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航空学会第五届先进材料技术研讨会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严平[1](2019)在《C中心军民科技融合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党中央从国内与国外两个发展大格局大趋势出发,科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将军民融合战略提升为国家战略,提出要深入实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这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要。如何把握党中央、习主席关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把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更深程度上落到实处,在富国与强军的伟大实践中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早日实现,是一个非常现实、非常紧迫的实践课题。这其中,军民科技融合作为军民融合的重中之重与关键所在,我国虽然取得了一定意义上的探索成果与实践经验,探索出了部分行之有效的制度机制,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体制性障碍、政策性问题、结构性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与制约了军民科技融合向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深度融合发展态势与发展格局迈进。针对当前军民科技融合中存在的矛盾问题,制定科学规范的法规制度,拿出具体可行的措施办法,是在新时代新形势下深入推进军民融合战略的当务之急与重中之重。空气动力学作为事关国家安全与发展战略的重要技术科学和基础性科学,因其具有“军民两用、军民共享”的天然属性,已经成为军民科技融合中实践性最强、最活跃的领域之一。而C中心作为唯一的国家级气动中心,肩负着气动报国、气动强国的历史重任,其发展壮大的历史,就是一部服务国民经济建设、军民融合协调创新发展、军民科技融合发展的历史。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既是C中心更好地服务国防建设与国民经济建设的一贯追求与重要举措,也是提升与释放C中心科技创新活力、实现长远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尤其是在国家经费投向投量相对集中的情况下,更应该在军民融合尤其是军民科技融合深度发展中,充分利用自身设施配套齐全、人才队伍强大、科研能力突出、成果专利丰硕等独特优势,以及不可替代的国家中心地位,探索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军民科技融合发展模式并取得丰硕成果,有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这既是回报党中央、习主席关怀厚爱的务实行动,也是C中心作为空气动力学领域“国家队”的职责所系、使命所在,必须要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抓好贯彻落实。鉴于此,本文聚焦于C中心在空气动力学领域的军民科技融合展开研究,目的在于运用战略相关理论及分析工具,对C中心的军民科技融合现状进行综合分析,为C中心及同类型单位深入开展军民科技融合能够采取的战略提出兼具参考性与可行性的建议。论文首先从战略、发展战略及军民融合、军民科技融合等基本概念及与此相关的基础理论出发,通过对比研究国内外开展军民融合尤其是空气动力领域军民科技融合的探索与实践,在理清国内外开展军民科技融合发展现状与矛盾问题的基础上,运用PEST模型分析法,综合分析C中心开展军民科技融合发展的外部环境,摸清找准C中心开展军民科技融合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矛盾问题;再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C中心在开展军民科技融合发展进程中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因素,并从法规制度、思想观念、人才建设、科学管理、发展规划等方面入手,为C中心开展军民科技融合发展提供战略选择。最后,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C中心的实际情况与发展规划,提出C中心开展军民科技融合发展的战略目标及建议措施。C中心正面临着国家大力发展与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战略机遇期,通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特长,结合高标准完成各类型号试验任务与研究任务,推进空气动力学相关领域军民科技融合的创新实践大有可为,从而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与国防武器装备研制服务,为强国梦强军梦注入强大动力。
杨超[2](2018)在《国家重点实验室政策助推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基于创新搜索能力的中介作用》文中研究说明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构件,是初具规模的国家创新基础设施平台,是参与顶尖国际科技竞争的攻坚力量。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是实现“到2020年中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世界科技强国”战略目标的核心议题。为了保证国家重点实验室良性运行和高效发展,国家建立了实验室评估政策并不断调整完善。现行评估政策的目标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科技体制改革要求,更好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导向作用,不断增强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能力”,反映出管理部门希望利用评估政策柔性助推实验室的科技创新能力。不仅如此,“政策助推”作为一种柔性管理方式,还影响到实验室内外部资源配置,成为影响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本文结合心理学、行为学和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成果,将政策助推界定为实验室受到评估政策影响的行为和心理推力,并将研究问题设定为:国家重点实验室政策助推影响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然而,国家重点实验室政策助推影响创新绩效的过程显然是一个间接作用的过程,需要依托和附着在某种常见的行为能力上,而非直接产生影响。在寻找政策助推的“附着物和依托者”的过程中,通过理论研究和案例研究,发现评估政策的目标与创新搜索能力紧密相关,且实验室科研人员随机自发的创新搜索行为能力既是评估政策助推的目标导向,会受到政策助推的影响,又是提升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但是目前的学术讨论集中于创新搜索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或者单纯地探讨政策对创新绩效的作用,鲜有研究将三者同时纳入模型加以讨论和解析,这也成为了研究内容的逻辑起点。研究方法的逻辑思路为“从理论研究和案例研究出发,抽取关键性解释因子,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所提出的假设进行了量化检验”。具体而言:首先,在文献评述和理论建构上,以创新生态理论、创新搜索理论和助推理论为基础,建构了国家重点实验室政策助推、创新搜索能力和创新绩效的理论基础,从文献和理论角度建立了解释逻辑模型图。第二,采用案例分析法和专家评价法,综合利用访谈和问卷等数据搜集法,以H、K、S和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为单案例,陈述了不同类型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搜索源的种类和利用深度,提炼出创新搜索能力的共性特征或管理策略;采用跨案例分析法,分析了评估政策的政策助推工具,以助推力度和助推宽度为分类,将政策助推对创新搜索能力、创新绩效的影响证据进行了象限式划分。案例研究最终形成了科学导向式、实践导向式和问题导向式创新搜索能力、政策助推的问卷指标。第三,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单中介模型法和多中介模型法等方法,综合运用SPSS和AMOS软件,对国家重点实验室政策助推和创新搜索能力问卷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基于理论和案例研究,采用科学方法改良设计了符合国家重点实验室政策助推、创新搜索能力和创新绩效问卷,对问卷指标的区分度、显着性进行了项目分析;在内容效度、建构效度和信度上检验了问卷的设计质量;利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了政策助推、创新搜索能力和创新绩效潜变量的稳定性,并最终采用影响关系法和中介分析法检验了国家重点实验室政策助推、创新搜索能力和创新绩效的假设模型。第四,基于案例研究和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结果,参考国外助推政策改革经验,提出了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政策如何利用助推实现优化设计和强化创新搜索能力的实施方案,以此说明如何有效利用研究结果形成实验室创新绩效的提升策略。综上所述,本文得到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国家重点实验室政策助推对创新绩效具有显着的正向作用,反映出国立科研机构的创新绩效水平会受到政策助推的影响,这对合理设计实验室绩效管理政策提供了思路。第二,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搜索能力对创新绩效具有显着的正向作用,尤其表现在科学导向式和实践导向式创新搜索能力上,而问题导向式创新搜索能力的影响作用则不显着。第三,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搜索能力在政策助推影响创新绩效的过程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在中介检验模型中,科学导向式和实践导向式创新搜索能力的中介作用显着,且中介效果分别达到60%和39.1%,而问题导向式创新搜索能力的中介作用不显着,这说明提升创新搜索能力能够促进国家重点实验室政策助推有效转化为创新绩效。第四,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搜索源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利用,但是仍然存在较明显的待提升空间,学术研究出版物、首席科学家或团队负责人、学术交流活动是提升实验室创新绩效最为重要的创新搜索源。主要创新之处在于:第一,以政策助推和创新搜索理论为基础,探讨创新资源的获取机制,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供方向;第二,结合理论和案例研究改良设计了实验室政策助推量表,将公共政策研究中的新兴概念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研究中加以应用;第三,解析了政策助推、创新搜索能力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绩效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检验了政策助推对创新搜索能力的影响作用以及创新搜索能力在政策助推影响创新绩效过程中的中介作用,既找出了影响创新搜索能力的前置性重要因素,又分析了政策发挥作用的路径,并通过模型测度计算出不同创新搜索能力的中介效果。
侯叶[3](2019)在《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面临成熟与转折并存的时代大背景,中国体育建筑在实际建设发展层面已取得丰厚成绩,却面临转型需求;在学科发展层面有了多元扩展,却亟需理性总结、回顾得失。此时,将中国体育建筑的发展历程进行尽可能完整、客观的回顾总结,不但有利于体育建筑学科的完善,也有利于我们理性地应对这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体育建筑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外延广阔,却又专业性强的研究课题。本文针对“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命题沿着两个轴向进行研究:在纵轴上,基于时间线索,从线性历史观视角将近现代以来的中国体育建筑分为四个时期进行梳理。在横轴上,基于要素脉络,从系统视角对体育建筑的发展背景、发展概况、演变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其中,演变特征则主要包括功能、形式、技术(结构技术、材料技术、设备技术、数字化技术等)三要素,以形成多层次的研究系统。本文采用跨学科研究法、文本研究法、实地考察法和访谈法作为研究方法,引入系统论作为理论基础,构建以时序系统、空间系统、背景系统、建筑系统为内容的多层次系统构架,从而形成清晰明确的研究框架。本文第一章为绪论,指出课题的时代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范围、相关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为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基础,从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和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两方面来探讨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来源及发展土壤。第三章到第六章分别分析了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各时期包括近代时期、现代时期、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的当代时期、新千年后的当代时期的发展进程,对每一时期的发展概况以及功能、形式、技术的发展特征进行分析。第七章为中国体育建筑体系演变解析及未来发展预判。一方面从要素的角度总结分析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演变特征,探讨现状问题;另一方面结合未来社会发展背景预判中国体育建筑发展趋势,并提出理性设计策略。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从薄弱的基础开始发展,经历四个时期,功能、形式、技术均有所演变发展。在新常态的社会背景下,基于未来体育事业和建筑事业的发展,中国体育建筑将面临功能、形式和技术的理性回归。
刘金合,王士元,李丁昌[4](2013)在《焊接专业60年暨陕西省焊接学会50周年纪念》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焊接专业成立60年1原苏联专家帮助建设焊接专业、培养焊接师资和焊接人才解放初期,我国的工业非常落后,很多工程技术领域在国内是空白。为了加速我国工业的建设步伐,聘请原苏联专家到国内大学任教,帮助建设新专业,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当时哈尔滨工业大学被国家确定为全国学习原苏联办学经验的两所重点大学之一,这样哈尔滨工业大学焊接工艺设备专业就应运而生。在焊接师资十分短缺的情况下,为加速人才培养,1952年,哈尔滨工业大学从50年入学的研究生中挑选了6名研究生进入第一届焊接师资研究班学习,成为第一届焊接师资研究班学员。1952年2月,聘请原苏联莫斯科包曼工业大学焊接专家普罗霍洛夫教授,来华负责焊接师资研究班学员的教学和论文指导工作。这6名学员是(按姓氏笔划顺序):田锡唐,195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
洪及鄙[5](2008)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推动学会工作再上新台阶——在中国金属学会2008年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文中认为(2008年3月27日)1关于2007年的主要工作2007年是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全面推进的重要一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揭开新篇章的关键一年,也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国科协七大精神,落实中国金属学会八大精神,实施"八大"确定的"今后5年工作的建议"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学会的各级组织,在中国科协和学会理事会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林福严[6](2007)在《摩擦学分会大事记》文中指出1962年 1962年10月15日~20日,在兰州由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联合举办了“第一次全国摩擦、磨损和润滑研究工作报告会议”。会议收到论文51篇,有96 个单位的160多名专家参加了会议,分3个小组宣读和研讨了28篇学术论文及5个专题报告。会上还建议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下筹备成立摩擦、磨损与润滑学会。参考: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联合举办第一次全国摩擦磨损与润滑研究工作报告会议.《机械学会动态》,18(1962)P2
李文秀[7](2004)在《求真务实,促进学会工作的新发展——在中国金属学会2004年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文中认为
李文秀[8](2003)在《坚持行业科技组织定位 不断开拓创新 开创学会工作新局面——在中国金属学会七届二次理事会议暨会员代表会议上的工作报告》文中研究说明 各位理事、各位代表、同志们: 经过中国金属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组成的理事会开展工作已经两年了,现在我把学会七大以来的工作向大会报告,同时提出下一步的工作设想,请大会审议。1 两年来的工作回顾 七大以来,中国金属学会的各级组织,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认真履行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职责,动员和团结
李文秀[9](2003)在《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开创学会工作新局面——在2003年中国金属学会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1 2002年工作回顾 2002年,中国金属学会的各级组织,在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认真履行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职责,动员和团结广大会员和冶金科技工作者,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围绕冶金工业的发展与科技进步的要求,发挥了学会作为冶金行业科技组织的导向作用,求实、务实,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10](2003)在《2002年宏观经济大事辑要》文中研究说明 1月1日 我国信守入世承诺下调关税 从2002年1月1日起,我国海关关税总水平由15.3%下降到12%左右。在7000多个税目中,有5300多个税目的关税不同程度降低,降幅面达75%。降低关税后,工业品的平均税率为11.6%;农产品为15.8%;水产品为14.3%。我国还将按照承诺继续分步降低关税税率,
二、中国航空学会第五届先进材料技术研讨会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航空学会第五届先进材料技术研讨会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C中心军民科技融合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研究内容及结构 |
1.2.1 研究内容 |
1.2.2 论文结构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特色 |
2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2.1 战略理论概述 |
2.2 军民融合概述 |
2.2.1 国外军民融合总体情况 |
2.2.2 我国军民融合发展简要历程 |
2.3 军民科技融合概述 |
2.4 军民科技融合发展的相关理论 |
3 国内外军民科技融合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军民科技融合现状 |
3.1.1 国外军民科技融合现状 |
3.1.2 国内军民科技融合研究现状 |
3.1.3 国内开展军民科技融合面临的主要矛盾 |
3.2 国内外空气动力领域军民科技融合总体情况 |
3.2.1 国外空气动力领域军民科技融合现状及发展趋势 |
3.2.2 国内空气动力领域军民科技融合现状及发展趋势 |
4 C中心开展军民科技融合发展现状 |
4.1 C中心简要概况 |
4.2 C中心开展军民科技融合发展的主要工作 |
4.3 C中心开展军民科技融合的代表性项目 |
4.4 C中心开展军民科技融合面临的问题分析 |
5 C中心开展军民科技融合环境分析 |
5.1 外部环境分析 |
5.1.1 宏观外部环境 |
5.1.2 微观外部环境 |
5.2 内部环境分析 |
5.2.1 优势分析 |
5.2.2 劣势分析 |
6 C中心开展军民科技融合的战略选择 |
6.1 C中心开展军民科技融合的战略分析与战略选择 |
6.1.1 SO战略——内部优势与外部机会相匹配 |
6.1.2 ST战略——内部优势与外部威胁相匹配 |
6.1.3 WO战略——内部劣势与外部机会相匹配 |
6.1.4 WT战略——内部劣势与外部威胁相匹配 |
6.2 战略选择 |
6.2.1 基本竞争战略 |
6.2.2 技术创新战略 |
6.2.3 人力资源战略 |
6.2.4 机制调整战略 |
7 C中心开展军民科技融合发展战略实施建议 |
7.1 C中心开展军民科技融合的发展目标 |
7.1.1 构建空气动力学学科发展体系 |
7.1.2 提升风洞试验质量效益 |
7.1.3 增强核心竞争力 |
7.1.4 寻求军民科技融合新突破 |
7.2 C中心军民科技融合发展战略阶段 |
7.2.1 第一阶段:全速冲刺 |
7.2.2 第二阶段:全面建成 |
7.2.3 第三阶段:全域引领 |
7.3 C中心开展军民科技融合战略的实施与保障措施 |
7.3.1 推进空气战略资源面向全社会开放共享 |
7.3.2 加强前沿基础科学问题协同攻关 |
7.3.3 促进战略高技术和新兴产业的空气动力学创新发展 |
7.3.4 探索建立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制度机制 |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国家重点实验室政策助推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基于创新搜索能力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来源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问题与价值 |
1.4 研究内容与方案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2 理论基础与启示 |
2.1 创新生态系统理论 |
2.2 创新搜索理论 |
2.3 助推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搜索能力和“政策助推”案例分析 |
3.1 案例研究方法梗概 |
3.2 案例研究的方案设计 |
3.3 单案例分析:创新搜索能力 |
3.4 跨案例分析:政策助推机制 |
3.5 案例关键因子抽取 |
3.6 本章小结 |
4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
4.1 国家重点实验室政策助推影响创新搜索能力和创新绩效的假设模型 |
4.2 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搜索能力影响创新绩效的假设模型 |
4.3 以三种创新搜索能力为中介潜变量的假设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5 问卷设计与研究方法 |
5.1 问卷设计 |
5.2 数据搜集过程 |
5.3 描述性统计、变量测度与项目分析 |
5.4 问卷信度分析与效度分析 |
5.5 主要研究方法 |
5.6 本章小结 |
6 基于创新搜索能力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政策助推影响分析 |
6.1 多元正态性检定 |
6.2 验证性因素分析 |
6.3 影响关系分析 |
6.4 单中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6.5 多中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6.6 研究假设验证与影响结果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7 政策助推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绩效提升策略 |
7.1 以政策“助推”行为研究为内核的智库建设策略 |
7.2 以明确评估政策导向为目标的双向沟通策略 |
7.3 以创新绩效评价差异化为功能的绩效考核策略 |
7.4 以增强创新搜索能力为介质的创新资源利用策略 |
7.5 以夯实评估核心内容为中心的多维度内化策略 |
7.6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2 案例访谈提纲 |
附录3 调查问卷 |
(3)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2 中国体育建筑发展相关文献综述 |
1.2.1 针对整体历程的发展研究 |
1.2.2 针对部分时间段的发展研究 |
1.2.3 针对部分区域的发展研究 |
1.2.4 针对世界体育建筑的发展研究 |
1.2.5 体育建筑学科丰富的研究成果 |
1.2.6 细化的研究类型和多元化的研究意识 |
1.2.7 文献综述小结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基于系统论的理论架构 |
1.3.4 研究框架 |
1.4 研究创新点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的未尽事宜 |
本章注释 |
第二章 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发展基础 |
2.1 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 |
2.1.1 中国古代体育运动 |
2.1.2 中国古代体育文化 |
2.1.3 中国古代“体育建筑” |
2.2 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 |
2.2.1 西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及场馆建设 |
2.2.2 西方大众体育运动发展 |
2.3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三章 近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萌芽 |
3.1 西方体育建筑的被动输入 |
3.1.1 满足西人娱乐休闲需求的体育建筑 |
3.1.2 青年会主导下的体育文化传播及体育设施建设 |
3.1.3 教会学校中的体育建筑 |
3.1.4 殖民政权主导的体育建筑 |
3.2 本土体育建筑的主动发展 |
3.2.1 现代建筑师的培养与成熟 |
3.2.2 现代体育概念的本土萌芽及发展 |
3.2.3 华商建设的娱乐体育建筑 |
3.2.4 公立学校体育建筑的建设 |
3.2.5 城市公共体育场建设及发展 |
3.3 现代体育建筑功能的泊来与探索 |
3.3.1 竞技体育功能标准化探索 |
3.3.2 从单纯到复合的功能演进 |
3.3.3 总体规划思想的萌芽 |
3.4 西式风格的泊来与“中国固有式”的探索 |
3.4.1 西式风格的泊来、模仿与改良 |
3.4.2 ―中国固有形式‖的探索与创造 |
3.4.3 风格承载的文化意义 |
3.5 现代大跨体育建筑技术的初步探索 |
3.5.1 现代材料和传统本土材料的互补应用 |
3.5.2 屋架体系的初步应用与发展 |
3.5.3 现代设备设施的设置与自然通风采光措施的结合 |
3.6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四章 现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探索 |
4.1 建国初期体育建筑的建设探索 |
4.1.1 过渡时期的简易场馆建设 |
4.1.2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场馆建设起步 |
4.2 “大跃进”及“大调整”时期的体育建筑 |
4.2.1 大跃进时期的场馆建设 |
4.2.2 调整时期体育建筑的收缩简化方针 |
4.3 “文革”时期的体育建筑 |
4.3.1 ―文革‖期间建筑事业的停滞与体育事业的低潮 |
4.3.2 不退反进的体育建筑建设 |
4.3.3 作为外交手段的援外体育建筑 |
4.4 适合中国国情的功能体系的初步建立及坎坷发展 |
4.4.1 从―引入‖到―研究‖的体育建筑学科萌芽 |
4.4.2 政治运动影响下功能定位 |
4.4.3 平面形式的初步丰富 |
4.4.4 多重使用需求下的多功能拓展 |
4.4.5 总体规划与整体布局思想的起步 |
4.5 政治风潮影响下的形式制约与探索 |
4.5.1 民族形式——从推崇到批判 |
4.5.2 现代主义——夹缝中的艰难探索 |
4.6 大跨建筑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创新 |
4.6.1 结构技术研究潮流及大跨结构的创新发展 |
4.6.2 饰面材料及性能材料的初步丰富 |
4.6.3 基于功能发展的设施设备技术探索 |
4.7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发展 |
5.1 以“亚运会”为核心的体育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
5.1.1 重点保障的竞技体育事业 |
5.1.2 洲际级别的赛事及场馆建设 |
5.1.3 逐渐稳定的国家级别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
5.1.4 奥运会的申办工作及场馆设施规划 |
5.2 竞技场馆建设的初步丰富 |
5.2.1 体育馆的丰富发展 |
5.2.2 体育场的建设开展 |
5.2.3 游泳馆的建设开展 |
5.2.4 冰雪体育建筑在东北区域的建设 |
5.2.5 其它小众竞技体育建筑的零星建设 |
5.2.6 体育中心的建设开展 |
5.3 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起步 |
5.3.1 校园体育建筑的起步 |
5.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 |
5.4 理论及作品的输入输出 |
5.4.1 国际体育建筑发展成果的输入 |
5.4.2 援外体育建筑的输出 |
5.5 市场经济改革下的功能新发展 |
5.5.1 市场经济对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的影响初显 |
5.5.2 基于经济因素的场馆多功能研究与探索 |
5.6 多元思潮涌入下体育建筑的创作繁荣 |
5.6.1 现代主义的形式新探索 |
5.6.2 与结构紧密结合的形式创作 |
5.6.3 体育建筑中的地域性思考 |
5.6.4 环境意识与城市意识的思考觉醒 |
5.7 开放交流中的技术发展 |
5.7.1 国产材料的创新及国外材料的引入 |
5.7.2 结构技术的创新 |
5.7.3 新型设施设备的应用 |
5.7.4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引入 |
5.8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六章 新千年后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
6.1 奥运策略下的竞技体育建筑发展高峰 |
6.1.1 奥运争光计划及竞技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
6.1.2 国际级别赛事的举办及战略扩展 |
6.1.3 国家级综合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4 国际单项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5 省级运动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6 其它类型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2 竞技体育场馆类型的进一步丰富 |
6.2.1 传统综合型体育场馆的丰富建设 |
6.2.2 专项体育建筑类型的建设兴起 |
6.2.3 体育中心的蓬勃发展 |
6.3 校园体育建筑及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新契机 |
6.3.1 校园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
6.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进步 |
6.4 全球化与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发展转变 |
6.4.1 建筑行业的开放及体育建筑创作的全球化 |
6.4.2 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体育建筑发展转变 |
6.4.3 快速城市化下的建设机遇 |
6.5 体育建筑功能发展新特征 |
6.5.1 总体布局的新特征 |
6.5.2 复合化的功能模块设置 |
6.5.3 灵活化的功能设计 |
6.6 体育建筑形式发展新思潮 |
6.6.1 建筑形态的有机化 |
6.6.2 立面设计的表皮化 |
6.6.3 结构美学的新表现 |
6.6.4 对地域性的丰富思考和追求 |
6.6.5 生态理念下的形式探索 |
6.7 体育建筑技术的飞跃发展 |
6.7.1 数字化技术的革命性发展 |
6.7.2 张拉、混合结构的发展潮流 |
6.7.3 材料的性能挖掘与创新 |
6.7.4 设施设备技术的发展革新 |
6.7.5 生态节能技术体系的探索 |
6.8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七章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发展面临问题及设计策略探讨 |
7.1 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系统元素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1 社会背景发展脉络分析 |
7.1.2 功能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3 形式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4 技术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2 目前体育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 |
7.2.1 体育建筑建设存在误区 |
7.2.2 对现存体育场馆历史价值和保护意识不足 |
7.2.3 体育产业化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
7.2.4 建筑形式的"形而上学" |
7.2.5 技术利用的不适宜 |
7.3 基于“新常态”社会背景的体育建筑发展背景 |
7.3.1 新常态下的社会发展背景 |
7.3.2 新常态下的体育事业发展趋势 |
7.3.3 新常态下的建筑事业发展趋势 |
7.4 新常态下平衡化的体育建筑发展趋势探讨 |
7.4.1 综合竞技场馆与专项竞技场馆的平衡 |
7.4.2 竞技体育建筑、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平衡 |
7.4.3 新建场馆与改建场馆的平衡化发展 |
7.5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理性设计策略探讨 |
7.5.1 适宜化的总体布局策略 |
7.5.2 灵活、整合的功能设置策略 |
7.5.3 多样化的形式创作策略 |
7.5.4 理性的技术发展策略 |
7.6 小结 |
本章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求真务实,促进学会工作的新发展——在中国金属学会2004年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2003年的工作回顾 |
1 发挥科技导向作用, 围绕冶金行业、企业科技进步开展学术活动 |
1.1 努力把中国钢铁年会培育成精品项目 |
1.2 全国冶金能源环保生产技术会议 |
1.3 全国铁水预处理技术研讨会 |
1.4 积极接受中国科协的委托, 主办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分会场 |
1.5 专业分会活动多样化 |
● 广泛开展调研活动, 探寻学会活动的方向 |
● 根据科技工作者的需要开展学术活动 |
● 围绕企业需求开展各种活动, 发挥了行业科技组织作用 |
● 积极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 |
● 发挥分会委员的作用 |
● 齐心协力战胜“非典” |
2 发挥民间团体的优势 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 |
2.1 积极开展国际冶金学术交流活动 |
2.2 积极组织不同层次的科技人员和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出国参加相关的国际会议 |
2.3 加强国际对口专业的技术交流以提高行业和企业的科技水平 |
2.4 加强了双边与多边科技合作 |
3 编撰“2020年中国冶金科学和技术发展指南” 为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献计献策 |
4 不断提高学术期刊质量和办刊水平 |
4.1 期刊管理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 |
4.2 《中国冶金》顺利完成了出版任务 |
4.3 组织了创办英文《钢铁》杂志的申报工作 |
5 冶金科学技术奖励工作 |
6 建立冶金专家库和院士推荐 |
7 推广与普及冶金实用技术 促进冶金技术进步 |
7.1 铜冷却壁技术研讨会 |
7.2 提高职工技术素质, 促进实用技术的应用 |
8 发挥冶金行业科技组织作用, 积极为冶金企业服务 |
8.1 为莱钢组织了“热连轧机基本设计审查会” |
8.2 参加中国科协组织的科技扶贫活动 |
9 科技展览工作 |
9.1 第四届北京国际耐火材料、工业陶瓷、工业炉窑技术展览会 |
9.2 2003中国钢铁年会展览会 |
10 积极举荐人才, 为青年科技工作者创造脱颖而出的机会 |
11 信息化建设 |
12 加深学会自身建设, 推动学会改革 |
12.1 坚持民主办会 |
12.2 分会的组织管理 |
12.3 加强和完善个人会员的管理工作 |
12.4 加强了与地方学会的沟通和工作上的指导 |
12.5 加强了与团体会员的沟通 |
关于2004年的主要工作 |
1 建设和完善会员管理和服务制度 |
1.1 会员登记、换证和发展工作 |
1.2 建立健全会费定期收缴制度 |
1.3 强化为会员服务意识 |
1.4 |
2 坚持以人为本, 做好科普与继续教育工作 |
2.1 紧密结合冶金行业发展的需要做好培训工作 |
2.2 为适应当前学会改革的形势培训学会工作干部 |
3 学术交流活动和国际民间科技交流活动 |
3.1 办好国内各项学术交流活动 |
3.1.1 生产技术会议 |
3.1.2 2004年青年年会 |
3.1.3 各专业分会召开的学术会议 |
3.2 国际民间科技交流与合作 |
3.2.1 国际会议 |
3.2.2 组团出访 |
3.2.3 接待来访 |
4 技术咨询与厂会协作工作 |
5 科技期刊与科技图书管理 |
5.1 加强期刊管理 |
5.2 办好会刊《中国冶金》 |
6 做好重点书刊的编写出版工作 |
6.1 2020年中国冶金科学和技术发展指南 |
6.2 |
6.3 |
7 信息化建设 |
8 展览 |
9 开展冶金科技奖励与冶金科学技术成果评价工作 |
10 学会办事机构的改革 |
四、中国航空学会第五届先进材料技术研讨会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C中心军民科技融合发展战略研究[D]. 严平. 西南科技大学, 2019(08)
- [2]国家重点实验室政策助推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基于创新搜索能力的中介作用[D]. 杨超. 华中科技大学, 2018
- [3]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D]. 侯叶.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4]焊接专业60年暨陕西省焊接学会50周年纪念[A]. 刘金合,王士元,李丁昌. 第四届数控机床与自动化技术高层论坛论文集, 2013
- [5]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推动学会工作再上新台阶——在中国金属学会2008年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J]. 洪及鄙. 中国冶金, 2008(05)
- [6]摩擦学分会大事记[A]. 林福严. 历史的回顾与启示——摩擦学创立40周年纪念文集, 2007
- [7]求真务实,促进学会工作的新发展——在中国金属学会2004年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J]. 李文秀. 中国冶金, 2004(04)
- [8]坚持行业科技组织定位 不断开拓创新 开创学会工作新局面——在中国金属学会七届二次理事会议暨会员代表会议上的工作报告[J]. 李文秀. 中国冶金, 2003(12)
- [9]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开创学会工作新局面——在2003年中国金属学会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J]. 李文秀. 中国冶金, 2003(06)
- [10]2002年宏观经济大事辑要[J].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经济研究参考, 20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