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门德尔所想到的(论文文献综述)
苏洋,王淑红[1](2021)在《库尔特·亨泽尔的数学人生》文中认为亨泽尔是德国着名数学家,提出了p进数,极大地促进了数论的发展。在文献研读和概念分析法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亨泽尔自幼的成长环境、特有的求学经历以及进一步与哈塞发展p进数得到局部-整体原则的历程,展现亨泽尔不凡的数学人生。
张淙然[2](2021)在《秩序与交融:高中过渡仪式整合功能研究》文中认为
赵英姿[3](2021)在《尤多拉·韦尔蒂小说中的代际冲突主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高婷[4](2021)在《柏孜克里克石窟第9窟图像艺术研究》文中认为柏孜克里克石窟作为高昌回鹘佛教艺术的典型代表,内容丰富,保存较为完整。柏孜克里克石窟第9窟(格伦威德尔编号第1窟),排列在柏孜克里克石窟的北面(面对木头沟),属于回字形中心柱窟,中心柱四壁皆有塑像,尊像毁坏,残留底座。中心柱正壁,残留火焰纹的尊像身光,身光的两侧是12尊胁侍菩萨像。台座正壁绘制鹿野苑初转法轮,台座右面绘制引导比丘和世俗供养人像,左边绘供养比丘像。右甬道的外壁均绘千佛,内壁尊像残损,但尊像的背光还保存尚好,两侧绘制千佛图像。台座的正壁最下方有残留一跪姿人物的腿。左甬道外侧壁绘制千佛,内侧壁尊像残留火焰纹身光,身光的两侧是千佛图像。左甬道台座正壁,绘制须弥山图像,台座的右面绘制图像为两身供养人,左边所绘图像为两身比丘像。后室内侧壁中间与外侧壁相对的佛龛里塑有尊像,塑像虽已经毁坏,但残留形似坐佛,有条纹状的身光,尊像上方绘制菩提树,尊像的两侧绘菩萨群像。后室外侧壁两端开龛,龛中塑像,两龛之间为菩萨群像。全窟劵顶绘制宝相花纹,虽残损严重,但从残留图像来看,花型饱满、色彩艳丽,极为精美。本文以柏孜克里克第9窟的壁画内容、洞窟形制以及所体现的思想内涵进行分析。内容包括:第一章,对高昌佛教艺术流变进行梳理,柏孜克里克石窟概况进行概述,包括高昌佛教发展的历史沿革和柏孜克里克石窟所存在的地理环境、现存状况。第二章,对柏孜克里克第9窟的洞窟形制、现存状况以及壁画内容进行叙述介绍,主要围绕三大主题进行顺序叙述,从正壁及左右甬道、后室、劵顶的图像绘制和现存状况,对洞窟壁画图像进行叙述及艺术分析。第三章,对柏孜克里克第9窟的壁画进行艺术分析,对单个题材进行论述与整窟的联系并展开讨论研究。正壁壁画题材分析,主要对鹿野苑初转法轮的讨论;左右甬道内外壁千佛图像的探讨;正壁主尊两侧以及后室内外壁的菩萨造像、券顶的宝相花纹;台座两侧的供养人。第四章,对第9窟图像配置的造像思想进行讨论研究,包括正壁、左右两壁以及后室,分别从台座的鹿野苑初转法轮解读释迦牟尼鹿野苑说法;侧壁千佛图像题材及中心柱尊像的共建,所形成“十方三世佛”主题;左甬道的须弥山图像;后甬道现存的壁画内容和两端开龛,塑中尊的造像结构样式;分析后甬道“一佛二菩萨”的造像结构属于“华严思想”,单个造像思想与整体结构的联系与区别。从整窟的壁画内容和造像思想来看,第9窟壁画内容丰富,围绕两大系统,三大主题进行造像,主尊像两侧的菩萨为胁侍菩萨,后室尊像旁的菩萨群像为闻法菩萨,两端龛内尊像旁的菩萨为胁侍菩萨,均为闻法状。柏孜克里克石窟第9窟保留了印度佛教的经典故事题材,同时在壁画图像上融入了中原文化符号,体现了多地区间的文化交流、极大呈现回鹘文化的包容性。
姜楠[5](2021)在《论巴赫《马太受难曲》的文化价值》文中研究说明巴赫的《马太受难曲》是巴赫宗教音乐最高成就之一,被称为现存宗教音乐的顶峰,音乐描写的是耶稣受难死去并复活的情节,作品表达了对人生苦难的关怀和对崇高精神的追求,歌颂了对人类的热爱和自我牺牲精神。巴赫的宗教音乐作品深受马丁·路德的宗教理念的影响,所以文章以巴赫的宗教思想内容展开,延伸至巴赫的宗教音乐思想以及作品《马太受难曲》这部作品中的三重文化价值。本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绪论,概述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特色。第二章巴赫的宗教音乐思想,第三章巴赫与受难曲,第四章是《马太受难曲》的三重价值——分别从音乐史、人文以及宗教三个角度论述这部作品体现的文化价值。这部宗教题材作品,其中作品意义已经不是简单的音乐内容,而是蕴含宗教精神内涵和宝贵的文化价值,这已经超越了作品本身的意义。笔者希望通过历史背景、宗教音乐思想的形成发展进一步阐述这部作品中体现的史学地位、人文价值、宗教精神内涵,以及作品本身对整个宗教音乐的影响,这也就是这部作品所体现出的文化价值。
马百亮[6](2021)在《乔治·格罗特雅典民主观研究》文中认为英国的古希腊史学家乔治·格罗特是希腊史学史上分水岭式的人物。作为功利主义思想在史学领域的代表,他在政治、教育、哲学和历史等领域都颇有建树,尤其是在希腊史研究方面。12卷本的《希腊史》以实证主义的科学和严谨,在批判式地吸收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对希腊史上的几乎每一个重要问题都进行了新的阐释,一举确立了雅典在希腊政治、文化和社会史上不容置疑的主导地位,系统而彻底地洗刷了长期以来对雅典民主的污名,为后世的希腊史研究指明了新的方向、树立了新的标准、注入了新的动力。直至今天,人们对希腊史的研究依然绕不过他的作品。本文主要聚焦于格罗特为雅典民主所做的辩护,将其研究置于他所处的政治、历史和思想传统之中,从接受史的角度梳理了他和古代以及近代的史学家和思想家跨越时空的对话,以此阐明他在学术史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绪论主要阐明了选题缘由、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的写作思路和史料基础。正文分为四章,摘要如下:第一章介绍了格罗特所处的维多利亚时代早期的社会背景,重点阐述了格罗特的人生经历和交游,展示了他在不同人生阶段在各个领域富有成效的作为,主要体现在教育、政治和学术研究这几个领域的贡献。第二章从共时和历时两个方面入手,介绍了前格罗特时期希腊史的书写和对雅典民主制度的考察,包括米特福德、瑟尔沃尔和布尔沃-利顿的希腊史研究,尤其着眼于他们对于雅典民主制度的认识和考察,同时介绍了格罗特《希腊史》的主要内容和编纂思想,既将其置于希腊史学传统之内,也为第三章和第四章的内容做了铺垫。第三章通过分析陶片放逐法、米太亚德的命运、对阿吉纽西战役将领和苏格拉底的审判,为雅典民主正名。在传统的希腊史中,这些都是雅典民主最显着也最严重的罪证,格罗特像一位高明的律师,利用强大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渊博的学识积累,在充分尊重并重新解读各方面证据的基础上,通过对陶片放逐法和雅典民主历史上几个重大事件或案件的分析,逐一驳斥了对雅典民主的各项指控,表明了陶片放逐法在维护新生的雅典民主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不可或缺的作用,也表明雅典民众并非传统上所诟病的那样是一群乌合之众的暴政。第四章探讨的是精英与民主的关系,摘掉了分别贴在民众领袖和智术师身上的“蛊惑家”和“诡辩家”的标签,还原了他们在雅典民主政治中的真实角色。
席云舒[7](2021)在《文艺复兴还是启蒙运动?——对胡适“中国的文艺复兴”思想的再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美国学者格里德认为,胡适"中国的文艺复兴"思想,更接近于欧洲的启蒙运动,而不是文艺复兴;余英时先生也认为,相较于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胡适更直接是法国启蒙思潮的继承者。本文根据胡适英文论着中有关"中国的文艺复兴"的系统论述,将胡适与五四时期留日知识分子进行了区分,将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进行了区分,并将胡适"中国的文艺复兴"思想与法国和德国两种启蒙主义思想资源进行比较,提出与格里德和余英时先生不同的看法,论证胡适"中国的文艺复兴"思想并非来自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他所阐述的是中国宋代以来的人文主义和理智主义的再生运动,这一运动与欧洲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具有历史的内在一致性。
郝婷婷[8](2020)在《恩斯特·卡西尔符号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恩斯特·卡西尔(1874—1945)是一位思想广博、深刻的德国思想家,他所构建的文化哲学是20世纪思想史的重要成就。在卡西尔的着作中,哲学是起点,文化是重点,符号是焦点,但人性及人的存在与自由才是终点。从其早期的《实体与功能》、中期的《启蒙哲学》,一直到后期的《符号形式的哲学》、《人论》等,不管是研究科学哲学问题,还是研究人文思想史问题,卡西尔的关注点一直都是人类理解世界及彼此的各种基本形式,他一再强调哲学和思想的中心应该是人、人的现实生活,而不能只是抽象的玄学思辨。人的独特性只能从人的主观方面定义,因为康德带来的“哥白尼”革命已经宣告,人类的理性只能认识理性所建构的对象。那么,自然客体就具有偶然性,或许人类理性永远无法完全获得关于整个自然的认识。但康德也告诉我们,人的主观性中有终极的普遍要素,比如“空间”、“时间”和“量”等范畴,是任何经验判断中都不可或缺的形式前提。因此,卡西尔认为与其对本质是否存在、认识是否可能以及各个学科的优劣纷争不下,不如先建立一种以认识形式为对象的“精神形态学”,从根本上研究认识如何会有差异、差异的本质是什么。按照这样一种思路,卡西尔以建立“精神形态学”为目标,以文化整体为对象,以功能为主线,以“符号形式”为核心概念,以人的自由为价值取向,建立了符号形式的哲学。一个体系的建立,与其说是解决一个问题,不如说是提出了一个问题。符号形式的哲学提出的问题是:如何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理解人的世界及如何从符号构形活动的角度来理解人的文化创造。本文尝试从这个问题切入,对卡西尔的思想做一个整体把握和研究。作为总论,第一章分别取卡西尔《符号形式的哲学》书名中的“符号”、“形式”和“哲学”为解读关键词,拟解决三个问题:卡西尔的哲学是一种什么哲学、卡西尔的符号指什么、这一概念的独特性是什么?第二、三、四章分别研究了卡西尔的神话思想、语言思想以及科学思想。同时,以“时间”、“空间”、“数字”等范畴的发展为线索,理清了主客体在这三种符号形式中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的呈现形式。拟解决三个问题:神话为何是表达的符号、语言(及艺术)为何是表现的符号、数理逻辑为何是纯粹形式符号?第五章是结论,以“自由”概念为核心总结了卡西尔符号学思想的价值维度。拟解决的问题是:符号的目的是什么、以何种形式实现、最终是否实现了?第一章是卡西尔的哲学观研究。卡西尔认为尽管个体的人身上充满了偶然性,但是所有知识建立和形成所依赖的基础并不会因为某个人而改变,这个普遍而本质的基础才应该是哲学思考的问题。也惟有哲学才能完成这个任务,因为哲学才能撇开一般学科那种对具体内容的沉迷,以一种整体的视角去考察知识。也就是说,哲学的方法并不关注具体内容,而是通过对知识功能的思考去发现知识的先验“形式”。第二章是卡西尔的神话思想研究。神话是表达的符号,其中体现的是人与世界初遇时的强烈情感,它表面看似荒诞的情节或者偶然的因素都产生于“情感统一性”。在神话中,“形象”符号不是以某种方式代表“The thing”,它就是“The thing”,直接取代了事物的存在,如原始人认为雨神就存在于每一个雨滴之中。卡西尔认为,神话还缺乏任何可以拓展至自身之外的手段,缺乏前瞻或回顾、个体与整体等划分,神话只有瞬间印象的存在。但是,神话中已经出现了空间、时间等客观范畴的萌芽,以及自我与世界的初步分化,隐含着走向语言、艺术,甚至科学的潜能,因此,卡西尔把神话看做是人类文化的最初源头和底层基础。第三章是卡西尔的语言思想研究。卡西尔认为传统语言研究中的指称论、观念论、反映论等,忽视了语言在文化整体中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而现代语言学单从心理学或逻辑方面来研究语言问题也是很不充分的,因此以上都未能发现语言的本质。他认为,语言的意义才是核心问题。在符号形式的哲学中,语言被认为是表达的符号,是对意义的代表、象征、体现、表达和描绘。语言中意义是在指涉中流动的,因此语言既具有可重复性又依赖具体语言行为。这一两面性是它的独特优势:对含混性的凸显使它具有了艺术表现力,对精确性的追求则走向了科学概念的普遍性。因此,语言是贯穿全部形式符号发展的主线,一方面它与神话同根而生,在其初期也是一种情感表达。另一方面在科学发展需要的推动下,它逐渐摆脱了其感性部分,抽象为纯粹形式。语言自身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以模仿、类比和象征的方式扩充自身,这一模式在其它符号形式中也有不同程度的体现。第四章是卡西尔的自然科学思想研究。自然科学是卡西尔研究的一个重点,他称其为纯粹形式符号,即单纯表示意义,而不再与实在有任何层面上的相似性。经过在“可脱离性”和“确定性”两个维度上的高度发展,科学概念已经不包含任何直觉附属意义及感性色彩,它只相对于产生它的系统而存在,与系统内其他符号的差别和联系就是它的存在目的。卡西尔认为,一个系统的产生就是一个类似于函数公式的成立,其中最重要的是关系项R,概念的有效性就在于这个关系项的普遍有效性。系统是完整的,就像“fa”离开了化学则毫无意义,在系统中没有哪一项能单独存在,每一项都代表了整个序列的结构和“生产”原则。只要这个函数公式仍然成立,那么新的项就能不断地被“生产”出来,这是一种不同于归纳和类比的生产,对它来说,现实元素和虚构元素在本质上是相同的。越来越精细的概念体系是推动现代自然科学迅猛发展的重要原因。纯粹形式符号比实在更真实,它既不依附于任何事物,又可以是任何事物的“化身”,使人可以进行高度抽象和预见性的思考。第五章是对卡西尔符号学思想价值维度的思考。卡西尔符号学思想的价值维度体现在“自由”概念上。卡西尔说符号是通往人性解放的道路,能够带来真正的自由,那么他所说的自由是哪种自由,自由的主体又是谁?卡西尔认为,追求自由是人的本质,任何对人性的错误和片面定义都会导致不自由。首先是自由与必然性的二律背反,人不可避免地具有动物天然属性,但如果仅受制于动物属性,按照本能生活则没有任何自由意志可言。其次是自由与生存的悖论,卡西尔认为符号是主体的无限延伸,藉由符号人可以突破有限性存在的限制,精神得以保存和延续。再次是自由与自然的对峙,卡西尔认为,自然对于人来说永远只能是人的自然,人感知中的任何内容显现出来的当下就已经附着有某种特殊的意义了,意义在符号活动中被进一步整理和创造,通过形式的显现,才使客观世界和主观精神澄清和透明。总之,是符号形式活动将人从毫无自我意识的本能生存中解放出来,并且依靠形式的多样性将人从单一的主体维度中解放出来。通过对自由问题的思考,卡西尔将“人是什么”这个最重要、也最难解答的问题引向了“人是符号的动物”这一答案,认为只有所有符号形式组成的文化才是自由的必要前提和最终保障。卡西尔本人认为“符号形式”对于读者来说并不是一个自明的概念。事实上,从上世纪20-30年代起,这个概念的复杂和含混就一直是读者阅读和接受卡西尔的障碍。因此,《符号形式的哲学》出版后,卡西尔又几次写文章阐释自己的思想,本文所附的《符号问题及其在符号哲学中的地位》即是其中最为简明和重要的一篇。本文的写作旨通过廓清这一概念的外延和内涵,以期推动国内对卡西尔思想的进一步理解。
史小蕾[9](2020)在《图像意识下当代寒地建筑本原解构》文中认为自工业时代,以技术为摹本的物质世界观抬头,寒地建筑的诗学正面临被工具化和审美化的两难境地:前者对功能的过分强调使寒地建筑桎梏于实用性和经济性之中,后者将寒地建筑抽象为可计算、可操作的视觉效果。在科学的不断置喙和感官的超越追求下,寒地建筑师表现出过度关注建筑形式和技术参数的意识焦虑,致使寒地建筑设计渐显一种刻意制造的倾向,在形式悖论裹挟下龃龉前行。与此同时,对寒地建筑意义和价值的探讨长期缺位,导致目前我国寒地建筑的理论系统在科学、哲学、艺术三个层面上出现混乱、迷失,缺乏体系化溯源和深刻反思。本文在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层面上,对寒地建筑本原是什么进行提问。通过分析认知寒地建筑的过程,建构了寒地建筑意识的结构,提出了结构性是寒地建筑意识延伸的根本。并且通过反观该过程,实现了对寒地建筑创作的反思。寒地建筑的本原厘析可以帮助其相关理论重新回归生活的世界,进而引导设计。图像意识,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其研究核心始终围绕在意识的结构性展开上,其内部的认知结构范式可以有效地实现通过追问图像的意义反观主体。文中将图像意识应用于寒地建筑认知中,探讨了从寒地建筑图像到寒地建筑意识的建构过程,从观者的角度阐述了建筑图像领受的方式、过程以及存在的体悟,提出了寒地建筑本原结构展开方式和展开层面,并分别从三个展开层面建构了寒地建筑意识的结构,实现了对寒地建筑的本原分解,继而以此为基质进行本原分解后地回溯式还原重构,是对寒地建筑理论及创作的反思和启发。整个研究是从寒地建筑的表观层面到内含,再返回表观层面的探讨:首先,以寒地建筑的物性本源出发,提出其本原可以从:作为直观的物——材料、作为用具的物——空间,和作为作品的物——场所,三个客体层面展开,体现了以人为认知主体、以图像-意识为认知结构范式,领受寒地建筑的不同阶段。以上综合成图像意识下的寒地建筑本原认知结构。继而,从材料直观、空间知觉和场所精神三个层面,分别建构了寒地建筑从图像到意识的认知结构:从直观的物的层面,围绕认知客体的寒地建筑材料呈现的认知结构;从用具的物的层面,围绕认知主体的寒地建筑空间知觉的认知结构;从作品的物的层面,围绕主客一体的寒地建筑场所精神的认知结构。以上实现了寒地建筑本原的分解。最后,以寒地建筑本原认知结构为基础,以客体、主体、主客一体为三个思考视角,重塑从意识到图像的思考建筑的过程,提出了寒地建筑本原分解后溯回般的材料体验、身体启示、场所综合,是从寒地建筑意识的生成反思寒地建筑。以上实现了寒地建筑本原的重构。本文将图像意识的认知范式引入寒地建筑本原研究,以从图像到意识的认知结构性为锚点,从围绕客体直观的物——材料、围绕主体用具的物——空间,以及围绕主客一体作品的物——场所三个层面,探讨了寒地建筑图像从抽象、到沉淀、再到综合的意识过程,并通过反观这一过程,实现对寒地建筑的反思。寒地建筑本原的解与构,是理解和思考寒地建筑的根本方法,为其理论发展、创新和创作提供了一种思辨模式。
闫元元[10](2020)在《印地语达利特作家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文学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种姓是印度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种姓把印度民众划分成数千个相互隔离的社会集团,源于宗教的种姓制度又赋予这些社会集团高低贵贱之分,形成一种基于职业的社会阶序。不可接触制是种姓制度的一环,剥夺了“不可接触者”生而为人的权利,使其长期遭受政治压迫和社会歧视。在古代印度,高种姓垄断了教育和文化,“不可接触者”沦为“不能言说的底层”。虽然在印度中世纪出现了几名“不可接触者”出身的诗人,但其作品犹如暗夜中点点萤光,并没有进入主流书写的范畴。英国殖民者征服印度以后,种姓制度失去了司法和行政的合法地位,“不可接触者”群体的自主意识逐渐觉醒,文学创作得以萌芽。印度民族独立运动期间,对于“不可接触者”的宗教归属问题,甘地与“不可接触者”领袖安贝德卡尔意见分歧巨大。甘地认为“不可接触者”群体理应属于“印度教徒”,而安贝德卡尔则认为“不可接触者”应当享有与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同等的地位。甘地的政治主张在印度文学界得到了积极响应,一批印度作家创作了以“书写‘不可接触者’”为主题的文学作品。“不可接触者”在探索族群身份认同的过程中,选择了“达利特”(Dalit,意思为“受压迫者”)一词作为自我认同的身份标签。印度独立后,达利特知识分子队伍逐渐壮大,并于20世纪70年代发起了达利特黑豹党运动,这是一场跨越政治、文化、宗教、文学的平权运动,在建构达利特族群身份认同、唤醒底层民众斗争意识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促进了现代达利特文学的成形。兴起于马哈拉施特拉邦的马拉提语达利特文学在向印度其他语言传播过程中,印地语作家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简称瓦尔密齐)发挥了重要的引介作用。瓦尔密齐不仅翻译了多本马拉提语达利特诗集,还创作了大量印地语达利特诗歌和短篇小说。他的自传《剩饭》是印度达利特文学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除了被翻译成多种印度地方语言之外,还被译为英语、汉语、德语、瑞典语等多种外语,使达利特文学产生了全球影响力。本文在细读瓦尔密齐的全部作品的基础上,以其文学创作为例,对印地语达利特文学展开深入研究。绪论梳理了该方向的研究状况,并对论文涉及的基本概念进行了考证;第一章梳理了瓦尔密齐对印地语达利特文学发展所做的重要贡献,为后文分析印地语达利特文学提供了背景知识;第二章以瓦尔密齐的四部诗集《多个世纪的苦难》《够了!过分了》《就此打住》和《字词不会撒谎》为研究对象,评析达利特诗歌对于印度经典诗歌和史诗故事的重构,分析了达利特诗歌的现实功用——批判种姓制度、塑造达利特尊严和唤醒达利特斗争意识;第三章以瓦尔密齐的两部短篇小说选集《致敬》和《侵入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中的边缘人书写、女性解放与强奸重写等主题,并指出达利特文学创作存在脸谱化书写等问题;第四章以瓦尔密齐的自传《剩饭》第一、二卷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达利特身份认同建构、群体心理创伤治愈、记录当代种姓制度变迁和达利特知识分子思想演变等主题;第五章研究了达利特文学对于印度文学的影响,主要从达利特文学对印度教经典的抗议与重读、对中世纪帕克蒂文学的再定性、印度独立前达利特文学的发展和现代达利特文学对于印度现代文学的影响四个方面展开分析。通过梳理印地语达利特文学发展历程和评析个体文本,本文理清了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深挖瓦尔密齐的文学创作,以点带面地展示了印地语达利特文学的发展历程和各种达利特文学体裁的创作维度,研究领域囊括了心理创伤、身份政治、边缘书写、女性叙事等多个主题;二是用达利特文学中的底层视角来审视印度政治,达利特文学是达利特运动的重要一环,是一种高度意识形态化的政治文学,有着明确的社会和政治诉求。当代印度国民面临着多种身份认同——世俗国民、印度教徒和达利特,达利特文学为印度底层民众建构新身份起到了政治宣传和历史考证的双重作用;三是从文学作品发掘文本的社会学和人类学资料价值。印度种姓的社会学和人类学考察一直是学界的一个热点,剥去附在文本上政治宣传的外衣之后,达利特文学对于达利特生活的细微记录,有助于我们深入考察印度种姓社会的族群内部关系,从而为研究印度社会和种姓制度提供了详实的素材。
二、从门德尔所想到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门德尔所想到的(论文提纲范文)
(1)库尔特·亨泽尔的数学人生(论文提纲范文)
1. 出身庞大家族,走上数学道路 |
2. 良师引路,提出p进数 |
2.1 幸遇恩师,走上数学道路 |
2.2 得天独厚,吸纳众多优秀思想 |
2.3 亨泽尔提出p进数 |
3. 潜心育人,发展p进数 |
4. 结语 |
(4)柏孜克里克石窟第9窟图像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选题来源 |
选题依据 |
研究目的 |
意义及应用价值 |
研究重点与难点 |
研究重点 |
研究难点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研究方法与创新 |
研究方法 |
创新 |
第一章 高昌佛教艺术与柏孜克里克石窟 |
第一节 高昌佛教艺术之流变 |
第二节 柏孜克里克石窟概要 |
第二章 柏孜克里克石窟第9 窟之洞窟形制与壁画内容 |
第一节 洞窟形制与现状 |
第二节 壁画内容考析 |
第三章 柏孜克里克石窟第9 窟壁画图像艺术探析 |
第一节 中心柱正壁、左右两壁壁画艺术分析 |
第二节 前室及左右甬道两侧壁千佛图像 |
第三节 后甬道闻法菩萨及正壁尊像两侧胁侍菩萨图像 |
第四节 劵顶宝相花纹艺术探析 |
第四章 柏孜克里克石窟第9 窟之造像思想探究 |
第一节 中心柱正壁、左右两壁造像 |
第二节 后甬道及中心柱后壁造像思想判别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片来源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论巴赫《马太受难曲》的文化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论文研究特色 |
第二章 巴赫的宗教音乐思想 |
一、巴赫宗教音乐思想的来源 |
(一)德国宗教改革运动 |
(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思想 |
(三)马丁·路德音乐思想 |
二、巴赫宗教音乐思想的发展 |
(一)巴赫早年宗教经历 |
(二)巴赫作品中的宗教情结 |
第三章 巴赫与受难曲 |
一、受难曲的由来及发展历程 |
(一)受难曲的形成与发展 |
(二)受难曲的听众群体 |
二、巴赫的《马太受难曲》 |
(一)巴赫的受难曲 |
(二)《马太受难曲》的音乐特征 |
第四章 《马太受难曲》的三重价值 |
一、《马太受难曲》的音乐史价值 |
(一)《马太受难曲》的史学地位 |
(二)《马太受难曲》的传播及对后世的影响 |
二、《马太受难曲》的人文价值 |
(一)“人文主义”的内涵 |
(二)巴赫的《马太受难曲》中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 |
三、 《马太受难曲》的宗教价值 |
(一)巴赫的宗教精神 |
(二)《马太受难曲》的宗教精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乔治·格罗特雅典民主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论文的研究框架和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乔治·格罗特与他所处的时代 |
第一节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社会 |
第二节 乔治·格罗特其人其事 |
第二章 《希腊史》及雅典民主制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格罗特时代的希腊史书写 |
第二节 格罗特《希腊史》概述 |
第三节 前格罗特时代英国学者的雅典民主观 |
第三章 为雅典民主正名 |
第一节 陶片放逐法 |
第二节 善变而薄情的雅典人? |
第三节 对苏格拉底的审判 |
第四章 精英与雅典民主 |
第一节 是民众领袖还是蛊惑家 |
第二节 是智术师还是诡辩家 |
结语 对乔治·格罗特的再评价 |
附录一:乔治·格罗特与约翰·密尔 |
附录二:格罗特年谱 |
附录三: 文中主要人物肖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
(8)恩斯特·卡西尔符号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卡西尔符号思想的价值 |
第二节 卡西尔符号思想的研究情况 |
一、卡西尔的着作 |
二、英语学界研究情况 |
三、国内研究情况 |
第三节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符号形式的哲学 |
第一节 卡西尔的哲学观 |
一、新康德主义领袖 |
二、古典人文思想继承者 |
三、符号学家 |
第二节 卡西尔的形式概念 |
一、对柏拉图唯心主义的继承 |
二、对启蒙哲学基础的总结 |
三、对康德哥白尼革命的发展 |
四、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改造 |
第三节 卡西尔的符号概念 |
一、海因西里·赫兹的革命 |
二、莱布尼茨“通用符号”的启发 |
三、笛卡尔“普遍数学”的基础 |
四、符号的建构机制 |
第二章 表达的符号——神话研究 |
第一节 神话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神话的现实模式 |
一、情感统一性 |
二、神话中的精神活动萌芽 |
第三节 神话作为符号 |
一、神话中客观性的发现和确定 |
二、神话中主观性的发现和确定 |
第四节 神话在符号形式哲学中的位置 |
第三章 表现的符号——语言研究 |
第一节 语言作为一个问题 |
一、对几个核心问题的回答情况 |
二、寻找自己的方法论途径 |
第二节 语言作为符号 |
第三节 语言发展的三个阶段 |
一、模仿阶段 |
二、类比阶段 |
三、象征阶段 |
第四节 语言在符号形式哲学中的位置 |
第四章 纯粹形式符号——科学研究 |
第一节 科学在符号形式哲学中的位置 |
第二节 形式逻辑 |
一、历史上的第三次数学危机 |
二、哲学对此次危机的回应 |
第三节 概念的有效性和普遍性 |
一、对概念的回顾 |
二、概念的特性 |
第四节 科学作为符号 |
一、科学符号的成就 |
二、科学符号的两个发展维度 |
三、纯粹形式符号 |
第五章 卡西尔符号思想的价值维度——自由概念 |
第一节 自由与必然的二律背反 |
第二节 自帆与存在的悖论 |
第三节 自由与自然的对峙 |
第四节 自由的主体是完整的主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附:符号问题及其在符号哲学中的地位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图像意识下当代寒地建筑本原解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当代建筑设计的本原危机 |
1.1.2 我国寒地建筑创作所面临的困境 |
1.1.3 哲学思辨下建筑意识的理性回归 |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基于图像意识的当代寒地建筑本原解析 |
2.1 当代寒地建筑的本原思辨 |
2.1.1 建筑本原的研究发展 |
2.1.2 寒地建筑本原的展开 |
2.2 图像意识的认知理论与方法 |
2.2.1 图像意识的认知原论 |
2.2.2 作为认识论的图像意识 |
2.2.3 作为认知方法的图像意识 |
2.3 图像意识在寒地建筑本原建构中的应用 |
2.3.1 建筑本原认知与图像意识的结构性关联 |
2.3.2 基于图像意识的寒地建筑本原分解 |
2.3.3 基于图像意识的寒地建筑本原重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直观图像下的寒地建筑材料呈现 |
3.1 叠合寒地图像的材料知觉 |
3.1.1 质料本性与质料显现 |
3.1.2 表面属性与感性经验 |
3.1.3 物质返魅与知觉氛围 |
3.2 反映寒地界面的表皮建构 |
3.2.1 围合概念与表皮界定 |
3.2.2 多维分解与表皮流动 |
3.2.3 时空关系与表皮体验 |
3.3 适于寒地肌理的秩序原生 |
3.3.1 古典秩序与人文理性 |
3.3.2 感官经验与现实理性 |
3.3.3 文化图景与行为理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身体图式下的寒地建筑空间知觉 |
4.1 基于寒冷气候的感知空间 |
4.1.1 身体的知觉 |
4.1.2 感知的统觉 |
4.1.3 意向的显现 |
4.2 基于寒地环境的行为空间 |
4.2.1 身体的定位 |
4.2.2 行为的结构 |
4.2.3 体验的再现 |
4.3 基于寒地文化的内化空间 |
4.3.1 自在的秩序 |
4.3.2 自为的秩序 |
4.3.3 自立的秩序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本原存在下的寒地建筑场所精神 |
5.1 描述寒地现象的知觉场 |
5.1.1 感知的奠基 |
5.1.2 联觉的体验 |
5.1.3 领受的相通 |
5.2 透视寒地知觉的行为场 |
5.2.1 行为的结构 |
5.2.2 空间的组织 |
5.2.3 意识的流动 |
5.3 延伸寒地意象的意识场 |
5.3.1 行为的基础 |
5.3.2 联觉的展开 |
5.3.3 想象的再现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图像意识下的寒地建筑反思与启示 |
6.1 基于感知的材料体验 |
6.1.1 寒冷触觉的反思与理解 |
6.1.2 寒冷身体的空间与时间 |
6.1.3 寒冷行为的叙事与场所 |
6.2 基于联想的身体启示 |
6.2.1 寒地知觉的刺激与通感 |
6.2.2 寒地行为的激发与叠加 |
6.2.3 寒地意识的发散与返回 |
6.3 基于意识的场所综合 |
6.3.1 寒地知觉场的分解与重建 |
6.3.2 寒地行为场的关联与延展 |
6.3.3 寒地意识场的展望与迷宫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介 |
附录 |
1 国外研究主要文献发展脉络 |
2 世界着名寒冷城市表 |
(10)印地语达利特作家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文学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和印地语达利特文学 |
1.1 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对达利特文学的引介 |
1.2 印地语达利特文学的叛逆诗人 |
1.3 印地语达利特文学的进阶小说家 |
1.4 印地语达利特文学的传记大师 |
第二章 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诗歌创作研究 |
2.1 解构与重建印度诗歌经典 |
2.2 批判种姓与种姓思想 |
2.3 唤醒达利特尊严与抗争意识 |
第三章 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短篇小说创作研究 |
3.1 主人公形象的脸谱化逆写 |
3.2 双重空间的边缘人书写 |
3.3 女性解放与强奸重写 |
第四章 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自传创作研究 |
4.1 建构达利特身份认同 |
4.2 记录达利特族群的心理创伤 |
4.3 记录印度种姓制度变迁 |
4.4 记录达利特知识分子的思想演变 |
第五章 达利特文学对印度文学的影响 |
5.1 对印度教古代经典的抗议与重读 |
5.2 对中世纪帕克蒂文学的再定性 |
5.3 印度独立前达利特文学的批判与反抗 |
5.4 现代达利特文学对印度文学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诗歌选译 |
附录二 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自传摘译 |
附录三 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短篇小说摘译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从门德尔所想到的(论文参考文献)
- [1]库尔特·亨泽尔的数学人生[J]. 苏洋,王淑红. 今日科苑, 2021(08)
- [2]秩序与交融:高中过渡仪式整合功能研究[D]. 张淙然.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3]尤多拉·韦尔蒂小说中的代际冲突主题研究[D]. 赵英姿.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4]柏孜克里克石窟第9窟图像艺术研究[D]. 高婷. 新疆艺术学院, 2021
- [5]论巴赫《马太受难曲》的文化价值[D]. 姜楠. 沈阳师范大学, 2021(11)
- [6]乔治·格罗特雅典民主观研究[D]. 马百亮.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7]文艺复兴还是启蒙运动?——对胡适“中国的文艺复兴”思想的再评价[J]. 席云舒. 现代中文学刊, 2021(02)
- [8]恩斯特·卡西尔符号思想研究[D]. 郝婷婷. 山东大学, 2020(04)
- [9]图像意识下当代寒地建筑本原解构[D]. 史小蕾.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10]印地语达利特作家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文学创作研究[D]. 闫元元.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20(03)