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出题目 渠道做文章(论文文献综述)
喻军[1](2004)在《市场出题目 渠道做文章》文中研究说明
曹文道[2](2000)在《转型期中国反贫困机制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贫困问题是当今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中国政府自建国以来,一直致力于发展生产、消除贫困的工作。但真正严格意义上的扶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提出并逐步明确的。中国扶贫开发20年的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5)体制改革推动扶贫阶段;第二阶段(1986—1993)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阶段;第三阶段(1994-2000)扶贫攻坚阶段。 中国的反贫困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研究中国反贫困问题必须研究宏观经济背景及其与贫困的相互关系。中国反贫困最大的背景就是中国反贫困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与中国经济转型期相一致。应当说,中国反贫困政策和战略的制定无不打上转型的烙印,同时,转型发展对贫困和反贫困也产生深远的影响。 转型是从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从不发达经济过渡到发达经济,这两种过渡在中国现阶段是结合在一起的。转型期对中国反贫困的影响是深入的,转型与发展相互促进,为中国大面积消除贫困创造了基本前提和条件;但转型发展同样没有能够避免对消除贫困的消极影响,经济发展与扶贫具有不同的本质和目标追求,而且增长的好处并不能自动惠及贫困群体。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在缓解贫困方面的作用是巨大的,模型分析:GDP每增长1%,贫困发生率会降低0.56个百分点。但是,经济增长对缓解贫困的作用,明显地受到经济增长的地区和行业构成的影响。而且经济增长带来的收入增长并未在城乡居民之间进行公平的分配,导致贫困集中与贫困加剧。 中国政府是反贫困资金的主要提供者。从1986年到1999年,中国政府安排财政资金、信贷扶贫资金以及以工代赈资金等扶贫专项资金累计达到了1378.1亿元。但在实施操作过程中普遍存在扶贫资金不能直接到贫困户、使用效率低、用于贫困县财政补贴资金比例过高、贷款回收率低、违规甚至违法操作等问题。 中国反贫困资源投放和使用中存在问题主要源于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对反贫资源的配置机制。在这种机制下,反贫资源配置和管理必然是一种政府行为。多层次、多目标、多利益主体以及不计成本、不讲效率、不负责任是一种必然的结果。因此,反贫困投资机制的创新必须彻底打破计划经济的机制,确实转移到市场经济机制的轨道上来。第一、建立反贫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因为,扶贫资源的有偿使用可以杜绝资源分配过程中的“寻租”行为,可以激发贫困者内在活力,培养贫困农户的市场主体意识,形成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第二、建立可持续性的反贫金融机制。其总体目标是通过促进贫困地区农村金融的持续健康发展.使更多的穷人可以持续地享受到优质的金融服务,从而实现脱贫致宫。其思路是:在建立和完善贫困地区农村合作金融的基础上,大力引进小额信贷,使得贫穷农民无须抵押即可获得贷款,从而使穷人能够享受正常的金融服务,形成符合我国贫困地区实际的金融扶贫新机制。这种机制可以实现了小额信贷和农村合作金融的优势互补,可以更好地加快贫困地区农村金融的持续稳定发展;可以减少金融风险,包括借贷风险和管理风险,甚至是政治风险;可以降低金融交易成本;可以实现机构财务上的持续性。第三、建立反贫投资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其中包括(l)建立识别和动态监测贫困人口指标体系;(2)建立独立于扶贫机构的监督机制;(3)建立项目全方位评估机制: 进行反贫困机制创新必须加速贫困地区的科技进步。科技部十五年科技扶贫的实践证明:科技扶贫使先进实用的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科学的理念、手段及方法向落后贫困地区迅速地传括、渗透和扩散,融人贫困地区传统的生产力各要素中去,从而引起生产手段的不断革新、劳动对象的不断扩大、劳动者的素质不断提高,逐步改变和增强贫困地区的生产力系统功能,促进贫困地区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加快脱贫致宫的步伐。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科技扶贫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加快贫困地区的科技进步,必须:第一、贫困地区应把科技成果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作为摆脱贫困的重要战略,努力提高贫困人口自身素质和能力;第二、大力促进贫困地区农业和农村科技进步;第三、依靠科技进步振兴贫困地区传统支柱产业和培育新兴产业.第四、健全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第五、建立健全促进贫困地区科技进步的环境与机制. 贫困地区在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政府应当发挥什么作用?贫困地区政府在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加快农民脱贫致宜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受到长期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贫困地区政府在向市场体制转型过程中往往难以适应,其行为表现诸多不合理的地方。例如短期行为、随意干预行为、封闭行为等等.因此,建立有效的反贫困机制必须正确界定政府的反困职能。反贫困作为一种公共物品,政府职能必须提供基本社会服务设施,以确保机会均等;确保人们对信贷等至关重要的资源享有平等机会:创造一个能够增
谢虹[3](1997)在《关于当前农业技术开发推广工作的改革与思考》文中提出 依靠科技振兴农业,农业的关键在于科技进步,在于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农业技术开发推广工作是把先进的科技成果转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是联系科技与生产,科技与经济的桥梁和纽带。正确认识现阶段农技开发、推广工作的现状,根据市场经济的需要提出相应的决策,对做好新时期的农技开发推广工作、寻求农技推广部门新的经济生长点,促进农技推广工作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于广礼[4](1996)在《政府要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实现“两个转变”创造条件》文中提出政府要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实现“两个转变”创造条件于广礼积极推动企业实现“两个转变”,既是“两个转变”的重中之重,也是企业摆脱目前困境的重要举措,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才能推动国有大中型企业实现“两个转变”呢?要从组织领...
二、市场出题目 渠道做文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市场出题目 渠道做文章(论文提纲范文)
(2)转型期中国反贫困机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导言 |
一、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
三、 研究目的、方法及主要内容框架 |
第一章 关于贫困和反贫困问题的理论思考 |
一、 贫困与贫困概念的理解 |
二、 贫困发生机理研究 |
三、 反贫困的战略与政策 |
第二章 中国反贫困政策机制演变与评价 |
一、 转型前中国农村贫困问题评述 |
二、 中国反贫困的历史进程及其政策演变 |
三、 中国反贫困战略与措施的评价 |
第三章 转型期中国宏观经济增长与贫困缓解 |
一、 中国宏观经济增长 |
二、 中国经济增长与反贫困 |
第四章 反贫困投资机制与效益评估 |
一、 中国反贫困投资来源和分配 |
二、 反贫困投资的效益分析与评价 |
三、 小额信贷:反贫困投入的一种机制创新 |
四、 反贫困投资机制创新 |
第五章 反贫困的技术进步机制及其绩效 |
一、 贫困地区技术进步的理论基础 |
二、 我国贫困地区技术进步的实践 |
三、 推动贫困地区科技进步的思考 |
第六章 转型期政府反贫职能定位与行为分析 |
一、 反贫困与公共物品 |
二、 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定位 |
三、 贫困地区政府不合理经济行为分析 |
四、 正确界定贫困地区政府职能行为,理顺反贫困中政府与市场关系 |
第七章 新世纪前期我国反贫困对策思考 |
一、 21世纪前期贫困发展趋势分析 |
二、 21世纪前期反贫困的基本战略 |
三、 21世纪前期反贫的标准、对象和范围 |
四、 21世纪前期中国反贫困的对策措施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致谢 |
四、市场出题目 渠道做文章(论文参考文献)
- [1]市场出题目 渠道做文章[J]. 喻军. 中国邮政, 2004(01)
- [2]转型期中国反贫困机制与对策研究[D]. 曹文道.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0(01)
- [3]关于当前农业技术开发推广工作的改革与思考[J]. 谢虹. 中国农业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7(Z1)
- [4]政府要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实现“两个转变”创造条件[J]. 于广礼. 经济论坛, 199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