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勇气号登陆最大悬念:能否找到生命和水(论文文献综述)
李青[1](2021)在《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文中提出非正式科学教育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培育了具备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以教育的现代化彰显人的主体性和科学理性,最终指向人的现代性。但当前,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却面临制度、观念和方法等因素制约而无法对接社会转型需要。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良性发展,为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培育了具有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科学公民,有力地推动科学与社会的融动互进。美国社会现代化诉求是如何借助非正式科学教育渗透到民众心智中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在此过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研究以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出美国社会现代性是如何体现并作用于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化梳理。依托社会文化情境理论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情境进行剖析,揭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与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互动关系,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具有主体意识、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思维的科学公民来顺应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绪论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的价值、相关学术动态、研究设计的依据以及研究对象的合理化界定,使研究对象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第一章聚焦宗教神性裹挟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虔诚信徒,培育神性社会所需的宗教价值观;第二章聚焦政治化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如何通过科学启蒙为新国家培育具有民族意识和政治素养的国家公民,践行为民主政治巩固民意的政治使命;第三章聚焦工业化时期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回应社会形态跃迁和生产力解放诉求,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塑造的技术理性及其极化对人性的异化;第四章转向对技术理性极化的利弊反思,以培育具备科学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的能动公民为目标,批判技术理性对整全人性的异化,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需要渗透知识背后的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元素,推动公众理解科学的价值及潜在的风险;第五章则根植于后现代实践哲学下的追求个体解放和意识独立的时代诉求,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逐渐从服务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的姿态回归到追求个体自主意识的理性精神的本真使命,强调教育的实践性、情境性和交互对话性,以主体间性思维审视传播主体和公众间的互动关系,倡导公众在交流对话中加深对科学的认知,塑造具有整全理性的科学公民。研究认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科学大众走化向大众科学化的历程,即逐渐从外在于人的工具的现代性形态转向回归人性本体的后现代性形态。教育目的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实施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体现出一种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的态势。研究指出,美国文化传统、资本主义精神和分权自治体制是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目标与内容明晰、实施模式多元、广受社会支持和重视成效评估是其实践经验。最终在把握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面临的理念、经费、人员、制度和评估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路径:根植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历史与现实,正确处理文化差异与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营造适切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升其制度体系完善性和民主参与的文化生态;聚焦专业性人才培养,加强非正式科学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家庭情境中的科学知识传递,弥补家庭科学教育的缺失;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成效评价,健全其的成效测评体系。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需要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适切性,思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互鉴可能;检视整体迈向“公众参与科学”阶段是否冒进;探索非正式科学教育“情境断裂”的缝合思路。
侯琨[2](2020)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天体生物学的起源、发展与建制化》文中研究表明天体生物学是一门伴随着生命起源研究和航天实践而兴起的交叉学科,自20世纪50年代莱德伯格提出地外生物学的概念以来距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过程。在天体生物学的发展过程中,它广泛吸收了不同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从陨石学、无线电通讯、嗜极生命、遗传学等诸多研究中汲取养分,拓宽了自身的学科范畴。从技术性视角来看,天体生物学的学科发展始终与航天、生命领域的技术进展相一致,它的发展反映出时代的进步。自从美国在20世纪末完成了天体生物学的学科建制化以来,世界各国各地区纷纷成立了隶属本国的专门研究机构来推动学科进展,但我国尚没有这一学科的专门研究机构。本篇博士论文通过回顾天体生物学半个世纪的发展历史,希望能够理清其学术脉络,对于我国学界正确认识该学科、推动本土研究进展有所裨益。第一章主要研究了天体生物学在20世纪50年代得以起源的历史条件,即米勒实验的突破性成果推动了生命起源研究从思辨到实证的转变,第一届国际生命起源大会的召开促进了生命起源研究的制度化、专业化进展。生命起源领域的进展为地外生物学的出现提供了思想基础和人才储备,在莱德伯格的推动下,地外生物学概念被提出,美国国家航天局在科技竞赛的支配思想下也开始投资支持生命起源和地外生物学研究。第二章则考察了生命起源研究之外天体生物学得以成立的另一种学术研究传统——火星生命争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火星运河争论促进了美国国内火星科幻的繁荣,对在20世纪中叶成长起来的一批天文学家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天文学界对太阳系内行星认知的逐渐加深,火星在学理上和文化上都成为了地外生命探测最重要的目标天体。20世纪60-70年代,借着美苏航天竞赛的东风,美国国内地外生物学研究群体参与到了一系列火星探测活动的仪器研发、成果解读中,这一时期也是地外生物学实践的高潮期。但随着海盗号登陆火星表面对与火星生命说的否定性结果,地外生物学逐渐进入低谷。第三章分析了美航局航天实测之外的多学科参与的地外生物学研究,它们的成果为学科复兴埋下了种子。默奇逊陨石中氨基酸以及星际空间中有机分子的发现为业已沉寂的胚种说提供了新的证据;嗜极生命的新的研究进展则加深了学界对于极端环境中生命的认识水平;SETI理论的提出和相关搜索计划的启动则推动了对于地外文明的探测热潮;新的生命起源理论也在遗传学发展的大背景下斩获新生。这些分散的研究成果和发现为地外生物学拓宽了学科边界,成为了天体生物学学科知识的重要来源。第四章总结了20世纪90年代天体生物学完成建制化的过程。ALH84001火星陨石的发现以及激进的解读(即在陨石中存在火星生命遗迹)使得火星生命再次成为全球舆论关注的焦点,政治性力量的站台也为天体生物学复兴奠定了基础。随着美航局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成立、专业性学术杂志的发行以及学术教材的编排出版,天体生物学逐步完成了建制化,相较于以往的地外生物学研究,天体生物学不但拓宽了视野,也更加注重下一代学者的培养。第五章关注到新世纪以来天体生物学最重要的研究对象拓展,系外行星的发现和宜居带概念的提出使得科学界对于太阳系之外的行星系统加深了认识,同时对于适合生命产生的环境条件有了新的理解;而太阳系内巨行星卫星系统中,木卫二与土卫六因冰层与大气的存在成为了天体生物学最为关注的新的目标天体。这股向内与向外的目标天体延伸成为了新世纪天体生物学发展的重要标志性成果。第六章针对我国民国时期对于生命起源理论的接受与21世纪以来天体生物学相关知识在中国的传播现状进行了梳理,以试图解释天体生物学在我国的缺位原因,这其中意识形态上认知的差异是关键性因素。可喜的是,进入新世纪,我国学术研究者在《天体生物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逐步进入到该研究领域中,我国进行天体生物学建制化的契机也逐步形成。通过这些分析和讨论,可以看出天体生物学在当代科技史上的重要地位,它始终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相结合,并且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推动了当代科技的进步,天体生物学的科学实践还对于人类重新思考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起到了重要作用。天体生物学在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等诸多方面都展示出其深刻的影响。随着新一轮火星探测的热潮,世界各主要大国都出台了各自的航天规划,天体生物学因航天而起,也因航天而兴,我国的航天事业终将建立自己的天体生物学研究体系。本文希望通过对于天体生物学历史的梳理,为天体生物学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李楠[3](2019)在《基于车辙分析的星球车轮地作用状态参数估计研究》文中指出轮式星球车是星球探测任务的首选方案,在中国的探月工程中,玉兔号月球车采用轮式移动机器人方案。中国已经启动了火星探测工程,作为主要备选方案的轮式移动机器人成为了研究热点。在执行星球探索任务过程中,星球车车轮滑转率、侧偏角和沉陷量是最为重要的运动状态变量。能否对这三个变量进行有效感知直接影响星球车的性能和探测任务的成败。“机遇号”和“勇气号”火星车在松软的星壤相继发生了严重的陷车事故。此类事故的原因之一是缺乏有效的星球车沉陷预警机制研究,而针对轮壤作用状态参数的估计研究是其必要的前提条件。开展轮壤作用状态参数的估计方法研究能够为星球车提供必要的状态反馈变量,是提高星球车感知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星球车运动控制、轨迹跟踪和路径规划问题的重要研究基础。然而,滑转率、侧偏角和沉陷量等星球车车轮状态参数的感知一直是一个难点。因此,利用星球车自有传感器获得的信息对轮壤作用状态参数进行估计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车辙进行研究与分析,发现星球车车辙中就蕴含着相关的轮壤作用状态信息。基于车辙信息可以对车轮滑转率、侧偏角和沉陷量等关键轮壤作用状态参数进行有效估计。基于轮地相互作用开展车辙单元构型研究,有助于理解车辙的构型成因和光学成像特征。在车辙形成机理基础上,建立车辙单元剖面构型模型。进一步对车辙单元剖面构型模型进行拓展,建立车辙构型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车辙成像特征分析,建立车辙成像模型,为轮壤作用状态估计方法所需的图像检测技术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利用该模型能够对轮壤作用状态进行有效估计。基于车辙形态特征提出车轮运动参数估计方法。在车辙形成过程及形成机理基础上,分析车辙单元骨架特征、车辙时域特征和车辙频域特征。根据车辙特征建立了基于车辙特征的侧偏角、滑转率和沉陷量等车轮运动参数估计模型。在车辙特征分析和图像处理方法的研究基础上,利用车辙成像模型开展车辙特征参数提取方法研究。结合机器视觉技术,给出了本方法的工程化应用技术途径。建立了基于车辙图像信息的轮壤作用状态参数估计系统架构,并给出估计流程。开展车辙复杂光照的图像预处理、车辙区域特征提取和车辙区域特征分类等技术研究,结合基于车辙特征的轮壤作用状态参数估计方法,使轮壤作用状态参数估计的工程化应用成为可能。而且利用星球车整车试验系统进行了验证。最后,利用本方法对“机遇”火星车车辙照片进行了分析,获得了车轮滑转率估计结果。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解决星球车车轮滑转率、侧偏角及沉陷量等关键运动参数感知问题,提出了一种只需利用星球车自带车载相机所获取的车辙图像便可以对星球车轮壤作用状态进行估计的方法,并且提供了相应的工程化解决方案。
吴宝广[4](2017)在《星球着陆器钻采及着陆条件下高紧实度模拟星壤整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深空探测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科研实力和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近几十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提出深空探测的战略目标。中国也不例外,在完成探月工程的第一期,第二期阶段性任务之后,预计将于2017年发射返回式月球着陆器,并开展相关研究。而后计划将于2030年前后发射返回式火星探测器,这将会为太阳系起源,探寻地外生命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在星球探测器着陆过程中,着陆点的星壤力学参数直接关系到着陆器能否在星球表面安全着陆。此外,采样器能否在星球表面顺利采集星壤样品,也与星球表面星壤力学参数息息相关。因此,对星壤力学特性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在前人实验的基础上,针对星球着陆器着陆及钻采用的模拟星壤,研制出了一整套高密实度模拟星壤整备及检测方法。其中,自行研制的模拟星壤整备设备,可将模拟星壤的相对密度整备到99%以上,以此满足钻取采样等高密度状态下模拟星壤的整备要求。由于钻采条件下模拟星壤紧实度很高,一般的模拟星壤贯入阻力检测设备很难测得有效的数值,因此本文研制了一种新型模拟星壤贯入阻力检测设备。这一设备将有助于快速地检测高密度钻采条件下的模拟星壤的贯入阻力,将有助于提高模拟星壤整备结果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利用EDEM离散元软件,模拟贯入阻力测量装置在模拟星壤上的检测过程。通过对比分析可知,仿真数据结果与实验检测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为进一步研究星壤力学性质的检测提供了有效的研究方法。在具体的实验检测方面,本文系统地测定了JLU5系列模拟月壤的贯入阻力及其内聚力与内摩擦角。在对JLU5七种粒径的模拟月壤贯入阻力检测时发现,当其相对密度达到99%时,其贯入阻力非常大。贯入深度达到25mm时,其贯入阻力数值可达到100Mpa。将实验室小样与实际用到的模拟月壤力学参数进行比较,发现实验室整备的模拟月壤紧实度更高些。综合分析JLU5系列模拟月壤的剪切特性,可得出在不同的容重状态下,大部分的模拟月壤的内聚力在20kpa60kpa,内摩擦角数值大部分在50°70°。这些力学参数将会为星球着陆器钻采装置的设计提供有力的依据。在对模拟火星壤的整备及力学参数研究方面,本文主要整备出了用于火星着陆器软着陆的模拟火星壤。并通过足垫模型冲击实验模拟了着陆器足垫在着陆过程中与模拟火星壤的相互作用关系。数据分析显示,当用于星球着陆器软着陆的足垫面积越大,其沉陷深度越小,冲击加速度越大。因此足垫越大,着陆器越不容易沉陷到火星壤中,但其冲击力较大,容易损坏着陆器中的仪器设备。此外,足垫与模拟火星壤接触瞬时的速度同样影响沉陷深度及冲击加速度。足垫冲击速度越大,模拟火星壤中的沉陷量越大,冲击加速度也越大。因此,当星球着陆器在软着陆过程中,应尽量降低着陆器与星壤接触瞬间的冲击速度。对JLU Mars-4模拟火星壤力学参数检测后得出,其摩擦系数的变化范围为0.390.56,均值为0.46;承载强度变化范围为6.3kpa22.5kpa,满足实验的预期要求。为了验证模拟星壤力学特性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本文对模拟星壤贯入阻力进行了离散元仿真分析,输出仿真结果并与实验数值进行比较后发现,试验结果与仿真基本一致,这表明模拟星壤贯入阻力实际测量值非常可靠。本文系统地研究了一种新的模拟星壤整备及检测方法,利用这种新方法,可快速高效地整备出极限条件下的模拟星壤,并可对其力学参数快速测量,这将为我国星球探测器软着陆部件设计以及星壤采样器的开发提供基础的技术保障。
冷冰冰[5](2017)在《科普杂志翻译规范研究 ——基于SciAm三个译本的调查》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科普翻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李大光(2008)将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西学东渐所引发的科学翻译;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最初20年,中国留美学者以创办《科学》和建立“中国科学社”,试图完整介绍科学的概念、价值和文化为主要目的的翻译高潮;第三个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科学翻译呈现出不稳定、但是持续发展的趋势。可以说在中国社会发展史上科普翻译长期以来发挥着开启民智的重要作用。然而从国内科普翻译的研究现状来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科普翻译的研究成果匮乏、现有研究大多聚焦在翻译策略上,更重要的是科普翻译研究者的研究起点都是围绕传统科普翻译的目标,即用通俗易懂的文字传递科学信息;然而事实是科普活动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将要经历传统科普、公众理解科学、科学传播等各个阶段的发展,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下我国自2006年前后逐渐走出传统科普阶段,向第二、三阶段发展。无论是公众理解科学阶段还是科学传播阶段,都强调与公众进行交流互动,而并非是传统的单向交流。如何在科普翻译中吸引公众兴趣、开启对话是需要研究的与时俱进的课题。第二,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科普工作者就将科普的文体类型分为“讲述体、文艺体、新闻体、辞书体和图说体”五种,但长期以来我国科普翻译呈现“文艺体”一枝独秀的研究局面。此外,科普译文可以有多种载体,如书籍、电影、电视纪录片、杂志或是网页,近十年西方翻译研究者开启了“翻译与(载体)物质形态(materiality and translation)”的研究流派,这种研究流派认为“没有超越物质形态的信息,所有意义的生成都受限于该意义所依托的物质载体和传播渠道(Mitchell,C.,2010)”。本研究对科普杂志的选材是试图探索新的科普翻译载体,希望能够引起广大研究者对于科普书籍之外其他传播媒介的兴趣。例如,虽然活力四射的综合科普杂志能在科普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但是二十世纪初许多科普名刊的中译本却命运多舛:如创刊于1872年、销量全球第一的美国生活科学杂志Popular Science,其中文版《科技新时代.Popular Science》创刊于1996年1月,一度是中国读者享受现代科技成果的指南、走近最新生活科技的桥梁,却于2014年10月终止,后来改版成为现在的《科技生活·Popular Science》;创刊于2000年的《大众机械师》是美国主要的机械科普杂志Popular Mechanics的中文版,在中国发行量低迷无法突破,于三年后停刊;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科学与生活》杂志获得美国迪斯尼公司《DISCOVER》杂志授权,在中国大陆的中文版《Discover·科技与生活》读者反响平平,与其在美国原版120万册的发行量来说,有天壤之别;还有意大利科普名刊Newton中文版昙花一现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值得科普翻译研究者从更大的社会语境下探讨背后的原因。第三,目前科普翻译研究角度多限于翻译策略研究,从而使研究格局单一,缺乏层次性。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选取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的三个中译本进行调查,这三个中译本分别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创刊的《科学》、2002年在台湾创刊的《科学人》(繁体)以及2006年创刊的《环球科学》,调查的译文主要取自1979-2007近三十年间的SciAm期刊的新闻特写。Scientific American是美国经典科普杂志,具有170多年的创刊历史,其中的新闻特写在整个杂志中占有重要地位;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导语是新闻最重要的部分,标题和导语是抓住读者兴趣的最重要的语篇构成。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描写科普翻译作为社会活动的本质,所有语料以SciAm标题和导语的译文作为分析样本。研究借助的理论框架是彻斯特曼的翻译规范理论,整个研究划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采用历时的视角对比《科学》(1979-2000)、《科学》(2002-2005)和《环球科学》(2006-2007)三个时期SciAm译文规律性的译者行为,语料来自创刊初期和重要转折时期的译文,以便较为准确把握译者的翻译策略。基于大量案例统计分析,本文发现:1979-2000年《科学》译文主要采取“直译+意译”的翻译策略,翻译目的是为了满足国家对科技情报准确性及高级科普群体的需求;2002-2005年《科学》杂志被赋予了“将科学知识普及给大众”的新任务,使用翻译变体的策略在标题和导语翻译中渐露端倪,但由于相关翻译策略研究的不成熟,传统的“直译+意译”仍然是主流翻译策略;2006-2007年《环球科学》杂志在中国科学传播发展日益成熟的时期确立了“建立科普话语体系”的办刊原则,译者大量采用了各种翻译变体,其使用频率远远超过直译和意译的使用频率。从第一部分三个时期翻译规范的对比分析,本文可以得出科普翻译活动的社会属性:科普翻译承担了一定时期的社会历史使命,其传意规范要根据赋予的历史使命来确定。研究发现,翻译变体在实现大众科普的社会目的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研究的第二部分采用共时对比的视角,对比了《环球科学》(2006-2007)和《科学人》(2002-2005)两期刊译者社会性最为凸显时期翻译变体的使用规范。对比的基础是译者采用的是翻译变体、并且是规律性的译者行为。这一部分采用“编译”代替第一部分翻译策略的“变译/非正法翻译/翻译变体”,来凸显本研究之新闻体科普文的文本属性。对比从“编译者扮演的交流角色”、“通俗易懂文风的实现”、“感叹号和插图承载的编译目的”等角度着手研究。这些对比基于的传意目的是“教化与娱乐兼具、重视人文关怀和开启公众交流”等现代科普的特征,而不仅仅是“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兼具文采”的传统科普特征。通过对两杂志的对比发现:《环球科学》和《科学人》译者在译文中扮演了社会评论家、科普教师、科技倡导者、科技产品推销员、文学家和寓趣者等角色,其中文学家和寓趣者两种角色是《科学人》杂志经常扮演的,而《环球科学》杂志则较少使用。“通俗易懂”的文风实现方面,研究从“专业词汇、逻辑的处理”和“大众语言”的使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两杂志编译者主要使用删除不译、用熟悉的内容来类比(或建立关联)、直接阐释等方法;而实现译文的“语言大众化”,主要采用三种方法:“与读者对话”、“采用积极修辞”和“使用口头语或俚语”;对比发现,在“采用积极修辞”方面,《科学人》的修辞使用更为丰富,除了比喻、拟人等用于传意清晰化外,还使用了映衬、辞趣等使语言生动活泼的修辞方法,在使用“口头语”方面,《环球科学》较少使用口头语,而《科学人》杂志在标题和导语的翻译上则频繁使用口头语,甚至还使用俚语。感叹号作为非语言交流模式承载了“兴奋与惊讶、强调与召唤、呼告科技产品”的传意功能;而《环球科学》和《科学人》在插图与标题和导语传意关系上的差别在于:后者对标题和导语的设计更重视对插图的阐释。翻译策略是实现翻译规范的重要手段,作为模因具有传承性和模仿性,研究的第三部分试图梳理SciAm三个中文版中的精彩编译案例,建立新闻体科普编译模因池。本研究试图建立四个编译模因子池:目的模因池、手段模因池、位置模因池和积极修辞模因池;其中,目的模因池分为寓趣、求近、通俗化、开启对话、引导评价、政治守门等;手段模因池分为译写模因、改译模因、改写模因、减译和删译模因等;位置模因池分为常在段首的“解释预设点”、分散分布的“解释传意焦点”和常在段末的“总结主题意义”;积极修辞模因池则涵盖实现生动活泼文风可采用的摹声、拟人、映衬、譬喻、辞趣、仿拟、呼告、对偶、概数、设问和感叹等11种修辞手段。“模因”是同一文化的成员间散布的点子、行为、风格或惯用法,这一部分研究意在最大程度地汇集包括台湾在内的华语译者的科普编译策略,来致力于我国科普传播话语体系的构建。因此,本研究三个主体部分分别着眼于新闻体科普翻译活动的社会本质、新闻体科普的编译规范、新闻体科普编译方法库的构建。笔者坦言,以上三方面的研究都是非穷尽的,因为科普翻译活动的历史背景描述可以更细致,编译者对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的驾驭研究绝无止境,编译方法库也可以不断添加、没有穷尽。希望后续对新闻体科普翻译的研究能够不断丰富这些研究愿景,从而为建立中国科普话语体系建立坚实的后盾。
李仁东[6](2017)在《融合深度图像的移动机器人定位与导航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总结现有星表巡视器所采用的导航手段的基础上,研究了融合深度图像的移动机器人定位与导航方法。传统移动机器人的深度图像导航大多依靠双目相机或全景视觉相机来采集数据,但这类传感器的设计原理决定了其对光线、色彩与纹理特征较为敏感。而在太空中,根据人类掌握的现有资料,外星天体表面多为均匀单色的土壤,没有鲜明的纹理特征,因而采用此类传感器在星表进行导航很难获得很好的效果。通过对月球和火星表面环境的分析,论文设计了一种融合多传感器信息的自主导航移动机器人系统,该移动机器人采用深度相机(RGB-D Camera)作为主要视觉采集手段,由于深度相机是一种结构光编码测距式传感器,对于光照、色彩与纹理特征均不敏感,因而在星表环境预期可以获得很好的导航效果。论文设计的移动机器人系统主要有四大功能模块:深度图像采集、图像处理识别、路径规划决策和运动反馈与控制模块。深度图像的采集算法基于第三方开源库OPENNI开发,然后采用中值滤波、改进闭运算等算法对图像进行处理来滤除噪点;采用边界提取结合图像分割算法进行道路与障碍的识别与分离;全局路径采用GPS加动态规划导航算法,局部导航算法采用果蝇循迹算法;运动反馈系统则通过采集自身携带的超声波、行程计、电子罗盘等传感器的信息,通过处理计算获得机器人当前的运动状态。通过四功能模块的协同配合,最终实现了移动机器人在非结构化未知环境下的自主路径规划与导航。为了验证论文所提出的算法和硬件系统的有效性,在非结构化环境下进行了移动机器人自主导航与路径规划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王连升[7](2016)在《火星着陆器进入段导航方案和导航算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深空探测技术的发展,火星探测成为炙手可热的研究问题。从以火星探路者号为代表的第一代火星着陆器到以好奇号为代表的第二代火星着陆器,着陆精度从150千米提高到20千米。为满足未来科学任务,第三代着陆器需要实现精确着陆,即着陆误差在百米范围之内。着陆精度的改善得益于火星着陆器进入、下降和着陆段(Entry,Descent and Landing,EDL)先进的导航制导与控制技术,其中火星大气进入段是整个EDL过程最危险、最具挑战、最关键的部分。由于先进的制导与控制技术的实施是以高精度的导航状态估计为基础的,因此,本文以火星着陆器大气进入段为背景,综合考虑了进入段中存在的大气密度、升阻比和弹道系数不确定性,以及未知扰动(如突风干扰)和测量异常值等影响,研究了火星着陆器进入段新型的导航方案和先进的导航算法。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研究了火星着陆器进入段的组合导航方案。首先,采用基于可观性矩阵条件数的理论方法来评估导航方案的可观性。然后基于确定的导航方案,在导航系统完全可观的情况下,进一步研究了火星着陆器状态的可估计性。仿真得出基于IMU/火星轨道器的组合导航系统是弱可观的。然后给出了基于IMU/火星轨道器/火星表面信标的组合导航方案,可以验证在这种导航方案下着陆器位置和速度导航精度相比基于IMU/火星轨道器的组合导航方案进一步提高,而且导航系统完全可观。2.针对火星着陆器进入段存在的大气密度不确定性、升阻比不确定性和弹道系数不确定性,研究了弱敏感的导航滤波算法。弱敏感滤波算法与常规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的区别之处在于滤波增益矩阵的计算方式,其中弱敏感滤波器的增益矩阵是通过最小化后验估计误差协方差的迹和后验估计误差敏感度的加权和来获得。当模型具有不确定性或者未知扰动时,该算法具有鲁棒性。通过采用IMU/火星轨道器/火星表面信标的组合导航方案,仿真验证了提出的弱敏感滤波算法对不确定参数的敏感度远远小于标准扩展卡尔曼滤波。随着不确定参数的依次增加,标准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状态估计误差逐渐趋于发散,而弱敏感滤波算法的状态估计误差依然保持收敛。最后通过一致性测试验证了所提出弱敏感滤波算法具有更好的可置信度。3.针对火星着陆器进入段的复杂动力学模型和测量模型,以及存在的不确定性和未知扰动,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自适应插值滤波算法。这种新型的插值滤波算法建立在新息协方差匹配的基础上,通过引入自适应调节的遗忘因子来放大预测状态估计误差协方差,从而补偿未知偏差或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然后为了适应多通道多速率状态估计,标量的遗忘因子被扩展为多个遗忘因子组成的对角矩阵。通过蒙特卡洛仿真验证,在大气密度不确定性、升阻比不确定性和弹道系数不确定性条件下,提出的新型插值滤波算法具有更高的状态估计精度,而且具有更好的可置信度。在未知扰动或偏差情况下,提出的新型的自适应插值滤波算法估计精度远远高于普通的插值滤波算法,且遗忘因子能够随着扰动或偏差的变化而自适应调节,验证了该算法的自适应性。4.针对火星着陆器进入段状态模型存在未知扰动和测量模型存在异常值,提出了胡贝尔插值滤波算法和自适应胡贝尔插值滤波算法。首先,基于广义最大似然估计,给出了标准卡尔曼滤波解的代价函数。当模型具有偏差时,引入了胡贝尔函数来修改基于标准卡尔曼滤波解的代价函数,获得了新的代价函数,并推导出了新的预测状态估计误差协方差和测量噪声协方差。通过把新的预测状态估计误差协方差和测量噪声协方差嵌入到插值滤波算法的框架中,推导出了胡贝尔插值滤波算法。然后在胡贝尔插值滤波算法的基础上,对其预测状态估计误差协方差引入了自适应调节的遗忘因子,推导出了自适应胡贝尔插值滤波算法。通过仿真可以验证,当状态模型具有常值扰动和测量模型具有异常值时,本文提出的自适应胡贝尔插值滤波算法估计精度高于基于胡贝尔函数的插值滤波算法,并远远高于普通的插值滤波算法。而且,本章提出的自适应胡贝尔插值滤波算法的遗忘因子调节幅度要小于自适应插值滤波算法的遗忘因子。5.火星大气进入段存在的大气密度、升阻比和弹道系数不确定参数值对导航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研究采用分层自适应滤波方法来辨识这些不确定参数值。该分层自适应滤波算法由多个滤波器组构成,每个滤波器组包含多个子滤波器,每个子滤波器的运行是由某一组不确定参数值所实现的。每个滤波器组和每个子滤波器都对应一个门网络来调控加权值。当某一个子滤波器的加权值趋于1时,则代表这个滤波器采用的参数值就是真实的参数值或者靠近真实值。采用这种判别方法,多个不确定参数值可以被同时在线辨识出来。此外,本文也验证了门网络中学习速率因子对于加权值的收敛速率和分层结构辨识能力的影响。最后,归纳总结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对今后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安迪·威尔,陈灼[8](2016)在《火星救援》文中指出六天前,宇航员马克·沃特尼成为了第一批在行走火星上的人。如今,他也将成为第一个葬身火星的人。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让阿瑞斯3船员被迫放弃任务。在撤离的过程中,沃特尼遭遇意外,被孤身一人丢在了这片寸草不生的红色荒漠中,所有的人都以为他必死无疑。火星上的沃特尼面临着两大问题:如何和地球上的人联络,告诉他们他还活着,等待他们的救援;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补给,坚持到救援抵达的那一天,否则他就会被饿死。不过,他也许都没有机会饿死在这颗星球上,因为随时可能发生的机器故障、环境灾难、人为失误,凡此种种,都有可能抢在饥饿之前要了他的命。但是,沃特尼不会坐以待毙。凭借着植物学家和机械工程师的专业背景,敢于冒险的精神和永不放弃的决心,沃特尼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自己种土豆,解决了粮食问题。之后,他又制定了一个近乎疯狂的计划,成功地和地球上的NASA取得了联系。在战胜了重重困难之后,沃特尼是否就可以高枕无忧,坐等NASA的救援?这场火星版的现代鲁滨孙漂流记,会以怎样的结局收场?
蔡善钰[9](2015)在《用于火星着陆器和勘察车的钚-238同位素能源》文中研究说明放射性同位素能源属于三大核能来源之一的"衰变能"。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核衰变释放的热量,可以直接用作放射性同位素热源(RHU),或经静态热电转换后制成放射性同位素温差发电器(RTG)。钚-238(属于α衰变核素)是一种空间放射性同位素能源的最佳燃料,因为它能满足空间环境辐射安全和较长服务寿命的要求。本文综述了携带钚-238同位素能源的历次火星探测器肩负的历史使命,所用钚-238同位素能源的型号、主要性能和技术参数。这些火星探测器包括:"海盗号"着隆器(1976年);"火星探路者"漫游车(1996年),"火星-96号"飞船(1996年),"勇气号"和"机遇号"勘察车(2004年),以及"好奇号"科学实验车(2011)。
蔡善钰[10](2012)在《放射性同位素电池在火星上》文中认为太阳系里有八大行星在周而复始、永不停息地围绕着太阳旋转。他们离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排列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由此可见,火星是地球的近邻。人类对火星为什么会情有独钟?不仅是因为从地球上遥望火星,颜色鲜红,引人遐想,更因为是火星和地球十分相似,素有姐妹星之称。据估计,火星直径只有地球的1/2,体积是地球的15%,质量大约为地球的1/10,但是,火星与地球一样有昼夜之分(一个昼夜为24小时37分);也有四季变换。火
二、勇气号登陆最大悬念:能否找到生命和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勇气号登陆最大悬念:能否找到生命和水(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相关研究 |
(二)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研究概况 |
(三)现代性相关研究 |
(四)文献述评 |
三、研究设计 |
(一)现代性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关系 |
(二)理论基础 |
(三)具体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内容 |
四、核心概念 |
(一)现代性 |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 |
第一章 “侍奉上帝”与宗教信徒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前殖民时期的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前殖民阶段的美国社会发展样态 |
(二)前殖民阶段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概况 |
二、“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清教政治模式在殖民地初步践行 |
(二)殖民地经济贸易水平逐渐增强 |
(三)欧洲文化教育传统在北美的沿袭 |
(四)宗教性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 |
三、“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教义问答”模式中的家庭教育 |
(二)“社区布道”中的科学知识推广 |
(三)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的科学实践 |
(四)“报刊出版”中的科学知识扩散 |
四、“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为开拓“新耶路撒冷”而教 |
(二)教育类型与方式分散多样 |
(三)以立法巩固教育的宗教性 |
(四)教育的实用性倾向日渐凸显 |
五、“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宗教神性对自然人性的无情宰治 |
(二)“杂乱拼凑”的教育师资队伍 |
(三)“潜匿于神学体系中的科学知识”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层级化明显 |
第二章 “科学立国”与“国家公民”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新生国家为自由民主而战 |
(二)“旧科学”的落寞与“新科学”的荣盛 |
(三)“大觉醒运动”与西进运动的发展 |
(四)以立法形式巩固民主政治观的实践 |
二、“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培育民族情感”的场馆科学实践 |
(二)“宣扬理性”的公共讲座与科学博览会 |
(三)“知识福音”与教会性科学知识推广 |
(四)政治主导的科学知识推广实践 |
(五)职业科学人的热情参与 |
(六)“公民社会塑造”与科学新闻出版 |
三、“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科学立国”成为核心价值诉求 |
(二)“宗教性的消退”与“世俗化的觉醒”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具有国家化倾向 |
(四)注重借鉴西欧教育的优质经验 |
四、“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立国之师”的质量参差不齐 |
(二)“科学立国”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
(三)“科学立国”的实利主义倾向显现 |
(四)“国家公民培育”面临“肤色歧视” |
第三章 “技术时代”与“科技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内战对美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助推 |
(二)“手工训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
(三)进步主义运动与进步教育实践 |
二、“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教会推行的“科学肖陶扩之旅” |
(二)“政府推动”的技术知识推广 |
(三)“报刊科学”中的科技知识传递 |
(四)科学场馆的科学知识宣传 |
(五)技术行会的产业技能培训 |
(六)“新闻媒体人”的科技资讯传播 |
三、“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以培育具有技术理性的产业人为目标 |
(二)教育内容更注重生产实用性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遵循“新闻模式” |
(四)“新闻人的出场”与“科学人的隐退” |
四、“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唯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盛行 |
(二)科学新闻的“碎片化”与“主观化” |
(三)伪科学与迷信冲击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出现衰退迹象 |
第四章 “科学危机”与“批判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科学危机”激化了美国社会发展矛盾 |
(二)“莫斯科的威胁”与“华盛顿的警觉” |
(三)公众“科学万能论”价值观的消解 |
(四)“经济起落”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颠簸” |
二、“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新闻科学”的“荧幕化”与内容“专精化” |
(二)增强公众科学鉴别力的“电视科学” |
(三)创设“科学原生态”的场馆科学模式 |
(四)“共筑科学理解力”的“科学共同体” |
(五)“从做中学”的社区化科学教育 |
三、“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理解科学”的政治取向较为明显 |
(二)理性批判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三)“现代公众”概念的逐渐清晰化 |
(四)科学与消费的联姻:“科学广告”盛行 |
四、“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消费文化对公众理智精神的侵蚀 |
(二)科学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滑落 |
(三)迷信和虚假内容仍然充斥其中 |
(四)公众定位从“知识缺失”转向“理解缺失” |
第五章 “交往社会”与“实践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科学哲学的“生活实践转向” |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后现代转型 |
(三)社会转型对非正式科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
(四)美国社会持续关注科学教育事业 |
二、“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为公众参与科研创设“公共科学领域” |
(二)鼓励实践探索的科学场馆活动 |
(三)推行交互对话的科学传播模式 |
(四)“活动式”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开展 |
(五)“专业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 |
三、“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强调公众参与科学的机会平等 |
(二)注重科学参与的交互性对话 |
(三)凸显公众参与科学的情境化 |
(四)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的成效测评 |
四、“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公众参与”面临过度商业化的侵蚀 |
(二)科学人与公众的科学理解错位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缺乏自我批判反思 |
(四)公众参与科学的活力受限 |
第六章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审思:历程审视、影响因素、经验与反思 |
一、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审视 |
(一)目标追求: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 |
(二)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 |
(三)实践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 |
(四)“自我批判”: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 |
二、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
(一)美国文化传统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二)资本主义精神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三)分权自治政治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四)科学自身发展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三、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实践经验 |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清晰 |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实施模式多元化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高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更强调成效评价 |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反思 |
(一)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
(二)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
(三)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本土化转译 |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改革年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2)20世纪50年代以来天体生物学的起源、发展与建制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问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
前人研究综述 |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创新点与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地外生物学的兴起——20 世纪50 年代的科学变革 |
1.1 米勒实验与生命起源理论的范式转变 |
1.1.1 米勒实验的历史过程 |
1.1.2 米勒实验引发的科学争议 |
1.1.3 米勒实验的社会影响 |
1.1.4 米勒实验的意义探讨 |
1.2 国际生命起源大会与生命起源研究的组织更新 |
1.2.1 国际生命起源大会的历史背景 |
1.2.2 首届国际生命起源大会概况 |
1.2.3 生命起源大会的制度化与学科发展 |
1.3 地外生物学——航天竞赛与行星免疫 |
1.3.1 人造地球卫星1 号带来的冲击 |
1.3.2 莱德伯格关于太空探测的思考:行星免疫学 |
1.3.3 地外生物学的提出及内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美国火星生命探测——20 世纪60-70 年代的地外生物学实践 |
2.1 火星生命的历史渊源 |
2.1.1 月亮骗局 |
2.1.2 火星运河与火星科幻 |
2.1.3 新技术与新证据 |
2.2 水手4 号——火星生命探测争论及影响 |
2.2.1 火星生命探测的历史背景 |
2.2.2 三次研讨会与逐步推进的火星生命探测计划 |
2.2.3 学术争议:科学界的反对方 |
2.2.4 水手4 号探测结果与争议 |
2.3 海盗计划与地外生物学的沉寂 |
2.3.1 地外生命探测仪器的研制 |
2.3.2 海盗计划的实施与生物实验结果 |
2.3.3 生物解释与化学解释的争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航天实测之外的地外生物学研究——20 世纪60-80 年代的多学科参与 |
3.1 默奇逊陨石与星际分子——地外有机物与天地统一性 |
3.1.1 默奇逊陨石的发现与解读 |
3.1.2 星际有机分子的确认 |
3.2 嗜极生命——原始生命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
3.2.1 沃尔夫阱与南极生物 |
3.2.2 海底热液喷口的古细菌 |
3.3 搜寻地外文明计划——理论与实践 |
3.3.1 SETI的理论基础 |
3.3.2 SETI的初期实践 |
3.4 类蛋白质微球到RNA世界——代谢优先到遗传优先 |
3.4.1 福克斯的类蛋白质微球学说 |
3.4.2 RNA世界假说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天体生物学的复兴与建制化——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的学科建设 |
4.1 陨石背后的科学与政治 |
4.1.1 火星陨石的发现和确认 |
4.1.2 ALH84001 的解读与争议 |
4.1.3 火星政策转向——陨石解读背后的政治因素 |
4.2 美航局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创立与发展 |
4.2.1 天体生物学的名称来源与学科范畴 |
4.2.2 美航局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创立 |
4.2.3 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发展与成果 |
4.3 学术刊物与学科教材——科研与教育的主阵地 |
4.3.1 《天体生物学》的10 年计量分析(2001-2010) |
4.3.2 天体生物学学科教材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外行星与系内新目标——21 世纪新研究动向 |
5.1 系外行星与宜居带——宇宙微观结构再认识 |
5.1.1 系外行星的发现 |
5.1.2 系外行星的搜寻及特征 |
5.1.3 宜居带的定义与意义 |
5.2 欧罗巴与泰坦——巨行星卫星的宜居性 |
5.2.1 先驱者号、旅行者号与外太阳系探测 |
5.2.2 欧罗巴与泰坦的宜居性——新证据与新方向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天体生物学相关知识在中国的传播 |
6.1 20 世纪上半叶生命起源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
6.1.1 随《字林西报》传入中国的生命起源知识 |
6.1.2 中国学者主动翻译、引进的生命起源学说 |
6.1.3 生命起源传播影响——以罗广庭事件和奥巴林学说为例 |
6.2 天体生物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 |
6.2.1 新媒体中的天体生物学 |
6.2.2 通过翻译引入的学术与科普作品 |
6.2.3 本土天体生物学研究与航天战略演变 |
第七章 结语 |
天体生物学兴起的两股历史传统 |
天体生物学发展的历史脉络 |
天体生物学的发展逻辑 |
天体生物学的意义探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词 |
(3)基于车辙分析的星球车轮地作用状态参数估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星球车研究现状 |
1.3 星球车轮地相互作用研究现状 |
1.4 星球车运动状态感知研究现状 |
1.4.1 车轮滑转率检测研究现状 |
1.4.2 车轮沉陷量检测研究现状 |
1.4.3 车轮测偏角检测研究现状 |
1.5 车辙分析及检测研究现状 |
1.6 目前存在的关键问题 |
1.7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轮地相互作用的车辙形成过程解析 |
2.1 引言 |
2.2 星球车车辙的组成及定义 |
2.3 星球车运动状态及受力分析 |
2.3.1 星球车运动状态分析 |
2.3.2 星球车受力理论分析 |
2.4 基于轮地相互作用的轮壤作用状态表征研究 |
2.4.1 松软土壤星球车车轮-土壤作用原理简析 |
2.4.2 车轮纵向滑转工况的运动状态表征分析 |
2.4.3 车轮横向侧偏工况的运动状态表征分析 |
2.5 星球车车辙成因研究 |
2.5.1 车轮对土壤的作用阶段分析 |
2.5.2 车辙轮毂碾压区域成因研究 |
2.5.3 车辙轮刺剪切区域成因研究 |
2.6 纵向滑转工况车辙形成过程解析及形态建模 |
2.7 侧偏工况车辙形成过程解析及形态建模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星球车车辙构型建模及其成像表征研究 |
3.1 引言 |
3.2 车辙构型模型研究 |
3.2.1 车辙单元构型建模 |
3.2.2 基于土壤休止角的车辙单元构型修正 |
3.2.3 车辙剖面构型建模 |
3.3 车辙成像表征研究 |
3.3.1 车辙成像条件简析 |
3.3.2 车辙成像阴影模型 |
3.3.3 车辙成像的仿真分析 |
3.4 试验验证 |
3.4.1 试验设备简介 |
3.4.2 车辙构型模型试验 |
3.4.3 车辙成像模型试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车辙形态的轮壤作用状态参数估计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车辙形态特征分析 |
4.2.1 车辙骨架形态研究 |
4.2.2 车辙形态的时域特征分析 |
4.2.3 车辙形态的频域特征分析 |
4.3 基于车辙形态的轮壤作用状态参数估计模型研究 |
4.3.1 车轮侧偏角估计模型 |
4.3.2 车轮滑转率估计模型 |
4.3.3 车轮沉陷量估计模型 |
4.4 基于成像表征的车辙形态特征参数提取方法研究 |
4.4.1 车辙宽度的提取方法 |
4.4.2 车辙单元间距的提取方法 |
4.4.3 车辙偏角提取方法 |
4.5 轮壤作用状态参数估计模型试验研究 |
4.5.1 试验设计 |
4.5.2 试验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轮壤作用状态估计方法实现及试验验证 |
5.1 引言 |
5.2 基于视觉感知的轮壤作用状态参数估计系统研究 |
5.2.1 星球车试验系统介绍 |
5.2.2 轮壤作用状态参数估计流程设计 |
5.3 复杂光照下的车辙图像预处理方法研究 |
5.4 车辙区域图像纹理特征提取 |
5.4.1 基于傅里叶变换的车辙单元方向分析 |
5.4.2 基于Gabor滤波器的车辙图像方向特征提取 |
5.4.3 基于傅里叶变换的车辙图像频率特征提取 |
5.5 基于车辙纹理特征的车辙区域分割方法研究 |
5.5.1 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简介 |
5.5.2 基于Relief算法的车辙纹理特征融合 |
5.5.3 车辙区域分割流程及实现 |
5.6 星球车整车试验研究 |
5.6.1 车辙区域分割试验 |
5.6.2 星球车车轮滑转率估计试验 |
5.6.3 星球车车轮侧偏角估计试验 |
5.6.4 “机遇”号火星车轮壤作用状态参数估计及应用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星球着陆器钻采及着陆条件下高紧实度模拟星壤整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模拟星壤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模拟星壤整备方法研究进展 |
1.5 星球着陆器软着陆研究进展 |
1.6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及目的 |
1.6.1 本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
1.6.2 研究技术路线 |
1.6.3 研究主要内容 |
1.7 本章小结 |
第2章 着陆器钻取状态模拟星壤整备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用于钻取的七种模拟星壤物理特性 |
2.3 模拟星壤振实整备设备研制 |
2.3.1 模拟星壤振实整备操作方法 |
2.3.2 模拟星壤振实整备设备参数选定 |
2.4 模拟星壤剪切设备研制 |
2.5 特制模拟星壤贯入阻力检测设备 |
2.6 钻取模拟星壤整备方法 |
2.7 本章小结 |
2.7.1 本章总结 |
2.7.2 结论 |
第3章 钻取模拟星壤检测分析 |
3.1 引言 |
3.2 模拟星壤振实整备方法 |
3.3 模拟星壤剪切特性分析 |
3.4 模拟星壤贯入阻力测量分析 |
3.5 振实整备下模拟星壤物理特性总结分析 |
3.5.1 JLU5系列模拟月壤贯入阻力分析 |
3.5.2 JLU5系列模拟月壤剪切特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星球着陆器软着陆条件下模拟星壤整备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星球着陆器软着陆模拟星壤整备方法 |
4.3 不同整备状态下模拟星壤物理特性检测 |
4.3.1 模拟星壤容重测量方法 |
4.3.2 模拟星壤贯入阻力检测 |
4.3.3 模拟星壤滑动摩擦系数检测 |
4.4 着陆器软着陆足垫冲击试验设备研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星球着陆器足垫与模拟星壤冲击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星球着陆器足垫冲击试验 |
5.3 实验室星球着陆器足垫模型冲击试验 |
5.3.1 足垫面积对冲击实验影响 |
5.3.2 冲击高度与冲击特性的关系 |
5.4 星球着陆器足垫摩擦特性 |
5.5 着陆器足垫沉陷及摩擦特性综合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5.6.1 本章总结 |
5.6.2 结论 |
第6章 星球着陆器力学仿真 |
6.1 引言 |
6.2 星壤仿真分析研究现状 |
6.2.1 星壤离散元仿真研究 |
6.2.2 星壤有限元仿真研究 |
6.3 星壤颗粒接触力学模型 |
6.3.1 仿真星壤颗粒接触模型 |
6.3.2 摩尔库伦本构模型 |
6.4 星壤贯入阻力试验仿真分析 |
6.5 模拟星壤贯入阻力仿真及试验对比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6.6.1 本章总结 |
6.6.2 结论 |
第7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及参与科研项目 |
1.作者简介 |
2.发表的学术论文 |
3.参与科研项目 |
致谢 |
(5)科普杂志翻译规范研究 ——基于SciAm三个译本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科普概念研究”综述 |
2.1.1 科普模式的演进 |
2.1.2 以“公众理解科学”为核心的西方现代科普 |
2.1.3 现代科普的内涵特征 |
2.1.4 现代科普的重要手段:新闻体科普文 |
2.2“科普翻译研究现状”综述 |
2.2.1 立足于“传统科普” |
2.2.2 研究成果匮乏 |
2.2.3 研究内容简述 |
2.2.4 国内科普翻译研究的缺陷 |
2.3“翻译规范理论”综述 |
2.3.1 翻译模因与翻译规范 |
2.3.2 翻译规范理论解析 |
2.3.3 翻译策略与翻译规范 |
2.4 小结 |
第三章 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及中译本 |
3.1 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简介 |
3.2 SciAm的三个中译本 |
3.2.1《科学》发行背景及命运 |
3.2.2《环球科学》发行背景及现状 |
3.2.3《科学人》发行背景及现状 |
3.2.4 小结 |
3.3 SciAm文本分析 |
3.3.1 科普杂志与新闻特写 |
3.3.2 标题和导语 |
3.3.3 SciAm标题与导语的分析 |
3.3.4 小结 |
第四章《科学》—《环球科学》翻译规范的历时分析 |
4.1《科学》(1979-2000)译文的分析 |
4.1.1 关系规范:译文与原文极似 |
4.1.2 传意规范特点 1:消极传意 |
4.1.3 传意规范特点 2:社会文化语境不连贯 |
4.1.4 期望规范:科技情报与高端科普 |
4.2《科学》(2002-2005)译文的分析 |
4.2.1 关系规范:极似与近似交融 |
4.2.2 传意规范:意译和变译优化传意 |
4.2.3 新旧翻译规范的竞争共存 |
4.2.4 期望规范:向“大众科普”转变 |
4.3《环球科学》(2006-2007)译文的分析 |
4.3.1 关系规范:“不似”成为主流 |
4.3.2 传意规范特点 1:社会文化语境连贯 |
4.3.3 传意规范特点 2:积极传意 |
4.3.4 期望规范:科学传播与科普话语体系 |
4.4 科普翻译规范历时对比阐述 |
4.4.1《科学》(1979)—《环球科学》(2007) |
4.4.2《环球科学》(2007)—《环球科学》(2009) |
第五章《环球科学》与《科学人》翻译规范的共时对比 |
5.1“编译”:新闻文本中的“变译” |
5.2 编译者扮演的角色 |
5.2.1 社会评论家 |
5.2.2 科普教师 |
5.2.3 科技倡导者 |
5.2.4 科技产品推销员 |
5.2.5 文学家 |
5.2.6 寓趣者 |
5.2.7 小结 |
5.3 编译者对通俗文风的创造 |
5.3.1 对专业词汇、逻辑的处理 |
5.3.2 大众语言的使用 |
5.3.3 小结 |
5.4 编译者对感叹号的使用 |
5.4.1 兴奋与惊讶 |
5.4.2 强调和召唤 |
5.4.3 呼告—特殊的召唤 |
5.4.4 分析与小结 |
5.5 编译者对插图的利用 |
5.6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新闻体科普编译模因池的构建 |
6.1“模因”的内涵 |
6.2 编译目的模因 |
6.2.1 寓趣 |
6.2.2 求近 |
6.2.3 通俗化 |
6.2.4 开启对话 |
6.2.5 引导评价 |
6.2.6 政治守门 |
6.3 编译手段模因 |
6.3.1 译写 |
6.3.2 改译 |
6.3.3 改写 |
6.3.4 减译和删译 |
6.4 编译位置模因 |
6.4.1 段首:预设点 |
6.4.2 分散:传意焦点 |
6.4.3 段末:主题意义 |
6.5 积极修辞模因 |
6.5.1 摹声 |
6.5.2 拟人 |
6.5.3 映衬 |
6.5.4 譬喻 |
6.5.5 辞趣 |
6.5.6 仿拟 |
6.5.7 呼告 |
6.5.8 对偶 |
6.5.9 概数 |
6.5.10 设问 |
6.5.11 感叹 |
第七章 结论 |
7.1 内容总结 |
7.2 局限与不足 |
7.3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融合深度图像的移动机器人定位与导航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以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现有导航方法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移动机器人定位与导航方法 |
2.1 移动机器人导航 |
2.2 非主动导航 |
2.2.1 循线行驶 |
2.2.2 惯性导航 |
2.3 主动导航 |
2.3.1 传感器数据导航 |
2.3.2 视觉导航 |
2.3.3 卫星导航 |
2.4 深度相机导航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深度图像处理与深度视觉 |
3.1 深度视觉 |
3.2 深度图像的获取 |
3.3 图像处理 |
3.3.1 线性与非线性滤波 |
3.3.2 形态学滤波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深度视觉的移动机器人定位与导航 |
4.1 全局定位与导航 |
4.1.1 全局定位信息 |
4.1.2 地图建立 |
4.1.3 导航算法 |
4.1.4 算法验证 |
4.2 局部定位与导航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移动机器人设计与定位导航实验 |
5.1 移动机器人设计 |
5.1.1 硬件系统构成 |
5.1.2 传感器参数以及解算 |
5.1.3 电源管理 |
5.1.4 电路板 |
5.1.5 机械结构设计 |
5.2 下位机设计 |
5.3 远程监控上位机设计 |
5.3.1 增量式地图构建监控上位机 |
5.3.2 全局路径规划与控制上位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研究工作总结 |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附录 1:控制驱动器电路原理图 |
附录 2:运动驱动器程序核心代码 |
附录 3:深度图像处理决策器核心代码 |
附录 4:路径监控上位机核心代码 |
附录 5:全局导航上位机核心代码 |
(7)火星着陆器进入段导航方案和导航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火星探测器着陆过程分析 |
1.2.1 进入段 |
1.2.2 下降段 |
1.2.3 着陆段 |
1.3 火星进入段导航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
1.4 火星进入段导航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2章 火星着陆器进入段状态模型和测量模型 |
2.1 引言 |
2.2 火星大气环境 |
2.2.1 火星基本环境参数 |
2.2.2 大气密度模型 |
2.2.3 重力场模型 |
2.3 坐标系定义及坐标转换 |
2.3.1 火星中心惯性坐标系 |
2.3.2 火星中心固联坐标系 |
2.3.3 气流坐标系 |
2.3.4 惯性测量单元坐标系 |
2.4 六自由度模型 |
2.5 三自由度动力学模型 |
2.6 测量模型 |
2.6.1 惯性测量单元模型 |
2.6.2 火星轨道器测量模型 |
2.6.3 火星表面信标测量模型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火星进入段组合导航方案的可观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基于观测矩阵条件数的可观性分析 |
3.3 状态可估计性分析 |
3.4 导航方案的数值仿真和分析 |
3.4.1 基于IMU/火星轨道器的组合导航方案 |
3.4.2 基于IMU/火星轨道器/火星表面信标的组合导航方案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火星进入段不确定参数下的弱敏感导航滤波算法 |
4.1 引言 |
4.2 弱敏感滤波算法设计 |
4.3 数值仿真和分析 |
4.3.1 大气密度不确定下的仿真分析和对比 |
4.3.2 大气密度和升阻比不确定下的仿真分析和对比 |
4.3.3 大气密度、升阻比和弹道系数同时不确定下的仿真分析和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火星进入段不确定参数和未知扰动下的新型自适应插值滤波算法 |
5.1 引言 |
5.2 普通的插值滤波算法 |
5.2.1 一阶插值滤波算法 |
5.2.2 二阶插值滤波算法 |
5.3 新型的自适应插值滤波算法 |
5.4 数值仿真和分析 |
5.4.1 火星进入导航系统数值仿真和分析 |
5.4.2 紧耦合非线性随机系统数值仿真和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火星进入段状态模型偏差和测量异常值下的自适应胡贝尔插值滤波算法 |
6.1 引言 |
6.2 胡贝尔插值滤波算法和自适应胡贝尔插值滤波算法的引出过程 |
6.3 胡贝尔插值滤波算法和自适应胡贝尔插值滤波算法的执行过程 |
6.3.1 一阶胡贝尔插值滤波算法的执行过程 |
6.3.2 一阶自适应胡贝尔插值滤波算法的执行过程 |
6.4 数值仿真和分析 |
6.4.1 状态模型存在常值偏差 |
6.4.2 状态模型和测量模型同时存在偏差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火星进入段基于分层自适应滤波的不确定参数辨识 |
7.1 引言 |
7.2 分层自适应滤波算法 |
7.3 数值仿真和分析 |
7.3.1 不确定参数辨识过程 |
7.3.2 学习速率因子对不确定参数辨识能力的影响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工作的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与撰写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火星救援(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
日志:SOL6[1] |
第二章 |
日志:SOL7 |
日志:SOL10 |
日志:SOL11 |
日志:SOL14 |
日志:SOL15 |
日志:SOL16 |
日志:SOL22 |
第三章 |
日志:SOL25 |
日志:SOL26 |
日志:SOL29 |
日志:SOL30 |
第四章 |
日志:SOL32 |
日志:SOL33 |
日志:SOL33( 2) |
日志:SOL34 |
日志:SOL37 |
第五章 |
日志:SOL38 |
日志:SOL38(2) |
日志:SOL39 |
日志:SOL40 |
日志:SOL41 |
日志:SOL42 |
第六章 |
日志:SOL61 |
第七章 |
日志:SOL63 |
日志:SOL64 |
日志:SOL65 |
日志:SOL66 |
日志:SOL67 |
日志:SOL68 |
日志:SOL69 |
日志:SOL70 |
日志:SOL71 |
第八章 |
第九章 |
日志:SOL79 |
日志:SOL80 |
日志:SOL81 |
日志:SOL82 |
日志:SOL83 |
第十章 |
日志:SOL90 |
日志:SOL92 |
日志:SOL93 |
日志:SOL95 |
日志:SOL96 |
第十一章 |
日志:SOL97 |
日志:SOL97(2) |
日志:SOL98 |
日志:SOL98(2) |
第十二章 |
第十三章 |
日志:SOL114 |
日志:SOL115 |
日志:SOL116 |
日志:SOL117 |
日志:SOL118 |
日志:SOL119 |
第十四章 |
语音日志:SOL119 |
语音日志:SOL119(2) |
语音日志:SOL119(3) |
语音日志:SOL119(4) |
语音日志:SOL119(5) |
语音日志:SOL119(6) |
语音日志:SOL119(7) |
语音日志:SOL119(8) |
语音日志:SOL120 |
日志:SOL120 |
日志:SOL121 |
日志:SOL122 |
第十五章 |
第十六章 |
第十七章 |
日志:SOL192 |
日志:SOL193 |
日志:SOL194 |
日志:SOL195 |
日志:SOL196 |
第十八章 |
日志:SOL197 |
日志:SOL198 |
日志:SOL199 |
日志:SOL200 |
日志:SOL201 |
日志:SOL207 |
日志:SOL208 |
日志:SOL209 |
日志:SOL211 |
第十九章 |
第二十章 |
日志:SOL376 |
日志:SOL380 |
日志:SOL381 |
日志:SOL383 |
日志:SOL385 |
日志:SOL387 |
日志:SOL388 |
日志:SOL389 |
日志:SOL390 |
第二十一章 |
日志:SOL431 |
日志:SOL434 |
日志:SOL435 |
日志:SOL436 |
日志:SOL439 |
日志:SOL444 |
日志:SOL449 |
第二十二章 |
日志:SOL458 |
日志:SOL462 |
日志:SOL466 |
日志:SOL468 |
日志:SOL473 |
日志:SOL474 |
日志:SOL475 |
第二十三章 |
日志:SOL476 |
日志:SOL477 |
日志:SOL478 |
日志:SOL479 |
日志:SOL480 |
日志:SOL482 |
日志:SOL484 |
日志:SOL487 |
日志:SOL492 |
日志:SOL497 |
第二十四章 |
日志:SOL498 |
日志:SOL498(2) |
日志:SOL499 |
日志:SOL500 |
日志:SOL501 |
日志:SOL502 |
日志:SOL503 |
日志:SOL504 |
第二十五章 |
日志:SOL505 |
日志:SOL526 |
日志:SOL529 |
日志:SOL543 |
日志:SOL549 |
第二十六章 |
日志:任务日687 |
(10)放射性同位素电池在火星上(论文提纲范文)
1. 放射性同位素电源供电的火星着陆器——“海盗1号”和“海盗2号” |
2. 放射性同位素热源供热的火星漫游车——“火星探路者”、“勇气号”和“机遇号” |
3. 放射性同位素电源供电的火星越野车——“好奇号” |
四、勇气号登陆最大悬念:能否找到生命和水(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D]. 李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0)
- [2]20世纪50年代以来天体生物学的起源、发展与建制化[D]. 侯琨.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3]基于车辙分析的星球车轮地作用状态参数估计研究[D]. 李楠.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
- [4]星球着陆器钻采及着陆条件下高紧实度模拟星壤整备及其性能研究[D]. 吴宝广. 吉林大学, 2017(01)
- [5]科普杂志翻译规范研究 ——基于SciAm三个译本的调查[D]. 冷冰冰.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01)
- [6]融合深度图像的移动机器人定位与导航方法研究[D]. 李仁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7(03)
- [7]火星着陆器进入段导航方案和导航算法研究[D]. 王连升. 北京理工大学, 2016(06)
- [8]火星救援[J]. 安迪·威尔,陈灼. 译林, 2016(01)
- [9]用于火星着陆器和勘察车的钚-238同位素能源[A]. 蔡善钰. 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四卷)——中国核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3册(核能动力分卷(下)), 2015
- [10]放射性同位素电池在火星上[J]. 蔡善钰. 现代物理知识,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