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图书馆与信息产业与国际图联的立场

WTO、图书馆与信息产业与国际图联的立场

一、WTO与图书情报业及国际图联的立场(论文文献综述)

简莹莹[1](2011)在《公共档案馆社会责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关注的是我国公共档案馆在社会信息化、政治民主化、经济全球化的社会大背景下的社会责任定位和实现途径。笔者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法、定性分析法和交叉学科比较研究的方法,结合公共档案馆在社会信息服务体系中的优势和特色进行逐渐深入的研究。首先,对公共档案馆社会责任的含义、性质、主客体及基本内容方进行分析;其次,笔者将现阶段我国公共档案馆利用现状和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机构开展比较,为公共档案馆的社会责任定位提供了理论和数据支持,并依据比较结果,对我国公共档案馆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予以明确的定位,并分析了公共档案馆社会责任时间中的不足;最后,提出了实现公共档案馆社会责任的具体途径。本课题旨在依据本学科已有理论、对比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进行创新,对公共档案馆社会责任明确的定位的基础上提出实现的对策途径。

李烨[2](2008)在《近十五年来国际图联和美国图书馆协会关于数字环境下版权问题声明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些年来,图书馆在数字环境下遇到的版权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图书馆界研究的热点。但是由于以往研究角度的错位使得所做出的结论没有深度,不具有解决问题的可操作性。版权法的立法精神已经告诉我们版权平衡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不是版权人对公共利益的完全妥协,而是在保护版权人利益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公共利益的牺牲。要解决图书馆所遇到的版权问题只有站在版权制度发展的环境下,站在各利益集团相互博弈的前提下,才能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才能从法律的角度真正地为图书馆,用户,社会公众争取合理的最大化的利益。所以,笔者从分析IFLA和ALA所发表的声明出发,结合与数字环境下版权法新发展相关的文献以及与数字环境下图书馆所遇到的版权问题相关的文献,研究这些声明向我们所展现的数字环境下版权博弈的真实场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对IFLA和ALA的声明做出分析。本文不是从单个图书馆或是国内整个图书馆界出发来解决数字环境下图书馆所面临的版权问题,转而从上述版权博弈演变的大背景下看待这个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厘清图书馆在版权制度下的真正角色,所赋予的权利以及应承担的义务,使图书馆界能正确履行好“图书馆"这个职能。

秦金聚[3](2007)在《图书馆服务伦理的发展和建设》文中指出图书馆服务伦理是图书馆伦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图书馆职业活动中,“服务是贯穿图书馆发展的主线,是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观”,图书馆的一切工作最终要通过服务来体现它的存在价值,本文的研究基点即是建立在这个认识基础之上,对图书馆服务活动中的伦理问题进行了论述。第一部分对图书馆服务伦理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在一定意义上,研究图书馆服务伦理正是对社会发展趋势和时代精神的一种道德哲学的把握。从伦理角度考察图书馆服务活动中的职业行为、图书馆定位以及图书馆和读者之间关系,可以为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深厚的伦理支撑和精神底蕴提供理论支持。论文通过对图书馆服务伦理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认为目前国内外研究大多是在研究图书馆伦理或职业道德时涉及到图书馆服务伦理的内容。由于图书馆伦理研究起始于90年代中期,期间进展较为缓慢,直到近两年作为信息伦理的一个分支,才引起图情界的重视,所以图书馆服务伦理的研究基础还比较薄弱。第二部分通过层层推进的方式,分析了伦理的内涵、伦理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图书馆服务的含义,廓清了图书馆服务伦理的研究环境,然后对图书馆服务伦理的概念、内容和发展阶段进行了论述。其中图书馆服务伦理的发展分期是这一部分的研究重点。论文结合图书馆发展历史以及产生的中外优秀图书馆服务伦理思想,把图书馆服务伦理的发展阶段划分为古代图书馆时期、近代图书馆时期、现代图书馆时期。在古代图书馆时期,图书馆服务呈现出不合理、不平等和非人道的伦理特征。在近代图书馆时期,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图书馆在英国诞生并在欧美获得了极大的发展,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提出的所谓“自由、平等、博爱”思想渗入图书馆职业形成新的图书馆服务哲学,即追求“人人平等”,主要表现为图书馆服务对象的平民化。它比之古代图书馆时期的服务伦理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而图书馆员伦理守则颁布、以及对读者认知和阅读自由进行保护等相关文件的制定和公开是现代图书馆服务伦理的主要特征,说明人们对图书馆服务有了更理性的认识,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第三部分对我国图书馆服务活动中的伦理失范现象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尤其是从伦理角度对读者规章制订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图书馆服务活动中的伦理问题主要是在提供公共资源利用的服务过程中对公正性、公益性等伦理价值产生了偏离。图书馆服务伦理失范对图书馆事业构成严重挑战,其结果会带来社会对图书馆服务价值的质疑和图书馆生存危机。伦理主体职业价值偏失、缺乏有力的监督和制约机制、从业人员自身素质良莠不齐、管理体制自身存在弊端等是图书馆服务伦理失范的主要原因。第四部分分别采用问卷调查和网络浏览方式对图书馆服务伦理认知、实践和服务伦理规范制定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类分。论文提出了图书馆服务伦理建设的原则和具体建设措施,即明确图书馆服务伦理建设的基点和目标;创造良好的图书馆服务伦理建设环境;制定具体可行的图书馆服务伦理规范;建立以规章制度为保障的他律机制;形成以自我教育为主的自律机制等。

李雪松,张丽萍[4](2006)在《论图书馆合理使用原则在网络空间的延伸和发展》文中指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合理使用原则遭遇挑战,限制和缩小合理使用范围成为国内外立法的发展趋势,但是图书馆的性质和社会职能,着作权法的根本目的,数字作品的本质以及实际的国情等几个方面的因素,最终决定图书馆合理使用原则必将延伸到网络环境中。

李颖[5](2006)在《现代图书馆的竞争环境浅析》文中指出当今世界日趋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图书馆作为传统的信息机构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竞争与挑战。文章简要分析了图书馆所处的竞争环境,以期早期预警,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黄颖[6](2004)在《图书馆治理的比较制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应用比较制度分析方法研究图书馆治理,它被定义为“一定范围内的居民共同获得他们期望乃至珍视的图书馆服务”的制度安排及其实施过程。 论文包括六部分共九章。第一部分(第1章)为引言。第二部分(第2章)分析了图书馆服务的物理属性,确认了通过集体行为获得图书馆服务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指出集体行为的实质是一个政治决策过程,阐释了它的内在困难以及其中的利益冲突。 在第三部分(第3、4、5章),论文区分了几种特定的“一定范围内的居民”的组织形式(治理单元)——家族、社团、机构(包括大学、学校等)、能够为辖区内居民提供直接图书馆服务的地方政府,以及由以上治理单元组合形成的新的群体,重点考察了大学图书馆治理、美国的自治城市图书馆治理、美国的县图书馆治理以及中国的公共图书馆治理这四类元素型图书馆治理,以及联盟型图书馆系统、统一型图书馆系统、联合型图书馆以及公共图书馆特区等四种组合型图书馆治理的实践性规则。 接下来的第四部分(第6章)承上启下,总结了一定范围内的居民共同获得图书馆服务的几种组织形式,以及每种组织形式得以维持,并共同创建和管理图书馆的内在治理机制,指出了组织形式和治理机制之间的一致性。应用博弈论框架下的制度分析方法,考察了每一种治理机制下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关系,提出并分析了四项制度环境因素在其中的重要影响,它们是:“获得图书馆服务”的权利观念和权利实践、公共权力的配置结构、图书馆行业性组织以及图书馆立法。 第五部分(第7、8章)系统考察了美国和中国图书馆治理的演变历程,指出美国图书馆治理演变基本上是一个内生、自然、渐进式的过程,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和比较完善的民主体制促成了各种利益主体能够实现和谐的共治;而中国图书馆治理演变则呈现明显的外部影响、人力所为和不连续等的特点,公民权利观念淡薄,和现有体制缺乏充分实现公民“获得图书馆服务”权利的能力,是人民获得良好图书馆服务的根本障碍所在。 第六部分(第9章)总结了本文的结论,提出“一定范围内的居民能否和如何共同获得他们期望乃至珍视的图书馆服务”与一个国家的民主体制存在密切而真实的联系,民主不仅是图书馆发展的目的,它也是图书馆发展的手段,甚至就是图书馆发展本身——图书馆发展的实质应该视为人民不断扩展和深化他们在图书馆公共事务上的民主权利的过程。本文最后针对中国的现状提出了从制度层面进行改革以完善中国图书馆治理的若干公共政策建议。

张新名[7](2004)在《数字时代图书馆与出版商的对抗》文中提出本文从图书馆与其关系密切的出版商二者性质上的根本对立谈起,从专有出版权的缺损、合理使用的萎缩、法定许可适用范围有限、着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非强制授权以及出版商在其版式设计、装帧设计的专有权等方面探讨了二者对抗中图书馆的劣势。

张新名[8](2004)在《网络传播中的邻接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和交汇,人们检索、存储、复制和传播海量信息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邻接权也面临着法律上的一系列新问题。我国法学界对这些新问题的关注不够,本文的目的就是研究如何保护和限制网络空间中的邻接权,如何平衡邻接权人与广大公众之间的利益。 论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为引言,论述了“邻接权”术语的来源与含义,指出了当前邻接权研究中的某些不足。第二部分(第二章)介绍了有关的邻接权国际公约和我国邻接权的法律关系。第三部分(第三、四、五章)是论文最重要的部分,分别阐述了网络传播中邻接权保护、限制和侵权责任的新发展,并讨论了新的传播者,尤其是网络内容提供者和网络服务提供者在网络传播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第四部分(第六章)为结论,阐明论文研究的成果,论文研究中的不足以及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在网络空间中,邻接权人专有权利的垄断性与使用者信息获取自由的要求是一对基本矛盾。法律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是扩张邻接权人的权利,对权利的限制则遵循《伯尔尼公约》确立的“三步检验”的旧例。然而法律和技术保护的不成熟,使权利的有效性不高。未来邻接权要得到更有效的保护,有赖于立法、司法、技术和公众守法意识水平的全面提高。

华海英[9](2003)在《图书馆版权平衡理论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在版权利益平衡的框架内,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研究了图书馆版权平衡问题。论文共分5部分: 第一部分在分析版权利益平衡的含义、实现途径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图书馆版权平衡,并从国际国内的层面上对图书馆版权平衡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对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了分析。 第二部分首先分析图书馆版权平衡中多种利益角色存在的合理性,然后对不同利益角色进行了区分和比较。最后讨论了图书馆多种利益角色版权平衡法律实现。 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数字化、服务贸易全球化对图书馆版权平衡实现的影响。结合数字化技术、世界贸易组织中的GATS协议和TRIPS协议分析了合理使用、法定许可、强制许可在图书馆版权平衡中的作用。 第四部分在比较各国版权法中图书馆相关条款的基础上,从实践的角度提出我国实现图书馆版权平衡的版权立法模式和建议。 第五部分为结论。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次从版权利益平衡的角度出发,区分图书馆在版权平衡中的利益角色,提出图书馆版权平衡理论,并将其视为解决图书馆版权问题的基本原则;第一次全面、系统的论述了数字化、全球化趋势对图书馆版权平衡实现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立法建议。但本文并没有进一步论证图书馆版权利益角色区分标准的科学性等等。

刘可静[10](2003)在《WTO与图书情报业及国际图联的立场》文中研究指明《服务领域贸易总协定》(GATS)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使图书情报业的地位、生存和发展产生问题。我国图书情报界应根据国际图联的立场 ,对入世后面临的诸多问题进行研究。参考文献 6。

二、WTO与图书情报业及国际图联的立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WTO与图书情报业及国际图联的立场(论文提纲范文)

(1)公共档案馆社会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公共档案馆社会责任的含义
    第一节 公共档案馆的定义
    第二节 社会责任与组织的社会责任
    第三节 公共档案馆社会责任的含义
    第四节 明确公共档案馆社会责任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 公共档案馆社会责任的性质和基本内容
    第一节 公共档案馆社会责任的性质
    第二节 公共档案馆社会责任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公共档案馆社会责任的主客体
第三章 公共档案馆社会责任的合理定位 —与公共图书馆和博物馆社会责任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公共档案馆承担保存和传递社会记忆的责任
    第二节 公共档案馆承担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的责任
    第三节 公共档案馆承担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责任
    第四节 公共档案馆承担文化休闲和社会教育的责任
第四章 公共档案馆社会责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与公共图书馆和博物馆现状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公共档案馆场馆建设不足和人员结构不合理
    第二节 公共档案馆馆藏的开放程度和利用率不高
    第三节 公共档案馆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不足
第五章 公共档案馆社会责任的实现途径
    第一节 完善公共档案馆社会责任的保障制度
    第二节 提高公共档案馆的社会责任意识
    第三节 提高公共档案馆社会责任的履行能力
    第四节 提升公共档案馆的社会影响力
    第五节 加强公共档案馆实现社会责任的人力资源保障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近十五年来国际图联和美国图书馆协会关于数字环境下版权问题声明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1章 绪论
    1.1 版权概述
    1.2 数字图书馆面临的版权风险分析
第2章 国际图书馆界应对数字版权法制定的阶段(90年代中期—2001年)
    2.1 该阶段主要版权法律及其特点
    2.2 该阶段国际图联与美国图书馆协会的声明及分析
第3章 国际图书馆界加大对国际版权界影响的阶段(2001年—2004年)
    3.1 该阶段国际版权发展状况及其特点
    3.2 该阶段国际图联与美国图书馆协会的声明及分析
第4章 国际图书馆界进一步阐明自身立场的阶段(2004年—2007年)
    4.1 该阶段国际版权发展状况及其特点
    4.2 该阶段国际图联与美国图书馆协会的声明及分析
第5章 数字环境下版权保护的强化及其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启示
    5.1 版权保护的强化
    5.2 对我国图书馆界的启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图书馆服务伦理的发展和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2 图书馆服务伦理的内涵与发展
    2.1 图书馆服务伦理的概念
    2.2 图书馆服务伦理的内容
        2.2.1 图书馆服务伦理意识
        2.2.2 图书馆服务伦理规范
        2.2.3 图书馆服务伦理活动
    2.3 图书馆服务伦理的发展
        2.3.1 古代图书馆时期的服务伦理
        2.3.2 近代图书馆时期的服务伦理
        2.3.3 现代图书馆时期的服务伦理
3 图书馆服务伦理失范现象及原因分析
    3.1 图书馆服务伦理失范现象
        3.1.1 服务实践中的伦理失范现象
        3.1.2 读者规章中的伦理失范现象
    3.2 图书馆服务伦理失范原因分析
4 图书馆服务伦理建设
    4.1 图书馆服务伦理调查
        4.1.1 图书馆服务伦理认知实践情况调查
        4.1.2 图书馆服务伦理规范制定情况调查
    4.2 图书馆服务伦理建设原则
        4.2.1 平等性原则
        4.2.2 人本性原则
        4.2.3 社会性原则
        4.2.4 利他性原则
    4.3 图书馆服务伦理建设举措
        4.3.1 明确图书馆服务伦理建设基点和目标
        4.3.2 营造良好的图书馆服务伦理建设环境
        4.3.3 制定具体可行的图书馆服务伦理规范
        4.3.4 建立以规章制度为保障的他律机制
        4.3.5 形成以自我教育为主的自律机制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图书馆治理的比较制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表目录
图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对象、研究述评和研究目标
    1.2 “LIBRARY GOVERNANCE”的概念辨析
    1.3 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2 图书馆服务的物理属性及图书馆治理之道
    2.1 图书馆服务的物理属性
        2.1.1 排他性和消费的共同性
        2.1.2 较高的社会价值和“溢出”效应
        2.1.3 一定程度的可替代性
        2.1.4 难以量化性
        2.1.5 地域性
        2.1.6 范围经济特性
    2.2 通过集体行为获得图书馆服务
        2.2.1 通过集体行为获得图书馆服务的实质
        2.2.2 公共物品的提供和生产分析框架
        2.2.3 利益冲突问题
    2.3 图书馆治理之道
        2.3.1 图书馆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
        2.3.2 图书馆治理的内涵
3 图书馆治理单元
    3.1 图书馆治理单元
        3.1.1 治理单元的含义
        3.1.2 治理单元的形成
        3.1.3 治理单元的种类、特点和比较
        3.1.4 图书馆治理的种类
    3.2 图书馆治理的法律基础
4 元素型图书馆治理
    4.1 典型元素型图书馆治理
        4.1.1 大学图书馆治理
        4.1.2 美国的自治城市公共图书馆
        4.1.3 美国的县公共图书馆
        4.1.4 中国的公共图书馆
    4.2 本章小结
        4.2.1 典型元素型图书馆治理的比较
        4.2.2 治理型图书馆委员会、顾问型图书馆委员会和馆长
        4.2.3 中美公共图书馆治理的差异
5 组合型图书馆治理
    5.1 大单元图书馆治理的必要性
    5.2 组合型图书馆治理
        5.2.1 联盟型图书馆系统
        5.2.2 统一型图书馆系统
        5.2.3 联合型图书馆
        5.2.4 公共图书馆特区
        5.2.5 中国的组合型图书馆治理:几个实例
    5.3 本章小结:多大规模的治理单元比较合适?
        案例: 威斯康星州走向大单元图书馆治理
6 图书馆治理的制度分析
    6.1 “获得图书馆服务”的组织形式与交易成本
        6.1.1 “获得图书馆服务”的组织形式
        6.1.2 组织成本、执行成本与制度变迁成本
    6.2 博弈论框架下的比较制度分析思路
    6.3 图书馆治理的制度分析
        6.3.1 基于信任关系的组织形式:私藏图书馆
        6.3.2 基于社区行为规范的组织形式:社会图书馆
        6.3.3 基于共同使命和科学管理的组织形式:机构图书馆
        6.3.4 基于法治的组织形式:公共图书馆
        6.3.5 本节小结
    6.4 主要的制度环境因素分析
        6.4.1 “获得图书馆服务”的权利意识和权利实践
        6.4.2 公共权力的配置结构
        6.4.3 图书馆行业性组织
        6.4.4 图书馆立法
        6.4.5 本节小结
7 美国图书馆治理的内生演变过程
    7.1 自我服务的私藏图书馆阶段(17世纪)
    7.2 完全自治的社会图书馆阶段(18世纪至19世纪中期)
    7.3 以税收维持之免费公共图书馆阶段(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
        7.3.1 最早的学区图书馆的尝试及其失败
        7.3.2 早期县图书馆的失败尝试
        7.3.3 个别镇图书馆的成功尝试
        7.3.4 波士顿公共图书馆
    7.4 州创建图书馆扩展机构和县成为重要的治理单元阶段(1890年至“二战”)
    7.5 美国图书馆协会发挥政治作用和联邦政府介入的阶段(“二战”之后)
    7.6 美国图书馆治理演变过程的小结
8 中国的图书馆治理演变:探索中发展
    8.1 精英治理阶段(19世纪末期-1949年)
    8.2 政府控制阶段(1949-1978年)
    8.3 格局重塑阶段(1979年至今)
    8.4 中国图书馆治理演变过程的小结
9 结论和建议
    9.1 比较、总结与研究结论
    9.2 对中国图书馆治理变革的政策建议
        9.2.1 制度变革的核心目标与思路:切实尊重和实现公民“获得图书馆服务”的权利
        9.2.2 基于制度变革的公共政策建议
    9.3 本项研究的不足和对下一步研究的思考
    9.4 结语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从事科研与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8)网络传播中的邻接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邻接权”术语的来源
        1.1.2 邻接权的范畴
        1.1.3 研究邻接权的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的思路
        1.3.1 研究的进路
        1.3.2 具体的研究方法
2 邻接权综述
    2.1 邻接权的起源
        2.1.1 自然权利与法定权利
        2.1.2 邻接权的产生
    2.2 两大法系的不同立场
    2.3 邻接权国际条约
        2.3.1 《罗马公约》
        2.3.2 《录音制品公约》
        2.3.3 《卫星公约》
        2.3.4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
    2.4 邻接权法律关系
        2.4.1 出版者权的法律关系
        2.4.2 表演者权的法律关系
        2.4.3 制作者权的法律关系
        2.4.4 广播电视组织权的法律关系
        2.4.5 小结
    2.5 邻接权与着作权
3 网络传播中邻接权的保护
    3.1 网络传播的含义以及给邻接权带来的挑战
    3.2 网络侵权案的管辖权
    3.3 ICP、ISP--邻接权的新主体?
        3.3.1 出版者与ICP
        3.3.2 ISP(OSP)
        3.3.3 小结
    3.4 新作品与信息集合体--邻接权的新客体?
        3.4.1 作品的种类
        3.4.2 数字化与新作品
        3.4.3 多媒体作品
        3.4.4 数据库
        3.4.5 计算机软件
        3.4.6 小结
    3.5 新权利
        3.5.1 出租权
        3.5.2 网络传播权
        3.5.3 小结
    3.6 邻接权人的技术措施和权利管理信息的保护
    3.7 网络传播中邻接权人精神权利的保护
4 网络传播中邻接权的限制
    4.1 合理使用
    4.2 非自愿许可
        4.2.1 强制许可
        4.2.2 法定许可
    4.3 邻接权与数字图书馆
        4.3.1 数字图书馆作为一次传播者
        4.3.2 数字图书馆作为二次传播者
        4.3.3 小结
5 网络传播中邻接权侵权责任及法律救济的发展
    5.1 侵权责任归责原则
        5.1.1 无过错责任原则
        5.1.2 过错责任原则
    5.2 侵权责任及其限制
        5.2.1 ICP的侵权责任
        5.2.2 ISP的侵权责任及其限制
    5.3 法律救济
6 结论
    6.1 研究的成果
    6.2 论文的不足之处
        6.2.1 外文法学文献阅读量不足
        6.2.2 具体技术的掌握不够深入
    6.3 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6.3.1 法律救济
        6.3.2 网络联合清算中心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9)图书馆版权平衡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图书馆版权平衡研究现状
    1.1 版权平衡
        1.1.1 版权平衡的含义
        1.1.2 版权平衡的实现途径
        1.1.3 版权平衡的影响因素
    1.2 图书馆版权平衡
        1.2.1 图书馆版权平衡的含义
        1.2.2 图书馆版权平衡的意义
    1.3 图书馆版权平衡的研究现状
2 图书馆版权平衡不同利益角色分析
    2.1 存在多种利益角色的合理性分析
        2.1.1 着作权的法律实质是作者因作品商业性利用产生的经济权利
        2.1.2 图书馆的有偿服务是利益角色区分的现实基础
    2.2 图书馆版权平衡中的利益角色
        2.2.1 两种利益角色区分
        2.2.2 两种利益角色关系
    2.3 多种利益角色对图书馆馆版权平衡法律实现的影响
3 数字化、全球化对图书馆版权平衡的影响
    3.1 数字化对图书馆版权平衡的影响
        3.1.1 图书馆传统合理使用的范围缩小 新的合理使用可能产生
        3.1.2 图书馆使用将受到更严格的限制
        3.1.3 图书馆版权平衡的新途径--法定许可
    3.2 全球化对图书馆版权平衡的影响
        3.2.1 服务贸易全球化对图书馆版权平衡的影响
        3.2.2 版权保护全球化对图书馆版权平衡的影响
4 图书馆版权平衡的法律调整
    4.1 图书馆版权平衡的法律调整的基本原则
    4.2 图书馆合理使用制度的现状及法律调整
        4.2.1 我国图书馆合理使用
        4.2.2 世界各国图书馆合理使用
        4.2.3 国际公约下图书馆的合理使用
        4.2.4 图书馆合理使用在新环境下的调整
    4.3 法定许可在图书馆的适用
    4.4 授权许可合同的限制与图书馆版权平衡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四、WTO与图书情报业及国际图联的立场(论文参考文献)

  • [1]公共档案馆社会责任研究[D]. 简莹莹. 福建师范大学, 2011(06)
  • [2]近十五年来国际图联和美国图书馆协会关于数字环境下版权问题声明的研究[D]. 李烨. 福建师范大学, 2008(03)
  • [3]图书馆服务伦理的发展和建设[D]. 秦金聚. 郑州大学, 2007(04)
  • [4]论图书馆合理使用原则在网络空间的延伸和发展[J]. 李雪松,张丽萍.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06(06)
  • [5]现代图书馆的竞争环境浅析[J]. 李颖. 晋图学刊, 2006(01)
  • [6]图书馆治理的比较制度分析[D]. 黄颖.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 2004(03)
  • [7]数字时代图书馆与出版商的对抗[J]. 张新名. 图书馆建设, 2004(01)
  • [8]网络传播中的邻接权研究[D]. 张新名.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 2004(03)
  • [9]图书馆版权平衡理论研究[D]. 华海英. 华中师范大学, 2003(03)
  • [10]WTO与图书情报业及国际图联的立场[J]. 刘可静.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3(01)

标签:;  ;  ;  ;  ;  

WTO、图书馆与信息产业与国际图联的立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