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扎格切-5汤中盐酸小蘖碱的含量(论文文献综述)
屠大伟[1](2007)在《黄连副产物综合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黄连是着名的传统中药,已有2000多年的药用历史,主要成分为小檗碱、药根碱、巴马汀及黄连碱等生物碱。黄连具有良好的功效,如抗菌、消炎、止痛、解毒、退热、驱风、健胃、利胆、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抗肿瘤、扩张血管,以及治疗腹泻、痢疾等。古往今来,在我国含黄连的方剂不计其数,现代医学中应用黄连的制剂也很多。黄连以其干燥根茎入药,在生产加工中会产生大量的副产物如叶、花、须根等部位,其中叶和须根主要作为兽药使用,或在黄连资源紧缺时曾做过黄连的替代品,而黄连花薹除在黄连产地有人使用外,未见任何研究报道。这些副产物因为其价格低廉,大部分被抛弃于田间地头,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文献中关于黄连副产物的应用研究也较少。黄连副产物中含有生物碱类成分,如能加以开发利用,必定能创造可观的效益。本文以黄连(味连)种植加工过程中的副产物—须根、叶、花薹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各副产物的主要营养成分及体外抗氧化活性;以黄连花薹为重点,全面研究了黄连花薹的各项理化指标,并对其降血糖、降血脂、退热等功能进行了研究;同时,对黄连花薹的食用安全性进行了初步的评价;最后,以黄连花薹为原料开发出了两种营养丰富的保健饮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黄连花薹、叶和须根中都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矿质元素等成分。黄连花薹中氨基酸、矿质元素的含量明显高于其它两种副产物,花薹中氨基酸占干重的17.53%,叶中的氨基酸总量为12.18%,须根中仅有5.63%。花薹中的氨基酸组成更接近理想蛋白质的要求。黄连花薹还含有丰富的对人体有益Fe、Mn、Cu和Zn等必需的微量元素。采用中药化学中系统预实验法对黄连花薹中各种类型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定性检识。发现,黄连花薹中还可能含有黄酮类物质、多酚类物质、蒽醌类物质、氨基酸及肽类物质、有机酸、强心甙、三萜皂甙等成分。通过HPLC法测定了黄连花薹、叶和须根中药根碱、巴马汀及小檗碱三种生物碱的含量,其中须根中药根碱含量可达到0.80%,叶柄中小檗碱达到1.53%,花薹中巴马汀含量达到0.44%。2.黄连及其副产物—须根、茎叶及花薹均表现出了直接清除羟自由基(·OH)、超氧自由基(O2-·)及过氧化氢的活性。其活性与黄连及各副产物所含小檗碱的含量成正相关。3.黄连花薹提取物对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大鼠血糖有显着的改善作用。健康SD大鼠按200mg/Kg·BW腹腔注射四氧嘧啶,3d后测定空腹血糖值,剔除血糖值小于10.0mmol/L的大鼠,分组,连续28d给予不同浓度的黄连花薹提取物。28d后,测定各组动物血糖,中、高剂量血糖明显下降,低剂量组动物血糖也有一定的下降趋势,而高糖对照组血糖未见下降。在实验过程中对各组大鼠体重变化、饮水量情况及进食情况进行监控,结果显示黄连花薹提取液对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大鼠的体重、饮水量及食物利用率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同时,测定了各组大鼠的血脂指标,结果显示,黄连花薹提取物在降低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同时,对血脂紊乱也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此外,黄连花薹提取物对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大鼠血浆中SOD、MDA及GSH-Ps水平具有一定的调节功能,说明黄连花薹提取物对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大鼠表现出一定的体内抗氧化功能。4.通过饲喂高脂饲料,建立高血脂症动物模型。饲喂2周后,选取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高脂对照组和3个剂量组,给药30d。结果表明,黄连花薹提取物对高血脂症大鼠血脂TC、TG、LDL-C和HDL-C均有显着的改善作用,并且可以显着降低动脉硬化指数,抑制脂肪在肝脏和腹腔的沉积。病理学检测显示,各药物组肝指数、肾指数、脾指数、胸腺指数、睾丸指数与正常对照组均比较无差异。5.以SD大鼠为实验动物,通过皮下注射干酵母,建立发热动物模型。给予发热动物不同浓度的黄连花薹提取物,结果显示,黄连花薹具有一定的退热功能,并且其效果随剂量增加有一定的增强趋势,呈现出剂量效应关系。6.按照《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GB15193.1-2003)的程序,选作了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骨髓微核试验及90天喂养实验,对黄连花薹安全性进行了评价。经测定,黄连花薹的LD50>21.5g/Kg·BW,无急性毒性。在Ames实验、精子畸形实验、骨髓微核实验、90d喂养实验中,各剂量组和正常对照组在各项指标上均无显着差异。7.以黄连花薹为主要原料,开发出了两种功能性产品。第一种为黄连花茶,优化的杀青工艺为投料量1.5Kg,杀青时间为5min,杀青温度为200℃。杀青,冷却干燥后,包装成黄连花茶。第二种为黄连花薹袋泡茶,以黄连花茶90g,甜茶2g,杭白菊20g进行混合配比,所制袋泡茶颜色橙黄,微甜,略带苦味,并伴有淡淡的菊花清香。
冯敏[2](2006)在《黄连花薹成分分析和功能评价》文中研究指明黄连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名贵中药材,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抗炎抗病毒、降血糖、降血脂、保护胃肠道、抗肿瘤等功效。重庆石柱作为全国最大的黄连生产基地,年产量为1,200,000—1,500,000Kg。黄连移栽后第二年开始,每年春季开花,为使黄连丰产,第五年除需要留种的,其余皆摘除弃去。国内外对黄连的研究已很详尽,从种植到成分分析及药理功效等方面的研究已有很多报道,但对其花的研究还未见报道。黄连产区每年产干花300,000Kg左右,通过初步分析发现花具有与根茎相同的生物功能成分,如能加以开发利用,势必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文从黄连的副产物研究出发,通过对其副产物的有效成分含量、氨基酸、矿质元素含量进行测定比较,确定以花为最终研究对象。进而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一种不影响有效成分含量并能降低苦味的配方,并测定复配后常规营养物质成分的含量。通过急性毒性实验进行了初步安全性评价,并以小鼠排便试验证实黄连花薹复配物具有润肠通便的功能,通过对发热大鼠的解热作用证明其具有清热功能。具体试验结果如下: (1) 水作为溶剂提取黄连花薹中的总生物碱含量为1.31%,小檗碱含量为0.41%。须根中含量较高,总生物碱和小檗碱含量分别为6.28%和2.06%;叶中的总生物碱和小檗碱含量分别为1.86%和0.79%。 (2) 黄连花薹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占干花质量的17.53%,且必需氨基酸为总氨基酸含量的39.1%。叶中的氨基酸总量为12.18%,须根中的氨基酸含量很低,仅有5.63%。 (3) 黄连花薹中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K、Ca、Fe、Mg、Cu、zn、Mn、Ni、的含量分别为2893、870.33、572.5、1137、16.33、208.67、11.67、0.013mg·Kg-1,Pb的含量为0.06mg·Kg-1,低于食品中铅的限量标准。 (4) 通过正交试验,最后优选配方为黄连花薹:配料B:配料C=5:2:0.5的质量比组合,小檗碱和总生物碱的含量都最高,分别为0.51%和1.57%。 (5) 按照国标,测定了黄连花薹复配物的水分、水浸出物、灰分、总蛋白、可溶性总糖、粗纤维的含量。百分含量分别为6.22±0.21,31.6±0.34,6.72±0.17,26.64±0.35,3.53±0.12,和13.56±0.24。 (6) 按照《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实施手册》测定了黄连花薹的急性毒性,并
彭春梅,温爱平,夏瑶宾[3](2004)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扎格切-5汤中盐酸小蘖碱的含量》文中认为目的:建立扎格切-5汤中盐酸小蘖碱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在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醋酸乙酯-甲醇-异丙醇-氨水(12:6:4:4:2)为展开剂,测定波长λS=345nm,参比波长λR=370nm。结果:盐酸小蘖碱的线性范围为0.492-2.46μg,加样平均回收率为98.17%,RSD为1.74%。结论:本法简单,快速,结果较为满意。
二、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扎格切-5汤中盐酸小蘖碱的含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扎格切-5汤中盐酸小蘖碱的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1)黄连副产物综合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黄连概述 |
1.2 黄连的药用历史 |
1.3 黄连的有效成分研究状况 |
1.3.1 主要成分及物化性质 |
1.3.2 黄连中生物碱含量的研究 |
1.3.3 有效成份的分析方法 |
1.3.4 黄连中活性成分提取分离 |
1.4 黄连及其活性成分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 |
1.4.1 抗微生物作用 |
1.4.2 免疫调节功能 |
1.4.3 抗炎作用 |
1.4.4 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作用 |
1.4.5 抗肿瘤 |
1.4.6 降血糖作用 |
1.4.7 降血脂作用 |
1.4.8 降血压 |
1.4.9 保护胃肠道及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功能 |
1.4.10 抗血小板作用 |
1.4.11 治疗皮肤病 |
1.4.12 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
1.4.13 其它功能 |
1.5 黄连及其生物碱的安全问题 |
1.6 黄连副产物的研究与利用 |
参考文献 |
第2章 引言 |
2.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2 主要研究内容 |
2.2.1 黄连副产物成分分析 |
2.2.2 黄连副产物—须根、茎叶及花薹抗氧化活性研究 |
2.2.3 黄连副产物—黄连花薹降血糖作用研究 |
2.2.4 黄连副产物—黄连花薹降血脂作用研究 |
2.2.5 黄连副产物—黄连花薹退热作用研究 |
2.2.6 黄连副产物—黄连花薹安全性评价 |
2.2.7 黄连副产物—黄连花薹产品开发 |
2.3 研究创新点 |
第3章 黄连副产物主要成分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 |
3.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3.2.3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黄连花薹化学成分在不同极性溶剂中的定量分布 |
3.3.2 黄连花薹化学成分的定性检识 |
3.3.3 黄连花薹常规营养物质含量 |
3.3.4 黄连须根、叶、花薹的总氨基酸含量 |
3.3.5 黄连须根、叶、花薹的矿质元素含量 |
3.3.6 黄连须根、叶、花薹中生物碱含量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黄连副产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 |
4.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4.2.3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黄连副产物抗氧化活性结果 |
4.3.2 黄连及其副产物清除自由基机理探讨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黄连花薹对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大鼠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 |
5.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5.2.3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黄连花薹提取液对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 |
5.3.2 黄连花薹提取液对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大鼠一般情况的影响 |
5.3.3 黄连花薹提取液对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大鼠糖耐量的影响 |
5.3.4 黄连花薹提取液对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大鼠血脂的影响 |
5.3.5 黄连花薹提取液对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大鼠对其他血清指标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黄连花薹对实验性高血脂症大鼠试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材料 |
6.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6.2.3 实验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黄连花薹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一般情况的影响 |
6.3.2 黄连花薹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影响 |
6.3.3 黄连花薹对高脂血症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指数的影响 |
6.3.4 病理学观察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7章 黄连花薹体内退热试验研究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材料 |
7.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7.2.3 实验方法 |
7.3 结果与讨论 |
7.4 本章小节 |
参考文献 |
第8章 黄连花薹安全性评价 |
8.1 引言 |
8.2 材料与方法 |
8.2.1 材料 |
8.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8.2.3 实验方法 |
8.3 结果与讨论 |
8.3.1 黄连花薹的急性毒性试验 |
8.3.2 黄连花薹的Ames试验 |
8.3.3 黄连花薹的骨髓微核实验 |
8.3.4 黄连花薹的小鼠精子畸形试验 |
8.3.5 黄连花薹90天喂养实验 |
8.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9章 黄连花薹功能产品的开发 |
9.1 引言 |
9.2 材料与方法 |
9.2.1 材料 |
9.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9.2.3 实验方法 |
9.3 结果与分析 |
9.3.1 杀青工艺条件的确定 |
9.3.2 干燥工艺条件确定 |
9.3.3 黄连花薹、甜茶、杭白菊配比正交试验结果 |
9.3.4 不同配比感官品评描述及综合评定结果 |
9.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图 |
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黄连花薹成分分析和功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文献综述 |
1.传统医学对黄连的研究 |
1.1 黄连的分类及产地 |
1.2 黄连的炮制 |
1.3 黄连的配伍研究 |
2.现代医学对黄连的研究进展 |
2.1 黄连有效成分的研究 |
2.2 黄连及小檗碱的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 |
第2章 引言 |
第3章 基础研究部分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实验方法 |
1.3.1 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
1.3.2 小檗碱的含量测定 |
1.3.3 黄连花薹与其他黄连副产物营养成分的含量比较 |
1.3.4 黄连花薹与五种茶复配后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
1.3.5 黄连花薹与药食两用材料复配后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
1.3.6 复配黄连花薹的常规营养物质测定 |
2 结果与讨论 |
2.1 黄连须根、叶、花的总生物碱和小檗碱含量 |
2.2 黄连须根、叶、花的总氨基酸含量 |
2.3 黄连须根、叶、花的游离氨基酸含量 |
2.4 黄连须根、叶、花的矿质元素含量 |
2.5 黄连花薹与五种茶复配后总生物碱和小檗碱含量 |
2.6 正交实验测定黄连花薹复配后总生物碱和小檗碱含量 |
2.7 黄连花薹复配物常规营养物质含量 |
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药理及功能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实验方法 |
1.3.1 急性毒性试验 |
1.3.2 对胃肠道功能调节实验 |
1.3.3 解热实验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
2.2 黄连花薹复配提取物对小鼠体重、食量、食物消化率的影响 |
2.3 黄连花薹复配物对小鼠首便时间和黑便量的影响 |
2.4 黄连花薹复配物对小鼠小肠推进率的影响 |
2.5 黄连花薹复配物对小鼠脏器总量的影响 |
2.6 黄连花薹复配物对发热大鼠体温的影响 |
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扎格切-5汤中盐酸小蘖碱的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试药 |
2 测定条件的选择 |
2.1 层析条件: |
2.2 扫描条件: |
3 溶液的制备 |
3.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3.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3.3 阴性对照液的制备: |
4 定性鉴别 |
5 定量测定 |
5.1 线性关系考察: |
5.2 精密度试验: |
5.3 稳定性试验: |
5.4 回收率试验: |
5.5 样品含量测定: |
6 讨论 |
四、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扎格切-5汤中盐酸小蘖碱的含量(论文参考文献)
- [1]黄连副产物综合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研究[D]. 屠大伟. 西南大学, 2007(09)
- [2]黄连花薹成分分析和功能评价[D]. 冯敏. 西南大学, 2006(12)
- [3]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扎格切-5汤中盐酸小蘖碱的含量[J]. 彭春梅,温爱平,夏瑶宾.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