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免疫学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宋丹丹,那雷,王晓钧[1](2020)在《EIAV Rev蛋白拮抗eqTRIM5α介导的AP-1信号通路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探究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附属蛋白Rev负调控Tripartite motif-containing protein 5α(TRIM5α)介导的AP-1信号通路的机制,本研究将pEIAV-Rev-HA和pcDNA3.1质粒分别与含TRIM5α基因的质粒及pGL3-AP-1-Luc(AP-1报告质粒)共转染HEK 293T细胞,采用荧光素酶试验检测Rev对TRIM5α激活的AP-1信号通路的影响;将pEIAV-Rev-HA和pcDNA3.1质粒分别与含TAK1、TAB2、P38和c-Jun基因的质粒及pGL3-AP-1-Luc共转染HEK 293T细胞,采用荧光素酶试验检测Rev对TRIM5α下游转导分子(TAK1、TAB2、P38、c-Jun)激活的AP-1信号通路的影响;将pEIAV-Rev-HA和pcDNA3.1质粒分别与含TAK1、TAB2、P38基因的质粒共转染HEK293T细胞,利用western blot试验分别检测TAK1、TAB2、P38的表达水平;将pEIAV-Rev-HA和pcDNA3.1质粒分别与含P38基因的质粒共转染HEK 293T细胞后加入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利用western blot检测P38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共转染EIAV-Rev-HA实验组中TRIM5α对AP-1的激活倍数为0.4,而共转染pcDNA3.1对照组中相应的激活倍数为26.0;共转染pEIAV-Rev-HA实验组中,TAK1、TAB2、P38和c-Jun对AP-1信号通路的激活倍数分别为7.7、0.1、0.6、9.8,而共转染pcDNA3.1对照组中对AP-1信号通路的激活倍数分别为60.0、1.5、6.3、12.0;转染pEIAV-Rev-HA+pP38-Flag组与转染pcDNA3.1+pP38-Flag组相比,前者P38蛋白的表达量显着降低;加入蛋白酶体抑制剂组则恢复了P38蛋白的表达。上述结果表明,EIAV Rev显着下调eqTRIM5α及其下游转导分子TAK1、TAB2、P38激活的AP-1信号通路,但不显着下调c-Jun激活的AP-1信号通路;EIAV Rev通过蛋白酶体途径降解P38蛋白的表达而抑制eqTRIM5α激活的AP-1信号通路。本研究结果为理解EIAV与宿主蛋白相互作用提供参考依据。
邓英华[2](2017)在《敲除食蟹猴APOBEC3G基因的技术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又称为艾滋病,是一种由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严重致死性的免疫系统的疾病。由于该病复杂的发病机制等因素无法获得相关的动物模型。许多研究表明APOBEC3G是重要的抑制逆转录病毒感染的限制因子。载脂蛋白BmRNA编辑酶催化多肽样蛋白3G(apolipoprotein B mRNA-editing enzyme catalytic polypeptide-like protein 3 protein G,APOBEC3G)具有胞嘧啶脱氨酶活性。在逆转录反应中,APOBEC3G通过催化病毒负链cDNA中的胞嘧啶脱氨尿嘧啶,引发基因组大量碱基超突变进而发挥抗病毒作用。而HIV-1编码的VIF蛋白可经泛素-蛋白酶体的降解途径来拮抗APOBEC3G的抗病毒活性。CRISPR/Cas9经过修饰后成为了可高效特异性识别和切割的基因组编辑工具。当外源体入侵机体时,机体会识别外源片段同时CRISPR序列会记忆RNA,当噬菌体等入侵第二次时机体会自动识别,CRISPR系统的Cas酶就在识别处切割基因组,从而达到编辑作用。而这种技术在人为修改后被用于目的基因的靶向切割,起到修饰基因改变蛋白表达的作用。本论文希望敲除APOBEC3G上表达CD结构域的基因,使得无法合成CD域,导致APOBEC3G无法结合病毒从而无法发挥抗逆转录作用。为此,本论文设计了三个连续的实验,具体的实验设计,研究内容和实验结果如下:实验一:在APOBEC3G上构建有效的sgRNA。首先,培养了两批野生株食蟹猴胚胎成纤维细胞,设计引物进而获得它们第六外显子的序列,再将两者多次反复进行比较得到第六外显子SNP。再与NCBI上的进行比较,最终得到第六外显子确切序列,运用CHOPCHOP等软件设计多个sgRNA,在体外验证设计靶位点的活性。发现sgRNA1和sgRNA3的体外靶位点活性较强,合成相应的质粒。实验二:在食蟹猴胚胎成纤维细胞上验证敲除。使用合成的质粒和lopi3000转染进行细胞上的转染,并且进行抗性筛选后增殖细胞数量,得到的应该均为转染进去的细胞,提取基因组片段扩增后进行酶切检验后送测序。发现转染后的细胞有荧光并且酶切检验的时候看到明显的酶切片段,送测序后对比发现在设计的靶位点sgRNA1和sgRNA3附近均发生敲除。实验三:在食蟹猴胚胎上验证基因敲除。结合靶位点的活性和细胞敲除的情况,选定了sgRNA3作为在胚胎上验证的靶点序列。体外合成sgRNA3和Cas9的mRNA混合后,运用胚胎注射技术注射17枚胚胎,培养后检验敲除的情况。发现sgRNA3在胚胎上同样发生敲除。综合上述实验结果,本论文获得了具有较强活性的sgRNA1和sgRNA3并且构建了相应的质粒载体,运用载体在食蟹猴胚胎成纤维细胞和食蟹猴胚胎上均进行了验证,证明设计的靶位点均发生敲除。本论文研究为建立敲除食蟹猴APOBEC3G基因建立相应的技术体系,为建立艾滋病易感疾病动物模型提供了思路。为早日得到艾滋病易感模型踏出了坚实的一步。
薛艳[3](2016)在《贵州矮马主要传染性疾病的血清学和病原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贵州矮马是目前全球仅存的少数天然矮马品种之一,是在自然生态环境和人工选择的双重影响下形成的珍贵遗传资源,主要分布在黔西南一带的偏远山区,其中以安顺市紫云县火花乡的矮马最为着名。2013年间,紫云县的马匹出现大量死亡现象,尤其是以懂桑村养殖的贵州矮马死亡率最高,发病率70.1%,死亡率60%,死亡病因不明。针对病马临床症状的分析,怀疑可能是马泰勒虫(Theileria equi)、马驽巴贝斯虫(Babesia caballi)、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quine Infectious Anemia virus,EIAV)、马动脉炎病毒(Equine arteritis virus,EAV)或者马疱疹病毒I型(Equine herpesvirus type-1,EHV-1)所引发的传染性疾病。本研究采用血液涂片镜检、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的方法对可疑的病原进行血清学和分子病原学研究,以期找到贵州矮马大量死亡的真正病因。采用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ELISA)和PCR的方法对马泰勒虫病和马驽巴贝斯虫病的血清学和分子病原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ELISA方法检测贵州矮马、西南马和伊犁马血浆样品中马泰勒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3.86%、11.43%、31.71%,而只有伊犁马样品中检测到马驽巴贝斯虫抗体,阳性率为85.37%。三个马群中均检测到马泰勒虫和马驽巴贝斯虫的18s rRNA基因,贵州矮马、西南马和伊犁马血液样品中马泰勒虫18s rRNA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78.41%、62.86%、68.29%,而马驽巴贝斯虫的18s rRNA基因检出率分别为11.36%、11.43%、90.24%。同时,对新鲜血液样品制作血液涂片,经显微镜观察,发现马泰勒虫和马驽巴贝斯虫虫体的存在,其大小及形态特征与文献中的描述相符。PCR和cELISA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PCR的阳性率普遍高于cELISA的阳性率,这可能是由于PCR方法检测灵敏度较高,另外,可能是由于采样时部分马匹正处于感染的早期阶段,还没有抗体的产生。有些样品的cELISA检测结果为阳性,但PCR方法检测却为阴性,这可能是由于马匹体内的马泰勒虫虫体已被自身的吞噬系统消除,但其抗体还会在体内存在一段时间。有部分样品cELISA检测结果为阴性,但PCR方法检测却为阳性,可能是因为寄主刚被感染,或者是在抗体消失后又出现了新的感染。以贵州矮马、西南马和伊犁马的血清为材料,采用ELISA的方法对EIAV、EAV和EHV-1进行血清学研究,3个马群中均未检测到EIAV抗体阳性样品;EAV的阳性率为48.08%、22.86%、10.81%;EHV-1的阳性率为99.38%、97.14%、100%。对EHV-1的DNA进行PCR扩增,贵州矮马、西南马和伊犁马EHV-1的检出率分别为94.23%、80%、83.78%。由于马传贫与马泰勒虫病的临床症状比较相似,所以EIAV抗体阴性的结果为马泰勒虫病的确诊提供了理论依据。EHV-1的阳性率很高,但是其所导致的疾病死亡率并不高,可能一种继发性感染。贵州矮马EAV血清学阳性率较西南马和伊犁马要高,而且马病毒性动脉炎的死亡率较高,表明EAV可能是导致贵州矮马大量死亡的病原之一。研究结果表明,马泰勒虫病和马病毒性动脉炎可能是导致贵州矮马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对尚存活的患病马匹根据其临床症状施以伊维菌素、血虫迪以及附红二合一药物进行及时的治疗,并同时施用抗生素药物对继发性感染进行治疗,直至马匹痊愈,最终有效的降低了当地马群的死亡率。综上,本研究应用显微镜、ELISA和PCR的方法对贵州矮马主要传染性疾病的血清学和病原学的研究,不仅减少了当地农户的经济损失,避免了贵州矮马这一珍贵品种即将灭绝噩梦的发生,更是为当地马属动物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马瑞瑞[4](2016)在《食蟹猴TRIM5alpha基因敲低的初步研究》文中认为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人类重大疾病,虽然国内外已开展了大量的探索性研究,至今未见有效的防治手段,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缺少能够感染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致病的动物疾病模型。目前诸多研究发现TRIM5alpha(Tripartite motif protein 5 alpha)是抑制HIV感染的限制因子,能抑制多种逆转录病毒,它是重要的抗病毒因子。TRIM5α包含了RING结构域、B-Box结构域、Coiled-coil结构域和SPRY(B32.0)结构域。HIV包膜和宿主细胞膜融合之后,衣壳和TRIM5α蛋白多聚体特异性的结合,TRIM5α发挥泛素连接酶的活性,干扰了病毒脱衣壳的有序过程,从而达到抑制病毒的目的。TRIM5α在细胞内主要以三聚体的形式存在,胞质内的TRIM5α蛋白具有实质抑制HIV-1的能力。食蟹猴TRIM5α比人类TRIM5α有更强的抑制HIV-1逆转录的效力。本研究试图通过敲低食蟹猴TRIM5α基因,建立有可能感染HIV的动物模型及探究TRIM5α的重要功能。基于此,本研究针对食蟹猴TRIM5α基因,利用RNAi(Ribose nucleic acid interfere)技术合成了相应的shRNA(Short hairpin RNA),构建了含有相应shRNA序列的3个shRNA质粒,分别命名为shRNA1质粒、shRNA2质粒和shRNA3质粒。将表达质粒和包装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制作出相应的慢病毒载体。将得到的慢病毒分别感染食蟹猴胚胎成纤维细胞(Cynomolgus monkey embryo fibroblast,CMEF),被感染的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分选得到稳定表达的CMEF细胞系,分别命名为NTC(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CMEF、shRNA1-CMEF、shRNA2-CMEF和shRNA3-CMEF细胞。通过qRT-PCR分别检测TRIM5α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NTC-CMEF细胞内TRIM5α基因水平是野生型CMEF表达水平的97%,shRNA1-CMEF、shRNA2和shRNA3细胞内的TRIM5α基因水平分别是野生型CMEF的52%,43%和39%。通过Western blot检测TRIM5α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发现NTC-CMEF细胞内TRIM5α蛋白表达水平是野生型CMEF表达水平的108%,shRNA1-CMEF、shRNA2-CMEF和shRNA3-CMEF细胞内的TRIM5α蛋白基因水平分别是野生型CMEF的59%,47%和49%。在验证TRIM5α敲低对HIV病毒感染方面,利用表达RFP的假HIV病毒,分别对NTC-CMEF、shRNA1-CMEF、shRNA2-CMEF和shRNA3-CMEF细胞进行再次感染实验,结果表明TRIM5α基因敲低后的食蟹猴细胞系相对野生型细胞可以抑制假HIV-1病毒的感染能力。在食蟹猴胚胎上初步验证了shRNA3慢病毒载体的感染能力。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获得了在细胞水平上得到验证的食蟹猴TRIM5α基因敲低的慢病毒载体,并在食蟹猴胚胎上进行了初步研究。本论文研究为建立艾滋病疾病动物模型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依据。
艾合买提·艾开木[5](2013)在《卡拉库尔羊自然感染绵羊慢病毒的血清学调查和组织学研究》文中提出为了检测卡拉库尔羊血清中绵羊慢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和平均血清阳性率,本人在新疆阿克苏地区共采集约1075份血清样品,运用琼脂凝胶免疫扩散的方法对新疆卡拉库尔羊进行连续18个月的血清学检测,结果表明,被检测血清的平均阳性率为1.1%。通过临床诊断,被检查的新疆卡拉库尔羊未出现典型的绵羊慢病毒感染的症状。通过血清学检查后的阳性病例剖检,经病理组织学切片检查结果:没有特异性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发生,血管与关节滑膜没有OPP性损伤,有轻度的淋巴细胞性乳腺炎。得出结论新疆卡拉库尔羊的乳腺与肺部病变率低,从病理学上证实新疆卡拉库尔羊为抗绵羊慢性病毒较强的品种。以此为新疆牧民选育抗绵羊慢性病毒的绵羊品种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华俊清[6](2012)在《利用杆状病毒系统表达猪伪狂犬病毒gE蛋白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核衣壳N蛋白》文中指出猪伪狂犬病毒(PRV)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是两种严重危害养猪业的传染性病原。PRV病毒的gE蛋白基因和PRRSV病毒的核衣壳N蛋白基因分别是开发PRV病毒和PRRSV病毒亚单位疫苗的目标基因。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将PRV病毒的gE蛋白基因和PRRSV病毒的N蛋白基因亚克隆到细菌质粒pMAGIC-HIS中,获得重组质粒pMAGIC-HIS-gE、 pMAGIC-HIS-N,再转化大肠杆菌E.coliDH10p获得重组菌株E. coliDH10β/MAGIC-HIS-gE, E.coliDH10β/MAGIC-HIS-N,并作为供体菌株与含有质粒pML300和AcNPV bacmid-Phes的受体菌E.coliBUN21进行细菌间的接合转移,即通过MAGIC (mating-assisted geneticaly integrated cloning)方法快速获得重组杆状病毒质粒AcNPV Bacmid-gE、AcNPV Bacmid-N,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两种重组Bacmid分别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重组病毒AcNPV-gE和AcNPV-N,将两种重组病毒经两次扩毒后再次感染新鲜的Sf9昆虫细胞,大约2-3d后待细胞出现明显病变后,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在重组病毒AcNPV-gE和AcNPV-N分别感染的Sf9细胞中各自检测到分子质量约43kD和20kD的gE蛋白和N蛋白,表明PRV病毒的gE蛋白和PRRSV的核衣壳N蛋白分别在Sf9培养细胞中获得了表达,为利用昆虫细胞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研制PRV和PRRSV的新型疫苗与诊断试剂奠定了宝贵基础。
王振华[7](2012)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重组乳酸乳球菌粘膜免疫疫苗的构建及免疫原性评价》文中认为黏膜免疫系统是人和动物机体整个免疫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具有独特结构和功能的独立免疫系统,在抵抗感染方面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首先,黏膜表面与外界抗原(主要指病原微生物)接触,是机体抵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其次,黏膜免疫系统具有共同黏膜免疫共享机制,这一机制能将全身黏膜免疫状态达成一致;再次,黏膜免疫可同时诱发黏膜免疫和系统免疫应答。因此,黏膜免疫日益受到重视,改变免疫策略,设计黏膜免疫疫苗,对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传染病预防领域的新技术热点之一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PRRS)一直是危害世界养猪业比较严重的疾病,给世界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其病毒的致病特点,使目前的商品化疫苗存在着缺陷,不能完全阻止经呼吸系统及胎盘传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PRRSV)。鉴于此,本研究结合PRRSV的致病特点、免疫特性及生物学特性探索性的设计黏膜免疫新型疫苗,对预防该病具有重要意义。试验选取PRRSV的ORF6基因作为目的基因,乳酸乳球菌乳链菌肽控制表达(nisin controlled expression, NICE)系统为抗原递呈载体,构建重组乳酸乳球菌活载体疫苗,并对其免疫反应原性及佐剂效力进行评价。主要研究工作和结果如下:1、试验将PRRSV经Marc-145细胞培养后,进行RT-PCR扩增,获得大小为515bp的抗原基因ORF6,将其克隆到PMD19-T载体后测序,核苷酸序列未发生变异。根据测序结果和乳酸乳球菌表面表达载体PNZ8149特点,设计引物,扩增并纯化出两端含有Sac Ⅰ和NcoⅠ酶切位点的PRRSV的ORF6基因片段,将纯化后的ORF6基因与表达载体pNZ8149进行连接,连接产物采用电转化方法将其转入食品级乳酸乳球菌NZ3900细胞中构建重组菌,命名为PNZ8149/NZ3900-M/PRRS。进一步对PNZ8149/NZ3900-M/PRRS进行诱导,诱导剂乳链杆菌肽(Nisin)添加量为10ng/mL诱导时间分别为2h、4h、6h、8h、10h和12h, SDS-PAGE分析,在19KD处出现了预期的条带,表达了分子量为19KD的蛋白,诱导6h条带比较清晰,是最佳的诱导时间。间接免疫荧光实验表明,重组菌表达蛋白定位于菌体细胞表面且具有反应原性。试验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以乳糖为选择标记的食品级重组乳酸乳球菌PNZ8149/NZ3900-M/PRRS,为开发PRRSV的乳酸乳球菌黏膜免疫疫苗奠定了理论基础。2、将构建的重组乳酸乳球菌PNZ8149/NZ3900-M/PRRS免疫BALB/c小鼠,将小鼠随机分成4组(n=30),组Ⅰ鼻腔免疫PBS缓冲溶液,为空白对照组;组Ⅱ鼻腔免疫空载体菌株培养液,为载体对照组;组Ⅲ鼻腔免疫重组乳酸乳球菌PNZ8149/NZ3900-M/PRRS悬浮菌液,为鼻腔免疫实验组;组Ⅳ口服免疫重组乳酸乳球菌PNZ8149/NZ3900-M/PRRS悬浮菌液,为口服免疫实验组。各组试验动物被连续免疫(即:1d,2d,3d,11d、,12d,13d,21d,22d,23d),免疫剂量为50ul,悬浮菌液细菌含量为1×1011CFU/mL。试验动物在最后一次免疫后0d、7d、14d、21d、28d分别被处死,每次每组处死6只,取血液、肠粘液、呼吸道冲洗液检测抗体,采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特异性IgG和黏膜中s-IgA抗体含量,评价其动态变化情况,并在最后一次免疫后14d取脾脏进行细胞因子IL-2、IL-4、IL-5、IL-10IFN-γ等活性检测。重组乳酸乳球菌经口服免疫和鼻腔免疫后均能刺激黏膜分泌特异性s-IgA,在整个免疫测定期间内,两试验组在呼吸道黏膜及消化道黏膜产生的特异性s-IgA抗体水平均极显着高于PBS对照组和载体对照组((P<0.01),两试验组间滴鼻免疫试验组高于口服试验组,且呼吸道黏膜s-IgA抗体水平差异极显着((P<0.01),消化道黏膜s-IgA抗体水平差异不显着(P>0.05)。在整个测定期间内粘膜抗体s-IgA保持稳定趋势,可能由于抗体测定时间比较迟或测定周期相对较短;同时在最后一次免疫后14天检测小鼠脾细胞悬液IL-5的活性,重组乳酸乳球菌PNZ8149/NZ3900-M/PRRS免疫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极显着(p<0.01),口服免疫组和滴鼻组无显着差异(p>0.05),IL-5的活性对黏膜免疫的调节起重要作用,协同其它细胞因子(如IL-2、IL-4、IL-6等)刺激B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促进活化的B细胞分化成IgA+B细胞,合成分泌型IgA。重组菌PNZ8149/NZ3900-M/PRRS免疫小鼠后,两试验组脾细胞悬液中IL-2和IFN-γ与对照组差异极显着(p<0.01),滴鼻免疫组IL-2和IFN-γ水平高于口服免疫组,滴鼻免疫实验组IL-2和IFN-γ水平分别达到349.848pg/ml和173.276pg/ml,口服免疫实验组IL-2和IFN-γ水平分别达到335.455pg/ml和162.913pg/ml;IL-4水平在各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但滴鼻免疫实验组略高于口服实验组,分别为21.466pg/ml和19.799pg/ml。重组菌试验组血清中特异性IgG抗体水显着高于PBS对照组和载体对照组,差异极显着((P<0.01);鼻腔免疫组抗体水平在最后一次免疫后7天达到最高,在整个测定时间内维持在高水平,口服免疫组抗体水平在最后一次免疫后21天达到最高水平,然后迅速下降。以上结果表明,重组菌PNZ8149/NZ3900-M/PRRS经口服及鼻腔免疫后,能诱导产生粘膜免疫反应,并同时激发Thl型系统免疫应答,即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并且滴鼻免疫途径优于口服免疫途径。3、将构建的重组乳酸乳球菌PNZ8149/NZ3900-M/PRRS抗原与黏膜佐剂CpG ODN联合鼻内免疫BALB/c小鼠,评价其佐剂效应。试验选取BALB/c小鼠90只,随机分为3组(n=30),分别为重组菌对照组(组Ⅰ)、佐剂+重组菌实验组(组Ⅱ)和佐剂对照组(组Ⅲ),佐剂免疫剂量每只小鼠为10ug,重组菌免疫剂量、免疫方法及检测指标同第二部分试验。结果得出CpG ODN佐剂协同重组菌抗原组血清特异性抗体IgG高于单独佐剂组和抗原组,呼吸道和肠道黏膜s-IgA水平高于单独佐剂组和抗原组,并且呼吸道黏膜s-IgA抗体水平高于肠道黏膜抗体;最后一次免疫后14天检测脾细胞悬液中IL-2、IFN-γ、IL-4及IL-5的活性。IL-2、IFN-γ和IL-5的活性佐剂CpG ODN协同重组菌抗原组高于单独抗原组(p>0.05),显着高于单独佐剂组(P<0.01);IL-4水平在各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结果表明CpG ODN能协同重组菌提高小鼠黏膜免疫和系统免疫反应,为研究安全有效的重组菌黏膜疫苗奠定了基础。
王雪峰[8](2011)在《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弱毒疫苗致弱过程病毒基因的进化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70年代,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制成功的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quine Infectious Anemia Virus, EIAV)弱毒疫苗为控制马传染性贫血(Equine InfectiousAnemia,EIA)在我国的流行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该研究成果荣获1982年国家发明一等奖。该疫苗克服了慢病毒疫苗的开发难点,能在被免疫动物体内产生坚强的保护性免疫,是迄今为止唯一广泛应用并证明确实有效的慢病毒疫苗。马传染性贫血弱毒疫苗的成功,其中必定蕴藏着慢病毒致弱或诱导保护性免疫的机制,在HIV疫苗开发屡受挫折的背景下,系统阐明EIAV疫苗的减毒和保护机理,为HIV等慢病毒疫苗的研究提供参考。EIAV弱毒疫苗是由自然野毒株经马体、驴体和体外培养的驴外周血白细胞及驴胎皮肤细胞长期传代培养而成。本文通过PCR和RT-PCR的方法分别扩增EIAV弱毒疫苗制备过程中不同代次病毒株的前病毒基因组序列、EIAV驴白细胞弱毒疫苗(EIAVDLV121)及其亲本毒株EIAVLN40感染马匹后5个月内病毒S2/gp90序列,并进行序列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EIAV在体外传代致弱过程中LTR、env和S2等区域是主要的变异区域:随着病毒在体外传代培养次数的增加,各病毒株与亲本毒株的遗传距离逐渐增加;伴随着病毒毒力的逐渐减弱,在基因组的各个区域出现了一系列稳定变异位点,包括Gag的100A/T、103T/S和484D/N的替换;Pol的16K/E、598K/R和619N/D的替换;gp90的46A/E、98G/R、103H/Y、189K/E、190E/K、193S/N、236D/-、237N/K、247E/K和321K/E的替换;Tat的7R/H的替换;S2的41T/I、51T/I和55Q/K的替换;Rev的74V/I的替换;LTR负调节区的细胞因子AP-1结合位点、增强子区E box基序、R区的转录起始位点和TAR的起始位点的变异。(2)EIAVLN40在体内进化过程中病毒分为两个大的分支,感染早期和无症状阶段的病毒处在同一分支,发病阶段的病毒和EIAVLN40处在进化树的另一分支;gp90的变异主要分布在8个变异区,V3、V4和V5区的糖基化位点的变化通常与发病状态有关,EIAVLN40和多数发病后的序列在这三个区域都具有糖基化位点191NSSN194、237NNTW240和280NDTS283;病毒进化过程中,S2有12%以上的氨基酸出现稳定的替换,这些变异的出现与疾病发展相关。(3)EIAVDLV121在体内进化过程中病毒gp90分成三个大的分支,各时间点分离的病毒gp90与EIAVLN40的平均差异在0.91%-6.49%之间,与EIAVDLV121的差异在3.88%-6.73%之间;病毒S2基因进化过程中分为两个分支,各时间点分离的病毒S2与EIAVLN40的平均差异在0.79%-8.83%之间,与EIAVDLV121的差异在.3.08%-8.14%之间。研究证实:在EIAV弱毒疫苗制备过程中,随着病毒毒力减弱在基因组的各个区域都出现了一系列稳定的变异:EIAVLN40在体内进化过程中gp90和S2的变异与疾病进程的发展相关;EIAVDLV121在体内低水平复制过程中,病毒基因会继续进化,特别是主要的抗原基因gp90的多样性得到进一步丰富,其中包括与强毒株相似的抗原成分。
于长清[9](2010)在《HIV-1跨种传播限制性和易感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艾滋病研究仍缺乏适合的动物模型。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被认为是研究艾滋病毒(HIV-1)感染和机体反应的理想动物模型,但是这些动物中存在多种遗传因子限制了HIV-1的跨种传播感染,使该模型应用受到限制。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了非人灵长类动物体内的两个HIV-1关键性限制因子,即TRIM5α和APOBEC3G。猴TRIM5α能够结合HIV-1衣壳蛋白(CA)而限制其复制,但不能限制猴艾滋病毒(SIV)的复制。HIV-1Vif蛋白能够有效地对抗人APOBEC3G的限制活性,而对猴APOBEC3G无效,但SIV Vif能有效地对抗猴APOBEC3G的限制功能。因此,用SIV CA和Vif基因替换HIV-1的相应基因后,可能实现HIV-1对猴体的跨种传播感染。在另一方面,在部分旧大陆猴的猕猴中发现了TRIM5α的一种CypA基因插入剪接突变体TRIMCyp。与TRIM5α的限制活性不同,猕猴TRIMCyp融合蛋白能够抑制某些逆转录病毒如HIV-2的复制,但不能限制HIV-1的复制。因此TRIMCyp基因型猕猴对HIV-1的易感性可能明显高于TRIM5α个体,这为HIV-1的跨种传播感染感染提供了有利条件。本研究分病毒改造、易感宿主筛选和病毒功能研究3部分进行。为去除猕猴TRIM5α和APOBEC3G的限制性作用靶点,对HIV-1进行了分子改造,分别或同时用SIV CA和Vif替换了HIV-1的相应基因后,构建了一系列重组HIV-1,命名为HSIV(human-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该系列病毒经一系列检测,表明具有生物学活性,证明重组病毒拯救成功。同时,对中国猕猴的TRIMCyp基因型存在和分布状况进行了调查。首次在中国品系的恒河猴中发现了TRIMCyp基因型的存在,并从食蟹猴中筛选出了TRIMCyp/TRIMCyp纯合子个体,以用于HSIV的跨种传播感染研究。体外的细胞感染实验结果表明,所构建的重组HSIV能够成功克服猕猴TRIMCyp蛋白和APOBEC3G蛋白的限制,进行有效的复制,为进一步的细胞感染实验以及猴体跨种传播感染实验提供了基础。此外,本论文亦为研究逆转录病毒跨种间感染和宿主的抗病毒固有免疫提供了重要的实验论据。
周涛[10](2007)在《马传染性贫血病病毒的基因变异与生物学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传染性贫血病病毒(EIAV),慢病毒属成员,主要引起马属动物慢性、终生感染,以周期性发热、病毒血症、贫血和血小板减少为特征。70年代,EIAV弱毒疫苗通过以下策略成功研制:首先,将马强毒EIAV-L经过驴体体内传代113次,获得了高毒力的驴强毒EIAV-DA;然后,将EIAV-DA经驴白细胞体外传125代,获得弱毒疫苗EIAV-DLA,该疫苗可保护马和驴免受同源和异源的野生型高毒力EIAV的攻击。中国EIAV的弱化过程可以为研究其他慢病毒疫苗提供有益借鉴,然而EIAV-L和EIAV-DLA的分子生物学特性还有待澄清。基于这个原因,本研究中将7匹试验马分别接种EIAV-DLA、vOK8266、vOK8266chltr或者空白对照,之后用EIAV-L对所有试验马进行攻击。vOK8266是EIAV-DLA的感染性分子克隆(命名为pOK8266)的衍生病毒。将pOK8266的5’和3’LTR替换成EIAV-L的5’和3’LTR得到嵌合感染性分子克隆(命名为pOK8266chltr),vOK8266chltr则是pOK8266chltr的衍生病毒。攻毒前后,对每种病毒的体内复制动力学以及抗gp45、p15、p26、p11和p9抗体进行定期监测。此外,对于EIAV两个重要的基因长末端重复序列(LTR)和表面糖蛋白(gp90)的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进行探讨。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免疫期和攻毒期观察试验马EIA疾病进展7匹血清抗EIAV抗体阴性马分别命名为1#、2#、4#、5#,6#、7#和8#。4#和5#接种克隆毒vOK8266,6#和7#接种嵌合毒vOK8266chltr,8#接种疫苗毒EIAV-DLA,1#和2#为接种对照。6个月后,对5匹接种马和2匹接种对照马以野生型强毒EIAV-L攻击。攻毒前后,每天观察各试验马直肠温度和临床症状。免疫期的6个月中,各试验马没有出现发热现象,表明各接种毒株对试验马是安全的,即使vOK8266chltr的LTR是来源于强毒EIAV-L的。攻毒后,1#、2#和7#出现典型的马传贫症状,经过数个发热期后死亡,其余各试验马在攻毒后13个月的观察期内没有出现任何发病症状。2、马体内EIAV的复制动力学为了研究每种病毒在试验马体内的复制情况,攻毒前后对各试验马血浆中病毒RNA载量和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前病毒DNA载量进行了定期检测。进行检测之前,首先建立了用于检测EIAV基因组的realtime PCR和realtime RT-PCR的标准曲线。攻毒前的大多数时期,vOK8266chltr接种的试验马血浆RNA载量为每毫升血浆104到105拷贝,比vOK8266和EIAV-DLA接种的试验马在同时期的血浆RNA载量要高,后两者的RNA载量一般低于104拷贝。结果表明EIAV-L的LTR比EIAV-DLA在体内有更高的启动子活性。然而,并没有发现PBMC前病毒DNA载量有类似的差异。攻毒后,与未发病马相比,发病马血浆在发热期含有高得多的病毒RNA载量(高于每毫升106拷贝),而在发热间歇期,病毒RNA载量也高于每毫升血浆105拷贝。结果表明高水平的病毒复制可促进疾病进展。攻毒3个月后,多数未发病马检测不到血浆病毒RNA,表明在这些未发病马体内病毒复制受到抑制。然而,攻毒前后的任何采样时期,在发病马和未发病马体内都能检测到前病毒DNA。体内前病毒DNA的持续存在对EIAV持续感染的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3、抗体反应为了评价感染动物对疫苗毒和强毒的免疫反应,攻毒前后,利用ELISA方法定期检测所有试验马针对病毒gp45、p15、p26、p11和p9的特异性抗体。免疫后,4#和5#体内的抗gp45、p15和p26的抗体早于或高于其它试验马,可能是由于vOK8266chltr在马体内的复制水平高于vok8266和EIAV-DLA。攻毒后,发病的1#和7#体内抗gp45,p15和p26的抗体很快达到峰值并一直维持在高水平,而2#在大多数抗体产生前死亡。与之不同的是,除6#外,其余未发病马体内抗gp45,p15,p26,p11和p9的抗体水平在攻毒后一直不高。攻毒前后,未发病的6#与发病的7#有着相似的抗体水平,这可能是由于它们都接种vOK8266并都用EIAV-L攻击所致。以上结果表明,高的抗体水平与试验马的保护之间没有必然联系。p11和p9抗体只有在攻毒后的发病马体内能被检测到,提示这两种抗体的产生可能预示着EIA的疾病进展。4、体内和体外前病毒gp90的变异趋势病毒gp90和LTR是EIAV基因组变异最大的区域,两者对病毒致病性都起着重要作用。了解这两个基因的变异趋势对研究EIAV控制策略是至关重要的。攻毒前后从定期采集自1#,4#(或5#),7#和8#的白细胞样品中提取总DNA,巢式PCR扩增包含前病毒gp90基因高变区2(V2)到高变区5(V5)的片段。对免疫期获得的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EIAV-DLA的gp90是一个准种,而在EIAV-DLA接种马体后它会变为一个更为复杂的准种。在8#体内,EIAV-DLA序列有向EIAV-L突变的趋势,提示我们可能存在EIAV-DLA毒力返强的危险。免疫了vOK8266和vOK8266chltr的试验马体内病毒gp90也有类似的变化。所有试验马用EIAV-L攻击后,只有EIAV-L的序列被克隆到。发病马体内病毒gp90发生了高度的序列变异,且变异比较集中于V3区,而未发病马体内的gp90只有中等程度的变异。新的发热期伴随着新gp90准种的出现,新准种带有大量的PND变异,提示PND的突变可能对病毒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监视起重要作用,免疫逃避可以造成EIAV持续性感染和促进疾病进展。病毒gp90序列的ds/dn值表明机体对病毒的免疫选择压力在发病马的慢性感染期是强阳性的,但是未发病马的免疫选择压力一直较弱。此外,只有在未发病马体内获得了大量gp90缺陷突变体,这可能是使病毒复制水平降低而使感染马存活的原因之一。突变产生的终止密码子多数位于V4区的缺陷“热点”。5、体内和体外前病毒LTR的变异趋势分别从感染EIAV-DA或EIAV-DLA的体外培养驴MDM、感染EIAV-L的马PBMC、定期采集的试验马1#,4#和8#的PBMC等样品中半巢式PCR扩增前病毒LTR。从EIAV-L、EIAV-DA和EIAV-DLA中分别获得11、10和14个LTR序列,比较结果表明LTR-L和LTR-DA都为单一序列,而LTR-DLA则是一个由不同序列构成的准种,提示我们病毒在体外传代弱化的过程是LTR-DLA复杂准种形成的主要原因。在LTR-DLA的U3和R区分别定义了两个高变区。有意思的是LTR-DLA准种接种8#后,LTR-DLA12被迅速选择为优势序列并且此后高度保守。从1#和4#获得的序列也表明LTR在病毒的体内感染过程中是高度保守的。6、不同EIAV毒株LTR的启动子活性研究为了阐明LTR-DLA的高变区A和B的突变对LTR功能的影响,分别从EIAV-L、EIAV-DA和EIAV-DLA中选择1个或2个具有代表性的LTR序列,构建pLTR/CAT系列质粒。通过EIAV-L的LTR R区替换EIAV-DLA的R区获得了2个嵌合pLTR/CAT质粒。在加或不加EIAV-L Tat表达质粒的情况下,pLTR/CAT质粒转染马单核巨噬细胞。结果表明,在体外培养细胞中,所有LTR的基础转录活性都很低,并且它们之间的差异不显着。在共转染Tat表达质粒时,LTR-DLA较EIAV-L和EIAV-DA有更高的LTR启动子增强活性。强弱毒LTR的嵌合体pLTR/CAT质粒的转染结果表明,强弱毒LTR之间启动子活性差异主要是由R区的序列差异造成的,与U3区序列关系不大。特别是LTR TAR起始位置从强毒到弱毒的突变(A到G)改变了TAR的二级结构,这可能会影响Tat与TAR的相互作用。此外,在U3-R交界处发生的核苷酸变异可能会对病毒RNA的合成产生影响。
二、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免疫学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免疫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EIAV Rev蛋白拮抗eqTRIM5α介导的AP-1信号通路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质粒与细胞 |
1.2 主要试剂 |
1.3 EIAV Rev对eqTRIM5α激活的AP-1信号通路的检测 |
1.4 EIAV Rev对TRIM5α下游转导分子(TAK1、TAB2、P38、c-Jun)激活的AP-1信号通路的检测 |
1.5 EIAV Rev对TRIM5α下游转导分子激活的western blot检测 |
1.6 蛋白酶体抑制剂恢复试验 |
1.7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EIAV Rev对eqTRIM5α激活的AP-1信号通路的检测结果 |
2.2 EIAV Rev对TRIM5α下游转导分子(TAK1、TAB2、P38、c-Jun)激活的AP-1信号通路的检测结果 |
2.3 EIAV Rev对TRIM5α下游信号转导因子(TAK1、TAB2、P38)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
2.4 蛋白酶体抑制剂恢复试验结果 |
3 讨论 |
(2)敲除食蟹猴APOBEC3G基因的技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英文缩略词表 |
1 引言 |
1.1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
1.1.1 HIV的起源和分类 |
1.1.2 HIV-1 进化 |
1.1.3 艾滋病治疗 |
1.2 艾滋病动物模型 |
1.3 APOBEC3G |
1.4 APOBEC3G抗逆转录 |
1.5 CRISPR/Cas9 |
2 材料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构建APOBEC3G敲除靶位点 |
3.2 sgRNA体外靶位点活性检测 |
3.3 用lopi3000转染质粒的荧光图 |
3.4 细胞转染后敲除情况的验证 |
3.5 注射质粒载体后胚胎的发育情况 |
3.6 验证胚胎靶位点敲除情况 |
3.7 小结 |
4 讨论与结论 |
4.1 CRISPR/Cas9制作转基因猴研究 |
4.2 用于制作艾滋病的病毒或者载体 |
4.3 艾滋病中其它重要分子 |
4.4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贵州矮马主要传染性疾病的血清学和病原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课题的提出 |
2 马属动物主要疾病概述 |
2.1 马梨形虫病 |
2.2 马鼻肺炎 |
2.3 马传染性贫血病 |
2.4 马病毒性动脉炎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1.1 实验样品 |
1.2 主要药品及试剂 |
1.3 主要实验仪器 |
1.4 主要溶液的配置 |
1.5 PCR引物 |
2 方法 |
2.1 血液涂片镜检 |
2.2 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ELISA) |
2.3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
2.4 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ELISA) |
2.5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
2.6 琼脂糖凝胶电泳 |
2.7 普通琼脂糖凝胶DNA回收 |
2.8 目的基因的连接、克隆和转化 |
2.9 菌落PCR |
2.10质粒提取及质粒PCR |
2.11目的基因序列的测定 |
第三章 结果 |
1 血液基因组的提取 |
2 马泰勒虫病诊断 |
2.1 马泰勒虫的形态观察 |
2.2 马泰勒虫分子系统学鉴定 |
2.3 马泰勒虫抗体水平检测 |
3 马驽巴贝斯虫的检测 |
3.1 马驽巴贝斯虫的形态观察 |
3.2 马驽巴贝斯虫 18S rRNA基因片段的检测 |
3.3 马驽巴贝斯虫抗体水平检测 |
3.4 T. equi与B. caballi混合感染 |
4 马疱疹病毒I型的检测 |
4.1 马疱疹病毒I型的抗体水平检测 |
4.2 马疱疹病毒I型的核酸检测 |
5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的血清学检测 |
6 马动脉炎病毒的检测 |
6.1 马动脉炎病毒抗体水平测定 |
6.2 马动脉炎病毒抗体水平与理化指标关联分析 |
6.3 EHV-1 与EAV混合感染 |
第四章 讨论 |
1 马泰勒虫的流行性研究 |
2 马驽巴贝斯虫的流行性研究 |
3 马疱疹病毒I型的检测 |
4 马传染性贫血病的血清学检测 |
5 马病毒性动脉炎的血清学检测 |
6 混合感染情况 |
7 预防与治疗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致谢 |
(4)食蟹猴TRIM5alpha基因敲低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第1章 前言 |
1.1 艾滋病和HIV |
1.1.1 HIV分类和起源 |
1.1.2 HIV-1 进化 |
1.1.3 艾滋病的治疗 |
1.1.4 中国艾滋病疫情现状 |
1.2 艾滋病动物感染模型 |
1.2.1 鼠疫缺陷鼠模型 |
1.2.2 猫和兔感染模型 |
1.2.3 马感染模型 |
1.2.4 黑猩猩与食蟹猴模型 |
1.2.5 SHIV动物感染模型 |
1.3 天然免疫分子TRIM5α |
1.3.1 TRIM5α 分子的来源 |
1.3.2 TRIM5α 与TRIM蛋白家族 |
1.3.3 TRIM5α 限制HIV复制的机制 |
1.3.4 TRIM5α 基因敲低 |
1.4 慢病毒载体 |
第2章 材料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细胞株、质粒、菌株 |
2.1.2 主要试剂和溶液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基础实验方法 |
2.2.2 表达单个shRNA重组慢病毒质粒构建 |
2.2.3 慢病毒的包装 |
2.2.4 重组慢病毒感染CMEF细胞及细胞系筛选 |
2.2.5 TRIM5α 基因敲低对mRNA表达的影响 |
2.2.6 Western Blot |
2.2.7 功能验证 |
2.2.8 胚胎操作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shRNA重组慢病毒表达质粒构建 |
3.2 shRNA重组慢病毒包装 |
3.3 流式分选得到TRIM5α 基因敲低的细胞系 |
3.4 QRT-PCR结果 |
3.5 Western Blot结果 |
3.6 功能验证结果 |
3.7 激光共聚焦观察食蟹猴胚胎结果 |
3.8 小结 |
第4章 讨论与结论 |
4.1 RNA干扰的应用 |
4.2 慢病毒载体的优势与不足 |
4.3 用HIV-1 假病毒来进行功能分析的讨论 |
4.4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卡拉库尔羊自然感染绵羊慢病毒的血清学调查和组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绵羊慢病毒的研究进展 |
1.1 绵羊慢病毒病发生的历史 |
1.2 病原及发病机理 |
1.3 品种的敏感性 |
1.4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
1.5 诊断 |
1.6 研究进展 |
第2章 卡拉库尔羊自然感染绵羊慢病毒的血清学调查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3 试验结果 |
第3章 卡拉库尔羊自然感染绵羊慢病毒的组织学检查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3 试验结果 |
第4章 讨论 |
4.1 新疆卡拉库尔对绵羊慢病毒的血清学阳性率及其影响因素 |
4.2 新疆卡拉库尔羊对绵羊慢病毒的抗体类型与抗体消长 |
4.3 病毒分离 |
4.4 病原与病理变化的关系 |
4.5 新疆卡拉库尔羊对绵羊慢病毒的品种敏感性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利用杆状病毒系统表达猪伪狂犬病毒gE蛋白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核衣壳N蛋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1 猪伪狂犬病病毒 |
1.1.1 猪伪狂犬病病毒分类及基因组结构 |
1.1.2 猪伪狂犬病流行病学及临床症状 |
1.1.3 猪伪狂犬病防治及疫苗研究 |
1.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
1.2.1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分类及基因组结构 |
1.2.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流行病学及临床症状 |
1.2.3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防治及疫苗研究 |
1.3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
1.3.1 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的分子基础及系统组成 |
1.3.2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特点 |
1.3.3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疫苗研究中的应用 |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部分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菌株,细胞系和质粒 |
2.1.2 引物 |
2.1.3 培养基 |
2.1.4 试剂 |
2.1.5 主要缓冲液 |
2.1.6 仪器和设备 |
2.2 方法 |
2.2.1 琼脂糖凝胶回收目的DNA片段 |
2.2.2 SDS碱裂解法制备质粒DNA |
2.2.3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2.2.4 大肠杆菌的转化 |
2.2.5 MAGIC克隆方法快速构建重组杆状病毒载体 |
2.2.6 昆虫细胞Sf9的传代与培养 |
2.2.7 昆虫细胞Sf9的冻存与复苏 |
2.2.8 昆虫细胞Sf9的转染及杆状病毒粒子的收集与扩增 |
2.2.9 目的蛋白在昆虫细胞Sf9中的表达 |
2.2.10 SDS-PAGE检测蛋白质的表达 |
2.2.11 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质的表达 |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
3.1 昆虫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 |
3.1.1 供体质粒pMAGIC-HIS-gE和pMAGIC-HIS-N的构建 |
3.1.2 利用接合转移(MAGIC)快速构建重组杆状病毒载体 |
3.2 gE蛋白和N蛋白在昆虫细胞Sf9中的表达 |
3.2.1 重组杆粒AcNPV bacmid-HIS-gE、AcNPV bacmid-HIS-N转染昆虫细胞Sf9 |
3.2.2 Western blotting检测gE和N蛋白在昆虫细胞Sf9中的表达 |
第四部分 讨论与展望 |
4.1 讨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重组乳酸乳球菌粘膜免疫疫苗的构建及免疫原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黏膜免疫系统及疫苗 |
1 黏膜免疫不同于系统免疫的特点 |
1.1 黏膜免疫系统的组成 |
1.2 黏膜免疫系统独立的结构体系 |
1.3 黏膜免疫应答 |
1.4 S-IGA功能 |
1.5 共同黏膜免疫机制 |
1.6 免疫反应 |
2 黏膜免疫系统的应用 |
2.1 黏膜免疫疫苗开发现状 |
2.1.1 呼吸道黏膜疫苗 |
2.1.2 肠道黏膜疫苗 |
2.1.3 生殖道黏膜疫苗 |
2.1.4 寄生虫黏膜免疫疫苗 |
2.2 黏膜免疫疫苗的接种途径 |
第二章 黏膜免疫抗原递呈活载体系统-NICE系统 |
1 黏膜免疫抗原递呈载体 |
2 乳酸菌与黏膜免疫 |
3 基因工程乳酸菌抗原递呈系统 |
3.1 基因工程乳酸菌表达载体类型 |
3.1.1 组成型表达载体 |
3.1.2 诱导型表达载体 |
3.2 乳酸菌乳链菌肽诱导表达系统 |
3.2.1 乳酸菌NICE系统的构成 |
3.2.2 NICE系统的优点 |
3.2.3 NICE系统作为黏膜疫苗抗原递呈活载体的应用 |
3.2.4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第三章 黏膜免疫佐剂 |
1 细菌性物质 |
1.1 细菌毒素 |
1.1.1 CT和LT作为黏膜佐剂的应用 |
1.2 CPG ODN序列 |
1.2.1 CpG ODN作用机理 |
1.2.2 CpG ODN佐剂的应用现状 |
2 细胞因子 |
3 抗原传递系统 |
第四章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研究进展 |
1 病原学特征 |
1.1 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性 |
1.2 病毒血凝性 |
1.3 PRRSV基因组成及其编码的蛋白功能 |
1.3.1 非编码区(5'NCR、3’NCR)和复制酶基因(ORFla、ORFlb) |
1.3.2 结构蛋白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质 |
1.3.2.1 非主要结构蛋白 |
1.3.2.2 主要结构蛋白 |
2 PRRSV的危害 |
2.1 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 |
2.1.1 ADE作用的机制 |
2.1.2 PRRSV的ADE的危害 |
2.2 病毒的持续性感染和继发感染 |
2.3 病毒的高度变异性 |
3 PRRSV的免疫 |
3.1 商品化疫苗的局限性 |
3.2 PRRSV免疫策略 |
第五章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篇 研究部分 |
第一章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ORF6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
1 试验材料 |
1.1 病毒、细胞 |
1.2 载体及菌株 |
1.3 工具酶及主要试剂 |
1.4 主要溶液配制 |
1.4.1 病毒培养液 |
1.4.2 细菌培养基 |
1.4.3 感受态细胞制备及转化所用溶液 |
1.4.4 诱导剂Nisin处理 |
1.5 主要仪器设备 |
2 试验方法 |
2.1 PRRSV ORF6基因提取纯化 |
2.1.1 引物设计合成 |
2.1.2 病毒扩增及总RNA提取 |
2.1.3 cDNA的合成 |
2.1.4 ORF6基因的扩增 |
2.1.5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
2.1.6 靶基因的纯化回收 |
2.2 克隆载体PMD19-T-M的构建 |
2.2.1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DH5α的制备 |
2.2.2 连接转化 |
2.2.3 质粒提取及鉴定 |
2.2.4 测序 |
2.3 表达PRRSV ORF6基因菌体的构建 |
2.3.1 表达PRRSV ORF6基因大肠杆菌的构建 |
2.3.2 表达PRRSV ORF6基因乳酸乳球菌的构建 |
2.4 基因工程重组菌的诱导表达 |
2.4.1 pET32a-M/PRRSV诱导表达及蛋白含量测定 |
2.4.2 PNZ8149/NZ3900-M/PRRS诱导表达 |
2.5 免疫活性检测 |
2.5.1 PNZ8149/NZ3900-M/PRRS诱导后产物间接免疫荧光分析 |
3 结果分析 |
3.1 克隆载体PMD19T-M/PRRSV的构建 |
3.1.1 PMD19-M/PRRSV的鉴定 |
3.1.2 PMD19-M/PRRSV中ORF6基因测序鉴定 |
3.2 大肠杆菌表达系统的构建 |
3.2.1 pET32a-M/PRRSV的鉴定 |
3.2.2 M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 |
3.2.3 M蛋白的纯化及含量测定 |
3.3 乳酸乳球菌表达系统的构建 |
3.3.1 重组质粒PNZ8149/NZ3900-M/PRRS的鉴定 |
3.3.2 M蛋白在乳酸乳球菌中的诱导表达 |
4 讨论 |
4.1 PRRSV M蛋白的表达 |
4.2 乳链菌肽诱导表达(NICE)系统的选择 |
5 小结 |
第二章 重组乳酸乳球菌PNZ8149/NZ3900-M/PRRS免疫原性检测 |
1 试验材料 |
1.1 试验动物 |
1.2 免疫原 |
1.3 主要试剂 |
1.4 主要溶液配制 |
1.5 主要仪器设备 |
2 试验方法 |
2.1 试验动物选择及处理 |
2.2 免疫用试验材料的制备 |
2.2.1 免疫原制备 |
2.2.2 PNZ8149/NZ3900空载体菌液制备 |
2.3 样品采集及指标检测方法 |
2.3.1 免疫鼠黏膜中s-IgA检测 |
2.3.2 免疫鼠血清中特异抗体IgG检测 |
2.3.3 细胞因子(Cytokines)检测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血清特异性抗体IGG |
3.2 黏膜抗体s-IGA |
3.2.1 肠黏膜s-IgA |
3.2.2 呼吸道黏膜s-IgA |
3.3 细胞因子 |
3.3.1 细胞免疫评价因子IL-2、IL-4及IFN-γ |
3.3.2 黏膜淋巴因子IL-5 |
3.3.3 黏膜免疫耐受因子IL-10 |
4 讨论 |
4.1 重组菌PNZ8149/NZ3900-M/PRRS诱导的免疫反应 |
4.1.1 黏膜免疫应答 |
4.1.2 系统免疫应答 |
4.2 黏膜免疫耐受 |
4.3 黏膜免疫接种途径 |
4.4 PRRSV感染的预防机制 |
5 小结 |
第三章 CPG ODN联合重组乳酸乳球菌鼻内免疫BALB/C小鼠的佐剂效应 |
1 试验材料 |
1.1 试验动物 |
1.2 佐剂及免疫原 |
1.3 主要试剂及仪器 |
2 试验方法 |
2.1 试验动物的选取及处理 |
2.2 免疫用试验材料的制备 |
2.3 样品采集及指标检测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血清IGG抗体 |
3.2 肠黏膜S-IGA |
3.3 呼吸道黏膜S-IGA |
3.4 细胞因子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篇 结论及创新点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8)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弱毒疫苗致弱过程病毒基因的进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概述 |
1.1.1 EIAV形态结构和理化特性 |
1.1.2 EIAV的细胞嗜性 |
1.1.3 EIAV的致病性 |
1.2 EIAV的分子生物学特特性 |
1.2.1 EIAV的复制过程 |
1.2.2 EIAV基因组结构 |
1.2.3 EIAV的基因及其编码蛋白 |
1.3 国内外不同EIAV毒株及其分子特征 |
1.4 我国EIAV弱毒疫苗致弱路线及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EIAV弱毒疫苗制备过程中前病毒基因组变异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 |
2.2.1 EIAV前病毒基因组的扩增 |
2.2.2 EIAV弱毒疫苗致弱过程中前病毒基因组遗传进化分析 |
2.2.3 EIAV弱毒疫苗致弱过程中前病毒基因组变异分析 |
2.3 讨论 |
2.4 结论 |
3 EIAV弱毒疫苗亲本强毒株EIAVLN40的进化特点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 |
3.2.1 EIAVLN40感染马匹临床症状 |
3.2.2 目的片段的扩增与序列比较分析 |
3.2.3 EIAVLN40的GP90基因进化特点 |
3.2.4 EIAVLN40的S2基因进化特点 |
3.3 讨论 |
3.3.1 EIAVLN40 GP90的变异与疾病发展的关系 |
3.3.2 EIAVLN40 S2的变异与致病性的关系 |
3.4 结论 |
4 EIAV驴白细胞弱毒疫苗在体内进化特点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 |
4.2.1 EIAVDLV121免疫马匹临床症状 |
4.2.2 目的片段的扩增与序列比较分析 |
4.2.3 EIAVDLV121的GP90基因在体内的进化特点 |
4.2.4 EIAVDLV121的S2基因在体内的进化特点 |
4.3 讨论 |
4.4 结论 |
5 论文结论与创新点 |
5.1 论文结论 |
5.2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HIV-1跨种传播限制性和易感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引言 |
1.1.1 HIV-1 的发现过程 |
1.1.2 HIV-1 的致病性 |
1.1.3 AIDS/HIV-1 的治疗 |
1.1.4 HIV-1 与艾滋病的预防 |
1.1.5 HIV-1 与 HIV-2 起源 |
1.2 HIV-1 及艾滋病动物感染模型的研究进展 |
1.2.1 非洲自然宿主的 SIV 感染 |
1.2.2 免疫缺陷鼠模型 |
1.2.3 SIV 动物感染模型 |
1.2.4 SHIV 动物感染模型 |
1.3 HIV-1 易感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
1.3.1 TRIM5α 研究进展概述 |
1.3.1.1 TRIM5α 的发现过程 |
1.3.1.2 TRIM5α 与 TRIM 蛋白家族 |
1.3.1.3 TRIM5α 限制 HIV-1 感染的机理 |
1.3.1.4 TRIM5α 与 TRIMCyp |
1.3.1.5 TRIM5α 基因座的进化 |
1.3.2 APOBEC3G 研究进展概述 |
1.3.2.1 抗逆转录病毒因子 APOBEC3 的发现 |
1.3.2.2 非允许细胞系中对 Vif 敏感的抗 HIV-1 因子的发现 |
1.3.2.3 APOBEC3G 功能的发现:从 APOBEC1 中得到的启示 |
1.3.2.4 APOBEC3G 抗逆转录感染活性的多样性 |
1.3.2.5 APOBEC3G-脱氨基抗病毒酶 |
1.3.2.6 APOBEC3G 细胞内表达水平的微调控:抗病毒感染的新机制 |
1.3.2.7 逆转录病毒抗 APOBEC3G 抗病毒活性的多重策略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1 立题依据 |
1.4.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所用菌种 |
2.1.2 实验所用细胞 |
2.1.3 主要试剂与工具酶 |
2.1.3.1 基因克隆所使用的酶制剂 |
2.1.3.2 本论文中所使用的试剂盒 |
2.2 实验方法 |
2.2.1 凝胶回收 DNA 片段 |
2.2.2 质粒 DNA 的小量制备 |
2.2.3 质粒 DNA 的定点诱变 |
2.2.4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制备(CaCl2 一步法) |
2.2.5 血液 RNA 的小量提取 |
2.2.6 血液 DNA 的小量提取 |
2.2.7 反转录反应组分及用量(用于 cDNA 合成) |
2.2.8 HIV-1 p24 半定量检测(酶联免疫法) |
2.2.9 HIV-1 p24 标准定量检测检测(酶联免疫法) |
2.2.10 质粒的中量提取与大量提取 |
2.2.11 脂质体法质粒 DNA 转染 |
2.2.12 磷酸钙质粒 DNA 转染 |
2.2.13 重组蛋白 westren blotting 检测 |
2.2.14 反转录酶活性检测 |
2.2.15 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检测 |
2.2.16 猴外周血 PBMC 分离 |
2.2.17 本实验中所用细胞系培养 |
2.2.18 GHOST 细胞系萤光素酶活性测定 |
2.2.19 TZM-bl 细胞系萤光素酶活性测定 |
2.2.20 病毒增殖试验 |
2.2.21 重组 HSIV 病毒克服限制性试验 |
第三章 重组病毒 HSIV 的构建与检测 |
3.1 以 HIV-1 NL4-3 为骨架的系列 HSIV 感染性克隆的构建与检测 |
3.1.1 构建携带 SIV ca 基因的重组 HSIV 病毒 |
3.1.2 构建携带 SIV vif(或 vpx 基因)基因的重组 HSIV 病毒 |
3.1.3 重组 HSIV 病毒中插入荧光素酶(luciferase)报告基因 |
3.1.4 使用 CCR5 作为共受体的重组 HSIV 病毒的构建 |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境内部分旧大陆猴 TRIMCyp 基因型的调查及个体筛选 |
4.1 TRIMCyp 基因型检测引物的设计与筛选 |
4.2 广东/四川地区恒河猴 TRIMCyp 基因型的 DNA 样本检测 |
4.3 云南恒河猴、广东食蟹猴和四川恒河猴 TRIMCyp 基因型的 DNA 检测 |
4.4 TRIMCyp 基因型猕猴个体的基因转录状态 |
4.5 毛发 DNA TRIMCyp 基因型检测方法的建立 |
4.6 中国境内部分猕猴属品系猴 TRIM5α 与 TRIMCyp 基因进化分析 |
小结 |
第五章 重组 HSIV 病毒功能检测 |
5.1 重组 HSIV 克服 TRIMCyp 因子的限制活性检测 |
5.2 重组 HSIV 克服 APOBEC3G 因子的限制活性检测 |
小结 |
第六章 讨论 |
第七章 全文结论 |
7.1 成功构建了单独或同时嵌合 SIV CA/VIF/VPX 基因的多种重组 HSIV 病毒 |
7.2 成功检测出 TRIMCyp 基因型猴并用于本论文研究 |
7.3 重组 HSIV 病毒可克服猴 TRIMCyp 和 APOBEC3G 的限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马传染性贫血病病毒的基因变异与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马传染性贫血病病毒概述 |
1.1.1 慢病毒属的构成 |
1.1.2 EIAV的历史及分类地位 |
1.1.3 EIAV的形态和理化特性 |
1.1.4 EIAV的血凝性 |
1.1.5 EIAV的细胞嗜性和体外培养 |
1.1.6 EIAV的致病性 |
1.1.7 EIAV检测技术的发展 |
1.2 EIAV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1.2.1 EIAV的基因组结构概述 |
1.2.2 表面糖蛋白gp90 |
1.2.3 穿膜蛋白gp45 |
1.2.4 EIAV gp90和gp45的变异 |
1.2.5 机体针对gp90和gp45的免疫应答 |
1.2.6 EIAV gag蛋白概述 |
1.2.7 机体针对gag的免疫应答 |
1.2.8 非编码区LTR的序列特征 |
1.2.9 LTR与细胞因子的相互作用 |
1.2.10 LTR影响病毒的细胞嗜性 |
1.2.11 LTR对病毒致病性影响的研究 |
1.2.12 Tat蛋白对LTR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
1.3 反向遗传操作研究EIAV |
1.4 慢病毒疫苗的研究进展 |
第2章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1.1 毒株 |
3.1.2 细胞 |
3.1.3 试验动物 |
3.1.4 质粒与菌株 |
3.1.5 细胞培养用试剂 |
3.1.6 细菌培养用试剂 |
3.1.7 大肠杆菌感受态制备用试剂 |
3.1.8 操作核酸用试剂 |
3.1.9 寡核苷酸引物与探针 |
3.1.10 ELISA缓冲液和包被蛋白 |
3.1.11 β-gal和CAT定量检测试剂盒 |
3.1.12 其他试剂 |
3.1.13 仪器与器材 |
3.1.14 生物软件 |
3.2 试验方法 |
3.2.1 细胞的制备与培养 |
3.2.2 EIAV接种细胞 |
3.2.3 EIAV接种试验马 |
3.2.4 监测试验马临床症状 |
3.2.5 定期采集试验马血液样品 |
3.2.6 建立realtime PCR标准曲线 |
3.2.7 建立realtime RT-PCR标准曲线 |
3.2.8 测定EIAV前病毒DNA载量 |
3.2.9 测定EIAV病毒RNA载量 |
3.2.10 血清抗体检测 |
3.2.11 测定EIAV前病毒gp90和LTR序列 |
3.2.12 EIAV gp90和LTR的序列分析 |
3.2.13 pLTR/CAT系列质粒的构建 |
3.2.14 LTR启动子活性研究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4.1 EIAV的免疫与攻毒 |
4.1.1 免疫和攻毒期间的临床观察 |
4.2 免疫和攻毒期间的病毒复制特性研究 |
4.2.1 Realtime PCR标准曲线的建立 |
4.2.2 免疫期和攻毒期试验马PBMC前病毒DNA载量的变化 |
4.2.3 Realtime RT-PCR标准曲线的建立 |
4.2.4 免疫期和攻毒期试验马血浆病毒RNA载量的变化 |
4.3 免疫和攻毒期间试验马的体液免疫反应 |
4.3.1 免疫期和攻毒期试验马血清抗EIAV gp45抗原的抗体变化 |
4.3.2 免疫期和攻毒期试验马血清抗EIAV p26抗原的抗体变化 |
4.3.3 免疫期和攻毒期试验马血清抗EIAV p15抗原的抗体变化 |
4.3.4 免疫期和攻毒期试验马血清抗EIAV p11抗原的抗体变化 |
4.3.5 免疫期和攻毒期试验马血清抗EIAV p9抗原的抗体变化 |
4.4 免疫期和攻毒期EIAV gp90的进化分析 |
4.4.1 PBMC前病毒gp90的扩增与克隆 |
4.4.2 免疫期试验马体内gp90的变异分析 |
4.4.3 攻毒期试验马体内gp90的变异分析 |
4.4.4 攻毒期gp90种群的演化分析 |
4.4.5 攻毒后不同时期gp90nt和aa的变异规律 |
4.4.6 分析攻毒期间机体对病毒gp90的选择作用 |
4.5 体内和体外感染过程中EIAV LTR的变异趋势 |
4.5.1 体内或体外感染EIAV的细胞中前病毒LTR的扩增与克隆 |
4.5.2 体内传代导致的EIAV LTR的序列变异 |
4.5.3 体外传代导致的EIAV LTR的序列变异 |
4.5.4 分析EIAV-L与其体内和体外衍生毒株之间的LTR进化关系 |
4.5.5 EIAV-DLA LTR在动物体内感染过程中的种群纯化趋势 |
4.5.6 攻毒前后未发病马PBMC前病毒LTR的序列分析 |
4.5.7 攻毒后发病马PBMC前病毒LTR的序列分析 |
4.6 LTR启动子活性的研究 |
4.6.1 EIAV LTR启动CAT表达的质粒的构建 |
4.6.2 不同LTR启动子在eMDM上启动活性的比较研究 |
第5章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1.1 EIAV的复制动力学 |
5.1.2 EIAV LTR的序列与启动子活性研究 |
5.1.3 EIAV感染中病毒gp90的变异趋势 |
5.1.4 感染EIAV后的机体反应 |
5.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四、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免疫学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EIAV Rev蛋白拮抗eqTRIM5α介导的AP-1信号通路的机制研究[J]. 宋丹丹,那雷,王晓钧.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20(01)
- [2]敲除食蟹猴APOBEC3G基因的技术体系研究[D]. 邓英华.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3]贵州矮马主要传染性疾病的血清学和病原学研究[D]. 薛艳. 贵州大学, 2016(03)
- [4]食蟹猴TRIM5alpha基因敲低的初步研究[D]. 马瑞瑞. 华南农业大学, 2016(03)
- [5]卡拉库尔羊自然感染绵羊慢病毒的血清学调查和组织学研究[D]. 艾合买提·艾开木. 新疆农业大学, 2013(05)
- [6]利用杆状病毒系统表达猪伪狂犬病毒gE蛋白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核衣壳N蛋白[D]. 华俊清. 湖北大学, 2012(08)
- [7]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重组乳酸乳球菌粘膜免疫疫苗的构建及免疫原性评价[D]. 王振华. 四川农业大学, 2012(08)
- [8]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弱毒疫苗致弱过程病毒基因的进化研究[D]. 王雪峰.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12)
- [9]HIV-1跨种传播限制性和易感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初步研究[D]. 于长清.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10)
- [10]马传染性贫血病病毒的基因变异与生物学特性研究[D]. 周涛. 华中农业大学,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