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文综合测试题(一)(论文文献综述)
马茜兰[1](2021)在《基于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使不同国家对人才更加重视,随之对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和提高。目前我国新课程改革中以核心素养作为重要的育人目标,这为我国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普通高中生物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指出实施单元主题教学有助于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对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的研究势在必行。本研究目的在于推动有关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的发展,提升生物学教师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的能力,并提升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首先,利用问卷调查法和叙述性描述法对H市部分高中生物学教师进行有关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的现状调查,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现实依据。接着,利用文献研究法梳理出关于核心素养和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的研究现状,总结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的步骤并设计两个参考实例。最后,利用行动研究法将案例进行教学实践并分析其教学效果。通过对调查问卷和听课观察的结果分析发现:高中生物学教师对于生物学核心素养和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的认知程度需要提升,对二者的实施应用也需要提升和加强,且在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的应用方面需要更多可学习的案例及相关指导和培训。通过文献研究结合多位学者的研究成果总结出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的步骤,即综合分析,确定单元主题;综合分析,确定单元及课时教学目标;设计单元活动,形成教学活动方案;设计评价方案,优化教学设计。再根据该步骤基于人教版2019年版《遗传与进化》第6章和人教版2007年版《稳态与环境》第2章,设计形成了“生物的进化”和“神经-体液-免疫调节”这两个案例。将“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案例付诸实践,选取S中学的高二25班作为实验班实施单元主题教学设计,高二24班作为对照班。利用SPSS和Excel对两个班级的单元测试题成绩和学生问卷的数据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频数对比,结果显示P值小于0.05即实验班的单元测试题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调查问卷也显示实验班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有关生活常识的变化情况也比对照班明显。本研究通过分析案例的教学实践效果,发现单元主题教学设计可以促进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和成绩的提高,也有助于学生习惯的改变和生活常识的提高,即单元主题教学设计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袁飞艳[2](2020)在《初中历史讲评课优化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讲评课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课型。一方面,讲评课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完善知识体系,优化学习方法,提高解题能力和学习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增强教师对学生学习实效的综合把握,加深教师对教育理论的理解和运用,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研能力。然而,就笔者观察所得,在实际教学中,讲评课还存在缺乏科学方法指导、对学生的主体性重视不足等问题,使得讲评课的作用得不到很好发挥。因此,如何优化讲评课的讲评策略成为广大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以评价反馈理论和学习迁移理论为研究基础,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教育观察法等研究方法,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学生学情分析为依据,结合对初中历史讲评课教学的反思,以具体教学实践为载体,探索初中历史讲评课的优化策略,并反思实施效果和不足。本研究由绪论、正文、结论三部分组成。绪论主要介绍了问题提出的背景、选题意义、国内研究现状及对国内研究现状的反思、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思路与方法。正文第一部分是对讲评课的基本认识。本研究的核心概念是“讲评课”,因此,本部分着重界定了概念“讲评课”,分别从讲评内容和讲评对象两方面分析了讲评课的本质特征和一般特点。此外,本部分还就讲评课的作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阐述,以期引起实践者对讲评课的充分重视。正文第二部分主要是对初中历史讲评课存在的问题及问题原因进行分析。根据课堂观察,目前讲评课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教学主体对讲评课认识不足、讲评目标单一、讲评方法低效、课后巩固延伸欠缺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既有教育价值观功利化、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缺失等思想观念方面的原因,也有学业评价体系单一等技术层面的因素。正文第三部分是在厘清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优化初中历史讲评课的具体策略。优化初中历史讲评课,应遵循及时性原则、目标性原则、主体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拓展联系性原则、鼓励性原则。并从课前精心准备、课中激励学生参与、课后再追踪反馈三个方面探究提高初中历史讲评课的可操作的具体策略。结论部分是对本研究的重要结论的提炼总结,同时,对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进行反思。总之,本文立足教育相关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寻求初中历史讲评课的优化策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促进学生历史素养的提高,落实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陈欣荣[3](2020)在《初二英语新手型教师与经验型教师教材使用情况对比研究》文中认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材是课程的载体,是按照课程标准编写的主要课程资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材料和手段,也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教学材料和学习材料。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对教材加以适当的取舍和调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同时也要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然而,对于同一套新标准初中英语教材,不同教学经验的教师对其的使用各不相同。因此,了解当前初二英语教师教材使用现状,找出新手型教师和经验型教师的异同,分析存在差异的原因,并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这对于提高初中英语教师,尤其是新手型教师的教材使用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论文旨在回答以下两个研究问题:(1)初二英语经验型教师和新手型教师在教材使用过程中存在哪些异同?(2)为什么初二英语经验型教师和新手型教师在教材使用过程中存在异同?为了解决以上两个研究问题,本研究以五所呼和浩特实验中学的33名初二英语老师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18名经验型教师和15名新手型教师。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的方法对其进行调查研究。作者通过数据统计软件EXEL对问卷结果分析及对课堂观察表和访谈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1)经验型教师和新手型教师普遍认为教材和课标对英语课堂教学的意义很大,但经验型教师对教材和课标的了解和态度要比新手型更深入、积极;经验型教师和新手型教师都认为有必要对教材进行增删,替换,调整。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经验型教师比新手型教师更善于整合教材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且驾驭教材的能力更强;在教材使用的困难和希望方面,两类教师都表示缺乏系统的教学资源的支持,希望进行有关教材使用,整合和二次开发方面的培训。此外,新手型教师表示更需要提升他们个人的教学和教材开发能力。(2)导致新手型教师和经验型教师在教材使用上存在上述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经验型教师拥有更长的教龄,更丰富的课堂管理和教学经验,更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更多长期积累的教学资源,更多样的教学风格,更多元的教学理念和对创造性使用教材更充足的信心和能力。最后作者针对提高初中英语教师教材灵活使用的整体水平从教师、教材编写者和学校三方面提出一系列建议。如:新手型教师要丰富他们对教材,教材使用观和课标的认识,正确评估教材的优缺点,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经验型教师应该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主动学习现代教学技术。两类教师都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课标要求进行教学;教材编写者应该及时更新教材内容、为教师研发更多的配套资源;学校应该为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开展更多有关教师教材使用策略方面的培训和讲座。
王智超[4](2020)在《对内蒙古蒙古语授课高中数学辅助资料的研究(1978-2018年)》文中研究说明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蒙古语授课理科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中数学教育尤为突出。中小学数学蒙古文版教科书的出版发行紧跟课程改革步伐。但是同步练习、考试复习方面的蒙古文辅助资料落后于教学要求,高中辅助资料的建设更为滞后,跟不上高中生的高节奏的学习。因此,蒙古语授课高中数学教师大量翻译汉文辅助资料的同时,自己也编写辅助资料,以便满足教学要求。蒙古语授课高中数学辅助资料的建设历史、得失及其原因的研究对今后的蒙古族数学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选取1978—2018年蒙古语授课高中数学辅助资料的建设发展史为研究对象。1978—2018年间,内蒙古蒙古语授课高中的数学辅助资料经历了怎样的变迁,本文以数学辅助资料的起步、发展、升华阶段分别划分为1978—1986年、1986—2003年、2003—2018年三个阶段,并且又把每个阶段按数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去划分时间,分别论述了该时期蒙古语授课高中数学辅助资料的编写以及使用情况、正式出版的高中数学蒙古文辅助资料的特点。此外,对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通辽蒙古族中学、库伦旗第一中学进行了调查,以此了解学生对蒙汉数学辅助资料的选择情况以及对汉文数学辅助资料的理解和帮助程度以及数学辅助资料对哪些方面有帮助、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数学辅助资料的情况。最后,得出研究结论:(1)1978—1986年间,虽然出版了一些高中数学蒙文资料,但是结构单一,主要用于教师的教学。学生只靠教科书课后习题或教师编的题来复习、巩固知识。另外,蒙汉双语教学逐渐开始被重视,学生通过教师开始接触汉文辅助资料。(2)1986—2003年间,学生开始有了学校统一发的蒙文数学资料,但是大多数都是把高中所有内容整合成一本书的资料,即综合练习册。部分学校直接使用了汉文辅助资料,借助汉文辅助资料的,老师用蒙古语授课形式的蒙汉双语教学开始普及。(3)2003—2018年间,学生已经拥有教科书配套的蒙文数学辅助资料并且结构多样化。有些学校直接使用汉文数学资料,有的学校用装订成册(未出版)的蒙文数学资料,有的学校用正式出版的蒙文数学资料。除了学校发的数学辅助资料之外,学习基础好的学生自主购买额外数学辅助资料加强学习并且用汉文资料的学生居多。针对以上结论对蒙古语授课高中数学辅助资料的编写以及使用方面提出了建议。
曹国锋[5](2020)在《中考现代文阅读中语文知识的设题与备考探微》文中研究说明依据考试"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的原则,语文知识及其运用的能力是现代文阅读设题的重要内容。本文旨在梳理阅读考查所涉及的语文知识系统,研究其在现代文阅读测试中的设题方式,进一步明晰命题思路与备考措施,提升复习效率。
李丹阳[6](2020)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施的调查研究 ——以德州市F小学为例》文中提出伴随“全民阅读”的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是落实《普通义务课程标准》必须要高度重视并妥善破解的新问题。整本书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尚且处于探索阶段,教学实施的组织形式主要为阅读课、班级读书会等方式,还未形成科学的实践模式与课程理论体系。因此还需大量的教师和专家参与其中,共同为整本书阅读教学实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基于上述现状,笔者针对整本书阅读教学实施展开研究。为了了解当前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施的真实情况,本研究调查具有一定整本书阅读教学经验的山东省德州市F小学,以中高年级的学生与老师作为研究对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和案例分析法,对该校整本书阅读教学实施进行调查。笔者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整本书阅读教学实施存在以下问题:学校“全阅读”课程体系不完善,阅读课型缺乏多样性,整本书阅读评价机制欠缺;教师课堂教学实施缺乏统整性,模式化和感知印证化严重,过程监督不足,阅读氛围不浓厚和评价体系不健全;学生阅读目的功利化,阅读文本内容单一且量少质次,阅读方式浅显化。分析成因为:学校缺乏整本书阅读教学实施保障和系统的课程体系;教师教学缺乏系统思考和综合素养;学生主要对整本书阅读的重视程度低且认知发展局限。笔者通过对整本书阅读教学实施现状的调查、分析和理论的思考,发现开发整本书阅读课程可以解决目前整本书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基于泰勒课程原理、全阅读理念、语文核心素养,从整本书阅读课程设计、整本书阅读课程实施、整本书阅读课程评价等方面展开论述。
李念[7](2020)在《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素养测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提出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为落实该目标,教育部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凝练出地理学科的四个核心素养,其中综合思维作为地理学科特有思维被提出,大部分学者致力于地理综合思维培养措施研究,对于综合思维的评价研究较少。不可否认,培养地理综合思维是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体现,地理学者与教师都应该关注其培养措施。但学生目前的地理综合思维现状如何,所应用的培养措施是否有效则必须利用一定评价工具进行测量,可见对地理综合思维的评价研究对其培养具有指导意义。本研究采用SOLO分类评价理论对地理综合思维水平进行层次划分,构成地理综合思维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对W市部分高中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进行测量,将测量结果从不同水平、性别、学校和年级四个角度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学生整体地理综合思维水平偏低,其中时空综合水平最差;第二,女生地理要素综合分析能力比男生强,其他水平差异较小;第三,普通高中整体综合思维弱于示范高中,时空综合差异明显;第四,高三学生整体综合思维提升明显,高二较高一无明显提高。结合实习经历与学生测量结果反馈,认为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在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对综合思维理解肤浅,导致教学策略不当,主要表现在:第一,地理要素呈现方式缺乏关联性与层次性;第二,时空结合意识依赖于情境,缺乏迁移性;第三,地方综合意图隐藏于案例,缺乏目的性。另一方面,学生地理基础知识薄弱,缺乏理解性学习,主要表现为:第一,学生归纳概括能力不足;第二,学生个人努力程度不够。由此提出以下教学建议:第一,以综合思维为导向,创设递进式问题链;第二,厘清要素间相互关系,学习绘制思维导图;第三,增强时空转换意识,引导知识发生迁移;第四,进行区域层级划分,围绕主题展开教学;第五,利用成长记录袋法,监督思维水平发展。
陈玉林[8](2020)在《多模态叙事教学对高中生英语词汇学习效应的实证研究 ——以朔州市第四中学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词汇一直以来都是学习一门语言的重要基础,词汇学习效应深刻影响着听、说、读、写、译等语言能力的发展。随着词汇越来越受重视,国内外学者对词汇教学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多模态叙事教学于2014年首次提出,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多模态叙事教学融合了多模态教学与叙事教学的优点,在多模态理念框架下,引入叙事化教学手段,鼓励学习者进行多模态的输出,并尽可能以叙事的形式设计和呈现。多模态叙事词汇教学不仅使得原来枯燥的词汇教学更有活力,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深度加工所学词汇,促进学生对词汇的理解与应用,从而改善学生的词汇学习效果。本研究将多模态叙事教学应运到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旨在研究以下3个问题:1)多模态叙事教学对高中生英语词汇短期记忆效应有何影响?2)多模态叙事教学对高中生英语词汇长期记忆效应有何影响?3)多模态叙事教学对高中生英语词汇学习观念和策略有何影响?为解决这三个问题,本研究试图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结构主义叙事理论和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构建多模态叙事词汇教学模式,并以朔州市第四中学校高二年级的9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为期近三个月的对比实验研究。在实验开始之前,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英语词汇综合测试(前测)和英语词汇学习情况问卷调查(首次),用SPSS 19.0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两个班的学生有相同的词汇水平,也有相近的词汇学习观念和策略。之后,在实验班进行多模态叙事词汇教学,在对照班进行传统的词汇教学。在实验中,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了六次英语词汇单元测试。在实验结束后,再对两个班进行英语词汇综合测试(后测)和英语词汇学习情况问卷调查(末次)。研究结果表明,多模态叙事词汇教学能够提升高中生的英语词汇长期记忆效应,并且能够改善高中生的英语词汇学习观念和策略,但对高中生的英语词汇短期记忆效应影响不大。基于实验结果和研究结论,本文为高中英语教师进行词汇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并对之后的研究者们开展多模态叙事教学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也指出了本研究的不足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段昌兵,王怀龙,王梅[9](2019)在《“任务书”:助推“整本书阅读”教学》文中研究指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最大变化就是将语文课程设计为18个学习任务群。其中引发一线教师普遍关注的是第一个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与研讨"。2019年秋季即将使用的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上、下)和选择性必修(上、下)以独立单元形式安排了《乡土中国》《红楼梦》《堂吉诃德》《平凡的世界》经典名着的
康钢霞[10](2019)在《叙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掌握好词汇是学好英语的基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规定到初中毕业学生需要掌握1500-1600个单词。然而,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现状并不乐观。叙事教学法是一种提倡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叙事来讲授语言知识的新教学方法,最近几年成为了教学领域的一个亮点。根据词汇教学现状,本研究尝试将叙事教学法应用到初中词汇教学中,来探寻该方法对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影响。这种方法对词汇教学的影响主要从学生的英语词汇听写成绩,英语综合成绩及学生对词汇学习态度和词汇学习策略使用的变化四方面来研究。本研究要回答以下问题:(1)叙事教学法对初中生的英语词汇听写成绩有哪些影响?(2)叙事教学法对初中生的英语综合成绩有哪些影响?(3)叙事教学法对初中生的英语词汇策略使用和词汇学习态度有什么影响?本研究的对象来自山西省忻州市五台龙泉中学初二1701和1702两个班级的学生,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班和控制班进行了一个学期的英语词汇教学实验。实验前,笔者对实验班和控制班进行了相同的问卷测试,词汇听写测试和综合英语测试来调查学生的词汇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情况,词汇听写成绩,综合英语成绩的情况。实验中,笔者在实验班用叙事教学法教单词,在控制班用传统教学法教单词。实验结束后,在两个班级分别进行词汇学习问卷调查和词汇听写测试以及综合测试,以此来调查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学生词汇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的使用,词汇听写成绩以及英语综合成绩的变化情况。同时,笔者对实验班的六名学生进行了访谈,以期更加深入的了解他们对叙事教学法的态度及看法。本研究数据分析分为三部分。首先对实验前后学生的词汇听写成绩和综合英语成绩做了分析,了解他们认识和写出词汇的能力以及英语综合学习情况的变化。其次对实验前后的学生英语词汇学习情况问卷进行分析,了解他们对词汇学习态度和词汇学习策略使用情况的变化。最后,收集了实验班学生的访谈数据并进行了分析来了解学生对叙事教学法的态度。从研究结果可以发现:1.叙事教学法在提高学生的英语词汇听写成绩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2.叙事教学法在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成绩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3.叙事教学法通过激发学生对英语词汇学习兴趣和增强学生对英语词汇学习的信心给学生的词汇学习态度和词汇学习策略使用情况带来了改变。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词汇教学法相比,叙事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词汇学习方法。通过将叙事教学法应用到英语词汇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词汇听写成绩和英语综合成绩,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词汇学习策略使用意识和改善学生的词汇学习态度。
二、语文综合测试题(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语文综合测试题(一)(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发展对人才质量的新需求 |
1.1.2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
1.1.3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
1.1.4 生物学学科中相关研究的缺失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对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对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的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核心素养 |
2.1.2 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
2.1.3 单元 |
2.1.4 单元教学设计 |
2.1.5 单元主题教学设计 |
2.2 研究理论基础 |
2.2.1 从核心素养维度 |
2.2.2 从生物学学科维度 |
2.2.3 从课程整合维度 |
2.2.4 格式塔心理学 |
第三章 高中生物学教师单元主题教学设计及相关现状调查 |
3.1 调查目的 |
3.2 调查对象 |
3.3 编制调查问卷 |
3.4 调查结果分析 |
3.4.1 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
3.4.2 听课观察的结果分析 |
3.5 调查结论 |
第四章 基于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的步骤及案例 |
4.1 基于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的步骤 |
4.1.1 综合分析,确定单元主题 |
4.1.2 综合分析,确定单元及课时教学目标 |
4.1.3 设计单元活动,形成教学活动方案 |
4.1.4 设计评价方案,优化教学设计 |
4.2 “生物的进化”单元主题教学设计 |
4.3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单元主题教学设计 |
第五章 教学实践及效果分析 |
5.1 实践目的 |
5.2 实践过程 |
5.2.1 选取实践对象 |
5.2.2 设计检验教学实践效果的工具 |
5.2.3 检验实践对象的差异性 |
5.2.4 开展教学实践 |
5.3 教学实践的效果分析 |
5.3.1 单元测试题的结果分析 |
5.3.2 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
5.4 教学实践的结论 |
第六章 结论、建议与反思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建议 |
6.3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基于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前测综合测试题 |
附录三 关于高中学生部分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及生活常识的调查问卷 |
附录四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单元测试题 |
攻读硕士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着、论文 |
致谢 |
(2)初中历史讲评课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初中历史讲评课的概念界定 |
一、讲评课的一般含义 |
二、初中历史讲评课的特点分析 |
三、讲评课的作用 |
第二章 目前初中历史讲评课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一、初中历史讲评课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问题原因分析 |
第三章 优化初中历史讲评课的策略 |
一、提高初中历史讲评课质量应遵循的原则 |
二、提高初中历史讲评课质量的具体策略 |
结论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本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初二英语新手型教师与经验型教师教材使用情况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Ⅰ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Research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
1.3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
Chapter Ⅱ Literature Review |
2.1 Definition |
2.1.1 Definition of Textbook |
2.1.2 Definition of Textbook Use |
2.1.3 Definition of Novice Teacher(NT) |
2.1.4 Definition of Experienced Teacher(ET) |
2.2 Researches on Teacher's Textbook Use at Home and Abroad |
2.2.1 Researches on Teacher's Textbook Use Abroad |
2.2.2 Researches on Teacher's Textbook Use at Home |
2.3 Researches on Factors Affecting Teacher's Textbook Use at Home and Abroad |
2.3.1 Researches on Factors Affecting Teacher's Textbook Use Abroad |
2.3.2 Researches on Factors Affecting Teacher's Textbook Use at Home |
2.4 Theoretical Foundation |
2.4.1 Constructivism Learning Theory |
2.4.2 The Input Hypothesis |
Chapter Ⅲ Research Methodology |
3.1 Research Questions |
3.2 Research Subjects |
3.3 Research Instruments |
3.3.1 Questionnaire |
3.3.2 Interview |
3.3.3 Classroom Observation |
3.4 Data Collection |
Chapter Ⅳ Results and Discussion |
4.1 Comparison and Discussion of Textbook Use between ET and NT |
4.1.1 Comparison of Understanding of Textbook between ET and NT |
4.1.2 Comparison of Cognition and Attitude of Textbook Use between ET and NT |
4.1.3 Comparison of Understanding of Curriculum Standard between ET and NT |
4.1.4 Comparison of Textbook Use in Practice between ET and NT |
4.1.5 Comparison of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in Textbook Use between ET andNT |
4.1.6 Comparison of Requirements and Expectations in Textbook Use between ETand NT |
4.2 Comparison and Discussion of Reasons Affecting Textbook Use between ET andNT |
4.2.1 Reasons for ET and NT's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Textbooks andCurriculum Standard |
4.2.2 Reasons for ET and NT's Different Textbook Use in Practice |
4.2.3 Reasons for ET and NT's Different Problems and Expectations in TextbookUse |
Chapter Ⅴ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
5.2 Implications |
5.3 Limitation and Suggestion of the Study |
References |
Appendix Ⅰ |
Appendix Ⅱ |
Appendix Ⅲ |
Appendix Ⅳ |
Appendix Ⅴ |
Acknowledgements |
(4)对内蒙古蒙古语授课高中数学辅助资料的研究(1978-2018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蒙古语授课高中生数学辅助资料的概述 |
2.1 蒙古语授课高中数学教育发展概况 |
2.1.1 蒙古文教科书概述 |
2.1.2 数学辅助资料的概述 |
2.2 数学辅助资料的功能和特性 |
2.2.1 数学辅助资料的功能 |
2.2.2 数学辅助资料的特性 |
2.3 蒙古语授课高中数学辅助资料的编写原则 |
2.4 数学辅助资料的内容结构的分类 |
2.5 蒙古语授课高中数学辅助资料编写的指导思想 |
第3章 1978—1986 年蒙古语授课高中数学辅助资料 |
3.1 蒙古族教育的背景简述(1978—1986) |
3.2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时期(1978—1982年) |
3.2.1 蒙古语授课高中数学辅助资料情况的调查分析 |
3.2.2 该时期出版的蒙古文高中数学辅助资料的分析 |
3.3 《全日制六年制学校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时期(1982—1983年) |
3.3.1 蒙古语授课高中数学辅助资料情况的调查分析 |
3.4 《高中数学教学纲要》时期(1983—1986 年) |
3.4.1 蒙古语授课高中数学辅助资料情况的调查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1986—2003 年蒙古语授课高中数学辅助资料 |
4.1 蒙古族教育背景简述(1986—2003) |
4.2 《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时期(1986—1996 年) |
4.2.1 蒙古语授课高中数学辅助资料情况的调查分析 |
4.2.2 该时期出版的蒙古文高中数学辅助资料的分析 |
4.3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时期(1996—2003 年) |
4.3.1 蒙古语授课高中数学辅助资料情况的调查分析 |
4.3.2 该时期出版的蒙古文高中数学辅助资料的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2003—2018 年蒙古语授课高中数学辅助资料 |
5.1 蒙古语授课高中数学辅助资料情况的调查分析 |
5.2 该时期出版的蒙古文高中数学辅助资料的分析 |
5.3 小结 |
第6章 蒙古语授课高中数学辅助资料的现状调查分析 |
6.1 蒙古语授课高中生对蒙汉数学辅助资料选择情况的调查分析 |
6.1.1 调查结果 |
6.1.2 结果分析 |
6.2 蒙古语授课高中生对汉文辅助资料的理解程度的调查分析 |
6.2.1 调查结果 |
6.2.2 结果分析 |
6.3 蒙古语授课教学中使用数学辅助资料情况的调查分析 |
6.3.1 调查结果 |
6.3.2 结果分析 |
6.4 数学辅助资料对学生帮助程度的调查分析 |
6.4.1 调查结果 |
6.4.2 结果分析 |
6.5 数学辅助资料在哪些方面对学生有帮助的调查分析 |
6.5.1 调查结果 |
6.5.2 结果分析 |
6.6 师生对各种结构的数学辅助资料的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
6.6.1 调查结果 |
6.6.2 结果分析 |
第7章 对蒙古语授课高中数学辅助资料的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对蒙古语授课高中数学辅助资料的编写以及使用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6)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施的调查研究 ——以德州市F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文献综述 |
五、理论基础 |
六、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德州市F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实施现状 |
第一节 整本书阅读教学实施的全景扫描 |
一、起源概说 |
二、理念支撑—“全阅读理念” |
三、条件创设 |
四、实施模式 |
五、项目开发—“阅读生活化”项目 |
六、评价机制 |
第二节 “整本书阅读”课堂教学的实施样态 |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与表述 |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融合 |
三、教学实施的环节与路径 |
四、教学指导的概况与内容 |
五、教学环境的营造与创设 |
六、教学评价的体系与构成 |
第三节 整本书阅读教学实施后的学生反馈 |
一、阅读动机与阅读习惯 |
二、阅读课类型的偏爱趋向 |
三、学生的阅读改观 |
四、阅读困境与教学建议 |
第三章 德州市F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实施问题分析 |
第一节 学校教学实施存在的问题 |
一、“全阅读”课程体系不完善 |
二、阅读课缺乏多样性与系统化 |
三、学校整本书阅读评价机制欠缺 |
第二节 教师课堂教学实施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一、教学实施缺乏“统整性” |
二、教学实施呈现模式化与感知-印证化 |
三、教学实施过程监督指导不足 |
四、阅读环境氛围不浓厚 |
五、教学实施评价体系不完善 |
第三节 学生阅读存在的问题 |
一、阅读目的“功利化” |
二、阅读文本内容单一化且量少质次 |
三、阅读方式浅显化 |
第四章 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学校原因 |
一、缺乏教学实施保障 |
二、缺乏系统的阅读课程体系和实践模式 |
第二节 教师原因 |
一、“整本书阅读教学”缺乏系统思考:价值定位的迷失 |
二、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综合素养匮乏 |
三、整本书阅读教学复杂且富有挑战性 |
第三节 学生原因 |
一、对整本书阅读的重视程度低 |
二、小学生认知发展的局限性 |
三、“形式阅读”倾向严重 |
第五章 教学建议:完善整本书阅读课程设计 |
一、明确整本书阅读课程目标 |
二、组织整本书阅读课程经验 |
三、创新整本书阅读课型,完善课程体系 |
四、优化整本书阅读课程实施 |
五、建构整本书阅读课程评价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素养测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 |
1.1.2 现代发展性学习评价的趋势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思维 |
2.1.2 地理思维 |
2.1.3 地理综合思维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SOLO分类评价理论 |
3 地理综合思维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一级指标的构建 |
3.1.1 要素综合 |
3.1.2 时空综合 |
3.1.3 地方综合 |
3.2 二级指标的构建 |
3.2.1 要素综合的层次 |
3.2.2 时空综合的层次 |
3.2.3 地方综合的层次 |
4 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评价过程 |
4.1 评价试题设计 |
4.1.1 要素综合水平试题设计 |
4.1.2 时空综合水平试题设计 |
4.1.3 地方综合水平试题设计 |
4.2 评价对象的选择 |
4.3 测试卷的发放与回收 |
4.4 测试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5 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评价结果 |
5.1 评价结果 |
5.1.1 基于不同水平的结果分析 |
5.1.1.1 要素综合的统计结果 |
5.1.1.2 时空综合的统计结果 |
5.1.1.3 地方综合的统计结果 |
5.1.2 基于不同性别的结果分析 |
5.1.3 基于不同学校的结果分析 |
5.1.4 基于不同年级的结果分析 |
5.2 评价结论 |
5.2.1 存在问题 |
5.2.1.1 学生整体地理综合思维水平偏低,其中时空综合水平最差 |
5.2.1.2 女生地理要素综合分析能力比男生强,其他水平差异较小 |
5.2.1.3 普通高中整体综合思维弱于示范高中,时空综合差异明显 |
5.2.1.4 高三学生整体综合思维提升明显,高二较高一无明显提高 |
5.2.2 原因分析 |
5.2.2.1 教师对综合思维理解肤浅 |
5.2.2.2 地理课堂教学策略不当 |
5.2.2.3 学生地理基础知识薄弱 |
5.2.2.4 学生知识归纳能力缺乏 |
5.2.2.5 学生个人努力程度不够 |
5.3 相关建议 |
5.3.1 以综合思维为导向,创设递进式问题链 |
5.3.2 厘清要素相互关系,学习绘制思维导图 |
5.3.3 增强时空转换意识,引导知识发生迁移 |
5.3.4 进行区域层级划分,围绕主题展开教学 |
5.3.5 利用成长记录袋法,监控思维水平发展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构建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评价指标体系 |
6.1.2 评价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水平发展现状 |
6.1.3 对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培养提出相关建议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评价试题设计》 |
附录二 《地理综合思维评价试题各层次分值征集》 |
致谢 |
(8)多模态叙事教学对高中生英语词汇学习效应的实证研究 ——以朔州市第四中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问题与内容 |
1.3 研究目标与方法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词汇教学 |
2.1.2 多模态教学 |
2.1.3 叙事教学 |
2.1.4 多模态叙事教学 |
2.2 多模态叙事教学在英语词汇教学方面的研究综述 |
2.2.1 多模态教学在英语词汇教学方面的研究综述 |
2.2.2 叙事教学在英语词汇教学方面的研究综述 |
2.2.3 多模态叙事教学在英语词汇教学方面的研究综述 |
第3章 理论基础 |
3.1 认知语言学理论 |
3.2 结构主义叙事理论 |
3.3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问题 |
4.2 研究对象 |
4.3 研究工具 |
4.3.1 英语词汇综合测试题 |
4.3.2 英语词汇单元测试题 |
4.3.3 英语词汇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
4.4 实验过程 |
4.4.1 首次英语词汇学习情况问卷调查 |
4.4.2 英语词汇综合测试前测 |
4.4.3 对照班词汇教学 |
4.4.4 实验班词汇教学 |
4.4.5 英语词汇单元测试 |
4.4.6 末次英语词汇学习情况问卷调查 |
4.4.7 英语词汇综合测试后测 |
第5章 结果与讨论 |
5.1 实验班与对照班前测数据分析 |
5.2 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
5.2.1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 |
5.2.2 首次与末次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
5.3 实验班与对照班单元测试数据分析 |
5.4 实验班与对照班后测数据分析 |
5.5 多模态叙事教学对高中生英语词汇学习效应的影响 |
5.5.1 多模态叙事教学对高中生英语词汇短期记忆效应的影响 |
5.5.2 多模态叙事教学对高中生英语词汇长期记忆效应的影响 |
5.5.3 多模态叙事教学对高中生英语词汇学习观念和策略的影响 |
第6章 结语 |
6.1 研究发现与启示 |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英语词汇综合测试题(前测) |
附录二 英语词汇综合测试题(后测) |
附录三 英语词汇单元测试题(Module1-Module6) |
附录四 英语词汇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10)叙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1.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
1.2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
1.3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
2.Literature Review |
2.1 Overview of vocabulary |
2.2 Overview of learning strategies |
2.3 Researches on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
2.3.1 Researches on vocabulary teaching abroad |
2.3.2 Researches on vocabulary teaching in China |
2.4 Overview of narrative approach |
2.4.1 The definition of narrative approach |
2.4.2 Key concepts in narrative approach |
2.4.3 Characteristics of narrative approach |
2.4.4 Operation forms of narrative approach |
2.5 Related researches on narrative approach at home and abroad |
2.5.1 Researches on narrative approach abroad |
2.5.2 Researches on narrative approach in China |
2.6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narrative approach |
2.6.1 Constructivism learning theory |
2.6.2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 |
2.6.3 Humanistic theory |
3.Research Design |
3.1 Research questions |
3.2 Research subjects |
3.3 Research instruments |
3.3.1 Tests |
3.3.2 Questionnaires |
3.3.3 Interview |
3.4 Research procedures |
3.5 A sample teaching plan in EC |
3.6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
4.Data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
4.1 Data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the tests |
4.1.1 Data analysis of the pre- tests |
4.1.2 Data analysis of the post- tests |
4.1.3 Discussion of the pre-tests and post-tests |
4.2 Data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the questionnaires |
4.2.1 Data analysis of the pre- questionnaire |
4.2.2 Data analysis of the post-questionnaire |
4.2.3 Discussion of the questionnaires |
4.3 Data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the interview |
4.3.1 Data analysis of the interview |
4.3.2 Discussion of the interview |
4.4 Implications |
5.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A |
Appendix B |
Appendix C |
Appendix D |
Appendix E |
Acknowledgements |
Publications |
四、语文综合测试题(一)(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研究[D]. 马茜兰. 淮北师范大学, 2021(12)
- [2]初中历史讲评课优化策略研究[D]. 袁飞艳. 西南大学, 2020(05)
- [3]初二英语新手型教师与经验型教师教材使用情况对比研究[D]. 陈欣荣.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4]对内蒙古蒙古语授课高中数学辅助资料的研究(1978-2018年)[D]. 王智超.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5]中考现代文阅读中语文知识的设题与备考探微[J]. 曹国锋.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20(14)
- [6]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施的调查研究 ——以德州市F小学为例[D]. 李丹阳.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7]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素养测评研究[D]. 李念.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2)
- [8]多模态叙事教学对高中生英语词汇学习效应的实证研究 ——以朔州市第四中学校为例[D]. 陈玉林. 西南大学, 2020(01)
- [9]“任务书”:助推“整本书阅读”教学[J]. 段昌兵,王怀龙,王梅.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9(19)
- [10]叙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康钢霞.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