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对天然河流水资源开发中的水环境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张书凯[1](2021)在《汾河源头水环境调查与水源涵养研究》文中认为作为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河在山西省的经济发展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近些年,随着旅游经济的大力发展、人类活动影响的加剧,汾河源头的水环境遭到破坏,水源涵养能力下降,对经济发展也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对汾河源头水环境的保护研究刻不容缓。本文以汾河源头为研究区域,通过实地调查、收集相关资料,了解研究区目前水环境状况,针对研究区雷鸣寺泉流量、河流生态流量、水体水质与纳污能力进行研究,并就研究区水环境保护提出一些建议。研究成果如下:(1)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和收集研究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相关资料,明确了雷鸣寺泉、大庙河、北石河开发利用现状,随着研究区农村人口外流,对大庙河、北石河开发利用程度较低,而受雷鸣寺引水工程的影响,对雷鸣寺泉的开发利用程度较高。此外,大庙河流域内村民散养牲畜,向河道内丢弃垃圾,对大庙河水质造成影响;北石河流域村民在河道内种植庄稼、堆弃生活垃圾等行为也对北石河水质造成影响,从而使雷鸣寺下游水质也受到污染。(2)本文通过收集研究区4个雨量站降雨资料,利用泰森多边形计算研究区面降雨量,将雷鸣寺泉域视为一个独立的系统,采用水均衡法,计算得到雷鸣寺泉长系列径流资料。利用雷鸣寺泉长系列径流资料,构建灰色GM(1,1)模型,对2013年至2017年泉流量分别采用按年份和按月份两种模拟方案进行预测。经过残差检验对比得知,按月份进行模拟的合格率远高于按年份进行模拟,更符合实际情况。因此按月份进行模拟,分别构建各个自然月的灰色GM(1,1)模型,对2018年至2025年雷鸣寺泉流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雷鸣寺泉流量季节性变化较为明显,每年7月至9月泉流量较大,平均为0.39m3/s,12月至1月泉流量较小,平均为0.025 m3/s。(3)本文通过收集研究区岔上水文站的径流资料,结合推求的雷鸣寺泉径流资料,采用4种水文学法,即最小月平均法、流量历时曲线法(FDC法)、年内展布法、Tennant法分别计算北石河、大庙河雷鸣寺泉下游最小生态流量。结果表明:4种方法中最小月平均法计算结果最小,最小生态流量仅为0.5 m3/s,FDC法与年内展布法计算得到的最小生态流量变化趋势相似,Tennant法计算结果最大,最小生态流量为6.47 m3/s,但仅有FDC法计算结果中的个别月份与Tennant法计算结果相近,其它三种方法计算得到的最小生态流量都远远低于Tennant法的计算结果。(4)本文通过实地采样调查,布设7个水样取样点,并对所取水样COD、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总氮、总磷等一些指标进行了检测,并采用单因子评价法、污染物综合指数法和内梅罗指数法对北石河、大庙河、雷鸣寺下游水质进行评价,依据所划定的水质目标,确定水样中的超标污染物。建立一维水质模型,分别计算北石河、大庙河、雷鸣寺下游水样中超标污染物的纳污能力。结果表明:北石河BOD5与总氮超标,其中总氮含量严重超标;大庙河BOD5与总氮含量超标,;雷鸣寺泉下游河道COD含量与总氮含量超标。北石河BOD5纳污能力为42.59t/a,总氮纳污能力为6.58t/a;大庙河BOD5纳污能力为60.3t/a,总氮纳污能力为1.71t/a;雷鸣寺泉下游COD纳污能力为1220.3t/a,总氮纳污能力为42.14t/a。
华政[2](2021)在《河长制法律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在物质生活层面的需求得到了极大丰富,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却得不到满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飞速发展,无论在经济、科技、军事、文化等领域均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我国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严重。其中,水污染问题尤为突出。鉴于此,国家针对河湖流域治理问题推行河长制,以期解决我国复杂的流域水环境问题,维护河湖健康生命。文章首先对河长制进行基本梳理,阐述河长制的概念以及发展沿革,强调河长制在河湖流域治理方面的实践价值与优势。在理论方面,对河长制的相关理论依据及法律法规依据进行分析与评价,指出我国河长制在运行过程中存在河长制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缺乏相应的科学考核与问责机制、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缺位以及河湖流域治理的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针对河长制在水环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试图从国外流域水环境治理的经验中探寻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解决之法。通过对田纳西河流域、莱茵河流域以及墨累——达令河流域治理的规定进行分析,得出治理机构及立法的专门化、跨区域的协商治理和充足的资金保障三方面的启示。最后,提出完善河长制的立法保障;健全河长制法律法规;完善河长制科学考核问责机制;完善河长制公众参与社会监督机制以及完善河长制的资金保障机制四个方面的建议,以期完成对河长制法律机制的构建。
常妮妮[3](2020)在《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研究》文中认为城市水体是指城市建成区以及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地表水体,以营造城市水环境景观,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亲水空间为主要目的。对于大多数城市水体,特别是城市内湖而言,其基本功能是景观功能。但现有关于城市内湖的评价主要针对水体水质状况和水体富营养化情况,对水体景观功效的评价和保障存在不足,而且景观功效很难用简单切实的指标来评价。因此,本文以城市内湖的景观功效为着眼点,在全国26个省(市)选择189座城市内湖,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调查、现场检测和数据处理,获得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数据解析和模拟计算,研究建立了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应用于城市内湖景观功效保障的策略分析。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全国26个省(市)的189座城市内湖的现状调研,研究了主要水环境参数与水体景观功效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对于补水条件差异较大的城市内湖,无论运用基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水质评价法,还是传统的富营养化状态评价法,都难以得到与调研结果很好吻合的评价结论。鉴于水体的景观功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的视觉性状和公众接受度,运用现场问卷调查的结果,发现公众满意度和实测的水体透明度(SD)具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说明SD与城市内湖景观功效具有重要的关联性,因此SD的影响因素分析可以成为研究建立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的理论途径。(2)根据SD与水体景观功效的关联性,以制约SD的因素分析为切入点,开展了影响水体景观功效的水环境参数研究。基于SD的理论分析,判明水中无机悬浊质、有机残渣和藻类这三类光散射物质浓度直接影响水的视觉感官,从而成为水体景观功效的主要制约因素。通过三类物质的成因分析,判明水的视觉感官性状与其悬浊状态、有机污染状态、藻类繁殖状态和水力状态密切相关,而直接影响上述状态的独立水环境参数为:悬浮固体(SS)、溶解氧(DO)、有机物(COD)、氨氮(NH4+-N)、硝氮(NO3--N)、总磷(TP)、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水温(T)。因此,可将这8个参数作为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的关联水环境因子。(3)建立了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通过常用综合指标形式的比较分析,选择幂指数的表达模式,建立了以8个关联水环境因子为元素的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WLEI=Πi=18qiwi;通过关联因子的无因次化,并运用城市内湖调研的第一手资料,发现了各关联因子的对数正态分布规律,得出了相应的累积频率分布函数,进而确定了因子质量qi(i=1~8);通过因子变量的敏感性分析,发现因子的权重系数wi(i=1~8)受补水来源的影响很大,将水体的水源分为天然水和再生水两类,确立了相应的权重系数;基于城市内湖调研数据的计算分析表明,水体的WLEI计算值与实测的水体透明度SD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R2=0.8948,p<0.05),以SD作为公众接受度的参考指标,提出了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的分级定量评价方法。(4)结合我国缺水城市再生水用于景观水体补水的实际需求,基于天然水和再生水的水质差异性,运用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进行了再生水补水和天然水补水的案例比较,研究了城市内湖景观功效提升的基本策略。结果表明,虽然再生水中有机物、营养盐等溶解物浓度一般高于天然水,但具有SS浓度低的优势,在8个关联水环境因子中,水体的水力停留时间(HRT)对WLEI的贡献率最大,其次为再生水的有机物浓度(CODMn),因此提供充沛的再生水补给和强化再生水处理的有机物去除是水体景观功效保障的主要策略。与此相比,以天然水为水源的情况下,SS浓度对WLEI的贡献率最大,其次为HRT和TP,因此通过适当的预处理(例如混凝和过滤)降低补水的SS和TP浓度,同时提供较充沛的补水量是水体景观功效保障的主要策略。
崔嘉慧[4](2020)在《城水耦合视角下城市新区水环境评价与优化研究 ——以天津滨海新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江浩麟[5](2020)在《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特征分析及综合整治指导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南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区域内城市水环境经过多年治理得到较大改善,但污染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因此,亟需对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展开研究,明确城市水环境污染特征,并制定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指导方案和分步分阶段技术路线图,这对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的整治和改善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文献调研总结西南地区城市概况,掌握了西南地区城市自然地理、人口经济、水文水资源、基础设施等基础数据。并选取了区域内的15个城市共计45处断面进行取样检测,选取BOD、TN、NH4+-N、TP四项指标对水体水质进行评价,解析污染特征和成因。结果表明,西南地区城市有接近半数的水体水质较差,接近六成的水体水质没有达到目标水质类别。区域内面源污染严重,主要超标指标为氮、磷。基于西南地区城市的水质目标要求进行水环境容量计算和污染负荷削减分配,制定西南城市水环境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分别确定近期、中期和远期污染物削减目标。综合考虑技术在西南地区城市的适用性和实效性,从点源污染控制、面源污染控制、水体水质提升和城市节水四个方面对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提出综合整治指导方案。充分考虑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分属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结合城市水环境污染治理的长期性和阶段性,设置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的未来重点技术方向和阶段性治理目标,实施分期治理。最终形成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分阶段技术路线图,指导未来十五年西南地区地方政府对其辖区内城市水体开展治理与修复等工作。
刘学[6](2020)在《我国南部城市水环境特征解析与综合整治指导方案研究》文中认为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问题日渐突出,城市水体急需治理。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该地区城市水环境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类型城市水环境污染特征进行总结,对其污染成因与影响因素进行解析,提出该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指导方案及分步分阶段技术路线图。我国南部地区包括广东、福建、广西、海南、香港、澳门和台湾在内的全部地区。该地区以低山丘陵为主,年降雨量几乎是全国的2倍;人口密集,城镇化率高,土地面积约占全国的6%,人口约占全国的15%;经济发达,产业结构以二、三产业并重,人均收入几乎是全国的2.3倍,但区域发展非常不均衡。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城市总体水质达标率为63%,城市水环境总体污染严重。从时空特征分析,该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存在显着的时空特征,大部分城市新老城区之间也表现出较强的污染空间特性,主要与汛期降雨、人类活动和排水体制有关。空间因子分析与与污染源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城市污染主控因子为氨氮、总磷和溶解氧,主要污染来源为城市降雨径流、生活排污、工业排污和老城区合流制溢流。在该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特征和污染问题的基础上,筛选出适用于该地区不同城市的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水环境污染削减负荷分配模型和城市河流生态流量核算方法;依据城市水环境污染治理分类表单,选取适用于该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控制技术;评估该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控制技术与实际工程相结合后的方案效益,给出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指导方案;结合现有的城市区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体系及预期,提出近期与中长期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路线图。本研究成果对于该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总体调控、水环境质量改善意义重大,可为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或类似城市水环境的综合整治提供技术和政策支持。
韩刘伟[7](2020)在《基于人水共生的太行山区传统村落营建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太行山区传统村落作为先民生存的基本单元,在长期发展中基于生产生活用水及防洪排涝的需求,形成了低成本、低技术、低影响的村落营建特征,体现出丰富的生态智慧和人文内涵。先民因地制宜地将集水、蓄水、用水、排水完美融合于村落空间营建中,为农耕文明下应对北方旱涝并存的区域条件提供了核心支持,其中的营建智慧对现代城镇生态建设同样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大量实地调研与文献研究,运用归纳总结与典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剖析特定水环境影响下的村落营建特征、提取其中的营建智慧,并将其运用于传统村落保护规划与现代城镇生态建设开发中去。文章主要分为五大板块:首先,以太行山区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区域及村落水环境特征,着重把握水环境与村落的双向影响关系,构建太行山区水环境与村落的共生机制。其次,分别探究生产生活用水和防洪排涝影响下村落宏观选址分布、中观形态布局及微观建筑构筑的营建特征,重点揭示用水与排水层面如何影响村落的空间营建。最后,提炼传统村落中以物质和非物质要素所呈现的人水共生营建智慧,针对当前太行山区传统村落现状存在问题,以实际项目提出规划应用策略。该论文有图107幅,表45个,参考文献80篇。
张贤[8](2020)在《生态理念下的新建城市水环境景观格局构建模式研究 ——以雄安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现阶段国内各城市的发展速度加快,城市中的水环境问题也日渐凸显出来,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的影响,旱灾、洪涝灾害、水质恶化等问题长期困扰着人类,对城市建设产生了负面影响。在我国已经建成的城市中,对于城市水环境的关注点往往在水环境的生态修复上,而雄安新区是新建城市,是我国的未来之城,除了对现有的水环境生态进行一定程度的恢复,更应该在城市规划之初就尽量避免出现我国已建成城市的诸多水环境问题。因此,在遵循雄安新区现有水环境情况的基础上对雄安新区的水环境的景观格局构建模式研究很有必要。本论文首先总结和归纳了我国城市面临的诸多水环境问题,并总结了国内外与城市水环境营建有关的理论,结合国内外案例总结出在新建城市水环境景观格局的构建过程中,要注意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复杂性;在景观层面要注重与雨洪措施的结合;在人文层面要延续历史文脉,注重文化的本土性和多样性。其次,本文对雄安新区水环境的发展条件进行了分析,根据其整体的水环境状况,总结出雄安新区的水环境在近年来的变化趋势和形成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构建完整的城市水网体系、构建良好的河流廊道景观生态系统和促进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三个策略。并提出了通过构建城市水细胞来作为城市居住区的中水与雨水收集设施,众多水细胞通过植草沟相连接,最终将雨水与中水传入城市河道,从而形成完整并具有层次的城市水网体系和美观与生态功能相统一的水环境景观系统。最后以雄安新区雄县组团及龙湾特色小城镇为规划设计的对象,以论文理论研究为依托,完成此区域的水环境景观格局构建规划设计,对论文研究成果进行实践应用。
向晨光[9](2019)在《沙颍河生态流量保障优化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沙颍河是淮河最大的支流,在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沙颍河众多闸坝改变了天然水文情势,部分河段生态流量保障不足,引发了一系列水生态与水环境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非常有必要预留充足的生态流量以维持河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但如何确定河流的生态流量,如何有效保障河流生态流量,如何应对变化条件下生态流量保障等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因此,在沙颍河流域开展生态流量及保障优化方案研究对保护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至关重要。本文在详细比较了河流生态流量常用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评估了沙颍河流域典型河段的生态流量,并引入不确定性优化方法建立生态补水区间多目标规划模型,提出了研究河段生态流量保障优化配置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河流生态流量计算方法分析。在大量阅读国内外河流生态流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简述河流生态流量发展历程。详细介绍了河流生态流量常用的计算方法,分析它们的数据要求、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并对不同类型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初步得出了适宜沙颍河生态流量计算的方法。(2)沙颍河典型河段生态流量研究。以沙颍河界首到阜阳段为研究区域,分别采用改进的Tennant法和7Q10法计算了河流最小生态流量和自净生态流量,并采用湿周法提供水力学依据,确定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同时以鲤科鱼类为目标物种,采用River2D作为模型载体,构建了岳湾河段的二维栖息地模型,模拟得到10种流量下研究河段的适宜息地面积,分析建立的栖息地与流量之间的关系曲线得出了鱼类产卵期所需生态流量。根据不同生态流量计算方法的结果,综合确定研究河段的生态流量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河段丰平枯三个水期的最小生态流量分为14.8m3/s、8.4m3/s和4.8m3/s,鱼类产卵期生态流量为33m3/s。(3)生态流量保障优化方案研究。针对研究河段水量、水质及相关参数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引入不确定性优化方法,将水资源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参数用区间数表示,以经济、环境以及生态为最优化目标,以水量和水质为主要约束条件,建立生态补水区间多目标规划模型,采用LINGO软件编写程序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研究河段典型枯水年生态补水优化配置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本文生态补水优化配置方案效果较好,相比于未优化方案具有较大优势。
毛竹[10](2018)在《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制度及其在中国的实践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人类在海岸带区域活动的不断发展,海岸带环境问题,特别是水环境问题也逐渐凸显,已成为沿海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近年来,我国在海岸带水环境管理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离实现我国在2016年制定的“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中规定的海岸带水环境的治理目标,还任重道远。有鉴于此,本文在对国内外该领域里的有关理论、实践和具体案例的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从经济学、环境生态学和管理学的角度对我国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及其制度安排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体制创新加强海岸带水环境制度建设,对海岸带水环境实施科学管理,加快实现我国的2030年海洋水环境的治理目标的建议。本文在第1章中重点介绍了选题背景与依据以及本研究的创新点。在第2章中回溯了相关基础理论后认为,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应以海岸带可持续发展作为其制度建设的根本宗旨。制度安排在水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的支撑下更加符合海岸带水环境的自然属性,而应用海岸带综合管理方法进一步提高了识别并解决矛盾的能力,以水资源的稀缺性为基础的环境经济学理论则为海岸带利益相关者提供了激励机制。第3章进一步分析研究了应用这些基础理论的典型案例,讨论了各个理论的特点和相互联系,进而发现这些理论的核心内容都具有对矛盾进行识别与处理的特质,与海岸带综合管理不谋而合。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理论有助于识别和处理海岸带地区开发与利用水环境过程中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有助于解决海岸带各利益相关者对水资源环境扩张的需求与水资源环境有限供给之间的矛盾;环境经济学则旨在解决海岸带水环境开发利用过程中个体利益取向之间的矛盾,以及个体与社会利益取向之间的矛盾。同时,各个理论也存在局限性,例如海岸带综合管理理论主要立足于政府制度供给层面,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动态性决定了其难以在海岸带城市水环境保护规划、流域发展规划等方面充分落实,而环境经济学理论则在应用中仍需政府的行政干预。本文进而认为,只有那些具有“导向能力”、“激励和约束机制”,且制度成本可以有效控制的制度才能在海岸带水环境管理中发挥更好的作用。第4章回归中国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制度的分析,重点研究了中国现行的海岸带水环境管理体制和机制,并结合第3章将管理机制分为约束性机制、引导性(激励性)机制以及自愿性机制进行分类研究。研究发现,现行的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制度的约束能力较强,但政府部门机构间协调的制度成本较高。虽然已经建设了一些激励和引导机制,但对企业和公众等利益相关者的引导能力仍然不够。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在第5章中结合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背景研究了中国海岸带水环境制度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而给出中国海岸带水环境制度安排应具有的结构和功能的建议,并以环渤海区域为例讨论了水环境管理制度建设的近、中、远期任务。第5章的最后一节专门研究了最近的国家机构改革对中国海岸带水环境管理的意义,并认为中国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制度安排应从海岸带企业环保信用评价制度、水环境管理司法制度、水环境修复制度等三个方面进一步进行制度创新以适应国家机构改革。第6章作者对研究做了总结和展望,认为进一步研究机构改革下的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制度,同时探讨中国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制度创新对国际环境治理影响和意义是本研究进一步拓展的两大方向。
二、论对天然河流水资源开发中的水环境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对天然河流水资源开发中的水环境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汾河源头水环境调查与水源涵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泉流量预测研究现状 |
1.2.2 生态流量研究现状 |
1.2.3 河流纳污能力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汾河源头概况 |
2.1 地理位置与交通 |
2.2 气象与水文 |
2.3 地形地貌 |
2.4 地质条件 |
2.4.1 地层 |
2.4.2 地质构造 |
2.5 水文地质条件 |
2.5.1 含水层类型 |
2.5.2 雷鸣寺泉水补给 |
2.6 国民经济概况 |
第3章 汾河源头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水环境问题 |
3.1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3.1.1 农村生活用水 |
3.1.2 雷鸣寺引水工程 |
3.2 水源涵养能力下降 |
3.2.1 开凿公路 |
3.2.2 矿山开采 |
3.3 老窑水污染 |
3.3.1 老窑水出流现状 |
3.3.2 老窑水水质 |
3.3.3 老窑水出流原因 |
3.4 河流水质污染 |
第4章 汾河源头泉流量预测 |
4.1 区域降雨量计算 |
4.2 泉流量还原计算 |
4.2.1 水均衡法 |
4.2.2 降雨入渗系数计算 |
4.2.3 泉流量计算 |
4.3 泉流量预测 |
4.3.1 灰色GM( 1, 1)模型构建 |
4.3.2 泉流量预测 |
4.3.2.1 按年份模拟 |
4.3.2.2 按月份模拟 |
4.4 小结 |
第5章 汾河源头最小生态流量计算 |
5.1 最小生态流量计算方法选取 |
5.2 北石河最小生态流量计算 |
5.2.1 最小月平均流量法 |
5.2.2 流量历时曲线法 |
5.2.3 年内展布法 |
5.2.4 Tennant法 |
5.3 雷鸣寺泉下游最小生态流量计算 |
5.3.1 最小月平均流量法 |
5.3.2 年内展布法 |
5.3.3 Tennant法 |
5.4 小结 |
第6章 汾河源头水质评价与纳污能力计算 |
6.1 水功能区与控制目标 |
6.2 汾河源头水质评价 |
6.2.1 评价方法 |
6.2.2 评价结果 |
6.3 水体纳污能力计算 |
6.3.1 一维水质模型 |
6.3.2 水体纳污能力计算结果 |
6.4 小结 |
第7章 汾河源头水源涵养保护措施 |
7.1 雷鸣寺泉域保护建议 |
7.2 强化汾河源头水环境的综合治理 |
7.3 保护森林植被,提高水源涵养能力 |
7.4“老窑水”治理措施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河长制法律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内文献综述 |
(二)国外文献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河长制的基本梳理 |
第一节 河长制的概念 |
第二节 河长制的发展沿革 |
第三节 河长制的价值与优势 |
一、河长制的价值 |
二、河长制的优势 |
第二章 河长制的理论依据和法律法规及政策依据 |
第一节 河长制的理论依据 |
一、环境权理论 |
二、公共信托理论 |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二节 河长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及评价 |
一、中央层面 |
二、地方层面 |
三、法律法规的评价 |
第三章 我国河长制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我国河长制的现状 |
一、制度现状 |
二、实施现状 |
第二节 我国河长制存在的问题 |
一、河长制相关立法不足 |
二、科学考核问责机制不完备 |
三、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缺位 |
四、资金投入依然不足 |
第四章 国外流域水环境治理的规定及对我国河长制建设的启示 |
第一节 国外流域水环境治理的规定 |
一、英国泰晤士河——流域一体化治理模式 |
二、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 |
三、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流域协商管理模式 |
第二节 对我国河长制建设的启示 |
一、治理机构及立法的专门化 |
二、广泛的公众参与 |
三、完善资金保障机制 |
第五章 河长制法律机制的构建 |
第一节 完善河长制的立法保障 |
一、将河长制纳入《环境保护法》《水法》 |
二、细化《水污染防治法》和流域法规中有关河长制的规定 |
三、制定专门的地方性法规 |
第二节 完善河长制科学考核问责机制 |
一、明确问责体系 |
二、健全考核机制 |
第三节 建立有效的公众参与社会监督机制 |
一、政府加大河长制环境信息公开力度 |
二、设立专门的河长制公众参与机构 |
三、保障公众的全程参与 |
第四节 完善河长制资金保障机制 |
一、加大政府资金支持力度 |
二、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
三、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水环境概述 |
1.1.2 城市水体的特点及基本功能 |
1.1.3 城市水体污染问题 |
1.2 城市水环境质量评价 |
1.2.1 城市水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1.2.2 城市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
1.2.3 城市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
1.3 城市水体的补水问题 |
1.3.1 城市水体的类型及补水需求 |
1.3.2 城市水体的补给水源类型 |
1.3.3 再生水用于城市水体补水 |
1.4 城市水体的景观功效保障 |
1.4.1 水体景观的定义和一般要求 |
1.4.2 水体景观功效的评价问题 |
1.4.3 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研究的必要性 |
1.5 研究目的及技术路线 |
1.5.1 课题来源 |
1.5.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研究方法 |
2.1 城市内湖调研与分析 |
2.1.1 全国代表性城市内湖选择 |
2.1.2 水体调研方法 |
2.1.3 水体采样与水质分析 |
2.2 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研究方法 |
2.2.1 综合指标形式的选择 |
2.2.2 关联水环境因子的确定 |
2.2.3 水环境状态模拟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1 水质评价 |
2.3.2 敏感性分析 |
2.3.3 统计分析 |
3 全国代表性城市内湖调研分析 |
3.1 调研结果的总体分析 |
3.1.1 基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水质状况 |
3.1.2 基于富营养化状态的水质状况 |
3.1.3 水质状况的地区差异性 |
3.2 补给条件对城市内湖水质的影响 |
3.2.1 调研水体的补水类型及分布状况 |
3.2.2 补给水源类型对水体水质的影响 |
3.2.3 补水频度对水体水质的影响 |
3.3 公众满意度调研结果分析 |
3.3.1 公众满意度的总体状况 |
3.3.2 公众满意度与地表水水质类别的关联性 |
3.3.3 公众满意度与水体透明度的关联性 |
3.4 本章小结 |
4 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的表征指标分析 |
4.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景观水体适用性 |
4.1.1 地表水体功能与相应水质要求 |
4.1.2 城市内湖水质达标的限制因素 |
4.2 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1 水体景观功效的基本要求 |
4.2.2 影响水体感官性状的主要因素 |
4.2.3 对水体透明度的再认识 |
4.3 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表征的新思路 |
4.3.1 水体透明度计算的基本理论 |
4.3.2 水体透明度的关联水环境参数 |
4.3.3 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的综合表征 |
4.4 本章小结 |
5 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的建立 |
5.1 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的形式选择 |
5.1.1 常用综合指标形式的比较 |
5.1.2 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形式的确立 |
5.2 因子质量的确定 |
5.2.1 因子的无因次化 |
5.2.2 因子质量的计算 |
5.3 因子权重的确定 |
5.3.1 因子变量的敏感性分析 |
5.3.2 权重的确定 |
5.4 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的提出 |
5.4.1 综合指标表达式 |
5.4.2 综合指标计算方法 |
5.4.3 基于综合指标计算值的城市内湖景观功效评价与分级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综合评价指标计算的城市内湖景观功效提升策略研究 |
6.1 典型案例 |
6.1.1 天然水补给型水体 |
6.1.2 再生水补给型水体 |
6.2 基于WLEI的景观功效评价 |
6.2.1 水环境因子的时空变化规律 |
6.2.2 基于WLEI的景观功效综合评价 |
6.2.3 基于WLEI景观功效评价的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 |
6.2.4 景观功效主要影响因子识别 |
6.3 景观功效提升策略 |
6.3.1 景观功效提升的决策框架 |
6.3.2 景观功效提升的技术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创新点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调研城市内湖基本信息表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成果 |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5)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特征分析及综合整治指导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城市水环境污染特征和综合整治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城市水环境污染特征研究进展 |
1.2.2 国内外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我国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概况及污染特征解析 |
2.1 西南地区概况 |
2.1.1 气候和自然地理 |
2.1.2 人口经济和产业结构 |
2.1.3 水资源和水文 |
2.1.4 城市基础设施情况 |
2.2 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概况 |
2.2.1 西南地区城市污水排放量 |
2.2.2 西南地区城市水功能分类 |
2.2.3 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现状 |
2.3 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特征解析 |
2.3.1 城市水环境污染特征表征方法 |
2.3.2 西南地区城市河流污染时空特征解析 |
2.3.3 西南地区城市湖泊污染时空特征解析 |
2.4 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关键因子识别和污染成因解析 |
2.4.1 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关键因子识别 |
2.4.2 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成因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指导方案的构建 |
3.1 我国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指导方案编制总则 |
3.1.1 方案编制的目的与指导思想 |
3.1.2 方案编制原则与依据 |
3.1.3 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目标的确定 |
3.1.4 方案编制的主要内容 |
3.2 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功能区划和水环境目标的确定 |
3.3 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容量及污染负荷削减分配方法研究 |
3.3.1 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研究 |
3.3.2 西南地区城市污染负荷削减分配方法研究 |
3.3.3 西南地区城市生态流量核算方法研究 |
3.4 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指导方案研究 |
3.4.1 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点源污染控制方案 |
3.4.2 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面源污染控制方案 |
3.4.3 西南地区城市水体水质改善与提升方案 |
3.4.4 西南地区城市节水方案 |
第4章 我国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路线图 |
4.1 我国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路线图编制总则 |
4.1.1 技术路线图编制的目的 |
4.1.2 技术路线图编制原则与依据 |
4.1.3 技术路线图编制步骤 |
4.2 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路线图制定方法研究 |
4.2.1 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演化及治理历程 |
4.2.2 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时间轴及分阶段目标的确立 |
4.2.3 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需求和战略任务分析 |
4.2.4 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未来技术发展重点 |
4.2.5 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路线图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西南地区城市水体水质指标 |
附录B 西南地区城市水质类别评价结果 |
个人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导师简介 |
副导师简介 |
致谢 |
(6)我国南部城市水环境特征解析与综合整治指导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城市水环境污染特征和综合整治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城市水环境污染特征研究进展 |
1.2.2 国内外城市水环境污染综合整治研究进展 |
1.3 课题来源 |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概况及污染特征解析 |
2.1 我国南部地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降雨特征概况 |
2.1.3 人口经济概况 |
2.1.4 基础设施概况 |
2.1.5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分类 |
2.2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现状 |
2.2.1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资源现状 |
2.2.2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质量现状 |
2.2.3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污染物排放量 |
2.3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特征解析 |
2.3.1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河流污染时空特征 |
2.3.2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内湖污染时空特征 |
2.3.3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时空特征解析 |
2.4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关键因子识别和成因解析 |
2.4.1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关键因子识别 |
2.4.2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源解析 |
2.4.3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问题诊断 |
2.5 本章小节 |
3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指导方案 |
3.1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指导方案编制方法 |
3.1.1 方案编制指导思想 |
3.1.2 方案目的及适用范围 |
3.1.3 方案编制原则与依据 |
3.1.4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目标的确定 |
3.1.5 方案编制的步骤与方法 |
3.2 城市水环境功能区划和水环境目标的确定 |
3.3 城市水环境容量及污染物削减负荷分配 |
3.3.1 计算方法及分配模型的选取 |
3.3.2 水环境容量方法比选 |
3.3.3 污染物负荷削减分配模型比选 |
3.3.4 实际案例 |
3.4 城市水环境生态流量核算 |
3.4.1 生态流量核算方法选取原则 |
3.4.2 城市河流生态流量核算方法 |
3.4.3 实际案例 |
3.5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控制方案 |
3.5.1 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点源污染控制方案 |
3.5.2 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面源污染控制方案 |
3.5.3 城市水体水质改善与提升控制方案 |
3.5.4 城市节水方案 |
3.6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控制方案效益分析 |
3.6.1 经济效益分析 |
3.6.2 环境效益分析 |
3.6.3 实际案例 |
3.7 本章小节 |
4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路线图 |
4.1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路线图编制方法 |
4.1.1 技术路线图编制目的 |
4.1.2 技术路线图编制原则与依据 |
4.1.3 技术路线图编制方法 |
4.2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路线图制定方法研究 |
4.2.1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时间轴的确立 |
4.2.2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需求和战略任务分析 |
4.2.3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未来技术发展重点 |
4.3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路线图 |
4.4 本章小节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副导师简介 |
致谢 |
(7)基于人水共生的太行山区传统村落营建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缘起 |
1.2 选题背景 |
1.3 研究意义 |
1.4 相关理论及概念界定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6 研究内容 |
1.7 研究方法及框架 |
2 太行山区水环境与传统村落特征分析 |
2.1 太行山区水环境概况 |
2.2 太行山区传统村落概况 |
2.3 太行山区传统村落水环境概况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生产生活用水的传统村落营建特征分析 |
3.1 基于水环境利用与营造的村落选址 |
3.2 生产用水影响下的村落空间特征 |
3.3 生活用水影响下的村落空间特征 |
3.4 传统建筑空间及其营建特征 |
3.5 典型给水设施的功能性营建 |
3.6 治水节水理念下的水文化特征 |
3.7 本章小结 |
4 基于防洪排涝的传统村落营建特征分析 |
4.1 防洪排涝影响下的村落选址与分类 |
4.2 防洪排涝影响下的村落布局形式 |
4.3 传统建筑空间及其营建特征 |
4.4 典型排水设施的功能性营建 |
4.5 本章小结 |
5 太行山区传统村落人水共生营建智慧提炼与传承 |
5.1 传统村落人水共生营建智慧提炼 |
5.2 传统村落人水共生营建现状问题分析 |
5.3 人水共生智慧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中的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生态理念下的新建城市水环境景观格局构建模式研究 ——以雄安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城市化发展面临的水环境问题 |
1.1.2 传统的雨洪管理模式产生的弊端 |
1.1.3 生态理念下的新建城市水环境景观格局构建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案例分析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生态理念及水环境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景观生态学相关概念 |
2.1.1 基本概念 |
2.1.2 景观格局与景观异质性 |
2.1.3 时间与空间尺度 |
2.1.4 景观连接度 |
2.2 恢复生态学概念及其理论 |
2.2.1 基本概念 |
2.2.2 自我设计理论 |
2.2.3 人为设计理论 |
2.2.4 恢复生态学在水环境生态修复中的应用实践 |
2.3 生态水利工程学理论 |
2.4 城市水环境的相关概念 |
2.4.1 水环境 |
2.4.2 城市水细胞 |
2.4.3 城市水网 |
2.5 海绵城市概念及其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3 雄安新区水环境现状调研与分析 |
3.1 雄安新区基本概况 |
3.1.1 自然地理概况 |
3.1.2 气象与水文概况 |
3.1.3 特色地域文化 |
3.2 雄安新区水环境发展条件分析 |
3.2.1 水域构成 |
3.2.2 水资源的数量与质量 |
3.2.3 主要的水利设施及现状 |
3.2.4 洪涝灾害分析 |
3.2.5 雄安新区水环境景观生态结构分析 |
3.3 雄安新区水环境景观特征分析 |
3.3.1 水域类型多样,水体分布集中 |
3.3.2 水体有明显的层级次序 |
3.3.3 绿色空间资源分散 |
3.4 雄安新区水环境现状问题 |
3.4.1 水系连通性不高,易引发洪涝灾害 |
3.4.2 水域面积较小且整体水量少 |
3.4.3 水质污染 |
3.4.4 水景景观效果较差 |
3.5 本章小结 |
4 生态理念下的新建城市水环境景观格局构建体系 |
4.1 生态理念下的新建城市水环境景观格局构建的定位与目标 |
4.1.1 水环境系统的定位和目标 |
4.1.2 景观构建的定位和目标 |
4.2 生态理念下的新建城市水环境景观格局构建原则 |
4.2.1 整体规划,整体提升原则 |
4.2.2 环境保护,生态优先原则 |
4.2.3 资源节约,可持续性原则 |
4.2.4 尊重场地,因地制宜原则 |
4.2.5 景观融合,美学原则 |
4.3 新建城市水环境景观格局构建要求 |
4.3.1 雨洪管理要求 |
4.3.2 雨水与中水资源化 |
4.3.3 削减面源污染 |
4.3.4 水环境景观化 |
4.4 策略一:构建完整的城市水网体系 |
4.4.1 骨干水网的构建 |
4.4.2 次级水网的构建 |
4.4.3 三级水网的构建 |
4.5 策略二:构建良好的河流廊道景观生态系统 |
4.5.1 河流廊道的功能 |
4.5.2 河流廊道生态景观系统构建 |
4.5.3 河流廊道游憩景观系统构建 |
4.5.4 河流廊道文化景观系统构建 |
4.6 策略三:促进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 |
4.6.1 雨水的收集与利用 |
4.6.2 中水的收集与利用 |
4.6.3 构建城市水细胞 |
4.7 本章小结 |
5 项目实践——雄县组团及龙湾特色小城镇水环境景观格局构建 |
5.1 项目背景概述 |
5.1.1 项目区位介绍 |
5.1.2 社会资源分析 |
5.2 雄县组团及龙湾特色小城镇水环境概况 |
5.2.1 水环境景观格局构建的基础条件分析 |
5.2.2 雄县组团及龙湾特色小城镇水系与周边水系的关系 |
5.2.3 综合现状分析 |
5.3 雄县组团及龙湾特色小城镇水环境景观格局构建 |
5.3.1 城市水网的构建 |
5.3.2 城市河流廊道的景观生态系统构建 |
5.3.3 居住区雨水与中水的综合利用 |
5.4 设计方案与具体措施 |
5.4.1 设计目标 |
5.4.2 设计理念 |
5.4.3 总体规划设计 |
5.4.4 基地居住区雨水与中水的收集与利用措施 |
5.4.5 城市水细胞的设计 |
5.4.6 基地新建河流廊道的景观设计 |
5.5 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部分 |
图录 |
表录 |
附录1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1.参与实际项目 |
2.发表的论文 |
3.竞赛获奖情况 |
(9)沙颍河生态流量保障优化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
国内外文献资料综述 |
1 绪论 |
1.1 研究概述 |
1.2 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水生态与水利工程概况 |
2.3 水环境问题分析 |
2.4 小结 |
3 研究河段生态流量计算 |
3.1 生态流量计算方法 |
3.2 研究河段选取 |
3.3 基于不同方法下的生态流量研究 |
3.4 小结 |
4 研究河段生态流量保障优化方案 |
4.1 沙颍河生态流量保障问题探究 |
4.2 研究区域水量分配研究 |
4.3 不确定优化方法模型的建立 |
4.4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制度及其在中国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依据 |
1.2 本研究的科学问题和研究思路 |
1.3 我国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制度建设的研究现状和趋势 |
1.4 文章结构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制度的理论基础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 |
2.3 海岸带综合管理 |
2.3.1 海岸带综合管理的背景与基本原理 |
2.3.2 以综合管理的视角认识海岸带水环境管理 |
2.4 环境经济学理论 |
2.4.1 海岸带水环境管理与商品经济理论 |
2.4.2 海岸带水环境管理与产权理论 |
2.4.3 海岸带水环境管理与外部性理论 |
2.4.4 水环境资源价值核算与生态补偿 |
第3章 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制度建设的案例分析 |
3.1 海岸带综合管理(ICM)的有关实践 |
3.1.1 美国海岸带管理法下的海岸带水环境管理 |
3.1.2 ICM在日本相关实践 |
3.1.3 中国通过实施东亚海环境管理伙伴关系计划推广和实践ICM |
3.2 环境资源承载力理论案例分析 |
3.2.1 厦门海域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 |
3.2.2 美国切萨皮克湾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 |
3.3 环境经济学理论案例分析 |
3.3.1 新安江生态补偿协议 |
3.3.2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河流域管理案例 |
3.3.3 小结 |
3.4 基于案例对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制度的讨论 |
3.4.1 理论基础的讨论 |
3.4.2 制度建设的讨论 |
第4章 中国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制度安排浅析 |
4.1 我国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基本机制 |
4.1.1 海岸带水环境管理的约束性机制 |
4.1.2 海岸带水环境管理的引导性管理机制 |
4.1.3 自愿性管理机制—沿海流域水环境审计 |
4.2 我国海岸带水环境管理的基本体制 |
4.2.1 国家层面涉及海岸带水环境管理的规划及部委规章 |
4.2.2 中央政府推动地方政府主动落实规划的主要政策手段 |
4.2.3 地方层面的组织机制 |
4.3 中国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制度特色与不足 |
第5章 中国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制度设计 |
5.1 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制度结构设计 |
5.1.1 生态文明下的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基本原则和重点 |
5.1.2 符合生态文明思想的海岸带水环境制度设计 |
5.2 符合海岸带水环境特点的制度功能设计 |
5.2.1 以水环境承载力预警作为制度主要功能 |
5.2.2 以“空间综合”作为海岸带水环境管理体制整合的目标功能 |
5.3 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制度建设的近期中期和远期任务-以环渤海地区为例 |
5.3.1 环渤海地区水环境管理制度建设的近期任务 |
5.3.2 环渤海地区水环境管理制度建设的中期任务 |
5.3.3 环渤海地区水环境管理制度建设的远期任务 |
5.4 利用机构改革推进海岸带水环境管理 |
5.4.1 中央机构改革对海岸带水环境管理的意义 |
5.4.2 利用机构改革巩固和建设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制度 |
5.4.3 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 |
6.1.1 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制度理论研究的成果 |
6.1.2 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制度实践研究的成果 |
6.1.3 中国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制度研究的成果 |
6.2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参与课题 |
四、论对天然河流水资源开发中的水环境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汾河源头水环境调查与水源涵养研究[D]. 张书凯.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2]河长制法律机制研究[D]. 华政. 兰州大学, 2021(02)
- [3]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研究[D]. 常妮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城水耦合视角下城市新区水环境评价与优化研究 ——以天津滨海新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为例[D]. 崔嘉慧. 天津大学, 2020
- [5]西南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特征分析及综合整治指导方案研究[D]. 江浩麟.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6]我国南部城市水环境特征解析与综合整治指导方案研究[D]. 刘学.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7]基于人水共生的太行山区传统村落营建特征研究[D]. 韩刘伟.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8]生态理念下的新建城市水环境景观格局构建模式研究 ——以雄安新区为例[D]. 张贤.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9]沙颍河生态流量保障优化方案研究[D]. 向晨光. 三峡大学, 2019
- [10]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制度及其在中国的实践研究[D]. 毛竹. 厦门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