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移动终端数据同步协议的全新中文同步数据类型(论文文献综述)
宋晓莉[1](2021)在《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部署优化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无线传感器网络是通过大量分布的传感器节点作为终端来协同感知和自主地监测外部世界,以多跳、自组织或协作的方式进行通信和信息传输,具备自主决策和自控能力,并智能地完成目标任务。这些传感器节点具有体积微小、能耗较低等特点,并且计算和通信能力具有局限性。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具备实用性高、设置灵活,网络规模具备可扩展性,接入方式可变性等特征,近十多年来,无线传感器网络已经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密切的关注,并已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国防军事、智能交通、工农业生产、智慧医疗、环境灾害预警等众多领域。作为一种新的计算模式,无线传感器网络已经发展成为涉及多种技术的交叉学科,成为构造智能物联系统和普适计算的关键技术,在物联网时代具有决定性作用。传感器网络通常是大规模部署在环境比较恶劣、高危、偏僻的无人区域。在海洋、浅海和湖泊等水下部署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明显具有传感器节点的位置或感知方向易发生摆动或漂移、监测信号衰减较快、噪声干扰大、节点能量损耗快、部署成本高等特性。因此,在水下复杂、多变的应用环境下,构建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部署优化策略将对提升传感器节点的监测能力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综合性能至关重要,也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相关研究的基础性和关键性问题。本文针对二维有向无线传感器网络、水下三维异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部署优化以及水下三维传感器网络异构节点部署优化问题,深入系统研究了不同目标应用所处场景下网络部署面临的环境特点和具体应用需求特征,探索具有针对性的、高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部署和优化方案,以有效分散节点功耗,提升感知质量,延长网络生命周期。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包括以下方面:1.二维有向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部署优化策略。针对在二维环境下的有向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测任务中,以随机部署方式撒播在指定监测区域内部的有向感知节点通常会出现分布不均匀等问题,分析有向传感器节点、概率感知模型特征以及多个传感器节点对监测目标点的协同感知模型的特点,提出了极坐标下的感知优化策略,指导二维平面有向传感器节点的方向调整和感知优化,从而提升网络节点感知能力。实验结果证实了该算法能够提升待监测区域覆盖率和感知服务质量,而且利用分布式节点同步调度机制减少了网络总体能量消耗,在无线传感器网络有向节点使用总量有限的前提下,延长网络保持良好监测能力的生命周期。2.水下三维异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部署优化策略。针对水下环境复杂多变而造成部署在水下的三维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位置、感知方向和能量水平等参数很容易发生改变的情况,本文深入研究被监测目标的出现和变化特点与外部规律存在的关联性,分析待监测空间所处水下网络环境异构特点,尤其是各个分区内障碍物和被测目标的聚集区域、聚集度和分布特征。通过发现和提取各个影响因素的规律和关联信息作为先验知识来辅助证据推理,实现多传感器的协作感知和可信任的多源感知数据融合任务。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部署策略能够依据待监测区域的需求特点调整和优化无线传感器节点位置分布,满足不同区域的感知需求,提升网络和节点能量效率,确保水下感知和监测质量的可靠性。3.水下三维无线传感器网络异构节点部署优化策略。针对应用水下异构传感网络进行目标对象监测和拦截问题,对指定监测水域内部存在多种特征数据同时进行监测的应用场景,异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部署策略需要对网络部署成本投入、网络覆盖性能以及网络监测寿命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寻求一个能够均衡多种指标和性能需求的解决方案。本文研究和比较多种异构传感器在感知能力、感知模型、通信能力等方面差异性。在节点规模有限的约束条件下,提出利用多重二维垂直截面监测的动态异构节点部署和感知优化策略,同时复合感知模块实现协同感知数据融合和覆盖空洞修复。实验结果表明,在网络节点规模有限的情况下,该算法不仅能够提升网络的有效覆盖率和节点能效,而且能够均衡网络负载,从而改进水下异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综合监测性能。
教育部[2](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指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向晴[3](2019)在《中国电子图书发展历史研究(1991-201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子图书是以数字化形式存在的,拥有版权并正式出版、发行,经过法律允许,以销售和服务为手段,最终实现阅读的一种非连续性出版物的文献。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激光照排技术的发明使汉字得以被计算机处理,并在计算机技术的推动下产生了我国第一部电子图书。自90年代以来,我国互联网、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中国电子图书的形式在数据库商、图书馆、平台商、馆配商等的共同推动下几经变化,其内容更加丰富、功能不断完善,逐渐改变了读者的信息获取方式和阅读习惯。但是,对中国电子图书发展历史的梳理与总结不论在出版史,还是数字资源史中都较为欠缺。论文针对这一薄弱领域,在研究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广泛调研、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将中国电子图书的每个阶段和特定社会背景加以联系,旨在从源头开始,梳理其发端与形成过程,展现其丰富精彩的发展史。论文一方面阐述了电子图书的含义、类型及其相关概念,有助于明确什么是电子图书,为深入研究打好扎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从中国电子图书产业链中的主要角色入手,通过调查其生产、发行与使用环节等情况,有利于把握电子图书当前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参考建议。文章综合运用文献分析、网络调查、访谈、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进行研究。从纵向上,根据中国电子图书每个阶段的特征并结合标志性事件,确认其产生于1991年,并将1991-2018年这一时期的发展情况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起源阶段(1991-1999)、兴起阶段(2000-2008年)、繁荣阶段(2009-2014)和转型阶段(2015-2018);在横向上,从社会背景、各阶段主要角色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不同时期电子图书的特征和发展状况。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绪论部分明确研究背景、意义和基本概念,概括电子图书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并阐述论文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2)梳理中国电子图书的发展历史,共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1)电子图书溯流求源(1991-1999)时期,通过对中国电子图书的产生背景分析,认为中国电子图书的产生背景与我国计算机存储介质变化、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等密不可分,是我国书籍形式不断演变的结果。并以1991年11月武汉大学出版社将《国共两党关系通史》以软盘形式连同其印刷版同时正式发行,成为我国第一部电子图书产生的标志,伴随其产生,相应的制作工具、技术手段等为中国电子图书的发展奠定基础;2)电子图书在机构市场兴起(2000-2008)时期,数据库商不断研发新技术、积极提出版权解决方案,推动电子图书不断进步。以2000年1月超星数字图书馆在互联网上正式开通为划分依据,此后逐渐形成以超星、方正Apabi、书生之家主要数据库商为代表,成为这一时期推动中国电子图书兴起的重要力量;3)用户需求促使电子图书繁荣(2009-2014)时期,以2009年1月3G正式发牌为划分依据,加速了智能手机的普及,扩宽了用户规模,改变了读者的阅读习惯,电子图书的用户范围从以图书馆机构用户为主逐渐向个人用户过渡;4)电子图书行业转型与挑战(2015-2018)时期,为出版社、馆配商的转型阶段,以2015年5月北京人天书店正式面向全国推出“畅想之星”馆配电子书为划分依据。该平台的问世填补了馆配电子书领域的空白,使产业链上游出版商认识到这是未来的重要业务,并开始推出电子图书业务。与此同时,电商平台将业务拓展到馆配领域,为图书馆创新服务方式,也刺激了出版商、馆配商的竞争。(3)总结在中国电子图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推动力量和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以及在梳理其历史过程中所引起的思考与对中国电子图书未来趋势的展望。当前电子图书的使用率越来越高,渐渐成为读者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图书馆用于购买电子图书的经费占比也越来越重,同时也引起生产、发行行业的互相竞争。任何事物的产生与发展过程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必然与周围事物相互联系着,论文中几大数据库商、馆配商、出版社、读者、图书馆,甚至是刚刚涉足的新秀电商,皆是中国电子图书发展历史进程中的缩影。有了他们的参与才会不断推动中国电子图书历史发展的巨轮,促使其不断完善与进步。
李彦[4](2019)在《中国网络文学在虚拟社区中的译介 ——基于Wuxiaworld的网络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新媒介技术赋权下,民间力量崛起,虚拟社区涌现。在此背景下,中国网络文学的译介走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即通过虚拟社区在互联网空间内翻译传播,其译介模式迥异于传统的实体空间的文学译介模式。成立于2014年12月的Wuxiaworld是建站最早也是目前规模最大的译介中国网络文学的虚拟社区,开创了新型翻译实践模式,但迄今为止,围绕这种新型翻译实践展开的深入研究尚付阙如。本研究采用阐释主义范式下的质性研究,按照自下而上的研究路径,借用拉图尔(Bruno Latour)和卡龙(Michel Callon)等人提出的行动者网络理论(ActorNetwork-Theory,简称ANT)搭建了概念框架。运用网络民族志(Netnography)的研究方法,通过复制网站内容收集档案数据,利用面对面访谈和在线访谈获取引出数据,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数据,并结合已有研究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尝试性地探究了翻译与新媒介的关系、Wuxiaworld行动者网络的行动者构成、转译过程、翻译模式等四个方面的研究问题。研究发现,新媒介技术的融合改变了传统的翻译内容、翻译模式、翻译主体和翻译批评等,重新定义了翻译活动。具体而言,翻译内容由单一的文字文本扩展到多模态数字化内容;翻译模式超越了翻译公司通常执行的自上而下驱动的模式,出现了新型的自下而上驱动的模式,如众包翻译、粉丝翻译、社区翻译等;翻译主体多样化发展,不再仅仅局限于职业译员,翻译行业门槛降低,大量非职业译员参与到翻译活动中来,翻译权力逐渐从文化精英转移到大众手中,职业译员的身份和地位受到了挑战;翻译批评在互联网空间内构建了新的话语空间,在普通受众的积极参与下,催生了众声喧嚣的新型网络翻译批评。新媒介技术赋权于普罗大众,不断解构并建构着社会网络和权力关系。参与式文化爆发性增长,引发了民间力量的崛起和大众文化形态的改变,包括翻译社区在内的各种虚拟社区不断涌现。中国网络文学正是在这种虚拟社区中蓬勃发展起来,形成了一场文学大生产运动。同样,中国网络文学也是通过虚拟社区在全球范围内开始了其翻译传播的进程。可以说,中国网络文学借网而生,而后借网出海。不管是中国网络文学的生产实践还是翻译实践,互联网新媒介都发挥了催化剂的作用。在Wuxiaworld虚拟社区开展的中国网络文学创新性翻译实践中,行动者的数量随时间逐渐增长,行动者的类型也愈加丰富。Wuxiaworld虚拟翻译社区的发展过程就是其行动者网络不断扩张的过程。一方面,行动者是行动者网络形塑的结果,表现出身份的不确定性和“多重表演性”;另一方面,行动者同时也在形塑着行动者网络,主动参与到行动者网络的建构过程中。因此,行动者和行动者网络是互相形塑的关系,而非仅仅被行动者网络所形塑。以译语文本为例,译语文本并非如社会建构主义所认为的是社会塑造的结果,相反,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视角来看,译语文本也是重要的行动者,在被社会塑造的同时,也塑造着社会,扮演着行动者网络中的“转义者”的角色。本研究主要利用Callon(1986)提出的转译四步骤,即问题呈现、利益赋予、行动者征召和同盟动员,以及行动者网络理论中其它重要概念,搭建概念框架。研究发现,Wuxiaworld行动者网络的转译过程可以概括为核心行动者通过各种利益赋予手段来吸引潜在的行动者,征召更多行动者加入自己的Wuxiaworld行动者网络,并通过协商谈判来平复争端、排除异见,维护行动者网络的平稳运作。转译是Wuxiaworld翻译实践开展的核心动力,而利益则是Wuxiaworld行动者网络不断转译的根本原因。但是,Wuxiaworld的转译并非是四个步骤逐次开展的线性过程,而是四个步骤错综复杂、循环往复的过程。因此,我们更倾向于将Wuxiaworld行动者网络的转译过程视为一个围绕“利益”展开的循环过程,各类行动者在“利益”的驱动下,或通过妥协而结盟,或通过争端而解盟。利益(interest)、争端(controversy)和协商(negotiation)也许可以取代Callon(1986)的转译四步骤,成为今后我们追随行动者描述并分析虚拟社区转译过程的新的立足点。此外,从中观的视角来看,要使一个翻译项目成为现实,只能通过社会-物质的协商和妥协。换言之,翻译实践并不完全是一项社会活动,更确切地说,翻译实践是一项社会-物质活动,需要人类主体和物质客体之间紧密的互动与合作。从历时视角来看,Wuxiaworld虚拟社区的翻译模式前后发生了转变。在创立初始阶段,Wuxiaworld具备粉丝翻译(Fan Translation)的特征。但是经过和版权所有方协商谈判、征召更多译者和译语文本等转译过程之后,逐渐转变为拥有原作使用权的合法行动,由此也开始了商业化运作的进程,形成了“商业性社区翻译”(Commercial Community Translation)的模式。总而言之,本研究通过社会翻译学框架下的描写性个案分析,呈现了互联网空间内虚拟翻译社区运作的实然状态,再现了翻译产品的生产、传播、消费等过程,发现了互联网新媒介在此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总结了中国网络文学的译介模式,探究了其中涉及的人类行动者和非人类行动者及其之间的沟通互动,为中国文学的“借网出海”之旅提供了启示。
赖泽祺[5](2018)在《面向移动云计算的智能终端传输优化》文中研究指明智能硬件、无线网络和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移动应用程序深入到了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深远地改变着现代人类的通信、消费、出行和娱乐方式。如何保证智能终端上移动应用在使用过程中的用户体验(Quality of Experience,QoE)成为了学术界、工业界所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移动云计算技术是一种提升移动应用用户体验的重要技术,它是移动通信技术与云计算相结合的成果。移动云计算提供了一种新型计算框架,通过无线网络将云端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传递到终端上,可以为智能终端提供各式各样的优质服务。然而,由于现今应用程序种类复杂多样,智能终端上的电池容量和计算存储能力受限,无线网络传输环境存在不稳定性,优化移动云计算技术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服务质量是一件意义深远但挑战巨大的任务。为了克服上述重要挑战,本文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了研究:(1)计算密集型应用用户体验优化。虚拟现实(VR)应用是一种新兴的计算密集型应用。本文设计并实现了面向智能终端的高清、低延迟的交互式虚拟现实系统FURION,利用协同渲染技术,将复杂的计算任务合理地分配到端云两侧协同执行。并通过预加载技术和并行解码技术,优化了数据传输时的网络传输效率,最终在现有无线网络环境和智能手机平台上实现高画质,低延迟的交互式VR。(2)网络密集型应用用户体验优化。个人云存储服务是一种当今重要的网络密集型应用。本文针对现今主流的个人云存储服务进行了大规模的测量分析,找出了移动场景下同步效率低下的原因。设计并实现了面向移动个人云存储服务的同步效率优化系统QUICKSYNC,利用网络自适应的冗余消除技术,增量编码技术和延迟捆绑传输技术提升了在移动环境下个人云存储服务的同步效率。(3)移动网络传输稳定性优化。为了保障移动应用在不稳定移动网络环境中的用户体验,本文设计并实现了面向移动终端的稳定、高效传输系统JANUS,通过智能链路选择算法和流量调度算法,根据不同应用的QoE需求选择最佳的无线接口,透明地处理网络切换导致的断连现象,提升了网络不稳定环境的用户体验。综上所述,本文在主流的移动应用场景下围绕移动云计算在实际部署时的传输问题从多角度设计了立体的优化方案,有效地提升了移动网络环境下各种类型应用程序的用户体验。
田原[6](2013)在《基于SyncML协议的移动多终端信息同步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市面上各种智能终端设备层出不穷,譬如个人计算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等。人们希望通过这些设备随时随地的共享和访问数据信息,同时为了维持不同设备中同一信息的一致性,就必然需要进行数据同步,目前,数据同步业务已经成为3G时代最重要的业务之一。另一方面,虽然各大设备厂商和运营商都推出了各种不同的数据同步软件和业务,但都还存在着各种问题,其中最大的两个问题就是实时同步问题和兼容性问题。首先,现在大多数的同步软件并未真正做到数据的实时同步,而只是简单的数据的备份与恢复,而备份和同步最大的区别在于备份只是将数据简单的存储到服务器,当需要时再从服务器进行数据的恢复,并不能实时的保持多终端数据的一致性。另一方面,至今移动数据同步还建立在不同的私有协议上,这些不兼容的协议增加了各方(用户,设备生产商,服务提供商,开发者)的工作复杂度。而SyncML协议的推出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SyncML作为唯一一种通信行业通用的移动数据同步化标准协议,已经被国际电信联盟(ITU)所认可,成为移动通信标准(3G)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通过对几种主流同步技术的分析比较,说明了本文选择SyncML协议的主要原因,简单介绍了SyncML数据同步协议产生的背景和现状,分析并阐述了SyncML同步规范的总体结构、SyncML同步协议、表示协议和传输绑定协议的基本内容,结合本文系统开发的特点对协议提出了扩展和改进;其次,在深入分析SyncML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移动多终端同步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具体的同步流程,并在对SyncML的实现资源的对比分析后,选择使用SyncML工具箱(SRTK)来对本系统进行设计和实现;再次,根据协议的具体标准以及对SRTK通用库的研究,提出了基于Linux的数据同步服务器的设计方案和修改集提取算法,针对Android智能系统以及个人电脑(PC)设计了基于SyncML的同步客户端的实现方案和修改集提取算法等,并基于方案开发和实现了基于SyncML协议的SyncML应用服务器,在Android系统以及PC的手机助手软件上实现了基于SyncML的远程同步功能,这在目前主流的手机助手软件上尚属先例;最后,在多终端环境下对系统进行了功能和性能两方面的测试,给出了测试的结果,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阐述。总的来说,本文从协议的理论分析着手,通过对协议内容以及开源项目的深入研究,创新性的设计和实现了基于SyncML协议的智能多终端信息同步系统,并针对系统进行了可行性验证,讨论了实现中存在的优点和缺陷,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实现了数据信息的实时同步功能,解决了多终端数据信息的实时同步和兼容性问题,为数据同步以及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周英军[7](2006)在《基于SyncML协议的数据同步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中需要传递各种数据信息。然而不同通信设备完成数据信息的交互时,要求我们存储于不同设备中的同一信息要时刻保持更新,比如随身携带的手机中的通信录发生变化后,办公室或家中的PC机上的通信录也要保持同样的信息,这就是数据同步。同步标注性语言SyncML作为移动通信领域已经标准化的数据同步协议,能够完成任何网络、任何数据类型、任何设备之间的数据信息的同步,因此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极大的应用价值。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就是基于SyncML协议的数据同步技术。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关于SyncML数据同步协议的文献,着重进行协议的软件实现,并提出协议优化方案。首先,介绍了SyncML数据同步技术产生的背景、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了SyncML数据同步协议栈的架构和组成协议栈的各协议的层次关系及主要内容。其次,讨论了SyncML数据同步的理论,分析数据同步过程中采用的关键技术和信息交互过程。再次,在手机终端中设计SyncML数据同步软件,对SyncML数据同步协议进行实现,并结合开发和测试过程,讨论实现的SyncML数据同步软件的功能和性能。最后,结合SyncML数据同步软件的开发、测试及结果分析,对SyncML数据同步协议进行优化设计。另外,本文还分析了数据同步业务,提出了SyncML数据同步应用可以进一步发展与完善的功能。
蒋陶[8](2006)在《基于嵌入式系统的SyncML协议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为了解决移动计算时代的数据一致性问题,移动设备厂商们提出了众多的数据同步方案,这其中包括Palm PDA上的Hotsync、Pumatech的Intellisync等。这些解决方案推动了移动计算的普及,但同时由于各个移动数据同步解决方案互不兼容,它们往往只能同步有限的数据类型,只能工作在有限的网络连接上,只能同步有限的移动信息设备。为了定义一种通用的数据同步协议,国际上包括Ericsson、IBM、Motorola、Nokia和Starfish等多家公司共同发起成立了数据同步论坛组织SyncML发起组,该组织根据通用数据同步协议的要求,共同制定完成了SyncML数据同步规范。目前该规范已经成为一个被广泛接受的工业界通用的同步协议标准。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为基础,软硬件可裁剪,适用于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实时性是嵌入式系统的基本要求。本文在对SyncML数据同步规范研究的基础上,分析SyncML同步协议能力,结合嵌入式系统开发的特点提出对协议的扩展,并在智能手机软硬件平台上实现SyncML功能。文中首先介绍了SyncML数据同步规范,嵌入式系统开发的特点,分析了SyncML和其它主要同步方案的技术特点,给出了智能手机上SyncML功能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SyncML协议客户端软件框架,最后描述了在智能手机软硬件平台上的开发情况和实现结果。
任立刚,宋梅,宋俊德[9](2003)在《可移动终端数据同步协议的全新中文同步数据类型》文中认为首先介绍了移动互联网中数据同步的概念和基于SyncML的中国数据同步协议———《可移动终端数据同步协议及信息交换数据格式技术要求》,分析了SyncML支持的数据类型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应用在同步协议的全新的中文同步数据类型———vMobile中文数据类型,vMobile型基于扩展标识语言定义,保证了与SyncML协议的兼容性,同时也包含了各种个人文本数据,以及图像、声音等多媒体类型等等SyncML没有定义的数据类型。
信息与电子科学和技术综合专题组[10](2004)在《2020年中国信息与电子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文中认为 一、信息与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与需求分析信息与电子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生产、经营和生活方式,对人类社会各方面带来了深刻影响。目前,美、日及欧洲等发达国家的信息产业已经超过传统的机械制造业成为第一大产业。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现代技术将进一步向着信息化、综合化和智能化发展。信息与电子科学技术是21世纪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力,是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动机。人们的
二、可移动终端数据同步协议的全新中文同步数据类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可移动终端数据同步协议的全新中文同步数据类型(论文提纲范文)
(1)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部署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 |
1.2.1 无线传感器网络简介 |
1.2.1.1 网络系统架构 |
1.2.1.2 节点结构 |
1.2.1.3 协议架构和网络管理接口 |
1.2.2 主要特点 |
1.2.3 应用领域 |
1.2.4 关键技术 |
1.2.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发展趋势 |
1.4 论文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1 论文主要内容 |
1.4.2 论文创新点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部署优化技术研究 |
2.1 网络部署相关理论与技术分析 |
2.1.1 感知模型 |
2.1.2 节点通讯模型 |
2.1.3 网络部署方式分类 |
2.1.3.1 基于覆盖效果分类 |
2.1.3.2 基于节点特性分类 |
2.1.4 部署技术优化目标 |
2.1.5 部署优化的作用 |
2.2 传感器网络部署控制机制 |
2.2.1 节点同步调度 |
2.2.2 数据融合 |
2.2.3 虚拟力算法 |
2.2.3.1 虚拟力作用原理 |
2.2.3.2 虚拟力算法特点和应用 |
2.3 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 |
2.3.1 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 |
2.3.2 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 |
2.3.3 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现状 |
2.3.4 水下传感网部署优化问题面临的挑战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二维有向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部署优化策略 |
3.1 有向无线传感器网络特性分析 |
3.1.1 有向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场景 |
3.1.2 有向传感器网络特性 |
3.2 相关理论与技术 |
3.2.1 有向节点感知模型分类 |
3.2.2 有向节点通讯模型 |
3.2.3 节点运动方式 |
3.2.4 有向无线传感器网络部署研究现状分析 |
3.3 数学模型及相关定义 |
3.3.1 有向感知模型 |
3.3.2 分布式节点联合感知模型 |
3.3.3 相关定义 |
3.4 节点部署优化算法 |
3.4.1 前提假设 |
3.4.2 算法思想 |
3.4.3 算法步骤 |
3.5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3.5.1 仿真实验设计 |
3.5.2 仿真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水下三维异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部署优化策略 |
4.1 异构无线传感器网络特性分析 |
4.1.1 典型的异构网络体系结构 |
4.1.2 无线传感器网络异构性特征 |
4.1.3 异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优势 |
4.1.4 异构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现状分析 |
4.1.5 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部署研究现状分析 |
4.2 相关理论与技术 |
4.2.1 引入证据理论的必要性分析 |
4.2.2 证据理论的引入 |
4.2.2.1 D-S证据理论方法 |
4.2.2.2 D-S相关定义 |
4.2.2.3 证据理论的合成规则 |
4.2.2.4 基于证据理论的决策融合模型 |
4.2.2.5 证据理论研究现状 |
4.3 数学模型及相关定义 |
4.3.1 水下三维空间模型 |
4.3.2 被动声呐节点感知模型 |
4.3.3 基于监测可信任度的感知 |
4.3.4 基于证据理论的数据融合模型 |
4.3.5 被动声呐可信感知模型 |
4.4 水下三维异构无线传感器网络部署优化算法 |
4.4.1 前提假设 |
4.4.2 算法思想 |
4.4.3 算法步骤 |
4.5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4.5.1 仿真实验设计 |
4.5.2 仿真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水下三维传感器网络异构节点部署优化策略 |
5.1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异构特性分析 |
5.1.1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异构的优势 |
5.1.2 传感器节点异构性类型 |
5.1.3 异构节点部署面临的挑战分析 |
5.1.4 水下异构节点部署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 |
5.1.5 水下目标探测和拦截问题特殊性分析 |
5.2 数学模型及相关定义 |
5.2.1 相关定义 |
5.2.2 节点三维覆盖模型 |
5.2.3 节点协同感知概率模型 |
5.2.4 虚拟势场方法 |
5.2.4.1 虚拟势场原理 |
5.2.4.2 节点位移计算 |
5.2.4.3 算法步骤 |
5.2.4.4 虚拟势场算法的问题 |
5.2.5 基于DSmT的数据融合感知模型 |
5.2.5.1 DSmT数据融合模型 |
5.2.5.2 基本概念 |
5.2.6 复合感知模块的协同感知 |
5.2.7 异构传感器节点的感知类型 |
5.3 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异构节点部署优化算法 |
5.3.1 前提假设 |
5.3.2 算法思想 |
5.3.3 算法步骤 |
5.4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5.4.1 仿真实验设计 |
5.4.2 仿真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目录 |
(3)中国电子图书发展历史研究(1991-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电子图书发展史的研究意义 |
1.2 电子图书的概念辨析 |
1.2.1 国内外电子图书的概念考据 |
1.2.2 电子图书的含义与类型 |
1.2.3 相关概念辨析 |
1.3 电子图书研究的现状 |
1.3.1 年代分布 |
1.3.2 主题词分析 |
1.3.3 电子图书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创新点 |
2 电子图书溯流求源(1991-1999) |
2.1 电子图书的产生背景 |
2.1.1 书籍的演变 |
2.1.2 电子载体的出现 |
2.1.3 汉字的数字化进程 |
2.2 中国电子图书的产生 |
2.2.1 我国第一部电子图书 |
2.2.2 早期的电子图书制作 |
3 电子图书在机构市场兴起(2000-2008) |
3.1 互联网开创阅读新时代 |
3.1.1 我国的互联网时代背景 |
3.1.2 电子图书的新面貌 |
3.2 锐意创新和不断进取的超星集团 |
3.2.1 数字化开创时期 |
3.2.2 版权建设时期 |
3.2.3 资源服务时期 |
3.3 立足数字出版实力雄厚的方正APABI |
3.3.1 起步阶段 |
3.3.2 快速发展阶段 |
3.3.3 缓慢进展阶段 |
3.4 以自主研发技术领先的书生集团 |
3.4.1 书生数字图书馆之路 |
3.4.2 调整战略转型 |
4 用户需求促使电子图书繁荣(2009-2014) |
4.1 个人市场开始形成 |
4.1.1 网络文学风靡 |
4.1.2 移动阅读终端的普及 |
4.1.3 电子图书阅读平台兴起 |
4.2 机构市场持续升温 |
4.2.1 馆藏电子图书来源 |
4.2.2 电子图书整合方式 |
4.2.3 电子图书服务方式 |
5 电子图书行业的转型与挑战(2015-2018) |
5.1 出版社寻求转型 |
5.1.1 出版模式变化 |
5.1.2 主要出版社的电子图书发展概况 |
5.1.3 传统出版社的困境 |
5.2 馆配商服务创新 |
5.2.1 馆配电子书市场新格局 |
5.2.2 北京人天“畅想之星”的电子图书发展 |
5.2.3 主要馆配电子书平台及特点 |
5.3 京东进军馆配电子书市场 |
5.3.1 从零售市场到机构市场 |
5.3.2 京东阅读的优势和不足 |
6 主要问题与解决方式 |
6.1 推动中国电子图书发展的重要力量 |
6.2 主要问题 |
6.2.1 电子图书长期受到版权制约 |
6.2.2 电子图书资源重复建设 |
6.2.3 纸电同步效果不佳 |
6.2.4 电子图书市场不成熟 |
6.2.5 馆配电子书产业链割裂 |
6.3 解决方式 |
6.3.1 利用区块链技术创新解决思路 |
6.3.2 用户、出版社积极转变观念 |
6.3.3 共同构建电子图书产业链生态 |
6.3.4 政府发挥监管和引导的作用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启示 |
7.1.1 读者需求是影响电子图书的主要因素 |
7.1.2 技术是推动电子图书发展的根本动力 |
7.1.3 电子图书的社交化值得重视 |
7.1.4 电子图书行业需要合作才能共赢 |
7.2 未来展望 |
7.2.1 新技术催生电子图书的变革 |
7.2.2 电子图书将脱离纸书模式 |
7.2.3 电子图书行业将重新洗牌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C.超星集团访谈记录 |
D.畅想之星访谈记录 |
E.中国电子图书发展大事记 |
F.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4)中国网络文学在虚拟社区中的译介 ——基于Wuxiaworld的网络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缘起 |
1.1.1 中国网络文学的兴起 |
1.1.2 虚拟社区的涌现 |
1.1.3 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热潮 |
1.1.4 中国网络文学在互联网空间内的译介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问题 |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中国网络文学的译介 |
2.2 翻译与媒介 |
2.3 翻译模式的创新 |
2.4 基于社会学的翻译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概念框架:行动者网络理论 |
3.1 概念框架的意义与来源 |
3.2 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 |
3.3 本研究的概念框架 |
3.4 本研究的指导性原则 |
3.5 行动者网络理论于本研究的适用性 |
3.6 概念框架下的研究问题细化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设计:基于网络志的质性研究 |
4.1 研究方法选择及依据 |
4.1.1 研究范式的确定 |
4.1.2 研究路径的确定 |
4.2 网络民族志的研究方法 |
4.3 确定研究社区和访谈对象 |
4.4 数据收集和分析 |
4.5 研究信度和效度 |
4.6 研究伦理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媒介与虚拟翻译社区的兴起 |
5.1 以计算机为媒介的沟通 |
5.2 新媒介与民间力量的崛起 |
5.3 新媒介与虚拟社区的涌现 |
5.4 新媒介与翻译 |
5.4.1 新媒介与翻译内容 |
5.4.2 新媒介与翻译模式 |
5.4.3 新媒介与翻译主体 |
5.4.4 新媒介与翻译批评 |
5.5 中国网络文学虚拟翻译社区的兴起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Wuxiaworld行动者网络的动态转译 |
6.1 创立初始阶段 |
6.1.1 问题呈现 |
6.1.2 利益赋予 |
6.1.3 行动者征召 |
6.1.4 同盟动员 |
6.2 快速扩张阶段 |
6.2.1 利益赋予 |
6.2.2 行动者征召 |
6.2.3 同盟动员 |
6.3 平稳发展阶段 |
6.3.1 利益赋予 |
6.3.2 行动者征召 |
6.3.3 同盟动员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讨论 |
7.1 Wuxiaworld行动者网络的拓展与演变 |
7.2 Wuxiaworld行动者网络和译语文本的互相形塑 |
7.3 Wuxiaworld的翻译模式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主要发现 |
8.2 研究启示 |
8.2.1 理论启示 |
8.2.2 研究方法启示 |
8.2.3 翻译实践启示 |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面向移动云计算的智能终端传输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移动云计算研究背景 |
1.1.1 智能终端应用程序及服务质量需求 |
1.1.2 移动云计算技术定义与主要特点 |
1.1.3 移动云计算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 |
1.2 本文研究领域及面临的主要挑战 |
1.2.1 计算资源和功耗受限的移动终端 |
1.2.2 延迟、带宽受限的无线网络环境 |
1.2.3 移动性导致的网络不稳定 |
1.3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研究成果 |
1.3.1 基于计算-网络融合的协同优化方法 |
1.3.2 研究成果1:计算密集型移动应用QoE优化 |
1.3.3 研究成果2:网络密集型移动应用QoE优化 |
1.3.4 研究成果3:移动网络传输稳定性优化 |
1.4 论文框架 |
第2章 研究现状与相关工作 |
2.1 移动云计算技术对计算密集型应用的优化 |
2.1.1 移动虚拟现实应用 |
2.1.2 计算迁移和云游戏技术 |
2.1.3 图像和视频处理技术 |
2.2 移动云计算技术对网络密集型应用的优化 |
2.2.1 面向移动云存储服务的测量研究 |
2.2.2 面向云存储服务的系统设计 |
2.2.3 基于内容的分块方案和增量编码技术 |
2.3 移动、无线网络环境传输框架 |
2.3.1 WiFi和蜂窝网络测量研究 |
2.3.2 网络异常处理机制 |
2.3.3 接口选择方案 |
第3章 基于移动云计算的高清低延迟交互式虚拟现实系统 |
3.1 背景及概述 |
3.1.1 VR的发展历程 |
3.1.2 VR系统基本架构及关键QoE指标 |
3.1.3 现有主流VR系统及其局限性 |
3.1.4 VR系统的渲染流程 |
3.2 VR性能瓶颈测量与分析 |
3.2.1 本地渲染的性能瓶颈 |
3.2.2 远程渲染技术的性能瓶颈 |
3.2.3 未来计算硬件、网络的发展无法直接解决VR性能瓶颈 |
3.3 FURION系统设计 |
3.3.1 核心技术 |
3.3.2 架构设计 |
3.3.3 协同渲染机制 |
3.3.4 预加载和预渲染机制 |
3.3.5 并行解码技术 |
3.3.6 背景环境码率自适应 |
3.4 FURION系统实现 |
3.4.1 FURION的使用方法 |
3.4.2 FURION主要模块的系统实现 |
3.5 系统评估 |
3.5.1 实验环境设置 |
3.5.2 性能指标评估 |
3.5.3 应用相关的可扩展性评估 |
3.5.4 资源消耗情况 |
3.5.5 FURION对变化网络环境的适应性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面向移动个人云存储的同步效率优化方案 |
4.1 概述 |
4.2 移动云存储服务性能瓶颈量化与分析 |
4.2.1 瓶颈1:移动平台上的冗余消除技术可能带来额外计算开销 |
4.2.2 瓶颈2:增量编码失效导致同步效率低下 |
4.2.3 瓶颈3:同步协议对网络的带宽利用率过低 |
4.2.4 同步效率低下原因分析 |
4.3 QUICKSYNC系统设计 |
4.3.1 网络状态可感知的动态分块方案 |
4.3.2 基于分块特征的增量同步算法 |
4.3.3 捆绑传输方案 |
4.4 QUICKSYNC原型系统实现 |
4.4.1 基于Dropbox的系统实现 |
4.4.2 基于Seafile的系统实现 |
4.5 系统评估 |
4.5.1 基于网络状态的动态分块方案性能评估 |
4.5.2 增量同步算法效果评估 |
4.5.3 延迟捆绑传输方案的实验评估 |
4.5.4 对QUICKSYNC总体系统的性能评估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面向移动终端的高效稳定传输系统 |
5.1 概述 |
5.2 移动及无线网络环境不稳定性测量与分析 |
5.2.1 测量方法和用户数据集概述 |
5.2.2 数据集分析 |
5.2.3 移动应用程序对网络不稳定状况的处理情况 |
5.2.4 移动应用对网络异常的处理情况研究分析 |
5.3 JANUS系统设计 |
5.3.1 设计目标 |
5.3.2 架构设计 |
5.3.3 应用自适应策略 |
5.3.4 智能无线链路选择机制设计 |
5.3.5 多接口高效切换机制设计 |
5.4 JANUS原型系统实现 |
5.5 系统评估 |
5.5.1 对比方案 |
5.5.2 JANUS和其它传输框架的性能对比 |
5.5.3 JANUS对真实应用的性能提升 |
5.5.4 真实户外网络环境下的运动实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6.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基于SyncML协议的移动多终端信息同步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几种主流同步技术比较 |
1.2.1 Hotsync 同步技术 |
1.2.2 ActiveSync 同步技术 |
1.2.3 CPIsync 同步技术 |
1.2.4 SyncML 同步技术 |
1.2.5 总结 |
1.3 SyncML 协议背景与现状 |
1.3.1 SyncML 同步协议背景 |
1.3.2 SyncML 数据同步现状 |
1.4 当前 SyncML 同步产品介绍 |
1.5 本文主要工作及目标 |
1.6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SyncML 数据同步规范 |
2.1 SyncML 总体结构 |
2.2 SyncML 同步协议 |
2.3 SyncML 表示协议 |
2.4 SyncML 传输绑定协议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移动多终端信息同步系统概述 |
3.1 同步系统总体设计 |
3.1.1 总体架构图 |
3.1.2 信息同步系统体系结构 |
3.1.3 信息同步系统交互流程 |
3.2 SyncML 实现资源分析 |
3.2.1 Sync4J |
3.2.2 LibSyncML |
3.2.3 SRTK(SyncML Reference Toolkit) |
3.2.4 总结 |
3.3 SRTK 同步库的分析 |
3.4 本文对协议的扩展与改进 |
3.5 系统开发环境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yncML 同步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 |
4.1 同步交互流程设计 |
4.2 主要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 |
4.2.1 SyncServer 模块设计与实现 |
4.2.2 CallBackFuns 模块设计与实现 |
4.2.3 同步管理模块设计 |
4.2.4 Builder_wrapper 模块设计与实现 |
4.2.5 数据库模块设计与实现 |
4.3 数据修改集提取算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SyncML 同步系统客户端设计与实现 |
5.1 基于 ANDROID 手机的 SyncML 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 |
5.1.1 同步交互流程设计 |
5.1.2 主要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 |
5.1.3 数据修改集提取算法 |
5.2 基于 PC 的 SyncML 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 |
5.2.1 同步交互流程设计 |
5.2.2 主要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 |
5.2.3 数据修改集提取算法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同步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
6.1 系统功能测试及结果分析 |
6.1.1 测试环境搭建 |
6.1.2 测试结果及分析 |
6.2 系统性能测试及结果分析 |
6.2.1 服务器测试结果及分析 |
6.2.2 Android 客户端测试结果及分析 |
6.2.3 PC 客户端测试结果及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本文的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7)基于SyncML协议的数据同步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2 SyncML数据同步发展现状及趋势 |
1.2.1 发展现状 |
1.2.2 发展趋势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第2章 SyncML数据同步协议分析 |
2.1 协议栈架构 |
2.2 协议分析 |
2.2.1 SyncML同步架构 |
2.2.2 SyncML同步协议 |
2.2.3 SyncML表示协议 |
2.2.4 SyncML传输绑定协议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SyncML数据同步理论分析 |
3.1 数据同步关键技术 |
3.1.1 改变日志 |
3.1.2 数据映像 |
3.1.3 同步标签 |
3.1.4 冲突解决 |
3.1.5 同步安全 |
3.1.6 设备能力 |
3.1.7 同步类型 |
3.2 数据同步过程分析 |
3.2.1 双向同步 |
3.2.2 慢同步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SyncML数据同步软件实现 |
4.1 组网框架及业务分析 |
4.2 软件实现架构 |
4.3 同步流程 |
4.4 实现设备 |
4.5 实现功能 |
4.6 软件实现的结果分析 |
4.6.1 功能测试 |
4.6.2 性能测试 |
4.6.3 改善方向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SyncML数据同步方案优化 |
5.1 现有协议的问题 |
5.2 优化协议的改进方案 |
5.3 优化方案的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涉密论文管理 |
致谢 |
(8)基于嵌入式系统的SyncML协议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数据同步的研究背景 |
1.2 数据同步业务 |
1.3 课题来源 |
1.4 论文内容概述 |
第二章 通用同步协议SYNCML |
2.1 SYNCML 同步规范的提出 |
2.2 SYNCML 数据同步规范的内容 |
2.3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嵌入式SYNCML 同步协议的分析 |
3.1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
3.2 嵌入式系统上开发 SYNCML 协议的要点 |
3.3 SYNCML 协议能力分析 |
3.4 本课题对协议的扩展 |
3.5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SYNCML 协议客户端的设计 |
4.1 项目业务介绍 |
4.2 项目功能需求 |
4.3 同步系统任务设计 |
4.4 同步系统框架设计 |
4.5 逻辑处理流程 |
4.6 SYNCML 客户端软件模块具体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SYNCML 协议在手机上的实现 |
5.1 课题的软硬件平台 |
5.2 开发与调试 |
5.3 测试 |
5.4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可移动终端数据同步协议的全新中文同步数据类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SyncML协议 |
1.1 概述 |
1.2 SyncML的协议过程 |
1.3 SyncML支持的数据类型 |
2 vMobile中文数据类型 |
(1) 联系方式: |
(2) 记事:〈Memo〉元素 |
(3) 日程:〈Calendar〉元素 |
(4) 电子表格:〈Excel〉元素的定义格式 |
(5) 便笺:〈Inkwriter〉, 便笺由文件组成, 利用文件形式表示, 即为: |
(6) 速记:〈Stenography〉的格式定义为: |
(7) 电子邮件的内容组织是分成收件箱〈Inbox〉、发件箱〈SentMail〉、未发邮件〈UnsentMail〉三种形式, 分别定义了电子邮件的发件人〈Sender〉、收件人〈Receiver〉、邮件主题〈Subject〉、收件时间〈ReceivingTime〉、发件时间〈Time〉和附件〈AttachmentTag〉等属性。其中邮件内容的组织格式为: |
(8) 音乐:〈MP3〉元素, 格式定义为: |
(9) 录音机:〈Recorder〉元素, 格式定义为: |
3 结束语 |
四、可移动终端数据同步协议的全新中文同步数据类型(论文参考文献)
- [1]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部署优化策略研究[D]. 宋晓莉. 北京邮电大学, 2021
- [2]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3]中国电子图书发展历史研究(1991-2018)[D]. 向晴. 重庆大学, 2019(01)
- [4]中国网络文学在虚拟社区中的译介 ——基于Wuxiaworld的网络志研究[D]. 李彦.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5]面向移动云计算的智能终端传输优化[D]. 赖泽祺. 清华大学, 2018(04)
- [6]基于SyncML协议的移动多终端信息同步的设计与实现[D]. 田原. 电子科技大学, 2013(01)
- [7]基于SyncML协议的数据同步技术的研究[D]. 周英军.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12)
- [8]基于嵌入式系统的SyncML协议研究与实现[D]. 蒋陶.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6(10)
- [9]可移动终端数据同步协议的全新中文同步数据类型[J]. 任立刚,宋梅,宋俊德.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2003(S1)
- [10]2020年中国信息与电子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A]. 信息与电子科学和技术综合专题组. 2020年中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上),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