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津市落实国家农业科技成果 转化资金项目效果显着(论文文献综述)
姚思敏[1](2021)在《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比较与评价研究》文中认为目前,我国正处于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时期。“十四五”规划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经济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型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推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重要力量。科技成果转化不仅需要大量资金、人才投入,而且还需要政府政策扶持、法律保障、科学管理等顶层设计。目前科技成果转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融合仍是个难点问题,科技政策研究的新趋势就是探讨如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2015年5月颁布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因此,探究和比较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存在的问题,并客观评价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实施效果,对深入实施创新发展战略至关重要。本文在政府官方网站收集整理了2010-2020年间国家级和京津冀的81份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从人才、财税金融、科技成果转化法律责任与制度建设、科技成果信息交汇与科技中介服务、产业集群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六个维度对政策内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梳理,并将这些政策从政策内容、政策数量、政策类型,发文部门和适用对象等多方面进行比较,为后续的政策优化提供了基础。其次,根据不同的功能将当前京津冀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分为三个主要类别:环境型、供给型和需求型政策,并从供给、需求、环境层面,构建了定量的评价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效果的指标体系。再次,通过京津冀各地的统计年鉴查找了指标原始数据,基于指标原始数据,运用灰色综合评价法,对京津冀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效果进行了具体评价,并就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效果最好,天津市政策实施效果次之,河北省政策实施效果最差,河北省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资金成本,但是仍然没有取得理想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效果。天津市、河北省与北京市差距较大,未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并且还存在着环境型政策效果不理想、财政转化政策不足、政策体系构建不合理、政策协调性不足、执行力较弱等问题。最后,基于对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比较与评价,分别从共性和京津冀区域个体差异的角度,提出了未来政策优化的建议。京津冀三个区域要将自身优势与区域发展结合起来,实现协同发展;并且不断的优化环境型政策,为政策执行营造有利的环境;强化政策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体系并加强政策执行力度从而达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并进一步带动经济的目的。
杜海龙[2](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认为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李首骏[3](2020)在《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政策文本的量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对于提高创新力和发展动力十分关键,人工智能技术、互联网应用、大数据应用、物联网等新技术正快速发展,5G通讯、智能企业、智慧城市不断改变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中央和各地方为此制定了许多有关人工智能领域政策,对这些政策文件进行分析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政策收集和整理,筛选出64条政策文本,先从政策制定时间、制定主体、文本类型、文本关联度上分析。随后构建以政策工具为X维度,以一、二、三产业为Y维度的二维分析框架进行量化分析。最后运用文本挖掘技术,抽取政策高频词与主题,通过比对中央与地方云图,各省市之间云图分析我国人工智能发展趋势与方向。通过上述研究得到如下结论:第一,人工智能领域政策发布存在单独发文多、联合发文少的情况;第二,政策多为计划、规划和意见,可能存在没有办法执行落地的情况;第三,供给和环境类政策工具数量较多,需求类数量少,策略性措施在环境类工具中占比最多,需求类工具则以政府采购为主,而且三大产业中仅第一产业运用了所有政策工具;第四,河北省、江西省和重庆市在制定人工智能领域政策时,未考虑技术层面,中央政策起指导与统领的作用,各省市政策按照中央要求结合自身特点制定相应人工智能政策。对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加强有关部门间沟通联系,共同谋划制定相关政策;第二,加强政策工具的合理搭配使用,进一步强化人工智能与三大产业融合;第三,进一步完善人工智能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措施、方案、指南类政策制定力度,规范产业行业标准;第四,各省市需继续聚焦三大产业,加大对资金投入、人才培养、数据共享等方面的关注度,确保政策规范与本地实际相匹配,顺利落地生根。
赵鑫[4](2020)在《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异常迫切。为了应对这种需求,我国自2014年起成立了数量众多、总规模庞大的政府投资基金。希望通过政府投资基金这一政策性金融工具,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机制的各自优势,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实现国家全面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建立起兼容宏观战略目标和微观效率机制的投资策略体系,并完善相应的财政支持机制,以最小化政府干预的成本,最大化政府投资基金的干预收益,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和经济效应。而以往的研究或偏重于宏观战略的探讨、或偏重于微观效果的分析,缺乏宏观目标与微观机制相融合的分析视角。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的研究,将财政的宏观策略目标与基金的微观效率目标相统一,建立起目标清晰、路径明确的投资策略和财政支持体系,为更好的发挥政府投资基金的作用进行一些有益探索。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理论基础是市场失灵,正是因为市场失灵的存在,才需要发挥“有为政府”的作用,纠正市场失灵。尤其是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更需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形成合力,突破关键领域的发展瓶颈。政府投资基金则是将政府与市场有机结合的政策性金融工具。在基金运作中,要实现宏观战略与微观效率的兼顾,就需要建立起有效的投资策略体系,而这一策略体系要得到有效的执行,离不开完善的财政支持机制。本文从投资方向、投资方式和投资时点三个维度构建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模型,并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展开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的结果有力的印证了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在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美国经验的深入对比分析,指出财政支持机制是保证投资策略能够有效执行的关键因素,而这方面也正是中国政府投资基金面临的短板,急需完善相关机制。结合理论、实证和美国经验的分析,本文对目前我国政府投资基金、财政支持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并对导致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1、通过投入产出模型、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投资方向策略的有效性。即政府投资基金应该以纠正市场失灵、实现社会综合收益最大化为宏观策略目标,投资于带动效应强、市场失灵显着、社会综合收益高的产业。实证分析显示,政府投资基金对具有较强带动效应的产业进行投资后,切实促进了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升,并且这种促进效用是其他财政支出方式所不具有的。2、通过分阶段、分行业多元回归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投资方式策略的有效性。即政府投资基金在政府干预成本低、社会总收益高的领域,应该采取直接投资的方式;在干预成本高、社会总收益高的领域,应该采取间接投资的方式。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政府投资基金采取间接投资方式取得的效果更好,尤其是混合所有制的管理人具有最优的投资效果,应给予重点支持。3、通过分阶段效果回归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投资时点策略的有效性。即财政应在经济实现低水平均衡后加强对政府投资基金的资本和机制支持力度,通过政府投资基金的积极投资带动经济实现转型升级。回归结果显示,在经济实现低水平均衡后,政府投资基金对经济增长和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都更显着。4、通过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三维度投资策略的合理性,并指出财政支持机制的重要性。通过分析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的成功经验和A基金的失败教训,验证了遵循本文所提出的投资策略,是实现政府投资基金宏观战略目标和微观效率目标的重要保障。通过对两只基金的对比分析,进一步指出财政支持机制是保证投资策略能够得以切实执行的重要制度保障。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1、建立了兼容宏观战略与微观效率的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体系。2、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投资策略体系的合理性、可行性,为财政创新投入方式提供了理论与实证支撑。3、从建立、完善现代财政制度的高度,提出了系统性完善财政支持机制、优化投资策略的政策建议。
姜宝中[5](2020)在《中国国家级新区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国家级新区作为区域经济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在促进经济增长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级新区是由国务院直接批复建设的超大规模综合性城市新区。国家级新区具有多元的战略目标,即承担着解决区域和国家经济发展中各类系统性问题,也肩负着探索区域和城市有效发展路径的重要使命。目前,我国的国家级新区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对外开放、产业融合发展、创新机制体制等方面的示范区和试验区,发挥了带动城市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然而,从国家级新区发展实践来看,仍然存在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分离、管理制度与实际情况缺乏良性互动、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创新要素培育与累积逐年减缓等问题。选择合适的视角和理论方法,探索国家级新区发展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国家级新区建设成效和面临的问题。利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国际级新区发展对城市经济增长促进作用,以及对城市创新能力促进作用和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这些研究对破除国家级新区发展困境、促进其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只有解决好这些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才能更好的发挥国家级新区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本文以城市地域空间理论、城市网络理论、产业集聚与城市经济发展理论为基础,从国家级新区发展现状为出发点,详细分析国际级新区发展中面临的困难,给出国家级新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基于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方法实证分析国家级新区发展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同时研究国际级新区发展对城市科技创新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的促进作用。依据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提出破解国家级新区发展困境的对策建议。首先,基于2006-2018年城市经济发展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研究国家级新区发展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实证结果发现:一方面国家级新区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城市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国家级新区发展拉大了城市之间经济增长的差距。进一步实证分析国家级新区发展对城市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异质性时,实证结果说明:国家级新区发展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既存在区域异质性,也存在城市行政等级异质性。具体来说,国家级新区发展对东部地区城市和南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着,对中西部地区城市和北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显着,说明国家级新区对城市经济增长促进作用具有区域异质性;国家级新区发展对促进直辖市城市经济增长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而对非直辖市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效果不显着,说明国家级新区发展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具有行政等级异质性。其次,基于2003-2016年中国3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研究国家级新区发展对城市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实证结果发现:国家级新区对城市科技创新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同时,国家级新区在促进城市科技创新方面同样存在区域异质性和城市行政等级异质性。具体来说,国家级新区对东部地区城市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效果显着,而对中西部城市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不显着;国家级新区对直辖市城市科技创新具有一定的作用,而对于非直辖市城市科技创新的作用效果不显着。最后,基于2005-2018年中国3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城市产业结构升级“量”和“质”两方面的衡量指标,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研究国家级新区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实证结果发展:国家级新区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国家级新区对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中具有区域异质性和城市行政等级异质性。具体来说,国家级新区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在“量”和“质”两个方面都存在正向的促进作用;国家级新区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作用存在区域异质性,一方面,国家级新区对东部地区城市和南方城市产业结构“量”的升级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而对中西部地区城市和北方城市则产业结构“质”的升级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国家级新区对直辖市地区城市产业结构“量”的升级具有显着效果,但对其“质”的升级产生作用不显着。国家级新区对非直辖市城市产业结构“质”的升级具有显着促进作用,但对其“量”的升级作用不显着。综合上述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可以看出,国家级新区对我国城市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等均具有促进作用。国家级新区的促进作用存在区域异质性和行政等级异质性。同时看到国家级新区发展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放缓,且国家级新区自身的发展和建设也面临着各种困境。为此,需要在优化国家级新区的空间布局、促进国家级新区产业优化发展、完善国家级新区治理模式、化解国家级新区的招商引资困难,以及加强国家对国家级新区建设的支持力度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破解国家级新区发展难题,发挥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
娄俊婷[6](2020)在《陕西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及提升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资源投入的数量与质量从根本上决定着这个国家的创新水平和创新绩效。但科技资源的相对稀缺性以及较低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陕西作为科教文化大省,科技和人才资源富集,优势明显,丰厚的科技资源没能有效地转化为经济发展成果,造成科技存量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匹配的“陕西现象”,成为阻碍陕西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巨大难题。如何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两张皮”现象,实现科技资源大省经济发展水平的追赶和超越,唯一的实现路径就是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让科技创新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而其中关键一环就是提高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因此,研究陕西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资源配置效率相关理论分析和陕西省科技资源配置现状与问题分析,选择合适的投入产出指标建立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对陕西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分析。首先采用超效率SBM-DEA模型和超效率DEA模型分别对陕西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静态效率进行了评价,并分别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与全国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对比,通过比较分析准确把握了陕西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程度;其次,使用Malmquist指数分析了陕西省2009年至2018年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动态变化,在此基础上分析引起变化的原因。再次,分析政府教育投入力度、产业结构调整、对外开放程度、环境治理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对陕西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促进陕西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的对策建议。通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陕西科技人才累计增长,但存在人才流失的倾向;陕西科技财力资源投入逐年上升,但投入结构有失均衡,资金来源单一,分配不尽合理;高校技术转移和企业成果转化不足;军工资源反哺经济作用不明显;(2)考虑环境约束下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测度更为科学合理。将陕西省各年科技资源配置综合效率与全国各年综合效率的平均值对比,陕西省科技资源配置综合效率处于中上水平,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在逐步提升,但依旧存在投入冗余,陕西省科技资源投入未能合理利用的情况;(3)政府教育投入力度、产业结构调整、环境治理程度与陕西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正相关,这三个因素的正向提高能够促进陕西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进步,对外开放程度与陕西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负相关,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陕西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这个相对值并没有显着影响。
付丽莉[7](2020)在《协同创新背景下天津市高校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文中指出
王雯毓[8](2020)在《天津市农业科技特派员服务绩效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科技特派员工作在科技助农、精准扶贫和其他惠农方案共同施策下,带动全国农业经济稳步提升,农民生活水平提高方面都取得突出效果。“十三五”以来,天津市持续实施科技帮扶提升科技示范工程,不断加强科技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农村建设支持力度,围绕10大重点产业,累计遴选974名科技特派员组成72支帮扶团队,建立87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构建起覆盖全市困难村的科技帮扶网络,服务农民超过3.68万人次,累计帮扶农户近3万户、带动就业超过1.3万人。农业科技特派员工作为现代农业注入新动能,实现了科技服务支撑、引领、发展“三农”的作用。本研究全面梳理了天津市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政策演变过程,天津市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发展现状,总结了天津市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在具体的运行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功经验。通过实地访谈调研和问卷调查从农业科技特派员和农业经营主体两个角度对农业科技特派员科技服务满意度进行了调查,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找出影响服务绩效的因素以及科技特派员制度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天津市农业科技特派员在科技服务方面存在以下问题:科技特派员选派渠道单一,多数集中于农业高校、科研院所,缺乏乡土技术人才;农业科技特派员服务领域窄,已经不适应农产品全产业链发展的现实需要;资金投入不足,经费缺少,使用不畅;激励和考核机制有待提高,多部门缺乏配套的管理制度,难以协调;农业科技特派员服务能力和水平有待提升;农民对接受科技服务的观念较差,阻碍技术的推广。研究提出拓宽选派渠道,优化科技服务人员结构;拓展服务领域,深化全产业链的科技服务;加大资金支持,精简经费报销程序;健全工作绩效考核机制,完善政策的落实情况;提升农业科技特派员的能力,保证科技服务质量;提升农业经营主体素质,优化科技服务环境的对策建议,以提升农业科技特派员服务绩效,促进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完善。
兰芳[9](2020)在《我国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研究》文中提出“人才聚则事业兴”,在中国经济社会建设的攻坚时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资源,三期叠加时代的中国发展与人才的集聚共享有着紧密的联系。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人才管理曾指出:要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把党内外、国内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同时,在我国区域经济建设中,在国家的各项政策之下,区域金融集聚区纷纷被创建,随着其地位和作用的不断提升,区域金融的发展对于金融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通过金融人才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手段也越来越明确。从理论上来讲,金融人才的集聚既要依靠市场,又要依靠政府行为的创新。所以,有效吸引金融人才、加快金融人才集聚成为当前政府关注的重点。在人才强国战略背景下,“筑巢引凤”正成为各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近年来,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各种政策吸引金融人才,着力在本地打造金融人才集聚区。本文之所以选择政府行为作为研究区域金融人才集聚的切入点,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外部环境对区域人才集聚的效应至关重要,而区域外部环境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政府的行为和绩效,它对人才集聚效应的产生与发挥具有宏观的支撑作用。这里的区域既是指行政区域,也指经济区域和地理区域。由于区域的差异性,不同区域的人才集聚模式只能借鉴,不能模仿,区域地方政府只有经过不断试错、多次博弈才能找到适宜于本区域人才集聚特点的合作机制。第二,政府提供的人才集聚环境表现为两种效应,分别是人才集聚的经济性效应和不经济性效应。当政府制定了合理的人才集聚政策和长期发展战略,为人才集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使人才集聚在不断的动态博弈中处于一种和谐的发展机制下,人才资源与其他生产要素的配置和组合达到理想状态时,人才集聚就表现为经济性效应;当政府没有制定或者制定了违背区域发展规律的人才集聚政策和长期发展战略,人才集聚中各要素就会相互冲突、形成内耗,使人才集聚总效应低于人才分散状态下的效应之和。如果人才集聚表现为经济性效应,那么政府就应该进一步加强人才集聚的相关政策和战略;如果人才集聚表现为不经济性效应,那么政府和企业就应该改变各自的战略政策或者采取措施防止人才集聚不经济效应进一步恶化。基于上述问题的提出,本文围绕政府行为与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从理论、实证、对策三个层面进行研究分析。按照“政府行为的动因需求——现实考量——运行机制——绩效检验——路径提升”的思路,沿着从理论到事实,从事实到对策,理论结合事实并指导对策,事实检验理论和对策的途径,综合分析政府行为与人才集聚的逻辑关系问题,以期为区域金融人才的集聚与政府行为的良性互动提供一种可能的思路与参考。首先,理论层面。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现实背景、写作目的以及理论与实践意义,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以及所用的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创新点、不足之处以及后续的研究展望。随后对文章涉及的如政府行为、金融人才集聚等核心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界定。并分别对政府行为、人才集聚等相关基础理论做了归纳,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最后,梳理了相关文献。其次,事实层面。第一,对区域金融人才集聚过程中政府行为的动因需求进行分析。从行为对象层面看,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人才的积累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从行为主体层面看,政府是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资源的提供者和管理者,同时,政府行为影响着组织和个体行为的选择。第二,对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现实情况进行了考量。首先,利用区位熵系数法完成了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金融人才集聚程度的测定,总结了各省市金融人才的集聚情况,并进一步分析了各区域当前在金融人才集聚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同时,通过对各区域间各级政府促进金融人才集聚的政府行为资料、政策文件的分析和对政府部门的深度访谈,整理分析了现有的政府行为内容,归纳总结当前我国区域金融人才集聚过程中政府行为的运行机制,指出了政府在区域金融人才集聚过程中主要的行为内容包含四个方面,分别是制度建构行为、组织协调行为、经济管理行为和社会服务行为。同时指出政府在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也面临着各种困境、存在着不足。第三,通过实证方法检验了政府行为的绩效。主要采用面板回归模型从政府行为促进金融人才集聚的有效性,以及政府行为对金融人才集聚的区域联动效应检验两方面来分析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有效性。第四,对国外发达国家区域人才集聚过程中政府行为的经验梳理总结。选取美国、新加坡和日本作为借鉴对象,比较了不同国家促进区域人才集聚的具体政府行为模式,具体分析了不同国家的移民政策、税收优惠政策、法律环境建设举措及政府创新服务行为等。提炼国外政府在推动金融人才集聚中可供借鉴的经验,作为我国政府的参考借鉴。最后,对策层面。为进一步推动区域金融人才集聚,本文提出了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优化路径。首先明确了政府的角色定位,而后从制度建构、组织协调、经济管理和社会服务四个方面的内容具体建议,完善政府政策体系、优化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以寻找政府行为与区域金融人才集聚的最佳契合模式。
徐明霞[10](2020)在《乡村振兴的农业科技人才支撑研究》文中指出乡村振兴是党的19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2020年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抓好农业稳产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持续增收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实现这一任务必须依靠科技和科技人才,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科技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领军人物。培养一批素质优良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对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以农业科技人才培育为具体研究内容,将农业科技人才发展的困境分为两类:农业科技研究人才的困境,农业科技人才培育的困境。阻碍其发展的原因有两类:农业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缺失,农业科技人才开发程序有短板。而目前,人才的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有以下机遇: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时机更加成熟、科技进步为人才培养提供平台、科技政策完善促进人才发展。对于乡村振兴的农业科技人才支撑研究,本文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和辩证统一的观点考虑,以提出具体的培育对策和保障机制。国家层面上完善农业科技人才成长的教育体系,为人才发展规律提供科学基础,并通过制定有效的人才成长法律体制、增加人才培育的资金投入来保障。其次,依托农业科技的创新平台,并从政府企业层面上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来保障。最后创新农业科技人才评估内容与方法,并创建良好的人才发展社会氛围,从而更好地培育农业科技人才,以造福乡村,振兴乡村。
二、天津市落实国家农业科技成果 转化资金项目效果显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津市落实国家农业科技成果 转化资金项目效果显着(论文提纲范文)
(1)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比较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 |
1.3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2.1 科技成果转化内涵研究 |
2.1.1 国外科技成果转化内涵 |
2.1.2 国内科技成果转化内涵 |
2.2 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研究 |
2.3 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评价研究 |
2.3.1 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绩效评价 |
2.3.2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价 |
2.3.3 行业科技成果转化评价 |
2.3.4 区域科技成果转化评价 |
2.4 政策比较研究 |
2.4.1 区域间科技创新政策的比较 |
2.4.2 区域间人才政策的比较 |
2.5 研究述评 |
第三章 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文本梳理 |
3.1 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文本收集 |
3.2 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内容梳理 |
第四章 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比较 |
4.1 政策文本数量比较 |
4.2 政策发布形式比较 |
4.3 政策发布主体比较 |
4.4 政策制定方式比较 |
4.5 政策文本内容比较 |
4.5.1 人才维度比较 |
4.5.2 财税金融维度比较 |
4.5.3 法律责任与制度建设维度比较 |
4.5.4 科技成果信息汇交与科技中介服务维度比较 |
4.5.5 产业集群发展维度 |
4.5.6 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维度比较 |
4.6 政策工具的比较 |
第五章 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效果评价 |
5.1 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效果评价体系构建 |
5.1.1 科技成果转化供给政策评价指标分析 |
5.1.2 科技成果转化需求政策评价指标分析 |
5.1.3 科技成果转化环境政策评价指标分析 |
5.1.4 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评价指标筛选与体系构建 |
5.2 评价方法-灰色综合评价法 |
5.2.1 政策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层次分析法 |
5.2.2 政策评价指标标值的确定-灰色关联度 |
5.3 评价结果分析 |
第六章 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政策问题分析及优化建议 |
6.1 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共性问题分析 |
6.1.1 京津冀未实现政策一体化 |
6.1.2 科技成果转化环境型政策收效甚微 |
6.2 天津市科技成果转化政策问题分析 |
6.2.1 科技成果转化财政政策不足 |
6.2.2 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构建不够合理 |
6.3 河北省科技成果转化政策问题分析 |
6.3.1 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协调性不够、执行力较弱 |
6.3.2 高校、科研机构科技成果有效供给不足 |
6.4 对未来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完善的相关建议 |
6.4.1 自身优势结合区域发展,实现全面提升 |
6.4.2 优化环境型政策,营造有利环境 |
6.4.3 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体系 |
6.4.4 加强管理创新及政策执行力度,促进政策红利显着释放 |
6.4.5 资金牵引,落到实处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关于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指标选取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2)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4 名词界定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本文创新 |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
2.1 概念梳理 |
2.2 内涵辨析 |
2.3 特征论述 |
2.4 理论基础 |
2.5 系统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
3.1 ESMF比较矩阵 |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
3.4 德国DGNB UD |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
3.8 机制保障比较 |
3.9 模式特征比较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
5.3 钻石评价模型 |
5.4 评价体系结构 |
5.5 评价内容优化 |
5.6 评价方法优化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
后记 |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
(3)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政策文本的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我国政策分析研究现状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政策文本主题挖掘的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内容 |
一、研究思路框架 |
二、研究主要内容 |
第四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人工智能产业 |
二、人工智能产业链 |
三、人工智能产业政策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文本量化分析法 |
二、文本主题挖掘技术 |
第三章 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政策文本的内容分析 |
第一节 数据来源 |
第二节 政策的类型化分析 |
一、政策制定时间 |
二、政策制定主体 |
三、政策文本类型 |
四、政策间关联性 |
第三节 政策工具研究理论综述 |
一、政策工具的内涵 |
二、政策工具的分类 |
三、政策工具的应用 |
第四节 涉及产业分类标准 |
第五节 政策的内容分析 |
一、构建二维分析框架 |
二、政策工具维度分析 |
三、涉及产业维度分析 |
四、政策工具与三大产业二维量化分析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政策文本的主题挖掘 |
第一节 文本预处理 |
一、文本分词处理 |
二、停用词处理 |
三、词频统计处理 |
第二节 LDA主题模型处理 |
第三节 可视化处理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总结和展望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政策文本处理源程序 |
二、人工智能领域政策列表 |
三、人工智能领域政策文本内容编码表 |
致谢 |
(4)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主题与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一般风险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研究 |
1.2.2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研究 |
1.2.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与产业政策 |
1.2.4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与技术经济 |
1.2.5 政府投资基金与财政支持机制 |
1.2.6 文献评述 |
1.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理论基础 |
1.3.1 市场失灵理论 |
1.3.2 财政相关理论 |
1.3.3 政府失灵及委托代理理论 |
1.3.4 政策性金融理论 |
1.3.5 理论评述 |
1.4 主要概念界定 |
1.4.1 政府投资基金的概念 |
1.4.2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概念 |
1.4.3 财政支持机制 |
1.5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与逻辑结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方法 |
1.6 可能存在的创新与不足 |
1.6.1 本文的创新 |
1.6.2 存在的不足 |
2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发展现状分析 |
2.1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设立情况 |
2.1.1 我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总量及结构情况 |
2.1.2 国家级政府投资基金的设立及分类情况 |
2.2 财政对政府投资基金的支持机制现状 |
2.2.1 财政对政府投资基金的出资支持 |
2.2.2 其他配套支持机制 |
2.2.3 政府投资基金相关支持部门现状 |
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三维度分析 |
3.1 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 |
3.1.1 社会综合收益最大化的宏观策略模型 |
3.1.2 社会综合收益最大化的微观机制模型 |
3.1.3 投资方向的宏观策略内涵 |
3.1.4 投资方向的微观策略内涵 |
3.2 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式 |
3.2.1 投资方式的模型构建 |
3.2.2 投资方式的宏观策略内涵 |
3.2.3 投资方式的微观策略内涵 |
3.3 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 |
3.3.1 不同水平生产模型的构建 |
3.3.2 宏观策略层面的投资时点内涵 |
3.3.3 微观策略层面的投资时点内涵 |
3.3.4 低水平经济均衡的判断依据 |
4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实证分析 |
4.1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分析 |
4.1.1 高带动效应产业分析 |
4.1.2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方向的特点分析 |
4.1.3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方向的宏观效果分析 |
4.2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式分析 |
4.2.1 数据的分类处理 |
4.2.2 模型与变量设置 |
4.2.3 回归结果 |
4.2.4 对回归结果的分析 |
4.3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分析 |
4.3.1 对经济均衡水平的研判 |
4.3.2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时点的微观效果分析 |
4.3.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时点的宏观效果分析 |
4.4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效果评价的案例分析 |
4.4.1 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的成功案例分析 |
4.4.2 基金的失败案例分析 |
4.4.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效果评价 |
4.5 财政支持机制对投资策略的影响分析 |
4.5.1 财政支持机制影响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 |
4.5.2 财政支持机制影响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式 |
4.5.3 财政相关机制变化影响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 |
4.5.4 财政的公共性是投资策略得以切实执行的机制保障 |
4.5.5 财政的资本动员机制是提升投资策略效果的物质保障 |
5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经验借鉴 |
5.1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分析 |
5.1.1 DARPA计划的投资方向 |
5.1.2 SBIC计划的投资方向 |
5.2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式分析 |
5.2.1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间接投资策略 |
5.2.2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直接投资策略 |
5.3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分析 |
5.3.1 美国经济达到低水平均衡的宏观指标 |
5.3.2 美国经济达到低水平均衡的产业结构指标 |
5.4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监管与支持机制分析 |
5.4.1 DARPA计划及其监管与支持机制 |
5.4.2 SBIC计划及其监管与支持机制 |
5.5 中美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对比分析 |
5.5.1 中美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相同点 |
5.5.2 中美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支持机制的不同点 |
5.6 美国经验对中国政府投资基金的借鉴意义 |
5.6.1 投资于市场失灵明显并且社会综合收益高的领域 |
5.6.2 提高财政资金投入强度并实现差异化出资安排 |
5.6.3 采取信息成本最低的投资方式 |
5.6.4 在经济实现低水平均衡后才进行大规模投资 |
5.6.5 建立完善的基金支持机制 |
6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及财政支持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6.1 政府投资基金存在的问题 |
6.1.1 投资方向不当导致投资策略执行偏差 |
6.1.2 直接投资方式占比过高与成功经验不符 |
6.1.3 基金部门化和同质化降低了投资策略的有效性 |
6.1.4 单只基金规模过大造成忽视投资策略经济性的压力 |
6.2 财政支持机制存在的问题 |
6.2.1 相关配套支持机制的碎片化 |
6.2.2 资本动员机制缺乏稳定性和带动性 |
6.2.3 缺乏政策之间的统筹协调 |
6.3 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 |
6.3.1 转轨中部门和局部利益尾大不掉导致战略扭曲 |
6.3.2 深化财政制度改革不到位 |
6.3.3 基金预算绩效管理措施不到位 |
6.3.4 基金立法不健全且执行机构缺失 |
7 完善财政支持机制优化投资策略的思路与建议 |
7.1 以现代财政制度为统领建立通盘的政府投资基金体系 |
7.2 以财政全域治理理念建立常态化的财政支持机制 |
7.2.1 建立现代政府投资基金预算制度 |
7.2.2 加强财政对政府投资基金的差异化投入力度 |
7.2.3 落实财政绩效管理机制 |
7.2.4 理顺政府间财权与事权关系 |
7.3 由财政部牵头建立政府投资基金监管体系 |
7.3.1 部际协调监管模式 |
7.3.2 组建政策性金融监管委员会模式 |
7.3.3 建立统一规范的基金管理制度 |
7.4 优化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策略 |
7.4.1 细分与整合现有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 |
7.4.2 缩小单只基金的资金管理规模 |
7.4.3 降低国家级基金直接投资方式的比重 |
7.4.4 改变部门各自为政的基金设立方式 |
7.4.5 动态优化掌握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 |
7.5 建立科技银行创新财政投入方式 |
7.6 加强政府投资基金相关政策的统筹协调 |
7.6.1 加强制度统筹协调 |
7.6.2 加强政策执行协调 |
7.6.3 加强人员交流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5)中国国家级新区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城市经济增长的研究 |
1.3.2 关于城市空间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 |
1.3.3 关于城市国家级新区建设的相关研究 |
1.3.4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创新和不足 |
1.6.1 主要创新点 |
1.6.2 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经济特区 |
2.1.2 开发区 |
2.1.3 城市新区 |
2.1.4 国家级新区 |
2.2 理论基础 |
2.2.1 城市地域空间理论 |
2.2.2 城市网络理论 |
2.2.3 产业集聚与城市经济发展理论 |
2.2.4 区域创新理论 |
2.3 国家级新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 |
2.3.1 国家级新区推进制度创新的作用机制 |
2.3.2 国家级新区促进生产要素集聚的作用机制 |
2.3.3 国家级新区引导科技创新的作用机制 |
2.3.4 国家级新区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 |
第3章 国家级新区发展历程与建设成效分析 |
3.1 国家级新区发展历程 |
3.1.1 新区设立与初步探索阶段(1992-2009年) |
3.1.2 扩大政策实验阶段(2010-2013年) |
3.1.3 进一步增设发展阶段(2014年至今) |
3.2 国家级新区建设成效 |
3.2.1 营商环境显着改善 |
3.2.2 实体经济快速发展 |
3.2.3 与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有效对接 |
3.2.4 逐步发展成为宜居宜业新城区 |
3.3 国家级新区发展面临的问题 |
3.3.1 体制机制创新面临严重制约 |
3.3.2 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面临重大困难 |
3.3.3 招商引资面临巨大竞争和困难 |
3.3.4 国家给予政策支持逐渐减少 |
第4章 国家级新区对城市经济增长促进作用实证分析 |
4.1 研究方法阐释 |
4.1.1 基本思想 |
4.1.2 模型设置 |
4.1.3 模型使用条件 |
4.1.4 模型检验 |
4.2 假说提出 |
4.3 计量模型与变量说明 |
4.3.1 模型设定 |
4.3.2 变量说明与数据特征分析 |
4.3.3 共同趋势检验 |
4.4 基于双重差分方法的结果分析 |
4.4.1 基准回归结果 |
4.4.2 安慰剂检验 |
4.4.3 稳健性检验 |
4.5 异质性检验 |
4.5.1 区域异质性检验 |
4.5.2 城市行政等级异质性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国家级新区对城市科技创新促进作用实证研究 |
5.1 研究假设 |
5.2 研究设计与变量说明 |
5.2.1 模型设定 |
5.2.2 变量说明与数据特征分析 |
5.2.3 共同趋势检验 |
5.3 国家级新区发展对城市科技创新的影响 |
5.3.1 基准回归结果 |
5.3.2 安慰剂检验 |
5.3.3 稳健性检验 |
5.4 异质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国家级新区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作用实证研究 |
6.1 假说提出 |
6.2 计量模型与变量说明 |
6.2.1 模型设定 |
6.2.2 变量说明与数据特征分析 |
6.3 产业结构升级“量”的检验 |
6.3.1 基准回归结果 |
6.3.2 异质性检验 |
6.4 产业结构升级“质”的检验 |
6.4.1 基准回归结果 |
6.4.2 异质性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相关政策建议 |
7.1 优化国家级新区的空间布局 |
7.1.1 重点向主要城市群核心城市倾斜 |
7.1.2 适度照顾中西部地区大城市 |
7.1.3 新区选址应该与原城区相互衔接 |
7.2 促进国家级新区产业优化发展 |
7.2.1 全力做强做优主导产业 |
7.2.2 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 |
7.2.3 努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
7.3 加快完善国家级新区治理模式 |
7.3.1 加快提升国家级新区的治理能力 |
7.3.2 积极探索国家级新区治理新模式 |
7.4 积极化解国家级新区的招商引资困难 |
7.4.1 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
7.4.2 拓宽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渠道 |
7.5 国家应该加强对国家级新区建设的支持力度 |
7.5.1 扩大体制机制创新的制度空间 |
7.5.2 在重大项目布局方面给予重点倾斜 |
7.5.3 在建设用地指标方面给予重点倾斜 |
7.5.4 在融资方面给予更多便利条件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陕西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及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技术路线图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科技资源的内涵 |
2.1.2 科技资源配置的内涵及内容 |
2.1.3 科技资源配置效率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 |
2.2.2 梯度推移理论 |
2.2.3 资源稀缺理论 |
2.2.4 投入产出理论 |
3 陕西省科技资源配置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陕西省科技资源投入现状 |
3.1.1 科技财力资源投入累计增长 |
3.1.2 科技人力资源投入涨幅较缓 |
3.1.3 科技物力资源投入增速下降 |
3.1.4 科技信息资源投入持续增长 |
3.2 陕西省科技资源产出现状 |
3.2.1 科技知识产出稳定增长 |
3.2.2 科技经济产出总体偏低 |
3.3 陕西省科技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
3.3.1 科技人力资源流失较为严重 |
3.3.2 科技财力资源投入有失均衡 |
3.3.3 高校技术转移和企业成果转化不足 |
3.3.4 军工资源反哺经济作用不明显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SBM模型的陕西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 |
4.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指标选取原则 |
4.1.2 指标体系选取 |
4.2 模型构建 |
4.2.1 超效率SBM模型构建 |
4.2.2 Malmquist指数法模型的建立 |
4.3 效率评价结果分析 |
4.3.1 效率静态评价 |
4.3.2 效率动态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5 陕西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1 陕西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影响因素的机理分析 |
5.1.1 政府教育投入力度 |
5.1.2 产业结构调整 |
5.1.3 对外开放程度 |
5.1.4 环境治理程度 |
5.1.5 经济发展水平 |
5.2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5.3 研究假设 |
5.4 回归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提升陕西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对策建议 |
6.1 完善政产学研集成的科技资源战略联盟 |
6.1.1 构建以科技项目为主导的科技资源配置体系 |
6.1.2 充分发挥政府科技政策制定的顶层设计 |
6.1.3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
6.2 健全军民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平台和管理体制 |
6.2.1 建设军民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信息平台 |
6.2.2 创新军工科技资源管理体制 |
6.3 优化科研人才队伍配置 |
6.3.1 营造良好的企业创新环境 |
6.3.2 加大对知识型人才培养和青年科技人才的引进 |
6.3.3 构建有利于科研人才成长的文化氛围 |
6.4 丰富多元化经费投入机制 |
6.4.1 优化科研经费投入配置结构 |
6.4.2 拓宽科研经费多元化投入渠道 |
6.4.3 强化科研经费的监管 |
6.5 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环境 |
6.5.1 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 |
6.5.2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6.5.3 加快绿色技术创新发展 |
7.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参考数据 |
附件2: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天津市农业科技特派员服务绩效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3 国内研究现状 |
1.4 国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评述 |
1.6 研究设计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2 相关理论 |
第三章 天津市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进程及成效分析 |
3.1 天津市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政策梳理 |
3.2 天津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发展历程和成效 |
3.3 天津农业科技特派员典型案例 |
第四章 农业科技特派员科技服务绩效调查 |
4.1 调查方法及调查对象 |
4.2 农业科技特派员科技服务情况调查 |
4.3 农业经营主体接受科技服务情况调查 |
第五章 影响农业科技特派员服务绩效因素及问题分析 |
5.1 影响农业科技特派员服务绩效的因素分析 |
5.2 影响农业科技特派员服务绩效的问题分析 |
第六章 提升天津市农业科技特派员服务绩效的对策建议 |
6.1 拓宽农业科技特派员选派渠道,优化科技服务人员结构 |
6.2 拓展农业科技特派员服务领域,深化全产业链的科技服务 |
6.3 加大农业科技特派员资金支持,精简经费报销程序 |
6.4 健全农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绩效考核机制,完善政策的落实情况 |
6.5 提升农业科技特派员的能力,保证科技服务质量 |
6.6 提升农业经营主体素质,优化科技服务环境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9)我国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缘由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缘由 |
(三)研究意义 |
二、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三、可能的创新与研究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政府行为 |
(二)人才与人才集聚 |
(三)区域金融人才集聚 |
二、理论基础 |
(一)政府行为相关理论 |
(二)人才集聚相关理论 |
(三)区域集聚经济学理论 |
三、研究综述 |
(一)关于政府行为研究综述 |
(二)关于人才集聚研究综述 |
(三)关于政府行为对人才集聚作用研究综述 |
(四)简要评述 |
第二章 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动因分析 |
一、金融人才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正反馈效应 |
(一)金融人才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作用机制 |
(二)研究设计 |
(三)实证研究结果 |
(四)研究结论 |
二、政府行为影响着组织和个人的行为选择 |
(一)从人才角度出发 |
(二)从政府角度出发 |
(三)从区域共享角度出发 |
第三章 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现实考量 |
一、京津冀、长三角与珠三角区域金融人才集聚比较 |
(一)我国区域金融人才集聚的现状分析 |
(二)区域金融人才集聚的共性问题 |
二、京津冀、长三角与珠三角区域金融人才集聚的政府行为实践 |
(一)长三角地区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运行机制 |
(二)珠三角地区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运行机制 |
(三)京津冀地区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运行机制 |
(四)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内容 |
三、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困境 |
(一)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与人才流动障碍 |
(二)人才集聚政策同质与引才留才机制保守 |
(三)政府行政权力主导与市场力量调动乏力 |
(四)人才评价体系缺乏与政府政策效力不足 |
(五)激励机制滞后与人才积极性不足 |
第四章 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绩效分析 |
一、政府行为促进区域金融人才集聚的实证检验 |
(一)实证模型设定 |
(二)变量定义与样本选取 |
(三)实证结果分析 |
二、政府行为对金融人才集聚的区域联动效应检验 |
(一)模型构建 |
(二)变量选取与统计描述 |
(三)实证结果分析 |
三、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的政府行为绩效评价 |
第五章 国外区域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比较与借鉴 |
一、国外政府推动区域人才集聚的具体实践 |
(一)美国 |
(二)新加坡 |
(三)日本 |
二、国外区域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典型模式分析 |
(一)基础服务型政府行为模式 |
(二)战略指导型政府行为模式 |
(三)计划控制型政府行为模式 |
三、国外区域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经验借鉴 |
(一)明确政府的角色地位,政府行为本土化 |
(二)坚持市场的主导地位,政府行为辅助化 |
(三)遵循区域的个性发展,政府行为协同化 |
第六章 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优化路径 |
一、明确政府角色定位 |
(一)领路者:完善科学目标规划 |
(二)监督者:强化组织运行管控 |
(三)服务者:重视载体环境建设 |
(四)赋能者:强化“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模式 |
二、创新制度建构行为 |
(一)重视人才集聚的制度环境,宏观调控人才资源 |
(二)健全人才集聚法治和信用体系建设 |
(三)保持政策连贯性,升级迭代创新政策 |
(四)强化政策协调性,加强区域的协同共生 |
三、完善组织协调行为 |
(一)创新聚才引智机制 |
(二)完善市场化引才育才机制 |
(三)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
(四)推进区域金融人才互认机制,创新人才共享渠道 |
四、提升经济管理行为 |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
(二)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宏观经济环境 |
(三)关注和引导优质企业发展,加强区域金融产业集聚 |
(四)完善政府对人才的经济投入,建立多元化管理机制 |
五、优化社会服务行为 |
(一)营造良好的金融人才环境平台 |
(二)促进人才集聚服务机构发展 |
(三)完善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监督体系 |
(四)优化金融教育理念,实施科学的金融人才培养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乡村振兴的农业科技人才支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2 国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3 综合评价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农业科技人才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关系 |
2.1 农业科技人才的界定 |
2.1.1 农业科技人才的概念 |
2.1.2 农业科技人才的素质要求 |
2.2 农业科技人才的理论基础 |
2.2.1 经典马克思主义科技人才观 |
2.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人才观 |
2.3 农业科技人才的社会责任 |
2.3.1 农业科技人才的社会角色 |
2.3.2 农业科技人才的权利与义务 |
2.3.3 农业科技人才的素质及品格 |
2.4 农业科技人才对乡村振兴的作用 |
2.4.1 农业科技人才是乡村绿色发展的依靠 |
2.4.2 农业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转化力量 |
2.4.3 农业科技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首选战略 |
2.4.4 农业科技人才是科技扶贫的攻坚动能 |
第三章 农业科技人才发展现状及机遇分析 |
3.1 乡村振兴的农业科技人才发展现状 |
3.1.1 农业科技人才的类型 |
3.1.2 农业科技人才发展成就 |
3.2 农业科技人才发展面临的困境 |
3.2.1 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困境 |
3.2.2 农业科技研究人才的发展困境 |
3.3 阻碍农业科技人才发展的原因 |
3.3.1 农业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缺失 |
3.3.2 农业科技人才开发程序短板 |
3.4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科技人才发展的机遇 |
3.4.1 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时机更加成熟 |
3.4.2 科技进步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提供了平台 |
3.4.3 科技政策完善促进农业科技人才发展 |
第四章 乡村振兴的农业科技人才培育对策 |
4.1 完善农业科技人才成长的教育体系 |
4.1.1 改善乡村办学条件 |
4.1.2 大力发展面向乡村的职业教育 |
4.1.3 推进高校农业科技人才培育提质升级 |
4.1.4 推进涉农院校与企业合作 |
4.2 依托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培育科技人才 |
4.2.1 依托农业科技园区培育人才 |
4.2.2 建立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培育人才 |
4.2.3 打造乡村振兴科技引领示范村(镇)培育人才 |
4.2.4 建设农业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与服务平台培育人才 |
4.3 创新农业科技人才评估内容与方法 |
4.3.1 评估内容创新 |
4.3.2 完善评估方法 |
第五章 乡村振兴的农业科技人才保障机制 |
5.1 增加农业科技人才培育的资金投入 |
5.1.1 坚持国家财政优先保障 |
5.1.2 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农村 |
5.2 加强领导并明确责任 |
5.2.1 加强组织领导 |
5.2.2 优化考评机制 |
5.3 创建良好的农业科技人才发展社会氛围 |
5.3.1 优化人才成长环境 |
5.3.2 增强荣誉归属感 |
5.3.3 促进人才自我实现 |
5.3.4 营造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 |
5.4 制定有效的农业科技人才成长法律体制 |
5.4.1 出台农业科技人才保护法 |
5.4.2 优化农业科技成果知识产权法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四、天津市落实国家农业科技成果 转化资金项目效果显着(论文参考文献)
- [1]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比较与评价研究[D]. 姚思敏. 天津商业大学, 2021
- [2]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3]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政策文本的量化研究[D]. 李首骏. 安徽财经大学, 2020(04)
- [4]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研究[D]. 赵鑫.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20(11)
- [5]中国国家级新区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 姜宝中. 吉林大学, 2020(01)
- [6]陕西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及提升研究[D]. 娄俊婷.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7]协同创新背景下天津市高校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 付丽莉. 天津大学, 2020
- [8]天津市农业科技特派员服务绩效调查研究[D]. 王雯毓. 天津农学院, 2020(07)
- [9]我国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研究[D]. 兰芳. 吉林大学, 2020(08)
- [10]乡村振兴的农业科技人才支撑研究[D]. 徐明霞.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