自由 |
第三节 湖南妇女参政的经济条件得到改善 |
一、农村妇女参加土改,成为土地的主人 |
二、城市妇女参加民主改革,获得经济解放 |
第四节 宣教运动为妇女参政提供社会条件 |
第二章 湖南妇女参政的全面推进(1953-1956) |
第一节 妇女组织深入基层 |
一、各级妇联组织的正式建立 |
二、基层妇代会的发展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妇女参政 |
一、农业合作化运动运动中的妇女参政 |
二、手工业合作化运动中的妇女参政 |
第三节 妇女干部的培养和提拔 |
一、妇女干部的培训 |
二、妇女干部的提拔 |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妇女参政 |
一、农业合作化运动运动中的妇女参政 |
二、手工业合作化运动中的妇女参政 |
三、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的妇女参政 |
第五节 1953-1954年普选运动中的湖南妇女 |
一、普选前的准备 |
二、普选中湖南妇女的发动 |
第三章 湖南妇女参政的成就和不足 |
第一节 湖南妇女参政的成就 |
一、妇女地位的全面提高 |
二、女干部比例的上升 |
三、妇女参政的社会环境得到改善 |
第二节 湖南妇女参政的不足 |
一、高层女干部人数少,分布不均衡 |
二、妇女自身参政意识不强 |
三、妇女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的冲突 |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南妇女参政的特点 |
第一节 有领导有步骤地提升妇女参政 |
第二节 在国家中心工作中推进妇女参政 |
第三节 各级妇女组织是妇女参政的主渠道 |
第四节 强调妇女骨干(劳模)的参政示范作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5)现代国家建设视域下省级政府过程研究 ——以20世纪90年代湖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综述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基本概念与理论:现代国家与地方政府过程 |
1.4.1 现代国家的定义、特点与一般规律 |
1.4.2 政府过程的内涵与我国政府过程的特点 |
第2章 省级政府过程:国家权力的民主化 |
2.1 代表选举的民主化 |
2.1.1 党代表选举的民主化 |
2.1.2 人民代表选举的民主化 |
2.1.3 政协委员选举民主化 |
2.2 政协政治参与的民主化 |
2.2.1 参政议政 |
2.2.2 政治协商 |
2.2.3 民主监督 |
2.3 重大决策、立法民主化 |
2.3.1 重大决策民主化 |
2.3.2 立法民主化 |
2.3.3 人事决策民主化 |
2.4 小结 |
第3章 省级政府过程:国家权力的集中化 |
3.1 权力来源的集中化 |
3.1.1 权力的根本来源:人民 |
3.1.2 权力来源: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和国务院 |
3.1.3 权力来源: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 |
3.2 立法权力的集中化 |
3.2.1 立法权限的集中化 |
3.2.2 立法程序的统一化 |
3.3 重大决策的集中化 |
3.3.1 重大决策内容的集中化 |
3.3.2 重大决策程序的统一化 |
3.4 权力执行的集中化 |
3.4.1 权力执行主体的权威性 |
3.4.2 权力执行程序的统一性 |
3.5 小结 |
第4章 省级政府过程:国家权力的法治化 |
4.1 立法法治化 |
4.1.1 立法权限的法治化 |
4.1.2 立法程序的法治化 |
4.2 执法法治化 |
4.2.1 执法内容法治化 |
4.2.2 执法程序法治化 |
4.3 法律监督法治化 |
4.3.1 人大监督法治化 |
4.3.2 政协监督法治化 |
4.4 小结 |
第5章 省级政府过程:国家权力的运行程序科学化 |
5.1 群众路线、民主集中制与政府过程 |
5.2 宪政体制中的群众路线与民主集中制 |
5.3 中共湖北省委的群众路线与民主集中制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语 |
附录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政治角色视角下的全国人大代表政治行为研究 ——以笔者的亲身经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缘起和选题的意义 |
1. 笔者本人的履职与学习经历是引发本项研究的直接原因 |
2. 本项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
3. 本项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 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研究 |
2. 对人民代表大会运行机制的研究 |
3. 对人民代表大会与执政党关系的研究 |
4. 对人大代表的研究 |
5. 对国外议会和议员的研究 |
三、研究目的、分析工具与研究思路 |
1. 研究目的 |
2. 分析工具和主要概念 |
3. 研究思路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六、篇章结构 |
七、研究个案的相关基本情况 |
第一章 角色期望:全国人大代表角色扮演的“剧本”和动力 |
一、制度性期望 |
1. 全国人大会议期间的制度性期望 |
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制度性期望 |
3、全国人大代表履职旳制度性保障 |
二、道德性期望 |
1.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代言人 |
2.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是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维护者 |
3.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有丰富的法律知识 |
4.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认真履行代表职责 |
5.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正确处理党的意志和人民群众的要求之间的关系 |
6.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有为民请命的精神 |
三、自我期望 |
四、角色领悟 |
五、全国人大代表角色期望的特点 |
1. 制度性社会期望的法律规范性特点不突出 |
2. 制度性社会期望与道德性社会期望之间无明显界限 |
3. 各种社会期望之间以及角色自我期望与社会期望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 |
第二章 推荐、考察与选举:全国人大代表角色的选择与确定 |
一、代表候选人名额的确定与分配 |
二、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提名过程 |
三、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的组织考察与初步确定 |
1. 考察候选人预备人选的组织机构 |
2. 考察内容与过程 |
3. 候选人预备人选的初步确定 |
4. 后续材料工作 |
四、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正式确定 |
1. 省委会议讨论 |
2. 各党派和人民团体民主协商 |
五、正式候选人的确定与投票选举 |
1. 正式候选人的确定 |
2. 投票选举 |
六、当选代表的资格审查与确认 |
七、全国人大代表角色产生过程的特点 |
1. 代表产生过程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 |
2. 组织推荐提名是当选代表的重要前提 |
3. 组织推荐和考察过程集中体现了党对代表角色的社会期望 |
4. 投票选举是代表当选的决定性环节 |
5. 代表候选人个人在选举中难以发挥作用 |
6. 代表来源形式上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
7. 代表产生过程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特点 |
第三章 议案、审议与表决:全国人大会议期间的角色扮演 |
一、大会前的准备工作 |
1. 会议通知 |
2. 赴京报到 |
3. 建团会议 |
4. 预备会议 |
二、会议议程和日程安排 |
1. 会议议程 |
2. 会议日程安排 |
三、向大会提交代表议案和建议 |
1. 提交代表议案、建议的具体要求 |
2. 会议提交议案、建议情况 |
四、听取有关国家机关工作报告和各项议案的说明 |
1. 第一次全体会议 |
2. 第二次全体会议 |
3. 第三次全体会议 |
4. 第四次全体会议 |
五、审议各项议案和工作报告 |
1. 3月5日下午,代表团第一次全体会议 |
2. 3月6日,代表小组第一次会议 |
3. 3月7日上午,代表团第二次全体会议 |
4. 3月7日下午,代表小组第二次会议 |
5. 3月8日下午,代表小组第三次会议 |
6. 3月9日上午,代表小组第四次会议 |
7. 3月10日上午,代表小组第五次会议 |
8. 3月10日下午,代表团第三次全体会议 |
9. 3月11日上午,代表小组第六次会议 |
10. 3月12日上午,代表小组第七次会议 |
11. 3月12日下午,代表团第四次全体会议 |
12. 3月13日上午,代表小组第八次会议 |
13. 3月13日下午,代表小组第九次会议 |
六、会议简报交流 |
1. 印发简报的目的 |
2. 简报的特点 |
七、对工作报告决议案和其他议案决议进行表决 |
1. 大会表决办法 |
2. 大会议程和表决程序 |
八、选举和决定中央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 |
1. 选举、决定和表决办法 |
2. 会议期间代表对人选的酝酿过程 |
3. 投票选举和表决 |
九、大会期间代表角色行为模式的特点 |
1. 规范性一致是代表角色行为模式的基本取向 |
2. 审议过程客观上成为代表行为实现规范性一致的重要准备 |
3. 角色冲突是代表角色扮演过程中的伴随现象 |
4. 代表在会议期间存在较严重的角色超载现象 |
5. 角色扮演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角色错位现象 |
6. 代表角色行为具有重要的象征性功能 |
7. 提交议案和建议成为代表个体发挥作用的重要方面 |
第四章 视察、执法检查与专题调研:全国人大闭会期间的角色扮演 |
一、代表视察 |
1. 会前集中视察 |
2. 专题性集中视察 |
二、执法检查 |
1. 参加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执法检查 |
2. 参加地方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执法检查 |
三、专题调研 |
1. 省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专题调研 |
2. 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专题调研 |
四、参加代表小组活动 |
1. 驻泰全国人大代表小组成立情况 |
2. 驻泰全国人大代表小组活动 |
五、列席有关会议 |
1. 列席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 |
2. 列席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
六、联系人民群众 |
1. 接受群众来信来访 |
2. 通过走访联系群众 |
3. 通过新闻媒体及互联网征集群众意见和建议 |
4. 向有关专业人士请教 |
5. 应有关部门邀请担任社会监督员 |
七、闭会期间代表角色行为模式的特点 |
1. 代表角色行为规范性一致程度明显降低 |
2. 代表角色冲突广泛存在 |
3. 代表角色超载现象更为严重 |
4. 代表角色错位现象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
5. 代表角色行为的象征性功能淡化,制度性功能显现 |
6. 代表角色行为获得了较大的自主性空间 |
第五章 培训、研讨与经验交流:全国人大代表角色的再社会化 |
一、专题培训 |
1. 2008年第八期全国人大代表履职培训班 |
2. 2009年第一期全国人大代表法律学习班 |
3、2010年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代表培训班 |
4. 2011年第三期全国人大代表学习班 |
5. 2012年第一期全国人大代表学习班 |
二、履职经验交流与专题研讨 |
1. 履职经验交流 |
2、履职专题研讨 |
三、代表再社会化的其他途径 |
1. 有关部门寄送的履职所需资料 |
2. 地方人大常委会及其他相关部门为代表订阅的其他资料 |
3. 代表专用电子信箱 |
四、代表角色再社会化的特点 |
1. 代表再社会化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主体特点 |
2. 代表再社会化内容方面的特点 |
3. 代表再社会化过程中接受培训的代表构成方面的特点 |
4. 代表再社会化时间安排方面的特点 |
5. 代表再社会化的作用方面的特点 |
结论与讨论 |
一、本项研究的主要结论 |
1. 角色期望决定着代表角色的选择及其行为特点 |
2. 代表角色的产生过程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功能和特性 |
3. 代表角色行为模式反映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特点 |
4. 代表角色行为模式是现行政治体系稳定运行的基础 |
5. 代表角色扮演过程中遭遇的困境反映了现行制度的某些欠缺 |
6. 代表角色再社会化有利于提高代表的政治觉悟和履职能力 |
二、进一步的讨论:如何更好地发挥全国人大代表的作用? |
1. 更加突出代表角色制度性社会期望的法律规范性特点 |
2. 进一步完善代表选举程序 |
3. 实现代表角色与相关角色的有效分离 |
4. 完善人大会议制度 |
5. 加强和改进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调动代表履职积极性 |
6. 创新代表角色再社会化的实现形式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新中国成立初期协商民主探索与实践(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与意义 |
1. 研究缘起 |
2.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对象与概念辨析 |
1. 民主与政治 |
2. 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 |
3. 民主协商与政治协商 |
三. 学术研究回顾与分析 |
1. 国外协商民主研究现状及评价 |
2. 国内协商民主研究概况及分析 |
四. 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研究的基本思路 |
3.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二章 中国协商民主制度的缘起与确立 |
一. 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及其实现路径和形式 |
1. 人民当家作主:马克思主义民主本质 |
2. 争取“人民当家作主”的主要路径 |
3. 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形式 |
二.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民主的探索 |
1. 中国共产党争取民主的政治实践 |
2. 中国共产党人民民主的理论探索 |
3. 协商民主初见雏形 |
三. 中国协商民主制度的初步确立 |
1. “五一”口号:协商民主的新起点 |
2. 新政协会议的召开:协商民主制度初步确立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协商民主理论探索 |
一. 协商民主的必然性与必要性 |
1. 历史必然性 |
2. 现实必要性 |
二. 协商主体、客体及协商目的 |
1. 协商主体 |
2. 协商客体 |
3. 协商目的 |
三. 协商民主的原则与方式 |
1. 协商原则 |
2. 协商方式 |
四. 协商民主的基本场域 |
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协商民主 |
2.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协商民主 |
3. 最高国务会议的协商民主 |
4. 社会领域的协商民主 |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协商民主制度建设 |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协商民主制度的发展历程 |
1. 1949—1954:协商民主创制阶段 |
2. 1954—1956: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并举格局形成 |
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协商民主实体规范建设 |
1. 《共同纲领》和《宪法》等相关法律中的相关规定 |
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与《章程》中的制度规范 |
3.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及协商委员会《组织通则》中的规章制度 |
三. 新中国成立初期协商民主组织机构建设 |
1. 协商开展的组织机构 |
2. 协商主体的组织建设 |
四. 新中国成立初期协商民主运作机制建设 |
1. 制定协商民主的运行规则 |
2. 确立协商民主的基本途径 |
3. 明确协商民主的基本程序 |
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协商民主实践运作 |
一. 土地改革中的协商民主 |
1. 协商必要性分析 |
2. 土地改革前的沟通与协商 |
3. 土地改革中的协商与讨论 |
二.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的协商民主 |
1. 协商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2. 改造前多层次、多方位的协商 |
3. 改造中的协商与讨论 |
三.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制定过程中的协商民主 |
1. “要不要制宪”问题上的协商与共识 |
2. 宪法草案(初稿)的讨论与协商 |
3. 宪法草案全民的参与与讨论 |
四. 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字改革中的协商民主 |
1.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协商 |
2. 《汉语拼音方案》中的协商 |
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协商民主价值审视 |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协商民主的价值体现 |
1. 历史意义 |
2. 理论创新 |
3. 当代价值 |
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协商民主的历史局限性 |
1. 理论上的局限性 |
2. 实践中的不足 |
三. 当代中国协商民主的历史走向 |
1. 协商民主理论、制度和实践日趋成熟与完善 |
2. 协商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大特色 |
3.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发展方向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福建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研究(1949-197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福建省民主党派沿革 |
第一节 中华民国时期福建省民主党派的历史沿革 |
一、农工党福建组织的建立 |
二、民盟福建组织的建立 |
三、民革福建组织的建立 |
第二节 民主党派福建省组织与中国共产党组织合作 |
一、中国共产党组织对福建省民主党派组织的支持帮助 |
二、福建省民主党派组织支持配合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 |
第二章 福建省中国共产党对待民主党派的方针演变(1949-1976) |
第一节 领导改造中合作共事(1949-1957) |
第二节 转折点: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 |
第三节 阶级斗争中逐渐分隔(1957-1964) |
第四节 完全废弃中暗含生机(1966-1976) |
第三章 福建省中国共产党关于三大具体民主党派政策的落实 |
第一节 选派共产党员和青年团员参加民主党派组织 |
第二节 福建省中国共产党保证民主党派的活动经费 |
第三节 福建省中国共产党安排民主人士任职 |
第四章 福建省各民主党派组织的发展状况 |
第一节 1949年至1957年福建各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壮大 |
第二节 反右派斗争后福建省各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停滞 |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福建省各民主党派组织遭受破坏 |
第五章 福建省各民主党派组织参加政治运动 |
第一节 参加土地改革运动 |
第二节 支持中国参与朝鲜战争 |
第三节 参加镇压反革命运动 |
第四节 参加"三反"、"五反"运动 |
第五节 参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运动 |
第六节 参加中国共产党整风运动 |
第七节 努力参加社会建设 |
第六章 福建省各民主党派组织的政治学习与思想改造 |
第一节 合作共事中的学习与改造 |
第二节 斗争中改造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省政协八届第30次常委会闭幕(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党派参与政党协商的特点和经验研究(1949-1956)[D]. 廖云蕾.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 [2]新中国初期湖南妇女参政研究(1949-1956)[D]. 唐晓玲.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3]求深 求新 求实——省政协各专委会2016年工作亮点回眸[J]. 本刊编辑部. 协商论坛, 2017(01)
- [4]发挥基础作用 争创一流业绩——省政协专委会2016年工作亮点撷萃[J]. 本刊记者. 世纪行, 2016(12)
- [5]现代国家建设视域下省级政府过程研究 ——以20世纪90年代湖北省为例[D]. 包俊杰. 武汉理工大学, 2016(05)
- [6]黑龙江省大事记(2016年1月)[J]. 黑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研究室. 黑龙江史志, 2016(02)
- [7]政协郑州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N]. 王璋. 郑州日报, 2015
- [8]政治角色视角下的全国人大代表政治行为研究 ——以笔者的亲身经历为例[D]. 王元成.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2)
- [9]新中国成立初期协商民主探索与实践(1949-1956)[D]. 张青红. 华南理工大学, 2012(12)
- [10]福建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研究(1949-1976)[D]. 黄启韩. 福建师范大学, 2011(06)
标签: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论文; 中国民主党派论文; 角色理论论文; 民主制度论文; 领导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