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因素”在苏联解体中的作用

“人的因素”在苏联解体中的作用

一、“人的因素”在苏联崩溃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树华[1](2021)在《政治蜕变、制度崩溃与国家分裂——苏共败亡30周年》文中指出2021年正值苏联解体30年。苏联与苏共命运密不可分。苏联是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的产物;苏共是苏联大厦的政治支柱,是苏联社会主义政治体系的根本与核心。苏共后期思想变质和组织蜕变,党内高层放弃思想信仰、否定历史,追捧西式"自由民主",鼓吹"民主化""公开性"是导致苏共败亡、制度崩溃与国家分裂的重要原因。分析研究苏共败亡的原因与教训对大党大国治乱兴衰具有重要警示意义。

贺孝康[2](2021)在《霸权兴衰与战略选择:霸权国应对崛起国的行动逻辑》文中认为在什么条件下,霸权国倾向于对崛起国使用武力或保持和平?除了战争与和平,霸权国对崛起国还有哪些可用的战略工具?既有研究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尽管汗牛充栋,但却莫衷一是。随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出现,这些存在于学术研究里的问题逐渐浮现于现实政治中。既有研究并不能合理解答上述问题。对于霸权国是否会对崛起国动武的问题,现实主义做出了肯定的回答。在现实主义视野下,霸权国与崛起国的关系被描述为“修昔底德陷阱”;力量的不均衡增长导致的权力转移是战争不可避免的根源;预防性战争则是霸权国消除挑战的最佳选择。然而,这种理论推论却很少得到历史证据支持。除传统的斯巴达对雅典的战争、西班牙对英战略符合预防性战争的预测外,英国对法国、俄国、德国、美国四个主要崛起国的战略中都没有使用预防性战争;美国对苏联、西欧、日本等国的战略行动也从未实际执行过大规模战争。遭遇预测与现实相矛盾的例子还有霸权和平论。实际上,霸权国的权力优势并不能保证其必然以和平合作的方式行事。英国凭借权力优势大肆进行殖民扩张;美国借助在冷战后初期的权力优势试图同化中国。因此,既有研究尽管能够提供部分的解释,但仍然无法回答我们提出的问题。本研究根据实力相对变动提出影响霸权国对崛起国战略的三个结构性条件和三个中间变量,并将具体的战略工具分为四种类型。霸权优势、霸权挑战和霸权衰落是三个结构性条件。结构性条件塑造了霸权国的战略环境和目标以及战略选项的范围。在霸权优势条件下,霸权国拥有理想的战略环境,其目标是长期维持既有权力地位,有相当大的战略自由。在霸权挑战条件下,霸权国受到结构性压力,其目标是消除挑战,战争可能会成为霸权国的选择。在霸权衰落条件下,霸权国行动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其目标是争取时间以恢复实力,因而往往采取绥靖政策。三个中间变量为霸权国的战略认知、既定关系和第三方因素。中间变量对霸权国的战略选择也有不同的影响。霸权国的战略工具有四种:战争、削弱、同化、绥靖。在结构性条件和中间变量的综合作用下,霸权国最终确定对挑战国的战略。本研究还根据战略类型进行案例研究:西班牙对英国的预防性战争(1585-1598);美国对苏联的削弱战略(1982-1991);美国对华同化战略(1996-2016);英国对德国的绥靖政策(1933-1939)。本研究发现,战争很少被实际使用。面对崛起国的挑战,霸权国最常使用削弱战略。衰落的霸权倾向于缓和与崛起国的关系。2015年之后,美国经济发展有所恢复。在霸权再起背景下的特朗普政府看来,美国以前对中国的让步和妥协变得难以容忍。美国政府重新获得权力优势和对中国修正主义意图的判定促使特朗普将对华战略推向削弱。在全球化时代,美国的对华削弱战略既拥有有利因素,也面临很大的制约。中国与美国和世界发展的密切联系给予了美国削弱中国发展的机会,中国的发展越依赖世界,美国的削弱战略就越容易实施。但同样依赖中国和世界的美国也会从对华削弱中丧失部分收益。在全球化时代,美国对中国的削弱是一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选择。

杨贤敏[3](2021)在《上海《经济周报》研究(1945-1949)》文中研究表明《经济周报》是1945-1949年间上海出版发行的对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理论性经济刊物。目前,该刊物已有相关纸质版和电子版出版发行,但学术界对其缺乏专题系统研究。《经济周报》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之一,主要内容是对这一时期国内外经济问题和经济理论进行了理论性和现实性的综合研究报道。例如,关于国内经济问题中的农业问题、对外贸易问题和通货膨胀问题;关于国际经济问题中的美国与英国、苏联与东欧国家以及部分亚洲国家的经济问题;关于古典经济学派和现代经济学派——凯恩斯主义,等等。本文运用历史学和其他学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借助拉斯韦尔“5W”理论对《经济周报》的传播主体、传播客体、传播内容、传播途径和传播效果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地研究,并从资料收集、主题内容及文化传媒等方面,深刻揭示了其学术理论价值和进步意义,同时也希望相关研究方法对这一时期其他大众传媒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些学术启发和借鉴。

吴大辉,王洋[4](2020)在《美国战略界为何没能预见苏联解体——基于认知相符理论的解析》文中指出美国拥有最庞大的苏联研究机构和最强大的情报系统,但为何没能预见苏联解体?本文借用国际政治认知学派代表人物罗伯特·杰维斯错误知觉研究中的认知相符理论,解析美国战略界集体预测中对苏联解体的全方位误判。在经济方面,美国经济学家基于苏联1950年开始的20年间经济整体向好的历史经验认知,对苏联未来经济走势判断持过分乐观态度。在军事方面,他们高估了苏联军队在政权稳定中守护者的作用,低估了苏联军方人员在政治过程中的自主性,坚信戈尔巴乔夫可以在最后关头动用武力来保卫苏联。在外交方面,他们认为东欧的和平剧变对苏联而言是一种解脱,忽视了东欧政治进程与苏联国内改革之间的"影响循环流",以及东欧剧变对苏联国内民族分离主义的鼓舞作用。在意识形态领域,苏联末期社会意识形态的衰落被错误解读,意识形态构成苏联政权主要合法性的事实被忽视。有鉴于以上对苏联判断中全面的认知相符,最终导致美国战略界未能预见苏联解体。

程亚文[5](2020)在《“长久国家”中的俄罗斯道统维新》文中研究说明近代以来,俄罗斯曾经历过对宗教和君主的背弃。"十月革命"前的俄罗斯帝国,曾建立以双头鹰和东正教为主要标记的国家象征符号、仪式和制度系统,和以"君权神授"为依据的"大一统"形式,但沙皇权力的过度扩张,违背了"中道"政治的要求。苏联在推翻君主制和去宗教化的基础上,形成了党—国式"大一统"体制,曾经展现出很高的效率,其失败在于"大一统"在形而上的不足。当代俄罗斯恢复了东正教的历史地位,对末代沙皇也重新做出评价,构建了以"主权民主""长久国家"论为主要方面的"大一统"理论及相关制度安排,初步化解了俄罗斯在塑造国家认同、形成政治权威和生产政治效用中遇到的难题。在俄罗斯帝国、苏联和当代俄罗斯三个不同时期,俄罗斯都曾为建立政治秩序在道统建构上做过努力,也都各有得失。需要从20世纪以来俄罗斯政治道统的变迁中,重新思考宗教和君主在道统建构中的意义。

蔺陆洲[6](2020)在《从太空竞赛到空间合作航天外交的理论建构与现实转型》文中研究指明太空竞争与空间合作的关系变化和政策调整是航天外交的基本问题。本文围绕竞争与合作的主轴,建构了一种航天外交的理论框架并以商业航天为基点分析了航天外交的现实转型。在回顾航天外交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明确了研究的核心问题、主要方法和创新点,进而界定了航天外交概念的内涵、外延和特征。通过梳理自1957年以来航天外交的发展历史和当前航天外交的发展趋势,结合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在相互依存、霸权稳定、世界体系、国家主义和依附理论的发展路径与分析范式,总结了航天外交在战略、资金和科技各方面的理论要素。基于这三个航天外交的理论要素,将航天产业的计划经济属性、国家为核心的行为体和大国竞争的本质特征确立为航天外交理论的范式,以航天相对实力的变化和航天外交政策的调整为主要逻辑,建立航天外交的理论模型,在太空竞赛和空间合作方面形成理论推论。综合运用相关性分析的定量研究方法和比较分析的定性研究方法,对理论和推论进行检验。通过理论限制性条件分析,将商业航天识别为改变航天外交理论外部环境和条件的颠覆性变量,并对航天外交理论的发展进行预测。随后,以文章建构的航天外交理论框架,针对世界航天外交总体态势、主要航天国家和国际航天组织的结构与政策,利用案例研究和博弈论进行分析,解释当前航天外交关系的状态和变化趋势。特别是基于中国的航天外交实践的总结,在大国博弈、多边主导和应用推广方面进行中国航天外交的设计并提出政策建议。最终回顾和总结航天外交的本质与启示,并对未来的航天外交进行展望。

吴凯[7](2020)在《莫里斯·多布辩证理性的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20世纪英国最具代表性的马克思主义学者,莫里斯·多布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学术研究的主要指导思想和方法论基础,尤其是辩证理性成为了其毕生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的主要坐标系。在市场社会主义研究中,他全方位运用和展现了辩证思想,从而使其市场社会主义思想呈现出辩证理性的特征。具体看来,这种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整体演进,立足现实实践,面向未来思考,不将其看作是一成不变的概念。社会形态的变迁以生产力发展水平为根本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和辩证发展的必然结果,人类社会历史始终处在不断演进、依次嬗递的逻辑与规律中。其次,科学理性地理解社会主义本质。科学社会主义不以人的主观愿望抽象谈论发展,而是通过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消灭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根本上保证了劳动阶级解放的社会条件。再次,以整体视角研究社会发展。某一个社会构成要素不能决定社会发展命运,要坚持市场与计划的结合,反对经济决定论,重视人民主体作用,以全方位视角考察社会发展。最后,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最高命题。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社会主义谋求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发展的主体,是社会变革与进步的强大动力。从历史演变来看,“市场社会主义”一词正式被经济学家广泛使用应该是在20世纪50至60年代,在美国学者约翰·加尔布雷斯、本杰明·沃德和阿伯拉姆·伯格森的经济学着作中,市场社会主义开始作为象征着一种新型经济模式的术语出现。直至20世纪80年代,英国学者戴维·米勒详细论述了这一术语包括的内涵和外延,市场社会主义得到了普遍认同并开始了广泛的使用。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人们对市场社会主义的探索和研究不断深入和发展。基于不同的立场和思想理念,不同学者运用相异的研究方法,从各种角度出发,对苏联和东欧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分析研究,为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寻找方向和目标,并设计出了各种类型的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模式。在这一理论争鸣的历史进程中,产生和积累了大量的关于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公有与私有等方面的理论文献,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践选择可借鉴的重要思想财富。如果将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发展看作是对高度集中模式的否定,逐渐接受运用市场机制主导经济发展的过程,莫里斯·多布对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正是体现了这样一种进展轨迹和变革精神。他以辩证理性的方法和思想阐述了市场社会主义思想,从最初支持中央计划局严密控制生产和消费,集中管理全部经济活动,到50年代中后期开始转向国家应该赋予企业更大的自主权,推崇一种相对分散的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模式,试图建立一个在规模、目标和法定权威等方面都更加合理的国家。多布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中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并不需要泾渭分明的严格区分,应该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理论并不是抽象的空中楼阁,而是始终要以社会历史发展为生长土壤,这体现了多布坚守“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认识框架,始终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当作自己研究市场社会主义的基本哲学立场。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对莫里斯·多布辩证理性的市场社会主义思想进行深入研究。第一,介绍多布辩证理性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缘起。主要有四大思想来源: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近代经济学传统和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从理论上看,多布是一个比较典型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对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理解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看法,采用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方式、阶级分析等基本理论范畴。同时多布深受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经验主义传统的影响,提倡将经济研究与历史分析结合起来;从实践上看,多布多次去苏联和东欧国家进行实地考察,因而熟知这些国家社会主义发展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他提出的计划与市场相互平衡的发展模式对当时的许多不发达国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第二,说明多布辩证理性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他的思想是从比较与分析的角度出发,以科学社会主义为市场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以批判资本主义现实社会为理论视角,将经济和政治的双重演进作为市场社会主义的改革途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前进的首要动力。任何一种生产力都处在一定的生产关系框架内。生产力能否有效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生产关系的性质。资本主义在发展生产力方面有过突出的历史贡献,具有历史必然性与进步性。但透过现象看本质,资本主义是一种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方式,对资本无限增殖的追求导致两极对立的社会结构,无产阶级始终处于被压迫之中,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严重破坏了生产力。无论资本主义发生怎样地变化,都不能改变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批判资本主义的目的在于追求符合历史进步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正是在扬弃资本主义后的逻辑指向。市场社会主义不论表现出哪一种理论形态,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构建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理论只有应用到实践中才能找到体现价值的根基,从二者结合的角度,在经济和政治改革两方面探讨了市场与社会主义结合的辩证发展和实践过程。批判性地考察资本主义,坚持社会主义的科学性,结合改革实践提升理论内涵,这正是多布辩证理性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思路。第三,论述多布辩证理性市场社会主义思想中意识形态的能动性、计划与市场的辩证性、现代化国家治理的前瞻性。通过提炼多布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理论观点,彰显其辩证理性的思想特征。世界上不存在一种纯粹的经济学理论,任何一个学者都处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之下。基于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一种政治立场,代表着资本主义私营企业主的利益。这种意识形态一方面自觉地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为资本家和富人服务,不断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另一方面则会促成工人阶级反抗意识的兴起,导致连续不断的经济危机,最终生产出资本主义自身的掘墓人。在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进行了理性批判后,得出了只有社会主义才是人类社会理想的经济秩序,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市场社会主义经过长期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核心问题是如何将计划与市场有效地结合起来,这为多布辩证理性地思考经济运行提供了理论空间。兰格模式、分权模式、工人自治等模式强调社会主义同时运用计划和市场两种经济运行机制。通过挖掘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可以借鉴的经验教训和理论观点,为当代社会经济运行提供有益思考。正是在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探索中,现代化国家治理的主体、职能、价值成为了多布辩证理性市场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重要论域。反思国家在治理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国家职能如何合理有效地发挥、怎样理解国家治理的价值和逻辑,在当代依然是一项非常紧迫的政治议题。第四,评价多布辩证理性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的贡献。通过对《资本论》科学价值的考察中,多布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内涵,使其在当代焕发出了新的理论生命力。通过与兰格模式的比较,凸显出多布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价值。对理论演绎与经济现实发展双重问题的关注,使得多布实现了对西方主流经济学和第三国际正统经济学框架的突破,以对国家计划与自由市场关系的理性探讨形式表现出来。对资本主义发展历史地辩证考察,引领了英国经济史研究的新发展,同时也为多布经济学的研究打开了新的维度。本文着眼于多布对社会发展辩证理性地思考,通过对多布以人为本的理念的阐释,体现出其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本文还力图凸显多布市场社会主义思想中提出的国家治理这一理念的前瞻性,并从哲学角度揭示多布市场社会主义辩证理性的思想特征。在研究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历史和逻辑关系中,多布的市场社会主义思想始终以发展的视角和整体性的眼光看待社会的运行结构和秩序。通过总结多布市场社会主义辩证理性的思想特征,能够充分说明多布将社会主义作为自身的政治理想,是理性思考的客观结论,同时,也能够为当代的社会主义全面有序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王昱睿[8](2020)在《苏联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组织机构研究(1942-1949)》文中研究表明无论军事技术如何发展,核武器都是武器库中的王牌,具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意义。这也是原子弹成功研制70余年来仍受“追捧”的重要原因。然而,原子弹的研制与其他武器不同,理论问题的解决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核武器的研制需创建工程浩大的核工业体系,问题繁杂,涉及核原料勘探、开采和加工,核武器的设计和生产,核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等诸多领域。时至今日具备核武器制造能力的国家仍在少数,这对于经历卫国战争、处于冷战的苏联更加困难。1942年9月苏联核计划经国家最高领导人И.В.斯大林同意启动,苏联政府正式介入核问题的研究。苏联核物理学的起步时间更早,也就是说,苏联的原子弹研制并不是从零开始的,政府介入为在战时开始的核计划研究提供了物质、人员、财政支持。国防委员会是1942-1945年苏联核计划实施的组织核心,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科学理论研究,同时也进行核装置、核设施的设计和建造,勘测和开采含有铀、钚、钍等放射性元素的矿石。1945-1949年是苏联核计划的全面实施阶段,和平的社会环境,国家最高领导人研制原子弹的巨大决心使核计划优先获得任何资源。国防委员会作为战时机构在二战后撤销,专门委员会、技术委员会、工程技术委员会、第一管理总局成为苏联核武器研制的组织机构,专门负责原子弹研制工作。健全、高效、强有力的组织机构体系使原子弹研制各个环节的工作得到快速推进,确保苏联在最短时间内取得成功。苏联原子弹的成功研制凝结了无数科研工作者、核设施建设者、核计划组织领导者的心血和汗水,是一场爱国主义精神的伟大胜利。

胡凯璇[9](2018)在《捷克斯洛伐克反法西斯抵抗运动(1938年9月-1945年5月)》文中研究表明捷克斯洛伐克反法西斯抵抗运动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在反法西斯同盟国家军队同轴心国集团进行正面作战之外,捷克斯洛伐克的一切社会力量及人民在本国内部及国外展开的反对法西斯占领者及其帮凶的、推翻法西斯统治的公开的和秘密的,积极的和消极等各种形式的斗争。本文以国内外对捷克斯洛伐克反法西斯抵抗运动的档案与研究为基础,结合搜集到的有关资料,试图对1938年9月-1945年5月期间的捷克斯洛伐克法西斯抵抗运动进行一番论述。本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研究方法、创新之处等,正文分为四章,结语对1938年9月一一1945年5月捷克斯洛伐克反法西斯抵抗运动的特点及影响进行分析。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德国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入侵与占领。希特勒利用苏台德地区德国人与布拉格政府之间存在的民族矛盾,伙同康拉德·亨莱因领导的苏台德德意志人党制造了苏台德危机。英法奉行绥靖政策,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同德国签订《慕尼黑协定》。在占领苏台德之后,希特勒又伙同蒂索及其领导的赫林卡人民党在斯洛伐克策划类似的独立事件,总统哈查被迫签下建立保护国的协议。1939年3月16日,希特勒正式宣布建立波西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同日,希特勒应蒂索政府要求,派兵进驻斯洛伐克,建立了斯洛伐克共和国,实际上的傀儡政权。二者的军事和外交大权皆掌握在德国手中,德国在经济、政治和民族等方面加紧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剥削与同化,给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捷克斯洛伐克反法西斯抵抗运动兴起阶段的情况。在捷克斯洛伐克被德国占领之后,形成了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和在捷克斯洛伐克流亡政府两大抵抗运动中心。以贝奈斯为首的伦敦流亡政府一方面积极寻求国际对其合法延续性的承认,另一方面通过国内抵抗中央委员会(UVOD)领导国内民主力量的抵抗活动,而三圣组织则承担了联系国内外的工作,进行情报收集等其他斗争。以哥特瓦尔德为首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在莫斯科成立中央委员会,通过在国内建立的地下中央委员会领导国内抵抗运动。捷共一开始进行了积极的抵抗,但后来受到共产国际的影响政策发生了变化。这时期的抵抗运动以人民群众自发的罢工怠工破坏等消极抵抗运动为主,1939年10月28日共和国独立日的游行示威表现尤为突出。第三章主要论述了捷克斯洛伐克反法西斯抵抗运动发展阶段的情况。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捷克斯洛伐克流亡政府与苏联签订《苏捷战时友好互助与战后合作条约》,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和贝奈斯流亡政府暂时放下对峙,民族统一阵线建立起来。抵抗运动受到战争局势的影响也进入大发展阶段,消极抵抗斗争更具组织性和计划性,规模更为强大,武装抵抗斗争在抵抗运动中上升到主要地位,且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斗争较多,而流亡政府主要贡献在于暗杀了沾满捷克斯洛伐克人民鲜血的刽子手莱茵哈德·海德里希,但这也招致纳粹的报复,使得抵抗运动暂时陷入短暂的低潮。第四章主要论述了捷克斯洛伐克反法西斯抵抗运动决胜阶段的情况。1944年苏联发动对德国的夏季攻势,至8月挺进捷克斯洛伐克境内,抵抗运动进入最后决胜阶段,斯洛伐克人民于8月发动了斯洛伐克民族大起义,虽然付出惨烈的代价但在纳粹的镇压下失败了,最后在苏军的帮助下获得解放。至1945年4月,在东面,苏军已经解放了斯洛伐克全境和摩拉维亚大部分地区,同最后顽抗的德军交战;在西面,盟军向捷克西境推进,至1945年5月,解放波西米亚西部各地。捷克的人民发起了布拉格起义,在与苏军的里外配合下最终于5月9日取得了胜利。斯洛伐克解放后,在科息斯成立了人民阵线政府,在战后通过一系列法令,展开了对境内德国人、投敌叛国者的民族大清洗。本章最后对此时期捷克斯洛伐克反法西斯抵抗运动的特点、影响等进行了分析。

郝江东[10](2017)在《二战后初期苏联对华政策探析》文中研究指明通过1945年雅尔塔会议关于远东问题的"秘密协定"与《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斯大林确立了苏联对华政策。他既没有重视国民政府统治下中国的作用,也没有认真关注战后初期远东地区与中国国内出现的新形势,而是采取了同美国协调支配远东国际秩序重建的策略,最终实现了美苏在远东的均势。在许多具体安排上,斯大林受到沙俄外交传统的深刻影响,由此形成的苏联对华政策受美苏关系与中国形势的影响甚大。本文利用多国档案文献,重新揭示战后初期苏联对华政策的形成过程,探讨该政策在形成后数年即发生重大转变的根源。

二、“人的因素”在苏联崩溃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的因素”在苏联崩溃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政治蜕变、制度崩溃与国家分裂——苏共败亡30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主梦幻与信仰迷失
二、自由溃疡与政治陷阱
    (一)政治自我否定
    (二)舆论公开绝对化
    (三)放弃思想阵地
    (四)政治改组与治理失败
    (五)民族冲突与国家分裂
    (六)催生政治异己
    (七)政治激进主义崛起
三、宪政改革与政治畸变
    (一)修改宪法,取消苏共领导地位
    (二)宣布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
    (三)推行议会制普选,试行总统制
四、苏共的失败——由政治核心到泥足巨人
    (一)苏共思想失魂、政治失向
    (二)制度失衡、政治失势,苏共从领导党变为议会党
    (三)苏共的政治分野与组织分裂
    (四)苏共组织失序,政治失能
    (五)苏共改革失策与政治失信
五、以苏共为鉴——坚持党的领导,发挥政治优势

(2)霸权兴衰与战略选择:霸权国应对崛起国的行动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历史中的霸权战略
    二、研究问题:霸权战略的迷思
    三、注定一战?霸权战略的既有研究
    四、研究框架
    五、研究方法、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霸权战略及其解释逻辑
    第一节 霸权国与崛起国:定义、测量与经验证据
    第二节 霸权战略:结构条件、中间变量与战略工具
    第三节 案例选择与设计
第二章 战争:西班牙对英国的战略(1585-1598)
    第一节 战争之前:西班牙霸权及其挑战
    第二节 选择战争:西班牙的“英国大业”
    第三节 第三方力量制约:再也无法实施的入侵
第三章 削弱:美国对苏联的战略(1983-1991)
    第一节 占优的霸权:美国在1970-80 年代
    第二节 削弱苏联:“里根主义”的出台与实施
    第三节 美国对苏削弱战略的启示
第四章 “同化”:美国对中国的战略(1996-2016)
    第一节 霸权优势:美国的“单极时刻”
    第二节 美国对华同化战略
    第三节 美国对华同化战略的延续与失败
第五章 绥靖:英国对德国的战略(1932-1939)
    第一节 霸权衰落:英国面临的复杂国际环境
    第二节 英国对德国的绥靖战略
    第三节 有比绥靖更好(合理)的战略吗?
第六章 霸权战略的历史比较与特朗普政府以来美国对华战略转变
    第一节 霸权战略的历史比较
    第二节 特朗普政府以来美国对华战略转变
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启示:中国理念与新型大国关系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件

(3)上海《经济周报》研究(1945-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1.2 学术史回顾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
2 《经济周报》概况
    2.1 创办背景
    2.2 创办经过
    2.3 办刊宗旨
    2.4 栏目设置
    2.5 发行情况
    2.6 经费来源
3 《经济周报》的作者群体和读者群体
    3.1 作者群体
    3.2 读者群体
    3.3 良好的编读互动
4 《经济周报》关于国内经济问题研究
    4.1 农业问题研究
    4.2 对外贸易研究
    4.3 通货膨胀研究
    小结
5 《经济周报》关于国际经济问题研究
    5.1 英美等国家经济问题研究
    5.2 苏联与东欧国家经济问题研究
    5.3 部分亚洲国家经济问题研究
    小结
6 《经济周报》关于经济理论与实践方法评介
    6.1 《经济周报》涉及的经济理论学派
    6.2 经济方法的研究
    小结
7《经济周报》的特点、地位、学术价值及影响
    7.1 办刊特点
    7.2 所处地位
    7.3 学术价值
    7.4 积极影响与局限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经济周报》作者简况表
致谢

(4)美国战略界为何没能预见苏联解体——基于认知相符理论的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美国战略界的既有批评反思与本文解析的理论范式
    (一)对美国苏联学界-政策界之批评反思
    (二)对美国情报界之批评反思
    (三)本文的理论解析范式:认知相符理论
二、美国战略界对苏联经济增速判断中的认知相符
    (一)忽视苏联的特殊性加剧认知相符
    (二)长期存在的高估倾向加剧认知相符
    (三)苏联的数据虚高加剧认知相符
三、美国战略界对苏联军政关系判断中的认知相符
    (一)美国战略界对苏联军政关系的固有判断
    (二)与美国战略界认知不符的真实苏联军政关系
    (三)美国战略界对苏联军政关系认知相符产生的原因
四、美国战略界对东欧剧变判断中的认知相符
    (一)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的内在逻辑
    (二)美国战略界对东欧剧变的误判
    (三)美国战略界对东欧剧变产生误判的原因
五、美国战略界对苏联意识形态判断中的认知相符
    (一)苏联意识形态衰退的事实
    (二)美国战略界对苏联意识形态问题的固有判断
    (三)美国战略界对苏联意识形态产生误判的原因
六、结语

(5)“长久国家”中的俄罗斯道统维新(论文提纲范文)

一俄罗斯帝国时期的道统:国徽、君主与东正教
二苏联时期的道统:党与“大一统”
三“主权民主”:当代俄罗斯的道统重建
四宗教与君主:绕不过去的弯?

(6)从太空竞赛到空间合作航天外交的理论建构与现实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由来与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军事安全
        二、法律政策
        三、经济产业
        四、科学技术
        五、文化认知
        六、研究概况
    第三节 研究概述
        一、主要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
    第四节 论证框架与章节结构
第二章 概念界定
    第一节 航天的基础概念
        一、作为技术概念的航天
        二、航天科技
        三、航天系统和系统工程
    第二节 航天外交的概念和定义
        一、历史沿革
        二、定义范畴
        三、构成要素
        四、本质特性
    第三节 航天与国际关系理论
        一、航天与地缘政治理论
        二、航天与国际政治理论
        三、航天与外交理论
第三章 历史与现实
    第一节 航天外交的历史阶段
        一、第一个时段:1957 年-1975年
        二、第二个阶段:1975 年-1985年
        三、第三个阶段:1985 年-2000年
        四、第四个阶段:2000 年-至今
    第二节 太空竞赛与现实主义
        一、冷战早期50年代的航天外交
        二、冷战早期60年代的航天外交
        三、现实主义的航天外交
    第三节 空间合作与相互依赖
        一、冷战中期的航天外交情况
        二、自由主义的航天外交
    第四节 冲突对抗与霸权稳定
        一、冷战后期的航天外交情况
        二、新现实主义的航天外交
    第五节 世界航天体系与依附
        一、发展中国家的航天计划
        二、世界体系中的航天外交
    第六节 商业航天与国家主义
        一、全球化与商业航天
        二、国家主义的航天外交
    第七节 航天外交的核心要素
        一、科技是核心基础
        二、战略是根本动力
        三、资金是重要条件
第四章 理论框架
    第一节 理论范式
        一、航天经济的计划属性
        二、国家为核心的行为体
        三、大国竞争的本质特征
    第二节 理论模型
        一、关键要素
        二、理论内核
        三、主要逻辑
    第三节 理论推论
        一、太空竞赛
        二、空间合作
    第四节 理论验证
        一、定量检验
        二、定性检测
    第五节 理论颠覆
        一、理论界限
        二、商业航天
        三、理论发展
第五章 理论分析
    第一节 总体态势分析
        一、综合分析
        二、分项分析
    第二节 主要国家分析
        一、美国的航天外交
        二、俄罗斯的航天外交
        三、欧洲的航天外交
        四、日本的航天外交
        五、印度的航天外交
    第三节 国际组织分析
        一、国际组织类型分析
        二、多边平台博弈策略
        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第六章 中国的航天外交
    第一节 中国航天外交的实践
        一、中国航天外交的基础
        二、中国航天外交的历史
    第二节 中国航天外交的设计
        一、大国博弈
        二、多边主导
        三、应用推广
    第三节 中国航天外交的政策建议
        一、坚持高举高打的战略定位
        二、改革管理体制和创新模式
第七章 结论
    第一节 航天外交的本质与启示
        一、航天外交的本质
        二、航天外交的启示
    第二节 航天外交的未来
        一、持续的竞争
        二、潜在的合作
    第三节 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7)莫里斯·多布辩证理性的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四、核心理念
    五、莫里斯·多布的学术历程
第一章 莫里斯·多布辩证理性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
    1.1 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立场的坚守
        1.1.1 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
        1.1.2 以阶级分析为基本方法
        1.1.3 《资本论》理论价值再考察
    1.2 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反思
        1.2.1 对列宁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客观评价
        1.2.2 以经济计划性为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1.3 融合近代经济学传统
        1.3.1 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吸收和批判
        1.3.2 传承与发展经验主义传统
    1.4 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总体理论环境
        1.4.1 人民阵线运动的时代契机
        1.4.2 共产主义小组的政治功用
        1.4.3 1956年危机的历史影响
    小结
第二章 莫里斯·多布辩证理性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
    2.1 以科学社会主义为市场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2.1.1 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首要动力
        2.1.2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2.1.3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指向
    2.2 以批判资本主义为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视角
        2.2.1 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精神理念或商业形式
        2.2.2 资本主义所有制与收入分配制度
        2.2.3 资本主义经济复苏的暂时性
    2.3 以经济与政治双重演进为市场社会主义的改革途径
        2.3.1 市场作为社会形态的一种表征
        2.3.2 政府与市场的理性组合模式
        2.3.3 苏东国家经济改革的实践分析
    小结
第三章 莫里斯·多布辩证理性市场社会主义思想中意识形态的能动性
    3.1 社会科学研究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
        3.1.1 作为学术研究的意识形态
        3.1.2 作为哲学立场的意识形态
    3.2 阶级意识作为社会经济关系结构的反映
        3.2.1 阶级意识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
        3.2.2 阶级斗争对于阶级意识发展的促进
        3.2.3 社会主义对于工人阶级主体意识的增强
    3.3 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理性批判
        3.3.1 商业化模式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虚假掩饰
        3.3.2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现代展现
        3.3.3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必然后果
    小结
第四章 莫里斯·多布辩证理性市场社会主义思想中计划与市场的辩证性
    4.1 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的哲学基础
        4.1.1 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4.1.2 否定之否定原则
    4.2 对社会主义经济合理性和可行性的辩护
        4.2.1 深刻反思社会主义经济核算的历史意义
        4.2.2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两种不同的经济范畴
        4.2.3 集中管理与分散决策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合理设想
    4.3 对计划与市场辩证关系的重新审视
        4.3.1 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改革的经验必须认真总结
        4.3.2 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是现实可行的
        4.3.3 落后国家要寻求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
    小结
第五章 莫里斯·多布辩证理性市场社会主义思想中现代化国家治理的前瞻性
    5.1 现代化国家治理职能的主要内涵
        5.1.1 坚持国家的治理主体地位
        5.1.2 坚持政治职能与经济职能相结合
    5.2 现代化国家治理能力的切实增强
        5.2.1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能力悖论
        5.2.2 市场社会主义改革中国家能力的弱化与重构
        5.2.3 工人自治作为改善国家治理效果的可行模式
    5.3 现代化国家治理的多维价值
        5.3.1 以人为本的主体价值
        5.3.2 提升国家治理有效性的客体价值
        5.3.3 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协同价值
    小结
第六章 莫里斯·多布辩证理性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的贡献和评价
    6.1 丰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6.2 深化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理性认识
    6.3 整体把握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
    6.4 科学阐释资本主义的辩证发展规律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及联系方式

(8)苏联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组织机构研究(1942-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俄罗斯研究现状
        1.2.2 欧美研究现状
        1.2.3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写作思路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国防委员会
    2.1 国防委员会的建立
        2.1.1 国防委员会的性质
        2.1.2 国防委员会的领导人及构成
    2.2 国防委员会的活动
        2.2.1 苏联铀问题研究基础
        2.2.2 恢复铀问题研究、启动核计划
        2.2.3 铀矿勘测、开采和加工工作
        2.2.4 组织保障科学研究工作
第三章 专门委员会
    3.1 专门委员会的成立
        3.1.1 专门委员会的性质
        3.1.2 专门委员会的成员
    3.2 专门委员会的活动
        3.2.1 督导与信息安全
        3.2.2 组织和保障
        3.2.3 管理和监督
第四章 技术委员会
    4.1 技术委员会的成立
    4.2 技术委员会的活动
        4.2.1 组织科学研究工作
        4.2.2 保障监督
第五章 工程技术委员会
    5.1 工程技术委员会的成立
    5.2 工程技术委员会的活动
第六章 第一管理总局
    6.1 第一管理总局的建立
        6.1.1 领导层的建立与完善
        6.1.2 组织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6.2 第一管理总局的活动
        6.2.1 保密与保卫工作
        6.2.2 领导科研工作
        6.2.3 中央机构职能
        6.2.4 第一管理总局的企业活动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件

(9)捷克斯洛伐克反法西斯抵抗运动(1938年9月-1945年5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案
        (一) 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二) 研究方法
        (三) 创新之处
第一章 捷克斯洛伐克反法西斯抵抗运动的背景
    第一节 慕尼黑阴谋
        1、苏台德地区与慕尼黑阴谋
        2、《慕尼黑协议》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影响
    第二节 波西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
        1、波西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的建立
        2、德国对波西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的统治
    第三节 斯洛伐克“独立国”
        1、斯洛伐克“独立国”的建立
        2、德国对斯洛伐克“独立国”的统治
第二章 捷克斯洛伐克反法西斯抵抗运动的兴起(1938年9月——1941年6月)
    第一节 捷克斯洛伐克临时政府及其领导的抵抗运动
        1、捷克斯洛伐克临时政府
        2、国内抵抗中央委员会与三圣组织
    第二节 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抵抗运动
        1、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地下中央委员会
        2、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的抵抗斗争
    第三节 人民群众自发的抵抗运动
        1、多种形式的非暴力抵抗斗争
        2、共和国独立日的游行示威
第三章 捷克斯洛伐克反法西斯抵抗运动的发展(1941年6月——1944年8月)
    第一节 捷克斯洛伐克反法西斯民族统一阵线的建立
        1、民族统一阵线的初步形成
        2、民族统一阵线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节 非暴力抵抗运动的发展
        1、生产领域的抵抗斗争
        2、文化领域的抵抗斗争
    第三节 武装抵抗斗争的发展
        1、蓬勃发展的武装抵抗斗争
        2、“类人猿行动”
第四章 捷克斯洛伐克反法西斯抵抗运动的胜利(1944年8月——1945年5月)
    第一节 斯洛伐克民族大起义
        1、初战告捷
        2、希特勒的反扑与最后的胜利
    第二节 布拉格起义
        1、布拉格电台战役
        2、美苏较量与最后胜利
    第三节 战后民族大清洗
        1、对德国人的驱逐
        2、对叛国者的惩罚
    第四节 捷克斯洛伐克反法西斯抵抗运动的特点及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二战后初期苏联对华政策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二战后期斯大林关注中国问题
二、斯大林对华政策中的沙俄传统
三、斯大林对华政策的确立

四、“人的因素”在苏联崩溃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政治蜕变、制度崩溃与国家分裂——苏共败亡30周年[J]. 张树华. 政治学研究, 2021(05)
  • [2]霸权兴衰与战略选择:霸权国应对崛起国的行动逻辑[D]. 贺孝康. 外交学院, 2021(11)
  • [3]上海《经济周报》研究(1945-1949)[D]. 杨贤敏.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美国战略界为何没能预见苏联解体——基于认知相符理论的解析[J]. 吴大辉,王洋. 俄罗斯研究, 2020(06)
  • [5]“长久国家”中的俄罗斯道统维新[J]. 程亚文. 中国政治学, 2020(02)
  • [6]从太空竞赛到空间合作航天外交的理论建构与现实转型[D]. 蔺陆洲. 外交学院, 2020(08)
  • [7]莫里斯·多布辩证理性的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研究[D]. 吴凯. 山西大学, 2020(12)
  • [8]苏联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组织机构研究(1942-1949)[D]. 王昱睿. 吉林大学, 2020(08)
  • [9]捷克斯洛伐克反法西斯抵抗运动(1938年9月-1945年5月)[D]. 胡凯璇.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10]二战后初期苏联对华政策探析[J]. 郝江东.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2017(04)

标签:;  ;  ;  ;  ;  

“人的因素”在苏联解体中的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