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论地方财政在支持企业解困与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马洁华[1](2018)在《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的社会政策学研究 ——以H省J煤业集团契约化改革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四十年释放了社会生产的巨大活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绩,实现了中国国民财富的突破性创造与积累。但是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也从无到有呈现出累积性增长,它们不仅表现为人们财富的损失和天然资源的提前耗竭,如国企股份化改革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和改革后人们收入差距急剧扩大的情况;还表现为较不确实的价值损害,如下岗职工的生存、发展困境,及单位福利解体后经济市场化和社会福利市场化所导致的社会消费品及公共服务所出现的普遍涨价现象。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不仅严重降低并损害了普通百姓的福利,更加恶化了社会公平。回顾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的发展历史,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意味着经济绩效的提升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第三者或社会公众的福利,即社会成本问题无法根除;另一方面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的治理实践告诉我们在现实社会中,国有企业改革所产生的社会成本虽然无法根除但是可以通过政府与时俱进的建立合理的社会政策体系,不断寻找适宜的政策组合予以解决。从理论起源和发展来讲,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并不是一个全新的研究命题。从“工资侵蚀利润”到“国企政策性负担”,从张维迎到林毅夫,因为学者们对“看不见的手”的自发调节机制的推崇及对“看得见的手”的干预机制的排斥,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在既有研究的发展历史中始终按照稀缺资源配置的问题来处理,被视为企业经济绩效无法得到有效提升的暗伤。但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问题从来没有因此而消失。本文继承了社会政策学家蒂特马斯对社会成本的研究,并在其基础之上跳出既有的经济学解决框架,明确将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置于社会体系中来衡量。聚焦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的解读,围绕“只有社会政策才能有效管控市场经济改革的社会成本可能带来的损害”这一核心观点,对社会成本的成因和解决办法做了较为全面而深入的解释。根据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的发展特点,将其划分为如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逐渐孵化(1978-1991年);第二阶段,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全面爆发(1992-2002年);第三阶段,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渐趋稳定(2003年至今)。在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的孵化阶段,从社会变迁来看,国家政权稳定、经济文化开始自由化、社会资源开始自由流动。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国有企业改革采取了不断给企业赋权、扩大企业自主经营权的经济政策。这些将国有企业的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的经济政策为社会成本提供了孵化的温床——国有企业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开始出现分化。同时期的社会政策直到80年代末才出台,属于滞后且严重不健全的补偿性社会政策。这种滞后性无法妥善应对第二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的大规模爆发,第二阶段经济社会变迁的市场化则直接导致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爆发性出现。一方面,在国有中小型企业的产权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不规范操作,各种暗箱操作导致国有资产严重流失;另一方面,企业追求自身经济效益最大化,逃避应尽的责任。不仅直接解雇在岗职工降低其劳动力成本,而且很多企业虽然推行了职工聘用制,却并未按照法律规定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在这种情况下,国有企业改革带来的经济效益直接导致了国内贫富分化的加大,中国的基尼系数攀升至0.4以上,而且城市出现了新的社会贫困群体——下岗职工。同时,城市社会消费品涨价和公共服务的欠缺又间接巩固了收入的两极分化,进一步损害弱势群体的利益。针对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政府开始采取积极的措施制定各项针对性的社会政策,诸如扩大失业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建立和完善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制度,针对城镇低收入群体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同时针对公共服务的欠缺和社会服务市场的空白积极将原有企业的社会服务机构推向市场。2006年在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上“社会政策”第一次被写入中共中央全会的决定,之后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在社会政策的调控下渐趋稳定。本轮国企去产能改革主要是在煤炭和钢铁行业进行,仅煤炭行业就涉及约150万个从业人员岗位,占现有煤炭行业总就业人数的26%。在改革伊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就分别设立专项资金和配套政策来管控相关国有企业的改革社会成本。如中央政府拿出了1000亿元来安置职工,而地方政府对煤炭钢铁行业企业在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通过内部分流方式安置职工,而实现不裁员或少裁员的给予稳岗补贴;同时对依法参加失业保险、足额缴纳失业保险费的企业,按不超过该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总额的50%给予失业保险稳岗补贴等。可以说,该阶段的社会政策是在第二阶段社会政策基础上的进化,政府已经开始有意识地提前出台社会政策对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进行预先防控。本文通过对H省J煤业集团K公司契约化改革社会成本典型案例的分析,将劳工利益损害纳入社会成本考察与管控的范畴。深入分析了调研中出现的内退员工、一线员工、年轻员工与企业经济绩效发生的现实利益冲突,并在此基础上反思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及其社会政策应对,试图提供社会政策的解决方法和实用的认知逻辑。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不仅突破了传统经济学的研究视角丰富了社会政策学科研究,而且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理论研究。本文通过梳理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和社会政策应对的发展历史再次论证了:“只有社会政策才能有效管控市场经济改革的社会成本可能带来的损害”。而对K公司契约化改革社会成本的分析则是试图在全面市场化改革的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典型案例提供社会政策建议并展望适宜的社会成本管控之道,即构建能够妥善解决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的社会政策。这样的社会政策,从主体来看应该是能够充分动员并发挥各方力量,从管控效果来看应该是能够融合企业(市场)、政府、社会的不同利益。只有这样的社会政策才能为中国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江芋坤[2](2018)在《S省工会城镇困难职工帮扶工作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城镇困难职工能否顺利实现脱困解困,事关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近年来,S省各级党政重视城镇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给予了政策和资金扶持,建立了一些帮扶制度,增强了帮扶实效,解决了城镇困难职工的一些实际困难。S省各级工会围绕党和政府工作大局与工会工作全局,夯实工作基础,创新工作机制,完善措施办法,实施精准帮扶、项目化管理等工作,推动全省工会城镇困难职工帮扶工作。但客观来讲,S省工会城镇困难职工帮扶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要保证城镇困难职工顺利实现脱困解困,就必须对这些问题进行整改。笔者完成论文期间,作为S省总工会工作人员,对S省工会城镇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观察。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实际,以S省工会城镇困难职工帮扶工作问题为研究对象,以社会救助理论和社会治理理论为科学指导,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和理论联系实际等多种方法,探讨S省工会城镇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的现状,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本文一共有五个章节,第一章提出本文的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第二章阐述了城镇困难职工帮扶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第三章分析了S省工会城镇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现状;第四章分析了S省工会城镇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第五章提出了完善S省工会城镇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的对策。研究表明,S省工会城镇困难职工帮扶工作主要存在的下列问题:资源整合不够有力;帮扶工作不够精准;项目管理有待深化;帮扶实效有待提高。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下面对策建议:加强资源整合力度;强化精准帮扶工作;深化帮扶项目管理;提高帮扶工作实效。本文结合S省工会城镇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实际,提出的对策建议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在现实工作中可以被推广或借鉴,对做好S省工会城镇困难职工帮扶工作能够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郭英策[3](2016)在《20世纪90年代湖北国有企业改革回顾与思考》文中指出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所在。国有企业改革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湖北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也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本文意在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湖北国有企业改革历程进行回顾,梳理成绩和不足,揭示湖北在90年代国有企业改革方面的自身特有规律。结合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总体状况和趋势,运用改革取得的历史经验,对其中备受关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当前研究国有企业改革有所帮助。第一部分是对20世纪90年代湖北国有企业改革历程的回顾。首先是描述湖北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这个背景包括国内背景和省情状况。其次就是按照特定的历史事件,划分国有企业改革阶段,具体包括从承包责任制后期湖北国企发展,初步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湖北国企,脱困建制下的湖北国企,分别对其进行详细梳理,摸清湖北国有企业在90年代发展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是对20世纪90年代湖北国有企业改革的评析。包括取得成绩和存在的不足。通过在分析第一部分的基础上,查阅资料,总结出湖北国有企业取得的成绩:第一是摸索出了适合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结合的新形式,基本实现国有企业功能转变。第二是摸清了国有资产家底,注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继续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打下了基础。第三坚持为国有企业改革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推动企业员工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通过图表分析,揭示湖北国有企业改革存在的不足:首先是湖北国有企业竞争力相对不足,企业营运效率较低;其次是在政企分开,政资分开上脚步缓慢,改革的内在动力不足;第三是国有企业综合配套改革相对滞后。第三部分是对湖北国有企业改革的若干思考。包括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反思和以后改进方向的展望。对于改革的思路反思,首先是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走区别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道路,并适时将改革的经验上升成为理论,在实践中丰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其次是注重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利用好市场作用,激发国有企业活力;再次,坚持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走持续改革的道路。针对湖北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结合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特点,对湖北国有企业发展提出三点展望:一是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二是继续促进政企分开,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三是做好国有企业配套改革工作,促进公平正义。
杜特[4](2015)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业政策的演变及经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就业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因此受到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我国就业政策的演变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1978年至1992年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冲破了原有的“统包统配”的就业政策,主要实施了在“三结合”就业方针指导下的多元就业政策。一方面,我国提出建立劳动合同制、同时改革招工与用工制度,并采取多种鼓励政策支持多种经济形式的发展,达到了拓宽就业渠道的目的;另一方面,打破了对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限制,加大对乡镇企业的支持,实现了挖掘农村就业潜力的目标。1992年至2002年间,我国主要采取了“就业市场化”与“实施再就业工程”相结合的就业政策。既包括针对下岗失业人员实施的“再就业工程”,又包括为了适应经济体制变革而初步建立的就业市场化政策,同时进一步放宽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限制,使劳动力跨地区有序流动。2002年至今我国实施的是集“就业促进、就业扶持、社会保障、就业服务”四位一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积极就业政策。其中包括支持经济发展、鼓励全民创业的就业促进政策;扶持重点人群、实施“三条社会保障线”的扶持与保障政策;构建就业信息网络、完善就业服务机构的服务政策。我国就业政策的演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对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认识的不断深化是就业政策演变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升华是其演变的政治因素,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是其演变的经济根源,就业意识的转变是其演变的思想根源,社会阶层的分化与社会分工的发展则是其演变的社会根源。回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就业政策的发展历程,总结其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我们在今后应该进一步把握下列问题:“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是就业政策制定的宗旨;科学发展经济、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是就业政策制定的依据;建立就业预警、评估系统是就业政策制定的前提;健全法律法规、提升就业细化度是就业政策落实的保障;全社会协同、打造良性就业市场是就业政策实施的目标。
齐艳华[5](2013)在《中国失业保险制度变迁研究(1950-2012年) ——基于主体认知的视角》文中提出制度变迁是一个适应性的调整过程,在动态的时间维度内,人类的认知过程形成了制度的变迁轨迹。基于诺思的共享心智模型,以主体的认知为视角对失业保险制度的产生、发展与完善进行了研究,遵循了“现实→信念→制度→改变了的现实→改变了的信念→制度变迁”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从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期存在所有制、身份、城乡的界限到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期突破了所有制界限再到失业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期突破了城乡的界限,是一个主体认知不断调整、试错的、渐进的过程,相应地,失业保险制度变迁也是一个不断地调整、试错的、渐进的过程。失业保险制度从1986年建立到2012年,仅仅二十四年的时间,却颁布了4个法律性的文件。这说明了,认知与制度变迁之间是一种双向的互动关系,认知的变化会推动制度变迁的发生,而制度变迁又会使个体的认知与偏好发生改变。文中运用了实证的分析方法,运用制度经济学的模型通过历史的史实对失业保险制度进行分析。运用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方法,使用了大量的数据,分析制度绩效。历史分析的方法把失业保险制度分为三个阶段,即建立期、发展期和进一步发展期,还运用了法学的方法对失业保险的法律进行了分析。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制度变迁过程根源于现实中不断的变化,这现实上的变化又导致认知发生改变,反过来导致个体修改心智结构,再反过来修改现实,一直不断的持续进行。失业保险制度的变迁是一个主体的认知同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过程,二者共同推进了制度变迁,而变迁的基础却是主体的认知,主体认知是推动制度变迁的能动力。文章分为六个部分对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变迁进行了分析: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论述了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失业保险制度的理论基础、国内外的文献综述、创新与不足的内容。第二部分是认知、信念与制度变迁的理论,先介绍了认知和信念,然后讲述了认知引入制度变迁的理论,其中包括了哈耶克、诺思、青木昌彦、斯密德和鲍尔斯的认知理论,最后阐述了认知引入制度变迁的作用。第三部分是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期,首先对失业保险制度产生的制度背景进行了阐述,接着对产生失业保险制度的主体认知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制度的创新的体制基础和深层原因进行了论述,最后讲述了制度的形成,即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1986年《国营企业待业保险暂行规定》。第四部分是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期,先对失业保险制度的背景进行了讲述,接着对主体的认知调整进行了分析,然后讲述了制度调整期的制度绩效分析、存在的问题,对制度进行了调整—1993年《国营企业待业保险规定》。再接着又讲述了制度发展的背景,对制度发展的主体认知进行了分析,这包括对过渡性制度安排的认知分析和失业保险制度发展的认知分析,然后阐述了制度的发展期,包括了过渡性的制度安排内容和产生的原因分析,失业保险制度的绩效分析和存在的问题,制度的发展—1999年《失业保险条例》。第五部分是失业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期,先分析了制度进一步发展的背景,接着对制度进一步发展的主体认知进行了分析,然后在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期,先讲述了制度的并轨、制度的功能转化趋势,随后阐述了制度的绩效、存在的问题,最后是制度的进一步发展—2010年《社会保险法》。第六部分是完善失业保险制度的构想,从继续扩大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创新失业保险的基金制度、强化失业保险的待遇制度、完善失业保险的管理制度四个方面进行了叙述。最后一部分是结论。
王朝明[6](2004)在《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配合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中国的扶贫计划,已经推进了 10 多个年头,其成就是举世公认的,主要体现在农村反贫困行动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贫困人口由 20世纪 80 年代初的 2 亿多人,锐减到目前的 3000 万人左右。虽然如此,中国反贫困的任务仍是十分艰巨的。当前,贫困现象不仅表现在农村,而且随着体制转轨,国企改革进入攻坚阶段,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的重新组合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不可避免,企业下岗职工人数和城市失业者数量都在逐年增加,城市就业压力不轻,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尚有相当困难,以贫困职工和城市长期下岗失业者以及部分农村流动人口为主体的城镇新贫困人群正在形成,原来不为人们关注的城镇贫困问题,正快速地凸显起来。政府、社会各界均已意识到城镇贫困问题的治理已迫在眉睫,中国扶贫事业面临新的情况和挑战。对此,我们必须对中国的贫困问题和反贫战略进行重新的反思和定位。本论文的研究正是基于中国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双重转型”的背景,对骤然而起的城镇贫困问题进行经济、社会、人文、历史等多视角的深入考察和系统研究,即主要是从基本概念,贫困测度,致贫因素,反贫对策,目标和趋势以及国际比较上对城镇贫困问题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调查研究和认识分析。并力求通过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城镇反贫困战略体系,冀望能有助于缓解当前城镇贫困的蔓延,以便在继续推动改革深化的同时,统筹兼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尤其是切实维护好贫困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使他们能够分享到改革与发展的利益和成果,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论文共分 7 章,主要内容及观点如下:第一章,作为全论文的引论部分,开宗明义地提出了贯穿城镇贫困与反贫困研究思路的理论主线是人文关怀的精神,由此点明了本论文的研究主题和意义,并为后面各章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注入了灵魂和精髓。而全论文这个研究内核的提炼:一方面,是基于对经济学研究贫困的历史梳理,从而发现从古典经济学到现代经济学关于人的研究和人文关怀精神已经逐步地丢失。这样,对涉及到人的贫困问题及其治理,主流经济学建树不多。相反,始终以社会生产方式及其社会制度作为研究对象,以人类解放作为奋斗目标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科学地分析和深刻地洞见了自工业化以来资本主义社会贫困存在的根源,提出了解决资本主义社会贫困的制度变革方式,在这方面留下了宝贵的理论财富。这也正是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着力对当前中国转型期城镇贫困与反贫困研究进行理论创新和制度建设的根本所在。因此,笔者在引论中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论断与邓小平共同富裕的思想为指针,重新诠释现代人文关怀精神,从而铸造中国转型期城镇贫困与反贫困研究的理论内核。另一方面,是基于对工业化社会以来反贫困的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要突破过去仅仅将贫困视为一种低经济收入和物质匮乏现象(当然这是贫困最基本的现象,但贫困的表现不止于此)的理解,扭转将反贫困囿 1 <WP=5>于临时性、施舍性的给钱送物的简单做法,提高扶贫的效果和效率,促使反贫困行动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人文化的轨道,必须张扬人文精神的旗帜(这也是当前一些国际机构将物质贫困上升为人类贫困来治理的理由所在)。这样,才能从经济、社会、人文等方面构建中国城镇反贫困的战略框架、政策体系和组织结构;这也为我们在后面各章的研究中提供了一个跨学科边缘交叉分析的理论框架。此外,引论部分还界定了众说纷纭的贫困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反贫困的要义,提出了关于贫困类型的划分,给出了测量贫困程度的指标体系;同时从文献的角度,重点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贫困学说和社会主义国家及其转型过程的贫困与反贫困理论,以及经济学、社会学中关于贫困研究的代表性理论,并且确立了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即框架结构。这一切为下文的分析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前提和学术准备。第二章,从现实客观的角度描述了中国转型期城镇贫困存在的状况。由于当前城镇贫困问题的突显,直接反映在城镇贫困人口构成的变化上。而说明这个变迁,我们运用了社会学关于社会分层的理论,分析了伴随着转型,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一些享有资源占有的阶层出现了分化,中国社会分层呈现多元化的格局。在社会分层加剧的条件下,城镇贫困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为了识别这个变化的规模,探讨了尚无法统一的中国城镇贫困线标准,以及按照不同贫困线标准测算的城镇贫困人口规模,其中包括笔者提出的应把从农村进城的流动贫困人口估算在内的规模。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城镇贫困人口的分布情况和生存状况,运用英国学者汤森关于“贫困三分法”的理论,将当前城镇贫困归结为界于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之间的“基本贫困”状态。最后,归纳出转型期城镇贫困的基本特征和社会影响。第三章,基于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双重转型背景,全面探讨了 20 世纪 90 年
周军[7](2003)在《社区再就业研究》文中认为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是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和重要任务。国有企业继续执行中央提出的“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方针,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及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的实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变得更加突出。但经济结构调整也为第三产业,尤其是社区服务业提供了大发展的机遇。据统计,发达国家的社区就业份额为20%—30%,发展中国家的社区就业份额为12%—18%,而我国只有3.9%。即使按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最低水平计算,把我国社区就业的份额由3.9%提高到12%,就大约可以增加2000万个就业机会。由此可见,社区服务业是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的重要领域,就业容量大,发展空间广。因此,要在社区建设中,大力开展社区再就业,通过各种途径和有效手段,指导、扶持、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尽早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实现再就业。本文采用抽样调查、统计分析、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从三个部分展开分析研究,从而提出社区再就业的发展思路及对策,旨在充分发挥社区在促进再就业工程中作用。 第2章“我国失业与再就业状况分析”,着重对我国失业状况及原因、再就业形势及存在的问题、做好再就业工作的有利条件进行分析,提出在我国实施再就业工程的现实及长远意义。 第3章“社区再就业状况分析”,着重对我国社区再就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社区再就业主要存在劳动力需求不足、户籍制保护、培训落后、协调能力弱等问题,并从产业结构国际比较、社区就业机会调查以及国外社区再就业发展经验等方面分析我国社区再就业的潜力和发展前景。 第4章“促进社区再就业的基本思路和对策”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在对上述两章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促进社区再就业的基本思路和对策。主要对策有:抓好机构延伸;促进岗位开发;发展社区服务业;构建社区再就业网络体系;加强岗位培训;建立评估考核体系等。
刘志文[8](2001)在《长江上游地区天然林保护的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该项课题是关于长江上游地区天然林保护的政策研究。长江上游地区天然林长期遭受严重的破坏,生态环境已十分脆弱并继续恶化,对本地区和中下游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巨大威胁,因而保护长江上游地区天然林意义十分重大。该项研究的基本思路是:应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外部性理论、制度失灵理论、社会林业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等分析了天然林破坏的原因,并针对长江上游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影响及存在问题,把它放在大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大系统中思考;应用社会林业理论和方法,从工程实施者(林场、森工企业和农民)利益出发,依靠他们以及政府的共同参与和配合,从社会和经济可行性方面综合决策,提出天然林保护的政策目标,设计天然林保护的相关政策体系(天然林保护的利益补偿政策、投入保障机制及政策、劳动力转产分流政策、林业管理体制改革及政策、退耕还林的途径与政策、群众参与机制及政策等),充分发挥政策的最大效用,完善天然林保护的制度安排,做到综合治理,标本兼治。 按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作为政策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基础。通过农产调查、林业企业(林场、林产公司)调查、政府行为调查,运用农村参与式评估(PRA)等方法,深入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云南省进行调研,从长江上游地区天然林保护的背景分析入手,剖析了天然林资源破坏的原因和天保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障碍,提出了天然林保护的政策目标和政策措施。研究结果如下: 一、长江上游地区天然林破坏情况及其原因 通过对长江上游地区天然林的变迁分析,天然林破坏是长期过量采伐(采伐量大于生长量)的结果,尤以1912—1949年、1956—1966、1966—1976年、八十年代初期对天然林破坏最为严重,天然林进入了灾变时期。天然林破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1)人口急剧增长,毁林开垦,过度放牧;(2)重取轻予、重采轻造的林业政策及林业政策不稳定;(3)林区传统的“木头财政”;(4)国有林管理体制与国有林业企业政企不分、企事不分,企业社会负担过重,却要求企业自负盈亏,企业只有靠超额采伐弥补亏损和承担政府职能和社会职能;(5)在广大农村,农民从林业上基本不能获得收益,因此,他们不愿参加林业活动,他们生产的木材被林产公司低价收购,木材价格没有考虑造林成本,因而更新造林很困难;(6)林木采伐限额、林地用途管制执法效果差;(7)林业生产上供、产、销脱节,责、权、利分离;(8)市场失灵,如保护天然林带来的生态环境效益缺乏市场价格产生的外部性,长期以来木材价格偏低,林业比较效益低,天然林采伐和销售的利润绝大部分流向比较效益高的其他产业,使森林资源简单再生产难以为继,人工林经营由于高额税费和经济效益低,难以吸引社会投资:*)林区经济贫困也加剧了天然林过度开发和破坏;侧森林资源利用结构不合理,烧柴占了绝大部分,而且,森林采伐、木材加工等环节资源浪费严重;OD森林火灾、病虫鼠害和环境污染也在蚕食天然林;QD历史原因,如历史上各朝政府大兴土木、战争和帝国主义的掠夺。从更高层面分析,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是天然林破坏的宏观原因。国家为了加速工业化进程,农民为了尽快脱贫致富,地方政府为了实现经济快速发展,不惜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天然林乱砍滥伐,过量采伐,毁林开垦,破坏了天然林的更新能力,超越了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导致资源危机、生态环境危机和林业企业经济危困,大批林业职工下岗,林区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形成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之间的恶性循环。为此,党中央、国务院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果断决策,从 1998年 9月1日开始实施长江上游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简称天保工程)。 二。长江上游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与障碍 通过深入实际进行实地调研,发现长江上游地区天保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与障碍有:D天然林保护工程目标定位不准确。把天保工程区所有森林作为天然林实施禁伐,片面强调保护,完全忽视合理利用,而在退耕还林(草)中,片面强调经济效益,没有坚持“生态优先”原则;(2)天保工程使当地“木头财政”崩溃,财政收入大幅度减少,新的替代产业和经济增长点培育缺乏资金、技术、政策支持;(3)森工企业转产分流面临众多困难。本来森工企业经营状况差,亏损严重,债务负担和社会负担沉重,天保工程的实施,木材产量的大幅度调减,使企业收入减少,大批职工需要转产分流,仅重庆、四)!【、云南、贵州四省(市)就需转产分流 18273!人。虽然天保工程有大量的营造林任务,国家也拨出巨额的财政资金支持,但是商品林建设和转产项目进展缓慢,面临既无资金,也无优惠政策,更缺乏人才、技术、机制优势。而且生态公益林营造任务完成以后,这部分栽树人又需要重新转产分流;N)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第二批进入天保工程的单位离退休职工和下岗职工未纳入社会统筹,他们的基本生活无法保障。由于天然林禁伐,林业企事业单位收入减少,拖欠职工工资现象严重,职工
解友发,李亚玲[9](2000)在《浅论地方财政在支持企业解困与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中的作用》文中提出财政作为现代经济生活中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工具 ,应积极为企业解困和再就业服务。个旧市财政部门在收支矛盾十分突出的压力下 ,多方筹集资金 ,调整支出结构 ,增加社会保障投入 ,在个旧市企业解困和再就业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荆门市财政局课题组[10](1999)在《财政如何支持社会再就业工程》文中研究指明 当前,社会再就业工程不仅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和现实的紧迫问题,更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和长远的战略问题。财政部门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对支持社会再就业工程具有不可推御的责任和义务。笔者结合沙洋区的实际,谈谈当前再就业工程中的问题、成因及财政对策。
二、浅论地方财政在支持企业解困与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论地方财政在支持企业解困与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的社会政策学研究 ——以H省J煤业集团契约化改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主题与范围 |
1.2.1 研究主题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框架 |
1.5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5.1 概念界定 |
1.5.2 理论基础 |
第2章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的研究综述 |
2.1 国外有关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的相关研究 |
2.1.1 国外有关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2 国外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政策应对的理论分析 |
2.2 国内有关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的相关研究 |
2.2.1 国营企业股份化社会成本研究 |
2.2.2 国有企业社会负担研究 |
2.2.3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成本研究 |
2.2.4 有关经济转轨社会代价的研究 |
2.3 评价与发现 |
第3章 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的历史发展及社会政策应对 |
3.1 第一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逐渐孵化(1978-1991年) |
3.1.1 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孵化的社会背景 |
3.1.2 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孵化的政策温床 |
3.1.3 第一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的雏形及社会政策应对 |
3.2 第二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全面爆发(1992-2002年) |
3.2.1 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全面爆发的社会背景 |
3.2.2 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全面爆发的直接原因及后果 |
3.2.3 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全面爆发的特点 |
3.2.4 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全面爆发的社会政策应对 |
3.3 第三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渐趋稳定(2003年至今) |
3.3.1 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渐趋稳定的社会背景 |
3.3.2 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渐趋稳定的社会政策应对 |
第4章 现阶段应对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的典型案例分析—以H省J煤业集团契约化改革为例 |
4.1 J煤业集团发展概况及契约化改革背景 |
4.1.1 J煤业集团发展概况 |
4.1.2 J煤业集团契约化改革背景 |
4.2 J煤业集团契约化改革典型案例分析—基于K公司的调研 |
4.2.1 K公司代表性及调研结果 |
4.2.2 K公司契约化改革社会成本的成因分析 |
4.2.3 K公司契约化改革社会成本的结果分析 |
4.2.4 K公司契约化改革社会成本及其社会政策应对分析 |
4.2.5 K公司契约化改革社会成本的社会政策应对建议 |
第5章 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及社会政策应对的反思与启示 |
5.1 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及社会政策应对的反思 |
5.1.1 国有企业改革导致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的产生 |
5.1.2 国有企业改革巩固并恶化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 |
5.1.3 政府的社会保护功能“缺位”导致社会政策保护缺失 |
5.2 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及其社会政策应对的启示 |
5.2.1 发挥国有企业的主体力量 |
5.2.2 深入挖掘社会各主体活力 |
5.2.3 完善积极型社会政策体系 |
第6章 发达国家应对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的经验 |
6.1 发达国家国有企业改革历程及其借鉴意义 |
6.1.1 发达国家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历程对比 |
6.1.2 社会政策学视野下发达国家的借鉴意义 |
6.2 自由市场福利国家的美英企业社会责任模式 |
6.2.1 企业社会责任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
6.2.2 企业社会责任在美国的实践 |
6.2.3 企业社会责任在英国的实践 |
6.3 国家福利的德瑞X+社会福利模式 |
6.3.1 共同治理+法团主义社会政策的德国模式 |
6.3.2 工会监督+普遍主义社会政策的瑞典模式 |
第7章 重构社会政策应对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的必要性及具体路径 |
7.1 重构社会政策应对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的必要性 |
7.1.1 合理应对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是政府公共服务升级的体现 |
7.1.2 正确应对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是中国社会转型的必备条件 |
7.1.3 有效应对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是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的需要 |
7.2 重构社会政策应对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的具体路径 |
7.2.1 构建企业社会责任,健全职业福利体系 |
7.2.2 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完善社会服务机制 |
7.2.3 巩固社会主义政体,发挥财政福利优势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2)S省工会城镇困难职工帮扶工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城镇困难职工帮扶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城镇困难职工 |
2.1.2 工会城镇困难职工帮扶工作 |
2.2 相关理论 |
2.2.1 社会救助理论 |
2.2.2 社会治理理论 |
第3章 S省工会城镇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现状 |
3.1 S省城镇困难职工基本情况 |
3.2 S省工会城镇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情况 |
第4章 S省工会城镇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资源整合不够有力 |
4.2 帮扶工作不够精准 |
4.3 项目管理有待深化 |
4.4 帮扶实效有待提高 |
第5章 完善S省工会城镇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对策 |
5.1 国外解决城市贫困问题的经验借鉴 |
5.2 完善S省工会城镇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对策 |
5.2.1 加强资源整合力度 |
5.2.2 强化精准帮扶工作 |
5.2.3 深化帮扶项目管理 |
5.2.4 提高帮扶工作实效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20世纪90年代湖北国有企业改革回顾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1. 国内研究现状 |
2.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方法 |
一、20世纪90年代湖北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 |
(一) 20世纪90年代初国有企业的基本情况 |
(二) 20世纪90年代湖北国企改革进程 |
1. 承包责任制后期的湖北国企改革 |
2. 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湖北国企改革 |
3. 脱困建制下的湖北国企改革 |
二、20世纪90年代湖北国企改革评析 |
(一) 湖北国有企业改革经验 |
1. 摸索出了适合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结合的新形式 |
2. 摸清国有资产家底,注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
3. 坚持为国有企业改革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推动员工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
(二) 湖北国有企业改革的不足 |
1. 国有企业竞争力相对不足,企业营运效率低 |
2. 国企改革内在动力不足,政企分开进程缓慢 |
3. 国有企业综合配套改革相对滞后 |
三、对湖北国有企业改革的若干思考 |
(一) 对90年代国有企业改革思路反思 |
1. 坚持国有企业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在实践中丰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
2. 注重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正确认识市场的作用 |
3. 坚持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保持经济体制改革的持续性 |
(二) 对当今经济转型背景下国有企业的展望 |
1. 完善国企治理结构,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 |
2. 继续促进政企分开,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 |
3. 做好国有企业配套改革工作,促进公平正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业政策的演变及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1、选题背景 |
2、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
1、国内研究概况 |
2、国外研究概况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研究方法 |
2、创新之处 |
(四)基本概念阐述 |
1、就业 |
2、就业政策与积极的就业政策 |
3、劳动就业市场化 |
4、再就业工程 |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业政策的演变过程 |
(一)1978年——1992年:“三结合”就业方针指导下的多元就业政策 |
1、“三结合”就业方针 |
2、广开门路,多渠道、多元化的就业政策 |
3、初步建立劳动合同制,实现招工与用工制度的共同变革 |
4、打破对农村劳动力的限制,加大对乡镇企业的政策支持 |
(二)1992年——2002年:“就业市场化”与“实施再就业工程”的就业政策 |
1、逐步推进全员劳动合同制,初步实现就业市场化 |
2、实施再就业工程,合理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及企业富余人员 |
3、逐步放宽对农村劳动力的限制,实现跨地区流动就业 |
(三)2002年至今:积极的就业政策 |
1、就业促进政策 |
2、就业扶持政策 |
3、就业服务政策 |
4、社会保障政策 |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业政策的演变原因 |
(一)理论基础:对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认识的不断深化 |
(二)政治因素: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
(三)经济根源: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 |
(四)思想根源:就业意识的转变 |
(五)社会根源:社会阶层的分化与社会分工的发展 |
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业政策演变中的经验及问题 |
(一)我国就业政策演变中的经验 |
1、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出发点 |
2、必须坚持以“统筹兼顾”为准则 |
3、必须坚持以“维护政权稳定、社会和谐发展”为前提 |
4、必须坚持以强化党政责任为根本 |
5、必须坚持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及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 |
6、必须坚持与市场导向及二元经济转型的要求相吻合 |
7、必须坚持以“时间、条件”为变化依据 |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业政策演变中的问题 |
1、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管理及服务的缺位性 |
2、偏城镇、轻农村的就业政策导致城乡就业发展不均衡 |
3、偏重经济增长,忽略了就业增长与经济发展的规律性 |
4、就业政策配套法律不够完善 |
5、部分就业政策细化程度不够,执行性较差 |
6、缺乏对就业政策的有效评估 |
五、我国就业政策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
(一)“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是就业政策制定的宗旨 |
1、教育与培训并重,提升劳动者素质 |
2、加快转变就业观念,充分调动劳动者的创业积极性 |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4、构建就业援助制度,提升弱势群体的就业率 |
(二)合理调整产业结构,科学发展经济是就业政策制定的依据 |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发展与就业发展的共赢 |
2、注重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广开就业门路 |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创造多元化的就业岗位 |
4、深入挖掘农村就业潜力,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转移 |
(三)建立就业预警、评估系统是就业政策制定的前提 |
1、建立就业预警系统 |
2、构建就业政策评估系统 |
(四)健全法律法规、提升就业政策细化度是就业政策落实的保障 |
1、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
2、提高政策细化度 |
(五)全社会协同,打造良性就业市场是就业政策实施的目标 |
1、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 |
2、各司其职,共同构建和谐劳动力市场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5)中国失业保险制度变迁研究(1950-2012年) ——基于主体认知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2.1 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方法 |
1.2.2 历史分析的方法 |
1.2.3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方法 |
1.2.4 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 |
1.3 失业保险的理论基础 |
1.3.1 经济学理论基础 |
1.3.2 政治学理论基础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内文献综述 |
1.4.2 国外文献综述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 |
1.5.2 不足 |
第2章 认知、信念与制度变迁 |
2.1 认知 |
2.1.1 认知的概念 |
2.1.2 认知与行为 |
2.1.3 认知与意识形态 |
2.1.4 认知图式 |
2.1.5 认知模式 |
2.2 信念 |
2.2.1 信念的概念 |
2.2.2 信念与制度 |
2.3 认知引入制度变迁的理论 |
2.3.1 哈耶克基于心智和文化演化的自生自发社会秩序 |
2.3.2 诺思基于共享心智模型的制度变迁理论 |
2.3.3 青木昌彦基于主观博弈模型的制度变迁理论 |
2.3.4 斯密德基于状态、结构、绩效分析框架的制度变迁理论 |
2.3.5 鲍尔斯基于行为与制度的共同演化理论 |
2.3.6 评述 |
2.4 认知引入制度变迁的作用 |
第3章 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期:所有制、身份、城乡界限(1950-1986 年) |
3.1 制度产生的背景分析 |
3.1.1 “大跃进”运动 |
3.1.2 “上山下乡”运动 |
3.1.3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3.2 失业保险制度建立的认知分析 |
3.2.1 失业保险的认知缺失 |
3.2.2 失业保险的认知转变 |
3.3 制度的建立(1986 年) |
3.3.1 制度建立的体制基础:经济体制改革 |
3.3.2 失业保险制度建立的深层原因分析 |
3.3.3 制度的形成:1986 年《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 |
3.4 小结 |
第4章 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期:突破所有制界限(1987-1999 年) |
4.1 制度调整的背景分析:企业经营机制转换(1987-1993 年) |
4.2 制度调整的认知分析 |
4.2.1 个人信念 |
4.2.2 集体共有信念 |
4.3 制度的调整期:1987-1993 年 |
4.3.1 制度绩效分析 |
4.3.2 制度存在的问题 |
4.3.3 制度的调整:1993 年《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 |
4.4 制度发展的背景分析:现代企业制度(1993-1999 年) |
4.5 制度发展的认知分析 |
4.5.1 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制度产生的认知分析 |
4.5.2 失业保险发展的认知分析 |
4.6 制度的发展期:双轨制(1993-1999 年) |
4.6.1 过渡性制度安排: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与再就业工程(1993-1999年) |
4.6.2 制度绩效分析 |
4.6.3 制度存在的问题 |
4.6.4 制度的发展:1999 年《失业保险条例》 |
4.7 小结 |
第5章 失业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期:突破城乡界限(2000 年后) |
5.1 制度进一步发展的背景分析 |
5.1.1 2000 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5.1.2 2007 年的金融危机 |
5.2 制度进一步发展的认知分析 |
5.2.1 并轨的认知分析 |
5.2.2 失业保险进一步发展的认知分析 |
5.3 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期:2000-2009 年 |
5.3.1 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与再就业制度的并轨:2000-2005 年 |
5.3.2 制度的功能转化趋势:从注重生活保障转变为促进就业 |
5.3.3 制度绩效分析:2000-2009 年 |
5.3.4 制度存在的问题 |
5.3.5 制度的进一步发展:2010 年《社会保险法》 |
5.4 小结 |
第6章 完善失业保险制度的构想 |
6.1 继续扩大失业保险的覆盖面 |
6.2 创新失业保险的基金制度 |
6.2.1 进一步提高失业保险制度的统筹层次并建立中央调剂金制度 |
6.2.2 创新失业保险的费率机制 |
6.2.3 创新失业保险的征收方式 |
6.2.4 合理分配基金支出的比例 |
6.3 强化失业保险的待遇制度 |
6.3.1 明确受益人的资格条件 |
6.3.2 优化失业保险金给付标准和缩短失业保险金给付期限 |
6.3.3 重新确立失业保险金待遇的计算标准 |
6.4 完善失业保险的管理制度 |
6.4.1 完善失业保险统计指标体系并建立隐性就业者的信息鉴别机制 |
6.4.2 加强失业保险的外部监管机制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6)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论 |
1.1 研究的主题和意义:反贫困——经济学的人文关怀 |
1.1.1 叩问千年贫困:自然之物抑或社会“怪物” |
1.1.2 经济学的追寻:治理贫困与人文关怀 |
1.2 若干基本范畴的诠释和辨析 |
1.2.1 贫困的涵义和分类 |
1.2.2 贫困的测量及其标准 |
1.2.3 “反贫困”的释义 |
1.3 理论回顾与研究方法 |
1.3.1 主要贫困理论文献述评 |
1.3.2 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
第二章 中国转型期城镇贫困的现状:规模、分布与特征 |
2.1 中国转型期社会分层的嬗变与城镇贫困人口的变迁 |
2.1.1 转型时期社会阶层分化的基本状况 |
2.1.2 转型时期城镇贫困人口构成的变迁 |
2.2 当前中国城镇贫困的识别与规模 |
2.2.1 中国城镇贫困人口的识别标准 |
2.2.2 关于城镇贫困人口规模的各种估计 |
2.3 当前中国城镇人口的分布与生存状态 |
2.3.1 中国城镇贫困人口的分布情况 |
2.3.2 中国城镇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状态 |
2.4 转型期城镇贫困的主要特征与社会影响 |
2.4.1 城镇贫困的主要特征 |
2.4.2 城镇贫困存在的社会影响 |
第三章 中国转型期城镇贫困的致因分析 |
3.1 背景分析:体制转轨与社会转型 |
3.1.1 “转型”的涵义与中国转型的过程 |
3.1.2 城镇贫困:一个转型进程中的问题 |
3.2 支配城镇贫困变化的三大因素: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失业状况 |
3.2.1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与城镇贫困显露 |
3.2.2 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失业与城镇贫困 |
3.3 制约城镇贫困发生的若干社会环境与个人因素分析 |
3.3.1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对城镇贫困的影响 |
3.3.2 城镇化进程中的城镇贫困问题 |
3.3.3 新型社会保障体制建立滞后与城镇贫困 |
3.3.4 人力资本脆弱性对城镇贫困深化的原因分析 |
3.4 城镇贫困运行的沼泽地:城镇贫困陷阱解读 |
第四章 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战略的指导思想与战略构架 |
4.1 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 |
4.1.1 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的指导思想 |
4.1.2 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的基本方针 |
4.2 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的基本构架 |
4.3 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的推进阶段 |
4.3.1 对 21 世纪前期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走势的基本判断 |
4.3.2 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的推进阶段 |
4.4 中国农村扶贫与城镇反贫困的比较与整合 |
4.4.1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主要成就及其特点 |
4.4.2 中国农村扶贫战略的政策措施及其绩效评析 |
4.4.3 中国城镇反贫困与农村扶贫的比较整合 |
第五章 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战略的模式选择(Ⅰ)——经济战略类型 |
5.1 加强宏观调控与城镇反贫困 |
5.1.1 中国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宏观经济波动对城镇贫困的影响 |
5.1.2 中国城镇反贫困的宏观经济政策 |
5.2 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城镇反贫困 |
5.2.1 东、西部地区经济互动中的反贫困透视 |
5.2.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城镇反贫困政策选择:以西部城市为例。 |
5.3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与城镇反贫困 |
5.3.1 继续推进国企改革在城镇反贫困中的战略位置 |
5.3.2 困境与突围:国企改革攻坚初见成效 |
5.3.3 探索和建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与推进城镇减贫的良性互动机制 |
5.4 理顺收入分配关系与城镇反贫困 |
5.4.1 基于反贫困的分析:分配中的效率与平等 |
5.4.2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与缓解贫困的政策框架 |
5.5 充分扩大就业与城镇反贫困 |
5.5.1 反失业支撑城镇反贫困的理论定位 |
5.5.2 城镇反贫困战略中的就业政策组合 |
第六章 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战略的 |
模式选择(Ⅱ)——综合战略类型 |
6.1 可持续发展中的城镇反贫困 |
6.1.1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检视 |
6.1.2 一个现实的研判——中国矿产资源枯竭城市的贫困问题及其治理 |
6.2 中国城镇化发展与城镇反贫困 |
6.2.1 中国城镇反贫困的一个重大思路:综合协调发展、多元复合型城镇化模式的选择 |
6.2.2 发展多元复合型城镇化模式与防止流动性边缘贫困的蔓延 |
6.2.3 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与有效治理城市失业性贫困 |
6.3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与城镇反贫困 |
6.3.1 中国城镇反贫困的保障制度设计及政策工具 |
6.3.2 中国城镇反贫困保障制度及政策的调整和完善 |
6.4 人力资本积累与城镇反贫困 |
6.4.1 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 概念及其投资要素 |
6.4.2 增加人力资本积累,缓解城镇贫困的政策设计 |
第七章 国际城市反贫困的经验与启示 |
7.1 世界贫困的共同性与特殊性 |
7.2 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反贫困及其制度安排 |
7.2.1 英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济贫方案 |
7.2.2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反贫安排 |
7.2.3 法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家庭及公共救助方案 |
7.2.4 德国社会保障制度中以立法为基础的社会照顾体系 |
7.2.5 日本社会保障制度中国家救助的宗旨与内容 |
7.2.6 西方发达国家的“贫困线”(Poverty Line)制度 |
7.3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反贫困行动 |
7.3.1 发展中国家城市贫困的状况及其特征 |
7.3.2 发展中国家城市反贫困的战略模式及其政策取向 |
7.4 经济转型国家城市反贫困的对策 |
7.4.1 经济制度向市场化和私有化激进转变过程中的贫困问题 |
7.4.2 应对贫困:转型调整与制度重建 |
7.5 经验与启示 |
7.5.1 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概括 |
7.5.2 发展中国家的艰难探索 |
7.5.3 转型国家的应急反应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 记 |
(7)社区再就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我国失业与再就业状况分析 |
2.1 我国失业状况分析 |
2.2 我国再就业形势分析 |
2.2.1 我国再就业工程及其发展 |
2.2.2 我国再就业工作取得的成就 |
2.2.3 我国再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 |
2.2.4 做好再就业工作的有利条件 |
2.3 实施再就业工程的现实及长远意义 |
3 社区再就业及其状况分析 |
3.1 社区再就业 |
3.1.1 社区再就业的特点 |
3.1.2 社区再就业的基本形式 |
3.1.3 社区可开发的再就业岗位 |
3.2 社区再就业状况分析 |
3.2.1 社区再就业现状 |
3.2.2 社区再就业存在的问题 |
3.2.3 社区再就业机会调查与分析 |
3.2.4 社区再就业潜力与发展前景 |
3.2.5 社区实施再就业工程的意义 |
3.3 国内外社区再就业经验借鉴 |
3.3.1 德国社区再就业经验借鉴 |
3.3.2 沈阳市社区再就业经验借鉴 |
3.3.3 大连市社区再就业经验借鉴 |
3.3.4 其它省市社区再就业经验借鉴 |
4 促进社区再就业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
4.1 抓好机构延伸 |
4.2 促进岗位开发 |
4.3 发展社区服务业 |
4.3.1 转变政府职能促进社区服务 |
4.3.2 创办社区服务实体 |
4.3.3 加强社区服务中心建设 |
4.3.4 培养高素质的社区服务创业主体 |
4.4 构建社区再就业网络体系 |
4.5 完善社区再就业管理 |
4.6 加强岗位培训 |
4.7 建立评估考核体系 |
4.8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长江上游地区天然林保护的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文献综述 |
上篇 理论篇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的问题和目标 |
第二节 森林资源与环境经济问题研究的最新进展 |
第三节 研究的视野和思路 |
第四节 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程序 |
第二章 天然林保护政策设计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二节 外部性理论 |
第三节 制度失灵理论 |
第四节 社会林业理论 |
第五节 政策学理论 |
第六节 生态经济学理论 |
第七节 天然林保护有关的自然科学理论 |
中篇 实证篇 |
第三章 长江上游地区天然林保护的背景分析 |
第一节 长江上游地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
第二节 长江上游地区天保工程区资源现状 |
第三节 长江上游地区社会经济状况 |
第四节 长江上游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概述 |
第四章 长江上游地区天然林破坏情况及其原因 |
第一节 长江上游地区森林(天然林)的破坏情况 |
第二节 天然林破坏的原因 |
第五章 长江上游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长江上游地区天保工程的实施现状 |
第二节 长江上游地区天保工程实施中存在问题及影响 |
第三节 天然林保护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四节 长江上游地区实施天保工程的障碍因素分析 |
下篇 政策篇 |
第六章 长江上游地区天然林保护的政策目标及评价 |
第一节 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型 |
第二节 长江上游地区天然林保护的政策目标定位 |
第三节 天然林保护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 |
第七章 林业管理体制改革及政策 |
第一节 完善林业产权制度及其市场体系 |
第二节 我国国有林管理体制改革及政策 |
第三节 建立和完善天然林保护的群众参与机制及政策 |
第八章 天然林保护的投入与利益机制及政策 |
第一节 长江上游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投入与利益补偿机制框架设计 |
第二节 长江上游地区天然林保护利益补偿及政策建议 |
第三节 长江上游贫困山区天然林保护的对策措施和政策建议 |
第九章 长江上游地区天保工程中林业劳动力转产分流政策 |
第一节 天保工程中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和特点 |
第二节 长江上游地区林业劳动力转移的途径与政策 |
第十章 长江上游地区退耕还林(草)的途径与政策 |
第一节 退耕还林(草)是长江上游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二节 长江上游地区退耕还林(草)模式 |
第三节 搞好长江上游地区退耕还林(草)的政策建议 |
第十一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运用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政策运用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浅论地方财政在支持企业解困与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的社会政策学研究 ——以H省J煤业集团契约化改革为例[D]. 马洁华. 吉林大学, 2018(12)
- [2]S省工会城镇困难职工帮扶工作问题研究[D]. 江芋坤.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9)
- [3]20世纪90年代湖北国有企业改革回顾与思考[D]. 郭英策.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业政策的演变及经验研究[D]. 杜特. 渤海大学, 2015(01)
- [5]中国失业保险制度变迁研究(1950-2012年) ——基于主体认知的视角[D]. 齐艳华. 辽宁大学, 2013(05)
- [6]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D]. 王朝明. 西南财经大学, 2004(04)
- [7]社区再就业研究[D]. 周军. 大连理工大学, 2003(02)
- [8]长江上游地区天然林保护的政策研究[D]. 刘志文. 西南农业大学, 2001(01)
- [9]浅论地方财政在支持企业解困与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中的作用[J]. 解友发,李亚玲.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2000(06)
- [10]财政如何支持社会再就业工程[J]. 荆门市财政局课题组. 湖北财税, 199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