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西审计学科评选委员会向上申报本学科优秀成果(论文文献综述)
尹清华[1](2021)在《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研究 ——以河南大学为例》文中提出地方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主体地位,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中坚力量。地方高水平大学作为地方大学的排头兵,是地方高等教育体系的核心与标志,是做强省域高等教育,壮大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队伍的关键。加强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不仅有利于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实力和办学水平,而且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区域社会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双一流”建设不断推进,地方“双一流”建设陆续开展,讨论地方高水平大学“双一流”建设是一个迫切且实际的问题。一流学科建设作为“双一流”建设的核心与基础,已成为地方高水平大学争创“双一流”的重要突破口之一。因此,加强一流学科建设是地方高水平大学内涵式建设与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关键。本文重点探析了“双一流”战略背景下,拥有独特办学资源和发展优势的地方高水平大学开展一流学科建设的路径。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和访谈法,以系统论、组织生态学理论和新公共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选取地方高水平大学中入围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典型——河南大学作为案例。通过分析河南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相关历史背景与政治背景,对河南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情况进行梳理;在遵循一流学科建设的学术导向与社会需求导向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探讨地方高水平大学加强一流学科建设的相关经验,并提出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相关策略。本文将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首先,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对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特点、影响因素进行归纳分析,为进一步探究如何做好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提供依据。其次,以河南大学为例,对河南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建设背景、建设方案及建设成效进行探究分析。建设背景围绕学校、学科建设的历史背景展开;建设方案主要以国家、省政府和学校出台的相关政策为主;建设成效围绕两个维度:第一,一流学科生物学的建设成效分析,主要从教学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团队建设、学科组织构建、平台基地建设、国际化交流合作、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八个方面展开;第二,一流学科建设对其他学科及学校整体的带动作用分析,主要围绕一流学科生态系统的构建展开。最后,针对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影响因素,分别从学校整体的行政层面和学科层面出发,提出河南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对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相关启示。
李梦楠[2](2020)在《中西部地方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研究 ——以河南大学生物学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并称为“双一流”建设。学科作为大学的基本元素,其发展程度能够折射出大学的办学水平。因此,研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有利于助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进而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进程。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高等教育建设的生力军。“双一流”建设对地方高校来说,是一次新的发展契机,所以,关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中西部地方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对提高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整体质量与水平大有裨益。基于此,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中西部地方高校中首批入围“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进行统计与分析,发现在中西部众多地方高校中,仅有18所地方高校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有30个学科成为“世界一流建设学科”。由此可见入选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中西部地方高校数量寥若星辰。此外,本研究主要分析了我国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内涵和特征,此外,还涉及到入围“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河南大学生物学科的入选原因、取得的成绩,以及其建设的成功经验对其他中西部地方高校的启示与参考价值等方面,意在使其他中西部地方高校在参考河南大学生物学科建设的基础上为入围“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找准突破口和发力点。针对“双一流”高校布局不协调的现状,分析中西部地方高校学科建设遇到的困境,如学科定位不明确,优势特色不明显;学科队伍不合理,师资力量薄弱;经费投入不足,学科建设后劲乏力;高校研究生招生能力弱,博士生指标少;学科评价受困等方面,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地方高校三个层面提出思考,以期能让更多中西部地方高校有机会进入“世界一流学科”乃至“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行列。在中央政府层面:加强对中西部地方高校的政策倾斜以及资源补助;建立人才管理机制,引导人才有序流动;建立健全中国特色学科评价机制。在地方政府层面:强化顶层设计,积极引导地方高校服务导向定位学科发展;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支持地方高校办学;提供制度保障,合理引导人才流动。在地方高校层面:明确学科定位,突出学科优势特色;引育并举,创新人次引进机制,提高学科队伍水平;拓宽经费筹集渠道,提高科研成果转化能力。
张王勇[3](2019)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是指在中央政府支援政策的指导下,有关中央国家机关、内地省市和高等学校等机构通过提供资金、选派干部和教师、捐赠物资、培训干部和教师等方式,帮助西藏高等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政策性行为。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是“中央关心西藏,全国支援西藏”方针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具体表现,也是中央政府统筹西藏与全国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一种治理方式。从1958年西藏高等教育创建至今,中央政府始终重视和关心西藏高等教育工作,并制定了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和支援措施,帮助西藏高等教育加快发展和深化改革。支援政策及其实施贯穿于西藏高等教育从创建、发展到跨越的历史变迁中,并依据不同阶段的社会环境和西藏高等教育发展的诉求不断地进行调整与改革,经过60余年的发展,支援政策及其实施逐渐制度化和规范化,成为了西藏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外部动力。系统梳理60年来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演变历程,总结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历史经验,揭示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动因与特征,探索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当前和今后进一步创新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内容,提高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先系统梳理了 60年来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变迁过程,即依据支援西藏高等教育的政策制定背景、政策主要内容、支援形式及政策实施特征,将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探索阶段(1958—1979年)。这一阶段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表现出鲜明的政治动员特色,即通过中央政府的政治动员,内地省市和高校选派了大量毕业生和教师进藏支教,帮助西藏公学解决师资匮乏问题。同时在70年代中期,国家在支援筹建西藏师范学院的过程中开始探索对口支援模式。二是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调整阶段(1980—2000年)。这一阶段中央政府不断创新支援形式,丰富支援内容,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体系初步成形。针对西藏高等教育基础设施落后、师资短缺、专业建设滞后等问题,中央国家机关开始加强对西藏高等教育的专项经费支持力度,教育部继续组织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并由以内地省市对口支援转向以内地高校直接对口支援,支援任务也从解决西藏高校师资短缺逐渐拓展至帮助西藏高校建设新专业、科研合作和培训教师等,中央组织部也开启了选派内地高校干部支援西藏高校政策。三是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拓展阶段(2001年至今)。在延续上一阶段支援模式的基础上,支援工作向纵深发展,政策内容更为丰富,支援方式更加多样,支援政策及其实施体系趋于完善和成熟。在中央政府“科教兴藏”、“人才强藏”等战略的指导下,中央国家机关的专项经费支持政策及其实施逐渐制度化;教育部组织实施的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实施机制进一步完善,团队式对口支援制度基本形成,支援内容既包括以改善办学条件为主的硬件建设,也包括以提高管理水平、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为主的软件建设,支援方式逐渐拓展至捐助物资、互派干部、进行科研合作、培训教师、开展人才联合培养和学术交流等;中央组织部推进实施高校干部援藏政策的力度不断强化,干部选派人数逐批次增加,政策及其实施的范围覆盖至西藏所有本专科院校;同时,相关内地省市也组织开展了对口支援西藏高校工作。本研究认为,60年来在中央政府支援政策的指导下,通过中央国家机关、内地省市和高校对相关政策的有效实施,西藏高等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教师学历层次、教学能力显着提升,西藏高校与内地省市和高校的联系日益紧密,双方合作交流日渐频繁。但是,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在制定、实施和评价等环节还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如政策设计重视短期效应,缺乏长远规划,导致政策执行主体频繁更替,政策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政策制定中注重政治逻辑,忽视市场逻辑和教育逻辑,导致政策实施政治动员色彩较重,政策实施的主体动力不足,人员选派以管理干部为主而非专业技术人员为主;政策实施的决策机构繁多,部门林立,职责不明,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与协调,政策规定不尽一致,阻滞了支援政策的顺利实施,降低了支援政策的有效性;政策及其实施的监督和评估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政策实施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导致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变形、扭曲和走样。针对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中央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强政策及其实施的制度创新,尤其要提高政策实施的有效性。一是加强政策的顶层设计,政策制定要坚持长期性、稳定性原则,将中央政策的支持、西藏高校的努力和内地高校的支援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推动西藏高校的改革与发展。二是政策实施主体要改变政策理念,增强政策执行的主动性,政策实施过程中要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严格选派管理干部和教师,把提升西藏高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核心。三是加强对支援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中央政府要制定统一的政策评估标准,通过科学有效的监督检查和督导评估,促进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朱明[4](2015)在《我国大学学科水平评价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学科的发展关系着大学的声誉、地位乃至一国战略目标的实现。能否对处于既定发展阶段的学科其水平作出科学准确的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然而,目前的学科诸类评价却并未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反而引发了社会不少的困惑,人们也正以不同的方式积极寻求对这一问题的解答。基于此种考虑,本文以相对静态的学科水平为研究对象,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以世界一流水平为研究标杆,就我国大学的学科水平评价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旨在为学科的发展、建设与管理等提供参考依据。在行文上,研究遵循“问题导向”,按照通常的“三段论”依次展开,强调立足基本、深入分析、找准对策,并从理论架构和方法技术两个层面系统阐述有关学科水平评价的诸多问题。首先,论文立足现实,沿着国外、国内两条脉络详细分析了当前学科水平评价的现状,重点介绍了若干权威学科排行榜的评价特点及其指标体系构成,并结合主题,从中提出“为什么评”的问题。其次,围绕学科本源即知识这一核心对“学科水平”作了全新解读,提出“学科水平是学科评价的逻辑起点和循环归根”观点,以此点明其在学科评价中的重要性,同时,利用Logistic曲线辨析了过程中可取的诊断、比较和发展三种情形,进而从学科的知识和组织二维形态入手,指出评价具有知识管理和组织管理的双重价值,同时,就如何保证评价的科学性作了分析。至此,较好的回答了“评价是什么”的问题。再次,充分考量学科所处环境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运用拟生态方法,将学科水平作为一个大的“学科树“系统看待,从其影响因素中寻找切入点,建立了社会和自然两个分析维度,全面梳理了影响学科水平变化的内外因素,并将诸因素划分为输入性维持、过程性管理和输出性表征三类,进而系统讨论了各类因素的关系与相互作用,在此基础上,架构了学科水平组成结构。由此,解决了“评价评什么”的问题。接着,论文围绕“如何评”先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系统研究了学科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中,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德尔菲法、隶属度法、变异系数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体系进行多轮筛选,最终构建了集维持水平、表征水平和管理水平3个一级指标以及对应的9个二级指标、38个三级指标在内的大学学科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该体系进行了检验。在此基础上,论文进一步从技术上就解决如何评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学科水平的结构型评价思路,创新性的构建了两类评价模型,一是基于平面视图和灰色关联分析的平面评价模型,分别从形态相似性、水平接近性和水平综合性三个方面对学科水平作出平面评价,并进行了实证验证;二是基于三维空间和多面视图的空间评价模型,分别从形态特征和空间距离两个方面对学科水平作出进一步的空间评价。然后,对应学科管理和水平评价实际需要,提出开发设计一套大学学科水平智能化评价系统的设想,并对该系统的技术架构和功能等进行了科学设计,进而就如何实施给出了建议。至此,解决了“如何评”的问题。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就后续研究予以了展望。
苏兆斌[5](2013)在《我国学位制度的历史与现状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学位制度的渊源应该从科举考试制度说起,科举制度是中国近代学术评价的一种重要形态。这为日后中国在借鉴原有制度的基础上批判性地扬弃和吸收国外学位制度的相关经验奠定了良好的文化底蕴。鸦片战争以后,“西文”和“西艺”学校的建立,为西方学位制度的引入奠定了基础。西方学位制度的传入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中国留学生,二是国外驻华机构。此外,西方在华创办教会大学的过程中,将其学位制度也引入了中国。民国政府教育部于1912年10月颁布了《大学令》,对学位名称、学位审查机构、学位授予资格及学位被授予者等多个方面均做出了明文规定,标志着中国现代学位制度的建立。民国初年一些学位制度相关的法令以袁世凯名义发布,是中国在学位制度方面经历数年摸索后,在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本国实际情况而进行的开天辟地性的创举。这些法令及规定设计了中国现代学位制度的主体框架和基本模式,这在中国现代学位制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北洋政府时期第一级学位(学士学位)制度设计相对完整;研究生教育机构-大学院亦有明确规定,硕士、博士学位制度仅有设置的意向,无细则规定,学位规程(章程)仅是提及,并未最终制定出来。到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建立了以美国学位制度为范本的学位制度。国民政府前期学位制度是在借鉴西方国家现代学位制度的基础之上,以教会大学的学位制度为范本,在国内各大学学位制度建设不断积累经验的基础上,由国民政府教育部以政府法规、法令、规章、制度等形式设计出符合本国实际的学位制度。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学位制度已基本自成体系,相对完善。尤其是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学位制度的逐步完善。抗日战争对中华大地造成了严重的摧残,然而中国学位制度化建设却没有止步,而是不断的改进,尤其表现在学士学位的制度化建设方面。民国前期中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初步形成,客观上为抗战时期学位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同时也为博士学位制度建设提供了可能。民国政府从法规制度层面进一步完善学位制度,形成了一套具有完整体系的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制度。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首先对原有高等院校进行接收改造,然后逐步改造高等教育体制。学位制度经历了两次制定和破产过程,1964年学位制度最终制定完成,然而不幸的是“文化大革命”爆发,导致学位制度发展停滞退步。改革开放后,于1981年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是建国后第一部最完备的学位立法,标志着新中国学位制度规范化运作的开始。学位条例的颁布及其配套文件法规的制定,为中国学位制度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也为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具体标准和指导方针。尤其是1986年后,在原有法规制度的基础上,国家先后制定、颁布了一系列学位制度的相关法规,促进了我国当代学位制度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在对我国学位制度发展历程回顾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和把握我国现行学位制度的基本状况,有助于从深层次上了解我国学位制度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更加利于现实问题的解决。通过对相关机构和部门以及利益相关人展开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才能发现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进而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现行学位制度提供必要的依据。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访谈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等方式,展开深入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对我国学位制度现状,学位机构的设置与职能,学位授予标准与条件,学位授予流程等做出系统的归纳和总结。针对我国现行学位制度存在的问题,本文从不同层面对相关问题展开论述。具体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宏观管理与自主管理的关系问题;2.学位授权部门引导和规范问题;3.学位立法问题;4.学科点布局问题;5.学位规制理念问题;6.审核权限划分及设置问题;7.审核程序问题;8.监督机制问题;9.学位授予单位后续建设问题;10.学位授予单位学科设置问题;11.学位授予单位脱离实际争相提高办学层次问题;12.学位授予单位学位委员会设置及成员构成问题;13.学位授予审核与管理性质的认识不一致问题。同时,本文通过分析以美、英、法三国为代表的,体现世界上三种典型的学位制度,获得一些重要的借鉴与启示。主要从学位授权、学位特征、学位监管体系、博士学位授予制度几个视角对发达国家学位制度进行探讨和分析。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可以从中得出如下启示:从以美国为代表的中介机构主导模式和以英国为代表的多元共治模式我们可以借鉴,在坚持国家宏观调控的基础上,适度放权,形成中央与省级政府分级管理、责权明晰的学位授权审核管理机制。美国、法国、英国已开始通过专业团体和行业组织,开展相关的评估。鉴于我国相关制度尚不完善,各专业团体和行业组织的发展不均衡,可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尝试不同的学位制度改革。同时,应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通过引入社会行业组织或者第三方中介评估机构介入高等教育评估审核工作,保证学位授予质量。即便是政府作为学位授予审核的主体,也可委托具有相应资质和水平的民间组织进行审核,以弥补政府专业性的不足。同时,应该完善相关法规,为学位授权提供可遵循的法律依据。至于博士生培养,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相同或相近专业的博士生导师应实行联合培养。通过对我国学位制度的历史及中外学位制度对比研究,针对问题根源,以史为鉴、洋为中用,结合我国当前实际情况,思索未来的改进与发展,以便重构我国现代学位制度。本文在确立学位授予审核与管理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存在的问题与相关原则,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提出完善我国现行学位制度的基本建议和策略: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其救济途径;2.理顺宏观管理与学位授予单位自主管理的关系;3.加强对学位授予单位的引导和规范作用;4.统筹学科点和培养单位布局,增加学位授权的灵活性;5.确认省级政府在学位授权审核管理中的地位;6.细化学位授予的审核程序;7.加强监督和管理,减少人为因素干扰;8.加强宣传督导,促进学位授予单位的后续建设;9.实现多种评估方式的有效结合,提高学位审核的实效性;10.尊重论文答辩委员会的学术裁决权;11.以学科为单位设立学位评定委员会,突出制度运行中学术的主体地位;12.调整规范学位授予单位学科设置,提高其社会适应性;13.成立临时学位委员会,不断完善评价与审议机制。
张丽娟[6](2013)在《高校优势学科形成模式研究 ——以湖北省为案例》文中指出高校的发展本质上是学科的发展。学科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形成优势学科。优势学科是高校办学特色和综合实力最显着的体现。优势学科可以带动其他学科发展,促进优势学科群的形成,提升高校学科整体水平。因此,每所高校都希望本校的优势学科越多越好,越强越好。学科发展的萌芽和起始阶段具备的某项条件,会成为学科建设源源不断的动力,会成为学科建设不断发展的惯性,会成为一直伴随着学科建设成长的光环。还有可能,这种条件是该校在考虑学科建设时面临的限制因素。这种条件,就是本研究所谓的“学科建设形成模式”。对于本文而言,其任务是试图考察一个优势学科是如何生成的。学科建设受到7大因素的影响:领军人才,通常是学科带头人,在一门学科领域内其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直接影响着学科发展,在学科的兴衰过程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学科团队,团队成员拥有共同的学科目标和学科契约,共同按照学科契约,围绕学科目标,开展学术、教学和社会服务攻关的群体。建国初院校调整,大量学科因合并重组,具备了其他学校无可比拟和挑战的比较优势;历史积淀,是某个学科形成的时间为1952年全国院校调整前已经拥有良好的学科基础和发展趋势;单科性大学,是在13个学科门类中,拥有1-2个学科门类的专门院校;特色大学,依托和服务于所属行业,形成与该行业相关的学科群;地域优势,即发挥地域优势建立的学科。通过对湖北省优势学科的实证分析,发现本批优势学科总计76个,其中包含培育学科6个。除去培育学科,实际优势学科为70个。其中优势一级学科22个,优势二级学科48个。将这些学科参照学科所属的院系都会在院系网站学科简介,按照上述因素对各个优势学科分别进行归类。最终归纳成为下列五个模式:领头羊型、团队型、历史传承型、专科型、环境型。同时将援引代表性优势学科的基本情况,对其进行叙事性描述。叙事性描述的目的是,通过典型案例,发现代表性学科的发展历程,从而对自变量的影响进行一定的辅助实证,并最终得出优势学科的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分析湖北省高校优势学科存在的问题。一是优势学科过度集中,在湖北省145所大学中,仅有22所大学拥有湖北省优势学科;而在22所大学中,7所“211”和“985”大学占到四分之三的优势学科数,其他15所大学仅占有四分之一。二是政府干预学科建设,若长此以往,学科建设就会在保持自主性和迎合政府需求二者中难以抉择。政府与大学、学科之间的关系很难走向规范化,产生政府行为越位,导致学科自主性的缺位。三是专科型学校水平不高,表明学科建设的路还很长,要努力将湖北省学科优势转化为全国学科优势。给出了优势学科建设的政策建议。一是保持学科发展的连续性,围绕优势学科科学地重点提高学术水平,不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始终保持学科发展连续性,不要轻易放弃自身的传统和优势。二是建立合理的学科梯队,要加强学科梯队成员的培养,高度重视其培养工作,通过教学锻炼、在职学习、提升学历、争取各级科研课题、老教师及学科带头人传、帮、带等方式,培养和造就大批优秀青年教师,夯实学术梯队的基础。三是建立辅助学科群,根据不同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合理的学科结构,形成优势学科与一般学科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局面。对于非优势学科建设成为优势学科,一是要引进学科带头人,开展高水平的学术研究,带领本学科始终走在学科发展的前列。二是建立学科研究基地,积极申请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专业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文科研究基地、教学实验基地、产业化基地等,助推学科建设。三是营造学科发展的环境和氛围,在人才培养上,要让优秀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上”,要有相对自由的学术氛围,要加强合作与交流,营造开放的学科发展氛围。四是突出地域优势和特色,面向特色产品或服务、特色产业群的开发、面向自然资源、人力、交通、生态环境、社会文化、历史基础、产业结构、现有产品等特有资源转化等进行定位,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学科建设格局。
吴晓春[7](2012)在《信任视野下我国政府与大学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政府与大学关系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和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难题,从我国的实际来看,受我国政治经济体制、历史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政府将大学视为自己的附属机构,对大学的管理是干预过多,控制过强,大学自主权缺乏,从而影响了大学学术事业的发展。而政府放权的结果,则是一放就乱。因此,如何处理和协调我国政府与大学的关系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何以解忧?专家、学者各述己见,提出众多解题之道。本文以已有研究为基础,借鉴有益经验,从信任的视角,审视我国政府和大学关系之症结,分析影响我国政府和大学信任的制度因素,并提出建立基于制度的我国政府和大学信任的对策,以实现我国政府与大学关系的和谐发展。信任作为一种以主体间性为基础,双向互动为特征的关系,作为一种减少不确定性,降低成本,维护社会秩序,促进合作的机制,为构建和谐的政府与大学关系提供了一种新思路。而从政府与大学关系的实际看,政府与大学关系本身也包含着信任问题,表现在:首先,大学自治是大学悠久的传统之一,也是大学立足之本,而政府的信任是大学获得自治权的前提;其次,政府和大学作为利益相关者,其权力博弈的最好选择是合作,而信任是政府和大学合作的前提。最后,和谐有序的政府与大学关系是双方的诉求,而信任具有维护政府与大学秩序的功能。因此,用信任理论研究政府与大学关系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政府和大学信任状况及导致的后果,是本研究的前提和现实基础。政府和大学信任是组织间信任,是彼此相信对方在相关活动中,不会做有损自己利益的行为的信心。政府和大学信任是以主体间性为基础,双方相互尊重,真诚相待,以实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为目的,以制度为保障。以此为基础,论文以政策法规文本为参照物,对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政府与大学关系的演变进行了回顾。从历史的追溯中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和大学信任存在政府干预过多,大学学术自主权缺乏,社会力量缺失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政府管理成本高,社会监督力量薄弱,大学运行规范性差等严重后果,从而影响了我国政府与大学之间的和谐。纵观我国政府与大学关系之现状,导致我国政府和大学信任度不高的制度根源有三:其一,由于我国大学法律地位模糊,既导致大学权责含糊、混乱,大学与政府关系定位不清,也导致大学在司法实践中行政法律关系和民事法律关系的混淆,使政府难以信任大学。其二,由于我国现有立法对政府和大学权责规定的模糊,导致政府越权,大学缺乏应有的自主权,而权力与责任是对等的,大学因无权而不愿承担责任,致使大学的行为让政府难以信任,政府集权而不愿放权。其三,大学作为被信任方,能否很好地履行责任,实现公共利益和政府的目标,还必须要有完善的监督机制,而我国目前监督大学行为的机制却存在法理依据不足、同体监督不力、异体监督虚置等问题,使政府对大学的行为没有信心而不愿给予信任。何以解题?从理论上构建我国政府和大学和谐的信任机制,是本研究价值诉求实现的关键。从应然的维度看,理解和合作是和谐的政府和大学关系的重要特征,而信任是达成理解和合作的重要前提和有效途径。因此,论文对我国政府和大学和谐的信任机制进行理论建构。主要从健全有效的法律规范体系是政府和大学信任机制的基石,权责清晰、统一是政府和大学信任机制的核心,完善的问责制是政府和大学信任机制的保障三方面,构建三位一体的理论框架。对症下药,提出我国政府和大学和谐之路的具体对策,是本研究的价值所在。本文最后一章以三位一体的信任机制理论框架为基础,针对我国政府与大学关系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政府和大学和谐的对策。首先要确立大学的公务法人地位,明晰大学与政府的法律关系,为厘清政府和大学的权责奠定基础,也是政府和大学信任建立的前提;其次,主要从明确政府和大学的权责,以及推进大学章程建设两方面完善高等教育法律法规,厘清政府和大学权责边界,是实现政府和大学信任的关键。最后,建立高校社会问责制,保障政府权益的实现,是建立政府和大学信任,实现政府和大学和谐的制度保障。
漆玲玲[8](2011)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主要由教育部组织实施。对公立高等学校而言,这种评估的组织者具有“裁判员”与“运动员”的双重身份,评估的公正性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质疑。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等学校附设的中介评估机构的出现,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在行为上亟待鼓励和规范,在模式上亟待创新。如何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模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从以下方面展开论述:首先对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特别是对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的内涵、基本原则、功能、特点及高校治理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必须坚持客观性、可行性、实效性的原则,具有评估鉴定、咨询服务、科学研究及监督导向等功能。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是高校治理在评估领域的具体运用,而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的实施又促进了高校治理的推进。通过这些相关理论的探讨,为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的研究提供了概念框架和理论基础。其次对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模式的现状进行了研究。通过回顾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的发展历程,认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存在主体性缺失、权威性不高、竞争性薄弱等问题,并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成因,如政府介入角色的越位、高等教育评估管理体制的束缚、法律角色的缺位、传统文化的排斥及元评估机制的失位等,并以上海市教育评估院和大学排名的评估模式进行案例分析,剖析了它们的基本情况、发展困境及原因。再次对法国、美国、英国等几个颇具代表性国家的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模式的构成、运行进行了比较研究和评价。法国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中介机构的成员由总统任命,其工作直接对总统负责,独立于教育行政部门之外,按独立的法规和程序行使评估职责。美国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中介机构实行准入制,中介机构的准入条件、责任和义务等以法律形式出现,凡符合准入条件的社会单位都可申请成为美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中介机构,并依法履行评估职责。英国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中介机构的成员通过推荐任命,实行董事会管理,依法履行评估职责。通过对以上三个国家的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模式的研究,可以得到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的有益启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模式不能简单移植国外现成模式,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要体现对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引导功能,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的生存基础是立法与公正,要重视高等教育的元评估,理顺评估中介机构与政府、高校之间的权责。最后从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中介机构的组织构成方式、权利形成方式、行为方式、监督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建构符合我国国情的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模式的基本思路与政策建议。认为,我国的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在人员组成上应吸纳社会各界人员参与,设置滚动式的专家库和稳定式的管理人员,成立全国性、地区性的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并积极发展各种民间评估中介机构。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中,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要与政府、社会、高佼发生关系,它所具有的权利与义务应该与所涉三方的权利与义务相协调,在依法行使评估职责的同时,也必须履行自身义务。另外,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作为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必然要顺应高等教育多样化的发展规律和现状,发挥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分类引导功能,对高校进行分类评估。论文从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不同的特点与多样化的教育质量观出发,根据分类评估条件下这些不同类型大学相异的评估侧重点,采用不同类型的指标体系进行评估。其中,以研究型大学为例建构了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的模糊数学模型,及以武汉市W大学为例对该评估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第三方评估的操作步骤总体包括两个阶段:评估中介机构认证阶段及对高校实施具体评估阶段。最后,论文对前面的章节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模式的构建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一是出台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的相关法律法规;二是建立起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中介机构的准入、激励、元评估制度,三是大力培育高等教育评估市场。
包水梅[9](2007)在《我国研究生教育宏观结构的发展与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调整与改革研究生教育的宏观结构,是协调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之关系的有效选择。本研究以“我国研究生教育宏观结构的发展与改革研究”为题,分别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区域结构进行了探讨。以阐述研究生教育层次结构合理化的标准为基础,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层次结构的发展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定量分析,提出理清博士与硕士两种学位的分野、从总体上控制一个合理的比例关系、实行研究生培养单位的任务分工、实施研究生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分别不同科类不同专业调整研究生教育层次等是优化我国研究生教育层次结构的基本对策。针对科类结构,本研究分析了其存在与转换的机制和动力,全面剖析了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科类结构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并以描述我国研究生教育科类结构调整面临的新形势为基础,提出要预测社会发展对各科类人才的需求趋势、协调各科类间的比例关系、保证科类结构在层次上差异互补、对不同的学科专业设计不同的教育过程等。本研究还分析了我国研究生教育形式结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剖析了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形式结构存在的问题,如不同的研究生教育形式之间缺乏特色和差异、各种形式的研究生教育发展不协调等,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调整和改革我国研究生教育形式结构的基本对策。透过我国研究生教育区域结构的现状,本研究重点分析了其形成的社会历史原因,并从提高高等教育办学效益和研究生教育质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教育机会平等等不同角度对现有的研究生教育区域结构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优化我国研究生教育区域结构的基本原则和策略。
廖益[10](2007)在《大学学科专业评价研究 ——以广东省高等学校名牌专业和重点学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从实证研究的角度,以广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评价和名牌专业五年评价的实践为案例,对大学学科专业评价进行探讨。旨在探索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完善学科专业评价制度、促进学科专业建设水平的提高,为国内大学进行学科专业评价提供参考。本文基本内容:辩析学科专业评价的相关概念,探究学科专业评价的理论基础,进行中美学科专业评价比较,反思广东五年评价的实践,重构学科专业评价体系,预测学科专业评价的变革趋势,提供学科专业评价的政策选择。本文主要结论如下:一、学科、专业、学科专业、学科专业评价等构成了学科专业评价概念体系。通过对这些概念的理性审视,辨识学科专业的现实存在三种属性:外在规定性、内在逻辑性和职业导向性。二、评价的合理性只能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去寻找。价值哲学、心理学、复杂科学等是学科专业评价的主要理论基础。评价情境、情感、意志对评价过程与结果有重要影响,因此有必要进行心理调控。技术理性、实践理性和解放理性的交互作用促使学科专业评价达到理想境界。三、不同的文化背景、政治制度和教育体制催生出不同的评价路径。西方国家,以美国为例,学科评价并不多见,因为学科是知识体系的分支,而传授知识是教师的自由,难以评价。但在院校鉴定、专业鉴定方面,却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制度体系。应该在中国由政府主导的评价制度与美国由社会中介机构主导的评价制度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四、广东高等学校重点学科评价和持续五年的名牌专业评价实践表明,学科与专业分开评价尽管促进作用比较明显,但是内容重复,工作重叠,致使学校疲于应付。本文试图建立理论与实践结合、学科与专业整合的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以解决这一问题。五、评价模式是评价思想、评价理论与评价实践的结合点与中介。价值取向制约着评价,决定着评价的具体模式。论文提出了学科专业评价体系的四维结构:即以目标为中心的定位评价、以过程为中心的实施评价、以结果为中心的效果评价、以情景为中心的环境评价。六、学科专业评价的未来发展将在评价功能上由单一走向多样、在组织形式上由政府走向中介机构、在目标上由评价走向评价与鉴定结合、在评价关系上由对立走向协调合作、在评价重点上由重视结果走向重视过程。基于以上认识,提出建立新型学科专业评价观:自主性评价观。七、评价体系的完善关键在于制度,推动制度创新、建立评价新机制是实现自主性评价的制度保障。制度创新体现在三个层面:观念层面、实体层面和操作层面。三个层面的互动使制度创新得以实现。
二、广西审计学科评选委员会向上申报本学科优秀成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西审计学科评选委员会向上申报本学科优秀成果(论文提纲范文)
(1)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研究 ——以河南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地方高水平大学是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
1.1.2 “双一流”战略为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
1.1.3 一流学科建设是地方高水平大学争创“双一流”的核心 |
1.1.4 河南大学是地方高水平大学入选一流学科建设的典型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地方高水平大学发展建设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一流学科建设研究现状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地方高水平大学 |
1.4.2 学科与重点学科 |
1.4.3 学科建设与一流学科建设 |
1.5 理论基础 |
1.5.1 系统论 |
1.5.2 新公共治理理论 |
1.5.3 组织生态学理论 |
1.6 研究思路 |
1.7 研究方法 |
1.7.1 文献分析法 |
1.7.2 案例研究法 |
1.7.3 访谈法 |
1.8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
1.8.1 创新点 |
1.8.2 难点 |
第二章 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
2.1 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特点 |
2.1.1 系统性 |
2.1.2 长期性 |
2.2 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影响因素 |
2.2.1 正确的理念与科学的战略规划 |
2.2.2 一流的人才培养 |
2.2.3 高层次的人才队伍建设 |
2.2.4 深厚的学术科研实力 |
2.2.5 突出的发展优势特色 |
2.2.6 开放的国际交流与协作 |
第三章 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现状探究——河南大学的案例分析 |
3.1 样本案例选取 |
3.2 案例分析思路 |
3.3 河南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历史背景分析 |
3.3.1 河南大学整体学科发展历程梳理 |
3.3.2 河南大学一流学科——生物学科发展历程 |
3.3.3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河南大学学科发展的契机 |
3.4 河南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政策方案背景分析 |
3.4.1 从总体“工作思路”确定上将学科建设划为重点 |
3.4.2 在整体“办学定位”确立上重新定义一流 |
3.4.3 于“综合改革”长远规划中提出学科建设三大战略 |
3.5 河南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现状及成效分析 |
3.5.1 教学与人才培养 |
3.5.2 科研实力 |
3.5.3 学科团队建设 |
3.5.4 学科组织构建 |
3.5.5 平台基地建设 |
3.5.6 国际化交流合作推进 |
3.5.7 社会服务 |
3.5.8 文化传承与创新 |
第四章 基于组织生态学理论的河南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带动作用分析 |
4.1 构建一流学科建设的学科生态系统 |
4.2 形成相对均衡发展的学科生态布局 |
4.2.1 非均衡的学科布局 |
4.2.2 调整学科生态布局 |
4.3 建立长期有效的学科良性竞争机制 |
4.3.1 学科竞争的产生 |
4.3.2 学科竞争的带动 |
4.4 构建开放互融的学科协同共生体系 |
4.4.1 学科协同共生的必然性 |
4.4.2 学科协同共生的路径 |
4.5 推动建立符合发展建设需要的现代大学制度 |
4.5.1 组织制度建设 |
4.5.2 考核评价 |
4.6 探索与社会生态环境间互动协调的新模式 |
4.6.1 国内社会生态环境 |
4.6.2 国际社会生态环境 |
第五章 河南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经验对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启示 |
5.1 行政层面 |
5.1.1 坚定不移的发展目标 |
5.1.2 坚实的学科建设基础 |
5.1.3 外部支持与内部建设相伴相依 |
5.2 学科层面 |
5.2.1 转变发展理念,凝练学科发展特色和方向 |
5.2.2 实施协同发展战略,强化平台基地建设 |
5.2.3 调整学科评价体系,适应学科不同发展阶段 |
5.2.4 全力促进地方化与国际化相融合,加强交流合作 |
5.2.5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吸才育才聚才体系 |
5.2.6 遵循逻辑转向,加强一流学科制度、文化建设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河南大学一流学科建设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中西部地方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研究 ——以河南大学生物学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1.“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为“双一流”建设奠定基础 |
2.中西部地方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意义重大 |
3.中西部在我国“双一流”建设中处于短板位置 |
4.河南大学生物学科建设的成功经验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3.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一、中西部地方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理论分析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中西部 |
2.地方高校 |
3.世界一流学科 |
4.学科建设 |
(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内涵 |
(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特征 |
二、中西部地方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现状及存在困境分析 |
(一)我国“世界一流学科”战略演变历程 |
1.“双一流”战略的历史溯源 |
2.“双一流”战略实施的现实考量 |
(二)中西部地方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现状分析 |
1.中西部地方高校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分布情况 |
2.中西部地方高校中“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分布情况 |
3.中西部地方高校中入选的“世界一流学科”分布情况 |
(三)中西部地方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中的困境 |
1.学科定位不明确、优势特色不明显 |
2.学科队伍不合理,师资力量薄弱 |
3.经费投入不足,学科建设后劲乏力 |
4.高校研究生招生能力弱,博士生指标少 |
5.学科评价中面临以评价为导向的困境 |
三、首批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的河南大学生物学科的案例分析 |
(一)河南大学生物学学科发展概述 |
1.在“逆境”求生的学科孕育过程 |
2.在追求“卓越”中的成绩斐然 |
(二)河南大学生物学科入围“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原因分析 |
1.河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其外部保障 |
2.河南大学自身不懈努力是重要的内部动力 |
3.生物学科在第三方评价中学科声誉良好 |
4.生物学科优势特色突出,服务地域发展 |
(三)河南大学生物学学科“一流学科”建设的成效 |
1.ESI学科排名有所提升 |
2.高层次人才显着增加 |
3.科学研究成果显着 |
4.社会服务能力和效果不断提升 |
5.传承创新优秀文化 |
(四)河南大学生物学科建设对其他中西部地方高校的启示 |
1.立足河南省情,坚持学科特色化发展 |
2.注重人才引育,强化学科队伍建设 |
3.加强协同创新,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
4.落实学科服务功能,促进区域发展 |
5.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四、中西部地方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思考 |
(一)中央政府层面 |
1.加强对中西部地方高校政策倾斜,资源补助 |
2.建立人才管理机制、引导有序、合理地流动 |
3.建立健全中国特色学科评价机制 |
(二)地方政府层面 |
1.政府强化高校学科建设,服务于地方发展 |
2.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支持地方高校办学 |
3.提供制度保障,合理引导人才流动 |
(三)地方高校层面 |
1.明确学科定位、突出建设学科的优势特色 |
2.引育并举,创新人才引进机制,提高学科队伍水平 |
3.拓宽经费筹集渠道,提高科研成果转化能力 |
五、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史料来源与研究现状 |
(一) 史料来源 |
(二) 研究现状 |
三、核心概念与研究阶段界定 |
(一) 核心概念界定 |
(二) 研究阶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央政府制定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
一、中央政府制定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的理论依据 |
(一) 实现民族平等与共同发展是制定支援政策的主要目标 |
(二)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制定支援政策的内在要求 |
二、中央政府制定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的现实依据 |
(一) 西藏高等教育特殊的地位要求中央政府给予重视 |
(二) 西藏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性需要中央政府的帮扶 |
第三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探索阶段(1958—1979) |
一、探索阶段的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环境 |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政府帮扶民族地区创建高等教育 |
(二) 和平解放时期中央政府开始对西藏教育进行帮扶 |
(三) 西藏高等学校在创建过程面临着师资匮乏问题 |
二、支援政策及其贯彻落实 |
(一) 动员内地大学生长期支援西藏公学 |
(二) 上海市选派教师支援西藏师范学院 |
三、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主要特征 |
(一) 进藏建藏成为早期援藏工作的主导思想 |
(二) 政策实施体现出浓厚的政治动员色彩 |
(三) 开始探索对口支援模式 |
四、探索阶段支援政策及其实施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影响 |
(一) 推动了西藏高等教育快速起步 |
(二) 帮助西藏初步建立起现代高等教育体系 |
(三) 打开了西藏高校与内地的交流合作关系 |
第四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调整阶段(1980—2000) |
一、调整阶段的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环境 |
(一) 中央政府加强了对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帮扶 |
(二) 加快发展西藏高等教育成为中央西藏工作的重要内容 |
(三) 西藏高等教育加快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 |
二、支援政策及其贯彻落实 |
(一) 中央国家机关制定特殊政策帮扶西藏高等教育 |
(二) 教育部继续组织内地省市和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 |
(三) 中央组织部组织内地高校选派干部支援西藏高校 |
三、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主要特征 |
(一)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体系初步成形 |
(二) 对口支援政策实施机制趋于合理 |
(三) 支援政策制定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 |
四、调整阶段支援政策及其实施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影响 |
(一) 西藏高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 |
(二) 西藏高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 |
(三) 西藏高校科研能力不断提高 |
(四) 西藏高校自我发展意识增强 |
第五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拓展阶段(2001至今) |
一、拓展阶段的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环境 |
(一) 中央政府进一步加大对民族高等教育的帮扶 |
(二) 中央对西藏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
(三) 实现西藏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面临着重重困难 |
二、支援政策及其贯彻落实 |
(一) 中央国家机关加大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帮扶 |
(二) 中央组织部的高校干部援藏政策不断加强 |
(三) 教育部组织内地高校强力对口支援西藏高校 |
(四) 相关内地省市组织开展对口支援西藏高校 |
三、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主要特征 |
(一) 支援政策体系趋于成熟 |
(二) 支援政策实施机制不断健全 |
(三) 配套政策措施逐步完善 |
(四) 对口支援逐渐向对口合作转移 |
四、拓展阶段支援政策及其实施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影响 |
(一) 西藏高校树立起了现代化办学理念 |
(二) 西藏高校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 |
(三) 西藏高校办学规模和层次稳步提高 |
(四) 西藏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显着提升 |
(五) 西藏高校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增强 |
第六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动因与特征 |
一、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动因 |
(一) 外部动力因素 |
(二) 内部动力因素 |
二、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路径依赖特征——以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为例 |
(一) 路径依赖是公共政策变迁的主要特征 |
(二) 路径依赖下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的变迁过程 |
(三) 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 |
第七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绩效与问题 |
一、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绩效评估 |
(一) 推动了西藏高等教育的全面快速发展 |
(二) 提升了支援高校的综合办学能力 |
(三) 促进了全国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和边疆安全稳定 |
二、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一) 政策制定多头管理与政策资源配置不足 |
(二) 部分执行主体动力不足及政策执行失真 |
(三) 政策监控和评估缺乏制度规范 |
第八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制度创新 |
一、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创新面临的挑战 |
(一) 加快内涵建设是当前西藏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 |
(二) 支援政策目标、任务与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 |
二、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制度创新策略 |
(一) 加强各政策部门的协调与配套政策制定 |
(二) 增强政策执行主体自觉性及执行力度 |
(三) 健全政策监控和评估工作机制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4)我国大学学科水平评价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总体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总体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1 评价发展基本脉络 |
2.1.2 国外评价体系研究 |
2.1.3 国外研究分析与启示 |
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2.1 国内研究概述 |
2.2.2 国内文献研究 |
2.2.3 国内评价体系研究 |
2.2.4 国内研究分析 |
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学科水平评价基本理论 |
3.1 学科与学科水平 |
3.1.1 学科的理解 |
3.1.2 学科水平释义 |
3.2 学科水平与学科评价 |
3.3 学科水平评价的价值探讨 |
3.3.1 知识管理价值 |
3.3.2 组织管理价值 |
3.4 学科水平评价的科学体现 |
3.4.1 学科水平评价的科学性 |
3.4.2 科学的学科水平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学科水平影响因素及其系统分析 |
4.1 学科水平影响因素分析维度 |
4.1.1 社会维度 |
4.1.2 自然维度 |
4.2 学科水平影响因素分类 |
4.2.1 输入性维持因素 |
4.2.2 输出性表征因素 |
4.2.3 过程性管理因素 |
4.3 学科水平影响因素系统分析 |
4.4 学科水平结构组成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学科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1 指标体系构建立足点 |
5.2 指标体系构建基本原则 |
5.3 指标体系构建总体思路与流程 |
5.4 指标体系构建 |
5.4.1 第一轮评价指标体系理论构建 |
5.4.2 指标体系实证筛选 |
5.5 指标体系有效性检验 |
5.5.1 体系信度检验 |
5.5.2 体系效度检验 |
5.5.3 体系多重检验 |
5.6 指标内涵与计量方法 |
5.6.1 指标内涵界定 |
5.6.2 指标标准设定 |
5.7 指标权重设定 |
5.7.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权重设定 |
5.7.2 指标体系权重分析及相关说明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学科水平的平面评价研究 |
6.1 学科水平结构型评价 |
6.1.1 进化论与学科水平 |
6.1.2 学科水平的结构型评价 |
6.2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平面评价原理 |
6.3 学科水平平面评价模型构建 |
6.3.1 数据来源与指标处理 |
6.3.2 平面评价模型构建 |
6.3.3 平面灰关联序列生成 |
6.4 学科水平平面评价方法 |
6.4.1 基于灰相似关联的水平形态评价 |
6.4.2 基于灰接近关联的水平距离评价 |
6.4.3 基于灰综合关联的水平综合评价 |
6.5 实例分析 |
6.5.1 数据来源与统计结果 |
6.5.2 学科水平的平面结构评价 |
6.5.3 研究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7章 学科水平的空间评价研究 |
7.1 学科水平空间评价的若干考量 |
7.1.1 水平涵义的时间性和空间性 |
7.1.2 发展的无限性和空间的有限性 |
7.1.3 空间评价的精准性和复杂性 |
7.2 学科水平空间评价模型构建 |
7.3 学科水平差距的空间评价方法 |
7.3.1 基于水平综合体形态特征的评价 |
7.3.2 基于水平综合体空间距离的评价 |
7.4 学科水平空间评价综合评价 |
7.5 实例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8章 学科水平智能化评价系统开发设计 |
8.1 系统开发设计主旨 |
8.2 系统综合分析 |
8.3 系统总体架构与功能设计 |
8.3.1 系统总体架构 |
8.3.2 系统功能设计 |
8.4 系统关键技术设计 |
8.4.1 数据仓库设计 |
8.4.2 数据挖掘部署 |
8.5 系统实施 |
8.5.1 系统优势 |
8.5.2 系统实施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9章 总结与展望 |
9.1 全文总结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5)我国学位制度的历史与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我国近现代学位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
一、我国近代学位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 |
二、北洋政府时期我国学位制度的创立(1912-1927) |
三、国民政府时期我国学位制度的发展(1927-1949) |
四、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学位制度的改革(1949-1979) |
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位制度的调整(1979-至今) |
第二章 我国现行学位制度及实施状况的调查 |
一、我国现行学位制度实证调查与统计分析 |
二、我国现行学位制度实施以来取得的成绩 |
第三章 我国现行学位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当前我国学位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当前我国学位制度存在的问题根源 |
第四章 发达国家学位制度的启示与借鉴 |
一、高教体制与学位授权 |
二、学位体系特征 |
三、学位监管制度 |
四、博士学位授予制度 |
五、借鉴与启示 |
第五章 完善我国学位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
一、完善我国学位制度的基本原则 |
二、完善我国学位制度的具体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后记 |
(6)高校优势学科形成模式研究 ——以湖北省为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简要评述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2 研究设计 |
2.1 学科建设形成模式界定 |
2.2 学科建设形成影响因素 |
2.2.1 领军人才 |
2.2.2 学科团队 |
2.2.3 建国初院校调整 |
2.2.4 历史积淀 |
2.2.5 单科性大学 |
2.2.6 特色大学 |
2.2.7 地域优势 |
2.3 研究数据来源与统计方法 |
3 数据分析与结果 |
3.1 湖北省优势学科的基本情况 |
3.1.1 湖北省高校的基本情况与类型 |
3.1.2 湖北省高校优势学科的基本分布 |
3.2 湖北省优势学科的归类分析 |
3.2.1 归类分析说明 |
3.2.2 归类分析结果 |
4 高校优势学科形成的五种模式 |
4.1 湖北省高校优势学科的模式划分 |
4.1.1 模式划分思路 |
4.1.2 模式划分结果 |
4.2 湖北省高校优势学科的叙事实证 |
4.2.1 领头羊型 |
4.2.2 团队型 |
4.2.3 历史传承型 |
4.2.4 专科型 |
4.2.5 环境型 |
5 高校学科建设发展的政策建议 |
5.1 湖北省高校优势学科存在的问题 |
5.1.1 优势学科过度集中 |
5.1.2 政府干预学科建设 |
5.1.3 专科型学校水平不高 |
5.2 优势学科建设的政策建议 |
5.2.1 保持学科发展的连续性 |
5.2.2 建立合理的学科梯队 |
5.2.3 建立辅助学科群 |
5.3 非优势学科建设优势学科的政策建议 |
5.3.1 引进学科带头人 |
5.3.2 建立学科研究基地 |
5.3.3 营造学科发展的环境和氛围 |
5.3.4 突出地域优势和特色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信任视野下我国政府与大学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基于信任理论的政府与大学关系研究的意义 |
一、信任理论的内涵解读 |
(一) 信任的界定 |
(二) 信任的实质 |
(三) 基于制度的信任 |
(四) 政府和大学信任的涵义及特点 |
二、政府与大学关系中的信任问题 |
(一) 大学自治与信任 |
(二) 政府和大学合作与信任 |
(三) 政府和大学秩序与信任 |
三、研究意义 |
(一) 为政府与大学关系研究提供新视角 |
(二) 为大学自治权的实现提供有效路径 |
第二章 我国政府和大学信任状况分析 |
一、我国政府与大学关系的演变 |
(一) 1949年至1978年:计划管制时期 |
(二) 1979年至今:体制改革时期 |
二、政府和大学信任存在的问题 |
(一) 政府干预过多 |
(二) 学术自主权缺乏 |
(三) 社会力量的缺失 |
三、导致的后果 |
(一) 政府管理成本高 |
(二) 社会监督力量薄弱 |
(三) 大学运行规范性差 |
第三章 影响我国政府和大学信任的制度根源分析 |
一、大学法律地位模糊 |
(一) 大学的事业单位法人地位 |
(二) 大学事业单位法人定位带来的困扰 |
二、政府和大学权责不清 |
(一) 我国政府和大学权力规定模式 |
(二) 我国大学自主权法律规定的模糊性 |
(三) 政府和大学法律责任的模糊性 |
三、高校监督机制的不完善 |
(一) 监督的法理依据不足 |
(二) 同体监督不力 |
(三) 异体监督虚置 |
第四章 我国政府和大学和谐的信任机制 |
一、和谐的我国政府与大学关系的主要特征 |
(一) 相互理解、平等相待 |
(二) 互利互惠、合作双赢 |
二、信任是建立和谐的我国政府与大学关系的有效途径 |
(一) 信任是达成共识、相互理解的手段 |
(二) 信任是减少不确定性,促成合作的手段 |
三、“三位一体”的信任机制框架 |
(一) 健全有效的法律规范体系是基石 |
(二) 权责清晰、统一是核心 |
(三) 完善的问责制是制度保障 |
第五章 我国政府和大学和谐之路的对策 |
一、确立大学的公务法人地位——信任的前提 |
(一) 公务法人的特点 |
(二) 大学作为公务法人的意义 |
二、完善立法,厘清政府和大学权责边界——信任的关键 |
(一) 完善教育法律,明确政府和大学的权责 |
(二) 推进大学章程建设,进一步明确政府和大学权责 |
三、建立和完善高校问责制,确保政府权益——信任的保障 |
(一) 健全问责法律体系,实现问责的制度化和法制化 |
(二) 建立异体问责制,提高问责的科学性 |
(三) 以权力和绩效问责为核心,提高问责的针对性 |
(四) 完善评估为主的多样化问责方法,提高问责的实效性 |
结语:建立我国政府和大学信任是一项系统工程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相关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的相关理论 |
2.1 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的内涵 |
2.1.1 高等教育 |
2.1.2 高等教育质量 |
2.1.3 高等教育质量评估 |
2.1.4 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 |
2.1.5 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模式 |
2.2 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的基本原则 |
2.2.1 客观性原则 |
2.2.2 可行性原则 |
2.2.3 实效性原则 |
2.3 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的功能 |
2.3.1 评估鉴定功能 |
2.3.2 咨询服务功能 |
2.3.3 科学研究功能 |
2.3.4 监督导向功能 |
2.4 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的特点 |
2.4.1 专业性 |
2.4.2 独立性 |
2.4.3 公正性 |
2.4.4 协调性 |
2.5 高校治理与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 |
2.5.1 高校治理 |
2.5.2 高校治理与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的关系 |
3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模式的现状研究 |
3.1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的实践考察 |
3.1.1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的发展历程 |
3.1.2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3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问题的成因 |
3.2 上海市教育评估院的评估模式 |
3.2.1 基本情况 |
3.2.2 发展困境 |
3.2.3 原因分析 |
3.3 大学排名的民间评估模式 |
3.3.1 基本情况 |
3.3.2 现状分析 |
3.3.3 原因分析 |
4 国外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模式的比较研究 |
4.1 法国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模式 |
4.1.1 模式的构成 |
4.1.2 模式的运行 |
4.1.3 模式的评价 |
4.2 美国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模式 |
4.2.1 模式的构成 |
4.2.2 模式的运行 |
4.2.3 模式的评价 |
4.3 英国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模式 |
4.3.1 模式的构成 |
4.3.2 模式的运行 |
4.3.3 模式的评价 |
4.4 国外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
4.4.1 影响国外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模式发展的因素分析 |
4.4.2 国外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模式发展的共同趋势 |
4.4.3 从国外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模式中得到的几点启示 |
5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模式的构建思路与政策建议 |
5.1 模式的构成 |
5.1.1 组织的构成方式 |
5.1.2 组织的权利形成方式 |
5.1.3 组织的行为方式 |
5.1.4 组织行为的监督方式 |
5.2 政策建议 |
5.2.1 出台第三方评估相关法律法规 |
5.2.2 建立第三方评估中介机构的准入、激励、元评估制度 |
5.2.3 培育高等教育评估市场 |
6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创新点 |
6.2.2 研究不足 |
6.2.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后记 |
(9)我国研究生教育宏观结构的发展与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部分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 |
五、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二部分 研究生教育宏观结构概述 |
一、研究生教育宏观结构的相关概念与范畴 |
二、研究生教育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
第三部分 我国研究生教育层次结构的发展与改革 |
一、研究生教育层次结构优化的标准 |
二、我国研究生教育分层次发展概况与比较 |
三、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层次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
四、我国研究生教育层次结构调整与改革的基本对策 |
第四部分 我国研究生教育科类结构的发展与改革 |
一、研究生教育科类结构存在与转换的机制和动力 |
二、我国研究生教育科类结构的发展现状分析 |
三、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科类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
四、我国研究生教育科类结构调整面临的新形势 |
五、优化我国研究生教育科类结构的构想 |
第五部分 我国研究生教育形式结构的发展与改革 |
一、我国研究生教育形式结构的初步形成 |
二、我国研究生教育形式结构的丰富与发展 |
三、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形式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
四、进一步调整和改革我国研究生教育形式结构的建议 |
第六部分 我国研究生教育区域结构的发展与改革 |
一、我国研究生教育区域间发展状况分析 |
二、我国研究生教育区域内发展状况分析 |
三、我国研究生教育区域结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
四、对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区域结构的客观评价 |
五、调整与优化我国研究生教育区域结构的策略分析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大学学科专业评价研究 ——以广东省高等学校名牌专业和重点学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
四、研究的视角与方法 |
五、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学科专业评价的概念体系 |
第一节 学科专业评价的概念 |
第二节 学科专业评价的类型 |
第三节 学科专业评价的功能和作用 |
第二章 学科专业评价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学科专业评价的哲学基础 |
第二节 学科专业评价的心理学基础 |
第三节 学科专业评价的复杂科学基础 |
第三章 学科专业评价的比较研究 |
第一节 中美学科评价 |
第二节 中美专业评价 |
第三节 中美学科专业评价比较 |
第四章 学科专业评价的实证研究(上) |
第一节 广东省高校名牌专业评价的目标与作用 |
第二节 广东省高校名牌专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三节 广东省高校名牌专业评价的具体做法 |
第五章 学科专业评价的实证研究(下) |
第四节 广东省高校名牌专业与重点学科评价分析方法 |
第五节 广东省高校名牌专业评价数据统计及评析 |
第六节 广东省高校重点学科评价结果及其评析 |
第六章 学科专业评价体系重构 |
第一节 西方评价模式述评 |
第二节 学科专业评价的价值取向 |
第三节 学科专业评价体系的重构 |
第七章 学科专业评价策略 |
第一节 学科专业评价的变革趋势 |
第二节 学科专业评价的政策选择 |
第三节 学科专业评价的实践导向 |
结语 |
附件一 广东省普通高校名牌专业评价调查问卷 |
附件二 广东省高等学校名牌专业评估方案 |
附件三 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评议表 |
附件四 广东省高等学校第1-5批名牌专业名单 |
附件五 广东省高等学校第5批名牌专业评价记分表(2005) |
附件六 广东省高等学校第5批名牌专业评价测度值(2005) |
附件七 广东省高等学校名牌专业评价测度值相关系数(2001-2005) |
附件八 作者在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参加有关学术活动情况 |
附件九 作者参加广东省高等学校名牌专业评价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广西审计学科评选委员会向上申报本学科优秀成果(论文参考文献)
- [1]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研究 ——以河南大学为例[D]. 尹清华. 河北大学, 2021(02)
- [2]中西部地方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研究 ——以河南大学生物学科为例[D]. 李梦楠. 河南大学, 2020(02)
- [3]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D]. 张王勇.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4]我国大学学科水平评价问题研究[D]. 朱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5(07)
- [5]我国学位制度的历史与现状研究[D]. 苏兆斌.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1)
- [6]高校优势学科形成模式研究 ——以湖北省为案例[D]. 张丽娟. 中南民族大学, 2013(05)
- [7]信任视野下我国政府与大学关系研究[D]. 吴晓春. 西南大学, 2012(11)
- [8]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模式研究[D]. 漆玲玲. 武汉大学, 2011(05)
- [9]我国研究生教育宏观结构的发展与改革研究[D]. 包水梅. 兰州大学, 2007(04)
- [10]大学学科专业评价研究 ——以广东省高等学校名牌专业和重点学科为例[D]. 廖益. 厦门大学, 2007(02)
标签:河南大学论文; 双一流论文; 研究生论文;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论文; 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